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的力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颗粒流;岩体力学;模型参数
1 概述
颗粒流是近年来兴起的主要应用于硬岩的数值模拟新方法。区别于现有的连续性数值模型,颗粒流以不可破坏圆形颗粒作为基本单元,通过颗粒之间的粘结来显式模拟完整岩块的脆性破坏。当颗粒之间的拉应力超过颗粒粘结的拉强度时,裂纹被标记为拉破坏,反之当颗粒之间的剪应力超过粘结的剪强度时,裂纹被标记为剪破坏。通过这种简单的接触关系,颗粒流方法可以精确再现岩块在压缩或者拉伸状态下的裂纹扩展模式。颗粒流方法通过颗粒之间的微观接触来控制模型的宏观破坏模式,模型的宏观力学参数是通过不断校对这些微观接触参数来实现的。
2 颗粒流模型
本论文采用的实验室完整岩块的力学参数来源于灰岩,包括峰值强度:122MPa,弹性模量:80.0GPa,泊松比:0.25。图1显示了不包含任何节理的颗粒流模型,用于初始的颗粒接触微观参数校对,其中三个测量圆用于监测模型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然后建立三个包含结构面的节理岩体颗粒流模型;每个模型包含三组节理,其中主节理组1的倾向为0度,主节理组2的倾向为90度,两组主节理的产状设置为相同;次节理组3设置为与两组主节理同时垂直。为了描述方便,本论文以主节理的倾角作为标识:R-30、R-60、R-90分别表示模型中主节理的倾角为30、60、90度。各组节理的平均直径均设置为0.5m。
3 模型解译
本论文主要考虑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的力学参数,包括岩体的峰值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由于工程岩体的尺寸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适合现场原位试验,目前这两个力学参数主要通过经验或者半经验方法估算,这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本论文介绍的颗粒流方法从数值模型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一系列针对图1中完整岩块模型的单轴压缩试验,最终校对的颗粒流模型微观参数如表1所示。完整岩块在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确认基于表1的微观参数所得结果符合第2节列出的灰岩力学参数。表1同时提供了结构面的力学参数。
图2 完整岩块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图3显示了节理岩体数值模型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这些节理岩体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也标注于该图中。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节理岩体的峰值强度明显受到结构面产状的控制。岩体强度随主节理的倾角变化显示出典型的U型特点,即当节理倾角从15度增加到45度时,岩体强度从47.1MPa减小到24.5MPa,然后逐渐增大到52.0MPa(主节理倾角90度)。强度的U型变化可以从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来分析(完整岩块控制和结构面控制)。根据简单力学分析,当结构面的摩擦系数大于结构面的倾角时,沿结构面的完整岩块剪切破坏会被阻止。这种条件下节理岩体的破坏主要由节理间的完整岩块控制,考虑到岩块的强度远大于结构面的剪切强度,当节理岩体的破坏是结构面控制时,岩体峰值强度会偏小。
节理岩体的弹性模量呈现出与峰值强度类似的U型变化特征(图3)。当主节理倾角从15度增加到90度时,弹性模量首先从42.2GPa减小到29.9GPa和30.2GPa,然后增加到40.7GPa和52.5GPa。类似的,由于结构面的刚度小于完整岩块的刚度,当岩体的破坏是结构面控制型时,节理岩体的弹性模量偏小,反之,节理岩体的模量偏大。
4 结论
本论文展示了应用颗粒流量化节理岩体的力学参数的新型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作用于完整岩块模型的单轴压缩试验,本论文首先校对了颗粒之间的微观参数,然后通过一系列不同结构面分布的节理岩体模型,本论文确认节理岩体的峰值单轴抗压强度呈现出典型的U型变化,即当岩体所含节理有利于岩块的剪切滑移时,节理岩体的强度显著减小;而当节理不利于岩块的剪切错动时,节理岩体的强度更多地受到岩体中完整岩块控制,强度显著上升。节理岩体的弹性模量呈现出与强度相同的变化规律。本论文为量化节理岩体的力学参数提供了额外的途径,论文结论可以作为地下岩体工程设计的参考。
参考文献: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兴趣
在教学中巧设悬念、设置疑问,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设疑问是指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循于常规,结合当前实际,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水平,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特别在高一讲研究性课时,我大胆变更审题切入口,以疑导思,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针对性和严密性.创建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某工厂2001年1月、2月、3月生产某种产品分别为1万件、1.2万件、1.3万件,为估计今后每个月的产量以便安排供销,以这三个月的产品数量为依据,找一个模拟该产品的月产量y与月份数x的函数关系,模拟函数在二次函数式及函数y=a・b■+c(a、b、c为常数)中选择,若4月份产量为1.37万件.请问以上两个函数中的哪个函数模拟更接近于实际生产情况?
先让学生议论、讨论、思考,然后老师设疑导思:用1月、2月、3月的数据代入两函数式,求出两函数式的系数和常数;然后用x=4代入两个函数式子求出y值,比较哪一个数值与1.37更接近.
在导思过程中,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用1、2、3月的数据求函数式,再比较4月份的数据?可不可以用1、2、4月的数据求函数式,再比较3月份的数据呢?
根据学生的质疑,老师一方面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如果可以则结果如何.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有的讨论,有的动笔计算.老师可以进一步导思:可以变更审题的角度吗?实际生活允许这样吗?这题还有其他想法吗?还可以对哪些已知条件变更?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加以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广阔的空间.并建议同学们到社会做一调查:模拟函数式子有哪些?哪些模拟函数式是经常用的?模拟函数式子有什么用?哪些模拟函数式适合某些企业……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由学生带出并思考.主动并深入地联系实际,逐步展开和讨论,做到在研究中学习和探索真理,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推向更深、更广的境界,使学生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高.以疑导思,有效激活创新思维,并使它得以产生、维持和深入.
二、分层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分层设问,揭示矛盾,引导学生透过已知揭示未知,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思维能力,达到证明和解综合题的目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敏捷性和创新性.
例:P(x■y■)在■+■=1上动,OP交■+■=1于R(x■,y■),Q(x,y)在OP上,且OQ・OP=OR■,求Q的轨迹.
分析:在高考的解析几何题中,往往未知数多,运算量大,已知条件不熟悉,大多数学生不敢碰,采用逃避.但如果我们采取分层设问,引导学生透过已知揭示未知,就能达到证明和解答综合题的目的.
师:已知条件有什么?求什么?
生:P在直线上,R在椭圆上,OQ・OP=OR■,O、P、R、Q共线,求轨迹.
师:把已知内容翻译成数学语言或式子.
生:P在直线上即■+■=1,R在椭圆上即■+■=1,OQ・OP=OR■……O、P、R、Q共线……
学生往往连题目讲什么也不知,就开始做题,这是学生的盲目性思维.老师可以通过分层设问,引导学生先弄清题意,才能克服盲目性思维,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师:如何利用OQ・OP=OR■?用距离公式太繁,可以观察图形吗?
生:相似成比例,x・x■=x■■,y・y■=y■■.再利用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互相消元,运算量大.
师:注意已知■+■=1和■+■=1怎样用.
生:■+■=1=■+■.
师:我们现在是求x,y的关系式,可不可以用x,y代替x■,y■x■,y■,注意O、P、R、Q共线.
生:……
如何揭示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求证的联系,是教师分层设问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否开展的关键.
师:OQ・OP=OR■还可以变成什么形式?
生:■=■.
师:成比例,一般怎样处理.
生:令■=■=t,则x■■=tx■,y■■=ty,x■=tx,y■=ty,■+■=1=■+■,约t配方得所求.
用常规方法讲解,学生觉得数学既枯燥又难,对学习数学会失去主动性.如果指导学生变更已知与求证的联系,另辟捷径,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教会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变更已知与求证的联系,学会对知识重新整合,灵活运用,使学生创新性思维更灵活和更广阔.
三、反思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有继承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创新,发展需要继承前人的学习经验.作为人类知识精华的课本,它积累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精髓.我们要创新,首先就要了解课本中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去创造、去发展.把旧的成分进行新的变更组合或拓展内容,这就是创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将课本中的问题进行变更和创新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因循守旧,处处都有创新意念,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继承的习惯,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例如,我在讲授下题中,采用对问题的条件、结构、特征、结论等进行变更、再创造的方法,使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问题: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相交于两点P、Q,通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分析:已知是通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求证是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参与.首先要求学生调换已知与求证的位置,并证明它是否成立?有的学生把题目变成为: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相交于两点P、Q,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且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PM通过抛物线的顶点.老师点评:这正是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19题,这一点评极大地鼓舞了学生,激励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老师提出新问题:如果将内容进行变更拓展?有的学生想到将抛物线换成椭圆或双曲线.如:过椭圆焦点F的一条直线与它相交于两点P、Q,直线MQ平行于椭圆的对称轴且交焦点F对应的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PM通过椭圆的焦点F与相对应的准线间的中点.
一连串的变更将旧知识组成新内容,迸发出创新火花.在教学过程中,以思维训练作为切入点,虽题目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其结构没变,解题思想方法没变.但从旧问题的重新变更整合中,学会了创新,学会了发展.
四、拓展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学习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重视过程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数学问题的研究使学生处于探索状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文科;数学思维;立体几何;向量法
开发法向量的解题功能,可以解决立体几何三大角和距离以及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等各类问题,特别是利用向量的数形结合思想可把空间或平面的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抽象位置关系转化为计算问题,从而解决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不足这一难点,学生在不管是解题能力还是读图能力,或添加辅助线创造适合定理的条件去解题等各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必须掌握利用法向量去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练、做为主,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将纯理论概念转化为实战方法;注意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强调。
引入向量研究几何是几何代数化的需要,同时提出文科生立体几何向量法的教学策略,通过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可以使学生较牢固地掌握向量代数工具,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运算数学的能力,激发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坚定学好立体几何的信心。虽然它对综合法有些弱化,但是它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为培养文科生思维的条理性、层次性、严谨性都奠定了基础。
文科学生成绩差,不是智商低,而往往是意志薄弱、反复、动摇。因此,当学生经过一阵子努力,教师应及时引导,进行思想疏通,时常鼓励、打气、安慰,让学生明白“改变”不在一瞬间,成功不在一两次考试,有时离成功仅一步之遥(让学生看到希望),“优秀”来自于坚持、贵在坚持,努力有时未必成功,但成功却一定要努力。
立体几何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一定的分量,一般来说,用几何法和空间向量法都可以求解,但用几何法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往往由于这些能力的不足导致解题困难。而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可使空间结构问题代数化,有利于学生克服空间想象力的障碍和空间作图的困难,减少复杂的空间结构分析,使思路简捷、方法清晰、运算直接,从而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对于文科生立体几何向量法的解题教学,要根据文科学生记忆力好的特点,让学生理解记住向量的基本运算以及法向量的求法,遇到立体几何题时关键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找各点的坐标然后得出向量的坐标。
解决关于向量问题时,一要善于运用向量的平移、伸缩、合成、分解等变换,正确地进行向量的各种运算,加深对向量的本质的认识。二是向量的坐标运算体现了数与形互相转化和密切结合的思想。
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一般可按以下过程进行思考:
(1)要解决的问题可用什么向量知识来解决?需要用到哪些向量?
(2)所需要的向量是否已知?若未知,是否可用已知条件转化成的向量直接表示?
(3)所需要的向量若不能直接用已知条件转化成的向量表示,则它们分别最易用哪个未知向量表示?这些未知向量与由已知条件转化的向量有何关系?
(4)怎样对已经表示出来的所需向量进行运算,才能得到需要的结论?
空间向量在平行、垂直关系的论证,避开了各种辅助线添加的难处,在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计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用向量的数量积、坐标求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以及空间距离等问题,体现了向量解法的强大功能。从学生的平时练习来看,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的前提下,更多的学生倾向于采用向量法。通过测试可知,学生用向量法解题的得多值高于用综合法,提高了文科生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高中生在运用空间向量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所犯的主要错误有:(1)建系不合理;(2)求错点坐标;(3)不会求法向量;(4)思路不清晰;(5)计算错误等。因此,他们在建系、求点坐标以及利用向量求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
总之,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加入空间向量使得立体几何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障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空间向量这一个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顾平声.谈“向量”引入中学数学[J].数学通报,2001(3).
【关键词】 “两服务”理念;内容体系;基本原则
一、树立“两服务”的理念,深化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高技能)人才”.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每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都要基于有益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数学教师,须树立“两服务”的理念,努力构建“两服务型”的高职经济数学课程体系,为高效实施高职经济数学教学,达到服务专业、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基于“两服务”的理念,在重构高职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淡化理论体系原则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针对高职生源入学数学成绩不高的残酷现实,对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体系须进行颠覆性改革,需要根据高职财经专业的培养目标,淡化经济数学的理论体系,精选必需、够用的实用知识,强化经济数学服务专业功能.
(二)数学教育对学生培养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综合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素质的提高等的帮助作用是巨大的. 但对于强调对实用技能掌握的高职教育来说,还是应该更注重数学的工具作用. 要从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出发,在选编高职数学课程内容时,实用性原则应该得到格外的重视. 要从应用的角度,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从财经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和确定教学内容体系.
(三)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经典而逻辑严密的科学. 在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时,坚持继承性原则是必然的,经典的且对专业人才培养有着直接作用的知识内容及其结构形式应该保留继承下来. 同时还应该注意根据高职教育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按照创新的精神,用现代数学的观点、思想和方法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内容. 要注意渗透现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为现代数学开设内容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可以学习借鉴其他课程的教改经验,引入新的理念,努力突破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编排顺序的束缚,搭构新的体系和内容编排;可引入使用“数学工具”的新手段、新方法,如介绍数学软件等,为学生今后对数学的应用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统一性与特色性相结合
这里的统一性可以理解为公共性和基础性. 对于那些不管哪类学校、哪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如微积分基础,在内容的选择、体系的编排上可以统一要求. 而对那些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具有多样化、个性化需要的课程,可以采取“模块化”方式予以选择.
三、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实践
根据“服务”的指导思想和上述原则,我院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体系重新构建:
(一)搭建“模块平台”,把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分为四个模块,按照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分成必修、限修、任选等级次模块.
(二)精选课程内容,遵循“服务”的理念,以满足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为依据,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基本原则,以“淡化理论,优化组合内容,强化应用”为基本要求,精选教学内容. 并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应用实例内容和实验内容,避免以前那种一门数学课学完后尚不知其所用的现象继续发生. 同时还要注意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机衔接,以避免内容重复.
(三)科学整合课程内容,巧妙编排内容顺序. 课程内容的整合与顺序的安排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借鉴许多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整合课程内容,编排内容顺序,如按“案例(问题)提出分析研讨建立数学模型(概念、方法)解决问题数学理论(工具)推广应用”的思路,整合、编排某些课程的内容及顺序.
结 语
高职经济数学与传统的经济数学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别,与传统的经济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相比,高职经济数学内容体系改革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将高职经济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其他专业改革相结合,实现“多赢”的局面是当前高职经济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高职经济数学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并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出新的方向和道路仍是当前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任务及使命.
【摘要】
目的研究消敏颗粒抗大鼠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学机制。方法用卵白蛋白与AI(OH)悬液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消敏颗粒低、高剂量组、扑尔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动物实验。采用ELISA法测定致敏大鼠血清IgE含量。采用RT-PCR 方法,检测致敏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 mRNA、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消敏颗粒可降低血清总IgE含量,可促进IFN-γ及mRNA表达,抑制IL-4 mRNA表达(P
【关键词】 消敏颗粒 Ⅰ型超敏反应 免疫球蛋白E γ干扰素 白介素-4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mechanism of Xiaomin granules on 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MethodsTo sensitize and lead rat with the mixture of (OVA)and AI(OH).To make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for type Ⅰhypersensitivity. Divide the animals for experiment into groups randomly, named normal group,model group,vacant control group, Xiaomin granule (low-and high-dose)groups, chlorpheniramine group, and experimentize the anminals with homologous medication respectively. The IgE content in serum of sensitized rats was measured with ELISA. T Lymphocytes in Sensitized rats measured with RT-PCR.ResultsXiaomin granules could decrease the content of IgE in serum,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IFN-γ mRNA,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IL-4 mRNA(P
Key words:Xiaomin granules; Type Ⅰ hypersensitivity; IgE; IFN-γ; IL-4
Ⅰ型超敏反应是主要由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消敏颗粒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等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制,本文通过大鼠Ⅰ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观察抑制IgE产生的作用,探讨消敏颗粒抗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调节机制。
1 器材
1.1 动物Wistar大鼠50只,体重200~220 g,雄雌各半,购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分笼饲养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随机分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消敏颗粒低、高剂量组、扑尔敏组。
1.2 药物消敏颗粒(由消敏饮制备),组方为黄芪20 g,防风15 g,当归15 g,金银花15 g,芥穗15 g,蒺藜15 g,甘草15 g,购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理盐水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扑尔敏,北京太平洋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1.3 试剂卵白蛋白,AI(OH)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产品;1gE ELISA试剂盒,上海森雄公司分装;Trizol,invitrogen公司;DEPC,DNA-marker DL2000,Rt-pcr试剂盒,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TaKaLa)产品。
1.4 引物序列设计本实验选用GAPDH(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为内参照,根据文献报道在IFN-γ,IL-4[1],GAPDH序列5', 3'分别设计上下游引物,并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基因库进一步核准大鼠基因全序列。目的基因及内参照GAPDH引物由北京华大基因中心合成,基因序列见表1。表1 PCR引物(略)
1.5 仪器
550号微孔板酶标仪(美国BIO-RAD公司生产);酶标仪洗板机(美国BIO-RAD公司生产);DY89-Ⅰ电动玻璃匀浆机(宁波新芝科器研究所生产);BIOFUGE28RS低温高速离心机(德国HERAEUS生产);PE9600 PCR仪(美国PERKIN ELMER生产);EPS-300电泳仪(上海天能生产);DYCP-33A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生产)。
2 方法
2.1 消敏颗粒制备消敏饮取14剂,分别将药物混合后浸泡30 min,煮沸后继续煎30 min,共煎2次,合并2次煎液,并分别浓缩至糖浆状,再与糊精混合均匀,粉碎干燥,在阴凉干燥处保存,使消敏颗粒每克含生药1 g。实验时将消敏颗粒浓度调配成为每毫升含生药1,3 g。
2.2 给药方法灌胃量4 ml/只,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4 ml/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服消敏颗粒20,60 g/kg;扑尔敏组4 mg/kg。
2.3 I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的制备以生理盐水配制AI(OH)悬液(10 g/L),除正常组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 1 mg)与AI(OH)悬液(1 ml)的混合液进行初次免疫,第10天重复1次。从初次免疫后第6天开始给药,共14 d。
2.4 实验方法和观察指标
2.4.1 消敏颗粒对大鼠血清IgE生成的影响第14天,Ⅰ型超敏反应大鼠模型未处死前取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致敏大鼠血清IgE含量,按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显色终止后酶标仪测定450 nm处光吸收值,按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IgE的浓度。
2.4.2 消敏颗粒对IFN-γ mRNA、IL-4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RT-PCR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对致敏大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的IFN-γmRNA、IL-4 mRNA表达的情况。大鼠处死后取脾组织,进行总RNA提取,然后将动物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检测cDNA中Bcl-2 mRNA序列,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置于紫外线检测仪上观察结果,并拍照留做记录,电泳结果采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特异性扩增条带的各强度值。IFN-γ mRNA及IL-4 mRNA的表达用Bcl-2 mRNA相对表达量表示(Bcl-2 mRNA相对表达量=Bcl-2带强度值/内参条带强度值)。
2.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实验数据以±s表示。所获数据采用 SPSS10.0版本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用Homagenelty of variance test;组间比较,方差齐者采用LSD法,方差不齐者采用Tamhane’s T法。
3 结果
3.1 消敏颗粒对大鼠血清IgE生成的影响见表2。模型组血清Ig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造模成功。消敏颗粒低、高剂量组及扑尔敏组均低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及扑尔敏组降低更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剂量组与正常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 消敏颗粒对大鼠血清IgE生成的影响(略)
3.2 消敏颗粒对IFN-γ mRNA、IL-4 mRNA表达的影响见图1,脾组织中IFN-γ、IL-4和内参照扩增后电泳结果,消敏颗粒组和扑尔敏组IFN-γ cDNA经扩增后可见光亮的条带,消敏颗粒高剂量组和扑尔敏组强于其它组。模型组IL-4 cDNA扩增后其亮度增强于正常组和各用药组,正常组条带最暗。
见表3,大鼠脾组织IFN-γ mRNA的表达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
4 讨论
以慢性荨麻疹为代表的皮肤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主要是以IgE介导,导致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 从而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针对某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 型抗体是引起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因素。正常情况血清中总IgE 抗体含量很低,而发生Ⅰ型超敏反应时,IgE 抗体含量则显著增高。所以,在该类疾病治疗中,主要以抑制IgE产生为目的。
另外,Th1/Th2亚群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在免疫应答的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Th2促进B细胞产生IgE抗体,IgE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 I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结合IgE后,诱发速发型超敏反应[2]。Romagnani报告,Th2细胞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并非仅仅局限于促进B细胞产生IgE,也可以通过产生1L-4,5,13等Th2型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超敏反应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3]。IL-4可诱导B淋巴细胞的IgE 合成和分泌,也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低亲和力IgE受体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4]。Th2 细胞的活化可被Th1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 和DC、巨噬细胞分泌的IL-12 抑制。因此,提高Th1 细胞活性,减少IL-4 及IL-13 的产生,进而增加IgG(如IgG4)抗体产生,可降低IgE 抗体的产生。Th1和Th2之间通过细胞因子而互相调节。目前研究已经表明,IL-4可以促进IgE合成,而IFN-γ能抑制IL-4所诱导的IgE合成,说明Th1和Th2细胞均调控IgE的合成。 因此,IL-4和IFN-γ的相互制约的平衡调节可能是IgE合成的重要因素。表3 消敏颗粒对IFN-γmRNA,IL-4mRNA表达的影响(略)
本实验结果表明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血清IgE含量明显升高,治疗各组均能降低IgE水平,消敏颗粒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基本恢复正常,疗效与扑尔敏组相当。模型组脾组织IFN-γ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用药后治疗各组明显恢复,消敏颗粒高剂量组恢复较明显。模型组脾组织IL-4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治疗各组表达水平均下降,其中消敏颗粒高剂量组和扑尔敏组下降更显著,且二者疗效相当。提示消敏颗粒可以抑制血清总IgE产生,还提示消敏颗粒也可通过提高IFN-γ,降低IL-4,抑制IgE的产生,说明消敏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等皮肤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可通过抑制IgE的产生这一免疫学机制完成。
【参考文献】
[1]付文祥,谢 慧,熊大经.五龙颗粒对实验性AR大鼠IL-4、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l4(4):208.
[2]金伯泉.细胞和分子免疫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05.
【关键词】技术异化;价值判断;科学价值观
一、技术异化的内涵及外在表现
(1)技术异化的内涵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异化的一般含义是指主体转化为否定自身的客体。黑格尔用“异化”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提出“人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第一次把人的本质和异化联系起来,他认为宗教、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仅仅是宗教的异化,更根本的在于劳动异化。的观点认为,异化作为社会现象是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思想深受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黑格尔、海德格尔、卢卡奇等人思想的影响。马尔库塞认为,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已经从人的解放力量转变成对人的控制力量。马尔库塞认为:“我们的社会的特点在于,它在绝对优势的效率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这双重基础上,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1]在技术理性的同化与整合之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全面异化。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谓的技术异化。
(2)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
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概括地说就是在技术的整合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在这种情形下,人变成单向度的人,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是指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指的是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在生产与生活方式上的同化或一体化;政治、经济、文化只有与现有制度相一致、一体化的一个方面、一个向度。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它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不能利用这些条件让人达到真正的自由,相反,社会愈富裕对人的制约就愈大。人在经济领域失去了自由,政治领域失去了选择,在思想文化领域失去了否定性与批判性,从而不得不依附于整个社会的统治。
二、现代社会中技术异化的原因
(1)人与自身目的的异化
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让人们不断的丰富和拓展着科学知识,技术被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有效、最快捷的工具。一项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科学技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被人类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人类发明新技术、运用高科技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希望通过机械化生产来提高社会生产力,通过信息化交往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宣传媒介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等等。人类发展技术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摆脱对未知的恐惧,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和优越的生存环境,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然而,在某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科技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却完全背离人创造它的善的初衷,反过来成为支配和控制人的异已力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人的价值理性的异化
针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进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产生的。”[2]在他看来,人的存在是人的理性和意义的发源,因为人的存在,世间万物才有了意义。同时,人是具有价值理性的存在,人类通过对自我意识的内在把握建立起一种合目的的价值观念,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然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将手段视为目的,迷失了自身的价值理性,把工具本身当成人的理性。技术主体价值理性的异化使人们将个人的价值追求置于社会、自然以及他人的利益之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失当价值观使人类面临严重的思想危机和生存危机。可见,人的价值理性的缺失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异化的主体性根源,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技术理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力量具有建设性,更具有破坏性,它使人拥有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但同时也不断失去了驾驭这种力量的能力。
三、技术异化现象对我国发展路径的启示-----以科学的价值理性指导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生产
人类发展技术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要恢复技术的人性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价值理性来指导社会生产。在马尔库塞看来,扬弃技术异化就要改变现状,将价值理性放在技术理性的核心位置。“科学和技术的历史成就已经使得价值向技术任务的转化(价值的物质化)成为可能。结果,至关重要的是用技术的术语把价值重新定义为技术过程中的因素。”[3]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价值理性做出重新认识与评判。
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性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实现生命的延续。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来指导生产实践,意味着长远的人文精神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渗透。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的现代化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但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长远利益为目标,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发展代价。
(2)以伦理价值观引导重大技术的研发方向
在价值要素中,马尔库塞很重视艺术的作用。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或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比较集中表现出人的创造性本质。按照马尔库塞的思路,如果我们能够将价值与艺术整合到科学和技术之中,并作为科学技术的内在要素,实现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同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的统一,我们就可以扬弃技术的异化。
用伦理价值观来引导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当下技术主体接受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青年科学家而言,必须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研发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理性引导和积极的伦理道德观渗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技术实践中赋予技术成果正面的伦理价值,从源头上消除技术异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关键词]STS;生态环境;生态危机;传统哲学;和谐
面对全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迅速恶化,迫使人们应该静下来反思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源。以先进的手段向自然界进行破坏性开发与掠夺性利用而陶醉于“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与重重“惩罚”: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资源锐减、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日趋严峻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技术也可以用来作为一种破坏的力量,而且它的破坏力同它的创造力是同等规模的。如果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困难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是科学技术的破坏力的结果,那么应当说,它是特定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当前的环境问题。既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科学发展仍不完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应用有局限性的结果。
一、科技迅猛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历史
科学和技术飞速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人类片面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被越来越显著的暴露出来。科学和技术飞速的进步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类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向自然开战”、“征服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人类片面利用科学技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对自然的负面影响被越来越显著的暴露出来。
(一)征服与控制打破了自然的自足平衡系统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自然只是人们为之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传统观念的护卫者罗百特・怀特・史帝文斯曾傲慢、离奇地说:他与卡逊“争论的关键主要在于卡逊坚持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然而,当代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科学家坚信人类正稳稳控制着自然”。
根植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基督教文化,形成于笛卡儿―培根的现代西方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及事物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天演竞争,适者生存,强调分析性思维、 理性思维和实验方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高扬人的优越性,大举向自然进攻, 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人统治自然的工具,建设人统治自然的文化,不断加剧人与自然的分离、对立和冲突。的确,在所有的宗教中,基督教是最“人类中心论”的。现代西方哲学是主- 客二分哲学, 它认为人是主体, 生命和自然界作为客体, 只是人的对象。它强调事物的两个方面, 对立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这是一种“斗争哲学”。它认为世界是天演竞争,优胜劣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二)科学技术至上缺乏潜在危害的认识
新科技被研制并广泛使用的年代,人们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其潜在的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人类文明出现第二个重大转折 ― 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解释的巨大成功 ,特别是艾萨克・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问世 ,使人们形成这样一种理念:上帝创造了世界 ,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方法 ,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从此 ,科学主义便走向了它的极端 ,日益确立起科学技术的主流地位 ,形成了近代科学的功利倾向。
近代工业革命吹响了人类全面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号角 ,人类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控制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然物,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人类被这种征服自然的成功所陶醉 ,感到自己力量无比强大 ,可以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为所欲为 ,似乎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再受自然的限制 ,可以无限地向自然界索取 ,把自然界看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和可以任意排放废物的无底的垃圾桶。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物质文明得益于科学技术获得空前的提高和发展 ,科学和技术成为人们崇敬、赞美和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杀人武器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技术社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等 ,日益暴露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人们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疑虑和困惑。
二、科技不是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的根源
导致生态环境的危机原因多样而且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固然有与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关,但不应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而是人为因素所致。全球规模的生态问题向科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原先科学曾被理解为在知识的确定性和控制自然界中的稳步前进,但是,现在科学在根本上失去了作为真(True)和善(Good)的唯一载体的思想功能。不同于事实的发现及其应用,科学的新的基础成就必须迎接这些新的挑战,必须理解科学在认识上和道德上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生态危机是人类对科学技术滥加利用和对自然盲目征服的恶果,是人类急功近利要求短期行为所引起的严重恶果。我们和科学技术都在自然之中,不是我们选择自然而是自然选择我们;因而,人类改造自然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使其改造自然的结果不超过自然的阈限。环境祸及子孙后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一位“两面神”,一把“双刃剑”。但我们却不能由此而断言 ,科学技术本身具有恶的性质 ,因为这种负作用的产生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的,科学技术只不过是由人研究、设计和利用的工具 ,它本身并无自主力量。而人类在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对一事物和它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的把握 ,对利用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中期和长期后果的分析还不那么全面,那么透彻,还不能完全做到既按人的尺度又按物的尺度进行生产。这是造成科学技术负作用的主要认识根源。科学技术不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但却是认识、缓解、消除生态危机的可靠手段。首先 ,科技进步为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提供了认识前提、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
三、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范式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自然解放的辩证关系思想对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切实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实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表面上是“天灾”,实质上是“人祸”。追溯历史,环望世界,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过分地从自然中索取,打破了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和谐,当自然向人宣战之时,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无法逃避的生态灾难。地球没有能力支持这种过度消费,摆在现代人类面前的只能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和人与自然恶化而导致的生存的困境。因此,要使人类摆脱眼前的困境,挽救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促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就要转变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技术保证。科学技术以更深刻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面貌。这一现实迫使人们特别是一些学者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行反思,并且要求认真研究:怎样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又怎样预防和克服由于科学技术运用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负面的有害后果。正是这种社会需要促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应运而生。在英语世界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ociety)常用英文缩写字 STS表示 ,在国际上已逐渐流传和通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STS 研究也给予重视和支持。
只有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才能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是科学技术却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科学技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古老中国的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许多观点 ,已经被当代的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接受。这说明,以真善美相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补充西方科学理性的不足,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 ,始终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不竭的灵感源泉 ,它的人文主义精神与后现代生态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的相互补充,完全有可能形成人类战胜生态危机,还给人类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包庆德. 生态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3,(1):35.
[2]余谋昌.科学进步与生态问题[J]. 自然
辩证法研究,1992,(增刊):57-58.
[3]殷登祥.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 广
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223.
[4]余谋昌. 东西方两种哲学传统与两个
文化世界 [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7,(2):12.
[5]杨通进. 基督教思想中的人与自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3):78.
[6]余谋昌. 环境哲学是生态文明的哲学
基础[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6,(4):
48-50.
[7]周光迅,武群堂. 新世纪全球性“生态
危机”的加剧与生态文明建设[J]. 自然
辩证法研究,2008,(9):74.
[8]李锐锋,刘冠英. 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2,(3):571.
[10]孙小礼. 科学、技术与社会:文理交融
的研究领域[J]. 齐鲁学刊, 2003, (5):
102-103.
[11]吴永忠. 生态问题与后常规科学思想
[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4):36-37.
[12]叶平. 生态权力观和生态利益观探讨
[J].哲学动态,1995,(3):27.
[13]李锐锋,刘冠英.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7.
[14]李锐锋,刘冠英.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8):58.
[15]解保军,李建军.马克思 《1844 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及
其启示[J]. 与现实,2008,
(3),115.
关键词:存在论;科学技术;批判维度
当我们试图从更深层次剖析科学技术问题时,不可避免的会与德国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不期而遇——一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前者对技术之思进行不懈追问,提出了“思”的解困思路。后者把技术融入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之中加以分析研究,认为“关于自然的科学和关于人的科学,其实就是一门科学。”[1]
在海德格尔那里,现代技术的本质就是“座架“。座架作为一种摆置的聚集,促逼着人,使人以订造的方式把现实的存在者作为持存物来加以解蔽。在座架的控制下,作为主体的人根本逃不掉被摆置和订造的命运,人不再是作为存在的守护者守护存在,而是被促逼着向自然界发起进攻,不断地攫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正是技术的这种“座架”本质,使得“人类在地球上被连根拔起”,陷入无家可归的困境。那么,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海德格尔老人提出了“思”,对于这种“思“,我们除了站在美文学的角度欣赏之外,还要看到他为当前的生存困境的苦心积虑,看到这位智慧老人对未来的预见和设想,我们就把他当做一种期待、一种呼唤,唤醒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在意识,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诗意的栖居。
而在马克思看来,技术的本质是人类追求自由活动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一种现实的、积极的活动,马克思认为,技术体现为工业的本质,而工业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表现。
马克思认为,技术对人奴役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马克思尖锐的指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不可分离的矛盾和对抗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些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了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了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劳动者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马克思提出了解决技术异化问题的正确道路: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只有这样,技术才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是解放人的手段。”由此,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打开了一道从存在论进入的缺口。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被称为西方第一个形而上学家柏拉图那里,科学是对存在于感性世界之外的理念的认识。这种被称为科学的认识,具有两个特点;确定不变具有唯一性与它是感性世界之所以是以及如何是的原因。这种认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我们把泰勒斯称作哲学始祖的同时再加上科学家的桂冠就并不为过了。他除了准确预测公元前585年的日食以外,还提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学假说,他认为水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质,大地是浮在水上的。受其影响的两个学生阿拉克西曼德和阿拉克西美尼,分别提出了构成万物基础的“元质说”和“气说”。在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那里,“万物都是数,”“数是万物本原”。柏拉图对此心领神会,他的独到见解表现为,数就是理念,理念乃是万物本原。数或理念能为理性思维所把握,这就是宇宙可理解性的前提。并且这种可理解性与常识无关,亦即与感官经验无关,它奠定在数学语言基础之上,而数学语言的对象则是处于理想境界中的事物,将世界构想为由原子构成,物体是由原子按不同组合形式构成的分子组成。这对哲学的影响体现为,从实践中的经验出发,推演出世界中的全部事物。这种从一开始就认定丰富多样的世界最终必须还原于一个确定不变的、纯粹单一的“始基”,对世界的真理性解释局限于惟一的思想,笛卡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形而上学思想,提出了著名的命题“我思故我在”,使得“我”首次成为一个特殊的主体得以呈现。其它的物都根据“我”这个主体才作为其本身而得到规定。”建立在形而上学思想基础上的现代科学技术,主客对立成为其显著特征。主客对立意味着客体成为主体谋划、算计的对象。因为人也是诸客体之一,故人自身也沦为谋划、算计的对象。
在科学思想的萌芽里,我们不难发现自然就成了人类谋划、算计的对象,现代科学更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达到这一目的。
技术这个词源自希腊语。Technickon(技术的)意思是属于techne(技艺)的所有事物。Techne属于“产生”,它是某种产生性的东西,产生于人的实用需要。当原始人类为着生存而制造出第一件石器工具时,技术就诞生了。
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思维方式呈现单一性的特点与技术偏重操作实用性特点融合在一起并共同发生作用,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使得人仅能从技术这一单一维度上审视面对自然。自然本该显现的丰富性在科学技术的压榨之下,只能走向贫乏枯萎。
二、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存在论科学技术观视域的开启
在马克思那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改变世界的活动。在称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原理对劳动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发动了一场存在论的哲学革命,实现了哲学实践论向存在论的转向。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吧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的本体论原则,改铸使之发展为“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他谈到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时,这样说道:“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 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3]从马克思对劳动的阐释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从存在论的再度展开的,我们可以看出费尔巴哈的影子——对现实人本的理解。把“对象性的存在物”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也就有了存在论的命意。
在手稿中,我们还发现马克思对恩格斯的精彩评判。“且让我们先指出一点:恩格斯站在国民经济学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没有看到它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的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我的生成。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因此,黑格尔把一般说来构成哲学的本质的那个东西,即知道自身的人的外化或者思考自身的、外化的科学,看成劳动的本质;因此,同以往的哲学相反,他能把哲学的各个环节加以总括,并且把自己的哲学描述成这种哲学。”[4]马克思要说明的是黑格尔通过对“自我意识”的抽象思辨方式,揭示了劳动同人的自我生成的内在关系,劳动提供了形而上学的理论依据,因为如果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本身不具有“自我意识”的特性,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力量外化到对象上去,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力量作为对象支持。也就难以显示人自己的“类”本质来。这种表达毫无疑问依据的是意识论存在性质的意蕴。
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对劳动的存在论阐明,开启了存在论的境遇。
三、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批判维度
1、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指出,科学技术的昌明使醉心于其中的人们陷入了实证主义之井,他说::”每一种彻底粉碎自然奴役的尝试都只会在打破自然的过程中,更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之中。”[5],也就是说,主体理性的胜利是以主体顺从理性和现存事物为代价的,即当人们用理性来批判一切时,人的思维也就受制于理性的逻辑,这种逻辑往往具有抽象性,但却失去了对现实的否定性和超越性。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当做是工具理性并展开对其的批判。我们首先要明确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理性曾经作为解放力量,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统治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社会的工业化,理性走到了反面,成了达到实用主义目的的手段,成了统治人,奴役人的工具。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批判自有其合理之处,他看到了现代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抨击了工具理性给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尤其是对思想文化造成的危害,但从本质上说,他的种观点则是错误的,他将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当做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并日益用对工具理性及科学技术的批判来代替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这些是和观点根部违背对。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首要任务是批判它的政治经济制度。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这是哈贝马斯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发展和贡献,但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来源,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创造者,从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则是不正确的,因为科学技术必须和生产力中的其它要素结合才能创造价值。况且,除了科学技术外,劳动和自然同样是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源泉。
3、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
以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注意到了科技进步对人的理性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认为科学技术在当代工业社会,不仅加强了人对自然的攫取,推动了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且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成为统治者用以对人进行统治与压抑的有效手段。这种认识自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揭示出当时统治者利用科学技术来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辩护的新特点。但是,他们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过分夸大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甚至把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意识形态。经典作家从来没有把科学技术归入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归入生产力范畴。
作为现代人生存方式的科学技术,凭借形而上学思想的坚实理论后盾,已经扎根在人们的头脑,渗透进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中。海德格尔的技术追问和马克思的科技批判,固然难以给我们提供一种具体可行的行动纲领,但作为哲学功能的反思,仍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英]马克思著, 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印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5.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scientific sports training fro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education, scientific management, supporting conditions, social environment etc., using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reasoning etc. And it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scientific sports training,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of coach and athletes to scientific sports training.
关键词: 新时期;科学训练;影响因素
Key words: new period; scientific trai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84-02
0引言
如何认识运动训练科学化这一客观现象,决定着人们如何组织实施运动训练实践活动和在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卢元镇教授认为:“训练科学化,是指对训练全过程的科学控制,是训练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全面、广泛的运用。”其“本质是不断加大训练过程的智慧投入,提高其科学含量”。田麦久、武福全等人认为:运动训练科学化既表示一个运动过程,也表示一个特定的水平。当表示一个运动过程时,“是指运用科学理论、目标的动态进程;”当表示一个特定的水平时,“它表示人民已经能够成功的将科学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应用于运动训练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能有效地控制运动训练的全过程[1]。”这两种理解是对同一事物的两种视角,一个是动态追踪,一个是动态观察,两者是高度统一的。
运动训练科学化问题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许多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过比较多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仅从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因素方面做一些探讨。
1科学技术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成果和强大武器,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体育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分支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性质与发展趋势上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潮流,只是体育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发展更为同步,相互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从我国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看,它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科学化的历程是紧密相关的,或者可以说,我国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
科学技术属于渗透性动力要素,它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主要作用方式主要通过科学思想的传播和先进的方法手段的推广应用,达到不断提高运动训练实施者群体的科学技术素质的目的;通过适用性技术的运用不断改善运动训练的仪器和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通过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来优化运动训练活动的组织过程,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和效益。科学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第一动力要素[2]。
2科学教育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
科学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对运动训练科学化实践活动而言,科学教育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直接或间接参与运动训练科学化活动实施者的科学文化水平。
2.1 提高教练员素质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工作对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2.2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科学技术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第一要素,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这一要素最重要的载体,科学技术是通过科技人才的中介作用将其渗透到其他各个动力要素中,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继承、发展、创新、突破,研究水平的高低、发挥动力的效果,也是由科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所决定的。
2.3 改善管理者队伍状况运动训练过程是靠人来组织和实施的,如何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将人、财、物优化组合起来和谐的运转,需要通过科学管理来实现,而要实施科学的管理就必须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3科学管理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
现代管理学理论将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以有效的方式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去实现组织的目标[3]。”科学管理就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方法、和手段,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去实施管理。
运动训练科学化是由多个要素影响的、复杂的、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它有自己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各种动力要素实际上就是多种力量作用其身,又催近期进步的动力,也有妨碍其进步的阻力。在这种复杂的系统中,如何把握全局,抓住有利因素、化解消极力量是运动训练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管理的科学方法。
3.1 增强管理者的科技意识在科学管理中,各级领导和训练管理干部的科技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实施科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科技意识是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
3.2 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在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变化的动力要素中,体制和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动力要素。在宏观上,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和机制的因素;在中观上,有体育事业各方面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训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关键;在微观上,有体育科学技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运动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等。
4保障条件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
要使运动训练科学化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要对运动训练的全过程给与保障。罗超毅博士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体育科学技术的创新。第二个环节: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第三个环节:科学技术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推广应用。
4.1 体育科研机构的条件保障体育科学技术的创新离不开体育科研机构,我国的体育科研机构是一支专职的体育科研队伍,一方面受到省市区的领导,同时又受行业领导,这支专门的体育科技队伍在体育行业的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研业务经费、仪器设备购置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水平。
4.2 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条件保障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当前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点和难点。影响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因素很多,有推广应用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有科技工作如何通过科学教育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实施者的科技意识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等等。
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主要场所是运动队,而直接实施运动训练活动的教练员、运动员、运动队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等构成了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核心动力层,它们之间的有效配合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程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5社会环境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对竞技体育发生重大影响。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基础,社会政治是宏观的控制系统,社会的文化是对人们精神世界极具影响力的要素。
5.1 经济基础的影响体育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动力要素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运动训练的管理体制;二是在国家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物质保障条件决定了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5.2 社会政治的影响者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的本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政治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围绕着国家政权为实现自己利益而进行的活动。”这一概念山名了如下几个基本要点: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阶级性;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的和新的问题。
社会政治是人类社会和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最宏观的控制系统。陆元铮教授通过对奥运会历史的考察研究认为“体育与政治的关系(结合、相互服务、冲突、对抗)日益密切,并与日俱增,体育运动成了没有军事装备、没有硝烟的”战争“,出现了体育运动进一步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向政治靠拢的现象”。[4]运动训练作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体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中,它的发展和变化也不言而喻地受到政治的影响。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表明,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进程是与国家政治生活休戚相关、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也是运动训练科学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5.3 社会文化的影响体育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运动训练又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在这个概念中,将运动训练作为“一种教育过程”的定义十分关键而丰富,事实证明,我国运动训练实践所具有的这种“教育过程”主要任务。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也说明了竞技体育,尤其是运动训练实践活动中的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是有重要作用的,体育战线在多年实践中形成的“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6结语
运动训练科学化是运动训练近年来研究较热门的一个问题,其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保障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科学技术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制约并影响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进程;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其科学管理就是要改革旧体制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并直接或间接提高参与运动训练科学化活动实施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教练员的科技意识、应用科技的能力和水平;科技人员的攻关服务意识、能力和水平;运动训练实践中采用的仪器的先进程度等都是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很直接的要素,也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2]罗超毅.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周健临主编,工商管理丛书.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