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标准化班组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安全质量标准化;规范化治理;共同推进;实现双赢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160-01
1、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意义
1.1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需要。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障,积极开展和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有效落实的重要途径。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原有一些政府产业行政管理部门被撤销,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被弱化;同时,由于企业经营范围和形式日趋多元化、用工制度复杂化,特别是一些新的技术、新的工艺的推广和使用,,原来的国家或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定或标准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内容十分必要。
1.2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需要
相对高危行业而言,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比较扎实,但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现仍有不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从业人员操作技能不强,安全自保意识弱,“三违”现象严重。因此,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需要。
1.3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需要
目前,不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安技部门管安全”、安全员管安全“的状态,除了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员外,其他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或根本没有,导致执行力不够,因此,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明确企业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2、安全标准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
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是艰巨、复杂的,要想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是我们深思和考虑的问题,结合规范治理工作,从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化安全责任、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入手,从基层全面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将分解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同规范化治理的相关条款相融合,一以贯之,放入每一个岗位工作标准中。
2.1将安全质量标准化细则融合与规范化治理工作中,按照不同部门层层分解,并追踪检查与考评。
2.1.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共分十二大项,按照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性质进行分解,那么就形成了“部门安全质量标准化”,部门再按照岗位的不同进行分解,那么就行成了“岗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形成了从上到下逐级落实,从下到上层层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制,环环相扣,紧密结合。
2.1.2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即安全标准化的主推部门要结合规范化治理工作,在检查安全标准化的同时也可以检查规范化,检查规范化的同时又检查了标准化工作,一举双得,实现共赢的目的,当然,检查要与考核结合,考核必须严肃,必须过硬,提高和树立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制度性和严肃性,检查中能够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将安全标化行成一种长效机制,持续改进,有力的推动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构建扎实的安全生产环境。
2.2安全标准化同规范化工作一样要做到“四个”结合
2.2.1与企业全体人员的思想认识相结合。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必须处理好安全质量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要让企业领导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要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教育活动,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从而使上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命脉,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2.2与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要树立制度性、严肃性,不能流于形式,要和企业的相关制度进行结合,可组织拟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专项管理制度,也可将其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结合,总之,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
2.2.3与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相结合。安全教育培训毋庸置疑,其范围广泛,包括各种培训,特殊工种培训、专业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当然也包括各种管理制度、标准的学习教育。培训要注重实际和效果,要有培训计划,效果评价,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安全主管部门要严格培训过程,不能流于形式,高标准将培训工作做实、做细、做严。
2.2.4与企业安全文化班组建设相结合。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班组成员在作业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坚实基础。对班组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做到:
2.2.4.1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教育在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组织多样性的安全活动,在班组中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从而达到“我能安全”的良好氛围。
2.2.4.2制度与考核。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执行规程的保障,考核则是制度的权威后盾,只有奖惩兼顾,才能让全体人员遵守制度,执行规程,才能将制度对人起到有效的约束性和管理性,才能让全体人员主动遵守制度、主动维护制度。
结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日常性的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通过与规范化治理工作结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弘扬安全文化,强化班组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作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良好格局,从而构建扎实的安全生产环境,真正达到生产现场设备设施更为标准化,全员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进而达到“我能安全”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近几年来,很多企业在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推行"5S"活动、"定置管理"、挂牌管理、日常安检考核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效益稳步增长,但在实施运行过程中,仍有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推进车间现场文明生产水平及整洁度,规范班组的安全考核,细化考核标准,用"标准化作业"说话,减少考核管理的随意性,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不刻意追求某种模式,应坚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如何规范人的日常作业行为,并注重效果,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标准化作业模式。
推行标准化作业,减少违章现象,应编制并印发《安全文明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学习小册子,标准的内容应有如下9个内容:"5S"标准、"定置管理"标准、劳动保护工具穿戴标准、班组管理标准、定员定量标准、作业操作程序标准、电气设备维护管理标准、责任区卫生标准、定置管理图表标准。对每个车间班、组长以上人员进行广泛的准化作业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标准化作业的推进方法和手段,前五项标准可编为通用标准,后四项标准应根据各班组工序的实际来编制。先试点一个车间后,成功地摸索出标准化作业的经验,为其它车间提供良好的借鉴样板,通用标准有:1、"5S"标准内容:整理―――与生产无关物品一律不放现场;整顿―――生产所需物品以当班生产所需定量,物品、工具按分类排放,按定置管理执行;清扫―――对工作场所的物品、设备、地面勤打扫,现场无拉圾,工房内外及设施设备干净整洁,地面、门窗、墙面、物品干净,达到无蜘蛛网、粉尘、油污、脏物;清洁―――生产过程中保持维护前三项;素养―――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无"三违"。设备管理做到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懂设备结构、懂设备原理、懂设备性能、懂工艺流程,熟知消防知识,会报警、会灭火。2、"定置管理"标准:A区放与生产操作最紧密的物品,直接使用的工具物料;B区放与生产操作较紧密的物品,原材料、待用品;C区放辅助物品、清洁工具;D区放与生产操作不紧密的物品、工具柜。并要有划分区域,有区域标志和区域线,定置图上墙规范清楚。3、劳动护具穿戴标准;上班须正确整齐穿戴工厂发放的劳动保护具;劳动护具无破损,如破损须及时缝补或更换;保持劳保护具的整洁。4、班组管理标准:①班组安全机构,有考核管理制度。②有"5S"、定置管理制度、设备保养制度。③安全、质量活动原始记录、台帐及《设备检点表》等记录规范,不提前或推迟记录。5、定员定量标准:应有工序名称、危险等级、三级巡回检查等操作程序标准。6、作业操作程序标准。7、电气设备维护保养标准。8、责任区卫生标准。9、定置管理图表标准。9项标准按班组不同分别制定,适用于本班组及职工。推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两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如何把现场管理中的"5S"活动、定置管理、电气设备巡检表记录、安全优秀班组考核、累进计奖等一系列做法纳入到标准化作业,落实到人。在作业标准中引入"工艺管理制度"和"一图两表三点"(定置管理图、三级巡回检查表、安全检查表、事故危险点、尘毒危险点、安全第一监控点),来确定标准化作业的模式。新的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以产品标准为核心,以技术标准为主体,让职工知道按什么标准来做,做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在过程控制中按标准须知些什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当发现产品、工作质量不合格准时,能主动采取措施中止或高速所做的工作,使职工能够始终处于"自我控制"状态,规范职工行为,杜绝违章作业,从而也满足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对环境过程控制的要求。
标准化作业模式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推出班组的自主管理,可避免诱发事故的人为因素,抑制违章,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切实清除各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我们有理由相信,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必将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1.1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背景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冶金、机械、煤矿等行业率先开展了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至今已走过约3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量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使安全管理内涵和外延产生了深刻变化,铁路运输行业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迫在眉睫。铁路工务系统审时度势,提出工务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任务,全面开展工务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1.2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目的
铁路工务系统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的目的是强化工务安全基础建设,规范工务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工务设备质量,有效控制工务施工作业过程,改善工务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实现每项工作职责具体化、流程规范化,力争事事有标准、人人讲标准、处处达标准,牢牢把握工务安全工作主动权,为扎实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打好基础。
1.3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内容
按照“规范管理、强化基础、盯控关键”的工作思路,遵循“坚持标准、典型引路、全面覆盖、加强指导”的标准化创建原则,健全以制度管理、作业管理、设备管理、环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优质工务段、标准化科室、标准化车间、自控型班组、标准化岗位5个层面的标准化体系,规范以施工作业、道口、防洪、防灾、防断、防胀、LKJ基础数据、自轮运转设备、周边环境管理为重点内容的工务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2新长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实践
新长工务段前身为新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工务事业部,成立于2005年6月,因运营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6月,在事业部基础上正式成立新长工务段,由上海铁路局直属管理。新长工务段管辖新长、宁启2条线路,线路设备换算里程1196.365km。现场设线路车间9个、桥梁车间3个、线路和桥梁重点维修车间各1个、检查监控车间1个、机修车间1个,班组有128个。截至2013年10月末,现场工人总数2223人。新长工务段地处苏北平原,设备分散、点多线长,管理、设备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基础薄弱,人员素质和养护维修机具装备等级较低,2008年才开始按照上级的管理体制要求进行完善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工作起步晚,但通过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取得了良好效果。
2.1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内容
2.1.1制度管理标准化
(1)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施工、道口、防洪、防胀、防断以及自轮运转等标准化管理办法,分专业整理汇编线路、桥梁、道口、检查监控、综合机修、线路重点维修车间以及轨道车队标准化管理手册。为规范科室管理,从工作标准、工作规范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台账、工作检查考核和管理依据等6个方面全面梳理,绘制110项重点工作流程图,编印成机关科室标准化管理手册。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考核激励、现场作业卡控、季节性安全、应急管理、环境资源管理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7大方面的制度体系。(2)规范台账管理。对各专业台账资料逐项分类梳理、归类合并,线路车间围绕安全、生产、资源及基础管理等4个方面建立22项管理台账,线路工区建立18项管理台账。桥梁车间从安全、生产及综合管理等3个方面建立20项管理台账,桥梁工区建立17项管理台账。各台账按照标准统一设计台账标签,统一配置文件盒,做到整齐规范、外美内实。台账管理缺、乱、差的局面得到扭转。(3)完善管理制度揭示工作。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看板图、车间班组安全质量目标表、安全揭示牌、设备综合管理示意图、车间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车间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四小”管理制度等均以统一模式揭示。
2.1.2作业管理标准化
(1)强化现场作业盯控,实现对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充分发挥车间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监督盯控作用,利用好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看板,全面掌握当日各项施工作业情况,实现对封锁施工、天窗点内点外作业项目、驻站防护员、现场联络员、营业线施工安全监督、关键机具、防洪重点地段等安全关键的盯控。(2)严格作业质量验收,实现对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车间把好设备作业质量验收关的中心环节作用,严格执行段、车间、工区三级验收制度,工区进行质量自检、互检和回检,车间进行复验,段组织考评验收。加强作业质量跟踪检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提高作业效率,切实加强验收考核,促进设备质量均衡。(3)修订完善作业标准,实现作业有标可依。融合安全风险管理理念,以一日作业标准化和单项作业标准化为重点,建立安全风险提示卡,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制作标准化作业指导图册,拍摄标准化作业视频资料,修改作业质量达标标准。要求职工强化作业行为、作业结果的标准化意识,养成有标可依、有标必依的工作习惯。
2.1.3设备管理标准化
(1)制定完善设备达标标准。分级分类制定完善线路、曲线、道岔、站场、道口等设备达标标准;制定完善桥梁、路基、隧道、涵洞等路桥设备达标标准;制定完善轨道车管理等达标标准。(2)抓好设备达标整治。详细制定标准化设备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和标准,加强推进落实力度。(3)建立健全对标评定工作。按照车间自查自检、专业科室月度考评、分管领导带队季度平推检查的方式,分层分级定期开展对标准化设备创建的评定工作。
2.1.4环境管理标准化
(1)创建安全、文明的生产办公环境。通过三线建设的投入,对生产办公环境进行全面改造。材料科对车间班组机具材料库房进行合理设计布局,定置管理,做到材料和机具标识清楚、堆码整齐有序,出入库动态登记,扭转材料机具管理脏乱差的被动局面。(2)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起居环境。结合三线建设,改善生活起居环境。设立电子阅览室和活动室,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修建更衣室、洗浴间等,为车间班组有效管理卫生环境创造条件,改变职工乱扔乱放的不良习惯。此外,在职工宿舍悬挂励志格言、山水画等,并配齐生活设施,定置摆放整齐,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生活环境。(3)创建警醒、贴切的安全文化环境。在走廊过道醒目处悬挂安全警语、安全工作指示等,营造现场安全工作氛围,潜移默化地增强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通过润物无声的环境标准化创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2.2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思想认识上存在差距。一些干部、职工还不能充分认识到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长期性与持续性,甚至认为仅仅是表面文章,是阶段性的要求,因而在贯标中产生“两张皮”现象,贯标意识较差,缺乏长远眼光。(2)安全生产和标准化创建工作不能有效融合。标准化创建能够促进安全生产,生产安全是对标准化创建成效的检验,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部分车间忙于完成现场安全生产任务,对标准化创建工作抓得不严,对管理手册的内容不细化,照抄照搬,不能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来认真开展本车间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3)标准化管理制度落实不力。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4个标准的创建不平衡,存在重环境和设备,轻管理和作业现象;二是抓标准化创建典型力度不够,标杆数量太少,未能达到预定目标;三是推广标准化创建成果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四是实践力度不够,部分干部职工对标准学习理解不深不透,部分车间班组仍然习惯于以前的做法,标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不够,作用未能真正显现。
3工务段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建议
(1)标准化创建要坚持4个“不背离”。一是不背离安全风险管理,4个标准的创建要融入安全风险理念,加强对安全风险源的识别、防范和控制,特别是制度管理和作业管理环节;二是不背离上级的要求,创建内容要结合上级部门对铁路安全管理、线路维修管理以及其他管理制度等新要求、新规定、新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三是不背离实际情况,每个车间班组设备数量、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接管的设备可能不同,内容的完善要有针对性;四是不背离4个标准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作业管理标准化和制度管理标准化的完善力度,使环境、设备、作业和制度管理均衡发展。
(2)标准化创建要抓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制度管理标准化创建,完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岗位职责等,进一步贴近生产、贴近实际、切实可行;加强台账管理,做好台账的废改立工作,围绕安全生产科学建立台账资料,同时管好用好台账资料,尽量少做无用功;抓好学标培训教育。二是抓好设备管理标准化创建。制定季度设备达标整修规划,做好达标评定工作。三是抓好作业管理标准化创建。以一日作业标准化和单项作业标准化为重点,进行作业标准化创建。在作业管理标准化创建实践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四是抓好环境标准化创建。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硬件设施设备条件。加强材料机具的定置管理,做到摆放整齐,账卡物相符,出入库有登记,经常保养、除锈除尘。加强日常管理,整理、整顿办公区域、生产生活环境。
(3)加强标准化创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标准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和专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做好统筹部署,细化实施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二是各科室和车间要根据人员调整情况,及时补充配强标准化创建成员,切实发挥其作用。三是加强专业组织指导。线路科加强对线路车间、重点维修车间、检查监控车间标准化创建的组织指导,路桥科加强对桥梁车间班组标准化创建的组织指导,材料科加强对综合机修车间、轨道车标准化创建的组织指导,安全科、办公室、劳人科等综合科室要发挥综合指导作用。
(4)坚持标准化创建会议总结制度。一是坚持周例会制度。标准化创建涉及到全部科室和全部车间班组,是一动机,要确保其正常运行,必须坚持周例会制度,通过集中商讨激发智慧、解决问题,并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二是坚持做好总结。各科室要定期总结本科室、本专业的标准化创建情况,各车间要做好本车间标准化创建情况,并纳入月度和年度工作总结中,每季度编辑出版《标准化创建工作简报》1期。三是召开现场会。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标准化创建。
(5)注重4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注重标准化创建和安全生产相结合,通过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来保障生产安全持续稳定;二是注重设备质量和作业管理相结合,通过设备质量的提升来提高作业水平;三是注重环境改造和三线建设相结合,通过扩大三线建设的覆盖面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四是标准化创建和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锻炼和培养一批青年业务骨干。
(6)完善检查考核评比机制。一是完善考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达标标准及考核评价标准;二是加强检查考评,各科室和车间要将创建工作纳入月度检查考核,同时做好季度平推检查、年度命名表彰;三是加强激励引导,加大对创建优胜单位的激励,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互动。
4结语
关键词:班组建设 矿井安全 管理创新
近年来,山寨煤矿以学习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为契机,结合实际,吸收借鉴,不断创新,在班组建设工作中注重突出“四个强化”,推动班组建设取得“四新”效果。
1 强化组织领导,班组管理有新机制
一是建立了以矿长为组长,以党委书记和副矿长、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及各基层队队长为成员的班组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运作、部门配合、组织实施、全员参与”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班组建设工作格局,为班组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逐步完善班组管理制度,坚持传承和创新相结合,制定了《班组职责》、《班组长职责》、《班前会制度》、《班组长带班工作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班组和岗位安全评估制度》等18项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班组建设。
2 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班组长素质有新提高
2.1 注重对班组长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抓好班组长的正常培训外,积极参加团队绩效拓展培训,提升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勇于挑战精神。
2.2 注重全员培训方式的创新
在全员培训方式上,一改传统的“我说你听”方式向“互动参与、相互讨论”方式转变,从课堂转向现场,从重理论转向理论、操作并举。通过灵活性、多样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全员培训质量。
2.3 注重班组长的考评
结合“工人先锋号”、“五型班组”创建,由所在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考评、考核,考评、考核结果与当月工资分配挂钩。为确保考评考核工作公正、公平,各基层队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详细的考评、考核细则,建立健全了对班组的绩效考评分配机制。
2.4 注重班组长的管理
对班组长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各基层单位班子负责,各基层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采取激励、约束双管齐下的方式,不断增强班组长工作活力。对当月工作表现突出的班组长,优先评选为优秀职工,充分调动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大了班组长的约束管理力度,实行考评结果与收入紧密挂钩。
3 强化民主管理,班组长执行力有新加强
3.1 抓好班组长的民主推选工作
对班组长的选聘,由基层队负责人对拟聘任人员的工作表现、群众威信、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并提交本队班子会议讨论审定,以书面形式报矿人力资源科审查,经矿班组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后,由人力资源科发文聘任,并建立班组长管理档案,纳入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通过上述举措,有效地避免了基层单位在班组长选拔上的随意性,保证了班组长队伍的相对稳定,增强班组长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3.2 抓好班务公开
结合精细化考核管理办法,针对全矿各基层班组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建立了班组核算管理制度,各基层单位制定了班组核算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各基层队根据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将材料消耗、电费、水费和其他费用及安全、质量等任务指标进行量化分解,定量考核,使各项指标都落实到每个班组及成员身上,将当班生产任务、安全质量奖罚与当班班组级个人收入挂钩,做到了“一事一清、一班一清、班清班结”。在分配上坚持民主决策制度,对职工的出勤、工分、分值及当班收入等班务上墙公开,做到公平、透明。
3.3 坚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首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质量达标竞赛活动,逐步使班组抓质量的组织、计划、控制更加具体,更加规范;其次是推行目标管理,将年度的工作方针、目标、时间、负责人等用表格形式层层分开,直至人头,并上墙。第三是推行安全预控管理。通过班组长、群监员、青岗员、党员在作业现场对隐患的排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使班组安全管理由过去的事后分析、处理,发展到事前的预测控制,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水平。
4 强化质量标准,班组现场安全工作有新成效
4.1 严格标准抓落实
从严从细加强班组管理,要求班组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加强工程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做到了向质量标准化要安全,以质量标准化保安全。
4.2 紧盯现场抓整改
各生产班组建立了安全质量问题整改台账,对隐患整改做到定人、定时、定责,并要求班组积极进行隐患自查自纠,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队上汇报,做到了安全生产。
4.3 注重安全检查
以自查、互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对生产现场出现的各类隐患进行及时查处治理,纠正违规违纪行为,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有力地推动了班组精品工程建设,工程质量实现了长期高位动态达标,为职工创造了一个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构筑起了安全生产的坚实屏障。
参考文献:
[1]董建成,韩关玉.煤矿班组安全建设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5(09).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理到位就是要理出头序,理顺关系;就是要不断完善安全工作行为准则,检查制度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要严抓细管,刚性考核,绝不姑息任何违章行为。
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责任制为基础,以落实反事故措施、反违章、推行标准化工作为原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检查落实、考核落实,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措施规范化,作业行为标准化”方面做了扎实工作。一方面,积极认真开展“三无”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三、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安全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围绕人的行为,规范各项管理措施,采取“多层次、低重心”的管理手段,将工作的中心下移,放在生产一线的班组,开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多层次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中的每一项工作,人都是第一要素,而且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员素质。结合生产实际需要,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形式,增强安全意识,激励职工钻研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结合各阶段安全生产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安全生产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
安全工作重在管理监督到位,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要根据生产不断发展的需求,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实现安全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过程监督的转变,实现单位、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
关键词:积极性 员工行为 量化 六必查
设备标准化管理主要来源于日本的6S现场标准化管理法,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本单位的设备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安全周检,日检和设备创完好等内容。鉴于标准化管理有着以上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特结合本单位以及各个班组的具体情况,针对设备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希望对同行业班组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
一、狠抓员工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员工由于自身习惯不好,干完活后,经常将棉纱、手套等放在工作现场,对现场看到的垃圾杂物也是视而不见,不能做到自主管理;有的员工为了偷懒,将这些杂物藏在保温里、墙角内或者立柱里;还有某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随意乱扔矿泉水瓶子,给班组区域自检自查带来很多不便,甚至还可能给生产带来隐患,尤其是将易燃物品放在高温管线或设备附近。为此,车间采取如下措施进行管理:
①车间将这些员工行为列入车间12项严重不安全行为管理内容中,对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的考核。
②建立通报面板,对乱扔杂物和自主捡拾杂物的行为进行现场拍照,并在生产会中进行通报。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措施,有效地扼制了此类现象的发生,促进了设备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提高设备员的工作积极性
目前,各个班组设备员工作积极性普遍较低,究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奖励制度不好。目前,设备创完好月度评为第一后,奖励是600元,月度第二奖励400元,月度总奖励为1000元,奖励与工作量不匹配,不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车间可以向厂里申请设备创完好专款,将奖励金额进一步提高为月度第一奖励1000元,月度第二奖励800元,以此来增加设备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使班组其他员工对设备员岗位充满热情,实现竞聘上岗,提高设备员的质量。
三、量化自检自查问题,合理分工,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班组好多员工都不愿意当设备员,主要原因就是工作量大,奖励少,有时候还需要经常与车间设备室沟通,导致他们身心疲惫,因此,为了做好表面工作,好多设备员都存在应付差事的心理,使得班组设备标准化管理水平无法提升。
为此,班组针对这种现象制定了改进措施:①班组对区域自检自查问题进行量化,要求班组每个成员每十天必须向设备员上报三个以上的自检自查问题,保证每轮班有问题整改,使得区域的问题处于一个逐渐减少的趋势,实现持续整改。②班组将整个区域进行分块,每个岗位负责区域的一小块,由设备员统一管理,最终达到全员参与,合理分工,持续改进,提升设备标准化管理水平。
四、建立“一人一本”和“六必查”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创完好效率
为了提高设备创完好的效率,要求班组员工日常巡检时发现区域问题要及时整改,不能立刻整改的要写入设备创完好平台。为了避免大家将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忘掉,班组建立了“一人一本”的制度,具体做法就是,班组为每个员工发放一个小笔记本,将平时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巡检结束后将发现的问题上报给设备员,这样可以减少设备员的工作量,提高设备创完好的效率。“六必查”主要是将设备标准化管理要求配合清洁型流动红旗评比要求进行提炼后得出的,主要内容包括:查隐患、查、查量、查卫生、查漏点、查标识。“六必查”制度为班组员工的设备创完好指明了工作的重点方向,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创完好效率。
五、消除侥幸的心理,调整心态,减少周检问题
关键词:班组建设标准化;电力生产;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钟荣繁(1972-),男,四川金堂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经济师。(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69-03
班组建设是电力生产企业管理的基础,是管理链条中的实施终端。班组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生产任务能否落实,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效益能否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能否持续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电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断出现,而作为任何企业最基层的管理和实施对象——班组,其作用发挥的好坏至关重要。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班组的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需要,势必导入新的管理理念,推行新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
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伊始,遵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与某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制定了公司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规划与战略,设计了两级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即本着积极提升发电企业电力生产集约化、标准化管理水平,结合公司所属水电站资源多、分布广、规模相对较小以及主要分布在乐山、阿坝、雅安、甘孜区域等情况,确定了四川圣达、阿水公司和松林河公司为区域发电公司,由其各自承担片区内发电企业生产运营职能。同时按照扁平、集约化思路,各区域发电公司仅设置发电部,该部门承担片区电站运行维护职能,根据不同时期和人员结构,可设置运维值大倒班或运行值和维护班组并存模式,但最终目标是运维一体。在此背景下,为加强电力生产经营管理和队伍建设,提升电力运营水平,2009年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电力生产管理模式创新,全面推行电力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通过认真调研、系统策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历时一年起草了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电力生产标准化手册》。2010年启动全面动员和培训,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系统提升班组标准化管理水平,以绩效管理为导向,推进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回顾几年的过程,通过标准化创建全面提高了一线员工的业务素质,促进了班组管理上台阶、工作上水平。
一、班组建设现状
1.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班组能力水平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保障班组标准化建设顺利开展。班组建设的关键在于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只有组织到位,制度完善,才能保障班组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在组织机构建设中,首先是做好公司层面的体系建设,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标准化领导组长,分管电力生产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以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标准化工作小组,建立了标准体系。其次是健全了三大区域发电公司组织机构,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部门主任为成员的标准化工作小组,设置了标准化办公室管理日常的标准化创建工作。通过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完善,为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奠定了基础,为班组长建设、标准化体系形成创造了条件。
在制度建设上,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和普适性。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纵向成体系,环环相扣,步步紧依,涵盖班组建设全过程,既有执行中的良好行为规范,又有保障支撑的基础性规章,确保班组建设落到点上。普适性主要体现在横向方面,使制度具有通用性和可复制性,能够在同类型管理框架内使用,保证班组建设具有标准性。通过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形成强制性管控和要求,保证班组建设核心的统一性,为标准化建设铺平道路。
(2)强化班组基础工作,加强考评检查,有效提升班组能力。班组建设重在考评,通过考评可以反映班子建设基础工作,有效提升班组能力。在基础工作方面,注重原始台账,确保班组建设标准化各部分的台帐记录内容规范和标准,使用书面和电子档案双备份,各项台帐和记录均有专人负责。在考评方面,以标准化建设考评标准为依据,从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基础管理、文明创建、民主管理五个方面进行目标量化,确定考核标准,以此分解形成考评实施细则,每季度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检查,持续与改进,最终确保安全、质量、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班组基础管理水平。通过考评检查,促进各公司大力做好基础工作,切实提升班组实际能力,以推进公司班组标准化建设。
2.通过狠抓标准制度贯彻落实,提升班组执行力
(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是电力生产的根本,只有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才能确保公司电力生产安全,为此,公司加强了安全责任制建设,在班组建设中突出强调了安全“四大体系”(制度、机构、技术、资金)的贯彻执行。首先,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与区域发电公司、区域发电公司与部门、部门与班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以责任制推动班组标准化建设。其次,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两票三制”制度体系的贯彻执行,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最后,注重安全培训,对班组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规范良好行为,杜绝人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时时保持安全高压态势。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建设,使班组的日常行为更加规范良好,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为安全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2)推行“5S”管理,实现文明生产。按照电力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坚持“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管理标准,员工着装做到统一、“三紧’,现场文明施工规范、化一。以制度和规范强制性约束班组日常行为,实现文明生产促安全。
3.通过强化培训,提升班组长能力素养
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伊始就着重抓好班组长的综合能力素养,主要是以培训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技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练代培,提升和培养班组长的综合能力。通过近几年的系列教育,目前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班组长,很好地传帮带一批徒弟和提升了班组的管理水平。
各区域发电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培训活动。如有采用班组内部同岗位技术竞赛的,也有采用同部门不同岗位间技术比武的,通过岗位大练兵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的结合。如沙湾电站就坚持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以实战演练完善应急预案,以预案促进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班组的实战能力。通过一系列现场和集中针对性培训并有效结合实践,安排编制主辅设备C修检修文件包、检修工作三项措施、关键项目工序工艺卡,在机组、主变、线路等主辅设备C级检修和日常消缺工作中锻炼队伍,一批工作仅两年时间的新员工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快速成长起来,成为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和公司发展的新生力量。
4.扎实、系统开展班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班组文化
各区域发电公司所属班组较好地坚持政治学习制度,认真开展了党史、国家重要活动、上级公司工作会、先进模范事迹等精神的学习,确保了各项精神在基层得到知晓、结合、深贯和落地。电力生产各级领导坚持定期参加班组活动,关心班组建设,注重班组员工思想动态,顺势有为的做好相应纾解工作。同时班组通过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充分发挥了民主管理,使全班组人员团结一心、和谐共进。此外,工会组织通过开展职工之家等活动,提升了班组建设成效,充分调动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安全生产及管理提升献计献策,为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和管理提升不断优化与完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进一步加强班组标准化建设的思路
科学合理的制订班组统一的建设目标,即建立一个目标明确、体系规范、管理科学、制度健全、运行有效且具有电力生产特色的班组建设综合性管理体系;打造优化班组管理和创先争优的平台;创新管理机制、育人机制、激励机制;达到班组人员整体素质、班组长能力、班组信息化及装备水平、班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为着力点,坚持不懈地推进和加强班组建设工作。
1.通过贯彻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班组建设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标准,结合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实际,全面推行电力生产标准化建设。在《电力生产标准化手册》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培训,严格执行落实,认真做好检查,确保各层级严格按照《手册》操作,规范生产管理行为,提高电力生产专业化程度和公司电力业务的整体水平,获得电力行业“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确认,2012年松林河片区已获得确认。同时积极开展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提升各发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拉近与五大发电公司的管理差距,2013年6月三大区域发电公司已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
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培养了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一线骨干,全面提高了班组管理水平和技术深度,保证了持续稳定的安全局面。班组建设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等的标准化建设方面,实质上就是机构、制度、工作的标准化。
(1)班组管理组织机构的标准化。基层班组要按照“公司统一规划、部门具体领导、班组自我管理”的原则,形成班组组织机构的标准化。通过班组机构的标准化,实现班组领导体制、工作体制的标准化,进一步明确班组管理工作责任,强化各级组织和各个方面对班组管理工作的综合指导和支持,形成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工作体系,这也是班组建设可复制性的基础要求。
(2)班组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提升班组建设水平的根本落脚点是管理制度,只有实现制度的标准化,才可能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也才能谈班组建设的标准化。班组建设制度主要是规范班组建设中管理流程,明确规定班子建设中技术、行为规范以及责任分工、治理惩处等,形成完整的管控程序和管控链,环环紧扣,确保每个环节都是统一、规范、标准的,以此形成标准化,减少重复、提高管控效率。
(3)班组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要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保障机制,保证工作的标准化。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就需要保证管控流程设计和执行的标准化。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工作各环节,固化班组工作,在监督上发挥民主和管理作用,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班组标准化工作中。
2.建立科学、有效的班组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工作积极性
建立全公司班组的考核奖励机制,将班组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评中;每年组织开展红旗班组创建工作,对评选出的班组进行表彰,以促进班组建设良性竞争式的发展。班组及员工看到荣誉、有了期望值,可以迸发出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同时在两级公司的正确引导和创造有利条件下,大大激发了班组奋发进取的激情和团队精神以及班组的内在潜力,提高了主动性和思考性,促使职工从被动灌输向主动出击转变,发挥了精神力量的作用。
3.科学选拔班组长作为抓班组建设的重点
一位优秀的班组长,往往能够带出一个先进的集体,即所谓的将强兵强、严师出高徒。因此,发现、培养、选拔、使用班组长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像培养干部一样建档造册;要把具备班组长素质的人员安排在班组长位置上,并将优秀班长送到院校进行短期“充电”;要建立一整套考核、选拔班组长的制度并与现行的其他制度相配套,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等政治、经济待遇;要定期对班组长的工作进行总结、讲评,优秀的给予重奖,对于不称职的坚决调换。
4.进一步加强班组技术培训工作,夯实公司技术管理基础
班组建设的基础是班组成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加强班组技术培训是提高班组成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提升班组成员的专业水准,才能为公司的管理提升夯实根基。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前,首先是建立专业评估体系,对人员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建立业务档案;其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以适应精简编制下企业的需要。
(1)培训工作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化。培训工作的核心是内容,关键是形式,形式要多元、有趣、活泼,内容要具体、结合实际。在班组培训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形式服从内容,通过切实工作体验、现场示范、实战演习、技能比武等方式,分享各自的工作体会,分解工作各环节,时刻保持培训工作的灵活性和多样化,大家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2)培训工作应具有长期性与持久性。培训工作要坚持不懈,要根据培训的内容制定短、中、长期目标,以目标为动力,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格局,从而推进班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形成人才的规模优势,保持公司具有长期核心竞争力,以保证公司电力生产安全。
5.大力提倡“标杆”管理,推进班组的现代化建设
大力提倡“标杆”管理,提高班组建设水平,推进班组现代化管理。在班组建设中,要大力开展“树标杆、抓典型”活动,进而形成标杆管理理念,大幅度提升班组建设成效。通过技术比武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班组活动,对在实际工作中业务能力突出、管理水平较高、管理成效显著、思想品德优良的班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业务“标杆”,并对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标准化操作,增强班组间的学习和交流,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此建立各级“标杆”人才库,引导员工学技能、出成绩,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注入活力。
6.制订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班组建设的可复制化
(1)根据不同类型电站确定班组分类和机构设置的定额。班组建设的可复制性是标准化的基础,班组分类和机构设置是班组建设的关键,通过制订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形成管控原则,对班组建设进行明确分类和机构设置,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以强制性要求确保班组建设的可复制性。在班组建设分类中,要注重分类的普遍性和标准化,使分类符合电力生产建设实际,具有可复制性;机构设置要按照精干偏紧的原则配置,保证关键岗位和重要人员配齐到位,以通用性保证班组建设的可复制性。
(2)通过标准化体系中的三大标准明确值班的职责、权限和责任。班组建设的可复制性就是一种标准,将这种复制性根植于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三大标准,就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其复制性和强制性。为了更好地保证两者的有机融合,必须根据三大标准明确值班的职责、权限和责任,以此界定相应岗位职责,使班组和标准化建设相得益彰。因此,在值班分类和机构设置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与标准化建设的对接。
(3)新建电站筹备或生产准备期可成建制调划拨。班组建设就是一种标准化建设,具有明确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是可以成建制调拨。成建制调拨有两大优点:一是便于原有班组轮换人员的脱颖而出,二是便于新交付使用电站快速形成战斗力。因此,要加大班组建设规章制度的体系性和完备性,更要注重班组人员的轮换和以老带新,使老电站成为新电站的孵化器和培训基地,逐渐深化和推进公司的管理标准,保证班组建设的统一性和标准化。
三、结语
班组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更是当前电力生产经营管理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班组建设水平,才能不断推进发电企业班组建设标准化,培养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的专业化生产队伍和人才资源库,班组成员的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高班组整体水平和班组长的管理水平,建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技能型、管理型、效益型、创新型、和谐型”电力生产班组,才能实现管理提升的根本目标,也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力华,邱羚.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先进的铁路企业文化是铁路的第一核心竞争力,铁路安全文化是铁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企业文化在安全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新乡桥工段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安全理念,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是以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为基点推动企业发展。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相关部门清理、修订、完善已有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标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储备。我们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流程和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目标、任务、职责、流程、权限互相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进一步规范段、车间两级安全生产分析会,建立完善安全大检查、安全隐患整改、安全教育等安全措施,坚持“安全是天”的理念,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把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我们不断完善验收管理考核机制,检查验收严格执行“六不验”和“互控一追踪”制度,即:线路扣件不彻底涂长效油脂不验;线路道岔道床不洁不验;维修地段不全面捣固不验;道岔维修前后50米及渡线和附带曲线不全面整治不验;各种标志不齐全、不刷新不验;车间、班组不进行自验不验。“互控一追踪”制度即:在对车间工区进行验收的同时,将干部下现场解决设备问题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追踪落实,每月召开验收总结考评会,对全体干部按考核标准追踪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示和通报全段。
二、以实施“问题库”闭合式管理为着力点推动企业发展。为打造富有新乡桥工段工作特色的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管理健康发展,我们实施了“问题库”闭合式管理模式,对在春、秋两季设备大检查、安全大检查和其他日常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做到“问题入库、制定方案、逐项整治、按时消号”。为使“问题库”管理更好服务安全生产,我产采取三项落实措施:一是建立段、车间、班组三级“问题库”管理机制,进行微机“A、B、C”分类管理。对各级领导及管理干部发现的安全问题,督促车间、班组进行整改销号,对不能解决的问题,采取措施,再制定整改计划、措施,确保行车安全。二是建立“问题库”通报制度,利用每月安全分析会将段问题库记录的各类问题向段有关职能部门和责任人进行通报,由职能部门汇报解决情况,对解决的问题进行追踪考核和通报。三是建立“问题库”检查落实机制,将车间、班组每月“问题库”销号、检查、记录落实情况,纳入月经济责任制考核范围,针对关键问题到现场追踪检查落实,有效促进了各类问题的解决。
三、以加强施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点推动企业发展。安全文化在工务施工中具有导向功能、凝聚作用和协调控制作用。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安全文化在施工中的安全保障作用,一是做到施工现场管理条理化。我们在探索施工现场管理中,提出“一证、两会、三把关、四到位。”一证:持上岗证;两会:召开施工前预想会,施工后总结分析会;三把关:把好施工安全组织措施关、施工作业质量关、施工作业效率关;四到位:安全教育到位、安全组织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全标准到位。二是做到领导工作现场化。我们段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施工作业现场,结合施工任务实际情况,要求施工安全第一责任人,在施工现场不仅卡控每个重要环节,而且注意察看每个施工人员的作业是否标准化,不标准马上进行制止纠正,切实做到尊重现场负责人意见,不盲目指点,改变施工方案。并协助施工现场负责人抓好施工现场安全卡控关,把各项安全措施抓好抓实。三是做到施工作业标准化。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大力推行“自控施工”,推动现场施工作业向文明作业经常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施工作业程序化、安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迈进,做到现场施工作业抓小堵漏、抓小防大,以“零违章”确保现场施工作业“零事故”。
对铁路运输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铁路安全文化对于铁路既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又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既是加强铁路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适应铁路改革的需要。打造适合铁路自身发展的安全文化,能促进铁路走出安全管理误区,确保运输安全、正点、畅通。
关键词:车站标准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朔黄铁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能源运输线,肩负着艰巨的煤炭运输任务。神池南站是衔接朔黄铁路与神朔铁路的重要咽喉,主要连接黄骅港、神木北和大新三个方向,准池铁路开通后,车站将成为四线交汇的大型技术站。2012年9月28日神池南站顺利完成3.5亿吨扩能改造,煤炭运输量急剧增加,万吨列车不断增开,给车站运输生产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保证车站的安全畅通、运输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神池南站坚持开展标准化工作,为运输生产构筑坚实的技术基础。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作业是实现挖潜扩能、优质提效、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运输能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项重要措施。
1 标准化作业对神池南站运输生产的重要意义
1.1标准化是提高车站生产效率的前提
在车站运输生产组织中,每个岗位的作业程序、作业办法,不仅需要系统化、科学化,更重要的是标准化。2011年12月30日神池南站第一次转场初期,由于员工对新站场、新设备、新作业办法的不熟悉,标准化作业质量不高,造成转场初期车站行车组织不畅、运输效率低下,车站日均接发车对数仅为102对。例如车号员在作业中标准执行不到位,出现交接货票不及时、反钩作业等情况,造成机力、设备的严重浪费。面对此类情况,车站及时采取措施,制定了《站改过渡期间作业办法》等16个业务通知,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作业标准,促使车站接车能力提升到日均接发车110对。因此,标准化作业是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的前提。
1.2标准化是确保车站安全生产的有力武器
安全是车站运输质量的综合反映,安全得到了保证,效率才能提高。众所周知,“安全第一”是指导我们日常运输生产的质量标准,无论是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列车运行,如果没有标准化作业加以行为规范就极有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只有抓住标准化这个关键,铁路运输才有安全可言。
各级管理部门都把安全管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安全管理的职责就是实现安全目标的长期稳定,车站安全管理的职责就是实现车站运输组织安全目标的长期稳定。要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就需要创造安全管理的条件,提供有利于安全管理的环境。目前,车站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传统安全管理体制所暴露出的问题和弊端对其自身的适用性已经提出了质疑,如何针对自身的情况建立适合的安全管理体制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3标准化是车站运输生产的基本保障
车站是构成路网的基本单元,是铁路运输部门基层生产单位,也是面向旅客、货主提供服务的窗口。神池南站站场大,作业房布置分散,生产工种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不易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很费时费力。神池南站作为神朔、朔黄铁路的咽喉车站,2013年上半年日均接发列车114.1对,其中包含万吨列车40.2对,车流密集,作业量大,如何保证车站的运输组织安全畅通是车站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加强车站管理,有必要对车站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建立适合的管理体制来确保车站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同时,必须坚持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各级各类标准,各个环节的管理必须依据标准来进行,否则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都是有名无实,只有实行以标准化为支柱的管理,安全才能得以保证。也就是说,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就是标准化深入落实的过程,管理失掉标准,安全就失掉重心,这就是标准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也是标准化作业与顺利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辩证关系。
2 目前标准化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2.1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铁路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设备先进,结构复杂,技术性很强。随着神池南站扩能改造施工的结束,各种先进的设备逐步投入到现场应用。如车站现行的微机联锁操作系统、调度指挥系统、无线调车设备、现代化的通信设备、信号设备等,都要求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否则将会对铁路运输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目前神池南站铁路运输设备问题对安全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备的设计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上。一是神池南站处于高寒地区,风、雨、雪恶劣天气接连不断,部分新进设备不能适应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直接影响车站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展开;二是部分设备缺乏相应的使用、管理、维修制度。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将可能造成铁路运输设备和运输设施的失控,进而诱发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事故发生。
2.2员工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及水平,进而影响到车站安全生产工作开展的效果。统计分析事故案例,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事故是由于员工业务素质欠缺和新职人员业务不熟练造成的。神池南站扩能改造施工结束后,车站管辖范围逐渐扩大,作业点分散,岗位增多等客观上不利于员工素质提高的因素更加突出;教学设备欠缺、专兼职教师素质较低等员工教育的主观因素在现有条件下也对员工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影响。另外,阶段性引入的新职员工,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员工对业务知识只是停留在熟练基础上,认为车站的工作就是熟练作业,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标准化作业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现有的员工安全管理只是从纪律和规章上去约束员工,问题发生后追究员工的责任,没有建立完善的员工安全管理机制,从人类工效学、心理学、运输安全环境理论来提高员工的素质确保安全生产。
2.3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2年9月28日神池南站上下行场全面开通后,车站道岔捣固、线路清筛、换轨等后续施工全面展开,加之准池线接入车站施工,造成站内施工频繁,施工单位复杂,施工人员、施工防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无计划施工、超范围施工等违规现象,严重影响车站行车组织,给车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严格把控施工管理成为车站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因果分析图来对车站标准化作业存在问题进行汇总:
3 如何做好车站作业标准化
3.1车站设备管理体制
车站发生的惯性事故和习惯性违章中,很多事故设备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车站设备安全管理机制,即设备质量保障机制、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与设备操作培训保障机制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机制。
3.1.1设备质量保障机制:(1)设备使用中的关键部位控制;(2)不良设备的重点控制;(3)分层管理制度,分层管理制度是实行上至车站,下至班组、使用负责人体系;(4)设备分层包保责任制度;(5)设备联检制度。
3.1.2设备安全管理机制:(1)车站设备管理制度;(2)无线调车设备管理办法;(3)列尾装置运用管理办法;(4)风力除雪机管理使用办法;(5)车站专用线管理检查制度;(6)微机使用管理办法;(7)道岔清扫制度;(8)铁鞋使用管理办法;(9)简易制动阀使用办法。
3.1.3设备操作培训保障机制:(1)新设备培训办法;(2)新职人员设备操作培训办法;(3)员工操作设备能力考核办法。
3.2车站员工管理体制
车站管理的核心是员工,员工的行为决定着车站管理的成效,员工素质高低时刻影响着车站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2.1员工班组安全管理机制
任何一个群体的人,其行为都会潜在地受到群体同伴地影响。营造安全生产环境及标准化作业氛围,应用群体动力学是全体员工正确认识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克服生产工作中的侥幸心理。
首先,各班组严格执行班组民主管理制度,每月组织召开班组民主管理会,充分发挥民主会作用,使员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完成班组各项生产任务。其次加强班组政治思想引导,利用技术过硬、思想进步的优秀员工逐步影响其他员工,使标准化作业、安全生产的思想深入人心。最后,班组认真执行班前预想、班中联控、班后总结制度,班前班组长、各主要岗位负责人根据天气情况以及当天的运输任务以及现场情况对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预控;班中认真执行本职岗位责任制和作业标准以及一次作业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制度;班后对一班工作及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表扬优点,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
3.2.2教育培训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以作业标准以及作业指导书为教材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作业人员的基本技能以及业务素质,因而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实现优质服务。干什么,学什么,懂什么,精什么,达什么标准,这是众所周知,理所当然的。但是,这并不全面,应该再加上运用管理手段,去强化和约束各项标准的落实,从作业房物品定置摆放、规范着装、穿越线路到各项作业程序上强化制度落实 ,实现科学管理。车务部门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主要原因是违反标准化各项制度,简化作业程序。据统计,2012年车站各类 “三违” 中有 70%是由此造成的,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有序管理。这就是根据运输生产时间上相互连续,工作上相互衔接,作业上相互关联、制约的特点,对每个岗位的作业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从规范抓起,不断完善工作标准,程序标准,并对检查人规定量化标准,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实现有效控制。
3.3施工管控标准化
针对站内施工增多,车站及时组织管理人员重新辨识车站危险源,特别是对施工联络线、专用线等重点部位的“作业办法”和“安全卡控措施”进行实时修订,制定施工盯控方案,并从自身管理方面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落实;对车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分工进行明确细化,制定干部值班补位、检查巡视、关键作业干部现场盯控制度,确保站内重点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
施工作业前,车站及时检查、核对施工作业计划,严把施工登销记关,明确施工作业范围和影响范围,及时向两方调度进行施工计划的上报,并在交接班时对重点安全事项进行交接,明确分配值班干部、值班站长盯控重点,做到对车站关键作业进行全面卡控,并做好施工完毕后限速命令的传达,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车站切实做好施工配合安全卡控工作,全面提高监控力度。值班干部、值班员严把施工登销记把关,做好对施工的核对、上报,严禁无计划和超范围施工作业,确保车站施工及行车安全。值班干部加强对站内重点施工项目、线路、设备、防溜等现场作业盯控落实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果断采取措施,把存在的安全隐患彻底消灭于萌芽状态。
结论
标准化工作落实是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的保障条件。多年来 ,车站的标准化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总结、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工作,如认真落实执行“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的制度,对各工种标准化作业进行验收, 适时开展学标、落标、对标、背规活动,并将标准化内容纳入每月的班组考核、员工考核中,使其渗透到安全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强化标准化管理同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地制订标准,精心地组织落实,注重夯实班组标准化工作基础,使班组标准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为神池南站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风波.中国交通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6
[2]沈庆业.铁路货运营销策略的探讨.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l)
[3]林盖明.WTO与我国多样式联运.铁道经济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