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两年经济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0万亿”把房价拉起来了
“现在有人批评,中国眼下的通胀,是由2008年以后政府为救市推出‘4万亿’造成的。其实,根本不是这‘4万亿’,而是当年增加的10万亿信贷。这10万亿直接推高了近两年的房价。”
左大培认为,中国房价的快速上涨,最早开始于2003年。2003年后,中国每年M2(广义货币)的增长率都在16%以上,最高达到19%。其结果就是推高了经济增速:2003年以后中国GDP增长每年超过10%,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14%。通胀率也跟着大幅上涨:物价水平先从下降变成停止下降,再变成上涨1%,2007年已经达到3%以上,2008年竟然有一个月上涨了10%。2007年底,政府为应对通胀,采取了紧缩货币的政策,主要表现在紧缩贷款。当时的紧缩政策,有效遏制了2007年出现的物价上涨和房价上涨。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使情况发生了逆转,外向型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受了打击。政府有点“慌”,改变了经济政策,紧缩政策到2008年底已经彻底变为扩张政策。
“是大扩张啊。仅2009年一年,M2就增加了27%,贷款总额从30万亿跃升到40万亿。正是这增加的10万亿,推高了最近两年的房价。大家都应该记得,2009年初房价还没有涨,但是到年底已经可以用‘暴涨’来形容了。当时,所有的开发商都在说‘房子是刚性需求,房价只会涨不会跌’。其实,当时的房价上涨与所谓的刚性需求没有关系,而是那10万亿拉升的。需要指出的是,当年增加的10万亿贷款,并没有完全体现在当年的房价上,而是逐年显现出来的。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已经预计过,这个效果需我们消化五年。”
中国“救市”让美国给忽悠了
左大培认为,当年遇到金融危机,中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放松信贷,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政府要救市,但有点操之过急,一下子过了头。因为当时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形势是不一样的。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的经济不是过热,而是基本不热,但中国的经济是有点过热;美国几乎没有通胀,而中国已经有明显的通胀了。中美的经济形势根本不同,讲什么联合救市?
“又是注资又是放松银根,说什么是救美国也是救中国,这不是忽悠我们吗?美国是需要救市,因为它的整个金融系统在危机里确实垮掉了;中国的金融又没有垮,有必要采取那么大的救市行动吗?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好,海外经济学家预计,欧美会陷入如当年日本式的衰退,欧美可能又要大开印钞机了。眼下,国内有些人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要和欧美同步。如果我们这样做,那又要犯大错误了。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三四年前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再吃重药,就有可能会积累长期风险,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所以,今年千万要避免‘别人生病,我们吃药’的尴尬局面。”左大培说。
信贷增速慢,房价自然跌
“现在媒体报道,很多地方房价已经不涨了。不涨是事实。因为这轮房价上涨主要是信贷扩张引发,当信贷增速慢下来,房价自然要下跌。房地产商千万不要怀疑,如果再不老老实实降价的话,资金链就要断了,就真的要完蛋了。”
左大培表示,政府为了遏制房价上涨,对房地产商用了重典。“原来房地产商可以威胁政府说:‘我不盖房子了,水泥、钢材卖给谁?民工找谁干活去?’但政府现在不怕你这一套。政府说,我自己建保障房,水泥、钢材照样卖,民工也照样雇佣,一样能拉动投资。政府现在不需要房地产商了,彻底不需要了。所以,房地产商不要再抱什么幻想了。政府把贷款卡住,房价根本涨不了;政府自己盖保障房,不用你来拉动GDP了。如果你还挺着房价不降,干什么啊?”
在左大培看来,现在的房地产商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资金链搞不好就断了。现在不降价,以后可能要争着降价。但是即便到了争着降价的时候,最后都可能卖不出去了。“现在有很多钱已经进不了房地产市场了,这就导致了企业家大量跑路。在货币信贷从扩张到紧缩的过程中,突然一个转向,很多企业就都看不明白,因而估计错了。”
关键词 新经济形势 创新 煤矿职工培训
一、引言
煤矿企业是我国各行业中极为特殊的一个行业,其工作环境复杂危险,且职工的工作条件差。尤其是近两年来,煤炭市场低迷,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严重,销售价格持续下滑,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呈大幅下滑趋势,不少煤炭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因此,煤矿企业应为实现继续发展而对企业进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针对职工进行培训工作的创新,因为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进而增强煤矿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新经济形势下创新煤矿职工培训工作的途径
(一)进行精细化的培训设计
首先,煤矿企业应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需要培训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需求性分析。培训部门应对当下企业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培训资料,确保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其次,培训部门应在培训前对培训的职工进行分析,发现学员技能水平的不足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最后,培训部门应设置个性化培训课程,在进行个性化培训课程的设置时,煤矿企业必须依据培训工作的定位目标,把有限的资源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建立科学的专业培训设置模式,以满足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
(二)进行多媒体网络培训
目前,我国煤矿职工的综合素质偏低,且普遍只具备小学、初中文凭,安全意识薄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煤矿企业可利用网络系统,采用多媒体辅助培训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该培训方法主要应用计算机网络功能进行职工培训。当代信息的力量强大,在网络培训室里,信息化的多媒体辅助培训方式有助于培训人员现场搜索相关的培训内容。该培训方式既体现了信息的真实性,又能通过声像与图文因素的展现,让员工耳目一新。信息化的多媒体培训能够在提高员工学习兴趣的同时,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将先进的技术及实践操作方法以真人操作的形式展现在员工眼前,以提高培训效率,达成培训目标。
(三)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职工是企业的血液,生产力的源泉。企业的市场竞争其实是人才的市场竞争,优秀员工的占有率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公司丰厚的利润往往是员工潜力与智慧的成果。因此,公司应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体现对员工的发展、尊重、约束、激励原则,民主管理,营造良好的技术培养环境,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煤矿企业还应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明确企业文化,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员工准确定位自己,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
(四)对煤矿企业培训管理进行创新
第一,建立专职管理队伍。结合当前煤矿企业频发的安全事故,究其原因,是员工的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的生产要求。因此,煤矿企业应聘用高学历、强责任心、熟悉业务的人才,以建立专职管理队伍,有效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二,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传统的培训观念并没有给员工带来良好的培训结果。为了立足于新阶段的煤矿市场,煤矿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创新职工的培训观念,结合煤矿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员工需求,从管理模式、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培训观念的创新,打破员工的惯性思维,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树立“以史为鉴”的培训观念。培训机构应以历史事故进行案例培训,引起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积极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应通过事故本质,挖掘出生产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原因,不断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知度,并有针对性地增强培训力度,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以史为鉴”是以历史事故案例为基础进行的培训,其对员工的生产工作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还能将事故中涉及的重要安全生产信息传递给员工,以规避生产隐患。
二是树立“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的培训观念。传统的煤矿职工培训就像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仅将相关知识以填鸭式灌输给职工,偏重于以理论为核心,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口头传输完成培训目的,这样培养出的员工并未接触实际现场,行动及保安情况未能实际应用。在当代新经济形势下,培训强调了认知式与体验式的有机结合,按照培训要求,应从技能、行为、知识等方面进行员工的综合培训。
现代煤矿企业的培训是对传统培训模式的一种创新,对员工进行高水准、高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培训,能够让员工在培训过程中自主获取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及新知识。在培训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的培训观念重点强调了应用。在新兴培训模式下,该观念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其创造创新,培养了员工的创新精神。
第三,创新煤矿职工培训目标。除了树立必要的培训观念外,还应创新煤矿职工培训目标,以发展的理念进行培训活动,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时代迅速变迁,为了企业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煤矿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了员工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另外,每次培训结束之后都需要加强培训反馈,凸显出培训效果,并规划培训目标,进行建档。煤矿企业只有提高员工的技术知识水平,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在新经济形势下,煤矿企业正面临经济发展受限制及生产事故频发的严重问题。因此,经济市场对煤矿企业的企业管理、职工综合素质、设备及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新要求。煤矿企业若想在本行业市场上稳健发展,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其中,对员工培训的创新应作为企业创新的重点。煤矿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不断创新煤矿职工的培训管理内容,以培养优秀员工为目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河南省安阳鑫龙煤业集团大众公司)
参考文献
[1] 莫燕凤.关于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及管理研究[J] .教育,2016(05):01433.
[2] 赵文新.安全管理,要敢于“管”更要善于“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4):00190.
[3] 李艳霞.煤矿职工培训工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3(8X):6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近年来政府及商业银行着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量的持续存在和上涨,不仅严重影响了银行资产质量,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金融改革进程,因此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对策,就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应对不良贷款问题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催收;管理
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存在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商业银行自身在处理不良贷款方面可谓不遗余力,采用拨备核销及其他方式处理了大量不良贷款,但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进一步激发等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量仍非常巨大,且增长势头依然有增无减,因此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维护商业银行良性运行,这是转型时期我国商业银行所必须尽量解决好的现实问题之一。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所谓不良贷款,即借款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按照既定合同规定对商业银行偿还本金及利息,银行由此蒙受损失的贷款。银行信贷活动是导致不良贷款的根源,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宏观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影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是指由除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以外的第三方客观因素如宏观经济形势、政府政策因素成为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量依然较大,聚银监会消息,截止2015年底,商业银行全行业不良贷款全额已经达到12744亿元,同比增长51.2%,不良贷款率1.67%,同比增长0.42个百分点,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经连续17个季度上升,这其中固然有银行以及借款人方面的原因,但也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僵尸企业”加速退出,部分企业债务风险暴露进一步增加,这是近两年尤其是2015年全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全面爆发”的重要外因。
(二)商业银行自身因素的影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除了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以外,银行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是加剧不良贷款额持续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防控意识并不很强,内部管理机制的缺失以及风险防控能力不足都是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
(三)借款人方面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借款人主体一般为各大企业,也是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当前,各大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高负债经营现象,而国有企业又往往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借款人,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则往往会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负债创收能力不足也是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少国有企业长期低效运转,往往无力按期偿还自身贷款,这些都加剧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额。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
加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本质上还是要通过政府、银行及企业等各方采取有力措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有效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实现商业银行良性发展。
(一)政府政策的积极影响
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的增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政府积极利用政策抓手为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如继续实施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结合其他措施来有效扩大内需,完善信贷市场;大力进行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商业银行信贷配套制度,不断增强商业银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完善信用制度建设,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环境,最重要的就是应积极借鉴西方严格的信用惩戒机制,提高借款人失信和违约行为成本,确保商业银行信贷活动顺利进行。
(二)商业银行自身行动
商业银行作为整个信贷活动的主体,应在防控不良贷款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应切实强化对不良贷款的认识,提高防控自身不良贷款的意识,积极通过诸如加强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和完善科学系统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体系,加强信贷管控,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压缩过剩产能行业贷款额、严格控制高风险行业的新增贷款等等措施,积极应对商业银行逐渐增大的不良贷款压力,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不良贷款,则在传统化解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不良贷款化解方式,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给企业带来的信贷风险。
(三)企业方面积极配合
企业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借款人,也应积极通过各种措施来配合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额,更好地解决不良贷款给商业银行正常运转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不断加强自身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法人制度,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配合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风险。
三、结束语
总之,商业银行尤其是在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也一直是政府及商业银行自身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面对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居高不下甚至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的现实,政府部门、商业银行及企业应积极从自身做起,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合力,共同为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催收与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5,05:205-206
[2]何爽.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管理策略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4
向来是中国经济领头羊的深圳,在全国各地经济继续处于增长期之际,今年前两月却是陷入了负增长困境,领头羊陷入困境暴露出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深圳市统计局3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深圳规模工业增加值为72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0%。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为2754.43亿元,同比下降5.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2%,同比减少了0.1个百分点。深圳进出口总额为562.89亿美元,同比下降3.5%。
这一系列的“下降”背后,既是长期矛盾的体现,也有短期问题的使然,既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也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既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的体现。
深圳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重镇,经济难免不受总体经济形势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下行趋势和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落的情况。从全国情况来看,近两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逐季递减,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2.1%降到2011年全年的9.2%。从广东省的情况来看,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2.5%降到2011年全年的10.0%,期间增速虽有所回升,但总体趋势是趋于下行。
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深圳经济,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如果不能顺利完成,那么,负增长的就不再只是两个月,而可能是更长的一个时间段。
为此,深圳也在努力缩短这个“窗口期”,“十二五”以来,深圳把质量提升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点,致力于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努力建立“高新软优”现代产业,新兴产业进一步成为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
在讲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变化,以及深入了解国际经贸环境以及相关的国际事务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
当前世界处于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始于2008下半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影响仍然继续发展深化,这种形势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势头,但复苏进程不容乐观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包括美国、欧盟、中国等在内的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较大规模的经济救援措施,这些措施总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扭转了经济继续下滑的危势,使得全球经济基本上转入复苏或恢复性增长的局面。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整个进程中,各国情况差别很大,形势不够均衡,新兴经济体整体表现良好,恢复势头明显,而美欧等传统发达经济体则问题较多,进展缓慢。
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未来的世界经济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始终停滞不前,使世界经济也很难迅速恢复。在本次经济危机中,美国金融业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特别是过于庞大而又疏于监管的虚拟经济饱受批评。因此,美国也提出要改进经济模式,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基本上都放在了新能源等领域,但是这些是不是能够提供长期的增长动力还有待观察。
另一个重要的经济体欧盟,在本次危机中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自2010年以来又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希腊、意大利等国深陷其中,至今没有明显好转,严重拖累了欧元区和欧盟的经济复苏和增长,使世界经济的前景也暗淡了下来。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目前的中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也面临改革经济增长模式的艰巨任务,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发展显然为我们的调整增加了难度和风险。
三、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使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本次经济危机使国际贸易遭受到严重打击,2009年全球贸易额出现20%的下滑,是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降幅。当前,有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国内经济的目的,不断打压进口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升温,各国间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种倾向是非常危险的,各国已经形成的一些经济联系将受到损害,不利于各国和世界经济的恢复。
四、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大
未来一个时期,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涨,对全球经济发展可能的制约将进一步加强。
那么这种国际经贸环境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深化,对我国仍然是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1、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巨大的国际市场扩大和稳定出口,为我国更多企业开创适销的外部环境;2、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加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其次,绿色产业在经历经济危机后迅速在全球兴起,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些绿色产业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要我国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就可以与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步伐一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也可以从中培育出自己的新产业和新企业。
第三,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恢复进一步突显出我国扩大内需的紧迫性。目前世界主要经济提复苏普遍缓慢曲折,造成需求增长缓慢,使我国出口增长受到外需制约的境况短期内不会得到彻底缓解;同时,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面临的贸易保护措施呈现明显增多态势,因此,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就必须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烟草企业;降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烟草商业企业降本增效的现实意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五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降低成本。落实到烟草行业,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是内功,必须树立“管理就是生产力,节约就是竞争力”的理念,苦练内功,扎实推进“精益管理做除法”,提高烟草行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既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行业持续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降本增效对于烟草商业企业来说,其现实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保证持续发展的需要。前些年,行业伴随国民经济发展而快速发展,一靠销量增加,二靠结构提升。近两年来,行业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四大难题”已经明显制约着行业的经济增长,今年一季度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三个大幅下滑、两个居高不下”,说明行业发展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要想持续发展,降本增效是首选,必须适应新常态,做好“过紧日子”的打算,既要紧盯市场,稳价促销;又要苦练内功,紧缩开支。
二是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降本增效工作涉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必须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上打“组合拳”,借助制度建设、资源配置、流程优化、预算控制、对标贯标等多种管理手段才能有效推行,各种生产要素的全覆盖、全调动,能有力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提升行业形象的需要。烟草行业统筹着烟草控制和行业发展的关系,在控烟声浪日高、控烟措施趋严的形势下,烟草行业的作为倍受社会关注。通过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有助于控制敏感费用,更好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更能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这一关键时期,为国家多做贡献,体现烟草的责任和担当,践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赢得社会认同,巩固烟草专卖制度。
二、烟草商业企业降本增效的主要障碍
一是思想认识还没有上到应有高度。主要表现在:部分员工对行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就降本增效对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使命感;集约经营、节约发展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破除粗放经营思维还有一个过程;对近两年卷烟市场情况比较忧虑,完成降本增效目标的压力比较大。
二是工作体系还没有达到应有程度。主要表现在:降本增效的全面性、系统性还不够,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预算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业务流程和管理链条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是具体措施还没有尽到应有力度。主要体现在:预算控制和绩效考核力度不够大;创新人才比较缺乏,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企业在地理环境、市场容量、消费水平、员工人数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标贯标难以科学合理地有效推进。
三、烟草商业企业降本增效的措施建议
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尤其是纯销区企业,如何以精益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笔者从基层工作视角,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全员的形势教育和危机管理,树立节约发展理念。通过板报、宣传栏、微信群、广播等多种形式让员工知晓中央纪律要求、宏观经济形势、控烟履约形势、行业改革发展形势和卷烟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等,在一系列的形势教育中传递压力,增强全员危机意识;通过内部刊物、内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宣传栏等媒介和会议、研讨形式,广泛宣传教育,促使精益管理、节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倡导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等“多个一”的传统节约活动,将贯标、对标、创优、评先、QC活动等工作与精益管理有机结合,营造节约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是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做到凡涉及资金活动的企业行为都要有预算,将预算指标分解到部门、岗位和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都实行预算控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预算无死角、无遗漏。对办公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涉外费等费用要严格预算批复,坚决防止反弹;对工程投资要加强预决算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科技创新项目,要做好必要性、可行性、实效性论证,p少不必要的投入;进一步优化配送线路,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合理进行人岗匹配,减少社会劳务用工,加大组织和个人绩效考核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加强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三是创新驱动经营管理上水平,形成持久动力。要在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链条上创新,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在绩效考核工作上创新,将降本增效列为重要考评内容,形成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要在信息化建设上创新,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在更大范围实行信息共享、线上线下互动、远程办公和视频会议;要在对标工作上创新,通过对标管理,发现短板,借鉴标杆单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采取项目制组织攻关,推进管理和技术进步;要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创新驱动提供人才保障。
目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其中,印度的情况特别突出。我们说现在遭受冲击的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突出特点就是,一方面经济在相对快速地下滑,另一方面通胀的水平在上升。印度也是如此。
过去十余年间,印度的通胀平均水平在5%以上,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印度的通胀已经接近10%,当爆发通胀的时候,又进一步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促使通胀在2009年上升到了15%的水平,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后来印度采取了一些紧缩政策,通胀水平降了下来,但近两年又开始回升,2012年达到了12%的水平,所以回顾印度的通胀治理,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很有效。
再看印度的财政赤字。2008年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印度开始采取大规模的刺激,财政赤字水平与GDP的比例显著上升,最高超过5%的水平。以前,国际金融危机,G20在讨论宏观经济协调的时候提出几个参考性指南,财政赤字和GDP比例是不超过3%,印度在这方面已经突破了这个约束标准。不过,目前印度没有债务问题,这是因为大量的财政赤字认购者、持有者主要是国内居民和国内机构。
较高的通胀已经制约了印度货币政策上的使用空间,而比较高的财政赤字则给它的经济政策带来新的一层制约,政府在面对经济下滑的时候不好进一步动用财政政策。
印度经济面临的第三个状况是经常账户,包括贸易和投资转移支付在内的逆差。从2004年开始,印度经常账户开始出现逆差,这与它的经济结构有一定关系。印度在经济增长加快的过程中出现了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它的煤不多,需要大量进口石油,这一项使得整个贸易形势发生了逆转。从数据看,2008年、2009年印度经常账户逆差与GDP的比率通常在3%至4%之间,在2012年这一数值超过了5%。
大家知道,国际油价在2008年以后有个大幅度的跌破,对印度这样一个依赖进口石油的经济体而言,这应该是件好事,不会加重经常账户逆差。然而,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印度经常账户逆差仍在持续性地扩大,原因就在于为了应对较高的通胀,印度居民开始大量购买黄金。这样一来,因为不产金,所以黄金就需要大量进口,促成了经常账户逆差继续恶化。
印度所面临的结构调整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有国际评论认为,印度在过去的10年内改革的实际进程要远远低于它当初所设计的计划,也低于国内外社会经济界对它的预期。
印度在今年5月份以后推出资本管制的措施,短期看印度的资本管制措施主观意图非常好,但是没有阻止卢比进一步的下跌,因为带来一个负面的信号作用,这个经济体有很多虚弱的地方,政府要推出管制性的措施。这样一来,经济形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稳定。
最近印度刚刚任命了新的中央银行行长,他上台后采取了非常规的政策调整,把回购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把央行的短期流动性贷款利率降低0.5个百分点,一升一降,一方面希望稳定卢比的汇率,另一方面不想让国内的银行体系宽松。对此,市场反映非常好,认为是可取之路。但是,这两个政策是有冲突性的,互相排斥的,它的短期效果是引起人们的恐慌,具体效果怎么样还需观察。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
李勇: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调整转型、缓慢复苏的过程,经济主要面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明显下滑等困难,然而去产能化以及培育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经济短期内(今年之内)没有反转的可能。此外,短期来看,政策的放松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减缓了经济下滑的速度,或许离底部已经不远,但是要重新步入新的经济上升周期,可能尚需时日。
记者:7月份CPI增速回落至2%以内显示通胀压力暂时得到控制,但近期农产品价格有回升迹象。未来通胀是否会卷土重来?
李勇:未来通胀压力将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自07年以来,我国通胀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与原油等初级产品价格趋势相近,目前全球经济尚不景气,作为领先指标的初级产品价格很难大幅上扬,总体以宽幅震荡为主,因此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并不大;其二,作为CPI的领先指标广义货币量(M2)可能会从过去十年18.1%的平均水平下滑至未来十年10%-12%的低位,这将有利于缓解通胀;其三,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而其中重要一环就是生产要素价格改革,然而劳动力和油、气、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升将促使物价底部上移,迫使通胀压力增大。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通胀问题不大,但受生产成本逐年提高的影响,物价底部会逐步抬升。
记者:央行年内两度降息是否说明货币政策走向宽松,您如何看待市场的流动性前景?
李勇:此轮货币政策放松始于去年四季度,目前已经经历了流动性放松和信贷促进两个调控过程,但总体来看,货币政策依然存在较大的放松空间,但过程可能是渐进的。
首先,今年以来7天回购利率均值为3.6%,远高于05-11年2.36%的均值水平,这说明银行间资金成本大幅超越历史平均水平;其次,6月一般性贷款利率为7.55%,说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再者,虽然央行降息两次,但是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0%,因此短期存款利率的实际效果可能仅相当于一次;最后,目前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仍处于20%的高位,伴随着外汇占款增速放缓的趋势,存准率将逐步下调。
流动性方面,从近两年的现象可以看出,财政存款和节假日的资金波动等季节性因素对于流动性会造成阶段性的紧张,因此,预计下半年流动性总体趋松,但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紧张的局面。
记者:您如何看待债券市场后期走势?
李勇:自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用9个月的时间快速地走完了其上半场行情,在经历过三季度的调整之后,很多债券收益率又会重新回到历史均值上方,配置价值逐步显现。债市四季度起有望进入行情的下半场,可能会是持续1-2年的慢牛震荡行情,投资价值仍然是较为突出的。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 稳健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自2005年开始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为何转型以及如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广大财政理论及实际工作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一定程度上以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适度增长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中国出现了外部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等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反周期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从本质上讲,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以国债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的运用为主。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1998年逐渐显现,尤其是外贸方面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外贸增长幅度明显放慢,并于1998年5月出现负增长,极大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形势客观上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基本条件。
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周期性低谷阶段,经济增长明显趋缓,并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同时,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均下降,通货紧缩显现。
三是买方市场全面形成。1997—1998年我国出现了全局性的“买方市场”,绝大多数产品供给能力大量闲置,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是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尽管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放松银根、刺激需求的政策,中央银行先后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降低准备金率等,但货币政策没有产生足够明显的政策效果,其操作空间和余地已经相对狭小。
在上述背景下,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国自1998年开始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实行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刺激投资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二、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原因分析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短期的临时性反经济周期手段,长期实施则有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增加并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扩大政府投资使总供求均衡维持在接近充分就业均衡的水平,利用投资转化的收入效应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最终使市场机制恢复自主运行能力,经济增长恢复内在的秩序。这也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是作为一项反周期调节的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始终未能在刺激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恢复经济自主增长方面产生明显的效果,投资需求越来越依赖政府,对居民消费拉动弱,而政府消费率却节节上升。
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新一轮快速、稳定增长期,民间投资能力迅速扩大、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箭在弦上,作为宏观经济重要调控手段的财政政策本身为适应这种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将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推出,而是赋予其更多、更重的宏观调控战略职能。实际上是要将短期策略性财政政策逐步转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或是要将积极财政政策逐步转向均衡财政、协调财政或者中性财政,它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调控手段组合、调控方式方法的适时、适度转换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
从当前的突出问题来看,随着民间的以及地方政府驱动的投资明显趋于活跃和旺盛,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幅过大,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取代通货紧缩而成为经济运行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毕竟是宏观“反周期”操作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政策类型,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将形成逆向调节并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必须实施财政政策的转型。
1、财政政策转型有利于逐步化解累积的财政风险
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7年来,期间仅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就达到9100亿元之巨,财政赤字率从1997年的0.78%上升到了2003年的3%,国债余额已经超过26000亿元,债务负担率已经从1998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约20%,累积的财政风险愈益加大。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排除爆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
2、财政政策转型有利于抑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