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陈奂生上城范文

陈奂生上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陈奂生上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课文“面”的处理艺术

“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与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导。理解和把握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小说和戏剧的“面”就是作品的情节。情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历史,只有先理解情节,才能理解人物。处理这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理解情节,欣赏情节,概括情节,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情节熟悉了,才能为后面“点”的赏析打好基础。例如教学《陈奂上城》一文时,先要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情节,感受陈奂生上城的行路和心路历程:

从乡下进城(悠然)―自卑;

在车站生病(突然)―惶惑;

到宾馆住下(偶然)―懊恼;

由城里回村(飘然)― 神气。只有熟悉了这些内容后,“点”的教学才有可能。

散文讲究形散神聚,理清散文的思路,就是要弄清散文“形”的变化。如教学《故都的秋》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五幅“秋景图”: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教议论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议论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灯下漫笔(节选)》的议论结构:我们变成奴隶后万分喜欢(是什么)――中国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能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两个循环时代(为什么)――我们要创造第三样时代(怎么样)。

课文“点”的处理艺术

课文的“点”是指根据课文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要点,教学难点是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教学障碍,教学基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也简称“双基点”,新课标为“知识和能力”)。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就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应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名结合,相辅相成。

小说、戏剧的“点”是作品中突出地表现人物性格的精彩语段。处理教材时,教师就要紧扣这些语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如教学《陈奂生上城》时,在弄懂了基本情节后,应以陈奂生住宾馆的细节描写为“点”来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陈奂生“交五元房钱”前后的心理和动作描写的对比赏析,来把握陈奂生善良质朴而自私狭隘的性格特点。

散文短小精悍,一般要短文细教。它的取“点”范围较大,一般是文章的形神聚合处,基点凸现处,难点突出处。这些“点”不像小说、戏剧你那样相对集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发现他们。不同的教师会取“点”不同,这就反映出教学能力的差别。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文章主要的“点”应在描写荷塘与月色的三个短落(4―6)中确定。这里的讲点很多:比喻的明与暗,比喻的形与神;描写对象,描写角度,描写顺序,描写作用;景与情;炼词炼句;等等。这些理解、分析综合、鉴赏等能力的训练,都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典型“例子”。除了这些主要的“点”之外,课文前面的“文眼”、景物衬托、心理独白和文章后面的“六朝采莲”的联想以及结尾的卒章显志也可作为“点”,因为这些对理解散文的“神’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2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眼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平顶(天花板)白得耀眼,四周的墙,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就刷刷白,地板暗红发亮,照出人影子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再看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崭新的绸面,刮刮叫三层新。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

到了走廊里,脚底已冰冷,一瞧别人是穿着鞋走路的,知道不碍,也套上了鞋。心想吴书记照顾得太好了,这哪儿是我住的地方!一向听说招待所的住宿费贵,我又没处报销,这样好的房间,不知要多少,闹不好,一夜天把顶帽子钱住掉了,才算不来呢。

他心里不安,赶忙要弄清楚。横竖他要走了,去付了钱吧。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妙处可言】

作者为塑造好陈奂生这一形象,揭示他的憨直、淳朴而目光短浅,自轻自贱的性格特征,精心选择了许多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细节。“在被窝里缩成一团”“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这些细节可谓细小之极,微妙之至,但却能如颗颗珍珠为作品大增其色。“千金难买一细节”,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牛刀小试】

今天第一节课是实习老师的课。第一遍铃响后,我刚坐下,他就站到讲台边。他,身穿藏青色的中山装,袖子很长,一张扁平的脸庞,真是既无貌又无风度。我不信任地摇了摇头。上课铃还未响,教室里静得出奇。他在讲台后面踱来踱去,好像浑身不自在,不时地抬起手腕,提一提长长的袖子,一分钟内竟看了三次表。“他大概很紧张吧?”我猜想着。“时间还没到吗?”他终于忍不住了,我们也禁不住笑出声来……

急促的铃声突然响起。他慌忙站到讲台上面,声音似乎有些颤抖:“今天,我来讲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说完,就从纸盒中挑出一支粉笔,先仔细端详了一番,像是粉笔上有着提示答案似的,然后,转身审视了一下黑板,一挥手,用力写上了篇名。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字写得清晰,有力。他的讲解,非常流利,只是太快了一点,近似于在背诵了。这也难怪,人家是第一次走上讲台嘛。

起初,我们对他的拘束紧张不时发出吃吃的笑声,然而不一会儿,这种私下的偷笑就变得公开化了,只不过这时的笑声是由于他讲课的风趣而引起的。他很快适应了教学环境,动作也自如多了。他那略带北方口音的朗读也令人赞叹。可想而知,为了这堂课,他事先熬了多少个夜晚!听说,上课前还“彩排”过呢!

此时几十双目光被他牢牢地吸引,再也不是因为好奇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愉快,从心底里笑了。将来,有这样的一代老师,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定日益兴旺。

第3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语文基础知识面较广。本文试就常见的词语、诗句、名言警句、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的拓展,作一说明。

词语、诗句的拓展。例如,在教学《〈诗经〉三首》时,指导学生积累文中的成语“二三其德,载笑载言,信誓旦旦”等,可提示学生说出一些来源于《诗经》的成语。像出自《关雎》的“辗转反侧”,出自《风雨》的“风雨如晦”“风雨凄凄”,出自《桃夭》的“逃之夭夭”等。这些成语的拓展,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劝学》时,由文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补充“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等相类的词。

上李白的《蜀道难》,诗中有“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句,可引出和子规有关的古典诗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北宋秦观《踏莎行・彬州旅舍》),“子规声里雨如烟”(南宋翁卷《乡村四月》等。在比较中体会杜鹃(子规)这种意象在渲染氛围,表达情感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而唐代诗人王维在诗中则更多的喜用“空”字,在《山居秋暝》中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句。由此,可引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诗句。在比较中积累,在积累中体会,在体会中感悟。

在讲苏轼《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句时,可就“望”字引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中的“晦朔”二字,进而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中有关时间的知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特点,适时拓展有关的基础知识,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二、思想内容的延伸

教材中的课文,尽管题材不同,风格有异,时代不一,但都是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成的统一体。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做到对每篇课文都注意思想内容的分析,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能启迪学生心智、有助于培养学生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的东西引到课堂中来。通过分析、比较、引申,从而使学生得到新的深层次的认识。

如《陈奂生上城》,这篇小说展现了陈奂生思想性格的不同侧面,成功地刻画了某类农民的性格,塑造了新时期初期农民的典型形象。小说以出色的心理描写见长。在他身上表现出的农民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都可以从阿Q身上找到影子。

三、艺术表现手法的比较

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语文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一个内容。处理不好,或方法不当,容易流于空洞和形式。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若能根据课文实际,恰当地进行拓展、比较。是可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的。

第4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 “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许地山的《落花生》,则以平常事物比喻做人——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以此寄托希望。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以意造象”的外化技巧,都有了具体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感染力。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以意造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因此,以意造象是有目的的创作,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认识,需要受生活本身的触发。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意,进而加工、提炼出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使立意得到生动的表达。

“以意造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学创作技巧,它强调先有“意”再“造象”,重视“意”的统帅作用,古人所言“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理。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强调了“造象”要先有“意”的重要性:“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脚忙乱。”…“就是说,前人创作往往先有“意”,再“造象”,所以从容不迫;后人反之,所以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运用“以意造象”的技巧也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先人为主。就是在立意之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如“瞎子摸象”,先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只表现一个侧面,有失偏颇。二是生编硬造。就是在立意之后,将一些并不十分贴切的形象生拉硬扯地往上套,七拼八凑,象个拼盘,缺乏鲜活灵动之气。三是平淡枯燥。因为先有立意,后有形象,抽象的东西先于具象,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理性过多,感性缺乏,赋予形象的感彩不够,而表达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的愿望又很强烈,“意”强“象”弱,就是平淡枯燥。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

第5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获得发展。实际上,新教材中的课后题的精心设置同样也是遵此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后题的地位因教师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同而变得起伏不定,要么题题落实,浪费时间;要么略讲一二,一笔带过,无形中课后题成了课文的尾巴,附属品甚至累赘,失去了其让学生思考、领悟的独特价值。这样的实际效果,我想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研究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一方面是教师本身对语文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精神理解不够造成的,是有悖于编者的良好意图的。

如何在教学中灵活、有效地利用课后题?我认为首先需要钻透教材,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教学风格以及文章本身特点,大胆剪切,重新组合,以灵活性、辐射性、开放性原则,因地制宜,巧妙运用。我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拓展课后题,加强基础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分析可以看到,文言文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翻译,其分值从过去的5分提到了现在的8分,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文言文单元每一课的课后第二题是辨析多义词含义,第三题一般设置为翻译句子或段落,这恰好是我们有效利用课本资源加强基础的有利时机。于是让学生完成第二题,并要求学生根据古汉语词典中的释义,补充题中未涉及的义项,然后翻译题中的多义词含义,以及所在句的句子翻译,并强调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与此同时,我还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重难点,在第二题中补充相关语句、语段的翻译,通过拓展性的基础练习来强化对课文内容理解,强化对重难点词的把握,强化对五种文言句式的熟知。

《登泰山记》中我补充了涉及文言句式的翻译: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强调判断句的翻译)《祭十二郎文》中的“是年,吾佐戎徐州”,“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考察“是”的把握)。“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语气的翻译)。每篇文章或侧重句式,或侧重虚词,或侧重古今异义等,都是从课后题中延伸出来,并不局限于课文安排的习题。

小说、散文、戏曲等单元的基础知识,我让学生在课后习题中补充上重点词语,易错词语,优美句子识记等题型,夯实基础,让学生实实在在得益于课内。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我们同样可以借助课后题,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的基本技巧及能力。

《药》这一单元教学重点是结构分析,主题的把握,除此之外,我们还须重视其人物描写方法对我们作文教学的借鉴意义。完成了对《药》的课后第三题的语言揣摩,《陈奂生上城》课后第三题的心理比较和《和守财奴》课后第二题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分析后,我给学生介绍了相关的人物描写技巧及表现手法,让学生仔细观察班上的同学和老师,注意他们的特征。对身边人物的留心观察结合对名家作品的用心鉴赏,同学们在写作不再无话可说:

“他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着粉笔,剩余的三根指头就成了教鞭,自由地在黑板配合着他的讲解......”

“他有着班上最为个性的发型。看,低矮型的成熟稻谷,立而后弯,但前额部分却象是肥料不足,你拉我拽地倒下了......”

《陈情表》中,我们还可以将课后的谈忠孝的开放性题改成作文练习,围绕“孝”写一个片段作文,字数不少于300字,要求用整句。

围绕新教材课后题,根据学生实际,找到学生基础训练的落脚点,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应变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因为基础越扎实越能够在复杂的题型中获得灵感。

二、借助课后题,把握文章内容。

新教材中的小说单元和文言文单元的课后第一题,其设计都和文章内容紧密相连,这主要是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课文。《登泰山记》课后第一题设置有三个小问题(⑴找出课文第二段的登山路线;⑵文章景物描写的顺序;⑶第四、五段的内容大意及这样写的好处)我让学生完成翻译的同时借助该题也把握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上课评定时,也顺势完成了板书,真可谓一题多用。

当然,戏剧单元的剧情所涉及的课后题还可以借助学生的表演等其他方式来把握,以便让课后题变得有声有色。

三、巧用数字,熟悉题型设置

“语文教材是丰富的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的载体,而且涉及到社会诸领域,是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好例子”。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除了要将教材作为一个范本,借教材完成多个任务外,还要注意其和考试的有机联系,做到以题带考,以题落实考试要求。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限制对某道题的回答字数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限制回答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敏捷性,给要回答的问题附上分值(《陈奂生上城》的第二段中“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转好,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一句,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即暗示了有三个答题点。)来训练学生对出题者意图的揣摩等。

四、利用课后题,加强情感体念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念,自我精神成长,强调“以生活示范生活,以激情感动激情”。

新教材第四册的《陈情表》一文融情于事,强烈的感彩是其一大特色。在学生完成了翻译,领悟了作者的孤苦无依之情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后,文本设置了一道开放题“中国古代统治者注重以孝治国,忠孝两全往往被看作一种传统美德。参看下列资料,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针对我班学生实际知识结构水平以及不理解父母的现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结合课文和题中所给材料,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李密的孝情。2、父母或长辈对你的真挚关爱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3、谈谈你对孝的认识。要求将内容整理成文字。因为在开放题中强调了学生自身对孝的感悟、反思,所以同学们作文中写出了充满真情实感的句子。

“孝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把浪漫的情怀和严峻的现实交织在一起,拨动人们的心弦,孝是江河里奔涌的激浪,天地间回荡着澎湃的激情。

孝让我体会到母爱的博大,孝让我成熟,孝教我理智。

爱源于孝!”

“年轻妈妈蹲在地上一边给母亲洗脚,一边说:‘妈,烫烫脚对身体有好处......’

一阵风铃。

孩子端着水,说:‘妈妈......洗脚......’

这就是孝,我看过之后,确有给父母洗脚的冲动,接下来,是将要流下的泪珠。”

《林黛玉进贾府》中,我们可以将课后第四题设置成辩论题,“新时代还需不需要王熙凤的‘辣’”让学生在充分把握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同时查找有关资料来充实、证明观点,用自己的眼睛去思考,进一步了解社会,用自己的判断来把握社会,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丰富的情感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6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分析小说结构其实就是分析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主要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高考试题所选用的小说篇幅一般不长,往往采用线式、场面式、对比式等常见的结构形式。场面式结构和对比式结构考生一般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下面主要谈谈线式结构。

线式结构的微型小说在设置情节线索时,可以安排单线情节,也可以安排双线情节。单线情节以一条线索来安排故事的发展变化。例如鲁迅的《孔乙己》,这篇小说以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的前后经过为线索来展开叙事,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复杂性格和悲惨的一生。

双线情节的两条线索可能平行发展,也可能交叉发展,在作品的最后一个细节(也可能在某个特定的细节),两条线索发生碰撞,交织在一起,形成作品的。例如鲁迅的《药》,这篇小说采用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模式,明线是华老栓一家的故事,暗线则是夏家的故事,通过华夏两家的命运表现双重主题: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从结构的要素上看,除了情节外,考生还要关注线索、过渡、照应和伏笔等。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考生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深层面的意义。

考生在概括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或情感、情绪上的偏激。一般说来,小说的主题具有复杂性与矛盾性的特点,考生概括小说的主题时,需要特别小心。

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一个事件内部或一系列事件之间的冲突与纠葛,都可能导致小说主题的复杂性。考生面对相关、相对甚至截然相反的信息,对主题的感悟有时会难以道清。例如鲁迅的《药》,考生如果从华老栓的角度分析,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从中可以看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的境地,革命者为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反而吃他的血,因此小说主题可归结为:揭示了封建统治下民众的麻木不仁。考生如果从夏瑜的角度分析,他为革命献身,却连自己的母亲也不理解他,因此小说的主题可以归结为: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的悲哀。

有时,主题的复杂性、矛盾性还缘于作者面对复杂的文本“现实”时,自我价值判断的含混。比如莫泊桑久负盛名的《项链》,其主题究竟是想谴责玛蒂尔德不切实际地爱慕虚荣,还是在同情一个不失自我尊严的小人物被命运捉弄的不公?作者对玛蒂尔德既有嘲笑又有敬意,既有叹息又有悲悯,反映到小说的主题上也自然是五味杂陈。

对于这类小说,考生如果仅对一种主题进行分析,或在几种意义中选取一种意义来说明主题,是不可取的。

一般来讲,要准确地概括小说的主题,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解读小说标题的内涵;②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④解析小说的精巧构思(如对比、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小说的语言一般具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的特点。考生品味小说语言,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最后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小说使用反语、双关、婉曲等修辞手法,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例如鲁迅的《药》,第三部分就有出彩的语言描写。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按常理,驼背五少爷说“疯了”应该跟在“二十多岁的人”的话后面,这样更能集中表现众听客极力附和、讨好康大叔的情形。然而,小说暂时中断谈话,写店里其他人的反应,再写康大叔对小栓连嚷“包好”之后,才猛然接上这句“疯了”。这样的处理,让读者感觉这句“疯了”是针对康大叔的“包好”而来的,既戳穿康大叔的骗术,又暗示小栓的悲剧,而表面上还在奉承康大叔,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戏剧效果。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所以,赏析人物形象是考生阅读小说的主要任务。一般而言,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①从分析人物描写切入。考生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能够发掘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如《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一觉醒来,面对从没见过的沙发,只敢“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不敢坐”,足见他老实憨厚。交了5元钱的住宿费后,他的心态起了变化,一心想找回些什么。于是,他“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也没有坏”。这些行为举止的描写,表现出他自私狭隘的性格特点。

②从分析故事情节切入。考生要学会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如《项链》,通过“借链”“失链”“购链”“还链”的曲折而复杂的情节,我们便可以逐渐看清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第7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巧设问题 ;探究能力;培养

探究能力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却发现,当前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华而不实,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就成为我们所有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发现和确立学生的各种能力、天才、禀赋和个人爱好,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为掌握知识创造一个智慧的思考点。”这个“思考点”就是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问题”。智慧巧妙的问题就如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它能触类旁通,点石成金,激活语文课堂。在此基础上,从所提出的问题要有诗意、所提出的问题要风趣、所提出的问题要深刻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巧设问题”做了具体解答,能给其他高中语文教师做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启迪。

一、所提出的问题要有诗意

问题有诗意,即指问题能问出语文的美,问出学生的兴趣。目前,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在老师过多地注重应试技巧训练的教学中,学生迅速失去学习兴趣。新课标对语文的界定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即知识性和文化性,突出应试技巧的训练严重忽略了“文化性”,立足于语文的文化性创设问题,会一下问出语文的美,问出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引导学生积累成语时,我说成语是我们民族的一条文化长河,溯流而上,你能在成语长河中捕捉哪些文化情感呢?学生立刻热烈探讨起来,争先恐后回答:我在“胸无城府”中读到了纯真坦荡,我在“巧夺天工”中读到了先人的智慧,我在“芝兰玉树”中读到了君子的风度……这远比“这个成语什么意思”问得生动。背诵名句时,我常如此提问:用什么诗句来歌颂我们的浩然正气呢?哪句诗能写照我们的执着求索呢?有温度有诗意的提问不断地发觉着语文的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思维。

二、所提出的问题要风趣

就是说,一展示问题,立马就能让学生发笑,但在笑声中却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正如著名教育家思维特洛夫所说的:“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学生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能瞬间从紧张和疲劳状态解放出来,进而使接下来的学习变得有趣和高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适度的幽默,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枯燥问题幽默提问,是教学中最有效地激发探究欲的方法。在辨析病句时,我这样问学生:哪些句子需要传太医呢?有请太医会诊!学生们兴高采烈“会诊”,我又问:哪位太医可以妙手回春?甚至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也争相幽默起来,“王太医”“文太医”“马太医”等称呼随之而来,枯燥乏味的病句辨析就这样在热烈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顺利完成,课后测试达标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鼓励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和文本特点,我就这样提问:这篇文章大家想听什么版本的诵读?推荐哪位著名朗诵家?学生立刻兴奋起来,就聚精会神倾听、感悟、思考。

三、所提出的问题要深刻

第8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语文实践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35-01

有人用物理学名词比喻中学各科,说数、理、化如同固体,史、地、生如同液体,而语文如同弥散在我们生活中的空气。用空气比喻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既新鲜又贴切。语文是表现人的生活,展示人的生命和情感的科学,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遗憾的是,为数不少的语文课,脱离生活实践,漠视学生情感,孤立静止,死气沉沉。课堂上,教师搬运知识,学生生吞活剥,讲课的天花乱坠,听课的昏昏欲睡。由于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陌生、隔膜,对学习语文没有动机,没有兴趣,没有激情,没有想象,没有探究,没有创造,把生动的作品漠视为僵死的教条,无法面对作者鲜活的生命,无法走进作者丰富的感性世界。当语文与生活隔绝,教学变成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训练,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时,语文不再是流动的气体,语文变得使人窒息了。

语文实践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语文实践加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处处可以搭建起语文舞台。我们举行书法和作文大赛,指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用最美的字体,最美的语言,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历史,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把优秀的作品展览出来,向家长和社会展现自己的进步,这样的实践活动把生活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写作中暴露了认识肤浅、材料贫乏、语言干瘪、手法单调等等问题,我们就把语文课堂搬到图书室、阅览室里去,指导学生读名著,翻杂志,做卡片,写心得,向文学大师、优秀作者学思想,学语言。他们带着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读书,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草坪上举行诗歌朗诵会。学生以蓝天、白云、绿地为背景,读《秋歌》、《雨巷》,读《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美景入怀,神思飘荡,金声玉振,余香满口。幻想着自己就是诗人,抒发着自己的情怀,我们不但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自己也仿佛成了生命的歌者。我们举办唐诗宋词鉴赏晚会,讲诗词大家的故事,谈赏读诗词的体会,吟诵“东篱马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进而赏语文,乐语文,不但成了生活的主人,也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才能转换角色关系。在共同的语文实践中,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教师再不是什么救世主,学生也不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教师相信语文实践活动能够焕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时时都是创造之时,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教师积极地提供创造舞台,指导学生在参与和创造中发现自己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而貌焕然一新,他们再也不是知识的容器或教师的传声筒。过去讲小说《守财奴》、《陈奂生上城》,自读课文绝无自读,老师大唱独角戏,学生的自读权、自被取消,创造激情、审美愉快被剥夺,教师反过来埋怨学生没情感,没修养,没文化。现在转换角色关系,搞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唱主角。全班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阅读文本,确定专题,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组织答辩,请老师点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满了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阅读认真,讨论热烈,发言踊跃,见解新颖,时有机锋,精彩不绝。语文实践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角色一变,立即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激情,不但获得了成就感,培养起自信心,而且令教师刮目相看,促使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在语文实践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正确对待学生。教师要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尊重学生的人权,掌握学生的特点,理解学生的难处,发现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的进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正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语文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都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表现欲望最强、表演才能最棒的学生。我深知,优秀的教师心中有学生,高明的教师对学生了如指掌,聪明的教学在于面向学生,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学生爱文艺,爱演戏。我们师生一起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项链》、《促织》、《窦娥冤》。创造激活了语文教学。教师充分地发现了学生,理解了学生,同时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尽管只是当好参谋、助手和后勤,实际上恰恰最好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第9篇:陈奂生上城范文

一、提高认识以激发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动机

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极其重要,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我国当代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的较丰富的文学知识,了解我国当代文艺运动、文艺思潮和文学创作成就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以及各种文学流派的兴衰、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评价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较深刻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1]”因此,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认识到当代文学知识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而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拿学分拿文凭,势必产生不良后果,即考什么学什么,学生听课记笔记全是为了考试,过关后一切全忘记。这样的教学,学生无法掌握系统的文学知识,缺乏应有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更谈不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甚至造素养的匮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认识该门课程,使学生意识到对当代文学的学习,不只是掌握文学知识、具备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更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

二、渗透和谐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国家经济以及科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全球化时代,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会导致中华传统美德被弱化、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唯利是图、责任意识缺失等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当代文学教学有责任也有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因为当代文学许多优秀作品中渗透着作家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唤起人们的良知,以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例如,作家汪曾祺曾说过,创作“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2]”他的小说以诗一般的语言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世外桃源”式的人间美景,在那里我们几乎看不到现代世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挤压、异己、孤独、变形等现象,作品中那些非社会中心的边缘小人物,身份虽低贱卑微,但身上却沉淀着淳朴和温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汪曾祺小说中人与人之间至纯至美的爱与和谐(《受戒》)、人与人之间超越金钱超越功利的朴实情怀(《鉴赏家》),以及小人物在艰难处境中相互搀扶的高洁、义气与温情(《岁寒三友》)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入与汪曾祺描绘的和谐纯净世界相反的作品进行对比教学,如正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某些作家作品表现出的价值观的偏颇如金钱至上、吸毒成瘾、泛滥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精神的升华,激发学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当代文学教学在全球化时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三、改革教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通过传授分析技巧激发兴趣

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内容,但也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难题。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哪部作品的评论方法,学生就会评论哪部作品,而对其他作品哪怕是同类作品,却无所适从,于是在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抄袭资料、雷同等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灵活掌握作家作品的评论方法,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给学生传授成功分析作品的技巧。教师可以采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与总结,从而掌握有关方法。例如,对新时期初意识流小说的教学是一个难点。由于受传统小说阅读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意识流小说普遍感觉不好理解,甚至读不懂,更谈不上评论。那么,教师可以采用有的放矢的策略进行教学,如选择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王蒙的小说为例,重点讲解其代表作《春之声》,给学生梳理中国意识流小说的来龙去脉及其技巧和思想内涵上的特点,教会学生阅读和评论意识流小说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按此方法思考、讨论王蒙的其他意识流小说,如《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等,继而延伸至其他同类作家作品,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的《人到中年》等。最后,教师又进一步将中国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法、思想内涵等方面再作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20世纪80年代王蒙等作家对西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借鉴方法,理解“中国式”意识流小说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如此系统的理解和训练,使学生对意识流小说的理解豁然开朗,并在成功分析作品的喜悦中增强了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教给学生成功分析作品的技巧。对比教学,可以是同类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比,也可以是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的创作对比,亦或是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对比。例如,中国女性作家追求女性意识、实现女性价值的创作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自五四时期追求男女平等的“人”的价值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追求与男性不一样的“女人”的价值,并达到创作的顶峰时期。90年代后期由于追求女性狭隘的“个人”价值而走向极端陷入困境。而21世纪初又出现新的转机。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复杂的创作发展历程并不容易,教师便可以采用对比方法教学,选择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对比。例如,将五四时期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80年代谌容的《人到中年》和90年代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五四时期、80年代、90年代这三个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在追求女性价值方面的不同特点;还可以将90年代林白与陈染的创作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同一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异同,进而理解作家追求过于狭隘的“个人”价值是导致她们创作走向极端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还可以将林白90年代的创作与21世纪初以后的创作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林白创作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作家挣脱了狭隘的“个人”空间限制,而将目光转移到国家民族、大众民生,进而使学生了解作家创作发展的流变。经过纵横交错的对比,学生对中国女性作家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以及整个女性小说创作的发展流变,有了较系统、完整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分析评论女性作家作品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切入方法。以此类推,对其他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方法的教学,亦可采用此法。

(二)通过拓展课堂教学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作家生活、成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其创作风格形成的基础。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延展活动。到著名作家的故乡实地考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及作家的成长经历,从而增进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情感等因素的理解,也易于理解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广西河池、南宁、北流等地,考察20世纪90年代晚生代著名作家“广西三剑客”东西(广西天峨县)、鬼子(广西罗城)、李冯(广西南宁),以及90年代女性主义代表作家林白(广西北流)等作家的故乡,了解岭南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到陕西的商州考察粗犷的陕南文化对贾平凹创作《废都》等作品的影响;到陕西的白鹿原考察质朴的关中文化对实创作《白鹿原》的影响;到湖南嘉禾考察古朴的湘南民风、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对古华创作《芙蓉镇》的影响,等等。通过考察,学生对作家作品中描写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风民俗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心理距离,进而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激发学生深入研究作家作品的欲望与兴趣,也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通过体验作品情境激发兴趣

针对文学课的培养目标,王卫平教授曾经说过:“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3]”当代文学教学亦如此,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设置特定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自编自演作品情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作品情景再现的活动中来。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设置作品精彩片段的人物对话情景,让学生分角色模拟对话。如教学赵树理的《登记》这篇小说,可以选取“燕燕”与“王旦”在区公所“登记”的片段,由三位学生分别扮演“燕燕”、“王旦”和婚姻登记处的“王助理员”,三个角色进行“登记”过程的精彩对白,使学生形象地体验“登记”场景,从而深刻体会赵树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二是把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自导自演,如《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住招待所的经典片段,或者老舍先生戏剧《茶馆》中的某一幕戏,甚至可以举办大型的课本剧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剧情表演中来。学生在自导自演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通过认真研究剧情、人物以及作家的创作目的,不但对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互动能力、组织能力。“演员”与“观众”都兴趣盎然,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每次活动过后,教师还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对作品的看法,并将自己的观点形成文字,逐步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