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摘要:在对公共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完备的专门的政策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民俗文化的意义,都是一些零散的言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参考多数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浅谈 民俗 文化 发展 思路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公共文化政策的制订应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的要求。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俗文化的产业领域,不断丰富产业样式,努力提高民俗文化产业效能。
一、发展民俗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宽容性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共文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应当具有允许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担负起保护民俗文化,发展民俗产业的责任,扮演民俗文化“守夜人”的角色。
2.选择性原则
不可否认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文化理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其特点。在比较优劣中筛选,对其精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的做到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的目的。
3.创新性原则
把高新技术引入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
政府大力加强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确保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民俗文化政策
公共文化政策出台为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正名”给予其政策和机会,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东北二人转不应再认为它是“黄”不应再认为它是低俗,没落的代名词。要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其以产业化竞争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优秀民俗文化发掘保护政策
联合教育 ,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文化主管部门以政策待遇鼓励考古研究人员,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
对优秀者加以继承和弘扬,协助好教育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民俗文化的教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3.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发展的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民俗文化产业机构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4.投资政策
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的体制。提倡事业型文化单位走国家投资和自我发展并重,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鼓励适当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支持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横向联合,争取企业长期稳定的投资;吸纳社会捐资赞助;允许文物,博物机构利用外资合作进行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保护;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兴办国家倡导的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设施。
5.人才培养政策
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各类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事制,逐步推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自主择业。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有关国际规则的人才,以及民俗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和会展策划等专门人才。
6.扶植民营民俗文化产业政策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三、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应阻挠也是无法阻挠的事实上任何民俗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任何一个民俗文化要充满活力就必须与其它文化相接触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民俗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国外先进民俗文化成果,然后在与这些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促进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文化改革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政策
文化部门制定政策引导民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认识到民俗文化尽管有或多或少的不健康的不科学的成分,我们当在认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尽量最大程度的反映真实的民俗文化。因为“如果一种民俗(如传说神化,民间故事,成年礼)等内容,与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和态度偏离太远,他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被流传下去,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有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
所以说在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改革的时候要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同时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运做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到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做到保护民俗文化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马华泉,王淑娟.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第19卷第5期
[2]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第15卷第1期
[3]新华网吉林频道 二人转《学者艺术家艺人把脉二人转》
[4]叶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
[5]陶立璠.《现代化带来民俗文化的变迁》
[6]林国良,周克立.《当代文化行政学》
[关键词] 民俗文化;河北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产业不是孤立的动画、漫画,它是和其他相关衍生品息息相关的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动漫原创只是一小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依托我省文化优势,创造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和有着足够吸引力的动漫形象,是动漫产业链的关键。河北省悠久的文明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玉田泥人、井陉拉花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几乎遍布全省,这些民俗文化是我省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一、挖掘河北民俗文化,开拓动漫创作思路。
(一)为动漫剧本创作提供素材。
最近几年,我省高等动画院校以及影视动画公司自编自导了不少动漫作品,但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为数不多,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剧本主题陈旧、情节单一、创作缺乏新意,剧本的创作和改编是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大弱项。
美国和日本都是动漫强国,研究、总结他们的剧本创作过程和经验,对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具有重要的启发。
如动画片《花木兰》描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经美国迪斯尼公司改编,剔除了其中带有封建色彩的观念,成功演绎了父女深情、纯洁爱情以及一位少女实现自我价值的不凡经历。如此改编,把花木兰这个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赋予了美国崇尚的英雄主义和现代人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动画片《花木兰》绝不是简单重复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编剧借用花木兰不寻常的经历,把主题提升到探讨人性的层面,拓展了内容的深度,因此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迪斯尼公司对《花木兰》改编的成功,说明中国悠久的历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们今天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
从形式上来说,民俗文化有许多好的素材可供动漫剧本创作采借。例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中的民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信仰等都能为动漫作品提供创作素材。如武强年画其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有过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避邪纳福类;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类,这些蕴藏在河北民俗文化中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典故,至今许多故事依旧为人们所喜爱。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动漫剧本创作提供了殷实的资料。
(二)为动漫创作提供更多的思维方式。
动画创作不仅应该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在内容上还应具有深厚的意味美。因此,才更容易引发一定时期观众的审美情感,因为在观众眼中看到的是与他们的审美体验同构的“有意味的形式”[1]。“有意味的形式”中包含了艺术的意味美,艺术作品所承载和所表达的物象具有丰厚和耐咀嚼的文化意蕴,是一定时期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印迹,它必定积淀了社会的某些内容。动漫艺术创作应该寻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共生点,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中寻找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动画语言形式。
在河北民俗文化中有很多运用寓意与象征的手法,表达民间百姓对吉祥如意与生命崇拜的观念。如传统题材的武强年画,牡丹往往象征富贵,喜鹊、梅花意为“喜上眉梢”,莲花、鲤鱼为“年年有余”。在民俗艺术中,莲花里生子是对生命的赞美,寓意着生命的绵绵不断和美好吉祥的希望。动画片中的“渔童”“哪吒”都是在莲花中诞生,代表着圣洁、善良、智慧的化身。动漫作品在创作时,完全可以借鉴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受现实世界时空限制、海阔天空的创意思维方式,可以将取材于传统文化的题材,跨越历史、跨越地域地去讲述。动漫作品要成为现代大众喜闻乐见、有所感悟的作品,可以采借民俗文化中任意发挥想象力的创意方式。
(三)为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角色提供丰富的资源。
动漫作品的画面如同绘画、雕塑、摄影等造型艺术一样,“即是以视觉元素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又通过视觉元素给观众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2]要塑造一个好的动漫角色,投入很大,然而河北民俗文化艺术中就有极其丰富的形象资源,只要善加开发,完全可以做到小投入、大产出。
1.借鉴河北民俗文化中大量独特的造型语言。
蔚县剪纸造型丰富、装饰性强,采用对比、对称、打散等手法调和主从关系,使图案主次分明、灵动活泼。对蔚县剪纸作品的分析、整理以及对代表作品造型元素、图符纹样要素的提取分类、归纳研究;对典型作品的创意理念、风格特征、剪刻技法进行分析,为动漫形象设计提供素材。如剪纸动画中的形象设计,完全可以采借蔚县剪纸的造型手法:在雕刻方面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在艺术手法上,采用虚实、黑白、粗细、曲直等手法增强艺术效果;构图上利用点、线、面的组织和构成法则。利用蔚县剪纸造型特点设计出来的动漫形象必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唐山皮影刻工细腻,其色彩与造型都独具一格,在色彩方面,采用红、绿、黑、黄、白表现影人的所有色彩,醒目而明快、鲜艳而热烈。在造型方面,以线刻见长,雕镂精细、刀法犀利多变,极富装饰性。特别是人物造型,介于“俗”与“雅”之间,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形态各异、活灵活现。[3]唐山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还有大量道具造型与景片造型,包括桌椅床凳、车船马轿、军帐兵器、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城桥寺塔等场景,这些皮影造型,为我省动漫形象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2.借鉴民俗文化元素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筛选和再创造。
在动漫这个神奇的空间世界里,表现手法以及素材的选择可以不受缚于现实世界的约束。这种背离现实产生的张力比任何一种影视形式更具视觉冲击力,是一种极为风格化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点就需要动漫设计者在动漫形象创作中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深刻,那么创作出的动漫作品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传统元素运用得过多而产生杂乱无章的负面效果,所以我们应该有目的地对这些元素进行筛选。
在动漫创作的传统元素应用中,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运用传统原始造型,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以此产生出更美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些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先进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和发展,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于观众面前,成为受到观众喜爱的大众文化作品。
2006年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创作的动画短片《桃花源记》,从动画大国日本捧回了动画数字作品大赛优秀奖。在角色设计方面,《桃花源记》的人物造型运用了皮影造型手法。这部短片运用传统的造型手段和现代电脑设计的手法相结合,给人们带来了对传统动画创作的视觉新感受,也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2008年河北科技大学动画系成立了大学生剪纸动画工作室,我们利用数字技术与传统表现形式相结合,重新包装打造现代剪纸动画。从制作剪纸人物到摄制剪纸动画,进行了许多探讨与实践。应用现代动画制作技术对传统剪纸动画进行创作实践时,我们尝试利用二维矢量图动画FLASH软件,调整两个关键帧的动作,自动生成运动动画。
实现整个剪纸动画制作在无纸的状态下完成。这样的剪纸动画创作模式已成为河北科技大学剪纸动画教学与科研创作中的具体内容。
二、依托河北民俗文化,推动我省动漫产业发展。
(一)在孕育我们的文化土壤中创作动漫品牌。
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动漫品牌,一定是具有丰厚河北文化底蕴、准确表达河北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创作动漫品牌,可以尝试从本土漫画创作入手。漫画是动漫形象的源头和动画成败的试金石,漫画或连环画的制作和发行成本很低,非常有利于自主原创。对于漫画创作来说,要想使自己的作品既包含时代精神又能突出个性特色,就必须在孕育我们的文化土壤中创作。充分利用河北民俗文化资源,从中筛选漫画创作元素,绘制具有本土地方特色的漫画作品,为动画创作提供原画素材,是打造原创动漫、品牌动漫的需要。
(二)研发体现河北民俗艺术的动画科普片。
通过二维、三维动画精彩还原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井陉拉花等民俗艺术的制作过程。运用电脑技术虚拟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资料,建立一套形象化的资料体系,以此制作的科普片不仅为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资料,而且也会成为对外宣传民俗科普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利用动画形式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形式在我国已经开始启动,如北京“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该工程以生动新颖的动画艺术形式展现了大量优秀戏曲剧目。传统文化拍成动画片,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要看你如何去表现。
(三)建设具有河北民俗文化特色的动漫旅游业。
选择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沉淀的城镇,修建独具特色的动漫公园,即可以繁荣当地公园建设,拉动旅游经济,又能以灵活的方式,新颖的手段来宣传当地经典的民俗文化。[4]借取材于河北民俗文化的动画片发展旅游业,积极开发动漫与城市、古代名人关联项目,探索发展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动漫旅游产业。如在衡水地区、武强县策划民俗年画特色旅游、民俗动漫旅游区,开发集武强年画、民俗文化、年俗文化、民间工艺、相关动漫游艺为一体的大型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四)将河北民俗文化融入网络动漫形式之中。
目前许多动漫作品都以网络为传播途径,消费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动漫作品,动漫产品也因此扩大了影响。近年来韩国动漫产业靠网络媒体迅速走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以河北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动漫作品,可以立足于当今儿童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策划一些儿童教育项目,以网络智力游戏开发为手段, Flash交互式矢量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利用多媒体动漫游戏产品,采取互动学习的手法吸引青少年的关注。
三、结 语。
在如此丰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下,坚持我省动漫产业的独特发展之路,可以从大量的民俗文化遗产中寻找资源并受到启发。采借民俗文化资源,同时在动漫设计中注入新的时代基因,通过设计行为激活、重组文化资源,使其适应当前的文化环境,活在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保护文化遗产传播文化遗产,塑造带有民族特色的动漫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34.
[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74.
Abstract:The folk culture is dependent on people's lives, habits,feelings and beliefs. Folk Cultur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re are many successful cases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folk cultur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Shaanxi province.
关键词:民俗文化;陕西经济;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Key words: folk culture;economy of Shaanxi;seinsfrage;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94-01
0引言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来一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秦腔、燃面、辣子,都是陕西民俗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文化是陕西的特色,发展文化产业既是陕西的优势所在,又是陕西全面建设经济大省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化发展是文化繁荣程度、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现在越来越多的陕西人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经济繁荣离不开文化繁荣,文化产业化发展也是建设经济大省的内容。陕西人不仅希望通过民间艺术扬名,更渴望通过开发民间艺术致富。
民俗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民俗文化产品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民俗文化产品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极具个性和特色,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其特点,挖掘民俗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就能使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
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陕西民俗文化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增强民俗文化不再是人们自娱自乐的文化产品,而是进入市场领域,通过民俗文化与商品元素的结合,衍生出更多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商品与服务,这不但扩大了民俗文化产业的范围和规模,也可以实现空间的再生产,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消费体验和文化感受。商业对陕西民俗文化的推动力量更加突出,促使民俗文化主动地作用于陕西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良好环境和特色产品。而且随着民俗产品商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将会涌现更多的民俗企业,形成以设计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民族化、品牌化为基础,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全方位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逐步实现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产业发展之路。
1.2 民俗旅游业日益兴旺伴随着陕西旅游业整体发展持续快速增长,陕西的民俗旅游发展迅速,节庆民俗活动、乡村旅游等民俗游将成为陕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同时,乡村旅游仍持续升温,从整体上看,民俗文化旅游火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刺激了旅游消费。而且随着民俗旅游的持续深入,将会推出更多的民俗产品,深入体验陕西民俗,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这就大大的增加了陕西旅游业的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2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在文化消费上缺乏主动性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开发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单一的文化消费导致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使陕西民俗文化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2.2 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企业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有限,特别是缺少大笔投资的项目。另外,优秀的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两类人才:一是创意人才,二是市场策划营销人才。优秀的原创作品是民俗工艺产品发展的支撑,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民间艺人的个人潜能,扶持艺人尤其具有创新性艺人的成长,同时还要通过教育机构开设相关专业进行有序的正规培训,努力建设起一支具备现代意识和技能的创新型的艺人梯队。同时还需要市场策划营销人才,能够将原创作品推向市场,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建立品牌。
2.3 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3陕西民俗文化发展的对策
3.1 继续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人才发掘保护政策联合教育,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俗文化素质。剪纸就是陕西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产品,其中尤其是陕北安塞的剪纸更是驰名中外。但是现在安塞剪纸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比较担忧的局面。安塞剪纸现在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安塞人并不一定了解安塞的剪纸,甚至已经不再喜欢。安塞全县的真正的剪纸艺人总量也不过十余人,而这批剪纸艺人正是剪纸艺术最宝贵的和最可挖掘的一笔资源。
3.2 进一步扩大改善投资政策全省许多地方都有自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民俗工艺品制作。比如蓝田玉、陕北剪纸、凤翔泥塑、凤翔马勺脸谱、关中皮影、麦杆画、木板年画、挑花绣、户县农民画、扎染、挂线木偶、戏人泥哨、拓片、彩画泥偶、榆林柳编、、岚振藤编、仿秦俑、仿唐三彩、仿铜车马等。这些民俗工艺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特殊的消费人群,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仍保持着勃勃生机与活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民俗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应该积极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积极投资陕西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同时相关金融机构也要给与相关的经济扶持政策,政府机关更要加大对陕西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的鼓励政策。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才能为陕西民俗文化产品的带来美好的发展春天。
3.3 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民俗文化复合型人才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我们应高度重视民俗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研究陕西民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比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物态类、制度类和行为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和土特产;制度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特色节日庆典和地方特色礼教制度;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
二、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问卷调查
作者对来朔旅游的游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4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参与调查的118位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1.53%和58.47%;年龄19-35岁的占67.8%;专、本科的占71.19%;来自山西省内的占76.27%,省外的占23.73%;职业上,以学生和企事业单位职员为主,分别占47.46%和26.27%;月收入上,1000元以下的占36.44%,1000-3000元的占40.68%,3000元以上的占22.88%。由此可看出,来朔的游客多为山西省内、年龄为19-35岁的专、本科的学生或职员。
三、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呈点状分布、缺乏联动
朔州共六个区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各县区的村落之中,资源呈点状分布。例如在民间工艺品中,陶瓷主要发展于怀仁,以尉迟恭文化为主题的木雕、骨雕、炭雕等多集中于平鲁,以崇福寺为主题的工艺品开发主要集中于朔城区,各类旅游资源未实现联动发展。
(二)宣传力度不够
首先,在被调查的游客中,对朔州的民俗文化非常了解的占16.10%,有一些了解的占66.10%,从未听说过的占17.80%,说明朔州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一般,有待继续宣传。其次,35.59%的人都是通过朋友、长辈的介绍来了解朔州的民俗文化的,通过电子媒体及旅游网站了解朔州民俗文化的分别只占了17.80%和16.95%,说明朔州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方式有限,未能与时俱进。
(三)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供需不平衡
首先,在游客对朔州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调查中,58.47%的人认为朔州的旅游纪念品当地特色一般,25.42%的人认为其当地特色不明显,只有16.10%的人认为其当地特色很明显,说明大部分人认为朔州的旅游纪念品是缺乏当地特色的。其次,一些制作精美、具有地域特色的纪念品大多价格昂贵,普通游客负担不起;相反一些价格低廉的、适合大众消费的纪念品却又太普通、与多数景区的旅游纪念品雷同,游客不愿意去购买。
(四)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
首先,朔州市未建立市级游客服务中心,并在一些大型庙会举办场所的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本条件尚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其次,游客对朔州市的餐饮、住宿、交通、游览的评价大多是一般和较好,对购物、娱乐、导游讲解的评价集中在一般和较差,说明游客对服务类要素评价较低,尤其是导游整体素质一般,服务意识不强,未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
首先,在政府的支持下,各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聘请专业的规划策划团队,基于朔州市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制定适合朔州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政策。其次,建立一个能够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实现各方互利互赢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机制,整合多种经济资本进入民俗文化领域,从而使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有效对接与转化,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以古城为依托,建立民俗风情一条街
从2008年开始,朔城区开始了对朔州老城的保护性开发,以最大限度地展现辽金明清建筑符号和风格特点。同时,还建设了崇福寺广场,复建了文昌阁,修复了文庙,在广场中央搭建了大戏台,四周建有古玩城。基于这些资源,朔州市可以以古城为依托,将崇福寺至文昌阁这条步行街整治规划,建设一条集风味小吃、传统住宿、特色工艺品等于一体的民俗风情街。
(三)加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
首先,完善朔州市旅游政务网及朔州市旅游资讯网中关于朔州民俗的介绍,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专门的朔州民俗文化旅游网站。其次,利用报刊、广播、高铁以及影视作品进行宣传,并紧跟社会潮流,利用微信公众号、电视真人秀节目等手段宣传,以扩大朔州民俗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四)依托游客需求,丰富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
首先,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着力开发融合朔州民俗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如民间舞蹈中踢鼓秧歌人物形象的旅游纪念品。其次,各工艺品开发公司要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设计开发不同档次、特色突出、便于携带、寓意美好的民俗旅游纪念品;同时要以大众游客的需求为主,兼顾其他游客的特殊需求,最终实现供需平衡。
(五)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培育民俗文化旅游人才
1民俗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精神以及制度上展现的民间文化传统形态。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是各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的载体,保护重视、开发整合那些最具民族风格、地区特色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民俗礼仪等文化资源,对于弘扬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俗文化也被称为“民俗旅游资源文化”。之所以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是因为旅游本身就和民俗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旅游发展对一个地区的民俗起着至关重要的传承作用,浩如烟海的历代游记文献不仅是我国旅游发展史的见证,更保存了大量不同朝代的民俗资料,为今天民俗史的研究奠定基础;旅游是旅游者对旅游地景观的观赏行为,又是一次对旅游地的认知过程。民俗既反映了旅游地的历史,又体现了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丰富有趣的民俗知识开拓了旅游者的视野,使之得到更佳精神享受。
2安康地方民俗概说
安康民间习俗、民间文化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呈现出多元性。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受巴、楚、秦三地文化影响;宋元以后战乱连年,经济凋敝,民间文化习俗渐趋淡薄;明清以来湘、鄂、晋、川、滇及关中等地流民为避战乱纷纷迁入,四方人士杂处,各地风俗与安康本土民俗长期交融演变,最终形成今天的安康地方民俗。
2.1 岁时节令民俗活动
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祖国各地通行的传统节日,安康本地民间极具特色、广受重视的节日还有以下几项。
龙头节。农历二月二这一日,是安康民间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人们代代相传地下冬眠的龙会在这一天被春雷唤醒,赶上天去行云布雷。民间传统习俗,这一天要打扫房舍、清洁卫生、驱逐害虫等。
晒衣节。时间是农历六月初六。相传这一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晒经的日子,故民间认为这一天要曝晒使衣物干燥利于保管。每年此日,只要天晴,家家户户晾衣晒粮。晒衣节一大风景是老年人晒寿衣祈求长寿,年轻人晒书本祈愿学业有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传说祖先及亡灵鬼魂都要回家团聚,家家要焚香烧纸。尤其放河灯,更是安康江河沿岸一带的民间习俗。用以祭拜河神,求他不要动怒兴风作浪弄翻船只,并祈祷永无水涝,五谷丰登。
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又谓“十月朝”。这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愈渐寒冷,人们怕阴间的祖先缺衣少穿,所以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供物外,还要烧送冥衣,名曰“送寒衣”。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爷,旧称“扫尘节”、“扫灶节”,又称“过小年”。这一天城乡户户“打扬尘”,打扫室内外卫生。晚上各家焚香敬神,祭灶台,供奉“灶师爷”,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2 婚丧礼仪文化
婚俗礼仪:婚嫁风俗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安康旧时的婚嫁程序相当繁琐,如《礼记》所载“婚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一样都不能少,时代变迁,这些礼仪现在已得到大大简化、变革。
丧葬礼仪:葬仪是安康人最看重的人生大事之一,丧葬礼仪讲究一定的程序和场面。如提前准备“寿料”(棺材);寿衣讲究“上七下四”或“上四下三”“穿单不穿双”;子女向亲友报丧头戴孝布;死后三天或七天下葬,入土为安;藏地及出殡日期由阴阳先生选定,选择山势好、向阳开阔地作为坟地;出殡时由长子举灵牌在前引路,其他孝子举花圈跟随;灵柩至墓地下坑后以五谷撒向棺盖;丧葬结束,后人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过年不贴红对联等。
2.3 生产生活民俗文化
生产习俗包括栽秧酒、守号、狩猎、饲养等。例如“守号”,每年秋季庄稼收获之季,为防野兽糟蹋,庄户人家在地里用茅草搭盖棚子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夜晚在棚前点燃篝火再吼几句山歌,以驱赶偷食庄稼的野兽。
生活习俗主要有饮食、待客、茶俗、酒席等方面的内容。如饮食上汉江谷底和月河平川地带以大米为主,面粉次之,玉米、豆类等杂粮是调剂食品。山区主食苞谷、洋芋、红薯、豆类,山珍野味佐餐;重视饮茶,每家存放茶叶,客人登门好茶相待;坐席“三杯酒”(酒席上敬或罚三杯酒)的劝酒方式等。
3安康民俗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我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流聚散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人口的流动、时代的变迁,安康民俗文化显现出厚道豪放、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多元化风格和旺盛的生命力。
探寻安康民俗文化的发展,其渊源复杂,构成因素极多。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地域的关联;既有民族渊源,也有宗教的影响和侵蚀;既有神秘色彩,又有实用价值。是羌人和巴人的娱乐遗风,是荆楚、巴蜀、关中三方文化的重组、融合。从起源看,一是起源于劳动。如采茶歌、薅秧歌等,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歌舞;二是起源于巫术或古老的图腾崇拜。如玩龙灯最初源于对龙的崇拜;三是起源于节日庆贺。如春节贴对联、团年、守岁,端午节吃粽子等。
我区的民间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民间戏曲,以汉调二黄、安康道情、八岔、大筒子等为代表;二是歌舞类,以龙舞、狮舞、采莲船、扭秧歌等为代表;三是民间音乐,以民间小调、山歌、情歌为代表;四是节令性民间文化活动,如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放焰火、端午节龙舟竞渡等。
安康的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安康小场子、平利弦子腔、安康八岔戏、安康龙舟风俗、安康道情、旬阳民歌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安康民俗文化前景展望
关键词: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 传承 发展
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是陕西具有代表性民俗文化特征的民间美术品,它们通过民俗文化活动与百姓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紧密相连。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百年。近些年彩绘泥塑与木版年画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曾经存在于下层民众中的民间艺术得到政府的支持与资助。民间艺术长期生存于中国广大的乡村这片文化土壤,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今日。
一、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传承
(一)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
年画的生产与民俗需求紧密相关,贴门画的习俗历史悠久,专家考证木版年画的定性与蓬勃发展在宋代,古代文献典籍中也多有记载,《梦粱录》与《武林旧事》中就记述有北宋时民间流行钟馗、财马、门神、桃符的民间年画。明代年画再次兴盛,从现存的明代年画实物资料看,无论题材内容、刻绘技法还是艺术风格都十分多样,样式也趋于定式,许多题材与后世相差无几,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陕西凤翔的木版年画均是从明代开始兴起的。
凤翔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在凤翔城东南――南肖里村,村中邰姓的“祖案”记述,明朝正德年间南肖里村已有邰姓艺人从事木版年画的生产,在清代的康乾时期,生产已具规模,除了个体的生产外,还出现了集体合作的生产作坊。工艺以印刷与手绘结合(线稿印刷手绘施彩)。到了嘉庆、道光年间艺人学习外地先进的年画印刷技术改进生产,线稿与施彩工序全部套版印刷。年俗的大量需求使生产规模逐渐增大,产地除南肖里村外还扩展到北肖里村与陈村,三个村从事年画生产的有三十多户,规模化的作坊五六家,销售逐步扩展到西北地区。较大规模的作坊,当地人称为“画局”。繁荣时期画局有十多家,其中世兴画局、忠兴画局、复盛画局名声较大。画局将字号刻在印版之上,类似于厂标,通过销售宣传以扩大知名度。生产规模的扩大,促使画局在年画的生产分工上更加细致,有经济实力的画局专门聘请当地知名艺人画匠来设计画稿,刻板、印刷等环节各有专人负责,规模化的生产自然带来成本的降低,专业化的分工同时带来质量的提高,这都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良好的声誉使凤翔木版年画成为西北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品。清末民初年间,木版年画的生产达到繁盛,这一时期凤翔木版年画的年产量合计在四百多万张,而世兴画局年画的生产量占到了全县总产量的一半,年画品种多样,有了名牌产品“金三裁”年画。产品销往陕、甘、宁、青及河南等地,真正创出品牌的知名度。
年画是春节很普遍的一种民俗消费品,在丰年几乎家家张贴。从年画的种类看门神等“六神画”的生产量就占到一半以上,这也是为了适应民俗市场的需求。木版年画因为民俗生活的普遍需要而大批量生产,形成规模,趋于半专业化,与很多还处于业余、自娱阶段的其他民间美术生产比较,它在生产的规模和文化影响方面都较大。
(二)凤翔彩绘泥塑的传承
凤翔彩绘泥塑的生产以六营村胡姓家族为主,制作技艺作为传统的家族手艺代代相传,关于凤翔泥塑的产生有这样的传说。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军队屯扎于凤翔此地,时间长了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军中有一些来自江西具有陶瓷制作手艺的人利用当地黏性很强的观音土(俗称板板土)和泥捏塑,制模做偶、施加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因风俗而用于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名似乎可以从这一面佐证。
泥塑生产仍延续了手工生产方式,其民俗文化内涵以一种集体民俗意识被继承。彩绘泥塑是普通百姓创造的艺术品,同时他们也是欣赏者和消费者,彩绘泥塑出现在许多民俗礼仪之中,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彩绘泥塑因为这种民俗活动的需求拥有了消费市场。在六营村就留传有这样的谚语:“宁舍二亩田,不舍灵山、周公会。”民俗生活的需要是彩绘泥塑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彩绘泥塑的生产与民俗生活都紧密相关。灵山求子的泥娃娃,孩子满月亲友送来的保佑平安成长的坐虎,老人寿诞贺寿的泥虎,以及春节屋内悬挂的驱瘟辟邪的挂虎,背后都有它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泥塑虎悬挂于家中镇宅、驱邪,作为保护神加以膜拜,产生于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共有的原发性与复功用性特征,源于远古的虎图腾崇拜。在中华民族中影响深广的“虎、龙、凤、蛙”等形象都具有图腾的性质。历史学家考证虎是生活在西北地区以狩猎为主的古羌戎族图腾,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泥耍活”是对彩绘泥塑的俗称,但当我们观察后会发现“凤翔彩绘泥塑中的挂虎、坐虎无论从材料还是型制上看,都不适合孩子来把玩翻弄,而更适合于恭敬严肃地悬挂或高置案厨之上,就人来说是表现出一种供奉的态度,就物而言则处于一种君临居室环境的地位。就形象而言,它又是在狞恶凶猛的大轮廓骨架中以细小填充的纹样和色彩给予柔化、生活化”。[1]在凤翔及邻近地区一带农村,孩子们过满月或生日时,外婆或娘舅把这种泥活作为礼品送到孩子家中,它的意义与其说是给孩子玩耍,不如说是为了给新生的小生命驱恶辟邪,充当镇宅守魂的神灵瑞兽。彩绘泥塑作为原始文化的嫡传,显现出生命繁荣的审美理想。
二、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各地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开始复苏,而融入民俗的各种民间艺术也渐渐恢复,在八十年代中期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特别受到美术界专家的关注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声名鹊起。但由于经济的市场化转型,手工生产的民间美术品逐渐被大机器生产的竞争挤出市场。另外,民间美术“土”的特色,也使逐渐追求时尚喜好的人们渐渐将它们淡忘。凤翔木板年画与彩绘泥塑也经历了沉浮起落,在当下生存下来并继续发展。
(一)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
改革开放使曾经的传统文化禁锢得到解放,春节贴门神的风俗习惯逐步恢复,八十年代初期南肖里村有多个家庭生产年画,在此基础上艺人们成立了凤怡年画研究会,为年画的恢复与继续发展发挥了作用。但随着机器印刷的年画商品在市场的出现,具有印刷成本低廉、色彩耐久等优势的机器印刷品强烈地冲击了木版年画原有的市场地位,手工生产的木版年画市场很快被挤压,以民间艺人一己之力,无法挽救和阻挡木版年画在市场竞争中的颓势和逐渐在大众消费市场消失的趋势。行业也不得不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寻求新的出路。
年画艺人邰立平的经验对今天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有益的参考,他是年画老字号世兴画局的传人,在面对困局时,他仍坚持个体手工生产,优化工艺,提升质量,将木版年画的品种开发与传统种类挖掘整理结合起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他整理印制了《凤翔木版年画选》三卷,保护了传统年画。他将木版年画展览搬到各大美术院校,在全国各地、海外交流推广,赢得了声誉。经过多年的努力,邰立平已是凤翔木板年画行业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年画主要传承人。虽然木版年画失去了大众的春节年画市场,但木版年画艺术层次的提升使其价格升了数十倍。本只从事年画手工生产作为艺人的邰立平却承担了多种角色,他不仅从事年画生产,而且进行组织管理、整理、研究对外交流的多种工作,他将抢救保护传统遗产工作视为己任,具有一种献身精神,他的技艺水平和多方面能力在其他艺人身上很难复制。这样高质量的个体手工生产使得目前生产方式更加显得精英化,也成为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生存的一种模式。
(二)凤翔彩绘泥塑的发展
凤翔彩绘泥塑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恢复得到文化部门的支持,彩绘泥塑作品进京并在美术馆展出,美术界的专家学者对其艺术价值也给予很高评价。艺人们还跟随文化艺术交流团到国外献艺办展,这些都促进了彩绘泥塑的生产,产品还由工艺美术公司代销,以老艺人胡深为代表六营村多家农户从事这种副业生产。但随着民俗热的逐渐降温,泥塑生产并未持续兴盛。
新世纪之初,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物质便利的同时,也注重起精神消费,开始思考和重新认识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时彩绘泥塑得到了一个大的机遇,2002年、2003年泥塑马、泥塑羊登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生肖邮票,使凤翔彩绘泥塑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当地政府也将民间艺术作为一张地方文化名片在政策上加以扶持。伴随着生产订单的源源涌入,六营村家家户户开始彩绘泥塑的生产,生产的一拥而上,在短时期也出现了市场的恶性竞争,几年的市场沉浮之后彩绘泥塑的生产有了多样形式,近年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战略的实施,彩绘泥塑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的品牌产业,现在泥塑生产的形式趋于多样化,有以老艺人胡深为代表的家庭式生产,也有青年艺人胡新民创建的大规模的民间美术生产的文化企业。因为知名度与文化需求而带来了大量订单生产,使彩绘泥塑以一种良性的竞争方式发展。
市场的需要影响了彩绘泥塑的生产。年俗产品成为彩绘泥塑产品的主流,即以生肖泥塑为主,就如老艺人胡深谈道:“什么年(生肖)生产什么,什么需要生产什么。”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泥塑生产品种,但也使彩绘泥塑的图案造型传统发生了微妙变化。传统的泥塑挂虎最具凤翔彩绘泥塑的代表性,原本具有丰富内涵的民俗文化图案渐渐向简化、视觉装饰化发展,现在的泥塑产品更加美化,易于大众接受,但似乎少了乡土民俗的味道。孩子百天送泥虎,护佑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的民俗性质已经逐渐地褪去,而更加大众娱乐化,使其成为既带有民间艺术特征又具有现代视觉装饰性的民间工艺品。
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看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我们关注了它们在当下的生产情况与艺人的出路,“非物质文化形态的鲜活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存的具体体现。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只是保存物质化的‘遗产’或收藏遗产化的‘文物’,其根本要旨是使传统文化形态能够‘生活’在当代,成为当代社会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2]民间艺术反映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有形载体,民间美术融入百姓的民俗生活,民俗与民族精神关联。在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使得民间艺术的身份更加微妙,凤翔木版年画与彩绘泥塑以其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为民俗文化产业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例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民间艺术不是“文物”,它是文化,而且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只有自然地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才能良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宇.中国西部民间美术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79.
[2]彭迪.建言民间美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2007,(11).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4-01
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显、文化产业化之路基本形成。根据庆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4月17日,庆阳文化产业名录库核查入库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法人单位共计423家,其中全市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10多家,正式注册的56家,对外设立营销窗口43个。2012年第10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00余万件,吸引参观人员达10万多人(次),累计销售113万件,销售额达1123万元。2012年庆阳市八县区文化产业投资完成7.9827亿元,从业人员702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254亿。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产业发展受到重视的程度较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中没有形成以核心产品为牵引的经营机制,追求全面且简单地发展模式,生产厂商涉猎的产品种类多,但是该行业内不同厂商生产差异化程度很小,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三)产业发展市场化水平不高,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继承传统文化的阶段,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市场化的模式,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完全地市场化,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的补贴和干预行为尤为明显,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利用市场手段对于文化企业的调控不够,政府进入和干预的程度过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适当和低效率;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民营资本与国营资本待遇不对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受挫,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存在国家垄断。
三、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进一步加快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建设步伐。民俗文化产业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的传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因此民俗文化产业化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市场化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是要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允许更大范围的民营资本进入。
(二)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保护的法制环境和行业准则。构筑完备的法制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前提。完备的法制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极大的保护民俗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企业生产和研发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准则和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文化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创新营销模式,加快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庆阳民俗文化产品营销更多是政府搭建平台,主要以各种艺术节的形式来进行营销,营销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除此之外的营销手段都比较简单,利用现代化营销模式较少。因此,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营销,搭建快捷全面的营销平台,一方面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营销的范围,扩大其影响力。
(四)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产业的发展需要原始积累,在产业原始积累阶段,产业项目的带动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各种项目的带动,可以进一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对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一处集公共文化服务、民俗文化产品研发交易、文化产业孵化培植及旅游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层次将会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齐;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 2006(03)
[3]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4]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新华文摘.[5]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
[6]中国.庆阳网http:///
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有些是对民间地域生活风情的展现,如《骆驼祥子》中的北京天桥的平民生活图景,《神鞭》中富于“津味”的皇会民俗,《雅马哈鱼档》中20世纪 80年代的广州市民文化景观;有的带有强烈民间色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如《活着》和《桃花满天红》里的皮影戏,《炮打双灯》中的民间炮竹文化,《霸王别姬》中老北京的京剧戏班,这些往往与影片的叙事情节和生活空间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塑造被文化传统和现实事件所影响的人物命运,还有一些民俗是被作为片中极有象征意味的仪式典礼来加以强化的。这些并非社会民俗学意义上的民族志电影的故事片,往往通过对民俗仪式进行艺术化改写,突出其文化象征性。这里往往包含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以儒家占主导地位的祖先崇拜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它减弱了对祖先灵魂崇拜的神秘性质,而逐渐成为一种加强了现实功利性的礼治策略。祭祖敬祖一方面是祈求能得到先人的庇佑,另一方面也借此宣扬忠孝之道。但是在男尊女卑、提倡女性守节的封建文化的浸染下,对祖先的祭祀也有了许多严苛的要求,女性往往被排斥在这种隆重的家庭文化活动之外,尤其是守寡的女性。在影片《祝福》中,鲁四老爷旧历新年拜祭祖先的民俗刻画就是与祥林嫂的人生悲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电影《祝福》将鲁迅小说中描写祭祖情节较为俭省的笔墨,扩充为三段对比效果构成的祭祖献福的场景,通过对大量造型各异、极富民族特色的祭器、福礼的反复表现,揭示出宗法伦理文化对女性的摧残力量,揭示这种缅怀悼念祖先的仪式,已经沦为传承根深蒂固封建文化负面因子的蛮性行为。祖宗是我们民族灵魂不死的神话,在影片中,这种神话不仅具有文化构成的风俗意义,而且升格为中国文化形态的象征。电影把小说中鲁四老爷“拜祖宗、祭天地的时候,这些事情都不能让她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句话延宕成影片备受赞誉的段落。小说中祥林嫂始终没有和鲁四老爷发生正面冲突,也没有为自己捐过门槛进行解释,祥林嫂是在一点一点的精神压抑中,颓钝了半年后被赶走的。而电影中却强烈突出了祥林嫂对于能摆祭品的热切期待和鲁四老爷一家对于祥林嫂接触福礼的忌讳和愤怒。当捐过门槛的祥林嫂欣喜地端着福鱼走向祭桌时,四婶马上厉声呵斥了她。祥林嫂则不断申诉:我捐过了,我捐过门槛了。鲁四老爷则面露怒色:住嘴,什么门槛不门槛的,你捐一百吊也没有用,你的罪孽一辈子都洗不清!正是这句话让始终不放下福礼的祥林嫂彻底绝望,失神落魄地将福礼跌落在地,而愈加恼怒的鲁四老爷则咆哮着:叫她走!马上让她滚!剑拔弩张的对峙为电影中祥林嫂砍门槛铺垫了叙事逻辑和节奏气氛,说明了祥林嫂经济和精神双重毁灭的现实来源。小说中的鲁四老爷基本上是个伪善的道学先生,而电影在刻画他的封建宗法意识之外更突出了他的冷酷和凶暴,电影主题有阶级性内涵的强化。
“祖宗”这一民俗影像中最具文化传统隐喻意味的意象在电影《祝福》中的功能是多面的。影片不仅强化了祭祖的线索性功能,而且把祭拜祖先这一深蕴儒家伦理精神的中国家庭礼俗作为封建文化负面影响的重要象征,那原本寄寓着后人对祖先悼念之情的仪式变成了杀人无形的文化利器,把祥林嫂的个人悲剧的刻画上升到对整个封建文化进行批判的高度。而在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帝胁迫皇后参加的重阳祭祖大典也带有明显的象征意味,皇帝以此警戒皇后对家法宫规等级秩序的恪守,一排排的祖宗灵位暗示了这种压抑性男权秩序的历史传承,以此表达导演对权力秩序的批判意愿,可惜的是,这一用意被过于形式化的影像造型所冲淡,其文化反思的力度没有达到 50年前影片《祝福》的艺术效应。
古代社会中,没有举行婚礼仪式的婚姻不能被认为是合法婚姻。“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后世百姓多遵纳采、纳征和亲迎三礼,其中迎亲仪式最为隆重。婚庆典礼的民俗演绎也是中国电影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民族性符号建构。在吴天明的《人生》和陈凯歌的《黄土地》中,有关婚庆民俗场景的渲染都饱含着创作者对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尤其是《黄土地》,影片开篇就把上世纪 30年代末期黄土高原的一次民间婚礼展现在观众面前,“象征着一种千古不变的,近似宗教仪式的东西。没有真正的幸福和欢乐,一切都不过约定俗成而已。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即便在极为贫困的黄土高坡,迎亲和婚典的形式感依旧。站礼先生的高诵吉谚、新人跪拜天地、“自古婚嫁由天定,而今贵福在命中”的门联、堆在床上的聘礼,都延续着古老婚俗的文化气息。传统婚姻家庭本位的价值观、旧俗中早婚的传统、父母之命的婚姻缔结方式等等因素决定了旧时代包办婚姻对于贫民而言是一定程度的买卖关系。
与《黄土地》相呼应的是《人生》在影片的尾段展示了一场陕北旧式的婚典,其热闹富庶程度已远非 50年前的黄土地百姓所能比拟,但是女性在婚姻中的悲剧感依然浓重。导演在此用传统婚礼形式象征旧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态,突出了巧珍最终绝望地被古老乡村文化所覆盖的人生悲剧。与《黄土地》不同的是,巧珍对婚姻的选择毕竟带有一定的自主性,她不是为了钱财而嫁人,这种对土地的依恋和桎梏于土地的矛盾心态更突出了婚姻仪式所涵纳的文化反思价值。此外台湾导演李安的作品《喜宴》也借助中国传统婚宴民俗不无夸张的演绎方式,强调了中国文化中婚姻缔结中的家长意识和群体观念,显示了个人意志和愿望在中国式婚姻中的弱势地位,以此与西方文 化作一参照,展示东西两种文化的冲突和最终的妥协。
丧葬文化也是与儒家伦理文化息息相关的一种民俗形态。宋人李觏说:“死者人之终也,不可以不厚也,于是为之衣衾棺椁,衰麻哭踊,以奉此丧。 ”儒家历来主张厚葬隆丧之礼,主张事死如事生,在举丧、居丧、丧服等礼节上一丝不苟。同时通过这种仪式,也达到增强家族、亲属系统内的凝聚力及团结邻里关系的社会整合目伦理精神。在张艺谋导演的影片《菊豆》中,丧葬仪式不再具有血缘关系的凝聚力量,而是通过对丧葬中的拦棺、哭棺民俗的详细刻画,突出了传统家族伦理的巨大钳制力量。葬礼“不仅仅是一次和死者告别的仪式,而且是给生者以暗示和教育的一堂课,它还要承担清理和规范社会伦理和秩序的责任。 ”
阻碍菊豆和杨天青幸福的“祸根”杨金山虽然死了,可是他所代表的家族宗法文化的强大威慑力还在,高高坐在棺头的一脸威严的孩童杨天白成为父亲的人,菊豆和杨天青所追求的超越世俗伦理的生活依然无法实现。长长的送葬队伍、漫天的纸钱和两人不无表演性质的撕心裂肺的哭嚎极为仪式化地传递出张艺谋的父权文化批判立场。这种挡棺仪式和哭丧礼仪也是儒家文化中重视“礼 ”的一种体现,“衣衾棺椁、衰麻哭踊”等古式的丧葬仪礼演示过程在一次次的反复中,将事关生死的观念、信仰反复灌输。这种灌输不是靠外在力量的强行注入,而是逐渐地教化养成,从而使人内在地主动服陷于传统。葬礼上的挡棺仪式体现了死者虽死犹生的威严,家族长老们对杨家染坊的日后生活安排 (让天青搬出院子去住 ),都体现了宗法制度下祖先的越超性法权。
张艺谋最善于捕捉传统民俗的典型仪式来构造电影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渲染民俗仪式中最具民族性的造型、色彩功能,传递出东方形式美感和文化陋习杂糅的影像奇观。他还在《大红灯笼高高挂》
的,最终传达儒家以孝为先、慎终追远的中臆造出点灯、吹灯、封灯的大院规则,模
仿皇帝后宫的妃子“听召”仪式,突出了男权社会文化下被挤压和操纵的女性命运,揭示出女性灵魂异化的文化根源。尽管这种“伪民俗”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所建构的民俗意象并未偏离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批判的轨道,只是比较而言,《人生》和《黄土地》对这种陋习弊端的展示和批判更为决绝。正如吴天明《老井》中对乡村宗族之间械斗习俗的刻画,对保守、狭隘、蛮性的宗族文化的展现,其本身就蕴含着编导的批判立场。
此外,中国电影中蕴含儒家文化意识的民俗还通过年节时令、民居构造等更为普泛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黄建中的《过年》、吴贻弓的《阙里人家》、张元的《过年回家》,一个在旧历新年中展现子孙满堂大家庭的纷争,一个借助元宵佳节刻画三代人的恩怨纠葛,另一个则在犯人过年归家的叙事中刻画家庭伦理的缺失与重建。在民族文化特有的团圆年节中,在有限的时空内,悲悼和反思传统文化的优长和弊端,无论从叙事结构上还是主题营造上都富有浓郁的东方神韵。在第五代导演作品中,传统宗族祠堂的大量利用将鲁迅有关铁屋子的中国隐喻进行了电影艺术的外化,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取景于山西乔家大院,《菊豆》取景于安徽黯县南屏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祠堂高大,威严,肃穆,是封建礼教的象征,人处其间必产生敬畏之情。《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乔家大院的拍摄,构图极度的规矩,显示了传统和陈规的堡垒式强大可怕的力量。旧宅院中同的意味,都显现出一种异常稳定、简单延续的秩序和这种秩序的强大力量。 事实上,中国电影中的皇宫景观也有这样的象征意味,《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宫殿都是肃穆封闭的牢笼式的生存空间,里面人物之间的无望挣扎和权力争夺都因此带有明显审视中国文化的主题意蕴。
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文化及其民间演变尽纳其中。不过,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民俗风情展览,大部分民俗景观都被赋予了民族文化反思的象征意味,而这也往往与民俗本身所积淀的文化因子有关,尤其是第五代导演曾用仪式感极强的民俗景观创造了“民族寓言”式的影像风格。自强调写实主义的第六代导演崛起后,作为群体性的电影结构元素,渲染民俗蕴含的文化意识的艺术手段在中国电影中逐渐有所失落。
*本论文是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2013168;辽宁省教育规划项目“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编号:JG13DB246。
注释:
陈凯歌.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陈凯歌谈《黄土地》导演体会.话说《黄土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277.
转引自徐吉军.中国丧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
.社,199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