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

第1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会计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定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的有形计量。通过对会计成本管理进行强化可以让企业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更为准确的衡量、把握,这对于企业经济活动以及生产活动的监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会计成本管理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可以让企业对产品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核算,并且能够对日常行政支出进行更为妥善的控制,从而实现预算任务和费用指标的有效管理。另外会计成本管理可以与企业文化产生共鸣,两者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督促员工的效果,这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的核心始终在于成本控制,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获取更大的竞争力。

二、目前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当前经济形势、市场环境来看企业会计管理仍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部分企业在管理理念上较为落后

在很多企业中,企业成本管理只是通过某些管理人员或者是财务人员进行,但是其他部门的人员却没有参与进来,甚至由于很多领导由于不懂产品、不懂技术、不了解定价方法使得产品定价出现了问题,一旦产品定价出现问题就会让整个生产链以及销售链受到波及。另外,缺乏合理的企业会计成本管理也会让企业责任制不能落实,久而久之相关工作人员将会失去工作责任感,这将会让企业的整体性发展滞后。

2.成本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

从客观上看,很多企业在实施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在了个体商品上,仅仅是对某一个产品进行分析并核算,但是却没有将不同的产品整合起来形成整体性的核算。这种个体化、单一式的成本核算并不能达到最后的成本控制效果,这样也就不能构建出良性的成本控制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造成成本管理脱节,对成本管理控制的精确度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要进行反复核算的话这无疑会造成资源浪费,这对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3.当前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所存在的局限性

企业如果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成本控制必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也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如果过分地降低成本势必会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这就需要企业在成本控制中把握一个“平衡度”,让成本与质量可以达到平衡水准,同时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将产品、技术、质量、成本控制都能够关联起来,让成本控制更加客观、准确。但是从当前来看很多企业都未能达到上述管理层次,这也体现出了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所存在的局限性。

三、加强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1.延伸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的范围

企业会计成本管理不仅仅要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而且应该结合市场动态对产品的定位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从技术角度、生产角度、市场角度来把握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将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从而拓展成本管理的应用面,让成本管理能够全面地展开并实施,从而发挥出成本管理的功效。

2.将内部管理向外拓展

如今面对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应该将内部管理向外扩充,这样成本控制将能够更加符合当前市场形势,这样才能够让成本管理更好地契合于市场竞争环境。在成本管理由内及外的过程中,可以让成本控制更加客观,并且能够避免一些决策中的失误,这样就能够预防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巨大亏损的情况,在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都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企业也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目标,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3.优化管理体制,加强人员培养

首先应该结合企业当前现状以及市场现状对企业本身以及未来的方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当前的企业快捷成本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企业会计成本管理与现代化技术结合起来,构建出一套内部专有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以此来提高成本管理的整体效率。通过加强人员培养,引进外来优秀人才让成本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稳定、和谐的企业文化,让企业会计成本管理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结语

第2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一、采取内部市场化管理手段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采取市场化管理手段有两层涵义:其一,企业内部各成本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有偿买卖关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中,企业内部各成本主体——企业内部成本、费用发生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靠行政命令维系的“无偿供领关系”,各内部单位耗费的节超对其利益影响不大,造成了他们对成本控制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市场化管理手段,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模拟市场机制”,使各费用发生单位成为“虚拟的市场主体”,使他们之间发生的人、财、物的转移由“无偿领用”变为“有偿买卖”,并确保各市场主体按内部模拟市场价格交换后,成本低者收入高、成本高者收入少,充分调动起内部成本主体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控制成本”为“我要控制成本”,彻底改变只有少数几个部门甚至只有一个财务部门控制成本的局面,形成谁发生费用谁负责、谁控制得好谁受益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成本主体成本控制的自觉性。其二,制定成本的最终依据是市场可接受价格,制定成本的程序是“倒推硬逼”。传统的成本制定程序,从产品的设计研制到制作销售逐次加成,与市场价格脱节,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以市场可接受价格作为制定产品成本的上限和最终依据,由产品的市场销售价出发,由后向前逐步分解,坚决将各个环节的耗费控制在分解指标以内,确保企业总体成本水平维持在市场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二、抓好两个转变

一要抓好企业员工思想意识的转变。以产量产值为中心的传统的企业管理,养成了员工只关心产量不重视成本的思维习惯,“只要产量高,钞票大把捞”是员工的普遍想法,至于这些产量花费的代价高低,基本上无人问津。这种只讲产出不论投入的思想,是粗放型管理的痼疾,与成本管理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细致入微的宣传思想工作,强化员工的成本意识、效益意识、风险意识,使之明确成本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成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要抓好成本管理模式的转变,变“生产型管理”为“成本型管理”。这种转变有两个具体要求:其一,工作的重心由产量产值转移到财务成本上来;其二,成本控制不仅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范围,还要向前延伸到研制设计和采购供应过程,向后延伸到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

三、坚持四项原则

(1)不唯成本降低而加强成本管理的原则。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成本降低不是其终极的追求。就提高经济效益而言,首选的应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即使加强质量管理、增加科研开发、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的投入短期内会导致成本攀升,也不能因噎废食。成本管理必须与其他管理--如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的加强以及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2)全面性与精细化结合的原则。企业成本管理必须将形成成本的每一项要素、产品经济寿命周期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管理范围,并依靠全体员工对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每个环节都按照成本控制标准进行有效控制。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赋予各成本主体管理所辖范围内的成本费用的职责,更要使其经济利益与控制情况的好坏紧密相连,为此,必须给予相关责任人控制和奖惩的足够的权利。企业各级成本主体的管理权限、管理责任、获取的利益必须紧密地、恰当地结合在一起。

(4)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的原则。加强成本管理过程中,既要通过经济手段理顺成本责任关系,规范成本管理行为,又要适当地运用行政手段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事而异地调控成本管理的各项活动。经济与行政手段必须协调运作,二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不可以包代管,亦不可以罚代管,要追求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四、夯实管理基础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和基本手段,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成本管理,必须在转变原有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计量、定额、标准化、规章制度、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管理机制。若因为这些基础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不加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将控制无据、考核无据、奖惩无据,便失去了将成本管理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的根基。

第3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特点;管理方法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一个企业的成本数量将直接影响这个企业的收益。尤其是在煤炭行业之中,本身的成本就比较高。而且还有不少煤炭企业本身在成本的管理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以往,并不利于煤炭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各种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倾向于选择更加有利于环保的新型能源。虽然煤炭的地位不会在短时间内受到影响的,但如果煤炭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个问题,减低企业成本,着眼于长期的目标,那么是并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所以,煤炭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成本方面的管理,才能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一、煤炭企业的成本特点

(一)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特殊

相比于其他的企业,煤炭企业成本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成本构成特殊。煤炭作为一种地下开采业,成本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劳动力方面。其他企业就算有涉及到一定的劳动力方面的支出,也不会像煤炭企业一样支出的这么大。而且大部分的劳动力面临着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大部分的煤炭企业只是劳动里的支出就占到整个成本的30%。而且煤炭企业往往是一边挖掘一边加工,这样会导致大量的成本支出。

(二)煤炭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煤炭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管理观念薄弱的问题。很多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企业成本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之中,还是远远的达不到这个要求。还有一些企业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忽视了运输等方面的成本。而对于煤炭而言,我国主要的产煤地在山西,而煤炭的消费地则遍布全国各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合理的控制这方面的成本,那么对于整个企业来说还是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支出。

(三)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足

在煤炭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之中,大部分的煤炭企业只能从成本自身的构成上出发进行控制,而忽视了很大一部分外部因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甚至还有一部分的企业,表面上表示已经在进行成本的控制,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有名无实。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管理措施多,技术措施少。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能算作是已经做到了成本的严格控制,企业的成本也就很难下降。

(四)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存在问题

企业想要严格的对成本进行管理,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成本的核算。对于会计而言,企业成本的核算更是基础的环节。但是在我国现在的大部分煤炭企业之中,进行的只是最初级的核算,并没有做到精细化。而且在核算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产量等方面的核算。但是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核算也十分重要。如果不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的话,大部分的核算其实都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而不能为企业成本的控制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

(五)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纵观我国的企业成本管理中,虽然看起来已经有了一套严格的体系。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大部分的企业还是只能做到最简单的成本核算,而且在成本核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对于预算或者是决策等方面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的。还有部分企业为了应付工商税务等部门,将企业中出现的亏空算入成本中。这些问题,对于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而言都是不小的隐患。如果不能改变这样的情况,做到真正合理、高效的成本管理,那么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而言其实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在煤炭成本管理中加入预算

想要更严格的进行煤炭企业成本的管理,首先应该加入预算的制度。预算对于企业成本的控制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煤炭企业可以根据本年度的成本预算,做出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企业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放映出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更正。这样就可以促使企业进一步进行发展,而不再止步不前。

(二)以人为本进行管理

想要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必须从人的方面出发,以人为本进行管理。首先,是要对企业员工培养成本意识。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成本的重要性,同时能从自身出发,在各个方面做到节约成本。其次,是对员工进行再教育。只有员工们的素质都变高了,才能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工程的优化来降低成本。而且在进行教育之后,还能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使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都重视成本管理,为成本的管理提供人和物的双重保证。

(三)从市场入手减低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的企业已经进入到了流水线的发展模式上。比如电子产品的开发,已经不再是集中于某一个地方,而且全球化的共同协作。虽然煤炭企业在这方面与电子产品等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煤炭企业也同样可以从市场入手,减低成本。如煤炭的再加工过程,就可以通过工艺改进等方式进行成本的减低。而且不同的下游企业有不同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发展,煤炭企业可以在加工、运输等方面进行最大化的选择,最后把各个环节的成本都降到最低。

(四)从制度方面进行成本管理

在进行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时候,还必须明确的一点,就是必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身上,从制度方面进行成本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个大型的煤炭企业来说,它本身所具备的部门和环节是很多的。比如挖掘、开采、煤炭清洗、运输、销售等。只有把企业成本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环节上,才能真正做到成本的减低。而为了达到这一点,企业可以从制度上出发,比如根据预算的结果对每一个环节制定一定的成本红线,一旦超过红线就必须找出其中的原因,之后根据原因来决定是否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而对于没有超过贡献的环节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行成本的管理。

三、总结

煤炭企业想要长久的进行发展,不被社会所抛弃,就必须不断的对自身进行改变,减低成本,以求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绝不能固步自封。而且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不能为了减少成本而减低煤炭本身的品质。在我国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已经不能再出现为了金钱而牺牲环境的情况。而且这样降低下来的成本,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减低。想要做到真正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建立定期的成本考核制度。并且根据该制度对各部门进行奖罚,这样才能促使其真正的做到减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玉霞.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12(07).

[2]杨运泽.浅谈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知识经济,2012(04).

[3]刘涛.浅议国内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王紫薇.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JZ煤矿为例[D].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2013(学位年度).

[5]赵海龙.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2010(学位年度).

第4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成本管理; 价值工程; 供电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7-0067-07

一、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特殊性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厂网分开,各级供电企业早已与政府完全脱钩,但并未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尤其对省级以下的供电企业而言,其在电价形成机制、人才引进与淘汰机制上没有足够的发言权,成本管理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各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项目成本管理是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与大部分制造类企业较为注重产品生产成本管理不同,供电企业的产品是单一的电能,由于电能的无形性,产、供、销同时完成,而且连续不断,加上电能购入价格的国家控制性,使得产品的储存成本和采购成本变成供电企业的不可控成本。供电企业可控产品成本主要在供电线路投资所形成的折旧和期间费用。目前,各级供电企业对管理费用等的控制均有相对明确的标准,因此,电网设备等的成本管理成为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只能追求有限的成本效益原则

供电企业具有“公益事业”的特征,因而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只追求利润,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为了符合国家政策或公众利益,对于某些与获取利润完全相悖的业务也必须承担,这意味着供电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不能只顾追求自身的效益,还必须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例如1998年我国开展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活动中,即使某些地区用电人口少、收入低,供电企业明知亏损,也必须责无旁贷地投入巨资建立完善的电网系统。

(三)供电企业成本管理与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由于供电企业是以安全经济供电为重点,因而,在相当长时期及以后的存续时间内,供电企业都会将安全生产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而安全的实现需要供电企业的高投入来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安全供电和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因而,如何将安全管理内化到成本管理过程中,寻找恰当的成本管理方法将线路设计与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

二、供电企业成本管理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随着各国不少电力事业解除管制,发、输、配电垂直整合的模式被独立分解为不同的个体,竞争趋势加剧,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方法已无法满足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研究开始出现。1992年美国电力研究所(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发表了电力事业应用作业成本制(Activity-Based Costing for Electric Utilities)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重点探讨了在电力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ABC)的概念、决策架构、作业成本制度的限制、实施步骤以及成功因素等。报告还总结了美国三十几家电力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的经验,认为他们实施ABC通常采用完全整合、大型电脑(mainframe)、交易基础的系统架构。Baxendale 和Spurlock[ 1 ]认为作业成本法在电力企业中的主要应用就是将作业成本按动因分摊到各种产品(或顾客)的成本中,以真实反映不同产品(或顾客)的真实成本,为战略决策、业绩评价、流程再造提供支持。Johnson[ 2 ]通过研究认为供电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或作业成本管理(ABC/ABM)可以使其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为企业作出更好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从现有文献看,这些研究并不系统,集中表现为作业成本计算法在供电企业中的运用方面。

(二)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供电企业由于自主经营时间较晚,因而关于公司成本管理的研究起步也较晚。马国锋[ 3 ]提出采用预算方式在供电企业筹融资成本、供电成本、工程建设成本三个主要环节上树立全面成本控制理念,实施全面成本控制。徐春荣、杨红玉[ 4 ]以湖北省供电企业成本管理为例提出我国供电企业应全面构建和实施以作业成本法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基于价值链整体优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张金强[ 5 ]针对滁州供电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成本控制偏重于事后反馈,事前、事中控制不力等问题,提出供电企业应跳出传统成本管理的思维局限,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成本管理,开展标准作业成本研究,加强作业链和价值链的管理,并结合滁州供电企业的情况提出具体实施标准作业成本制度的步骤。秦静[ 6 ]、李永初[ 7 ]等人也对作业成本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步骤作了具体设计,并呼吁作业成本法应该在电网企业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以支持管理决策,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毛育冬[ 8 ]从全寿命周期成本(LCC)视角出发,吸收借鉴战略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等成本管理理论的先进管理思想,以电网资产形成点为分界点,将企业总成本划分为战略成本、作业成本和制度成本三个阶段,构建了LCC视角下的电网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并指出供电企业成本管理应从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购置、运行、维护、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使LCC最小。黄良顺[ 9 ]提出将供电企业的成本动因与企业的战略决策联系起来,通过战略成本分析,对电力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即价值链)的成本动因进行控制,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刘仁臣[ 10 ]对输配分开环境下供电企业的购电成本、电网投资成本、存货成本、输电服务费的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现代成本管理理论正在逐步被引入到供电企业中去,基于价值链整体优化的全面成本管理理念在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中得到普遍认同,但是现有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本文根据功能价值系数的高低选择降低线损、转换电压等级、保障人身安全和方便安装维修作为先进单元,因而根据先进单元的数据计算该项目的平均先进分值。然后根据平均先进分值和各功能得分计算功能的目标成本。各功能成本降低额之和为该项目可以降低的成本总额,具体数据见表6。

通过对110kV变电站项目的分析发现,在维持现有方案功能的条件下,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能够使该项目的价值与成本比达到平均先进水平的目标成本应为26 138 277元,比当前的实际成本36 847 984元节约10 709 707元,成本降低幅度达29.06%。

四、研究结论

在价值管理时代,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必须与价值结合起来,将成本管理由单纯追求效率(成本最低)发展为追求效益(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佳成本水平),由单纯依赖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发展为依赖财务部门、技术部门等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由单纯追求成本降低的成本控制升级为包含成本避免与成本控制两个层次的基于价值的成本管理。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价值工程方法在促进成本管理的上述转变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以供电企业为例,价值工程方法在供电企业成本管理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价值工程技术有利于企业从线路设计环节开始进行成本管理,促进成本管理的技术性与经济性的统一。第二,价值工程技术关注生命周期成本,其在功能分析过程中可以系统地考虑安全问题,有利于供电企业实现安全供电与经济供电的双重目标。第三,价值工程技术关注效益而非效率,改变单纯降低成本的狭隘的成本控制思维,更有利于供电企业提升自身价值。第四,价值工程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降低成本的具体环节。对于功能价值系数低于1的部分都可以作为成本降低的具体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删除不必要功能或增加必要功能来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第五,价值工程技术可以区分有降低潜力成本项目和无降低潜力成本项目。在供电企业的项目中,有些费用的成本基本没有降低潜力,从长期来看,既是必要支出,又比较经济,但在某一时点从表面上看这些费用很大,采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容易将其作为成本降低的重点,最终将导致成本分配的不合理,甚至影响企业的效益。采用价值工程方法不仅可以确定成本降低环节,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成本应该提高的环节,区分有降低潜力成本项目和无降低潜力成本项目,这样可以防止通过对所有环节制定成本降低目标的方式对价值与成本相比较高的项目、环节或材料再进行成本降低,进而防止可能出现的不良结果。第六,价值工程技术可以提醒供电企业更加注重隐性成本的管理。对供电企业来说,相当大的两大块支出分别是用电损耗和事故赔偿。而根据供电企业现行政策,用电损耗不列入企业的利润表,因而不作为成本对待;而事故赔偿由于具有偶然性,因而在进行成本管理时也不加以注意。但这两种隐性成本的发生既会降低企业利润,又会导致企业信誉受损。案例中的供电企业在降低用电损耗和安全的功能价值系数均大于1,表明供电企业还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增加投入,以控制隐性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 SIDNEY J BAXENDALE,MICHAEL J SPURLOCK. Does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 have any relevance for electricity?[J].Public Utilities Fortnightly,1997(6):32.

[2] JOHNSON SCOTT D. An ABC model for an electric distribution company[J].Management Accounting: Official Magazine of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1998(5):30.

[3] 马国锋.供电企业成本控制浅谈[J].中国电力教育,2006(4):164-165.

[4] 徐春荣,杨红玉.改善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以湖北省供电企业的成本控制为视角[J].财会通讯,2006(8):55-56.

[5] 张金强.供电企业建立标准作业成本的探讨[J].商业会计,2007(11):55-56.

[6] 秦静.作业成本法在哈尔滨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 李永初.电网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初探[J].供电企业管理,2005(5):26-28.

[8] 毛育冬.全寿命周期费用视角下的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 黄良顺.供电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农电版,2008(2):36-37.

[10] 刘仁臣.输配分开环境下供电企业成本管理[J].生产力研究,2012(5):235-237.

第5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 成本管理 财务管理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意义

所谓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就是企业根据一定的时期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主体,根据其范围内的管理内容,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对企业的本身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其中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企业的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运行系统工程性的原则对于企业在生产以及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及逆行有一定的计算以及调度,这也是一个企业挖掘自身的薄弱环节,同时发现企业自身的内部潜力的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找出企业的降低成本的途径。科学合理的企业成本控制原则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的素质,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有效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问题存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于前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我国现在的房地产企业主通常都是对于企业的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有比较多的重视,但是对于其可行性的研究以及投标和招标、设计的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的意识还相对不足。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在这些过程中刻意压低设计的费用,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本控制的概念,往往使得企业的最终成本大幅度的上升,从而造成了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失控。

其次,企业在建设的极端对于控制的机制还不够严格。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在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还不能够充分的发展,在此之后的几年中房地产企业一直处在一个比较低落的阶段,只是在近年来房地产企业才慢慢发展起来,这就使得房地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配套的制度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经验相对不足。比如,针对我国现在的市场开发招标和投标的过程中,我国的招标和投标的市场建设相对还不够成熟,招标以及投标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建设起来,在招标和投标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监督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成本的控制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缺乏规范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现在的市场竞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化经济的不断神话,企业在成本控制的每一个方面都必须要通过相对比较先进的方法来进行,所以,企业为了能够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就必须要使用一定的科学的方法。但是我国的企业现在很多的时候其成本控制的理念还存在与企业的支出最大限度地降低以及企业的收入最大限度的提高。这中片面的追求低成本的现象,其本质就忽视了对于市场的研究和对于产品的定位。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支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的话,这使得企业的产品与市场造成了脱节的现象。并且我国的现在的房地产来发的成本控制还没有一定的体系性和科学性,所以企业就不可能充分地对自身的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

三、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策略

首先,提高前提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设计的阶段是对于建设的项目成本的控制的一个关键阶段所在。工程的设计的过程是建筑的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具体的描述的实施意见的汇集的过程,也是整个的施工过程的灵魂所在。所以,在这个阶段就必须要对工程的整个处理技术以及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进行全面的处理。也是确定与控制的过程造价的一个关键的时间段所在。设计对于工程的造价以及建设的工期和质量的控制等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也直接的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加强企业的建设机制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对企业的招标制度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处理。保证有资质和实力的设计单位在良好的制度的环境中进行公平的竞争,并且企业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管理,不断地提高企业的设计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监理的环节上,一方面要打破设计单位自己的控制单局,另一个方面设计监理也要协助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思路的开拓,从而使得整个设计方案能够优化,使得成本的控制能够发生在成本出现之前。

最后,要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在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工作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科学的技术方式,结合制度的创新以及管理的创新工作,建立起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经营计划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监理以及检查的部门要与相关的部门一起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工作中,实现成本管理的全面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何孙秀,金诚.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与管理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王挨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3]韩小非.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6

[4]张茹.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的几点实践[J].安徽建筑,2006.3

第6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对成本会计系统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适时制(JIT)

适时制就是零部件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或产品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所谓倒推成本法,简言之,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正好相反,传统的生产成本的记录、归集和分配,是随着材料与产品实体的转移而转移,即生产成本会计记录和生产成本发生的实物流是同步的。但在采用J IT 的企业,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 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追溯,无疑得不偿失。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二、全面质量管理(TQM)

TQM 是六十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 TQM 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 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J IT 与TQM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TQM 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五大类构成: (1) 预防成本;(2) 检验成本;(3) 内部失败成本;(4) 外部失败成本;(5)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在TQM情况下,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进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而传统的货币性绩效衡量标准往往挫伤了管理人员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三、战略管理

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无一例外,对战略管理问题津津乐道。所谓战略管理,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像“以人为本”的人事政策;是以“差异化”还是“成本领先”的市场定位策略;以及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策略等等。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竞争者同质产品时,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使顾客能以较低的代价,取得同样功能的产品(或享受到同等品质的服务) .战略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价值链分析;(2)市场定位;(3)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四、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管理人员和员工不会满足于某一特定工作水平,而是谋求不断的提高。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发现以前似乎高不可攀的目标现在竟然达到了。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降低成本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公司总是可以找出办法使本年度成本和费用低于去年。

五、限制理论

根据限制理论,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如,利润最大化) .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但是如果加强了其它的联结处,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

六、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在美、日、西欧等国广泛应用,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传入我国。按目标进行管理,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如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等,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盲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对于目标成本,我国邯钢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验中所指的成本就是目标成本。从目标成本的制定到目标成本的管理,我国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六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象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大众公司、深圳华为公司、西安杨森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都已广泛应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是比较落后,企业缺乏活力,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根深才能叶茂,只有管理搞好了,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l]于玉林:新世界会计发展趋势审计观察2005.4

[2]欧阳清: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财会通讯2005.6

[3]陈英蓉:关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思考决策与信息2005.8

第7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在当今的21世纪,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市场中的企业来说,哪个企业的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比较强,哪个企业就能获得最大的竞争力,特备是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更是非常明显。近年来,房地产企业物资的采购、供应和管理都是呈现分散管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导致物资的质量、价格以及供应等都不能得到保障。科学合理的采购成本管理能够避免采购和供应之间产生脱节,进而产生物资的浪费和流失[1]。所以说,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法在房地产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法在房地产企业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一、房地产企业供应链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房地产企业内部流程工作的管理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因为没有认识到采购环节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辅助的部门,内部之间的部门不能很好的配合,缺少内部流程工作的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为了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建立了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审批以及相互沟通等,但是这种形式很难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导致出现了非常漫长的采购周期。在房地产企业当中,采购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部门,虽然在表面上看来管理非常严格,但是事实上只是多了很多繁琐的手续,而且好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如果采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建设透明公开的供应商评价体系,那么就能省去很多的手续。比如,可以要求供应商预留5%的质量保证金,使房地产企业作为强势的买方,在采购货物时,要坚持收到货,并且验货之后再付款,另外,还有一年的保修时间,在合同里面要明确的标识出来,从而促进采购流程的顺利进行。

 

(二)缺少对物资使用以及库存的管理

 

首先是物资使用的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物资使用时,经常存在很多的漏洞,一般情况下,物资的使用是根据需求而进行供应的,经常出现积压或者是流失的现象,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缺少对物资的跟踪管理,不能保证物资的准确使用和及时查询,因此,导致物资的使用比较混乱和复杂;其次是缺少科学有效的库存控制和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中,物资流动和信息流动没有标准化的管理和规范,随意性比较强,缺少科学有效的库存控制和管理方法,只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进行物资的采购,不管是采购时间还是采购数量,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三)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关系比较复杂

 

在房地产企业当中,因为没有科学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缺少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生产规模比较小、生产能力不是很足、技术水平落后以及服务不到位的供应商就会趁机侵入。而这些供应商会受到企业政策调整、技术加快以及市场价格的调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各种形式的风险,而且还缺少应对风险的措施,导致出现违约行为、恶意欺骗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等。另外,还有一些供应商不能按时履行合同,或者存在提供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技术性能不符合要求、售后服务跟不上以及技术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逐渐复杂,影响房地产企业的采购工作[2]。

 

(四)缺少对采购环节的管理

 

在进行房地产企业物资的采购过程中,一些供应商经常对采购人员进行行贿,从而影响对采购环节的管理,导致采购的物品不能符合标准质量,缺少对供应商公平系统的评价。另外,因为没有充分重视和供应商之间的伙伴关系,所以缺少完善的评价系统,在进行物资的采购时,只能通过搜集的资料来判断供应商,其中供应商的信息不能达到十分准确,再有,还能通过和以往的经验来进行供应商的选择,从而使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失去了主动性,影响交货的速度和质量,导致缺少完善的采购过程管理。房地产企业为了促进采购环节的管理,制定了非常复杂的管理制度,致使在进行沟通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错过了采购的最佳时机,使采购工作的效率得不到保障,延长采购的时间。

 

二、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法在房地产企业中的运用

 

(一)增强采购部门和房地产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进行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时,要想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加强采购部门和房地产企业中其他部门的关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样不仅利于采购过程中信息的传递,还能降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抱怨、相互不理解的状态,能够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够充分保证采购的质量和价格,不仅使采购的物品实现物美价廉,还能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合作,能够及时为财务部门提供资金的应付以及预付的情况,而且财务部门正常的支出非常利于房地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

 

(二)加强对房地产企业采购成本的管理

 

在进行房地产企业物资的采购时,一定要重视编制采购计划,明确这次采购是否非常重要,怎样采购,采购的物品是什么以及采购的时间和数量等,最重要的是选择那个供应商,只有明确上述问题,在采购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另外,在采购过程中还应该科学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并且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详细了解供应商各方面的信息,掌握供应商的最新动态,根据企业需要的物品和形势来制定采购的措施,保证采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要做好采购文档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进而了解采购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积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采购队伍,从而提高房地产企业采购工作的质量,保证供应链采购的成本[3]。

 

(三)增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关系的管理

 

在进行房地产企业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时,要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房地产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采用正确的供应商策略,从而降低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比如,可以和核心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制定出相应的供应措施,在节约交易成本的基础上,使供应商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要想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对价值链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在采购过程中消费多少了资源,如何实现这些资源价值的转移,通过分析资源的耗费,不仅加强了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还增强了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法在房地产企业中是一种非常新型的管理方式,它不仅能够节省房地产企业供应链采购成本,还能提高房地产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还体现了供应链采购管理的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还不是特别的完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纠正,从而促进房地产企业供应链采购成本管理的质量。

第8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软件行业;用工成本;人才技术共享

一、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在用工成本方面面临的问题

(一)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特点。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正参与全球范围的市场竞争。2009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传统经济竞争格局已经转变。随着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一些软件行业中的大企业定单锐减,因此,依附这些大企业而承接项目的中小企业则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人员规模、技术能力以及资金能力有限。因此利用技术信息共享则可以成为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减少用工成本的一个突破口。

(二)企业在招聘中面临的用工成本问题。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在承接了一项技术研发任务时,会首先考虑抽调企业现有人员组成项目小组。项目经理根据实际项目任务要求、项目预估完成时间及项目预期成果等因素,除了考虑组建现有人员还会考虑从外部招聘技术人员以更好的组建团队。因此,如何招聘优秀的员工以及招聘的员工能否如期完成项目任务则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劳动力工资指导价位,我们可以基本推断招聘一名技术人员所需的用工成本,但是,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吸引一名技术人员不仅要通过项目内容本身的吸引,更实际的一点是通过提升技术人员原有工资福利待遇而吸引人员。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在招聘技术人员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吸引优秀技术人员加入企业。

然而,在项目初期,大量技术人员加入企业之后,再一次面临的问题就是人员素质和能力与企业最初的期望不匹配。再招聘的成本、员工在职期间需要技术培训产生的培训成本以及员工因参加培训而脱岗的成本也应被企业纳入用工成本。

(三)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的用工成本问题。大型企业由于承接的项目或者研发的项目数量多,当某一项目组中出现冗员现象,该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对该成员进行调岗,而不会因为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产生成本。而当软件行业中小企业出现冗员现象,企业内部又无法进行调整时,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则成为了企业通用的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些额外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则构成企业与员工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产生的用工成本。

二、软件行业人才技术信息共享的方法

(一)社会团体的作用。软件协会是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为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价值服务的社会团体。众多软件信息服务企业申请加入软件协会,以充分享受软件协会提供的价值服务。

高新技术企业是由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认定的,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质,可以在企业承接项目时提供技术资质保障,也可以为企业员工在办理相关人才引进等手续时提供绿色通道,更可以以高新技术企业形象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软件行业人才招聘双选会。由软件行业协会为主办方,软件行业协会领军会员企业为协办方,定期组织软件行业会员企业与技术人员双选会。该招聘双选会,既可以与高校合作,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潜在技术核心人员,又可以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为企业储备人才提供渠道。

(三)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根据软件行业人才的特点以及企业对软件行业人才的技术需求,由软件行业中的会员企业共同完成一组人才测评技术体系。该人才测评技术体系不仅可以真实、客观的体现某一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可以为技术人员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提供指导意见。企业可以通过该测评技术体系充分了解应聘人员在软件行业中所处的技术层面、技术强项,从而更好的进行人员甄选,避免大材小用。

(四)高峰论坛。利用软件行业协会这个社会团体,通过定期组织高峰论坛,由软件行业中的技术领先企业带领整个软件行业中其他企业,共同探讨当前技术前沿课题,共同解决技术难题,为中小型企业创新带来新思路,同时也可以为中小型企业寻求新的合作项目提供平台。

由软件协会定期组织的高峰论坛可以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学习途径、拓展业务,并提供当前科技最前沿的快讯,为企业提升价值提供新的思路。

(五)技术技能培训机会。软件行业中的技术人才,除了要运用好自身所掌握的技术优势,为企业带来创新,更要时刻紧跟技术潮流,尽可能的多掌握一些核心技术知识,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软件行业协会应定期提供技术培训机会,为会员企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同时,应提供标准化的培训成果等级证书供企业考察技术人员的培训成果。

(六)技术人才信息共享。软件行业的中小型企业有时会遇到承接的项目因某种原因不再合作导致技术人员出现冗余,或者由于承接了短期项目,导致技术人员在项目结束时暂无新项目任务而出现冗余。这些都会导致中小型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增长。中小型企业因无法在企业内部合理安排技术人员从而出现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做法。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通常是企业用工成本的一项大额支出。如果软件行业中各企业将这些技术人才的信息共享,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

例如,当某一中小型企业承接了一项短期项目任务,已知在几个月后完成该项目任务,所有开发人员将只保留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做后期维护,其余三分之二的技术人员需另行安排新的项目时。该企业可以通过软件行业协会的平台,将这些处在项目中的人员所具备的技术技能信息做共享,如果此时处在软件行业中的其他会员企业看到这些技术人员的信息并有意留下其中一些人才时,就可以通过和软件行业协会以及该企业联系,为技术人员寻找新项目的合作机会。

三、企业管理中通过人才信息共享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泄露。企业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对于企业往往是致命的打击。企业为抢占市场占有率,会率先在前沿技术上投入大量研发成本。此时,如果软件行业协会要求企业共享其人才技术信息,则有可能将其拥有的核心技术团队实力泄露给竞争对手。从而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二)技术人才信息共享真实性及可靠性的不确定。企业为了避免泄露核心技术人才所拥有的技术信息,可能会共享一些不真实的技术人员信息,或者为了将冗余的技术人员“推荐”给其他企业,而将技术人员的技能信息夸大,给其他运用这些信息的企业带来隐患。因此,如何通过软件行业协会将技术人才的真实信息进行共享成为了软件行业协会的重要任务。

(三)采用人员派遣解决短期项目任务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范,其中法律明确要求:“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很多经历过由劳务派遣公司将其派遣到客户方工作的员工都感觉在客户方工作没有归属感,并且感觉同工不同酬的待遇,这些使得很多技术人员对劳务派遣公司产生了抵触情绪。在一些企业的核心项目中采用被派遣来的员工,企业在实际项目运作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顾虑。因此,采用劳务派遣方式解决短期项目任务存在着一定的限制。

四、企业管理中通过人才信息共享减少用工成本的方法

(一)提高招聘效果。在企业管理中,首先应提高人员招聘效果,以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当企业招聘一名新技术人员时,如果该技术人员能够很好的和企业所需的技术要求匹配,充分发挥该技术人员的技术特长,为企业项目的成果做出突出贡献,避免因招聘的技术人员不符合企业的录用条件被辞退,而产生用工成本。企业若无法按期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为了能够如期完成项目任务,其余人员就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所产生的加班费等也应纳入企业用工成本。

因此,企业通过软件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招聘会,通过软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的人才素质测评体系,为企业在招聘技术人员阶段甄选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二)参加技术培训。在企业管理中,为了迎合项目任务的要求,除了招聘具备某一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同时,还应多加强原有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企业自身技术培训能力有限且平时项目任务繁重,若能通过软件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定期组织技术专项培训会,由软件行业大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分享技术的核心价值及运用,则给软件行业中小型企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提供了思路。

企业在其日常管理中,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人员的能力、发挥其技术潜能,是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的方法之一。它避免了企业为了弥补技术缺口而从外部招聘导致用工成本的增加,也为企业提升自身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提供了机会。

软件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高峰论坛,将软件行业中所有企业的技术成果通过论坛的方式分享,为软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平台帮助。

(三)共享人员技术信息。当中小型企业面临项目消失、项目完结但又无新项目承接的空档期时,闲置的企业技术人员所产生的用工成本依旧存在。当企业面临大量冗余的技术人员时,通常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然而,企业在给员工计算经济补偿金时,所面临的用工成本不可小视。裁掉一个员工所花的成本往往比承接一个新项目挣得的收益还要高,如此算来,裁员所产生的用工成本给中小型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中小型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如果遇到出现冗余技术人员暂时无法安排新项目的时候,可以考虑通过软件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将该员工所掌握的技术水平、获得的荣誉,以及企业项目经理推荐理由等信息公开,其他软件行业会员企业可以及时收取这一信息,并做出是否有适合该企业项目的人员的推断。在共享该人员的技术信息时,企业可以充分和该技术人员沟通,争取得到该技术人员的理解与支持,为该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提供新的机遇。从而通过减少裁员现象以减少企业用工成本。

共享人员技术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要由软件行业协会对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以客观的评价体系为新的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信息。

第9篇: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范文

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网络、数据的迅猛发展,自然催生出普罗大众对于生活环境艺术化递增的需求,并将关注点从建筑、室内转换至室外。为适应市场需求,作为输出人才的综合高校内(除建筑学、农林等专业院校)大都在环境艺术专业下开设了景观课程应对市场的变化,提高就业率。然而,高校专业方向的不明朗与市场结构的脱节,加剧了学生对于专业一知半解的程度。学生与专业景观公司的双向选择上就存在沟通问题。行业中为了建立合理的平台,公司、校外培训机构就必须扛起二次教育的担子,这就是所谓的顶岗实习与顶岗实训。目的是在短时间的实训过程中帮助学生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真实的工作压力,完成真实的团队合作,完成实际的项目;更快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的与实际社会对接。目前来说,这已成为了大多设计公司的共识。

但是,无论是公司、培训机构都并非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制。必然会在实训现状中出现诸多问题。在近期国家对于教育的决策中已将实用型作为大部分高校的培B目标。校内的实训、实习顺应实事,势在必行。

二、景观设计实训、实习建立的基本原则

实训、实习,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客观事实。前一阶段是检验掌握的知识,并完善;后一阶段是实践掌握的知识,知识从实践中来,也必将回归至实践。但是前提,必然是在专业知识掌握、理解之上。从目前调研观察,实训、实习的现状分为学生与公司、社会培训两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经验。

第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眼中的实训、实习

(1)概念的混淆:学生眼中的实训、实习在头脑中是模糊的,常常混淆成一个概念。即“我”是把自己清零,重新去学习知识。疏于对自身已学知识结构的梳理;

(2)认知的错位:过分强调实训、实习的重要性。疏于对自身专业基础知识的阶段性总结与某一专业技能的深化;

(3)实际工作的错位:大多以自身为中心,过度理想化。很少从宏观的角度对待实习、实训设计任务。总是从自身出发,协调能力低下。没有清晰的逻辑思路和职业规划。

以上这几点,是造成学生们在实习、实训中所遇见切实问题的原因。如下为近年来所搜集同学们实习、实训中的切实问题。

问题 1)无所事事;问题2)工作效率低下;问题3)无法完成预期的期望:

(1)目的性模糊:对于考虑录用学生的实训、实习没有针对性的思考;

(2)程序化模糊:对于新进员工的实训、实习没有程序化规定;

(3)思考角度单一化:对于实训、实习学生不够重视。造成诉求感、忠诚度的降低。

第二方面,专业实训培养企业眼中的实训、实习

实训周期短、知识结构局限,课程延续性缺失:作为一个以营利为主的大部分培训机构而言,一个周期短、见效快的产品是作为宣传最好的广告。因此,实训的主体是辅助设计软件的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当然,在林林种种通过网络或实体进行培训的企业中,不乏有更全面、更长期的实训计划。

以上的三个方面是目前实训、实习的现状。总结看来,一方面是大部分学生对于实训、实习目的性盲目;一方面作为公司很难抽出资源去培养或针对公司的运营,长线建立一套方案以迎合实习生;最后一方面培训企业这方面也仅仅提供了查漏补缺的通道。

三、景观设计实训、实习建立的基本方法

1、实习实训的本质:―― 在市场中验证同学们本科四年的专业基础,单项研究成果。专业基础是接受实践必备的装备或框架。单项研究则是已经具备的、超出常人的专业特长。

2、实习实训的衍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内的景观专业,学生们应在学校纷杂的设计课程中,顺应自身的特质,选择专业的某一个点去深入的研究。同学们应清楚明白,实习实训汲取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检验同学们在高校这几年学习、研究的专项成果。如:景观手绘表达、草图表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脑中创建三维画面,以及形体推演的能力,是项目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是专业景观公司招收新员工的条件之一;又如建模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的深入学习,帮助设计师准确的对待景观场地,不仅能够建立起与甲方良好的对话平台,也能够通过图纸的清晰表达,准确的指导施工人员的施工。是项目设计中重要的技术部分。这同样也是专业景观公司招收新员工的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