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基本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
本文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成果;曲靖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的研究成果。
一、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实现就业所需掌握的技术、能力和素质的总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学生的自我探索技能、职业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以及在职业岗位上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职业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和各种通用技能,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一)职业技能培养是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应有之义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各类高校中大量设置的专业,其学科和专业性质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和学习必须重实践,必须从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管理。然而,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纸上谈兵”的倾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人才市场现状和企业实际需要,理论教学比重越来越重,忽视、弱化实践教学环节,或者由于实践场地、实训基地不足,师资有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等原因,使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其后果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越来越难以适应和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因此,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是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本身必须包括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二)职业技能培养是满足用人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期望的有效路径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背景,同时也需要拥有判断决策能力和管理经验,而后者往往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所欠缺的。企业所青睐的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融入企业的环境,并且一专多能,对企业中各个岗位的运营流程都有一定的了解。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和锻炼,很难快速胜任企业的管理工作。
可见,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本科)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从事工商管理的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其就业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是实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工商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对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构成要素
工商管理职业技能训练的项目和标准根据我院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从知识结构要求上看,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基本知识;熟悉经济学、心理学及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备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方法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能力结构要求上看,本专业学生要具有坚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初步具备创造性地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适应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相邻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工商管理软件,使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尤其是要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从素质结构要求上看,本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效益意识和革新精神,身心健康;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掌握现代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具有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及初步的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和实际管理工作研究的能力。
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施办法和检测方式
(一)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实施办法
职业技能训练是在课程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的综合强化训练和补充训练,重点在于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训练应与课程教学和其它实践性教学一起共同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结构。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原则上安排在课外及短学期进行,以课外辅导、课外训练、实践教学为主。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采用多种检测方式。为确保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统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工作的计划与具体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必须获得职业技能训练和测试的相应学分方能毕业。未能获得规定学分的学生,则自动延迟毕业时间,直到取得规定的学分为止。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总学分原则上为8学分。
为确保顺利完成训练体系中的各项训练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根据训练体系内容分在各个学期进行。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院安排《专业导论》、《管理学》等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课外辅导,全面负责做好专业解读工作,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习专业的基本情况、学习任务和重点、就业前景和学习要求,学习此专业应获得的相关资格证书和综合应用能力证书,引导学生做好专业学习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商管理职业道德和技能意识,开展管理决策技能训练。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结束后的短学期,结合《职业礼仪与形象训练》、《会计学》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财务报表的技能,并着手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考试和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院安排《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市场营销》等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课外辅导,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表达训练,以及市场营销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市场营销技能。继续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专业任职资格考试和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结合《统计学》、《经济应用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市场研究、求职技能的训练。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信息检索与利用》、《人事测评理论与技术》、《服务营销技巧》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运营管理技能(ERP)、信息检索与利用技能、市场营销技能、服务营销技能、人事测评技能的训练。
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结合《企业战略管理》、《ERP沙盘实训》、《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分析与劳动定额》、《薪酬理论与绩效管理》、《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网络营销与实训》、《员工招聘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开发》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管理决策技能、运营管理技能(ERP)、市场研究技能、工作分析技能、商务谈判与推销技能的训练。
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结合《运筹学》、《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训》、《销售渠道管理》等课程,在专业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工商管理综合模拟实训。
(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检测方式
基本技能训练的考核方式以参加和取得相应资格证书为考核记入相应学分的依据。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式由专业任课教师根据训练内容、要求、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训练过程中学生对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最终完成的书面报告、口头报告、操作模拟结果给予评分。综合技能训练检测可根据综合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见习单位的评价、参与相关活动(比赛、参与校内外活动次数等)的情况、毕业综合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现以人际交往技能的检测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按照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检测:
1.职业礼仪
(1)职业化妆:学生在接受职业化妆师指导后训练一个月左右,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现场化妆后接受专业人员的检阅,评定该项成绩。
(2)礼仪操:分组进行礼仪操学习和训练,并在最后开展一次表演赛,邀请多位评委对每支参赛队伍进行成绩评定,每支参赛队伍的成绩即为所有成员的成绩。
(3)情景模拟:提供给学生10个左右的生活和工作场景,布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外训练为主,训练结束后开展一次表演赛,由抽签决定模拟的情景,邀请多位评委对每支参赛队伍进行成绩评定,每支参赛队伍的成绩即为所有成员的成绩。
2.语言表达
(1)自我介绍(2分钟以内):学生撰写修改2分钟以内自我介绍书面材料工作结束后,提交申请分派到不同的场次进行脱稿介绍,由评委老师给出成绩。
(2)演讲(5分钟以内):提供给学生10个左右的话题,布置学生分组后在教师指导下以课外训练为主,小组成员要开展合作性学习和训练,训练结束后开展测评,由抽签决定演讲的话题,由评委老师给出成绩。
3.成绩构成
(1)总体成绩:职业礼仪和语言表达各占50%。
(2)职业礼仪成绩:女生:职业化妆占30%;礼仪操占30%;情景模拟占40%;
一、创新职能的提出源于管理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创新要求
管理的创新是指管理的变革和创造,是新的构想、新的观念的产生到运用的整个过程。教育管理者需要通过创新以求实现管理的目标。管理需要创新并不等同于管理具有创新职能,这首先应研究教育管理的基本职能问题。
1.从学科建设看教育管理职能理论的缺陷。
我国教育管理学作为教育科学领域中较新的学科从80年代开始引进和研究,其两大分支(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发展很快,特别是微观的学校管理学研究成果显著。
〔1〕但无论是校长,还是教育行政官员,不论他具体从事何管理或教学工作,都要从一般意义上回答:什么是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什么?即所谓教育管理的职能问题。
教育管理学讲的是一种“标准”环境下的管理,把教育组织看成是一种非现实的封闭系统,“它极力排除外界中各种非教育因素的影响,把复杂的社会环境系统和教育系统都简化为若干个基本要素和相互间的关系”,“没有教育管理行为改造的内容”。
〔2〕由于教育管理学中的误区,造成管理者的思维定势。深化教育改革,常被理解为一种政治态度,而不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更不是一种管理的实践。对管理者评价上的求稳和“群众没意见”的用人观,也引导着下级管理者做上级决定的执行者,而不是本部门工作的改革者和开拓者。而对大学教育管理职能的界定,已成为制约高校改革的重要因素。
2.深化教育改革需要管理心态的变革。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深化高教改革,其总体思路是“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导”;另一方面,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管理文件、大纲与指导守则等,都与改革的步伐不大一致。由于管理思想与心态、观念等被还被固锁在传统意识之中,学校“偏爱于惯常策略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不再具备成功迎接目前挑战的能力”,
〔3〕成为改革的阻力。其表现是多方面的。首先,管理者习惯于经验管理或传统角色运作,不认为管理就是创新。第二,学校行政管理与教育改革相分离,两张皮现象明显。等待观望、一般应付与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较普遍存在。学校管理者心目中的改革,常常是向上对国家、政府的办学自主权要求,或是内部向下的人员精简,很少考虑管理思想、管理机制与管理模式的改革。第三,受中庸管理观念的束缚。学校管理者在谋划、布置各项改革时,其本身的管理思想“认为按照规则行事所遭受的失败,比通过创新所取得的成功更具荣誉”。
〔4〕多年的校园文化积淀,用人与干部考核标准上的教训,使许多身居要职的管理者,宁可按照规矩行事而停滞不前,也不愿通过创新冒险去取得成功。
因此,高教管理者的管理观念的变革应是学校改革的先导。
3.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学校管理变革。
近十多年来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均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与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创造知识、交流信息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职能的大学,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以管理创新和学术创新的锐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传统的教育管理的封闭、守旧等种种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创新精神,妨碍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的实现。比如,近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对课程体系很难触动,校内人事分配制度很难推进,教学管理体制如学分制很难实施,原因之一就在于传统教育管理职能观念的影响。因此,研究现代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高教管理的挑战,更新管理观念,是当今高教改革与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强调教育管理的创新职能胜于维持职能的意义
与创新相对应的概念是“维持”,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维持和适度创新的结合。把创新列入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职能的观点
〔5〕对大学的教育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1.教育管理职能理论的维持特点及本质缺陷。
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学派,这就是管理职能学派或称管理过程学派。“传统的管理是命令和控制平凡的表现”
〔6〕强调管理的任务是保证系统按计划目标的预定方向和规则运行,即管理的“维持职能”。
毋容置疑,恰当的维持是管理活动实现目标与落实计划所必需的,是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基层管理者要花大量时间从事的活动。但是,仅有维持的“有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旦系统封闭起来,只能自发地走向无序。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看,消极与孤立的维持是熵增,创新的本质是负熵,是系统进化的必要条件。只有维持而没有创新,系统内部的熵增使有序状态难以维持;只有创新没有维持,系统便会无时不刻地处于非平衡状态。唯有维持与创新最优化组合的管理才是卓越的管理。
但是,创新作为管理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职能之一,常常被忽视。彼得•德鲁克认为“缺乏创新是现有机构衰败的最大单个原由”。在将来,社会的创新甚至变得比技术的创新更加重要。只有当创新的速率和质量足够好时,一个企业或任何处于竞争中的人类系统才可能生存和恰当发展。
〔7〕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系统活动的内容、形式、活动要素及目标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或变化,否则管理系统就可能被淘汰或为内部要素所冲击。因此,创新就从管理的四大职能中凸现出来。
2.创新是教育管理的基本职能。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者没有把创新列为一种管理职能,是与管理学创立时工业化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但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变与不确定的时代的来临,令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则无法应付新的挑战,也无法取得管理的绩效。高等教育也是如此:不创新就无法维持。学校内外部的激烈竞争与挑战,迫使我们要敢于走新的路,办出特色,更多创新。“足够的创新速率和质量的恰当组合,是取得成功的第一位关键因素。”
〔8〕创新,事实上已成为高教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创新职能具有层次性与自觉性。
教育管理系统一般是由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目标、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职能、教育管理手段、教育管理对象六大基本子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管理职能,是指教育管理系统所具有职责和功能,它一方面与由教育管理者、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形成认识循环圈,另一方面又与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有机地组建一个能够产生教育管理实效的实践活动链,两者协调发展使得教育管理系统具有了特定行为和整体功能。
〔9〕在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管理职能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管理的创新职能也应包括认识与实践两个层面。
在教育管理职能体系中,有学者提出了分层次职能结构:同高层次教育行政部门对应的宏观职能为规划、决策、评估、预测等护卫职能;处理常规管理问题的计划、组织、控制、教育、指挥、协调、激励七项基本职能;微观职能为调查、研究、分析、处理、调配、宣传、训练、命令、任免、引导、咨询、部署、实施、审查、考核、总结、奖惩等保健职能,以对基本职能和宏观职能加以完善和补充。但三层次28种职能,却未将创新列入。笔者认为,三层次每一职能中都普遍存在着创新问题,特别是在宏观职能与基本职能两个层次有无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管理的成效。
大学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生命力取决于社会对大学贡献的需要程度及大学本身的贡献能力,而后者又取决于大学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组织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对社会需要的认识能力。社会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大学如果不能适应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则会因熵增积聚导致退化,最终被淘汰。而不断自觉地改变获取资源与组织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大学教育管理的创新职能所在。
三、教育管理创新职能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1.创新表现为教育管理的核心职能。
各项管理职能都有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计划职能通过确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的规划、方案或计划等形式表现;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人员配备表现;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指导和激励被领导者以及解决冲突来表现;控制职能通过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的信息反馈和纠正措施表现。要不是因为变革,管理者的工作会相对容易得多。计划将会变得毫无问题,因为明年与今年没有什么两样;所有的组织都可以采取严密的结构设计;决策方案因结果的准确预测而简化。然而,社会与环境的变革是管理的现实,对付变革是每个管理工作者不可分割的部分。在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职能中,事事处处皆可以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管理职能不同,它既可以发生在决策期,也可以发生于管理运行中,因而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是“在其他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11〕 教育管理围绕系统的目标运行,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是由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导致新的计划,开始新的管理循环,由此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这个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此循环的原动力。
2.教育管理创新职能的主要内容。
从教育管理过程与要素看,大学管理的创新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创新、结构创新、教育技术创新和管理人员创新。
大学具有发展学术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使命。大学管理目标的创新首先表现为对学校发展目标的优化。根据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学校定位,进行前瞻决策,定时反馈,灵活调整目标,并通过高效的活动来谋求学校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办学目标上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大学,是难以谈得上创造性的。其次,目标创新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变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定位于专业与行业对口的“窄深型处方式”专家的培养目标,导致重专业知识,轻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滞后,单有一般性的调整或局部的教学改革远不足以触动,非把目标创新变为管理者的最基本工作而认真按阶段去实践,才有可能突破。
结构创新指大学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的变革,核心是机构与组织的创新,其目的在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校机关不能办成按部就班地履行日常管理职能的“政府”,更何况政府在变革。校领导与重要部门负责人,至少应是半个教育家。
技术创新主要指教学手段、方法、教育过程的革新与基于互连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校的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实验的变革等。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要求管理者在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转变观念而采取全新的管理模式。
人员创新是指学校的管理者不仅应对自己的工作积极有意识地进行创新,而且更主要是组织下级和广大教师创新;不是仅按计划和安排某人在某时去从事某项创新活动,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创新创造环境、提供条件。管理者往往是保守的,他们常认定优秀管理的象征就是维持组织的运行,并对创新尝试中的失败吹毛求疵。管理者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自觉带头创新,并积极鼓励、支持、引导他人进行创新,努力创造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去探索新的方法和找出新的程序,而非简单的重复。领导应正确地对待创新中的失败,包括允许失败甚至鼓励失败;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制度,包括奖励没有获得成功的创新者,并赋予创新能手以相当大的决策自主权,以合理的激励保证管理不断创新。大学唯有首先营造管理创新及学术创新的氛围,才有可能培育跨世纪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3〕〔4〕〔6〕〔7〕〔8〕戈特利布冈特恩•《创造性领导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5〕〔11〕〔1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摘要:财务管理理论包括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其中应用理论又由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构成。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来构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则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规律来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财富,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富管理;本金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1)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2)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4)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1)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2)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4)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1)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目前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活动的环节,即投资—筹资—权益分配来构建的。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应该遵循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构建,而不应该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构建。也就是说,要把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该理论体系的起点,并按照财务规划、财务调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基本职能顺序展开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2)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利益相关者得到各自的经济利益。如果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出现偏颇与失衡,就会使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甚至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进行。该理论体系由管理目标设定的理论与方法、管理职能实施的理论与方法、管理实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三部分组成,其要点为:企业对经济利益关系管理的目标,一是为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财务管理被赋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与监督企业理财活动两大职能。为了行使两大职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依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与协调;发挥财务会计及内、外部审计的作用,进行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采取会计核算、财产清查、牵制等方法,保护经济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财产安全与完整,等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辑)[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3]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管理风格;教学效果
管理是管理者或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物、财、时间、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后有效的利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的工程。它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为基本职能,将管理者所要承担的十种角色分为了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还把管理风格分为独断型、商议型、参与型和授权型四种。这些管理学的分类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
管理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政府机构主管、企业主管、学校主管等,但是德鲁克告诉我们:在一个现代组织里,如果一个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有贡献的责任,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德鲁克还说:任何一位做决策的人,其工作也跟董事长和行政领导相同,那就是计划、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教师是每一节课的决策者,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作计划的过程,而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则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教师就是管理者。
作为管理者的教师需要从管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中,找到适合课堂教学的管理方法,用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做好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
二、借鉴管理职能做好相应的教学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鉴管理职能,做好教学过程中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教学计划要以学校教学资源为基础,统筹学校的人、财、物和公共关系,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制定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谋划。
教学组织是保障教学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教学组织包括了广义的上级职能部门对一个学校、一个教学部门或者一个教学单位的职能划分,权利分配,组织人员关系确立,人员配置等。还包括了狭义的教师对一门课程、一节课程的组织安排等。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狭义的教师课程组织。课堂组织需要教师了解课程性质,明确本次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从而确定课堂组织的形式和方法。
教师在完成知识教授和技能传授外,还要完成对学生的人生观念灌输、道德品质培养等、意志品质养成等教育职责。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动机激励方面都需要老师来充分发挥其领导职能。
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是按既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和矫正,使学习能按原定教学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教学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三、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管理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要承担十种角色分为了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员、监测员、传播者、发言人、创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计划以及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时扮演的是领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传达国家教育方针,执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此时扮演的是传播者的角色。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密切注意思想生活情况,此时扮演的是监测员的角色。有些兼任行政岗位的老师,在有些场合还要代表学校出席各种活动或仪式,并代表学校进行致辞和发言等,此时扮演的是挂名首脑和发言人的角色。课堂内出现突发意外情况,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革新和改进,此时又扮演故障排除者和创业家的角色。课堂内外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分配、为了谋求学校发展和教学效果提示,而向上级部门进行申请和报告协商时,又扮演了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承担都是做好教师的教学服务工作的有力保障。
四、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风格
管理学中把管理风格分为四种,他们分别是独断型、商议型、参与型和授权型。这四种管理风格没有孰优孰劣,它们各有优缺点,各有适用对象。转化为教学手段就变成了四种教学风格,分别为独断型教学风格、商议型教学风格、参与型教学风格和授权型教学风格。具体运用那种教学风格,就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能力了。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掌握和意愿动机两方面。依据两方面的具备情况,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优、高、中和低四个等级。学习能力低的表现为知识技能贮备薄弱,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学习能力中的表现为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贮备,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机。学习能力高的表现为有很好的知识技能贮备,但是积极主动学习的意愿和动机较弱,或者缺乏信心。学习能力优的表现为有很好的知识技能贮备,并且有很强的积极主动学习意愿和动机。
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就需要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学习能力低的同学,就需要用独断型的教学风格,给出详尽的指导,明确具体要学习什么内容,怎么去学习,达到什么效果等等。并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密切的督促和提供必要的辅导。针对学习能力中的同学,就需要用商议型的教学风格,在教学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具体指导,并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给予倾听和鼓励,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督促和辅导。针对学习能力高的同学,就需要用参与型的教学风格,对学习的内容和重点不需要过细的讲解和重复,多些探讨和沟通,并对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效果给予肯定和支持。针对学习能力优的同学,就需要用授权型的教学风格,不过多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安排一些自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许是祥,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1.
1 课程指导思想正确,定位准确,为课程建设指明方向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培养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的核心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考研课程。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始终把系统学习管理理论作为重点,同时注重对当代最新管理理论以及工程、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问题的学习与研究,体现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本课程目前主要为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7个本科专业(工程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每年约500名学生开设,是指定考研课程;兼顾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和专科生培养;也可以为其它学院工科类专业学生培养服务。课程受众面广,知识体系既分层次,又保证完整适用。
本课程应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管理学院学生大体有三个层次: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二是本科生,三是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专科生。我们根据新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各层次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明确不同的培养对象、不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别制定适应上述各专业、各层次学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教学中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我们力争在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突破:
①形成“1+1、2+2”的立体教学体系。“1+1”是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导、交流相结合,“2+2”是指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法、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②充分利用我校精品课程网络的强大功能,设置《管理学原理》课程知识讲解、网上论坛、教材参考、案例分析与讨论等多项功能,向学生提供本课程教学大纲、讲义、课件、教学案例资料、复习思考题、参考资料等。
2 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是关键
课程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学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在课程队伍建设中,注重知识、年龄、职称、学缘、科研能力等结构科学合理。
2.1 教学队伍结构科学合理,整体素质较高。
课程组成员结构合理。其中,职称结构:教授2人,占20%,副教授3人,占30%,讲师3人,占30%,助教1人,占10%,实验员1人,占10%;年龄结构:40岁以上的有4人,占40%,30~40岁的有3人,占30%,20~30岁的有3人,占30%;学历结构,博士2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学士1人;另外,课程组成员中有青年骨干教师2人;在学生历次评教中,课程主讲教师均为优秀。
2.2 课程组成员教学与科研能力强。
课程组成员主编和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3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校级教研教改课题4项;6人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课程组中有2名主讲教师获得青年骨干教师称号;3名教师指导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论文比赛中获省级奖励;1名教师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获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励。
3 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是重点
3.1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全面、合理,适合理工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管理学原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工程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次经济形态的飞跃都为管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管理学原理》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包括各流派管理理论的起源、理论要点,详细阐述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指挥等职能外,在管理思想上、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结合企业管理、工程管理的具体实践经验,不断总结与提高,这门课程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二级学科的核心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练运用的企业管理与工程管理实践当中,得到管理能力的系统训练。结合当代管理学的发展和创新,注意与后续管理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承包、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衔接,为其他管理平台课程及方向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管理的基本理论,对管理学原理要点及历史演化做总体描述,围绕管理各理论和管理的基本职能进行讲解,介绍管理的基本方法;二是结合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讲述管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三是讲述当代管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相结合,重点介绍其实践运用。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体系的安排,突出该门课程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这些均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3.2 完善教学条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①继续进行教材建设。近几年,我们精心进行教材组织,教材组织上注意参考过内外著名的管理学教材,如国内复旦大学周三多等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山东大学徐向艺主编的《管理学》(2005.6),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斯蒂芬?罗宾斯的《管理学》英文原版教材(国工专业使用)和中译版,从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架构,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管理运作过程及理论方法,为更好地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注重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过程的系统性,对管理活动的一般操作过程及相应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作了详细的讲解,从而让学习者在树立系统管理观念的基础上对管理操作过程及理论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另外,课程组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为进行案例教学,我们组织编写了《企业管理实务》(化工出版社,2004.9 ),作为本课程教学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们和计划进行《管理学原理案例精选》教学辅助资料的编写,主要突出面向工程应用的特点。
②注重模拟学习。学院计算中心配有正版SUNTOM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模拟学习中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
③加强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社会实践、企业工地实习等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方法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管理学院已与青岛海尔工业园、中建八局、青岛海信工业园、北船重工、中储物流、宝井物流、青岛建设集团、南通三建、莱西建筑总公司、澳柯玛工业园等企业联合建成固定实际基地,既能满足学生专业实习需要,也为学生观察学习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④充分发挥课程设计的作用(主要是对本科生层次)。本课程安排有一周的管理学论文的时间,主讲教师精心设计论文题目,引导学生就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改革、管理创新、工程管理等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加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的训练;二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保证
4.1 教学方法。
教学以建立“1+1、2+2”的立体教学体系为教学指导原则,“1+1”是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辅导交流相结合,“2+2”是指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法、实验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逐步改变了过去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管理软件模拟教学和实习教学等方法,注意启发式、互动式。
①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经常提问,让同学在管理背景下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
②案例教学与分组讨论,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③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管理学案例、著作、代表人物浩若繁星,通过“我为人人读书,人人读书为我”的读书交流活动,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充知识面。
4.2 教学手段。
目前,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课程精品网站自由下载课件,便于课外学习。相关课程文件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内容、案例资料、管理学论文题目等内容已全部上网。试题库已初步建成。
5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核
传统考试考核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查的缺陷,并且不易克服。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课程考核的改革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①提倡过程考核,变理论考核为理论和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提倡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注意记录积累学生平时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评成绩之中;
②在考核内容上注意知识的涵盖面,考试内容既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有要求学生自学的内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③精心设计题型,加大客观题的比重,精心设计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综合案例分析题等题型,这些题型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内容,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管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④建设试题库,提倡教考分离;
根据管理的一般含义和德育管理内涵的论述,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高校德育管理:所谓高校德育管理,是指高校或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高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在遵循德育客观规律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实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协调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有效组织、调动和利用高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和相关要素,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通过对高校德育管理和高校德育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内容:其一,德育管理的对象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德育资源和一切相关因素,而德育的对象是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二,德育管理是一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特殊管理活动,而德育是把一些具体的德育信息传递给学生,目的是引起学生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其三,德育管理是一个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而德育是社会与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高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
职能(competency)是指人、事物、机构在特定体制中所应有的作用。人的职能是指一定职位的人完成其职务的能力;事物的职能一般等同于事物的功能;机构的职能一般包括机构所承担的职权、作用等内容。高校德育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指高校德育管理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主要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方面的内容。
1.决策与计划职能
决策是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主体是管理者。它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Lewis.Goodmanandfandt,1998)计划就是指为了实现决策确定的目标,提前进行的行动安排。决策与计划职能是高校德育管理的首要职能,决策与计划是德育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高校德育决策就是对高校德育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决定。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提出若干个可行性方案用以进行比较,并且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高校德育决策包含以下过程:一是诊断问题。首先必须要求决策者发现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知道在哪里需要改进。实际情况与预期状况的差异,并提示管理者潜在的机会或者问题的存在。二是明确目标。管理者需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确立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所以说明确目标是高校德育决策中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职责。三是拟定方案。一旦德育目标被正确地识别出来,高校德育管理者就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这一步骤既需要结合上级精神和自身实际,也需要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大量研究和分析相关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搞好科学预测,而且要提出尽量多的方案。四是筛选方案。这一步是评估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选择最满意的方案。由于最好选择通常是建立在仔细判断的基础上,所以德育管理者必须仔细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实,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五是执行方案。选定方案之后,紧接着要对选定的方案组织实施。六是评估效果。对方案执行效果的评估是指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德育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检查是否有偏差,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确保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高校的德育计划是高校德育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德育计划通过将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任务分解给组织的每个部门、环节和个人,从而不仅为这些部门、环节和个人在该时期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依据,而且为决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高校德育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做什么(What),明确高校德育的目标与内容。第二,说明为什么做(Why),这也是阐述完成事情的原因。为了充分调动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与激情,更好地实现高校德育目标,必须明确计划制定的原因和目的。第三,指出由谁去做(Who),即明确实施计划的有关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第四,指出在何地做(Where),即明确计划实施的地点或场所,了解计划实施所处的环境。第五,指出什么时候去做(When),规定了计划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并且明确实施计划时的时间分配,以便于更充分地运用学校的德育资源。第六,是怎么样去做(How),明确了计划实施的方式和手段。
高校德育的决策与计划是指引高校德育活动的蓝图,在高校德育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2.组织职能
组织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客观的、外在的共同目标而相互协助行动的集合体。这是从组织本身作为一个实体的角度来考虑的。其二是指作为一个实践过程的组织,是一个安排特定集体各种活动的过程。我们认为作为德育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高校德育管理中的组织就是建立并利用学校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氛围,科学配置并有效使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将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连接成一个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德育管理,将计划付诸实施并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
高校德育的组织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高校德育组织结构。当德育目标确定以后,德育管理者首先应对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工作内容进行分类,把有联系密切或者性质相似的工作进行合并,并成立相应的工作部门,而且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幅度来确定德育的纵向管理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并且丰富的系统。二是分权和授权,当确定了德育组织结构形式以后,就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适度的分权和正确的授权,分权意味着把德育管理的职权由高层管理者委派给不同的层次和各个部门,所以一定要讲求适度。授权就是把权力委任给各个管理层和各个部门的过程。处理好组织中的分权与授权,有利于组织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三是组建德育队伍。在科学设计德育组织并分权和授权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配备德育人员,包括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任命、奖惩以及对其行为的激励等。四是德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指高校德育管理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在决策、计划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种管理资源,做好协调和保障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高校德育活动。
高校德育管理组织是高校德育决策和计划得以实现的根本,也是高校德育管理者对高校德育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它能大大提高德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高校德育管理的目标并非依靠少数人或者零散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系统中的每个人都能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所以说组织是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目标的基础。
3.领导职能
“领导”从名词和动词的角度来考虑有两种各自的含义:名词属性的“领导”就是指“领导者”,动词属性的“领导”是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领导职能”中的“领导”就是指在一定的组织或者团体中,通过管理者的引导、指挥和协调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高校德育管理的组织职能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必须通过实施高校德育管理的领导职能,才能使这些资源运作起来。高校德育管理的领导是为了达到既定的德育目标,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从而指挥、
协调、激励管理对象的过程。高校德育管理能否发挥预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德育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所以说,领导者必须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取得被领导者的认可,这既需要组织赋予其责任范围内的支配力量也就是权力,也需要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也就是威望。高校德育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首先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宽广的胸怀,能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能给组织成员指明组织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途径;其次要能够协调好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让全体组织成员劲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再次要能为组织成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因此,提高德育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高校德育队伍管理是德育领导的核心,事关整个高校德育工作。德育队伍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增强德育有效性的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政治坚定、业务性强、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是构建高校德育体系的关键。是完成教育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
4.控制职能
斯蒂芬・罗宾斯曾这样描述控制的作用:“尽管计划可以指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控制是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高校德育的控制,就是保障高校德育计划与实际德育工作相适应,以便顺利实现目标的活动。
高校德育控制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定标准。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高校德育管理实施控制,首先就要根据既定的计划的要求和控制对象的客观情况来确定控制的标准。具体地说,控制标准就是要制定出对学生的自身素质和高校德育效果进行检查和衡量的指标及其体系。二是衡量绩效。衡量绩效就是高校德育管理者根据预定标准对高校德育实际工作的成效和进度进行检查、衡量和比较,获得并掌握高校德育具体工作与计划目标之间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并进行具体分析。三是纠正偏差。德育管理者利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客观的标准,对高校德育工作绩效进行衡量,可以发现计划具体执行中出现的偏差。纠正偏差就是在此基础上分析高校德育偏差产生的原因,并且制定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
高校德育控制就是依据高校德育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高校德育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具体高校德育工作结果和预定的标准相比较,来确定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并对这个偏差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高校德育控制是高校德育组织机构健康运转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德育计划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黄卫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黄兆龙,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1 案例教学法的概述
案例教学是管理学课程中经常使用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选择跟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案例,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 独立学院管理学课程的现实状况
2.1 学生基本情况
管理学属于平台基础课,一般安排在专业课程之前。课题组授课的对象通常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衣新生。大一新生的特点是对周边事物充满好奇,多课程大多充满期待,但还没有自我学习和理性分析的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针对这一的特点,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
2.2 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管理学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掌握管理基本概念、基本职能及相关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主要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运用管理的理论和现代管理技术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获得一定的实际管理技能。
鉴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管理学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今后融入社会,进行自我管理奠定基础,并善于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分析企业环境,了解所处的竞争态势。还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比较多的实际情况,在管理学课程目标设置中,要求学生能基于管理学的知识,学会写创业计划书。
2.3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授课方式,一方面对师资、教学设备和教学时间有严格的规定;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的优势
3.1 营造轻松氛围
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言就给分,效果很明显。其次,要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形成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很多学生坐着愿意讲,起来就没声音,主要的顾虑是担心说错被人笑,要帮助学生卸下这个心理负担,积极营造一种只要发言就会得到尊重,所有的意见都会被倾听和记录。
3.2 头脑风暴法
善用“头脑风暴法”,充分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无论对错鼓励学生多多提点子。通常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到黑板上,不断增加新的点子,直到黑板写不下为止。然后再开始归类并逐条开始讨论。经过几次这样的练习,学生会越来越喜欢参与这样的讨论,并为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而倍受鼓舞。
3.3 不设标准
不要在案例讨论一开始就设定标准答案和条条框框,这样一来很容易扼杀一些新颖的创意和好的想法。当然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胡乱讨论,这就需要老师在中间起到引导的作用,适当对主题和重点做提醒。
3.4 小组竞赛
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开展案例讨论,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每次的案例讨论都会被记录,并作为打分的依据,参与讨论的同学也都会被关注,这样可以尽可能多的吸引学生加入到案例讨论的氛围中。
3.5 鼓励独到见解
创意无价。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有独到见解的同学应该更受人鼓励,提倡创新与开拓性地解决问题。
4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三部曲”
4.1 案例的分类和筛选
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参与团队的讨论,最后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前期对案例的选择很重要,通常案例可分为三个类型:(1)简短型案例。篇幅段,内容少,这类案例可以不进行讨论,道理简单明了,只是为了说明某一个理论或观点。(2)综合型案例。篇幅常,内容多,一般是对某个章节的知识点的概况,往往带有很多嵌入性的问题。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事先以电子稿或纸质稿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事先阅读节约课堂时间,等相关知识点讲授完后进行小组讨论或在课堂上集体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需要做好课堂组织工作。(3)时事型案例。选择比较贴近时事的最新案例,作为重点内容课后练习或考试。
4.2 独立分析和团队讨论
首先,老师清楚的传递案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案例的真实情况;其次,将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一遍;最后通过头脑风暴法挑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再一一挑选删减,最后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对课堂的整体把握和控制,并上台发言。
4.3 归纳总结
这个阶段教师要发挥作用了,前面的环节教师不要干涉学生的讨论,只是负责组织课堂避免跑题。这个阶段就要对前面的讨论环节进行深入的总结,尤其要大胆表扬在团队讨论中有出色表现的同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案例点评结束后,还有对相关知识点再次梳理一般,这样效果非常好。
5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的保障
5.1 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式
任何教学模式的选择,出发点都是来自教学目标。只有围绕知识点来设计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比如《管理学和管理者》的内容就适合采用故事导入法,结合企业家的特定和故事来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但主线还是要围绕角色理论展开;《沟通》《激励》的章节采用的方法就可以比较灵活,可以采用电影情景法、角色模拟法、游戏教学法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生动的理解相关的内容。当《控制》的内容就不能采用太多负责的教学方式,容易喧宾夺主。
摘要:在20世纪麻省理工学院依靠着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正确的定位以及实行符合自身的发展策略塑造了独特的学院风格和文化。虽然实用性、有用性、并且以市场为导向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特征,但更强调在更广泛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工科教育形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育才观。本文主要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的简要介绍,探究麻省理工学院在众多美国工科院校中独领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 科研 工程教育
一、麻省理工学院简介
在1861年,马萨诸塞州批准成立了“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自然历史协会”,这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雏形。办学过程中遭遇了种种困难,在美国经济大萧条过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改革“重塑了学院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建立领导地位的信心”,更幸运的是,在二战前夕,通过吸引优秀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正确策略,极大地充实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师资队伍,这些美国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从事着与国防有关的研究项目,所带来的成功为麻省理工学院赢来了广泛的学术声誉。麻省理工学院因二战期间参与军事研究,学院内部建设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在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广泛参与军工企业,顶尖的师资以及政府的巨额投入,推动麻省理工学院向一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迈进。
今天的麻省理工学院是全球知名的一流高等教育学府,包含六个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保健科学与管理学院。其拥有34个系和多个交叉学科中心、实验室和项目研究中心,超越了传统的系别界限,为跨学科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麻省理工学院的独特办学理念
(一)正确的工程教育思想和策略
工程教育的思想早在麻省理工建校时期就已经受到了重视,这是工程教育计划的开始,后来成为了MIT的基本准则之一,并且关键的是这种工程教育思想并没有把工与理相分离,在创办者威廉·巴顿·罗杰斯看来,工程教育思想应该建立在更加广泛的科学知识背景之上。
随着麻省理工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工程教育思想越发凸显了自身的特色。表现在:一是强调科学真理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强调基础科学的作用。这种思想为麻省理工学院日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的发展对具有基础科学、数学和熟练掌握基本工程原理的人才需求增长日益明显,这与传统的技术所需球的实用人才不相同,麻省理工学院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显示出自身的优势,突破传统工程教育的樊笼,在教学方面重视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授。三是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广泛吸纳人才包括本校毕业生加入到麻省理工的教师队伍之中,著名的有建筑师瓦尔、毕业生理查德、克劳斯等等。麻省理工学院对学校自身的工程教育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又不失自身特色。
(二)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并重
刘易斯报告的出台是麻省理工学院对于重视人文科学的一大例证,通过对学校的教育政策、方法和目标进行为其两年的努力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报告主要论述了科学和人文科学二者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者的紧密联系、共同发展有利于整个大学的长期规划。当时的吉利安校长根据刘易斯报告的建议,建立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研究学院,把人文社会科学提高到与工程同等的地位。这时候人文和社会研究学院的主要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科学、语言学等,并建立了斯隆管理学院。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人文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如今,麻省理工学院中的人文学科质量在美国大学中排名并不亚于一些综合大学,其中语言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和哲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全美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排名中位居前列。
(三)注重与工业之间建立密切联系
建院初期,学院的定位是以满足职业需要为目的的工程技术学院,最初目的是训练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教学和管理与工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是麻省理工学院独特的学院文化。实用性、有用性、并且以市场为导向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特征。
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麻省理工学院董事会通过了一份技术计划,主要是为建立与工业更紧密的联系。1930年,工业合作和研究部在大学领导者的重视下,重新焕发生机,加强了学院与工业之间的关系。工业合作和研究部成为了工业需求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机构。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创“工业联合项目”,目的是加强大学和工业之间的联系。之后麻省理工学院和工业界一直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在:工业界管理人士供职于麻省理工学院或其辖下的委员会;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职人员为工业界担任顾问;并且麻省理工学院通过与工业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生为其日后职业做出规划。此外麻省理工学院重视新的科研成果的应用,并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在推动工业发展的同时,为学校创造了经费来源。
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为我国的大学尤其是工科性高等院校具有借鉴意义。也引发了对如下问题的反思:科研的职能在大学中应如何定位?作为高等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否该提到与理工科并重的位置?如何在社会服务职能与大学的基本职能之间保持弹性互动?尤其是当社会服务职能已成为继教学和科研职能之后的一大重要任务时,大学如何实现社会服务的职能?我们应从这些知名大学的独特办学理念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
[2]
[3]
[4]
[6]王海芳等.麻省理工学院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启示[J].科技信息,2007.04
[7]曾晓萱.MIT的奠基者——W.B.罗杰斯及其工程教育思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