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

第1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形势严峻。本文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利用角度作些探讨。总体上看,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贫乏。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我国耕地、林地、牧草地总量2004年分别高达12244.43万公顷、23504.7万公顷和26270.68万公顷,分列世界第四位、第五位和第二位,但人均分别约为当前世界平均水平的38%、31%和35%。以耕地为例,我国一直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9.51亿亩减至18.37亿亩,是世界上耕地资源消耗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迅速下降,极大地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以人均年需400公斤计算(含其他用粮),必须保证在2010年和2020年有1.11亿公顷和1.18亿公顷耕地用于粮食生产,而2004年全国耕地才1.22亿公顷。

工业经迅猛发展导致工业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尤其是重型工业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大对土地资源消耗。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继续挑战耕地资源保护。由于未来十几年我国城镇人口将净增约3亿,大量人口向城镇转移必将直接带动城镇住宅用地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求迅猛增加,生态建设对既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持构成强烈冲击。根据测算,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的全部潜力为2.1亿亩,但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束缚下,后备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对当前高强度的耕地消耗起到缓冲,但无法从根本上抵消耕地持续锐减态势。而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瓶颈”效应。我国土地资源供给将面临着所未有的挑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但是作为人口大国,土地资源的极度稀缺是需要深刻认识的基本国情。

1.人均土地小国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截至2005午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数的40%。

2.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国耕地12208.27万公顷(18.31亿亩);园地1154.90万公顷(1.73亿亩);林地23574.11万公顷(35.36亿亩);牧草地26214.38万公顷(39.32亿亩)其他农用地2553.09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01.51万公顷(3.9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230.85万公顷(0.35亿亩);水利设施用地359.87万公顷(0.54亿亩);其余为未利用地。值得关注的是,未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仅占全部土地的25%。在十分有限的未开发土地中,相当兰部分属于荒漠化等不可开发的土地,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据估计,目前可开发为耕地的土地面积仅约667万公顷(1亿亩)。

3.最宝贵的耕地资源极为稀缺

在全部国土中,耕地只占14%,且总体质量不高。在超过18亿亩耕地上,坡度低于8度的平耕地只有9亿亩,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只占40%,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9%。更令人担忧的是,1996到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计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8、印度的1/2。

4.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

据1999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5.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42%。全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表层土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的化肥。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的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日趋严重,也造成了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的不断增加。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5亿美元,目前,荒漠化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粗放带来的弊端突出

当前在国土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失控,结构失衡,存量土地粗放利用比较严重。1990至2004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将近3.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松散,集聚性差;空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突出。

农村建设有地的粗放问题也非常严重。2004年全国村庄用地2.48亿亩,人均村庄用地达到218平方米,比城市人均用地面积最高限98平方米多一倍以上。

2.未批先建等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依然相当严重

新增建设用地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通过未批先建、以租代征等方式违法、违规占用大量耕地甚至基本农田,使耕地保有量一度处于失控状态。“十五”初期,特别2002和2003年,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达682万亩。到2005年未批先建耕地面积仍然达到30.8万亩。

3.占优补劣造成耕地质量普遍下降

国家多次要求各地在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要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2005年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460万亩,全国建设占用耕地208.1万亩,虽然数量上得到补充,但补充土地的质量上却一直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2005年当年,建设占用的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67%,而补充的耕地有灌溉设施的只占35%。

4.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在l亿亩以上

“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耕地被占用的速度非常快,从1996年的到2004年,8年内平均每年减少1425万亩。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40万亩,耕地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扭转,但全国耕地资源仍然非常有限。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我国耕地缺口将达到1亿亩以上。

5.我国未来占用耕地极限为1.5亿亩

耕地资源是无法通过贸易途径获得弥补的战略性资源。1996-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l亿亩,其中建设占地高达2240万亩,粮食从1996年的5.045亿吨,下降到2003年4.3亿吨,到2030年预计中国将达到16亿人口按照人均年500公斤的粮食需求计算(西方发达国家在1000公斤左右),需要7.2亿吨粮食。目前,世界谷物贸易量每年两亿吨左右,若中国可以获得1/4即5000万吨,我国自产的粮食也必须达到6.7亿吨。假设我国平均亩产达到525公斤,2030年我国耕地面积的保有量就必须达到17亿亩,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占用耕地的极限是1.5亿亩。

三、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安全利用的基本思路

未来20年,要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安全利用,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严格规范地保护资源,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规划总体目标及主要任务。

l.总体目标

――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亿公顷(18亿亩)

――年度供地总量中有偿供地的比例达到80%以上(目前不足6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面积占出让面积的比列提高到60%(目前不足30%)。

2.主要任务

一是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有效保护耕地,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经济发展用地。二是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和制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监督和管理。三足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城乡用地统一市场配置建设上取得突破,保证土地市场健康稳定进行。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交换流转速度和利用效率,切实加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改革完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

四、保障土地资源安全有效利用的对策措施。

1.要更严格地保护耕地

(1)严格保护其本农田。按照耕地的保有量保持在1.2亿公顷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的目标,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重点保护国家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的基本农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监管体系。以建设保护,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基本农田管理和建设水平。

(2)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确定各级、各类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切实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加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严格核定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有效控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坚持按建设项目考核,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确保与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相当。加快建设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提高耕地保护的信息化水平和国家监管能力。

(3)搞好土地整理复垦。积极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制定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复垦质量。加大废弃土地复垦力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4)处理好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保障国家生态脆弱地区治理和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用地需求。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科学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生态退耕标准和指标,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重点做好陡坡耕地、严重沙化地区等的退耕工作,严禁将土壤条件和耕作条件良好的平坝缓坡地退耕。生态退耕地区要确保每个农村人口保有一定数量的基本口粮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

(5)加强新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城乡各项用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要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支持农民最需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重点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电网改造等新农村建设工程用地。

2.要加强土地调查评价和监测

(1)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按照统一标准、技术先进、图数一致、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要求,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在统一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的类型、数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建立各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土地基础数据的信息共享。

(2)建立国家和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开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地区、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执法检查。开展国家级开发区(园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各业用地状况、集约利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的监测。选择土地利用变化频繁、有技术条件的省(区、市),建立省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

(3)加强土地市场调查与监测。深化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评价。开展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使用和交易情况的调查和监测。建立全国土地市场运行监测预警网络和市场信息系统。完善建设用地备案等土地利用监管制度。

(4)开展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和监测。实施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开展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规划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覆被变化、土地退化及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的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角度评价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为农、林、水、环等部门提供公共性、基础性信息。建设全国重点地区的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3.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根本指导方针,全面完成全国、省、市、县和乡(镇)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强化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综合性和政策性,提高地(市)级以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性、结构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对区域和城乡土地利用的调控。按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要求,优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东部地区要优化结构,节地挖潜,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部地区要合理布局城镇和其他建设项目用地,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西部地区要在重点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基础上,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盘活存量土地,加强老矿山等废弃土地的整理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3)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要求,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立土地利用计划分类考核办法,加强实施计划台账管理,及时评估分析计划执行情况,落实计划执行报告制度。

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强化农用地转用及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的规划审查,对违反规划、突破计划批准用地和供应土地的,依法严肃处理。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落实建设用地预审规定,凡不符合法律、规划、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得通过预审。

健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完善约束与激励并重的规划实施机制,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部门协调机制和规划实施评估制度。

4.强化土地产权管理

(1)完善土地权利体系。改革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明确国家土地所有权、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以及各类他项权利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取得和消灭条件等,建立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产权机制。

(2)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任务,及时做好国有土地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变更登记,实现土地登记全覆盖,实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做好地土开发整理、土地置换中的权属管理。

(3)建立完善的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研究基层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经费的解决途径,建立调处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有较高法律政策水平的专业队伍,依法调处各类土地权属争议。

(4)推进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范的原则,以县级为其础,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国土地统一登记体系,实现土地产权信息、土地登记资料的异地查询和土地登记人制度、土地登记自我举证制度,全面推进地产信息公开查询服务。

5.完善土地有偿使用

(1)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严格控制划拨供地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积极推进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调整土地收益支出结构,建立土地基金制度。

第2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关键词: 华南农业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本科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 改革措施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实际管理工作中涉及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手段,需要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于是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及毕业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的基本手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现行教育中,却出现了“部分学校重理论、轻实践”、“多数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文案写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其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改革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方式,以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有所裨益。

1.何为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是众多土地利用问题催生的,旨在加强土地利用与保护、整治与管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一门新兴、问题导向型、应用型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地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工程技术四方面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决定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学科性质要求必须培养“应用型人才”。何为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根据上述学科性质及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2-3]的特性。所谓“宽口径”是指专业知识面要广,反映在课程体系上,则专业课的学科门类应庞杂,必须涵盖地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及数理统计、社会调查、信息技术、测量与遥感等技术课程;“厚基础”是指专业知识要扎实,尤其是基础理论知识;“强实践”则指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土地利用问题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强实践”是最终目标,而“宽口径”、“厚基础”则是“强实践”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2.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现状

“理论+实践”是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致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但具体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式因师资条件不同而各异。华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以培养能在国土、城建、测绘、房地产、物业管理等领域从事土地调查评价与地价评估、土地利用规划、测量与地籍管理、地图编绘、土地利用建库、房地产开发、土地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逐步完善培养计划,理论课程涵盖了地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及数理统计、社会调查、信息技术、测量与遥感等技术课程,其中测量学、土地资源学、地籍管理、自然地理学、遥感技术基础、土地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7门课程开设了课程实习。除课程实习,实践教学还有毕业实习,为期6周;从2007级开始增设了专业综合实习,为期3周;另外,每年一次的专业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锻炼平台。

3.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学科定位有偏差,导致文科化倾向明显。

设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学科定位[1]为土地资源管理的文科化埋下了隐患,大类招生则使这种隐患凸显出来,最终导致人才培养偏离“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基本目标。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大类招生规定四年制本科前两年开设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后两年才开展专业教育、专业拓展教育及实践教育。专业通识教育为专业大类平台课,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大类选定,25—40学分;专业教育为专业准出课程,专业自定,6—8门,15—25学分;拓展教育为专业方向模块教程或其他选修课程,15—35学分,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学分均少于专业通识教育,因此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就尤为重要。目前专业通识课程为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学原理、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保障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后5门课程显然不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也从未开设过,由于总学分的限制和新增这5门专业大类平台课,以前开设的资源经济学、自然地理学、土地行政学、土地法学、土地统计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学、土木工程概预算、建筑识图等专业课程大量缩减,既缩减了专业知识,又损伤了专业技能培养,且大量专业核心课和技能课放到大三大四才开设,与学生的考研和找工作相冲突,学生难以安心于专业学习。

第3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关键词 石河子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定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21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 in Shihezi University

XU Liping, WANG Ling, GUO Peng, GE Benwei

(Shihezi University Faculty of Scienc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on concern, comparing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corps and local think about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about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 in Shihezi University. From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goal, facing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etc.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ajor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Shihezi University;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部在1998年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中将“土地规划”专业和“土地管理”专业合并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①据第十二届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7月,在全国已经有97所高校设立有此专业。虽然在公共管理学科下,但学科发展从一开始就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点,专业定位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相同的专业名称授予学位确不相同,有授予管理学学位,也有授予工学学位,这一点充分说明了该专业并不是很纯的“管理学”学科,但因归并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故部分院校在专业定位上出现文科化倾向。②面对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出现的问题,我院新办的该专业究竟该怎样定位,才能符合新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才能抓住发展机遇、扬长避短,能办出特色和水平,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结合“985”高校、“211”高校或同类水平高校及疆内兄弟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借助于民间对口支援中国地质大学的支持,依托本校地理学科的优势,该专业定位为偏重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专业人才,与新疆农业大学该专业的管理类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但目前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该专业师资队伍中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但年龄结构存在年轻化倾向,也存在学术研究时间较短的基本事实,短时间内无法成为新办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和方向难以集中等问题。作为我校年轻的新办专业,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方面缺少相应的累积,缺少快速发展的平台和条件,专业领域拓广、拓宽、拓深较为困难,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水平与其他院校无法比拟。

2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必须建立在充分判断和利用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因此,客观地认识该专业发展优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成为我校该专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

2.1 内部环境优势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地学基础上兴办的,具有地理学背景和3S技术支撑,在整体大空间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在“3S”技术方面已经有专业教师和科研课题支撑,从技术上可满足土地学科所需的手段和方法。借助于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鉴于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可以利用大学整体资源与相关或相近专业整合互补、交叉渗透,从而弥补先天的不足。

2.2 外部环境支持

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也给予土地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此外,新疆土地资源相对来说面积大,有较好的土地规模经营条件,同时也存在盐渍化等退化问题,为开展土地整理、整治,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提供了环境。再加上内地高校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杭州师范大学等的官方与民间的对口支援,都为该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3 专业发展的挑战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要求高等院校向市场提供高规格的人才“产出”,高等院校只有努力打造特色“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国土资源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结合各高校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要求该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数理基础和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③培养规格中就体现了毕业生要有较高的使用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了解国土资源特性、环境功能、经济和管理与政策法规,专业技术上要求掌握“3S”技术和工程技术,业务上要求能进行国土资源与环境信息的获取、分析、评价和规划管理,具有发现和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3 专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在发展任务上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④《国土资源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土地调查、评价、规划、整治、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⑤先行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已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卓越工程师”计划。⑥我校新专业必须根据纲要以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求,依据自身的客观条件,进行专业建设规划,体现专业特色。为此,需要分析自身的优势、特色和发展潜力,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做好规划。

3.1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通过对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985”高校、“211”高校或同类水平高校继续调研,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继续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每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与课程之间的重组、整合,依托地学优势,继续强化“3S技术”支撑的“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技术型”专业特色逐步凸显,“懂管理”且“懂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3.2 课程体系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3.2.1 课程体系优化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现在的课程体系框架为“必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必修课程模块包括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专业综合、网络学习和综合教育课程。在这种模块课程基础上再通过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把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核心课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土地整理与复垦、土地管理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评价、遥感原理与应用、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分阶段打造成校级二类、一类课程、精品课程。同时,密切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对专业核心课程要加强实践、实习课的教学,加强综合实习,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培养和锻炼。

3.2.2 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专业实验如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土地信息系统实验、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设计等,需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软硬件配备,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如测量学基础实习、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设计、土地软件综合应用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进一步完善校内校外两个实习平台建设,特别是依托对口支援高校的企业开拓实习实训和专业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项目实践和技能培训,了解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们适应当前土地资源管理新技术的基本技能。对学生实施导师制并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或平台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SRP)、大学生GIS设计竞赛等进行创新能力环节培养。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该应用型专业的投资力度,建设具有特色的实验室、实验实习基地,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的硬件条件。

3.3 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决定着专业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地缘条件,对新增专业在进十年还是应该给予优惠政策的,循序渐进地引进一批科班教师,带动该专业多出相关成果,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才有潜力。同时还需通过本校教师短期培训等措施实现自我培养,通过到对口支援学校进修和带队专业实习加强青年教师参与实际业务的能力,加强青年教师学术骨干队伍建设,通过教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申报等参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推动该专业教师队伍向前发展。按照课程模块和质量工程建设,外聘国土资源局高级研究院为兼职教授、副教授,依托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吸纳土地科学人才跨院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使团队的整体结构更趋完善。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第八期“263”项目(SF08007)

注释

① 卞正富,金丹.中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J].中国土地科学,2008(5): 57-61.

② 刘玉莲.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公共性的丧失及其对策[D].浙江师范大学,2012.

③ 王汉兵.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4.

④ 黄贤金,刘友兆,陈龙乾等.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2):50-54.

⑤ 卢新海,张继道.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7(2):30-33.

第4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34-0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开始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1]。截止至今,全国有80多个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问题。

据调查显示,自2006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在降低。而该专业对口的部门却表示专业人才缺口很大,主要的原因有:(1)一些院校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解片面,没有根据自身情况设置本专业,陷入了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的困境;(2)在教学中往往以教育者为中心,缺乏与企业、政府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3)自金融危机后,大学毕业生盲从考研,影响了研究生、博士生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研究意义

鉴于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必须实现从注重知识型人才培养逐步向注重具有创新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变[2]。本文主要探讨了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问题,以期达到课程体系结构合理、设置科学;教学内容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学实践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发展。

二、正文

(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

掌握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过相关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够独立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可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具备专业素养、从事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

因此,我们在培养时须处理好专业的刚性要求与弹性要求。在实现现代化综合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发挥各个院校本专业中的优势,培养具有相关方面高素质专业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达到加强本专业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性。以管理学、经济学、土地资源学、法学等为基础,以公共管理理论为核心,以规划、信息技术为手段,多学科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学科。

2.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3.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政策性、时间性较强的专业,有关理论和方法受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4.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我国特有的年轻专业,相关的理论发展在摸索发展阶段中,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理论和方法,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道路。

(三)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综合考虑时代特征、学科特点、地域特色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等要求,教学课程改革以“整体发展、”以人为本“、重视个性[3]、创新型人才”为立足点,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形成刚性与弹性有机结合的能动机制。教育课程充分体现学生观,将学生从被动的参与者转变成主动的执行者。

1.横向课程体系。横向课程体系指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提高整个专业人才基本专业素养的基础上,结合各院校的地方特色,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包含国家课程、地方院校特色课。国家课程是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本专业的培养水准,由专门机构硬性规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能力相关的课程。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专业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课程体系,但是专业设置的规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其内容包括:(1)德、智、体、美等方面修养的培养有关的课程以及社会调查实践课程;(2)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3)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基本的专业素养有关的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地方院校特色课则是以“以学生为本”,发挥各院校的优势(学术上、地域文化等),制定个性化教学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特色[4]:一是院校特色。各院校以原有学科为基础,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如,湖南师范大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地理科学背景中创立,形成了以土地资源管理为主,与房地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课程体系。二是地方特色。各个院校的学科发展要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专业课程设计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则偏重于农学类,像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学、植物地理学、农业生态等,而湖南农业大学位于长江以南,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因此其偏重于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土地开发与保护等。

2.纵向课程体系。纵向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各院校土地资源管理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主体,结合专业的特征和专业定位,其基本结构分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

(1)课程教学。①公共课课程:着眼于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是国家课程重要组成部分。②专业基础课程:侧重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关的课程,是本科教育国家课程的核心部分,要求掌握与专业相关的重要领域的重要理论以及创造过程、应用方向。各大院校必须以国家课程为参考,并适当的增设一些与院校特色课相关基础课程。③一般专业课程:依据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制订一个科学的专业知识构建体系。④专业化课程:是课程设置能动机制的主要部分,包括专业方向的新技术、新理论方面的有关课程。课程的设置应是在在一个良性的社会反馈机制的基础上,开设市场需求的新课程,以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实践教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最终体现是培养出具有特色的学生,其主要体现在能不能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较为充分的市场需求,实践能力高低是市场经济下人才需求的依据[5]。土地资源管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①课程实习: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实验、社会调查以及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探讨、高年级学生讲述经验和体会、专家作报告、组织专业知识竞赛等形式。②专业实习:各院校与国土局、勘测规划院、土地房地产评估等相关部门、中介公司进行人才、技术交流,建立实习基地和专业交流等合作。③科研项目:各大院校发挥本院校的优势,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科研项目以及各院校老师承担的重要项目。④毕业实习:毕业实习能够反应学生综合技能,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在校内外“双导师”[6]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实习的企业和单位,制订自己的实习计划,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完成实习任务。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采用“集中式”实习和“分散式”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6],侧重提高专业能力。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则重点培养科研基础能力,为今后的科研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总之,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践教学,最大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毕业生毕业论文的质量的同时顺利的完成了学生的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整个过程中,体现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学校+实习基地/用人单位”的综合培养新模式。

3.横向课程体系和纵向课程体系的关系。横向课程体系与纵向课程体系共同组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横向课程体系是纵向课程体系的基础;纵向课程体系是横向课程体系的具体化。因此,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综合两者的情况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才能够得到科学地发展,实现专业的定位目标。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说过:“教学应当严密组织,务必使每年、每月、每日都要环环相扣,务必使每节课程都有相应的课题,不致失落了主题或颠倒了顺序。”[7]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基于Web的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构建已经实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实现突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裴斯泰洛奇说过:“技巧和能力唯有通过实际的应用才能发展”。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合理的利用大学生专业实践的黄金时期——寒暑假,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科学实践。

1.大学一年级。大一的学习在沿袭高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转变。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加以自主学习的引导。以教学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和实践内容(寒暑假课程设计)为辅;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

2.大学二年级。以学生本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为主,学生统性的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行业情况。该阶段的课程教学: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一般专业课;实践内容:在校内,优选和整合本专业的实习设施和场地,满足专业新发展的要求。在校外,企业合作和交流是关键。鼓励一线教师进行科研活动,特别要鼓励教师和企业进行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机会,尤其要充分利用寒暑假。在意义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中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3.大学三年级。课程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一般专业课,专业化课。采用情景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毕业后从事的方向并选修相关课程。教师引导学生专研专业问题,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课题、项目研究或者自主申报课题研究。

4.大学四年级。大学四年级是学生角色转变的转折点,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生面向社会为主。教学课程主要有专业化课,实践教学就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度,广泛地与国土局、房地产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与地产估价公司、土地规划咨询公司的进行合作指导。

三、结语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管理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自本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以来,土地资源管专业向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与社会化发展,培养创新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是土地管理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培养人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着手,以学生为本,引导大学生参与课程制定的过程,制定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内容革新机制。一方面,大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绘画自己的未来,增加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另一方面,教育者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与学生沟通的纽带作用。以改变目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的现状,形成刚性与弹性有机结合的能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吕巧灵,李玲,路婕,薛晓娅.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6,(10):169-170.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Z].2005.

[3]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日本,澳大利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杨君,林瑜.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沿革特色及学科建设分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科学社会版),2008,(9):78-80.

[5]杨小艳,陈龙高,等.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与发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9,(4):74-76.

[6]徐红丽,张宇.浅谈当前形势下工科院校生产实习的出路[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12):89-91

[7]钟启泉,张华.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0]243号),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行发教务字[2010]87号)

第5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本科生就业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和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沈阳建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07年至2016年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从就业人数,就业率,就业地区流向、就业行业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转型试点的顺利实施以及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沈阳建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本科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23-02

“就业”是国家和民生的根本[1],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均与就业息息相关。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2]。沈阳建筑大学作为建筑类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7年的首批本科生毕业,发展至今已有十年,2016年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二批本科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因此,对10年来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对应用型转型试点的顺利实施以及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1.就业人数与性别构成。沈阳建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7年培养的首届毕业生到2016年已累计有10届共297名本科毕业生,平均每年毕业学生在30人,毕业生性别构成为男生193人,占毕业生总数65%;女生104人,占毕业生总数35%。2007年到2013年毕业生中男生约占七层,女生为三层;2013年之后,女生比例大幅提高,接近50%。

2.就业率。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平均为90.2%。从2007年首批毕业生就业率的88.2%到2011年的95.7%,呈稳定上升趋势;2012年以后,就业率有所下降,2015年最低,就业率84.2%,2016年就业率为92.9%,有所回升。

3.就业地区流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较为集中东北、华北地区,接收就业人数占总数80%,达到235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就业人数比例为12%;西南、西北地区仅占8%。

4.就业行业流向。主要有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攻读硕士、其他企业等6种类型,其中其他就业包含自主创业人员。到国有企业的毕业生78人,占总数26.3%;事业单位就业24人,占总数8%;公务员8人,占总数2.7%;其他企业就业108人,比例为36.4%;考取硕士及出国留学31人,占总数10.4%。

二、本科毕业生就业特点

1.就业率所有下降。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本科生就业竞争愈加激烈。2012年以来该专业就业整体形势呈下降趋势,2015年最低为84.2%,低于全国平均就业率94.8%十个百分点。沈阳建筑大学属于建筑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开设了部分建筑类课程,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本科生的接收或提高入职门槛、限制接收非本专业学生等。

2.就业地区分布不均衡。就业地区流向沈阳、长春、哈尔滨等省会城市是接收生源地毕业生的主要地区。首先,沈阳建筑大学的学生生源地以辽宁省本地为主,约有36%的学生来自省内,通常该部分毕业生会首选沈阳择业入职;此外,北京、上海、天津等沿海开放和经济中心城市对毕业生吸引较大,该部分地区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仍以生源地为主,大部分西部地区生源地的学生毕业后也选择在该地区就业。

3.就业行业流向以建筑类企业为主。毕业生的行业主要以建筑类企业为主,其次是房地产企业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有70人在以中国建筑集团及其他国有建筑企业为主的国有企业就业;67人选择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就业;国土相关领域就业人数64人,其中在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单位工作20人,国土资源技术咨询行业企业就业36人,市县区的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8人;考取硕士及出国留学就业的人数中,只有45%的毕业生选择了与本科专业相关的硕士专业就读,55%的毕业生选择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工程管理等专业继续深造。

4.未就业毕业生以女生为主。未就业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在39人未就业毕业生中,30人为女生,主要集中在2012年以后。由于招生规模基本保持不变,男生所占的比例呈明显下降,女生比例却呈现出上升趋势。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容易得到女生的青睐,如果考取公务员成功,工作十分稳定,但是如果公务员考试失败,很多女生选择第二年重考,因此未就业率在2012年以后有所上升。同时,大多数用人单位首选男生,也是造成未就业女生居多的又一原因。

三、Y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老而新的专业,是专业特点强、涉及学科较多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由于该专业在沈阳建筑大学创办时间较短,而且本科生的培养导向为积极适应社会就业市场对本科生的人才需求,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并没有集中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相关政府企事业单位就业,体现出建筑类高校的就业特点。

参考文献:

第6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问题;解决

引 言

我国拥有960万km2的国土,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充裕,从最为受关注的耕地资源来讲,我国可利用的耕地资源现状并不乐观,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少,高质量耕地资源少,耕地后备资源少,因此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是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土地资源管理,近些年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法规不健全,法规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1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

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具有了规定土地资源管理的专项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法规制定较晚,发展时间不够,因此具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比如某些方面法律约束的缺失,或者法律条文中某些含义模糊的字词,都会给土地资源的依法管理增加难度。例如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规定的“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这里对“公共利益”一词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这就使得管理时的土地征收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化问题。再如,第十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这里“总量不减少”并没有提出需要保证耕地质量和生态条件的等值,这就很有可能造成占优补劣现象。另外,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还体现在其滞后性,由于我国当前的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对象偏向城市,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约束和完善相对较少,因此在应对新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问题时没有相对应的法律规范可以遵从,例如在解决特殊群众集体性土地资源纠纷时无法可循,这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容易趋向于被动形式。

1.2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法律法规执行落实效果差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现存的又一重要问题,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已有成文规定,但是却由于多种原因没有被有效的落实执行,比如虽然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禁止单位和个人非法征用土地,但是许多地区滥征土地现象严重并且无人制止。

1.3 管理体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土地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某些部门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确,职能重合,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在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从而降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执行效率。

2 我国土地管理现存问题解决措施

2.1 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对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法规特别是《土地管理法》的完善,首先需要明确政府的保护耕地的职能,用法律来要求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耕地,维护排灌等相关服务设施。其次,对占用耕地的规定,如果是经批准的非农业性建设,应该遵循“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并明确开垦土地质量和生态条件与被占用耕地相当。再次,要规定明确的土地用途改变批准流程,土地使用权的享有者或承包经营者利用的土地为耕地时,应限制其使用权和承包权,如果权力享有者想变更土地用途,将土地变为非耕地,应按照正规审批流程争得县级以上政府批准,方可进行变更。最后,由于基层管理部门与群众联系紧密,对我国土地管理问题也有更切合实际的了解,因此县级及以下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法律的立法单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及时向上级反映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做好高层与基层的沟通,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立法更加实用和有效。

2.2 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建设

完善土地管理体制建设,主要是对土地管理部门职能进行明确规定和详细划分,在保证明确无异义的前提下,将土地管理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不同部门当中。

2.3 加大土地管理执法力度

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如发现有滥征耕地和土地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并依据“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责令破坏者进行土地资源的修复和功能完善。其次应该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当相关的领导在决策上出现失误,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损失,甚至是群众极度不满事件的发生,都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2.4 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更加根本的一环就是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涉及的知识技术层面较多,如果要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依法治理,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将经济、法学、管理学、区域学等诸多学科的人才集中起来,组建完备的土地资源管理队伍,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依法有效管理。

3 总 结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今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和进步方向,仍是完善土地资源法制建设,促进依法管理。首先需要完善立法,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法律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法律条文的细节和含义方面,应该更加细致明确,让法律的约束效力更加充分的发挥。其次需要完善管理部门的体质建设,明确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现象,再次,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法律意识,并注重健全管理队伍的人才建设,保证管理过程对多学科知识应用时有专业人才负责,从而有效保证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依法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丹,符海峰.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向导,2014,(3):52,60.

第7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国土资源管理;技术应用

众所周知,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深入的应用,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思想的提出,促使了以网络为媒介的新技术的运用,因此,在近年来,我国开启了信息化工程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新进程,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及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它的应用解决了国土资源管理的迫切现状,提升了工作效率,信息化技术建设及应用对国土资源管理可谓是具有高瞻性、远见性的,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高效进行做好保障。可见,促使我们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国土资源的管理工作,因此,近年来开启了信息化工程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新进程。

一、信息化技术与国土资源管理概论

1.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科学技术,是主要应用于管理企业和采集、处理信息等方面的,它是真实应用中所采用的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IT技术等各种技术的总称。此项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性和独有得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应用的,当然,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实施信息系统的应用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客观性,能分析整合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都是无法人为完成的,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可见,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还需更加深入。

2.国土资源管理

一直以来,关于国土资源的数据都要经过详细的测评、计算与估评等,十分谨密,国土资源管理也可谓是综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等一系列学科,共同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的工作的进行。因为土地资源管理本身就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学科,它决定着我国每一寸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并预计从中获取的最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促进着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关系协调和规范,以最优化的方式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属于可调节我国国土资源的一种重要的载体。我们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土资源管理就决定着如何促进国土规划和资源利用,其管理过程带来的影响巨大,同时也将会不断计划并尝试提升着我国国土的利用价值。

二、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认识到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管理国土资源的管理系统在不断的革新过程中,一步步将管理工作全面进行起来,国务院也在政策上做到国土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提升,近段时间里,并设立组织了“金土工程”项目的实施,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加大了挑战性,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将地形、地体上的详细侦查的工作更为高效化,简便化,做到了国土资源的利用优化工作的全面覆盖管理,真正达到国家新项目实施要求的效果与目的,有效的遏制了出现大量的非法占有土地现象,真正发挥了“金土工程”的实施作用。当然,实施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不仅表现于此,还体现在这一方面。

2.信息化技术的合理运用

(1)土地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其基础便是土地基础数据的集合与整理,总结出数据才能真正进行接下来的管理、估评等一系列工作。在实施方面,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对土地基础数据的全面清算,加强土地利用情况的掌握。建立起良好全面的数据库,将土地闲置与利用现状进行科学性的、总体性的规划,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土资源管理现状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也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网络化的农村耕地管理。网络化的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传输等过程较之前的工作效果,差别是悬殊的,针对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宗旨与目的,我们必须了解到网络化的农村耕地管理的必然性,我们知道土地利用情况具有极大动态性,这些是人为无法及时得到整理得,而将农村耕地业务受理、办理、公示全部实现网络化,网络化的管理有利于整合动态的土地数据信息,相关政府就可以依据网络化的数据严格规范管理的进行,做到对农用土地规划、保护、利用的政策不断地优化,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公众,使土地资源利用更为合理。

(3)执法监察力度的加强。在一个政策规定与实行过程中,政府可谓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在政策实行阶段必须加强监察与提醒,并及时收集调查试试效果,做出改善,这主要是政府具有执法监察的权利。近年来,一些恶劣的现象屡次出现在公众面前,例如开发商的欺瞒手段、政府人员伪造调查表、监察工作的松懈等等,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绩效,因此,政府必须加强执法监察力度,对其实施宏观动态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解决,这些在保障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同时,也稳定相关政府机构与公众的利益关系,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确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结语

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的发展也随之越来越迅速,因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我国各个领域的管理政策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国土资源管理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由刚开始面临的信息化技术的冲击带来的技术上的不足,到现在的信息化技术在不断的推进土地资源管理愈来愈科学化、精确化、规范化等,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也越来越充分合理化,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革新的脚步永不停止,技术的进步还需以后日子里的探索,为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和配置土地资源的科学性、合理性,不仅仅需要我国相关机构加强自身的服务水平,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做出努力积极采取改善政策,如此,社会的发展也将永不停止。

参考文献:

[1]郭雁洁, 信息化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50-150.

第8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类培养;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96-02

2001年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并于正式实施“元培计划”。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大类招生培养渐成趋势。近年来施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的高校也逐渐增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始在2011级182名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于2012年10~12月进行了第一次大类分流,一志愿分流率为82.42%。三年来,学院多方论证、认真探索,先后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提出了“三课(课程、课堂、课业)”的培养要求,明晰了“三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三协同”(通识教育与专业培养、课堂内外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者协同进行)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共管理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现开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4类专业,并设有城市管理(区域经济管理)方向。这5个方向各自成系,即设有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城市经济管理系和区域经济系。5个方向均归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专业培养,目前逐渐形成了“一导转二分流三专引四实践”的培养路径,即:大一本导制、转专业,大二大类分流、大三专业引导、大四参与实践等时间序列人才培养流程。

一、一导转

一导转,即大一开始本导制、转专业。学院遵循大类培养重在培养的教育思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课程为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而尚不能接触专业课的现实情况,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同学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深入指导,逐步形成重学习、求进步、努力进取、志存高远的良好学风教风,学院经问卷调查和长期酝酿,决定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是城市学院为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院针对同学们的学习发展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本导的作用,对同学们答疑解惑,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发展引导,以利于学生尽早成材。学院本导制实行“1211计划”,要求本导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大学生活、科研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本导生每1月撰写并交给本导一份学习汇报,内容包括在学习、生活、科研、成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下一步学习计划及安排。本导每2月撰写并上交所在系一份本导工作表。各系每学期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会,并向学院教务办提交1份学期本导工作总结。学院每年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大会,对优秀本导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从实施效果来看,本导制有力推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也为转专业、大类分流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13年10月16日,为进一步督促本导工作,学院举行了本导工作学期交流会,各系代表教师和学生谈了自己参与本导制的体会和感受。本导对接后,根据学校安排,一般于每年3月开始转专业。所转对象为学年第一学期专业(方向)排名前30%(按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规定修读的必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所得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名额遵循四舍五入原则)的新生。基本流程包括学院报送计划、公示具有转专业资格学生名单、学校教务处公布转专业计划、学生提出申请、公布报名情况、考核选拔、资格复核、手续办理等事项。

二、二分流

二分流,即在大二(第三学期)实施大类专业分流。根据大类招生计划,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2011年秋季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先按专业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进入相应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既定计划,学院在2012年秋季针对2011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大类专业分流。自2012年10月12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起,到11月26日学院公布具体分流方案止,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平稳、顺利地把182名同学按照每班26人的规模专业分流为6个方向7个班级。其中150名同学被分流至第一志愿,一志愿分流比例达到82.42%。

1.成立领导小组,上线分流专栏。为确保按大类招生的182名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在2012年10月12日召开院务会,成立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领导工作小组并挂网公示。同时,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拟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对大类分流的原则、依据、模式、程序、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第一志愿优先、根据学分绩点成绩排序、学院综合统筹等分流方法和原则;挂出大类分流工作及时间安排表,详细明确了学院需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如安排分流、网站建设、举行集中推介会等,也具体安排了各系需完成工作清单如上报计划、上传材料、参加推介会、分别推介等内容,并挂网公示。根据既定时间表,学院要求各系在10月24日前把专业介绍材料提交学院,学院负责在网站建立大类分流专栏,以便同学们查阅、交流、询问、比较,充分认知各专业(方向),为具体分流工作进行前期充分准备。2012年10月31日,由学院组织安排5系在博学楼阶五教室进行了大类分流专业集中推介会。推介会由教学副院长主持,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区域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城市经济管理系教授等进行具体专业介绍。最后学院进行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

2.公布学分绩点,进行专业分流。在充分进行前期专业介绍沟通的基础上,学院教务办公室老师组织核算了182名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各系也申报了分流计划。学院于11月9日正式挂网公布了同学们的平均学分绩点、各专业(方向)分流招生计划和志愿调报表。要求同学们根据绩点成绩和招生计划,在11月18日前填报分流志愿表,并上交学院教务办公室。根据182名同学的分流志愿表,由学院院长助理召集各系系主任开了前期摸底会和专业分流院务会。23日公示分流结果。总的来看,学院有序推进分流工作。所有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所有制度、程序、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挂网公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分流的依据及条件进行。分流主要遵循第一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全院统筹调整、及时与同学沟通的工作方法。根据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由院班子讨论通过基本原则,各系负责人根据分流原则和计划共同协商、调整和确定班级规模,根据商定人数依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序并商调名额。名单确定后经学院院务会审定。由于工作较为细致扎实,分流工作实现了既考虑学生志愿方向又兼顾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机平衡,整个工作过程平稳有序,同学们没有发生过激矛盾和突发事件,教师们受到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为今后的分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三专引

三专引,即在大三开始专业引导。根据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同学学习完毕基础课、专业调整之后,学院统一安排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一门学生对应一位教师,开始专业指导教育。专业引导主要强调对所学专业基本概念的思考、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学院城市经济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突出强调发挥学院为在京部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优势,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等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以致用”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四实践

四实践,即要求学生在实际部门参与学习和工作实践。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5系各有对口政府部门,如行政管理系对应国家工商总局、北京市工商局,土地资源管理系对应国土资源部、北京市国土局、城市经济管理系对应北京市市容市政管委、城管局等,学院也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相继建立了30余个实习基地。因此,学院要求各系在大四时能够把同学们送到对口部门参加学习实践。例如,2013年6月28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召开了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实习生欢迎会,分局副局长、学院副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分局人教科科长主持,分局14个部门负责人和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2名学生参会。此次大学生实习活动,是丰台工商分局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共建“消费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简称“双基地”)活动的延续,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岗位,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22名大学生分别在分局人教科、办公室、登记科、市场科、食品科、消保科、信息中心等14个部门实习。

参考文献:

[1]毛润政,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4).

[2]何晓柯,王河江,陈国营.独立学院“胜任型”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现代物业,2012,(5).

[3]王丽梅,牟芳华.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黑龙江教育,2012,(7).

[4]陈华平.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能力-需要-结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广西教育,2012,(10).

第9篇:土地资源管理学科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107-03

1 培养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供求矛盾的突出,土地资源管理毕业生逐渐成为解决土地利用、规划、整理等一系列人地关系问题的主力军,企业和行政部门都需求大量的既懂土地管理理论又掌握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逐步被市场放弃,因此,培养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门人才是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必然选择。

2 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调研及专业发展需要,沈阳建筑大学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试点转为应用型专业,确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土地管理的综合能力,具有测量与制图能力,土地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土地估价技术能力、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析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运用专业软件处理本专业业务的能力,具有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译的基本能力,具有调查分析和应用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1]。

3 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具备的实践能力

3.1 测量与制图能力 测量与制图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课程设置时注重测量与制图基本功训练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素质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图测绘、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等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基本方法。课程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GPS(RTK)、全站仪等仪器及专业制图软件(如CASS、ARCGIS),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完成土地调查、地图绘制等一系列工作,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为学生今后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地籍测量、土地登记等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土地信息技术运用与开发能力 土地资源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既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又能进行程序开发的土地信息专门人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学习和ARGIS、MapGis、SuperMap等专业软件的实践应用,使学生具备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预测和二次开发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土地资源调查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估价及整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运用与开发积累经验。

3.3 土地估价技术能力 土地估价能力是学生毕业后最早与市场对接的技术能力,也是土地资源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通过不动产估价、房地产估价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房产估价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考取国家注册“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的理论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及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评定出某块土地或多块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某一时点的价格,具备独立正确的完成估价报告的能力;为学生从业后的后续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

3.4 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 土地规划与整治能力是针对解决土地利用问题而产生的技能,直接面向市场需求。通过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程序,熟练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设计、学会撰写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掌握土地整治的方法,学会如何盘活存量土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根据土地规划与整治的技术特点,我校安排了土地利用规划实习、土地整理与复垦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以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教师科研的实际科研项目或模拟项目为依托,使学生参与土地规划、整理与复垦的方案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比分析,真正做到即学即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并逐渐承担项目、成为合格的技术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5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析能力 土地与房产一直是密切联系的,房地产开发和投资能力是建筑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通过房地产经营管理、房地产投资分析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地产开发、经营、投资及策划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影响房地产投资因素,通过课程设计和市场调研,能够根据楼盘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房地产拟投资项目作出正确的技术经济分析,能独立进行前期策划,具备进行房地产市场综合分析和房地产开发决策的能力,具备编制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参与房地产投资项目调研和策划的能力。

3.6 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作为建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很多与建筑密切相关,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建筑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独特的能力。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工程管理、工程造价辅修专业的学习及为期3周的工地实习实践,使学生熟悉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具备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 实践能力支撑体系构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除了依托上述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习外,还要配以专业实践巩固理论教学效果。

4.1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应用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理论教学,实现知识融合,培养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涉及的地图学、测量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与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航测与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整理、房地产投资、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需要实验室支撑,完备的实验设备是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条件,完备的实验室可以有效的提高实践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必须建立适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的综合实验室,包括地理信息实验中心、测量实验室、土地规划与整治实验室、3D仿真实验室、制图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室,让学生通过实习实验切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专业技能。

4.2 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能力的培养单独的依靠校内实习是不够的,校企联合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产学研实习基地是教学与社会结合,学习与工作、生产相结合的整合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建立产学研校外实训基地,既可以加强教学、科研及与地方服务的联系,以实习促进科研、教学与服务,将教学与服务融入科技发展中,又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进入社会的工作形式,积累实践经验,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总结实习中的不足,提早查缺补漏。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教学模式,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是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的必然选择。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按照实践能力要求,共选择地籍测量、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估价、土地整治与复垦、土地信息技术开发、房地产开发、土木施工8个方向的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进行为其9个月的“三明治”实践教学,做到实训基地设置与就业发展需求贴近,实践教学与岗位要求贴近,为学生就业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4.3 实践教学制度的建设 实践教学不但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将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还要求实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制度是确保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首先,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签订实习合同,制定详细的实习实施方案,明确实习的目的、内容、范围、技术依据、技术路线、进度安排及实习中的注意事项等,认真学习实践手册,明确实习单位和学生在实习中的内容、责、权、利,然后按照各自在实习中承担的角色开展前期工作;其次,实践中心与实习单位提前做好沟通工作,确定本次实践的技术要求和校外指导教师,保证实践任务的接受和顺利完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第三,由于实习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因此实践中心和实习单位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以积极应对及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最后,制定实践过程管理规范,要求学生按实践单位要求按时、保质保量的参加并完成相关实习工作。

4.4 专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践指导教师的实习效果的好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实习的全过程指导。我校的“三明治”专业实践施行双导师制,校内和实习单位各有一位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由专业教师担任,负责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校内指导教师也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掌握学生的实际实习状况和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积极帮助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认真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指派,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实习工作安排与指导,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实习评价。校内实践指导教师要选择有责任心、能够认真负责的督促学生较好的完成实习任务的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能与校外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教师。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选择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给予一定的实习指导费用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4.5 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有效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能反映真实的实习情况,公正严格的考核机制可以提高学生好好实习的积极性。考核评价体系分为日常考核、抽查考核和效果评价三部分:实习期间的日常考核是督促学生按照基层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每天的出勤,按月考核实习情况,每月实习工作结束后,以月报的形式审查1个月的实习工作内容,不按期汇报实习情况视同没有参与实习,需要重新实习;抽查考核是指导教师随机的抽查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对于抽查时缺勤的学生,要求补做实习,真正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实习实践工作,否则不予参加实习成绩评定;效果评价是在实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和上交的实习材料,通过实习答辩的形式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实习效果分析是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和企业的反馈,分析学生在实习中欠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及时修订教学计划,补充不足;此外,学生根据实习情况,也要进行认真的个人总结,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反思进入社会后还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就业积累经验。

4.6 激励机制体系的建设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实习积极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首先,认真的实习实践指导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为期3周的土地调查综合实习,指导教师需要每天不少于8学时的时间带同学去野外实地调查与测量,周末几乎都是加班工作,从调查、测量到制图,工作量相当大,但是,到实习结束,2位指导教师能分配到的工作量只有12个学时,远不能和实际付出工作量成正比,这样的机制使有的实习指导教师失去动力,开始慢慢转变实习策略,不再亲力亲为,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建立实践指导激励机制,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分配工作量,而不是教条的按周数计算。其次,学校可以根据实习实践情况设定专门的实践奖学金,激励学生认真参与实习,对于全身心投入实习且实习成果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学金和成绩的双重奖励,使学生重视实习,通过实习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切实提高实习效果。

5 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迫切需求大量有实践经验、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3]。为了解决高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土地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转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教学促进就业,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高级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凡文,李海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2):210-213.

[2]王h,孔凡文.基于市场需求的土地资管理专业核心应用技能培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0):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