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设计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协调处理全面性、系统性、具体性、层次性和灵活性几个
原则性的问题。由于制约的因素多,关系比较复杂,因而设计课程目标还需要掌握明确教育目的、分析教育需要、选择表征形式、形
成目标体系等一些基本流程。
[关键词]课程目标设计依据原则
[作者简介]刘俊平(1970-),男,湖北潜江人,荆楚理工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孙泽文(1957-),男,
湖北沙洋人,荆楚理工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湖北荆门448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99-03
课程目标设计,既是一个知识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要一、课程目标设计的一般依据
做到明确与合理的设计目标,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课程目一般而言,课程目标从属于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教育宗旨
标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课程目标设计必须遵循哪些原则,课程目和培养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目标转化到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去。从
标设计有着怎样的流程?恰当地解决这三个问题是进行当下课此意义上讲,课程目标就是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在教育活动中
程改革的基础性工作。的具体化。关于课程目标的依据或来源问题,学者经过长期的
思考和实践,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塔巴在《课程设计的一
般技术》中论述了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社会的研究、对学
生的研究、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泰勒提出来的课程目标的三
个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
议。我们比较认同的课程目标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者
身心发展的特点、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科发展的客观
要求。
1.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是教育活动
最基本的出发点,课程的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其身心发展,使其行
为方式发生各种改变。视学习者需要于不顾的课程绝不是好课
程。因而,在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中,要时时关注学习者身心发展
的各种需求,尊重其个性、体现他们的意志,视他们为一个“完整
的人”。泰勒认为学习者的需要可包括六个方面:健康、直接的
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生活以及与亲朋好友的关系)、社会公民关
系、作为消费者方面的生活、职业生活、娱乐活动①。因此,要在
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学习者的共同需要,还要关注其个性
化需要。特别是要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
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以及关于学习发生条件等方面进行研
究,注意研究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只有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作为课程目标制定的直接的、重要
的依据,以一种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意义的方式,帮助学习者满足
各种需求,才能沿着社会要求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较为一致的
方向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包括两
个维度:从空间维度看,是指从学习者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从时间的维度看,当代社
会生活的需求不仅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
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本
质上并无二致,学习者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
为明天走向社会做准备的过程。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
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它在传递社会文化遗产的过程中,
实现着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为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
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课程目标必须具
有国际视野,应把本社区、本国家、本民族的需求与整个人类的
需求统一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民主
与公平性。社会需要是代表了前进方向的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要求,代表了大多数人利益的要求,在将社会生活的需求确
定为课程目标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任何公民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
权利和义务,体现社会民主和社会公平的原则;三是超前性。教
育虽然受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等因素的决定和影响,但它又
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超前性。课程目标不仅要适应当下的社会
需要,而且应超越当下的社会现实,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头、预示
未来社会的状态和需求,以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中的社会。否则,
课程与教学目标就落后于时代,学习者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3.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载体,具
有专业性、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也正是通过学科的方式,人
类的知识才得到最有系统、最有规律的组织。因此,确定课程目
标必须考虑学科的发展,必须研究学科知识、类型、发展及其价
值,客观地反映学科知识增长的客观要求。
将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时,需要合理明确
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在于理解世界、与
世界更好地和谐共存,在于提升生活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控制世
界而仅限于对功利的追求。(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只有整合了
人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知识才有价值,它才能使人类获得
自由解放,才能使社会不断臻于民主公正。科学精神的知识与
人文精神的知识,两者不能偏废。(3)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课程知
识负载着社会意识形态,衍生着文化、种族、民族、阶级的差异和
不平等,它究竟是推进社会民主和公平,还是维持社会的不平
等。而那些践踏社会公平的知识非但没有价值的,还将会给人
类带来灾难。
此外,在确定课程目标时还应考虑学科专家的意见,因为他
们具有该学科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一
般功能、探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都有深透的理解和把握。但学
科专家往往把学科作为唯一的目标来制定,结果导致目标的专
门化、精英化,这种情况必须杜绝。因此,我们在考虑学科发展
的客观要求时,还必须考虑该学科对社会、对学生的发展功能②。
由于学生、社会、学科这三个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它们共
同构成课程目标的来源。任何单一因素的研究结果都不足以成
为课程目标的来源,过于强调某一因素,就会走到极端。课程史
上出现过的学习者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就是
这类典型的例子,它们基本上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另外,要研
究课程目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研究前人的经验、课程目标形
成的规律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作出科学的分
析、研究,达到动态平衡。
二、课程目标设计的主要原则
课程目标的来源涉及学习者、社会、学科以及生态等些方
面,制约因素多。同时,它本身还包括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
领域,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可见,设计课程与教学
目标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确保课程与教学目标有效发
挥主要作用,必须协调处理以下几个原则性的问题。
1.全面性原则。一般而言,全面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
课程目标在关注个体需求与差异的同时,要面向全体。要以课
程标准为依据,善于创设真实、生动、直观且富于启迪性的学习
情景,把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放在中心位置,让
绝大多数学习者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制定的目标。二是课程目标
不能把完成认知性目标作为唯一目标,还要渗透思想品德的教
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课程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三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促进学习者的情感体验,才能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思想、心
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是一个系统,设计时要从系统论
的角度出发整体上把握。首先,应从纵向上把握其联系。从“课
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线索进
行衔接分析。这四个层次是从一般到特殊地逐级具体化,形成
一个多层级的目标体系。其次,应从横向上关照各个要素。由
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它们共同影响
着学习者的发展。因此,在确定课程目标内容范围时,不能因注
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应把它们摆在一个
同等的地位,而不厚此薄彼,逐渐形成一个合理的系统。
3.具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要求我们在表述课程目标时,
应力求明确、具体,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同时具有操作性和可
检验性。如果含混不清,就难以理解和把握。设计者应依据课
程标准的要求,深入分析和处理教材内容,明晰学习者的认知
结构,把握其能力水平、熟悉其生活阅历、兴趣、习惯等些方面,
尽量让课程目标的内容序列化。在表述时,能够把随意推论的
动词转换成对学习者的行为作直接观察的行为动词,使课程
与教学目标细致化、具体化,做到明确具体,能够观察、测量和
操作。
4.层次性原则。课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活动,不能期望学
习者一下子达成教育的最终目标③,要考虑其层次性。一是要与
学习者接受教育的层次相适应。二是要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学
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层次。三是要注
意每节课内的目标层次性,一般是从知识的记忆目标到理解与
运用目标,再到情感体验目标。四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达成的同
一目标时也有层次差异。所以,我们这里的“层次化”,不仅指整
个课程目标系统的层次化,尤其是指在设计某一个特定目标是
要反映和表达出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5.灵活性原则。由于课程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稳
妥和灵活地设计富有一定弹性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应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对不同的学习者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包括最低限度的
要求、基本的要求、符合或超出所提出的要求;二是对预期的目
标的表述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在实际的课程活动中,应根据具
体的情境,因时因地,随机应变地对预设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
和改进,以便更好地切合课程与教学实际。
三、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流程
课程目标的设计不仅受社会文化、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受
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传统的影响。这种设
计表述的是一种理想和愿望,在设计课程目标时必须把握其基
本流程,这些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教育目的,落实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课程的终极
目标,它对课程的根本性质和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
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宏观的要求上是一致的,具有相对的稳定
性。在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以教育目的
为准绳,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的要求。明确是哪个
类型与层次的受教育者,其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要求
如何。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细化,在各自的范围内提相互适
应社会、适应学生、适应学科的具体教育要求。在考虑课程的
宏观体系时,必须符合教育目的的根本方向,在选择课程的具
体内容时必须与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相一致。如义务教育阶段
各门课程的设置,应该满足培养公民素质,使其全面发展功能
的实现。总之,课程目标的设计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明确学
校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与教学目标中体现教育目的,落实培养
目标。
2.分析教育需要,确立目标基点。确定课程目标必须分析
目标来源。对目标来源的研究也就是“需要”的分析过程。教育
需要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与愿望
和个性特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需求,以及各学科知识等些方面
的情况加以收集、分类,然后加以综合研究,以确定教育需要的
先后顺序。尤其要对学习者的社会特征、心智水平和预备技能
作出分析。确定顺序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
点。课程与教学的基点决定其功能的发展方向,只有确立了课
程与教学目标的基点,才能确定课程与教学是注重学生需要还
是注重社会需要,是强调学科知识体系还是强调社会控制。不
同的基点决定了课程目标不同的价值选择。另外,基点不能定
得过高或过低,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先前的技能和知识、兴
趣和背景,可以适度地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而达到学生的可能
发展水平。
3.确定价值取向,选择目标表征形式。课程活动旨在帮助
个人和人的团体获得良好发展,实现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从而
达到和平民主、富裕幸福的理想,可见,课程目标承担着实现教
育价值的重任。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把“课程目标”定义为什
么,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其结构如何,都离不开价值指向。课程
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指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行为目
“普遍性目标”
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教育活动是多元的,这四
种课程目标形式中的任何单一的形式都不能全方位地解决所有
多元性问题。它们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及其合理性,但又不可避
免地存在一些弊端。一般而言,若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行为性目标”较为适合;“生成
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性目标”比较恰当;“表现性目标”
若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较
为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目标形式在解决某类问题较为
有效的同时,也必然产生一些副作用,我们应该综合使用,互为
补充,扬长避短,使其各自发挥特长并综合起作用④。
4.明晰具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在确立这些具体目标时
要采取“需要评估形式”,一般经历四个步骤:第一,系统阐述试
验性的目标,即全面系统地确定大多数人所觉察到的问题,并围
绕这些问题来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第二,确定优先
的课程目标,即根据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程度将课程目标加以
排列,确定目标的主次。第三,判断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
可能性,即对学生目前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程度评出等级。
第四,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即对学习者通过
每一项从属知识和技能等的学习以期达到的行为状态做出具体
和明确的表述。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近景
远景之别和等级表现不一样的具体目标,再通过合理组织,将会
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课程目标体系,为课程和教学活动中选择
方法和手段打下基础。
[注释]
①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80.
②张传燧.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2.
③孙泽文.现代大学教学引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教学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加详细和明确。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为社会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主要是企业营销人员针对目标市场开展的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细分、销售等活动。2000年,管理学家JameHoyt和FaizulHuq首次把市场营销理念应用在物流研究上。他们认为,供应链关系中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相当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了对第三方物流的“购”和“买”的决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对于物流企业营销的研究主要从深度营销的角度出发,集中在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客户需求、技术需求及整合客户关系上。
二、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已制定了物流市场营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方面,有的将物流市场营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有的将其作为重点课程;在设计思路方面,有的从物流营销岗位职责入手确定课程内容,有的从物流营销工作流程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方面,都主张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分配上,大多是根据物流市场营销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并分配相应的学时。也有部分课程标准按照市场营销理论的4P或6P理论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国内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能够结合物流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初步实现了工学结合,但总体上来看,许多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紧密联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深入剖析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区别,没有制定出具有物流行业企业特色的课程标准。因此,建议在深入分析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后,比较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异同点,以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制定基于物流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使其不同于普通的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具备物流企业特色和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的特点。
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设计
1.课程定位
“物流市场营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职高专学生特点,结合本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系统学习,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细分和选择物流目标市场、制定物流营销策略和营销战略方案等实战技能。本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设计指导思想
对物流企业的营销策划员、揽货员、业务员等岗位进行调研,了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由物流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负责人共同分析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技术技能,按照技术和素质的要求,结合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学习领域,并结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细分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三者的统一。课程的学习领域分为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营销战略策划等五大模块。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扮演物流营销岗位工作人员,教师通过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方法,让学生在物流营销各个学习情境中进行实战演练,从而锻炼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本课程将建立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和教材、能力训练区、互动答疑、实训视频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和互动交流。这些体现了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等模块的系统学习,掌握物流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了解营销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一是会使用物流市场营销各种实战工具和工作技巧;二是能应用物流市场营销分析方法;三是会制定物流市场营销调研方案;四是能制定物流市场营销4P方案。(3)素质目标。一是能自主进行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二是能较好地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三是具备物流营销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四是通过团队合作锻炼,能够迅速融入集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实施建议
鉴于物流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建议在教学中根据现代物流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依据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教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实地调研法等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引导开展课程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5.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将能力和素质考核放在首位,同时辅以知识考核,力求能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具体考核时,从项目考核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进行,项目考核总分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汇总得出本课程的整体成绩。项目考核从5个能力训练项目开展,其中各个项目的分值分别为:营销基础认知10%,物流市场分析调查与预测20%,目标市场选择策略20%,物流营销手段策略20%,综合性项目30%。每个项目通过学生平时在项目实训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根据每次提交的实训报告或作业完成质量来评分。
6.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
关键词:学分银行;课程体系;物流管理;终身教育
引言
近几年来,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一改变也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求职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及文化素养,通过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等多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及路径,实现从基础技能型人才到高级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不断扩宽自己的发展空间。为搭建继续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1]。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学分银行”为基础,积极探索构建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以实现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互联互通。
1基于学分银行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学分银行”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它借鉴传统银行“存储、信贷、兑换”的特点,可以实现学分的认定、积累及转换等功能。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将学习成果存储在“学分银行”之中,在积累到一定数额时,再进行支取兑换。
1.1细化学分认证单元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可以从事物流相关流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学分银行的思想指导下,对物流行业进行调研,确定本专业的主要岗位群及其主要职能,基于工作流程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一系列可量化的认证单元,每个认证单元则涵盖学习成果的学分、知识及技能的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内容[2]。各认证单元依照一定的层级设立,互不交叉;不同认证单元可以相互组合,构成不同的课程。如此以来,只要完成相关认证单元,便可获得相应学分,并可以进行相应学分的积累。
1.2构建“四模块、分方向、多层级、可存储”的开放课程体系
在学分银行的思想指导下,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方向、多层级设计,从素质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四个方向[3]入手,构建物流管理课程群。“分方向”是指依据现有物流产业的业务类型将物流行业分为仓储、运输、国际货代及供应链四个方向[4],除供应链方向外,每个方向又可以继续划分为客服、营销、质控、操作、方案规划与设计、报销与法律事务、信息系统应用七个不同序列。由于高职课程不涉及供应链方向,故可以形成三个方向的课程模块。在必修课学习之外,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特长及职业规划进行方向选择,既可以保证专业方面的深入性,又可以拓宽专业知识的宽度。“多层级”是指在进行中高职及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知识、认知及技能逐级递进的逻辑,将各认证单元组建不同模块相应的课程,从而避免中高职及本科课程设计的重复及交叉。“可存储”是指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对各种学历和非学历学习成果进行存储,通过与各认证单元比对,进行学分认证,从而获得相应学分;对于已经掌握的认证单元,则可直接跳过,进行更高层次课程的学习。“开放性”是指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与不同层级学校、行业及社会上的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衔接,比如职业技能大赛的训练及获奖情况、职业资格证书、各种培训等,均可以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学分认证。
2构建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2.1组织调研
组建调查组,对物流类企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中高职及本科院校进行调研,明确物流企业典型工作流程,确定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了解企业所认可的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细化物流职业能力模块;在调研的基础上,获得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各类学历及非学历的学习成果形式。
2.2学分认定单元设计
根据物流行业高职阶段所对应的各岗位需求的认知、技能及素质要求,将工作过程碎片化,开发不同方向及序列所对应的学分认定单元,形成“认证单元库”,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以仓储入库作业货物接收为例,形成学分认定单元样例,见表1。
2.3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物流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阶段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物流行业业务操作的大部分理论知识,掌握业务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合理的安排设备和人员来完成整个业务操作流程。同时,能够对业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协调和处理,由于学校课程设置的限制,不可能涵盖物流职业能力模块中的所有内容。因此,在课程设置时,本文结合所在院校当地所需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组建基于学分银行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体系,采用科学方法量化学分认定单元,只要考核通过,便对认证单元的学分进行认可。本文所构建的高职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见图1。
2.4建立学习档案,实现学分兑换
借鉴学分银行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的校内学习档案。高职扩招之后,高职的招生对象分为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及社会考生三大类,根据不同阶层学生生源的实际学习情况,比对课程学分认证单元,对学分进行储存及兑换,拓宽学生成长路径。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除课程之外的其他方式进行学分的储存与兑换。第一,竞赛类学分认证。职业技能竞赛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参加学分银行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技能大赛,可根据技能大赛所涉及的考察内容及所获得的成绩,比对学分认证单元进行学分的认定及存储。第二,物流相关实践经历学分认定。对于社会类扩招生源,如果学生具有两年及以上相关物流岗位的从业经历,并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在测定确认技能之后,亦可以对所对应的学分认证单元进行学分确认及储存。第三,职业资格证书学分认证。学生在获得物流职业经理认证、高级物流师、报关员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之后,可通过比对相关学分认证单元,进行学分的认定与储存。第四,其他模块学分认证。除了物流专业课程之外,对于素质基础模块中的相应学分,学生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证书、竞赛、第二课堂等非学历方式进行学分兑换,转换相应的学分进行储存。
关键词 工作过程 高职物流 物流基础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Work Process-oriented Vocational Logistics Base Curriculum Design
MIAO Huachang
(Suzhou TOP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unshan, Jiangsu 215311)
Abstract The basic idea of the work process-orien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sensus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a positive meaning.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needs of the logistics professional courses,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courses "logistics base" for example, in terms of curriculum design ideas, goals, and the specific teaching situation, such as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Key words work process; higher vocational logistics; logistics base; course design
高职物流专业应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使学生获得与物流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按照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情境组织课程教学,应用物流技能开展整体物流运作,夯实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基础;让学生能以系统化的观点认识物流企业的岗位需要和物流业务能力,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
1.1 课程设计定位
作为一门专业导入课程,学生能了解物流系统、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和态势,掌握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主要物流功能,熟悉物流环节运作和具体业务的基本流程。同时,课程将引导学生认识和熟悉物流行业,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职业素养,并直接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的教学过程应从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出发,着眼于职业岗位实际应用,理论教学紧密联系案例分析,并注重结合物流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把物流的现代技术理念与管理模式带入到课堂环节。
1.2 课程设计思路
针对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设计应充分依托苏州地区乃至长三角区域相关物流企业,引入物流行业标准,根据物流操作一线工作要求,全面分析课程应培养的职业能力,重点关注现场一线物流员工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全方位地划分典型工作任务。从物流实际工作角度来设计课程,更能体现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工学交替的开放性以及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等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生真正达到与将来毕业所从事的物流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培养目标。
2 工作过程导向的具体组织与实施
2.1 课程设计目标
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设计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目标是培养学生既掌握物流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又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目前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管理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同时,还需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除利用校内实训室进行第三方物流运作等模拟实训外,还要充分利用工学交替的平台,引导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对工作岗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熟悉物流业务流程,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际工作。
此外,物流基础课程教学围绕物流职业岗位技能这个核心,依据岗位职业能力所包括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立足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角度,对物流职业岗位所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充分分析,以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大量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2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教学过程实际方案的设计,也就是一种在学习领域框架范围构成的具有特定主题的学习单元。物流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境要紧密围绕经过分解的物流项目、物流任务、典型物流案例等载体,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环境充分融合。依托学校现有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资源,按照物流作业活动的基本运作规律,可将物流基础课程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分为8个相关的难度不等的典型学习情境。具体如下:
学习情境1:物流管理专业导入。重在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入门,要求学生达到把握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熟悉物流管理专业整体情况和培养计划,了解物流行业就业前景,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目的。
学习情境2:建伟物流公司企业物流的基本情况。通过实际合作企业背景,要求学生达到对企业物流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有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目的。
学习情境3:苏州地区现代运输业的现状。重点阐述物流管理中运输这一核心功能,通过从事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及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的代表企业让学生掌握五大运输方式运用的范围及装卸搬运设备和特点,为后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运输实务打下基础。
学习情境4:昆山纬创公司现代仓储管理与仓储技术。通过对合作企业的参观、考察等环节,要求学生能看懂不同货物所对应的仓储类型、设备类型和仓储技术,对库存管理的岗位、仓库设施设备、货位管理、工作流程和仓储环境有感性认识,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情境5:物流的包装和流通加工功能。对不同包装材料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现代包装技术和包装机械进行了解,对不同流通加工形式进行了解,并能根据实际物流需要采用不同的流通加工方式,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学习情境6:苏州地区配送中心运作管理的现状。通过参观相关企业的专业配送中心等活动能区分配送中心的类型及特点;充分认识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具体功能规划、作业区域划分、作业流程和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习配送管理、快递管理实务等课程做知识预备。
学习情境7:苏州地区第三方物流的现状。通过相关公司的案例,让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类型、特点、优势及现状有感性认识,同时对物流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在物流企业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解。
学习情境8:物流企业专家专题讲座。邀请物流企业高管在课堂进行专业讲座,让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前沿发展动态进行了解;同时结合物流行业知名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合理的定位,从而做出理性的职业选择。
2.3 课程的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项目进程安排方面完全有别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实施更加注重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进程,以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模块,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其可以根据需要做前后教学顺序的微调。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课时安排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将每一个完整的岗位工作过程的所需完成所承载的知识内容作为课时的划分依据。对于最终的综合模拟实训工作过程的教学甚至可能是在期末需要以一定的集中学习时间来完成,或者完全安排在工学交替的环节中来具体实施和体现。
3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物流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与知识体系,以任务为引领,课程项目任务驱动,在理论课程教学与物流实际岗位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种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对于增强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课堂参与性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并有力地推动着学生对物流职业岗位的适应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德发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0(2).
关键词:项目制 任务教学法 模块化设计
《国际贸易流程与单证填制》是以《国际贸易实务》为前导课程的基础上着重讲授国际贸易流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国际商务单据的缮制和业务处理技巧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国际货运、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按照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包括进出易程序、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款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填制等。教师在上课时虽然也引入了案例导入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但仍以讲授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其应用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体还比较薄弱。学生因无法体验实际进出口操作的过程,所以学习后的总体感觉是课程头绪多、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学习难度较大,知识无法牢固掌握。而根据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学生毕业时必须具备上岗操作技能,否则企业还要另外支出成本进行上岗培训,这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下,是许多企业不愿为之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有必要根据项目制教学改革原理,对课程进行不同教学情境下的操作模块设计,使学生进入企业仿真业务情境,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和强化其业务综合实践技能。因为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教学模式,是“任务导向法”的一种,也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师生共同实施并完成一个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改变了过去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则是导演和引路人,真正体现出了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一、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
模块化教学改革, 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然后通过各个模块的教学, 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与结构的形成,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设计如果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仍然是被动的学习,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那么,就这门课来讲,它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贸易法律常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商务单证制作、商务谈判、国际结算等方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对岗位进行了分析,确定以进出口公司外销员和单证员岗位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训。针对不同岗位,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设计具体教学情境,以工作任务为主导进行教学。
国际贸易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双向内容,进口和出口流程又都包含三个流程:一是交易前的准备,二是磋商与签约,三是履约环节。要顺利完成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买卖双方除了要与对方谈判,签订贸易合同,还要与国内供应商或销售商、海关、商检部门、银行等多方单位打交道才能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的学习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教学内容根据业务方向分为出口单证和进口单证两大模块。在每个模块里又根据结算方式进行了划分,出口单证模块细分为出口信用证业务、电汇业务、托收业务三个子模块;进口单证模块细分为进口信用证、电汇和托收业务三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设计不同的项目进行教学。通过多个典型项目“学做合一”的操作和演练,使学生能够快速牢固掌握商务单证缮制技巧。
二、模块化教学实施安排
为了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的产品,我们特意选取了几种代表性商品――服装、玩具、机电产品作为合同标的物,例如出口信用证业务安排了两笔出口服装业务均采用CIF 术语信用证结算方式。第一笔是跟学项目,由教师先介绍项目内容,项目目标,以及完成项目必备的知识点――出口合同与国内购货合同的谈判与签订、信用证业务、商务单据和资金单据的制作等,然后师生一起完成项目。第二笔是独立完成项目,教师给定相关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形式独立完成。每个小组给定的原始资料都不相同。
1. 学生自主分析项目
学生首先小组讨论项目的基本情况,了解该种服装商品的海关编码、退税率,进货价格,给定的贸易术语其出口流程如何,适合的运输方式,相关的贸易单据,回顾这笔业务涉及到的知识点。
2. 确定项目目标
总目标是完成这一笔服装出口业务,然后确定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第一项任务是进行出易磋商和谈判,签订销售合同;第二项任务是信用证的审核和修改;接下来是租船订舱和缮制相关单据,申请原产地证书,办理货物的报检、报关和投保手续并缮制相关单据,最后是制单结汇、办理核销退税手续。
3. 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目标确定后,学生需要自主分配角色,确定完成的时间和实际操作步骤。例如交易磋商环节,角色主要是进口商和进口商,经过口头谈判签订出口销售合同。在信用证的审核和修改环节,除了原有的买卖双方,还需要分配新的角色――开证行和通知行。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由出口商和通知行共同审核,就其中的必改项目由出口商向进口商写改证函,进口商同意后向开证行写改证申请书,开证行开出信用证修改通知书交通知行转递给出口商。在这个项目环节学生要完成所有英文函件和业务。而在制单结汇环节,学生要按角色完成不同单证。在这些环节中,角色都要经过轮换,以保证每个同学可以实际操作不同角色的业务。
4. 项目实际操作过程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在单证实训室、ERP机房利用实训软件、仿真单证、图书馆资料、课程学习网站、互联网资料等,按照项目流程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学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咨询,完成一个项目后要制作PPT向班级其他同学汇报小组项目成果,并把成果资料以纸质单证或以电子制单形式向老师提交。老师在所有小组汇报后进行点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每个组的优点缺点和疏漏都会给别的小组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而这个项目的成绩是小组自评占30%,其他组评分占30%,教师评分占40%组成的。
当出口单证和进口单证的模块学习结束后,学期末还会给学生安排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这一次,学生依然是自由分组完成项目,但是这次老师不给定任何背景资料,一切由学生自主设定。学生选定商品后,自己查询海关编码,退税率,了解国内价格,自己核算进口或出口报价,选定磋商方式自主磋商谈判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根据贸易术语选择运输方式,确定整个合同履行环节,在履行每个环节的任务中完成所有涉及到的单证。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学生遇到困难向老师咨询时,老师并不给出答案,而是提供相关资料和网站由学生自己查询解决。整个综合项目的成绩依然是小组自评占30%,其他组评分占30%,教师评分占40%,而最终学生的考核成绩是平时成绩20%,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和案例讨论表现;各模块项目操作成绩30%,期末综合项目操作30%,期末理论考试20%。这个考评标准在学期初就告知学生,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前临时突击,考试后全盘忘记的弊端。
三、模块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1.项目的选取
基于项目制的模块化教学,首先要关注项目的来源。无论是跟学项目还是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教师所选取的项目必须是来源于真实的国际贸易业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贸易产品来设定项目的背景资料。而期末综合实训项目也要求学生在自己调研的基础上选定项目商品和具体业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项目的实用性也很重要。教学项目要包含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进行设计。先出口单证,后进口单证。例如出口单证中,可先进行出口电汇FOB术语海运业务,然后进行出口托收CFR术语海运业务,最后进行出口信用证CIP术语空运业务。综合业务则鼓励学生用T/T与D/P结合,T/T与L/C结合等多种结算方式。这样既有难度梯度,又给了学生一个个挑战,使学生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2. 双语教学的开展
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情况不是很好,但是要完成这门课程的各个项目,就必须使用英语,因为国际商务单证绝大多数都是英文书写的,国际贸易磋商也是与外商进行谈判,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原文也是英文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果一开始就全英文授课,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必然会使学生知难而退,所以双语教学最好循序渐进。课程开始以中文为主,专业术语和重要名词列出英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浅显的内容慢慢用英文讲解,复杂的内容先用中文再用英文讲解,课堂PPT讲义逐渐转为以英文为主。案例讨论和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最后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时,不但要用英语谈判,制单,还要用英语记录操作全程,项目结束时用英语汇报PPT。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双师队伍的建设
任务教学法和双语教学的要求给老师提出了极大挑战,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进行项目设计和指导,并切实组织好教学内容。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不具备双师资格,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无法进行项目制课程的指导;一直从事企业工作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新教师又无法全面把握教学重点,在项目制教学中往往产生很多疏漏。所以,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引进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并进行专业教学的师资培训,特别是双语教学的培训;另一方面,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要组织他们去企业调研,挂职锻炼,为企业开展横向项目服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请企业经理到学校兼职,为学生开展专业讲座,让他们了解国际贸易最新动态和实际业务操作技巧。
4. 教材的开发
目前适合任务教学法的教材国内已经初步增多,但适合任务教学法的双语教材还寥寥无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很多教材注重了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但是项目涉及不到的知识点被忽略了,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被破坏。学生使用这样的教材,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做过的项目非常熟悉,而完全陌生的项目却不会自主去学习。这与企业对学生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的要求又拉开了距离。所以,在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教师最好能够自己开发校本教材,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学习难度循序渐进,结合当今实际的案例不断更新,教学效果不好的项目逐步淘汰,形成适合本专业需要的双语项目制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和案例题库,并把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学校的教学网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与老师互动交流。
项目制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万能的,我们还要在实践中结合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减速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3-02
1.前言
物流工程专业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该专业学生与机械专业学生的要求应该有很大不同。首先,机械专业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先修课程较多,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公差与测量、电工电子技术等;而物流工程专业的先修课程较少,仅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和电工电子技术等。其次,机械专业先修课程大都是多学时,学习比较深入;而物流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大都是少学时,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第三,机械专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2周甚至3周,在设计期间停止其它所有课程专心进行课程设计;而物流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时间相对较少,20学时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与机械专业同样的设计内容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有必要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进行教学改革。
2.教学改革的目标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包括总体方案设计、普通V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轴的设计与校核、轴承选择与校核、键连接设计、联轴器的选择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草图绘制、总装图绘制、零件图绘制等。
3.教学要求
与机械专业相比物流工程专业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略低。例如,机械专业一般要求设计二级减速器,而物流工程专业一般要求设计一级减速器;机械专业一般要求齿轮啮合为斜齿圆柱齿轮,而物流工程专业一般要求齿轮啮合为直齿圆柱齿轮;机械专业一般要求减速器为整套图纸,而物流工程专业一般要求部分图纸即可。
4.教学改革内容
4.1课程设计题目与任务的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和任务要明确两点,一方面,指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另一方面,指明完成设计的资料文件有哪些。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连续工作,单项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启动。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两班制。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带式运输机原始数据
课程设计任务:(1)编制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2)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共5张。其中绘制减速器装配图1张;绘制零件图4张,分别为减速器箱座、减速器输出轴、输出轴上齿轮、输出轴输出端端盖。
4.2传动方案设计
动力最终来源电动机,电动机把动力传递到带式运输机中间经过怎样的过程。经过比较电动机把动力传动到带传动,再从带传动传递到一级减速器,从一级减速器传递到带式运输机,这个方案较为合理。把带传动安排到电动机和减速器之间起到较好的缓冲和减震作用,保护电动机。
4.3计算内容的设计
4.3.1电动机选择
首先,计算带式运输机的功率Pw。传动方案确定之后,带式运输机的功率Pw按照公式Pw=FV/1000进行计算。其次,计算总机械效率η总。电动机传递到带式运输机经过V带传动,机械效率为η带;齿轮传动,机械效率为η齿轮,齿轮传动两个传动轴两端各有一个轴承,机械效率为η轴承;带式运输机滚筒机械效率为η滚筒;减速器与带式运输机之间通过联轴器联结,联轴器机械效率为η联轴器。总机械效率η总为η总=η带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η2轴承。
最后,确定所需电动机功率Pd。所需电动机功率Pd为Pd=Pw/η总,根据Pd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电动机的功率应大于等于所需电动机功率Pd。对于转速为3000r/min的电动机,因为转速较高传动比大,减速的装置尺寸大成本增加,一般不选择转速太高电动机。对于转速为750r/min的电动机,因为尺寸大价格高,一般也不选择转速太小电动机。最常使用的是1500r/min和1000r/min的电动机。综上所述,根据所需电动机功率和转速选择需要的电动机。
4.3.2传动比分配
根据前一个步骤电动机选定之后,电动机满载转速可查表得n满。带式运输机即工作机的转速通过公式n=60×l000v/(лD)来求得。则总传动比i总为i总=n满/n。电动机与带式运输机减速装置有V带传动和齿轮传动,则i总=i带・i齿轮。总传动比分配时注意三点,首先,V带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不发生干涉现象;其次,V带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尺寸尽可能小;第三,i带和i齿轮传动比不大于4。
4.3.3动力运动参数计算
在选定电动机和传动比分配之后,可以计算出减速器两个传动轴三个重要的动力运动参数转速n、功率P和转矩T。
4.3.4带转动设计计算
课程设计主要从事一级减速器设计,带传动设计主要计算几个重要参数。
确定计算功率Pc。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查设计手册,可得带传动工作情况系数KA。计算功率Pc为Pc=KA・Po
选择V带型号、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d1、dd2。根据计算功率Pc和电动机转速n满查普通V带的型号选择图表,选择相应V带。再根据图表显示确定小带轮的直径dd1,同时大于所选V带的最小直径且在标准系列直径里面的数值选取。大带轮直径dd2通过公式dd2=i带dd1来计算。
验算带速v。带速不能超过25m/s,通过公式v=■来进行验算。
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d。通过公式■■来初选a0,再根据公式初算带长度Ld0,公式为■。根据计算结果查普通V带长度尺寸系列得基准长度尺寸Ld。选择基准长度Ld后,计算实际中心距a,公式■。
验算小带轮包角?琢1。根据带传动的传动要求,小带轮包角应大于等于120°,小带轮包角公式为 。
确定带的根数Z。查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得P0,查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的增量得P0;根据小带轮包角α1,查得包角系数Kα;根据V带的基准长度Ld,查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尺寸系列与长度系数,得长度系数KL。把结果带入公式得确定V带的根数,公式■。
确定初拉力F0。根据公式F0=■确定初拉力F0,作用于带轮轴上的载荷FQ,公式■。
4.3.5齿轮的设计计算
(1)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齿轮选用45号钢,小齿轮采用调质处理,大齿轮正火处理,大小齿轮硬度不同。通过相关公式可得到齿面接触疲劳强度[σH]和弯曲疲劳强度[σF]。
(2)按照接触强度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齿轮传动采用闭式齿轮传动,小齿轮齿数可在20-40之间选取。减速器采用单级齿轮传动,齿轮相对于两支承对称布置,两轮均为软齿面,查表可得齿宽系数ψd。
(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根据齿轮工作情况,查载荷系数表格,可得载荷系数K。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小齿轮直径■,再通过公式m=d1/z1确定齿轮模数m。
(4)校核弯曲疲劳强度。查齿轮的复合齿形系数,带入公式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弯曲疲劳强度公式为■。
(5)齿轮的结构设计。齿轮的基本参数如齿轮直径、齿顶圆、齿根圆、中心距、齿宽等都可以计算出来,但齿轮轮毂尺寸、轮缘厚度、轮缘内径、腹板厚度、腹板中心孔直径等需要与轴配合设计。
4.3.6从动齿轮轴的设计计算
(1)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轴采用45#钢调质,由机械设计手册中的图表查得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s、许用弯曲应力[σ-1]等参数。
(2)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按照扭转强度初步设计轴的最小直径按照公式■进行设计,考虑轴上键槽,选取直径稍大些。根据轴上零件的定位、装拆方便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强度的原则,从动轴均设计为阶梯轴。轴的强度校核计算。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可以算出齿轮的圆周力Ft和径向力Fr。由径向力可以算出两个轴承的支反力FA和FB,再通过画图确定两个轴承之间的距离L。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最大弯矩Mmax为Mmax=FA・L/2,再通过公式■计算弯曲应力,若计算弯曲应力小于等于[σ-1]为合格。
4.3.7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考虑轴受力主要是径向力,故可选用深沟球轴承。轴承的选择与轴、箱座和箱盖配合设计。
从动轴伸出端键的设计与校核。根据从动轴外伸端的直径,再根据GB/T1095-2003设计键的尺寸。键挤压应力按照公式■,若■键的强度合格。同理,从动轴与齿轮联接处进行校核。
联轴器的选择。由于减速器载荷平稳,速度不高,无特殊要求,考虑拆装方便及经济问题,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采用Y型轴孔,A型键轴孔。
4.4设计图纸的安排
课程设计需要同学们了解减速器的结构设计,所以必须进行减速器图纸设计,同时考虑到同学们的设计时间较少,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五张图纸,装配图、箱座、从动轴齿轮、从动轴和从动轴输出端轴承端盖。
5.教学改革的实施及结果
通过物流专业同学们的设计实践,同学们较好地完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任务。既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又了解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荣辉,付铁,杨梦晨,等.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2]陆玉,冯立艳,李建功,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010年12月6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被正式纳入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简称“骨干校”)的建设行列,成为首批启动项目建设的40所高职院校之一,并于2013年11月4日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骨干校通过验收,意味着进入后骨干校建设时期,物流管理专业(热带农产品方向)作为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重点,亦是难点,在后骨干校建设中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受到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界的关注与重视,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颁发了〔2009〕8号《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将物流产业列入十大规划振兴产业,但必须正视的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现状,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对该课程的探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物流信息技术》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在设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中都已开设了该课程。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自2006年起就已开设《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我已连续为5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讲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课程设计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上,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
2.1课程师资多非科班,传统教学思维难突破
回顾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至今不过14年时间,且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一般都晚于本科院校。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恰逢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了生存和适应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相继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严重匮乏,不少高职院校无科班专业教师。我所在的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物流教研室共12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9人,11人经济管理相关专业毕业,1人机械专业毕业,无一名教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专业教学工作主要根据专业方向和专业兴趣,在教学工作中,因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使教师很难有精力突破传统教学思维。
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强,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求很高,很多高职院校在无科班教师的情况下,赶鸭子上架,让非科班教师转授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授课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尤为明显,更多的是在照本宣科中进行摸索。另一方面,由于不是物流管理专业科班出身,教师现学现卖,很多知识自己一知半解,备课、上课本就非常吃力,更没有精力从事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工作。
2.2课程设计不科学,教材缺乏特色
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材非常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为:(1)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有偏离;(2)教材内容多以章节划分,虽然有些按照项目划分,但实质上并未脱离“理论阐述为主,辅以实践项目”的套路和模式,而且有些实训项目缺乏可操作性;(3)课程内容和其他课程内容重合性较大,缺乏整个专业课程的规划、设计和梳理。例如:POS系统,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里讲,在《仓储与配送》课程里讲,在《运输实务》课程里也讲。
传统的课程设计偏重理论而轻于实践,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讲授的理论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实践动手的能力。在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传输中,注重单向信息的输出,而忽视学生信息的反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体现。
这种形式与应试教育无异,学生只是单向信息和知识传输过程中的接受者,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无法掌握每门课程的学习重点,最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浪费时间而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导致教学环节的学生主体缺位。
2.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课堂走向课堂”,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虽然有些院校分期分批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也聘请企业人士到校内兼课,但并未形成常态化,观念还是停留在“把课排下去”的思路上,导致实践教学形式主义严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此外,为了节省成本,很多院校不愿意承担学生去企业认知学习的成本,出于安全考虑,教师也不会单独组织学生去企业,于是,“巴掌大”的学校和实训室成了各门课程想方设法开设实践课程的主战场。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1)为了应对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检查,一些课程没有结合自身特点,片面追求“理论∶实训=1∶1”。如,很多纯理论课要开展实训。(2)一些校内实训室的存在并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观赏性大于实用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实训室和实训设备存在“挂牌不营业”的情况;还有一些实训室就是“电脑+仿真软件”,并不能很好地还原企业工作流程。另外,校外实训基地挂牌的多,利用得少,校外实训基地作为认知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都没有去过,更谈不上带学生去体验企业了。(3)虽然成立了专业教学委员会,聘请了企业人士担任委员,实际上企业人士很少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有的企业人士变身“专任教师”来学校上课,并没有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2.4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考核方式只注重结果,形式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传统考核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考试出题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考核内容以识记为主,容易滋生学生的惰性思维――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学与不学一个样,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频发,考试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考核结果片面、不公平,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往往能得高分。(2)卷面设计不科学,试卷的单一性和答案的标准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不能真实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鉴于学校的硬性规定,很多课程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虽采取了所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较单一的考核方式有了改进和提高,实践考核流于形式,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表现为一次性考核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考核。(4)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在以往的考核中,平时成绩的构成要件没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设计,只通过一两次作业、课堂提问和考勤来评价,过程性考核的特点没有很好地得以体现。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3.1设计思路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和改革成为关注的焦点。改革的核心是创新,高职院校的课程既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课程,又不同于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重点,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课程设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课程设计和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关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围绕这一目标,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为中心,邀请社会精英、行业企业职业经理人、各层次的技能人才参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课程建设,打造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对岗位任职标准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析、调研、论证,确定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托,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工作项目为介质,设计教学活动;以行业企业技术规范为参照,设计考核方案,确定反映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且凸显职业特征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构建职业能力递进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展开的,该课程作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内容,在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成立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委员会,围绕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特点,编写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热带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教材。
3.2《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将教材的十章内容划分为“5个模块+1个课程实验”的形式:(1)5个模块将主要理论进行综合和提炼,理论教学22学时;按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实训24学时,实训课程在机房进行;(2)1个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和实践,共4学时。总学时48学时,理论∶实训=1∶1。
4.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
课程设计调整后,考核方式也需要做相应的改革,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相匹配。成绩考核关键是融通企业用人标准,由平时和期末两部分组成,平时占总成绩的80%,期末占总成绩的20%。
4.1平时成绩考核
过程性考核是平时成绩的基本构成,由四部分组成:考勤(20%)+作业(10%)+个人实训操作(50%)+小组团队实训(20%)。
4.1.1日常考勤
课前考勤,除去节假日调课,期末按20次考勤计算,每次计5分,日常考勤以20%计入平时成绩。
4.1.2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共5次,主要考查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按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全部完成的计100分,缺一次扣20分,折合10%计入平时成绩。
4.1.3个人实训操作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训操作主要在机房进行,通过相关软件的操作来完成,共5次,由教师评价,最后将5次成绩的平均分,按50%计入平时成绩。
4.1.4课程大实验
课程大实验通过小组团队实训来完成,针对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开展调研工作,主要考查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配合程度、分工效果,成绩按20%计入平时成绩。
5.总结和讨论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的工程流体力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推动CDIO改革进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及理念渗透融合,实现CDIO的愿景:培养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和有企业家敏锐性的工程师。
一、CDIO理念的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参与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能力,具有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各种基本技能,也要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科技人才。其中,流体力学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流体力学模型的内涵,并促进其建立模型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据错综复杂的实际工程,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提炼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CDIO理念的教学内容
现今大部分院校对工程流体力学主要还是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设的实验课程也是固定的几个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不契合,使得我们有必要调整工程流体力学的教学内容。CDIO是以项目设计为导向来组织课程,依据情境、项目、任务对理论知识点进行重新排列、组合、重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课程就由一个维度转变为多维架构,课程内容由割裂的章节转变为互相渗透、交叉和融合的集成。
在选取项目时应该注重遵循合理匹配的原则:一是项目难度与学生能力匹配,合适的项目难度能保证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二是项目时间与课程课时匹配,由于高等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浪潮,课时不断被压缩,授课内容需要精心安排,所以时间跨度也需要着重考虑。结合CDIO的大工程理念以及工程流体力学的培养目标,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集成并结合工程实际,规划设计工程项目任务。集成的知识点:学习气体射流的平面射流、温差射流、旋转射流、有限空间射流等知识点。
三、CDIO理念的教学方法设计
(一)项目设计多样化
每3至5人可为一组,精选集成相同知识点的不同设计项目,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改善学生互相依赖、惰性的被动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任务参与度,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课程考核立体化
评价方式多元化,专业知识采用笔试或口头测试;与CDIO相关的能力采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教师可设计出一个过程性考核细目表,对每个阶段进行考核。从主观和客观维度定量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主体多元化,由教师、组内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相结合,评价结果更加能客观、全面,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效果的目的。
(三)课堂模式多元化
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增加大量的自学、讨论时间,结合目前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提倡学生通过慕课、微课、网络视频公开课等平台利用碎片时间自学,并可结合翻转课堂形式,课外真正深入学习,课堂上真正的深层次的思想碰撞。
四、CDIO教学全过程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教师主导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在探索中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全过程。具体的教学全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是项目构思(C)。教师根据CDIO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规划设计工程项目,将流体力学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课程的教学项目中,在课前下达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将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小任务,再进行总体构思、重组,确定每组的项目内容和具体任务。
第二阶段是项目设计(D)。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准备,查询资料,组内进行讨论,形成项目设计的初步概念和思路。教师提出问题,提供资料,督促学生学习进度。知识讲解环是以学生为中心,分组汇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项目设计方案,教师进行讲解释疑。项目设计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在实际工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项目实施(I)。改变传统的例如流线、迹线、静水压强等演示性以及验证性性质的实验,针对本小组的项目任务,糅合必须掌握的实验项目,设计相关的实验项目。突出体现CDIO的集成思想。第四阶段是项目运作(O)。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和成果展示,进入课程考核。鉴于CDIO模式下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能力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以及整个项目过程中的反馈,教师要调整改进项目工程的内容、进度、教学方式等。
1物流运筹技术课程的意义及地位
1.1课程开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学者构建了从事操作型和基层管理工作的物流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提出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工具运用能力等十个方面的胜任力要素,认为高技能人才应具备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协调各方资源等能力[1].也有认为需要重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人力物力进行卓有成效的物流活动组织技能的培养[2].从全国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来看,企业对物流中基层管理岗位的要求上非常重视“解决问题能力”这一职业核心技能[3].物流运筹技术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物流管理所涉及的运输调度、生产计划安排、人员调配、物流网络优化和投资分配等典型工作中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利用资源,并使其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的决策科学和决策技术,在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设该课程非常必要.
1.2课程地位分析
调研表明,企业对仓储作业能力、运输作业能力、配送作业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和物流市场拓展能力等5个专业能力的重视比例均高于学校;企业在专业能力重要性认知上全部高于学校,但在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的仓储作业与管理、运输管理、配送作业与管理等9门专业课程重要性认知上却全部低于学校[3].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当前学校课程设置和效果的认可度还不高,学校课程的设计期望与实际效果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课时角度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平均课时多在60个学时以上,开设课时较充足.因此课程未达到预期效果除师资、实训等客观条件不足外,还与各专业课程独立开设,互不相通,知识点过于分散,能力培养不系统有关.物流运筹技术的课程内容和性质恰好能起到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程知识点和系统培养专业能力的作用.以往认为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这是从学科体系角度来分类的.依据高职应处理好专业与学科关系的研究[4],以及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应是核心课程之一.
2物流运筹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及设计环节
2.1分析传统教学单元划分方式的不足
该课程教学内容早期为本科运筹学课程的精简版,主要包括线性规划、对偶问题、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存储论、决策论等内容,以讲授运筹学理论、模型推导和手工计算方法为主.近些年随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课程内容上加大了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并介绍了一些计算软件的使用.结合目前该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实际经验总结,按理论划分教学单元已经不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如在传统的运筹学中线性规划、对偶问题、整数规划、运输问题等多是独立成章,分别基于不同的理论和模型,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中仅线性规划理论就有一般形式、规范形式、标准形式和典则形式等多种不同的模型形式,有简单单纯形法、大M法、两阶段法和对偶单纯形法等多种不同的解法.运输问题章节中又会涉及到西北角法、最小元素法、伏格尔(VogelMethod)法、闭回路法等.上述四个理论单元涉及的模型实际上可以互相转换,都适用同一模型,却涉及约15种不同的解法.按理论划分教学单元的设计造成在教学和考核中都过于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不同的解法,而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构建和运用模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随着解法越来越多,掌握起来越来越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些都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要求.
2.2进行项目式教学单元设计
如上文所述,事实上运输问题可以运用线性规划理论来解决,有些线性规划问题也可以运用运输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早期运筹学的数值计算主要由手工完成.将运输问题与线性规划分章讲述,主要是基于运用的手工计算方法不同.这种教学单元划分方式过于侧重最优值的计算方式,而割裂了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不利于学生对问题及模型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运用.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软件的普及,各模型的数据计算工作不再需要手工计算来完成.因此可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对系统性思维训练、模型构建与匹配能力训练和计算软件操作训练上来.整个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根据适用模型和计算软件的情况,可以相应地分为以下5个项目.
1)线性规划应用项目共含最优生产计划制定、最优运输调度方案制定、值班人员安排、下料问题等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线性规划的模型运用和优化方法使用能力.
2)动态规划应用项目共含运输最短路程选择、物流设备投资分配方案制定、背包问题与货物运输装配方案等3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在三个主要情境中运用动态规划模型和优化方法的能力.
3)存储论与库存控制项目共含安全库存量的控制、订货周期与订货量控制、存储费用最优方案的制定等3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需求和货物种类制定最优库存方案和进行定量控制.
4)网络分析与控制技术项目共含运输网络优化、流量控制方案、项目进程控制与优化等3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物流网络优化能力.
5)决策技术项目共含不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多目标决策、矩阵对策等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中基层管理实践中系统处理业务的能力.上述设计打破层进式的教学内容安排,代之以5个基于相同模型和计算方法的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来构成,其中前三个项目侧重解决物流业务中的具体问题,后两个项目侧重于中基层管理中所需的系统思维和优化能力的训练.每个项目选取3~4个不同的典型任务,多情境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项目间的组合和融通,避免了层层递进式教学模式中“越学越难”的困扰,符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关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在同一范畴下的多个学习情境教学实施的要求[5].
2.3选择适合教学的计算软件
计算软件操作实训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软件将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编排和授课计划的制定.目前在教学中主要使用四种计算软件,即winQSB,Lingo,Matlab和Excel.其中winQSB内含19个子程序,可以对应解决19类问题,操作简便,但要求使用模型需要按照程序要求的规范形式,缺少灵活性,且不适合解决大型运算问题.Lingo软件适合大型运算问题的演算,灵活性强,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但操作复杂,需要使用者拥有一定的编程能力.Matlab应用面广泛,擅于进行诸如方程求解、微积分、非线性问题求解等复杂运算,但语法严格,输入繁琐,并要求模型按软件规范表述,操作者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Excel最容易获得,界面友好,内置多种工具,操作简便,可以解决诸如线性规划、网络分析等多种问题,对操作者没有能力上的特别要求.但不擅长解决复杂的问题,计算精度也不高.从各软件优缺点比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几种组合软件来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经验,通常在实际教学中选择Excel和Matlab两个软件的组合,基本可以满足教学中的计算需要.
3物流运筹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结合高职教学和学生特点,物流运筹技术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不能完全通过理论讲授来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该课程涉及较深奥的理论,也不能单纯通过实训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方法和运用技能.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课堂教学适宜采取教学做一体形式,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3.1“讲授—理解”环节
这一环节采取教师讲授基本知识点,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式,重点介绍模型和方法的适用条件、构成要素和运用的成功案例,侧重将复杂和抽象的模型简单化和形象化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并通过运用的成功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这个环节不宜侧重运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对模型进行描述和推导,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作法收效甚微,并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演示—模仿”环节
这个教学环节采取教师演示问题的处理过程和方法,学生跟随模仿的教学方式,重点在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模仿逐步体会各类模型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巧妙之处,进一步激发其掌握技能的欲望.教师演示过程应尽可能地细致并进行必要的反复,便于学生对全过程进行模仿和掌握,形成操作过程的整体认识.
3.3“操作—指导”环节
这个环节设计与教师演示例题相似的问题,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教师在这一环节应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将在模仿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问题上,侧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探索,允许学生犯错,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巩固学习成果.
3.4“展示—讲评”环节
这一环节侧重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学生进行课堂学结.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检验学习效果和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由于该课程是以项目下多个任务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成功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完成某一任务后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通过成果展示和教师讲评可以进一步激发和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上述四个环节紧紧相扣,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四个环节的教学时间进行分配,细分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和重难点,同时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循序渐进的授课节奏,将学生带入情境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