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家新家范文

老家新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家新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老家新家范文

员工要求加薪的理由总有上千个,但这次是大势所趋,也是名正言顺。首先在2009年金融海啸的“水深火热”中,众多员工与企业并肩作战、共度难关,减薪也好,加班不给加班费也罢,他们都默默承受,大有忍辱负重之风。如今风平浪静了,企业也该嘉奖一下曾经患难与共的忠诚职员了。其次,2010年的春天来了,金融海啸渐渐走远,企业的订单逐渐多了起来。在经济回暖的这张大温床上,职员们感受到了寒冬后的春暖花开,是时候打包收起吃苦耐劳的品质了,下一步怎么干工作,得要看老板的诚意有多少、工资的涨幅有多大了。

建筑工地及手工制作等行业的用工荒也在同时期出现了。新市民的要求高了,不给个让人心动的价,怎能招进人?

今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的调控目标。中国的上班族们,其工资的增幅向来是既跑不过GDP也跑不过CPI,望着遥遥领先的物价和高不可攀的房价,面对托儿费沉重的孩子和需要照顾的老人,不加薪,难道让员工们像香港TVB的编导们一样集体请病假罢工吗?但是香港是香港,TVB编导们的办法拿到大陆的企业里怕是不能奏效。

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当下,加薪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做出了表率,很多科技企业甚至在第一季度给全体员工的加薪幅度高达20%-30%。在青岛,也有很多企业也开始用“加薪”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有经济专家称:“加薪将是2010年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老板们,为了社会公平和人类发展,让员工们更加有尊严地活着;为了社会的进步和道德建设,让共患难、共富裕成为社会的美德;也为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拉动消费,贡献国家的GDP,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请加薪吧!

一、生存成本攀高 VS“利润侵蚀工资”

国人的工资水平虽然在数字上呈现一路上涨的态势,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消费需要、日益上扬的物价,以及与日俱增的“老、小”家庭成员多项费用的支出,人们的感觉是,工作越来越累,快乐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沉重――挣足生存成本,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巨大包袱。

上世纪50年代,一位普通教师的月工资是20多块钱,当时1块钱能买10斤大米;60年代一位普通工人一个月能拿到30多块钱,这钱足以支撑一个五口之家一月的花费;1978年改革开放初,大中专毕业生都涨了一级工资,一个刚从医专毕业的学生就能拿到48块钱,她清楚地记着当时的新鲜蛤蜊是一分钱一斤的;80年代,拿着56块钱工资的小伙请姑娘看电影,两个人花了9毛钱,而美味的花生冰糕只要5分钱;90年代,普通工人的月薪是500多元,有的家庭忙活了一年,到了年底终于买上了一台价值3000多元的日本松下彩电;如今,白领们每月3000多元还是捉襟见肘,工作30年不吃不喝才可以存够数目,在青岛买一套仅仅算是“蜗居”的房子。

国人的工资水平虽然一直在涨,但是生存成本的高价位,必须支出的消费需要,4-2-1家庭结构时代的到来……所有的一切,让人们感觉到,工作越来越累,快乐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沉重――挣足生存成本,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巨大包袱。

2007年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披露,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下降12%,从53.4%降至41.4%;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可以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低收入为代价的。

蓝皮书说,“利润侵蚀工资”现象不仅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员工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表现在国有企业大量使用临时工等体制外员工,以降低用人成本。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分析2009年薪酬收入占GDP的比例时,给出了这样的数据:欧美55%、南美洲是38%、非洲是20%以下,而中国只有8%。近年来,中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速相对缓慢,占GDP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

有人哭穷也有人炫富,一方面中国的消费率只有30%,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这一奇怪的现象只能说明财富都聚集到了少数人手里,对大多数人来说,虽然整体家庭收入在增长,但收入的绝对值在下降,购买力在下降。令人担忧的是,即使在这种收入分配背景下,因为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将住房、医疗、教育等原本属于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服务逐渐推向市场化,所以普通收入水平居民的个人财富中很大一部分不得不要用来应对这三项支出的巨大压力。

二、缺钱!缺钱!我们为什么总是缺钱?

横向比较来看,中国人在教育、医疗和住房、出行等方面的总体开销压力远远超过一些世界发达国家。9年义务教育虽然让家长们享受到经济上的宽裕和舒坦,但是私立幼儿园清一色的高额收费仍然深深地刺痛着父母的心;“学习好成绩好才有出路”,初三高三学生的名师辅导费、学习材料费成为家长逃不掉的必须开支;全国范围内居高不下的房价,是近10年来中国家庭经济负担之首,多少准新人因为新房谈不拢而告吹,又有多少新婚夫妇为了还贷而披星戴月、义无反顾地甘当“房奴”;因病致贫的情况仍然不在少数,需要捐款救助的人群屡屡求助于报端和各类慈善机构;霸道的油价每次宣布上调价格总会亮出强硬的“不可抗”理由。很多人感慨:活在中国,太累了。

“房奴”的蜗居生活

如今,房价已成为都市人心中永远的痛,上海的“汤臣一品”爆出了12万元一平方的“天价”,青岛的房价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沿海一线,尤其是市南老城区均涨到了1万元以上,某房地产项目还给出了3.6万元一平方的“青岛第一高价”,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购买力。

一座挡风遮雨的“房子”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是“家”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对如今正值成家立业之年的80后来说,“有房”且最好“无贷”,早已成为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们前仆后继地涌入了买房大军中,背负着沉重的房贷,牙关咬紧,埋头向前,成为了标准的“房奴”。不少老妈说了,“再不赶紧买上,明年更贵!现在这房价,没谱!早买早贷,早贷早还,迟早的事。”

如果你月收入6000元,每月的开销是多少?网友kucubai给出的答案是:150元以内。理由很简单,要买房子。3月初,kucubai在论坛发了一则帖子详细记录了自己每天的开销。为了能尽快存够首付,kucubai决定将每个月的开销包括餐费、零花钱,压缩到150元以内,平均每天就花三块钱。他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中午吃一个苹果或者花一块钱买一个包子,比《蜗居》中每天吃面的海萍更胜一筹。这绝不是电影,这是真实的现代都市人生活的写照。

在青岛读大学的小梅和张波,毕业后选择留在青岛打拼,并把家也落在了这里。他们一个在外企上班,一个是特警,本来两人每月7000多元收入还不错,但自从当上了“房奴”后,生活质量一落千丈。小梅和张波两年前在四方区买的房子,109平,一共72万元,两人的积蓄全部用作了首付,如今每月要还2000元的房贷,30年还清。“其中一半是利息,都贡献给了银行”。

小梅说,现在要处处算计着过日子,每个月开工资后,先留出房贷钱2000元、生活费800元、礼钱600-1000元,往老家寄的钱500元,再添置一些必备的物品,给两人买几件新衣服,还要加上交通费和朋友聚会的花销,抛去这些,根本存不下多少钱。这样还要尽量在家里吃饭,买衣服也基本都是实用为主,不敢拜名牌,网购和夜市摊往往能淘到实惠。K歌、健身、旅游等娱乐和消遣基本免谈。而更让她头痛的是:“要是以后有了孩子花销就更大了”。

除了生活品质的降低,“房奴”还要承受精神上的压力,还贷期间不敢生病,不能随便跳槽,不能有丝毫懈怠,像一个不敢停转的陀螺,“我现在28岁,还贷要30年,等还完了头发都白了。”一提起房贷,小梅愁上心头。

“孩奴”:一个孩子的百万账单

“你这一个小东西儿,吃进去的奶粉,进口的100多块钱,拉出来要用尿不湿,名牌的又要100多块钱,进出都要钱,你整个儿一双向收费啊!”《蜗居》里的这句经典台词道出了众多“孩奴”父母的心声。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已经成为一个甜蜜而沉重的负担。

有专家计算,一座大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花销在50万元左右。然而不少家长却表示,育儿花费的总数远超这个数字,差不多要100万元。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下,难怪有家长解嘲道:“生孩子就是被终身套牢,股票还可以解套,这只股却永远也解不了。”

首先,现在生孩子的费用就不菲。新华社的一则消息称:如今生育一个孩子需要四五千甚至上万元不等。许多大城市的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生个孩子的费用较20多年前涨了上百倍。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80年代四五百元,90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而我们从娱乐圈和富豪家庭听到的消息更是惊人,那些妈妈们住的贵族产房,一天费用就是好几千甚至上万。

孩子一出生,这就套上了。从0岁到6岁的学前阶段,花费像是无底洞一样。“挣奶粉钱”成为了孩爸、孩妈的口头禅。目前,市面上一罐900克的品牌奶粉最低价也要100多元,一个月至少需要消费两三罐。而主流热销产品――各式各样促进婴儿脑部发育的进口奶粉价格要高出很多,为了孩子能聪明伶俐,健康成长,家长宁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买最好的奶粉,因为他们坚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玩具和衣服是另一项重头开销,如今最普通的品牌童装一套最少一二百元,进口牌子价格要翻2番甚至更多。玩具价格就更高了,一套乐高积木上千元,一般的遥控车、芭比娃娃都要两百元。

“奶粉一月2罐多,350元左右;婴幼儿奶酪、深海鱼子酱、芝麻酱、花生酱、沙拉酱、酸奶、养乐多、韩国进口海苔、新鲜水果和蔬菜、各类鱼肉和营养主食等孩子日常饮食必需品每月200元左右;游玩、消费、新购玩具每月200元左右;增添衣服、外套、鞋子每月200元左右;为了孩子买车,每月油费500元,抛去上班用,单纯算在孩子头上的也要200元左右;另外,上周刚去打了预防肺炎的疫苗,一针860元,属于自费疫苗,国家不包,大概还需要再打一针加强效果。”这是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开列的当月消费明细,她还强调说,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以后每月至少还要增加800元,这是最便宜的公立幼儿园的价格,私立的相当贵,两千多一个月的不算什么,贵的甚至有一月上万元的”。

如此算下来,学前阶段一个孩子每年至少要花费两三万元。

等孩子终于上学了,虽然有9年的义务制教育,但哪知为孩子花钱的重头戏才刚开场。在一些教育论坛里,家长们一致认为,仅择校费和培训班这两项花费,就几乎要了自己的老命。青岛广西路的学区房已经涨到了2.5万元一平方,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大计心甘情愿掏这个钱。

于是,学区置业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必然之举,又把“孩奴”的身份更巩固了一步――贷款买学区房。尽管儿子明年才到入学年龄,不过,王斌已经发动所有亲友帮忙给儿子找学区房了。王斌一家的户口随着老母亲落在浮山后,但他一心想让儿子到嘉峪关小学或太平路小学就读。西部的房子大多是小户型的老房,面积在30―60平方米,价格却在1万元/平方米以上,不过为了给孩子一个“好户口”,他将毫不犹豫地高价买下学区房。

当孩子们顺利地入学了,课外培训也成为“烧钱”的一个出口:奥数、外语、作文培训,再加上游泳、钢琴和画画等兴趣班,每月至少要花费3000多元。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哪一步都不容易,学子们奋力冲刺备考,家长们准备好银两做坚实后盾。张欣就读于青岛市某中学初三年级,还有3个月就要中考,正是冲刺的时候。像许多孩子一样,他参加了补习班,针对自己的弱项选择了数学、英语和物理,大班授课,每节课收费5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的“额外学费”在800元左右。张欣的母亲说,这个费用还是“可以承受的”,本来她还希望孩子能多补习几门,可是孩子却不愿意把全部的课余时间都用在补习上。

姑且不论教育部关于“家教”的规定,“家教”之所以屡禁不止,说明是有“市场”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在课堂上不可能全面地学习和吸收知识,而课下,家长又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去辅导孩子,只能请家教。许多父母给孩子请经验丰富的“名校”老师单独辅导,每节课最高“学费”在180元左右,并且一补就是6门,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至少要4000多元……即便如此,只要孩子需要,多数家长还是会花这笔昂贵的“家教费”。

有人说,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家长们就可以解放了。事实上,作为大学生的家长,也还是不能松劲。大学四年,一个孩子一般的花费大概要10万元。如果去香港上大学,四年至少40万,去美国读大学每年15万到60万。教育负担之重,压得家长们抬不起头,直不起腰。日前,有一项对2157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4.7%的人感觉教育支出已是城乡普通家庭的极大负担;36.2%的人每年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10%至30%;29.5%的人达到30%至50%;12.8%的人达到50%至80%;8.4%的人甚至达到了80%以上。

大学期间的投资并不是作为“孩奴”所支付的“最后一笔费用”。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年夫妇对记者说,“等到把孩子辛苦拉扯大了,大学毕业了,成家立业了,也背上了高房价重压下的房贷负担。儿媳妇喜欢名牌,整天花钱大手大脚的,我们还得经常给他们补贴点。一礼拜起码回家来吃四天饭,最近正跟我们商量着要买车,唉,明摆着要我们给‘赞助’啊。”如此“啃老”,养一个孩子何止要100万?普通人的那点工资怎么够花?

私家车:很需要,很“烧钱”

我国的国民收入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却在享用着和美国同等价格的天然气,97号汽油的价格是美国的1.3倍。车轮上的生活,让我们越来越累……

上世纪80年代,汽车开始驶入国人家庭。2003年,全国私人汽车突破千万辆大关,用了近20年。而之后突破20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年末,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为260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33.8%,仅青岛,平均每天以300辆新车的速度挂牌上路。众所周知,中国汽车消费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油价的上涨、停车成本和汽车养护成本的提高,养车的费用也成为了普通家庭的主要支出项目。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实际的需要,促使私家车加速“跑”进了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诸多收入还算稳定的新婚夫妇,在两人的爱情结晶诞生以后,拥有属于家庭的私家车,就变得有太多的正当理由和实际需要。轿车远远不是最早的奢侈品概念了,哪怕是国产车,它的入户足足令全家人欣喜不已――终于摆脱掉了拥挤不堪的公交车,还有需要它时总也“打”不上的出租车――一笔不小的开支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流出。

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也是很多家庭的购车理由。李扬是一位大学老师,住在青岛市香港东路,孩子在39中上学,他代表了大多数人买车的初衷:送孩子上下学。2001年孩子上小学时,他买了第一部车富康,2008年孩子上初中了,他又换了辆高尔夫。“孩子从家到学校,坐公交车至少要50分钟,并且还没有直达的车。孩子上学时间又特别早,7点20要求到学校,如果不买车的话,孩子至少要5点半起床,6点出门。放学后作业还特别多,一般要做到晚上十点多。没有车的话孩子太辛苦了。如今,虽然我辛苦点每天接送,但只要能让孩子多睡会,哪怕多睡半个小时,我就知足了。”爱子心切的父母,尽享了“有车一族”的便捷,但养车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李老师简单算了一下,买第二辆车时花了18万多,车库是之前买的,10万元,这些都是前期一次性的投入。之后,包括油钱、保险、保养什么的,一个月花费要1500元左右,差不多一个月1/3的工资都奉献给爱车了。“93号汽油去年就涨到6.32元了,这几天正喊要涨价到6.66元!现在每个月油钱差不多要1000元,平时也就上下班、上下学,偶尔跑个郊区、自驾游什么的。花费第二大的是保险,一年4000多元。然后就是过路过桥费和汽车保养,一年400元左右。停车费一月不到100元,因为有车库在小区里就不用再交停车费了。”如此算下来,这笔帐普通家庭还真吃不消。

随着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汽车保养观念也越来越被车主所接受,就像女人会定期到美容院做面部护理和美体SPA一样,车主也会定期到汽车美容养护店为爱车做美容、养护,项目涵盖了从日常的洗车、贴膜,到个性化的改装。相关专家估算,一部价值10万元左右的轿车,一般可以驾驶10年,按每年行程2至3万公里计算,每年的养护费用在4000元以上,而且越高档的车养护费用越高,即便是国产车的养护费用也不会少于2000元。

非主流:

未富先奢――“我爱奢侈品”

近年来,当奢侈品在西欧、日本市场上遭遇大滑坡之际,中国却逆风而上,2009年1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国。而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又上涨了3个百分点,消费总额高达96亿美元。专家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超过日本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的首位。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拥有宾利、保时捷等国际顶级汽车的消费者已经超过10万人,拥有阿玛尼、杰尼亚等世界顶级服饰的消费者已经超过100万,还有30万的潜在私人飞机消费者和更多潜在顶级汽车、游艇等消费者。中国人最青睐的时尚类奢侈品为:路易威登、古奇、香奈儿、范思哲、迪奥、普拉达、乔治•阿玛尼、佛莱格默、芬迪、爱马仕。

青岛私营企业主林女士,是奢侈品的疯狂爱好者之一。她每年购买国际名品的花费近一百万元。从LV的包,到GUCCI的手袋,再到几千块钱的香奈儿化妆品,家里几乎成了奢侈品牌的小型陈列室。李女士坦然,自己对国际品牌的历史并不了解,对潮流时尚也不热衷。理由只有一个:“品牌是身份的一种象征”。

在奢侈品消费大军中,还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了少数“先富起来的人”一掷千金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普通白领,他们可以连续几个月吃泡面,但求一个名牌包包。城市里,背着LV、挤公交车的白领大有人在。无论他们背的是不是真货,但对奢侈品牌的向往的热情是共同的。

担任某公司经理助理的优优,大学的时候就有过“打工赚包”的光辉经历,工作后,奢侈品真正成了她生活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受了办公室的“奢侈攀比风”的影响,每次奢侈品牌出新款时,便是办公室烽烟四起的时候,谁能第一个背着新款来上班或者参加酒会什么的,谁就是办公室最“牛”的人。为了抢这个“第一”,她的五张信用卡被屡屡刷爆,成了名副其实的“卡奴”和“负翁”。

相比较而言,“月光族”刘灏算是比较“理性”的消费者了。有留学经历的刘灏现任青岛耐丝克医材有限公司大区经理,由于要经常见外国客户,所以非常注重自己的着装,尽量每天上班衣服都有不一样的搭配,“这是国际惯例,在国外如果一个人第二天没有换领带,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人昨天没回家”,另外,“着装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而他“看得上的设计碰巧又都是比较有名的牌子”。当然,月薪3000元左右的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消费能力,所以LV之类的一线品牌他是绝不敢碰的,即使这样,杰克琼斯、ZARA、优衣裤、H&M之类的快速消费品牌也把他的工资给“快速消费”了。他最贵的衣服是在日本留学时买的喀什米尔的大衣和一套礼服,打完折一共2500元人民币;而他全身上下最贵的其实是钱包和名片夹,都是Braun Buffel的,加在一起超过3000元。

现在,刘灏衣橱里有15条领带,比较正式的衬衣6件,西装7件,西裤7条,而这些远远没有满足他的要求,“我想做到一个月里每天都有不同的组合,但现在两周左右就会重复。”鞋子只有三双森达、ZARA、Mizuno。“ZARA刚开业,我需要一段时间把鞋子凑齐,再利用换季的时候,淘一件合适的大衣。”刘灏理想的工资水平是2000美元,他说这是国际上同等职位应该拿到的薪水,如能涨薪,他会添置一件期许已久的东西。

“玩家”的精神消费

如果把人们的消费结构绘成一个庞大的金字塔,位于下端的是衣食住用行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等物质消费,而比较高层次的旅游、休闲、娱乐、读书等则属于精神消费。

泡在星巴克里读书,捧着爆米花看电影,做个背包客走遍天下……休闲,这个曾经属于少数人的奢侈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普通大众。无论城里的、乡村的,钱多的、钱少的,大家都学会了以自己的方式休闲。去自己喜欢去的地方,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因喜爱而进行的收藏也属于精神需求范畴,个人收藏的种类是最丰富的:烟标、酒标、钱币、邮票、徽章、玩具、邮票、书画、瓷器都可能成为收藏的对象,收藏这些物品的原因可能是儿时的一个梦想,可能是生命旅程中的美好记忆,当收藏与保值、升值无关的时候,收藏的乐趣是最纯粹的。

今年26岁的Ellajy是一家外资公司的部门高级主任,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收藏各类ACTION FIGURE(可动人形),如今他已是小有名气的潮流玩具收藏家。和很多80后一样,童年时买变形金刚、砌高达、玩扭蛋是他的人生乐事和梦想。“小时候不懂事,很多玩具买回来都不珍惜,玩了一段时间就扔了。直到2004年初的时候,变形金刚出了一只新版MP01擎天柱,透过橱窗我看见自己儿时最喜欢的柯柏文也‘长大了’,忍不住就买了下来,谁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给玩具搭起了摄影棚拍“写真”,还自己动手改造玩具,无论是打磨上色还是换躯干、手臂,减肚腩、延长脖子、做衣服,都通通尝试过。他说,“每天跟这些宝贝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开心的。”

为了收藏这三大柜子的可动人形,Elljay可以说是倾囊而出,他的藏品每套甚至每件的入手价格一般都在千元左右,贵的要2000元以上。据Elljay说,五年下来,用在购买模型和保养玩具上的费用一共花了十几万元,就是现在每个月在玩具上的开销也差不多要花掉5000元。

三、薪情变化VS心情变化

颇为流传的“刀刀漫画”中有这样一则:主人公接到一通电话,被告知用人单位录取她了,她万分喜悦地感谢了对方,并答应了周一去报到。扣下电话,老公问,是哪里录取你了?主人公哇的一声说,忘记问了……或许不那么搞笑,但是却很写实。找工作的时候人人都守着一张报纸摘录招聘信息,只要有招聘会就去试试运气,投了多少简历自己都数不清、甚至记不得给了谁。

当“毕业等于失业”的调侃渐渐成为现实,当“网上开店”的创业招牌渐渐被“不一定赚钱”、“这个月有钱,下个月没钱”的呼声所取代……有一纸工资条的人们是多么地幸福。他们中有这个城市中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职业,也有能够“平步青云”的高级白领一族。他们的幸福生活不在于赚了多少大钱,而是能够因为每月相对稳定的收入,形成了一个家庭基本稳定的存款或消费项目,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固定储蓄渐渐实现比如买车买房的较高物质追求……

公务员:拿阳光工资的“中产阶级”

张欣在2001年成为了公务员,刚刚工作的时候工资也不高,只有1500元左右。到2003年,公务员队伍第七次“大规模”加薪,因SARS突发而暂缓的加薪计划从12月起正式实施,原定于7月起增加而未加的后5个月工资增量部分一次性补发,增加幅度从30元至300元不等。这一年,张欣的工资有了“质的飞跃”。

公务员工资分为四个部分:职务工资、基础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升、年份增、级别高自然稳涨工资。今年,张欣已经是副处级的干部了,每月能够拿到手的工资在4000元左右,同时享受各类福利、保险。

人们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各不相同,最基本的共识是“有车,有房,有存款”。绝大多数公务员都能享受“中产阶级”生活,尤其是在工资待遇好的大城市。然而,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公务员高工资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大讨论。

杭州市2009年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而“车改”后的“车贴”补助非常惊人: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

公务员的收入从暗补变成明补,这是“高薪养廉”。不论如何,公务员的铁饭碗还是因为“镀着金边儿”,吸引着你我他。

教师:“功效”大于“绩效”

中华民族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老师的社会地位很高。目前,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万人。

刘丽1991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当时的工资只有355元。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刘丽开始给毕业班的孩子上课,在那个没有双休日的年代,每天不停地的工作,白天上课备课,晚上批改作业……那个年代常常用“蜡烛”形容老师,刘丽笑着说,当真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不过,即便如此,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到2000年初,刘丽一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虽然小学升初中不再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但是各类“奥林匹克竞赛”、“兴趣小组”等“辅导”任务还是接踵而至,不过,这个时候的奖金还是不错的。如果辅导的学生能够取得市级奖项的话,老师能够有500元的奖金,刘丽的收入渐渐提高。

2005年,刘丽已经拥有各类优秀教师证书、中级教师职称等等荣誉和称号,并且成为了数学教研组组长。她以身作则,从来不开办“家教”,杜绝“灰色收入”。此时刘丽的工资随着职称的升高,能够拿到2600元左右。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价的上涨,教师这个群体所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年轻老师养不起自己,中年老师养不了家庭”,成为不少“灵魂工程师”的寒酸写照与自嘲。

真正大刀阔斧的教师工资改革是在2009年。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是学校搞活分配的重点。

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20年的刘丽,在实行绩效工资后,能够拿到4000元工资。

军人:工资增幅最快,拿工资最不易

据报道,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5321.15亿元,其中有些费用是用来适当改善军队官兵的生活,由于全国人民的生活都在改善,人民子弟兵的生活也要适当改善。

丁付晓是驻青某部队的军官,2000年入伍,当时在军校每月的津贴仅为80元,到2003年毕业成为少尉军官,工资是1024.7元。公务员的工资能够与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军人的待遇是全国统一的,刚刚毕业的少尉只能拿到1000元。丁付晓这1000多元的工资在青岛仅仅能应对最开始几年的单身生活。

2006年7月,部队工资大幅上调。丁付晓的工资从1200元提高到了2200元。同时,这一年军龄费也由每增加1年军龄涨1块钱,变成了每增加1年军龄涨10块钱。2008年7月,部队工资再一次大幅上调。丁付晓的工资由2300元调整到了3700元。这样“翻番”的增长态势,使得军人重回女孩择偶的“白马王子”行列――王子不能只是高大威猛,还得有不断上涨的工资啊!

然而,军人的工资虽然几次大幅上涨,但是上涨的工资依然跟不上上涨的房价。丁付晓工资1000元的时候,市南区好一点儿的位置房价在6000元/平方米;他在今年拿到4000元工资的时候,当初看的房子已经上涨到17000/平方米。

高级白领:工资条反映奋斗的状态

“高级白领”这个职业,虽然不是“铁饭碗”系列,但是却大多有车有房,能够经常出入星巴克、高档西餐厅、酒吧等“很小资”或者“伪小资”的地方,他们大多是企业中的中层“白领”,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工资,还有没有上限的业务提成,以及年底的大宗分红。

刘念是一位高级白领,在全国连锁的一家著名留学机构任顾问,办公楼在青岛最繁华、最高档的商业区。他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想出国留学或者就业的人们实现梦想,每天都要跟国外教育机构打交道,浏览大量的英文材料,辅导学生写申请等等,从2003年进入这一行业,刘念已经记不清帮多少人走出国门,拿到国外著名大学的入学资格。

刘念并不是青岛人,因为读青岛大学来到了这座城市,毕业后留下工作。刚工作的时候,他每个月的收入仅有1000多块钱,为了节约,刘念跟同学在离公司很远的地方合租房子,每天早上挤公交车上班,后来工作慢慢进入状态,每个月的收入连番增长,经济方面才逐渐摆脱窘境。到现在,虽然已经是大多数人羡慕的“高级白领”,但是刘念说,即便有一天成为了“金领”阶层,或者成为了老板,也绝对不会随手挥霍,因为创业真的不易,依靠自己的积累买房买车真不易。

刘念与公司每三年签一次合约。他说,这个行业不可能做一辈子,也许十年内不会出现危机,但是留学机构最终会被更加合理化、正规化、公平化的大学录取方式取代。似乎白领都有着“居安思危”的思想,刘念一边做好手头的工作,一边时刻准备“跳槽”。

画报调查:“老板,加薪吧”问卷

(参与问卷调查共50人,来自各行各业。)

问题1:每个月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包括津贴、补助、奖金等)

A、 1000元以下2%

B、 1000元―2000元 50%

C、 2000元―3000元 30%

D、 3000元―5000元 12%

E、 5000元以上6%

问题2:每个月平均消费多少钱?

A、 500元―1000元2%

B、 1000元―2000元 50%

C、 2000元―3000元 36%

D、 3000元―5000元 4%

E、 5000元以上8%

问题3:平日花费最大的项目是什么?

A、 房贷、汽车 30%

B、 家居用品 10%

C、 图书 10%

D、 应酬、送礼 18%

E、 服装饰品 30%

其他:收藏(自填)2%

问题4: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如何?

A、非常满意,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充分肯定0%

B、满意,付出与收获成正比4%

C、 一般,基本可以满足消费需求 48%

D、 不满意,应该拿到更高的工资 34%

E、 非常不满意,工资完全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14%

问题5:想涨工资的充分理由是什么?

A、 物价不停地上涨,不涨工资怎么生活? 66%

B、 兢兢业业总要有个肯定 14%

C、 不断地加班,占用了太多的个人时间4%

D、 只有公务员、军人、老师涨工资不公平2%

E、 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孩子,还要供房、供车 12%

其他:与国外同类工作相比,收入差距大,不能体现同工同酬。(自填) 2%

问题6:涨薪后最希望做什么?

A、 旅游,好好放松 10%

B、 请亲朋好友,庆祝一下10%

C、 购物,至少添置一件期许已久的东西20%

D、 存起来 18%

E、 投资理财42%

四、链接:明星BOSS好榜样

赵本山:员工一家亲

1993年赵本山成立了公司,培养了一大批二人转人才,到现在公司已壮大为本山传媒集团,拥有1000多名员工,旗下有“刘老根大舞台”等多个产业,是东北的第一大文化娱乐集团。担任公司董事长的赵本山在管理员工上也像对待徒弟们一样有人情味,公司吃喝全包,成立工会,还有自己的医务室,员工们在医务室里打个点滴不用花一分钱,甚至有演员得了心脏病,医药费也是公司报销。对自己的徒弟们,赵本山更是慷慨大方,在他的关怀下,都是苦孩子出身的徒弟们大部分发家致富,赵本山还出钱给徒弟们买车买房,“我也是由苦孩子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过我的生活没有徒弟们变化这么快,我到1986年才挣到一万块,那时候我红了几年了。”

2月18日,“赵家班”一年一度的总结表彰会在沈阳本山传媒基地召开,公司高层及其旗下的艺人、员工千余人到场参加。在大会上赵本山论功行赏,对在09年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了表彰。小沈阳、王小利、毛毛等一批旗下的艺人及表现突出的员工均受到嘉奖,收到了红包。

范冰冰:最具亲和力老板

范冰冰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了名副其实的女老板。给美女老板打工是什么感觉?她的员工说,范冰冰算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老板,公司有员工过生日,她也会送礼物。范冰冰最大的优点是没有架子,台下也不化妆,和谁都开玩笑。如果工作得力,肯定就会有奖金,做错事情,就要受罚。范冰冰经常会请员工一起吃夜宵,有时大家去大排档她也跟着一起去。这位有亲和力的老板工作非常认真,看着她这么拼命,手下的员工自然也会拼命了。

周杰伦: 10万奖金奖给员工

周杰伦一向是各大金曲奖的大赢家。某次获奖后,周杰伦捐出他的4项金曲奖个人奖金约人民币10万元,作为公司员工福利抽奖之用。相信公司的员工该盼着周董年年得大奖了。

刘德华:细心的老板

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员工生日,华仔都会封个红包。刘德华的员工说:“华仔很忙,但是也非常细心,有时候我们不开心,他会和你聊天、安慰你,挺感动的。”同时,很多员工的家人、朋友也非常喜欢刘德华,想要签名和合影,刘德华都会满足,在员工结婚生小孩的时候,刘德华除了给红包,还要亲自写一个卡片。

第2篇:老家新家范文

无论是李商隐“於陵论价重如金”的渲染,还是李渔“能居肉食之上”的感慨,都可让我们领略到竹笋带来的那股让人迷醉的竹韵。笋在时间上有春笋和冬笋之分,两者虽然同为一物,但却有着不同的风采,冬季藏在土中的冬笋质韧味深,而春天破土而出的春笋质脆味鲜,一个是成熟的风韵之美,一个是青春的本惑。很难说二者孰伯孰仲,全看个人偏好,比如梁实秋就对东兴楼的虾子烧冬笋和春华楼的火腿煨冬笋魂牵梦绕,而200多年前,紫禁城中的某位九五之尊,正月十五的次日就风尘仆仆地赶往江南,不惜一个月的奔波只为能赶上头一拨儿的春笋。

在制作用到笋的菜肴时要充分考虑到春笋和冬笋不同的个性特点。比如冬笋比较耐火,更适合通过需要长时间制作的蒸、煮,焖等类菜肴来表现,因为质地更韧些所以大多切成薄片,一是为了更容易熟,再者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表面面积让鲜味更好地呈现出来。冬笋尤其和其他肉类食材搭档时表现非凡,一素一荤、一脆一糯,一清爽一甘肥、一通利一补润,北方竹子少,过去冬笋都是外来的,所以相当贵重。老北京的一道名菜“烧二冬”,之所以珍贵,也是在“千里送鹅毛”的背景之下才能理解的,那时候北京四季分明,各季节有各季节的菜。什么菜最好吃?就时令鲜蔬。“烧二冬”就是春天的专属菜,做这个菜必须用鲜冬笋和冬菇。等过了春天,冬笋就买不到了,餐馆也就不卖这菜了,挂一个牌子,说:“对不起各位爷,要吃就等明年吧。”任你是达官显贵,在这一年次的约会面前,您老也急不得,乖乖地候着吧,

而对于清新淋漓的春笋,一般要采用时间比较短的蒸、煮和快炒等方式,否则就会灵韵全无,不仅味道淡寡,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在处理原料时大多保持原状或简单剖为几片即可,甚至是仅仅将外皮划开几道缝隙。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春笋的魅力,我们还可以选取足够嫩的原料直接生食,那齿颊间驿动的春意绝对会让人顿时萌生欲发少年狂的冲动。

在以前,人们品尝竹之味最常见的食材就是笋。许多经典的菜肴经过现代厨师的发扬光大,褪去了岁月风尘的老气横秋,平添了几分时代妆容,无论是荤搭还是素制,都让我们在延续的口味中可以享受到新时代的滋味,有如那新编的京剧,用风尚的姿态将经典传承。

第3篇:老家新家范文

一个孩子,他有多个方面的表现,是我在学校里通过肉眼或口头交流所觉察不到的。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它是看不出的,需要我们用心地体会。一个孩子,纵使他有千万个不是,那也不是他所自愿的,他的生活、他所受的教育或许对他有着决定性的因素。这一次家访,我共家访了两名同学。虽说不多,却收获颇多,真正感觉到家访的必要性。

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治理。两位家长都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

另外,家访时教师要讲究说话的艺术性。教师在家访中要态度诚恳,分寸得当,要掌握好尺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有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也应当在其中找到自己应考虑的方面,切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家长或学生,更不能因为一时不高兴,说一些有损学生和家长自尊心的话。所以教师家访时首先要了解家长的性格,初次接触时说话要委婉,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只有尊重家长,家长才会尊重你教师,配合教师共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例如,我这次家访中这样一位学生,她学习习惯较差。我在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避免“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

再就是通过家访还使得我对班级的信息得到了一些了解,因为有的事情学生不一定会和老师说,但可能会去和家长说,这样我就能知道在班级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或者班级管理上还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第4篇:老家新家范文

过度怀旧

例子:已经60多岁的陈老先生可谓“顽固不化”,什么事情都看不顺眼:儿子穿外国品牌的衣服,他说是崇洋;儿媳妇整天抱只猫,他说是小资情调;孙子滑滑板、看韩剧,他说是没正事。

对策:过度怀旧,会加速人体的衰老过程。老人一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评价一生中的“是”与“非”,不要为“是”沾沾自喜;也不要为“非”而耿耿于怀。二是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对生活充满信心,心胸开阔,心情愉快,积极对待新事物。三是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调节好精神生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和青年人聊天。

心理失衡

例子:齐女士退休不到一年,丈夫又因病去世,齐女士心理一下子失去平衡,整天烦躁不安。儿女忙于工作,但还不忘惦记她,开导她。可她对任何人都不满意,唠叨、怄气,心情越来越差。

对策:退休综合征是一种心理症候群,临床医学上亦称“退休应激综合征”。病因是由于这些老人几十年来习惯于繁忙的工作,如今退休后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一时难以承受,从而导致一种心理上的变化。老人应培养对生活的新兴趣,转移离退休后孤独、忧郁、失落的情绪。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兴趣,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和社会文娱活动。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学一两项技艺,诸如书法、绘画、摄影、烹调、种花等,用以调节情绪,充实精神生活。

迷恋电视

例子:刘阿姨退休后成了“电视迷”,从早到晚总有看不完的电视剧。老伴成天沉迷于打麻将,刘阿姨腿脚不方便,不愿出门活动,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看电视剧,每当看到潸然泪下时,也会慨叹一下自己的人生。

第5篇:老家新家范文

认为当老师应该是很轻松愉快的事,刚参与工作时。可是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很聪明、听话。比如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很慢,就很着急,心想这知识这么简单,怎么就是听不明白呢,只好利用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给他讲解,直到听明白为止。这样慢慢地让他感受到原来生物不是那么难学,自然就很喜欢学生物了

尤其是去年初一的有些同学,再比如有的同学很淘气。有时上课老师在上面讲课,就在下面小讲,故意破坏课堂秩序,课堂上又不能停下课去批评他这样只能激起他逆反心理,于是利用课间的时间我耐心的说服他而且还要让他意识到老师很看重他比如让他当他那一排的小组长,协助收作业并亲自送给我这样慢慢地就从不听话的孩子变成听话的孩子。看到自己的每一点的付出都有了回报,感到非常地欣慰。更加坚信只要努力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

二、精心谋划。提高教学质量

一)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关键是要备好课,教学要取得好成绩。写好教案。如果没把教材吃透,那肯定是上不好课的课上肯定是会遗漏知识点,为考试留下隐患,时学生肯定会认为老师不值得的相信,不能教好他所以每一学期刚开始,拿到教材就赶紧通读一遍,计划好这一学期的课时布置。然后在上课之前,认真及时的请教王丽凤老师,做到备好课,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上网查阅每节课的教案,集中他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到上课的有的放矢。

二)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谐的学习氛围

力求抓住重点,上课时认真讲课。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动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明性思维。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所以学生对生物这门课本来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要做的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我自身而言,个喜欢思考的人,所以我不主张让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引导学生:

1实验

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操作和感知体验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如“观察植物细胞”这一实验,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知识最直观最有效的渠道。做实验的前几天就把实验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弄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以及操作方法。学生一听要做实验,就非常兴奋,要求每人拿一小块葱头就可以了结果好多同学背了个大葱头过来。看着兴奋的渴望的眼睛,感到无比的欣慰。实验课上,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实验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比方“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看到细胞大了还是小了细胞多了还是少了视野变亮了还是变暗了通过学生对显微镜操作的切身体会,掌握知识。这样学生从实验中可真正领略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欣,从而更主动地去追求知识。

2观察

观察前要让学生弄清“怎样看”看什么”比如看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又一直观有效的途径。就要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楚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的什么。这样可以防止大多数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发生厌烦的现象。

3假想

可以拓宽学生的探究路径和思维视野,教学中假想往往是创新的萌芽和源泉。让学生能够而且善于突发奇想。如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引导学生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图,向学生提出生态系统中假如缺少“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结果,从而让学生领悟到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课堂上善于用激励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是怕知识讲少了于是知识面就拓展得很宽,这是工作以来得出的经验。记得刚工作那会。课后和学生一起交流,有的学生说“老师,您讲得太深奥了有很多东西我听不懂。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他积极参与进来,老师要尽量起一个引领作用,引领学生自主地去探索,思考。提问当中,会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回答得不错的同学,会说:很棒,回答得非常好。对回答得不够完整的同学,会说:回答得不是很完整,但你能想到这些也非常好,相信下次能答得更完整。认为只要学生认真思考了不管答得是否完整,都尽量给以鼓励,不挫伤他积极性。让他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

三、真心地关爱学生。

重要收获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需要赢得学生的心,一年半的教学生活。当他打心底里喜欢你尊重你时,就赢了一大半。

没想到学生会那么淘气,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上课总是会搅乱课堂秩序,就非常生气,就批他一顿,可是还小,下次还是照样会违反纪律,怎么办?课还是要上,而且还要教好,只能静下心来,慢慢想办法。其实那些淘气的学生之所以会那样做,大部分是因为他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也想得到老师的关爱,看着他渴望的眼睛,尽量地让他感觉到老师是关心他比如讲课时要求他认真听,积极思考,有时还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他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

第6篇:老家新家范文

正方观点:

食不饱,力不足,安求千里也?

我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每天抱着电脑,噼里啪啦敲键盘。虽然生活单调,但我还是很自豪,因为我是公司的技术骨干,我们的团队先后拿下多个国际大项目。老板在多种场合以不同方式对我的业务能力给予肯定,可是只限于口头表扬,尚未与口袋里的票子联姻。这令我很是不爽。

老板之于员工,犹如伯乐之于千里马。韩愈老先生曰:“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位韩老先生真是我等打工仔的知音啊。一个平实的比喻道明一个绝对的真理,它穿越千年,从封建时代延伸到现代都市,依然无懈可击。

人人都知道经常饿肚子会患上低血糖,轻者浑身瘫软,大汗淋漓,重者晕厥,甚至休克。没有好的物质保障,我们打工仔拿什么支付昂贵的房租,用什么应付日渐上涨的生活成本,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只能是神仙们的传说。食不饱,力不足,何谈千里哉?

我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业绩,年薪未见增加,通货却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为了明年更好地为公司服务,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特向老板申请加薪。添把草料吧,马儿会跑得更欢!

才不怕老板翻脸

公司近十个营销团队,50%以上业绩都是由我所带领的团队创造的,老板不能视而不见啊!都说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同样的,咱员工也不能干白工,是吧?咱们为公司拼死拼活干了一年,去争取点回报,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当然我也知道,我们老板是个铁公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拔毛。可是我晃晃悠悠地也到了而立之年,最近好多同学都梦见我结婚了!你说没点积蓄怎么结婚?没错,房子是买了,但是贷款是沉重的;将来结婚有孩子,还要养家糊口;物价也不停地涨,连卫生纸都涨得没谱。尤其到了年根,亲戚也好,领导也好,客户也好,不都得送送礼、吃吃饭?年关难过啊!

反正我想好了,一定要找老板谈加薪!他答不答应是另外一回事,我是绝对不怕他不高兴的,业绩摆在眼前,我的要求是合理的。他要是真敢摆谱,我就跳槽,带着一批忠实的客户,去哪儿都能容身!

加薪?当然!

在欧美国家,雇员跟老板提加薪是司空见惯的事,可是咱中国人多,你不干,多的是人干。于是本来光明正大维护自己利益的正常行为,却变成难以启齿的一件事。

我有一好友,可谓是一个提加薪的高手,在和老板的博弈中,时不时有赢的时候。一次聚会中,她告诉我们,如果不想跟老板搞僵,就一定要注意提加薪的口吻和方式。比如含沙射影试探型:“老板,物价飞涨,咱的工资什么时候涨啊!”叫苦连天哀求型:“老板啊,再不涨工资,我每个月买米下锅的钱都剩不下了。”活泼轻松撒娇型:“老板,您看大家伙儿干得这么卖力,是不是应该犒劳一下呀!”斗智斗勇强势型:“老板,再不涨工资,我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您就让别人干吧。”我们耐不住好奇,总会问她,“真的呀,你怎么好意思张口呢?”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为什么不好意思?CPI疯涨,我的劳动量疯涨,养活自己需要钱,该提的时候就得提!”

说实话,大家虽然佩服她的胆量,但是向她学习的依然不多。现在想想,很多时候其实是自己小瞧了自己。在职场上,只要工作优秀,成绩突出,是要求加薪还是选择跳槽加薪,都会游刃有余,付出和收获是可以成正比的。这不单单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和勤劳。

反方观点:

我不是杜拉拉

升职加薪很美丽,但我不是杜拉拉,我不是活在电影里或职场小说里,我没有那么漂亮优雅、聪明自信。虽然同样努力工作,尽心尽力,可是我无法那样狡黠地俏笑或理直气壮地拿鼻孔对着老板,与他谈判甚至要挟:给我加薪!

我们公司100来号人中加薪的不超过20个吧,一般不是那些经理,就是那些特别拔尖的“白骨精”。我这样的小角色去谈加薪,凭什么啊?你要知道,“加薪”永远是呈比例而存在的。为了成为那20%,非把自己变成工作狂不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加薪能加多少?200元?300元?那我还不如轻轻松松地安守本分呢。都说“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可是我觉得工作以外的世界还很大,我更愿意多保留一些自己的生活。

我不是杜拉拉,也不想做杜拉拉。年底了,杜拉拉们为了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在公司加班加点,而我只需要把自己的活儿做完,就可以回到温暖的家里吃晚饭。你可以说我没追求,但这就是我的追求。

年底找茬,自讨没趣吧?

年底了,杨白劳只能为闺女喜儿扯得起二尺红头绳的时候,黄世仁催租子来了。年底了,公司正是努力冲销量、最后搏一把的时候,boss正忙得焦头烂额,想在年关之前再多捞一点的时候,你深吸一口气,双拳紧握给自己鼓劲儿,敲开了他的办公室,嘴巴张了又张,一横心终于说出了那句话:老总,您看能不能给我加点儿薪?

Boss刚想张嘴,突然手机响了,示意你坐下稍等会儿,手机还没有接完,座机又响了……你呆坐了半小时之久,想想一大早不能闲着没事做,于是,你捏捏拳头,走出去继续干活。电话接不停的老板看着你走出去的背影,面无表情。

年底谈加薪,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同事们都忙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你还有闲心找老板“谈人生”,这岂不表明你是个只为一己私利,却将公司大局置之脑后的不靠谱的主儿吗?在boss的视网膜里,你都被折射成这样的“伟大”形象了,他怎么可能痛痛快快答应给你加薪?

与其年底找老板谈加薪,还不如埋头苦干到年初,装也要装出一副拼命三郎的可爱样儿。年关一过正是劳工荒,boss就算是吃错药也得把你这样的好职工留住,没准还会主动给你加薪呢。

就是有贼心没贼胆

加薪谁不想?但我这人就是脸皮薄,开不了这个口啊。也许跟成长环境有关吧,我总觉得谈钱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出来工作几年了,我也有换新工作的时候,可以颤颤巍巍地问人家薪酬几何;至于主动要求老板加工资,那是绝对做不到的。万一加薪的事没谈成,反而伤了彼此的和气,以后还怎么抬头不见低头见?

所以像我这种人,要么乖乖做事,等着老板主动给我加钱;要么就是在同事集体对老板“撒娇”要求加薪的时候,在旁边附和一下“就是就是”。要是遇到无良奸商,只知道不停地给我加工作量,加薪的事却永远只是纸上谈兵,绝不付诸实践,那我也就只好辞职另寻东家了。

第7篇:老家新家范文

不少老人家迷信药“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就算没问题,也要在家存药有备无患,搭配琳琅满目的健康食品,如同自营小药局。医生开的处方药就罢了,更糟的是道听途说,出游时上车睡觉下车买药,甚至成为电台郎中瞄准的肥羊。

因身体机能退化,易罹患慢性病,老人用药量确实会比年轻人多,但这种“看病就要吃药”、“多吃才有效”的心态,也令医生不得不开药满足病人。但也不能全怪老人家执迷不误。他们年纪大身体渐差,渴望灵丹妙药解决病痛,又少有机会接触正确的用药观念。医疗环境一时难以改善,只好自立自强。到底必须掌握哪些老人用药知识?有什么妙招能帮助父母吃对药?

化繁为简,去芜存菁

吃不必要的药,只会加重病情、衍生更多问题,用最少的药,治最多的病,才是银发族用药的黄金定律。

学理上,吃超过5种药就是多重用药。多重用药将导致无法遵守医嘱服药,疾病控制变差;提高用药错误及药物副作用风险;更增加药物与药物间交互作用的几率。

药能治病,也能致病,药品绝对不能当成进补的工具,尤其来路不明的药物,对肝、肾机能退化的老人,可能导致洗肾、肝衰竭的悲剧。以下对策有助避开多重用药的地雷:

■制作用药纪录将老人家长期服用及会过敏的药物学名记录下来,定期更新。不管到诊所或医院就诊,都先出示给医生,避免重复开药。

■少逛医院除了感冒等小病,尽量在同一家医院就医,让医生能看到完整用药纪录,出问题时能立刻追踪。或选择老人医学专科,由擅长老人疾病的医生统一开药。

■主动告知用药状况老人家碍于医生权威,常不敢说明服药的反应或需求,如此,既浪费又无益病情。说清楚,医生才能找出最适合、有效的药进行调整更换。

■从生活做起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很难单独靠药物达到完全的控制,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药效会更好,甚至可以逐渐减低药量仍能维持很好的效果。从饮食、运动、体重控制下手,将有助脱离多重用药、减轻身体的负担。

这样吃,才保安康

■遵照处方吃药有些长辈常会担心药品副作用而自作主张降低药量,却未及时告知医师,导致疾病控制不佳,不知情的医生以为药量不足进而增加用药剂量,万一突然心血来潮乖乖按照医嘱吃药,可能由于药物作用过强导致严重后果。

■确实遵守服药时间忘记吃药时,数小时内想起来可以补服,如果接近下一次吃药时间就不要补服,更不要一次服用双倍剂量。若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咨询医生与药师。

■先为老人家备好每天要服用之药品,可避免吃错或漏吃例如一天吃4次,可拿盒子分成4格(早餐、午餐、晚餐、睡前),把每顿要吃的药装成1份,一次准备不要超过7天的量,再让老人家按顺序吃。或到药房买分装药盒,但密封包好的排装药品先不要打开铝箔包装,以免药品受潮影响药效。

■老人和年轻人身体机能差异大,药品代谢速度不同,切忌拿自己的药给长辈吃。

■不囤积药药品有一定的保存期限,散装药品分装后安定性较差,领用的药品应检视有效期限,并定期清理丢弃。

■不吃旧药老人用药常会依病情或身体状况调整,即使药名成分相同,不同药品含量也可能会不同,未经医生指示自行服用家里的旧药,严重的可导致用药过量、引发副作用。

■老人家常吃的维骨力,是针对关节软骨组织的保健成分,无法改善骨质疏松,也不能增强骨质密度维骨力为处方药,应于医师指示下使用。因市面上有些产品钠盐含量高,对于心脏衰竭及肾功能不佳的老人,更需特别注意,应与医生讨论是否可以长期使用。

■中药不一定药性温和无副作用,如果吃了之后出现水肿、不适,要留意是否掺杂西药(类固醇等)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中药。

■保健食品中的添加物可能影响慢性病治疗药物的作用,使用保健食品应主动告知医生。

■多利用医院的药品咨询服务如果对用药不清楚或不确定时,可咨询药师,务必弄清楚长辈使用每种药的用途、用法及用量。

别把药当巧克力

撇开治疗慢性病药物,会让银发族又爱又恨离不开的,就是止痛药和镇静安眠药。它们披着天使的外衣,吸引怕痛又不好睡的老人,但疗效背后是巨大的副作用,如果老爸老妈有服用,一定要密切监控,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止痛药不少老人家因退化性关节炎,不仅吃数种止痛药,一天还吃好几次。由于老年人胃排空较慢,药物停留在胃的时间久,可能加重胃肠黏膜的刺激性、导致胃出血,然而疼痛却未必改善;此外非类固醇类止痛药还可能影响肝肾脏功能,亦须小心使用。

疼痛时,应就医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而不是自行用药。一旦缓解就该停药,不要吃止痛药当保养。

■镇静安眠药药物本身具成瘾性,老人家开始吃就很难停掉,不少人被药物心理制约后,没吃就睡不着,甚至连白天也吃,这是老人用药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安眠药可不像名字一样温和无害。它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除了影响记忆力,也易引发昏沉、跌倒,尤其肝肾功能不佳的老人,药物停留身体时间长,伤害更大。

虽然可用行为治疗、光照法等来处理失眠,但老人家不一定能配合,给药是直接快速的办法,并非所有医生都能详细评估病情后才给药,告知患者正确用法。如果发现老人家愈吃愈多而成瘾,就要请精神科医生协助戒除。

即使并未成瘾,也最好逐渐减量到停用。老人家抱怨睡不着时,不能等闲视之,要找出真正原因,和医生讨论用药的必须性,如果是忧郁、沮丧导致失眠,可能该以抗忧郁剂治疗而不是安眠药。

戒药 攻心为上

当老人家常常喊不舒服却查不出大问题,且过度依赖药物时,可能是情绪不适转化成的身体化病症,

(但这不是装病,)而是老人家需要关心的讯号。可请精神科医生协助,家人也要配合包括保健IC卡由专人保管,让老人家无法自行拿药,多花时间陪伴长辈外出活动以转移对药物的注意力等。

该说分手的药

药效不明显的药例如胃乳片、保肝剂、消肿药、维他命丸、通血管药物等,吃不吃差别不大。许多老人家怕伤胃而吃胃药,其实胃药吃多反易导致便秘、腹泻,也可能改变其它药(如降血压药)的吸收速度,吃了等于白吃。

症状药例如退烧、止泻、止咳、止晕、止痒药及肌肉放松剂等,都是症状治疗药物,当症状缓解即可不必继续吃。如果服用三五天没改善,一定要再求诊进一步检查,找出真正病因,而不是傻傻吃下去。

成药老人家体质较敏感,代谢机能退化,如果已患有慢性病,成药可能和原本服用的药品发生交互作用,造成疾病控制不佳或恶化。尤其含有抗组织胺成分的复方感冒药,易引发意识不清、嗜睡。而摄护腺肥大的老年人,则会加重排尿困难的情况,一定要在医生、药师指示下才可使用。

当心药物副作用

第8篇:老家新家范文

入老境――事出有因

老年人在情绪上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久性增加了。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发生在年轻时不会放在心上,但年纪大了,往往会引起较大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一旦被激发,老年人就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这是由于在衰老过程中,与人的情绪直接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所致。因此,这种变化在老年人中相当普遍。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在年轻时性格温和,而步入老年后一反常态,脾气变得很大,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暴跳如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更多的是由于社会因素所致。老年人离、退休后,经济收入往往有较大幅度减少,社会关系随之改变,离开工作岗位后无所事事,因而感到“荣光不再”,自认为低人一等,被社会淘汰,或得不到小辈尊敬。

毋庸置疑,人到老年更容易失去心爱的一切,比如父母、老伴、好友,这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每一次的丧失,对老年人都是沉重的打击,为此增加了许多悲哀的气氛。

此外,由于老年人的听力和视力大多减弱,以致听不清或看不清别人的所作所为,只能去猜测,从而使老年人疑心增加,平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入佳境――事在人为

尽管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老俱来”的,但只要积极加以“干预”,就能走出心灵的阴影,重享明媚的阳光。

第9篇:老家新家范文

吵架后哄老婆的道歉信范文一

亲爱的老婆大人:

遵照您的旨意,我在书房里反省了一个小时四十三分零七秒,喝了一杯白开水,上了一次卫生间,没有抽烟,以上事实准确无误,请审查。经过3个月的婚姻生活,我认为老婆同志温柔贤良,勤奋聪颖,是不可多得的好妻子,而身为丈夫的我却举止乖张,态度轻狂,所作所为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下是我对自己恶劣行径的剖析,请领导批阅:

1.昨天的事情是我不对。你做的红烧茄子虽然有点咸,但是香醇可口,瑕不掩瑜,我不该指责你浪费盐。我这么求全责备,完全是暗藏嫉妒之心。不过再加点水是可以的。2.你说喜欢陆毅的时候,我不该信口雌黄说我喜欢梁咏琪,害得你两天不能理我,极其痛苦 。仔细一想,我的回答确实很不妥当,因为你的花心还局限于内地,我却冲到了港台,我还是喜欢周迅好了。3.你喜欢看韩剧里的小政哥,我不该百般阻挠,你拿我和他比较我也不该表示抗议,因为人家小政哥都没有抗议。4.星期六的那次婚礼,我说我开会,不知道能不能去,你准备了两个红包,一个100的,一个200的,结果我没去,你不小心送出去了厚的。亲爱的,我不该笑你,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换作我,可能将两个都一块儿送出去了。5.上次你买来黄花鱼,我不该信誓旦旦,冒充大厨,结果你帮厨时欢呼雀跃,闻味时垂涎欲滴,吃的时候却垂头丧气,对于你脆弱的心理而言,这是难以承受的。6.你剪短了头发,问我好不好看,我说好看,你很高兴;进一步求证,我说还行;你追问到底好不好,我回答,不如以前好,使你非常难过。这是我的错,以后此类的回复均以第一次为准。7.你在网上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一时间鸿雁传书,玉照纷飞,我不该用报纸上的报道打击你 。不过你穿白裙子的那张照片真的不好看,还是穿高领衫的那张好,旁边有我当保镖,显得气派。8.探望你外甥那次,你回来和我讨论谁应该洗尿布,我的确不该推卸责任,惹你生气。不过亲爱的,这项任务过于遥远,我们还是讨论谁负责生好了。他们家是谁生的?9. 你指责我把袜子到处乱放时,我不应该反诬你到处放书,毕竟袜子是臭的,书是香的。10.你请雪儿吃麦当劳的时候,我不该在桌子下面偷偷踢她,让你大发雷霆,可是她踩坏了我那么多皮鞋,你为什么都不管?以上种种,请老婆大人明鉴。

XXX

XXXX年XX月XX日

吵架后哄老婆的道歉信范文二

最最亲爱的老婆:

好想给你写信,寄托我的相思。老婆,和你从认识到相爱,直到走上红地毯,我庆幸。和你的认识是不经意的,这也许就是你说的一点也不浪漫的原因吧。但是我认为这正是上天的美意,是月下老在我们之间建立的一种联系,也许从出生到现在,我们就应该以这种方式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老婆,你说我有很多缺点,我承认。毕竟,我生活的家庭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以及处理问题的种种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在骨子里面多少渗透了一些不好的做法和习惯,这些甚至在我求学的过程中都没有改掉。

老婆,自从认识了你,我感觉到自己的差距,所以我多次表态我要改,很高兴我真的改了不少,但是离你对我的期待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不让老婆大人再为我烦恼,我决定,坚决该,马上改,一定该。老婆,自从你怀孕后,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似的,我高兴啊。我就要当爸爸了,所以我天天都太陶醉了,所以有些晕头,做了一些让你难受的事情,在这里,老公我真诚的说声对不起。老婆,你知道吗,在你怀孕的日子里,和你在一起,抚摸着你日益隆起的肚子,我就很激动。同时看到你一天天感到难受,我也很不是滋味,我好想替你做一些事情,减轻你的痛苦。老婆,在你怀孕的日子里,我真正的见识到你的坚强。挺着大肚子,还得安慰我,照顾我,还得上下班,老婆,难为你了。老婆,当你怀孕的时候,穿上夹克骑着摩托带着我的时候真的很酷:)

感谢老天,在经过了痛苦的分娩后,我们有了一对可爱的小宝宝。而且宝宝继承了我们两个优秀的基因,长得很好看,这一点,从孩子出生到现在,这些一直是我骄傲的本钱,我们的孩子,帅!!!老婆,孩子的到来,我们家也渐渐忙碌了起来,请了阿姨,还把我妈接来照看小孩,一时间各种不愉快的事情随之而来,感谢你的宽容和大度,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你,是你让我没有感到窘迫,是你让我有了温暖的家。老婆,你知道吗?每天工作的时候我就想我们的孩子,下了班我就想第一时间看见他们,看见他们甜甜的微笑、尽情地哭闹,还有他们随意的玩耍。所以,我的电脑桌面上是孩子们的合影,就是百天时照的,每当看见他们我就有了工作的激情,工作起来也特别有精力。老婆,你嫁给了我,还要为柴米油盐以及生活花销犯愁,我心里很对不起你,虽然年轻的我不能带给你优质的生活,但是我相信,随着我知识的积累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我一定会给你和孩子们创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请相信我,你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老婆,从 2005年11月5日到现在,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三年的光阴,我很想这种时光能够永远的维持下去,直到我们白首,也要相互搀扶着走过人生路。

今天是你的生日,做老公的问你有什么需要买的,你说留着钱给孩子们,我很感动,同时也很自卑,作为男人没有给自己心爱的女人带来足够的快乐,我很惭愧。回到单位,我想来想去,只能借助这些文字来表达我对你深深的爱意。老婆,我爱你!!!

XXX

XXXX年XX月XX日

吵架后哄老婆的道歉信范文三

亲爱的老婆大人:

遵照你的旨意,我在5月最后一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的一个小时三分零五十八秒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在反省过程中喝了一杯白开水,上了一趟卫生间)。以下是我的检讨报告,不当之处可以协商。通过这次深刻的自我反省,使我清醒的认识到,一年来的婚姻生活,充分证明了老婆同志温柔贤良,勤奋聪颖,美丽大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妻子,而身为丈夫的我却举止乖张、态度轻狂、自私自利,是个不太称职的丈夫,所作所为的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以下是我对自己恶劣行径的剖析,请领导批阅:

1、老婆大人掉井一事是我不对。在昏暗路灯下缺失井盖的马路上让你单独出行,是我的失策;在老婆大人掉井后没有及时出现在井边,是我的失职。

2、老婆大人踩狗屎一事是我不对。我应该时刻冲当你的眼睛,替你踩上那摊狗屎。

3、饭没吃饱一事是我不对。老婆大人辛辛苦苦做好美味的佳肴,我却把米饭蒸坏,导致老婆和我没有吃饱,我还生闷气更不对了。

4、朋友的婚礼事件是我不对,我不该为了帮忙头脑一热,不考虑你的感受,把你留在10米之外隔台相望,成了现代版的牛郎织女。

5、你做了新头型,问我好不好看,我说好看,你很高兴;进一步求证,我说还行、你追问到底好不好看,我回答,不如以前好看,使你非常难过。这是我的错,以后此类的回复均以第一次为准。

6、你在家里收拾整理时,我不应该反诬你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不如的好,毕竟我是经过学校严格训练过的,收拾整理内务是我的专业。

7、你说我长得不如你漂亮的时候,我不应该顽固抵赖,你说得很对,证据确凿,可以让瞎子作证。你一直是善解人意的女孩,希望你能够原谅我,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