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民俗文化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的理解

第1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 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 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翻译与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 “中国英语”在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中的作用及实践 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及文化主体性探析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 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 灿烂的民俗文化 浓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瑰宝 琉球的民俗文化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民俗文化的翻译中,保持源语文化特征并能够为译语文化读者所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无法对等的情形下,选择传递源语的核心思想而抛弃其文化特征是译者一种无奈的选择。【关键词】民俗文化翻译民俗与文化紧密关联,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类学者Tylor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1] 从Tylor的观点可以看出文化的范畴要比民俗大得多,其包含民俗的全部内容,民俗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由此推断,民俗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暨民族性和地方性。民俗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两个独特的个性。一方面,民俗具有通俗性,能够被一定区域生活的民众所雅俗共享。关于民俗一词的来源,乌丙安认为“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它由萨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2] 另一方面,民俗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文化,一种是说话文化。民俗是说话文化”。[3]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 ?偊b 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 [4]这种观点涵盖了民俗的两个特性。

基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其翻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能够为译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正是这些民族个性才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因而也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第二,努力创设语境,尽量使译语读者轻松悦纳它种文化,避免文化替换。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不同并且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缺乏了解,所以无法理解源语文化的精髓。此种情形要求译者在尽量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应该为译语读者创设较为容易的认知语境,从而促使译语读者理解并悦纳它种文化。但这种语境的创设,绝非用译语文化去代替源语文化,而仅仅是使用译语文化思维和文化特点助力译语读者的理解。第三,翻译的交际功能优先于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在译者无法找到能够创设源语文化语境的方式之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交际功能,放弃文化信息的直接传递。例如,满族丧葬风俗中有下列文字: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在这段文字中,涉及到满族丧葬风俗中的三个独特现象,第一个是“炕”,第二个是“停尸排子”,第三个是“含敛”。对于满族人来说,“炕”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事物。在中国北方尤其是满族聚居区的地方,由于气候偏冷而潮湿,睡觉时躺在炕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炕”是一种由泥土或者砖块建造的能够在其中生火并充当烟道功能的一种类似于床的工具。和床相比,“炕”有以下优点:其一,“炕”是热的,因为有烟通过会传导热量;其二,“炕”是干爽的,因为“炕”上有热量,所以“炕”可以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干爽。对于“炕”这个词的翻译,笔者认为应该尽量用汉语拼音“kang”去直译,只有这样才能够传神表达出独特的满足文化。但是,在英语读者文化里没有“炕”的概念,所以笔者在翻译之时,采取加注的方法,使英语读者能够产生理解“炕”这个民俗文化的语境。“停尸排子”的翻译则显得更加困难。“排子”是类似于船的一种简易水上工具,因为其平整,所以可在上面放一些东西。这里的“停尸排子”就是一种平整的类似于竹排的那种工具,可以暂时停放尸体。在西方根本没有“停尸排子”一说,所以在翻译的选取上,笔者进行了意译处理,只传达了意思,没有完全表达其文化内涵。“含敛”是完全中国满族式的风俗。它的基本含义是:人死以后,含着金钱入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富裕,不缺钱花。在西方,由于上帝主宰的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能够上天堂,因为你是耶稣的子民,所以不需要思考生活的事,更不用说钱财了。所以笔者对“含敛”这一文化现象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式。根据以上对英语文化读者的分析,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应这样翻译:

For a common household, three pieces of wood will be put on the “kang”1 to form a stretcher called “tingshipaizi” that has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it so that the corpse can lie down on it. A coin made of coppe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mouth of the dead, which is called “hanlian”2.

第2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白鹿原》;关中民俗;跨文化交际;分类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1N17)。

电影《白鹿原》的电影海报上的翻译一直用的是White Deer Plain。由于对白鹿原的熟悉,再加上对实小说《白鹿原》的喜爱,一些学者提出:“将《白鹿原》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其中以plain(平原)一词对应‘原’,这样的翻译是不够准确的。简单说就是由于译者用词不当,把原著中的白鹿原的‘原’变成了‘平原’,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白鹿原》是关中民俗文化的结晶,小说通过对白鹿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祖求雨、驱鬼祛邪等民俗的描写,反映了关中人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心态、礼仪、信仰所折射出的该地区独具特色并且积淀深厚的关中民俗文化。翻译是理解另一个文化和本地文化走向国际化的一个桥梁,但是英语和汉语归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有着各自独有的特征,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它们,就会在两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产生阻碍。而多数译者认为翻译的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文化差异,能体现这个难点的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如果这类英译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不仅可以促进不同民族间乃至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又可以保持各自独有的文化个性。

本文以《白鹿原》中关中民俗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关中民俗文化的深入理解,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列出英译问题所在并按类分别予以深入分析。

一、关中民俗文化及英译现状

民俗,通俗点说,指的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人们长期世代延续而形成的习俗惯制、信仰、礼仪等民间大众文化传承现象的总称,是经过人民群体以及社会大众约定俗成,并使之流行、得到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1]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延续传承的中下层文化,是民间的“日用而不知”“集体无意识”文化,和上层文化相比较,它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特点。民俗是民间民众的大众文化,英语中的“民俗”一词,这里“民”指民间,“俗”意为大众。民俗这个词是由撒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两个单词合并而成的,意思指的是“民众的知识”或者“民众的智慧”。民俗也是一种口语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书面文化,另一种是口语文化,民俗是口语文化。这就说明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主要是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家理查德・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指的是关中地区人们创造的中下层文化,也叫做关中民间文化。关中民俗文化展现着关中历史,是历史在现实的沉淀及延伸,所以它既是现在的,又是历史的。

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北到黄土高原,南抵秦岭,西到宝鸡,东到潼关,是东西延伸的矩形。东、西方向分别与山西、甘肃、河南等省份交界,南、北方向与陕南山地以及陕北的黄上高原相邻,是陕西经济文化的顶梁柱。“秦中自古帝王州”,号称天子脚下的关中从古就有许多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生活习俗和生活习惯。

关中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这里的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关中成为我国最早走进农业文明的地方之一。由此为当地的关中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证,使他们得到温饱。农耕就成了关中地区的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三千年从未改变。“男耕女织,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方式就从那时起一直流传至今。

与此同时关中地区又是在历史上一个争夺较为激烈的焦点,伴随着一次次不同程度的战乱,民族大变迁以及大融合。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迁徙和许多河南灾民、回民的定居,都对关中纯正的民俗文化和方言起到了融合作用,之后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关中地区传统民俗为主体,以多样特色的地方风情为格局。

任何地方的民俗都可以归为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历史根源性。[2]尤其在人类生产发展相对落后的阶段,可以说民俗在最大限度上要依赖自然环境,也可以说民俗是人们为了适应地理环境而取得的成果。特别是物质民俗中包括的居住,饮食,服饰习俗等,他们最易辨别,也最容易反映出民俗与环境的关系。关中民俗亦如此,它是该地域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的对抗斗争中取得的经验中传承下来的,也反映出这里的自然与人文关系。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可以制约某一个领域人们的思考方式。通过研究关中民俗,可以深入了解该区域文化,了解自然区和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

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自从有对外交流之初就从未间断,但大多都是处在非系统的零散的研究,尚未形成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是部分的,即各景点、民俗传承单位自主进行的翻译,其结果和效果各异,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外交流难以起到促进作用。

二、关中民俗文化的英译分类

关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必须要掌握住一个大方向,使得在英译的过程中保证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的并重。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表达出语义,而且要体现出地域的民族色彩或者地域色彩,以确保民俗文化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并达到不同文化之间有效交流的目的。关中民俗文化英译中的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归类的办法,将所有的难点重点分门别类,然后根据“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的原则,通过不同的途径翻译,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以促进关中民俗文化走出去。

(一)图像传译

很多关中民俗,在目的语的文化中,很难找到类似的标的物,而且该类民俗文化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目的语的读者又对该民俗不甚了解,因此采用图片的形式去展现关中民俗的特点,用附之于一定的文字来达到解释说明的意图,这种就比较直观、简洁,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锅盔”(guokwei),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类似于西方的面包,整体呈圆形,浅锅小火烘烤而成。“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

(二)模仿法

模仿法(音译法),指的是用目的语模仿源语所传递的信息并附加于一些阐述说明的文字,简单点说,用目的语复制或移植源语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叫做直译。模仿法运用了人的通感,尤其是形象的通感来传递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要求译者在英译的过程中应该将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比如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差别,要求译者对原文本中的单词保留源语发音,并作出一些解释或者补充,达到可以再现源语的文化色彩。比如:饺子jiaozi;豆腐脑Doufu Nao;秧歌yangko;社火shehuo等音译词。

作为文化交流的译者应意识到,随着文化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英语逐渐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包容接纳的发展趋势,这就鼓励英译者在对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更加自信地采用音译法。[4]

(三)意译法

意译法或者称作替代法,指“易词而译”。替代法的可行性主要根据是审美有效性和文化适应性相近,最终取决于语境。《白鹿原》中提到的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家家户户的小孩儿都会有小名。把“小名”翻译成“pet name”就脱离了原语境,这只是在表层结构上实现了文字的转换,却没能实现目标语文化和源语文化的信息对等传递。熟悉源语文化的人看到“小名”这个词自然会理解其深层结构,它是一种“贱名文化”,常选用一些贱、俗、土、丑的字眼,人们认为小名起得越卑贱,越容易养活,也直言不讳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所以只有理解了这一深层结构,译为“childhood name”,才是对原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翻译。电影《白鹿原》用Bailu Yuan的汉语拼音是不可取的,那会让人读成一个简单的中国人的人名。如只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或Plain of White Deer,则又少了故事中“白”和“鹿”家的含义。因此,可以采取意译法翻成成“Two Families in Fifty Years”。

(四)阐释法

用翻译、疏解的方法解答源语文化的信息,也可以称为加注补义法。阐述法是一种很有必要的翻译手段,也是一种跨文化翻译的补偿手法,在民俗文化内涵的翻译中用得非常多。加注补义更好地向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加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长可以短,可以在文内括号注、脚注、题注以及边注等,除了上面说到的直接表达原文包含的信息外,也可以包括与原文内容相关而并非原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部分。众所周知,小说《白鹿原》出版至今近20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也有14年,但至今还没有英文本《白鹿原》面世。如果在英译时能采用阐释法,用脚注的形式介绍有关关中民俗的重要观念和风俗习惯,会帮助不熟悉这方面知识的外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相信这方面的空白不久会被填补。

(五)淡化法

民俗翻译中的淡化法是指语际转换中,对原语境意义的淡化或者消除,也就是将原文中有些词汇甚至句子在译文中不予译出,这是因为在译文中虽然没有出现原文的词汇,但是其原文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完整了。为了取得有效的交流目的,对那些失去很长时间的民俗习惯的词汇就能够采取省略不予翻译的方法。也就是省去那些影响理解的跨文化冲突的字词甚至语句。[5]

三、结语

《白鹿原》的英译至今为止还是一个空白,好的影片英译要充分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在尊重原文、电影主旨的前提下,通过译文的语言艺术,达到最好地体现异国风味效果。关中民俗作为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具备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特征,而翻译交流的另一方却完全没有任何理解该民俗文化的基础和心理,要达到观者乐于欣赏、易于理解的目标,就需要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及对方的民俗,有相通或相似处才更有利于理解,也更有利于对方产生共鸣而对我们的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推介我们的关中民俗,让民族的民俗成为世界的民俗的目标。这既是对民俗翻译工作的巨大挑战,也要求译者具备更高标准的综合素质。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民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03).

[2] 苟小东.陕西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0:42.

[3] 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3-105.

[4] 李淑玲.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及应对策略[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04).

第3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俗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51-02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并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民俗文化教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增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散落性与渗透性是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最大特征。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一般包括节日、民居、服饰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中,再现了民风民俗,蕴含着为人处事的准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传递着人们朴实的审美观念,彰显着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材中的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民俗教育的意义和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实施民俗文化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民俗文化教育实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切实提高对民俗文化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人受西方思潮影响,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礼貌失范,这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一个民族如果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遗失了自身优秀文化的DNA,造成“民族记忆”的断裂,便会丧失自己民族历史的根脉,“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化为无民族文化之根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受到民俗文化教育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民族文化。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存在具有零散性,而且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在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兼顾文本中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如《刷子李》一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均需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方可获得。《刷子李》语言朴素,使用天津方言的用词和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单口相声的风味,冯冀才在塑造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时,充分利用“天津味”的语言来显现人物的形象与技艺的高超。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教学主要内容与民俗文化结合点,这需要教师对有关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组合、归类,并非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都要讲解,应根据课文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把握全局,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2.抓住时机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中国的节日大多都有来历,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这样不仅抓住了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良好时机,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节日习俗非常贴近生活,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更深的民俗认识。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既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又充分体会到了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感受到了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乐于相互切磋手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来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何筛选需要的资料,怎样做到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说写法,议写法,明写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既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端午民俗。

三、在课外教学中延伸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①《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和“风俗宝鉴”,其中包含的民俗文化内容包括游戏、酒茶、婚俗、丧葬、节庆、戏剧、建筑与园林等,内容之丰富堪称社会百科全书。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鼓励学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去阅读《红楼梦》,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人物及表达内容的理解。在汉文化中,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生,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每逢此日,民间有登高的风俗,又称“登高节”,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主要有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登高等活动。如今,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历来被称为是吟唱重阳节最脍炙人口的诗章。学完此诗后,可让学生课后收集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或文章,也可参加登高望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印象,又受到尊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此外,学校还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俗意识和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②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有关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在教师方面,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可不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民族文化、文化认同等的理解,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生方面,可让学生在民俗选修课的学习与实践中,拓宽民俗文化知识,更深切地体悟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使其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学校方面,立足于当地资源的校本课程民俗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有助于改变“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校本课程建设模式,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开发与编写民俗校要课程时,必须关注民俗的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差异性。课程内容宜就地取材,贴近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可以涵盖当地文化、方言、衣、食、住、行、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根据区域文化特色及授课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编写原则与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总目标的第2条中明确表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中华文化”不仅指汉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即尊重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所有的文化。在校本民俗文化课程中,增加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既可弥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内容的不足,又可通过民俗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识和认同。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在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教育中获得对本“民族的记忆”,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达成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目标。

注释:

①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

②引《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谌业锋.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cn.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秦水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太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4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利用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语文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科学能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第5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影像化传播;民众知识;影视民俗;大众文化传播

有关民俗学的发展前景,是今年我国民俗学界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出评价、把握是重要的。仲富兰在《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一书中指出中国民俗学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第一,理论准备不足。我国民俗学的孕育是在本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就使得先驱者缺乏长期完善的理论准备。第二,肇始于文学却又未能跨出文学的视野,民间文艺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学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学长期备受冷落,同时又受到前苏联民俗学体系的深刻影响,长期徘徊不前。第四,从世界范围民俗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来考察,中国传统的民俗学,无论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诸层次,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1]任骋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有“从‘民俗’到‘民识’”思想转变。他提到中国民俗学界一直停留在“民间古俗”的学术取向上而没有真正意义的“民众知识”的学术取向上来,所以倡导民俗文化研究者应当正确认识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加深对“民间的知识”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视传媒与民俗文化的现状与问题

(一)“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

最早对“民俗电影”(folklore film)作为民俗研究题目的应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国电影研究所在《民俗》学刊上所发的征稿启示,其定义是“有关民俗的非商业电影”。在美国,最早的民俗纪录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电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学界的认可。谢尔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电影”这一概念,在其《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1988)一书中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学电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琼斯1988)一词。

在中国民间文艺协会研究部副主任黄凤兰女士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民俗影视》一书中,提出了影视民俗学的概念[3]。她认为,影视民俗学是指以影视为手段,对民俗事项进行客

观记录的一门科学。在张举文博士的《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为民俗学影视与影视民俗正名的观点。他认为“民俗电影”应理解为“民俗学电影”的简化,提出影视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视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创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汤拥华在《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一文中对“影视民俗学”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从一大堆以民俗为主题的影视片中,我们只能归纳出民俗学的问题和影视学的问题,怎样用影视的手段表现民俗文化的问题[5]。透过这些论著,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民俗事象与影视结合已成为必然。艺术地表现民俗事象已经成为民族与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同时,公众的接受与实践又体现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

(二)表现方式

用镜头来记录民俗文化,这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复制,而是影视工作者通过动态的富有表现力的影像,再现民俗的原态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义。

在黄凤兰女士的《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中,着重强调了民俗影视片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力——真实地记录与再现[6]客观自然的影像纪实,能真实地体现民众作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民俗文化的阐释和解读。

此外,在罗未玮的《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在场”》文章中,依据民俗的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讨了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在场”的两种形态,即民俗作为文化符号在场与民俗作为记忆因子在场[7]。

(三)存在问题

第一,本体论危机。这一问题。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于无形的思想、观念等内容,比如说“龙牌会”这种属于民间信仰之类的民俗活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难通过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为一种“机械复制”。第二,缺乏语境关注和“两张皮”现象。黄凤兰女士在《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中着重对当今的民俗影视制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第三,阐释的理论导向。张文举在《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论和方法时,要思考认识论和反思人文本质。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国际合作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节奏日益频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及不同领域的多种力量交流、互动、协商或妥协的结果。

1.民俗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科基础。安德明博士根据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和2003年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两份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最终确立取代了“民俗”的定义[8]。

2.经过近几年国际、国内多方面的努力,从政府到民间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学者的文章讨论非遗保护理论,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理论,还应该是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研究之处[9]。在取得诸多成绩、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表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这项工作成了一个充满争议和张力关系的复杂的动态过程。

三、民俗文化与大众传播

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民间传承,而民间传承恰恰是前大众传播的文化传递形式,周福岩博士在他的《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间传承主要体现为一种人际传播方式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两种传播方式或系统从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较分析达成对民间传承和大众传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一)区别的意义

在民间传承中,需要传递的信号在编码一经结束,就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或非语言形式的肌肉动作面对面地诉诸于译码者的听觉和视觉。而大众传播则在编码完成之后,经过了一系列对信息进行的技术转化,最后通过媒介完成这一过程的。因而媒介传达的信息(大众传媒)与我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人际联系得到的信息(民间传承)的区别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异[10]。

(二)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传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众传媒在民俗传播中的积极功能包括:第一,大众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优秀民俗的传承。第二,大众传媒通过报道民俗活动,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政府职能部门对优秀民俗传统的关注和重视。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大众传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众传媒会由于政策、资金、技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报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为了追求画面的效果或叙事的完整,大众传媒有时会导演民俗。

(三)大众传播对民俗文化传承的影响

现代传媒对于民俗传承的积极影响:一、现代传媒为民俗传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二、现代传媒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融合和演化。三、现代传媒早就新的民俗。现代传媒民俗传承的冲击与负面影响:一、现代传媒对于民俗的保留大于传承。二、现代传媒以虚幻的民俗替代了现实民俗行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艺术。三、媒介霸权加速弱势民俗消亡。四、现代传媒的商业化加速民俗的商业化。

(四)展望与对策

在即将迈入数字化的社会的今天,想摆脱现代传媒的影响,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态民俗已经是一种奢望,我们目前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现代传媒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消极负面影响[12]。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传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识,加强自身的民俗理论修养,合理运用传播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商业化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其次,作为“民俗人”要主动学习传播知识,掌握了解现代传播的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为民俗传承做贡献。第三,在理论上要加强民俗学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融合,在高校开设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加强民俗传播规律的研究与人才的培养。最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覆盖面广泛的媒体上建立公共频道或民俗频道,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在全社会普及民俗知识。

四、结 语

在现代社会里,离开了大众传媒,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扩布、保护和开发,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众传媒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里思维习惯,大众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要强调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留住民族文化的灵魂,充分调动并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从民俗文化环境中去开展大众传播活动,从大众传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骋.从“民俗”到“民识”──略论民俗研究学术取向的转换[J].民俗研究,1999(1).

[3] 黄凤兰.新时期中国影视民俗学的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张举文.迈向民俗学的影视与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汤拥华.民俗影视何以为学?——评黄凤兰著《中国民俗影视》[J].中文自学指导,2005(2).

[6] 黄凤兰.从民俗影视片的特点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8]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9] 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J].民俗研究,1998(3).

第6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由民间各少数民族逐渐传承下来的体育活动,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民俗体育多与一些特定的民俗习惯有关。我国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且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因此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分布地域性、分散性、形式多样性等特点。这些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活动蕴含着各民族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它们历经千年时间的积淀,最终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

2.开发利用民俗体育的价值意义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调查资料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耐力等体能素质指标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肥胖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迫切。军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更为严格,更需要其具有良好的体质。民俗体育不同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学生W习起来积极性更高。因此,学校应当大力开展民俗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2)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传承,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但是目前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许多经典的民俗文化艺术都在日渐衰落,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适当开展民俗体育活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把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群体中去,令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深切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加深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这十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近年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也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尤其是军校的体育训练项目太过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许多军校正在逐步对本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做出较大的改革。在一些基础性体育项目得到普遍推广的同时,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些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扩大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选择面,提高了学生根据所选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推进了体育教学改革,丰富了体育文化教学形式,可有效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开发民俗体育的措施

(1)重视民俗体育教学。现阶段,许多军校对民俗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甚至一些学校还未开展任何一项与民俗体育有关的教学活动,因此,重视民俗体育教学、加大民俗体育教学宣传和扶持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向学生推广、宣传民俗体育,如开展竞技比赛活动,不定期举办民俗小讲座,都是向学生宣传民俗体育的有效方式。

(2)提高教师教学资质。现阶段虽然军校的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资质,但是部分教师对民俗体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民俗体育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实践和经验,为此,学校应当做好民俗体育教学的人力资源工作,任课教师也应当在提高自身专业体育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加深自己对民俗体育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素质。

(3)因地制宜,与本地特色相结合。民俗体育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特殊性,学校在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时,可以将民俗体育项目与本地的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以增强本校学生的民俗文化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民俗体育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大力宣传下,民俗体育得到较快发展,这对传承发展民俗文化、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但要使民俗体育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还需要国家、社会及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第7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论文摘要: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面对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文化潮流,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问题又回到现代文化的阵地里。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度重新感悟民俗文化,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走进语文世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得以光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之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离不开语文。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深入研究民俗文化,丰富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光大。

一、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1.经典诗文背后氤氲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气息

通过阅读《江南》,可以了解江南水乡人们亲水采莲民俗风情,通过理解《敕勒歌》,可以明白塞北草原游牧民族骑马纵歌的生活习惯。我们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

2.名家文本里面荟萃着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

“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已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鸭蛋、精神层面的鸭蛋,它更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它承载着作者自我的精神,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应有的精神。只有用文化视野和生命的历程去解读它,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一刻,学生的情感在民俗的熏陶中得以升华。端午的鸭蛋,就是一卷精神的胶片,上面承载着作者对童心的复苏、故乡的缅怀和对民俗风情的追念。

3.山光水色中间流连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子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山伟岸、水奔腾,草木有情,蜂蝶有意。利用好这些蕴含在文字、景色背后的人类几千年来赋予“物”的特殊含义,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4.故事传说背后掩藏着民俗文化的精髓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更多经典的、优秀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些不仅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藏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它使孩子求真、向善、尚美,使孩子了解悠久灿烂的华夏文化。

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曾说:如何对待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民族的命运与走向的问题。当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多,在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的不断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作为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

1.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

比如举行一些“元宵节——我和花灯有个约会”;“清明——追寻英烈的足迹”、“端午——走进屈原的世界”等活动,对于发掘和弘扬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搜集身边的民俗风情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正是说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如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这样,学生既能巩固文本知识,又加深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家乡的西楚霸王项羽故里,泗水古国遗址、嶂山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 转贴于

3.开发乡土资源

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培养深厚的乡土情结。开发乡土资源,当以活动为载体。在明确活动目的、细化活动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要放手由学生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是我们语文教学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大势所趋,弘扬民俗文化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坚记鲁迅先生所说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努力将民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进生活,走进语文世界,走进语文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第8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系统 非物质设计 交互性 文化现代性

检 索:.cn

Abstract :Through researc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non-material design theory act on the Tianjin folk culture, digging out the culture of modernity, economic value into a series of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non-material design services to the global, proposed the idea of building Tianjin folk culture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Find a new way for the heritage of Tianjin folk culture.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s, Non-material Design, Interactivity, Cultural Modernity

Internet :.cn

引言

早先在天津举办的“纪念妈祖旅游文化”研讨会上,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指出:21世纪将是全世界从经济高温的时代转向文化高热的崭新时代,我们应尽快把握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予以弘扬光大,以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1]时至今日,乌丙安先生的推论已被天津乃至整个中国推动保护民俗文化的浪潮印证。对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更关乎天津城市建设与发展及构建天津品牌文化与地域性特色能否顺利进行等决策研究。

一、天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与发展趋势

天津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间信仰广泛庞杂,特殊的自然经济、人文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造就了天津特有的津味儿文化。其民俗文化产品讲究“巧而得体,精而合宜”,强调物质因素与人文因素、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外观形式与内涵意蕴、装饰纹理与质地结构、人工意匠与天然情趣的结合[2],是对“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美学与哲学的诠释。

如此丰富的民俗艺术宝库,却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迅速被国际主义“再造同化”。虽然政府制定很多保护性的举措,但市场的缺失让那些治标不治本的“药方”回春乏力,民俗文化发展难掩颓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产品存亡皆由市场规律决定,任何政策措施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俗文化资源运用不当的产品出路问题。民俗文化正由人们传统价值观的改变与民俗观念的淡化逐步丧失其原有市场,为天津民俗文化谋求适应时代步伐的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二、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天津民俗文化资源整合

(一)运用物联网系统实现天津民俗文化现代性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民俗文化的良性发展需要首先对“核心文化资源”有清晰地认识。林亭口高腿子高跷、汉沽飞镲、挂甲寺庆音法鼓等荣列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艺术瑰宝既然是“优质的”又为何陷入“曲高和寡、少人问津”的尴尬呢?引用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的话,人们需要被满足“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需求”。实现文化现代性是关键。文化现代性是传承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存在价值认定的基本标准。人总会利用一切条件参与到各种文化圈层中,实现分享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的愿望。[3]现代人对文化传统有区别性对待,提升某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性价值,使其中许多民俗不再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是实现文化现代性的重要意义。实现文化现代性,不能一味的单向传递“文化需要被保护”,更需要现代化科技知识、理论创新,能动性的辅佐、推进文化的现代性进程。

物联网技术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之间的互连。利用计算技术监测和控制物理设备行为的嵌入式网络化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可以将完全分割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通过虚拟世界的信息交互,构成一个高效、智能化的物理世界。[4]物联网的特性决定了以此为技术支持的天津民俗文化经过设计转化而成的物品与非物质产品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将能够实现与用户人群的顺利交互,最终完成对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物联网系统为天津民俗文化信息传递提出新设想

物联网系统不同于单纯的互联网,物联网有虚拟网络,同时也要有实体“物”作为信息载体。而完善的物联网系统,是对非物质设计在内容上的扩充。对载体物的关注,将能为天津民俗文化元素表达提供更多可能。用可触及的物承载一部分文化信息,这种可触可感使用户更愿意和更顺利的去接受非物质形式的信息,进而主动接受物联网系统提供的新型文化信息服务。如图1天津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银鱼”天津旅游信息导航仪,运用天津四珍之一的银鱼造型结合杨柳青年画两大民俗符号整合而成的旅游信息导航仪,作为物联网的信息终端,承载部分民俗信息的载体使用户能更加直观的了解、认识天津民俗文化。

三、天津民俗文化的非物质设计理念

天津民俗文化很大一部分精髓是技艺者制作或表演的过程,这种文化的非物质特性决定其传承与发展将遇到更多困难。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歌舞、戏曲,有许多原本只允许出现在特定的节日或场合,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这些民俗文化最终沦为程式化的表演,被庸俗化和商品化,甚至出现将时间、空间跨度极大的民俗歌舞、戏曲、服饰等汇总于一个庞杂的“伪民俗村寨”,[5]传承文化成为娱乐大众的跳梁小丑。可见,缺少对文化本质的深刻认识;专业系统的策划与经营;宏观、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方针的制定,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其经济价值合理性转化将难以成功。

非物质设计是以信息设计为主,基于服务的设计。它跳出了传统意义的对单一物的考虑,而是对由该物组成系统的全局性照应。非物质设计以其服务于全局的系统性理念特征,合理化运用于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能对天津民俗文化宏观格局制定出清晰、长远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将天津民俗文化融合进这种新时代的产品中,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将会呈放射状传递给用户,并且这种信息传达更具有时代感、易于被用户接受甚至主动引导用户接受,对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将做到能动、主动。网络信息平台将为天津民俗文化更加合理、可持续的挖掘出经济潜质,顺应时代与全球化市场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信息化、交互性、对各方信息反馈与策略制定、修改的高效性,结合物联网系统的非物质设计理念为天津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经济价值挖掘开启了崭新的大门。

四、天津民俗文化的非物质设计策略构想

(一)天津民俗文化的系统化非物质设计策略

天津民俗文化的表达,一种方式来自“物”,非物质设计的前提仍要有“物”作为载体,承载非物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如产品设计表达中应用文化元素,在产品的形态与意义中使人体会到文化的特色和魅力,达到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如图2天津理工大学学生设计的“连年有余”茶具产品,运用天津杨柳青年画的造型理念,将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要素进行整合、创新,在能够突显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底蕴的同时达到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茶具成为传承天津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

另一种方式则可利用“非物质”的网络、服务等一系列形式满足人对文化的认知。利用具有“物质”载体的非物质设计方式实现文化传承。既考虑到对载体物形态、功能的开发,也将由载体物承载的非物质要素的设计系统化,提出完整的设计开发策略方法。在此基础上,发挥物联网的特色,将各个“物”与“非物质介质”系统、层次的联系、统一,实现设计单体的细致深入与设计系统整体的全面、多元化表达。

(二)天津民俗文化物联网信息平台

通过电脑、手机、公共设施的交互平台、旅游纪念品结合数字化技术等一系列电子终端,运用网络技术共同构建出天津民俗文化物联网信息平台,在结合非物质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能够实现完全不同于传统民俗文化信息网页的功能飞跃。

首先,电子信息载体物的形式设计的多样性,使用户在视觉与使用感受上更加直观具体的加深对天津民俗文化的认识。提升载体物造型的美观度、易用性、增加时代感,将能够吸引潜在用户,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拓展其经济潜质,最终实现文化传承。如前文提到的银鱼导航仪,作为终端在形态与使用方式上都使用户感受到天津民间绘画艺术的特色,直观且深刻。

其次,物联网系统将更好的实现民俗文化信息的分众传播,也就是民俗文化信息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点有选择的进行传递。更好的实现用户、企业、市场、民艺家之间的信息交流,突显出物联网系统的交互性、高效性特征。

第三,非物质设计理念的运用使网络信息平台所具有的功能更全面、具体、人性化。源于其服务于全局的系统性理念特征,以实现天津民俗文化资源传播最大化为目的,非物质设计理念将会把网络信息平台如何实现易用性、交互性、高效性放至首位。细化到各个人机界面、功能分区、按键反馈、链接方式、用户操作方式等细节的设计中。

由物联网系统结合非物质设计理念,构成的天津民俗文化信息平台如同敏感的神经系统,各个神经节点上是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实体物”,非物质信息则通过各个神经节点不断来回往复穿插,传递各种民俗文化信息。天津民俗文化物联网信息平台的建立将能使以前人们对某一民俗文化的单一理解升华为由某一文化点引申、拓展出放射状的文化信息网,文化知识将能够触类旁通。文化传递的同时实现文化类产品的创新、创意产业链升级,最终实现文化类产品功能的超前性与能够通过物联网络不断升级的目标。

结语

第9篇:民俗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陕南民俗文化;传承;变迁;影响

陕南位于汉水流域上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地处西部和中部地区南北交会之处,由于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独特性,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既交叉融合,兼容了中原和西北地区的许多特点,又形成了自成体系、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年节习俗、婚姻习俗、民间活动、其他习俗等。

民俗是人们(包括不同民族、阶级和阶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创造、孕育和传承的风俗、习惯、心理、观念。[1]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文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们普遍认同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有着浓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认知和思维判断都有一定影响。

时代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后,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媒以其强大的传播速度、力度和新兴的传播方式,加深了报道内容,也加大了民俗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民俗的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传播,给传统民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极大地影响了民俗文化传播。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陕南民俗文化日渐受到新传播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随之出现变化,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被简化,而一些新的民俗文化慢慢被人们接受并融入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像结婚穿西式婚纱、礼服,但仍保留了陕南当地的特有风俗,如公婆化妆等,只是其中也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

一、陕南民俗文化的变迁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大众交往、信息传播的工具,其诸多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工具来反映、记录、描述和诠释民俗文化,其对民俗文化变化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下,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发生变迁和整合。

民俗文化传播环境的变迁。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在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传播环境是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如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媒介环境、教育环境等,是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共同构筑而成的整体环境。传播环境往往以特定的时代、民族、区域等为传播背景,民俗的变迁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民俗文化往往和特有的传播环境紧密相连,传统的相对稳定的传播环境保证了民俗文化传承的纯正性,但也带来了传播范围小的弊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交通的便利、地区交往的频繁、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群体范围和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旧时的较为封闭的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民俗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播环境的改变相应地带来了民俗文化的变迁。

民俗文化传播媒介的变迁。传统的民俗传播,大多为口语传播、小范围的群体传播、仪式活动传播及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记录、反映和传播民俗文化的媒介日趋增多,如2011年汉中本土电影《迷途》就是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宣传了本土文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近年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已深深渗入民众中,带来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全新变革和媒介空间的扩大,新的传播媒介日渐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途径,加速了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民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一般而言,传统民俗文化只在特定领域流行和传承,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打破这种时空局限,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较长时间的传播,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更易于被反复复制、加工,不断活跃于传播领域,影像传播中,民俗文化已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传播元素,只是这种民俗是被加工、改造过的“民俗”。

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民俗在数千年的传播和传承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根据时代、环境、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变迁、融合和创新。如陕南旧时兴盛的赶庙会,多设在寺庙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时间举办,以寺庙的名称为会名,赶庙会也被称为“赶会”。这类庙会,其实就是在过去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人们进行物资交流的一个场所。随着交通逐渐便利和物质的丰富,现在的庙会已经不是传统形式上的商品买卖场所,而是庙宇确定的会期,以进行敬神祈祷、许愿还愿等仪式性活动为主,有时还会安排一些当地的戏剧、杂耍或颇具特色的民间活动。再如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结婚时接亲、送亲都是走路或骑自行车,如果在路上遇见另一个结婚的,叫“冲喜”,是不吉利的,新娘之间要互换腰带、手绢或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而现在都是坐汽车结婚,路上遇见另外的新人也不必下车互赠礼物。

当然,这种民俗文化的变迁和受众心理变化也有一定联系,受众的需要和选择心理也会促进其有意识地选择保存和传承一些和自己生活紧密相关或自己能理解、记忆的民俗,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性特征。民俗文化有了大众传播媒介这些新兴载体,其传播广度和速度、便利性有了极大改善,大众传播媒介和民俗文化两者的结合,极大地增加了民俗文化的传播速度,跨地域、跨媒介传播,使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了一种基于现代化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下的全新的民俗文化氛围,增强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性、迅速性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文化成为大众传媒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使之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大多是通过对民俗内容报道、民俗文化意义的解读等方式表现出来,如媒体对于褒河栈道、汉中社火、饮食小吃等的报道。

根据钟敬文先生的观点,民俗具有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此外,它还可以在一定时期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外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民俗传播,就是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使人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生活,同时反映其时代变迁。”[2]陕南民风淳厚,历来有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民俗,2010年8月,陕西城固县博望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创以“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六知”农民教育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引起社会、政府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新华网、网易等纷纷予以报道转载,正面且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了陕南优良的民俗文化。

大众传播时代,陕南民俗文化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期,大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民俗文化传播活跃的氛围,因此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传承,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强化并泛化其自身的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手段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性相融合,使民俗文化更具传承性。传统的传播环境保持了民俗文化传播的稳定和纯正,但也限制了其在大范围传播,其传承的范围往往越来越小。传承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大众传播媒介先进的技术性和良好的存储功能,使民俗文化得以形成纸质、影像资料或电子文档保存,避免了某些民俗文化在某一时期的小范围传播中遗失。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方式破坏了传统的传承氛围,对民俗文化传承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大众传播通过技术手段很好地保存、推广、宣扬了民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了一些不利于口语传播的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任何民俗文化,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受众知道、了解、关注,才能激发人们去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欲望。另外,随着博客、播客、拍客的兴起,手机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使得更多的民俗文化得以被人们(更多的是青年一代)发现、挖掘并随时进行传播。

如汇聚了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吴楚文化,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作为陕南民俗文化重要传承的汉中社火,本是由民间发展而起,起初为群众拜神祭祀的活动,后逐步演变为群众吉庆的集社活动,多为民间自发行为,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对汉中社火进行相关报道,将这种传统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陕南民间艺术融合了大众传播媒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去研究、保护,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每年都由政府组织协调,或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由乡镇轮流入县城进行社火游演,或组织参加陕南首届民歌节、汉中市文化艺术节、南郑县“两节一会”等活动,社火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媒介欣赏到这种独特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深受群众青睐,增强了民众的历史文化感。

传播的片面性和选择性。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从陕西的汉中、安康等地方媒体看,对于陕南民风民俗的报道还是较为频繁,如社火、皮影戏、桄桄戏、丈头木偶等,这些都是艺术传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目前地方媒体文化报道的内容之一,但遗憾的是,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不大,难以形成大范围传播,而国家级媒体对于此类报道是有限的,报道内容也更多选择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民俗文化,而且报道过程中,往往融入编导、主创等媒体从业人员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易使民俗失去原生态的面貌,传播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这样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也会逐渐影响受众对于地方民俗文化的认知。

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一方面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传媒在对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为受众提供的是一种典型的媒体环境,传播的是一种影像化或媒体化的民俗文化,弱化了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如过年时人们不再走亲访友拜年,甚至也不再写信、寄贺卡,而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MSN、微博、微信等方式拜年,一些传统的年节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或忽视,媒体化的年节民俗更多地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一种新的民俗。而且传媒在传承民俗、创造新民俗文化的同时,民俗文化的大众传播慢慢脱离了传统民俗活动特有的氛围,未能有效发挥民俗文化独有的感染力效果,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传播的传受双方缺乏面对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俗文化的现场性,难以引发受众的认同感,降低了民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传播环境和传播媒介的变迁,使得大众传媒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媒介手段影响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和无法更改的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民俗文化是需要传播的,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焕发其新的生机。应当看到,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和受众间构建了沟通和传播的桥梁,我们在尽可能利用大众传媒发挥其传播、传承民俗文化的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善设议程的功能,更要注意维护陕南固有的民俗文化传播、传承的原生态环境,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认知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让其在时代演进过程中,在保持陕南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具有越来越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省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传播学视阙下陕南民风民俗变迁研究》(SLGH1241)]

参考文献:

[1]李乔.谈谈民俗的特点[J].道德与文明,1985(5).

[2]葛苑菲.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及其功能[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