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火龙果栽培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火龙果栽培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火龙果栽培技术

第1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火龙果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作为保健型水果,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由于火龙果属热带水果,种植范围受到限制,只有在海南、广东、广西能较大面积种植,其他省份种植为了防止冻害需要设施栽培,种植成本较高。近几年来虽然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市场缺口依然巨大,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

火龙果喜欢疏松透气的土壤、所以一定要以有机肥为主、充份腐熟的动物粪便和花生饼一成、有机质(靓土)五成、园土四成沤制出来的营养土就是它的至爱了、需水量方面、火龙果耐旱怕渍水但却喜欢湿润。繁殖主要以扦插为主,实生苗多数由专门的农场生产,目前多由这些农场提供技术和果苗。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较少,多数研育和引进时才多用实生苗繁殖。

1 栽培与管理

火龙果为热带植物,喜光耐阴,喜肥耐瘠,其茎贴在岩石上也可生长,植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风,一般亩栽300株左右,每3株中间立一根15厘米见方、高2米的水泥柱作支架,也就是说一根水泥柱的周围栽3株。水泥柱的行距:山坡2.2 m×2.2 m,平地2.5 m×2.5 m。火龙果以农家肥为主,尽量不施化肥,栽前每株施腐熟好的猪、牛粪一担左右,与土壤拌匀后再栽。先栽水泥柱,然后栽苗,苗与柱相隔10 cm左右,使其紧挨柱向上生长。火龙果可适应各种土壤,盐分较高的土壤亦可种植,但以土壤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的中性土壤与弱酸性土壤为好,为使其种植后生长旺健,后期应施钙镁磷肥和复合肥,用量根据植株大小而定。水泥柱高2 m,入土40 cm,上约1.6 m,在制水泥柱时,要在柱的顶端10 cm处交叉打孔待用。立柱后,用两根长70 cm左右的钢筋穿入成十字架,将旧自行车的轮胎(但个人建议最好不要用,一位师傅跟我们解释,轮胎会老化,会散发出橡胶的气味,火龙果的刺会扎到轮胎,随着火龙果的呼吸作用,会把这些味道被火龙果吸收,可能会产生怪味。大部分都是使用水泥圈)搁在十字钢筋上,火龙果植株长至与水泥柱平行时将头剪掉,此时植株就不往上长,将会横向发出很多横端枝茎,往下垂,十字架轮胎是用于支撑下垂的叶茎和果实的。如用于盆景,则立柱短(1 m左右),柱以耐腐蚀的木柱或钢筋等,办法与上相同。

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时应多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长状态,在阴雨连绵天气时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火龙果可耐零度低温和40 ℃高温,为保证其常年生长和多次结果,尽量达到其最佳适宜温度20-30 ℃左右,北方地区种植必须建温室大棚,冬季夜间不低于8 ℃,夏季可不揭塑料膜,但必须注意通风。中部地区冬春盖薄膜,夏季揭掉薄膜。南方地区露地栽培,不必盖塑料薄膜(指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南部、云南等地)。火龙果园不必翻耕,及时剪除杂草即可。一般无虫害发生,偶尔根部有线虫、茎叶有红蜘蛛,应及时防治。

火龙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0 d左右,当果实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果实微香、鲜艳时就可采收。

2 火龙果繁苗要点

2.1 扦插苗

以春夏季最适宜,插条应选取生长充实的茎节,长15 cm左右,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15-30 d可生根,根长到3-4 cm可移植苗床。

2.2 嫁接苗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一种野生仙人掌属植物)做砧木,于晴天进行嫁接,将火龙果植株用刀横切成3-4 cm茎段,待伤口风干,在砧木茎部往上10 cm处用横刀切成平面,把接穗插入,对准形成层,用棉线绑牢固定,放于室内培养,在28-30 ℃条件下,4-5 d伤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接穗与砧木颜色接近, 说明二者维管束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进假植苗床继续培育。

2.3 苗期管理

育苗床宜选择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水方便的田块,整细作畦,畦带沟90 cm,亩施腐熟鸡粪或牛粪1 500-2 000 kg,掺入谷壳1 000 kg,搅拌均匀,在整地时施于畦面以下10-30 cm的表土层;其后再亩施100-150 kg钙镁磷肥,用锄头充分搅拌 ,施于4-5 cm深的表土层,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种于苗床,浇透水,并喷洒500倍多菌灵一次,晴天时见表土发白,酌情(约7-10 d)浇水一次,每隔10-15 d亩施5-7 kg复合肥,等长出一节茎肉满的茎段,就可出圃。

(1)施肥。火龙果同其他仙人掌类植物一样,生长量比常规果树要小。所以施肥要以充足、少量、多次为原则。幼树(1-2年生)以施氮肥为主,做到薄施勤施,促进树体生长。成龄树(3年生以上)以施磷、钾肥为主,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施肥应在春季新梢萌发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肥料一般以枯饼渣、鸡粪、猪粪按1:2:7配方,每年每株施有机肥25 kg。或在每年7月、10月和翌年3月,每株各施牛粪堆肥1.2 kg、复合肥200 g。

火龙果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土层,所以施肥应采用撒施法,忌开沟深施,以免伤根。此外,每批幼果形成后,根外喷施0.3 %硫酸镁、0.2 %硼砂、0.3 %磷酸二氢钾1次,以提高果实品质。由于火龙果采收期长,要重施有机质肥料,氮、磷、钾复合肥要均衡长期施用。完全使用猪、鸡粪含氮量过高的肥料,使枝条较肥厚,深绿色且很脆,大风时易折断,所结果实较大且重,品质不佳,甜度低,甚至还有酸味或咸味。因此,开花结果期间要增施钾肥、镁肥和骨粉,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

火龙果的气生根很多,可以转化为吸收根。进行扩穴改土,可逐渐扩宽根系分布;也可绑扎牵引诱导气生根下地。

4.7 疏花疏果

火龙果原产中美洲沙漠地带。为了适应沙摸气候,火龙果叶片进化为刺状,所以每个刺芽都能开花。生长正常且养分充足的枝条,同时能开多朵花,为了保证果实的质量,在栽培上需要疏除多余的花,一般留1-2朵。在果实生理落果后,把多余的果疏去,原则上每枝条留1个果。

4.8 果实套袋

种植火龙果过去不用套袋,但因柑橘小实蝇危害严重,目前台湾种植火龙果的产区,要么进行套袋,要么大棚栽培。果实套袋主要是防橘小实蝇危害,同时可使果色保持鲜红色。套袋研究显示,红龙果着色不需要光线,应用不透光的褐黑色牛皮纸袋可促使果皮形成鲜红色,有光照或透明塑料袋、白色纸袋套袋,果皮成暗红色。

套袋应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进行。套袋前进行最后一次疏果,并喷一次防病农药。一般采用薄膜袋,规格20 cm×30 cm,每个约0.04元,每人工套500-800个,每个果成本费约0.06元。用双层不见光纸袋,规格20 cm×30 cm,每个约0.15元,每个果成本费约0.17元。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虫害

5.1.1 蜗牛

以火龙果为寄主,危害火龙果幼枝、花、果。幼枝常被其吃成缺刻,果实取食后形成凹坑状,影响枝条生长,影响果实外观品质。

防治方法:

(1)消灭成蜗。春末夏初尤其在5-6月份蜗牛繁殖高峰期之前,及时消灭成蜗。一是放养鸭取食成蜗牛,注意要在未用农药时进行。二是人工拾蜗牛。三是田间撤播少量菜种,诱集后拾除。

(2)化学防治。将进人危害始盛期时,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蜗牛。用多聚甲醛300 g、蔗糖50 g、5 %砷酸钙300 g和米糠400 g(先在锅内炒香),拌和成黄豆大小的颖粒,或者每亩用6 %密达杀螺粒剂0.5-0.6 kg、3 %灭蜗灵颗粒剂1.5-3.0 kg,拌干细土10-15 kg,均匀撤施于田间。

5.1.2 柑擂小实蝇

又名针蜂、果蛆。幼虫群集果实中蛀食果肉汁液,致使果实腐烂,造成严重落果。柑橘小实蝇一年发生3-5代,无严格的越冬过程,世代重叠。卵期在夏季约1 d,春秋季2-3 d,冬季3-10 d;幼虫期在夏季为7-9 d,春秋季10-12 d,冬季13-20 d;蛹期在夏季8-9 d,春秋季10-14 d,冬季15-20 d;成虫产卵前期夏季20 d,秋季25-60 d,冬季3-4个月。成虫常在上午8 h左右羽化出土,夜间,雌虫产卵于果皮下1-4 cm,每雌虫产卵200-400粒,分多次产出。幼虫孵化后群集果实内危害,取食汁液。幼虫3龄后老熟,穿破果皮即行坠落人土,一般在3 cm的表层土化蛹。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虫害蔓延,严禁从疫区内调运带虫的果实、种子和带土苗木到无柑橘小实蝇的产区。

(2)及时摘除受害果和捡拾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将幼虫在人土前杀死。

(3)诱杀成虫。每15天更换一次以番石榴香精2 g、t糖5 g、万灵粉0.1 g和清水93 g配制的毒饵,并于投饵后7 d起添加等量香精,可有效诱杀果园橘小实蝇成虫。在成虫产卵前,用90 %敌百虫1 000倍液或20 %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加3 %红糖,喷于植株树冠中下部,全园喷1/2的树,每5天喷一次,连续喷4-5次。

(4)翻耕果园土壤,破坏蛹的适生环境或使其受到机械损伤而死亡。在成虫羽化期,向地面喷40纬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

5.2 主要病害

5.2.1 疮碗病

病茎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砖红色坏死斑或铁锈坏死斑,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0.2 mm,后期成片生长形成长2-15 mm、宽2-5 mm的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及整个植株生长。该病多发生在植株中部较老节的两棱中间,后期可见到过度生长的木栓化病斑,幼嫩茎节不发病。疮痴病的植株发病率在50 %以上。防治药剂有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0.5 %波尔多液。

5.2.2 炭疽病

病斑初期为萦褐色,直径约0.5×2 mm,散生、凹陷小斑,后期扩大为圆形或棱形病斑,继而可连成片造成肉质部干枯,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防治药剂可用40 %灭病威500倍液或65 %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肠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 %多菌灵800倍液。

5.2.3 软腐病

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半透明,后期病部呈水渍状,为猫滑软腐状,发出腥臭,并且蔓延至整个茎节,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此病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的嫩节,由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他创伤有关,但对植株的危害严重,常造成发病茎节腐烂甚至向下和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如果苗期管理不善,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发病普遍。防治药剂有敌克松原粉,1 000倍液、70 %敌克松800倍液、50 %代森钱600-800倍液、77肠氮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抓霉素300毫克/升。

5.2.4 枯萎病

植株茎节失水褪绿变黄萎蔫,随后逐渐干枯,直至整株枯死。枯萎病症状最早出现在植株中上部的分枝节上,起初是茎节的顶部发病,然后向下扩展。潮湿情况下,病株上生有粉红色霉层。

5.2.5 茎枯病

植株棱茎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刻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发病初期喷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 %杀毒矶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 %乙麟・锰锌500倍液。

5.2.6 溃疡病

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病斑,散生于茎表皮下,后发展成直径约0.5-1.5 mm的橘红色斑点,病斑圆形,略突起。防治药剂有50 %代森馁水剂500-800倍液、0.5 %波尔多液、铜皂液(硫酸铜0.5 kg,松酷合剂2 kg,水200 kg)、700单位/mL链毒素加1写酒精、链霉素+0.1 %甘油、25 %叶枯宁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

6 火龙果优质高产种植技术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蔓性植物,原产于西半球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后由法国人、荷兰人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省,再由台湾改良引进海南、广西、广东等省栽培。是一种新兴的有良好保健功效的水果。

6.1 生物学特性

(1)对土质要求不严,平地、山坡、沙石地均可种植,最适的土壤pH值为6-7.5,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和排水性好的土地种植。

(2)喜光、耐高温,不耐低温霜冻。高温能耐 40-50 ℃,但8 ℃以下则有不同程度的冻害,低于0 ℃会冻死。

(3)火龙果为浅根植物,根系好氧,耐旱、喜湿润,不耐水浸。深埋或积水都会造成肉皮腐烂。

(4)花为虫媒花,夜晚开花,一直开到翌日上午。可自花授粉结实,果实园球形或长园形,果皮红色。果肉软滑清甜,种子似细芝麻粒散布于浆状(胨状)果肉中。

6.2 育苗

火龙果主要采用扦插苗或嫁接法繁殖。

6.2.1 扦插苗

以春季最适宜,插条选生长充实的茎节,截成长15 cm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15-30 d可生根,根长到3-4 cm时移植苗床。

6.2.2 嫁接苗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做砧木,于晴天进行嫁接。将火龙果茎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对准形成层,用棉线绑牢固定,在28-30 ℃条件下,4-5 d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接穗与砧木颜色接近,说明二者维管束已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进假植苗床继续培育。

6.3 种植方式

火龙果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爬墙种植,也可以搭棚种植,但以柱式栽培最为普遍,其优点是生产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谓柱式栽培,就是立一根水泥柱或木柱,在柱的周围种植3-4株火龙果苗,让火龙果植株沿着立柱向上生长的栽培方式。

立柱规格是:柱高220 cm,截面10×9 cm。柱心放一根6-8 mm粗的铁丝,从柱头突出且弯成直径1 cm的缺口圆圈。以便在柱顶套铁丝依托茎枝,使植株披散悬垂,增大受光面积,利于修剪和提高产量。

6.4 种植规格、方法及季节

柱的株行距为150×200 cm,环绕攀缘柱挖长、宽、深为1×0.3 m坑。按每柱周围栽4株苗计算,每亩(667 m2)可栽750株。注意不可深栽,栽深约3 cm即可。种植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

植行不必作畦,可整成以立柱为中间向两边渐低的缓坡形,即栽行处高,行间低,方便排水畅顺,避免大雨根部浸水。

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6.5 田间管理

火龙果栽后12-14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每年可开花12-15次,4-11月为产果期,谢花后30-40 d果实成熟,单果重500-1000 g,栽植后第2年每柱产果20个以上,第3年进人盛果期,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产可达2 500 kg/亩(667 m2)。其高产栽培要点如下:

6.5.1 薄肥勤施

由于果实采收期长,每年都要重施有机肥,氮、磷、钾3元素要均衡长期施用。开花结果期间要增补钾、镁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树盘用草或菇渣覆盖。

6.5.2 浇水

有浇水条件应小水勤浇,时时保持根际土壤、地表湿润。天气干旱时,确保3-4 d浇一次水。

6.5.3 除草

除草切勿伤根,栽行的草宜拔不宜锄,一年生的小杂草有也无妨,要根除的是恶性杂草、茅草,特别是要除净攀爬缠绕性的杂草。有割草机械,定期割剪(不必挖根),将割下杂草铺于行两侧最利于火龙果根的生长。

6.5.4 摘心

当枝条长到130-140 cm长时摘心,促进分枝,并让枝条自然下垂。

6.5.5 间种与授粉

种植火龙果时,要间种10 %左右的白肉类型的火龙果。品种之间相互授粉,可以明显提高结实率。授粉可采用养蜂授粉的方法,若遇阴雨天气,要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可在傍晚花开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用毛笔直接将花粉涂到雌花柱头上。在花蕾期、开花期喷施“海状元”花果丰800倍液1-2次,有利于促进开花授粉结实。

6.5.6 疏枝、疏蕾及剪枝

枝条过密要疏剪,花蕾过多也要疏蕾。每年采果后,剪除结过果的枝条,让其重新发出新枝,以保证来年的产量。

6.5.7 防冻(寒)害

中国北回归线以南除海岛外,冬天8 ℃以下的低温基本上年年有,火龙果上部枝蔓轻度或中度冻(寒)害不可免,而几年、十几年一次的大冻害威胁最大。规模种植时切莫掉以轻心,定要备足禾草或杂草,

6.5.8 病虫害防治

第2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火龙果;新品种;长龙果;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1-0031-02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火龙果,已在南方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目前,北方的温室栽培也已获得成功,市场前景看好。但由于引进的品种很多,且无统一名称,特别是红肉类火龙果,品种达数十种,果个大小、产量高低、挂果时间长短及耐贮运性等差别很大。为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笔者收集了23份种质资源,经4年的观察比较,选出了外观亮丽,口感纯正,挂果期长,商品价值较高的红皮红肉新品种长龙果。

1 选育经过

2003年从广西、福建等台资农场先后引进红皮红肉及红皮白肉火龙果2000多株,共23个品种,其中红肉类21个,2004年结果。经过2004-2007年近4年连续观察,选定长龙果为优良品系。其间,对该品种的生长结果特性、果实品质、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进行了观察和评价。2006年10月16日,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专家对其进行了田间调查;同年12月通过专家组田间实测验收;2007年8月,通过菏泽市科技局组织专家鉴定,并正式命名。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长龙果根系发达,多分布于2-15cm表土层中,无明显主根,属浅根性。无叶片,光合作用靠茎蔓进行。茎蔓三棱柱状,肉质,深绿色,易生气生根。边缘生刺座,果刺较其他红肉类长而密,生有4-8根。花乳白色,直径20cm左右,长30cm左右,花萼浅绿色,边缘紫红色。果实长圆筒形,皮鲜红色,上有肉质叶状绿色鳞片,鳞片边缘紫红色。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长圆筒形,纵径13-19cm,横径7-9cm,平均单果重460.0g,最大980.0g。成熟后果皮鲜红具光泽,果肉红色,内有黑芝麻状种子,种子可食用。果肉细腻,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00%,边缘16.00%。果皮薄易剥离,厚0.2-0.3cm。11月中下旬至12月份成熟的果实,可挂至2月份春节前后采摘上市,且风味更浓,品质更佳。

2.3 生长结果特性

长龙果生长旺盛,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强,温室栽培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无休眠期或休眠特性不明显。肥水较好时,植后8-12个月即可开花结果。每年开花结果12-15次,较集中的有4-5次。花期为5月12日至10月28日前后,采果期6月中旬至12月中旬。若3月份定植,当年即可结果;第2年每666.7m2产果约400kg;第3年进入丰产期,平均株产2.96kg,折合每666.7m2(1080株)产果3216.8kg;第4年达4500kg以上。

2.4 适应性和抗逆性

北方温室栽培条件下适应性强。在温室大棚内,短时间0℃以下低温,只要棚内无结冰现象,无冻害发生;耐高温,肥水较好时,在40℃以上高温下,仍能正常开花结果。但长时间干旱易引起大量落花落蕾,果个较小。病虫害较少,仅在雨季或扣棚后低温高湿情况下有叶斑病、软腐病、灰霉病发生;虫害主要有蜗牛、螟虫及花蕾期蚜虫、绿盲蝽,幼苗期蝼蛄和蛴螬等。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长龙果的设施栽培以日光温室为好。宜选择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砂壤土建园。忌涝洼地建园。

3.2 架式与定植

火龙果宜采用土地和空间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单柱加篱架栽培。土地整好后,按2m×2m的株行距埋设水泥柱,将直径6cm左右的竹竿用铁丝绑在水泥柱1,3-1.5m高处成十字形,架上垫旧轮胎,再用直径8cm左右的竹竿把每行水泥柱上的十字架连接成篱架。架式整好后,顺行向起垄整平,在立柱的四面各定植1株幼苗,并在立柱间篱架上,按40cm的株距定植4株幼苗,每666.7m2定植约1080株。栽苗宜浅不宜深,表土盖严根部即可。

3.3 水肥管理

定植后忌立即浇水,3-5天后少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否则,易腐烂死苗。开花结果期,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干旱会引起大量落花落蕾、果小、质差。雨季要及时排水或用棚膜设施避雨,以防积水。冬季,严格控制浇水,减小棚内湿度,以增加抗寒和抗病能力。施足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花蕾生长期和幼果膨大期适时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

3.4 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

幼苗开始生长时,及时用布条把主茎绑在水泥柱上,篱架下的植株可用布条吊蔓或细竹竿引缚上架。当主茎超过顶端十字架竹竿时,及时摘心,促发分枝。侧芽萌发后,合理疏芽,选留略低于支撑架或与支撑架相平的侧芽梢4-5条作为一级分枝。一级分枝长50cm以上时摘心,使其在架面上分布均匀,在一级分枝上保留5条左右二级分枝。二级分枝长到一定长度时,会自然下垂,形成结果枝,即可开花结果。进入结果期后,应及时剪去结果枝上萌发的新芽,并疏除老枝、弱枝及下垂近地面的枝和过密枝,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

长龙果可白花授粉,但为了提高坐果率,可间种两个以上的红肉品种,或间种少量的白肉品种。阴雨天时,可考虑人工授粉。疏花应尽早进行,每枝条只留2-3个花蕾。坐果后,及时摘除病虫果、畸形果,1条茎只留1个果,以生产大果提高商品价值。

第3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红肉火龙果;栽培;管理

火龙果还有另-个名称,叫做红龙果。由于其果实包面有软质鳞片,好像龙状外卷,因此又被称为火龙果。它属于-类新近流行起来的水果,有利于保健。火龙果具备较强的耐旱功能与耐高温功能,在土质方面的标准不高,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在6与7.5之间。它属于热带与亚热带植物,如果所处温度在零度以下,会冻死。它的生长形势较好,-年四季都能够发芽。本文主要分析了红肉火龙果的栽培与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红肉火龙果的选种

现阶段,红肉火龙果的种植范围比较大。红肉火龙果的颗粒较大,深红色的果皮,叶状的鳞片,-般-只水果的重量是492g,可溶性固形物占据了大概11.2%。产期在5到11月之间,每年可以结果12个批次,第三年每株生产重量是15kg。与其他火龙果相比,红肉火龙果的鲜食品质更好。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也是以红肉火龙果为中心。

2 栽培与管理

2.1 搭架

在开始栽培之前,应该根据3m×2m的规格展开栽桩,桩入土的距离是40cm,出土的距离是140cm,水泥桩的高180cm,宽10cm。在桩子的上方应该放置长宽都为40cm的正方形果盘架,或者半径是30cm的圆盘,这样可以为火龙果的苗木提供支撑。

2.2 定植

在一年四季中,都可以栽培火龙果。在开始定植之前,应该在柱的三面,挖出三个定植穴。在穴中添加腐熟的有机肥与土壤。在每个穴中,栽种-株火龙果。入土的距离应该在3到4cm之间。在开始种植时,应该确保土壤具备-定的湿润度。

2.3 栽种的关键技术

幼苗的温湿度很重要,最适温度在20-34℃、湿度在60%-80%;六个月后,小苗长成中苗,1.2-1.3m的中苗开始分枝,每株-个分枝条,枝条长到-时封顶,封顶后的枝条很快丰满起来,长出花蕾,开始开花结果;第1年长果不会很多,因此不用剪枝,冬季要控制温度,枝条上不能留新芽,以免影响来年产量。第2年秋后开始剪枝,减少长果后的老枝留下新枝,此时需高温,新条快速生长,来年增产增收,果树已到盛果期。

2.4 幼苗管理技术

开始种植幼苗时,以阡插浅土方式种植,幼苗埋入土层3-4cm即可,以直立固定绑植于水泥柱上或木桩上,种植时应注意上下部位,以免误植,枝条边侧月牙皇冠幅度大者在上,小者在下。幼苗管理应注重往上生长的观察,若同时长出多支幼芽,应留取较高处的一支幼芽继续生长,较低处则予剪除,使其充分吸收养分往上长高。果苗应注重水分及日照,土壤有适当的有机养分为佳。幼苗培育通常在首年应专注于成长茁壮,结出花苞应予摘除,以免消耗幼株养分,待第二年开花期再予适当留花,第三年以后枝条茁壮,产量即可大增。

2.5 水分管理技术

红龙果的根系完全不耐浸水,因此在大雨时及排水不良处都会伤及根系。一般地际部浸泡水24小时即会损及大部分的根系,而造成植株渐次枯萎;因此排水良好是开园的必要条件。但也由于其根系浅而广步表土层,地表需全年维持湿润状态才能确保浅根系的活力;因此畦面应进行敷盖,而沟面(即作业道)则进行草生栽培,如此将可完全顾及到红龙果的水分维持需求。果园树冠下如能装置喷(洒)水管路,不仅可调节土壤水分供给,也可有效均匀调控液肥的喷施。

2.6 施肥管理技术

考量红龙果的生理特性及形态,建议少用叶面(枝条)肥培,而应加强土壤的肥培管理。其土壤施肥技巧如下。

2.6.1 切基肥:施用含高氮磷钾及高有机质的有机复合肥料为主,于11月下旬~12月进行全园撒施。基肥施用后,树冠下畦面可利用稻秆来敷盖,而沟面(作业道)则可进行深度10~15公分的中耕作业,以确保所施用基肥的物理性及化学。

2.6.2 追肥:以土壤液肥浇灌为主,撒施为辅。撒施用的肥料以N-P2O5-K2O含量分配均匀即可;而液肥浇灌则应考量是含高氮或低氮复合肥料的选择。一般于绿果期间可用含高氮的即溶复合肥料,一旦进入转色期则可改用含低氮的即溶复合肥料。载果期间利用土壤液肥浇灌,可同时一并提供充足的土壤水分,以利果实的肥大发育。至于追肥频率应由枝条形态变化来认定,一般于载果期间若有枝条逐渐呈现干扁形态,即意谓追肥量不足,应加强追肥量或施用频率,以维持强壮树势。

3 营养调控

4~10月份是红龙果花蕾形成的生殖生长期,依栽培地区的不同,而有不同批次的蕾苞形成。-般白肉种约有6~9批次主要量产的花苞生成,而红肉种则约有10~12批次。由于每批次花苞出现的间隔日数只有15天左右,而花苞至开花日数约17~18天,且果实生育日数仅30~35天;因此为避免影响果实发育期间的营养供给过于分散,而导致的果品不良,必须进行以下的营养调控。

3.1 即早疏蕾

于花苞长度约2~3公分时进行第1次疏蕾作业,以每1结果枝留1花苞为原则,并选留大小-致的蕾苞,其余删除。虽然有经上述选蕾处理,但于开花时其花期仍可能错开达3~4天;因此仍须进行第2次的疏花蕾作业,此时选留花期只错开1天且开花数量较多者(-般为第2天及第3天开花的花蕾)。如此于收获时,果实间的成熟度(日数)仅相差1天,将可避免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发生。

3.2 隔批留果

由于每批次花期之间隔日数约15天,为避免同-结果期间产生花苞期、开花期、绿果期及转色期等生育阶段的营养竞争,而造成果实品质的下降或果品不-现象,可采行间隔批次留花苞的处理改善之;意即调控每个月原可生产2批次的果实,现更改为只生产1批次。经此调控处理,将有利于病虫害防治的安全用药,以及果品调控的肥培管理作业。虽然此处理方式会减少果实数量的收获,但却可增加大果率及品质的提升;因此年度总产量仅略减,但总收益却可增加。此外,隔批留果也有错开批次产期的效果,有助于市场供需及售价的提升。

3.3 枝条饱满

生殖结果期间如有三角柱枝条变瘦弱,呈现或扁或枯萎现象,即警示植株营养不良;此原因可能由于结果量太多或施肥量不足所引起的,同时也应检视根系有无因浸水或施肥所造成的伤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上火龙果的销量逐渐增加,有很多农民也开始栽培红肉火龙果。与白肉火龙果相比,红肉火龙果富含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效益更高。在种植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授粉,能够节约很多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本文详细介绍了红肉火龙果的栽培与管理方法,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第4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一、火龙果栽培技术

1.建园:主栽品种为红皮红肉品种“珠龙”,采用725钢架连栋大棚。定植前耙平土壤,南北向起垄,每棚3垄,每垄宽240厘米,挖穴规格80厘米×80厘米×20厘米,每穴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0.15公斤,肥与土壤充分混匀整平后定植。4月栽苗前每垄中间埋入直径10厘米、高180厘米的水泥柱,柱间距150厘米,埋土深50厘米,地上部分130厘米。在立柱四周挖4个定植穴,深10厘米,长、宽各20厘米,每穴定植1株幼苗,种植宜浅不宜深,定植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配置一定数量(配置比例为9∶1)的白肉品种授粉树。

2.肥水管理:每年1月轻翻表土,每亩施钙镁磷肥50公斤、商品有机肥50公斤、复合肥15公斤、硼肥0.5公斤;4月前,在每个水泥柱下追施羊粪5公斤;6月至11月追施促花壮果肥,每批幼果长到核桃大小时,于9时以前或16时以后根外喷施0.2%镁硼锌铁+0.2%磷酸二氢钾。火龙果连续开花结果的批次因生长环境而异,以浙江省温州地区为例,一年可采收10批次果,从5月下旬始花到10月下旬,其中8月至10月产果较集中,每半个月左右一批果。因此,在花蕾生长期和幼果膨大期要注意分次施肥,每批幼果膨大前期,每亩施45%复合肥5公斤左右。每批果采收后,每亩追施5公斤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恢复生长。水分管理上,火龙果花芽分化期应注意使土壤保持适度干燥。6月果实核桃大小时水肥同施,遇干旱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果实膨大。进入雨季应及时开深沟排水,否则会造成裂果。冬季为增强植株抗寒力,要控制浇水。

3.枝条管理:当枝条长至25~40厘米时开始绑束,距地面20厘米处将枝条较平整的一面贴在水泥柱上绑定,绑得要松紧合适,不要太紧,之后根据枝条生长情况,每隔35厘米绑一次,使枝条沿水泥柱向上单枝生长。当枝条与水泥柱高度一致时,及时剪去枝条顶梢以促其分枝,并使分枝自然下垂。剪枝时,保留距顶部10厘米的芽培养结果枝,10厘米以下的萌芽全部摘除。当二级分枝长至65~85厘米时摘心,同时抹去结果枝上多余幼芽,促花芽形成。第一年留7~8个结果枝为宜,以后每年视生长情况增加健壮枝条,在二级结果枝靠近基部再留1个结果枝,其他萌芽全部抹除。正常生产树每株留结果枝9~12个,枝条应分布均匀。果实发育期间,新萌发枝条应全部疏除。采收后疏除下垂老枝和过密枝,结果枝可产果3年以上。

4.花果管理:火龙果开花时间在20时至第二天6时,开花当天晚上可收集花粉进行人工授粉。10月上中旬夜温低于20℃时开始覆盖棚膜,11月中旬覆盖内膜以防冻害。火龙果花期长,开花能力强,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一个枝条往往同时萌发多个花蕾,易争夺树体养分,应及时疏蕾,每个枝条保留3~4个花蕾,当花苞长至5厘米左右时疏花。谢花着果后疏果,每枝留1个幼果,其余摘除。经30天左右生长期,果实果皮由绿色转红后6~8天为适宜采收期。对于长途运输或需长时间储藏的果实,宜在果皮颜色转红后第三天,成熟度达85%左右时采收。采收方法是在果实基部带叶剪下,不能伤及枝条主脉。采收后及时分级包装销售或储藏。

二、大棚套种番茄技术

1.定植:9月中旬翻地做垄,每亩施腐熟油枯肥50公斤、复合肥25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5公斤。9月下旬覆盖黑色地膜。10月上旬定植25天苗龄的“圣地斯602”番茄苗,栽于垄两边,株距35厘米,每亩栽苗1500株。

第5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2.烟台大樱桃生产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闫立江,荆亚玲

3.提高火焰无核葡萄品质产量关键技术措施熊秉华

4.早红油蟠桃温室栽培技术王夫同

5.冬枣设施栽培管理技术总结陈凤霞

6.冬枣栽培五模式比较李钟晓

7.快速培养大樱桃自由纺锤形技术要点马立直

8.火龙果生物学特性及北方栽培技术来宽忍,赵凯,史双院

9.设施果树成龄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阮班录,陈远行,山建利,樊智

10.三种苹果"锈病"的区别与综合防治技术白建伟,高九恩

11.苹果高接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贺朋会

12.苹果绵蚜防治措施西北园艺(蔬菜) 王军芳,王录才

13.早实核桃果仁不饱满的原因与对策王根宪

14.杏、李、山楂树常见病虫害防治农药张立功,李丙智

15.农用水质优化剂——柔水通李明远

16.苹果园施用沼肥的方法郑乃生,许新选

17.利用诱虫带防治苹果树干越冬害虫技术杜志辉

18.果园应用保水剂应注意九个问题白岗栓,杨宝生,井明珠

19.控制棚室草莓重茬病的有效药剂——氯化苦姜祥云,安丰硕,厉运福

20.金力士防治柿子炭疽病圆斑病效果好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21.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施肥技术(上)梁俊,杨朝选,赵政阳

22.全国部分果品批发市场名称电话

23.2006年苹果产量、质量及销售行情预测李丙智,韩明玉,张林森

24.大樱桃自由纺锤形整枝两种处理比较孙中朴,祝曰胜,穆洪杰,张金玉,谭树亮,高秀花

25.红地球葡萄管理经验席晓

26.日本大草式桃栽培技术郭晓成,严潇

1.苹果树改形的树体调控和修剪剖析(上)李中涛

2.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发展苹果凸显四大优势高彦,兰云发

3.全球红葡萄防早衰技术措施王碧箫

4.库尔勒香梨开心形改造技术高艳荣,余金红,李辉,陈庆福,郑海波,吴瑾

5.葡萄树秋季管理重点叶文君,郭缠俊,王党党

6.早实核桃整形修剪关键技术马平平,杨吉祥,王强荣,王小银

7.日光温室葡萄密植丰产配套技术白永龙,崔荣,韩伟,刘小林

8.渭北大樱桃修剪技术张玉玲,杨亚丽

9.放任生长幼龄柿树整形要点肖军,王翠红

10.青枣温室引种栽培试验简报,韩凤珠,赵岩,于克辉

11.木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高艳明,杨宏伟

12.山地板栗低产园改造技术吕平会,季志平

13.油桃疮痂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王新平,闫芝娟

14.造成梨果畸形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骆建珍

15.果锈的成因及预防王志龙,师忠安

16.中华金带蛾在石榴上的发生与防治赵艳莉,曹琴

17.苹果园病虫害防治八例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18.西北园艺(蔬菜) 摩尔多瓦葡萄在河南洛阳的引种表现张要战

19.晚熟品种秋姬李引种陕西表现佳韦红霞

20.中晚熟自花结实李新品种——红喜梅王长柱,王罗宏,高京草,冯宝荣

21.早中熟甜樱桃优良品种——美早姜林,王正欣,邵永春,尹涛,王芝云,李凌

22.果园秋施有机肥技术要点殷振江,赵世民,张芳琴

23.枣树常见病虫害防治农药张立功,李丙智

24.苹果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预防措施孙朋康

25.葡丰灵的使用效果及注意事项赵勇,杨雄生,屈伟民

26.高效螯合态微肥——斯德考普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27.新嫁接果树幼苗安全越冬法潘继兰

28.西北黄土高原苹果施肥技术(下)梁俊,杨朝选,赵政阳

29."樱哥"品牌带富英歌石村HtTp://

30.2006年陇东苹果因灾减产明显慕友良

31.我的红富士苹果树管理经验郭战虎

32.葡萄大棚多膜覆盖栽培技术总结李正平

33.长寿塬苹果协会发展经验

34.山地枣树采用开心形效果好高文海,刘晓辉

35.如何防止冬枣树肥害王美健

1.我国名优梨品种引种表现概况周建,赵思东,王旭,张琳

2.杏品种选择与科学栽培杜锡莹,李千恩

3.西梅在新疆及类似生态区域的开发前景马科儒

4.中大棚草莓春季管理翟晋钵

5.苹果树改形后配套管理技术张积显

6.高接新品种梨优质丰产技术总结谢艳

7.提高红地球葡萄品质技术措施李仁芳,张振军,张艳春,赵晓菊,李瑞芝,郑本荣

8.冬枣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郑德合

9.海沃德猕猴桃栽培技术王西锐

10.苹果花期前后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九思,韩立新,万素香,史跃强

11.梨木虱暴发成灾的原因与防治方法董小博,李学冲

12.吐鲁番葡萄主要生理性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玉苏甫·阿不力提甫,李疆,外力,帕提曼·阿布都热合曼

13.朝鲜球坚蜡蚧在苹果树上的发生与防治吴金亮,张富和,周恩义,齐纯立,马淑艳,胡美绒,胡作栋

14.四个新西兰红梨新品种引种初报贺亚丽,仇宏昌,杨英杰,王健,王随平

15.优质兼用杏新品系--"96依7-1"钱朝铭

16.极晚熟油桃新品种--仲秋红西北园艺(蔬菜) 刘桂平

17.信息点读霍国琴

18.女神李高头嫁接生长表现及管理技术王春艳,梁威,郑法,王尹材

19.设施葡萄二氧化碳气肥施用方法李大元,郭芳

20.苹果开花后套袋前果园用药技术潘焕来,潘小刚,冯存良,刘和生,罗广岐

21.防治果园蚜虫应科学用药白海燕,马建列,仁

22.农药基础知识与科学使用技术问答(一)李兰

23.果台副梢不同处理方法对苹果、梨果实影响试验赵恩合

24.速乐硼在猕猴桃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姜幼涛,于彦辉,雷虹,李建明

25.说长道短看梨果李钟晓

26.特色水果发展空间大翟佳国

27.西安鲜食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张创新,来宽忍,史双院,赵凯,李俊

28.欧盟成员国有机苹果生产情况张建光,刘玉芳

29.综合科技(1)同延龄

30.综合科技(2)李晓东

1.重视增施钾肥促势增产提质郭民主

2.陕西大樱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吕平会,何佳林,季志平

3.对果树枝干施药技术的看法刘志坚

4.苹果二十四节气管理技术要点(三)张积显

5.互动平台

6.圆叶海棠砧苹果自根苗培育技术白海霞,高彦

7.红地球葡萄无公害高产栽培五大技术刘兆强,任佩,倪光荣,雷雪白,邵金奎

8.库尔勒香梨栽培中的几个技术问题于强

9.6月底7月初冬枣管理技术要点武婷,武之新,李荣彪

10.重阳红桃省力化优质丰产栽培试验总结马文哲,吴春霞,洛晓平,贾谭科

11.汛期的果园管理骆建珍

12.苹果果锈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郭建明

13.葡萄病虫害防治的七个关键时期李钟晓

14.草莓缺少氮磷钾的症状及防治郁俊谊,杨雄略

15.防止高温对猕猴桃生产的影响郭永社,任选锋,胡彬蓉

16.红枣裂果病的发生及预防李鸿德,任宪中

17.火焰无核葡萄在新疆鄯善的引种表现骆强伟,孙锋,耿新丽,热比古丽,伍国红

18.西北园艺(蔬菜) 综合科技

19.中熟猕猴桃优良品种——华优张清明,雷玉山,王西锐,贺炳荣

20.桃树优良品种——秋风蜜桃姜祥云,厉运福,董淑华

21.杏李品种味厚在甘肃天水的引种表现王华

22.草莓常见病虫害防治农药张立功,纪永康,韩民洲

23.苹果园杀菌剂的科学分类与使用赵建戟,卢会侠

24.苹果套袋前应科学用药用肥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25.调节剂在冬枣坐果期的应用武之新

26.黄板防治绣线菊蚜试验简报屈军涛,安金海,刘向阳

27.螨涕防治苹果山楂叶螨田间药效试验王中娣,牛晓萍,轩粉丽,王雪莲,豆粉婷,冯文涛

28.渭北旱塬红地球葡萄粒重14克栽培模式研究(上)范建璋,查养良,陈继选,刘宁,王凡,张志富

第6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调整品种结构是我们近年来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的问题,尤其是柑桔品种结构调整的问题。江西省柑桔成熟期过于集中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赣南脐橙种植品种主要以中熟纽贺尔脐橙为主,占总量的70%以上,南丰蜜桔也有70%左右为小果系品种,品种成熟期都集中在11月份左右,熟期结构集中,给果品贮藏、加工、运输、销售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要加快品种结构调整。这几年,虽然赣南发展了一些晚熟脐橙品种,目前正在推广“赣南早”早熟脐橙品种,南丰县也正在发展“SS-7、SS-28”等新品种,吉安市在发展“井冈蜜柚”品种,广丰县在发展“马家柚”品种。但可以说,江西省柑桔成熟期过于集中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每到11~12月,柑桔销售问题仍是各级政府和广大果农最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从培育、引进一个品种到示范推广要很长一段时间,但这项工作必须要加快进行。最近,一些企业或种植大户正在发展蓝莓、枇杷、火龙果等水果品种,这些水果品种适宜不适宜江西栽培,规模推广有什么风险,要组织专家研究论证。

2促进产业升级问题

产业发展升级是近期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部门当前要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江西省园艺产业还处于发展初始阶段,产业发展的链条短、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产品精深加工缺乏等等,成为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就蔬菜产业来说,这几年由于项目支持,产能有所提高,但蔬菜供应的季节性矛盾依然突出,有时市场蔬菜供应紧张,有时一些品种蔬菜几分钱一斤都没有人要,大量蔬菜烂在田里,也没有加工企业来收购,生产者损失巨大。在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如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的提取,柑桔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等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且经济效益高,江西省又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但就是缺乏企业参与,严重影响了资源利用率。在农业生产信息化方面,现在浙江、江苏、台湾等农业发达省份,精准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非常快,信息化程度也较高。而江西省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步子还不大。虽然我们农业物联网的试点应用也有一些亮点,如乐平市江南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等物联网应用在全国也是先进的,但普及不够。用好信息化手段,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今后农业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3做响产品品牌问题

种出来的产品既要卖得出,又要销得好,而且要确保农民有收益。品牌是决定产品市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有很多很好园艺产品品牌,赣南脐橙被评为全国“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首,总理都称赞南丰蜜桔是“金牌”。这几年,江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产品品牌工作,尤其是茶叶品牌整合问题。2013年我们评出了“江西省十大名茶”,并连续在深圳、沈阳、西安等城市进行集中宣传。前几年,江西省一直在做江西绿茶品牌整合,“茶韵千年、绿动天下”的广告到处是,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江西省茶叶品牌影响力与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等名茶还有不少差距。因此,怎样做好一个产业的品牌,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重要课题。如何把茶叶等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下力气去抓。产业谋划现代园艺2014年第4期

4提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第7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关键词:果树;主栽品种;布局;结构;荆州市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262-03

伴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近些年湖北省荆州市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果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因品种老化、引种杂乱、管理不配套等问题存在。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适应果农对果树优新品种的需要,2001年以来,荆州农业科学院相继从全国各果树专业研究单位引进了各类果树新品种。以荆州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为主要基地种植,示范推广了部分适宜荆州地区的优良新品种,本研究以此为基础,根据荆州市果树品种结构分布及推广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果树品种布局与结构意见,以期为今后的果业生产提供参考。

1 荆州市主栽果树品种结构现状

1.1 栽培环境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介于北纬29°26′-31°37′,东经111°15′-114°05′,平均海拔27m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约2000h,年无霜期240~260d,年活动积温5100~5300℃,年均气温15.0~18.5℃,年均降水量1100-1300mm。在全国果树区划分区中,荆州市属落叶果树适宜带,常绿果树次生带(北缘带)。荆州市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适宜多种果树生长。

1.2 果树种植分布状况

据《荆州统计年鉴》(2001-2014),荆州市果树栽培面积从2001年的1.23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2.43万hm2,至2014年四大类果树种植面积分别是柑橘占74.7%、桃占4.6%、梨占2.1%、葡萄占17.4%等,其他杂果类仅占1.2%。主要产区是松滋、公安、石首、荆州等4个县(市、区),面积分别占荆州市的59.8%、23.1%、7.1%、7.0%,总产量占荆州市9个县(市、区)的97.6%。

1.3 主栽品种结构状况

1.3.1 柑橘类 荆州市以耐寒性较强的宽皮柑橘为主,如温州蜜柑、橘类及柚类。主要当家品种有温州蜜柑――特早熟品种宫本、大浦,早熟品种龟井、兴津、国庆1号,中熟品种尾张等。均是20世纪90年代前栽植的抗寒丰产优质老品种。其中早、中熟品种占柑橘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蜜柚类占10%,主要是g溪蜜柚,其他柑橘类栽培规模都不大,崭桃越鹚柑为主,台湾崭獭⑶阳无核崭逃猩倭吭灾玻好坶倮嗍切型南丰蜜橘:杂柑荆龙桔柚、爱媛38近年有小面积种植;脐橙以纽荷尔、朋娜为主,福本有少量种植。荆州市柑橘主产区为松滋、公安、荆州区等地,面积从2001年的0.7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1.82万hm2。近6年来品种更新换代,淘汰与新栽植柑橘面积趋于平衡。

1.3 2 桃类 主要是水蜜桃,尤其是近5年栽植的春美、春雪、夏至红桃等,占桃树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老品种砂子早生仍有少量种植。2012年以来因桃品种更新换代较快,新开桃园逐渐增加,主要产区是石首、公安等地。

1.3.3 梨 梨历来是荆州地区发展的重要果树品种。但由于品种老化、产量低、效益差等原因,从2001年起,果农大面积毁树,每年种植面积递减400余公顷,至2009年梨树种植面积仅剩下667hm2左右。现在当家老品种有黄花等。

1.3.4葡萄 2001-2006年荆州市葡萄种植面积从333hm2增加到667hm2并基本保持稳定,近3年来受前期投产葡萄高效益的驱动,公安县、荆州区等地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至2014年种植面积达到0.39万hm2。主栽品种藤稔和夏黑两个品种种植面积占葡萄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葡萄上市时间集中在7月底至8月底,主要用于鲜食。

2 荆州市果树主栽品种布局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2.1 老劣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影响品种结构优化

部分果树植株衰退、病虫为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较差,只能淘汰。如沙田柚品质差加上栽培要求高,易感黄龙病,玉环柚采前裂果严重:金水、丰水、湘南梨等树体老化;朝霞、雨花露桃品质差、产量降低;白香蕉、希姆劳特、玖瑰露、巨峰等葡萄品种,尾张、宫本、国庆等柑橘老品种,逐渐被优质新品种代替。

2.2 盲目引进推广非适宜性新品种,影响品种结构稳定

2.2.1 柑橘类 虽然杂柑类的品种适应性强,具有诸多优良性状。在荆州市种植能正常结果,但部分品种冬季气温在0℃以下大量落叶,甚至全落光,导致树体营养消耗严重。来年有花无果。如杂柑天草、不知火、诺瓦等品种。对栽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较高。沙糖橘、矮晚柚等水果成熟期在12月。对温度、光照要求较高,荆州地区多数年份难以满足。成熟度和品质下降,不适宜非设施规模栽培。塔罗科血橙、红肉脐橙卡拉卡拉等抗寒性差,房前屋后少量种植可以,不宜在荆州市大面积栽种。

2.2.2 热带水果 2002年荆州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在连栋温室引进种植0.27hm2台湾大青枣,该品种为阳性喜光树种,光照充足时生长迅速,当年即开花结果,且花量大。坐果率高。12月下旬采摘第一批成熟鲜枣,但进入1月后,外部气温降到0℃以下,晴天少阴雨天多,棚内最低温度接近O℃,低温寡照导致大青枣严重落花落果,嫩枝嫩叶及花果全部被冻坏,次年3月砍除。后来在温室引进种植佛手、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均是由于冬季冻害及保温成本过高而失败,

2.2.3 苹果 苹果自然休眠期较长,荆州地区冬季温度偏高,不能满足其冬季休眠期所需的低温要求,以致春季发芽不齐。荆州地区有许多果农引种过苹果,均未成功。目前仅有荆州区太晖村约2hm2特早熟苹果能正常生产,但因果小品质欠佳,不能扩大种植规模。

2.2.4 李子 荆州地区有着房前屋后栽种桃李果树的传统习惯,本地麦李是一个较好的地方品种。有人引进奈李、布朗李等成片栽植,因本地经常3月寒潮频繁,此时正是李子开花时节。导致坐果率极低。荆州区(原江陵县)园艺场曾于1994年种植李树6.7hm2,基本上是十年三收。所以荆州市平原地区不适宜规模种植李树。

2.3 栽培管理不配套,影响经济效益提高

2.3.1 建园方法不当 荆州市多雨高湿、地下水位较高,因此不宜采用沟植或大穴植,否则雨水稍多时定植沟或穴会成为积水槽,影响果树正常生长。缩短生产年限,所以栽植时要开深沟、起高垄,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桃在本地的生产寿命只有10年左右,建园不当会缩短果树生产周期。

2.3.2 品种个性化管理不到位 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生长结果习性和栽培特点,若不能因品种而异进行个性化管理,就会导致引种栽植失败。部分欧亚系葡萄如果用巨峰类欧美杂种方法去管理,产量很低。如美人指葡萄是个性强势品种,枝条晚熟性明显,易感白腐病。喜肥而旺长,所以栽培成功的关键是采用水平大棚架式栽培。实行稀植,加大施肥量,调控好树势,防止枝蔓徒长,注意控梢,疏穗和疏果,否则产量低、品质差。

2.3.3 过早采摘 采收是影响果品质量的最后环节,然而因本地早熟水果价好俏销,部分果农过早采摘,导致市场信誉度降低,形成市场误判而排斥某些品种。如荆州市2000年梨树面积曾经达到0.43万hm2,后因为过早采摘等问题导致品质下降而连年滞销,之后果农大面积毁树,致使一些正在盛产期的适宜品种不能发挥效益。近年本地葡萄生产效益明显,栽培规模不断扩大,部分果农采取化学调控催熟或过早采摘上市,其隐患必须引起关注。

3 对策

第8篇:火龙果栽培技术范文

总结了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广西;特色农业;思考

[作者简介]袁珈玲,广西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林家豪,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农村处副处长,统计师,广西南宁530022;莫云,广西大学农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05-04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要。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它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有的特效性、一定的规模性和良好的综合效益性。广西是农业大省,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广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广西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西部12个省区之一,本世纪以来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来抓,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糖料蔗、木薯、桑蚕、速生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松香、栲胶、桂油、茴油等产量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一) 做法和成效

1.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如桂林市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桂林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桂江流域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提升规划》《资江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等。

2.创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的模式。(1)耕作种植模式,包括耕地轮作“稻―稻―菜”、“菜一稻一菜”模式和农作物薯菜间套、果蔗间套种、西瓜间套种、马铃薯间套种、稻藕间套种模式。(2)“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广西温氏模式、兴安莱茵公司模式为代表。(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如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香蕉协会、来宾市永兴农机作业专业合作杜模式等。(4)糖业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或是“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恭城生态模式(养殖一沼气―种植)。(6)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经营大户,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如广西的富川县白牛村模式和隆安县的金穗模式。(7)循环农业现代化模式,以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北海市合浦东园家酒厂、宜州市“桑枝―菌一肥”模式。(8)山区特色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以“特”、“优”、“名”、“精”、“新”为基本特点,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如永福县的罗汉果产业、昭平县的茶叶产业、天峨县的六画山鸡和乐业县的有机农业等模式。

3.确立了一批特色农业新产业。“十一五”期间。广西在抓好糖料蔗、水果、蔬菜、桑蚕、木薯以及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植食用菌、中药材、葡萄、马铃薯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广西新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最具梧州特色的六堡茶和砂糖桔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特色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广西农业科技部门组织开展了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特色农业重大专项研究。一些项目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多学科技术集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桑蚕技术、甘蔗成套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问套种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效果显著。

5.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防城港市防城区近年来主攻以“红金系列”为主的特色农业,即重点培育红莲雾、红八角、红薯、红衣花生、火龙果和金花茶、金蜜桔、金香糯、金玉桂、金菠萝等10个特色农产品,建立了5个“红系列”和5个“金系列”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初步形成“红金系列”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10年1~10月,该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农业总面积的75%;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农民从特色农业中人均收入5100多元。

(二) 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土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突出;特色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原料基地不足;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尚存在市场发育不够、营销体系滞后、缺乏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当下广西发展特色农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一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有利于把具有互补优势的广西特色农业,如柑橘、葡萄、马铃薯做大做强。四是广西特有的机遇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为此,要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粮食安全、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打造千百亿元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品

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加大用先进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手段管理农业的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重点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到2015年,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一)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能力

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强化强农政策的机遇,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路渠、涵管、排灌等田间设施建设,改善灌溉设施和生产条件,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标准化农田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力度,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马力拖拉机、水产、畜牧、节水灌溉等农业机械,加快开发和推广甘蔗收割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用现代工程手段装备农业,加快蔬菜、水果、花卉大棚、喷滴灌等设施栽培、种子种苗设施繁育和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基地创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实现特色农业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

(二) 围绕打造千百亿产业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围绕农业千百亿元产业目标,广西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种植业方面,重点培育粮食、蔗糖、水果、蔬菜、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桑蚕产业;养殖业方面,着力培育10亿元品种、千百亿元产业,包括发展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牛奶和禽蛋产业;林业方面,抓好木材深加工、林产化工、木本油料、油茶、珍优树种、林下经济、花卉、森林旅游优势林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同时,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与“万元增收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等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等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三) 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蔗糖业方面,积极发展生态种植产业链,在主产区大力发展“蔗一牛一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做强做大甘蔗―制糖一蔗渣一制浆造纸一废液回收―再利用、甘蔗一制糖―糖蜜一酵母、味精―废液一复合肥、甘蔗一制糖一蔗髓一发电―蔗渣灰―肥料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木薯产业方面,将传统的发展模式“原料一产品―废弃物”改变为“原料―产品―废弃物―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在淀粉、酒精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一套木薯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流程。畜牧业要推进畜牧养殖―粪便―厌氧发酵一沼渣、沼液一甘蔗、果树等作物种植。加快延伸剑麻产业链,促进剑麻叶片―纤维―剑麻制品,麻渣和废水―有机肥回田,叶汁―提取叶蛋白或叶绿素,淘汰麻头提取纤维用于生产鞋垫等。

2.大力推广一批特色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耕作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价格联动”产业化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3.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采用产业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带动、市场推动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聚集。横向就是促进配套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配套能力;纵向就是按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产品扩展,重视加工、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链整合价值链,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4.加强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国际交易中心,包括广西食糖国际交易中心、广西国际蚕丝交易中心、广西国际林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培育和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开展农超对接,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业的融合,带动订单农业发展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四) 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种畜)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水产原良种繁育场,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广西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快建立广西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成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生力军。加快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

(五)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

1.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标准化、管源头、抓检测、严准入”等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陕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贸易预警监测机制,确保广西农产品安全。

2.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要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形成区域特色名牌产品。鼓励企业研发高端产品和品牌创造,创建广西果蔬品牌、奶水牛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各地特色资源环境优势,挖掘文化底蕴,积极申请地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培植一批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商标,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优势特色农产品提供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3.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广西应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与农户“四位一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把因自然灾害对特色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特色农业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市场风险预警、气候风险预警、政策风险预警等,定期向农业部门租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发出报警信号,以增强农民决策的正确性。

(六)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1.继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依法、有偿、自愿、有序”的原则,总结推广一些地方

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有效的流转机制和形式,搭建流转服务平台。尽快成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成立土地流转担保机构,出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加快市场化流转步伐。吸引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投资特色农业,使土地逐步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种地能手转移。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努力完成以“明晰林业产权、落实经营主体”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逐步完善林业投融资体系,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七) 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特色农业的外向度

紧紧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组织实施广西与东盟合作开发农业资源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起点高、品牌优、带动功能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跨省跨国龙头企业。鼓励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通过“走出去”,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以项目为载体,在东盟国家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广西与东盟农业项目的对接。推进越南、老挝、柬埔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木薯种植和加工、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合作、剑麻技术合作等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在区内建立一批稳定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扩大具有现实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制品在东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扩大柑桔、食用菌、精细菜等南亚热带产品的出口,逐步形成外向型拳头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参照国际标准,加强植物检疫防疫、质量检测、食品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出口创汇。出口企业要提高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争取获取国际认可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给广西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八) 培养新型农民,造就特色农业人才队伍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深入开展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围绕广西特色农业,结合实施“绿证”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星火培训专项行动以及农家课堂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培养一批骨干农民,培养造就一大批特色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莲等.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2]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z]0.“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课题组,2010.

[3]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汇编[z].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2010.

[4]广西“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z].广西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2010.

[5]韦鸿雁.广西特色农业概述[J].广西农学报,2005,(5).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