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

第1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字:罕山公园地区,路网组织,空间尺度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罕山公园地块处于风貌建筑及自然景观的环抱之内,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乌兰浩特地区旅游、商贸、居住的良好地段。依托于此,对于该地块的整体规划和利用尤为重要。

罕山公园地块毗邻乌兰浩特市著名历史风貌景观――成吉思汗庙,地处山地环境,依庙邻景;傍水观花。具有较大的开发潜质,因此,笔者对其作了详细的调研分析,并和其他城市的相似类型作了对比,试图创作出适合当地环境的规划方案,使该地区成为乌兰浩特市的商业娱乐副中心,同时也对成吉思汗庙的旅游资源进行配套补充。

1、规划优劣势分析与思路阐述:

1.1、区位优势明显

罕山公园地块位于成吉思汗庙西南,临近市区,位于山脚下,视线穿透性良好,从庙宇或庙宇广场俯瞰,该地块恰可作为庙宇与市区的天然视线通廊,因此,因地制宜的利用庙宇底景和视线优良的优势是规划中的有利因素;同样,如何解决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联系且使地块完整有序,也是规划设计中的难点所在。

1.2、设计思路:

方案设计中,要以强化罕山公园地区的空间辐射力为主要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景观;其次,由于较大高差的不理因素,设计中需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道路肌理,对部分原有道路进行拓宽加以利用,使其使用更加方便合理,且减少开发量,体现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即对地区建设进行合理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保留原有坡地,减少土方量,并对其进行分级修改,营造高品位生活社区和高品位文化娱乐场所。

通过文化娱乐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有机衔接,通过文化娱乐用地内部的蒙元文化街,景观人工聚宝湖等设计元素努力提升地区活力。

2、路网规划设计:

2.1、以台地为主要交通汇聚点、横纵路网串联的方式:

罕山公园设计用地内高程起伏变化较大,相对高程差值为16米,结合山地规划相关案例研究,交通流线组织拟定为依据顺应等高线设定若干台地(土方可自身挖取填平),路网形态尽量符合等高线走向,顺应地势,以满足减少开发量及减少资金投入原则,在方案设计中,依据高程,绘制可利用高程范围,等高线高差1-2米。根据等高线分部疏密,以串联整个地块的三个主要标高设定为三个台地(如上图)。

以台地高程设置相应开敞空间,四个级别台地的交通串联由四条坡道组成,便于地块间的紧密衔接和纵横通常,以保证优良的可达性。

2.2、完全保留原有交通流线,以改造为主的方式:

罕山公园设计用地内高程起伏变化较大,但由于现状多为居住用地,已形成生活型道路,因此,完全利用原有道路稍加改造,巧妙的利用地形创造出便利合理,且土方量最小的设计方案,也不失为良策。

在对现状的大量调研中得知,该地块中原有住区,由于住区内居民的生活劳作已形成了完善的生活型道路,这样的道路是未经过规划,由住区居民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的,

在对原有路网的分析中得知,原有生活型道路多是沿等高线方向或接近垂直于等高线方向,尽量不爬坡或者减少坡地长度。由于该地段原有功能以居住为主,且多数为低矮平房,并不完全适合现行开发的用地功能需求,需对道路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整合。

3、山地步行化商业交通的打造:

罕山公园地块作为成吉思汗庙的配套服务商业街,需要加强周边道路与庙宇的服务功能,使其在分散人流及旅游配套方面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同时加强周围的交通建设,步行化的核心是使消费者和观光人群得到便利,在商业街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采取步行化的封闭措施,就违背了建设步行商业街的宗旨,不能使顾客进出方便。我国步行街的设立大多局限在小范围内,其周围地区交通拥挤的现象都较严重(如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我国许多城市目前还没有地铁。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步行街的建设应采取逐步步行化的办法,由商业街过渡到半步行商业街(包括车辆定时步行商业街及车辆定向步行商业街) 过渡到公交步行商业街(只允许公交车辆通行)再过渡到完全步行商业街(完全禁止车辆通行)。在本案中,由于山地的高差限制,不适合前两种模式,故宜设置为机动车交通,内部完全步行商业街的模式,通过移步移景的特色,使商业氛围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

4、传统与革新相结合

作为一条有待于规划的新型商业街,由于依托的是良好的自然景观和周边的庙宇,如果追求不必要的现代商业建筑形式,那将扬短避长,造成活力力的下降。所以,在合理规划经营项目的同时,需保持当地的建筑风貌,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新街融入传统文化的底蕴。传统商业街的建筑及其环境是重要的资源,从深层次看,它呈现了城市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的一个具体综合现象并丰富城市的建筑景观;创造了城市的个性并构成其强有力的城市意象和维系城市广大公众的象征群体;表达了城市历史的演变及反映城市历史的延续。保留且发扬其传统风貌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城市旅游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城市特色的需要。因此,传统商业街的改建应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以保护为重点,既要有时代精神和气息,满足现代功能使用要求,更要保留和体现古老街市传统艺术风貌,力争有所革新。

5、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

在本案中,“新街”融入了“老街”的概念及形态,空间上需以人为中心才富有意义。在研究空间时,必然考虑人的尺度、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人的空间依靠性、运动空间与停滞空间、空间领域及空间感受等。环境心理学提出社会向心空间和社会离心空间,在城市环境中也是一样,小镇上人们随处可见聚谈,聊天的场所;而大城市不一样,人们行色匆匆,甚至邻居相见也行同路人,往往表现为一种社会离心的状态。因此,在空间尺度上,步行街路宽(D)与两侧建筑高度(H)之比建议为1左右。芦原义信的研究告诉我们,D:H=1时,一般可以看清实体的细部,人有一种既内聚安定又不至于压抑的感觉。街道的宽度应该既保证了人流有一定的密度,又不显拥挤。在垂直方向上,可设置树冠较低的树木;花池、路灯也不要过高,以适合人的步行尺度;建筑物在两三层以上要向内退,不要让行人有压抑感。水平方向上,采用多种地砖铺装,丰富的色彩、形式分割地块,创造复杂的视觉感受,令人赏心悦目;食品摊、雕塑以及用来分隔道路的绿化带尺度要适宜。

当街道较宽(D:H 2)时,如果尺度过大,会让人感到空旷,没有安全感,有“蚂蚁过街”的感觉,这时,在整体尺度的把握上应注重设施的安排以界定新的空间形状,用公用电话亭、自行车停车架、成组的盆花以及长椅等分隔空间,营造出新的空间感受,弥补建筑之间因距离过大造成的引力缺失,消除街道空间的发散感,也有助于使用者调整对空间尺度的心理感受。

6、结语

第2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1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设计理念及设计意向 1.1.1        整体定位 住宅:**—城市后花园,国际化高尚傣泰皇家风情主题生活特区

商业:社区配套型商业

案名建议:**·芭提亚·花园国际(国际公馆)

1.1.2        项目形象定位 ²                 卓尔不凡的产品,与众不同的生活居住体验!

²                 在**,打造一种被向往的傣泰皇家风情人文主题居住生活!

²                 房子不仅买的是物理属性,还有文化含量和未来生活愿景。因此规划设计要充分表现项目的文化属性,做足文化含量,让项目成为**【文化地产品牌的代表作!】

²                 形象关键词:格调、品味、人文、傣泰皇家风情

²                 品质感 价值感——营造品质感>品质、价值感>价值

 

1.1.3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原则 Ø                  产品多元化、复合化,扩大客群层面,降低开发风险

Ø                  不同产品承担不同的功能,合理配比

Ø                  以11+1小高层景观花园洋房为主流产品,迎合主流客户群需求

产品功能划分 Ø                  价值标杆产品 产品形式:错层或跃层景观豪宅

承担功能:项目价值标杆,提升项目品质,形成自身价格比较机制

产品点:创新户型设计,注重享受感和身份标签

Ø                  主力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小高层景观花园洋房(110-130㎡)

承担功能:走量,争取更多盈利空间

产品点:适当的户型创新,强调产品适应性

Ø                  跟随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主力户型微调

承担功能:适应市场趋势,面向更广的客户群,降总价

产品点:主力户型微调小10-20㎡

Ø                  补缺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酒店式公寓、小户型

承担功能:填补区域内市场空缺,增加投资性产品,强化产品覆盖面

产品点:30-55㎡,精装修、户型优化,宜居、宜办公

Ø                  商业及社区配套 商业配套:经济型酒店、社区型超市(3000㎡)、临街底商等

社区配套:会所、游泳池、儿童游乐场、物业管理用房、网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等

1.2        规划设计要求 整体规划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统一性和高识别性,以打造傣泰皇家人文风情主题生活特区的规划理念贯穿于项目的整体设计。建筑布局脱离兵营式的建筑排布,采用更为灵活,富有变化和层次感的规划,形成组团式、错落有致的规划格局,力求突出项目的独特风格,形成项目自身鲜明的区域特点,增强心理认同感与归属感,体现人文主题生活的社区精神。

1、提炼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2、满足整体定位要求 Ø       最**提升住宅的景观可视度

Ø       充分挖掘项目周边五星级酒店、勐泐大佛寺等的景观价值,最大限度提升项目附加值

Ø       各空间组团布置绿化隔离带,保证住户圈层的纯洁性

Ø       保证地块内部的私密性和地块之间的开放性,并能便利享受周边的资源

Ø       设置不同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良好空间层次过渡

3、规划空间强调整体结构的层次性 Ø            开放空间:公众可以到达,随意走动,(商业街区、会所、配套设施)

Ø            半开放空间:由私密空间开放空间过渡,组团之间的过渡地带

Ø            私密空间:组团内部空间

4、住宅设计的朝向要求 住宅产品保证户型通透,增加采光面;尽量增加主景观面正南、东南朝向产品。

1.3       项目总体布局 项目东、北、西外围面采取临街2层底商+小户型公寓,最高5层,局部3或4层,南面临菩提大道设置商业广场,项目内部采用中庭与院落 +道路+空间组团+功能与视觉轴廊+景观体系的模式,注意规划节点、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小区主入口的标志性:广场、标志物(雕塑、**、喷水池、会所)

1.3.1        商业布局和规模     商业布局采用环地块四周围合式底商布局,其中,地块东、北面底商进深不超过10米,最高四层,1、2层底商,底商面积控制约70㎡/户,东面临界面过长,应考虑出入口;西面最高6层,局部5层、4层。地块南面临菩提大道,规划为社区型商业广场。

1.3.2        商业设施设计建议 Ø     符合项目高尚住宅总体定位

Ø     通过充满艺术气息的商业,积聚人气和提高影响力,强化项目的昭示性

Ø     以临街商业创造价值和制造亮点,尤其是临菩提大道面,应表现有城市风景

线的特质

Ø     部分商业可进行功能转换

Ø      底商经营业态——以满足社区居民度假生活所需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及服务为主,如洗衣店、西点店、超市、特色餐饮、药店、日用五金、家居饰物、美容理发店等

1.4       建筑风格建议    建筑——第一眼的价值感 1.4.1        建筑风格设计基本原则 Ø     建筑的色彩搭配协调统一,形式相异;

Ø     建筑元素符号与版纳民族风情相关;

Ø     建筑风格整体体现休闲氛围;

Ø     建立强势区域形象

1.4.2        建筑风格设计建议 Ø     融合版纳傣族建筑文化特色的、东南亚风情园林的现代建筑风格,表现傣泰

皇家人文风情主题

Ø      建筑外立面整体要呈现均衡、和谐的美感。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屋顶、屋

檐的变化,版纳民族文化符号的提炼(如孔雀、大象)后的现代手法表达,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变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立面风格。

Ø     暖色调、几何感、挺拔的立面

Ø     建筑细节体现民族风格元素,充分领会民族特色内涵,提炼民族元素,同时

注意写意和写实的手法相结合

Ø     建筑主题一定要通过建筑形象明确传达,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

Ø     建筑风格通过外观色彩、线条、造型传达

Ø     建筑细节上体现楼盘高品质

1.5 园林风格建议 1.5.1        园林风格设计建议 Ø      要求:体现东南亚风情、傣泰皇家人文主题的格调及品味

Ø      整体设计采用主题鲜明、风格清晰、风情引入打造强势园林主题情景风格

Ø      园林构成—主要通过热带植物的配种、灌木、花卉的搭配、植物物种的多样

化,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色彩明快、主题鲜明的“东南亚”皇家风情园林体系

Ø      园林空间—空间布局方面建议结合景观小品、形成有收有放的园林景观空

间。形成“主题园林-组团园林-入户园林”三个层次的园林体系,各组团之

间采用不同的小主题,主题要与产品在项目中的级次相匹配。

Ø       

Ø      加强品质感,注重细节处理,以细节体现品质

1.5.2        道路设计建议 设计原则:

Ø      人车分流

Ø      人行道路避免过多使用直路

人行道路铺设

-道路功能便利通达性好,避免过于复杂,注重与景观的结合

-步行道宜曲不宜直不宜大,突出蜿蜒形态;

-要体现人工雕琢的价值感,配合高尚社区形象

1.5.3        驻留空间建议 驻留空间设置原则:

Ø                   把控驻留空间尺度,小体量多数量的驻留点散布于社区

Ø                   注意与景观的结合和步行便利性

2          设计成果要求 提交规划设计方案包括以下文件:

2.1        设计成果 2.1.1        彩色规划平面图 2.1.2        规划方案设计文本,规格为A3幅面,内容至少包括: ü                     设计说明,表达规划设计构想,设计意向;

ü                     规划总平面图;

ü                     日照分析图;

ü                     交通分析图;

ü                     建筑布局分析图;

ü                     配套设施布置分析图;

ü                     景观分析图;

ü                     表现部分:总体鸟瞰图(含夜景)、组团效果图、沿街立面、单体透视(商

业、住宅)、主景观体系、单体与景观协调示意图等;

ü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要求尽量细化)

2.1.3        所有内容的电子文件 3          设计时间计划 本方案提交截止日期:2011年1月16日,设计方请于:2011年1月16日前提交初设计方案,过期视为弃权

4          说明 4.1  本次方案设计,是在多家设计单位中,通过前期沟通,特邀请三家符合项目要求的设计公司参于本项目方案设计.

4.2  设计单位需提供企业简介、设计资质、代表案例及地区特色案例。

4.3  设计单位在提交方案时,需书面提供对本项目的设计费报价及付款方式,需提供对本项目后期服务团队成员介绍以及服务方式。

4.4  凡投标本项目的三家设计单位,最终未获得本项目合同两家设计单位可分别获得设计补偿款5万元。

 

本设计任务书未提及或不详部分可与开发商直接联系。

                    

第3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一是全面加快园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完成度假区规划设计方案的调整提升,以更高的标准、更准的定位指导度假区科学发展建设;二是快速推进道路建设。完成占路村庄的拆迁工作,打通福苑路,确保核心区主干道路及二级路网建设基本完工;三是加快推进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完成核心区给水、燃气、暖、电等基础配套工程,保证两个社区和已竣工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同步到位;四是加快二级路网绿化方案的报批、预算评审和工程招投标工作,抓紧实施二级路网绿化工程;五是加快东部片区主干路网规划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启动东部片区主干路网工程建设,实现与项目招商的同步推进。其次,快速推进黄水河湿地公园和徐福文化园建设。年内完成黄水河湿地公园西岸园建工程和徐福文化园园林景观工程。完成公园桥梁设计调整和招投标及桥梁主体工程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徐福文化园的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园区发展形象和吸引力。

二是快速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年内凤凰城商贸项目要完成度假酒店、休闲运动中心及商贸城外部装修工程,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部分项目投入运营。徐福海文化商业街项目完成一期装修工程和二期主体工程量的50%。上溪君澜福地项目完成一期分时度假公寓及商贸基础设施工程量的50%;莱子古城商业街完成商业街建设,并启动对外招商。碧海丛林项目完成科技研发中心安装装修工程。玉龙特种纸一期项目年内投产运营。

三是加快储备项目转型工作。全面加快绿城地产、中国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基地、槐树寻根文化主题公园、保唐寺及国际游艇俱乐部、游艇主题公园等储备项目的推进力度,力争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积极利用政府招商、会展招商、亲情招商和网上招商等渠道,寻求与国内外500强企、大型央企的沟通合作渠道,实现在“招大引强、项目合作”上取得更大突破。

四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稳定发展。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民健康指标达全省平均水平;加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办公、商业、幼教等群众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健全更具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使各项惠民利群政策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创新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全方位技能和创业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合法生育率100%,性别比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内,应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率提高至98%,流动人口持证率100%。

四是全面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把保障民生、服务民众作为执政之本,深入抓好民生工程建设,6月底前福苑社区住宅楼交工,三季度完成室外管网配套工程,年底前完成群众回迁。年内完成福海社区住宅楼主体工程。结合社区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认真推进民生实事事项进展,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制,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力度,强化防控体系和队伍建设,积极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水平。

第4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病害调查;旧路检测;道路大修工程设计

广州市开发区(东区)是广州开发区较早开发建成的以化工、食品、电子等轻工为主体,兼有钢铁、汽车制造等重产业的综合产业区。骨架路网由“四纵四横一连”共九条主、次干道组成。大部分道路于2000年初建成,各主、次干道均为沥青路面。运营时间接近10年,大面积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网裂、车辙、沉陷等病害,结构层已达到或接近其使用极限。为保证沿线客、货运交通安全通行,满足区域发展而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对道路进行维护、改造是必要和迫切的。萝岗区政府于2012年度先后提出对连云路、东捷路、东众路、联广路等道路的改造计划,并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详细的调查、检测与设计。

笔者参与了连云路(2.6公里)、东捷路(2.3公里)、东众路(1.8公里)的工程改造设计,对项目的病害调查、检测与分析、改造设计方案简要论述如下。

1、旧路病害调查

按《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的病害分类,进行现场踏勘,对现状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大小、程度作详细调查、记录、汇编。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系统分析,初步判断不同路段的损坏程度及成因,将改造项目定性为四个代表性路段:

① 路面中度破损,路基强度不足

主要体现在东众路北段,该路段以路面大面积沉降为主,路面凹凸不平,平整度极差,路中检查井等构造物均明显突起。破坏成因判断为路基碾压不均、强度不足或大面积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层下陷从而引起路面一连串的病害。

② 路面重度破损,路基稳定

主要体现在连云路西段、东捷路全线、东众路南段。现状机动车道路面路况较差,路面损坏以重型龟裂、车辙、沉陷为主。破坏成因主要体现为沥青面层和基层的疲劳损坏、水损坏。在长期重型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出现结构性疲劳破坏,达到使用极限。加上路面排水不畅,路基、路面长期处于过湿状态,从而引起的一连串的结构松散、失稳病患。路面出现下沉、坑槽后,积水现象更为严重,进入恶性循环。

③ 路面中度破损,路基稳定

主要体现在连云路东段、东众路中段。该路段机动车道路况较好,该路段路面损坏以中型线裂、网裂、麻面为主,裂缝长度、网裂面积较其他路段少。破坏成因判断为路面结构层的疲劳破坏、沥青面层的老化。

④ 急弯路段剪切破坏

主要体现在东众路连接联广路的曲线段,曲线半径小(R=50m),且设置了超高。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破坏主要为横向剪切破坏,面层沥青出现大量的拥包、车辙、麻面等。

2、旧路检测

根据旧路调查的成果,以及对不同路段病害程度和成因的初步判断,制定有针对性的旧路检测方案。本次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①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②路面承载能力(弯沉);③路面平整度检测;④路面结构参数检测(厚度、抗压回弹模量、密实度等);⑤路基状况检测(地质钻孔)。

检测的重点是评价行车道的破损情况,通过PCI指数评价路面的使用状况,为路面改造提供对策;通过钻芯取样确定路面结构和厚度;利用贝克曼梁测定弯沉,在此基础上分析路面的承载能力,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对路基状况进行普查,对薄弱位置进行地质详堪,为路基是否需要补强提供理论依据。

3、检测结果分析与定性

① 路面状况指数PCI

根据《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对路面病害按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其它类进行分类计量。各道路的病害状况指数PCI范围为35.0―94.3,评价等级为D―B级。其中,连云路右一车道、东捷路左一车道、东众路右一车道破损严重,综合评价等级为D级。

根据《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的养护对策,应对道路进行大修或改扩建工程。

② 路面弯沉

连云路左幅各路段弯沉代表值为28―117,右幅各路段弯沉代表值为27―187。东捷路左幅各路段弯沉代表值为48―67,右幅各路段弯沉代表值为34―61。东众路左幅各路段承载能力代表值为30―47,右幅各路段承载能力代表值为54―60。

各路段弯沉代表值普遍较大,且波动值大,承载力不足。

③ 旧路面结构参数

芯样检测结果显示,原面层结构为两层沥青结构,平均厚度为13.1cm。芯样显示面层厚度离散性较大,其主要成因是车辙处结构层推移、面层剥落以及修补破损导致面层厚度差异。沥青面层抗压回弹模量平均值为1180Mpa。

基层为水泥稳定类的半刚性基层,平均厚度为26.9cm。多个芯样基层出现断层和松散,基层性能严重不足,层间结合失效。基层抗压回弹模量平均值为316Mpa。

根据旧路设计资料,原道路设计面层沥青为3+5+6共14cm,与检测数据较为吻合;水泥稳定基层厚度为35cm,与检测成果差异较大,基层施工质量较差。

④ 路面平整度

路面平整度标准差为0.68-3.30mm,达到《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沥青路面行驶质量评价标准中A级要求。然而,该检测指标仅能反应间歇性、离散性的沉陷和拥包,未能反映大范围的整体沉陷现象。

⑤ 路基地质条件

路基钻探资料显示,东众路北段原路基下分布有淤泥和淤泥质中砂,软土厚度为5-11.1m,埋深3.2-5.2m(现状路面下)。淤泥及淤泥质中砂含水量大、压缩性高、透水性低、强度低、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原道路施工时未进行深层软基处理。

其余路段未发现软弱路基土。

4、总体设计

结合旧路调查与检测成果,本次道路改造应按《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大修工程标准执行。主要针对现状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管线、交通配套设施等的存在问题,对道路进行全面修复、整治和完善。

道路平纵设计:道路线型沿用现状道路走向,设计中线根据现状中线拟合,并优化为符合规范要求的线型。纵段面设计参考现状路面,按“就地爬”原则拉坡。对现状整体沉降严重路段,适当“削坡填谷”,拉直纵断面线型。

横断面设计:全线采取“机非分离、人非共面”的原则,维持现状机动车道宽度不变。机动车道外侧原非机动车用作临时停车一种可以坐的特殊类型的座位。

休息设施应结合景观、活动空间、商业设施设置,休息椅数量满足需要,形式多样化,讲究趣味性、舒适性。同时,休息椅可与绿化、水景、树木、帐篷、太阳伞、灯柱等一起形成亲切宜人的休息空间。另外,休闲环境设施,如路灯、花坛、标识、电话亭等,都要与人体尺度相比较来设计。片面追求宏伟或图面效果,大而无度,大而空洞,都不能诱发休闲行为。

(2)设置娱乐设施

在商业街内布置一些儿童游戏设施,供孩子们玩耍,享受玩的乐趣。多彩的游戏设施本身就丰富了空间,孩子们的欢笑更活跃了商业街空间。此外,青少年和年轻人也是娱乐设施热情的光顾者。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社区商业街的规划与设计要考虑规模等级、地理环境、居民结构、周边商业环境、区域商业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因素,既有商业街道的繁华气氛又能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是衡量社区商业街空间设计的标准,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寿宝海.对商业街规划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6)

[2]焦键.商业空间规划设计策略初探[J].江苏商论.2008(09)

第5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 空间; 界面;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的可识别性 是通过环境印 象建立起来的, 环境印象是观察者与环境间双向过程的产物.人们对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印象是通过对物质要素来识别的, 在这个过程中, 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序列及界面这两种物质形式对步行商业街空间形象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 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不同的城市生活,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

1. 符合城市总体发展和管理要求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都应与城市交通商业景观等取得高度的协调,并使它对城市改造旧城保护保持和发展城市历史文脉起到促进作用

2. 解决交通问题

交通既要居民能方便地利用各种交通工具顺捷地到达,又要求把车人流分开既保证人们方便集散,货物方便运输,又能满足捎防防震等抗灾应急的需要

3. 提高环境舒适性

为创造多情趣富有人情味轻松愉快的空向气氛,设计应以安全便捷,优美与景观良好,相互协调为目标

4. 按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要求构思

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疲劳时间和疲劳程度,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特点不同,按人的生理疲劳和心理兴奋情态组织商业街区是必要的

5. 保留和发展传统风貌

尽可能利用原有商业街市和城市遗产 那些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等,会使步行街增色生辉,具有历史品格

.

二空间序列的意义

人的活动、 行为的连续性特征使相邻相近的空间产生了连接, 从而使城市空间因人的活动次序以时间为轴线演化为一系列空间的组合, 把城市空间单元组织成一个可连续感知的整体序列.由于步行商业街增加了时间轴的四维空间, 序列空间对于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象及对观赏者心理感受具有特殊的意义( 见图 1) .序列空间是步行商业街中具有统治性的要素.序列空间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赋予步行商业街明确的方向性, 从而加强人们对步行商业街的识别.这样的空间能起到丰富多变、 引人入胜的效果, 增加人们对步行商业街内在体验的深度和强度

三 组织方法在空间序列中起着重要作用

2 .1以轴线组织空间序列

沿着轴线人们能体会空间的深度和方向感,运用轴线组织空间和景观可以加强步行商业街空间的秩序感, 形成完整而有节奏的空间景观序列.以轴线组织空间序列的方式有两种: 实轴线和虚轴线. 实轴线是以实体沿轴线进行布置. 组织空间序列. 虚轴线即视轴线, 是实体在轴线空间两侧布置, 从而建立起指向明确的轴线空间, 使人们的体验和感知有明确的方位感, 组成张弛有致的城市景观.

2 .2 空间叠合形成序列

空间部分重叠可使相邻空间紧密相连, 让人们在空间自然转换中体验了空间序列的意义. 叠合部分的处理是空间序列组织的关键, 在空间划分上既要保持空间的融合与自然的过渡, 又要使各空间划定明确的边界. 在空间重叠区常设置标志性景观因素.

2 .3 由视线引导的空间序列

在行进型空间中, 视线引导人们进入空间序列. 人们的行进运动会受到空间标志因素的影响,标志物给人以暗示或引导, 从而建立起有组织的空间序列. 标志物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组织空间序列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形象, 同时又是街道或某个区域的形象标志.

四 步行商业街的界面

3 .1界面与空间形象的关系

界面直接 影响着城市空间 环境的特 征和质量. 实体与空间是一个/ 面0 的互逆关系. 空间是/ 虚空0 , 具有间接感知性, 界面是/ 实在0 具有直接感知性, 对/ 虚空0 的体验来自于对/ 实在0 的感知,界面的特性决定了空间的效应.

( 1) 界面对空间的围合

若要使步行商业街空间舒适、 宜人, 必须使形成步行商业街空间的界面之间的关系符合人的视域规律. 当高宽比为 1B 4 时, 空间的界定感不强,要对步行商业街进行空间的二次划分. 当高宽比为 1 B 2 时, 空间的界定感较强, 这时步行商业街的设计不宜布置过多过大的环境设施. 当高宽比为1 B 1 时, 空间的界定感很强, 步行商业街的设计应注意建筑与街道一体化的处理, 注意街道和建筑在装饰上的协调.

( 2) 界面的连续性

界面的连续性有助于加强整体识别和形象识别. 连续性包括形态构成连续和时间维度连续. 形态构成连续指共时性要素间的形态连续, 如形体轮廓、 比例尺度、 材料色彩等方面的连续. 时间连续指新旧界面的协调共生, 包括再现式连续、 重构式连续等.

( 3) 第二层次轮廓线的影响

在街道基本界面上出现的装饰物或设施称为/ 第二层次轮廓线0. 步行商业街外墙突出物过多,就会从视觉上削弱界面对空间环境的围合感和连续性. 现代城市中, 广告、 标牌是不可避免的, 标牌法的颁布是保证城市景观秩序性、 统一性的重要措施, 目前该法在许多国家都已开始实行. 如美国的查劳特市的城市设计方案中, 不但对广告和标牌的尺寸、 形状、 色彩提出了要求, 还对它们的空间位置作了规定。

3. 2 界面设计的要求

( 1) 识别性

步行商业街的界面应该在活动上、 视觉上连续统一, 这样才能方便购物和维护空间的整体性.改善步行商业街的界面的识别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标志性建筑周围开发休息广场; 提高侧界面的形象特征; 在单调识别性不高的古城街巷中, 设置牌楼、 旗杆、 过街楼等明显的标志物, 向人们暗示环境的方位.

( 2) 秩序性

街道的空间序列是一种多层次秩序的组合.步行商业街的这种特 性为界面的变 化提供了基础, 既丰富变化, 又统一有序. 步行商业街空间界面的变化和装饰的对比应在人的视觉秩序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不然会造成混乱和支离破碎的空间效果.

( 3) 舒适性

舒适性要求将街道的气候、 日照、 噪音、 污染、休息、 视觉条件控制在舒适范围之内, 使人心情舒畅, 保持感觉乐趣. 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小气候环境的创造上, 例如南方城市的通风、 荫凉、 北方城市的保暖、 朝阳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形态.

( 4) 适配性

从人的生理约定、 行为约定、 习俗约定等角度来体现对人的尊重, 这里统称为环境与人的适配.适配性要求界面必须体现对行为的支持, 与文化的关联, 对习俗的尊重. 因此一个为人设计的界面应该以人的行为为基本出发点, 使人们在一系列的韵律、 节奏、 速度和力量之间传达出人体运动的经验和感受.步行商业街空间序列的组织和界面设计是否恰当合理, 决定了整个步行商业街的基本空间形象设计的成功与否. 通过对步行商业街空间序列和面的研究及改善, 可以提高步行商业街的空间环境质量, 创造出更加宜人的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 人们并非不能在视觉混乱的步行商业街中购物, 但如能有一种更动人的环境, 同样的生活将会获得新的意义. 街道本身如果有良好的视觉形象, 就会有更强的表现力.

第6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区建设;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一引言

建筑座落于自然环境之中,前面有“水面”围合,还有屏障和呼应,这是我国传统讲究“风水”的建筑的基本要素,对现代城市建筑而言,由于城市的拥挤,原生态的山体与水系成为最稀缺的自然资源。银海花园地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其地形地貌以起伏平缓的缓丘为主要特征,最高高程37.6米,最低高程23.9米。基地周边道路已建设成型,且其自然地被景观优势十分明显,视野开阔,风景独特。如何将自然景观与现代住宅建筑完美融合成一体,着力打造颇具地域风情特色的现代住宅居住小区成为建筑设计者需要重视的因素。

二项目概况

本次规划的银海花园位于安徽贵池工业园商贸区内,占地约11.399公顷。基地南侧为生态大道,宽36米,两侧各控制20米,北侧为康庄大道,宽24米,两侧各控制15米。西行与幸福路相连,与银海花园一期相呼应,东侧与殷汇大道相接。地理区位十分具有竞争优势。银海花园地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其地形地貌以起伏平缓的缓丘为主要特征,最高高程37.6米,最低高程23.9米。基地周边道路已建设成型,且其自然地被景观优势十分明显,视野开阔,风景独特。概况如图1所示。

图1小区概括鸟瞰图

三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1、规划依据与目标

打造便捷高效、低投入的新型居住社区,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构筑高品位商住空间,以步行为特征,具有综合性、层次性,创造多元商业休闲文化。区内动静分区明确,满足住宅人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内聚的群落体――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居住形态,沿环形路网外高内低,向心汇聚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社区。将开敞空间与绿带空间引入规划设计,院落与绿野交融达到“堂虚绿野尤开,花隐重门约掩”的境界。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环境观,形成自成体系的休闲生活区广场、绿景与住宅融合,局部景点精致丰富,创造高品质精品别苑。强调环境的文化内涵,从单纯的空间创造转变为场所的创造,使场所具有宜人的空间尺度,在视觉上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注重实用性布局,形成一个层次丰富、有机整体的城市商业空间,避免整齐划一的形式,布局简明、规则,是一处综合性程度很高的复合体街区,能集中地满足市民各种需求。营造良好的邻里环境,建立完善的居住区步行游憩绿地系统,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构筑居住区良好而独特的生态居住环境。

2、设计思路

“一环、两轴、一心”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指中央集中绿地组团,住宅点缀其中,使住宅与景观充分融合,形成环境优美且具有聚合力的公共交往空间;“一环”指中心组团的车行道路,保证各组团的可达性,住户无论从哪个出入口进入住宅区,均可方便快捷地抵达居所。“两轴”指两条中心步行景观。商业带保持了原有商业街的结构,沿小区四周布置,结合配套公建,方便两个地块的居民使用。因为池州地区地处长江流域,考虑住宅的舒适性里围住宅布局以正南北为主要朝向。

规划道路清晰、明确,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舒适,人行车行道路互不干扰,线路清晰,满足工程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社区公建配置,相邻地块南侧沿生态大道设有学校,农贸市场与幼儿园设在相邻地块的西北侧,周边公建配置满足居民的实际要求,亦兼顾本社区居民方便使用。如图2所示。

图2规划设计平面图

2.1、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小区的交通组织主要以周边城市道路为依托,本着“以人为本、使用方便、人车适度分流”的原则,在小区内设置主环道,车行流线以此环道为主,减少安全隐患。

2.1.1、统一性原则:遵循组织交通,合理分区,创造景观的三统一原则进行路网规划。

2.1.2、便捷性原则:以主导性为主的道路尽量直达,以车流为主的适度曲折,达到减速限速提高环境的完整性。

2.1.3、经济性原则:道路尽量结合地形处理,在保证便捷的基础上,

2.1.4、合理性原则:道路走向顺应地势,并避免住宅前后有路的不利局面。

2.1.5、舒适性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

2.1.6、通达性原则:每一栋建筑都具有极好的通达性。

2.1.7、本规划区内车行系统分为3级:

外环路:宽6m;

宅间路:宽2.5m;

景观步行道:宽4米左右。

2.2、竖向设计说明

2.2.1、根据现状地形和地貌,在设计中区内道路中心标高与对外出入口处的城市干道平滑连接,场地标高均略高于周边道路标高,以避免场地积水。小区内道路纵坡≥3‰,以利于雨水排泄。

2.2.2、利用小区内建设开挖的土方量,满足规划设计高程的起伏关系,做到小区内土方量的平衡。

2.3、景观系统规划与分析

住宅小区户外绿化环境的塑造对于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建设现代文明居住小区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次规划设计在整体基础上,着意强调住宅小区环境的塑造,以“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集中绿地融合到每一个庭院环境中,达到“均好性”,继而营造出一个和谐可亲、识别感强、自然生态,充满诗情画意,鸟语花香的现代人居环境。

把场地作为艺术研究的对象,综合平衡室内、室外的软、表面,建筑物与植物的材料选择,把基地内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的秩序性、效率性、审美性组织与整合,造就生态背景下家园,让居民生活在园林之中。

景观规划主要考虑打造新型的居住社区景观,立足区域特点,迎合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尊重环境、因地制宜, 营造出均衡、开敞、秩序的景观体系。构筑城市中的乡村生活。

2.4、管网系统规划

规划中按照规划要求及池州市有关规定退让了用地红线距离,建筑布局中也注意建筑退让道路的间距,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布置各种相关管网。

四整体建筑规划设计

鉴于以上构思,其规划设计主要如下:

1、住宅设计

整个小区共设计了104~140平方米各种大小不同的基本户型,为住户提供充分的选择余地,尽可能的符合购房者的需要。住宅设计中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基本要素,做到明厅南主卧以外,还突出考虑以下几点:分区明确:从居住的功能与私密性考虑,以人的行为为基本出发点,充分保证内外、动静分区。厨卫的合理布局,预留空调室外机位和冷凝水管,以保证住宅立面的整齐美观。

2、户型单体平面设计

进行户型单体平面设计时,由于在空间形态与建筑组合上,考虑容积率等实际要求,并结合业主要求,确定了以板式为主的住宅格局,有效提高采光、通风,也体现了对于居住者人性化关怀和现代美学的完美结合。在建筑单元平面上,楼栋组合方式上多采用2个单元拼接的平面布局,疏密结合,做到了每个单元均自然采光通风。户型配置以满足实际住户需求为主,主要以三室两厅二卫120平米以内为主,另外还有100平米左右的三室两厅一卫,140平方米左右的四室两厅两卫等。

设计中实现了每一个住户单元均具有良好的景观与朝向-―户户皆风景,家家好朝向。建筑掩映在景观之中,景观渗透至建筑内部,足不出户就能将美景尽揽于心。

3、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立面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技巧,重视点、线、面的有机构成,造型中运用地域建筑语汇,吸收徽派传统建筑的建造手法并适当使用现代建筑的建造材料表现传统建筑的韵味。建筑外饰面材料以白色和灰色涂料为主,不同的色彩和材料通过建筑体量的变化相互穿插组合,在立面上形成层次感。细部构件如黄色木扶手、金属黄色空调百叶板等,在整体的控制下精心组织,传达出浓厚的现代气息和地域人文情调。如图3所示

图3住宅设计沿街透视图

4、节能设计

池州属夏热冬冷地区,以夏季隔热为主,适当兼顾冬季保温。节能设计是本次方案设计的重点。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单位建筑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外墙的传热系数为3.5~4.5倍,外窗的传热系数为2~3倍,屋面的传热系数为3~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6倍。所以节约能源是本次设计的重中之重。由于建筑物体形系数、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窗墙比、楼梯间形式、门窗换气次数、建筑物的朝向和形式对建筑物的耗热能量指标都具有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有利于房屋冬季节能,设计房屋朝向以东南向为主,东西朝向外墙采取垂直绿化的遮阳措施。在保证适当通风换气次数的前提下,门窗采用较好的密闭性能及较低传热系数的塑钢窗;根据外墙朝向,窗墙比严格控制,同时建筑立面尽量平整以减少建筑体型系数比。根据空调建筑热动态模拟分析结果,建筑围护结构热阻和热容量、窗墙比和外窗遮阳状况、房间朝向、门窗换气次数和房间热容量等因素都有密切联系,因此节能的空调房间也尽量争取南北朝向,避免在东西方向开设外窗,整栋住宅卧室等主要空调房间应集中布置,上下层对齐相邻布置,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房间的净高宜适当降低以减少外表面积,同时减少在房屋转角和伸缩缝两侧布置长时间需要空调的房间。根据池州地区日照特点,为部分住宅安装技术相对成熟可靠的太阳能热水器,结合屋面设计布置热板,采用辅助加热措施为住户四季提供热水,根据池州地区年平均日照量估算,太阳能集热板可提供小区建筑总耗能的3%热量。根据合肥气候特点建筑主要朝向向南,通过确定合理的窗地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结合住宅全装修,照明系统主要采用节能高效的灯具和配电系统及铜质导线。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整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设计师在做小区规划时对人们的居住模式、居住心理和居住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采用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在小区特色的确定上作出变化,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品质、高效益的人居空间、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7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1规划实施理念下的设计思路

1.1项目背景

老子山地段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融水县”)的西南入口,融水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的也是最大的苗族县,其悠久的苗族文化、浓郁而纯朴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民族建筑格调让人印象深刻。由于历史原因,融水县的城市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民族格调点缀在大众格调中,主题不够鲜明;城市规划建设与工矿企业等民族工业发展矛盾凸显[5];融入桂北黄金旅游线的契机并没有使融水旅游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有所提高;成就县城“生态氧吧”美誉的杉木被大量砍伐,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建设一个民族化和个性化的现代县城是融水人民的共同期待。本次城市设计正是为了突出民族文化格调,抓住苗族建筑文化特征,建设特色新城,从而提升融水城市形象与品位,强化城市特色,真正创造出具有苗文化品味的“宜游城市”[6]。

1.2编制思路

在以山林水系为生态本底,以苗寨、梯田、吊脚楼和银饰为核心要素的苗族集聚区,如何营造富有特色的苗族生活空间、确保规划设计的实施性与可操作性,是本次城市设计编制思路的逻辑起点。面对衔接融水北部老城与南部新城的项目基地,首先考虑的是城市门户形象的塑造,从宏观的角度寻求基地空间整合策略和产业发展策略;面对基地周边的丹江河、古鼎河、老子山及老君洞等优秀自然文化资源,考虑的是如何制定老子山整体的项目发展战略,以匹配基地发展的独特性,以优势性项目带动老子山旅游业朝高标准、国际化发展,让古老灿烂的苗文化开出新的花朵。

1.3技术框架

基于上述认知,本次城市设计确立了如下技术路线(图1):在梳山理水、认知基地和听取诉求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总体功能定位和项目策划,在常规思路基础上特别增加了效益评估板块,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方案进行评估,比选出最佳方案,以保证规划理念的可实施性和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同时,通过效益评估来推敲思路,以达到合理的项目定位要求。

1.4项目规划构思

从传统规划技术出发,以要素整合、开发引导模式和形态构思逻辑为切入点,构筑符合空间发展逻辑的规划方案。(1)要素整合。具体包括三个要素的整合:①主干路网。主要对道路与内部主干路进行构建,完善片区的路网格局(图2)。②绿化水系。通过对原有水系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蓝脉绿网”的绿化生态格局。③功能板块。通过对现状用地的整理,划分地块功能,并统筹安排核心功能分工(图3)。(2)开发引导模式。在评估基地空间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对未来功能进行策划,确定场地的开发模式。具体包括:①环境引导,即绿化水系引导开发模式。优先建设绿化水系景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品质,并有序地构筑一些绿化节点,通过精心策划,引导实现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逐渐开展片区的建设(图4)。②配套引导,即设施引导开发模式。通过公共投入或吸引社会资本,在规划的核心地段超前建设一批关键的公共设施,形成公共服务中心,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居住环境,带动片区的顺利发展(图5)。(3)形态构思逻辑。根据城市设计框架和空间模式,明确不同阶段的基本构思,完成从基地原始风貌到规划方案的逐步转变(图6)。

2城市设计的规划实施策略与路径

我国的《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对城市设计的定义为:对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所做出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然而,不同的人群对城市设计却有不同的理解。行政管理者认为,城市设计是城市形象的设计,是一种对地区的宣传策划;规划管理者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管理依据;开发商则从城市设计对地块产生的影响来判断投资效益;规划设计者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及环境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并转译成为控制准则,以引导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有序化生成。因此,城市设计的规划实施要解决好社会、经济及政治活动在城市地域上的三维投影和反映问题。本次城市设计也是在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影响和政策推动的前提下,围绕总体定位、整体构思和空间布局,根据项目的全局性和独特性,从文化传承、项目策划和效益评估三方面着手,找到保障规划方案实施的抓手;以文化为底色,以项目为杠杆,以效益分析为秤砣,实现老子山片区与城市主城区的综合协调发展。

2.1文化传承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使城市极具特色,富有生命力。文化传承强调过程,是在原有认识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城市设计策略建立文化内涵与空间设计之间的联系[7],让文化遗产演绎出城市迷人的底色,使城市变得更美丽。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为避免融水县惨遭个性丧失、特色缺乏的恶运,使其凸显自身的文化特点,应尽可能利用融水县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景观要素,作为传承融水县文化特色的具体载体,通过它们使融水县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强调特色,形神结合。

2.1.1融水苗文化提萃广西融水苗族是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民族。绵绵千年,苗族民俗风情与文化经久不衰,代代相传。原始古朴的节日、独特的木楼建筑、手工精巧的服饰、别有风味的民族餐饮、奇异的恋爱婚俗等,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1)民俗节庆。融水县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全县有各种大小的民族节日近百个,其中,较大的民族节日也有十多个,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规模大、影响大的苗族节日有过苗年、安太芦笙节(农历正月十三)、香粉古龙坡会(农历正月十六)、安陲芒歌节(农历正月十七)和拉鼓节等。在苗族的节日集会中,一般有诸如跳芦笙踩堂舞、斗马、赛马、对歌、斗鸟、苗锦展览、粉枪射击、芦笙比赛、跳卡乐舞等许多活动。这些节日集会集中反映了苗族人民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文化艺术。(2)服饰。融水苗族服饰样式繁多,主要有蓝靛、蜡染、苗绣、婚前绣等手工艺特色。服饰均以色彩绚丽、工艺精湛而著称。(3)建筑。苗族人受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喜欢居住在四方形结构的木楼里。木楼的柱子、墙壁和地板全是用杉木条和杉木板制作;屋檐、柱端和前门上方大部分雕龙画凰,图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一幢木楼一般有三至五间房,房间数多为单数,两头带偏舍。楼分三层:底层喂养牲畜,中层住人,顶层存放粮食、杂物等,被外人分别戏称为“畜牧局”“人事局”“粮食局”。这些木楼基本是由乡民自建而成的。村寨形态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村寨景观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和风格是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在这些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因素影响下,才产生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村寨景观。这些依山而建、历经百年形成的村寨,不仅在选址、择基、土地利用,以及对地形的适应和改造上有其独特的手法,在从建筑单体造型到群体适应环境方面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4)饮食。在饮食方面,苗族人喜吃酸肴、香糯饭,好饮“重阳酒”,爱喝打油茶。苗家的酸菜、酸肉、酸鱼及酸鸭等传统菜肴久享盛名,此外还有香猪、香鸭、竹筒饭和火烧笋等风味名菜。

2.1.2场所的文化精神通过苗文化的文化活动和行为规律推演出特定的场地和空间需求。这些从地域特色、人文背景提炼出来的苗族的场所精神,易被人感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场所精神的营建要注意融合传统的优秀文脉,使场所精神得以继承和发展。博弈论认为“融汇多元文化和深挖传统,是传承城市精神的互补途径,也是城市规划者要平衡的两个方面”[8]。各特色场所内的建筑项目,不仅在建筑的“形”上要着力强调项目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还要充分融入“神”—当地的文化与民族文化,只有与项目所在区域、历史、地理文脉密切融合与沟通,才能使建筑项目得到全新的定位,使当地的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

2.1.3空间规划空间是社会、经济和人文发展的载体,空间规划在落实物质空间时要融合苗族同胞的活动规律与场地诉求,实现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的有机结合。城市设计在研究城市实体空间时应考虑城市的主体—人的活动与诉求,以此形成获得人们认可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方案。(1)规划结构。本次城市设计在关注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一核、一轴、两环、四区”的规划结构。“一核”,即游客综合服务核;“一轴”,即向东承接城区、向西深入苗寨的东西向旅游发展轴;“二环”,即三大旅游区紧密围绕综合服务中心呈环状联系的旅游环和以居住区为中心、辐射三大旅游区的后花园环;“四区”,即老子山生态休闲区、苗族风情体验区、老君洞文化休闲区和特色居住区。(2)空间布局。本次城市设计以苗都大道与城东路的城市门户节点、苗都大道与北部老城的衔接过渡节点为重要控制节点,“以点带面”组织空间布局。结合老子山文化资源,布设老子山休闲观光园,通过绿地公园来缓冲城市开发对基地的冲击;围绕门户节点布置民族商业街、艺术酒吧街和五星级酒店等核心项目,提供旅游综合服务;依托老君洞形成文化休闲区;沿着城东路这一旅游发展轴布置苗文化体验区和特色居住区。依托基地资源,均衡布局,遵循低冲击的设计思路,使基地自然文化资源得到有序利用(图7)。

2.2项目定位与项目策划

2.2.1项目定位在城市设计中融入项目综合策划思想,全面分析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矛盾和发展潜力[9],在精确分析对象诉求、科学研判柳北地区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城市风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项目基地总体定位为以苗族风情为特色,集旅游服务、文化博览、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央活力区,将融水老子山地段打造为融水第一形象门户、4A级旅游景区、融水旅游集散中心及融水苗族风情集中展示区。

2.2.2项目策划项目策划主要以抓大项目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层次高、影响力强的大项目,形成地块发展的带动点与支撑点。(1)项目类型选取。项目类型的选取主要采用问题导向法与叠加法。围绕“市场需要什么”“这里有什么资源”“区位条件与现实需求要求做什么”三个导向,根据现状的区位分析、资源分析、案例借鉴与旅游市场趋势判断等,从旅游项目市场趋势、老子山周边片区资源禀赋、项目外部区位条件与现实需求三个方面归纳出适合的项目类型,并在最后进行叠加,选取重复度最高的项目(图8~图10)。这些重复度高的项目既体现了当今旅游市场的需求、游客的喜好,又充分利用了片区资源,形成差异化的优势,同时紧密结合片区发展的宏观环境,与片区乃至融水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契合。(2)项目策划。对推导出的标杆项目、文化博览项目、文化游乐项目、居住项目、旅游服务项目五大类建设项目,进行深度挖掘与扩展,进行子项目策划(图11)。

2.3效益评估

效益评估是常规规划技术外为规划实施提供的智力支持。进行效益评估主要有利于多方案比选,以期准确地衡量规划的实效性,并为投资、建设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效益评估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2.3.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针对不同的开发对象采取分级开发的模式。(1)一级开发。一级开发的主体为政府。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政府投入总额,扣除安置房收益,然后结合片区可出让用地、划拨用地的规模,推算出划拨、出让地价各达到多少时,收益才能与投入成本相抵,以保证政府收支平衡。政府投入成本包括征地及拆迁安置补偿成本,道路、市政工程、绿地广场建设费,公共设施建设及相应的不可预见费、财务成本等各项费用。本次城市设计采用安置房的模式。拆迁安置费用主要包括征地补偿费用、房屋拆迁补偿费用、过渡补助等。片区内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主要公共设施包括博物馆园区及小学。此外,要预留3%的不可预见费及5%的财务成本。(2)二级开发。二级开发的主体为开发商。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为通过选取开发商资金链维系的临界点的内部收益率来推算项目可行的开发周期。首先,根据规划,计算片区内将建成风情商业街区、五星级酒店、娱乐度假区、运动休闲区、苗族风情园、培训基地、高商住区等开发性项目的建设总投入(不含土地成本)。其次,根据融水县目前住宅与商铺售价和一般规律,结合片区建成后的高定位,设定年增长率。内部收益率是投资可望达到的报酬率。随着地价与商铺、住宅售价的波动,项目年现金流量随之发生变化。按一般市场行情而言,内部收益率为30%是开发商资金链维系的临界点。最后,按照分期建设计划,预测融水县售价。经测算,得出项目可行的内部收益率大于30%时的假定开发周期和出让地价。

2.3.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规划项目实施的准则。规划项目只有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从而保障规划项目的全面实现。本次城市设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升融水县的城市形象与品位,提高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②弘扬苗文化的最佳示范区,塑造融水县的城市特色。③打造旅游拳头产品,带动区域的休闲旅游产业。④增加土地出让及税费收益,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⑤通过休闲引擎拉动融水的城市繁荣,实现城市转型。

第8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围绕对象是云南各个城市,挑战具有不同民族特色与文化的城市现状,从当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场地,真正的做出一些有实践意义和有地域价值的设计。民族特色环境设计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历史的共同延续,这是一种创新设计,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是民族特色在环境中的再生。只有这样,环境设计毕业生的设计重点才能开始从现代都市转向云南民族村落村寨,从热闹的商业街区转向古城旧巷,从大都会风格设计转向民族特色设计,转向考虑当地民族文化、传统、历史的再生设计。

2“校地合作”模式的毕业设计过程

从接到毕业设计课题任务开始,除了由指导教师引导设计思路和设计方向,更应该注重以毕业生为主体,展开发散性思维并积极创新,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过程。毕业设计正式展开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即本科阶段第8个学期,前期调研及资料收集提前到第7个学期及寒假时间完成。

2.1前期准备阶段

1)场地考察调研与分析: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第15周~第18周。场地考察调研与分析是毕业设计前期必须经历的和重要的步骤,目的是让毕业生深入真实现场进行勘察与必要的测量,为后期设计收集直观的现场资料。在感性认识场地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认识过程,对场地特色与现状进行资料收集并分析。在这个阶段,学生以设计小组的方式对民族特色(文化、风俗、色彩、建筑)、基地自然资源、现状条件等进行分析,并整理各类资料及现有图纸,并进行小组之间的汇报交流。只有通过这样的现场勘察及调研,才能对基地所处的城市民族特色与自然环境有透彻的了解和掌握,理解设计项目的特征和现状。因为场址所处地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果不进行深入且全面的勘察,对于设计项目的信息和现状缺乏了解,整个毕业设计就很难正常展开及深化。2)深入调研分析及案例研究:在对基地特色与现状进行资料考察调研、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进入深入调研分析阶段,并提出问题。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寒假、第八学期第1周~第3周。在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学生从多视角了解不同的规划设计案例在设计方案中的体现等,大胆创新,运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及技术支撑,还可以提出各种可能的后现代的设计方法。此阶段是以提出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这是在具体展开设计前的一个重要的阶段。3)设计目标与计划确定:在资料收集案例研究过程后,进入设计目标、计划确定阶段,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第4周~第6周。这一阶段主要问题包括对设计地区上层规划设计进行解读、如何确定规划设计目标和计划等。在综合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将项目地块中存在的优势、劣势、重点与难点,通过调研分项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最终确定设计目标。

2.2中期展开阶段

1)规划设计: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设计目标和计划后,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第7周~第9周。设计小组毕业生根据前期现场调研的资料与分析研究,综合考虑项目的文化、民族、生态和艺术等因素,开始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工作。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考虑总体空间关系和各个功能分区设置,包括使用人群对这些规划空间和功能的感受和体验。规划设计内容包括:展示场地民族文化及元素、场地改造与现有资源的利用、旅游开发以及功能分区设置等子课题。这些子课题之间是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如何宏观和整体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是对于设计小组的一个挑战。规划的过程需要具备团队规划设计技巧和能力,同学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每位学生的设计构思,要逐一介绍,进而引导设计小组内部讨论,最后指导教师点评指出其设计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在设计小组中挑选一名统筹规划能力较强的同学,由他负责对整体项目的把握,确定总体空间形态和功能分区,并组织协调小组中每个毕业生各自负责某一区域的规划设计工作。从项目的总体规划到每个功能分区规划,都经过多次反复推敲及修改,使整个设计更趋于可行、理性,也使项目规划设计更具备可行性。2)节点详细设计:这一阶段采取学生汇报、指导教师与设计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第10周~第13周。节点设计是对于各个空间的细化,是基于对于所做项目的场地情况、设计目标和计划、功能分区、规划结构等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后,场址的具体空间形态的细化。同上个阶段需要整个团队合作能力不同的是,在详细设计阶段中则要发挥小组中各个毕业生独立思考及设计的能力。这个教学阶段还需教师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勤查资料、热烈讨论、独立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个学生尽可能突破以往课程作业的套路与惯性思维,使设计体现创新性。本阶段主要是从微观层面上研究、探讨设计立意在建筑、室内环境、广场、小品、配套设施的具体应用,功能分区中具体空间形态与形式造型,小品设计,配套设施等问题。

3结语

第9篇:商业街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1 重视空间生态环境,不搞怪异建筑形体

无论是城市大的空间环境,还是建筑群的中等空间环境,或是个体建筑小的空间环境设计,都要首先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分析,要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节省资源、节约土地,但又不能多搞建筑超过环境容量,降低环境质量,给城市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扭转追求怪异建筑形体的不正确认识。

2005年7月竞选201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的活动落下帷幕,参加竞选的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俄国莫斯科、西班牙马德里五个城市的比赛场馆和奥运村建设的规划方案基本上都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这五处都没有设计怪异的建筑形体,比赛条件和人气更好一些的是伦敦和巴黎。伦敦方案将主场馆和奥运村建设同公园、牧草地结合起来,生态环境好;巴黎方案同样重视整体的生态环境,场馆建设和谐并富有变化,有超大圆顶的大型体操馆,还有对称稳定曲面形体的水上中心;纽约方案是超大长方型主场馆配以环境优美的奥运村;莫斯科、马德里方案亦重视主场馆奥运村的整体生态环境和会后的持续使用。

正在建设中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区,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上的北端,以3公里多长的绿化带连接500多公顷面积的森林公园,将奥林匹克国家体育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和奥运村以及会展中心、商业服务文化设施等组织在其中,创造出一个具有优美生态环境的体育运动、会议展览、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的活动区。对于主要建筑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的建筑设计存在不同看法,我认为所采用的空间钢框架体,外敷聚四氟乙烯(ETFE)超稳定有机物薄膜是先进的,又提高了建筑的空间生态环境水平,是同世界建筑发展同步的,建筑的造型并不属于怪异的范畴;有人提出,鸟巢方案用钢量太多,结构不成熟,浪费等等,不如采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设计方案,造价也省些,从大众投票来看,这两个方案的票数相差不多,各有千秋,从创新出发,鸟巢设计方案略胜一筹。对于这组的中轴线建筑群设计,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彭培根先生主张在中轴线末端上应建一幢有分量的建筑,但评选委员会的最后意见是,在此不摆重要建筑,一直虚过去,留有余地,现采纳了这个意见。对于奥林匹克公园中标方案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中标方案同其他6个参赛方案一样,都是从生态环境与文化艺术相结合规划设计的,只是它更综合、更全面、更完美些。我认为,这许许多多的不同观点,都属于第二位的问题。现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向北延长原有旧城纵向中轴线,建起中轴线绿化宽带与公园创造出走向自然,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空间环境,它不仅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它还标志着北京市总体规划中轴线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是从有利于生态发展大格局方面给予肯定的,这是第一位问题,所以说,其他局部的争论都是第二位问题。

2 构建人行街道系统,适应大众生活需求

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区或其他重要生活文化区,特别是旧城市中心区,都要逐步构建起人行街道系统,使这些为广大市民生活服务的街道空间环境不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人身安全,人气旺盛,真正成为符合城市市民生活需要的繁华街道。这是城市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消费增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体现着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和城市兴旺与对城市居民关怀的程度。随着城市汽车交通的发展,特别是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加,使城市街道被小汽车所主宰,道路交通拥塞,现发达国家的城市已扭转这种混乱的局面变成控制城市中心区汽车,构建起人性化的步行道路系统。1O多年前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多伦多城市中心区人行道路交通系统和美国费城中心区的人行交通系统都是优秀的实例,目前欧洲的大量城市亦都构建起中心区的步行道路系统。我们应借鉴这些经验,少走弯路,缩短过程,及早转变观念,迅速发展人行道路系统,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随着城市的发展,应扩大范围逐步构建起人行街道系统,同公共汽车交通网站或地下铁路交通网站连成一体,并丰富这一地区活动内容和提高其整体的空间面貌文化艺术水平,方便并吸引更多的居民到此活动,提升这一地区的人气。如北京中轴线上的前门外大街和鼓楼南地安门北大街,是历史上两处为大众服务的繁华商业街道,未来的改建规划建设,除保持原有风貌外,一定要构建好人行道路系统,同汽车行驶路线分流,前门外大街可同大栅栏、鲜鱼口、廊房头条、二条等道路连成一个系统,鼓楼南地安门北大街可与烟袋斜街等连成一体,使这两个著名的地区,人气更旺,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再如英国伦敦中心区特拉法尔加(Trafalgar)广场,它于2003年完成了改造工程,将此广场的中心建筑国家画廊前的行车道路封闭,建筑前的下沉式广场的高差大台阶改造变成画廊入口的大台阶,把画廊建筑同广场连成一个整体,并于广场两侧与前面组成一个人行道路系统,与车流分行,通过这样的改造,前来广场活动的人流比以前多了13倍。

3 建筑适应城市整体,丰富生活增加生气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同城市的联系,要适应城市整体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加发挥新建筑的作用,使城市不断充实完整,丰富城市的生活,增加城市的活力,这是建筑师应具有的一个重要理念。

去年,在参加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工程设计竞赛的方案中,有许多方案都强调该馆同城市整体的联系,如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方案,在原老馆东面布置一条南北向绿带,成为从长安街去前门的一条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又如瑞士Her鄄zog&DeMeuron建筑设计公司方案,亦布置有南北向通道,还可到顶层餐厅俯瞰天安门广场景观,这些地方有单独出入口,使不前往博物馆参观的群众都可使用,这就是建筑从城市整体考虑,丰富并方便了城市大众的生活。

最近竣工的位于纽约中心区两条街中间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改造扩建工程,设计人考虑了城市整体的需求,利用门厅的空间将两条街联系起来,底部开辟了一个雕塑绿化露天花园,改善了街道空间环境,围绕中庭的各层展室增加了许多有代表价值的绘画或其他现代艺术品,还单独设置了艺术研究室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艺术生活,使这里的人流量不断增多,人气提升。又如,新建起的美国洛杉矶中心区的一个caltransBuilding综合楼,下面布置有陈列展室、会议交流厅、餐室等,侧面有多层的商场,上部为写字楼,前面围合有一广场空间,这一布局及其项目内容都是根据城市的需要综合考虑的,因而建成后使这一地区丰富了居民生活,增加了生气。这一理念与做法,同样是为了促进城市的繁荣和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4 发展地域文化特点,符合民族生活方式

地域文化可以说是地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道理,包括这里的一切人造制品、知识、信仰、价值和规范等,它综合反映了其社会、经济、观念、生态、习俗以及自然的特点,它就是该地域民族情感的根基,因而在进行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规划设计时,除尊重地域的各种自然条件外,还特别要全面了解其地域文化的情况,在空间环境的大小和组合中,在空间环境的装饰文化艺术里,包括绘画、雕塑、图案、文学书法以及家具、花木、色彩和地方建筑材料与构造作法等等,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吸取传统的地域文化的精华,并加进新内容,发展地域文化的特点,以符合各地域民族习俗新的生活需求。当前,我们特别要重视克服盲目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和西方的文化艺术,将城市与建筑空间的环境按照西方现代的生活方式去规划设计,搞什么德国小镇,在新区中修建高档的具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酒吧等设施的会所和法式、意大利式花园,在各区里修建高尔夫球场,搬来国外原版的shoppingMall,在住宅内加大厨房面积布置中、西厨两套灶具,突出特大客厅和小卧室……等,我们应根据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符合我们自己生活方式需要的既实用又经济、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我国建筑师、规划师应担负起发展这一主流的职业责任,让我们的城市与建筑具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魂。

2003年建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建筑是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典型实例。它坐落在乌鲁木齐市的民族风情一条街上,设计人根据穆斯林经商生活方式的大巴扎空间组合特征,其空间有大有小,自由而灵活,不拘泥于形式要求对称,进行总体的功能空间布置;采用地域的伊斯兰空间构成的独特手法,如拱、圆顶、廊、简洁的墙面几何体的巧妙转换来形成地域文化特点;并结合现代材料钢、玻璃解决构造和通风采光问题,同时体现出时代精神。该建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王小东设计的,在完工之前彭培根先生就向我推荐在《建筑学报》上宣传这个富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新建筑,后来张钦楠先生亦找我商量向国际建筑组织介绍这一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建筑,现王小东获“国际建筑师协会2005年罗伯特・马修奖”。另一个刘等中青年建筑师新近设计的新疆南疆要塞泽普县城的泽普影剧院,该设计打破传统影剧院设计理念,把后场演出区调整为前端,在其前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公共广场,大片墙面采用地域特色的拱券装饰,创造一个具有新疆文化特点的空间环境,满足地方群众集会活动的需求,符合维吾尔族生活的方式。

中国地域的商业文化特点是“街道的形式,综合的内容,穿插的布局,”而不是国际现代的shoppingMall集中的样式;王府井东安市场的改建未保留街道式,取消了书摊,淡化了吉祥大戏院,王府井南端的美琪电影院,青年艺术剧院、邮局等亦被高档的东方广场建筑群所替代,削弱了原有地域文化特点;北京前门外大街大栅栏地区原有的广和剧场、华乐戏院、三庆、中和、庆乐戏园等和其他的老字号饭庄、餐馆以及金银首饰楼等,应恢复一部分,加上保留的大观楼电影院等,使其符合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体现出前门外大街地区传统的梨园戏曲文化、中华美食文化、绸缎鞋帽文化、茶叶陶瓷文化、同仁国药文化等特色,发展北京地域文化的特点。

5 建筑技术结合艺术,创新丰富形体环境

新技术的建筑构造组合,可以结合艺术规则,创造出表达某种意境的形体环境。随着建筑物理声光热技术的发展,其设施材料在建筑空间中改变着形体环境。建筑中基础设施的管网、设备亦可同结构构件结合起来,创造出具有艺术美感的空间形体环境。还可以继承传统的作法将建筑中的柱、梁、顶、墙等构件同艺术雕刻、图案、绘画合为一体,但要注意简化,重点装饰,丰富空间环境的文化艺术内容。我们认为,建筑技术结合艺术,是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的一种手段。所以说,这一理念与作法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介绍两个2004年6月、7月建成的美国建筑实例。一个是盖里设计的芝加哥露天音乐厅,它建在公园内,设计人根据声学效果器新技术设备发展的情况,将演奏舞台做成拱型,其墙面为木质,以保持音乐音质,增强歌唱、说话人的声音量,舞台两侧布置成八字墙面,帮助自然声的传播,为了向后传声,在中心场地上空做成空格网架,在架上悬挂电线与扬声器,使全场都能听到高质量的音乐声;另一个是加州好莱坞露天音乐厅,为了达到世界级音乐人的音响效果,同样把演奏舞台做成拱状,其舞台顶部上空要创造出反射声音的效果,成为音阻空间,作成球状物组合,在其飞檐新结构上部悬挂着15万磅重的灯光和剧场设备,这两个露天音乐剧场的空间形体环境,就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将新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的新作品,富有新意。

英国伦敦斯坦斯特德机场的屋面支撑结构,是把树状结构和设备箱组合在一起,丰富了空间形体环境;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大屋顶的屋面支撑柱,是将屋面排水管和组合柱以及室内水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景观。最近西安完成的人民大厦整体改扩建工程,按照原有建筑的作法,在餐饮会议中心、礼堂室内,将梁、柱、天花藻井、墙面通风孔与图案、浮雕结合起来,取得了重点装饰简洁又富有中国地方文化艺术的效果,是一个成功的优秀的实例。

6 利用自然光热风水,节能环保生态艺术

充分利用自然光热风水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过于依赖空调、水电设施的作用,不仅增加能源和资源的耗费,而且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关于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已发展比较成熟,应用于城市住宅的数量逐渐增加,现改进的楼房一根管技术有待推广。利用太阳能光电板获得电能源的技术,由于成本高,尚处于起始阶段,极需改进降低成本,并需同电力部门合作解决并网问题,还要有政府的优惠倾斜政策,才能逐步发展。利用地热,夏季制冷冬季送暖,在一些城市中开始采用,由于国内设备不规范,有待改进提高符合标准,但它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取代空调机的好作法,既节能、环保、生态,又不影响建筑外观。现空调机在城镇中的使用发展极快,这不仅极大地增加城镇的用电量,给城镇建筑外观带来了混乱,还将室内的热气、水汽排到室外,污染了市区外部的空间环境。

关于利用雨水,现许多城市开始重视。储存留住雨水,作浇灌花木冲洗汽车等使用,更可以同城市和社区的河湖系统联系起来,发挥广泛的作用。

关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问题,近几年北京一些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为了避免热损耗,采用封闭窗、人工通风换气设施;现正拟进行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筑的改建工程,因当地温度低,一些专家建议设计成封闭式,不开窗,选用电动通风换气设备,前不久,几位德国科学家前来我国南极科考站访问,他们称赞这里的自然通风好,感到空气清新舒服,比他们全封闭的建筑好。现在,我们要改变看法,不要把住宅、办公楼和其他公共建筑搞成全封闭式,以人工来调节温度、通风和采光,要以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为主,使人更接近自然,增加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有益身体健康。

利用自然的光热风水,给建筑的屋面、墙体全身外貌带来新的变化,一方面可节能环保生态;另一方面还可创造出新的艺术面貌。

7 控制尺度体量容积,保护历史文化艺术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中心区一定要控制建筑的容积率、建筑体量,以保证建筑群尺度的和谐,尺度的和谐是最关键的理念,掌握住空间环境的比例尺度就不会在旧城区里修建高容积率的建筑群、高大体量的建筑和宽阔的大马路,破坏原有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空间艺术面貌。尺度是最基本的,如果色彩、形式同历史文化建筑保持一致,但体量高大、容积率过高,也绝对作不到和谐。具有东方传统历史文化典型代表意义的北京城存在的保护问题,就是没有控制好尺度、体量、容积;保留明代完整城墙的西安也有这个问题,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长沙、绍兴、上海旧城的保护,还是存在这个问题。因而,对于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定要树立起控制尺度体量容积的理念,对已建起的高层要适当采用减法,使城市与建筑的历史文化艺术确实得到整体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