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简介:周伟(1974-),男,甘肃会宁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津市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27-02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项涉及管理学、资源环境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学科,[1]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更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2]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来自于社会需求,中国人多地少及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社会、政府、专家学者对土地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从而呈现出全方位研究土地问题的态势。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外因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不无关系,1998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赋予了更多的公共管理内涵。[3]面对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如何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显得尤为重要。[4]
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活跃在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整治、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第一线。[5]随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接近尾声,同时全国大学生就业数量猛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竞争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同样面临着竞争压力加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研究生就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本科生,尤其是具有工科背景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科研及生产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
一、研究背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授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该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毕业。随着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六大研究方向:土地产权产籍管理、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不动产估价与管理、3S技术及应用和土地制度与政策,并且该专业在2010年获得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资格。该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国土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开展此次研究主要是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分析2007~2011年各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检验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的吻合程度,分析目前培养方案所培养研究生的竞争力。本研究第一有利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有利于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整招生方案和培养方案;第三有利于指导硕士研究生成功就业。
二、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所利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校就业中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涵盖了2007~2011年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的就业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籍贯、工作单位、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全面了解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状况。
三、就业情况分析
1.毕业生人数
从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规模来看,其数量相对比较稳定,2007~2011年间,基本上保持在20人左右。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7~2009年间,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随后又有所减少。2004年地矿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8人,(卞正富,2008)从2007年的就业数据来看,2007年我校该专业硕士毕业生是19人,表明2004年我校该专业招生人数占地矿院校招生的大多数。另外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占学院硕士毕业生的比例来看,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73.08%降低到2011年的34.62%,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招生门槛高,很多考生报考该专业都没有成功,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优势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院相关特色型专业的发展。
2.就业率情况
就业率是评估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业率分为一次性就业率和传统就业率。就业率是指某一时点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人数与毕业总人数的比。一次性就业率是指广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考研录取、出国申请成功。传统就业率是指狭义的就业率,其中已落实毕业去向主要包括签订三方协议、考研录取。这样,一次性就业率就要高于传统就业率。
就业数据显示,在2007~2011年间,截至每年的8月31日,土地资源管理硕士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都是100%,远远超过了全国硕士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在研究期内,该专业硕士毕业生传统就业的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如图2所示。而传统就业率(截至每年8月31日)逐渐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由2007年的78.95%增加到2011年的88.89%,增加了9.94%,而2009年的传统就业率略微有点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年较多毕业生想留在北京,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了用人指标,并且北京户口指标也随之缩减。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遥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88-03
从1980年国家科委制订遥感科技发展规划以来,遥感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国家决策、土地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近年来,全国从事遥感的企事业单位发展势头迅猛,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科研及工程应用类项目日益增多,各级测绘、土地、林业、农业、水利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对于遥感技术应用及二次开发等人才结构与人才素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快速增长。目前遥感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2015年本科应届生的就业率达到91.74%。此外,全国有120多所高等院校的农学类、地理科学类、测绘类、土地资源管理类等专业均设置了与遥感相关的课程。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事业单位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技术与综合水平,也不断要求遥感技术人员需熟练掌握常用软件信息处理技术(如Erdas,Envi、PCI及Matlab等),同时具备应用和创新能力。因此迫切需要高校遥感课程向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方向改革,以便满足国家各个领域对于遥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遥感课程是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与处理技术,熟练掌握图像解译与计算机分析的能力,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少与专业学科发展相融合、学生基础相适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目前,各高校沿用的理论教材中,陈述彭、赵英时及孙家m主编的教材适合遥感专业,梅安新的遥感导论适合在非遥感专业中普及。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借助遥感信息处理技术在全球变化、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节约集约用地分析、土地整理与复垦、耕地保护、农村居民点演变、宅基地退出机制、新型城镇化、生态响应机制等科研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目前使用的教材在应用方面的介绍尚没有纳入近年来的相关热点与研究成果,沿用教材与本专业特色之间缺少衔接。
2.课程实践方式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遥感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并能够较快地培养起软件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学时所限,目前多数高校的遥感课程设置45学时,其中实践课程15学时左右;理论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内容的两倍,实践教学也以常规上机操作为主。遥感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同时包括上机操作和野外实地考察。通过一定课时的野外实践,学生们可以更清楚地明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地物类别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遥感课程缺少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科研项目及实践案例的讲解与练习,使得学生大多停留在书本上理解知识点,即便学会了简单的上机操作,也难以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真实案例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验所用的遥感图像数据不够丰富,加大了实践教学中图像对比、融合及变化等分析的难度。部分高校购买了多种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建立了影像数据库。然而仍有一些学校的地学类专业缺少实验科目所需要的遥感影像数据,大部分依旧采用地理空间数据云,USGS等网站的免费数据,这些免费遥感影像数据的精度达不到足够的标准,难以让学生充分认识不同影像数据的特点及用途,不利于学生对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方法的掌握。
综上所述,遥感图像处理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具体案例,从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使课本知识与实操紧密结合。同时,还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们适当学习相关的软件二次开发,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自主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遥感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
1.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类遥感教材建设,更新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当前社会对于遥感应用领域人才需求进一步更新教材,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开展基本原理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改革的讨论和研究,编写出版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教材。教材可从绪论、理论基础、应用技术及实际应用这四个部分编写。绪论部分,在对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系统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热点领域、方向、经验及成果展开叙述,并进行对比分析,力求学生掌握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趋势。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地物波谱原理;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微波遥感数据的本质区别)以及平台概述与传感器原理的介绍,通过问题引导及应用举例的方式,使学生熟悉地物电磁波谱特性并了解成像原理。应用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及融合)、图像目视解译(目视解译原理与方法、认识图像识别特征、遥感像片判读)、图像的计算机解译(模式识别原理;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多种特征提取常用方法)及变化检测四大部分,实习设计部分包括ENVI/ERDAS软件在b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遥感与GIS、RS集成应用等内容。编写教材时,应注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等,强调掌握技术原理和方法及软件实现手段。最后再将目前国内外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实际案例放进遥感应用章节中。
2.实施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课堂讨论等多样化理论教学方式的交叉使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并构建起一种师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与指导。在理论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其自主创新学习的课堂氛围,提供生动而具体的材料,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新型的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间的互动,可以给学生小组一定的时间就某个有价值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有各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在积极与他人互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扮演活动指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活动平等的参与者,为遇到难点的学生提供帮助与建议。教改应倡导一种“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下理想化的学生参与课程流程应是“在预习中提出疑问―在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教师讲解中反馈问题―在得出结论后重新消化知识”。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再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串讲,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解决土建,从而让整个教学体系趋于完整,教学过程有的放矢。
3.增加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环节,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对接。为了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实践课程的安排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遥感课程课堂教学中,穿插一定课时的上机操作与野外实践课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涉及的原理和算法很多,因此上机实践环节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上机实验教学中的软件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功能。需要与课题讲授的内容相穿插的实践操作部分包括:辐射校正与几何矫正、图像增强处理、目视解译、计算机分类以及图像变化检测。实验课通常使用Erdas或ENVI软件作为平台,并采用AVHRR、MODIS、TM、SPOT、QuickBird等多种分辨率的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对应不同的理论模块逐一进行各项实验内容的演示与操作,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并及时收集学生们的实验结果,了解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说明,为下一轮实验教学总结经验。实践表明,学生们参与上机操作的意愿较高,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向教师反馈,实验效果良好。这种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相互交叉、反馈式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们对于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水平。
野外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地貌学、城市规划等相关课程的原理,培养学生野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对考察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地形地貌等内容的综合考察流程与方法,满足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课程、土壤地理学课程、地貌学课程等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学与科研需要。
在制订野外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上机实践与野外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将野外实践教学作为遥感图像处理课程中的有机部分予以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野外实践教学计划,编写野外实践教学大纲,切实提高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4.改进教学环境资源,加大软硬件的投资,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受到实验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因素的限制,遥感专业旧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实践课已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环境的更新建设将是教学改革的新重点,也会成为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具体来看,教学环境的改革应主要集中在加大软硬件的投资建设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软硬件条件的好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对于优化教学设施与环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及重视程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重视遥感图像处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配备大容量、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以及Erdas、ENVI、Arcgis、PCI等专业处理软件,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部分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缺少遥感精品课程,可以通过尽快组织精品课程申报与建设,整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的课件资料、教师队伍、遥感数据、科研成果、实际案例及硬件设施等各项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推广发展网络学习,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对任何课程来说,师资队伍关系着教学改革成败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一线教师应达到研究方向紧跟学科前沿,授课方面不枯燥乏味,授课过程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对实践课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等基本条件。学校还应努力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秉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为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期拓展教师培训渠道,为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提高本课程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流的教师团队。除此以外,可以继续加强教研教改的研究,通过教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还应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并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申报,使学生以小组团队方式共同研究土地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达到以项目促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创新能力。
三、总结
遥感图像处理是当前国土资源、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在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遥感发展与应用带来了难得的黄金阶段,遥感业务所服务的对象也因此不断得到扩展。遥感课程作为时下最热门的学科之一,各大高校应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致力于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遥感专业技术创新与应用人才。高校遥感课程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常年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结合院校的专业特点,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我们应对传统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教学方式予以改进,通过课堂教学、上机操作与野外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及时反馈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采用教学传授与科学研究联合培养的模式,指导学生参与具体的科研与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程序开发素养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遥感课程的教学将不断予以调整与完善,丰富教学手段,适应遥感学科的发展,并能够基于当前社会与市场对遥感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达到标准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盛庆红.“卫星遥感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1):133-134.
[2]周旭.创新型遥感应用人才培养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05):141-144,168.
[3]周云,符思涛.遥感图像色彩增强处理方法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04):153-156.
[4]王B颖.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8):143.
[5]张毅.浅析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06):109.
[6]梅安新,彭望f,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常庆瑞.遥感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孙德勇,徐永明,陈健.项目教学法在专业遥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9(6):148-149.
[9]潘竟虎,赵军.高师遥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118-120.
[10]黄秋燕.教学型地方高校遥感课程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08,(05):74-76,92.
[11]邓磊,赵文吉,胡德勇.遥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教改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136-137.
【关键词】 高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相关行业与产业背景分析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土资源系统的摇篮,其所属专业国土资源调查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大国土,包括国土资源、地矿系统、测绘行业的基层一线单位,主要从事资源调查、国土资源勘察、土地测绘、土地管理等技术工作。同时也面向林业管理部门、工程勘察与设计、铁道勘察规划部门等,从事工程测量、土地管理与评估等工作。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高职专业的开设瞄准的是市场,市场常常需要行业和产业来支撑。如今市场经济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相关行业和产业有哪些?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土地调查、地理信息、土地数据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等等,这些都是新兴的产业,这些产业正是当前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为了进一步掌握更加详实而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尤其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完成后,自2010年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土地更新调查和数据变更、土地数据入库,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国土资源调查人员。因此,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二、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岗位需求分析
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涉及专业门类较多,专业知识也较复杂,因此就业面非常广。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是服务于国土局及下属二级事业单位、规划局及下属二级事业单位,大多学生在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地矿局下属地质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测绘与测绘公司、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土地估价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国土资源调查的规划设计、土地调查、地理信息等相关工作。近年来,本院国土资源调查专业先后与多家省内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调查工作。湖南省先后陆续开展了基本农田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调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农村居民宅基地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国土资源调查的外业和内业工作者。
通过调查,国土资源调查行业及相关产业刚性需求较大,湖南工程学院所培养的从事基层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能适应市场需要,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及农村土地流转和管理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1]
三、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国土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涌现很多新的技术工作,从单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整理与开发,逐步走向土地调查、地籍测绘、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各种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土地这一主题而进行。根据市场调研及专业背景分析和岗位需求调查,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的发展只有跟着市场走,才能走出一条灵活多样、适合市场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结合学院“德技共举,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结合国土资源行业发展前沿,制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主线”、“双循环”、“三平台”、“四技能”、“五岗位”。
一主线:以土地调查与规划设计为主线。近年来,因“土地”所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土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城市内部如何合理利用好每寸土地,更好地集约节约土地是我们土地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掌握一手的土地数据,土地数据的获取以及如何规划和利用好现有土地资源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本专业结合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了以土地调查与规划设计为主线。
双循环:理论与实训循环;学校与企业循环。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循环交替;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循环交替。
三平台:人文素养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核心平台。人文素养平台:注重课程的学习,提高和培养个人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通过开设的两课教育及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的人文素养,提高对社会、环境、职业的责任。专业基础平台:通过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国土资源所需要的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谋得一席之地。专业核心平台:立足国土行业,突出教学特点,通过所设置的专业核心和拓展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知识,具备运用分析国土资源管理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利用专业知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技能:土地调查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理、地籍测绘、地图制图。通过对国土行业和企业的岗位能力的调研,本专业开设了土地利用规划技术、土地调查与评价技术、土地整理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数字化地籍测量、房地产经营与评估等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土地调查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理、地籍测绘、地图制图核心能力[2]。
五岗位:土地调查员、土地管理员、地籍测绘员、土地规划与整理技术员、地图制图员。本专业是涉及学科较多的边缘交叉专业,就业面非常广。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绝大部分是服务于国土资源系统及行业,主要从事土地调查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理、地籍测绘、地图制图等岗位。
四、国土资源调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专业的开设往往都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而设立,国土资源调查专业更是立足于市场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核心课程。因此,每年学校都组织专业老师开展市场调研,形成市场调研报告,并结合学生从生产单位带回来的《企业用人单位需求表》、《企业对人才调查表》等制定符合本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措施的制定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和需要。从毕业生带回来的就业信息和市场调研来看,国土资源调查专业的人才刚性需求量大,立足于湖南省内的具体情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要有比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国土专业知识和测绘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有比较强的识图、判图、绘图、数据处理的能力;三是要有比较好的与人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四是要有比较强的吃苦精神和自学能力。
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特别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学院校训和“三光荣”精神的理念下,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分析问题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图件的识别和数据处理上也要注重训练,使每个同学能独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参加各种社会企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高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1.61-64.
[2] 李玲,冯新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70.
【作者简介】
[关键词]节约集约用地;土地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73-01
0.引言
土地供需的矛盾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重要问题。2007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7亿亩,根据2020年18亿亩的耕地要求,每年可以征战作为耕地用地的面积大约为200万亩,这还无法达到建设用地需求面积的五分之一。除此之外,土地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土地低效率使用、生态环境恶意破坏以及土地资源欠缺等现象。对此,研究节约集约用地环境之下的土地管理机制对于我国土地应用发展有着显著的显示意义。
1.节约集约用地的土地管理机制现状
近些年,我国各个地方政府针对国家的政策发展需求,在推行土地资源的市场配比、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等方面有了初步的成就[1]。
1.1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更深层次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基本完善
随着国家政府提出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之后,各个地方政府对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2]。在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思路的抉择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土地资源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也在不断建立。在国家的相关建设用地标准的基础上,许多地方等级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节约集约用地标准,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全新的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构建了既有城镇与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规划控制标准,还有涵盖工业建设项目在内的各种行业建设项目指标。
1.2 突出重点,提升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质量
各个等级政府都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系统性的工作来对待,严格按照土地的使用整体规划以及年度土地使用计划进行整体性控制,在整体上,严格控制用地规模[3]。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将节约集约用地的显性方式真正落实到管理的实践当中,并且严格执行;推动省级、市级项目建设的控制标准,强化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微观层次的管理;推行工业用地制度的落实,提升土地资源的市场分配效果。例如,甘肃省自从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出台之后,在整个省范围内大规模实施了闲置土地清理工作,做到管理制度落实、清查摸底准确等工作要求。
1.3 节约集约用地获得了明显的收益
就目前的节约集约用地用地收益情况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严格按照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例如,全国新增建设的用地计划指标在2007年时,已经投入使用25万公顷,占全国的计划65%。在经过国务院批准之后,减低新增建设用地总共5600公顷,降低占用的耕地约3600公顷。这一数据也显著说明用地制度的管理有明显的成就;2、合理应用闲置土地。按照国家闲置土地的处理策略,各个地方政府强化了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以及清理及时性。例如,在山东省中,2012年以来,先后总共清理闲置土地1000余宗,面积达4000公顷。整个省连续三年盘活库存建设土地占据整个建设用地供应量的一半以上;3、招拍挂出让土地力度。经过招拍挂出让土地的政策全面实施,我国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显示,一年内以招拍挂的方式供应工业用地总共1.5万公顷,同比增长7倍左右,占工业用地供应的15%。
2.节约集约用地的土地管理机制创新对策
2.1 强化土地使用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各个等级政府应当实施最为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并将其纳入到各个等级政府的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编制以及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审批的项目之中,合理调和年度用地的计划调配模式,深切落实保障国家、省级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并鼓励各个地方落实最为节约集约的用地制度[5]。及时完善各个等级土地的使用规划编制,将城乡建设的用地体系、增加的建设耕地规模以及人均城镇工业用地作为管理性的新指标,并合理制定农村居民用电以及工业用电的边界,从而构建一个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反向约束机制”。
2.2 建立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制度以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体系
各个等级的政府应当将节约集约化的土地使用情况归纳用地普查评价体系当中,对各个建设用地的状况、强度以及综合承载能力进行全面性、详细的分析与调查。在我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根本上,以地籍调查为根本,掌握城乡建设用地的基础,并按照此基础,制定相应的区域挖潜盘活存量以及实施方案和计划,并实现相应的用地建设政策。合理规划用地的审批、城市规划以及用电供应等工作的关系,明确权力义务以及规章流程,从而实现相应的信息资源科学性共享与分配。与此同时,构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评价结果归纳到政府的职能部分管理责任项目中,并将其作为建设用地粘度计划指标的分配以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审批依据。针对整个区域内的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进行单位性建设用地,对地方的GDP产出、固定资源投资规模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消耗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并构建相应的末位限制新增规模以及暂停建设用地审批的相应规章制度,实现相应的奖惩激励惩罚制度。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工作中,应当积极分析生态保护控制方式,提升土地的利用同时维护生态的保护质量。土地的利用必须坚持生态平衡原则以及整体性保护原则,着重体现土地开发利用是否对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环境资源以及生物生存环境是否受到保护等等,只有在这样的土地管理制度下,节约集约用地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学明,石磊.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约束下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模式研究――以合肥为例[J].预测,2011,30(5):64-69.
[2]丁新务.土地管理要由“平方”向“立方”转变--对节约集约用地的探索与思考[J].资源导刊, 2014(7):14-16.
[3]吕晓,牛善栋,黄贤金,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演进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9):11-18.
[4]瞿理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湖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探讨[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5):41-45.
[5]刘建伟,孙连彬,朱孝建.临沂市节约集约用地调查分析及对策[J].山东国土资源,2015(7):80-83.
关键词:三化协调 农业现代化 高效利用
一、三化协调发展
(一)三化的涵义
201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继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建设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中心城镇。工业化是调整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信息涵盖广、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把握的新型工业。农业现代化要通过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业产量和质量,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管理农业,用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来服务农业。
(二)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的推动性
农村土地高效利用可以有效推动三化协调发展。农村土地高效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城镇化土地资源稀缺的紧要问题,消除城镇化进程中的阻力;通过农村土地高效利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农村土地高效利用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农业现代化需要通过高效利用土地来实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高效利用土地需要农业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条件来实现。
二、农村土地利用的问题
(一)土地制度不完善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在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上以及实施中存在模糊性。不同目的的土地征用后,土地的增值差距很大,差价的归属判定关乎国家和土地原有所有者的利益。农村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侵犯农民权利的不公平现象、腐败寻租、炒卖土地、土地流失等问题日益严峻。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位
在我国不少地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位,乡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三级主体不明,实施征地时乡镇越位行使其他集体组织的所有人权利,在补偿实施过程中暗箱操作,侵害农民的利益。在中南政法财经大学进行的土地权属调查中,60%农民认为自己耕种的土地是国家的,选择“村集体的”占27%,“生产队(组)的”占7%,“个人的”占5%,其他人的占0.4%。这项调查表明只有较少农民了解农村土地权属。
(三)耕地面积少、状况差
从1996年到2005年,我国年均减少耕地达到1200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2亩,有660个县低于联合国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且单位产量低下。我国户均耕地7-8亩,河南户均耕地面积处于较低水平,与东北粮食产区差距较大,农业生产压力大。美国家庭农场规模为2000-3000亩,日本、韩国也可达18亩。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长,但我国优等地、高等地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都是中低产田。
三、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的措施
(一)完善土地制度
为了防止土地征收权的滥用,我国应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从严解释,改而采用列举法的体例。科斯认为产权的界定对最终的经济结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明确界定农村土地产权有助于农民更好地耕种、珍惜和可持续地利用土地,避免对土地造成破坏,这是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诺斯指出有效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持久的经济增长。
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打破家庭按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格局,有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还有利于保护耕地。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一定要坚持自愿原则,增强农民的认同,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循序渐进。
(二)节约集约利用
在我国多地建设新农村,农民住进楼房,统一规划节约出来的宅基地,通过农业用地到建设用地的转换获取土地收益。不愿种地又不想失地的农民通过将土地入股,获取收益或分红。新农村利用节约、集约的土地通过引进产业,产生的收益又可以回馈给农民。同时还有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转移的问题。在引进企业方面,河南省沁阳市建设“沁北工业区”时,采取“项目上山”的手段,不占用耕地,实现了土地的节约利用。
(三)提高产业化与机械化
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的深化方式是通过提高土地生产产品附加值的增长实现的。拉长农业产业链,形成化肥生产、粮种培育、农业种植、机械化收割、粮加工、产品包装和营销、食品销售渠道建设、食品运输物流一条龙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结合的农产品专业化扩展产业链,是繁荣土地经济、高效利用农村土地的产业化途径。
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可以从低产、难耕土地首先进行,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率。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单位生产率,解决土地紧缺问题情况下提高单位产量和质量的问题。
(四)科学规划,信息化管理
在城市历史进程中,往往经历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往往面临着农业生产率低、占地面积大、城市征收耕地、粮食产量不足的不良循环问题和工业化污染、工厂整体迁移、城市规划缺乏长远考虑等资源浪费问题。这就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在建设过程中,要走一条高前瞻性的道路,戒除这些发展教训,在城市建设中考虑长期需要,直接规划好农田、工厂、城市生活各自的用地,按照规划科学理论,构建宜居、高效的环境,从而使农村和城市形成一种相利相生的关系。
建立中原经济区供需数据网,利用电子信息手段和经济学理论,广泛设点调查、收录数据,了解全国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和数量,扩大生产多样性,减少盲目生产,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角度,解决三化协调中土地紧缺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06)
关键词:毕业生去向 调查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55-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属于地理学类,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的特点,各高校培养定位存在资源环境规划、城乡规划、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多种倾向,因此毕业生去向也非常广泛。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这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在已有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至今为止9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在校生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实用信息,也为本校和相关院校专业定位提供参考。
一、专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02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3年首次招生,2013年正式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制图等信息化测绘技术,立足于城乡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面向城乡规划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治、土地评估、测绘地理信息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秉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依托专业实验室、3S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已经建立的20余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专业自2004年第一轮立项建设以来,借助教学评建大好契机,围绕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一轮专业建设达到了校重点专业的要求。
二、毕业生去向总体分析
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历届毕业生,样本容量为368人。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考研、就业等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来源是连续多年建立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了2007―2015届毕业生去向的总体状况,毕业生累计考研率达16.3%,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14.9%,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城乡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评估咨询、农林矿产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企业的毕业生占68.8%,如图1。
三、毕业生考研分析
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总人数为59人。2007届考研10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5.8%;2008届考研14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5%;2009届考研8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0%;2010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2011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7%;2012届考研5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0.8%;2013届考研3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2014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8%;2015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7%,历年的考研率变化趋势详见图2。以上数据显示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并不稳定,主要受当年就业形势、学生意愿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把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分为地理类、农林遥感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及其他五类。通过数据分析(见图3)可知,考取地理类学科的毕业生为28人,占考研总人数的47.4%,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如考取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农林遥感等方向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地理类学科在本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对地理类学科考研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见图4)。地理学科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四大类。考取自然地理学研究生为10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5.7%;考取人文地理学研究生为4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14.3%;考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为13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46.4%;考取地理教育研究生为1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6%。可见地理学科中考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毕业生就业分析
对本专业2007―2015届除考研之外的309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企业、城乡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农林矿产资源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各类企业的人数为254,占总就业人数82.2%;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为55人,占总就业人数17.8%,详见图5。
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去向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参军、事业单位,其中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为42;参军人数为4人;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9人。显然在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最多,但是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行政机关单位的就业人数集中在2007―2010年,以后迅速下降,近年来几乎为零,如图6所示。
就业于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国土规划类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城乡规划设计企业、地质勘察类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等。其中在国土调查规划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高,在规划设计类企业和地质勘察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低,由此可见国土规划类企业是本专业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重要领域。在各类企业就业的比重详见图7。
五、结论
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得出:虽然历届毕业生考研率不稳定,但考研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地理专业占绝对优势。在行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集中在2007―2010年;在企业就业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的重点领域面向现代企业,而在现代企业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又以面向国土行业为主,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复垦专项规划及项目设计、地籍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2] 谢启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使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1)
[3] 吴晓敏,董萍,陆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 王兰霞,王蕾,李巍,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思考[J].经济师,2012(9)
[5] 王兰霞,赵喜江,王蕾,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032
《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三地区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差距甚远,致使不同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起点、进程和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导致在实际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从而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所以,有必要对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强度现状进行区域分析,并与《规划》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京津冀是中国北方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占地面积21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2013年2月,中央提出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体化;2014年2月,京津冀协调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战略旨在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以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移,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2016年5月4日,国土资源部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规划》,《规划》划定了减量优化区(建设用地“减量瘦身”、转为生态用地)、存量挖潜区(区域建设用地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以存量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为主)、增量控制区(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重点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控制区域新增建设用地)和适度发展区(即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见图1)。
图1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区划
2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比较分析
京津冀区域现有主要城市11个,各城市土地利用在用途、面积、结构、动态变化、使用强度等不同方面均存在区域差异。
21当前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比较
自京津冀一体化提出后(即2013年2月至今)京津冀城市不同用途土地新增面积见表1。
天津10483492251558099589数据来源:CREIS中指数据房地产数据信息系统――土地版。
由表1可知,从同一地区不同用途土地供应结构及动态差异分析,2013―2016年北京市新增土地主要以住宅用地为主,而动态住宅用地供应呈递减趋势。天津及河北新增土地主要以工业用地为主,住宅用地次之。动态来讲,受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策略的影响,河北新增工业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天津则呈递减趋势。2013―2016年,从京津冀三地区域差异分析,新增土地面积总量上,河北住宅、工业、商业以及其他用地均高于北京和天津;用途上,北京新增土地以住宅用地为主,天津以工业用地增加为主,河北以新增住宅、工业用地为主;北京各类用地增幅均逐步减缓,天津商业、工业及其他用地增幅均逐年降低,河北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及其他用地均呈递增趋势。
22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土地利用强度是指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单位用地面积投资强度,对一个单位的土地投资的强度。本文从城市综合容积率、交通密度来分析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差异性。具体分析如图2所示。
根据图2可得:2008―2016年,北京容积率2008―2014年走势呈基本稳定的状态,容积率范围为121~16,2015年上涨到212,到2016年出现下降的趋势,容积率降到139;天津容积率基本没有过大的变化趋势,只有到2015年下降到092;河北容e率2008―2011年从254下降151,2011―2016年容积率变化趋势基本持平,范围为113~128。
由于2012年3月21日住建部出台了《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使得虽然有新增建设用地,但综合容积率下降至近年来最低。截至2016年,北京、天津、河北综合容积率相差不大,但京津冀近年来容积率变化趋势却不同,且由于计算的是综合容积率,现实中同一地区容积率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容积率的分布状况在京津冀中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2006―2015年,北京城市交通密度为11664~24375辆/公里;天津城市交通密度为7011~17027辆/公里;河北城市交通密度为1595~5824辆/公里。因此,京津冀三地城市交通密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北京交通密度远高于天津和河北,同时天津也明显高于河北(见图3)。
3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目标的差距分析
该部分主要针对现行京津冀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的规定比较,找出偏离《规划》的指标。
31《规划》中减量优化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及分析
《规划》中主要将北京城六区、天津主城区定为减量优化区。即在现有用地的基础上,不再新增建设用地,鼓励将利用不充分的存量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以降低建设用地比例。市国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关于印发《北京市2016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当年国有土地总供应量为4100公顷,其中2250公顷为存量用地,占新增用地的55%,国家鼓励开发利用存量用地,对棚户区改造,通过拆多供少、以拆定供,逐步实现“瘦身”,进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就北京土地利用现状看,北京土地利用基本趋于饱和,自2006―2016年以来,北京新增建设用地面积逐年递减,发展趋势符合《规划》要求,但进度仍然相对较慢。天津主城区用地也已经达到一定限度,新增建设用地面积逐年递减,随着人口的集聚,土地利用效率逐步增加,与《规划》方向趋于一致。
加快首都非功能区进程,《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但由于北京城六区、天津主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已定型,对土地需求并未减少,目前新增用地依旧占45%,尽管动态变动趋势与《规划》一致,但新增建设用地减少幅度还远远不够,仍需继续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2《规划》中存量挖潜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
《规划》主要将北京以及天津郊区划为存量挖潜区。这部分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并未达到最优,仍需要继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主要以存量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调整为主。近年来,北京、天津郊区土地利用强度也在逐年增加。为了缓解市中心居住压力,部分住宅逐步向市郊区转移。特别地,北京近年来为实现产业转移,逐步将工业用地向河北以及北京、天津郊区转移。
现阶段北京、天津郊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始承接市中心的产业转移,北京、天津市郊区还有继续开发的空间,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了更好地响应《规划》的指导,挖潜区内部要针对现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适度调整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度,以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33《规划》中增量控制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
《规划》主要将石家庄、邯郸、邢台、张家口、廊坊等地划为增量控制区。所划增量控制区不宜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主要区域功能是提供和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随着2013年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石家庄、邯郸等地人口逐步聚集,2013―2016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从122798万平方米降至118409万平方米,总体供应变化趋势不大,呈缓慢减少趋势,基本符合《规划》的要求。通过查询河北省2013―2015年统计年鉴可知,石家庄等市区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包括城市道路面积、排水管道长度、供水综合能力以及园林绿地面积等呈10%~60%不同幅度上涨趋势。
增量控制区内部的市区发展趋势符合《规划》的要求,但各市区的发展幅度不一致,存在分化的势,所以对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较弱的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较强的地区要保持强化已有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在建设的同时要严格控制增量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34《规划》中适度发展区与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比较
《规划》主要将河北的保定、沧州、衡水、秦皇岛以及石家庄西南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地规划为适度发展区。适度发展区作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规划中首次提出以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京津产业转移的主要功能区,在引导人口、产业合理集聚方面会缓解首都日益紧张的用地矛盾。适度发展区以“以控制基础上的发展”为发展原则和规划主线,并适度增加区域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以保定市为例,2013―2016年三年间工业用地面积由40845万平方米增长到42323万平方米,四年间增长15万平方米左右,基本符合《规划》中关于适度转移非首都功能区中的产业,但仍无法满足京津产业转移尤其是北京功能疏解的要求。
要贯彻落实河北主要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例如保定市建成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京津保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要落实。着重建设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将河北发展区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为承接产业转移、人才的集聚奠定基础。在开发建设城市土地利用之前做好明确的用地规划,使土地更好地高度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刚,庞笑笑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563-566
[2]杨晓颖,汤怀志,梁剑峰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J].国土资源情报,2015(12):44-47
[3]张凤莲,王素君京津冀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环渤海经济t望,2016(4):26-31
关键词: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对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06
家庭农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推广需要在政策、法律、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踏实稳步向前迈进,避免单纯为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忽略了基础支持,而导致重复走兵团在上世纪发展家庭农场初期的弯路。因此,本文针对兵团推广家庭农场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1劳动力的再就业
兵团在实现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的同时,还需要继续肩负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所以落实从兵团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格外重要。这就需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及在团场建设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使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向这些方面转移,从而解决该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确保兵团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的顺利进行。
目前,有很大一批兵团职工从大田走向畜牧业、渔业、园艺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推进着兵团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样,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就意味着继续留在田间耕作的兵团农户及职工会分得更大规模的土地,在落实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同时,更加有利于土地规模化的经营生产。
2重视土地整理,科学规划农用地
兵团实施土地整理具有良好潜力,也有其必要性。土地整理既能解决兵团农业发展工作面临的挑战,提高兵团农业在全疆乃至全国的农业竞争力,实现巩固和扩大国家后备耕地资源的战略目标,又可以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兼收并蓄,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兵团各团场的农户及职工的资金来源有自有资金、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民间拆借三种方式,其中前两种比较常见。家庭农场需要相当数量的资金,但因农户自有资金积累较少,也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兵团农户各家庭在承包相当规模的土地时,都存在类似的资金缺乏的情况。
这就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组织并帮助农户拓宽融资渠道,例如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银行与合作社可以提高贷款额度,降低抵押门槛与利率;兵团可以和可靠的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农业生产保险,引导农户参加保险,确保农户在一年的农业劳动中获得收益;坚持“共担风险,利益共享”的原则,政府引导民间组织基金会等机构,并邀请兵团当地企业加入,投入部分资金作为初始基金,提高农户及职工筹措自己的能力,从而帮助资金缺乏的农场主起步。
4技术支持或技术参股
兵团团场虽然有众多的农用机械设施,但有的农户却因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没能充分发挥其现代化种植的功能,无形之中就会影响团场的农产品生产效益。且兵团的农业主要以大农业为基础,科学技术为农牧团场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技术保证,兵团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也是势在必行的。为了更好的配合家庭农场在兵团的推广,兵团需组织一支具备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支持或技术参股的方式参与到家庭农场的种植中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土地经营者的劳动积极性,还为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5落实职工自主经营权
注册家庭农场后,可以根据职工农户家庭自己的优势来选择作物。例如在经营过程中,耕地若临近河滩,汛期到来时容易冲坏地里的幼苗,现如今可自行决策在田边种树,成林之后改善了环境,保护了田地,同时也发展了林业,增加职工收入。
因此,在推广家庭农场的过程中,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多元化、多形式、多类型的合作社,尊重职工意愿,凭土地、资本取得分红与利益。
6培养管理型人才,优化经营管理模式
建议对团场、连队中职工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抽取家庭成员中文化程度及素质较高的职工进行经营管理培养,培养目标为两个方向:一是日后成为自家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对农场的生产经营进行科学化管理;二是进入资金充足的家庭农场,配合管理能力缺乏的农场主,科学管理家庭农场,同样保证农场的有序生产。
鼓励团场职工的亲属家庭注册家庭农场,这样可以在平均分配团场土地面积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并结合家庭成员的优势,对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工作进行分配,并形成系统的管理、分配模式,避免因利益的分配不公导致的家庭农场解体。如某家庭农场中缺乏管理型人才,可在农场建设初期向团场提出申请,下派管理者辅助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针对工作分配、管理制度、分红比例等内容召开家庭会议,带领农场进入正规化管理。
7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规范土地流转机制
获得合法的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访谈中职工农户在从事农业活动中最关心的问题,加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成为推广家庭农场最基本的工作。普及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书,引导职工签订合同,杜绝民间口头契约。并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防止非职工农户经营主体假借家庭农场之名,占用团场职工农用土地,注册登记后套取资金,损害团场及职工的根本利益。
当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先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国际竞争越发激烈。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貌似很宽泛,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才数量、质量、能力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通过加大培养、吸引人才的力度来增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依靠各自的优势加紧了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人才的抢夺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程度。
中国虽然人口数13亿,但人力资源现状却明显无法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开发体制存在不足;2、人才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3、现代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4、关键岗位,比如科学技术、专业管理等缺乏称职和优秀的人才
因此,如何培养、吸引且留住人才,是我们要迫切予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将根据入世后我国面临挑战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学习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现论和实践经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进行比较深入地创新性地研究,以加强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竞争力。 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人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人本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企业管理理论,也是企业家们学习应用的主要内容。人本管理,也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把对人、对事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并做到以对人的管理为中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1、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中的生产力要素是人、物、技术、资金、时间、信息。在这些要素中,人是最积极、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其他要素也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其作用。任何技术和设备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所谓的技术竞争实际上是就是人才脑力的竞争。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有句名言:“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保留我的组织、人员,十年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这句话也恰恰证明了人作为生产力要素中的核心重要地位。
2、人本管理的主要方式
人本管理的主要方式为以下几种:
(1)感情管理。感情管理,是指企业领导者尊重、关心员工,让员工与企业间能够有感情层面的沟通,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管理工作很多都是与人打交道,比如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在领导者与员工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领导者要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重视感情管理,尊重、信任和关心自己的下属,真心诚意地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注重感情管理,让员工能够安心工作有归属感,自然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2)民主管理。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发展企业。推进企业的民主管理,就是企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民主管理的实质是让员工参与管理,调动员工积极性。
(3)人才管理。人才是指既有德又有才的人。古人云“有德无才者,其善多为小善,谓之平庸。无德无才者,其恶多为小恶,谓之猥琐。有才有德者,其善多为大善,谓之高尚。有才无德者,其恶多为大恶,谓之邪恶。 ”企业想有好的发展,务必关注人才方面的管理。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四个方面。人才选拔要观人举止、知人善任;人才培育要因材施教、面向未来;人才使用要量才录用、用人所长;人才留住要使人才经济利益改善、精神需求满足。做到选得准,育得对,用得好,留得住。
(4)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是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企业文化犹如企业的灵魂,注重文化的力量,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务实的工作态度,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造就优秀的企业员工,能够使企业的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员工本人的奋斗目标。
总之,任何企业都是由人、财、物组成。人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要运用文中所提到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挖掘员工的潜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迎面扑来。知识经济对未来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知识经济时代对人资的要求,深挖知识经济时代的人资管理,对于促进企业人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1、知识经济的含义与特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的经济。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1)农业经济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经济;(2)工业经济是以资金、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为基础的经济;(3)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它的发展和繁荣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使用。
2、知识经济具有四大特征:(1)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2)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3)服务业扮演了重要角色;(4)人力素质和技能成为实现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1、对知识素质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都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如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这就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从事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员要有比较深厚的专业基础,才能在工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还要保证精通至少一种以上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掌握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比如金融、法律等相关领域。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诉求的是T字形人才,既业务精湛,又博学多才。2、对心理素质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快节奏、高压力、高竞争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特点。迎接我们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心理素质上我们除了要将竞争、合作、应变、创新的意识兼顾,同时还要有坚强的意志,较强的自信心和足够的抗打击能力。3、对学习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产业正向着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停止对新兴知识的学习,并且要加速掌握新产业所急需的知识技术。信息和知识的发展在加速倍增,如果不能持续地学习和及时地掌握新知识,已有的优势将很快被后起之军所超越。学习不只是要吸收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以期能够适应社会。因此,学习不仅仅是指在学校学习书本知识,同时也要在实践中学习技术技能。才能为自己积蓄更多的能力以求厚积薄发。4、对创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充满创造性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管理方式,亦或是提供新的服务,否则难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研究前景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人资管理的地位与重要性日益激增。因此,在本文的最后整理出的几条还需研究的方面:
首先,组织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组织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组织文化与人们就业、择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