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人事管理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事管理基本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事管理基本要素

第1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一、公立医院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在以往的竞争中过于重视医疗、科研水平,而往往忽视了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但随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立医院的竞争力也不再趋于单一,对医院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院管理其本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若干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要素组成,人力资源作为贯穿其中的根本要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但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处在传统的静态档案式管理阶段,统计报表、薪酬工资、人事考勤等工作仍在进行简单的手工操作,同时和其他部门的数据过于独立,导致数据之间存在偏差,给工作带来了隐患。此外,伴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数量的不断增长,事务性的工作也水涨船高,人事工作人员被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因此急需引进新的管理系统,以弥补传统这方面的不足。

二、公立医院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条件

首先,作为医院的领导者,要与时俱进,增强信息化意识,增加资金投入支持。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医院领导往往愿意把资金投入到周期短见效快的领域,比如先进技术的引进、大型设备的购置等,这些项目的投入动则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而对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近万元的投入则思量再三。长此以往,医院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虽然短期内见效明显,但不利于医院长期的发展。医院领导应该了解到,一套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让其他共享数据的部门受益。

其次,人事部门及IT部门应该做好调研工作,选择信任可靠的开发公司。要构建一套符合国家相关人事管理制度及规范,又要贴近卫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要求,同时又要适应本单位人事工作现状及长期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并非易事。一般说来,构建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至少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安全、成熟、稳定的原则。这应该是所有信息管理系统都应具备的基础原则。人力资源信息中包含大量的员工个人隐私信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的安全及稳定就不仅仅掌握在人事部门手中,一旦系统不够成熟,导致崩溃或出现漏洞,从而发生信息的丢失或者失窃的情况,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第二,应具备实用性且便于操作。人事部门涉及到多个模块的工作,比如薪酬工资、聘用合同、岗前培训等,各模块之间项目区别又相互相连且各具特色,如果各自独立,则操作会非常繁琐,那么就无法达到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因此,操作简便、模块清晰、层级明确能够大大提高开发公司的竞争力。

第三,可扩展、可共享的原则。医疗行业的制度会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调整,如果信息管理在得不到扩展和更新的情况下,很快就很难满足人事部门工作的需要。同时,如果信息管理系统过于封闭,不能实现数据共享,那么原本存在的信息偏差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最后,人事部门应该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管理系统建立之后,会遇到的一些日常的问题,很难实时通过开放公司来上门解决。为了保证正常运行,人事部门需要对信息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和人事管理知识的双向培训,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三、公立医院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1.为医院发展战略和建设方向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能够实时准确地为医院领导提供全院人员数据,也可制作成报表,配合门急诊量、手术台数等其他数据一起,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数据基础,从而确保发展方向的准确。

2.提高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以往人事部门进行数据统计时,往往进行非常繁琐的手工操作,不仅占去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也容易出现数据的不准确性。而管理系统建立之后,人事部门只需负责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其余统计工作均可在系统内完成。工作人员从大量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使得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

3.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第2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人事部门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021

 

  行政人事总务部既行政、人事、总务为一体的综合管理部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总务后勤管理是公司有序规范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凝聚企业团队力量,使企业进入一个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良好状态。

 

  自20xx年3月23日来公司上班,被担任人事管理员,在此工作中,我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及多年来对人事管理工作经验,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本职工作进行了一个初步计划,现实告诉我“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事”,所以在担任本职工作期间我一边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人事管理工作创新,另一边依然用我的初步计划认真踏实的进行人事管理工作,首先对有关人事管理的文件进行彻底拟制,逐步根据公司大的有关规章制度及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最终对人事管理有了一套基本规范的规章制度。

 

  在9月底因公司人事调整,从10月1日起被晋升为本部门经理(代)并接管行政、人事、办公室、总务后勤事务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以及各部门的配合下,按照公司方针政策,行政人事总务部的工作特点:做好日常对外、对内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进一步强化各项服务工作,为生产经营提供周到快捷的后勤保障服务;储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公司发展,生产经营提供动力支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等。自10月1日起担任部门经理(代)的工作中,也都是围绕上述思路展开工作。努力服务生产经营,适时调整招聘、用工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管理思路。

 

  回首过往,公司陪伴我走过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使我懂得了很多,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关爱,令我明白到人间的温情,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和理解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才能令到公司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彻底完成人事管理有关文件资料,并根据公司的发展逐步完善并下发各部门;对公司及各部门下发的文件资料进行修改完善,并进行会签下发;解释并监督各部门对已下发文件的执行情况,并做进一步指导实施。

 

  2、建立、建全、规范人事档案(新进、离职、调动、升级)管理。

 

  ⑴、重新对现有人员进行了建档工作,现员工档案齐全。

 

  ⑵、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分组建档,便于工作操作和核查、调动和管理。

 

  ⑶、办理公司新进、离职、调动等手续;对离职人员的自离、辞工、病退等实行分类整理存档,便于查证;同时做好调动、提拔人员等档案资料信息保管,月底传新进、离职、调动人员资料到财务部。

 

  ⑷、实行各部门负责人对在职人员的人数每月进行统计,并对离职人员、新进、调动人员作月统计并进行核对,方便了部门、人事、财务查找、结算管理,增强了人力资源管理。

 

  ⑸、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3、人员招聘。

 

  ⑴、各部门传递人员增补单。

 

  ⑵、根据部门人员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合理性招聘员工,以配备各岗位;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如广发招聘信息、网上招聘、定点招聘等各种办法揽用工人才,卓有成效。

 

  4、员工住宿情况。每月对员工的住宿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外宿员工的名单进行上报财务部,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给予住房补贴的发放。

 

  5、严肃劳动纪律。

 

  ⑴、加强考勤管理,在全公司上下协助下抓按时上、下班时间,规范考勤制度。

 

  ⑵、严格考勤制度责任的落实。

 

  ⑶、加强请(休)假制度、放行条管理,对不履行请(休)假手续或未开放行条者、擅自离岗者等,坚决予以查实并作出处理,这样即维护考勤制度的严肃性,又从另一方面激励了在岗员工的积极性,进而大大改善了公司的工作作风。

 

  6、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包括:优秀员工、工资、晋升、调职和其它的核定审查工作;对工牌办理及补办进行核实查证办理等等各项工作。

 

     行政人事部门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021

 

  一、招聘工作

 

  1、一线岗位招聘

 

  对日常招聘岗位进行分析,包括:岗位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岗位梳理等方面。对以上这些入职条件进行分析后,根据岗位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人群,从而选择相应的招聘渠道,找到合适的人员。

 

  我们公司的招聘渠道主要是网络招聘,主要有赶集网,58同城,前程无忧等。通过这x天的招聘,从每天的电话邀约量和到访量来看,工作情况并不乐观。电话邀约量每天都能够达到甚至超出计划,但是到访量却和每天的计划到访量有很大的出入。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我的招聘精准度还不够,对求职人员的求职意向和心理把握的不够,同时也说明了在电话邀约过程中语言的把握上也没有足够力度,没有吸引求职者,没有把公司所招聘岗位的亮点呈现给求职者,所以来访量不高。同时电话的跟踪和回访也不够及时,也错失了一部分求职者。随着人事部人员的配备到位,原有的招聘渠道就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招聘渠道,来满足招聘需求。

 

  2、科员招聘

 

  通过对岗位说明书进行理解分析,明确了各岗位工作职责、胜任素质等基本要素。结合岗位说明书及实际岗位要求有针对性的筛选简历,面试注意事项、问题维度的掌握,在工作实践中摸索经验同时更要做到“宁缺毋滥”。

 

  我刚来公司的时候,人事部科员缺岗较严重,重点以招聘专员为主,后期有招商专员和网络推广需要补岗。在此工程中根据缺岗情况积极与用人部门沟通,及时补岗,满足各部门的用人需求。相对于一线岗位,科员招聘比较稳定,且到岗率高。

 

  二、部门常规性工作

 

  1、日常工作:每日招聘数据汇总,安排人员面试和入职,分析和总结日常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方案。

 

  2、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三、需要改进和提高方面

 

  1、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否认我的执行力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建立危机感,做任何事情都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段尽量往前赶,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及工作效率。

 

  2、加强系统化、结构化意识。完善招聘流程,把每一个环节做“细”做“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业务水平。

 

  3、增强与用人部门及员工的`沟通工作,完善自己的服务质量。

 

  4、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知识,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武装自己,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专业化。

 

  四、x月份工作计划

 

  1、一线岗位招聘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新的店面不断开业,市场部的人员需求量将更大,所以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要以养生师,养生顾问,美容师,前台等岗位为主,加大招聘力度和精准度,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

 

  结合今年劳动力市场情况分析,以后的招聘形势会更严峻,开发新的招聘渠道刻不容缓,要为后期的招聘工作争取时间。其中包括:横幅、看板、海报等宣传资料,及与xx学校的合作事宜。

 

  x月过后是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一个高峰期,此阶段将完成x月份的大部分招聘工作,因此这一阶段非常关键。每日通过各种渠道,信息,挑选人员,组织面试,积极主动招聘。并对一周招聘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并更新招聘信息,保持工作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2、科员招聘

 

  科员招聘相对比较稳定,预计与x月份相比基本持平,主要招聘渠道还是网络招聘。可按用人部门的实际要求进行简历筛选并相邀面试。

 

  3、后续工作

 

  (1)做好来公司报到实习的接待工作,提前安排并且由专人负责。充分体现主人翁精神,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2)跟踪新入职员工工作情况,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尽的努力解决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上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人员流失。

 

  4、建立人才库

 

  人才库资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员工档案资料,包括该员工参加的各种培训记录,和每个月的考核结果优异者在人才库进行登记,如某岗位缺岗时首先考虑人才库是否有工作职能相同或类似的人选,如有合适人选给予推荐。另外就是外部求职者,包括历次投递到我公司较为优秀人员的简历资料(公司职位有限没有录用的),这种人才可进入人才库。此项措施大大缩短招聘周期及招聘成本,更体现出我司对人才储备的系统化、专业化,并且更大程度上激励员工,也符合我司企业文化中“育人”的原则。

 

第3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我国电视媒体业已不是原来的事业管理模式,党和政府宣传的喉舌功能也有所改变,不是完完全全的政治属性,当然经费也由全额拨款过渡到自负盈亏体制。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这对于中国的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树立人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推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电视媒体的发展。人力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以信息为主要服务产品的电视传媒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可以说,我国的电视媒介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可靠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支撑,是电视媒介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电视传媒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二、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陈旧,认识不足

由于以前电视媒体属于事业单位,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严重,其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带有浓厚的人事管理思想,这种思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排斥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配置,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过去,进入电视媒介的主要是由毕业分配、部队退伍、机关调动等渠道,很多员工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人事不合适是历史遗留问题,使得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

(二)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不完善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考核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电视媒介绩效考评缺乏整体性,虽然定性的指标多,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没有确定的考核指标,考评者个人主观影响比较大,这就会影响了考评的公正,公正性。一直以来,电视媒介在进行人员考评时都缺少行业标准。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电视媒介人力资源沿袭事业单位的做法,在日常管理中其事业单位或者机关的风格更为明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的建立,更谈不上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岗位分析,科学招聘,培训,酬薪,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进行设计和应用。

三、电视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重业务,轻管理

虽然电视媒介国家统揽的局面不复存在,可内在管理中还避免不了机关、行政化的痕迹。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功能是主要任务,可是,除了宣传任务完成外,必须符合市场竞争和百姓需求,取得相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行。长期使用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缺乏相应的变革,使得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骤,只是在满足业务的发展,而对内部管理重视不够。

(二)人力资源思想观念认识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其他部门都是在配合工作,这样的思想引导下,本该由各部门和员工主动完成的各项绩效管理工作,却由相关部门催促多次才能马虎去做,这样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由于平时对人力资源中绩效方面的认识缺乏,不做好平时的收集记录,导致考核时成为难点。考核流于形式,分数都很高而且平均化,因为领导碍于情面,害怕影响员工积极向,不愿打低分,很多人的想法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人事管理就进行不下去。

(三)没有系统化的管理

现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进行考核考虑的不是个人绩效水平如何,而是人际关系如何。运行时感觉阻力很大,最后不了了之。同时,对员工没有很好的培训体系,没有系统安排员工的学习,长远来看,留不住有才的年轻人。

四、电视媒介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对策

(一)健全电视媒介人力资源绩效考评体系

首先,要制定电视媒介绩效考评计划。根据考核对象的不同,在“德、能、勤、绩”方面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同时,在制定指标时要注意,不同考评目的对考评重点的要求也不相同:对晋升资格的考评,重点放在能力上;对加薪、奖励资格的考核,重点防在业绩上等等。其次,确定绩效考评标准。绩效考评标准是衡量绩效的尺度,是绩效考评体系的基本要素和中心环节。合理,有效的考评标准才是绩效考评成功的保证。

(二)完善电视媒介人力资源的选拔激励机制

人的需要是复杂多变的,不仅不同人的需要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需要的内容和结构也会因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因此,我国电视媒介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需要类型、特征及其满足渠道,有针对性地对集团员工进行有效激励。首先,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即薪酬管理,广电集团能否吸引并留住人才,酬薪起着重要作用。对工资待遇,要改变计划经济下的能升不能降的分配制度,要建立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岗变薪变,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办法。

第4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一、组织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

在影响组织心理契约关系的所有主客观因素中,员工切身利益的满足水平往往是决定组织心理契约和谐程度的根本要素,员工的切身利益主要包括:

(一)经济利益回报

员工都期望获得与其能力、业绩和贡献相匹配的经济报酬,而组织也往往把报酬作为一种满足员工内在需求的基本要素和手段,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实践中,员工往往会将自己的实际所得与预期回报进行比较,如果其感知到二者相称,就会产生一种相对满足感,工作满意度也随之上升,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固有的心理契约;反之,如果员工感知到二者不相称,则会认为组织或他人侵占了自己的应得利益,工作满意度将会受到打击,伴随而来的往往是消极情绪的产生和工作绩效的下降。

(二)职业发展预期

员工选择加入组织时,通常都有个人职业发展方面的考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投入、工作能力及工作绩效,获取组织给予自己相应的职业发展空间。如果员工通过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投入取得了优异的工作绩效,他们期望组织能够兑现预期的承诺。如果组织不能完全履行预期的承诺,则这部分员工的心理契约就会受到比经济利益被违背更为严重的冲击,这不仅会降低员工和组织工作绩效,更会使员工的忠诚度受到考验,甚至导致组织人才资源的流失。

(三)组织内部氛围

良好的组织氛围能够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工作动力,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产生正向强化。相反,消极的人际氛围往往会使员工的不满情绪短时间内在组织中传播和弥漫,从而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和降低工作满意度。

二、基层央行心理契约构建与维护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逐渐被认可和接受,基层央行虽然已经意识到心理契约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但或由于思路不清晰,或由于办法不多,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职能转变对员工的心理冲击短期内难以消除

随着人民银行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微观业务转向宏观调控,工作性质由管理为主转向服务为主,部分职能尤其是直接监管职能受到削弱,人民银行对工作对象的直接影响力减弱,工作难度相对增加,职工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逐渐被改变,部分职工心理上一时还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二)组织变革客观上降低了员工的职业安全感

出于对基层人民银行未来组织变革不确定性的担忧,部分员工心理契约出现了一些波动,员工身份感缺失、角色模糊感增强、工作稳定感降低、忠诚度相对减弱等问题在基层行相对突出。

(三)组织承诺或暗示不完全兑现易引发心理失衡

在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上,基层央行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如年休假制度尚未得到有效落实、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分配平均化现象依然存在,加之职业发展通道不畅,导致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度降低,进取意识逐渐淡薄,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离职意愿相对增强,从而制约了基层央行有效履职。

三、基层央行心理契约构建与维护的策略选择

(一)规范组织承诺和暗示

在进行组织心理契约管理时,组织及其管理人员的任何承诺或暗示都必须谨慎和规范。同时,从决策的制定、执行到结果反馈,要致力于设计一个组织和职工都能够相互认可的心理契约动态管理模式,以便及时消除相关误解信息,避免或减少心理契约违背所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

(二)开展心理契约沟通

当心理契约违背不可避免地发生时,组织和领导要及时向职工进行合理解释,利用会议、内部刊物、座谈等途径和职工进行充分沟通,并就相关补偿事宜达成共识,以争取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有效降低其引发的负面效应。沟通效果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组织对沟通的重视程度,为此,各级基层行要努力实现沟通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组织越是鼓励加强职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职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就越强,忠诚度也就越高。

(三)强化组织归因干预

实践证明,在某些不可控因素导致心理契约破裂难以避免的情况下,组织的归因干预对职工的态度及行为反应具有调节作用。组织管理者需要善于观察和了解职工的归因倾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意识地对职工的归因加以引导。例如,当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工作士气时,管理者应及时通过沟通和解释,引导职工多做外部归因,促使职工对组织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而当职工个人业绩不佳时,则应向职工提供明确的反馈,使他们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效及绩效水平,并引导职工多做个人归因,使他们认识到组织之所以没有兑现承诺,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未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5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摘要】互联网进入中国已二十年,已经和正在形成三张大网:内容网络、人际网络和物联网络。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我国传统的报业正发生着深刻的革命,省级党报集团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趋势,“媒介融合”、“全媒体转型”成为当下我国报业组织又好又快健康发展,急迫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在互联网逻辑下,我国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省级党报集团面临着复杂的传媒生态环境和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艰巨历史任务,从媒介管理的角度研究省级党报集团创新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学术界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互联网逻辑下省级党报集团的创新发展,试图分析省级党报集团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寻求有效对策,为省级党报集团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

关键词 ]互联网 环境 党报 创新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经过30多年的粗放式高速发展,目前大都遭遇发展瓶颈。对于省级党报集团而言,传媒产业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企业的营销方式、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游戏规则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传统纸质党报媒体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喻国明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最大赢家,它们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它们掌握了最大的权力,它们俨然成为新时代的“世界之王”。【1】因此,面对这些危机与挑战,我国报业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壮大整体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媒介融合,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在发展新兴媒体中的示范作用,积极实施省级党报集团的全媒体转型。

二、省级党报集团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解读

党的十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系统,在机构职能性质上属事业单位,省级党报集团的管理体制、用人机制、聘用制度、岗位设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均属于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所包括的内容,见右表。

三、省级党报集团创新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管理、企业化运作”造成体制上的“三不象”——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目前省级党报集团一般按照事业单位管理,实行企业化运作。这种双重身份,造成了体制上的“三不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政机关,又不是完全的事业单位,更不是真正独立的企业法人。在干部管理上,沿袭党政机关管理模式,班子成员中正职干部任用,一般由各级党委任命:副职干部,则一般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任命。这种管理方式造成了报业集团的党政机关属性依然存在。我国的省级党报集团可以说是兼有机关、事业、企业特点的复合体,是多法人联合组成的事业性质的报业集团。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转企改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省级党报集团将进一步区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构建“事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会有相当难度。

(二)“编制内员工与编制外员工同时并存”——“用工多轨制”带来的困惑。

在省级党报集团内部,编制内员工和编制外聘用人员同时并存,与正式职工相比,聘用人员在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有某种差别。大多数省级党报集团用工形式多样,主要是编制内员工、聘用、人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临时用工等,用工二单位不得不面对人员身份“多轨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根据2005年11月原人事部的6号令《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6年1月1日起执行)和2014年7月1日施行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目前全国一些省级党报集团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少数省级党报集团的领导认为公开招聘弱化了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不利于领导自主用人,表现在对公开招聘工作的消极性。极少数省级党报集团认为目前的招聘工作环节过于烦琐,程序规定过于严格,实施过程要求过细,束缚了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灵活性。目前我国省级党报集团除正式在编人员外,大多自行招聘用人,没有参与当地省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编制外用工大多签订劳动合同,大量其它人员往往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如何定义省级党报集团与个人的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将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现行人事管理的规范。

(三)省级党报集团岗位设置中存在的三对矛盾关系。

一是岗位设置刚性结构与人员动态需求增长的关系。按照国家岗位设置要求,专业技术岗位设岗高、中、初三级总体比例为1:3:6,每层级都有不同比例,各行业也有行业设置标准,不能突破。工勤岗位一、二级岗位不能突破10%,同样是刚性要求。但是依据省级党报集团社会公共服务性质的差别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服务的需求增长,较高层次人员的需求数量和类别千差万别,如何在省级党报集团层面建立科学、动态的调控机制,是岗位设置管理能够持续推进和规范管理的深层次要求。

二是岗位设置管理与编制管理的关系。按中央要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后,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将实行“备案编制内设岗”。其工作机制和制度、程序,急待研究。目前,省级党报集团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二类,其编制都是上世纪90年代核定的。20多年来,省级党报集 团事业快速发展,人员大量增长,编制早已不适应,编外用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目前,在编制部门强调审批控制、要求实行实名制管理的现实状况下,是先设岗位、再报备案,还是先报审备案编制、再设置岗位,需要县级以上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真研究。

三是岗位设置管理与职称评审的关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后,省级党报集团新取得正高、副高、中级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人数远远超过现有岗位空缺数,而且,今后还会不断进行评审,人才源源不断地成长,形成了对岗位设置工作的巨大压力。工勤技能岗位也存在相同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实行岗位设置前,职称晋升后就可以享受相应工资待遇,省级党报集团靠职称评定增加工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并得到社会认可。是严格按岗位空缺数参加评审,还是放开评审、严格岗位控制,坚持竞聘上岗,这些岗位设置管理上的问题也需要县级以上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及时研究协调的工作机制,制定统筹解决的办法。

(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核心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省级党报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目前国内的省级党报集团对全媒体采编人才、多元产业经营人才、优秀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特别是在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产品经营、网络客户经营、创意艺术、资本运用、数字娱乐、营销策划等方面的战略性人才缺乏。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传媒管理体制在很长时间内,存在重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轻管理才能和经营才的缺陷。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核心人才的紧缺,与报业集团人才激励机制、决策机制以及执行机制的运转不够灵活有关,此外,缺乏西方发达国家现代企业(传媒集团)中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也原因之一。我国传媒职业经理人难以获得合理授权,目前国内省级党报集团的授权机制多数仍不够透明,产权不够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

(五)互联网人才发展战略的滞后。

省级党报集团的互联网人才发展战略,是指在互联网逻辑下,省级党报集团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为自身在较长时期内的竞争与发展制定的总体人才发展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的人才实施方案与计划。目前中国大陆省级党报集团互联网人才发展战略大多滞后。省级党报集团应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要求,关心互联网人才、爱护互联网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搭建互联网人才发展的良好平台,为其制定一种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充分发挥优秀互联网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省级党报集团新媒体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六)薪酬激励的单一性——新闻从业者价值实现的不充分,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职业倦怠( 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他们认为,员工与工作在以下六方面越不匹配,就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包括:工作负荷、控制、报酬、社交、公平、价值观冲突等。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为教师、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新闻工作者、警察等。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省级党报集团用工上的“多轨制”会使得聘用人员往往把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员]二的投入和产出相比,如果当他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不相等,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的长期存在会压抑聘用人员的发展,会产生职业倦怠。

四、提升省级党报集团的对策

(一)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进入突破期,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报刊退出机制相关规定、对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和政策,为中国大陆省级党报集团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创新步伐提供了较好的契机。

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指出,鼓励传媒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努力占领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制高点。加快实现收传统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变,打造主流媒体在新闻出版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强势地位。

在组织结构变迁方面,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启动后,为应对直线制、特别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带来的组织内部不同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沟通,省级党报集团开始尝试矩阵结构的解决思路,南方报业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成为全国的先行者。

例1:2012年2月,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物理形态的中央控制台——“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集成中心承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运营,超越传统报纸主导的内容生产系统,将包括采集、分析、传播、营销、服务在内的完整报业组织结构全部模块化、扁平化。

新媒体技术推进当前报业的内容生产部门向平台式的集成模式方向发展,例如“南都全媒体信息集成中心”。面对多样化的竞争者闯入传统报业领域,市场的萎缩必将迫使更多诸如南都的中国报业组织开始新一轮的结构重组。

例2: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媒介融合。

尝试并运作成功的虚拟部门,在原有实体部门之外,设立柔性人才组织的平台。不受编制、官僚层级、传统职能等条件的约束。集团现已成立的虚拟部门包括:文化讲坛部、公共企划部、项目拓展部、资源整合部和新媒体部。成立于2005年7月5日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每次邀请3至5位名人,共议一个文化主题。文化讲坛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文化影响力的改造与经营,将文化的思想通过传播的网络引领社会大众,虚拟部门的创新产生了实际效应。

例3: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集团。

2012年1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专门筹备组建新媒体中心,在该集团规划转型中主要起以下作用:规划设计全媒体发展战略;推动人才选拔,培养全媒体型传媒人才;促进集团全媒体品牌建设,从单一媒体、单一产品转型为多媒体、全媒体的新型传媒集团,努力实现报网互动。

(二)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

国内现有的几十家省级党报集团发展并不均衡。从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态势良好的报业集团对经营体制实施改革创新,尽可能做到适度集权、合理分权,从而实现有效的集团化管理;同时,注重对采编、经营和管理各项业务统筹兼顾,实现了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的良性互动。实现系统协同下的产业形态的创新,实现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市场版图与价值资源的重构。

在互联网逻辑和公民社会的背景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整个社会的公民都有成为“公民记者”的可能,经营体制进行差异化改革成为必然。文化创意产业成省级党报集团发展的龙头产业,成为省级党报创新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例如:2012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所属的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园区一期改扩建工程完工后,实现从老印刷厂房到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形象转变。文化活动运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路径。以创意为先导、以文化为内容、以科技为支撑,成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经营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人才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

省级党报集团从机构属性上分,属宣传文化类事业单位。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六大类组织之一,也是民法通则规定的四类法人之一,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省级党报集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主要承担者,是发展文化、新闻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省级党报集团应有效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一般来说,我国省级党报集团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文化单位,作为知识和人才密集型的特殊产业,其最主要的资产是品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作为报纸等媒体发展的生命线,在其成长壮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是其创新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只有建立全面、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集聚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互联网环境下,省级党报集团应对传媒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改变,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创新变革。转变人力资源发展观念,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真正把人力资源当成资本而非成本。改革和完善薪酬制度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技术职业发展通道,解决技术队伍行政化问题。注重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完善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改善人才结构。

(四)采编业务(报业产品)的创新。

喻国明认为,传统媒体在互联网逻辑下的转型升级中最为值得作为的是扮演好两个方面的角色,一是成为个性化传播和分众传播中标准内容生产的供应者,如一个纸媒,不能只靠一个纸介质完成全部内容的传播,终端落地要多样化,实现其内容产品类别的多样化:二是实现分享经济,构建众包生产的运营方式。互联网将重新把人类有价值的资源在更大限度上重新利用和开发,互联互通就是要解决过去闲置资源无法有效配置的问题,实现新的组合新的利用。

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为例,在新媒体产品方面,以2014年11月20日统计时点,《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平台粉丝2110938人,该集团《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等官方微博的“粉丝”达800多万。2013年8月15日上线的《湖北手机报》,现在有500多万的用户。集团新媒体受众已达3000多万人。2014年7月1日,荆楚网在“新三板”上市,成为省级新闻网站第一股。

(五)发展战略的创新及路径选择。

当前,随着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兴起,中国大陆省级党报集团已步入重大转型变革期。就报业组织而言,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研究如下关键问题:第一,进行外部环境和行业趋势分析。第二,对自身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第三,作战略定位分析。第四,作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分析。第五,处理好继续发展和整合的关系。第六,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第七,科学界定主营业务、非主营业务和新兴业务。第八,进行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的战略选择。第九,兼顾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

当前,国内省级党报集团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报业竞争从单一结构、单一区域的单一竞争进入了复合结构、跨区域的竞争,并且从单一形态向多种媒介的融合竞争状态转变,省级党报集团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报业竞争转变为多媒介的竞争,不少报业集团开始尝试实施全媒体发展战略。

(六)以优质企业文化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在管理中越是利用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则这种管理的成效也就越大。以优质企业文化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以优质企业文化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优质企业文化拓展组织员工的创新能力,以优质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理想的工作环境,以优质企业文化提升报业集团的品牌价值。

第6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人才管理 城市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有人认为,企业偷不走、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企业拥有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人才,这是十分正确的。作为越来越依赖积累知识成长的银行,一定要解决好知识的管理、人才管理。人员素质日益成为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和同业竞争中举足轻重的筹码,已是不争的事实。抓好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注重人力资本管理,力促可持续健康发展,必将是长期摆在城市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城市商业银行的人才问题一直是困绕其发展的核心瓶颈,能否扭转城商行人才尤其是本土化高管人才的“稀缺”局面,将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城商行能否真正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城商行发展,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我们在发展中一定要牢固确立以下几个观念:一是树立“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观念。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汹涌澎湃,作为经济发展基本要素的人才已成为最富活力的“第一资源”,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谁占领了人才高地,谁就能占据事业的制高点,就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先拔头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开发和使用,把求才、知才、用才、育才作为成功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1.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功能定位偏低。城商行是从原来的城市信用社改革而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基本上沿袭的是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方法,所以,其管理理念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工作相等同,仅仅局限于诸如员工调出、调入、工资发放、档案管理等事务。由于未能参与到银行的战略、规划、目标等更高的层面,从而难以从根本上理解企业战略规划,不能有效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目标。

1.2招聘规划方面。目前,城商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都缺少整体性规划,往往是哪里缺人哪里补,招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政策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不能从全行的战略角度把握用人需求。

1.3定位风险方面,城商行突飞猛进的发展、机构规模的大幅扩大、资产总量的大幅增长,使得许多城商行纷纷抬高准入门槛,学历要求抬高到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造成所招聘人员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相符,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人力资源成本,也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浪费。

1.4城商行的培训体制不健全。现代商业银行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其特别强调员工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外资银行历来重视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将员工培训视为实现企业目标、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员工也把培训视为自己应得的一项福利。相对外资银行完整的培训体系,我国城商行无论是在培训制度、机制还是评价体系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1.5员工的职业规划不健全。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提供全面、系统、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充分挖掘人才的职业潜能。在职业规划、人员晋升方面,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大多数城商行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扩大资产规模、如何增加经营网点上,而忽视了对员工自身发展的关注,而且人员调动相对频繁,使得员工对自身发展的前景不明朗,从而降低了对企业的归属认同感,造成城商行人才的严重流失。

2.城市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现已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从概念上讲,知识经济就是整体而言的经济,是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经济;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是知识网络化经济,是知识者经济、人才经济;从形态上,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从功能上看是高效型经济。银行业的竞争将进入到白热化状态,作为知识型的人力集约组织,银行一项十分重要的资产是人才。

2.1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定位,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意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应转变思想,转变计划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法,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来。将人才战略、规划、管理同全行的战略规划相结合,有效支撑全行战略发展的目标。

2.2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细分,发挥巨大的潜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人力资源管理,发挥各人所长,首要任务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细分,找准各自适应的发展空间。确定目标选出好人才,建立人才资本库,制定简便易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量化办法,因行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开发管理制度。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要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要在认真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现状和发展规划(其内容包括:需求规划、补充规划、晋升规划、配置规划、培训开发规划、薪酬规划等)。二要精心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通过自我开发和对口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三要实行使用性开发促使人才的知识积累、促进素质的提高;四要通过政策性的开发,促使人才辈出,核心能力增强。在推进整体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要处理好培养和使用配置、管理三个环节之间的内部关系;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挖掘现有人才的关系。对关键岗位特殊的人才要攻心为上,挽留人才。

2.4营造有利于才能发挥的环境和机制。要尊重人就是无论领导还是员工都有要互相尊重和理解,重视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和潜力,让员工时刻感受到城市商业银行的温暖。管理者要真正做到准确把握“行情”,充分发挥“民智”,深切关心员工疾苦,满腔热忱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扩大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广大员工从灵魂深处把商业银行看成自己的家,自觉地把商业银行兴衰与个人前途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从而激发爱岗敬业和为企业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

2.5建立优胜劣汰激励机制。让企业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潜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价值,就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经济学上有一个“公平比较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认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相比大致相当时,就会认为公平合理而心情舒畅;如果低于别人时,心理就不平衡,甚至满腹怨气。精神激励同样也是“公平比较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同一环境下,当物质条件不是很丰富时,应采用精神激励措施挽留人才。

2.6制订合理的员工培训计划。城商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转变人才投资观念,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人才培养提升至企业的战略规划高度。将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常态化、培训计划系统化,经常对金融业发展趋势、员工培训需求等各方面采取全面、系统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订适合本行发展的长期性培训规划。同时,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

第7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服务质量是经营管理水平的标志,而从业人员的管理又是服务质量的保证。现代酒店业既有吸引员工的环境和工作特点,又存在工作时间长且缺乏规律性、社会地位低而工作要求高、主客收入相差悬殊等不利因素,从业人员的素质、心境、职业道德、积极性等成为酒店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传统的静态的人事行政管理已无法适应酒店业的新变化,应运而生的是在动态环境中,既重视人事管理实务,确保人与工作的最佳组合,更重视员工的社会心理因素,采用现代领导科学手段,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员工的潜能,将员工看作是一种资源去管理,去实现酒店目标的经营管理方法。

一、更新管理思想

(一)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内涵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把对人的重视和尊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酒店的目标、各项计划以及工作安排都应反映广大员工的意志和愿望,对员工的技能、贡献要及时肯定、表彰,以满足其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力求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人际关系环境。

(二)重视个人需求

了解员工个人需求并尽可能地满足,这是现代管理的标志之一。不能简单地把个人正当需求与向组织讨价还价混为一谈。每个员工的需求各有侧重,管理人员应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了解并尽力满足。对于那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工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住房问题、业余生活等,酒店管理者应高度省视。

(三)适当放权,让员工参与管理

这样,既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对管理层的信赖感也随之增强。同时,酒店要建立由下至上的沟通渠道,使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得到反馈,形成民主化管理气氛,从客观上满足员工参与管理的愿望,也使管理者掌握更多的员工动态。同时,力图做到科学用人,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树立选贤任能的观念,变“无过便是功”为“无功即是过”,大胆用人,把员工牢牢地吸引在酒店内,充分发挥其潜能,为酒店发展多做贡献。

二、建立完善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智能系统,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质上是指借助广大员工完成经营目标的过程,即人力使用系统。管理工作如果失去“人”这一基本要素,就变成了“真空”。在酒店这一劳动密集型企业,“人”的因素显得更加重要,酒店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手段,才能真正重视人力财富,利用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

酒店员工工作的失败原因很多,人与事没有达到合理的组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同时,员工因缺乏酒店常识也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果。只有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合理进行人事配合,以“事”为中心,因事设人,才能做到“人”尽其才。

(二)建立岗位责任制

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建立岗位责任制,是实现酒店经济指标和目标管理的根本保证,它是酒店各部门之间协调的书面结果,是酒店服务质量、服务标准以及各项服务程度的基本依据,是酒店经营管理和各项服务的全面章法。酒店在制定服务岗位责任制后,还要保持其相对稳定,以利于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当然,当经营管理策略变化,新的服务标准出现后,岗位责任制也应该进行适当调整。

(三)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与分工协作

不合理的人员配置与分工协作,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低下,造成劳动力的浪费。首先,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合理的劳动定额是酒店编制定员的基础,是合理组织服务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调整分配制度、提高服务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考虑员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制定出切实可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为合理的编制定员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确定合理的人员编制。定员工作直接关系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合理的定员能帮助酒店充分挖掘劳动潜力,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反之,则会出现人员结构不合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在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前提下,注意节省人力资源,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费用,从而,使企业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做好招聘录用工作,建立灵活用工制度

为了满足酒店经营的需要,有计划地从社会上招收录用一定数量的新员工,是酒店人员管理的基本任务。在招聘录用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为酒店补充新的血液,促进员工的合理流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质量,保证经营效果。

为了能够充分使用社会丰富的人力资源,酒店可以根据行业、地区间经济收入不平衡的现实条件,多渠道、跨省市为酒店招收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员工,从而建立灵活的用工制度。酒店可以将工作内容分解,通过工作内容的变换,减少固定工编制,使在职人员心理得到调适。实行店内外帮工制,在非技术性、季节性、短时应急岗位上安排店内人员从事第二职业,使季节性强、忙闲规律突出的岗位得到人员调剂。实行店内待岗和员工流动制,正常的店内流动还促进了内部人才潜能的发挥和优化配置。

(五)进行严格公正的员工绩效考核

员工绩效考核是现代酒店人事部门常规人事行政工作,考核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综合评估,通过公正的考核,酒店可以掌握每位在职员工的工作情况,为员工的晋升和发展提供基础资料,为奖惩提供客观依据,为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提高员工士气创造条件。

(六)充分发挥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激励作用

现代社会,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仍然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对于酒店员工来说,金钱酬劳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随着酒店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与流动加剧,报酬的高低已成为员工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酒店改革工资制度势在必行。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同时要了解员工心理,选择最佳奖励形式,以此激发职工动机,调动生产积极性。

三、把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落到实处,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工作

(一)抓好岗前培训

这是对新员工的入门教育,指员工上岗前对工作情况的了解,它通常包括酒店的期望的理解,工作环境的介绍和酒店规章制度的学习。举行岗前培训是要想达到两个目的,其一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员工和酒店的效益,其二是传递有关工作和必要信息,酒店通过有效的入门教育使新员工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感受到自己是酒店的一员,也很快能被原有员工所接受,成为他们的一分子。同时,能使其在短时期内胜任工作并充满信心。因此,岗前培训必须引起酒店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切忌走过场,把不合格的员工放到工作岗位上去,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

(二)加强在岗员工的操作技能培训

员工培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连续进行。各种形式的在岗培训,可把酒店的制度和规范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操作技能培训是员工在岗培训的主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各项服务工作能否依标准完成。技能培训应常抓不懈,不断让员工掌握最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注重交叉培训,为酒店培养一批一专多能型人才

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安徽绩溪宾馆的经验,该宾馆从改革开放起就注重员工多面手的培训,而即使在国际上,也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CROSS―training(交叉培训)的概念的。酒店的交叉培训可以为酒店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酒店劳动生产率,减少员工流动带来的损失。

(四)酒店必须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投入有相应的回报

对此应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不妨在酒店内建立培训赔偿制度,以尽可能避免因员工流失造成的培训费用的损失。对于某些特殊技术人员可采取由店方保管其培训证书的方式进行控制。

四、运用激励理论,搞好酒店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酒店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服务质量是经营管理者水平的标志。酒店业的员工一方面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果被客人享用而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作时间长且缺乏规律性,社会地位低且工作要求高而情绪低落。如何了解需求与动机,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合理组织人力,掌握领导艺术则是发掘员工潜能、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

(一)需求层次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作为人的需求规律的总结,同样适用于酒店人员管理。特别是在我国中高档宾馆酒店中,在特殊的酒店环境中了解与掌握员工的需求规律并且设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要则是有效调动其积极性的必要措施。

1.员工的安全感问题。就我国目前酒店业的管理来看,对员工的安全感威胁过大,主要表现在年龄问题和制度上。酒店员工年轻化,给员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酒店工作特点决定了其服务人员必须年轻化。一般年轻人在酒店只能工作几年,合同期满后,除极少数人被吸收到二线从事管理工作外,绝大部分则理所当然被灵活的用工制度推向社会。由于缺乏职业安全感,员工普遍存在着混几年再说的短期行为,这在客观上导致他们在工作上缺乏服务热情,更难以与酒店同命运共患难。事实上,酒店应该正视员工的年龄问题。在员工的年龄、工作质量及长远利益上求均衡值。在我国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难免使一些酒店对服务人员过于注重外表与年龄,忽视员工的内在素质和员工的长远利益。

2.管理层次和管理方式不合理,使员工的自尊感无法满足。中高档的酒店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常常采用西方管理方法,使得酒店分工明确,层次分明,逐级管理,组织严密。

3.管理手段落后,阻碍了员工自我实现欲望的满足。尽管酒店里的大多数工作是与客人打交道的,从而具有创造性与挑战性,但是酒店的日常工作却大都是简单而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久而久之,员工必然会对本职工作兴趣的降低,甚至产生厌恶感,酒店管理者应该交替使用管理措施,提高工作兴趣,活跃工作气氛,并在员工目标与酒店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鼓励和帮助员工自我发展,使员工热爱本职工作,在自我实现的追求中,促使酒店管理效果的提高。

(二)双因素理论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所提出的关于影响员工积极性因素的理论。双因素理论提出,激发人的动机因素有两类,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酒店管理者应培养员工较高的责任感,采用民主管理的方法,让员工参与酒店管理和决策,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这也是双因素理论之要义。此外,应按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公平地给予培训、晋升、发展的机会,让他们觉得工作有前途,内心有动力。

通过以上激励理论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论述,可以给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带来一些启示,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激励理论能适应一切环境,所以激励也应随环境变化而作出相应改变,任何一个成功的酒店管理者,都应善于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激励理论来搞好酒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合资饭店劳动人事管理(IM).旅游教育出版社.

第8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一、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

1.医院人事档案是全面、历史、客观反应医院员工情况的个人材料,是各医疗单位集中保存的特殊档案,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档案材料的价值,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保障医院人才战略顺利实施,使档案服务为医院的人才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2.医院人事档案是医院人事安排、薪资调整和职称评定等相关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也是职工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个人经历等内容的文字材料,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医院专业和行政干部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医务人员的流动性不断加大,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以信息化来适应医院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

3.传统的人事档案工作一直采用纸质载体进行保管,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也都是手工的方式,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也很难提高。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只需要将个人信息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就可以反复对其进行查阅和使用,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对医院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和加工,不仅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而且数字档案更易于保存和查询,有效的提升医院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同时,人事档案管理成本也得以降低。此外,通过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对医院人事档案进行信息整合,对传统纸质人事档案信息、馆藏资料进行收集、管理,由传统、落后的档案管理方式,转变为电子化和数字化,实现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提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效率。

二、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1.基础设施设备配备不健全。由于一些医院领导对档案工作不重视,使得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往往采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办法,融办公、阅档、仓库为一间,没有专用的档案阅览室、整编室和档案库房,还有的医院档案室狭窄、潮湿、“八防”设备不配套,极易造成档案材料霉变、虫蛀等。人事档案管理,要想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离不开设备支持,如扫描仪、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目前许多医院档案室技术设备尚不完善,医院不愿投入更多资金,增加档案管理设备,阻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2.缺乏规范、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目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标准建设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虽然我国在纸质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中形成了一整套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但是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等档案信息化标准制定工作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工作中,为了保证档案信息的质量,需要制定操作性强的人事档案信息化标准。但是在实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遵循,因此也就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3.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

素质是一个人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办事、行动、思考等的综合能力,基本要素包括德、能、勤、廉等诸方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所决定的。医院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服务大众的特殊服务行业。目前,医院人事档案工作从业人员工作岗位调动频繁,大部分水平参差不齐,受档案专业教育程度大部分偏低,整体知识结构陈旧,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极不相符,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对策

1.树立先进管理观念,完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作,因此,为了保障人事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依据信息化的需要对各项管理流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控制。还要建立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防止电子档案信息丢失和泄漏等情况的发生。还要不断落实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增强他们的档案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专人负责、管理层主管与部门分管的体系,实行多层次运行,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科学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

2.针对医院人事档案的专业特点,制定人事档案信息化标准。通过建立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相应标准,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实施干部人事档案动态管理。在今天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医院人员流动性较大,医院人事档案信息资料量较大,动态变化性较大,需要建立科学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库,将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库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结合起来,实现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的统一,确保医院人事档案利用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此外,还要建立干部个人电子档案全文数据库系统。一般人事档案数据库在个人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及干部名册和表格的快速生成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对人事干部进行提拔及考察时,需要对其政历、组织鉴定和考核材料等内容进行查阅,这是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无法提供的。所以需要建设医院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系统,深化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效率,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保护实体档案,以实现单位内部管理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要构建完善的人事档案网络管理体系,使人事档案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联接,实现干部档案网络化管理。

第9篇:人事管理基本要素范文

在年终的时候进行工作总结,有利于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回顾,以便对来年的工作中进行计划。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招聘专员工作计划合集,希望能帮助到您。

招聘专员工作计划一

为了规范招聘专员工作流程,提高招聘专员工作效率,总人资部针对招聘专员制定周工作计划如下:

一、日工作流程

1、招聘日报表汇总。

2、刷新网站:58同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万行教师人才网,当地人才网。

3、设定日招聘计划:筛选简历多少份,电话邀约面试多少人,分别从哪些网站筛选。

4、筛选主动投递简历:原则上当日所投简历,次日下班前有回复并按要求填写《招聘日报表》

5、网站搜索简历:每份简历一定先仔细预览,确定符合条件之后再点击下载,电话邀约,以免浪费简历数。

6、电话邀约面试,做好电话访问记录,认真填写《招聘日报表》:电话未接通做好记录,次日再联系;如下载简历电话号码错误、非本机主、空号等,发送面试邀请邮件,并做好记录,方便简历兑换(58同城可直接兑换)。

7、发送面试短信给电话邀约成功者:短信内容包括公司名称,面试岗位,面试时间,面试地点,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8、拨打电话时间尽量避开早上9:00—10:00,下午:13:00—14:00,话术规范,语气温和委婉,有耐心,一定礼貌用语,切忌让对方反感,在电话中争吵。

9、面试接待,进行初试。

10、中途时间可完成领导交办临时事项,及突发事件处理。

11、总结当天工作,发《招聘日报表》指定邮箱。

二、周工作流程

1、参加部门会议:总结上周招聘工作,找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议中提出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各部门确定招聘岗位及人数,制定本周招聘计划。

3、实施招聘工作。

4、招聘渠道维护

5、分析招聘情况,完成《招聘周报表》,发送指定邮箱。

6、汇总各校区招聘报表,分析招聘情况,总结问题。

招聘专员工作计划二

1、招聘时间安排及需求。

根据公司下阶段的发展战略及对人力需求的总体规划,8月份至9月份招聘组将完成的招聘职位、招聘人数,以及具体招聘负责人安排如下:

2、加强各个环节的沟通。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引起的,而又有70%的问题可以通过沟通得以解决,前期因沟通不畅及不及时引起的问题在本阶段招聘工作中要注意解决。

3、一旦招聘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应当在八月中旬考虑加大猎聘力度。

4、在进行现阶段招聘工作的同时,不断注意后续人员需求状况,根据集团各阶段人员需求状况作出分工调整人员招聘时招聘组的主要核心工作,因此,招聘组要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集团人力资源在招聘这一模块的体系,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存在的各类问题及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和完善,使招聘工作规范化,流程化,满足集团发展过程中对人员的需求。

5、启动校园宣讲,加强校园招聘,储备优秀应届毕业生。

扩展招聘方式,可以考虑专项招聘,例如品管类技术类人员直接去学校签约合作、优秀的保安人员可直接跟军队联系招聘退伍军人(在考虑会否给企业带来企业风险的基础上)等等

人力资源工作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体系,我们已经迈出了前两步,之后的路如何走才能顺畅取决于企业战略决策和人力资源工作的执行力度。为加强整体人力资源工作,提升格局和高度,人力资源部必须加强自身的修炼,所以在XX年人力资源部将继续坚持XX年提出的部门成长三驾马车并行的理念,即:专业+品格+关系。通过专业学习与考试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国学与历史提升品格,通过与各部门加强沟通增强员工关系。

招聘专员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人员调配管理本年度重点做好新兴工业园投运期间的人员调配工作。

1、根据公司新的体制设置及人员定编,抽调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到工业园工作,使技改项目投运后,能够正常的安全经济运行。

2、根据公司各部门、单位人员岗位定编、缺编情况,随时作好调配工作。及时、准确下达人事调令和人事指令,力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佳合理配置。

二、劳动合同管理做好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及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本年度重点做好20xx年6月30日194人劳动合同到期员工的续订工作。针对本次续签工作,在今年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需进一步运作新的管理办法,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拟采用中期(2年)、短期(1年)合同,对部分人员采取不再续签合同的管理办法。

三、人事考核评价为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正确把握每位员工的工作状况,建立公司正常、合理的人事考核评价制度,从而为员工的奖惩、晋升、调整等提供客观依据。根据公司目前生产经营状况,制定人事评价制度,进行人事考核评价。对不合格人员实行在岗试用、待岗培训或转岗,以保证员工队伍的高效率、高素质。

四、奖惩管理结合公司实际,对在生产、科研、劳动、经营管理等方面,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分别给予奖励。对有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情况的员工,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五、人才储备工作根据公司现状,结合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型人才交流洽谈会,直接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获得技术过硬、品德优秀的人才队伍。拟在20xx年招聘应届大学本科生10名左右,专业主要有:热能与动力专业5—7人,电气专业2—3人,化学专业2—3人。

六、员工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证年审工作:随着对人才资源的进一步重视,职称评定等项工作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与重视。

1、做好20xx年度公司员工申报职称工作的办理,重点做好申报初级及中级职称人员的手续办理。

2、做好公司员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年审与办理工作。按照劳动部门要求,做好职业资格证书年审工作,同时根据实际适时做好职业资格证的申报及办理。

七、其他人事管理工作:

1、做好员工季度劳保及劳动用品发放及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员工劳保用品的补充及相关制度修订工作。

2、做好员工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齐全性、保密性;

3、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办理员工的辞职、辞退、除名、开除退厂手续。严格退职手续的办理,做好退职员工钱、财、物的交接监督,不留后遗症。

招聘专员工作计划四

一、招聘工作

1、一线岗位招聘:

对日常招聘岗位进行分析,包括:岗位工作内容、任职资格、岗位梳理等方面。对以上这些入职条件进行分析后,根据岗位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人群,从而选择相应的招聘渠道,找到合适的人员。

我们公司的招聘渠道主要是网络招聘,主要有赶集网,58同城,前程无忧等。通过这20天的招聘,从每天的电话邀约量和到访量来看,工作情况并不乐观。电话邀约量每天都能够达到甚至超出计划,但是到访量却和每天的计划到访量有很大的出入。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我的招聘精准度还不够,对求职人员的求职意向和心理把握的不够,同时也说明了在电话邀约过程中语言的把握上也没有足够力度。

没有吸引求职者,没有把公司所招聘岗位的亮点呈现给求职者,所以来访量不高。同时电话的跟踪和回访也不够及时,也错失了一部分求职者。随着人事部人员的配备到位,原有的招聘渠道就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招聘渠道,来满足招聘需求。

2、科员招聘:

通过对岗位说明书进行理解分析,明确了各岗位工作职责、胜任素质等基本要素。结合岗位说明书及实际岗位要求有针对性的筛选简历,面试注意事项、问题维度的掌握,在工作实践中摸索经验同时更要做到“宁缺毋滥”。

我刚来公司的时候,人事部科员缺岗较严重,重点以招聘专员为主,后期有招商专员和网络推广需要补岗。在此工程中根据缺岗情况积极与用人部门沟通,及时补岗,满足各部门的用人需求。相对于一线岗位,科员招聘比较稳定,且到岗率高。

二、部门常规性工作:

1、日常工作:每日招聘数据汇总,安排人员面试和入职,分析和总结日常招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方案。

2、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三、需要改进和提高方面:

1、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否认我的执行力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建立危机感,做任何事情都给自己定一个时间段尽量往前赶,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及工作效率。

2、加强系统化、结构化意识。完善招聘流程,把每一个环节做“细”做“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业务水平。

3、增强与用人部门及员工的'沟通工作,完善自己的服务质量。

4、深入学习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知识,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武装自己,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专业化。

四、10月份工作计划

1、一线岗位招聘: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新的店面不断开业,市场部的人员需求量将更大,所以在以后的招聘工作中要以养生师,养生顾问,美容师,前台等岗位为主,加

大招聘力度和精准度,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

结合今年劳动力市场情况分析,以后的招聘形势会更严峻,开发新的招聘渠道刻不容缓,要为后期的招聘工作争取时间。其中包括:横幅、看板、海报等宣传资料,及与美容学校的合作事宜。

十一过后是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一个高峰期,此阶段将完成10月份的大部分招聘工作,因此这一阶段非常关键。每日通过各种渠道,信息,挑选人员,组织面试,积极主动招聘。并对一周招聘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并更新招聘信息,保持工作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2、科员招聘:

科员招聘相对比较稳定,预计与9月份相比基本持平,主要招聘渠道还是网络招聘。可按用人部门的实际要求进行简历筛选并相邀面试。

3、后续工作:

(1)做好来公司报到实习的接待工作,提前安排并且由专人负责。充分体现主人翁精神,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2)跟踪新入职员工工作情况,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上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人员流失。

4、建立人才库:

人才库资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员工档案资料,包括该员工参加的各种培训记录,和每个月的考核结果优异者在人才库进行登记,如某岗位缺岗时首先考虑人才库是否有工作职能相同或类似的人选,如有合适人选给予推荐。另外就是外部求职者,包括历次投递到我公司较为优秀人员的简历资料(公司职位有限没有录用的),这种人才可进入人才库。此项措施大大缩短招聘周期及招聘成本,更体现出我司对人才储备的系统化、专业化,并且更大程度上激励员工,也符合我司企业文化中“育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