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21-0170-01
1 企业管理现状与需求
1)现状。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是以伴生气处理,并对回收的轻烃进行深加工处理的大型石化企业,下属生产单位主要有二气厂、三气厂、丁烷厂、轻烃站等。这些生产单位根据运行需要,全部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业控制技术,普遍实现了区域内的信息化、自动化运行。然而,目前各套系统仅在其各自生产单位运行,相对分散,各自独立,没有一个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的信息管理平台。各类生产数据、信息资源等以分散应用为主,无法实现集中,形成信息孤岛,更无法实现全厂共享和协同工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套控制系统功能的延展和发挥。同时,也使管理层、决策层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一线生产运行状况,造成指挥、部署、决策相对滞后。
2)企业需求。当前,全厂迫切需要采用企业级生产调度系统来建立全厂统一的控制系统信息集成平台。通过生产调度系统把全厂各分厂的控制系统连接起来,把各分厂分散的自成体系的监控系统以分区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实现管理层与控制层的集成,并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支撑平台。
3)项目实施意义。基于现有各套装置的自控系统,建立一套全厂性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打造数字化工厂,是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必然趋势。该系统能够实现远程、实时查看装置生产动态,进行装置工艺参数分析、调整和优化工艺流程,使装置保持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动态考核班组,强化班组管理;实时生成统计报表,对生产能耗和生产利润、能耗、损耗实时计算,为节能降耗提供数据,从而间接或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 系统实现的功能
该系统具有流程图浏览、实时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查询、实时报警监视、历史报警查询、直线报警监视、数采状态监视、工艺参数分析、事故追忆、班组考核、装置物料平衡跟踪 、生产利润在线查询、通用调度报表等功能。列举一下典型功能:
工艺参数分析:可以对每一个工艺参数做出分析,查看一段时间内的趋势图,求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合格率,平稳率,偏差,最长超标时间,累积超标时间等分析数据。可自由定义考核上限、下限、正常值,并可在其趋势图上绘出考核上限线、下限线、正常值线,以便于分析数据。
班组考核:对班组的工艺操作水平做出合理及时的考核。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工艺参数考核、报警考核、产量考核、收率考核。对班组各重要的工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科学、公正的结果,并能计算出各工艺参数的平均值,偏差、合格率、超标时间等。
报警查询:应用软件可对系统内的所有报警进行浏览和管理。 可选择特定位号, 可选择特定时间,并可用不同的颜色显示特性,从而对以往任何时间操作出现的报警做出方便,快速,准确的查询。
历史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查询可以在客户端浏览、查询实时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并以曲线方式显示,以方便工艺、技术人员对某个参数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掌握规律和优化参数。
物料平衡:计算物料平衡中装置材料的进出情况、产率情况及损耗情况,实时反映装置的运行状况,为技术人员进一步优化装置工艺提供依据。
WEB:该系统可以通过IE等浏览器,简洁地实现流程图浏览、实时数据浏览、报警查询、历史曲线、直线报警、故障追忆、现场视频查看等,使管理决策者不再受到地域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掌握装置运行状况。
3 系统架构设计
天然气处理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由实时数据库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网上子系统和生产实时管理工具包四大部分组成。该系统是基于Web(B/S模式)的DCS数据监控系统,可使企业的管理人员不需要亲临生产现场,就可以从有浏览器的计算机上掌握一线生产信息。它打破了管理网络和控制网络的分离,使控制信息走出中控室,使厂级管理人员能够更及时地了解整个工厂的生产状况,方便生产调度;同时通过分析现场数据,帮助管理人员作出更加合理的决策;在安全措施有保证的条件下,还可以到Internet网,让管理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对系统进行监控。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1)DCS、PLC 通过 OPC 服务器向中心机房数据服务器传送过程数据,所有 OPC 服务器通过 VPN 转换为安全链路,通过 Linux 隔离机发送到数据服务器上。
2)三气厂一期、二期装置的六大机组震动、位移、速度、间相、轴温等关键数据通过连接线接入 DCS 系统,继而利用 OPC 传送至数据服务器中。
3)化验室手动输入数据和手动报表数据通过系统客户端输入数据服务器中。
4)在线色谱分析仪的化验结果通过 TXT 文本交换进行数据采集。
4 效益分析
随着这套系统的运行,将极大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大大加快了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和生产的自动化,更好地保障生产装置的最佳运行,使之产量最大化,同时决策层有了更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预计每年为企业直接和间接创造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功能需求
铸造企业,由于其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生产涉及到铸造工艺设计、造型(制芯)、模具、熔炼、浇注、清理,质检等多个工序,想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对必须对生产管理的要求较高。就目前我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信息交流不及时。比如在产品造型要求方面,工厂人员的产品图纸与顾客的要求不符合,往往导致了生产成功的产品也成了废品。更甚者,上方在图纸交流方面会有不知对方所云的感觉,最后才发现同一个产品双方所拿的图纸各有不同,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库存盘点太耗费时间。我公司有时会把甲厂生产的毛坯送到乙厂加工,而乙厂有可能会同时收到来自甲厂和丙厂的毛坯,这就增加了库存盘点的困难。而且我公司一年盘点两次库存,我们所的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丢失毛坯、半成品甚至是成品,导致损耗增大。最后,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生产过程控制不够严格,特别是在熔炼和浇注这一块,温度与时间拿捏不准,很容易报废产品,导致不能够及时给客户发货,影响了公司信誉。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工序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铸件质量得不到保证,材料能源消耗大,废品率高。因此,开发一套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证铸件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2系统功能设计
2.1功能模块本系统是通过对我公司现有生产流程、影响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因素员工工作时所遭遇的一些困难等方面的分析总结,现将本系统划分为基本信息维护、生产过程控制、库存管理,计件工资管理子系统。在软件使用设计中,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建立本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下面是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图,如图1所示。
2.2功能分析生产管理首先要客户向销售部门提交自己所需产品的订单,销售部门通过公司现有的生产技术及各方面的条件审核该订单是否投入生产,审核通过后,根据现有的模具、工艺及原材料等因素制定和所需物料订购清单和生产计划单。同时,将所需物料订购清单传递给订购部门惊醒采购,将生产计划单传递给车间和库存管理部门,车间将依计划进行产品生产,库存管理部根据公司的生产速度向客户提供一个大概的发货计划。最后,车间将生产好的产品传递到库存管理部们,库存管理部与客户核实确定后,依次发货。下面是生产管理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系统中,基本信息维护子系统的功能是对职工、客户以及产品信息的维护,主要是对产品信息的维护,其中包括我公司的产品大类、材质号以及所需配件等,比如不同产品的价格、重量、材质等因素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修改维护。我公司采用产品分配到个人的制度,比如这A系列的产品归A职工管理,那么职工张某必须对A系列的产品有深刻的了解,当客户对A系列产品有疑惑时,可以直接找张某,及时处理问题。因此,该子系统设计了职工和客户的维护信息,避免了出了问题无人解决这一难题。生产过程控制子系统的功能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产品不合格因素的记录。铸造生产流程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生产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因此,该子系统通过工艺项目的维护、生产流程的设置、不合格因素的记录以及参加生产人员的控制间接的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该子系统之所以把产品不合格因素单独成立一个模块,主要是通过对该模块所记录数据分析后,进行改善,增减产品的合格率。库存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提供物料出入库清单,包括物料名称、技术参数、规格、出入库数量、出入库时间、经办人、出入港口、客户等。还有提供库存物料清单,让我们随时可以了解现有库存情况及时处理问题。计件工资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必须进行人工维护的项目、该项目的维护费用和维护人员。因为我公司的技术限制,需要人工操作的项目还很多,因此该系统必不可少。
3系统界面设计
该系统在界面色彩设计中,我使用了不同的色彩搭配,但数量不多。而且我在不同的功能模块采用了不同的色彩划分,功能相似的模块我才用了颜色相近的色彩来表达,以方便用户区分记忆。因为在界面中使用的色彩过于单一,会使在使用交互的过程中缺乏趣味,而色彩使用过多也会让用户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在界面中找不到重点,使人容易疲劳,因此色彩的使用不宜单一也不宜过多。由于发系统作用的特殊性,导致了用户工作时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很容易让人产生心里烦躁的感觉,因此我采用了比较容易让人心理安静的色彩。在整体布局设计中,界面元素的编排符合人机工程学中视觉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布局,既保证界面的美观又要保证界面中元素和信息的完整性,这样设计有利用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在界面文字和图标设计中,要注意文字与其他元素在界面中出现的比重,因此我尽量用准确简洁的文字描述信息,避免重复、意思相近的文字或不适合的措辞,以免给用户带来顾虑。图标的设计符合用户的生活常识、工作学习经验以及习惯,避免了太过于艺术的图标,而且图标之间要有明确的区分,使用户容易区分不同的图标代表的不同功能。在系统的界面设计中,除了注重界面的结构、美观的外观,更是注重以用户为中心,遵循可用性设计原则。因为系统的设计者具有深厚的计算机使用基础和界面设计只是理论,而系统的终端使用者-用户并没有,因此,在设计工程中,要使用用户语言自然化,将用户的记忆负担降到最低,减少用户容易出错的操作及好出错的信息,界面中设计系统帮助,增加系统的易学性。确保系统在开发完成后的使用中,不论是新用户还是就用户都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减低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让用户从主观上对系统满意。
4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本系统是建立在Windows网络平台上面,分为网络版和单机版,适用于局域网,也可以过渡到Internet网络。该系统加密性极强,所有用户都被要求从统一登录界面登录,每个人的登录密码各有不同。系统在开发运行一段时间后,在得到用户的反馈后进行了修改,现在已经稳定运行一段时间,下面是螺钉材质录入界面,如图3所示。
5总结
近年来,国家烟草局持续深入推进YC/T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达标工作,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但是,在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常常对于潜在安全因素的发现与管控、危险源的排除以及安全档案、隐患数据的应用与分析还有差距与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自动保存与检索、分析与判断运行机制,不能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有效支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上水平。鉴于此,要在持续强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基础上,如何实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应用与实践,将是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通过信息系统的大数据积累与判断分析功能,能够大力提升企业的预防型安全管理效力。
1 卷烟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安全管理作为支撑企业管理的关键核心,始终得到企业各级领导及员工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提升,办公OA系统、ERP、MES以及EAM装备信息化等系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支撑企业各项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更是企业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捷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部分卷烟企业还未能够将信息化与安全管理有效融合,对于有效利用信息化提供的高效、及时性方面还不能够达成共识,这一情况除存在一定的意识淡薄、资金缺少、技术匮乏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1.1 安全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偏低
根据大多数卷烟企业的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相对处于企业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较弱的层级,对于信息化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存在一定的障碍,而作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前瞻性的技术特点,在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方面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造成系统建设的技术壁垒。
1.2 安全信息系统投入风险较大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种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设计、统筹实施与有效实现,在企业涉及安全建设方面的投入需要多方面的审核与把关,相对投入资金较大、周期较长、风险共存,在与企业相关系统集成中存在不确定性、融合度低等风险,影响到系统的建成效果,以及企业领导层的决策。
1.3 安全信息系统建成模式单一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模式还比较单一,可借鉴与实践的经验相对较少,在建设中以信息化建设为主导推进,以信息化工作梳理流程、建成模块、系统实现,在投入运行中以安全管理为主导理论,如果不能够有效实现工作流、业务流、信息流的前期整合,不能够有效分清“主导”要素,必然会造成信息系统运行的冲突与障碍。
2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内涵
借助于现代高效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用系统性、流程化、模块化的建设理论为基础,强化安全管理的PDCA过程管理方法,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化、信息化、系统化,持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等级水平。信息化的安全管理从安全基础管理、过程控制及效果监督等形成有效的执行系统,有效改善了安全管理从“结果导向型”向“过程控制型”转变;系统化的安全管理从影响安全的各项因素入手,深入统计与分析、决策与判断,逐步形成科学性、有效化的决策体系,用系统化的全过程预防控制方法,将传统的“被动事故处理”向“超前隐患预防”转变;体系化的安全管理借助于安全工作组织架构、资源实现、过程方法、监督考核、持续改进等,夯实安全基础,筑牢安全防线,实现安全管理从“简单粗放”向“精益标准”转变,有效促进企业一体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3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内容
卷烟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理论基础来源于YC/T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严格依据行业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依托烟草工业企业独有的目标体系、治理结构、管理流程、现场监控、应急处理等安全管理特点,运用先进的虚拟化、网络化、电子化及信息化手段,将安全管理全过程中的工作指令、指挥调度、预警处理、信息反馈等实现数字信息化、网络化,集中存储与应用,并且运用自身的关键命令参数设置,及时有效地做出综合评价及分析判断,快速处理各种信息源的数据与差异,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动态化和高效化,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先进性、系统性、快捷性的技术支撑。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硬件、信息系统软件三个基本框架,涉及信息收集、数据分析、评价判断、信息反馈、决策执行、应急处置等六个系统模块。
3.1 安全管理体系
以烟草行业安全标准化理论为基础,以“人、机、料、法、环、测”关键要素为核心,运用系统论工作方法,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化、标准化、体系化、系统化管理。安全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的基础框架,对于信息系统的组成范围、人员分工、工作流程、应急处理、预案演练、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与要求,确保安全信息系统的有效建成与组织落实。核心要素包括安全方针,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控制,法规和其他要求,安全目标,安全管理方案,结构和职责,运
行控制,测量和监视,审核,管理评审等10个方面。
3.2 信息系统硬件
安全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依托于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运行效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信息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数据服务器、核心网络、应用终端三个系统平台,配套组件包括安全与备份设备、应用服务设施、集中监控与管理设施等,共同形成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硬件平台。
3.3 信息系统软件
安全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是业务流、工作流,关键点在于安全信息的有效集成和全面共享,即实现将关键的准确的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及时地传输到相应的影响决策人的手中,从而为企业的安全运作决策提供强力支撑。依据烟草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系统理论与实践应用,结合卷烟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特点,运用PDCA过程控制方法中,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大致分为六个核心功能模块。
3.3.1 信息收集模块。信息收集的来源在于人、机、设备方面的基本信息、潜在危险源、异常报告及事故处理等,包括数据的分类标签、获取系统和存贮系统、传输系统。对于相关数据的获取范围、数据大小及响应时间应做出规定要求,每种数据获取系统中都应有检验数据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的数据质量系统。
3.3.2 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数据范围与应用,结合不同数据在各个体系功能中的作用模式,建立符合不同要素标准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算法,利用电子自动运算与合成,对所有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要持续关注数据的整体性、关联性分析,建立有效数字分析模型。
3.3.3 评价判断模块。应建立对应于企业实践的安全指标体系模型,运用信息化的逻辑算法比对数据分析结果的符合性、异常性及突变程度,以做出相应的反馈与动作。
3.3.4 信息反馈模块。在应用层与决策层搭建有效信息通道,保障所有数据流、信息流始终畅通。建立信息优化系统,对反馈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与筛选,合理辨识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
3.3.5 决策执行模块。决策模块响应底层数据收集、分析与评价机制,实现信息双向互传,具备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与策略,用正确的数据传达正确的指令,通过方案决策系统决定控制策略,形成共同协商、高度集中的执行决策,从而形成闭环的信息体系。
3.3.6 应急处置模块。积极响应应急管理要求,对异常、突发数据与对象采取应急与处理措施,以消除潜在隐患及降低损失最小化为原则,避免事故发生或再发生。
1 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新开工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技术作用。在项目施工之前要有规划,制定安全管理专项方案,对关键的施工方案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多方比较选取科学、合理、经济效益高的方案。
针对项目独有的特点采用既先进又科学的安全生产技术,规避技术落后、能耗高的安全生产技术,具体是在施工方案中积极采用在行业中运用范围最广泛、发展程度最高、最受客户信赖、成本控制合理、安全系数高的技术。在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在传统技术中穿插创新型技术的应用,使工程尽善尽美。例如,对于基坑开挖的方案,有很多种可供选择,能选择开挖放坡的设计实施方案,也能选择锚杆支护或是使用锚钉墙等的其他方案。选取哪种方案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总体安全性的高低。
2 安全防护设施的更新
安全防护设施属于施工环境中的一道重要安全防线。防护措施包括人员防护、临边防护、洞口防护、通道口以及电梯口的防护等。安全防护设施的创建对施工现场来说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施工能够安全、顺利地开展,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率。但是很多工地仍选择钢管搭配安全网的防护措施,这种措施成本高且效果不佳,尤其在本质安全方面具有封闭性不佳、脆弱易损坏、稳定性不好的缺点。依据标准构建的定型化、工具化的防护措施成本低、外观简洁整齐、持久性强、易搭建也易拆除、方便回收利用,最重要的是安全性高。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既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又需具备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若在一个新开始的施工项目的主干道上分别搭建钢管防护、定型化围栏防护,通过对安全性、文明施工及成本三方面的比较,就能看出孰好孰坏,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程度的重要体现。
3 特种设备的技术改进
特种设备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控制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的对象,特种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总安全事故的比重较大,特种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不仅导致经济上的重大损失,还常常伴随人员伤亡。为此相关部门应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有足够的重视。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遵守严格的验收流程,并遵循定人定机的制度,对于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一定要进行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持对应设备的合格证书上岗。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趋于年轻化,依据通常施工项目的工作强度,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施工作业,操作人员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也由于施工现场状况复杂,使其难以分析出足够准确的信号及指令。有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玩心重,安全意识不够高,设备运行中玩手机、听音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诱因。要彻底消除这些现象,既要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采取安全教育,又要增添冗余安全度方面的设计,相关设计包括机械连锁装置、在驾驶室加装监控提示装置、指纹识别装置、防碰撞装置等。
4 临时用电的改进
施工用电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力使用中的触电事故也时有发生。施工项目可利用TN-S系统配置“三相五线制”系统,这样不但加强了触电保护方面的措施,而且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没有不利影响。系统配置的关键放在对PE线及重复接地系?y可靠性的把控上,在配电系统的使用中确保对电的安全使用。在施工现场要对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配电系统的规范性进行把控,禁止私拉乱接、分配电箱与开关箱设置的混用以及用电设备未接漏电保护器,电气控制装置设置得不合乎安全规范等现象,特别是要加强移动式开关箱在施工现场的使用的管理及控制。有的项目在专业电工人数上设置得不够,经常出现无证电工私自拉接电线的情况。要想消除上述对用电安全不利的因素,既要严格遵守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又要在安全用电技术方面不断的创新。
新型开关的采用能够规避很多不安全因素,实现用电安全。其具体方式是在开关箱内安装合适的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添加对线路用电情况提醒用的指示灯,并在箱体外部安装插座,运用滑动块对插座的使用个数进行控制。这样既能够达成“一机一闸一漏一保”的工作模式,消除私拉乱接的现象,又能够降低电工的工作强度,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用电及规范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5 门禁系统的运用
施工项目的管理方式中最受推崇的是实名制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实名制的运用对于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避免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出入登记、恶性讨薪等问题的管理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对施工现场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能够有力地屏蔽外界干扰,也有利于构建文明的施工环境。在施工现场的大门上设置门禁系统能够实现人员考勤登记及工时统计,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此处要求员工都佩戴安全帽,这是安全、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也是对实名制及封闭式管理作用的有力体现。
门禁系统的设置方式包括刷卡、刷身份证、指纹或面部扫描等种类,现阶段效果最好的方式是指纹或面部扫描。门禁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实名制管理的准确度,若能加上语音识别的方式,效果则更佳。在施工现场的大门处也能体现出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及标准化管理推行效果的优劣。
6 构建安全体验区
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是施工项目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续完善更新的事业,安全教育的形式也应该不拘一格,其中安全体验区是一种比较好的新型教育形式,直观且具有震慑性。在安全体验区中施工人员能够真切体会到各种不当操作行为导致的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失稳等事故场景,使施工人员意识到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常用的却往往忽略的安全措施的重要性。通过安全体验区的教育活动,能够显著提升施工人员对于不安全操作行为及潜在安全事故的警惕效果。
安全体验区这种新型的安全教育形式可以成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应用的典型案例。施工项目管理部门应积极构建安全体验区,多多开展观摩、体验的安全教育形式,对安全事故的逼真体验比耳提面命安全措施要有效得多。
关键词:生产运营;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18-02
企业发展壮大需要首先做好内部的建设,尤其是内部运营系统的搭建和信息化系统的运行,中国黄金集团是我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集团发展遇到了瓶颈,需要迫切的首先从自身上找原因。
一、当前中国黄金集团的生产运营管理现状
目前来看,从黄金集团生产运营管理的现状来看,生产运营管理与集团总部作为生产运营中心定位的要求差距还比较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划方面
生产计划由综合计划部负责,由各单位进行编制上报,然后根据集团需要调整,下发各单位执行。各单位执行情况的相关数据每月一次报财务部,集团每月一次经济运行分析由综合计划部进行,简单针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对比。
(二)成本管理方面
近几年集团整体成本逐年增加;由于地质条件、人工成本、原材料采购、设备能耗、管理费用等因素各不相同原因导致各企业之间成本差异比较大;成本管理意识不足,成本控制能力较弱;公司外购金精矿加工毛利率低,成本高。
(三)采购方面
目前的集中采购主要包括技改项目所需的设备及物资采购;矿山所需的物料大多是企业自行采购,比较分散。
(四)设备管理方面
目前集团总部专门的设备管理职能缺失;未建立基本的设备管理台帐,对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了解不足。
(五)安全环境方面
集团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整体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紧急预案制度,2004年和2005年各发生了一起较大事故,2006年没有发生较大事故,较大事故减少,但近几年发生了较多的安全生产事故,生产矿井已有9人死亡,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二、对当前中国黄金集团的生产运营管理的总体评价阐述
(一)计划方面
计划的制定与运行的监控职能分散在两个部门,对下属企业实际情况掌握不足导致计划指标的合理性大打折扣;运行数据统计上报财务部,财务部无法对其合理性进行有效判断;运行分析的职能由综合计划部承担,对下属企业实际运行状况无法掌握,导致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成本管理方面
集团缺乏对各企业成本的分析及分类管理控制措施(如定额管理),没有针对成本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控制办法,如采矿外包环节的控制;低原料自给率使公司生产成本高企;生产技术工艺采用传统方法多,技术创新和应用不足,导致物耗能耗成本高。
(三)采购方面
集中与分散采购的物资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通用的大宗原材料、药剂等分散采购不利于整体成本的控制,可以实行集中采购,以建立规模优势和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保证物料需求;对各企业用量较少或特殊的物资可由各企业自行采购。
(四)设备管理方面
大型设备的管理对矿产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对于设备的总量、成新率、完好率、利用率缺乏有效管理;对于不同设备缺乏相应的定额管理;缺乏相应的设备管理流程,如大修、检修等;相关的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五)安全环境方面
安全环保工作仍需要强化细节管理;集团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个别单位对安全管理和环保重视程度不够。
从管理职能分布现状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集团总部层面生产管理职能过于分散,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生产管理职能的发挥,影响生产管理系统运行的效率。目前,生产管理核心职能分布在生产技术部,综合计划部,财务资产部,这种管理职能过渡分散,职能弱化,同时增加了沟通和协调的工作量,影响生产管理职能的专业职能的发挥,降低了运营效率。建议将分散的职责合并,成立专门部门统一组织生产管理工作,这便于工作更好开展。
三、黄金集团生产运营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管理职能定位不清
以前集团的战略不清,导致生产运营管理的职能定位不明确;集团战略的过渡时期多部门的存在导致相应的职能分散,工作流程变长。
(二)集团的生产管理能力不足
集团公司过去对下属企业的生产管理涉及的比较少,更多是从事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企业生产管理能力不足。
(三)历史沿革
过去行政机关的管理思路,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更多从利润产量等进行考核管理,生产管理由下属企业执行。
(四)人力资源匮乏
缺乏一线生产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导致相应的职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同时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也制约了生产管理职能的发挥。目前,从提供的资料看,生产技术部配备6人,但是承担生产管理职能的只有1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管理职能的发挥。
四、对黄金集团在信息化管理上的弊病分析
在信息管理方面,由于集团过去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中心仅行使信息搜集、网络维护的职能,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在信息化规划方面,集团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和大体的方向,但缺乏与战略规划和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战略高度不够
公司没有成立类似“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机构,没有高层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推动,信息化建设没有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
(二)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
日前集团有自动化办公系统,在财务方面,但没有实现很好的信息共享。总部只有网络维护,只有资源状况做到了信息集中。信息的采集、归纳、整理很多都停留在汇报上,而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
(三)专业化程度不够
没有设立相应的信息管理部门或信息管理人员,或该职能没有发挥,信息传递渠道不畅。
(四)职能规划不到位
力求以最有限的资源和最低的成本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
2精益化理念在机械制造行业的体现
2.1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造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现场凌乱杂乱;员工专业化水平较低;频繁出现安全事故;运转效率较低;本应及时销毁再投入生产再造的劣势产品被闲置起来,造成物质资源的浪费;资金得不到及时的回笼,给企业正常运转带来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将精益化理念应用于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中迫在眉睫。
2.2精益化理念在机械制造行业的体现
在机械制造企业的精益化的生产中,提倡将“人力、机器、材料、法则”的4M原则进行提炼整改,主张以人为本。在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时,所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针对员工自身的特点和特有现状,尽可能地将经营理念落实在其公司的量化细则上;二是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才能融合到改善提升高效设备以及减少材料使用频率中来。这样便能将一个概念化的体系有效地应用到企业和管理中,使精益理念深入人心,达到减少浪费,提高利润,增强竞争力的目的。
3机械制造企业如何实现精益化生产管理
3.1推进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在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中,“精”即是通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等工作,找寻到最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益”则意味着效益,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收获效益为基本立足点,做到以效益为本、精益求精。在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中,“精”是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手段,“益”企业的目标。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使效益最大化,把机械制造生产管理的成果最终落实到实现经济效益上。因此,进行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首要工作是推进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3.2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要实现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体系,实行责任的层层分解制度,将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个基层生产班组甚至每个负责人身上。机械制造企业要对机械制造生产实行归口分级管理的办法,归口分级管理一共需要建立三级生产管理体系,财政、生计、行政部室属于第一级生产管理体系;第二级生产管理体系包括调度营销、输等各职能部室;而第三级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第二级生产管理体系所属的班组、站所等。机械制造企业利用分级生产管理,将机械制造生产的管理和权利和责任分解到最基层的生产站班组、所。这种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的生产业务都务必从基层单位做起,并进行自下而上的逐级审核。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的财务部室要对价值指标认真负责,归口管理部室和使用部室恬适对业务技术和实物指标负责,使精益化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实施生产中得到实现,最终使企业的价值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要实施机械制造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管理必须推进生产的精益化管理,要想有机结合生产管理和价值管理,就必须要建立创新的、统一的、先进的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还要完善和修订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对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的组织体系和生产管理原则要进行明确的规定,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工作人员提供业务指引,紧密结合机械制造生产的信息系统与管理制度。机械制造生产的业务应该均由基层班组、站发起,并且要求填制固定的生产卡片,汇集到财务部形成有效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统一的信息数据前,必须经过归口管理部的审核,如此一来,可以保证物、账、卡的相符。然而,还应考虑机械制造生产变化这一因素,当机械制造生产发生增加或者减少时,必须由业务起始点的生产管理部申请,然后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严格的审批,由负责的归口管理部批准完成,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扩展过去仅仅以价值变动为内容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思路,还保证了机械制造生产管理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创建了上下贯通的生产信息汇集渠道,使数据资源共享得到真正的实现,为全方位生产数据信息的提供成为可能。机械制造企业想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级生产管理部门必须依照各自的职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的工作中,而且要深入地挖掘机械制造企业内部资源,有效地管理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进行。实践证明,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真正整合,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使机械制造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实现良好运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4结语
[关键词]生产管理;计算机软件;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48-01
0 引言
计算机软件在油田生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油气生产和集输自动化水平、生产数据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整合生产数据,提高企业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油田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油田生产管理实际需要,通过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动油田更好更快的发展。
1 油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油田企业生产运输的油气资源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安全生产工作成为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胜利油田油气集输管网有相当一部分经过城镇等人口密集区、集市等商业繁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环境敏感,地域分布广阔、人烟稀少,偷盗现象较为频发,所以,对计算机软件实时监控、预警要求较高。同时,原油生产和油气集输中对生产工艺、设施设备和管网运行参数等重要数据也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油田生产运行涉及环节众多,不同系统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数据在不同系统中沟通性不强,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影响管理决策,如何充分利用生产信息提升数据价值,构建相互贯通联系的信息化平台,成为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胜利油田生产地点相对分散,生产装置众多、信息量大,虽已逐步加大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但在生产中对数据主要是自动采集、网络传输,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需要手工录入,影响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具体工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管网运行监控系统布局不科学,受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油气生产装置监控系统布局不科学,对位置偏僻地区缺乏有效的监控,对人口密集区也没有实现无死角监控,计算机软件应用程度有限,监控软件应用效率不高,报警和摄像装置不足,无法及时准确的反映存在的泄漏等危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管理模式比较分散,油田企业生产运行涉及众多工序和环节,不同系统间存在条块分割管理问题,油气勘探开发和下游综合利用环节存在脱节现象,造成软件应用系统不完善,增加了油气计量、交换和财务结算等中间环节,降低了管理效率。三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水平不高,与国际石油化工行业相比,我国计算机软件在生产管理中应用较少,软件功能也相对不足,无法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缺少对重要数据的联动分析,智能预警系统不完善,很多工作需要人工进行处理。四是计算机系统开发人才比较匮乏,油田长期以油气生产为中心工作,对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已有的信息工作中也侧重网络安全和软硬件系统的维护,软件系统多是直接购买,软件应用的针对性不强,采购成本较高,并且会在后期的软件应用、升级和维护等方面埋下隐患,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人才匮乏,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不大,培训工作偏重油气生产,专项培训不足,制约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的提升。
2 提升油田生产管理系统中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的对策措施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胜利油田生产运行中点多、面广、线长的发散型发展模式,必然会影响油田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因此,有必要根据具体生产运行特点进行专项调研,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构建高效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当前油田的生产和安全监控已基本实现信息化要求,工控系统承载力和数据采集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但结合油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生产运行数据采集能力和安全监控效率,采用先进的软件技术手段和相关的模型,对各类生产运行基础数据进行加工利用,强化流程模拟、HSE监管、故障诊断等专业软件系统应用,实现计算机软件应用由数字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构建符合油田生产运行管理实际的软件管理系统。
2.1 提升数据化管理水平
要根据油田生产运行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实时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在信息管理部门中心服务器上安装具有网上功能的组态软件平台,建立联系上位机和工作站的数据库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上位机构数据传送到服务器数据中,实现现场生产和集输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数据和生产运行状态的实时对接,提高数据化利用水平。
2.2 构建智能化数据平台
开发设计适合油田发展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建立信息模型和交互平台,在提升现场仪表采集数据效率的基础上,整合各类生产信息,借助计算机软件的融合、汇总、关联等功能,提高数据利用价值,用来指导改进油田管理中日常工作、调度指挥、智能监控等模块,实现企业的智能化管理。
2.3 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应用
要根据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现状,在现有数据采集和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发适合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的实时数据采集监控系统,通过现场数据采集监控网络,借助软件应用优化和数字化平台建设,构建起集油田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和加工利用为一体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远程数据信息共享和生产管理调控,并提供支持远程移动和异地查询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
2.4 培养计算机软件开发人才
油田可以探索设置专项软件开发基金,成立独立的软件开发部门,并加强与专业化的软件开发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油田自身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同时,要加强专项培训,使软件开发人员可以结合油田生产运行管理实际,有效改进系统功能,拓展计算机软件的兼容性和可靠性,打造更加切合油田发展实际的实用性软件应用平台。
3 结论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生产运行涉及众多工序和环节,生产运行管理任务繁重,当前胜利油田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数据管理,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采取提升计算机软件应用水平的措施,必然会推动企业生产管理由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向智能化管理转变,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萌.浅谈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河南科技,2010(16).
[2] 孙芳.浅议天然气计算机软件的应用[J].商业经济,2009(02).
关键词:制糖;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糖厂中的制糖生产管理工作具有周期短,生产能力强等特点,但是制糖的过程中,制糖的生产量由于受到甘蔗生产的季节性导致制糖生产能力有所降低。不过大部分企业受到国际企业的竞争压力,国内生产糖的总量远高于其他国家。由此可见在生产过程中,制糖生产管理系统的完美设计对于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1制糖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
1.1制糖生产管理系统设计的背景
近年来,世界各地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对于要求节能减排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国家对于制糖行业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导致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各项食糖企业也不断生产出新产品,糖厂企业竞争越来越大,人工操作以无法达到产品保质保量生产的标准。对于制糖这种极其复杂的工作来说,由于工人操作不够娴熟、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不认真等情况,导致生产量及其不稳定,效益差,为加快制糖企业可以实现高效率、多生产并能够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设计制糖生产管理系统是毋容置疑的,这样不仅能实现对于效益的增加,还能提高企业的发展步伐,实现企业生产自动化及信息化。
1.2系统的功能
糖厂的生产管理从糖分的来源一直到最后做成成品都属于制糖生产管理工作方面,所以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包括许多项目,比如甘蔗种植的规划、品种挑选、种植技术和制糖中的各种相关技术工作。根据糖厂要求,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1)生产管理系统中包括生产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并能将系统中各种任务模块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2)生产管理系统中数据库中的信息全面准确,外人不得修改,系统中错误信息只有系统管理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校对和修改,以对糖厂企业有一个保密性。(3)生产管理系统可实现糖厂企业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功能,在全厂各部门建立一个局域网,该局域网可以实现数据共享、统计查询等功能。(4)生产管理系统保密性高,有足够的安全性,除信息管理人员以外的任何人对于数据库中的信息都无法进行修改及操作查看,只有授予权限的才能通过操作界面进入系统,并建立安全防火墙,以防病毒木马入侵电脑,破坏数据。(5)生产管理系统界面简单干净整洁,便于操作,使操作人员可以很好的掌握管理系统,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良好的维护修护功能。
2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生产管理系统模块大方向包含两个模块,一是甘蔗种植模块,二是加工生产模块,利用此系统建立一个标准的生产体系结构,实行高效的甘蔗生产,以及对于技工生产中的协调指挥、各车间、各机器之间做到平衡生产,以保证糖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顺利且高效的进行。
2.1甘蔗生产管理模块
甘蔗生产从蔗农到培育良好的甘蔗都在生产系统中实现,系统中有效的记录了关于蔗农的档案管理信息,对蔗农有全方位且准确的调查,主要包括:甘蔗的选种、种植、种植地的筛选、种植产量的记录、生产量的记录、之后留下做种甘蔗的数量等数据信息。其中对于甘蔗标准化生产也有一定的管理模块,根据甘蔗种植区域的气候等条件方面,并对甘蔗种类中常见的疾病、虫害等防御措施和施肥策略方面利用计算机进行筛选,研究出一套最佳的培育方案,以供选择和科学培育。最后收割方面以当初录入的蔗农档案信息作为基础,根据甘蔗的品种、种植日期、种植环境等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筛选,对甘蔗成熟早晚的情况进行分区收割,为糖厂企业提供最佳的甘蔗原料。
2.2加工生产模块
生产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对糖分生产厂进行有序的指挥、操作、调度等功能,贯彻整个糖厂企业领导的会议调度,掌握全厂水电等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实现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进行监督管理、指挥管理,还可以对工作的生产信息进行查询及计算等功能最终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管理,实现糖厂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有效提高,并从根本上节能减排,降低消耗,保质保量的提高生产力,提高企业在整个糖厂企业的竞争力。监督管理系统可以利用opc服务器作为一个通讯接口,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车间的生产数据都集中在一起并进行记录,可以使领导通过这个系统进行查询、调动指挥管理系统,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工作提供了一个依据。该系统还提供生产信息、各类报表、生产记录表、销售产品入库登记表之类报表的查询。
3生产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对于生产管理系统的登录再说,该系统针对用户登录是通过用户名及密码来进行用户登录并进行身份验证的,登录系统之后的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权限来对管理系统进行访问,系统设计了各种不同职位的人员登录到系统访问目录的不同。该生产管理系统利用SQL数据库中的功能对系统进行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当系统遇到某种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系统中的数据丢失或者损坏时,便可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恢复功能对损坏的数据进行恢复,以便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系统网站还采用了防火墙技术,以便方式网络上的各种木马病毒黑客入侵等,进入到系统内部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盗用或者损坏,建立防火墙阻止了外界对系统的直接访问,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4结语
制糖生产管理系统的实现对于糖厂企业在制糖过程中各种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及对于一些不准确的数据能够进行及时优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并且减少了能源消耗。实现制糖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制糖过程中的效率,并且提高了制糖企业对于生产管理方面的水平,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有突出的成绩。
作者:玉秀金 单位: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伶俐糖厂
参考文献:
[1]杨华,张跃彬,刘少春.甘蔗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甘蔗糖业,2006(04):11~13.
关键词:精益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
信息化与精益化融合应用,即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下,结合企业制造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推行MES,实现计划的科学性、实效性,保证作业流程的稳定与高效,并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制造的流动,提高作业运行的效率,从而提升工厂综合制造能力、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体现工厂的领先地位。
1生产管理现状分析
1.1国内MES系统与精益生产的发展状况
国内对MES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现阶段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MES的开发及应用上。在理论研究方面,引入了敏捷、网络化、并行、可重构等一些先进思想;在系统设计方面,多采用面向对象、、构件等技术,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
生产实践方面,国内对于精益生产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末,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组织工程师第一次访问丰田公司,这个时间甚至要比西方J•WOMACK教授等人对丰田公司的访问早很多年。近年来,随着现场改善的方法和理论不断成熟与完善,国内很多企业纷纷将精益生产方式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但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精益生产方式的研究与总结却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
1.2企业管理现状和信息化应用现状
企业的生产任务的主要来源可归纳为:ERP发出的推式零组件生产计划;由装配环节发出的零组件拉式需求看板;企业内部各个制造单元之间的单工序协作计划。计划员根据生产计划及生产准备情况编制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周计划和日班产计划,并通过MES系统或手工下达生产计划。计划员编制并下达日班产计划后,需对计划进行派工处理,根据计划情况将生产任务派工至生产工人,生产工人在接到工作指令后进行生产,生产完成后进行完工处理。
目前,企业MES系统各功能模块均可正常使用,但在MES系统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工艺数据不准确、存在缺失现象,且工序没有与设备、工装工具等信息关联。(2)现场采集不及时,存在计划员代替工人操作开工、完工的情况,且系统内班产完成情况也不好。(3)工时数据不准确,无法依据MES系统计算工时。(4)不能及时反映设备信息。工序、人、设备等信息没有关联起来,计划员进行派工,工人进行开工、完工等操作时,系统不能读到设备的信息,“设备监控”功能没有发挥作用。
2企业结合MES系统推进精益生产的具体方法
2.1结合企业实际升级MES系统
考虑到企业生产管理现状及MES系统与ERP、PDM、DNC等系统之间的集成,必须对原有MES系统进行升级,升级后的MES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计划管理、作业过程管理、质量作业管理、工具工装管理、设备维修管理、机床监视与控制、可视化管控、系统管理九个子系统,重要接口包括与PDM的产品和工艺数据接口、与ERP目前的工单数据接口、库存数据接口、与DNC的基础数据采集接口。
2.2依托MES系统限制过量生产
用MES系统进行季度计划分解和生成月的零件投入产出计划以及毛坯、原材料的需求计划,控制生产的投产数量和时间,在保证配套交付的前提下实现“配套投入、最少投入、最晚投入”的精益理念。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增加了一个车间订单SO层次。车间之间的零件转移由车间订单SO控制,从而加强对零件进出车间的横向协同。根据考核计划、毛坯供给状态和设备工装可用性情况,调整计划,下达班产,改善作业计划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减少现场变化和频繁分批的弊病。
2.3改进工序作业计划管理过程
由生产线进行工序作业计划的管理,包括领毛坯后将配套信息输入系统;开工、完工管理,关闭工序作业计划和车间订单;按照紧急任务调整工序作业计划。
在工序作业级设备和人员的派工过程中,以项目管理理论和约束理论为基础优化排序方法,重点保证瓶颈设备的高效和满负荷运行。完善现行网络计划的编制机制,提高整个价值流生产线的利用率和生产计划的稳定性。
2.4扩大系统应用范围,完善基础数据管理
为保证MES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梳理MES系统工艺路线数据,重点针对与实际不符的工艺路线进行修正,完善基础数据,补全MES系统工序信息中的设备、工装工具信息。将MES系统基础数据库作为工厂人事、设备、工艺、工装工具档案,将操作者、设备、工序有机地关联起来,进一步实现定人、定设备,重点设备加工固定产品,固化工艺参数及设备的经济批量。
2.5实现进度信息可视化和在制品控制
依托MES系统对计划的各个层次包括整个零件的计划――工作订单、按车间进出的计划――车间订单以及每一道工序的作业计划的进度实时采集,做到可视化。清晰的图形便于计划人员随时根据企业计划的改变进行督促和调整。通过对在制品的可视化监控,扭转在制品流转过程中的拥堵现象。
2.6实行全局设备状态可视化管理
依托MES系统建立设备管理台帐,对设备进行状态管理,对二保和三保的周期进行定义,由系统自动生成二保维修计划,通过系统进行二保派工、记录维修结果和状态。对于设备的临时故障维修,建立报警和响应机制,使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并记录响应时间,加强对机修人员的考核。
在MES系统平台上进行设备可视化管理,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加工零件、操作者等信息,使现场设备生产工作更高效便捷直观,下达生产作业计划前,自动对设备进行可用性检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短缺问题。关注设备的可用率和设备利用率,减少操作者非增值的时间,保证操作者的有效劳动。
2.7建立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精益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通过系统论证和科学分析,明确以精益思想为指导建立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在高效、准确的信息源保障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多层次、多角度的管理考核机制。为信息化平台中的精益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和实施管理的激励机制。在制度、流程不断完善优化的基础上,将领导及各部门指责、企业各项工作流程、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汇总、整理成《企业流程与制度汇编》,并装订成册下发至各部门,电子版发至每名员工。
3项目取得的效果评价
通过现场作业信息化与精益化融合应用,在行业内率先实施以精益思想为指导的现场作业的信息化管理,迅速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制造队伍,建立一个高效的产品作业管理系统,形成机械加工离散式制造独具特色的信息化精益生产管理方式,为企业ERP、PDM、MES三大系统的信息化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实战经验。依托现场作业信息化,实现企业精益生产管理,使企业精益生产管理取得卓有成效的效果,各项基础管理水平取得显著的提升,确立了行业内现场作业信息化领先和示范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沃麦克,琼斯.精益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李娟,刘旭.精益化装配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