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镇医院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控制手段有待提高
预算管理在会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医院预算是以医院发展目标为前提,利用编制医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依靠医院内部控制在实际运行中应用最优方案。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管理者已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因此要求必须具有严格的预算编制工作,做好预算和监督管理工作。但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控制办法。只依据账本和原始凭证,会计不能准确掌握预算支出情况,导致实际执行手段的落后,这种状况和预算的初衷不相适应。
2.财务缺乏监管
医院要想实现整体目标,首先要保证具有资金的良性循环。但在当前的医院财务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大量的基础建设和高端设备购置等问题,没有核算成本,导致医院会计管理不清晰。因此必须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稳定发展。
3.会计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当前医院的会计管理体制属于双重结构,医院中的领导大多看不懂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财务部门上报的各种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领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核。同时,会计部分人员管理方面还需要承担后勤管理工作,如接待、打印材料管理、办公材料管理,甚至人事、统计管理等都由会计承担,使得会计分工不明确,采购审批等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
1.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以最近财政部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进行严格的会计管理,使医院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证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乡镇医院会计管理承担的主要任务有:科学编制医院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明确收入水平,努力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严格经济核算,使医院资金发挥最大效用;严格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对医院经济活动实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2.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我国当前的乡镇医院经营以社会福利为基础,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医务工作者,本身缺乏财务人员,部分医院的会计工作者缺乏从业资格证,有的属于兼职人员,不具备较高标准的专业素质,所以要重视提高当前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用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发挥电子管理技术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管理理论,发挥最先进会计管理模型的作用。
3.加强自我约束机制
主要问题就是建立完善的乡镇医院会计管理制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标准,严格管理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再有也要建立完善的乡镇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切实发挥其在医院经济活动中的监督控制作用,应用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利于乡镇医院实现管理目标,保证乡镇医院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真正落实,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4.加强农保管理
当前农村医保政策得到了大力推广,参保农民越来越多,很多农民都会进入乡镇医院就医,这一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镇医院的发展情况,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对医院和个人来讲,医保经办部门对医院的收费行为可以实行有效监督,发挥农保人员县外实行先自已全额垫付,后 审核、审批、网银转账报销部分。也可以在县外就医医院出院即时保销。乡镇卫生院就医实行预交押金,出院即时保销,多还少补等结算方式的作用,可以保证医疗费用不会大幅提高。因此,医院要想取得较好的业务效益,则一定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医院只有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才能明确自身服务项目或单病种成本与医保结算标准之间的差别,才能应用合理办法减少成本也可以和医保经办部门重新制订结算标准。
5.引入先进技术
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当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切实推行会计电算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会计人员,帮助会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会计工作规范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医院的内部监督分为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依据会计法,会计人员应该具有会计监督责任,内部会计监督是最为有效的监督措施,达到事前控制的效果。内部审计监督在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主要办法。对于医院而言要设置专门的审计人员,并形成制度,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独立性,同时保证其推行过程中的公正性与公平性、有效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实行轮岗制,同时进行严格的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真正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政治素养。
三、结语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管理 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84-01
1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现状分析
近年来,医院管理已经成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被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全方位贯彻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医院管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对于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视。从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医院管理是较和谐的,但医院管理成效的有待提高,具体如下:(1)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政策已基本形成,但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2)部分医务人员医德及其服务态度较差侧重于盈利追求。(3)患者暴力伤医、闹医现象仍有发生,对医疗秩序和医院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2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成效不足成因分析
2.1 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等医疗机构为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营,不得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其次,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我国绝大部分患者都是通过自费方式就医。当患者由于经济费用的问题,难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时,很容易让其与医院产生医疗纠纷;最后是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问题,医疗服务是一个高风险性的行业,并且具有一定的未知性。当其出现医疗纠纷时,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2.2 医院方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医院的管理水平明显落后,并且其管理者过于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同时,医务人员奖金分配与医院的经济收入挂钩,出现开大处方,让患者滥做不必要的检查,用药缺乏透明度等现象,导致患者与医院时常发生经济纠纷。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当问题出现时,缺乏有效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机制。
2.3 医生方面
首先,在现实的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开放程度决定整个医患关系系统的开放程度,更决定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医生缺少医德医风,唯利是图,缺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有的医生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大小病都只开高价药,不管病人的意愿,由此导致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不信任。其次,部分医生固步自封,导致其技术水平的下降,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进而出现医患纠纷。
2.4 患者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当医患双方出现矛盾时,患者依然处于弱势地位:首先是信息的不对称,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其次是患者常常势单力薄,其实力无法与医院抗衡;同时,相关医疗仲裁委员会的投诉程序繁琐,让患者对正规维权程序望而却步。患者在正当途径无法寻求解决办法时,就会想到极端的途径,“暴力伤医”等现象随之产生。
2.5 社会媒体方面
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媒体往往出现一边倒的倾向,一味指责医院和医生。另外,部分媒体在医患纠纷的报道中往往忽视了医疗活动的未知性和风险性,甚至经常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提前介入或不合理地介入,草率地发表带有倾向性意见的报道,这对于读者有一定的误导。有学者认为,媒体的报道已经把医患关系渲染成一种“对立”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务界责无旁贷,患者要做出努力,媒体同样要负起责任[1]。
3 新医改背景下,提高医院管理成效对策探究
3.1 重视医德医风建设,是提高医院管理成效的前提
首先,定期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由医护人员及患者同时推选医护楷模,医院可以对其进行表彰,激励全体医护人员向他们学习。其次,医务人员应转变思维方式和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和需求,对患者多一些人文关怀。
另外,医务工作者都要进行角色、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和转换,真正把患者当作亲人,主动服务。多进行“下乡镇、进社区、走基层的义务服务,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的服务形象,进而提高医院管理成效。
3.2 建立医患沟通渠道,是提高医院管理成效的基础
经调查了解,许多纠纷的根本原因是患者对医疗事件的不了解,因此要加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医疗常识普及。医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定期开座谈会,从专业的角度,用通俗的说法向患者讲解常见疾病防治的基本常识;让患者了解医疗服务风险所在,引导患者理性对待医疗事故。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善于与患者沟通,耐心地说明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应对方法,解释将要采取的医疗手段,让患者更好的理解和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减少摩擦。
3.3 健全投诉管理制度,是提高医院管理成效的核心
患者就医后的评价是医院了解患者对就医过程满意程度的方法之一。医院可以在医院门诊大厅或者就诊室门口设立电子设备,供患者就医后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进行无记名式评价和意见反馈。医院每周对患者的评价和意见进行总结,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改进自己做的不到位、不合适的地方,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
医院也可以建立其他病人意见表达机制,如意见箱、座谈会、回访等多种形式,畅通病人表达意见的长效机制,把提高医院管理成效存在不足的现象解决在萌芽状态。
3.4 改革相关医疗体制,是提高医院管理成效的根本
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第三方监督管理制度,健全卫生法律法规,在保障医患双方权利的同时,使医疗活动有法可依,使医疗纠纷的解途径逐渐趋向合理化、科学化。建立健全医患纠纷相关法律,组建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平等客观的条件下处理纠纷,能够使医患关系逐渐缓和,医患博弈趋于公平[2]。
国家也应加强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卫生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在全民中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卫生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医学知识水平,在做好自身保健的同时,较客观的理解医生的行为意图,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成效现状。
为了维护正常医疗服务秩序,保障医生安全和患者权益,维护公共安全,国家有必要将医院等卫生机构纳入公共场所范畴,进行统一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使医闹等不正当行为能够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一)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及自治区建设项目资金,完成2009年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国债投资项目(一是新建*镇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二是卡布其平沟煤矿改建项目)的建设任务,上述2个项目总计投资139万元,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组织开工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区中医院、*区县级综合医院、*区海北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楼建设项目。
(二)继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执法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配置监督监测装备,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大对农区及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卫生监管力度,探索农区卫生有效监管模式,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三)切实加强农区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区级医疗机构建设,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完善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合率,缓解农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继续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强医院管理为主线,突出公益性,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依法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继续推行济困门诊和济困病房业务,进一步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优化执业环境,构建医患和谐关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结合*区实际,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在20*年转型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2009年重点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和操作规程,推行“社区医生联系家庭”责任制度,开展上门服务;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首诊负责和双向转诊制度,选择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药品零加成试点,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化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向“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发展目标迈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了层级医疗保障体系,乡镇卫生院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为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乡镇卫生院做好财务管理是关键。不仅如此,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使乡镇卫生院平稳健康发展,为广大的乡镇居民就医提供便利,有效地减轻了乡镇居民就医的压力和负担。所以,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正确看待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依托政府的财政扶持,全面改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状况,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制度保障
在医院的管理发展过程中, 大部分的医院管理者都忽视了财务管理问题, 关注的重点一般都放在医疗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方面。医院领导班子对财务管理的忽视, 长期发展, 医院严重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忽视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会计基础工作不踏实,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一些乡镇卫生院的会计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外聘的社会工作人员较多,管理比较松散,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岗位培训, 不具备现代会计制度所要求的业务素质。另外,很多卫生院没有建立专门的针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约束机制,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随意性强,管理问题比较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甚微。
(二)资产管理松散,风险较大
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固定资产管理,但是,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内部固定资产明细记录不清晰、不完整的问题十分严重, 报废报表和报废信息的处理比较随意。由于财务工作的严谨性和特殊性, 关系到集体的利益和资金安全。所以在处理财务报废信息的时候,必须按照国家财务规定的相关流程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地进行处置,随意地处置财务报废信息,容易泄露国家财务信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乡镇卫生院对于药品和医疗卫生材料的管理也比较欠缺, 对药品和医疗材料的使用和购买没有设立专门的账目进行管理,现有的账目管理模式,财务报账的购药价格与国家药局的价格不一致,管理松散,财务风险随之增加,资产清查也是走马观花,没有实质性的成效。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权责混乱
目前, 在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不规范、权责不清晰的现象,导致了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混乱, 失去控制。很多乡镇卫生院的账目没有按照相关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财务管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基本不符。工资福利、商品与服务、个人、家庭补助等会计支出科目支出随意性大,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另外,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债权债务状况也比较混乱,坏账死账比较多,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四)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乡镇卫生院的账簿、账目科目的设置不符合卫生院的管理需要,不符合上级部门的财务制度的要求等问题比较常见,基本上都是只有总账管理, 没有明细的收支,账目分类不清晰,管理混乱。财务支出科目未按照规定进行, 报表质量低下,财务资料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很多财务资料没有经过严格的财务制度审核,只有院长的签字, 财务资料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些单位甚至白条入账,会计监督基本无效用,财务管理难度大。
(五)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
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高校毕业的医疗专业的人员, 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 他们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也不到位, 只注重自己医学专业水平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比较低。另外,乡镇卫生院在引进财务工作人员时,没有严格按照财务工作要求进行选拔, 有的医院甚至任人唯亲, 让亲属承担财务管理职位, 财务管理极其不规范, 业务素质低下,内部监督管理作用基本缺失。
(六)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全国很多的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模式有效的阻断了销售商和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利益链, 减轻了居民看病的经济压力,符合了自己事业单位的性质。但是乡镇卫生院对工作人员的业绩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无法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奖惩,不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严重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
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者应该对财务管理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学习借鉴优秀的财务管理经验,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提高卫生院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切实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工作,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要给予支持和重视,形成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引进专业人才,规范管理专业人员
乡镇卫生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 通过招聘等方式选拔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 招聘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基本的从业资格证书,接受过专业的会计专业培训,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操作, 不得有任何违纪的财务操作。例如,记账凭证一定要经过会计人员的签字或者盖章, 再经过负责人的确认签章, 操作流程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执行, 不给财务工作人员任何作假的机会。同时,要加强对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 定期或者非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培训项目, 努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合理的收入管理制度,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合理的收入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收费体系的正常运转,财务工作人员要细致的记好每一笔账,不错记、不漏记,确保账目的正确、真实有效。另外,对于国家财政、地方政府等的财政支持,必须要做好每一笔资金的入账,并做好资金分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避免假账等违规情况的出现。
其次,建立合理的支出管理制度。做好卫生院账目的支出核算工作,建立健全完备的支出核算机制,阻断销售商和工作人员的利益联系。同时要做好对凭证的管理,保证凭证等会计资料的完善性和真实性。除此之外,要对卫生院的每一项支出做出严格的审批和分析, 做好明细记录,避免挪用公款等情况的出现。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合理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医院的发展是极其有帮助的。定期开展绩效考评, 不断完善绩效考评的项目和内容,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考评,制定合理的考评方式,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等直接挂钩,根据考评的等级进行不同程度的奖惩,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切实为乡镇居民提供医疗便利。
一、以提高农民受益水平为目标,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医疗、护理、功能检查、放射、化验等各个科室、各个诊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
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二是努力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积极争取资金,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基本装备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卫生院装备条件。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有计划地开展人员聘用,努力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临床需求举办3期培训班,安排80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养急需的业务人才。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支持参加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执业护士等资格考试,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以落实《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为重点,加强乡医业务培训。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强化院长队伍的竞争意识,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后备干部的推荐、考核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围绕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院长的教育,强化对院长的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五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补充规定》,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审批、大宗药品采购和车辆管理等制度,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强化
财务监督和审计,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针对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
四、突出食品安全整治和医疗市场清理两个重点,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对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的监督,落实监管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积极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指导,重点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餐饮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的监管。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推行食品原料进货索证索票、验收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认真规范从业行为。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暴光力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或非食用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确保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安全。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日常监督执法,严格规范社会办医的执业行为。重点查处出租承包医疗场所、超范围行医、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异地行医,认真清理违法医疗广告。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严肃查处不经审批聘用卫生技术人员的行为。开展技术人员资质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无
资质的上岗人员,严肃查处违规医疗机构。结合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工作,认真规范乡医执业行为,查处违纪违规乡医。三是强化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监督。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推行量化分级管理,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普及消毒知识。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组织供水人员体检和培训。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监督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和完善防治制度,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对16家放射工作单位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开展个人剂量检测,确保放射安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控制;监测管理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包括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不仅与患者安全相关,也与医务人员的健康密切相关,也是全球日趋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日益增多,医院感染管理在乡镇卫生院管理中也日益重要。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突出且严重,主要是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控制滞后,消毒灭菌不规范等不安全医疗隐患较多。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我市10家乡镇卫生院近年来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相应管理措施,对控制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存在问题
1.1乡镇卫生院组织机构不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无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多挂靠于护理部,由身兼多职的护士长代管,无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或是有组织机构名单但是名单内的人员对各自应履行的职责不甚了解,也未尽职尽责。 使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流于形式。
1.2 医院感染监测方面缺失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未开展,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由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或6个月监测1次。乡镇卫生院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优惠政策不断增加,因种种原因乡镇卫生院存在严重抗生素滥用现象。乡镇卫生院抗生素使用监测工作不严格,存在严重的因抗生素滥用而引发医院感染的隐患。
1.3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的安全意识淡薄①压力容器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有压力容器但操作人员无岗位培训合格证,无证上岗和压力容器未进行定期检修,导致不能保障灭菌物品的有效性。②制度不健全,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差,消毒隔离的安全意识欠缺。③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不规范:有的医务人员对器械的清洗流程不熟悉,未使用多酶清洗液清洗器械,导致器械存在污迹、锈迹。④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对消毒液配制不规范,知识老化、陈旧。监测不到位、记录不全面。⑤临床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区域划分混乱。检验科无生物安全柜,职业防护用品不全,容易导致职业暴露。
1.4 手卫生依从性差由于手卫生的必备设施不全,多数科室未使用洗手液、手消液,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重点科室的洗手开关未采用非手接触式,全为手拎开关。洗手池和拖把池共用。
1.5 一次性用品使用不规范,对"三证"含义不清,一次性物品有过期现象和重复使用现象。
1.6 职业防护不到位职业防护的制度、措施和防护用品不全,发生职业暴露后有的医务人员不熟悉处置流程。
1.7 医院废弃物的管理欠妥规范相关制度不健全,分类不规范,未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袋或桶,利器未进入利器盒。记录不完整。
2管理措施
2.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引起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管理部门重视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是控制乡镇卫生院控制医院感染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完善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完善体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科、临床监控小组。结合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落到实处,细化工作流程,制定重点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通过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全方位监控,确保患者的安全,可有效控制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的发生。
2.2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乡镇卫生院应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从出院病历和在架病历的监测开始,查抗生素的使用是否规范,有无耐药菌的感染。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漏报现象等,环境卫生的监测做好后可尝试开展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目标监测。逐步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把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医院感染的预防现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效性、针对性。
2.3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配置必须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并按规范对特种医疗设备定期检修。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增加必要的洗手消毒设施,改善洗手条件,购进快速手消毒剂,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知识培训,在重要地方和场所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管理监控部门应定期抽考医务人员对洗手的方法和手消毒方法掌握情况。
2.4规范医疗器械的清洗流程,重视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和质量监测,并认真做好记录,杜绝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隐患,每个环节都应落实责任人,保留可追溯的记录资料。无菌物品应有专室专柜存放,存放时按灭菌的先后顺序存放,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按要求进行常规和日常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正确选择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消毒监测人员应持证上岗。
2.5按医院感染的相关规范,结合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固定清洁工具,避免交叉感染。
2.6加强一次性用物及消毒液的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必须统一由招标企业采购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得私自利用其他途径采购,必须按规范要求严把审批关和购进关,同时要进行质量验收,建立健全购进及验收记录。按需购进使用,严禁过期、失效用品出现,对消毒液必须具备三证齐全,并且要监测使用浓度,以保证消毒物品有效。
2.7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手卫生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新上岗的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尤其是特种医院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资质持证上岗,并进行不定期考核,院领导要为医务人员提供医院感染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的机会。
2.8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因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有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可能,应定期进行体检,为医务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接种疫苗,提供职业防护的用品,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知识,使医务人员掌握标准防护的概念、要求、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方法、报告流程,以及隔离技术要求。提高防护意识和处置职业暴露的能力。
2.9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健全医疗废弃物的分类、运送、处置管理流程,责任落实明确,分类清楚,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袋或桶,损伤性废弃物进入利器盒,并完善记录。医院感染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医院内部管理;居民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8-0149-04
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从“六统一”整合基本制度政策,并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服务效能[1]。要求各省(区、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健全工作推进和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2]。各统筹地区要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综合医改试点省要将整合城乡居民医保作为重点改革内容,加强与医改其他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早在2014年底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出台《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并轨工作的意见》在“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t疗保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城乡统筹、互助共济,参保居民公平享有权利义务;坚持制度并轨、资源整合,提高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效率;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级负责、属地统筹,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3]”的基本原则基础上,2014年底前,通州区完成资源整合的相关工作,做好管理职能调整和经办机构编制、人员以及基金、资产的合并交接。其他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改革,逐步实现行政管理、资金管理、经办服务的统一[4]。2015年3月底前,市级层面完成制度并轨的政策设计,制定出台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同步开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2015年4月1日起,各统筹地区按照新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序过渡,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并轨运行。2015年9月1日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南通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江苏南通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并轨工作的正式启动,我市也于今年5月出台了《海门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职能移交、经办机构整合、政策制度并轨工作[5]。为建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迈出了一大步,奠定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理解和认知的不断深化,探索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整合并轨,可结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的整合并轨业务上的综合性分析,依照相应的分割处理,解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元独立”体系的保障制度,在其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和基本的参保标准基础上,实现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效率的目标,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6]。
1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三种典型模式分析
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发展也要做出适应性调整。目前,从医疗保险的典型模式、制度特点角度分析,根据不同区域发展阶段探索呈现的城镇结构,其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整也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对保险基金筹集、补偿运行制度的调整[7]。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三种典型模式主要如下。
1.1 “三保合二”的分档模式
在相应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践中,为满足对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改进,可结合改革方针,并通过对医保形式和待遇的挂钩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改进对城乡在医疗保险制度上的模式执行调整,并以此来实现对城乡综合配合形式上的合理化调整。在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建设好“一体化”医联体管理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向上的协调,从而确保实现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创新,并为最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的统一,综合实施多个可执行模式。对于医保制度的全覆盖调整,促进对制度在改革方向上的统筹计划改善,并依照城镇居民保险制度调整,以此实施多种模式的共同执行[8]。
在进行此类模式的建设上,需要结合医保和城乡居民的医保关系进行转移调整,在全面数据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对综合体系的全面建设。对于城医疗保证体系的失业结构建设,并完善对医保制度上的执行调节,通过合理的缴费制度调整,完善对转移渠道上的综合性建设。对于不同的医保制度,以及调节的分析模式,可结合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对城乡结构的转移调节。对于经办部门管理模式,在整合经办机构上,通过顺利的管理体制整改,从而实现对医保管理资源在保障基金安全运营的基础上,探索商业化[9]。
1.2 “三保合二”的再保险模式
从现有的保险模式来看,“三保合二”的再保险执行模式,是现在医院医保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其中整合了两项制度,并通过城乡居民医保的统筹管理,实现不同保障水平上保险额度调剂,以此完善对发达地区在不同结构下的地区结构。从最基本的制度上,实现信息整合,并从三元的分割状态来进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的医疗保障制度执行,通过医院管理手段调控医院行为,进行反馈调节,从根本上完善对不同待遇水平上的城乡居民、城镇职工保障制度的衔接,保证统筹层次形式上实现卫生资源有效管理。通过对市区与乡镇之间卫生管理机构、医疗机构、药品保障供应机构间的互动来实现对整体的经典模式特性,为政府的筹资标准提供有效依据。对于二次再保险,该整合的模式以典型的特征管理,结合个人筹资信息进行适当的医疗保险再投保,为居民医疗保障增加一个保护罩[10]。
1.3 “三保合一”统一模式
在我国国内某些地区,执行了“三保合一”统一模式,并通过安全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为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较好的执行基础。并通过统一资源整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其他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有机整合,并为医疗保障提供了基金保证。同时,对基本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保险结报系统进行了有效对接,多个阶段逐步整合到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破除部门信息屏障,尤其是医院、职业、户籍等人口信息管理上的不统一,难以保证在不同对象、不同医疗管理制度上,享受同样的基本保险保障待遇;二是拉开医院等级待遇标准,针对城镇农村户口居民的界限进行适当调控,并依照乡镇居民的医保执行,从而实现对制度归并体系上的表达,促进对医保合作管理的合理执行。通过调整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保障待遇可报销比例,合理引导分级诊疗,促进小病在基层首诊;三是破除乡镇界限,在突破居民身份限制上综合性调节,并依照其城职结构的保障并轨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模式的制度改良。
针对这一模式下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和相应保险保障待遇的理想,并建立其统一的制度标准以及基金调节模式,为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合理同意的管理制度保障做支撑。其实际的意义需要从“三保合一”制度进行调节,并以此来实现对发达地区在代表性执行机构上的调节,并以此来实现对整体探究经验和经济发展结构上的综合性调节。
2 城乡医保模式的三种典型结构影响分析
从实际的操作执行情况来看,对于不同的影响模式,以及调节的医疗保障待遇形式来看不同的影响水平问题,对医保制度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参数。下面对其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对医院内部管理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2.1 “三保合二”分档模式的影响
在“三保合二”分档模式执行管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对参保居民的待遇差距,一定程度上为城镇职工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居民在相应缴费保障体系上建设,为政府的基金筹资管理,提供相应的基金支付限额保证,其报销的比例以及保障内容变化,可结合年度决策进行整体调节。其使用的保险在调整前后的数据参数如表1所示。
2.2 “三保合二”再保险模式的影响
从当下的制度变化情况来看,其影响结构如表2所示。
2.3 “三保合一”统一模式
在统一模式中,其最终结果保证了居民、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医疗保障,并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其中,以2013年的调整来看,最大额度上调20万,而门诊报销也调整为60%,其中包括所有的医疗保险项目。
2.4 三种典型模式对医院内部管理的影响
三种典型模式对医院内部管理的影响总体上是一致的。整合后仍然归卫生计生部门管理,在调控基金盘子安全和医院规范运行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卫生资源总筹集与卫生资源总支出可以有效平衡,也有利于提高医院能动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积极性[11]。
整合后医保管理职能归属其他部门管理,手持基金的管理部门作为买方,卫生计生部门所辖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而参加医保的患者作为实际消费方,在各自的动机、目的、诉求和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部门协调工作比较难,如果加上药品、耗材供应商一方,问题就更加复杂。所以需要有效的谈判机制作为支撑,形成共识作为基础[12,13]。作为医院内部管理,医院精力主要集中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医院管理者在开展内部管理时,更加注重于对高技术、多服务的激励,对于控制医保经费滥用没有足够的动力[14]。
如果没有有效的“三医”联动做基础,“三种典型模式”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并轨,乃至发展更进一步的建立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医院内部绩效管理制度改革不会产生深刻影响,难以达到通过影响医院内部管理实现控制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趋势[15,16]。
3 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需要依据当地的医疗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制度调整,作为对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和患者报销待遇高低要求上的合理化调节,保证人均筹资标准在相应资本投入上的合理性、保障水平上的安全性。在近年来综合医改在不断深入,“三医联动”在不断完整和调整中,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整合医改成败的关键环节,通^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逐步为建立统一、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满足我国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制度提夯实基础,并最终深刻影响我国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变革和国民就医行为模式,合理引导分级诊疗,整体提高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卫星. 城乡统筹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必要性[J]. 现代商业,2013,(8):71-72.
[2] 马旭东. 甘肃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探讨[J]. 甘肃金融,2015,2(2):64-66.
[3]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四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的问答[J].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6):27.
[4] 汪心海. 山东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运行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5.
[5] 铜陵市编办.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源[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6):45.
[6] 张宗久,周军,梁铭会,等. 推进我国大病保障制度建设工作的思考与设想[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1):2-6.
[7] 王晓玲. 构建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机制创新――基于湛江实践的比较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4,35(2):95-101.
[8] 王利娟.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 对外经贸,2015,(7):117-118,128.
[9] 邢伟.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的实践探索及改革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2013,(10):41-43.
[10] 王薇.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5,(23):201.
[11] 周新发,白薇,石安其琛,等. 从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的成效看完善对策[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28(4):49-50.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节选)[J]. 人事天地,2015,2(6):43-45.
[13] 张英. 常熟市开展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情况报告[J]. 新经济,2014,1(11):51.
[14] 李玉华.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运作中的政府职责――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视角[J]. 南方金融,2016, 2(4):81-86.
[15] 颛慧玲,丁润萍,李小伟,等.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构想――以山西为例[J]. 经济问题,2014,3(6):126-129.
我院于底正式启动了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当前,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作为渡口中心卫生院的负责人之一,我觉得做好总结,制定细则,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当务之急,为此,简单探讨一下对于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一些认识。
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提高管理职及全体职工的重视度。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既是上级下达的一项任务,也是卫生院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自发性需求。不改革,安于现状是没有出路的,只要把视野放宽,放到先进地区、放到卫生事业发达地区,通过比对,我们就会明白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除了硬件上面的投入,我们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制度上的欠缺由来已久。改革人浮于事、管理缺位、执行不力、有章不守的陈规陋习,是一项非常紧迫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在省委张春贤书记掀起的解放思想大潮中,我们必须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大趋势,要把乡镇卫生院建设好,服务于群众,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就必须走“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道路,就必须把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提升卫生院形象和服务水平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并且深入落实,不搞消极应付,不搞浅尝辄止,不搞临时抱佛脚那一套,才能够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端正态度,真正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工作。
其次,对任务解码要正确,详细,深入。要对当前现状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掌控优势与不足,家底摆在那儿,对照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评价考核标准,一项一项划出我们做到的、做的但还须加强的、准备做但还没有着手的以及在思想里还是空白的几个部分,对每一个项目都登记在案,做好规划,制定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周、按月、按季度定好阶段性目标,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达成期限,确保实施时的有条不紊,不搞一哄而上那一套。
第三,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诠释到位。小的阶段性目标制定好了,就要做好部署,分工,按照公共卫生、临床诊疗、财务管理、新农合管理等几大块,各个项目指定专人负责,把任务及时限分解好,以书面的形式下发到各个具体人员,确保每个具体负责人对自己该做的项目要胸有成竹,问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同时对该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要予以说明,并且加强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人员对自己任务有什么不明白以及遗漏的地方,做好解释或调整。
第四,检查和督促要常抓不懈。关注每个人每个项目的进度,要求每个人做好定期汇报和专项汇报,了解其思想动态、遇到的困难、遭遇的阻力,及时予以疏解。按照时间表检查每个项目的落实情况。制定《项目进度公示表》对进度予以公示;对经常的、长期的项目如病历规范化、卫生区域责任化、考勤制度实施等要制定专项检查方案,落实考核及奖惩。定期召开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专题会议,通报进度,集体评估落实各项目落实情况,研究方案,协调交叉性任务。
第五,做好信息收集及反馈工作。对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整理,所有活动记录在案,对专题会议及各项目活动均要有书面记录,每一位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计划、阶段性总结、相关表格列入规范化管理并且造册,统一编号存档。对医疗文书要作为重点,改革管理方式,全面推行规范化书写、规范化审核、规范化检查和规范化保管,落实病历质量评价和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相关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入册并且作为职工综合考核依据。每月在宣传栏公示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事项,每月总结相关资料向县卫生局报告。
第六
,以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通过“三基”训练夯实基础,通过落实临床医疗质量管理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通过医德医风建设专题活动提升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措施是按要求完成“三基”训练科目,并且作为一条长期措施坚持下去;建立就诊患者意见簿,建立患者调查制度;规范服务用语;规范公示就诊及农合办事程序。紧紧围绕“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主题完善卫生院软件建设。
关键词: 新医改 医院管理 医院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 A
本文通过对医院内部控制方法的的应用及创新型的设计制度,希望改善医院内部控制环境、实施良好有效的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程序、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医院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一定作用。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承载着人民的的健康责任,加大医院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其医疗水平,良好贯彻国家的医疗保险保险制度,是造福人民的使命所在。
一、新医改后医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新医改后医院面临的挑战
医院的管理者多数是临床多年的医生出身,如何使这些资深多年的医生,成功转型成为高级管理者,运用临床经验和现代医院管理经验,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医院是件值得重视的问题。
公立医院改革后,降低药品收入这一政策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公立医院改革走向公益性,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都是医院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贯彻“全民医保”,但各地方的医疗报销机制不同,报销的药品范围、比例都不相同,医院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药品报销目录和报销项目范围,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不断的扩大可报销药品范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二)新医改后医院面临的机遇
“新医改”提出要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支付力度,这会形成一笔资金不断的流到公立医院中,如何做到资金的合理利用,是医院面临的机遇,也是医院需要有足够的重视态度对待的问题。
国家“新医改”制度提倡多元化办院,进一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就医环境,确保医疗卫生环境公平有序竞争,医院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引进社会资本、如何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医院品牌。带动医院的发展,使医院走上特色医院道路,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新医改”要求深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结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无疑对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有大力度的支持与帮助,对于改善基层就医环境、提高基层医院的就医质量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如何抓好这次机遇做好基层医疗卫生结构的改革和发展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医改”提出要重视中医在医疗中的地位与重要,长期以来中医在医疗过程中处于缓慢的发展,如何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情况下,开展中医诊疗,使中医得到更快发展,无疑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二、我国医院当前的管理现状
(一)从医院内部控制环境看: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及院长集权的家长式医院经济管理的模式,医院管理者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普遍缺乏重视。医院没有建立统一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全面的预算管理控制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
据了解医院的管理人员,大都是从临床主任转向管理岗位,没有过硬的管理系统知识。具体工作细节没能良好的明确落实,加上分管院长责任制,造成中层领导班里机构庞大,资源浪费。
历史遗留原因很多,医院的员工大部分出现“世袭制”,很多员工都是三代人都就职于医院,这种形式的出现使外部医疗人员很难进入,使工作人员的竞争力整体实力减弱;内部员工就业价值观上的优越感,缺少了良好的竞争意识。
文化建设薄弱,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事情,有医院的愿景、但没有具体的核心价值观、与战略目标并未能真正贯彻落实文件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固定的文化宣传场所,没能良好的营造医院员工的文化生活。
医院在运用人才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招聘大量的合同制人员,新员工的进入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是内部职工亲戚,也有一部分高学历人员,医院未能对这些人进行梯度管理,导致人员机构庞大、人才流失和浪费。
(二)从内部控制的方面来看:
不相容职务没有相互分离。如医院的一些医疗器械、药品采购等都是由需求科室提出需求,直接联系供货商及其报价,然后直接向领导申请审批,没有经过严密的内部程序,导致所购商品并非质量最好,造成资源、资金浪费。
尚未建立良好的成本核算系统由于医院之前筹建新大楼,已经贷款多数,但管理层又把大量资金及贷款放在建设更大的医院内部楼房,并准备分离相关科室布局线路。成本巨大直接影响在医改政策下医院走“公益”路线速度缓慢。
财务会计岗位控制内容不严谨。内部会计制度大都停留在很久之前的会计岗位制度,没能及时更新;针对会计岗位要求有些具有严格的限制,但该医院并未严格实行。
医疗科室的医疗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医疗科室并没有在医疗上展现较好的医疗水平,而停留在以前治疗水平阶段。医技科室的“减少药品提成”、彻底改变“医药养医”的具体措施执行不到位。
(三)内部审计与监督机制方面看:
医院的审计部门,人员整体质量不高,从事审计人员太少,仅仅出于形式,并没有
统一严格的审计制度。审计工作形同虚设,没有系统的展开。没能对医院存在的风险进
行合理评估,员工的岗位职责未能充分发挥。
三、医院内部控制制度问题
第一、没有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医院的管理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一味强调争取所谓的生存发展空间,但制度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有些制度中缺乏必要的奖罚措施,甚至监督检查机制的工作几乎为零。这主要是医院负责人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这样的工作流程容易产生漏洞,直接造成医院经济损失。
第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没有制定严格标准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沿袭之前的财务制度,管理太过人性化。财务岗位没成彻底做到互相牵制,导致出现资金流失;整体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具体会计的报销流程过于简单;有些重要的会计岗位,并没有真正的设立。
第三、医院对总体的全面预算并没有彻底落实到位。对重要的岗位如:设备采购方面、医院筹备新病房楼方面的筹划存在巨大漏洞;对各科室的材料领用方面没有明确数量限制,造成物资浪费;对财务报销制度上的(会议费、差旅费、餐饮费)等施行实报实销,没有明确划分具体标准,造成成本浪费。
第四、基本建设项目存在较多的舞弊行为,医院花巨大成本构建新的医疗机构。而具体招标项目,全部由基建部门和院领导定夺,造成了内部资金的流失,医院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四、新形势下医院管理措施及策略分析
(一)医院内部控制设计创新策略
医院总体实行“医院集团”战略:以医院为中心加上多个投资、管理机构的参与对全部的资产进行重组、合资、合并等形式,把先进的管理概念、优良的体制改革、先进的医疗技术应用到具体改革措施中,使医院实现拥有高科技的医疗水平、管理科学机制、服务完善功能齐全的医院集团。充分利用价值链内部控制的模式,增加医院的收入,同时贯彻医改的政策强调将医院资金的投入上实现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
在突出保基本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资金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多元化的办医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医院机构上设置乡镇医疗机构,专门进行免费培训乡镇医生,良好的宣传该医院的医疗水平同时提高了乡镇医疗水平;医院资金上加入社会投资,从医院的管理上趋向于企业管理,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医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内部控制指数设计模型。通过对内部控制指标里两个层次的检测,最终达到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制,防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内部管理方面,将内部控制的原则具体应用到各个具体科室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运用ERP系统应用到内部会计管理中,借鉴国外的科学管理方法:TQM法、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BPR等,具体应用到医院管理中去。
(二)内部管理控制措施
1.改善医院内部控制环境。首先医院的领导阶层要有统帅全局的观念,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根据目标控制法制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目标;其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架构,使得各个部门各负其责,严格遵守程序控制法进行工作,具体到每个人实现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人”的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的组织控制法。
2.医院作为一个高风险的事业单位,其中重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临床医护人员的重作用,本文设计,对单位员工进行梯度管理:
(1)严把质量关。严格招聘流程筛选:申请入职材料一面试应聘者一参加技能测试一领导面试一体检一试用期一正式入职一考核期一定岗,彻底杜绝“世袭制”从源头提高从业人员质量。
(2)根据学历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临床分为:本科、硕士、博士;护理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提供业务水平。
(3)根据年龄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类:以40岁为界限,超过40退居二线医院下属养老院;40岁以下的护理人员,根据具体工作能力来确定具体工作岗位。为每个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实现自身发展前景。
(4)根据医师学历、职称、科研和工作技能的综合能力确定可否升级。
(5)所有医技员工均进行定期考核:考试专业技能。
(6)针对具体临床医技工作人员表现和能力来确定具体进修计划。
(7)加大医院的科研能力,注重教学与临床的实践相结合,努力构建高等学府和本
院的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附属医疗实践机构。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更重要的一点: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具有统一的医院价值观,把服务病人的任务作为一个光荣的职责来对待。这是一个过程,需要长期培养。
参考文献:
[1]贾赛军.《完善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初探》[J],2012年经济研究参考.
[2]兰艳.《浅议医院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J],经济研究导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