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药事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药事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药事管理制度

第1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一)本室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积极开展工作,并配备相应的临床药学技术人员、设备、图书等。

(二)临床药学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有相当工作能力的药师以上专业人员担当。

(三)临床药学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专业水平。

(四)本室应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处方病历分析、新药疗效评价、老药再评价、不良反应以及血药浓度监测等工作。

(五)临床药学人员要定期参加查房、疑难病历讨论,指导临床个体给药。

(六)室内所有的仪器、设备,要建立档案,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第2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事管理正由“以药品为中心”的管理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如何进一步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真正实现药事工作从药品供应型向临床服务型转变,成为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课题,值得深入探讨。

1 充分认识药事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医院重医轻药的观念根深蒂固。医院往往只着眼于药剂科的经济效益,常常忽视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及药学人员药学知识领域的拓展。如与经济不直接挂钩的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往往得不到重视。因此要规范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对药事管理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性[1]。

2 健全组织,完善职能建设

医院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在该委员会指导下成立药品采购领导小组、药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药学服务领导小组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 加强药品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是现代化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药品质量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江西省抚州市中医院成立了医院药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制度、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药品效期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退货药品管理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质量事故管理制度、药品质量验收管理制度、药品购进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约束药品的流通全过程。医院药品品种繁多,流动快,对药品金额和数量管理上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金额、数量双重账目管理,加强了药品盘点工作,现在本院的药品管理已经进入了良性轨道。

4 开展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不仅仅是围绕在调剂工作的无差错,窗口服务的满意率上,更应该是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药学服务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临床药学,为患者治病用药提供最直接的服务。要从传统的药品保障型向知识服务型转变[2]。

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工作的核心,不合理用药在住院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中较为常见,不适当的治疗导致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复用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联合应用抗菌药导致患者菌群失调,随意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医疗效率,在经济上导致医药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更好地指导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开展药学保健服务有着重要意义。本院设立了临床药师制度,临床药师参与院内临床会诊,指导合理用药。临床药师参与医师查房,书写药历。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与医生交流,争取沟通后达到共识。本院自临床药师工作开展以来,不合理用药逐渐减少[3]。

5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上报

在医疗实践中,不仅要掌握药物的作用、用法、适应证,也要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以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在医护人员中广泛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的知识,开展相关培训,引起重视,消除疑虑。医院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在临床科室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负责本科室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工作;药剂科设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医院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纳入管理考核内容,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指标落实到各科室[4]。

6 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药学人才培养。人才是开展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高水平的药师,药学服务就无从谈起。要培养一支既精通药学、又熟悉医学、学贯医药的高素质的药师队伍,这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着力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药师队伍,才能提升医院的药学服务水平,保障医院合理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连柏杨.浅谈医院药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11,34:262.

[2] 袁朝军.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148-149.

第3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1.我国药品质量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上新的健康观念的确立进而产生了药品质量的新内涵。20世纪4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一个新的健康观念: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指生理和心理的完好状态。这种健康观念赋予了药品质量新的内涵,即对药品质量进行评价时,应更多地关注“患者”,而不是“疾病”或“患病器官”。这一观念要求在保证药品疗效的前提下,药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应当确保避免药品中出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不良因素,如药物不良反应、杂质、交叉污染和各种可能的差错等。我国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自1998年以来强制性推行的药品GMP、GSP认证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5071家药品生产企业中已有3731家通过了GMP认证,占74%。在我国,由SFDA制定的7个质量管理规范的法规性文件,它包含了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5个子系统。由此看来我国的药品质量的监管已经逐步健全,正逐步走上正轨[1]。但是我国医院药品质量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2.我国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有关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督管理法律规定尚不够健全和完善。现行《药品管理法》分别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与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做出了规范,但对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相对于药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显得过于宽松。对医疗机构药房未做准入规定,也没有实施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必须首先具备从业资格,具有相应的设施、设备、经营环境,具有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人员,经药监部门严格把关审批,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实行年审制度。而作为药品使用环节的医疗机构却可以不强制要求配备药品、设置药房的资格条件,不需要取得《药品使用许可证》,只要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就可设立药房进而取得药品的使用权[2],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盲点。对药品的质量管理不能等到根本的基础保证。

2.2 从业人员中药学技术人员配备不足。《药品管理法》规定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与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目前,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上,已经把是否具备执业药师作为必须条件。但是,医疗机构由于没有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尽管调剂、制剂、采购、分发、保管、药学监护、临床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研究等工作岗位关键而且重要,但这些岗位的从业人员并没要求必须具备执业药师资格。有人对某市100多个医疗机构的调查统计显示,从业人员中具备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约占67•3%,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5%[3]。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现象严重,从事药品工作的人员中普遍对药品知识和药品管理知识知之甚少,个别单位在岗调配处方的人员中甚至全无药学技术人员,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 70%以上的从药入员缺乏系统正规的药事法律法规培训,造成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药品质量意识不强,药品质量管理不规范,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去实施。

2.3 药品购进、验收、保养等环节的管理不规范。目前医疗机构对于药房的设置随意性较大,呈现出许多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对药品的购进把关不严,购进渠道也比较宽松,有少数单位向没有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处购进药品。且药品购进凭证没有妥善保管,导致药品的来源追述存在一定的困难,有部分医疗机构没有索取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证明材料以及销售人员的相关材料,购进药品质量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社会医疗机构的药房管理水平也较低,与目前已经通过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相比差距很大。部分药品验收停留在数量的验收上,未对药品的外观,包装进行逐一检查,药品的抽验也不具有性,随意性很强,对进口药品、生物制品未按规定收取相关资质材料,对个别有特殊储藏要求的药品也未在相应的地点进行即时验收。对药品的包装标签检查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药品验收环节未能控制不合格药品流入。贮藏药品没有防潮、防虫、防鼠、防冻、防污染、冷藏、阴凉、通风等设施;未对药品进行养护管理,因储存环境的改变,药品是否发生质量的改变,未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库药品的质量得不到可靠的保证,对不合格药品、近效期药品、退货药品等未进行管理。很多医疗机构药房、药库中的过效期药品、包装破损药品、霉变药品等与合格药品没有分开集中存放,也没有明显标识,而是与合格药品混放,问题药品也流入消费者手中。部分社会医疗机构药房临街设置,药品品种多、规模大,从外观看与药品零售企业没有区别,致使群众误解去购买药品,出现了不凭处方零售药品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2.4 药品调剂环节管理不规范。医院药品的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的根本任务,是医院药学不可或缺的主题工作,其牵涉到药品领、分、储、发整个流动过程,最容易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由于药品调剂缺乏规范化管理,工作缺乏量化指标,显得工作杂乱无章,直接影响医院药物治疗水平,导致不合理用药现象出现,甚至发生药害事件。

3.如何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而药品质量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之一。药品质量的好坏与医疗质量息息相关,要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管理药品的使用,必须加强对医院内部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的管理。在医院内部,从药品采购到病人使用有一定流程,如图所示。 要保证药品使用者的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就必须对药品流程中各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下面就对如何加强医院的药品质量管理谈几点建议:

3.1 制定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和建立药品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全面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定,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先决条件,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关系到质量管理的好坏。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方针与目标;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及人员的职能;购进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药品验收管理制度;药品存储管理制度;药品养护管理制度;不合格药品的管理制度;药品调剂管理制度;药品退货质量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制度;药品相关凭证管理制度等。有了质量管理制度还必须设立质量管理的机构和人员,明确质量管理职能与责任,由质量管理机构对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监督与检查,保证质量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从而保证药品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3.2 严把药品进货关。坚持主渠道进药,实行药品招标采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品生产、销售厂商良莠并存,为了切实保障患者的利益,防止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侵袭,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医院对药品应实行招标采购,并坚持主渠道进药,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坚持选购国家GMP认证企业及国家二级企业以上厂家生产的药品,优质优价者优先,并请县监察、物价、计划、药监、卫生等部门领导及本院党、政、工及临床各方面代表到场,对招标、开标、评标、定标及分标进行全过程监督。新药进入医院必须经医院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负责人审批签字后,纳入统一招标购买。随着招标工作的不断探索,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实践中就逐步形成一套完整而切实可行的药品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具体措施,从而切断医药购销的直接关系,使不正之风无机可乘,为保证药品的质量夯实了基础[4]。同时严格审核供应单位、个人以及药品的资质材料、保证药品的购进质量。选择优质优价的品种购进。

3.3 重视药品验收。加强药品验收工作时,是加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重要的一环,它在用药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药品验收时,通常要看货物的外包装是否受潮、是否有虫蛀、鼠咬、变形的现象;封条是否已被开启;药品内外包装、标签、说明书上规定的项目是否齐全;内外包装批号是否一致;内外包装有无污渍。标签与说明书内容是否一致;整件制剂内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原料药品整件内是否有出厂检验报告书;还应按《中国药典》的规定对药品进行外观性状的检查,有疑问时送药检室或药检部门进行内在质量的检查。特殊管理药品应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验收,并检查至最小包装单位;验收应在规定的区域进行,验收要即时,验收进口药品时应检查《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复印件、盖有经销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若是进口的生物制品、预防性血液制品应有《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进口药品应有中文说明书[5]。验收时发现不合格药品及有问题的药品要拒收,不能让不合格药品进入仓库及药房。

3.4 做好药品的储藏与养护。医院药库内药品品种多,数量少,药品流转或快或慢,储藏时间因病、因时、因医生用药习惯而变,给药品的储藏与养护增加了难度,保证药品在储藏期间质量不发生改变是药剂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药品的日常养护工作是医院药品质量的基本保证。日常养护工作要随着药品储存条件的改变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药品保管员应定期检查药库内防鼠、防虫、防蚊蝇等设施是否完好,空调、冷柜、换气扇、除湿机等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检查避光设施、防火设施是否完好;温、湿度计是否正常,是否是在校验有效期内;要随时检查药品是否按储藏要求进行放入相应的地方,冷藏商品要放入冷柜保存,保管人员还应按规定定期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有虫蛀鼠咬等情况;每天定时监测库房内的温、湿度,当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应运行空调、除湿机、换气扇等设备或应用其他方法进行温湿度的调节。还应检查药品堆垛是否合理,五距(顶距、墙距、柱距、灯距、垛距)是否合理;不同批号的药品是否有混垛的现象;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按月向临床医生催用近效期药品;检查易串味药品、危险品是否放入规定的库间,不合格药品是否按规定放入特定的区域;特殊管理药品是否专库或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专账专册管理。

3.5 抓配制环节,严把自制制剂质量关。按GMP理论,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保证医院自制药品的质量,主要依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医院自制制剂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管理,制定相应的规定,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每一个关键工序的质量,做到每批制剂、半成品检验合格后,才进行分装,成品质量合格后才用于临床。

3.6 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实施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必须积极培养人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做到定向发展(包括药剂、药检、中药、临床药师等)。《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6]。应该明确执业药师的法律地位:一是应明确医疗机构设置药房的必备条件,其中规定在医疗机构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执业药师或助理执业药师资格。二是尽快出台《执业药师法》,进一步明确执业药师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考试、聘用、继续再教育制度,明确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相关的岗位必须配备执业药师。

3.7 发挥窗口监督作用,把好药品使用质量关。药房是把住药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药品从库房领回和发给病人时需要认真仔细检查外观有无变色、变质、破损、霉变、过期失效等问题, 不能将有问题药品和不合格药品发给患者,严禁错发药品,造成医疗事故,并随时与临床联系,收集药品使用质量信息。临床科室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卡”,一旦发现不良反应要如实填报,药剂科协助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妥善处理,共同做好安全合理用药的工作,这样使全院医护人员都直接参与了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力地保证了药品使用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3.8 药品管理的网络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医院的药房也应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与Internet联网,可以实时的调用数据库里面的信息查询最新的信息,这样能大大降低药剂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规范管理流程,使药剂人员能从繁重的划价、盘点、制作报表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审核处方,指导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

3.9 药库管理实现“零库存”。所谓“零库存”, 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库存, 只不过是药品储备不是自行库存而是库存转嫁而已。即医院将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的功能从医院本身的职能中剥离开来, 通过与医药公司订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合同, 实现药品供应链上、下端的整合, 即时下流行的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对药品的质量管理更规范,从而保证药品质量。零库存是利用最少的资金、库存发挥最大效益的手段, 它对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保证药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总之,医院药品流程中的药品购进、验收、储藏和养护环节的质量管理比较容易操作,而药品调剂、药品配置和使用环节是医院药品中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药学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因此要保证医院的药品质量不是一朝一夕,或某一个人一条制度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人力、设备、物力的投入,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更需要领导的重视,全员的参与,人人树立质量意识,确保药品质量。只要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从每一个环节做起,药品质量就能得到保证,广大伤病员用药就可以放心。

参考文献

[1] 刘玉珍.药品质量与质量管理理念的历史演进[J].中国药业,2006,21 (15): 22.

[2] 王汝琴,高尔.医院药学体系、质量标准与医院评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13.

[3] 杨柞培.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尚待完善的几个地方[J].中国药师, 2003, 6 (7): 447.

[4] 赵小聪.浅谈医院药品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7:439.

[5] 吴俊.医院内部药品流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J].中国保健,2007,7.

第4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西药房;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大型、中型医院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卫生部门为了尽早解决这一问题,以做好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而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开始在我国范围内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理及应用,以此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为了保障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及考察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分级情况,将西药房作为示范对象,通过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来对西药房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总结和分析[2]。本研究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西药房抗菌药物使用中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以此观察分级管理制度在我院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西药房抗菌药物使用及发放等数据,包括抗菌药物品种、类型、规格、数量、金额等等,对所使用的抗菌药物采取分级管理,并统计分析所有的数据资料。

1.2方法

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作为参考,分级管理我院所使用的抗菌药物,通过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来对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3]。用药频度=药品年使用量/用药频度值。

2结果

2014年~2015年抗菌药物分级情况见表1。2014年~2015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排序情况见表2。西药房中各个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正在逐年升高之中,但总药品销售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之中,用药额度前三位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经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管理后,一线及三线抗菌药物的用药频次正在逐渐下降之中,二线抗菌药物的用药频次正在逐渐上升之中。

3讨论

从我国卫生部门、中华医学会等联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规定来看,无论是从抗菌药物的安全性、临床疗效,还是从抗菌药物对细菌的耐药性、价格等方面来考虑,都可以将目前本院所使用的抗菌药物按照药物分级管理标准将其分为三类[4]。第一种为一线药物:其为非限制使用药物,此类药物经过长时间临床应用之后,已经能够确定其具有临床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合理等优点,且其对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较低。第二种为二线药物:其为限制使用药物,此类药物的临床疗效较高,但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价格也较为昂贵,所以临床使用时需要由临床医师签字之后才能使用,譬如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5]。第三种为三线药物:其为特殊使用药物,此类药物对于针对性患者的疾病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但其毒副作用显著,价格也十分昂贵,需要有详细药品使用说明说、药理检验、临床检验合格标志,并在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医生签字下才能使用,譬如两性霉素、万古霉素等。另外,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属于西药房感染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所以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会逐渐升高。从2014年开始,本院西药房对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但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并没有增多,而是逐渐开始减少,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开始逐年增多,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也开始减少。目前,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已经成为西药房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在抗菌药物发放过程中的管理通透性,笔者选择了以下几种控制方法进行分析:①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具体条件,结合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将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分为三个级别,包括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西药房医护人员在发放抗菌药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职称规定能够开具的抗菌药物,也可将抗菌药物处方范围发放至各科室医生手中[6]。②西药房中的医护人员需要学习并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定期开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会议,并邀请知名抗菌药物学者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以此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③建立科学、有效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临床药师在发放药物过程中对于处方的审核力度,严格把控一切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如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使用途径、联合用药等[7]。④药剂科的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医疗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一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小组,由小组来对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审查,每月向相关负责人进行汇报,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处理方法[8]。总之,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审查力度有助于降低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能提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有助于降低抗菌药物对细菌的耐药性,能降低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在医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能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十分明显的问题,如部分临床医师会凭着自己对某一种疾病的用药经验来开具处方,或是临床医师因为用药经验的缺乏、专业知识的不稳固等原因导致联合用药方案不够科学、合理等。所以,西药房医护人员一定要特别注重用药处方的审核问题,根据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来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此外,也可以制定一些可行性高的奖惩制度,这样就能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150-151,152.

[2]吴新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观察.北方药学,2014,11(10):91-91.

[3]徐丽琳.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房药物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5):513-514.

[4]蔡朝艳,李丽娟.循证医学原理在社区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60-3661.

[5]江庆华,张眉岸,陈晓铤,等.我院门诊西药房537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3,8(5):170-171.

[6]王江安.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西北药学杂志,2014,29(1):99-102.

[7]孙岩.浅谈医院药房对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措施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5):149-149.

第5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药房管理;改进措施

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药品分销的主体,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药安全、有效,加强药房管理至关重要[1]。此外,医院药房是一个医院良好形象的窗口,其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对于医院在社会的认知度有选择性的作用。而医院管理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笔者从自身的实际工作出发,通过对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加强药房管理的改进措施,现总结如下:

1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药房人员的素质相对不高

基层医院药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层次及知识结构都不能满足药房管理的需要,影响药房管理质量。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工作只限于调配处方等基础工作,而对于药品管理的必备的专业知识明显掌握不足,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提高,如果患者对某种药品提出问题咨询,药房人员不能给出专业的解释或满意的回答,还需求助临床医生,这样造成患者对医院的认可度不高。由于其工作性质,基层医院的药房人员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交流,药房工作只限于调配处方、领药、做帐等,大多基层医院药师知识结构单一,药物信息采集渠道存在较大局限。

1.2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基层医院虽然建立了一些奖惩制度,但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对药品质量不能定期检查,近效期药品有时没有做到先进先出,特殊药品如毒、麻药等没有按规定保管,药品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内部制度不太健全,药品在购进验收过程未履行规范,有的仓库人员对贮存管理不重视,药品的效价难以保证。

1.3药房信息化水平不高

基层医院药房经营服务模式一般都是采用窗口式的服务模式,药学信息不畅通,有时院内医务人员对药房一些药品的购进信息、效期药品信息及新特药信息均不甚了解,不便于临床用药,也不利于药品周转。而患者要想了解药房某种药品有无,也要通过在药房窗口询问获取。与一些综合性大医院取药相比,患者在药房取药时,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排队时间,而且体力消耗较大,这样容易让患者及家属对医院产生不满意情绪。

2药房管理的改进措施

2.1提高药房人员素质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职尽责,认识到自己的每项工作都与患者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对待患者态度要诚恳、热情周到,要用“心”去服务,让患者感到亲切、心情愉快、暂时忘却病痛[2]。其次要提高专业素质。药师应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要不仅具有药学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医学、护理等相关知识,并有较高的药物信息采集、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较高的人际交流技能,能更好地与医师、护士沟通,参与合理用药。再次,必须加强药学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鼓励自学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对不同层次的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到大医院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了解国内外医药学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吸收更多的知识为广大患者服务。最后,要吸纳高层次人才。积极吸纳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来医院工作,提高医院的实力的同时也提高药剂人员业务水准。

2.2完善药房制度,规范化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药房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保证其正常有效实施。要借鉴其他医疗机构先进的药房管理经验,制定出适合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制度,包括:药品拨进验收制度,药品调剂制度(四查十对),品、管理制度,近效期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退药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同时要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等,要求从药品报告购进、保存及供应三个环节都严格执行到位,定员、定岗,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使药房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化,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提高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此外,药房也要制定本部门相应的奖罚制度,根据药房人员的执行情况及量化考评指标,使药房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3运用网络管理系统,提高药房信息化水平

网络管理系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是医疗机构不可缺少的部分,药房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对药房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及时对全院的医务人员以及病患提供最新的药品信息,以此减少医护人员以及病患在药品使用中的错误做法,实现医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提高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同时,医院药房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使医院的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有机结合并有效控制,同时增强了采购的透明度、安全度[3]。此外,医院药学信息现代化将直接提高临床药师服务的效率,还能节省患者及家属的很多时间。

3小结

药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与人们的生命健康紧密相连,医院药房是药品进出的窗口,加强药房管理,保证药品质量,转变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是药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药师应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时刻把病人的用药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医、药、护、患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完善药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规范服务的接受社会监督,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徐少平.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科,2007,4(2):285-286.

[2]鄢春红.浅谈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2(2):81-82.

第6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会计;电算化

1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会计电算化,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现代医院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其明显的作用如下:

①减轻医院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②财务工作技术含量增加,财会人员整体素质、操作技能提高。③查询方便快捷,信息准确性提高。④扩大了医院财务信息量,增强了财务分析、管理能力。

2医院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措施

①医院领导和财会人员要转变观念。领导支持、财会人员积极参与,是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保证。首先,医院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会计电算化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必然需要,是加强医院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其次,财会人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在医院高速发展的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促进了医院会计知识结构的更新,由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控制,而不能只固守于记帐、算帐,要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各种信息。

②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人才。目前,虽然许多会计人员已接受了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欠缺,既懂得医院会计又熟悉计算机的人员相当少,这势必会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多层次人才。一是引进院校专业学生,充实医院会计人员队伍,二是积极开展职业培训。首先,采用脱产教育形式,对在医院主要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上的会计人员进行脱产的、较长时间的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人员。其次,采用短期培训形式,对目前所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短期会计电算化培训,使他们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有关知识,成为系统的操作员。再次,对于会计人员,无论其电算化水平高低,每年都应该接受一定时间的电算化新知识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③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对医院会计核算、管理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这个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包括: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如设置会计主管、微机操作、审核记账、系统维护数据分析等岗位,形成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及内部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系统维护制度,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任务、系统软件硬件的维护、系统维护权限的规定、机房管理制度和软件修改的手续;岗位责任制度,主要是明确规定各岗位的职责、任务等。

3完善电算化管理系统

医院电算化管理系统一般由药品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组成。

①药品管理系统。对病区药房药品管理,药品申领、药库领用、其他入库、药库退药、出库处理和盘点管理。接收病区传来的药品医嘱、并进行摆药管理(生成摆药单,支持按日期、科室、发药类型等多种摆药方式),药品费用信息自动传送到住院结算系统,自动扣除住院押金等。提供住院发药、手术发药和医嘱冲减操作。系统由以下操作组成:住院发药操作;药品申领操作;药库领用明细操作;药库领用明细操作;药品盘点操作;高低储药品设定。药品查询系统可使医院的财务部门及管理者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医院的药品销售及库存情况进行掌握,加强药品的管理。②收费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权限设置,按照工作和职权分配系统权限的资源,使整个组织的管理和职务授权更加清晰完整。支持一卡通功能,病人只需持一张磁卡即可完成挂号、划价、收费整个流程操作。支持正规发票打印、收费凭证打印和清单打印功能,各种报表可自定义支持医生开处方,电子处方打印功能医生、科室业绩报表查询、统计、打印,为每月对医生进行业务考核提供准确数据客户显示屏功能,让病人明明白白就医,收费时语音自动报价功能。院长查询统计功能,让医院领导随时随地通过本系统实时掌握医院业务动态,各科室业绩情况。财务查询功能,各种财务报表统计功能,如日报表,月报表,各科室收入报表等,都可以通过本系统自动统计。收费优惠折扣自由设置,满足医院业务操作需要。畅销药品统计功能,系统根据药房发药情况统计最畅销药品,进药购药做到心中有数。

③财务管理系统。它主要依据当前医院的会计制度设立,包括门诊挂号系统、门诊划价收费系统、住院划价收费系统、门诊与住院收费系统、门诊药房系统、住院药房系统、门诊与住院药房系统、药品库房管理系统、院长综合查询系统、参数与数据管理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药品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等。

总之,通过医院管理思想的转变、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及管理技术的专业化,可以促进医院管理的健康运行,促进医院事业的发展。

第7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事;质量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a)-0127-02

医院药剂科工作现已处在一个转型期,从以保证药品供应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以药剂为主体向以临床药学为主体的转变;临床药学工作从以实验研究为主向以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转变[1]。医院临床药事质量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将医院药学工作由传统的供应服务模式向技术服务模式转变,对此,我们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才能求得新的发展。

1 认真学习领会卫生法律法规和医院评审标准依法制定适合于医院药剂科的药事管理制度,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1.1 会药事法律法规,依法制定医院药事管理制度

组织药剂人员认真学习领会《药品管理法》[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3]、《四川省精神病专科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评审标准,是开展好药事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依法制定适合于医院药剂科的药事管理制度,才能理清和明晰管理的思路。

1.2 贯彻落实医院药事制度

组织不同岗位的药剂人员有针对性地认真学习领会医院药事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以推进药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强化药学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医院临床药事管理水平,使医院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1.3 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严格贯彻执行四川省卫生厅《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医院制定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制度》、《促进合理使用集中招标挂网药品措施》《医务人员招标挂网药品使用指南》等制度。药品网上阳光采购,规范药品采购行为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采购挂网药品时,在四川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监督管理平台上按规定进行,药品的购进,坚持“集体决策”,常用药品购进均需填写《药品购入计划申请表》,计划、审核、批准、执行“四权分离”, 并通过网上阳光评分系统,接受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阳光评分平均为102分,挂网药品采购比例平均为99.6%。

2 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专项整治,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2.1 处方点评工作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4],每个月药剂科负责组织对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医务科负责组织对医嘱进行点评,根据医院精神专科的特点,重点抽查了综合科和门诊处方,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师,会同科主任一起,进行个别谈话警告,《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点评》结果,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对使用量、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公示。

2.2 抗菌药物分级目录的修订

持续完善修订院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因病情患者需应用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时,应经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主管医师同意,并签名;对应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时,应当具有严格的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认定的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采用了卫生部作为亮点推荐的抗菌药物信息化管控方案,在该院新的医星医院管理系统上,执行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设定工作。

3 加强处方质量管理,定期对医院《处方集》进行梳理

3.1 制订该院处方管理制度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制定和修订了该院《处方管理细则》、《处方、审方质量控制表》、《处方奖惩制度》,重新修订制作了医院《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目录上作了药品通用名括号曾用名对照,让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顺利正确地过度到通用名的使用上来。加强了处方的管理,定期检查和质量监督;通过继续教育和“三基三严”的学习,提高医、药、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医生处方书写质量意识和药学人员对处方的审方作用;不断分析、纠正处方中出现的不足与错误,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3.2 定期对处方集进行梳理修订

《处方集》是医院用于治疗目的的药品汇编,是医院评审的重要的资料。既是合理用药指导性文件,也是建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技术指南,能够帮助基层医务人员了解和形成科学规范的用药观念,有效服务患者,同时引导广大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5]。提供医务人员迅速获得有关该院常备用药品项、用药规定,以利患者获得适当用药,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为医生选用药品、药师调配药品的一种规范的管理方法。随着医院业务的快速发展,近两年新增药品品种较多,根据对目前药品认真仔细的梳理结果,预计新版《处方集》较2010年版预计将新增抗菌药物9个;精神神经类药物11个;循环系统药物3个;中成药9个;其它5个,共计新增37个药品品种。淘汰19个药品品种。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遴选讨论通过。

4 分析评估用药风险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提供药物咨询与指导

4.1 制订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制度

为加强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管理,提高对药品的监测、评价和安全预警能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推动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6]的规定,制定该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察与再评价制度》、工作方案和人员名单。

4.2 分析评估用药风险

根据监测发现,目前由于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较多、较重,且没有专一的解救药物,经评估用药风险较高,因此,将原来使用的10种中药注射液减少到现在的5种,最大限度地避免用药风险的发生。为有效防止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充分询问病人过敏史和家族史,凡高敏病人,如曾经有药物、食物过敏史的病人,应禁用或谨慎使用。

通过对药物氨甲环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监测分析,发现该药物的呕吐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注射速度有关,减慢滴速,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

5 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个人及药剂科业务水平、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

5.1 新时期对药学人员的要求

新时期药学部门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7]。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剂科的工作由简单到复杂,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药品不良反应、处方点评,药物咨询,合理用药分析,甚至包括财务统计知识等,特别现代药事工作需要药学与临床知识的有机结合,传统的药学教育,是以药物制剂化学知识为主。现代医院药学,要求的是药学与临床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面临的学科不断扩大,要很好的胜任这些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药剂人员不断补充学习临床方面的知识。

5.2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

医院内部的学习,通过建立三级学习体系,即科室“三基、三严”的学习制度和培训计划,部门统一业务学习,医院组织的院内学术交流学习。医院外部的学习,通过积极参与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华医网继续教育,成都市卫生局医学继续教育、成都市医学会刊授医学继续教育学习。

个人参与的学历教育,药剂人员中分别有参加有中国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的在职本科临床药学学历教育。形成一个学习型的团队,积极向上的团队,才是药剂科人员为病人服务,为医院做贡献,最终提升自身价值,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6 结论

无论是医院复查还是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质量管理都是临床药事管理的核心和永恒主题,药剂科工作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和新时期药剂科工作转型等,决定了临床药事质量管理的复杂性、不易落实性和困难性。

综上所述,以药事法规和医院评审标准为准绳的临床药事质量管理工作,是提高药事服务质量,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永佩,冯克玉.临床药师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2] 药品管理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2001.

[3] 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2007.

[4]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S].卫医管发〔2010〕28号.

[5] 高博,郭向晖.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M]. 北京:人民和卫生出版社,2010:3.

[6]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 卫生部令第81号,2011.

第8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方法:对我院在近5年内的药房管理实际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探讨相应有效的改进措施。

结果:药房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药品的质量、药房的贮存设施、药房的管理制度以及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四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的。

结论:针对药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以更好的保障医院药房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药房管理 问题 改进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60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89-01

药品的安全使用时取得理想临床疗效的关键,而药物质量的安全与否又决定了患者用药是否安全。医院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其集管理、技术、经营于一体,是医院内的一个综合性科室,其管理质量将决定患者的用药的安全。因此寻找医院药房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改进药房的管理,对于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有效是至关重要的[1]。此次我院也就我院药房管理工作在近5年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药房的管理质量探讨了相关的改进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医院药房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药品质量问题:医院药房中的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主要是用于疾病的预防、疫苗的接种、疾病的治疗以及疾病的诊断。因此,药物的治疗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的,更关系到临床诊疗的效果及医院的收益。药房工作人员为维持市场经济效益,通常会选择一些价格较低、扣率较高的药物,因此就导致了药物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在药物的验收方面,药房管理人员不能对其有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会对出现工作人员未按规范内容进行药物的验收,如:未检查药物的质量是否合格、未核对药物的有效使用日期等,因此药物便会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了药物使用的临床效果。

1.2 药物的贮存问题:药物的贮存主要包括药物在运输过程的贮存及药房内的贮存两个方面,其中运输过程的贮存问题主要是指,药物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未严格的执行药物的贮存条件,如:白蛋白需在8℃以下的环境中方可保证药物的使用期限,而在实际运输过程中为减少运输成本或为方便行事而没有设置冰箱对其实施贮存。药房内贮存问题主要是指,缺乏良好、完善的药物贮存设备,就导致了药物不规范贮存现象的产生。此外部分医院的药房条件较差,各类药物混合摆放,且药房内的温湿度不能达到药物的贮存条件,因此便会导致药物的品质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1.3 药房管理制度的问题:医院药房未建立完全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药物的监督不完善,或是医院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不能彻底的将管理制度完全落实。因此便导致了对药物的监管不力,从而药物的品质不能得到保障,进而影响了药物的临床使用效果。如:不能定期的对药物质量进行检查,这样就会导致不能及时的将近期药物或过期药物排除;对物、毒性药物等特殊药物未淡单独放置;对大包装的药物在拆散放置时,未将药物的名称、规格、有效期等明确标注;对药物标注脱落的或是标注模糊不清的,没有及时的进行核对,从而导致了大量药物的浪费。

1.4 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匮乏是目前院内药房管理中所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较低,缺乏对药物管理的专业知识,且大部分医院药房中缺乏高级的药剂师,各个级别的职称建立不平衡。这样便会出现诸如不能回答患者对药物知识提出的疑问、工作内容的局限等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药房的发展及医院的声誉。

2 相应的改进措施

2.1 规范药物的采购流程,确保药物质量的合格:药房工作人员在对药物进行采购时,应秉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进行严格的筛选,杜绝低价、低效药物的流入,要有目的的选择高效、优质、低价药物,同时要对药物的品质进行检测,及时的淘汰劣质药物。此外,对于选购药物的生产厂家进行审核,坚决不在未获得药物生产经营资格的厂家采购,并对存在疑问的药物,且无论是中医药物,均要进行药物检验科进行检验[2]。药品的采购应根据医院药房的规模进行,切忌过多或过少的采购,以免造成药物堆积或药物的用量不足。定期由专人对药房内的药物进行盘点,并与原始单据进行核对,对近期药物、过期药物及时的清理,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及取得理想的疗效。

2.2 完善医院药房内的配套设施:院方应给予药房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便可以帮助药房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增加药物的储藏柜,这样可以更好的将药物分类摆放,且注意贮存柜应与地面、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设置现代化电子管理系统,使药房管理更具现代化、电子化、网络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院内物资,还可以对药物的采购、出售透明化,且安全性也更高[3];在药房内配备空调、温度计等,以保持药房内的温湿度适中,并购置冰箱等冷藏设备,以方便需冷冻贮存药物的贮存。

2.3 规范药房内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良好药品服务的关键,因此应设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对毒性药物、物等设立专人保管、专柜保存、专人登记等管理制度;建立药物管理质量,设立专人定期的对药物进行核对,对不适合临床使用的药物进行及时的处理等。同时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并定期的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以确保药房工作人员可以确实落实每项工作内容。

2.4 增强药房内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的对现有的药房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便可以增加其的专业知识及专业业务能力,从而可以更好的回馈患者[4]。同时,可以加强各个医院间的学术交流,或将本院工作人员派往国内外的大医院进行进修,使其可以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及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此外,应积极的招收本科以上的新人来融入现有的工作班底,从而为现有的工作班底注入新鲜的活力,从而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

3 小结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其肩负着药物的采购、贮存、经验等工作内容,其运营的好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医院的收益直接挂钩。因此寻找医院药房中潜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改进,是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这样就可以为院方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及经济效益,从而为医院的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参考文献

[1] 徐少平.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科.2007.4(2):285-286

[2] 孙喜云,蒋传中.医院药品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药师,2001,5:330-331

[3] 马俊凤.加强医院药房管理的体会与对策[J].医院管理,2008,5(8):1088-1089

第9篇:医院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基层医院;药房管理;问题;对策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药房是医院对外的窗口,是医院所属部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医院的医疗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管理、技术以及经营三方面的结合,药房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加强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对于提高医疗水平,提高医院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基层医院药房管理水平,现结合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药房管理中的情况,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综合分析、解决好问题,提出相应的药房管理措施。

1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药房工作人员的素质欠缺

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药房服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基层医院药房房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文化层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只能在药房里从事调配处方等简单的工作,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无法对特殊药品的管理或者发配等问题解决。目前我院药房中的专业人员主要以中专学历为主,近几年,也引进了大专、本科学历的人员。药房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知识老化,信息闭塞等情况。

1.2 基层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基层医院药房药品的进货渠道不能统一,存在相当的混乱,目前,只有80%左右的药品使用药品招标,由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众多,药品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我国医院依然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医院往往为了降低医药成本,提高医院运行的效能,大多选择药品价格低廉的生产企业,有的医院甚至对药品生产企业不了解,是的药房进入假劣药品,一旦这些假劣药品发放到患者的手中,既延误了患者的病情治疗,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也损坏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

一些基层医院针对药房的管理,建立了很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对药房里的药品质量未能按时检查,货架上的过期药品未能及时清退,精神、麻醉类药品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管理。药品的进货、出货为做好登记等。

基层医院药房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地下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基层医院药房都是采用窗口式服务,药品相关信息不完善、不及时。在门诊医生想了解相关药品的厂家、规格、剩余量、有效期等信息时,无法及时满足。

2 加强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对策

2.1 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素质

基层医院药房需要吸纳一些毕业大学生,提高整体的学历水平,促进基层医院药房新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对药房工作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好职业责任感,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经常性地开展学术讲座,邀请相关专家授课,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国内外新药研究动态,更好地位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

2.2 完善基层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基层医院药房的各项药品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药房药品管理的效能,不会在药品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完善药品的招标工作,在众多的药品生产厂家中选择资质好、信誉好的企业,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才能维护患者的利益。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假冒伪劣的药品,追求相关企业的责任,并且把该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

进一步医院药房的网络管理系统,提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为临床医生提高更加全面的药品信息,减少医疗中错误使用药品的做法,公开药品的采购流程、制度,使得药品采购更加透明化,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药房工作人员的素质欠缺,基层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加强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对策: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素质、完善基层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提高药房管理的水平,更好低为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兰恭赞, 叶伟苹, 孙志丹.浅析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医药, 2008,21(6): 44~45.

[2] Lorraine Smith, Tony Nguyen, Celina Seeto, et al.The role of non-clinicians in a goal setting model for the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community pharmacy settings[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11,85(02): e26~e32.

[3] 徐少平.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内科, 2007,2(2): 285~286.

[4] 陆丽萍.探讨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1,13(10): 296.

[5] 侯立新,兰桂荣.如何加强医院药房管理提高药学人员服务水平[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09(12):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