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第1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教育与财政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财务管理逐渐发展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高等学校必须在年度开始前编制预算,高校的经济基础是做好其他工作的物质保障,如何实现财务预算的合理分配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事务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关系到学校师生的切身利益,财务预算执行的效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效果与权威,因此,做好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财务预算体制的改革,高校在财务预算机制上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确保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高校在进行财务预算机制的改革过程中,仅仅把预算当成了计划,并没有进行绩效管理。由于高校预算评价体系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受到各个地区经济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等的影响,高校在进行财务预算体制的改革上面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因此,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影响因素,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和改革,使得绩效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各高校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相比之下高校尚未健全各种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使得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不能与教育改革和财政革新相匹配,特别是对非税收入及其他非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监督、考核、评价。为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财政部配合政府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的考评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上,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预算的绩效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倒逼行为,是在纳税人关注税金使用意识逐步提高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公共资源使用效益的约束机制。同时也是财政自身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的迫切要求。曾经触目惊心的铺张浪费现象受到公共舆论的鞭挞,促使财政资金使用走向逐步公开,也间接的促进了预算绩效管理体制的建立。由于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尚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制度建设较为粗放,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可操作性也不强,造成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阻力较大。

2.认识上,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

预算的绩效管理要求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考评监督,对拥有资金使用权力的领导或相关人员形成约束机制;同时,绩效管理必须以考评作为手段,必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必定给单位带来人力物力的损耗。这二方面的原因导致决策层对预算的绩效考评的态度摇摆不定,认识上难统一。要么主观上抵触执行,寻找理由推诿;要么虽建立预算绩效考评制度,实质上却流于形式。

3.评价上,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

预算的绩效管理有的以结果为导向,有的以过程为导向,有的即考虑结果也考虑过程。不同的高校指标设计上也存在不同,有以定量考评为主的,有以定向考评为主的;有以数量考评为主的,有以质量考评为主的,总体来说,指标体系千差万别,出发点不同,侧重点就不一样,其结果就相差甚远。加上用一套指标体系去考评不同性质、不同用途、不同过程的预算管理的绩效,难于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导向上,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奖惩作用有待提升

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是一个单位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单位用于奖惩的依据。由于利益的关系,特别是高校内部各预算单位或各预算单位内部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千差万别,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再科学也难于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容易产生矛盾,甚至激化矛盾,造成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利用总是阻力重重。

三、解决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的相应措施

1.高校管理人员要逐渐认识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领导应该明确预算绩效管理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管理人员要根据存在的问题,逐渐改变自己的认识,认识到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根据自身情况,用高标准的要求,严格进行机构人员的选取,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机构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前的旧思想,跟社会的发展积极靠拢,并根据制度进行定期的考察与评价,人员由高校领导担任,责任到人,从思想方面开始改变。

2.健全与完善高校的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首先要有一套有可行性并且性价比较高的评价方法,高校应确定绩效考核评价的领导组织机构,建立预算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实现绩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预算绩效考核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项目投资评价三方面考虑,绩效指标的设定应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目标以及绩效目标分解,从综合实力、运行绩效、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3.建立一个科学的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体系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体系必须实现科学、有效、完善、合理的评价方法,用科学完善的评价方法对高校财务绩效进行预算管理。同时也要在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的时候全面考虑到经济效益、项目评估、社会效益这三方面。

4.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的奖罚作用

虽然预算绩效评价容易产生矛盾,但更应该看到预算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其正面作用远远高于负面作用。高校应针对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矛盾逐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而为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打开通道,成为高校评优奖先,奖勤罚懒的有力手段,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奖惩作用,为高校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正能量,提升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华.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 [J] .中国外资,2012,02:114-116

[2] 张国魁.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 . 经济师,2013,10:80-82

第2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公共事业单位 财政预算 绩效管理 评价

一、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预算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评价的内容通常包含四个方面,即绩效目标的设定,制定与绩效目标相匹配的制度与措施,财政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常用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等。

结合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与实际情况,绩效评价的流程大体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报告阶段,其中准备阶段的流程为:确定绩效评价对象下达绩效评价通知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绩效业务培训;实施阶段的流程为:收集基础资料并审核绩效评价现场审查核实综合分析形成评价结论;报告阶段的流程为:资料整理撰写评价报告反馈评价报告并征求意见修改审核绩效评价报告反馈评价结果给相关单位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评价资料归档存查。

二、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首先,绩效评价规章制度不完善,观念淡薄。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虽然单位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方法,但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中缺乏标准,而且评价流程不规范,具体是实施方案不完善,进而导致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制度不健全,在长期的工作中,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长期性。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缺乏制度保障与规章可依 本质原因是单位对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意识的淡薄,进而导致实施不顺,监管不利。

其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绩效评价基础数据库,现行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标准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性不足。地方公共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多为上级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及标准,其中较容易选择和完成的指标较多,而结合地方特征与实际情况的定量指标较少,这在具体执行中缺乏地方针对性的,进而使得绩效评价报告无法真实的反映出地方公共事业单位的实际财政支出情况。

再次,由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依据,而且也没有统一、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这导致评价结果不完全真实,而评价报告运用不成熟、不完善,缺乏指导性。此外,每次的评价报告多作为档案保存起来,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法律与规章制度度的监督,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有形成约束,评价反应的问题多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进而使其不具备足够的管理与决策价值。

三、完善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评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力度与规章建设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地方公用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对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认识不足,观念淡薄,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重视程度,大力推广公共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舆论环境。在提高重视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规章制度,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制度化、长期化。建立与地方公共事业单位相匹配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基础制度,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工作制度,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保障和监督等相配套的制度。

(二)科学建立预算绩效指标框架体系与评价工作基础数据库

由于目前多数地方公共事业单位所执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是由上级财政部门所引发的文件,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地方公共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特征,建立科学的、针对性的预算绩效指标框架体系。指标框架体系的构建需遵循相关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目标导向性等原则。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体系可有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两部分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目标完成指标、组织管理水平指标、财务管理指标、资产配置与使用指标。为实现绩效评价工作的长期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以往的评价结果建立工作基础数据库。工作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内容包括绩效评价的数据库、建立绩效评价的数据库、利用预算绩效评价的数据库存储、检测、分析、评估各种相关生数据。

(三)强化预算评价结果的利用,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绩效评价并非最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才是更深层次的功能拓展,因此在地方公共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应强化结果利用。一是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处置,二是将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挂钩,三是实行绩效问责机制,四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公开公布,五是硬化绩效评价结果的法律约束。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专业的管理队伍来支撑,因此需提升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育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队伍,或者积极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

参考文献:

[1]薛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6

第3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 财务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一个将行动、业务、资源、组织战略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医院财务预算绩效管理,是对医院财务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医院间的激烈竞争,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医院运营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一、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医院需要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还要有经济效益。建立并实施医院财务评价制度和绩效分析是一个增加效益、加强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做好内部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医院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对改造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重新构架医院组织结构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医院财务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部分医院已经根据自身的需要实行全成本核算,但是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核算体系。因此,在经济活动分析和医院财务管理中缺乏真实的、有力的信息资料供决策参考,财务会计和科室核算是分离的,财务会计工作没有办法得到成本数据,没有进行成本核算,没有真正用于指导经营活动和指导经营决策,只能支持内部管理激励分配。

(二)财务绩效分析制度还不是很科学

一些医院财务绩效分析评价制度指标体系的选择缺乏均衡性,选择还不够合理,公立医院比较重视患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因素,轻视传统财务指标,而民营医院则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一些医院财务绩效评价分析制度还有待完善,分析方法没有系统性,这样就会出现指标体系的与目标值发生偏离的后果,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重视考核数据的收集。另外,对于一些不同的部门,还存在指标设置的不均衡情况,从而出现“责任大的部门考核结果较差,责任小的部门考核结果较好”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

(三)由于医院财务监督管理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财务绩效管理不高

随着医院经济市场化,医院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医院财务管理内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违法违纪案件还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医院还不具有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例如忽视事前的预防控制偏重于事后控制,一旦遇到违规行为才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一些医院还没有建立约束机制和自我防范,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财务控制的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一些医院比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预测很少,奖惩标准不太分明,设计内部控制时没有结合实际,偏离了控制重心,从而造成医院内部控制不切合实际。

二、针对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高效的编制机构

要想编制好预算就需要有高效的预算编制机构,因此,要认真做好预算编制机构的改革。医院可以成立预算委员会负责对预算管理的确定、平衡、审核、指导医院预算草案。可以成立以财务处为主的预算编制机构,审核确定责任,编制医院的综合预算,统一掌握预算编制标准和政策,全权负责预算编制工作。部门内部要做好各级财会人员和各级经济责任人上岗培训工作。同时预算工作的制定者还要接受各部门和医院预审委员会的监督。

(二)建立适用、科学的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医院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决定着价值取向和评价系统指标体系的核心因素。评价指标是医院绩效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医院考核内容的载体。绩效评价系统衡量各基层的绩效是否准确,决定了其他绩效职能能否更好地发挥作用。健全和完善医院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要能够反映财务绩效的重要方面,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设置的评价指标能够在具体评价中使用,方法要容易和简易操作,数据容易获得,评价指标内涵要明确。因此,指标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的选取要包括潜在的财务绩效,更要包括已表现的绩效,例如质量绩效水平、经营水平等。其中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包括收入成本率、业务收入结余率、净资产结余率等指标。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医院在资产总额中资产负债的情况,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率方面。资产运营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用来反映医院存货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是通过分析流动资产与医院业务收入之间的比率,来反映资产使用情况。

(三)应当建立预算绩效的后评价制度

建立后期评价制度能够及时对本期预算项目进行总结,还有利于下一期预算项目的管理。评价和衡量预算项目是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章制度,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能实现其预期目标、达到原有的投资规模。后评价的作用的关键取决于经验总结在预算项目中被应用和采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裴芬.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金融经济,2009(3)

第4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新“预算法”;高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一、前言

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它完善了政府预算体系,并强化了预算约束,使预算制度更加完善、规范和透明,在现代财政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财务管理离不开财政预算约束,因而,要以新《预算法》为依据,解决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1.预算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部分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使高校财务管理流于形式。相关负责人没有根据高校财务工作实际情况,对具体财务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致使其操作性不强。加之缺乏制度层面的约束,严重削弱了预算工作积极性。部分预算管理人员应付工作,预算编制不合理,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很难充分体现预算管理价值。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以固定预算或“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法编制为主。上述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随着预算规模的加大,会造成“基数大的部门会多得预算指标,基数小的部门会少得预算指标”的现象,致使增收节支方面的积极性普遍偏低,不能够对资金支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制约。

3.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部分高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预算管理委员会缺失,不能够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由学校一级财务部门负责,具体的预算编制基本上由预算科室独自完成,教学、科研和后勤等部门人员并未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也没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进行综合性考量。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很难发挥预算控制作用,使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全面和客观。

4.预算监督不到位

预算监督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中,并未对预算监督和控制工作进行落实,使其存在较大弹性。而部分部门开支比较盲目,也没有依据实际预算编制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存在超支情况,一旦超支就以影响部门或学校发展为由,进行预算追加。预算调整和追加审批程序都不够严谨,预算编制及执行的关联性不强,很难发挥实际性效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也没有依据具体规范,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监督,使资金应用混乱,浪费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新《预算法》下高校财务管理方法

1.完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

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已经不再具备适用性。因而,要对高校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控制和预算考核。财务管理部门要依据高校财务管理背景,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预算编制的规程和原则更加明确,各项收入、支出内容、测算依据、标准和程序等更加清晰,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预算执行控制中,严格执行预算批复,并分析和反馈预算过程和结果,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预算调整和追加。继而分析预算执行结果,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

2.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高校财务工作比较复杂,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预算编制管理。预算管理人员要结合高校财务管理要求及特点,对“基数+增长”增量预算和零基数预算进行选择性应用或同步应用,使高校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以人员经费编制为例,财务管理人员可采用定额预算方法。其中,人员经费定额项目主要包含工资、津贴、社保和退休金等,要依据财政预算分配定额标准对其进行测算。继而应用零基预算法对公用经费等进行编制,降低其后期调整难度。

3.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预算监督属于过程性监督,具体监督内容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和预算执行结果等。一旦高校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相关部门要对其执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并将批复预算项目、开支范围和标准等作为具体执行依据,严禁随意变更。因而,相关财政部门需要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健全预算监督体系,督促学校按照预算管理制度对各项预算工作进行严格执行,实现高校财务预算刚性管理,严格控制超预算经费或无预算项目,并依据正确的程序进行预算审批工作,消除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4.构建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对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要组织人事、科研和财务等部门,依据既定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采用具体的考评方法、评价标准及体系等,合理评价各部门预算支出的产出和效果。同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年度工作目标,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果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比较好,要对其进行奖励;反之,予以处罚,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使预算管理更加合理有效,符合高校财务管理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四、结语

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传统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财务工作情况,对新《预算法》进行全面贯彻和执行,以此为载体,完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及预算监督体系,执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法,并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行有效落实,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约束,不断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将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降到最低,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涂淑娟.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121-122.

第5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摘 要 广义的医院绩效管理的内容包括人事制度、薪酬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医院日常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医院财务绩效管理则有助于医院提升经济效益,促使医院通过科学的财务活动、合理的处理财务关系等措施,对医院经济活动中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分析。本文就针对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绩效型医院 财务管理

一、建立绩效型医院财会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现阶段医院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为增量预算及减量预算,这种预算方法是在过去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其实就是对过去办法合理性的认同。该方法相对而言比较简便,但是执行过程中没有改进,因循沿袭,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资源浪费,或者导致预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实际的预算执行部门并不参与到预算编制中来,因此预算计划与实际的经济业务关联性不强。比如在安排项目预算的轻重缓急排序时,很难保证其合理性,往往本年预算还未安排,又基于实际情况不得不执行某些项目,从而导致“应收及暂付款”项目异常增加。由此可见,传统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的方法会对医院各科室创收节支的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医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均衡性。

(二)预算执行力、约束力不强

在医院日常经营过程中,其预算有着较大弹性,院内各部门在开支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无形中提高了开支标准。预算与决算脱离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均是弱化预算控制作用的表现。比如在资金应用过程中,有些医院领导在安排资金应用时并未按照预算进行,资金审批过于随意,从而导致预算频繁变更,减弱了预算执行的刚性;并且在预算调整过程中的民主性也无从谈起。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很多医院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往往将预算编制作为管理重点,而忽略了预算下达后执行进度的监督管理,从而无法保证预算运行的实际效果。仅靠财会单位一个部门完成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及考评等多项工作,使得在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时,仅能参考财会部门的报销凭证这一指标,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财会部门认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对于执行单位而言,经常导致资金短缺,无法保证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等。其实导致这种财会部门与使用单位之间对立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协调机制。

(四)缺乏有效的绩效分析及评价制度

很多医院在进行财务绩效评价时,所参考的数据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医院领导对考核数据的收集不够重视,并且在评价过程中没有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的意识,最终导致制度面指标体系与目标值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有些医院在选择评价指标时缺乏科学性与均衡性,比如民营医院对比较务实的财务指标比较重视;而公立医院则比较侧重于与财务指标管理比较密切的指标。此外,不同部门之间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也容易出现不均衡的情况,虽然财务成本核算标准是统一的,但是部门不同、岗位不同,根据其指标值考核出的结果却存在偏差,比如部门责任比较大,考核结果就会相对较差,反之部门责任相对较小,就有可能获得一个较好的考核结果,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医院的发展。

二、建立绩效型医院财会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提高医院相关人员的财务绩效管理意识

态度决定一切,因此要建立绩效型医院财会管理模式,就要从观念上彻底转变医院各阶层员工的思想,引导其意识到财务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共同监督与管理。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对医院内各项、各个环节的收支做出明确规定,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一个财务绩效管理的良好氛围,从而建立有效的财务绩效管理制度。此外,要为财务人员提供更多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聘请专家、专业咨询结构的讲师对其进行指导、交流,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财务绩效管理意识。

(二)建立健全预算考核奖惩机制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指标要与医院各部门的目标责任相结合,年初医院内各部门要对自身的年度目标予以明确,并提出相应的奖惩措施;每个季度由财务部门对其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年终再做决算及内部审计。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医院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引入全面预算,进一步扩大财务预算的范围。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不现作为政府行政保护的附属物,而是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面向市场,将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而只有引入全面预算制度并将各部门预算进行统一,才能将绩效考评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扩大财务预算的范围,真正实现医院财务管理“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上文也提到现在医院采用的增量预算或减量预算存在难以细化预算项目、透明度差等缺陷,因此引入全面预算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可以有效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

(三)建立预算绩效后评价制度

建立预算绩效后评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对本期间预算项目的投资效果评价做出总结,同时为下期预算项目管理打下基础。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设计科学的项目后评价程度,通常包括准备阶段、工作阶段、编制报告书阶段、信息反馈阶段及使用评价结构阶段等几个环节。而预算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过程、项目效果、社会影响力及项目的持续性评价等几个方面;然后再针对预算项目的实际功能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建立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在后评价体系中,后评价结果的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对评价结果信息起到有效的、动态的表达及扩散作用,并且该制还要保证后评价结果在其它项目开发活动中得到应用或参考。

(四)加强财务管理的监管

引入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成本管理,将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在医院内部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将审计检查机制作为医院的常态性管理制度。对采购、基建等资金密集的重要项目加强审核力度,进一步对对外经济合同管理加以规范,在签订相关经济合同时,要实行三级审批制度,即由主管科室负责人、财务主管、院长等三级审核。实行财会人员轮岗机制,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监督及管理。此外,针对财务预算管理要融入零基预算管理理念,该理念下,以往的预算项目及收支水平仅作为参考,而编制来年预算是以零为基点来进行。该方法完全摒弃了以往预算安排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干扰,按照市场条件对收支项目做出分析及评价,最大程度上减少主观臆断的影响,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结语

总之,伴随着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财务绩效管理的方法也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当然,目前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方案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比如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缺少有效的监督及评价机制等,但是只要树立绩效管理的意识,结合医院的发展状况不断的去调整和完善,必然可以进一步健全绩效型医院财会管理模式,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瑶.医院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创新探讨.财政监督.2011(17):41-42.

[2]徐爱军,吕艳霞. 医院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声誉的中介作用.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05):63-66.

[3]吴丽华.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整合分析.经济师.2011(07):178.

[4]李多.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内蒙古中医药.2011(23):172-173.

[5]徐迅.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工作的推进.卫生软科学.2011(09):620-621.

[6]王建伟.浅析医院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现代商业.2011(05):227-228.

第6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

一、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特点

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主要包括:部门预算、基本建设预算、城市维护费预算、收费收入预算等。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是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是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需要,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这种性质的不同也决定了其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不同。

第一,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城市环境卫生的保洁工作,其中也有部分有偿服务的收费收入,但其资金也是上缴财政统一使用,所需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因此,财务预算编制的要求高,必须包括多种专门针对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预算,重点不仅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还要保证实现社会效益,为社会发展尽责尽力。

第二,经营行为目的的不同。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是从事城市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和监督的社会活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管理和服务,其目标着眼于社会效益。因此在社会效益的目标导向下,其财务预算从编制到执行以及日后的绩效考评都有不同的标准尺度,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效益,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术素质。

因此如何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我国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现状分析

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完善的过程,正逐步走向规范化,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预算意识不强、预算管理观念落后。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简单,没有配备足够人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单位预算意识不强,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对其了解甚少,缺乏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统盘的考虑,预算管理空有其表,导致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不符合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从而很难经受住新形势下的财政、审计、人大等各方考验。

第二,预算缺乏依据,编制方法不科学。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没有给予财务预算应有的地位,财务预算编制时间不足,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配备不到位,使编制部门不能够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预算编制准备极不充分,降低了预算编制的质量基础。而且由财务部门代为负责预算管理,没有明确的授权地位,往往采用上年基数增量法来进行编制,预算体制改革推进的“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得不到贯彻。

第三,预算执行的分析与考核缺乏,预算管理成效甚微。预算执行的后期分析和考核缺乏,最终影响到预算管理效果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经营环境的影响。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作为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它的经费是财政全额拨款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属性使其制定建设和运营关注的重点不同,往往忽略了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制度。二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预算结果未与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挂钩,优劣得不到该有的奖励和惩罚,员工积极性降低,预算管理名不符实。

第四,内控监督缺失,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常以吃“皇粮”自居。没有设置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和财务安全意识淡薄。这些内控监督的缺失,导致预算单位风险预警功能的丧失,从而加大了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对策

为真正落实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建设。要搞好财务预算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提升财务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预算人员业务能力。其次,要增强财务预算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有,财务预算人员要了解新形势下国家财政的方针政策,根据上级领导部门对预算资金的各项管理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全面推进零基预算。首先应保证预算编制依据的正确性,规划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时间,留足预算编制的准备时间,加强事前调查、取证,综合考虑单位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科学预测本单位业务发展,还应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此为基础进行财务预算。其次逐渐替换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提高预算与实际的密切程度,彻底转变财政预算资金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由过去被动核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管理,更新预算管理理念。

第三,制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工作流程。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要制订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工作流程,使单位在预算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流程可遵照;设置合理的预算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划分,使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激发各岗位工作潜力,共同完成本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工作。

第7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1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创新与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的关系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创新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宏观调控必须在财政预算上给予制度保障,其中,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国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制度前提。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只是职业指导的其中一个环节。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并逐渐向全面的职业指导方向发展。故本文所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质上是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全面的职业指导。

2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65万,比今年增长16万。”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研究所所长余舰表示。2010年~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631万人、660万人、680万人、699万人、727万人和749万人。假设每年全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变化不大,那么,按照总体平均来说,每年竞争同一个劳动岗位的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正在快速增加。

3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现阶段,随着就业压力的持续上升,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对社会来说,良好的职业指导有利于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合适的职业指导有利于准确的职业定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然而,目前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似乎不尽如人意。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2015年6月又进行了第七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本文是对2015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样本涉及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的28所高校。在本次调查中包括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的相关调查,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程度看,有8.3%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16.9%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大,有48.4%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19.8%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小,有6.6%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在国内,目前人们甚至许多学校、政府部门一般都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或等同于职业规划。但事实上,职业指导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在国外,比如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就认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不仅仅在于就业信息不对称,还有缺乏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缺乏专业的私人职业顾问等有关。对职业指导含义理解上的偏差会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学校、政府)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决策方向的准确性。现阶段国内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大多为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政府下属的劳动保障机构,而企业、社会机构很少进行。而且,国内进行的职业指导很多只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公布、中介服务。显然,政府在采取积极促进就业的政策的同时,应该将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重心向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其他方面转移,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财政预算方向为引导,才能真正从制度上保障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

4创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的相关建议

4.1科学规范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预算编制

一是要坚持科学的预算编制原则。(1)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收入预算的编制要积极稳妥、真实准确,坚持量财办事、统筹兼顾,确保收支平衡、略有结余。(2)综合预算原则。政府部门、学校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收支要全面、完整地纳入部门综合预算,同时加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3)厉行节约、确保重点原则。政府相关部门、学校的预算编制重心应向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其他方面转移,如向企业、学校、社会机构及民间组织(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的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倾斜。(4)注重绩效、科学精细原则。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编制工作,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切实提高财政资金在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中的使用效益。二是要使用科学的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变化,彻底弃用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三是要创新预算编制的集体决策机制,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学校等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成立“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招投标决策组”,对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方案进行民主优选。政府可以向企业、社会机构及民间组织(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等)进行有关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的公开招标工作。政府部门在编制预算之前要调查取证,优选预算项目方案,保证预算项目的可行性与真实性。学校等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之前可广泛征集学校内各组织(如就业指导中心、就业促进协会、学生会、团委等)提交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经可行性评估后再在预算中预留对优选方案的专项资金。

4.2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执行的控制和监督

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控制与监督,一方面应设置专门的预算执行监督机构,对违规行为专项整顿,如违规挪用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专项资金的行为等;做好各个预算项目的详细记录,加强对单位(部门)虚报预算情况行为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应严惩不贷。另一方面应建立上级部门对下属单位的职业指导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不定期检查机制,预防相关违规行为的发生。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谨慎关注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于短缺资金支持的职业指导项目应重新做科学性评估;不能片面地强调预算执行进度,对实际执行进度与预算进度偏差过大的应及时予以调整。预算管理部门应将各预算指标在不同单位(部门)间进行逐级分解,并将预算的执行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总之,随着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充分地与之相结合,以体现其相关工作的特点。

4.3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财务预算的绩效评价管理

预算的考核评价是预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连接下一年度预算计划的有机环节。所以,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应做好预算实施效果考核评价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地区的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相适应的预算考核体系,用以衡量项目收入完成情况,支出超支或结余情况、预算执行偏离情况等,提高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和实现对预算监管工作行为的有效约束。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某镇(街道)为例,2016年该镇(街道)继续推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动态项目库入库管理。这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模式可以应用于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项目的预算管理之中。项目库是指镇(街道)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工作职责,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根据镇(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及部门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未来一定时期内需安排专项资金的项目集合。该镇(街道)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除人员、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外的街道财政专项支出3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均需纳入项目库管理。入库项目分为以下三类。(1)政策类:指有明确的文件、政策规定,未来3年内需每年安排且有标准或金额的项目。(2)常规类:指单位为履行职能、完成工作任务,未来3年内,每个预算年度都需要发生的项目支出。(3)一次性项目:指单位根据相关的文件精神、政策导向,在近期内需特定开展的项目。该镇(街道)规定入库方式,即单位按项目类型申报入库项目,镇(街道)财政局组织第三方评审,并经镇(街道)预算编审小组审核确定入库项目。这个预算编审小组的作用类似于之前提到的“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招投标决策组”,按照该镇(街道)的相关规定,各企业、社会机构及民间组织(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行业协会、社区居(村)民委员会等)可以申请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项目入库,该镇(街道)财政局根据项目情况进行初审,再组织第三方评审并将结果提交街道财政预算编审小组,由镇(街道)财政预算编审小组审核确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预算入库项目,最后镇(街道)财政局将入库项目反馈至相关单位作编制年度预算的参考。当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创新来促进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做法仅仅是一个试验性的开端,有待实践的考验。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现阶段在实践中有关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包括:适合企业、社会机构申请的创业孵化补贴、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招用补贴;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资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高校毕业生基层岗位补贴、高校毕业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租金补贴等,这些都可以在佛山市南海区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申请。但这些财政专项资金都集中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或创业方面,而对于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财政预算资助项目十分少见,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人才队伍体系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衡量政府、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业绩大小的,不仅仅只是粗放式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数据,而应该逐渐转移到就业质量、职业成长的轨道上来,这是未来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创新来促进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可以带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新一轮改革,这都是笔者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作者:李权光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

参考文献

[1]李明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刘敏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4).

第8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4日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但从总体上看,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低下、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效果不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研究,提出产生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从经济利益和相应的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进而提出推进财务组织变革等方面的改进对策。

(一)基础工作方面

1、票据及经费开支管理方面。事业单位的各种票据主要来自于各级财政部门的发票,但在事业单位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当中也有各单位自行印制或购买的发票。这就使得在事业单位的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票据认购、领用、核销环节存在监督上的漏洞。

2、经费开支标准和范围不规范。事业单位的大部分开支项目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范围,这就使得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日常开支时无据可依,各事业单位超发津贴、补贴、业务招待费的现象比较普遍。

3、财务管理措施不到位,控制体系不完善。财务管理方法和其相应的控制体系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重心。在当前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工作由一人担任,导致在工作过程中移交手续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相互牵制,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失控。对事业单位的有些支出项目采取实报实销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进而营造出奖优罚劣的氛围,使得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二)预算管理方面。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都应当严格按照其财务预算来执行。事业单位通过编制财务预算,可以实现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综合平衡,协调各项计划指标。然而,在近几年新型财政体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观念方面依然较为薄弱,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没有认真实行零基预算,仍旧习惯于采用基数递增的方法来进行预算的编制,从而造成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结果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科学有效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情况和体现预算执行年度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

(三)财务工作人员素质方面。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防止财务信息的失真,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因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防范财务信息失真的根本要求。另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与当前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相关问题的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做好本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计划、控制、核算和考核是其主要工作内容。与此同时,要依法合理筹集资金,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各项资产,努力做到增收节支,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率。但是,目前各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以下相关问题: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事业单位不断地追加预算、盲目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以及对政府采购的抵触情绪等,均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而进行实施的。由于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约束使得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紧缺,而各个事业单位为了达到自身的经营目的不得不进行预算的追加。从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在我国的事业单位当中,有的为了提高单位自身社会影响力或者提高本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经济收入而盲目的扩张,事先没有进行科学的调研和论证而进行大规模的项目投资,导致相当一部分财政资金滞留在了低效率的部门或者事业单位。

(二)政府预算约束严重弱化。由于事业单位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有别于营利性质单位,如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其最主要区别是来源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心是预算管理,因为事业单位预算具有导向作用。就事业单位自身经营而言,其发展和建设只能建立在财务许可的范围内。但是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很难拒绝外界环境给本事业单位提供快速发展的利益诱惑,这就使得各事业单位忽视了自身财务方面的困境而一味地去追求单位的规模效益,从而不可避免地将负债经营的企业经营理念引入到了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来,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赤字预算。这种由于预算监督职能弱化、管理层的不当决策引发的事业单位经营风险,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事项。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单位领导也不重视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造成内部控制系统不够完善,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和监督。在内部控制当中,内部审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设置相应的内部审计岗位,而有的事业单位虽然对该岗位进行了设置,却让一些不熟悉业务的人来担任此项工作,这就使得相应的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保证。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对策

(一)实施绩效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1、正确编制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合理安排各项财务收支计划。目前,在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是实现财政管理的基本形式。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管理指的是各事业单位的所有经费收入和支出都由事业单位自身负责编制,并将其提出的预算方案报本单位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当其编制的预算方案经预算管理职能部门审核通过后,再将其上报单位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我国各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是其进行绩效管理的依据,对单位内部各个责任单位绩效的考核和评价都离不开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因此,正确编制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是事业单位有效地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各事业单位所列示的经费预算,必须根据其主管部门事先确定的相关标准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2、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保证组织预算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是按照整个单位活动的主体来进行相应的反映的,在编制预算时它为事业单位内部的各相关责任单位明确规定了相应的目标。事业单位内部各相关责任单位各自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决定了本单位总体目标能否有效的实现。为了确保内部各责任单位以及事业单位整体目标的顺利实现,事业单位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相关责任单位工作的积极性来保证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在激励过程当中,应该将精神与物质相结合来确定其激励方案。最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还应注重其绩效考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且将相应的考评结果及时予以兑现以便增强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

3、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为了维护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各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一般都不予以调整,但遇到特殊情况必须进行调整时,相关的事业单位应当将相关调整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经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相应预算的调整。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均要受到预算中可用财务资源总量的约束,故而在相应的支出预算上应当实行刚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进入实际执行阶段后,内部各个部门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预算执行,财务人员要对各项支出严格把关,并且按照相关预算的支出进度进行控制。同时,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则提高各项资金支出的使用效益,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的顺利执行。

(二)完善资产运行管理制度,提高资产运行效益。事业单位配置的条件是:第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第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第三,通过市场进行购买产品或者劳务不能实现或者成本太高。配置资产时应当严格按照审批程序进行配置。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着用项目经费购置资产与部门预算管理脱节的现象。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下达经费前,必须将相关的资产购置事项报本级财政部门进行批准。同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还应当积极引导和监管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还应规定对于用其他资金为本单位购置限额以上资产的,必须将相关资产购置事项报主管部门审核。此外,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有关事项报财政部门进行备案。

(三)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提高政府采购水平

1、树立对政府采购正确的认识。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公共组织财政支出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建立相应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可以实现对各公共组织部门的物资和劳务采购支出进行有效的约束,保证财政资金支出的合规性。政府采购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之后,已经由以前单一的财政支出管理职能发展成为具有财政支出管理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双重职能的重要经济手段。

2、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

(1)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为了使政府采购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各采购机构必须大力加强内部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进而提高采购机构的工作效能。政府采购的作用不只是能够节约财政资金和获取相应的批零差价,而且还可以对与财政支出相关的内容和规模进行有效的调控。为了使政府采购机构能够在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还应当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以保证政府采购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2)健全监督体制。依据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对于用财政资金采购资产达到相应额度的采购项目,除有特别的规定以外,均需要将其纳入到政府采购的范围当中来。为了保证政府采购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必须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体制。这就要求财政、审计等各部门联合起来将政府采购监督工作作为其日常的检查工作,同时应当建立相应的检查和惩处制度,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3、积极完善与政府采购的相关配套措施。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以及高素质的专业化采购人员是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这就要求财政部门积极完善有关预算管理制度和相关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同时加强政府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庆成,王彦.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罗颖,秦婧.运用绩效管理系统加强财务人员绩效管理[J].南方论刊,2010.

[3]张曲涛.财政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广西轻工业,2009.

第9篇: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范文

1 新预算法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定位及意义

1.1 提高了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核算的精准度

在新预算法之下,学校财务管理注重决算与预算的对应一致性,通过确定预算数的前提下,进行预算过程控制,再进行最终的决算,这些预算支出都要分类到相应的会计核算之中去,进行分门别类的核算。新预算法要求预算口径的一致性,这就需要财务会计核算具有更高的精准化,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科学财务需求管理需求,才能在管理责任明晰的条件下,更好地实现学校资源配置。

1.2 提高了高职院校的项目预算管理与控制的精细化

新预算法涵盖了预算到决算的全过程,对于不同部门之间的预算管理也做了细化的要求,体现了严谨、科学的预算管理态度。高职院校在新预算法之下实现了内外预算统一和细化,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支付效率。

1.3 有望实现高职院校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新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支都要纳入预算体系之中,这一新的深化改革规定,取消了预算外的资金,集中、全面地体现了财政收支情况,有利于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成员之一,将以新预算法为准则,纳入预算的收支范围将增大,为了实现长远预算年度目标,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由“全员参与”到“全程管理”的转变。

2 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的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中,项目经费是重要的构件,其主要有适用于学校的事业发展而安排的基本支出之外的项目经费,根据高职院经费的用途可以分为:专项公用类和院校发展建设类,这再两者都是为高职院校的最终建设目标服务,并在项目经费中占据较大的份额。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深化改革,以及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拓展,其建设项目经费的预算也呈现增长的态势,为了解决资源紧张与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高职院校要加大了对自身基础建设的项目建设,用于不同项目的经费支出不断增多,如专业建设项目、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创业基地建设项目、资源库建设项目、科研建设项目等,这些类一型不同的项目都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有直接的联系,使学校的项目经费总预算也不断地增长。统观高职院校中的项目经费现状,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基于绩效管理的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决策层之中,一般都较为重视各建设项目的经费申报工作内容,而对于各项目中是否按预算进行了良好的实施,是否获得了最大化的收益,则不甚关心,由于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意识薄弱,导致项目经费在划拨之后,缺乏实时的跟踪和监督,出现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产生项目资金浪费的现象,使资金有效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突出。同时,在项目经费使用之后的使用效率评价体系也较为缺失,不利于资金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分配。

2.2 高职院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欠缺

以绩效管理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项目预算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项目预算的具体操作流程、操作标准、操作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漏洞,这些相关制度的缺失,不利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分配和支出,导致学校经费紧张的问题无法缓解,不利于提高项目经费利用效率。

2.3 高职院校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机制缺失

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对于项目预算的使用过程缺乏实时的监督和控制,由于机制的不健全,使高职院校的资源浪费,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这一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状态,极大地阻碍了项目经费管理的效率。

2.4 高职院校项目预算经费管理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中的绩效考评体系还存在欠缺,对于各部门进行资源综合利用的水平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和评价,对于各部门项目预算管理的职责和激励机制没有到位,无法促进项目经费管理的后续有效分配。

3 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的设计和实现

3.1 重构财务管理体系,健全内部控制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能力,完善其财务管理体系,需要以新预算法为准则,科学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重构或优化高职院校的财务组织体系,为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同时,还要健全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体系,融入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形成涵盖采购管理、收支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内容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保证多要素的有效、实时的互动。

3.2 以项目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为基准,严谨财务治理过程

在精细化管理的管理理念之下,高职院校的项目经费财务预算管理也实现了升华,在原先的“管结果”转为现代化的“管过程”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财务预算管理精细化要求的实践应用过程,在精细化管理的角度下,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注重经济活动的细化,将预算科目划分为收、支两大类,再细分为“类、款、项、目”等分类,实现财务细化治理,达到有效控制财务资金、项目活动的目标。

3.3 实现项目经费预算与绩效的整合

同时,高职院校的财务预算管理还融入了绩效的理念,原有的基本投入和产出概念加以延伸和拓展,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项目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下在设计和构建,在高职院校的项目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下,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实现:

①强化高职院校决策领导层的绩效预算管理意识。

与绩效理念相结合的项目经费预算管理,首要的前提条件即是要扭转财务预算管理理念,引入绩效理念,以高职院校的财务预算绩效目标为导向,制订好预算编制,包含预算绩效目标和预算资金筹划两部分,在这两部分相辅相成的构架之下,实现预算管理目标。

②设计开发适合于高职院校的项目经费管理系统,解决项目经费管理问题。

要开展高职院校项目可行性分析,针对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的需求进行分析,制订出适宜高职发展的项目需求说明书和报告,以项目需求说明书为依据,对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系统进行相关设计,诸如:模块设计、整体功能设计、运行环境支持、系统平台开发与技术支持、系统架构设计等。在整体设计之下,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并对系统进行单元测试、功能测试等,实现系统的维护和监控效能。在上述系统设计之下,实现项目经费管理的系统功能,主要包括:

①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在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系统中,其重要的基础数据主要有:部门相关信息、教师信息、财政年度相关信息、经费科目信息、项目类别信息和经费来源信息等。

②系统管理功能。在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系统中,系统管理功能要实现如下内容的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登录管理、备份与还原管理等。

③项目管理功能。在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系统中,它主要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搜索、查询、修改、删除等管理。

④项目经费管理功能。在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系统中,这一部分主要针对项目经费进行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经费预算申报、项目经费预算审批、项目经费报销数据管理等。

⑤报表管理功能。在高职院校项目经费管理系统中,这一部分是为高职院校提供多方位的项目信息,为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系统生成的报表主要有:项目经费执行进度表、项目经费预算与执行对照表、教师项目汇总表、部门项目汇总表、全校项目汇总表、部门项目经费执行总进度表、全校项目经费执行总进度表、经费执行异常项目表等管理。

这一系统可以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的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力度,并对高职院校的项目经费支出进行全面监控,有效地整合了财务资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