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艺术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百余年间电影艺术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发展,即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制作到数字化制作。
(一)电影的声音革命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尽管全球电影的年产量已经数以千计,却仍然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技术而没有声音,人物对话、甚至叙事与主题都只能通过插入字幕来标示。显然,由于科技水平所限,这门新兴艺术还无法尽显本体特性,还必须借助于其他古典艺术的语言。因而,电影被称为“伟大的哑巴”,尴尬而又无奈。直到1928年,由于录音技术的划时代突破,以美国影片《爵士歌王》为标志,人类从此可以通过声光的奇妙结合模拟、表现现实、梦境和潜意识了———是为人类电影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二)电影的色彩革命受限于科学技术,人类的早期电影都是“黑白电影”。然而,人类对色彩超越现实,揭示心理的发现与实验却几乎与电影的诞生同步。法国人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就运用了手工染色。其后,直到彩摄制系统由美国人研制成功。1935年才有了人类第一部彩———《名利场》。随之,色彩———影调成为现代电影导演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为揭示人的梦境、潜意识创造了更大的可能。因之,色彩进入电影成为电影艺术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三)电影的数字化革命与此前的所有“革命”相比,电影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制作———计算机技术全面引入影片制作,应该是电影诞生以来,真正接近电影本体,真正实现人类以连续运动的影像逼真地模拟、还原人类的梦境、潜意识,彻底超越其他所有人类艺术的根本性革命。而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
二、电影数字化的价值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上的广泛应用,实质上就是针对影片的总体美学风格进行设计制作,并为影片的叙事主题服务的。如今,数字技术已可以合成出非常逼真的效果,而所有这些模仿自然现象的目的都是针对着影片中的人。对于观众来说,他不关心这个电影是记录在胶片上的,还是记录在计算机硬盘上的,也不关心导演是利用了常规的特技还是采用了数字技术,他关心的是它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那种影像效果是否能够打动他、感染他。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观众的观影经验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虐性”的情结,他们喜欢用虚构的故事来满足自己,喜欢被制造得尽善尽美的影像所欺骗,喜欢被看不出来的特技所蒙蔽。观众已经被现代电影的技术和节奏所迷惑,他们越来越喜欢这些东西。数字化技术的产生正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满足了观众这种心理欲望。一部没有数字技术所制造的电影,将来也许就像一部没有色彩的电影那样,尽管有意义,但却令人不悦。数字化技术为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就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而言,它并没有使其更便捷、更简单。
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现代电影的制作越来越复杂,耗资也越来越巨大。电影这架吞进金钱吐出胶片的巨大机器,正变换着浑身解数来吸引观众。数字电影技术所制造的影像世界有时比真实世界给人的真实感更为强烈。比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使用数字化技术,仅用两百人演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数万人参加的诺曼底登陆,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是科学的巨手在推动着这场银幕上的战争。数字技术正全面地改变着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为了与一个虚拟的世界相衔接,电影的特技制景工艺甚至要制造出与真实物体一模一样的道具。过去,我们相信电影是在现实中拍下来的,而现在的电影可能是数字工程师在电脑机房里合成出来的,而且它可能比拍的更好看,甚至比拍的更显得真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巨大灾难也罢,人类永恒的爱情故事也罢,没有什么是数字技术不能制造的。作为电影艺术的最新款式———数码电影实际上并不仅仅在改变电影的画面,它还在改变着电影的全部制作方式、传输方式、发行放映方式。总而言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整个电影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化。
三、超级计算机的电影应用与电影的梦幻本性体验
仅就表现层面而言,电影人的百年努力都为使人的梦境、潜意识达到最大限度的逼真———物质化,从而使观赏者无阻碍地进入“幻境”。人类为此努力了73年,直到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是为人类最早的计算机介入电影制作。数字技术———电影的计算机制作,给电影带来的最早的革命性改变,是后期数字非线性剪辑技术应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在速度和容量方面飞速提高,数字码率压缩技术的使用,使数据量极大的活动影象信息可以变为计算机文件,存在计算机硬盘中。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以计算机为平台,直接处理这些图像、声音数据。因此摆脱了由硬件功能来确定人们工作方式和能力的工作模式。电影的后期剪辑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科技真的转化为生产力了。然而,计算机带来的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变化还是电影制作的整体数字化。这同样经历了一个渐进与突变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动画为代表的电脑成像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生成影像的能力已经无与伦比,但在电影制作上总体还处于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的阶段。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中少女的衣服由黑白变红;《阿甘正传》中男主角与总统握手画面的胶片颗粒度处理;《天使爱美丽》中的夸张变形镜头,等等。在消除“穿帮镜头”时,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时会无能为力,而这一阶段的计算机却几乎“随心所欲”了。
迄今为止,运用“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简称CG)进行电影制作的极致,是2009年的科幻大片《阿凡达》。这是有史以来,计算机电影应用最具颠覆性的革命,是电影最接近梦幻本体的完美创造,从而成为人类电影制作的丰碑。所有观罢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的观众,都享受到了一次视觉的盛宴和艺术的饕餮大餐。《阿凡达》无疑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宏篇巨制,展现的是人类科技发展到可以征服宇宙、开发外星球的特定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的表现。那大胆恢弘的创作想象,无与伦比,它把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巩固、延续、强化到了今天,其中的计算机技术手段的高度运用,是空前的。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总而言之,就是把画板上的图案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编辑的模型,最终通过着色等过程表现出来,使之可以构成精美的图案或者动画。目前全球整个计算机绘图行业最为消耗计算机资源的不是建模,不是栅格化,而是需要计算颜色、计算光源的渲染过程。
《阿凡达》的后期制作由新西兰的Weta数码工作室(也是《指环王》的制作团队)完成。通过超级计算机完成全部渲染过程,需要使用拥有6000多个处理核心和104TB内存,带宽达到10G的网络连接数据中心渲染一年多时间。如果使用一台个人电脑,则需连续工作约10000年。WetaDigital公司采用超级计算机集群平台,操作系统是Linux。这套超级计算机渲染环境在2008年拥有4096个CPU内核,2009年增加到5936个。庞大的超级计算机集群成为导演和演员之外的影片最大贡献者。计算机根据动画师划定的标准,渲染《阿凡达》每一帧静态图片,最终拼接成全片。完成片一帧的数据是12MB,一秒钟24帧,每分钟的数据就有17.28GB,整部《阿凡达》的数据据说在3PB左右,需要3000块个人电脑的1TB容量硬盘才能完成数据存储!由于大规模的超级计算机进入电影制作,全面的虚拟拍摄和超级计算机的渲染模式扩展了制作的自由度和真实性,最终使《阿凡达》实现了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梦幻本性,使人类的梦幻、潜意识从来没有如此逼真地呈现在眼前。
[关键词]色彩;视觉艺术;审美价值;和谐
在人的视觉世界里,色彩是情感的象征。色彩的作用是强烈的,因为它在真实地再现自然之外,还承担着将现实纯化和强化的功能,它能传达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自从彩产生后,被世人称为是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使人们在银幕上领略到了运动中的绘画美。比如:在《静静的顿河》中猗丽的顿河风光,在《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寂静的莫斯科郊外,都有着明显的18、19世纪俄罗斯油画的印记。色彩是那么和谐、恬淡,给人以悦目怡神的审美感染力,使欣赏者高品位的审美素养在电影艺术中获得释然。
贝拉巴拉兹指出:“只有当影片中的彩色表现出某些纯粹电影化的东西时,它才具有艺术意义。”这里所指的纯粹电影化,就是色彩在影视中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即运动性与视听联觉性。而若想达到这种表现效果,色彩的和谐便是一个必备要素。以和谐的色彩元素、色彩造型和色彩布局来创设电影的色彩情景美,给欣赏者一个和谐的视觉氛围。色彩和谐的运用,简单地讲便是配合得谐调统一。在具体的表现中,即是把庞杂纷乱的色块组织简化,不各行其是、不喧宾夺主、不为局部抛弃整体、不为突出某种颜色而忘记周围物体的光色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要使用颜色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在统一、变化、丰富中求得和谐的审美效果。在电影画面里,对于色彩的搭配与绘画色彩的搭配原理是一致的。孤立的颜色都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彼此孤立的色块和色彩体现因素都不具备感人的艺术性。所以说,在电影画面中的色彩运用,既要有真实的和谐,又要有艺术的和谐;既要有谐和的外在表现形式,又要有美的和谐的内在本质揭示。
一、单色在电影表现技巧中给予人的直接感受
单色是相对于复杂的色彩系统而言的,不是指一个单一的色相运用,而是指在特定色相的色系中的色调运用。在电影表现技巧中,运用单色创造和谐美的手法是很常见的,它可以与色彩赋予的电影内容构成一种顺向趋势。比如:在影片《巴黎圣母院》中,年轻、漂亮、活泼、热情的吉卜赛姑娘艾丝米拉达跳舞的时候,穿的是红色长裙,恋爱的时候穿的是黄色的长裙,将行绞刑时穿的是白色的长裙。这些色彩在各自的“岗位”上是单调的,但在影片整体的关系中却又是丰富的、鲜明的、和谐的。它们分别象征了少女的热烈奔放、爱情的甜蜜幸福和面对死亡的悲凉。这是人物彼时彼刻境遇、命运、行为、心境、性格在色彩上的反射。所以,在影片中单色给观众造成的视觉效果是非常鲜明的。
单色造成的和谐不但可以在揭示人物性格、心理、身份时显示审美价值,还可以在渲染环境气氛中起到强化的作用。单调所造成的和谐美,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和谐。单色在与人物命运、心境等造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时,可形成和谐美。而单调在反映故事总体气氛,渲染环境背景的空间、时间特定意味时,将产生广泛的感染效果。能更进一步的制造出一个整体故事情境所需要的色彩氛围。比如:贯穿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海南椰林的深绿色调;贯穿在影片《黄土地》中黄土高原的褐黄色调;贯穿在影片《早春二月》中江南水乡的浅绿色调。又如:电影《巴山夜雨》中灰蒙蒙的总体气氛,将夜雨巴山的沉重和故事中人物的种种心境、遭遇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揭示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内在意蕴,让人们在压抑中又隐隐感到一种行将爆发的态势。类似于这种种感觉,不但来自故事本身的阐述,更来自色彩所创造的影片直感视觉和环境基调。这种单色所创造的基调,犹如绘画中的调子:鲁本斯的调子讴歌生命的欣悦、伦勃朗的调子倾诉世态之炎凉、凡高的调子叫人觉得是一团火、毕加索早年因艺术思想的演进而有蓝色时期和玫瑰红时期之分、雷诺阿的调子则叫人感到生活的柔和温暖……电影是活动的画面,它所运用的单调技巧就是对影片故事情节的阐述、人物情绪的表现、环境背景的渲染所形成的和谐,给人更真切更直接的感受。
二、色彩对比在电影中给予人的强烈感染力
在现代电影的表现技巧中常常使用高反差、强对比的色彩表达,这种手法有利于渲染人物动荡急变的情绪,从而加强影片节奏,在观众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不稳定感,给人们强烈感染。比如:在影片《天云山传奇》中,有这样一处色彩对比的运用,勇敢的冯晴岚拉着躺在板车上身患重病的罗群,走在风雪弥漫的山路上,围在冯晴岚脖颈上的那条鲜红的围巾迎风飘扬。白与红形成耀眼的色彩对比,刺激着人们在一连串故事情节中的思索:苍茫的白色象征着死亡,热烈的红色象征着生命,红的一点在白的一片中奋力飞动,一派挑战“神情”,显示着冲破“冰封”的动态的美和巨大力量,显示出“红”的拥有者冯晴岚的生命活力。欣赏者禁不住被强烈色彩对比所渲染的意境所引导,情绪被鼓舞、被激动,情怀被震荡,更为故事主人公的精神所折服,并深深地感受到她升华的内在美,从而感受到浪漫的英雄主义气概。
色彩的对比在影片中还可造成纵横比较历史的效果。因为电影是流动的画面连接,时空的差异使色彩的变化不能在一幅画面中全部得以展示。因此,运用色彩的纵横比较来揭示人物情绪和感情流程,揭示故事的发展环节,成为电影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段。在英国故事片《苔丝》中,有这样两场基调鲜明的色彩对比设计。影片一开场,残阳如血,抹出打麦场上一片暖融融的橘红色,收工回来的农家女儿们,穿着一色洁白衣裙,结队而来,随着乐曲声,她们欢声雀跃,沐浴在这一片宁静而温暖的夕阳中,享受着劳动后的愉快。由于夕阳属于暖色调,橘红彩的运用传达了苔丝生活的恬静和自然的气氛,同时也象征了少女苔丝心底的温馨和对未来朦胧美好的憧憬。橘红色与红色相比较缓和,与较黄色相比较温暖,而且隐隐蕴含着一种幻想的迷蒙,极恰当地反映了苔丝少女的心境和处境。而当她经历了与亚历克和克来尔的情感波折后,生活没有着落,来到甜菜场做工的时候,场景的色彩设计与前一情景截然不同。天是阴沉沉的,下着雨,地是泥泞的,人们都穿着深灰色厚重的衣服,冬天的甜菜场是一派铅灰般的死气沉沉,阴冷、严峻,场主的恶劣,劳作的艰难,心理的悲苦……所有这些沉重深灰色调,使欣赏者感受到苔丝由一个不谙世事的纯洁的少女到历尽人间苦辣酸甜的女人的成熟历程,鲜明、强烈而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得益于色彩鲜明对比手法的运用,推进并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三、在夸张的色彩设计中创造独特的电影作品寓意
夸张是文学语言的修辞手段。所谓“夸张”,即是指为了启发听者与读者的想像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如“燕山雪花大如席”。事物本身经过这样的夸张修饰,造成更生动、感染人的效果,这使夸张成为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的艺术手法。
夸张被运用到影视的色彩设计中,可以制造主观变异的和谐,从而产生令人神往的意味,使电影的第一语言,产生崭新的概念。在巨大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受中,获得新奇而旺盛的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对故事内蕴的思考。夸张的基础是真实,电影中创造的色彩夸张的和谐美是不多见的,它反映着艺术家对色彩的酷爱和灵感。比如:电影《黄土地》的色彩设计夸张的是那山、那土;电影《菊豆》的色彩设计夸张的是那布、那染池;电影《秋菊打官司》的色彩设计夸张的是那红辣椒、那黄玉米……这一切在艺术与现实之间,被夸张的色彩所修饰,创造了独特的作品风格。
被誉为真正使用色彩的电影导演是安东尼奥尼。他的影片《红色沙漠》在色彩设计上就成功而罕见地运用了夸张的色彩设计手法,影片中使用最频繁的色彩符号是红色。他为三个感情热烈的人物――朱莉亚娜、科拉多和埃米莉亚,设计了一头红发,红的程度不尽相同:朱莉亚娜是金棕色,色泽艳而深;科拉多头发偏于金黄色,色泽艳而鲜亮;而埃米莉亚染过的红发则像壁炉里灼热通红的烈焰一样,在燃烧,这显然是对红色的夸张。单就埃米莉亚而言,她是这群人当中最富性感、最活跃也最爱嘲弄人的人物,而她的衣着打扮却又是那么扎眼――夸张了的火红的头发配之以灰绿色的裙衣,看上去那么不协调。然而,这却反衬出强烈的她与其他人物那种比较犹豫和拘谨的性格格格不入,这种鲜明的夸张色彩,服从了埃米莉亚的性格塑造需要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这种红的夸张在整体上成功地创造了艺术风格的“和谐”。这种色彩夸张设计被影片反复使用,层层推进,使创作者的主观化色彩设计强烈地刺激着欣赏者,使人们在变异了的再造时空中,获得视觉艺术语言的的强烈刺激,而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引导着人们感受被现代工业污染了的社会现实,渲染了人们对社会危机的恐惧。这种色彩的隐藏身份凭借着人们对社会本质的自觉意识,为艺术的审美和生活的真实架起一座桥梁。色彩的夸张设计能被人们所感知,是人们生活经验和内心感受与客观的统一。人们在夸张了的色彩设计效果中,加深了对影片赋予色彩意蕴的体味,获得一种被感染的激动,并在色彩的夸张中形成与主人公强烈共鸣的审美心理,同时获得对现实理性的判断。色彩的夸张设计所创造的和谐,是电影表现技巧中一个特殊造型元素,构成电影作品的一种另类艺术风格,极其耐人寻味。
色彩艺术在电影中显示着不可低估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价值,在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感享受的同时,还为理解、思考作品寓意、想像、联想提供了丰厚的直观元素。
[参考文献]
[1]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关键词:体育电影 虚幻与真实 奇观 艺术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26-03
伴随着18世纪末期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生产方式的转变促成新兴中产阶级的产生,也导致社会对大众文化商品与服务的渴望。电影,这项由科技革命与技术革命带来的产物,包括以展示动态视觉影像的体育电影成为社会大众支配休闲时间的选项之一。体育电影是电影艺术家们借助电影这个表现形式来以各种体育项目的技艺表现结合夸张的故事情节,把运动项目搬上银幕,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可以转播运动现场比赛情况。但是,电影重在情节故事、运动艺术;电视重在实况记录,缺乏剧情与艺术虚构,精神层面表现力较弱。过去相关体育电影的研究,多讨论体育电影所表达的文化意涵、社会价值观以及由角色塑造象征国家精神的英雄形象。体育电影始于纪实功能,却随电视问世而偏向以虚构剧情为发展主流。电影文化植根于真实现象,造就电影殊的虚幻与真实间的融合与影射。因此,文章以电影本身发展的脉络为切入点,探究美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价值追求及虚构与现实的表现形式,从而为国产体育电影运动内涵的诠释及艺术表现提供比较素材。
一、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及价值表现
1.体育电影发展历程
1895年,法国卢米埃兄弟拍摄电影《工厂下班》并成功放映,酥镜缬暗牡生。电影发明人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在1894年便以拳击为题材内容拍成短片《The Leonard-Cushing Fight 》。1897年罗伯特与吉姆的重量级拳王之战被拍成长达60分钟的影片,成为美国史上第一部电影长片 (feature-length movie) 。[1]拳击能够成为最早的运动电影,是因为拳击受到当时的中低阶级及劳工阶层的喜欢。拳击赛的社会影响力受到观众追捧,因此到1907年,总计制作出超过100部的拳击电影。[2]棒球是继拳击之后被拍成电影的又一运动种类。第一部棒球电影《The Ball Game》是两支新泽西队的比赛,1898 年制成短片。1909 年当爱迪生制作公司拍摄由Ernest Lawrence Thayer 著名诗作《Casey atthe Bat》改编的同名电影时,由于内容为虚构而非记录球赛实况,被视为棒球电影的重要里程碑;而1915年由纽约巨人队选手Mike Donlin 主演的《Right off the Bat》则被称为第一部棒球电影长片。[3]
1927年之前的无声电影时代,片中基本靠演员们的丰富表情与肢体语言表现剧情。“运动”提供了展现肢体动作的绝佳元素,“喜剧”则是带有夸张的肢体表演。电影《巴特勒战争》及《城市之光》中,均出现拳击的造型及片段。但不同于日后体育电影强调英雄形象及胜利主义,两片中的拳击选手被塑造为类似丑角人物,且不具备卓越的运动能力。两部影片批判与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阶级不平等的现状。[4]Crawford (1988) 认为,在无声电影时代最具“运动感”(athletic sense) 的体育电影是《爱情长跑》。电影中的主角以跨栏、跳远、撑竿跳、掷标枪等多项田径运动的技能,完成剧情中的英雄救美的任务。由此,现今体育电影中常见的展现良好运动技巧打败强敌获得胜利的剧情架构隐约成形。随着美国电影业的不断发展,体育题材电影在1930―1939 年间总计生产并发行165部,其影片中的体育项目内容除了拳击、棒球外,还有赛车、赛马、美式足球等。
当声音以及颜色等技术陆续被应用于电影后,体育电影开始摆脱喜剧调侃风格,转而通过剧情叙事与角色刻画传递社会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例如1942年《洋基的骄傲》是以美国棒球名人堂选手Lou Gehrig 生平故事为题材拍成的传记电影。影片虽然虚构成分较多,但刻画了Lou Gehrig 在球场上正直、 勤奋、谦逊、朴实的人物形象。体育电影中的主角开始被赋予英雄的地位并成为美国体育精神代表及学习的典范。[5]体育电影发展在经历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与政治条件后,开始具备反映社会的矛盾和不同阶层的观念差异,进而审视美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及精神的能力。另外,美国体育电影强调胜利主义,让观众通过体育的题材,对国家与社会产生认同,进而引导人们向社会某项专业工作去发展。[6]
2.体育电影表现主题内容
电视的出现替代了电影的某些功能。如前述,体育电影在早期发展时,具有新闻报道功能及纪实功能,但当电视开始制作体育新闻以及转播赛事后,体育电影为了生存走向虚构剧情、艺术创造的发展趋势。当电影产业受到电视的冲击后,体育电影制作数量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显著减少。但由于体育早已成为平民生活的一部分,题材贴近现实世界及观众记忆,加上具备有利于银幕化及表现力的特质,使得体育电影在电影发展的各阶段中,持续受到美国电影工业青睐,成为维持美国所谓文化价值宣传的工具之一。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体育电影以展现社会时尚、描绘现实生活为主。以拳击运动为主题的《洛奇》《愤怒的公牛》,以棒球运动为主题内容的《北达拉斯队》《天赋》等,反映了以运动为职业的美国民众的现实生活。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以表现时尚为主题、并重新向喜剧风格转化的体育电影,如《空中大灌篮》《疯狂教练》等。21世纪初,体育电影由喜剧风格逐渐转向描述生活,激发励志精神。如描绘生活的《女生出拳》《爱情与篮球》等。[7][8]
3.体育电影价值表现
美国体育电影的励志以个人奋斗为核心,并将之与生命的尊严、个性化的诠释紧密相连,即所谓的个人自由主义。“所谓生命叙事,是以生命为主体的叙事。而体育电影的生命叙事,是指对体育关切人的生存、关切人的意志和成长的叙事,通过体育,显现人对自由意志和生命伦理的追求。”[9]另外,目前美国励志体育电影主要模式是:以体育素材为剧情主线,辅以电影主角的爱情、家庭、社会生活,以喜剧场景为点缀,在有限的影片时间里激励观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斗志和唤醒人们的运动激情,力求表达真实、激昂的体育电影新理念。[10]因此,美国体育电影受美国民族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影片中也反映美国至上主义。美国体育电影在传播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时候,不断传播美国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和美国式生活方式。 [11]因此,不仅体现狭隘的民族精神,也造就了美国人文化独大的场域,这与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是不符的,应予以批判。总之,美国体育电影在其发展历程中主要表现主题为描绘体育生活场景、以体育手法表现喜剧、弘扬美国的民族精神。
二、 体育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透析
(一)虚幻与真实相互游离的动感艺术
1.体育电影是真实生活的精神需求
体育与电影均游离于虚幻与真实之间,两者虽然都从真实出发,所不同的是,体育的虚幻意义来自观看者的赋予,而电影虚幻的本质则为参与者(创作者)及观看者的共识。体育具有幻想与现实的双重个性,因为人们常将体育视为美好的回忆或一项娱乐消遣形式,并由此转移或减缓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另一方面,“现实是所有电影的原始素材”,电影将日常生活的真实转化为银幕上的真实,造就出一种既虚幻又真实的现象。观看者通过电影缓解对现状的压力或不满,暂时逃避现实。19世纪二三十年代之所以成为体育及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经济恐慌造成了社会及经济生活的不安。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中,体育世界中的英雄及高超技艺的视觉刺激帮助人们暂时脱离生活中的压力及忧虑,从而成为人们精神慰藉的避难所。体育电影继承了上述两者的现实与虚幻交错的本质。
2.体育电影是真实体育的艺术表现
体育电影通过电影表现、转换及变化真实生活中的体育种类或运动员,因此其与真实世界存有相当程度的落差。体育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无法放弃追求“模拟真实”的境界,例如以真正的球员担纲演出、真实事件作为叙事背景或是明星选手的真实人生作为剧情架构,或是将虚构人物置入真实赛事及球队。[12]体育电影对现实高度拟真的特性,往往让观影者在当下忘却电影为虚构叙事作品,进而沉溺于情节、角色、背景的设定之中。然而,真实在电影创作过程中,仅作为构思产生的部分条件,而非目的。判断体育电影优劣的主要依据,并非真实程度,而是该社会或文化本质精神中的核心价值。在真人真事改编的体育电影中,当所拍摄人物对象非全国或世界高知名度者时,如《心灵捕手》(The Rookie) 中,以35岁高龄争取进入大联盟的Jim Morris,或是在《豪情好家伙》 中,身材、球技平凡却一心想进入美式足球名校――圣母大学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的Rudy Ruettiger,是剧情呈现与真实相符的体育电影:虚幻与真实的奇观的程度很少成为引人关注的一环。例如,《梦幻成真》中八位在1919年世界大赛因集体收钱放水而被永生禁赛的芝加哥白袜队球员鬼魂,《魔幻大联盟》里借助天使的力量转弱为强的加州天使队,或是在《小鬼魔鞋》中因拾获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的球鞋而拥有无人能敌篮球技巧的小孩。体育电影中以虚幻想象为创作手法者,为取信于观看者,常于剧情中穿插真实的人物/球队(如球员迈克尔・乔丹、加州天使队)、事迹(如黑袜事件)等,或明确交待发生的时间、地点刻意造成观看者心理上的真实感觉。“真实”在此仅是一个外在的框架,剧情发展过程中,并不受限于“真实”。一方面扩张虚构想象,但又营造细节以求逼真,在真假实幻之间,创造有e于真人真事改编的体育电影形态。观看者决定体育电影的虚幻和现实,当虚幻被接受与相信,便摇身一变成为现实。
(二)体育电影是一种视觉奇观再现
体育电影无法具有竞技场上感受瞬间真实比赛场景的,但提供给观众的却是或许比现实比赛场景更完美的虚幻世界。对比观看电视比赛转播或是现场观看比赛,观看体育电影与以上两种形式的观看获得的感官体验有明显的不同,可视为“真实的视觉奇观再现”。这里“奇观”指经由不断的符号影像过程后才得以被消费、参与的生活各个场景的再现。当媒体影像进入人类文明社会后,透过媒体的放大,奇观现象变得更具艺术感染力,电影运用视觉和听觉效果扩张触发观影者对剧情的想象,塑造奇观以吸引观影者进入影院,体验艺术,并带来票房利润。体育电影除了重现体育与现实生活所具备的奇观现象“精湛的运动技术、气势宏大的比赛场面”、现场观众及变换的戏剧性的过程场面之外,利用镜头与剪接强化比赛张力、运用特效技术夸大运动技能、穿插磅礴强烈的音乐及外景衬托主角强大的内在意志及外在运动技能,以及设计音效(如观众呐喊声、运动员心跳、呼吸声等)强调表达层次。例如,《火战车》中主角冲刺时钉鞋的磨地声、终点压线时的慢动作配上以小号声为主具节奏感的电影配乐,营造出运动的力、美及荣誉价值。即便体育电影缺乏比赛转播所具备的应时性与不可预知性,体育电影仿真与再现真实,以奇观收服观影者的感官并融入眼前所见的影像世界。电影科技将运动场面转化为充满视听觉震撼及想象的奇观感受。
三、结语
体育电影的诞生及发展历程,是随着科技手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其真实与虚构艺术形式的使用,使得观众眼见不再为实。电影中所呈现的比赛场面精确复制真实生活中坐在赛场观众席观看比赛的感觉,以致令观影者感到紧张及兴奋;仿佛身临其境。体育电影以动感视觉、叙事结构等手法通过奇观景象抓住大众心理使其折服。体育电影应用了超现实世界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使其具备娱乐效果,更展现当代社会的体育价值观,进而表现出当代的主流思想,提供人们适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作为体育文化产品,在当今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体育电影不仅带给人们高超运动技能的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作品表现的运动信养和文化价值观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2] Streible, D. Fight pictures:A history of boxing and early cinema[M].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3] Jones, G. “Down on the floor and give me ten sit-ups”[J]. British sports feature 2005.
[4] 汤普森.电影百年发展史:前半世纪[M].廖金凤译.台北: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分公司,1998.
[5] 张世强、张世泽.美国棒球电影发展的文化省思[J].体育与科学,2010(1):37-43.
[6] 张军,尚志强. 美国体育电影的文化透视[J].体育学刊,2009(1):44.
[7] 刘国相. 从美国体育电影看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J].新闻世界,2010(4):106-107.
[8] 尚志强,黄斐跃. 中美体育电影对比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
[9] 叶志良.从意识形态承载到生命叙事的转换――体育影片的叙事伦理[J].当代电影,2008(3) .
[10] 黄璐,兰健等. 论美国励志体育电影风行的意识形态性[J].体育科学研究,2007(3).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 机电 一体化 应用价值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在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中,从而使其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尤其是传感器的出现使机电一体化的科技水平实现了飞跃发展,通过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相关问题,方面人们对系统信息及时进行控制和处理。由此,在机电一体化当中运用传感器技术,不仅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机电一体化中的系统信息,还不断加快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速度。鉴于此,下面将研究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1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工程中,人们通常把按照一定规律将被测量的信息转换成同种量值进行输出的器件叫做传感器,也就是说,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其测量对象是被检测系统的信息,然后将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输、处理和管理等工作,从而能够实现对被检测系统信息数据的自动测量和控制。简单来说,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类似于人的感觉器官,帮助机电一体化系统探索和发现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操作对象以及运行环境状态,能够精确、快速的获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作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水平。目前,传感器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与此同时,由于传感器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此为了提高传感器技术的精确度,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2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价值
机电一体化技术包含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导致了自动化技术的产生。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2.1 传感器技术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的地方有很多,下面将从两个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第一,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机械的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现阶段,在切削方面,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对切削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切削力的变化状态进行控制,通过分析这个过程当中的相关数据,从而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了解,保证切削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切削过程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材料的消耗量。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到机床的运行当中,主要是为了对机床的驱动系统、温度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机床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分析得到的相应参数,从而不断提高机床的运行效率和精度。第二,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到工件的生产过程。与切削和机床的运行过程相比,工件的生产过程监视是非常重要,而且研究和应用也是最早、最多的。首先,在加工之前需要对所用的加工设备和坯件进行自动检查,从而保证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比如说自动判断和调整坯件的夹持方位等;其次,在加工过程中,也有严格的要求,对切削的、力度、扭矩等参数都需要进行自动检测,以保证加工条件处于最佳状态,除此之外,对于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传感技术的其他目的还在于提高切削过程的生产效率;最后,在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工件的合格与否进行测量,例如工件的尺寸、粗糙程度、形状等,由于检查的过程比较繁琐和复杂,所以这些检测需要能够自动的进行,并且可以将检测结果直接输入到下一道程序,从而选用合格的产品。
2.2 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不断朝着智能化、小型化和电子化发展,进入了全新时期。目前,在汽车的制造过程中,为了实现汽车的机电一体化,需要用自动控制系统来代替传统的机械式控制装置,将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扩大到汽车的全身,从而全面改善汽车的功能,不断增加汽车的人性化服务、减少排气污染和汽油损耗、提高汽车的安全驾驶和舒适性。比如说,在实现汽车的一体化过程中,凡是和电子控制有关的系统或是装置都离不开传感器的应用,尤其是在安全报警装置、信息装置和自动变速器等装置当中,所以这也要求传感器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无论是尘土弥漫还是风雨交加的时候,都能够保证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尤其是安装在汽车发动机内的传感器,需要能够承受得住发动机在工作时的高温和高压环境。
3 我国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在机电一体化体统当中,传感器使其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的关键技术,起作用就好像系统的感觉器官,能够在严酷的环境中快速的获取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信息,从而保证系统的高水平运转。一般说来,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如果没有这些传感器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被检测对象各种信息参数的自动检测,那么就不可能实现系统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控制等功能,不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有效工作。但是从我国现有的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当前的传感器发展还不能够满足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快速、精确和价格低廉的要求,仍然处于研究阶段,没有真正的实行于市场当中。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感技术的起步较晚,科研技术水平比较低,所以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整体水平,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技术研究。除此之外,针对传感器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还可以朝着加速开发新型敏感材料、向微型化发展、向高精度发展等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将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于机电一体化当中,不仅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促进了机械一体化的不断进步。但是与此同时,面对我国传感器技术发展较晚的现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悦.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24):52-53.
[2]陈玉祥.浅析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4):85-86.
[3]曹环军.探析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3,2(11):155-156.
关键词 科技进步;电影音乐;电脑音乐;音响器材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综合国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科学文化事业,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获得了亘古未有的机遇,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网络、通讯与传媒的日益完善与普及。
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的提高与快速发展,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过程。在这个对科技的认识、学习、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得到更多的创造价值。当科技用于艺术生产或创作时,就形成了艺术生产力,使得科技在创造艺术价值的领域里获得了更高的回报,也为我们创造了美和艺术的空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了陶器艺术,有了青铜艺术,有了摄影机,有了电影艺术,有了电脑音乐、电脑美术、电脑设计等等,这些都说明科技时刻在影响和改变着文化艺术。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曾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电影艺术的发展恰恰展示和证明了科学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作用,可以说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艺术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促进、结伴而行的关系,与时代同步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是各个行业的灵魂,特别是电影艺术这种综合艺术形式,更需要科学技术来强化自身的驱动力。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价值和影响,与科技进步休戚相关。
一、音响器材与电影音乐
当今电影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发展的结果,毫无疑问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与观念的转变,人民大众对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理解变得尤为突出,特别是现代音乐与流行音乐艺术的发展,使电影艺术更加具有实现性和超前的未来意识。
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录音机,从而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大大地增强了音乐的传播,为人们欣赏音乐带来了方便。我们应该记住一个名叫埃米尔・玻里纳的德国移民者,是他于1888年发明了唱片,后经过多次改良,成为20世纪初期最主要的录音音乐的载体,并且成为电影艺术的主要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1925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电动麦克风,人声演唱逐渐与器乐交融,演绎着新时代的电影音乐。随之流行音乐的加入更加丰富了电影音乐的内涵,特别是流行歌曲的风靡使得它与电影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战期间,德国的工程师们,在磁带录音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二战后,美国在电影艺术和流行音乐领域借鉴这一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至20世纪50年代,众多唱片公司的发展壮大,带动了电影音乐的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很多的经典电影音乐,多年以后影片的印象模糊了,但是电影中的音乐依然在人们心头萦绕。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技术的普及,各种音响器材的功能和效果的提高,活跃和增加了电影技术的革新,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立体感受和多层次的欣赏乐趣。
70、80年代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在推动音响技术发展的同时,在电影艺术领域和流行音乐等方面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录音技术、唱片、磁带、乐器、麦克、演出音响等一系列产生与发展,对音乐艺术的普及和教育、大众文化传播,起到了空前的推动作用。
20世纪末电子科技迅猛发展,电声乐器诞生并且得到广泛使用,如电子琴、电风琴、电钢琴、电吉他等等,在音色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可以模仿和扩大乐器的音色,增强了乐器的表现力。直至大型的电子合成器的出现,使得高科技在乐器的应用方面走到了一个制高点,“人声、动物声、风雨声、科幻声、宇宙声,惟妙惟肖”。同时,也为电影艺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空间,增强了电影艺术的传媒效果。
二、强势传媒技术与电影音乐
为什么某些歌词平庸、主题内容浮浅、演唱矫揉造作的流行歌曲,以势不可挡的势头掠走了大多数喜欢音乐的人的心扉?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少则几百块多则几千块,有的学生听说某某的演唱会,提前几个月开始省吃俭用,为的是省下钱来买一张上千元的门票,之后恐怕只有蹭饭和借饭卡生存了。只要精神食粮还是不行啊!流行音乐无可置疑地占有了大多数人的“休闲和娱乐”空间,这里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的广泛与形式多样。
自20世纪20年代广播业逐渐在美国普及之后,由于收听广播是免费的原因,使得广播业拥有众多的听众,影响了唱片公司的销售。随之影视作品的增多,特别是里面的音乐和歌曲的流传,曾经使音乐电影、电视流行一时。网络信息传输新技术的出现,对电影和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电影和流行音乐不再局限于电影院和唱片载体形式的传播,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欣赏影片和音乐,还可以通过下载及多形式的播放欣赏,实现了新的传播的循环和新的消费方式。
网络传媒是一个特色舞台,网络给了人们更大的自由空间。电影艺术这种被人们早已认知的艺术形式,在网络这种新型的传播形式中受益匪浅。很多观众是在网上观看影片和熟悉电影音乐的,影片还没有欣赏,其中的音乐特别是一些歌曲,首先流行开来鲜为人知了。所以,新的发展形式使得音乐与电影艺术依然扮演姊妹关系。
新形势下旧有的电影模式在不断的更新和注入新鲜的血液,电影制作和音乐制作已经成为一家人。21世纪的电影艺术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它的商业利益和商业价值。一部影片从剧本、演员、拍摄,都伴随着一种商业利益的炒作,因为它的自身就是最好的媒介,影片的演员阵容,明星效应,加上网络,有线、无线等形式的宣传,影片在没有拍完、没有放映时就已经名声在外了,刚看片名“色戒”就足以震慑你的精神,后来才知道是“色界”顿感乏味了许多。感觉电影艺术的发展远离了电视群体的大众化,走向部分群体化与高消费的形式。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大众的生活,同时也丰富了大众的鉴赏水平,带动了大众的自身演绎与休闲的喜好,也是导致电影艺术走向个性化发展的原因。
三、电脑音乐与电影音乐
广义的电脑音乐概念是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电脑音乐概念是通过电脑及相关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步入21世纪的电影音乐,在体现剧情需要、人物需要、环境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电影音乐的自身特性、影响力及商业价值。所以,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电脑音乐对于电影音乐来讲都是有意义和有利益的。
电影音乐借助电子合成器、电脑、MIDI等设备和制作手段开始涉足音乐制作的领域。电子合成器的发明,使音乐创作变得简单而随意,减轻了作曲家在五线谱上的繁琐工作,使其工作变得轻松而富有乐趣了。另外,在计算机上创作,可以即时审听、修改,然后再审听、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免去了请乐队进行试奏的劳师动众之举。流行音乐和电脑的结合,给流行音乐界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关键词] 商道 娱道 理道
电影艺术自产生伊始,关于电影“商业”与“艺术”之争就不曾休止。既然承认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客观存在,那就没有必要定义什么“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都不能离开“商业”和“艺术”中的任何一方面。由此看来,如此分类尚需商榷。这就要求对电影艺术的本体从全新的角度进行再认识。与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是电影艺术从产生之初就有着自觉的“商意识”和“娱乐性”。电影艺术的商业性和娱乐性是成就电影艺术在美学和商业上成功的基础。电影能进入艺术的大门不仅由于它的商业性和娱乐性,还由于它具有“自然理性”,称其为“自然理性”就意味着它非人为地强加于艺术之上的,而是作为艺术的一种自然本真属性,即“艺本无道,实法天成”。电影艺术的此三点自然本性即为本文所论汲之电影艺术的商业性、娱乐性、自然理性,即电影艺术之商、娱、理三德。
一、本位商意识内在驱动:电影艺术之商道
传统的艺术事实上也是为了谋利,但是大凡标榜正统艺术的人都耻于言利,这就造成一种误导舆论的假象――艺术讳言利。艺术不仅谋利而且谋大利,但是包括艺术家和理论家在内的精英们却不怎么承认这一事实,而是将这种自然的内在意识粉饰成艺术的附产品,谓其“爱屋及乌”。这种“行其事而不名其实”的伪装掩饰了艺术的本来面貌。正是这种伪饰误导了人们对于艺术的本真的认知。事实上商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驱动作用不容忽视。对于艺术的商业性如此讳莫如深,不仅妨碍了人们对艺术本真认知,而且严重地束缚艺术的发展的进度,而当下关于电影艺术的“商业”与“艺术”之争就是明证。这种理论的滞后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电影产业化过程中显现得尤其突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会自发或自觉地去考虑利的实现问题并且将这种潜在的商意识融于艺术的创作的美学层面。正是这种内在的商意识的驱动会使电影创作去考量受众的接受心理、认知习惯并将这种商意识潜形于艺术本体之内。只有承认并能正视这种本位的“商意识”的内在驱动作用才能创作出为受众广为接受的好电影。这样实现电影艺术在美学上和商业上的全面成功才不致于成为空话。
贾克・瓦伦堤曾经这样描述电影艺术与商业的关系:电影制作是艺术和商业的联姻。实则不然,电影的制作过程已经有了自觉的商意识参于到艺术创造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已经不能再把艺术和商意识对立起来看问题了,尤其不能够行其事而不名其实,这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把商意识纳入艺术本体论来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地认识电影艺术的内在本性,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事实上,如果总是把艺术与商业对立起来分析问题,那就势必会造成正如波德尔马克尔所言的由于商业和美学的勉强结合产生的混乱、浪费和缺乏计划的矛盾。
商人不一定是一个艺术家,但是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其必须要精通一定的商道,只有具有“商意识”的艺术家才能真正获得艺术创造的美学上和商业上的成功,否则可能连成功的机会都不会有。可见商道之于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相当重要的,若称之为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本也不为过。电影艺术自其产生之初便有着自觉的商意识那就是电影艺术之商道。艺术的成功就是其在美学和商业上的综合成功,如果没商意识的作用谈美学上的成功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艺术美学代表不了艺术全部本体,而艺术的本体是商业和美学的浑然天成。所以说商意识是艺术本体的必然要求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无稽之谈。
二、因受众共喜忧:电影艺术之娱道
众所周知,娱乐性对于电影艺术十分重要。大家不会否认电影娱乐性经营商业利益的目的性。电影艺术的娱乐性并不仅是游离于艺术本体之外只注意艺术商业价值。电影艺术的娱乐性通过对美学层面的深潜作用来实现其艺术价值。如果能称得上是电影艺术那就意味着,娱乐性是极自然地融入了艺术的每个环节之中或者说艺术的每个环节都彰显着娱乐的特质。而且不会有任何人为加工的痕迹,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的这种娱乐性是一种自然天成的本性而不是一种人为附加属性。电影艺术的这种娱道所强调的是“艺术因受众而动”,而非主张“寓教于乐”者所强调的“受众因艺术而动”。电影艺术的这种娱道承认了受众在艺术接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正是这种电影因受众共喜忧的娱道成就了艺术成功。
每每谈及艺术的娱乐性就会有力倡“寓教于乐”的批评之声。这种批评乍听起来好像是无可挑剔,但是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违反艺术本性之缺陷。艺术的成功在美学上是讲求自然天成。如果有了太多的人为加工因素于其中就会使艺术在美学上的成功失色不小。有些时候这些人为的加工因素会毁掉整个艺术创作,导致艺术失败。这一点在电影艺术上的表现极为明显。而且在电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这样的失败多是惨重的。而某些批评者所倡的“寓教于乐”的人为加工特质十分明显。就是这种强行介入使得电影艺术的自然本性上多了更多不自然的因素,这就为电影的艺术失败埋下了隐患。当进入受众的接受视野时间题就会爆发,而结果就是受众不予认同,进而导致整个的艺术失败。
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就必须要清楚电影艺术的受众的接受心理。持有上述“寓教于乐”观点的批评家坚持认为受众是可以为艺术作品的思想所把握的,所以他们主张赋予艺术更多说理和教化性的内容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实质上,包括电影艺术在内所有艺术形式都无法达到其所谓的通过艺术作品的思想去把握受众的目的。因为每个受众都有着不同的先在经验和期待视野。先在经验和期待视野的不同就导致了受众对艺术的接受的不同。与此同时,受众的接受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结构,而是富于机动变化的动态结构。这就加剧了受众在接受选择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不确定性。受众在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艺术应该随受众而动”而非“受众随艺术而动”。这就是电影艺术为什么会失败于“寓教于乐”根源所在。
先在经验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或是通过被动教育而获得。然而通过被动教育所被动获得的先在经验却又有太多人为强制因素,因此这种通过被动教育所获得先在经验的可靠性是令人怀疑的。任何一个受众都不会喜欢个人自主意识被的感觉。此决非艺术本真所欲。故艺术不应强调太多的教育的功能,也不要谈什么“寓教于乐”。既然艺术可以“与人乐”为什么不去使乐尽可能 最大化呢,而要在受众心灵休息过程之中附加太多的强行教育呢?其实,给人以更自由的娱乐空间可以更好地愉悦受众的心理,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受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巴赫在其《最终剪辑》中描述影片《天国之门》的制作过程时所提到,这是米切尔,西米诺导演的一部大幅超支的西部片。本来是想“以丰盈的艺术性一鸣惊人”,结果是由于人物和故事服务于导演所痴迷的“辉煌电影效果的狂欢”,因其在娱乐性上的失败而导致该影片“史诗性的失败”:它没有“调动观众在最基本的、自然人性层次上的同情和怜悯”。巴赫认为观众所希望的就是他们的情绪能够被唤起:
观众所希望有趣的事情让他们兴奋,让他们消遣,让他们充满悬念,让他们能自我认同,哪怕激发他们的愤慨;他们哭着……“给我安慰,给我快乐,给我悲伤,给我感动,给我梦想、欢笑、颤栗和哭泣!”而最重要的事情是,观众希望电影“让他们愉快回家”。观众期待电影能为他们提供真实生活经验的替代品,而且电影故事要能包含让他们获得情感满足的元素。观众愿意看到影片对接近理想生活的展示,而不是他们已经知道的实际生活。观众希望看到在可能的限度内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他们更喜欢在银幕上展示他们自己的白日梦。
与《天国之门》的“史诗性的失败”成鲜明对比的同是好莱坞制造的《泰坦尼克号》却在商业和美学上取得了典范式的有规模的成功。它的成功正是依赖于其在广大受众群体中激发众多情感的能力。这部电影拥有“不同的感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看法去让每个观众起码在其中一段时间中感到快乐”。这正是其在娱乐性上的成功而成就了它在商业上和美学上的成功,即其在娱乐性上的成功成就了它在艺术上的成功。上面的一反一正两个实证很好地说明了电影艺术的“娱道”就是“艺术随受众而动”而非“受众随艺术而动”这一深刻道理。
三、理性自然去雕饰:电影艺术之理道
自然理性是包括电影在内的所有的艺术形式天然具有的本性。这种本性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自然天成的。理性是客观的,而且也是自然的,是自然万物所固有的,而非人为的,这是自然理性区别于人的主观感性之处。也就是说艺术之“理道”讲究的是“道法天成”。
长期以来,由于受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受“文以载道”的文化批评观的无形制约,电影理论界一直就存在着一种伦理批评模式。这种批评在本质上是具有政治性的社会学的批评。因此在这些批评者看来,只有具有“挽救劣风败俗”、“警惕人伦”、“改造人性自然”和“彰显社会正义”的动机,才能够成其为“陈其道义”、“风格高尚”的作品。反之,则为不良风格的影片就会肇致“世风浇薄”、“道德日非”。毋庸置疑,这种观点是比较狭隘和机械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势必会为电影艺术实践证伪。电影受众接受过程不是带着严肃的心情,也不想面对严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拥有足够的严肃,因此他们所要求的基调有所变化。任何事情都要和日常体验不一样――展现给他们的东西必须包含生命、动作、情感、轰动、惊讶、冲突、迅速或者喜剧。而这些正是电影艺术的自然理性能给予的而非人的主观强制感性所能给予的。
关键词:艺术创作;微电影;叙事特征;视听语言特征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闲暇时间也越来越“细碎”;“快餐文化”也随之应运而生。[1]这也促使微电影在仅数年间,便在网络、新媒介的推动下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中国,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电影和广告。微电影受其门槛较低等因素影响,导致剧本创作、角色塑造、拍摄技巧、后期制作等方面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也导致目前微电影的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尚存在作品制作粗糙、无深意以及一些基本的影视语言、叙事手法等的运用均不理想的情况。[2]本文则结合相关理论来对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进行系统的阐述,以期为我国微电影艺术创作及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微电影艺术形式剖析
微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其给予受众群体的第一印象就是形式,只有形式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才会去关注、聚焦微电影的内容。微电影与电影是相关的,其都是通过形式与内容来吸引受众群体的观看行为,这也是传统影视艺术的最终目的。因此,微电影创作者只有了解、掌握微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将真正的创作意图在微电影中表现出来。微电影的艺术形式可分为内在形式与外在形式。
首先,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就是其创作内涵的最高要求;也是其塑造、形成微电影艺术的价值与精髓所在。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内在形式也就是引发观众心理活动并引起情感共鸣来表现出微电影的主旨、内涵以及社会价值。[3]
其次,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就是借助影视艺术形象来传达、表现的技术手段、语言特色以及结构技巧等。由于艺术作品本身往往是内外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自身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其内涵的,微电影也同样如此,因此微电影艺术的外在形式主要涵盖了微电影的艺术结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表现体裁等几个方面。
2 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
2.1 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众所周知,传统电影的艺术创作方法是迥异的,是因人而异且多样化的。同样,微电影艺术创作的手法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受微电影特征的影响,其艺术创作方法也尚无具体的、统一的创作规范,更没有具体的创作模式可以遵循,只能“借鉴”他人;这也是我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独具的创作模式和规律之间的差异。目前,我国微电影的门槛较低,平民化发展势头强劲,其创作者的创作思维、创作能力、艺术水平良莠不齐,同时,其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创作方式、表达技巧也不尽相同,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艺术创作方法具有多样性;其在微电影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与艺术技巧往往差异巨大。
2.2 艺术技巧的个性化
微电影创作者往往是立足于自己的艺术修养之上,运用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技术与方法进行微电影创作;因此,微电影创作艺术技巧也具有较强烈的个性化风格,这既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的理论修养、艺术修养、创作技巧、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其选择的创作风格有着直接关系。另外,微电影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既要对生活原素材进行艺术升华,又要让微电影作品的表现内涵高于生活,使之可以对原素材的表现得到更高层次的艺术升华;这种高层次的艺术升华则与微电影创作者自身对生活、对素材的理解能力有关。正是这种“理解能力”的差异,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创作者在微电影整体艺术创作、处理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技巧出现了更大的差异化,进而也产生了更多的艺术效果。
3 微电影的叙事特征
叙事是微电影的核心。由于微电影与其他文本类叙事存在差异,微电影利用现代媒介材质运用光与影刻画出的光影运动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多维;其叙事也是一种多时空的综合运动艺术。因此,微电影的主要叙事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3.1 叙事方式
不同类型的微电影其体现出来的叙事方式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创作者所选择的叙事方法也是迥异的。同时,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方式既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标准,也没有严格意义的规律,这也直接导致微电影在创作实践以及叙事方式选择上可以不断地创新。
微电影势必要以“内容”取胜,其叙事内容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碎片性与海量性。由于微电影的叙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微电影更适合“开门见山”的叙事方式。另外,一些微电影的创作者还借鉴了传统影视的叙事方式,如以一个简单却没有结尾的故事为叙事铺垫,进而引出微电影所欲表达的主旨。也有一些微电影创作是按照主题、思想去进行叙事的,以进一步突出、提示主题内涵。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叙事方式,均要求微电影的创作者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来突出主题、思想,让受众群体可以明确微电影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并在创作过程中发挥出个人风格或艺术风格。[4]
3.2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就是用于叙述故事(或事件)的角度。微电影创作者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则完全取决于微电影创作者的个人意愿,而并非是受众群体的意愿。因此,从人称角度而言,在微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其叙事视度的选取,可分为创作者自身视角、受众群体视角以及旁观者视角进行叙事。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影的拍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电影人对电影艺术规律的认识和表现技巧的掌握也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几年来,国产大片摄影技巧之高超、场景设计之精美,令人惊叹,对电影的视听构成规律和表现技巧的探索成了我国电影发展中最活跃的一个方面。但同时,由于普遍存在重摄影轻编剧、重画面轻故事、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这些国产大片也遭遇了文学性不强、文学品位不高的质疑。在对电影自身的艺术规律进行不懈探寻的同时,重新认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从而唤起对电影的文学价值的注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影和文学作为两门各自独立的文学艺术样式,有着彼此不可替代的艺术特性和思维规律。电影和文学同为叙事艺术,天然地存在着某种难以割舍的关系。古往今来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渴望最完美地发挥电影特长的艺术家提供了多姿多彩、游刃有余的“半成品”,使导演们得以从中汲取素材、灵感和文化底蕴。而相当一批融入了导演对社会、对人生独特体验和天才创造力的优秀影片,也使得文学原著及作家陡然扩大了影响。
在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电影和文学,虽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作为文艺大家族中的两个相近门类,它们在创作方法、审美形态和艺术趣味上又存在着很多的共同性。我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一大批优秀电影来自于文学作品,像《芙蓉镇》《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人到中年》《人生》《顽主》《甲方乙方》《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电影的文学性,不仅仅指吸纳文学剧本和文学的时空表现手段,更在于通过这些纽带,用文学的心灵诉求、理性思索、人性关怀和形而上精神,来弥补视像语言与生俱来的平面性、浅表性,以提高其艺术品位。因此,电影的文学性,实际上也是指它的表现形式。电影艺术从文学获得了叙事性,获得了用叙事手段塑造人物性格的可能性,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许多电影创作家都曾从文学那里获得灵感,并鼓励年轻导演们去提高电影的文学价值、去重视主题开掘情节结构、人物刻画的质量。
但是,电影的文学性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电影与文学在表现对象、语言形式、美学特征上还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电影长于在感官层面上给人直接的感染冲击,而在抽象精神和理性反思层面上进行深度开掘却无法与文学媲美。文学主要依靠文字来传达信息,读者无法看到具体形象,只能借助联想和想象来延伸。电影则靠画面和声音并通过蒙太奇手段把形象直接呈现给观众,观众通过画面和声音来感受。用镜头捕捉到的在银幕上令人激动或富有情趣的画面,如果直接转换成文字,读起来可能索然无味。
尽管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性,尽管电影与文学的结合曾经碰撞出不朽的经典,但如今我们面对的却是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正越来越缺乏文学性,电影与文学隐然有了分道扬镳的迹象。时下的电影艺术创作由于商业化的过度炒作,已经完全定位在票房记录和追求感观刺激,和以往的电影相比,当今的电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文学性的。
一些人看到了当今电影中存在问题,多半从文学性的语言艺术维度去考察,认为电影的最大问题是叙事技术不过关,即不会讲故事,以至于故事情节漏洞百出,缺少戏剧性。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对文学的另一维度即“人学”维度的理解和实践方面。电影故事漏洞百出,其原因在作者忽略了人性的依据;而电影人物形象苍白单薄,则更是由于作者对个人心理与个性的蒙昧无知。按照“人学”标准,文学应该关心人、尊重人、探索人、表现人,而我们的电影大片最大的弊病恰恰是情节公式化和人物概念化,极端情况则是:不说人话、不做人事、没有人味、不通人情、缺乏人性,当然也就不能打动人心。
当今国产大片确实让人喜欢让人忧。一方面,国产大片吸引大量电影观众重回影院,让国产电影工业出现复兴气象;而另一方面,这些国产大片,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等,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部分电影观众的质疑和批评。对于国产大片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电影叙事的幼稚紊乱、人物形象的苍白单薄、影片的思想与情怀既不让人寻味更不打动人心,可以在不同的理论层面上进行讨论。深究下去,当涉及电影艺术的人文维度。
电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学性缺失的现状呢。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社会转型所造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这个时代充满了喧哗与骚动,缺少含蓄与深沉。充满了物质欲望,缺少精神想象。尽管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几部艺术表现比较深沉、耐人寻味的电影,但就整个电影界来看,不少作品却明显地表现出含蓄蕴藉的匮乏,不论是剧情的设计、人物的语言,还是人物感情的表达、作品意蕴的呈现,都表现得过于直露,缺乏含蓄深沉的艺术韵致。二是编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大大削弱,过于注重技巧、场面。编剧人数少、专业性不高、创新不足、文学修养不高。作为一剧之本的主体创作者,如何以自己的艺术良心去捍卫作品的艺术品格和艺术质量,坚守自己的自主性和个人化创作,这才是当今做电影编剧的最难。三是缺乏高素质的导演人才队伍。在商品化浪潮和消费主义观念的冲击下,导演队伍已然远离了曾经担负的文化使命,在商业化波涛的席卷中逐渐迷失了方向。迎合观众、获得票房、获得奖项等功利性思想体现在电影之中,导致了电影缺乏对生活的思考。
电影艺术天然存在文学性,不论从原创剧本到电影,还是从文学作品到改编剧本再到电影,电影作品与文学作品血肉相连,文学性的存在是电影成为艺术的基点。在这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画面,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推敲抽象的文字,却越来越依赖于直观化的图像。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引入电影,这一方面为电影表现的多元化提供了方便,但另一方面也为电影的文学性匮乏提供了遮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今电影才更应该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从人性出发,唤醒人们的主体意识,对人的生存状态、道德观念、价值理性做出思考,扩展和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促使电影的真正健康地发展。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在情感抒发和动作表现时都具有比较间接和含蓄的艺术特点,这种含蓄蕴藉的艺术表现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作为视觉、听觉艺术的电影与之比较当然有很大的不同。画面空间的直接性,视觉色彩的生动性,叙事方式的直觉性,人在运动时空中的活动性,都显示了电影艺术表达生活的直接和外在特点。但是,这一特点并不妨碍电影艺术适当借取文学艺术的特点,将生活和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一些。
艺术是表现生活的,而这种表现并不是简单的原生态生活的照搬,而是生活的诗意化呈示。电影艺术也是如此,电影是生活在屏幕上的直接再现,它要求人物语言具备完全的生活化特点,这一点是电影语言的基础。但是作为艺术,它所表现的生活,也应该是有所提炼、有所修饰和美化的生活。在这方面,适当借鉴文学语言的优点和长处,使人物语言更具个性化、更具美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电影的文学性对一部电影体现的主题和思想是至关重要的。电影是以直接的艺术形象表现生活的,形象的真切和美是它的突出特点。但是,如果电影仅仅只具有这一特点,而忽略了对于思想和精神的表现的话,那显然要严重损害电影的发展。在电影艺术的发展中,加强电影艺术和文学的联姻,适当吸取比较侧重思想内涵表现的文学艺术的特点,丰富电影艺术的思想内涵,使思想美真正进入电影艺术中,绝非多余之举。
电影的发展离不开它的文学性。在中外电影史上,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是由经典文学名著直接改编而来,或是由优秀作家参与剧本创作。电影创作者无论何时都不能无视于电影文学性的存在,尤其在电影艺术品位严重滑坡的今天,电影创作者们更应于商品物欲中抬起头来,从电影文学中吸取足够的养分,并将其作用于电影创作之中,以利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艺术价值的佳作来。
一、当代电影艺术的文化属性与构建“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孕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各异的形态,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前者是文化的民族性(或地域性),后者是文化的时代性(或阶段性)。
电影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造的文化样式,是指电影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电影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电影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作为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内的子文化部分。电影艺术,在今天的社会中不仅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而且对其他文化正在产生着深刻的、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电影艺术和其他精神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是人类从事精神活动的结果,并对人类的精神领域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论及中国美学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关系,首先应考察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而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当然是既打上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同时也包蕴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而这种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本身,也是既体现着一定历史阶段主流文化的意志,又与电影形式与生俱来的西化倾向和不断变化着的工业文明息息相关的。它们间的互相整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独特个性,发展至今,则又在“全球化”思潮的策动下,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古典美学与消解主义、中国国情与西方浸润,既矛盾地碰撞,又苦涩地同处的所谓多元化格局。
二、当代审美受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等。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从美学角度看,受众需要的形成受到其自身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此同时,受众选择接受媒体过程中其审美文化心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电影发展至今,商业化倾向已成世界性潮流。
今天的类型片,如言情片、武打片、科幻片、侦探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等,都有着强烈的商业动机,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也开始了风格转型,如《三枪拍案惊奇》,但同时电影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在审美接受方面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科技的发展又为这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在上述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到今日中国人的观影审美接受已由过去的较单一的共通性,而转为变化着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所形成的接受悖论。一方面有着明显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又带着强烈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