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管理学的能级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能级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的能级原理

第1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角度;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设计思路

结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时代特征和背景,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体系建设将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重要支撑。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看,完善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基础是社会大众消费理念实际需要的融入,同时也是整个茶园功能价值的最大发挥。而在融入环境心理元素和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也为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1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认知

在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茶园景观设计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茶园的观赏品质,同时也能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但是就目前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其存在相关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景观设计元素的不足,加上景观设计理念中缺乏文化属性和价值内涵的有效融入,从而使得茶园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与整个设计活动开展实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但是就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需要看,融入文化元素内涵,展现生态绿色特性已经成为当前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茶园作为茶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其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际上是一项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要求更为多样立体的元素机制,无论是具体的文化要素,还是相关精神内涵,都实现了设计素材与具体设计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立足时代特性,尤其是要准确感知当前人们的实际需要,以满足社会大众根本诉求为基础要求,进而实现茶园经营的最佳效果。结合当前时代前进的具体特征看,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展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带来了整个产业的革命性变化。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融入和全面应用。对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其在实施过程中,本身就是一项形式多样、全新特点的活动,因此,融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优化该设计活动的表现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我们更好利用各种元素技术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立足时代特征,通过具体探究设计诉求,从而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2智能茶园景观设计的具体需要分析

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整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其需要对传统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思路进行整体改造和全面优化,尤其是要将景观设计活动的价值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融入具体的价值需要和时代内涵,从而满足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客观来说,景观设计作为茶园的重要外在展现与表达,其不仅是设计理念的诠释,更是茶园整体观赏效果提升的重要的要求。就整个时展的整体特征看,完善的景观设计活动,需要融入具体的要素内容,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其需要注重完善的茶文化元素融入机制,尤其是要通过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从而实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要注重将生态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凸显生态理念内涵,从而实现整个生态价值的最佳呈现。当然,对于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要注重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需要,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进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而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和价值要素看,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景观元素与设计内涵的全面统一。

3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从生态环境应用与心理学认知相结合的理论,而该心理学理论是从心理视角来探究和认知在整个社会环境、人的具体行为。可以说,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是整个环境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系统论视角看,社会环境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是整体统一,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各项事物的布局,能够实现整个环境营造的最佳效果。对于环境心理学应用来说,其通过优化多样化元素内容,尤其是将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整体需要,尤其是人文素养相结合,从而实现环境心理学的最佳应用效果。对于茶园生态设计来说,其本身就是客观生态环境与人文需要的整体性融合,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整体适应性出发,通过探究合适的设计思路,从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效果展现。在环境心理学理论中,随着该理论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该理论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其最关键的是对生态理念和绿色内涵的应用价值日益突出。该理论实际上是人与生态社会关系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整个理论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存,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诉求的要求不断深化,做好环境景观设计活动就更为成熟。

4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

环境心理学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生活中对生态元素应用价值成熟的重要表现,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整个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不仅仅是优化设计元素的选择,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大众需要与茶园功能价值角度出发,探究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思路。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化活动,更是茶园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样元素内容应用其中,从而提升消费者在整个茶园参观体验中的实际感知度。对于茶园来说,良好的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展现出茶园的绿色理念,完善的景观设计机制,实质上也是茶园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与融入,同时也为智能茶园的价值提升提供全面推动力。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来具体看待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实际上是整个设计活动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认知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开展要求,不仅是环境诉求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大众实际消费理念的必然抉择。就目前多数茶园的经营状况看,其仍然处于传统经营状态,特别是缺乏文化元素和时代技术元素的综合融入,进而限制了整个茶园的发展层次,从而无法与时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元素,其不仅能够丰富具体的设计体系,同时也能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结合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看,完善的茶园建设机制包含着多种元素的应用,信息技术和景观设计活动的充分融合,实际上也实现了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多元化要素的过程,客观上也是茶园这一茶文化传承载体功能价值发挥的重要过程,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具体消费需要,进而形成智能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5结语

随着茶叶产业经营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园在运营过程中,其元素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当前整个时代赋予了其新的更多特色,比如智能化、信息化等等,就成为整个茶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因此,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环境心理元素,能够实现茶园景观元素的有效发挥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祖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156-159.

[2]刘博新.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J].中国园林;2015,(04):144-146.

第2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关键词:应业能力;大学生;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33-02

一、应业能力与大学生人力资源

应业能力:应业能力至今是新提倡的一类有关就业能力的名词,“应业能力”通过字面理解为:应:应该、适应、应对;业:事业、职业、工作,应业能力:适应工作所具备的基础能力与发展能力。笔者认为,应业能力源于就业能力,高于就业能力,是一般大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础能力。

大学生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大学生人力资源就是指在校期间的所有人力资源总和。大学生人力资源是当今我国年龄范围最小,学习能力最强,就业范围最广的人力资源。

二、基于应业能力的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探索的必要性

(一)可以使得大学生认清自身素养及专业水平

从应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大学生需要对自身素养及水平重新估量,分析自身优劣势,弥补不足。

1.思想道德修养。随着社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发展、时代更替变迁,越来越多的复杂环境影响高校大学生,使得学生的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道德水平也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大多数的家庭均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父母娇生惯养的方式,对待事情也比以往自私自利,做事只从自身考虑,忽略他人,抵触他事,并且自身主观愿望强烈,受挫能力较为薄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层面均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高标准的物质生活,还有太多的大学生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产生心里抵触,导致自身一些心理及行为偏离正常道道标准。所以,基于应业能力的考虑,可以使得大学生明确自身与社会要求所差,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2.专业水平。基于应业能力的考虑,专业水平是自身极为重要的。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较为主观,对待事情不能以客观的方式处理,总是自以为是,高人一等,不能及时面对自身所学知识的匮乏,等到真正从事某种工作或者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不足。基于应业能力,大学生会不断的认知自身的专业水平,弥补不足,这是必不可少的。

(二)可以使得大学生明确自身发展规划

基于应业能力的大学生人力资源规划,是对大学生自身曾经、现在、未来的一个考评预测,是贯穿于大学生人生这一过程中处处不可缺少的。以下四点均是能从应业能力的角度来规划自身、完善自身,从而使得大学生更好的发展的必须。

1.学业规划。“学业规划”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大学生自己为自己的学业设定一个恰当的目标,并在此学习的过程中,一直追逐于目标,向目标前进。大学生由原本的高中生活过渡到大学生活,由原本的拘谨式教育改为半开放式教育,所以大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要有一个转向好的过渡期,所以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认知度也不一样,要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一个复合自己学业的计划表。知识就是力量,完成好学业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坚实骨架。

2.生活规划。大学四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是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期人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何个人的人学生生活都会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人学生活主要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学会做事,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实践等。

1)关注政治、关注社会、关心家庭。大学生离开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还是占大多数,不在家的避风港里,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做决定、做选择,那如何才能做好正确又合适的选择呢?就需要多多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从中吸收经验以及教训,更好地为自己的生活选对方向、走对路。

2)学会沟通。大学生开始了宿舍的集体生活,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家里的天使,难免会有自己的个性,所以要在集体生活里学会沟通、如何沟通、如何更好地沟通,讲究沟通技巧,学会沟通能力,也为自己今后在社会沟通力打好基础,铺好路石。

3)学会实践。大学生活力,我觉得学校安排最好的就是大四的实习实践,经过长达三年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对本身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感知,但具体实施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本身也不能确定,通过大四一年的实践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从实践中找出理论中的不足,能知自身强弱从而更好的学习所用知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好基础。

3.未来职业规划。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目的就是以后可以更好的就业,找一份体面并且合适的工作。大学生在此阶段中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家长的及时信息、老师的悉心指导、就业指导等信息的了解,并结合自身,寻找到自己有能力并且感兴趣的工作方向,从而可以更贴切有关工作内容更好、更认真的学习,并在学习与感知中不断修改职业方向,不断认知自身能力,不断为职业做好准备。

1)个人职业定位。大学生处于幻想与现实的交界处、临界点,在这个阶段里,新奇事物较多,诱惑力较多,对职业没有太过于具体的定位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要对自己有一个大方向的职业定位,在尽可能的大学生活中结合自身专业方向或有关方向,朝着定位方向而努力奋斗。

2)调整职业定位。随着年纪的增长、学校生活时间的增多、接触的人和事的增多等,自身对未来职业又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或许想法开始逐渐沉淀趋于现实,或许想法又多增梦想,所以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想法,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

3)职业准备。有了自己的职位目标定位,对此职位就应该多加了解,多加准备,多查阅相关知识,多完善自身,为自己所定的目标多找相关方向的实践实习,从而更好地为职业做好准备。在实践学习中,摆正好心态,虚心请教,尽可能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为今后走出校门做好充足地准备。

4.思想心理规划。有思必有想,有想必由心。有心的感受,才能有想的必须与思的能力。思想心理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未来才是无限阳光。可从两方面做起:

1)剖析自身。俗语说,做万事必有自知之明,客观正确地剖析自己、认知自己,才能弥补自身不足,发挥自身长处。并根据自身的特点特长,为自己铺设计划,使得自己的思想内心更完善、更坚强、更缜密。自己是最真实最现实的镜子,对着自己每天观察自身的不足,每天看到自身的改变,上进,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这也是成就未来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2)完善思想心理。一个人外表的成熟,只能说让别人看到他的成熟,但是从思想与心理成熟,那别人就可以感受到他的成熟。当今社会,各种压力致使人的心理产生了各种病变,可见心理是多么重要的问题之一。磨炼好意志,修养好心性是现在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才算是真正的强大。

(三)可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可操作性及方法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学校家庭等各种因素不断交互,致使在校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等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当今在管理大学生方面需要不断地创新合适当下学生的有效办法。而当代大学生最不愿意面对的,最不想解决的就是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重大问题就是就业。当今社会工作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需求的变化、科技发展的变化等等致使大学生把“毕业就是失业”当做了座右铭,来抵触未来自己何去何从的想法。所以站在大学生均是想好好就业的角度上,基于应业能力的方向上,引导大学生、教育大学生、鼓励大学生,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寻找到合适自身合适心理的工作,这样管理起来大学生才能加大可操作性。

三、对于基于应业能力的大学生人力资管理探索的对策

(一)改进对大学生教育方式

大学生教育方式方法一直是高校研究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教育方式过于单调乏味,成效不够显著,大学生对此也没有其他感觉与反应,所以针对当代大学生应采用新的教育方式才能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满足感、行动力等。

1.案例分析式教育。传统的讲课方式已经让太多的大学生思想游动于其他方面,身体坐在课堂里,可思想的游动让大学生更加厌烦单纯的听课,也许本来比较想用心听的课,由于单纯地讲解而失去兴趣,所以更生动的媒体短片外加老师的讲解指导则是一个不错的有效方法。

2.课堂互动式教育。现在大多数的课堂早已采用了互动教育,但是在此过程中很多教育者均是采取自愿原则,让大学生凭借自身意愿而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那么参与的学生就不能得到好的锻炼与教育,所以教育者应该避开这种方式。教育者应该按照课程进度为每位大学生都安排相应的内容,由大学生自己来完成课堂内容,教育者做补充教育工作即可。

3.活动式教育。针对某种能户外活动的课程安排相关的活动教育,例如植保课上,教育者就应该在室外基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边旅游边学习的方式更能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更能对此门课程感兴趣。

4.理解式教育。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较为脆弱,承受能力较差,挫败感有时极为强烈。教育者首先应站在大学生的立场上学会倾听,不应该以主观想法而过早做出判断,理解大学生是教育的关键,明白懂得之后再做判断则较为显著。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减少说教,增加实践。大学生课程安排里已经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必修环节,所以在此以外不需要再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的是如何把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实践,从实践中感受理论的真谛。比如,多增设学生各种社团、山区支教、课余护工、爱心募捐活动、团体合作等,此类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是能让大家多为他人着想,养成为别人考虑为别人负责的良好责任感、信任度。

2.组建心理咨询团队。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当代一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这些因素致使心理压力过大、想法过于偏激,针对这些大学生应当安排特定的人或者团队对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关心与引导。组建心理咨询团队对问题大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或者进行咨询见面会,整体进行辅导等,都是现在对大学生思想心理教育的重要方法。

3.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包括熏陶式教育、感染式教育、情景式教育等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教育的多种方法的运用,能让大学生设身处地的感觉周遭之事,并与事情根本产生共鸣,在思想与心理中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灵感及真实感情,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对教育本身映射出一种内在驱动力。此项教育不仅可以达到效果还能使得大学生与教育者之间产生一种神秘的交流感,但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须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要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大学生,只有建立这样的基础关系,情感教育的运用才能起到预期效果,二还要善于为大学生设立良好的受教育情景,良好受教育情景的创设,有利于教育者利用情感进行感染的特点,实现以情化物、以情感人的目的。

4.开放网络平台。当今是网络发展极为迅速,网络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在网络中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让大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之后及时反馈解决。网络中根据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热点话题,查看大学生的评论留言,根据留言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倾向等问题,及时关注,及时解决,避免一些事情发生。教育者根据自身教育经验也可以把想传播的问题挂到网络平台上,及时地为大学生讲解、引导、渗透相关知识。由此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就职以后,发现自己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不够用,第一因为自己在课堂上未能紧紧跟随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第二是因为真实的工作中知识与理论略有不同,但是好多时候都是因为第一点原因较多。

1.自身专业学习。很多大学生由于家庭要求或者其他影响因素致使自己未能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导致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没有兴趣,提不起精神,所以教育者定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专业知识学习是应业能力的前提与根本,夯实基础是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身专业知识若没有得到更好的学习熟练,其他知识学习也只会倍增困难。

2.相关知识学习。现在社会要求人才素质较高,专业知识只是就业的基础,所以学习知识多元化尤为重要,更所谓“技多不压身”。现在较多专业需要其他专业知识辅助才能更好地学习完善,大学生需根据自身发展方向,为自己做好计划,事先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好相应准备,迎接未来。

3.才艺知识学习。现实社会的复杂环境不得不强迫我们全力以赴地前进,不仅要学好自身的本职专业、相关专业,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应多加一些课余业余的艺术学习,此项学习也是提高应业能力的筹码之一。艺术知识学习范围很广泛,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时间、需要等选择艺术知识方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今后定会为大学生展现无尽风采。

(四)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从第四年教育开始所实施的必修环节,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年,是对前三年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一个总结,以及对前三年大学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对大学生进行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今后大学生的应业能力的铸造,也是对大学生未来能更好地发展的一个重要肯定,所以轮岗式的社会实践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1.不同性质的单位。大学生进入实习期后,一定要珍惜这近乎完美的实习机会,可以随意辞职、实习,选择最终适合自己,完善自己的单位,不同的单位性质,新人也要有所了解。国企:要从最基层做起,国企对新人更看重的是踏实稳健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外企:尽快熟悉企业文化,新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文化和适应企业文化。事业单位:注重点滴小事,机关事业单位对于新人来说最大的特点是要注重点滴小事。

2.不同行业的单位。行业种类耳濡目染,可大学生自己真正又能了解到哪个行业呢?不了解行业又何来的喜欢与选择呢?没有经过实践的积累,怎能定出最后的结果呢?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要为自己量身定做几个目标范围,结合书本、网络媒体、家庭给予、老师培训等多方面的考察出最终适合并能胜任的行业类别,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

3.不同层次的职位。虽然在大学生实际实习过程总均是从基层做起,但笔者认为,应该让大学生各个级别层次的职位都要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管理培训生的岗位职责来要求大学生,让大学生深入职位情景,感受职位魅力,从中定位自身未来发展,从而激发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拼搏能力等多方面潜能,对今后工作更加努力上进。

4.不同地域的单位。我国国土面积广博,东西差异、南北不同都是我国特点,水土不同、气候差异、人文情怀、地势类别都是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的诸多因素,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实习生活才能选择真正适合自身身体条件的环境,身心的愉快才能使得应业能力最大化,才能为今后的单位贡献全身心的力量。

(五)完善大学生考评制度

对于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制定一套考评系统,包括思想、道德、文化、体育、艺术、技能、操作等全面的考评制度,通过考评的综合性来评定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并把此项评估报告跟随档案到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根据此项报告决定是否用人或用于何种职位,为今后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全面管理与发展起到绝对的促进作用。以下是对大学生考评制度的相应制定模块:

结语

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教育问题一直是高校、社会、家庭急于更新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的人力资源,本文基于应业能力的角度,阐述大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所需呈现出的多方面的状态及条件,为大学生教育引发一个新的方式,从而使得大学生更加便于教育与管理,操作性更加合适与速效。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关键词:管理运筹学;数学模型;科学计算能力;教学改革

管理科学是对与定量因素有关的管理问题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辅助管理决策制定的一门学科。管理科学学科的传统名称叫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知识和技术的总体。管理科学研究只是对问题涉及的定量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向开明的管理者提出建议。管理者还必须要考虑管理科学领域以外的众多无形的因素,然后根据其最佳判断做出决策。管理科学主要以数学和计算机为工具,以社会科学为基础,尤其是经济学。

1.培养科学计算能力应该是培养现代管理人才的教育目标之一

科学计算能力是指利用现代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解决管理科学中计算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掌握一种计算软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实现高效的编程和运算、对计算结果做正确的表述和图解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提高科学计算能力当然是商学院培养管理人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环节。作者曾经遇到一位本科毕业生,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新人民币汇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研究》。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而就目前国内的外汇管理体制而言,总量管理受制于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评估:当外界预期人民币汇率上升时,大量资金涌入国内,外汇储备迅速膨胀,而当外界预期人民币汇率下降时,资金外逃则使得外汇储备总量下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央银行发挥这方面功能的条件。在这一背景下,对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尤其是币种结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学生主要利用哈里马克维茨(Harry Markowitz)和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创立的均值――方差理论建立一个非线性数学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以确定外汇储备的最佳结构。他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复杂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可是计算不出结果。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商学院的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时,艰深的数学理论让他们捉襟见肘。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高考入学比例逐年攀升。有些文科生的数学基础及其能力与理工科学生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给教授管理运筹学带来了客观上的困难。另外,在中国管理运筹学的教材还是20年前的老面孔,往往比较侧重基本原理和算法的陈述,过于强调数学公式及其推导,较少使用计算机,与现代化管理脱轨。许多商学院的学生在选择管理运筹学课程和教材时表现出了相对大的焦虑和怀疑,焦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运筹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化、高度数学化的学科,而这也使得大多数人对于管理科学方法能否处理实际管理问题产生了怀疑。二、历史原因。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取代了计算器,成为了主要的计算工具,它的标志是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科学计算软件的成熟。这些软件的特点是用矩阵和数组为模型,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然而,计算机取代计算器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意识的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中国的大学几乎还没有给学生进行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的教育。直到现在情况并没有根本变化,我国在大学课程中使用计算机方面与世界各国的差距在不断加大,从大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可见一斑,因为它们没有反映出计算机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1990年代中期,国外大量课程的教材都已经采用数学软件来做分析和计算,而国内教材都比国外滞后,《线性代数》教材的差距在10年以上,因为国外所有《线性代数》都用了数学软件。大家知道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运筹学软件主要有MATLAB优化工具箱、LINDO、LINGO优化工具箱,而它们的使用都要建立在矩阵、数组的基础上。矩阵、数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规范化表示和计算海量数据群的形式。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欧美各高等院校MATLAB已经成为《线性代数》、《时间序列分析》等诸多课程的基本教学工具,成为大学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设计研究单位和工业部门,MATLAB已经被广泛的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具体的工程问题。然而,让我们的学生学习以上这些比较复杂的专业软件是有一定难度的。

2.改革理念:需求牵引、技术推动

先回顾一下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定义问题和收集数据。管理者必须鉴别出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确定研究的合理目标,然后可能会在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时花费很长的时间。2.构建模型(一般为数学模型)。商业数学模型同一般的数学模型一样也有其描述问题本质的等式和相应的数学表达式组成的系统。3.从模型中形成一个对问题进行求解的基于计算机的程序。一个设计完好的数学模型的完美之处在于它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数学程序对问题进行求解。4.测试模型、修正模型,应用模型分析问题并给出管理建议。从处理管理问题的步骤可以看出,数据的收集和模型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而这两点分别与统计学和管理运筹学建模及其求解有关系。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开放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将统计学基础方法与软件的处理技术相结合,提高读者借助统计分析工具,利用统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的统计学软件不断地被应用到统计学开放实验的课程中,而且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些统计软件会比Excel电子表格软件更高级。然而,大多数管理者和其他从业者们都直接选择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这与当前的商务环境、世界计算环境对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的大量需求有直接关系。值得庆幸的是,Excel电子表格软件也提供了管理运筹学建模及其求解的功能――规划求解功能。美国高校的管理运筹学从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其主要表现为美国各个大学已经普遍采用“Excel电子表格”。使用电子表格已经成为管理运筹学的一个明显的潮流。在美国管理运筹学用的较多的教材是《数据、模型与决策――运用电子表格建模与案例研究》,作者通过运用电子Excel表格对所有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一方面使读者的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提炼数学模型的技巧上,另一方面使得读者掌握了分析求解的工具,能够对求解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管理实际问题做出决策。

3.案例比较

例:任务分配问题。某车间有甲、乙两台机床,可用于加工三种工件.假定这两台车床的可用台时数分别为800和900,三种工件的数量分别为400、600和500,且已知用三种不同车床加工单位数量不同工件所需的台时数和加工费用如下表.问怎样分配车床的加工任务,才能既满足加工工件的要求,又使加工费用最低?

解:设在甲车床上加工工件1、2、3的数量分别为x1、x2、x3,在乙车床上加工工件1、2、3的数量分别为x4、x5、x6,可建立以下线性规划模型:

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编写M文件如下:

f = [13 9 10 11 12 8];A =[0.4 1.1 1 0 0 0

0 0 0 0.5 1.2 1.3];b = [800; 900];

Aeq=[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1]; beq=[400 600 500];vlb = zeros(6,1);vub=[];

[x,fval] = linprog(f,A,b,Aeq,beq,vlb,vub)

结果: x = 0.0000

600.0000

0.0000

400.0000

0.0000

500.0000

fval =1.3800e+004

即在甲机床上加工600个工件2,在乙机床上加工400个工件1、500个工件3,可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使总加工费最小为13800。

若使用Excel电子表格的规划求解功能,同样也可以得到比较漂亮的结果,而且还可以得到敏感性分析报告。

4.运筹学开放实验

运筹学开放实验与管理运筹学理论教学同步进行。

目的:充分发挥Excel电子表格软件这一先进的计算机工具的强大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软件的应用引入到课堂教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求:能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运筹学中常见的数学模型。

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5.结束语

第4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1 体育能力差产生的原因

1.1 先天性遗传因素。因身体过于矮小、肥胖或廋弱等而产生自卑、自弃的想法。

1.2 思想认识不够。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差,在努力也比不上身体素质好的同学。

1.3 怕苦怕累怕脏。上体育课时怕苦怕累怕脏,不愿意进行练习或很少进行练习,认为上课偷懒无所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1.4 不听老师安排。自由散漫,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咋样就咋样。

1.5 环境因素。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处在不接触或很少接触体育运动刺激的环境中,使其认知能力未能充分发展,缺少体育活动应具备的起始行为。

1.6 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平时过分的溺爱与呵护,使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意识,认为体育锻炼、活动浪费了学习时间。

1.7 情绪困扰导致学习困难。这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比较常见,他们轻者表现出退缩、沮丧、不信任、不合群、惧怕等不良情感,重者表现出敌视、不合作、过分活动等不良行为。上述不良情绪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2 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转变的教育方法

2.1 提高思想认识。体育能力差的学生多数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如有的认为身体强弱是先天的,有的把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对立起来,也有的只求不生病就行等。因此就要用生动的事例和科学知识有针对地加强思想教育,并注重观察和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把提高认识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调动其积极因素,教育他们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2.2 关心爱护学生。在教学中对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要精选教法,要热情辅导。如遇到体育能力差的学生做动作失误时,教师要多安慰、少埋怨。切忌板着面孔和用简单粗暴的态度相对。在练习中,哪怕是一个动作细节完成的较好,都要热情地肯定,进行表扬,平时要和他们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交谈,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2.3 坚持三个优先。

2.3.1 课堂练习,体育能力差的学生优先。体育好的学生上体育课时,教师一讲解示范,他们就心领神会,并能很好的完成动作,而体育能力差的学生就不那么容易了。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对差生优先安排辅导。差生掌握动作慢,完成技术动作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师不能横加指责,要耐心、细致地加以讲解辅导。当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要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帮组其树立信心,逐步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

2.3.2 体育比赛,体育能力差的学生优先考虑。在体育比赛中,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赛欲和求胜心,而差生则“知趣”地退到一边当观众,或表现出“与我无关”的态度,这时教师要考虑安排差生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更要给予优先安排。这样,对转化差生很有好处。一是使差生不会有被遗忘的感觉;二是觉得不能老是拖后腿,而决心刻苦锻炼,立争赶上。

第5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就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12-02

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基础,并且兼顾我国的基本就业形势,以企业需求作为导向,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构建就业能力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如何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实践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应用型学科,人力资源的管理与教学要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具有广泛性特点,由知识、技术、实践经验、态度等多方面组成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独特个性和社会能力四个层面。

(1)的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特殊能力。对职业能力直接相关的基础,是可能的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

(2)方法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的新技术,创新,创新能力和独立的计划和执行能力。

(3)独特个性:从事人力工作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良的个性品格。公正、正直、有原则性。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待人友好善良,感情丰富,对事物的细微变化察觉能力强。

(4)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技能、人际沟通技巧,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

接受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培训的人,应该是一个具备坚实理论基础,职业能力相对极高,职业创新能力相对极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设必须要摒弃以理论为主导的办学思路,建立并完善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专业技术教育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本的新型教育体系,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由以往比较单一的注重理论教育为主导向着重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现状分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1)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在制定学生专业实践方案时,对本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就业时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缺乏研究。学生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时难以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高校和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习基地没有建立和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如何通过产学研结合,调研、设计既符合专业发展规律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根据能力模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及专业老师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2)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专业重点不突出,主要专业课程课时过少,主要课程缺乏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相脱节,学生实践水平低下,实践能力与企业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这必须要考虑探索如何通过进一步与市场、企业合作,认真调研,结合企业需求而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把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实践课程体系中。

(3)在实践教学形式上虽然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训等方式,但每种方式的课时太少,在企业实践中难以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在教学内容上,重视与课堂教学有着直接联系的实验、课程设计。而学生深入企业实习时则没有详细的可操作的企业实践培养方案。

(4)没有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的。考试成绩的高低依然是大部分实践课程唯一的考核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只要考试合格即可,这就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懂变通,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3 “一三四”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一三四”的内涵

所谓“一三四”,“一”指的是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一个中心,培训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三”是指三个实践体系的构建:专业技能模拟实践体系+专业理论应用实践教学体系+综合能力应用实践体系;“四”是指以学科建设为依据、以能力提升为导向、一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途径、以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为支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基本素质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按照学生实践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系统设计,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课程、教学管理及教学条件四体系的有机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通过把实践教学内容优化设计为专业技能模拟实践教学模块、专业理论应用实践教学模块、综合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块等“三个模块”;构建和完善相对应的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专业理论应用能力训练平台、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平台等实践教学“三个平台”。如图1

3.2 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三・四”模式的构建和实践过程中,本文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方式,努力开辟不同的实践创新途径、寻求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兼顾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参与能力,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可以保证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与进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现已形成一个科学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见表1。

综上所述,作为人力资源教学重点的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不仅仅可以促进理论教学的深入理解,而且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各高校应该将人力资源实践课程放在更高的位置,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实践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6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现代新兴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而且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作为沟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之间的桥梁,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科学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自行设计、亲身体验的教学过程,它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提高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职业技能要求高、实践能力培养突出的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感。

一、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能力增强,原始社会产生了三次大分工,出现了商业,导致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对立。至此,职业活动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划分,职业家族就慢慢地分化扩展起来了。

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各种岗位、各项任务、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如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与活动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具体需要的能力。通过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的分析,我们认为除了培养一般能力之外,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职业能力:

第一,学习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这尤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学习系统把握国家的政策法规,掌握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及人际关系学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管理水平。

第二,创新能力。“创新是管理的生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由于传统文化环境,已经习惯于机械被动地处理例行的日常事务。这种状态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的人力资源工作要求。时代趋势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吸纳、留住、开发、激励人才上不断创新。

第三,育人能力。组织竞争能力来源于员工能力的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善于培育人才,通过为员工设置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以及培训和发展机会,充分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员工内在积极性,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第四,影响力。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必须具备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与员工建立彼此信任并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成为员工的“利益代言人”,同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依赖专业权威性影响推动企业变革,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运营实践的支持作用。

第五,沟通能力。管理中的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沟通更是一门必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不断增强人际沟通的本领,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演讲能力、倾听能力以及谈判的技巧等。

第六,协调能力。只有协调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同组织内所有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指导和帮助其他部门的经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善于协调人力资源部门内部关系,使人力资源部成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第七,信息能力。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十分关键,无论是人力资源招聘、绩效考核还是薪酬管理都需要来自政府人事法规政策、人才市场行情、行业动态、客户态度、员工满意度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只有拥有准确、丰富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仔细的分析,才能形成各项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养成强烈的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感受力。

第八,危机处理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它包含很多内容,如企业优秀人才突然跳槽,生产经营中的突发事件,劳资关系紧张……一系列危机往往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危机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系统,尤其是危机预警系统,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高校文科专业长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程序操作,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办学历史不长的年轻专业,更是缺乏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规划,实践教学环节少、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师资力量薄弱。脱胎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也是如此。目前,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和毕业论文等教学手段和环节尚保持较好,而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校内实训、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往往因投入和条件不足、实训基地缺乏、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和标准不完整、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原因运用不够,甚至流于形式。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教材十分缺乏。因此,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高。

2.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高校教师学历学位的不断提升,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走上了高职教学讲台,这些年轻教师思维敏捷、理论功底较为雄厚,但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没有企业职业经历,缺乏实践锻炼与亲身体验,自身动手能力欠缺,因而在教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要求他们去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模拟软件操作和企业实习,显然会力不从心、效果欠佳。同时,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展较快,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教师有些并非本专业毕业,熟练地从事本专业的实践教学难免底气不足,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3.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缺乏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是实践教学正常、有序运行的前提和保障,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实践教学得以有效实行的保证。而很多高职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至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考评体系不合理、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如,一些学校目前仍采用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难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成果作出合理公正的评价,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的考评也以课堂讲授作为唯一的标准,没有对实训实习指导、课外活动指导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出考核标准的要求,因而教师指导和参与学生各种实践活动的热情不高,也直接影响了教学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

三、构建科学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环节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应用技能为模块进行构建。具体地说, 就是该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 适应企事业、社会组织等一线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职业岗位群要求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系,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把实践教学放在突出地位上加以重视,系统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学时和比例。据调查,在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实验、实习和设计等环节的课时约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2/3。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 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 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 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行业、企业要参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2.探索教材、教法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操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和时代感都较强,要求教材、教法都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反映实践的变化,而当前许多高职校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一本教材一用好几年,教材更新落后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结果是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滞后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进步,也难以反映科技的飞速变化和行业的兴衰演变,造成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相脱节的尴尬局面。针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材数量少,规范性、指导性不强的现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研究,组织相关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战专家自主开发、编撰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使用的实践性教材或教学案例集等。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根据专业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整合实践教学课程,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从简单到复杂, 将各实践教学内容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环节中。

同时,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参与在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可通过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将课程教学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深度融合;可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组织学生进行上机软件模拟操作;穿插课中情景演示与模拟;鼓励学生开展人力资源协会、社团活动等丰富多样的课内、校内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更有效地消化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走出去”,就是要求教师走出校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可采取的方式有: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到企业兼职;利用寒暑假参与企业实践并与企业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交流;参加由实战专家授课的专业技能培训班等。另一方面要“请进来”,就是要把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请到学校来授课,可采取的方式有:直接聘用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实践专家为专任教师;聘用正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践专家为兼职教师;聘请正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者担任学生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邀请实践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等。

为了激励教师的实践教学热情,还应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完善实践教学制度体系,制定各项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大纲;建立教师考评体系,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态度、绩效能方面给予考核与评价;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对参与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给与相应的物质酬劳和精神激励。

4.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丰富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指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由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设施、经费投入、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构成。教师队伍是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保证, 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设备设施特别是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 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平台, 因此, 必须重视仪器设备采购及实训基地建设。然而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设备设施和稳定的实训基地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所以要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还由于职业岗位的多样性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复杂性。因此,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确保各项实践教学措施得到顺利实施。

除了建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之外,还应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如产学研相结合模式,通过加强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形成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机制,实现“双赢”,即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与实践岗位,提供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适销对路”;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培养管理人才,解决企业管理难题。尝试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学徒制”,即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参考文献

[1]杨东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 2 ] 杨明. 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J ] . 职业技术教育,2007(22)

第7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关键词: 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原因分析

一、 当前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情况

自从科学发展观被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尽管有些地方还不尽如人意,但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发展观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增强了广大领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单位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通过采取中心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班、培训班、专家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加强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教育,使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坚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念。

2.着重强化实践锻炼,使领导干部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

具体表现在,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领导干部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五种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全党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广大领导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普遍提高了能力素质,并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克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主要难题,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领导干部加强了与基层的联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并逐步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

3.围绕如何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了一些有效制度。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完善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制度,在选人用人的导向上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紧密围绕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融入到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这一总目标,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内容、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价方法、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定方式,引入群众参与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建立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上大胆探索,并建立了一些有效机制。

二、 当前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存在的问题

1.“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些领导干部对“发展”这个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导致工作措施不力,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一些领导干部的机遇意识不强,对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些领导干部缺乏“时不我待”的创业精神,过多强调本地区在资源、区位、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发展劣势,不能因时因地地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战略,对上级存在等、靠、要的依赖心理。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尤其是比较棘手的突发存在畏难情绪和无所作为的思想,精神状态低迷,不善于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2.“为谁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些领导干部对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识不够,落实不充分,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没有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导致利民、富民、惠民、养民措施不力。表现为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领导干部损害群众利益以换取一时政绩的现象,如上项目不论证,不征求群众的意见,甚至在征地、拆迁时,维护开发商的不正当利益,存在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以致引起干群关系对立。一些干部宗旨意识淡漠,个别地方存在靠土地生财,靠拼资源换来一时发展,以及发展损害群众利益、发展与民争利的现象。一些干部藉口抓主要经济工作,忽略人民群众关心的“三农”、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等热点难点问题,重视“显政绩”,忽略“隐政绩”,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安定团结的大局,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靠谁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些领导干部忽略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不能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导致在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能调动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协调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存在“重物轻人”的思想;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只注重资金、技术的投入,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在关系地方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中,盲从领导与专家的建议,忽略群众意见,不能广集民智。

4.“怎样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些领导干部在制定本地区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时候,忽略了系统性、配套性、协调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偏差。表现为过于依赖主观愿望和主观能动性,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够重视;过于依赖党委政府的政治作用,而对市场的作用不够重视;过于追求眼前GDP的增长,而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够重视。

三、当前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不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自十七大召开以来,全党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断深入,但一些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存在片面理解。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科学发展认识片面。如将“科学发展”理解为“经济发展”,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等等。二是对政绩认识片面。一些领导干部存在错误的政绩观,如,急功近利、惟上是从、单项出彩、追风赶潮、消极无为,导致了诸如数字出官、工程献礼、一哄而上、借债开发、贪大求全、牺牲环境等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现象。三是对群众认识片面。在推进地方发展中,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片面地认为人民群众素质差,不理解、不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因此决策时不考虑群众是否拥护、满意,在实施过程中不考虑群众和当地环境是否承受。

2.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缺乏针对性。

一些领导干部仅仅是通过发放相关学习材料,迫于压力组织极少次数的讨论,甚至请来所谓专家作一次讲座,就算完成学习教育的任务,不能真正使科学发展观入脑入心。一些领导干部能够系统学习、熟练掌握,但存在着重视科学发展观知识,而对其精神实质把握不准的问题,不能联系实际,领导实际工作能力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活动单一化,过于依赖讲授式的理论灌输,书本式地教条学习和静止式听讲,不能紧紧围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在学习内容的设置、活动手段的丰富上改革创新,这就使得一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此外,一些领导干部忙于具体工作任务,学习实践活动的时间短,因而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系统、不深入。

3.一些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结构难以适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如,一此基层领导干部起点偏低,文化素质不高,致使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强。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和领导地方科学发展的能力欠缺,缺乏制定和实施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人民意愿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的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不足,处理好“五个统筹”关系能力不强,致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做得不够,促进科学发展的监督体系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具体能力有待提高。如,学习创新能力欠缺,科学决策能力不强,依法行政,统筹兼顾能力薄弱等。另外,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健全。

第8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验方治疗高原性功能性低血压病的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对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 方法辨证分型论治高原性功能性低血压病,随机选择符合达到低血压病标准II,III期的患者50例,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SOD和MDA含量,进行组间对比。 结果验方治疗低血压病的总有效率为98.5%,50例治愈前后对比显示SOD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

【关键词】 高原性功能性低血压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杞菊地黄汤 生脉散

高原性功能性低血压病(高低病)影响患者健康,笔者临床采用辨证分型论治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依据

1.1.1 依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标准临床选择达到低血压标准(90/60 mmhg)患者,同时兼有眩晕、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易感冒;头晕严重者恶心呕吐、如坐舟车、闭目不敢睁眼;排除非功能性、先天性血压偏低而无任何不适者。

1.1.2 低血压分为3期Ⅰ期为临界低血压(90/60 mmHg),无任何临床症状,无需药物治疗者。

Ⅱ期为血压低于诊断水平(90/60 mmHg),同时兼有眩晕、头痛、不思饮食、疲乏无力、易感冒等症状。

Ⅲ期为血压低于诊断水平(90/60 mmHg),同时兼有眩晕如坐舟车、闭目不敢睁眼、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以杞菊地黄汤合生脉散加黄芪为基础方红参15 g(另炖兑服) ,麦冬12 g ,蜜五味12 g ,枸杞子10 g ,杭白菊10 g ,山萸肉10 g ,淮山药10 g ,炒泽泻6 g ,茯苓10 g ,熟地黄10 g ,牡丹皮6 g ,生黄芪30 g 。1剂/d,水煎,沸腾后25 mim,分2~3次服,15剂为1个疗程。

1.2.2 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如气血阴阳俱虚型者合四物汤加附子、肉桂;肝肾阴虚甚者加炙龟版、炙鳖甲;脾肾阳虚型合真武汤,甚则再加鹿茸;脾肺气虚型合香砂君子汤;脾胃痰浊型合半夏天麻白术汤;肝郁气滞型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服汤剂血压升至正常范围,症状消除后改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兰州佛慈制药厂生产,每8粒相当于原药材3 g)8粒,3次/d;生脉颗粒(兰州佛慈制药厂生产,组成:党参、麦冬、五味子,每袋10 g)1袋,3次/d;扶正冲剂(甘肃定西制药厂生产,组成:生黄芪、女贞子等,每袋15 g)1袋,3次/d,或辨证后的方剂改用散剂(更符合患者病情需要)以维持血压,若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或服用汤药受煎药条件限制者,则先采用西药根据病情静脉给予能量合剂、营养液、代血浆,以及直接输血等以维持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缺氧者可同时配合氧气吸入,待能服用汤剂后及时服用汤药。

治疗期间若血压反弹,则再次服用汤剂以求迅速提升血压,待血压升至正常值以上后再服用成药或散剂进行维持治疗,直至停药后满3个月血压持续平稳时方可进行临床及实验室对比分析,这也充分体现了以治病为宗旨的思想。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治愈血压升至90/60 mmHg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满3个月者,确定为临床治愈。

1.3.2 显效血压升至90/60 mmHg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满2个月者。

1.3.3 有效血压升至90/60 mmHg以上,症状、体征消失,但不足1个月又复发者。

1.3.4 无效血压不升或反降,症状、体征无改善者。

2 结果

治愈140例,显效3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5%。各证型疗效结果见表1。表1 200例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结果(略)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低血压病诊断标准Ⅱ,Ⅲ期的患者50例,于治疗前后各抽取静脉鲜血每位患者10 ml,离心后提取血清并冷冻备用,用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将SOD抽提液10 μl以化学发光原理按试剂盒要求步骤严格操作,721分光光度仪(四川分析仪器厂生产)550 nm处比色,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其值:总SOD活力(U/m1)=(对照管吸光度-测定管吸光度)÷对照管吸光度÷50%×稀释倍数;MDA含量检测取离心人血清10 μl按试剂盒要求操作,721分光光度仪550 nm处比色,按如下公式计算:MDA含量(nmol/m1)=(测定管吸光度-测定空白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度-标准空白管吸光度)×标准品浓度(10 nmol/ml)×样本稀释倍数,SOD,MDA活性检测均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操作过程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执行)。

3.2 统计学方法

用SAS8.0软件统计,数据±s表示,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

3.3 实验结果50例高低病患者治疗前后SOD,MDA含量变化见表2。对比显示SOD含量治愈后明显高治疗前(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 表2 50例治疗前后SOD,MDA含量变化(略)

4 讨论

笔者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3年,发现人们对高血压病相当重视,被确定为“第一杀手”,对低血压病相对漠然处之,殊不知低血压病对人体会产生“隐形杀手”的作用,犹如机械长期运转未得到及时修理与维护易产生致命故障一样,人体也需要及时调养以保持其正常的生理状态,使个体产生一个最大限度的抗衰老作用机制。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忙于工作学习而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造成了部分高原居住人群特别是一些高校骨干教师、白领阶层的体力透支,患有低血压病未得到及时调理与治疗,造成机体各脏器相对供血供氧不足,长此以往脏器功能因失养而低下、过早衰老,最终诱发多种疾病导致生命过早结束。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表明:“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协调统一、阴阳平衡,方能延年益寿”。中药汤剂治疗高原地区高原性功能性低血压疗效显著,远期效果好,能从根本上调整患者阴阳,使之“阴平阳秘”,且无毒副反应,很受居住高原地区患者的青睐。基础方中杞菊地黄汤滋补肝肾之阴,生脉汤益气生脉,用红参以加强补力,再配以生黄芪增强对脾肺之气的补力,共奏填补真阴、益气生脉之功,以达到升压治本的目的。

经查阅大量资料,国内外衰老与抗衰老方面的研究不外乎两大类:一是认为衰老是一个由遗传基因控制的程序化过程;二是认为衰老是由环境伤害引起的生理和病理改变的积累。由于越来越多最新的研究发现,许多与衰老和寿命相关的基因都与防御环境伤害和保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家们逐渐弄清了衰老过程绝非由一个或是几个生命开关(基因)在调控,而是众多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群组成的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了衰老的进程。换言之,如果双管齐下地研究防御环境伤害和改进相关基因的防御调控(如SOD和过氧化氢酶的超表达),也许就能有效地完成抗衰老的伟大历史使命[2]。

本观察显示,高低病患者治疗后具有抗氧化能力的SOD显著高于治疗前,说明血压正常后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著提高;MDA含量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低血压病患者机体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揭示了中药治疗高低病的疗效机理与其抗自由基的作用有关。从辨证分型来看,高低病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治疗后的高低病人其血清中的SOD显著高于治疗前、MDA含量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验方具有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健脾养胃的功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对高低病患者具有增强自身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另据20070119西藏电视台“西藏人口与科技”栏目调查报道“西藏高原地区长寿人口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佐证了“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了衰老的进程”。

在课题完成过程中得到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倬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保健科医师张银霞、甘肃省中医医学院SPF实验室同仁的大力支持,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1:372.

第9篇:管理学的能级原理范文

【关键字】行政秘书;自我定位;能力培养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是学院工作的窗口,而行政秘书在办公室建设与学院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管理的不断成熟对行政秘书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在“上传下达”学校的有关精神,“左右联系”学院师生及同事之间的团队合作,“内外沟通”学院内部及学院与其他职能部门之前的公关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行政秘书要充分了解职责分工中对自己的角色期待,才能脚踏实地服务好教学和科研,服务好教师与学生,从而体现自己的岗位价值。

一、高校行政秘书的自我定位

1、综合性与专一性的统一

二级学院行政秘书的工作头绪多,事物杂,范围广,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工作范围几乎涉及到二级学院机关工作的各个方面。除了要完成每天各类报刊文件的分发传阅、各个会议的筹备与后勤服务,各种来电来访的接待与处理之外,还需向学院各基层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和优化资源的引导,建立与其他兄弟单位的行政秘书及本单位同事之间的“左右”联系,相互配合。可谓集各种工作角色于一身,成为“多面手”。同时,行政秘书又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如计划生育、财务的管理都带有严格的政策法律性,如果缺乏专门训练或态度马虎,就很容易出纰漏,甚至给学院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2、服务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学院无小事,事事皆教育。高校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而行政秘书主要从事管理工作,一般不直接参与教学科研工作,不能向专业教师那样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行政秘书的每一项工作,决定了其“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即归根到底都是为学院服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因而,行政秘书须树立大服务意识。坚持有访必接、有疑必释、有难必帮。做到对上尊重支持,对下热情耐心。同时,常言道:办公室规矩多。行政秘书工作一般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按规定办事固然没错,但行政秘书不能墨守成规。创新是办公室工作的动力源泉。行政秘书在坚守服务性的同时,要勇于创新,要善于灵活应付,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或形势、任务、要求的变化,大胆尝试改革和创新,开创学院办公室工作的新局面。

3、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

秘书工作的服务性决定了行政秘书工作的被动性。首先是工作性质被动。行政秘书工作的变化总是随着上级部门及本单位领导工作的变化而变化,这决定了秘书工作的从属性,即被动性。其次是工作时空被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领导对秘书活动的要求是不同的。秘书必须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解领导之所难,帮领导之所需,不能离开领导和领导工作而单独开展工作。三是工作绩效的被动。秘书活动的本职决定了秘书人员必须甘居幕后,默默无闻地工作。行政秘书的工作虽具有被动性,但其角色职能也赋予了其鲜明的主动性。在具体工作中,行政秘书是上传下达,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纽带。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行政秘书具有主动意识,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主动服务,不应付、不敷衍。

4、公开性与保密性的统一

秘书工作的岗位职责决定了工作内容的公开性。小到上级文件精神的传达,大到办公用品,大宗设备仪器的采购都需做到公开透明。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平树形象。同时,保密性也是办公室工作本身的客观要求,是行政秘书的神圣职责。办公室一个信息的集散地,秘书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要求行政秘书具有强烈的保密意识。如果失去了“秘书”,就变成的“文书”。

二、高校行政秘书能力培养

作为行政秘书,在明确以上角色后,就应着重培养自己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加强自身建设,从而更好的为学院服务。

1、要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

由于行政秘书承担着文件的接收与传递,学院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公关、沟通,这就需要其用语言或文字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陈述,清楚地、有说服力地表达思想和意图,让对方一听、一看则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行政秘书必须语言精练、表达流畅,能够规范书写一般应用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会议通知、纪要等。

2、要具备利用现代化工具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早已改变传统的办公方法和手段,整个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办公离不开计算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这就要求行政秘书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熟练,以增加熟练程度。同时,行政秘书的角色还要求其善于利用现代化设备捕捉多方面的信息,运用已有知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3、要具备敬锐的洞祭力及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政秘书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管理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特别是突发事件的降临。因而,行政秘书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保持冷静,平静待人,对问题或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迅速分析,及时拿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或处理意见,以保证学院管理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待问题解决之后,要认真分析发生的原因,评价结果解决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三、结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二级学院的管理也日趋成熟。这对于行政秘书来说,即使机遇也是挑战。高校行政秘书只有在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后,才能有效的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完善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更好的为学院,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