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第1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逐渐加强,护患冲突时有发生,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不断提高,为减少科室经济利益损失及社会效益受到影响,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我科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

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弱、技术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好坏等决定护理安全的大小。对于工作责任心差、工作经验少、技术水平不高的年轻护士,其医疗护理过程中风险性将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导致的抽错血、发错药、打错针、加错液体、报错婴儿,未按要求巡视病房,没有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未给病人及时、有效的处理等。而安全措施和安全目标的实现需要技术和管理,更需要每位护士安全意识和态度的转变。因此,科内加强护士法律法规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士法律方面的知识迫切需要提高,所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如法律讲座,案例教育等;增强护士法制观念,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苗头时,马上召集每位护士分析讨论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在做好在职护士安全培训的同时,对新进护士的安全教育也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

1.2 评估护理风险,制订安全管理措施

病人和家属不合理地要求医务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处处以指责和不信任的口气挑剔医务人员,苛刻的和无理的要求使医务人员不知所措,往往抓住一点小事纠缠不休,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所以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我科制定管理措施如下:

1.2.1 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对新入病人认真进行护理评估、健康宣教。针对病人具体情况提出防范措施,实行动态评估,并使用护理安全警示卡,消除患者周围的不安全因素,正确使用平车、轮椅等用具,做到外出检查有人陪同。同时每周召开工休座谈会,做好住院病员及家属的安全宣教工作;加强护患沟通,确保医护记录一致性;特别是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和婴儿记录,一定要做到严格、及时、准确,尤其是婴儿性别和出生时间不能出错。

1.2.2 对护士的安全管理

针对科内的实际情况,如病人数量、工作量,对护士班次实行动态管理。如病人较多时,科内实行弹性排班制,保证工作量高峰段的护士人数,满足护理工作需要,从而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科内设立安全小组 ,发现问题勤讲评、主动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对小组成员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并组织学习,从而提高科室护理安全质量

1.2.3 关键环节的管理

为了确保护理安全,实行无缝隙管理。科内制订了科间交接流程及交接记录,如与急诊科的交接、与产房的交接,与手术室的交接、与转入、转出科室之间的交接,其交接内容主要有病情、生命体征、各管道、皮肤情况、用药情况、护理措施等,实行科间交接记录并双签字,做到交接清楚、责任明确。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所以为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要求护士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职责,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尤其对高危病员治疗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应不折不扣地落实。

1.2.4 护理病历质量的管理

加强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管理,科内设立质控小组严把书写关,纳入绩效考核。护士长对每份出科病历检查签名,狠抓出科关,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做到未检查签名的病历不出科。对病案室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定期讲评;要求每位护士能查漏补缺,与病案室做好质量互控。

1.2.5 无惩扣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的管理

科内拟定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管理细则,要求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首先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影响,并及时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组织调查事件发生原因、经过、结果,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及时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分析,提出并实施整改措施,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将讨论结果上报护理部。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护士不惩扣,对于隐瞒不报的,按护理绩效考核进行处罚。

2 效果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所以我科通过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不但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还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同时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 体会

在医疗行业,仅仅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是不够的,护士在全力治疗、护理病人,赢得病人及家属信任的同时,还应有充分的安全风险意识。所以通过安全管理,杜绝差错事故,减少护理缺陷、护理意外等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另外还增强了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病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第2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强化安全规范保证医疗管理水平

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医疗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基础,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筑起一道严密的质量、安全防线,使医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医院整体管理状态和服务水平能得到显著提高[8]。因此,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主要从制度执行、绩效实施和手术监控三方面,我院积极探索与实践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全员遵循,落实有力近年来,围绕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修订了全院《医疗制度汇编》,使医疗工作的每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开展了主干医疗制度学习考核,全面强化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制度观念和安全意识;落实了医疗质量检查讲评制度,做到年有总结分析,季有讲评通报,月有点评反馈,周有实时监测,实现了医疗质量的动态监控、系统分析、适时反馈和持续改进;开展了系列医疗质量评比活动,如病历书写质量讲评、处方点评、医护技能比武等,提高了医疗实践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全面实施,成效明显为促进人才价值实现,我院形成一套以绩效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制定了新的绩效管理办法,引进更为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理念,以最大绩效为目的,引进病例分型理念(CD型率),改变了过去以处罚为主、过程为主、效益为主的管理思路,转变为以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结果为主过程为辅,效率为主效益为辅的心模式,并建立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临床、医技、麻醉三大模块和七个亚模块,对科室进行动态监控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极大地调动了全院人员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9]。手术管理全程监控,规范有效针对我院外科专科医院的特点,为了强化手术安全管理,努力做到:严格医务人员的准人管理,制定下发了《手术准入制度》,对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进行准入管理;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制定下发了《临床技术管理规范》,规范了对二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和三类临床技术的申请严格把关;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将各种类型的手术按照难度大小进行分类,严格控制各类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加强“手术环节管理”,如对于易发生“二进宫”手术的病例,术前必须由科室组织全科术前讨论,对病情做出全面诊断,术中必须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避免手术中的疏漏,术后必须及时做好动态监控,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注重思维创新改进医疗管理方法

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点规律与现实需要,我们加大管理创新力度,积极主动地探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新方法和新举措,在重点、难点、热点上增强了医院在安全管理上破解难题能力。选准重点,开展“缺陷分析”及时查找、分析及改进缺陷,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对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院选取医疗纠纷和高并发症手术等病例进行缺陷分析。比如,2008年先后发生8例ERCP治疗严重并发症,医院立即组织院内专家一起分析讨论,寻找根源,在讨论中对治疗适应症形成共识。此后3年ERCP严重并发症仅发生1例,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高的情况,开展了专题分析研讨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手术中也达到了降低并发症的目的。瞄准难点,开展“课题研究”医疗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2010年,为探索医疗风险管理的规律,我院向申康中心申报了以“基于病例分型理论的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试图运用病例分型理论,分析医疗安全现状,明确影响医疗安全的危险因子;通过专家咨询和比较统计分析,确定医疗安全标准规范;最后构建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医疗纠纷苗头的采集分析和自动提醒,尽早采取措施,达到降低医疗风险的目的。把准热点,开展“专项调研”就我院自身而言,“医疗不良欠费”、“二进宫”手术等都是医院当前医疗安全管理的热点问题[11]。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内涵建设,我们针对“二进宫”手术进行了5年的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探讨了“二进宫”手术发生的手术类型、原因和特点,开展了针对性管理,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次手术发生率明显下降。最近我们还对“医疗不良欠费”开展专项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医疗不良欠费”发生的原因,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医院医疗风险,减少了医院损失。

本文作者:樊震林涂平安杨晶程传苗工作单位: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第3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1.1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问卷调查中有67%的病人认为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患者选择就医的首选因素,有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业务素质不高,难以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与诊疗技术不高存在误诊漏诊有关。在问卷调查中有60%的病人反映医务人员沟通意识比较淡薄,对病人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服务不够,语言生硬,态度冷漠,难以沟通交流;“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制度落实不到位,“看病难,看病贵”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改善不多;由于医疗质量监测分析和安全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加上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不力,引发甚至产生造成不必要的医疗安全事故。

1.2医院在内部管理方面,制度还不够完善

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等收费标准和手术检查安排等公开透明度不高。群众的投诉机制、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渠道还不够顺畅。医院内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2对策和建议

2.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建氛围

应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医疗环境,促进医院平安稳定科学发展的思想认识高度,把平安医院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医院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医务科及其相关职能科室层层抓。医院成立创建平安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并将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医院要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重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为努力打造平安医院的氛围,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全院职工动员大会,部署创建活动工作;通过横幅、板报、电子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全职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医疗安全、医患沟通、医德医风及病历书写规范等方面培训;定期进行“三基”培训和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活动,让平安医院的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开展。

2.2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主题。重视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提升工作,按照平安医院建设的要求教育引导进一步重视对全体职工的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德医风规范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医患沟通的形式内容在逐步提高。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重点落实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认真执行医药价格政策,建立完善医疗费用查询制度,重视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

2.3重视患者的投诉,妥善调处置医患纠纷

针对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医务部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工作列为维护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真抓实干、扎实的推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了与司法局医调委、公安、保险、法院等部门的联系,加强联络沟通,主动上门听取相关部门对做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建议,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研讨会,努力争取相关部门对医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工作整体合力。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内部沟通、应急处置、第三方调解、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救助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科学有效的处理我院医患矛盾纠纷。

2.4构建内部安全防范体系,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全面执行安全保卫工作规范,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工作重点岗位人员的学习培训。落实各项内部安全保卫措施。落实义务消防员等,维护医院安全平稳运行加强医院内部消防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及时消除内部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防灾害事故和防等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医院内部重要部位和重点科室、部门的安全管理,安装监控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加强对各类毒麻药品、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防发生流失事件。积极争取公安等执法部门的支持,整顿医疗秩序。

3效果

第4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摘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分析护理安全因素,提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质量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者讨论的主要课题,护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为确保安全护理,近几年来我院着重加强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修订了护理风险紧急预案。加强了护理风险防范和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确保护理安全,使我院医疗护理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1 分析护理安全存在的因素

1.1 管理层的因素: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到位,护理安全才有保障。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有:①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管理措施,把关不到位。②思想教育薄弱,没有护理安全意识,不重视对护士进行有效的安全护理教育,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安全理念。③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不力,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力度不够。④护理人员缺编或护理人力安排不合理,临床护士超负荷工作,使得一些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倦心理,不能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执行医嘱时不能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对病情缺乏预见性,未能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延误了抢救时机。

1.2 护士方面:良好的护士素质和的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和保障。①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为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而加大各部门的工作量,造成部分科室的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当护士人手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士无法适应多重角色转换,出现角色冲突,长此以往,将使护士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2]。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②护士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新职工、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过程,从统计分析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护理事件,由于她们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技术操作不够熟练,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法律知识欠缺,理论与实践脱节,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容易导致操作失败或操作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③一些护士专业知识缺乏,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不能正确执行医嘱或不能发现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对病情缺乏预见性,未能发现病通知医生错过抢救时机,而造成护理安全问题。

1.3 病人方面:护理是一项护患共同参与的工作,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密切配合,在病人方面存在的对护理安全产生影响的原因有:①病人的违医行为。病人在护理过程中不遵守医疗规定,如不按时服药,不按医嘱配合治疗,或者擅自外出,造成不良后果或意外事件的发生。②病人价值观的转变[3]。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某些病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如对护士无故挑剔、刁难,提出许多苛刻条件,严重损伤了护士的人格尊严,从而影响护理工作完成。③因经济问题不能及时交清欠款,延误治疗而影响护理安全。

1.4 其他因素:目前差错、事故的鉴定处理仍有一个使医患双方都有依赖满意的机制,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尚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的环境还不给人满意[3]。对护理安全直接影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院内感染、烫伤、跌倒与坠床、输液渗出及坏死、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2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以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员为主体,全体护理人参加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形成护理监控,科室互控,科内自控的监控网络,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各司其职,确保护理安全[4]。分析和解决存在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各病区,各病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 运用科学管理系统,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路径,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效益的体现,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现危险因素或不良事件,立即上报,护士长从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本病案存在的隐患,利用晨交班或会议的机会组织护士进行全面讨论、分析,使护士对存在的隐患有共同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不良环节,护理安全管理路径一方面可以激发护士的自主参与性,加强护士和管理者的沟通,营造积极、公正的安全上报氛围。另一方面可促进规范化、系统化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管理者根据流程、准确解读上报内容,从整体出发,根据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及时反馈,合理处理,从本质上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使护理安全问题真正受到大家的重视。

2.3 健全护理安全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

2.3.1 完善和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严格防控,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且要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产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防控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一个险些酿成差错的不良事件,实际上因为偶然因素或因即时干预未产生后果,对各项护理安全工作应有检查、监督、反馈、讲评、整改的机制。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时知晓,协同处理,尽可能减轻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好改善工作,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2.3.2 对各类紧急情况有应急预案,为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病人入院时护士根据病情做好详细的宣教,科室必须健全紧急状态时的应急预案,如猝死、躁动、药物过敏性休克等,在制定预案时首先要重点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如躁动应急预案中,建立该患者护理评估,床头设立坠床提示牌及规范使用安全约束带等防范措施的落实。其次,制定跌倒等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及逐级上报程序。

2.4 重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教育,长期以来,护士习惯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实践中,护士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地去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5]。

2.5 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在全科人员中树立安全护理观念,加强职业 道德教育,时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应当让每位护理人员都明白,在护理的各个环节上都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如果掉以轻心,势必危机四伏,对病人的生命来不可弥补的伤害。护理管理者着重系统分析,对当事人避免单纯的批评责备和处罚。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倡导主动报告护理过失和缺陷,善于以护理差错事故的实例及时教育护士,使其加强工作责任心,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从而全面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护理管理者必须经常检查和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科室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业务讲座及专科技能培训,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地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

2.6 将护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进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护士的能力、资历及护理工作强度等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注意新老护士搭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排班上尽量满足护士的要求,以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当使用新的医疗仪器或开展新治疗、新检查时,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学习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各种仪器上均将操作程序写清楚,以便按程序正规操作。为防止各种遗忘性差错,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3 总结

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更新安全观念,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以患者需求为动力,紧跟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进展,分析相关因素,才能保证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更优、更高,适应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高标准要求,以提升医院社会形象。近年来我科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护士伍素质明显改变,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护理工作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达到了护理安全管理。2010年我科各项护理指标合格率为100%,住院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为98%,责任事故为0,年褥疮 发生率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6%,特一级护理合格率为97%,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8.5%。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349-350

[2] 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86

[3] 秦亲裕,秦净,金亚萍.医疗安全管理的认识与实践.中国医院,2006.10.8

第5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护理;薄弱环节;管理措施

【中国分类号】 R472【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49-01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1]。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注重薄弱环节的管理,以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发生。

1重点护理人员管理

1.1新毕业护士或新调入护士 新毕业或新调入护士,没有或缺少临床护理经验,对环境不熟悉,对护理制度及护理工作程序不熟悉,对患者病情不了解,特别对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缺乏了解或掌握,易发生质量的问题。管理措施:①严格岗前培训教育,强化三基训练,对临床常用护理操作进行培训考试,使其掌握临床常见的基本技能和应急处理技巧。②各科室护士长对新护士加强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安排跟责任心及工作能力强的主管护师带教,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值班,同时,要重点跟班、重点监督管理。 1.2责任心不强或工作能力低的护士 这类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不强、不虚心学习、易满足现状,容易发生差错。管理措施:①科室护士长应加强对这类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督促学习,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力度。②安排跟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上班,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独立工作的机会。

1.3情绪容易波动的护士 如因社会、家庭、心理原因致发生问题可能性增多的护士,因发生了某种不幸的事情或家庭矛盾,将生活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以及有思想问题未得到解决致情绪波动的护士。 管理措施:①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心理疏导工作,医院定期进行心理讲座,护士长力应是护士的压力缓冲站和能量加油站,在工作和生活中为护士提供支持系统。②护士长要耐心、细致做好心理工作,工作中应加强监督及检查力度。视情况调整班次,待调整好心态后再单独值班,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重点病人的管理

2.1新入院的病人 新入院病人对住院环境陌生,医护人员对病情了解不够深入,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管理措施:①责任护士接待新入院(转入)病人要求做好入院宣教,尽快熟悉环境。②及时与病人沟通,尽快掌握病情及了解病人情况,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2急、危重病人 这类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诊疗、处置多,操作复杂,工作紧急而又集中,易发生意外及并发症,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管理措施:①加强病区管理,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②落实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及防范措施,科室抢救药品、物品、仪器等规范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③护士要熟悉业务知识,掌握各种技能操作,清楚抢救药品及物品的放置,熟悉各种抢救药物的剂量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

2.3老年或无家属陪护的病人 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应密切观察病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无陪护的老年病人,提供温馨护理服务。

2.4开展新技术项目的病人 新项目、新技术的未知因素较多,对工作计划的安排与组织实施要求较高。①组织护士学习所开展的新技术及相关知识。②加强各护理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履行告知程序,落实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及相关防范措施。

2.5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 对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放化疗及糖尿病等抵抗能力差的病人。这类患者自身抵抗能力差易发生感染。管理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履行告知程序[2],加强基础护理。

3环境与物品管理

3.1高危物品的管理 主要高危物品包括电源、氧气、锐器、热水瓶、热水袋、冰袋等,对于高危物品应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并做好病人的宣教工作等安全措施。

3.2病区环境管理 主要是地板、门窗、天花板、卫生间等的管理,设置各种提示卡及标识,如小心地滑等,保障患者安全。

4药品的管理

4.1高危药品的管理 如氯化钾,应妥善放置,远离其它药物,在使用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发生。

4.2口服药的管理 注意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如缓释剂不得随意切割、研磨或拆开胶囊服用。因缓控制剂单片药物剂量一般较普通制剂药物含量高出几倍,若经研磨后服用会破坏缓释结构,使药物成份突然释放,造成血药浓度达到高峰,毒副作用增加甚至中毒。同时,服药后注意观察病人情况。

4.3化疗药物的管理 在使用化疗药物时,注意防止药水外渗。避免化疗药外渗的措施:选择合适的血管或选择合适的注射方法,注意给药的浓度、速度、时间。出现化疗药外渗后应选择合适的处理法方法。

4.4姓名相似、相同的病人或药品包装相似的管理 因为相似,容易弄错。管理措施:①护士长应加强提醒,强调认真、仔细、反复查对,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②护士要了解病区现有的药物包装有无相似的,如果有的话一定要仔细核对药名。

5护理操作环节管理

5.1日常工作管理 如配药、输液、输血、注射、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一旦发生差错,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护士长应将操作环节作为护理管理中重点之重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5.2交接班管理 执行床头交接班,接班护士应提前到岗,交接班要认真,必要时执行文字交班,以免遗忘。重症患者要仔细检查各管道、皮肤、病情等情况,严格执行交班制度。

6易出现护理缺陷的重点时段管理

6.1重病人多,治疗护理量大或护士人力少时,易忽略护理细节质量与护理安全。护士长应加强组织管理与人员合理调配,对病人的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提醒,必要时报告护理部给予支援。

6.2节假日、双休日、中班及夜班时间 节假日期间值班人员思想放松、警惕性降低,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护士对患者护理不周,有章不循,工作依赖实习学生,对患者病情观察不细,对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未采取预见性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护理安全差错、事故或引起护患纠纷。管理措施:①护士长应经常提醒、督促护士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节假日质量督导管理制度。②护士长在节假日到病房检查,促使临床护士保持警惕,从而减少护理安全隐患。③实行弹性排班,加大中午班及夜班的人力资源投入,解决了此段时间值班人员少,患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④护士长在节假日应安排责任心强,年资高的护士值班,确保安全医疗。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才能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避免或减少差错及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 管丽红,黄菊丽.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7,10(7):59――60

第6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质量管理成为当前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主旋律。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的患者,是护理纠纷的高发区。本院是一所大型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1578张,自2007年11月28日组建(由原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五人民医院合并而成)以来,至2008年11月28日,已成功运行1周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急诊抢救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载着大量的抢救任务,运行1周年共抢救患者14875人次,最高的一天抢救人数达到55人次,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摆在急诊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使急诊护理工作安全、有序、快捷进行,本科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1编制护理安全管理文件,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科室定期召开全体护士会议,对急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讨论整改措施,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抓重点隐患人物、重点隐患事件,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建立护理隐患沟通本和各班工作细则等,形成护理服务活动的工作规程、管理准则,使大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防止随意性,并以文件为准则不断对护理安全质量进行评价,对护理隐患进行整改、监控,使护理人员行为有规范、工作有标准、评价有依据。

1.2设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主班组成的层级管理模式为确保急诊抢救室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使管理更到位,本科实行考核、竞聘,挑选出一位年资较高、业务水平较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骨干做为抢救室的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日常护士长不在时的抢救室护理业务及管理工作,并做好带教低年资护士和实习生的工作;责任组长不在岗期间,护士长根据力量搭配每班确立一名经验丰富、技术相对较好的护士做主班,实行主班负责制,全面负责夜间及其它责任组长不在岗期间的质量监控,和其他护士一起确保本班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护士长不定期严格按照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进行监控,查到问题由责任组长负责;责任组长每周2次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查到问题落实到个人。

1.3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本科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每周业务学习1次,学习一些前沿的急救理论;每个月每人都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每季度进行急救技术和理论培训1次,人人参加,并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并登记在册。

1.4加强对护士的管理

1.4.1分诊护士的选择分诊护士应选择在急诊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上岗前要严格培训专业技能,应有较强的急诊意识和急救理论,对就诊患者按轻、缓、急、重预检分诊,询问病史语言简洁,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和抢救室护士做紧急处理,开通绿色通道,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

1.4.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急症患者来诊,护士迅速通知医生,根据轻重缓急积极投入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予吸氧、吸痰、监护等急救措施,并加强巡视,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并对该医嘱进行分析,执行正确医嘱。非抢救患者时护士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严格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严肃认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的时间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轻重,每半小时或1h记录1次,字迹清晰、无涂改。

1.4.3至少有2种识别患者身份的方法抢救患者入室时由接诊护士填写腕带,并给患者佩戴。腕带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给患者服药、输液、打针、做检查均需核对该腕带,并称呼名字,昏迷者让家属帮助确认。

1.4.4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

1.5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抢救患者在入院时即由接诊护士填写腕带并佩戴在患者左或者右手腕处,并做好宣教。在就诊治疗期间,患者应该配合护士的工作,坚持佩戴腕带,以便作为身份识别的标志,佩戴率100%,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加用床栏,必要时加用约束带,防止坠故的发生。

1.6加强抢救物品的保养,确保急救过程安全科室对急诊各区域的抢救药品和仪器合理摆放,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并且要求班班清点交接、记录,随用随补,并消毒保养。责任组长负责系统管理,每周消毒、保养、调试,完好率100%,确保急救过程中使用安全。

1.7保证急救护理文书质量急救护理文书牵涉到患者法律问题、医保、赔偿等各种问题,也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从患者到达后的生命体征、神志、医嘱执行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禁止出现遗漏、涂改现象。

1.8确保绿色通道畅通,落实陪检、陪护制度填写急诊患者转运记录单。本科实行绿色通道24h畅通,早、中、晚均有1名护士担任,并佩戴明显标记。凡是有吸氧或输液、或者体征不稳定需外出做检查的患者,均由护士(主要是绿通护士)负责护送,并携带必要的急救用物。送病房、手术室、ICU的患者事先和病房护士联系,交代患者目前的状况和需备好的护理用物,通知绿色通道专用电梯等候,途中携带必要的急救物品,填好转运记录单,到达后和对方的护理人员详细交班,并双方签字确认,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延续。

1.9着重风险评估对于需转运的患者在转运前,护士均应根据病情做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应提醒医生并告知家属,必要时让家属签字。对于危重患者需邀请医生一同护送,确保转运过程当中的安全,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以免引起护患纠纷。

2成效

本科通过实施以上一系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特别是护理责任组长和主班责任制,发挥层级功能管理,充分体现护士的自我价值和团队精神,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本科1年抢救患者14875人次,日均40.8人次,最高峰时1d抢救达到55人次,未发生一起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全年患者满意度达到98.5%,赢得社会和院部的好评。

第7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1、建立健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上报系统的建立,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发现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以有效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2、一旦发生不良事件,立即组织对病人的救治,以便使对病人的损害减低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组织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3、向院领导提出建议,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满足临床所需,改善护理人员超负荷运转所埋藏的安全隐患。

每月由护理部或安全责任护士向住院病人发放我们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以不计名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实填写、计算。病人对护理人员投诉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即根据事件发生次数与同期内的病人数进行计算。护理质量评分每月对照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二、结果

病人对护理人员投诉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降低,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

三、讨论

第8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院内检查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48-01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科,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支气管扩张患者住院期间需到相关科室做检查和治疗,由于患者多数具有年龄大、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及反复多次住院等待点,常是肺心等多脏器同时受累的患者,各种外出检查、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科支气管扩张外出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4例,其中突发大咯血窒息死亡1例,中量咯血1例,小量咯血2例;发生护患纠纷3例。针对此种情况,我科采用量安全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床位12张,护士32名,年龄:20~43岁;工作年限2~22年,中位数8.7年;学历:本科3名,大专19名,中专10名;职称:主管护师2名,护师20名,护士10名。

2方法

2.1制订患者外出检查相关人员职责

2.1.1

医生职责 医生根据掌握病情开具医嘱,打印检查申请单并注明患者外出检查方式,例如:步行、轮椅、平车等。

2.1.2责任护士职责①对患者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动态的病情变化,评估外出检查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好急救用品等准备工作。②外送检查前,电话联系相关检查科室并告知患者情况,对病情危重、不稳定或特殊患者需提前通知相关检查科搴做好准备,避免患者等待时间过长。③告知患者将做检查项目的目的、方法、所需配合和注意事项,以便其做好充分准备。④外出检查的患者床

尾挂“外出检查”标志,返回病房后收回并进行交接班。⑤静脉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要妥善固定、衔接紧密。对静脉输液者,应检查液体剩余量维持时间,及时观察有无管道滑脱,保持静脉滴入通畅。对用血管活性药物持续微量泵使用的患者检查微量泵蓄电池容量与剩余药液量。⑥告知并协助患者注意保暖。⑦患者实施要求禁食的检查后回到病房,由责任护士协助患者进餐、服药等。

2.1.3陪检人员职责 ①熟悉患者的检查项目及注意事位项。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检查项目,征得患者同意后,遵医嘱采取步行、轮椅或平车方式将患者送至检查科室。③外送或检查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判断病情,尽早发现出血先兆,如发现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紫绀、烦躁不安、精神紧张、面色苍白,冷汗、喉部痒感等症状,应考虑出血;及时通知本科室医护人员。④检查后将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及时向责任护士反馈外送情况。

2.2仪器、药物及物品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简易呼吸器、氧气袋,便携式吸痰器等,以备应急使用。遵医嘱准备急救药物,例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必要时备血。

2.3检查前后做好交接班 责任护士与陪检人员进行交接班,包括送检途中、检查前后的情况,必要时做记录。由责任护士向医生汇报患者外出检查情况。

2.4加强安全质量管理 护上长每天巡查病房2次,定期检查病区的护理安全质量,不定期抽查外送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每月进行总结分析,将检查结果公示,组织制

订整改措施。

2.5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分别对医生、护士、陪检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案例分析、现存安全隐患、沟通技巧等。培训方法:利用每周五上午的科务例会,进行安全教育;每周四下午护理查房后对护士进行考核,抽查其对所管病区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尤其是患者潜在的外出检查安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每周一下午护士长考核陪检员关于科室患者外出检查制度及科室各病区电话号码知晓情况;每周五上午进行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使科室全体人员能严格执行患者外出检查

制度,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

3讨论

3.1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预防了患者在进行院内检查中意外事件的发生

支气管扩张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突发性和风险性,在外出检查中易发生危险,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提前评估外出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做好充分准备,使患者外出检查过程顺利,无意外事件发生,确保了患者在外出检查时的安全性。

第9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关键题] 护理;质量 ;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117-01

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安全重在务实,从细节上抓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工作责任心,预防不安全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近几年来我院着重抓医疗护理安全工作,使我院医疗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具体方法如下:

1安全教育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

1.1经常开展安全教育

教育护士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条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使护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断增强安全意识,落实护理安全措施,在工作中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患者至上,热情服务,一切为了患者,维护患者权利,为患者排忧解难。

1.2规范护理规章制度

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是执行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也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护理部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制订了护理工作流程、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定期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医院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以及《卫生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对护士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分析和安全知识考试,做到护理安全人人知晓,人人有责。

1.3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工作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加强护理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定期地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求证。落实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岗位责任是搞好护理安全的关键,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各班工作有序,做到忙而不乱,一切为“以患者为中心”,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同时要减少或杜绝不安全隐患,切实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安全,消除思想顾虑,专心治疗。

2加强护理工作环节质量

2.1加强对环节质量的监控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医院的护理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操作、差错、护理缺陷,及时反馈、查处,并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杜绝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做到护理质量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2.2规范工作流程,注重环节质量

做好对患者的入院介绍,争取患者的合作,患者面对陌生环境难免会产生生疏感觉,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态度和蔼,住院后及时介绍医院的《患者须知》和规章制度,实施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住院规则,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建立各种护理工作流程,各种医嘱执行查对制,差错事故报告处理等应对流程,认真对待每一起差错和护理缺陷。

2.3加强重视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培训考核

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严防技术性护理缺陷,从根本上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落实各种操作前的查对制度,如“三查八对,一注意”(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用药后反应),认真查看药品有效期限、澄明度、配伍禁忌,做到准确无误,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4定期召开患者工休座谈会

定期召开患者工休座谈会,倾听患者的宝贵意见,便于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让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放心满意。

3总结

护理工作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患者的安危与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是分不开的,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最直接接触患者,最了解患者的情况,容易发现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对危重患者,护理人员通过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可给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不仅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还要注重强化护士工作的流程,落实护理安全工作。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医疗护理质量在各个环节中是紧密联系的,要不断地完善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护理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导致医疗纠纷的高危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杜绝问题的出现。还要有耐心,对护理质量及安全问题经常讲,反复抓,针对不同时期的倾向问题重点督导,增强管理作用。医院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树立持续质量改进的观念,常抓不懈,才能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