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步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明确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努力创造英语环境,加大语言实践量,使学生充分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然而学习语言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良好的语言氛围,而贫困地区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英语环境,没有语言室、电教室,更谈不上接触一些外籍老师和英语角,因而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环境,利用周围的一切人或物,如教学挂图、简笔画、表演对话等,在课外要求学生把当天学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编成一段小对话,分组进行练习比赛,看哪一组说得好,使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因死记硬背而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当他们不觉再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时,自然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造欲望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不能缺乏好奇心的。我们如果特别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善于引导,有意识地把它转化为对知识热烈探求的求知欲并加以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发现、贯穿”的教学法,将原教材的教学过程改编成简单化、重点化,适合学生进行再发现的过程,并对课堂活动进行妥善的规划和组织,鼓励学生独立或分小组进行再发现。如我在教学第三册Lesson 56课时,先出示一张简单的街道示意图,让学生复习已学的“Which way can I get to...”,然后在图上添加一些建筑和一条河流,让学生自己发现如何说“Go across the bridge”,再引导学生发现街道每个单位的位置。如何给你的朋友指路,最后引导到自己的家乡和自己家的位置,学生个个都争先恐后地说,都想试一试,气氛非常活跃。因此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语言、学会交流,学生的求知欲也会愈来愈强。所以创设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去学,从而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轻松地学。
三、设疑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思维从问题开始,学生头脑里产生问题,再把问题提出来,这说明他们存在未知和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存疑、质疑最容易激起人们的“探究反射”,并引导人努力解疑,使未知转为已知,因而我在教第二册Lesson 18课时,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Have vou bern to the zoo?”只有一个学生回答:“Yes,I have.”其余回答:“No.We haven’t.”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Do you want to go the zoo?”“Yes.We do.”那么这一节课我就领你们参观动物园,接着我就出示一张动物园的简易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借此我又说,我们不能白逛一趟动物园,要带着问题参观:(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zoo? (2)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dest? Why?(3)Which animals are dangerous/friendly? Why?(4)Do you think 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live in a zoo? Why or why not?结束后,我让学生之间看一看,比一之,比谁的观察能力强,看谁的记忆力好,谁善于发现,所以我结合图讲解课文时,学生听得非常认真,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四个问题时,气氛非常热烈。通过讨论,学生记住动物的名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听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注重外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英语,从电视、电影、广播中听到了用英语交流的声音,从明信片、商品包装上目睹英文,从书籍、报纸中看到CD、1Q、UN、WTO、MBA等英文缩写名词,大至家用电器,小至学生用品都能见到英文的“踪迹”。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英文,如让他们将自己看到的单词、英文缩写名词、句子记在小本上,学会自己应用工具书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英语方面的实际问题。另外,在有限的英语课堂内,结合教学内容,还可适当增加一些英语小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倡学生平时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鼓励学生用英语写简短日记,排练英语节目,并在板报上开辟英语角,不时介绍些英语格言、绕口令、小故事、小谜语等内容。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积极主动地求知,并学以致用,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在广阔的“英语天地”茁壮成长。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管理学是一门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学科,是一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更新的学科。其主要特点就是研究人类的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既跨社会科学又属人文学科。从研究对象来看,它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来获取对管理现象一般发展规律思考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在管理学中,研究对象的人分为两类,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有着各自的价值观念、主观偏好和情感,都是有思想的人,个性化的人。这对管理学的研究带来了两个难题。其一管理者的形象思维和管理情境使得逻辑思维和理性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二管理活动的发生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的,这使得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同时也说明了管理研究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此外,管理学的发展必须兼顾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特质,既探求人类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又重视对人这一关键要素的关注,从而建立起独特的理论体系。
2.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定位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
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现代各行各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管理学属于公共专业课程,一般都是在大一年级开设。而大一学生刚刚经历从高中的学习方法到大学的过度,不管从心理上还是思想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过程。在没有很好地掌握大学的学习模式的前提下,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管理学的特点决定了越是具有成熟的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思路才更能胜任该课程的理解。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是单纯的知识点掌握。而且,大多数同学在主观上认为管理和自身现状的差距太大,甚至认为学管理将来就是要从事管理者的工作的,这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如果只是将管理学定位在学了以后就是要做管理者的,那就大错特错了。管理是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遵行的规范和方法。而大一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和感悟到管理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学习上没有动力,学习效果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2教学方法偏重理论,缺乏特色和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授。虽然现在有了一定的改进,但由于任课教师大多缺乏管理经验和实践,难免存在照本宣科之嫌。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只能偏重理论内容而缺乏实践指导。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的同时无法激发其对管理的兴趣,不仅教师认为讲授的过程枯燥无味,学生被动学习的过程也难以产生兴趣,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另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学改革就是把板书换成多媒体的应用,显然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现代教育呼吁的是在教学内容、方式、思路的综合改变而不是流于形式。也有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但由于管理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案例的选择、分析、讨论不是可以信手拈来的。再加之教师对案例教学也没有深入的研究,即使课堂增加了案例的内容,但也是含糊不清,重点不明,这样的课堂效果显然没有特色。
2.3教学实践环节设计不够合理,实践应用能力难以加强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单纯讲授理论是难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什么是管理,如何懂得去应用管理方法的。而现有的管理课程在设置上,仍然是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见多集中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实践场所参观学习,这样流于形式的实践活动效果甚微。对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尤其是针对现场处理和动手实践更是少之又少。学生没有锻炼的平台和机会,想要靠课堂掌握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收获的东西显然是不现实的。
2.4理论学习相对滞后于实践,对管理学教学增加了难度
目前大多管理学教材仍以基本原理、基本理论为主。学生如果完全自学,课本是可以看明白的。但这个明白仅局限于知道,在学习中大多学生的困惑是不知道这些原理和方法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怎么运用。想要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学习该课程最大的问题。而随着现在知识爆炸,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的到来,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很多时候不亚于教师。如果教师的讲授跟不上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步伐,就会出现教滞后于学的现象。另外,现代管理的实践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理论教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无法做到与时俱进,那无疑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都是滞后于实际生活中的管理的应用的。倘若学生学的都是陈旧的理论和过时的方法,又如何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呢。
3.情景模拟实验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情景模拟实验教学法是以项目活动形式开展,针对管理学中的某一个问题,收集相应素材,将管理的实践、案例、讨论等内容形成教学指导资料,在课堂模拟管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个模拟的过程中体验各种管理角色,在亲验式的教学中学习体会对管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的课程有着积极的应用指导作用。不仅能做到教学相长,改变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单纯理论讲授的弊端,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整个教学场景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从传统的知识信息的单向传输到师生角色的转变,信息的多向传递,学生参与教学,成为教学的主体和主导,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也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
4.从ERP系统到情景模拟实验教学平台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5.基于ERP系统的情景模拟实验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5.1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的设计
ERP仿真实验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实验环境。它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操作,将教室课堂讲授的理论问题,以事实、情景的形式一一展现。整个提问、思考、分析、解决的过程都由学生亲自体验,自己动手完成。将管理学教学中的问题加以设置场景,通过虚拟的手段和计算机操作平台实现对其的应用。这种引入式、引导式的学习显然更能启迪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实现了互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要实现这种教学,单纯依靠虚拟实验是不够的,实验设计的完成,要求学生同样具备对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对问题的观察思考,调研访谈、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文献的学习参考等等。
5.2教学步骤与实施
步骤一设计实验指导,提出教学任务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设计出实验指导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将学生分组。每个组围绕一个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真实场景进行演练。在实施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通过网络实验指导的要求和提示问题。步骤二接受任务,分析问题教师完成了任务的下达之后,学习的重心就落在了学生身上。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必然要考虑如何顺利的完成。这里需要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思考。此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任务的接受情况,权衡学生完成的困难程度,是否需要安排专题讲座,是否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辅导提示,或者根据学生的个体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和作出的反应,有针对性地网络交流,明确问题的处理需要借助哪个专业知识。完成了这一步,接下来就是熟悉操作平台,通过软件使用和实际操作熟悉每个模块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步骤三执行任务,合作完成小组成员在设计好的虚拟市场环境下,开始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从管理者到财会、秘书、生产、营销,每个角色承担相应的分工。小组之间通过实验平台开始模拟对抗演习。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展开实际业务操作。教师同样要角色转换,如专家顾问,客户,市场监督员等等,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位置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发出求助,进行咨询,这时,教学氛围就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实践的公平的业务平台。步骤四总结评价,信息反馈通过一轮的训练,学生大多对管理中的问题都有了亲身的体验,也思考了解决的办法。通过对问题的正确分析,果断决策,有的小组在运作过程中赢得市场,收获颇丰,有的面临较大的挑战,处于困境。教学活动后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总结评价。反思在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小组以自评和互评的形式,不强调成绩,重在过程的参与配合和知识的演练。通过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改进。以任务驱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师本身也要对学生给出合理适当的评价和建议。同时反思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如果说之间的步骤注重的是实操,那这个环节更多的是思维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缜密的思考,善于总结,客观地评价,这在管理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6.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式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与管理实践工作相脱节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具体改革思路,力求为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改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管理学基础;工学结合;教改
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改设想,以供参考和借鉴。
1教学内容
管理学基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管理实践的变化,由浅入深,从接触—认识—了解—应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管理工作主题模块,替代那种以教材章节为单位的授课模式。根据管理实践,本文将管理基础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大模块三大领域。两大模块(认知篇和实务篇)中认知篇指认识管理及其演变历程,实务篇主要围绕管理的四大职能而展开。三大领域有自我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工作管理能力等三大能力训练提升。每个模块综合由与该主题相关的各项任务组成。
2教学实施
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更多的要结合实际,以达到学以致用,最终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1)了解熟悉阶段,引导学生围绕管理学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案例、观看视频或分享见闻等方式方法,激发大家对管理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导出管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部分。例如,在时间管理这一模块主题中,可以通过观看动漫视频《死神的账单》等用年青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利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2)能力提升阶段,学生根据能力训练实际需要随机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场景模拟、案例分析或主题辩论等方式进行任务实操,教师则需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对该组在任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3)实训应用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如管理精英挑战大赛,管理精英案例分析大赛等,力求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实操动手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精讲)方法外,本文着重介绍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三种教学方法。
3.1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创设一定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角色扮演者在模拟的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表现才能,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管理学基础课程情景模拟的教学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1)情景设计(编剧),即以管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合理设计场景、情节和角色。例如,在沟通管理中,作为一个某饮料的销售员,在人来人往的熙攘街头,您将如何进行有效推销等。(2)情景模拟(演出),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明晰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需要哪些知识,注意哪些事项等,同时对活动步骤进行安排,明确各自要扮演的角色。(3)情景控制(导演),即对任务进行表演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解释和说明,有效引导同学们的情景模拟,以免出现大的偏差。(4)总结评价(反映),即各模拟演练小组对自己和他人的模拟进行分析评价、好与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分享心得体会。任课老师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3.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以具体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对正、反面典型事例的剖析,让学生体验、分析、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案例教学法要注意:(1)一定要结合管理学的知识点来选取案例,特别是离我们相距(时间和空间)较近的案例,同学们会更加有话可说。(2)案例分析要以学生为主,任课老师为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积极讨论,欢迎不断质疑,鼓励双向交流,允许针锋相对。(3)教师不做裁判,不对学生的发言判断对错。而是因人而异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案例,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
3.3项目驱动教学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很好地检验所学知识在真实生活工作中的创新和运用,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过程中,要求同学们随机分组撰写商业策划书,成立公司组织,到学校举办的模拟市场中去经营,二十天真刀真枪的实操后,看哪家公司经营状况最佳。
4考核方式
刁振嘉 通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工商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对目前各院校在工商管理学实践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将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出发点,对工商管理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实现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现状;实践教学
一、有关《工商管理学》课程的阐述
工商管理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市场的需要,为社会培养
具有经济战略眼光、竞争意识以及组织管理才能的全方面人才,
因此这门学科的专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学科相比,所学的课
程也比较多,主要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个人的喜好以及具体情况进行专业学习方向重点的选择。
学好工商管理学不仅是学校教学任务的实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
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在企业管理、人
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以及企业投资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
很大的帮助。
二、目前工商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面对市场需要为社会培养高
素质管理人才,而在现阶段工商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传
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比较大,教师仍然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填鸭式教
育,因此而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与工商管理学实践教学相关的教材还有相关资料很少,这一方面
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有效采取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方
法,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课
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师生难以形成互动互促的关系,这最终导
致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脱离;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进行理
论灌输,缺少实践环节,且缺乏案例资源,出现案例脱离实际的
现象。工商管理学的案例大多都是来自于国外的一些管理书籍
中,或者是教师从网上搜集来的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往往都缺乏
实用性和适用性,而在我国国内的高校中国可以选择的与国内实
际情况相结合的案例很少,这就导致案例脱离学习实际,不能使
学生有效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学习,同时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
互动、交流通道的建立,在实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个
教育目标上存在较大的困难;三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建
设质量有待提高。《工商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比较强,在
学习和运用中更加强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技巧性还有创造性。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在高校中既有理论功底深厚又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优秀教师很少,教师在教学中对案例的深入引导、分析和
总结存在着种种不足。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各大高校也
在不断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所转
变,在教学中逐渐开始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希望能够提高教学
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
的解决。
三、工商管理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实现措施探讨
(一)通过情景的模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有效的
将教学理论和社会实际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实际
意义。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全面、完善的活动
设计,科学、合理的安排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在分组和分
工中要结合学生个人的能力还有性格特点,这有利于学生充分发
挥自己的潜能。举个例子来说,在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教学情境
模拟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公司组和面试组,其中公司组负责公司
的模拟,人员主要有总经理和招聘人员,主要进行招聘目的、招
聘岗位、应聘条件、应聘程序等方面招聘计划的制定,面试组主
要按照招聘程序进行应聘,其中招聘程序按照课程中讲授的内容
进行。教师可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编写应聘提纲
或应聘讲演稿等。在情景模拟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情景模拟演练
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加深印象。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强调启发性
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主要使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并锻炼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案
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不仅要具有典型性和实践性,同时还要能
够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对于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
和讨论以及主动、全面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改变传
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促进学生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为学生提供一
个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
(三)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
学质量的提高
多媒体是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它不仅可以展示复杂的图表、
图片、照片,还可以播放音视频资料,生动且直观,学生容易接
受, 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到提高。 比如在讲到海尔的企业文化时,
我们可以采用播放海尔的整个成长史 《首席执行官》这一部电影,
学生通过电影的观看,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海尔从一个濒临破产的
国有小企业成长成为民族大企业的过程,以及其企业文化的逐步
形成和完善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极大的提升了教学效
果。
(四)促进校企联合基地的建立,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与
调研
校企联合基地的建立能够为学生提供社会实习和研究的途
径,高校与当地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为学生
的定期进行相关岗位的实习以及教学活动中进行参观和调研提
供场所。在实习和参观的过程中,由企业和教师组根据实践教学
目标共同拟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对学生综合管理实践能力
的培养和提高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对企业管理有关问题进行深入
的思考和研讨,帮助学生培养研究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或者我
们也可以采取将企业的人请到课堂中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企业的
建立与发展,以及其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
程在不断的加快,企业的管理理念还有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
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工商管理学》实践教学要想提高教学
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突破原有的传
统教学模式,结合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1.1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煤炭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管理现代化,以及煤炭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将促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发生深刻的变革。社会的进步,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向经济管理学科的渗透,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认知。根据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变革,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客观要求建构相应的跨学科的理论体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
1.2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自身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学科的发展一直滞后于现代煤炭经济的发展。而现代煤炭经济及其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又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客观上要求建构起以现代经济、现代管理和现代煤炭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3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是培养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逾趋高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需要有国际经济、国际化经营,以及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相应的社会科学知识。建构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其生命力在于通过学科交叉实现煤炭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为复合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及其体系建设提供恒久的智力支持。
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
2.1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特征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以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现象及其运作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现代煤炭经济运作管理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实现现代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其基本特征表现在:(1)跨学科性。这是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突出特点,主要指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横跨多门学科,融合多门学科而形成的新型学科。(2)综合创新性。即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彰显出独特的综合创新性,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融合到现代煤炭这一特定的产业中,形成自身学科的特点。(3)相对独立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不同学科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并不是消极被动地依赖于原有的母体学科,而有其自身的体系结构。(4)应用实践性。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分析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探求现代煤炭经济运行、管理与发展的规律。
2.2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现代煤炭经济学与现代煤炭管理学相交叉的一个分支和交叉学科。社会科学在总体上是分别以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是以现代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管理学是以现代社会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是以现代煤炭经济和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现代煤炭经济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其要素包括煤炭经济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手段、管理目的等。煤炭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在于规划和协调煤炭经济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2.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体系构想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作为一个完整而开放的宏大体系,应当涵盖总论、运行论(主体论、客体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和效能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论是本学科的理论基石,包括煤炭经济管理总论和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可以涵盖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本体论、发展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即概念、研究对象、性质、体系、意义和方法、与相关学科的关联关系及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产生、演变和发展趋势等。第二部分运行论则涵盖主体论、客体论和主客体相互作用论。主体论研究管理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作用。客体论研究管理客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作用。主客体相互作用论研究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结合运作进程。第三部分效能论研究煤炭经济效益的考核和煤炭经济管理效益的综合评价。
2.4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运作和发展规律,通过认知和把握煤炭经济管理运作规律,对现代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现代煤炭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促进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应以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科学抽象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为主要方法。每个层面各有其特点,因此应区分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煤炭经济管理现象的层面,主要是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类比和归纳,对煤炭经济现象的数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进入实体层面,研究的方法可以实证分析为主,重点要对现代煤炭经济管理领域内的问题进行解析。而在本质层面,则以定量定性分析为主,找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总结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活动的规律。也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研究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的一般现象及其运作规律。
3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探索
3.1以人为本,构建学术科研队伍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首先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学术队伍。目前,国内现代煤炭经济管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比较分散,在知识的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方面还有待改进。因此,必须有意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培养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科研队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是学科建设上水平、出成果的关键所在。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健康人格、宽广胸怀和团队意识,同时还须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以及关注前沿学科的敏锐力和洞察力。要培养和积极引进一批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和学历高的专业人才,充实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科队伍,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人员获取高学位和高级职称,以稳定学科研究队伍,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水平,优化学科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结构,以期建构起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煤炭经济管理学术研究队伍。
3.2与时俱进,全面完善学科体系
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还可以设置二级学科: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和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1)现代煤炭产业经济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现代煤炭经济基础理论。(2)现代煤炭经营管理学主要阐释现代煤炭经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从宏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的产业信息化,产业经营管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推进战略,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竞争力分析,现代煤炭特色经济,现代煤炭企业文化等;从微观方面研究现代煤炭项目投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生产标准、营销策略、品牌战略、人力开发、科技进步和市场结构等。(3)现代煤炭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煤炭贸易学史论,世界现代煤炭营销概论,现代煤炭贸易经营管理,国内现代煤炭贸易,现代煤炭对外贸易和国际煤炭贸易现代化等。
3.3锐意创新,着力培养高端人才
建立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现代化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目前,我国的现代煤炭产业仍然面临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现代煤炭生产经营已由单一注重产能向产能和效益并重的方向发展,现代煤炭经济管理显现出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传统煤炭产业与现代煤炭发展矛盾突出,务必要依靠科技进步,重视和加强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现代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实现我国现代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客观形势要求,现代煤炭经济管理学必须紧密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为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通过立足理论,按照择重、择需、择优的原则,增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煤炭国际贸易知识和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知识,构筑起经、管、法多学科凝结的学科平台,培养煤炭经济管理现代化高端人才。
【关键词】财务管理 战略 学科 构建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促使我国企业迅速成长,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主流趋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学科系统,而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一、财务战略管理学科的定位
构建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首先要明确学科定位,了解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在整个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定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研究视角。
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对象,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财务战略能够将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战略集中到一起,成为企业战略管理宏观调控以及微观调控的重要桥梁;另外,相比较而言,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中涉及到企业管理多个方面的内容,对各个层次战略都具有影响。因此,在明确财务战略管理体系在整个企业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坚持以竞争力为核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竞争优势,从而构建以竞争力为核心的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
二、构建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构想
构建财务战略管路学科体系涉及多方面内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战略的制定需要在目标的指导下,才能够实现,战略目标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构建的核心和基础,能够指导财务战略学科体系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一套逻辑性强、系统完整的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其次,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是将企业资源和能力作为重点对象,而财务战略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企业整体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是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运用,促使财务能力得到挖掘,实现财务战略引导企业发展,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的目标;再次,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应将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作为基础,通过企管理实践大方向来指导财务战略,主要分为财务战略决策与选择、执行与控制以及业绩计量和评价三大方面,决策与选择是合理安排企业资源,对企业财务活动具有一定影响;执行与控制主要是财务战略理论转型为战略性结果的重要过程,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要阶段,有效的战略决策能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优势,并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业绩计量和评价是企业检测战略决策的重要过程,能够及时发现战略的不足之处,加以调整,提高财务战略管理科学、合理性,从而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财务战略管理学科框架的形成是支撑整个学科体系的重点,通过对企业财务工作内容和本质的研究,构建财务战略体系需要将战略目标作为出发点,加强对竞争地位的分析,并按照步骤实现战略目标,从而构建完整的财务战略学科体系。
三、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随着现代企业不断发展,促使财务战略管理地位逐渐升高,受到企业广泛关注,与财务战略管理学科相关联的其他学科也随之发展,不仅充实了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也为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系统化支撑。
(一)与战略管理会计学的联系
财务管理学与管理会计学在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虽然,在投资决策、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但是,两个学科整合难度较大。为了能够完善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构建,将两个学科整合到一起具有现实意义。两个学科都是在外部经济环境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推广的大环境下出现的,而且,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重合之处,两个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因此,将连个学科整合到一起,能够为且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服务。
(二)与战略成本管理学的联系
成本作为影响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财务战略管理学与成本管理学紧密相连,是企业战略决策选择、制定、实施以及评价的基础;通过控制成本,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还能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因此,将财务战略管理体系与战略成本管理学有机结合,能够完善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四、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财务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完善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势在必行,了解战略目标,加强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练习,能够有效构建财务战略管理学科体系,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红,佟慧捷.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构成及要素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10.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 就是把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请学生想象被描述企业的情景现场,进入管理角色,以这个企业当事人的身份,一起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培育出智慧的灵性,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1、案例教学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把管理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管理实践,从实践中升华、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可能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到管理实践,就是有一两次到企业参观的机会也是走马观花式的,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很肤浅的感性认识,对企业管理到底是怎么样的、学习管理学到底有什么作用,都是非常茫然的。采用案例教学以后,由于提供的管理案例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实例,使学生进入到企业的实景之中。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分析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答案,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牢固地掌握知识。
运用案例教学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案例材料中,一方面锻炼、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过的理论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很多学生都感到通过案例教学真正学到了知识,避免了以往的传统教学中的死板。
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实现
1、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不但能调动学生融入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对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有深入的把握。合适的案例应摆脱仅依赖教材的传统模式,让案例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首先,保证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多国外案例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企业的产品或者名称比较陌生,不能产生强烈的情境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搜集,分析,编写案例,也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整合,获取案例,这样的案例具有真实典型性。
其次,把握案例教学宗旨。从各种可能合适的案例中挑选出既衔接当前讲授的管理理论、知识,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达到管理理论、知识的应用。
最后,注重案例的对比。本土化案例的缺乏,单一案例的局限性,往往难以胜任管理学教学的目的。
2、规范案例教学程序。
案例一般要提前一个星期发给学生,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案例分析课开始,要遵循“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结论”等步骤。最后,案例讨论的归纳和总结。除了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简要回顾和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正确合理回答和创新观点给予积极肯定外,教师还要明确指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有哪些不足,如何利用管理理论、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才更合理或更为有效。
三、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1、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的素养和水平。
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的素养和水平,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高校教师应走出校园,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探索管理规律和理念,找出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自身对管理有更为直观的认识。经常和学生交流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的兴趣。为活跃案例教学的氛围,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达到内化知识。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的引入使学生感到课堂氛围更为宽松,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应用。传统的“满堂灌”、学生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授课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角身份,教师在课上要当好导演,包括解释案例,把握方向,引导讨论,不断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广开思路,积极发言,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与思路。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法 管理学原理 应用 实践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因此,“管理学原理”课程中抛锚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加深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抛锚式教学法概述
抛锚式教学强调真实情境的重要性,主张以真实的事例或问题作为教学基础。笔者尝试将团队学习、案例教学与抛锚式教学相整合,把学生热衷的“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的模式纳入教学。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在课堂中模拟案例的真实情景,根据要求分配角色,模拟实景,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对有关理论知识进行提炼、理解和掌握。因此,笔者在分析学生专业、知识点、教学方法与技术三融合的基础上设计了“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抛锚式教学方案,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了体现不同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需求的教学方案,根据不同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编制了抛锚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
1.关于“锚”的要求。“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践。这种课程特色要求抛锚式教学法在运用中要注意以下特点:首先,“锚”的操作结果要具有可测评性,可以用事先编制好的评分标准来衡量学生及学生团队的表现。其次,“锚”的选择要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注意将深奥的理论简单化,将基本观点和原理蕴涵于“锚”中。再次,要模拟或者创造一个尽可能和真实环境相似的环境;事件或问题要清楚、详细、简洁,使之能在课程规定时间内完成。
2.关于学生团队。首先,各团队组长的选择至关重要,各团队组长要具备相应的领导能力,比如模拟场景的组织能力,根据场景对不同角色要求进行分工、安排练习的能力。其次,各团队成员中扮演者的扮演要真实,与情景融合。同时,各团队成员要做好详细的记录,随时了解自己的感受。再次,为了发挥各小组的潜力,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团队成员要求搭配合理、分工明确。每小组的成员以5~7名为佳。
3.关于教师。首先,为了保证情景模拟的完整性,教师要善于控制局势,保持课堂秩序有序进行。其次,每一小组结束后,教师可以暂不评论,以免对后面小组的发挥产生影响。但评分要及时,评分间隔太久会影响准确性。再次,教师要让学生事先知道情景模拟的必要的材料和数据。因为班级人数多,指导教师针对每次研讨内容在各小组中优选2~3名学生提前进行辅导,提供研讨思路,再由他们组织小组的研讨活动。
4.关于模块。根据管理学学科特色,笔者将“管理学原理”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内容:管理概述模块、管理职能模块、管理控制与创新模块。结合三大知识模块内容对应开展大班理论教学设计和研讨问题设计。根据不同模块特色要求,选择可以采用的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分配角色,模拟实景,思考问题,掌握有关知识,通过团队表演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组织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在抛锚式教学方案设置之前,教学团队的教师必须在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任务的形成、学生的分组、考核评价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收集课程相关资料并形成统一的教学文本(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实施方案、研讨问题设计、辅助教学材料、学生团队分工表、课堂研讨记录表、考核计分表、评价方式等)。抛锚式教学进行中,各教师也有各自的任务和角色,理论教授、教学内容研究和任务设计、学生研讨时的总结和点评等环节都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教师甚至可以加入到学生团队中间来共同研讨等。模拟结束后,教师要组织科学合理的分析与总结。首先,各团队小组要有专门的总结报告;其次,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演练小组的方案和演练内容进行总评,尤其要找出学生在演练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也要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加以分析,查找根源,给学生以启迪。
二、具体操作程序
抛锚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创造情境、设计出逼真的场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各学生团队提出观点或拿出方案进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抛锚式教学法的操作需要有科学的程序。
1.情境模拟阶段。对于“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不同内容的情境模拟,准备工作是不一样的。对于可以实际演练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操练,而有些不易再现的内容,则可由教师借助网络教学环境来实现。教学环境布置可以采用圆桌形式,以便使团队成员处于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是在专业的管理沟通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团队根据事先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情境模拟,讨论的内容一般是一个案例,讨论前要规定每个团队成员必须最少发言一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每个团队成员累计发言时间上限。
2.协作实践阶段。协作实践阶段是保证抛锚式教学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如“组织”部分的教学中,确定选题为“‘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那么五个和尚怎么分工、组织与管理?”。学生团队接受选题后,先是有计划地制订实践步骤,实践步骤以计划书的形式呈现。计划书的内容大体可以包括:主题、知识点分析、参加人员、操作流程、组织形式、必要的活动设备以及活动的评价形式等。
计划书的制订阶段充分体现了协作学习的过程,学生团队成员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必然激发学生主动预先学习理论知识的动机。集思广益基础上设计的最佳方案必然是对知识点的高度理解与概括。
3.评价总结阶段。抛锚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情景教学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掌握基本理论的目的。因此,事先编制好评分标准至关重要。
抛锚式教学涉及的因素繁杂,包括学生前期的材料准备、课堂实际操练中的表现,以及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等,每一种因素都可以评分。笔者将抛锚式教学的评价大致分成两类:小组评价和学生评价。对于评价指标的选取,数据的来源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由灰色关联分析软件计算各指标数据。课题组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小组评价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x1:研讨分析的内容;x2:分析报告的形式;x3:陈述报告情况;x4:回答问题情况。学生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评价有助于学习者与同组成员交流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提高学习效果。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习者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学生评价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Y1:资料收集及整理成绩;Y2:自学读书笔记成绩;Y3:本人分析报告成绩;Y4:个人对小组成绩的贡献度。如在“计划、决策、组织目标的基本内涵、作用意义”的教学中,评价内容包括:卡耐基口才训练、自学管理知识分享的表现(1~10分);课前自主学习,非正式合作性小组的研讨表现,如学习笔记和有关记录(1~10分);课堂学习状态表现(1~10分);小组研讨表现(1~10分);总结、发言、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教学互动及教学活动开展表现(1~10分)等。
笔者根据授课学生特点及课程特色,设计了“‘管理学原理’课程学生团队量化评分表”及“‘管理学原理’课程学生个人量化评分表”。学生期终总评分=研讨总评分(30%)+理论教学表现(15%)+考勤(5%)+期末考试成绩(50%)。
三、结语
抛锚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学习,社会实践目的性和效果增强;形成学习团队,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学会自我约束、倾听、协调与妥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综合能力。对增强学生沟通意识和提升沟通技能,强化学生对理论认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将不断以创新的态度积极推动和完善抛锚式教学法的发展,并将此方法推介到其他课程中。
[参考文献]
1.1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管理能力。
管理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管理学的艺术性主要就在于管理科学的实践性,在企业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管理人员主要是在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原理之下去学习怎么管理。这个学习的过程当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获得管理办法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管理的相关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实践来培养和锻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通过具体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更加的可贵,因为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这些知识受到了失败和成功的考验和洗礼。管理的案例则正是从管理的实践过程当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管理的艺术。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很好地去掌握这种管理的艺术,那么对于他们的管理能力培养以及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1.2案例教学法对于学生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
在管理学科的教学当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好地驾驭这些知识,同时要让他们具有丰富和发展知识的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培养和实践,学生才能够很好地拥有对知识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而案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是其他人在对企业经过实际的调查之后写出来的比较客观的书面描述,所以选择案例教学法是一条捷径。案例教学能够使得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从而达到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的目的。
1.3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管理学科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是依靠课堂进行灌输的话,就很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的时候采用语言也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出管理的情景。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之后,因为案例本身就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觉得很多情景都和他们家人平时的工作情况比较相似,在学习的时候也能够更有兴趣,使得他们的学习方式从之前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探索转变。而且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发言,教学的效果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而学生学习的记忆也会更加的深刻。
1.4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管理学科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就是组织学生对相关的管理问题进行的一种分析法或者是讨论法。管理的案例在主观上面能够有效地诱导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钻研问题,这样的思维过程在无形当中就能够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增强。而且在对案例进行讨论的时候,需要用语言来把那些经过思维整理过的东西表达出来,所以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2在大学管理学科当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2.1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要有一定的标准。
案例划分的类型非常多,但是对于那些质量比较高的案例来说都应该要符合下面这些标准:对于学习的目标比较明确,而且范围也适当;覆盖的面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案例的说明线索应该比较清晰,信息含量也应该比较大;冲突情节或者是疑难问题应该能够引人深思;通过一定的努力之后就能够获得一些相关的信息;教学的案例应该简洁,尽量包含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或者是人物。
2.2对于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应该要比较明确。
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传统教学的目的则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案例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主要是启发式,而传统教学则是讲授式;案例教学的沟通渠道是多相流动,而传统教学则是单向流动;在案例教学当中教师的地位是辅导地位,而在传统教学当中则是主导地位;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而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在案例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比较低;案例教学法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时候效率比较高,但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效率比较低,而传统教学在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效率比较高,而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时候效率比较低。但是要想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那么就必须要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在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时候才有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在开展案例教学的时候,脱离了理论知识,那么案例教学也不能够取得预期的目标。所以在大学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2.3对于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的不同作用应该要把握好。
很多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给学生讨论和讲解各种各样的例子,然后再让学生做很多的习题。举例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告诉学生在抽象或者是遐想的情景当中什么才是正确的,而案例教学的特点则是开阔学生在观察问题时的视野,使得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提高。
3大学管理学科中案例教学的基本步骤
①教学之前的教师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应该要对案例进行仔细的挑选,熟悉那些需要讨论的材料,然后提出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也做好课前的准备。②教学之前的学生准备工作。在案例的教学当中,学生是主要发言人,所以在上课之前,学生也应该进行认真的准备。首先学生应该根据教师所布置的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熟悉案例的一些主要内容。其次针对需要讨论的问题查阅相关的资料。③对案例进行讨论。在对案例进行讨论的时候可以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划分成小组进行讨论。④教师总结和发言。在案例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做一个比较简短的总结。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