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

第1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由社会学或相近专业转型而来,理论教学能够基本完成,实践教学环节还极为薄弱。因此,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中,笔者以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近八年的实践教学为依托,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评估与反思,力图梳理和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对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有所裨益。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始建于2008年,实验室刚刚建成,实习基地基本落实,在此种情况下探索适合我们地域、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不断的摸索与学习中,我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并逐步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一、全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以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是指学生在校的四年时间里,全程专业见习与实习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始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抓好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全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根据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分阶段,梯度式实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认知实践

社会工作专业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社会的认可度和认同度均不高,因此,我们的生源90%都是通过调剂来的,因此,在大一第一学期,我们主要通过组织“新生适应性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加强新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新生适应性小组的工作者由社会工作专业大三的学生担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各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新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更能够锻炼大三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知识技巧的能力。通过大一第一学期“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概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新生已经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了基本的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这是日后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在大一第二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法院和检察院的矫正中心以及妇联等相关机构,初步了解这些机构的运行机制,与服务对象进行初步接触,了解机构社工在提供服务时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对社会工作专业形成初步认知,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认知基础。

(二)课程实践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渐引入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本专业教师采取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的形式,增加学生的课程实践比例。除了基础理论的讲授外,其余部分教师在课前采取小视频的形式将教学重点难点在网络上,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内化基础知识,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情景式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社会工作实验室是一个以教师讲授、角色扮演、现场案例分析和监测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学设备和系统,它作为社会工作钻研教学、科研、实务的重要一环,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它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有着极为突出的重要性。①在社会工作实验室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标和设计,进行角色模拟,了解和应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督导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室的监测设备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督导。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实验过程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加深对知识和技巧的理解。

(三)课程实训

在学习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基础上,大学三年级的学习主要围绕《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特殊领域的服务对象展开。由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分支社会工作的课程的理论讲授部分主要是围绕服务对象的特点所展开,其余的课程时间均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相应的政府职能部分进行观摩、实训,使学生尝试扮演社会工作实务者的角色。只有深入社会,接触到真正的案主,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提升,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能力。

(四)综合实习

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并对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有了较深的领悟,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专业服务的条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紧密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际,在学院规定的实践课基础上,逐渐扩大实践教学学时比重,在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开展为期近一年的综合实习。我国南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较北部更发达,获得国家资助的力度更大,而且社会工作机构较多,因此,我们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将学生输送到深圳、上海等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综合实习。通过一年的实习,有效的督导,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要求,机构的运作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都有了经验认知和情感体验。

二、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来看,目前我校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实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业教师5人,多人具有社会学专业背景,理论知识能力相对较强,实务能力不足。在课程实践环节,虽然社会工作专任教师对课程实践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讲,由于师资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对实验室教学的研究不足,因此对于实验的设计缺乏整体上的建构和整合。在综合实习部分,由于实习单位与学校较远,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电话或邮件形式进行沟通,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督导。

(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设计不足

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虽然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各分支社会工作等实务课程设计当中均包含实验室实践部分,但是教师都是根据理论教学的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主要围绕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缺乏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缺乏,导致学生缺乏对于个案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整体认知,无法灵活恰当的运用技巧,难以形成知识和技巧的有机整合。

(三)缺乏自营的社会工作机构

由于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只有多样的实习基地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习基地的类型应该包含政府相关职能部分、社区、群体组织等。但是,在北方地区非政府组织和福利组织较少,且发展水平有限,并且具有社工性质的社会组织较少,因此能够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有限。目前,辽宁省共有6所高校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其中沈阳师范大学和沈阳化工大学先后建立了“青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不仅是锻炼学生技能的场所,也是服务教师教学,配合师生科研的平台,因此,自营社会工作机构的缺乏,对我们实践能力的锻炼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

(四)实践教学缺乏制度化规范

通过近八年的探索,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全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明显滞后,例如,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同步实习和集中实习的统筹和安排,实践教学的评估与鉴定等工作,缺乏制度化的形式使其固定下来。由于地域性限制,缺乏充足的实习机构,我们在毕业实习阶段主要采取集中安排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对于集中安排的同学管理较为方便,而分散实习的同学的监管相对困难,由于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实习活动的质量很难保证。

三、完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可以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提高现有师资的实务能力

在编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负责专业实验室的维护和日常运转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情况下,面对现有师资薄弱的情况,我们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相关政府职能部分、社会工作机构的一线工作者走入课堂,讲授实务经验部分,并作为学生的课外督导老师,并要求现有师资在相关社会工作机构进行挂职锻炼,丰富实务经验。在综合实习环节,建立毕业实习指导老师和机构指导老师的联动督导制度,明确督导职责,制定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督导的考核方案,确保实习质量。

(二)部分实验课程单独设置,突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教学作为从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环节十分重要,部分实验教学应将其列入实践教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打破实验依附于课堂教学的观念。基础方法和技巧训练的实验部分可以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应该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实习整合各门课程的助人技巧,突出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多层次、逐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室教学中,应该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教研,集体攻关,形成分工明确、有效合作的实验室教学体系。综合性实验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展开,可以在校内招募案主,或在校内策划和组织与社会工作有关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三)建立社工机构,国际化办学,拓展类型多样的实习基地

社会工作学生的成长必须借助实习机构为平台,进行个案、小组、社区等全方位的专业训练,以获得个人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进而树立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确立社会工作的职业精神。②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可以进一步积极争取资源建立兼顾研究、教学和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专业平台。社会工作专业在西方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发展较快,我们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拓展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搭建国际实践基地,激励并提升学生的专业热情,接触和学习前沿国际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并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教学制度是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得以规范执行的重要保障。为了使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必须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学生实践考核制度和教师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社会工作专业可以成立负责管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专门机构,机构的成员可由既有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机构可以负责专业实验室的维护和日常管理;选择、联系和确定实践教学的单位与机构;解决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负责实践教学的评估与鉴定,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作者:单晓竹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云英.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8,(6).

[2]史铁尔.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探索[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4).

第2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路径选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概括了其科学内涵,那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和谐社会是社会各个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状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有所增长。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与社会工作的功能不谋而合,而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自社会工作产生以来,在其发展中始终是与不同时期社会问题的出现及解决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创新传统的调节机制有效地化解和预防社会矛盾。在社会矛盾产生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都能发挥及其重要预防、治疗以及复原的功能,因此,我国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学的前辈雷洁琼曾经概括性地指出:“任何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都有困难人群,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解决困难人群问题的方法不同。在传统社会,人们的困难大多依靠亲属群体的帮助予以解决。在现代社会,社会工作成为专业化的解困救难的手段。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发挥着解决社会成员的困难、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而现阶段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增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度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大众熟悉的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与律师、医生并称为三大热门职业,被誉称为“社会工程师”或“社会医生”,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工作刚刚起步。1987年,国家民政部与国家教委等有关部门就社会工作教育进行论证,确认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由此,大学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起点,这是一条与西方国家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完全不同的道路。由于它启动于学者的努力而不是直接来自于社会的需要,因此至今都未取得格林伍德所说的“社会认可”。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制度结构的变化已经提出了对社会工作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所以尽快使现代社会工作取得社会的认同,是当前发展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中国社会工作要取得政府层面的认同。政府在考虑社会工作时,必须注意改变原有的传统看法。社会工作不是行政工作,也不仅仅是救急救贫的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而应把社会工作和乐善好施、扶危济贫、开发人的潜能、维护人的尊严和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工作作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全面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机制。其次,社会工作要取得社会成员的认同。社会成员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认可和接纳程度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不仅能够拓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选择范围和志愿人员的选用区域。而且能够拓宽社会工作的经费筹集渠道。事实上,社会工作以社会公正为目标,是社会健康、有效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但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充分认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感是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可以保障工作的高效率。专业化分工也适用于社会救助工作,当社会工作不是慈善式的活动,也不是管理和政治的附属物时,由专业的服务队伍采用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对有需要的社会成员提供有效的服务就是必然的,纵观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社会工作正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由初步专业化向高度专业化迈进。社会工作专业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价值、理论和技巧相统一的知识体系,培训与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层次逐步提高,内部与外部的分工逐步明确,从而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发展过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包括:对当事人的正式干预能力、对特定当事人持续的个案管理能力、传授适应性的日常生活技巧的能力、把当事人与资源联结起来的能力、资源评估和进取性的当事人经纪人能力、服务计划的启动和调节能力、评估保护服务需要的能力、为当事人安排特定服务的能力、对群体正式干预的能力、自我发展和信息传递能力、质量保证的监控能力、职员管理能力、内部文件流通能力、项目实施和单元管理能力、管理组织变迁和外部关系的能力、项目规划、设计和评价能力等。

首先,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事业,解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培养一支富有社会工作价值、砚的。掌握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人才队伍。而且,社会工作教育要实现系列化。这里讲的系列化,主要是指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系列化。当前以及在未来的几年中我们还应继续积极地发展专科与本科教育,积极社会工作硕士生(MSW)培养工作和社会工作博士生(DSW、PHD)的试点培养工作。再次,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要为专业而专业,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时不应忽视庞大的实际社会工作者队伍,在提高学历教育质量的同时,要重视与社会工作实务界的沟通,发展实际社会工作者的再培训工作要在政府指导下,依靠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各级社区及机构的社工人员和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对实际社会工作者价值观的重塑和实际工作技能的提升。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融人实际社会工作中去。同时在培训中也能密切社会工作教育者与实务工作者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理性认识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教育提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梳理我国社会工作的宝贵经验,并把这一经验提升到理论层次,以弥补我国实际社会工作理论不足的缺憾。因此,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我的实际发展的实际状况相适应,且要引导其从片面追求数量的扩张型发展转变到追求质量内涵型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实际培育过程中通过规范社会工作专业的设置,增强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努力提高社会工作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质量,以使培养的人才规格符合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首先要设立配套的社会工作运行管理机制。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机构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人事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设置岗位门槛,建立社工服务社会的标准、行业准人的标准、岗位从业的标准,使专业社工岗位由等级设定,按职责分设,根据任务分工,因条件录用社工专业人才,更有利于提高社工职业技能、更好服务案主。并对社工进行有效监督和绩效评估,把优秀人才推选到合适的岗位上,保障从事社会工作人才的质量。二是在考核评价方面,改革现有的政绩评价制度,以工作业绩、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工作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为主要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绩效管理,从而激励社会工作者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薪酬方面,制定从事社会工作类专业技术人员政府指导标准价位下的协议薪酬制,真正贯彻“体现专业人才价值”的指导思想,设计及实行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激励机制。在薪酬的规划设计上。采取学历、资质、绩效、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案,设立合理的社工薪酬标准。使其高于同等工作的一般从业人员,合理体现社工的专业人才价值。对于绩效突出、能力出众的社工和机构,设立各级各类人性化的奖励措施,结合推优、嘉奖、深造等多种方式,在“政府购买服务”时,便于按社工人力成本列支,体现社工的职业地位,使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吸引留住一流的社工专业人才,激励广大的社会工作者。吸引优秀人才,激发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从而更好地为案主服务、为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

其次要设立健全的政府、专业协会和具体社会工作机构的多层次管理机构。社会工作的管理理应由政府、专业协会以及社会工作机构三个层次的管理体系共同承担。首先,政府是社会工作职业领域合法地位的确认者。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来确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领域、职业地位和职业标准,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权威性的基础。同时在相关法律基础之上。有关部门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政府机构应该让渡一些监管权力给行业协会,利用行业协会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与规范。使行业协会具有对从业人员和业内机构的注册权、监管权、考核权等,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正规化。如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可以将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继续教育、社会工作培训等纳入本协会的职责权限内。从而健全的政府、专业协会和具体社会工作机构对社会工作者的多层次管理,促使“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有作用。

四、加快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步伐

先生曾指出。社会工作要最终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就要确立其社会地位。尽管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特有的国情,在我国却姗姗来迟,至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更是刚刚起步。1997年,上海浦东敞开广阔的胸怀,接纳了中国内地高校第一批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随后在教育、卫生、民政系统进行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试点工作。中国社会工作迈向职业化时代的序幕被缓缓拉开。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对社会工作职业的确定及认同过程,是社会工作职责确定、职业定位、岗位设置、职业资格认定、组织制度、工作激励、职业评价、职业声望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体系,这一体系中任一要素的确立都必须通过制度的形式予以规定和规范。就此而言,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职业制度的建设过程,因此,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把社会工作纳入了社会职业体系,但在社会工作职责确定、职业定位、岗位设置、组织制度、职业激励、职业评价、职业声望、支持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问题。是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全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200多所,每年培养社工毕业生约1万人,但只有不到30%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社会工作,南都基金会负责人徐永光曾在媒体上表示,就他的调研,如果按发达国家的标准配备社工,中国需要300万社工,但绝大多数社工专业学生毕业后即转行,出现了“极大的需求、极少的供给、更少的对口就业”现象。而我国实际社会工作领域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只能算是“准社工”。由于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不像一般技术工人,也不似会计师那样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谋职,所以企图完全用市场化的办法对待社会工作者的就业可能是不妥当的。从中国内地的情况看,要使某类人员得到大面积使用。自上而下的、行政方面的岗位人员配备方面的规定是必要的。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识,需要促成相关部门共同签署文件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从实践上看。体现为通过设置新的社会工作职业岗位,政府借助购买服务、依托旧有行政性力量和提高市场化需求自身来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市场化进程,如先在一些社会工作属性较为明确的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职业岗位,以后还可扩大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去,让“社工”参与企业诸如劳资关系、员工福利、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人事管理工作,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参与企业管理。

第3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存在专业化与非专业化、能动式与灌输式、人本主义与事本主义和全面性与片面性等差异性,传统高校学生工作方式不足明显。然而,两者具有角色重合性、对象相似性、价值关联性和功能一致性等契合点。因此,笔者尝试将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嵌入到高校学生工作之中,实现两者从契合到结合再到融合。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学校工作;契合性;嵌入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0-02

一、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差异性分析

学校社会工作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对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及社会目标。

而高校学生工作指的是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工作者(辅导员)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为主要任务,是高校学生培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社会工作于高校学生工作之间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化与非专业化

学校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个案工作以人为入手,通过对个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有效调适,促进个体成长。小组工作是运用群体经验和群体动力,协助参与的个人获得行为改变、社会功能恢复,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社区工作以促成学校协助社区建设与完善为先导,后续利用社区资源为学校服务,最终使社区推动学校政策制定和学生成长。

高校学生工作者来源广泛且专业各异,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特征凸显,日常工作转变成就事论事和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高校学生工作者成为“接受-分解-布置”工作的机器,对行为失范教导、心理问题疏导、职业规划辅导、人际关系训练等专业技术严重缺失。

(二)能动式与灌输式

学校社会工作基于对人的尊重,相信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都具有自我改变、自我成长的能力。以此引申出学校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理念:1、助人自助。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挖掘自身潜能;2、强调人格平等。学校社会工作认为大学生每一个人体都是平等的;3、主体自决。学校社会工作者为帮助大学生提供建议而非忠告,对于是否接受帮助,接受何种帮助,由帮助对象自己决定。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

而现行的高校学生工作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管理主义理念,其工作模式多数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集体管理为主要方式,工作方法侧重于“灌输式”教育和“规范式”约束,客观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平等性、主体性和能动性,对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缺乏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独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本主义与事本主义

社会工作崇尚的是服务社会、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独特性的理念。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把学生看作平等的、应受到尊重的个体,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其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助人自助”。

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仍停留在以事论事的“事本主义”层面,未考虑到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属性。这种做法导致对学生问题的管理和处理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去研究、管理和预防,导致学生的问题得不到专业的解决,也缺少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四)全面性与片面性

学校社会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并以学生家长、教师、教辅人员为延伸,主要通过三种服务方式:1、个别学生和家庭的个案工作模式,如偏差行为、生活、学业和职业辅导等;2、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群体工作模式,主要针对共性需要和发展需求,尤其适合大学生群体;3、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的社区工作模式。体现出较好的全面性,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传统高校学生工作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关心感化、劝说引导、榜样示范等方法来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过分强调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按统一标准与方式行动。导致过于注重平均发展而忽视个性发展,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缺乏对当事人的延伸服务和全面服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雷同的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性分析

(一)角色重合性

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成长的知心朋友。”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已向管理、教育与服务等综合角色转变,这与学校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助人者、支持者、治疗者、沟通者、指导者、咨询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具有重合性。

(二)对象相似性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育体系中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而高校学生工作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大专院校和高职院校中所有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两者的服务对象相似度高,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包涵高校学生工作的服务对象。因此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具有可行性。

(三)价值关联性

学校社会工作坚信学生都值得尊重,人格地位上是一样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也逐渐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性工作向综合服务转变,传统的管理主义价值理念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此,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与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价值理念与高校学生工作理念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四)功能一致性

学校社会工作是在学校领域中实施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目的与高等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相统一,主要包括为大学生提供有益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使学生适宜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协助学生人格发展,获得适应变化的能力,既要重视学生在情绪、动机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发展。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除了思政教育和事务性管理之外,还包括学习辅导、心情辅导、职业辅导、帮困辅导等服务,这些领域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上述功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嵌入性分析

嵌入(embeddedness)是K.Polany用于分析经济活动与社会高校的概念。本文中的“嵌入”指的是从能动与互动的角度,看待嵌入方的地位与作用,即在收外部结构制约的情况下,仍能积极发挥嵌入作用并扩大影响范围。王思斌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指的是它必须进入行政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空间发挥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占主导的高校学生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的地位是一种“嵌入”,路径包括理念的嵌入与方法的嵌入。

(一)理念的嵌入

学校社会工作强调尊重学生自我表达及自我权力的实现、注重帮助学生发挥自身潜能、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工作者应当嵌入学校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的理念、助人自助的理念和服务的理念。

1、平等尊重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合作的前提,也应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在思政教育中,学生工作者只有以平视姿态与学生沟通,才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体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学校社会工作最突出的特点是“助人自助”,即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困难,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激发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潜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自我。高校学生工作者树立“助人自助”的理念,应积极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不但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战胜自己的困难。

3、借鉴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形成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观念,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针对。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有意识地从管理型工作模式向服务型工作模式转变,树立服务育人理念,为学生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全面成才的内在动力。

(二)方法的嵌入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以学生为着手点,通过对学生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有效调适,促进学生成长;小组工作是运用群体的经验和在群体中形成的动力,协助参与团体的个人获致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达成群体的目标,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成长;学校社区工作认为“学校为社区的最大资源机构”,“学校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堡垒”,“学校为社区组织发展之中心”。学校社区工作促成学校协助社区建设与发展,然后利用社区资源为学校服务,最终使社区对学校政策和学生成长有所贡献。

这三种方法,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适合人群、技巧和功能,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出不同的安排。可以将这三大方法嵌入到高校学生工作中,高校学生工作者通过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按照需要,运用不同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其成长。

四、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虽已相对成熟,但随着社会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现行学生工作从观念、功能和技术上都呈现出“被动式”或“救火式”的不足,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进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与方式,是适应时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实现高校学生专业化的可取途径。

将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嵌入高校学生工作,实现两者从契合到结合再到融合,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和谐互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原有学生工作体系上引入学校社会工作,能够整合各方资源,构建高校成才育人的大平台。

参考文献:

\[1\]K.Polany著,冯刚,刘阳译.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晓凤.学校社会工作\[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8).

\[3\]王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第4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一)社会事业逐步发展。“十五”以来,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社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州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救灾救济和五保供养为主体,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政策优惠为辅助、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社区建设新格局,兴办了一批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建成了一批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事业,全州城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后,床位达到1500多张,每个乡镇都建设了中心福利院,共收养近万名院民,全州福利救助类机构达到134个,设置床位15000多张,还有服务类事业单位130多个。社会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各项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分布广泛。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一部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是指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所有人员,而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中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社会工作人员。我州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口、教育、卫生、公安、司法、、工、青、妇、残联等部门和团体,担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就民政系统调研显示,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社会福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减灾救灾、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临时性社会救助、艾滋孤儿救助、优抚安置、儿童收养、婚姻家庭服务、殡葬服务、残障康复、城乡社区建设、精神病患者康复、慈善事业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州现有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17个、社会救助类事业单位117个、收养服务类事业单位15个、优抚安置类事业单位14个、慈善事业(包括慈善类事业单位、民间组织)27个、减灾救灾类事业单位5个、家庭生活服务类事业单位(包括婚姻登记、婚介服务、家庭教育、婚育服务等)59个、殡葬服务类14个,城乡社区单位2609个,共2877个单位。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2152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2092人,36—50岁的8785人,51岁以上的1275人;从学历结构看,初中以下的2457人,中专(高中)的8*5人,大专的1481人,大学及以上的199人;从专业结构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极少,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毕业的也很少。

(三)成长环境逐步优化。近年来,我州编制了全州“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州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出台了《*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州城市低保救助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规章,社会工作的政策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各行业、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在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社会工作人才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操作规范。社会工作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条件不断改善。

(四)工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模式上,全州不同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才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和岗位要求,采取了不同的服务模式。机关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采取“管理+督导”的模式,通过制定政策、督导监管、建立服务体系等方式方法履行职责;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采取“管理+服务”的模式,通过落实政策、提供服务等方法开展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和民办服务机构则主要采取“引导+服务”的模式,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这三个群体主要采用落实政策和发动社会帮扶的方式,帮助解决他们的生产难、生活难、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对广大城乡社区居民,主要是充分发挥基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社会事业发展不足。近年来,我州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全州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城市形象和品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呈现发展不足的态势。城市管理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差,上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共卫生基础脆弱,看病难、看病贵、农民因病致贫返贫、医患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显著;乡镇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发挥作用不够充分;社会保障、救助、福利等方面,仍然存在保障标准偏低、覆盖面窄的问题,例如农村困难居民需要纳入低保救助的人数不到40%,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和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公益设施仍然简陋和不足,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

(二)社会工作人才缺乏认同和了解。从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看,全社会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认知、认识和认同程度不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不管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自身还是社会公众,大约有75%的人认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有73%的人认为“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才”,即使在目前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有很多人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表示“只是听说”、“不知具体含义”,不知道社会工作人才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专业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在社会认知中,有的要么把概念泛化,认为只要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人员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才;有的要么混淆概念,把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等同为一个概念,甚至有的人认为只要把社会工作所涉及领域的岗位与社会工作职业一挂钩,就可以实现从一般工作人员到社会工作者的转变;有的人还认为,做社会工作的就是社区工作人员或是村委会干部。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与社会发展要求和群众服务需求相比,我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还难以适应。主要表现在:

1、从业人员总量不足。仅从民政系统看,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人员有978人,与常年100余万名民政服务对象的比例是1:1200,在这部分工作人员中,有42%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从事的社会工作更侧重于社会管理而不是社会服务。在基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则更低。如全州从事城市低保的工作人员只有31人,与全州5万名城市低保对象的比例仅为0.6‰,176名乡镇农村低保工作人员与全州20万名农村低保对象的比例仅为0.8‰。而美国2005年社会工作者总量达到了65万人,每1000人就配备有2到3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英国20*年的社会工作者人数统计为12.5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5%;我国香港地区受过专业教育培训并通过资格考试的注册社工就占总人口的1.7‰。

2、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学历、年龄等结构不够合理。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低,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在社会管理、社区事务等传统社会服务领域,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年龄结构老化,工作中基本依靠经验,而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情况日益复杂、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管理服务要求。

3、人才队伍分布领域不均衡。首先是社会工作的任务量和从业人员不成比例,如民政系统承担着多项社会工作,但是社会工作人员在整个系统的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不到12%;其次是人员分布不均。如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多集中在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社区建设基层管理、社会流浪救助服务等方面,在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和贫困者、失业者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规模仍显不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领域分布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政府直接举办的领域多、社会自主发育领域少;问题解决型(求助式)领域多、常态维护型(非求助式)领域少;城镇相对多、农村相对少。

4、人才队伍专业能力还不强。拥有专业理念、具有综合运用各类方法技巧开展专门服务的“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严重不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不到5%。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多数以上的人员虽都经过本职工作训练,但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遇到问题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支持,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支撑体系尚未建立。一是缺乏政策制度支撑。就国家而言,20*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除此以外,几乎没有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就我州来看,包括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引进、使用、激励、考核与资格认证、从业规范、登记管理、继续教育、评估监督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尽管各职能部门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工作人才出台的规章制度。二是缺乏组织管理支撑。社会工作分属10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没有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各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致使社会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总体协调,不能形成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的合力。即使在各行业内部,下属事业单位的属性、级别也不同,给社会工作的协调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社会工作人才依托的民间组织发育还不完善,缺乏保障,运行困难,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不足,能够提供社会工作的岗位十分有限,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进程。三是缺乏财政支撑。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低,缺少应有的社会保障,而且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设施建设、培训教材征订和培训网络建设方面薄弱,使一些受过专业教育的毕业生因待遇偏低、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不愿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另一方面是人员编制受到限制。以州、县民政部门城乡低保工作机构为例,工作人员只有19人,而面对的是全州25万多名的城乡低保对象,以及其它70余万名困难对象;州老龄办长期只有1人,而全州老年人服务对象(60岁以上)却有45万多名,编制、人员、经费多年来都没有等到较好解决,制约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培养专业化人才和集聚社会化人才并重原则,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建立法律规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工作体制,建立和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使用体系、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全面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着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水平。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切实解决有关党政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问题,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奋发成才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促进社会工作发展、适应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会工作。

3、优化工作生活环境。统筹协调现有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社会工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相关社会工作和具体岗位需求信息,吸引和鼓励社会和个人兴办社区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各类组织和个人到社区兴办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的,可免费使用城镇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要重视解决社会工作人才的户籍迁移、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

(三)努力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1、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进一步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现有人才统计制度,切实掌握社会工作人才状况,为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2、加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鼓励高水平教师和专家担任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任务。加强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到社会服务机构实习和见习。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情况纳入年度教学工作考核内容。

3、开展社会工作人员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力争在2年内将所有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基本实现所有社会工作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素质要求。鼓励和支持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参加进修、见习、短训、函授等素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社会服务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体系

1、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所有社会工作人员均应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转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晋升上一级职业资格时,其转评前和转评后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逐步推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制度。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其他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进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力争在5年内全面实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制度。

2、完善岗位设置制度。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科学设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建立州、县、乡政府社会服务事业机构定编标准。明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岗位设置和结构比例,原则上社会工作岗位不低于岗位总数的90%。研究探索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岗位设置办法,在法定岗位之外增设2—4个社会工作专职岗位。鼓励和支持村(居)委会、社区企业和个人创办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3、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鼓励社会服务机构采取不迁户口、不转关系、聘用兼职、聘请顾问和短期服务等方式引进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州、县市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一年;择优选派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到州、县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挂职进修。以品德诚信、工作绩效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加强岗位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或续聘、解聘和调整岗位的依据。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1、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按照公共财政“以钱养事”的改革要求,研究制定政府财政按社会工作项目任务和社会服务人数核拨财政经费的具体办法,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运作模式,完善政府按服务项目、服务人群购买社会服务的具体办法,鼓励民间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服务。

2、健全民间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制定工商、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制定《*州公益事业捐赠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社会工作。研究制定国内外慈善组织来我州举办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吸引和鼓励州外资金投入和资助社会工作。

3、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制定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和奖励政策。政府社会服务机构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聘到管理岗位工作的,可选择按所聘管理岗位或本人具备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享受工资福利等待遇。进一步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福利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其聘用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并使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适当增长。

4、建立优先晋升(录用)制度。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社会工作。凡到城乡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参评高级社会工作师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业资格;参加全州各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报考州、县市机关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可适当加分;报考乡镇办机关公务员的,优先予以录用。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本省高校研究生时,考试总分可加10分。

第5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法国教育家法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从这一角度来说,参与式教学则正好符合教育的意义所在。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俗语是与法斯普朗格不谋而合的,也是我们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目标。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学生理解领悟了才能将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创新知识。

    二、参与式教学对社会工作教学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它是适应工业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重要的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取向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内化职业伦理的重要环节。参与式教学无疑对社会工作的教学起到莫大的支持作用。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适应教师教学的策略,学生需要动手认真收集资料、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知识;同时,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讨论中时,在共同的学习中必然能够增进交流合作。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教学都有明显的实务特色,而在有限的课堂如何体现实务性而非理论性,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实务案例,单纯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的课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反思

    实践模式都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的,只有理解实践模式背后的理论支撑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模式的效用。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这一实践模式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参与式教学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之上,它通过一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借助一定外力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参与中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地参与。参与式教学虽然涵盖了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多维度参与,但依然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分小组活动为主,每小组以4-6人为宜,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也可以采用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笔者在讲授《个案工作》课程中,尝试着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个案工作》的绪论课上,学生分为9组,每组学生6人。这个分组将直至本门课程结束才解散。每次上课涉及到讨论,做实验以及模拟剧情表演等都以此分组为依据。这种固定的分组激发起学生之间竞争的心理,对课堂投入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为了避免固定分组带来的组间隔阂,也涉及组间合作项目,使学生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既竞争又合作,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效果良好。

    (一)注重课堂讨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第6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关键词】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 “北青社工”模式 实训课程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 袁光亮,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法律、社会工作职业研究、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等。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基地项目“北京社区工作模式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PXM2011014208,主持人:袁光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市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面向首都社区的社会工作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编号:PXM201001420,主持人:袁光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编号:PHR201007238,主持人:袁光亮)的研究成果。

一、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这个概念,国际上很少使用,即使有人使用也与我们所理解的内涵不尽一致,很多国家将“职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培养技术工人的特定教育类型,即培养那些不需太多理论知识而主要依靠技能、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的教育(包括培训),并没将其纳入高等教育范畴,所以也就不存在“高等职业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上述理解有一定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高职教育根据条件和需要由高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个概念的复合,是“职业教育”范畴中较高层次的那部分,与“高等教育”(主要是高等专业教育)是两个并列的、互不重叠的范畴,既可以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也可以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在2004年颁布的《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我国的高职教育按职业种类分设农林牧渔、交通、电子信息、财经、公共事业、文化教育等类,这些专业大类又下设77个二级类556个专业。这些专业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教育门类,例如农林类高等职业教育、财贸类高等职业教育、公共事业类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内部长期存在文科教育、理科教育、工科教育、农科教育、医科教育等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划分。所谓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文科知识和文科类专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就业岗位,以培养实用技能型文科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精神和实践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是文科职业教育范畴中较高层次的那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4年颁布的《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中,近1/3的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由这些文科类专业构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属于文科高等职业教育。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是和理科高等职业教育、工科高等职业教育、农科高等职业教育、医科高等职业教育等相对而言的,它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与其他类型的高职有很大区别,这就决定了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有属性:①培养目标。文科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从事服务和基层管理等第三产业的各类技能型人才,是将决策付诸实施的“执行型”管理人才和“服务型”人才。②人才培养规格。文科高等职业教育不但注重与工作任务直接相关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更注重业务之外的社会能力的发展,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③服务领域。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向的职业主要涉及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即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④教学内容。文科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拥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综合素质,讲究知识的全面性,因此要求学生学习的范围广,设置的课程种类较多。⑤实践教学方式。由于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领域主要由人构成,难以在学校模拟再现,因此其实践教学主要以社会为课堂,专业实训强调社会性实训。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教育方式强调养成教育,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促成学生素质、品德和人格的形成。⑦考核和评价标准。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比较多元、易变、模糊,即使是同一个题目对同一个服务对象,由于时间、地点、场合、情绪的差异都可能导致不一样的评价结果。

二、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2004年颁布的《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中,社会工作专业属于公共事业大类下设的公共事业类中的专业。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实践探索中,除了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共同的特点以外,积极践行“北青社工”模式,即“北青社工”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具体是指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立足首都街道社区,通过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贯彻开放办学理念,实现内涵式发展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北青社工”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①培养目标。初步建成符合首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遵守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伦理,基本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能在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领域从事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实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包括:街道、社区工作者;社会福利机构工作者;社会服务组织工作人员。②人才培养规格。确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基础能力与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为: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个案、小组、社区等)的综合应用能力;社会工作政策和法规的理解、运用及倡导能力;在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与社会服务组织等开展综合服务的能力。职业能力为:职业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工作能力、专业督导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基础能力为:写作能力、电脑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能力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办事能力、活动能力。③服务领域。确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面向的服务领域主要是首都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领域,从事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④教学内容。社会工作专业以职业核心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线,以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为辅线,按照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要求,与相关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的专家一起,对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进行了系统设计与改革,确定了符合职业、行业和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⑤实践教学方式。确定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方式为“双督导”(学校专业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共同督导)、“双证书”(专业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基地”(专业人士职业化、职业人士专业化培养基地)、面向基层、订单培养、顶岗实训等多种工学结合的形式以及不同年级分阶段、分层次的实训实习模式。第一学期,目标为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将一线工作者请进课堂,进行系列讲座。第二学期让学生走出去,进入专业服务机构或社区做志愿者,培养其爱心和奉献精神。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进行“4+1”(每周四天学校教学一天单位实训)实践教学和小学期(将每学期中的三个教学周改为实训周)实训活动,使学生到社会机构和社区开展服务工作。第五学期进行8周以上的集中综合专业实习,用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方法进行实习,通过真题真做形成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报告。第六学期毕业实习报告答辩,并让学生集中精力针对就业进行毕业实习。目前各年级已进行的实训实习模式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和实习单位的肯定与好评。⑥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教育方式强调养成,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促成学生素质、品德和人格的形成。⑦考核和评价标准。考虑到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能力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一直积极推进考核方式改革,通过案例分析、实务模拟等形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一般课程的考核方式由任务考核和师生共同评价组成,其中,单项技能个人成绩占总成绩的30%,评价由任课教师完成,综合技能个人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评价由学生小组完成,综合技能小组成绩占总成绩的30%,评价由学生小组和任课教师完成。与职业资格鉴定相对应的课程,都已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模式接轨。另外,社会工作专业部分课程还尝试引入多方评价标准,由实习单位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评价,由机构督导根据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服务领域、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考核和评价标准等内容的改革,也必须通过积极开发和建设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实训基地和实训师资队伍来实现。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建成了一批北京市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成了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办事处和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等5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成了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以及一批北京市教学名师和优秀骨干教师。

三、推进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与之相适应,文科高等职业教育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青社工”模式的推出充分证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性,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更好地推进文科高等职业教育,须借鉴“北青社工”模式的经验,做好实训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的具体工作。

1. 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建设应更重视通识教育。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是人,而文科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服务,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交往,乃至参与社会决策、履行公民职责、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与自我教育等,都需要拥有合理而底蕴丰厚的知识结构与素质结构,因此,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实训课程即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建设应该更重视通识教育,即文科高职实训课程除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须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外,更能使他们掌握较全面的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开发文科高职实训课程可以由院校的基层单位,例如系级单位和实训部门来承担,如社会工作专业实训课程可以立足社区,集中体现职业能力训练特点;设置工作情境,在模拟实际工作状态下或社区工作实践中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显示完整的职业知识运用技能训练体系,充分体现训练的综合性。

2. 加强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所在。在教育部批准的12个国家高职高专学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文科高职实训基地仅占总数的16%。与此相对应,文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在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也明显薄弱。因此,必须大力建设文科高职实训基地。似前所述,由于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领域很难在学校模拟再现,其实践教学主要以社会为课堂,因此文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不但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一个补充,更是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触社会工作岗位、实现其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良好途径。

3. 建设高素质的实训“双师型”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师是搞好教学的重要保证。为建设一支起点高、发展趋势好的文科高职实训师资队伍,应该注意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必须注意选派校内教师到工作现场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直接参与工作和服务过程,逐步胜任教师、专业工作人员等多重角色;从行业单位或用人单位选聘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组织他们参加学校及校外组织的继续教育,完善他们的理论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指导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引导教师主动从事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工作。换言之,文科高职实训教师必须既当课程主讲人,又是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既当知识的传授人,又做专业前沿的探索人;既能教授理论知识,又可督导实习实训;既当教学理论的实践者,又做教研工作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 梁绿琦.文科高等职业教育: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第7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社会工作;社会政策;计算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7-0074-08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3.2%,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达6.95亿,与欧洲人口总量相当。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B,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互联网时代的QQ群、博客、微博等在线社交网络社区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微信等社交APP的广泛使用,正在不断产生着大量具有社会属性的数据。数据是重要资产,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独立且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井喷式出现的大数据 (big data),像刺破重重迷雾的探照灯光,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认识世界广度和精度的同时,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模式,冲击社会科学的基本理念、研究逻辑、研究方法与技术1,也为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社会,互联网与流动性的叠加正在重组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有了互联网和流动性,人们开始脱嵌于以往的共同体,而投身于陌生人社会的熙熙攘攘和虚拟的流动空间。大数据正是展现如此流动性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需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更高效地输送专业的社会服务,更精准地倡导合理的社会政策从而实现专业目标,并探索建构基于大数据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与实践模式,也就是大数据驱动的社会工作。唯此,社会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于这样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工作需要直面互联网思维,不能自外于这样的趋势,固守自己的小天地,而是要寻求新的突破。美国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研究院2015年的一份战略性研究报告Harnessing Big Data for Social Good: A Grand Challenge for Social Work就明确了一个核心议题:如何使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公益1。这一议题对于中国也是切合的,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正在催生一个新的时代和一个新的社会,社会工作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面对和适应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因此本文拟对大数据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应用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一、大数据:社会工作研究与实务的新机遇

大数据是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如执行政府职能、提供服务、管理项目、进行商业贸易、通过社交媒体交流、使用电子设备、写作 (发表意见、评论和文章等) 等,以数字存储形式广泛存在,其数据内容体现出体量大、增速快、类型多、真实性强、应用价值高等特征,且更加注重对研究对象地理位置信息的提取2。大数据的“大”也不单指其数据量,还包含数据元素和来源的速度、多样性以及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所需的复杂分析过程3。近年来,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大数据集的产生、收集和处理效率,基于Web2.0的众包数据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广泛的数据生产平台,如智能手机APP、博客、维基数据、社交网络平台、P2P软件等4。公众或平台用户首先作为数据的使用者,通过开源的数据获取平台自行获取初始数据,并将处理和使用的数据上传,与其他用户共享,还可成为数据的生产者。数字革命正在产生大量的社会、心理和组织数据,包括计算机化的社会服务、教育和健康记录、开放数据门户、社交媒体、网页搜索记录以及移动GPS设备和传感器等来源的数据,而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情感分析等方法的出现推动了大数据技术创新,使得实时管理和分析这些数字资产变得更为及时和高效5。

大数据对人类活动的实时记录特点可较大程度地排除获取数据时的人为干扰,它也将抽样数据中被排斥的极端值重新纳入统计分析。在分析因果关系时,大数据有助于克服由于抽样偏颇所引起的样本选择性偏误,匹配数据可以克服或缓解变量遗漏问题,对确定因果效应、检验因果关系比抽样数据更为有利、稳健和可靠6。在挖掘大数据过程中,深度学习技术在高维数据、扩展性模型和分布式计算中发挥了语义索引、数据标记、快速信息检索等方面的强大功能7。针对大量出现的如Twitter上的留言、博客、图像、视频数据等抽象数据,深度学习技术可将这些非结构化的或弱结构化的、高层次的数据转化成一个结构化的格式进行分析、提取和量化,极大地丰富了大数据的来源,也为与社会工作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大数据带来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交叉融合社会行为和数据计算处理系统来研究社会运行的规律与发展趋势,引领“计算社会科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快速崛起8。计算社会科学从行为分析出发,可以对复杂的人类行为模式和社会运行机制进行深入且精细的跨学科定量研究,社会工作可以受益于这一发展趋势。

实际上,承载着我们生活印记的大数据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现我们身处的社会,这开启了一种新的社会想象,这对社会工作而言是全新的议题。根据哲学家泰勒的观点,社会想象就是身处于社会的人们对于这个社会如何运作的认知和期待,主要包括:人们相互之间有什么样的期待,遇到某种事情会有什么反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我们的人际交往会呈现怎样的面貌。1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想象是以非结构化的数据为聚焦,围绕的是一个定量的且以可能性与模糊性为特征的世界,从而呈现出双重趋势:一方面是“社会的数字化”,人们有意无意留下的数据足迹越来越丰富,社会越来越多地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是“数字的社会化”,数据成为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从而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2。这两种趋势都要求社会工作在研究方法、服务提供和绩效评估等方面作出适时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多重因素驱动社会工作与大数据的结合。

首先是基于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立足于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专业的干预是基于研究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服务案主。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干预研究,更进一步促使社会工作的科学化和学科化①。John Brekke指出,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证据为本的实践依据取得了足够的进展,到了推动建立社会工作科学的时机3,社会工作应以整合的方式应用学科知识去解决不同的问题。然而目前的社会服务系统缺乏有效评估项目所需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框架,因而缺乏操作性和标准化,使得跨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以考察项目长期成本和收益存在较大的障碍。大数据的出现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传统的社会工作依靠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数据收集方式研究社会工作面对的不同群体,评估不同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考察不同的社会政策的绩效,基于理论驱动和演绎逻辑而较少使用数据驱动的策略。在传统范式下,研究起源于问题发现,基于问题导向收集相关数据。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数据收集往往局限于较小范围内的抽样调研,数据虽然针对研究问题但规模有限,这使得社会工作政策和实务的循证性不足。而在大数据的研究范式下,数据获取更为便利,研究主要是数据驱动结合理论驱动,不需要模型和假设,可利用自动设定的批处理程序直接分析海量数据,发现或检验数据间的相关性或规律4,进而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实质性证据。

其二,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数据的支持。在不断面临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话语体系和知识结构变迁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更是要强调本土专业实践中的文化敏感性。对照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社会工作现有的知识体系过于注重微观导向。尽管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之中以及社会视角,但随着美国等国家临床社会工作的迅猛发展,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不可避免地偏向精神病学、心理学和公共卫生学,这使得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进展缓慢。大数据为社会工作建构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铺陈了可能的空间。在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数据获取的便利性使得收集多种不同类型的大样本数据成为可能,为认识宏观社会、检验社会现象的“异质性假设”和“结果稳定假设”提供了数据基础。行政大数据和公共服务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有利于宏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构建,可利用数据分析成果进行服务规划、政策倡导,扩大社会影响力与政策影响力,从而实现社会工作的宏观目标。

其三,社会工作需要寻求跨学科的合作和对话。社会工作要回应不同人群的需要、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脉络,更要直面社会的急剧变动,所需要的知识是多元的。我们如果过度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可能将其引入封闭的知识困境。因此,寻求与不同学科的合作与对话是社会工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计算社会科学的兴起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新的研究路径,从而为跨学科的合作提供方法支持。我们由此可以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收集和利用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服务。

最后,为社会政策的形成提供数据基础。福利多元主义的社会政策分析范式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应由不同的部门共同负责、共同完成1。政府应该发挥资金投资主体的角色,积极培育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以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进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2。而非营利组织和有影响力的基金会资助者希望能依靠数据和预测分析以取代常规智慧支持其业务决策和长期战略,也越来越需要提供具体的指标来评估项目的内容,并确保质量标准和成果达标3,大数据是一条很好的实现途径。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其中的大数据增加了一条可充分参与决策的途径。“开放大数据”提倡某些类型的数据应该易于传播,使其可以重复使用、分析并转化为新的和有用的产品4。社区之间也需要获得跨系统数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目标人群,诸如弱势青少年、无家可归者、贫困儿童等等5。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可以强化社会工作的专业回应。一般而言,由于缺乏在信息数据产生时进行及时分析的能力,社会服务机构对新兴社会问题的反应总是滞后而不是先发制人的。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以有助于克服这些障碍,及时发现社会问题并予以更为快速的回应。这是因为,相较传统数据,大数据拥有的实时信息更为精细、全面和准确6,可实现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快速实时反映。然而,其指导社会工作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7。正如电商可以从消费者的行为和品位中收集大数据,并将产品个性化定制,社会工作部门也可采取类似的做法以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单独或集体性地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而,社会工作基于对来源不同的个人及社交环境的详细数据的预测分析,考虑不同行为因素的顺序特点、非线性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可能在社会组织的各个层次上发展的复杂系统动力学,可指导修正行为因素的政策或实务干预手段8。大数据可以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突破以往的研究模式,从而回应社会建设、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的重大问题。比如,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超越随机对照试验的样本局限。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生产大数据的软件技术、硬件平台和有效的数据来源,需要进一步思考大数据在社会工作之中的实际应用,为增进社会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应用

大数据提供了丰富、详细、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开展各类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外已有一些基于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福利政策尝试,在基于社会服务机构的行政记录大数据的研究、实务以及政策制定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建立了数据库管理、记录联动方式、数据清理与统一、大数据集的统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经过深度信息提取的社会大数据可用以有效解决社会工作之中贫困、危机干预、医疗康复、儿童保护等较困难的实践议题。如可将每月公共援助和社服务记录相结合,探讨国家政策具体要素的效用,如福利时限和制裁措施是否影响到项目参与者1。而基于其他组织部门 (如就业、儿童福利) 的行政记录数据,可探讨一个机构执行的政策如何影响其他机构2。也有研究基于美国多个州的儿童福利管理记录,提出了比较其服务模式、结果指标和政策建议的方法3。将儿童福利记录与出生及死亡证书相关联,以检查一些流行病学相关问题,如寄养儿童中的青少年生育率以及虐待后的伤害死亡等4。另外,综合行政记录还可以用于识别遭受虐待的高风险儿童,以便更有策略地进行预防服务5。类似地,大型行政记录信息的提取和分析也在无家可归者服务领域得到应用。有研究者分析了几个大城市的无家可归系统记录,并将其与其他机构的记录相关联,以发展广泛应用的服务领域范式6。相较于传统的高成本长期随访研究,通过各种可用数据库对实验/对照组的被试结果进行追踪,大数据技术也能为随机对照干预实验提供更快、更低成本的结论/建议。如通过对来源于几个社会服务机构的个人相关记录的分析,发现针对残疾医疗补助者的新病例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急诊病例数、无家可归者数量以及接受药物滥用治疗等方面7。

目前,大数据应用于社会工作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实际上,大数据在社会工作领域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伴随网络使用普及率的快速攀升,网络大数据的采集促使研究样本能无限接近于总体分布情况,这既扩大了研究采样的规模,又提升了研究采样的代表性。这样,社会工作就有了更大的可能去实现宏观使命。

第一,网络大数据支持实时地获取、更新真实的人类行为数据,从而避免了数据收集过程中对被试主观报告的依赖,可有效解释或揭示群体心理特征的连续变化趋势8,从而把握社会的脉动。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平台已成为当今人们意见表达和利益述求最重要的渠道之一,网络舆论也已成为公众舆论的主要形式,为及时有效感知社会心理态势以及网络舆情分析,确定公共需求以便及时确定政策制定和服务方向提供新的契机,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大范围问卷测评周期长、成本高、无法及时更新、生态效应低、纵向追踪实施困难等障碍9。如孙玖陌等通过微博大数据对政府满意度进行评估10,类似地,大数据分析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民意和服务领域进行评估。在“四川雅安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积极参与救援者表现了较高的舆情传播能力和公众反应度1。因此,大数据的应用还可以帮助社会工作实现“时势权力”2。

第二,大数据为风险人群的评估和危机干预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手段。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大数据,可有效感知用户情绪变化,心理健康,并进行自杀预防3 。依据百度等使用者大数据,可以识别疾病的分布和高危区,并进行针对性防治。朱廷劭通过多种新闻媒体等渠道得到某地发生的数据,并采用时序分析技术预测社会心理发展趋势,进而预判网络发生的风险指数。针对数量少的情况,可综合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微博数据预测风险,实现对群体社会态度临界状态的预警,发现并识别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及时化解可能的提供数据支持,助力社会管理创新4。国外有研究者使用Twitter和Facebook产生的大数据追踪“阿拉伯之春”的抗议信息和公众舆论,以衡量抗议动员的速度和程度5。社交媒体活动也有助于快速评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如Twitter的人均活动与飓风造成的人均经济损失密切相关,通过Twitter大数据,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所感知的威胁和物理灾害效应6。开放数据应用OpenStreetMap等在多次救灾过程中也得到了重要应用。而微博、微信等应用同样适合快节奏下的紧急情境,相关部门应提高情境意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促进应急信息的传播,并据此实行预警系统并协助救援工作。

第三,基于大数据对服务人群、基本社会服务设施的时空分布能有更精确和直观的把握。利用来自百度地图的人潮数据,可预测密集人潮的形成情况,并针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异常大规模人潮向有关部门发出提醒,从而实现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移动客户端数据结合其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服务人群定位。比如,由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数据中心与“清华大学-腾讯”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的“宜出行”基于“IP街道级位置定位技术”,可将人群分布精确至街道级,这对社会服务的空间布局具有启示意义。有研究者通过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谷歌街景车搜集来的机动车辆数据,从而估算出本地区人口的特征和组成,甚至这一地区居民的政治倾向7。采用类似的方法,我们也可基于“宜出行”、微博、消费等大数据估算服务人群的分布,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合理性,制定政策并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因此基于大数据平台出发,可以提出更为合理和高效的服务传递策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可及性和优化社会服务的空间布局。

第四,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可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证据。对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以及相对服务人群的可达性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及时发现交通需求和设施需求等,提升公共服务资源公平性。如随着医疗大数据 (包括医药消费的数据、临床诊断数据、病人行为数据和药品处方数据等) 不断开放获取,这些以往难以获取或者被忽视的数据也将在促进居民健康公平中发挥重要作用8。以贫困问题研究为例。贫困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困境之一,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领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估计区域贫困水平是精准制定消除贫困战略的关键问题。已有研究证实遥感卫星所测夜间综合数据可作为中国县级贫困评估的有用工具1。类似的几项研究也证实夜间灯光大数据预测贫困的有效性2。而另一种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可从高分辨率白天卫星图像中提取社会经济大数据以预测不同地区的贫困程度3。此外,还有研究利用手机大数据预测贫困4。可见,大数据已成为精准定位贫困人群和地区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协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三、大数据的社会工作应用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诸如数据安全和使用伦理、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方法等等。

第一个挑战是如何保障以安全和合乎伦理的方式应用数据。数据安全和使用伦理是一个中心问题,特别在涉及人类服务、教育和健康记录方面的时候。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相关电子设备及应用程序 (APP)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有关个人的信息也在不断地产生并成为网络中的“痕迹”。在帮助研究者去有效识别和描绘特定个体和群体的同时,使用者的隐私却完全暴露。在实践中,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建立一套数据使用伦理的标准体系是关键问题。而在涉及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尤其是当不同来源的数据被整合应用超越原始意图范围并产生更高价值信息时,需要数据持有部门放弃个人控制权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社会工作应当将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纳入服务规划和政策制定,消除跨部门间的数据孤岛,促成多学科合作,建立严格框架以平衡隐私保护和公共利益。我们还需要考虑因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数据鸿沟”,社会工作要弥合而非扩大这样的鸿沟。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提供技术有效处理数据。针对大量且繁杂、碎片化存在的信息数据,如何对其进行快速清洗和处理 (如关键词分析与提取),提取有效及有针对性的信息,并保证在过滤过程中没有信息丢失, 是一个核心课题。大数据通常包含来自特定源的所有数据,其中绝大部分是无意义的,也常常包含一些不完整的信息和错误的数据,必须在数据分析阶段得到有效的处理 。大数据是复杂且高度可变的,如果不经过细致的审查和策划,容易出现误解和错误。除了常用的结构化数据之外,大数据还大量以非结构化文本、图像和录音等形式广泛存在,因此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处理、存储和分析的常规方法往往不足以拇笫据中获取全部价值。

第三挑战是如何解决数据可能存在的偏差。大数据是有偏的数据,如何“去伪存真”,避免大数据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的统计偏差,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信息,这都需要更深的探索。在成熟应用前,过度依赖大数据还会导致重要信息被忽视,如老年人和收入或受教育水平低的个体在社交媒体数据中所占比例不足 ,而年轻人和较为富裕的个体在公共服务消费数据中比例过高。因此结合其他辅助信息并基于影响数据生成过程的因素对大数据进行解释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也存在单一性,有时仅包含有限变量,如家庭和企业的用水、用电记录,手机消费记录等,需要对其进行匹配,如通过手机消费记录、网上购物记录和快递公司的送货记录,可以分析手机用户的网络消费情况,进一步也可以与其人际交往情况匹配,但其匹配又存在产权和伦理问题。

第四个挑战涉及研究方法的论争。我们强调大数据时,不应忽视对个人体验的感知、阐释。建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应遵从科学的连续体,一端是抽象的、概括性的,形而上学的,另一端则是具体的,经验性的,具有事实性。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到底应该在研究过程和知识产生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正如前文所述,我们不仅应该坚持对数据准确性追求并积极提取有效的信息,也应明白数据仅仅是服务于理论的工具,是为了证明理论的前提和假设。也应考虑数据背后的情景、情绪和现实关系,对分析结果应注重于线下数据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的对接。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供了使学科研究更加客观的途径,但在数据筛选、提取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和偏差,我们应警惕大数据加大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之间的对立性。社会工作面对复杂的个体与社会,难以脱离特殊的社会环境。大数据倡导的也是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再阐述,也重在对事实的真实阐述和反映,从这一点来说,质性和定量研究应该被予以同等的重视而不需要被严格区分。在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带来很多机遇并以数据为研究导向的同时,我们不应该放弃传统小数据的研究范式。大数据也存在样本偏差与代表性问题,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减少样本偏差。我们应坚持对研究问题的规范设定、抽样样本的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的严格标准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大数据对整体趋势的把握以及小数据对具体细节的捕捉。

结 语

大数据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提供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为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提供全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具有较好前景的探索领域。当然,面对大数据带来的冲击,我们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中的价值,去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冷静思考,考虑其潜在的危机和风险,反思如何在这一背景下促进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并扩大整个学科的影响力。尽管已有社会服务机构已开始纳入大数据分析用以指导政策和实践,但基于大数据的项目和实践的有效性和长期成本效益需要进一步的评估。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对大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认识较少,难以较好地与其他学科的专家进行有效协作以加速数据驱动的社会创新,这需要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推动大数据人才的培养。

Social Work Driven by Big-Data: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Chen Wanzhen He Xuesong

第8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关键词:社区服务 民间组织 社工队伍 政府购买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82-03

社区是现代社会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把社会分散的基本原子单位――家庭或个人组织结合起来形成稳定共同体的最主要的结构。社区稳定和和谐是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社区要稳定和谐,关键是看居民的一些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生活是否方便,社区设施和服务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使社区居民的生活美好满足。这就涉及到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问题了。

所谓社区服务,是指由政府、社区组织或志愿者等单位或个人为社区居民所提供的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服务活动。社区服务起源于西方,最初是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出现的,主要是为应对伴随工业化大生产和社会现代化而产生的诸如贫富分化、家庭功能弱化、弱势群体救助等社会问题。在西方国家,社区服务也叫社区照顾、社区工作等。在英国和美国,社区照顾含义类同于社区服务。一般说来,社区服务包含以下要素: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即社区内开展;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它具有公益性和互益性特点。

社区服务是伴随近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生产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历程产生的,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发展,今天在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社区服务的内容已非常丰富完善了。英国的社区照顾可以说是当代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社区服务工作的一个成功范例。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社区服务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为英国社会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保持稳定平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英国,社区服务内容非常详尽完备,单就为老服务而言,其内容和形式就既全面又灵活:从机构设施上讲,有为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区老年公寓,有主要用于集中收养生活不能自理又无家庭照顾的老年人的社区老人院,还有诸多灵活的如暂托处之类的短期护理机构等等,提供包括居家养老照顾、上门服务、短暂托管等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包括送餐上门、洗衣、洗澡、打扫卫生、陪同购物、上医院等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周到全面。英国开展社区照顾的成功经验对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的香港地区的社区服务工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美国,社区服务内容已非常完善,服务设施非常完备。仅以社区老年服务设施来说,就包括提供综合长期服务的养老院、托老所、荣誉公民社区中心,提供饮食服务的食品供应所、荣誉公民营养室、上门送饭服务所,为贫苦老人服务的收容所、暂住处、公营住所,专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设立的服务性公寓、一般护理公寓、护士护理公寓等等。在美国,大量的社区服务设施及相关服务活动一般都是由当地的民间组织来管理和提供。由于美国非政府组织非常发达庞大,提供的社区服务全面细致且优质高效,很受美国普通民众的欢迎,也极大地分担和减轻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负担。发达完善的美国非政府组织体系在社区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使美国的社区管理基本实现“自治”。在美国,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宏观管理,很多公共服务、特别是社区公共服务主要由民间组织来提供。政府一般通过契约方式向民间组织购买这些服务,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实现了良好的合作和运作。

比起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香港的社区工作起步稍晚。20世纪70年代一批接受西方教育和社会工作训练的社会工作学生毕业后回港,从事社区基层工作,开始把西方的社区理论应用于香港华人社会。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实践,香港已成功地将西方的社区管理方法和理念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起源于西方的社区工作本地化,在香港形成了一套西方理论和东方社会人情结合较为成功完善的社区服务模式。

总起来说,香港的社区服务工作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和民间组织合作开展社区服务工作。香港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模式。在香港,政府服务社区的部门虽然很多,但具体的社区服务工作则主要由民间组织来承担。香港的民间组织机构框架完善、资源丰富,在组织形式、运作模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都非常规范专业。在社区工作中,政府非常注意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和积极性,与民间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香港政府的重要施政方针。在香港,政府在社区服务中主要扮演政策制定、财政支持和服务监管的角色,而具体社区服务工作多由民间组织来实施,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社会服务功能。两者一般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合作,具体方式一般为政府根据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信息确定相关服务项目,再“发包”给一些经资质认定的民间组织,并为其提供经费支持。民间组织承担服务项目后,按政府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属于“政府出钱,民间组织办事”的社区服务合作模式。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民间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的能力,又保障了民间组织的良性运转。香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民间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提供中是主要力量。

2.社区服务讲究“以人为本”,按需定供,专业化程度较高。以人为本是香港社区服务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香港曾作为英国殖民地多年,受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影响较深,香港社会工作基本理念都源自西方。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荣,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是香港社会工作者的坚定信念。香港的社区服务注重“以人为本”,还体现在从服务设施兴建到服务内容提供的很多方面,基本是按照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来兴建服务设施,设置服务项目,提供服务方式,专业化程度很高。如为老服务就包括综合性、医护性、生活性、娱乐性、学习性等不同服务内容,提供上门、居家等多样服务方式,有紧急性、长期性、白昼、夜间等服务选择,尽量使各个需求层面的老人都得到较好照顾。

3.注重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支人数充足、优质能干的社会工作者队伍是良好社区服务的基础和保证。香港社区工作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就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他们拥有一支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队伍密不可分。在香港,社工这一职业已发展到非常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程度,从事社工的人员需经过专业训练,并经过注册认证才能上岗。香港民间组织开展社区服务专业性强,手段细致,效果良好,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香港的民间组织拥有数量众多专业技能突出的职业社会工作者。据香港社工注册局统计,截至2010年3月底,香港注册社工人数已达15 195人,其中1 959人在非政府组织中任职,占全部义工的59.3%,也就是说在香港有近六成的社工是在各个民间组织中工作和提供服务的。①在香港从事社工的最初是些从西方学习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回港的留学生,但今天,香港的社工人才已实现本地化。香港多家大学设有社工系,每年培养大量社工专业毕业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社工人才。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是政府部门关注民生、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地区先进成功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英美国家及香港地区在开展成功社区服务工作方面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主要有三点:

1.充分重视和发挥民间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主体作用。无论是在英美,还是中国香港地区,如今在社区工作中都是当地NGO即民间组织在社区服务中承担了主体作用角色。在这些国家地区,内容丰富、高质量、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项目主要由大大小小的民间组织机构来承担和提供,政府主要扮演的是政策制定、财政支持和服务监管者的角色。政府和民间组织一般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合作,即政府根据居民需求制定服务项目,发包给有资质的民间组织具体承担运作,政府为其提供经费,也就是常说的“政府出钱,民间组织办事”的模式。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优质的社区服务。

2.社区服务要“以人为本”。这体现在无论是政府对有关服务项目的确定还是具体执行的社区服务内容形式,都从居民的切实需要和服务对象特点出发,注重按需定供,因人服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既要求政府部门在选择制定社区服务政策、项目时要注意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确定百姓最需要、受欢迎的服务项目,也要求具体从事社区服务业务的组织和工作人员要有人文关怀,工作讲究方式方法,为居民提供贴心细致的服务。社区服务工作讲究以人为本,才有可能避免政府公共资源的浪费,尽量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也才能真正实现社区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3. 注重专业社区服务工作队伍建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的分化和发展,人们对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只有专业化的社区服务工作队伍才能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高标准的要求。香港成功社区服务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拥有一支人数充足、专业敬业、富有爱心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包括专职社工和志愿者队伍)是做好现代社区服务工作,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优质高效的社区服务的基础和保证

借鉴英美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成功的社区服务工作经验,结合中国当前社区服务工作实际,对发展和做好中国社区服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应切实重视并积极发挥民间组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英美国家及香港地区成功社区服务工作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民间组织在社区服务提供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当前中国在对民间组织的社区服务功能重视和引导发挥方面都很不够,这既与一些人特别是有些部门领导对民间组织还缺乏了解不重视甚至还存在敌视防范心理有关,也跟中国民间组织整体实力还较弱,社会影响力不大的现状有关。香港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政策及导向对民间组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香港的民间组织之所以迅速发展壮大,并能在社区服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关键在于香港政府长期对非政府组织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植。除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外,香港政府还在舆论宣传、税额减免、荣誉鼓励等方面,都给予从事社区服务和福利事业的民间组织和工作人员以倾斜和关照,使从事社区服务的民间组织和社工人员,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备受尊敬。

鉴于中国国情和当前民间组织发展的现实状况,目前国家应首先加大对各类公益性、服务类民间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和完善社区服务机构设施,从事社区服务事业,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和支持。在政府财力允许的地方,可通过政府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的形式,将一些社区公共服务事务,如社区卫生医疗、居家养老等事项交给有资质的民间组织承担,政府则负责对其运作进行监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不仅可降低政府直接社会管理的成本,提升服务效能,而且能使民间组织获得发展的资源和空间,引导社会自治能力的深化和提高,而得到最大实惠的是享受到高质丰富的社区服务的居民,可谓三赢。

2.加快专业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社工人才培养,二是志愿者队伍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区服务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服务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是必然趋势。为了做好中国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培养一支文化素养高、有专业技能的、对社区工作充满激情的工作者队伍。当前中国绝大部分社区,由于体制和专业社工人才的缺乏,社区服务工作主要由街道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承担,而这些人员中的大部分不具备相关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满足居民需求。根据香港发展社工和社区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中国应加大专业社工队伍的培养,积极推进社区服务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除要加大专业社工人才培养、提高社工的待遇外,政府应逐步建立完善有关社会工作制度体系,设立类似香港社工注册局一样的机构来专门对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注册、认证、工作评估等,统一管理不断壮大的社工队伍。

第9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范文

一、内蒙古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社区公共服务是社区服务主体。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为了满足社区的公共需求,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的以公共物品为内容的社会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的主体是政府、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的目标是满足社区公共需求,社区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是提供公共物品,社区公共服务的理念是以社区居民为本,社区公共服务的属性是社会公共服务。

2000年9月,党委、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内党办[2000]28号),自治区民政厅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包头市昆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进行社区建设工作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总结经验,并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和《关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内党发[2008]18号),紧紧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取得初步进展。2008年以来,全区各级财政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2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社区建设。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城镇社区居委会达2101个,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04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72个,社区文化服务站1118个,办公、活动场所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达1020个。截至2011年末,全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32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25个,比上年增加79个。形成了以街道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多种服务组织和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基础的服务网络。

二是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各地采取选取、公开招考、居民选举产生和聘用等方式,充实和优化了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居民走上社区工作岗位。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17199人,注册登记和备案的志愿者人数达10万人。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例,从2008年起,连续3年向社会公开招聘178名大学生充实到社区工作。自2008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3200余人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210人获得国家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2011年度,呼和浩特市举办并评选出呼和浩特地区优秀志愿者候选人21名、优秀志愿者组织候选单位11个、优秀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单位候选单位5个,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补充作用。

三是社区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得到拓展。服务对象已从传统民政对象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逐步扩展到全体社区居民及社区内的一些机构;服务内容从社会救助延伸到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治安、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政府信息咨询、图书阅览等便民利民服务。2012年9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落凤街社区打造社区为民服务新品牌——“四点半托管中心”,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管理难、家长接送放心难的问题。

四是社区服务形式不断创新。如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设施服务和互助服务相结合等。社区服务方式、方法得到改进,方便便捷的生活服务圈开始出现,社区邮政缴费一站通业务、社区服务热线、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网络服务平台等新型服务方式日趋显现。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530个社区实现了三级联网,469个社区基本建成了综合性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2011年11月15日,由呼和浩特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平台提供的呼和浩特市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中心正式启动。此外,一号通8989966社区综合服务热线、一键通居家养老智能求救求助呼叫系统、电子保姆和福源300等服务方式进驻呼和浩特四大区。

目前,内蒙古有4个区、8个街道办事处、13个社区居委会被中央有关部委授予“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31个社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和谐社区”荣誉称号。

二、内蒙古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欠缺

政府主导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了社区服务的“行政化”色彩。各地居委会干部普遍反映,他们工作的重心不在社区服务方面,而是承担区、街政府分派的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其工作的重心向行政工作倾斜,演变为政府深入社区的一条“腿”,而不是居民自治的“头”。例如,兴康社区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试点社区,每年应付来自市、区、街政府的观摩、视察、指导、评比检查,任务过多,负担过重,社区居委会与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混淆,基本上成了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扭曲了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象。社区规模偏大,社区管理缺位。再以兴康社区为例,社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社区总户数有2758户、总人口7224人,驻区单位6家,商业网点187个,从事社区工作干部只有8人,公益性工作岗位7人。由于社区规模偏大,社区管理人员相对偏少,给社区管理和服务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

(二)社区公共服务缺乏相应资金支持

在我国,绝大部分的社区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区公共服务的推进将受制于资金的缺乏而难以得到迅速发展。从社区办公经费来看,呼和浩特市各社区平均每年的办公经费只有1.5万元。而在加强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将受到严重影响。从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来看,在呼和浩特市,社区干部实行事业编制,和同一级别的公务员月薪相差1000元左右,社区民生志愿者的工资只有1180元。没有相应的待遇不能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更无法吸引专业人才进入这个领域。从“权随事走,费随事转”的落实情况来看,目前各职能部门通过街道相关部门把工作推向居委会,但只派任务不给钱,存在敷衍了事、应付差事,“有事无费,有责无权”的现象。

(三)社区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脱节

根据2011年4月,前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在全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仍有12%的社区租借或没有办公服务场所,52%的社区办公和居民服务场所没有达到300平方米。从全国范围来看,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缺口达49.19%。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从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区管理模式看,政府是社区服务的主导者,不论从横向联系还是从纵向联系看,政府都位于社区服务体系的中心,形成了“一元化”的管理体系。为了达标、出政绩、造亮点,社区服务项目的确立大多由政府根据工作的需要而不是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设立。而一些居民群众急需要办的项目往往因其“小”、不易“出彩”而得不到及时办理,导致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脱节,产生政府管理与居民需要的矛盾。以桥华社区文化建设为例,大多是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主持、主管、主导。很多居民并不知道社区开展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再者,社区活动大多不是自主开展的,基本上是形式的需要,并不是居民自发组织或按照居民需求开展的。

(四)社区服务队伍需进一步加强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的服务需求为导向,把居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目前,一些社区从硬件设施到位程度来衡量社区服务水平,一些服务设施条件差的社区存在着无所作为,没有从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办好事的角度去考虑和工作,缺乏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意识。社区人员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效率不够理想。以社区志愿者为例,社区志愿者在具体的活动中,存在盲目活动、重复活动的现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方式比较雷同,导致活动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低,而且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社区服务的水平。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不同程度存在着年龄结构老化,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偏低,学历层次整体不高等问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偏少,社会工作人员兼职现象比较普遍。以社区妇联干部为例,很多社区妇联主席同时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职务,时间、精力难以集中,造成工作被动应付。另外,一些年轻妇联干部虽然受过良好教育,但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妇联工作效率不高。

三、加快内蒙古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社区又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稳则社会稳,社区安则社会安。针对内蒙古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起到对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指导作用。

(一)推动社区居委会职能归位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的任务是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强化社区居委会的服务职能,也就是社区居委会角色回归本位的问题。现阶段必须切实明确社区职责,对社区承担的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梳理,严格实行行政事务进社区“准入制”。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不必进社区和可进可不进社区的,一律不得进入社区;对于必须进入社区的,一律实行“准入制”。在批准行政事务进社区的同时,按照“权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明确工作经费的数额、拨付期限等具体事项。对于未经批准而进入社区的工作,社区居委会可以拒绝承担。

合理设计社区规模。根据城市发展变化,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优化社区布局,加强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建设。推进社区管理体制,可以成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方式支付费用,社区居委会则主要开展居民自治活动和居民服务工作。

(二)加大社区经费投入

为顺利推进社区公共服务,把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政府财政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每年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补助、社区服务工作经费支出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项目补助。采取提高社区工作者报酬,完善各项社会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还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及约束机制,激发社区管理人员积极性。同时,严格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拨付专项资费,不能再占用居委会的工作经费。

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筹集机制。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各方给予赞助支持,社区服务设施的有偿服务收费为补充的社区服务发展资金筹集机制,变单一渠道为多方筹集资金渠道。争取驻区单位的支持,鼓励社会各方面以资金、设备、房产、信息、劳务、技术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项目,通过高质量的社区服务赢得社会的支持。

(三)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前提,拓展社区公共服务领域

解决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提供不对称的问题,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重视居民要求,不断探索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内容及形式。优化社区服务内容,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社区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规范便利,建立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为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需要,为居民提供周全周到的服务,探索多样化的服务形式,通过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社区共享共建与政府支持相结合,专业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面向老年、鳏寡孤独残等弱势群体和特困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就业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等,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和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法律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美化社区环境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等。切实改变政府职能,鼓励和支持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基本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服务队伍。

鼓励社区服务人员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现有的社区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政府部门要通过表彰、奖励、优先录用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公务员队伍等各种激励手段,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通过社区居民评议、拉票选举、表决等民生化手段,让优秀人才留下来,对工作不尽职者及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