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核算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现行财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核算工作模式不尽科学
现行一般单位(公司、学校)都设置财务核算中心机构,实行自体一级核算模式,来处理各单位(公司、学校)账务管理,教学、科研、后勤产业等方面的财务核算工作,同时要求核算工作人员能独立和全面地完善审核业务。在具体工作中,做凭证工作,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每一张原始凭证都要做成记账凭证,财政支付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化、明细化,学校对外交流、培训、合作办学的项目在不断增加,这样要求做账的科目和内容就会增加很多,对应的科目都必须在对应项目中支,使得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是每个月财务核算部门能按时、准确地将票据做成记账凭证,生成报表,能满足校内各部门对经费核算、财务信息需要的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统一性;充分考虑在接受各级各类部门检查中、数据统计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认真核对,使现金、银行和财政支付的余额一致,做到做账准确,账实相符。
2、核算服务与核算监督职能定位模糊
随着市场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多渠道来源科研经费与资金使核算经费也呈现出多元化模式。原有财务数据存在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在财务清算的基础上和核算过程中,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难以预计的矛盾,如核算人员拒绝支付与费用支持请求会经常发生冲突,结合数据形成的历史原因认真分析,按新制度将数据尽可能合理地并入新设置的适当的财务核算中。合理、妥善的处理和化解核算服务是工作关键点。在广大的核算人员心中是监督严一点,还是核算服务好一点都很难准确的定位。
二、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1、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是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企业应该在其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核算方式,收付实现制以及责权发生制等均有其各自的优越性,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及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此外,企业还应该做好其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销售成本的核算工作以及存货和材料采购的成本核算工作等,将企业独特的特点与企业相关的财务法规相结合,制定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2、完善企业各项收支的项目管理工作
完善企业各项收支的项目管理工作是提高我国起来会计核算有效性的基础。个人认为,企业的账目之所以含混不清、企业的核算之所以取不到应有的成效,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便来自于企业项目管理的不完善,其财务人员无法清晰的辨明项目的成本应该归于何方,而企业的管理者也因为项目的纷繁复杂而难以进行有效的归类,这便导致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模糊和低效。所以,完善企业各项收支的项目管理,才有助于财务人员理清项目,从而对项目进行有效、科学的核算及控制。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会计基础工作要规范化,广大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十分关键。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大财务人员应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要求财务人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使他们主动学习,领会会计职业道德内涵,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加强宣传和培训,使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成为财会人员的自觉行动。二是要不断加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理论学习,使其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各单位领导和财会部门要重视财会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建立考核制度,使其能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核算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是优化财务核算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高素质人员必须具备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高超的沟通技巧与应变能力。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有机的结合,相对核算中心合同制编制人员较多现状,对于业务娴熟、工作态度良好,踏踏实实为师生服务的员工,在校内转岗时给予优先考虑。在保证核算中心报销工作稳定运行和人心和谐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公平考核标准与实施细则,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每月定期公布业务量最多与差错率最高人员名单,每月评选优秀者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干部提拔时加大“倾斜”力度,充分调动核算人员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有效促进自身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使年轻核算人员对职业生涯有准确、光明的定位。
关键词:气象单位 财务核算中心 集中核算
近些年来,为了更好的对自身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我国的很多气象单位都建立起财务核算中心,并开展集中核算。早在2000 年起,我国的气象部门便开始进行关于集中核算方面的探索,并经常长期的实践,获得较好的效果。从而达到有效的规范核算,实现实时监督等目的,推动了我国预算的改革。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也发现,气象单位集中核算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气象单位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很多气象单位都存在对集中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很多单位的领导并不重视集中核算工作,核算之前,大多采用的是单位领导“一支笔”签报的方式。实行集中核算之后,很多单位的领导在签字之后,对于数额较大的大额资金,还需要核算中心的领导签字,并经过主办会计的审核通过之后才能报销。所以,一些气象单位的领导便认为核算
中心全权负责各种会计日常核算以及各种支付,而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各种会计工作。对于出现的各种财务方面的问题,单位也不需要再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便不再对单位的财务工作予以重视,管理力度下降,监督不到位。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
气象单位实行集中核算之后,核算中心便开始负责规范各种会计基础工作,但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通常情况下并不会直接参与到各种被单位的具体经济活动过程中,因此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因此,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多气象单位的集中核算工作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极大的影响到会计反映和监督效果。于是,核算中心会计在对各被单位的支出进行审核的时候,所能发挥的作用便非常有限。例如,核算中心只能对票据的填写格式和内容的完整性等进行较为初步的审核,或者简单的审核经办人和
相关领导的签字等。但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工作却无能为力,例如无法审核被单位对各种原始凭证的隐匿和篡改情况,以及无法识别利用现金交易来隐匿各种经济业务事实情况等。所以说,在集中核算模式下,工作人员虽然拥有了“自由身份”,但也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被所单位所孤立,无法全面深入的掌握被单位各种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更无法实现有效的监督。
(三)管理职能的削弱
会计是气象单位整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对外具有报告作用,对内发挥监督职能,并应当具有管理职能。但在集中核算模式下,一些气象单位因为过分追求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而导致管理职能的削弱。集中核算会分离工作人员和各气象单位,较为注重外部监督职能于是导致管理职能的弱化。但是,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气象单位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职能的弱化,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完善气象单位集中核算的措施分析
(一)提高认识水平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很多气象单位都存在对集中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因此,为了完善气象单位集中核算,首先需要提高广大气象单位的对集中核算的认识水平。各单位的领导以及财务工作人要充分认识到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并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清楚的认识到时展对企业财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实行集中核算的必要性。从而建立起完善的集中核算体系。并充分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提高法律意识和大局意识,对核算中心的立足点和工作出发点进行准确的定位。
(二)责任分工明确
集中核算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和问题,因此,为了完善气象单位集中核算,需要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上文我们也分析到,集中核算模式下,一些气象单位因为过分追求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导致管理职能的削弱。因此,首先要处理好管理方面的矛盾问题,各个单位积极的行的起来,从大局出发,对财务管理职责予以明确。其次,处理好 主管部门和核算中心,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合理改造财务标准
完善气象单位集中核算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改造财务标准。通过制定严格明确的标准,
合理规范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提高大家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避免各种违法违纪情况的出现。并有利于提高气象单位整体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单位财务工作水平的稳步提高。尤其在财务开支标准以及监管方面,要制定明确的财务标准,对不同工作岗位的标准予以细化。
三、结束语
很多气象单位都建立起财务核算中心,开展集中核算,是气象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向国家财政体制改革靠拢的良好表现。但是,针对集中核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需要广大财务工作者积极探讨并加以解决。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通过合理改造财务标准等方式,可以实现 气象单位集中核算的不段完善。相信,经过财务人员的不懈努力,集中核算还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梅,吕潇颖,肖雪,等.大型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
一、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缺乏相应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在长期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对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清查和报损等相关的管理机制。在采购计划实施工程中,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导致单位盲目和重复购置,同时缺乏相应的有效管理约束机制;在采购任务完成以后,对物品不行认真验收,保管不善、有账无物和账物不符等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事业单位和国家遭受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2、在财务管理工程中,核算混乱。会计在财会核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财务的收支好和管理水平。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多数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核算工作没有秩序的状态,对事业单位财会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和困难,影响着财务工作的成效。有些事业单位为了减少财政支出,精兵简政,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一人多岗的局面,既要负责核算,又要负责保管,违反了要工作要合理分离的规定,不仅降低了实际工作中的效率,而且增加了财务工作核算失误的风险;还有些单位为了蝇头小利,在进行财会核算时,违反相关规定,没有进行正常的监督和管理,扰乱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秩序,给事业单位造成损失。
3、事业单位管理专业素质低下。在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亟待提高。有的事业单位招聘的管理人员是从其他的本门提拔上来的,以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财务管理和计算的培训,相关的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对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还有的事业单位因为工作任务繁重,对相关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培训不及时和不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专业技术和水平不能适应单位发展壮大的需要。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己的责任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工作动力,在加上频繁的人事调动,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就要熟悉新的业务,使得财务管理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对财力管理和监督是一种约束和捆绑。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措施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事业单位从事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在事业单位中,相关的财会人员,无论职位大小,年龄大小,都要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制定颁布的财务法规,财经法律以及国家的会计的有关制度,国家对事业单位管理的政策,不断提高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的核算素质、管理素质和经营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要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特点,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化道德水平,做到爱岗敬业。还要培养他们诚实守信、依法办事和廉洁自律等的能力,做到严谨务实,不断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互动交流会,从中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竞争力。
2、完善财务核算管理制度,不断发挥效能。事业单位领导要完善和健全财务核算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要把财务管理工作当作重点任务来抓,开发创新思路,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级财务管理人员要团结一致,解放思想,要合理判断单位的设计支出,注意开源节流,做到不超支。事业单位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制约机制,加强管理和控制,对每项资金的支出要进行认真审核,在确定真实合法有效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支出。要不断完善财务预结算管理制度、内部审查监督制度、报账员培训制度和相应的业绩考核奖惩制度等,可以保证事业单位相关的政策措施能够很好的落??。
3、要合理有效的处理事业单位的支出关系。在具体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中,现实中事业单位的开支标准与多项的实际支出有一定的不符合差距,如何在有效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把钢用在刀刃上,又能处理好单位的报账销账任务,不断推进各项事务的正常开展,是每个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严禁超出预算,对于超出的不得进行报账;要统一事业单位制度具体开支的标准和制度,规范他们处理财政核算工作的依据,保证财务核算和管理的事务顺利进行。
【关键字】高校 会计核算 改革
前言:近年来,我国政府接连下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指导高校财务核算报销改革的文件,这也使得我国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呈现出规范化、信息化以及科学化的发展势头,而为了保证我国高校财务核算报销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高校财务核算报销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相关研究,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高校财务核算报销改革后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在改革后得到了不俗的发展,但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仍旧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为此笔者将对我国当下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进行论述。
1.1财务报销工作量大
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中,物资采购业务占据所有报销工作的70%,而由于高校物资采购大多采用分散采购的模式,这就在客观上增加了高校财务核算报销部门的工作量,造成了高校财务报销票据繁多、工作繁重的现状,使得高校财务人力资源产生了严重的浪费。此外,这种分散采购的模式还使得很多高校出现了合同与发票真实,但经济业务不实的现象,最终引发了高校物资采购方面的腐败问题,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1.2部门间协调性差
虽然很多高校在自身的财务核算报销改革中实现了信息化的财务核算报销,但很多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与财务管理系统存在协调性差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使得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往往存在着信息传递速度慢的问题,降低了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的效率。
1.3传统的工作模式制度难以满足日益剧增的工作量
由于我国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本身存在着业务量较大的问题,这就使得财务人员往往需要每天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报销业务,并需要保证业务处理的真实、合法以及完整,这种工作现状对财务人员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工作量的繁重也很容易造成财务人员工作态度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予以重视。
2、解决我国高校财务核算报销问题的对策
上文中我们对高校财务核算报销改革后仍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笔者将在下文中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2.1实现物质集中采购
为了解决高校分散采购模式所造成的财务核算报销工作量大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开发高校互联网物资采购管理平台,实现物资的集中采购与高校财务管理的较好融合。在高校互联网物资采购管理平台的开发中,高校需要成立物资采购中心,负责平台所收集的物资采购需求,并通过送货上门的措施实现物资的零库存,这样就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的业务量,节约高校自身的财务人类资源与财务费用。
2.2加强高校各部门沟通
为了解决高校部门间协调性差所引发的财务核算报销问题,高校需要加强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保证各部门之间能够进行灵活、高效的沟通,这样就能够在保证业务信息时效性的同时,提高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的效率。此外,高校还用通过自身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服务号等宣传平台,对财务报销的要求等信息进行宣传,以此实现高校师生与财务人员的较好沟通,保证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的较好展开。
2.3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为了解决我国当下高校财务人员素质较差的问题,高校应定期开展财务人员的培训,杜绝因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足所引发的“报销难,报销慢”等问题的发生。此外,高校还应增加自身财务人员的配置,一次降低自身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这样就能降低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的压力,提高工作质量,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采用招聘编制外财务工作者的方式,在这种方式的应用中高校能够从编外财务工作者中挑选技术过硬的人才进行吸纳,这就能够保证编外财务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推动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校财务核算报销工作在国家文件指导下的改革中得到了较为不俗的发展,但其本身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为此我国高校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策略解决自身财务核算报销问题,并以此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言文,崔丽平.高校财务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1,17:93-95.
关键词: 财务制度财务核算 工程结算收入工程造价工程结算成本工程费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施工企业的规模不一,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核算不清晰,不能更有效地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重点和核心是如何加强财务管理,而财务核算则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财务核算工作。
一、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据统计过于笼统。会计核算首要工作在于数据统计,事先统计、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准确,关系到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能否实现精准。一个项目,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他涉及到多项成本开支,如工程项目产值、施工机械利用支出、财产物资消耗、人力劳动消耗及其他各项动力消耗等,对工程项目是实施较为完备、准确的成本预算,如全面计算项目预算总价、总价分解后单价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财会部门将有根据地进行成本核算以及全面会计核算。但由于成本开支较多,财务人员对施工具体项目各项费用分类和归集时,很难做到完全准确,数据统计无法保证具体、准确,会计核算即缺少确切的依据,工程项目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等成本则难以统计清楚,进而对施工项目节约成本费用产生不良影响。
2、财务核算工作脱节。由于国家对建筑企业采取资质管理的方式,不具备相关资质就无法承揽工程,一些规模较小的施工企业就采取挂靠的方式,借鸡生蛋,致使财务核算不完整,挂靠企业不设置相关账薄、财务人员,或只设置流水账,由有资质的企业代为核算。挂靠企业为了隐匿利润,不将真实的业务记录交于核算企业,核算企业只就持有的部分业务记录进行核算,致使核算脱节,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3、工程结算收入不实,少计、晚计。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结算工程收入,但是由于发包方没有按期支付工程进度款,致使施工企业不按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收入,不计工程收入。建设单位支付工程进度款时,施工企业可能存在相关成本发票尚未取得的情况,为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施工企业通常按工程成本的账面金额,结转工程结算收入,使工程结算收入不真实。
4、工程结算成本虚增,财务无法确认其合理性
(1)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有的工程项目的建筑材料采取建设单位提供的方式,由于项目建设工期长,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频繁,财务部门很难进行核实,于是建设单位就利用财务基础数据核实的难度提高材料成本,进而提高工程成本。
(2)对于工程项目的一些临时工程、临时设施一般实行总价承包合同方式,工程决算时,大部分临时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就已经拆除,财务部门只能根据相关的月报表进行核算,可能会产生利用支付补助费等方式提高临时工程的成本。
(3)工程项目完工后,迟迟不进行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无形中增大人工成本及管理费成本,进而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还有些工程结算后,不开具正式发票,而是以工程决算书入账,使成本列支不充分。
(4)费用列支混乱。将应计入期间费用的经济业务列入工程成本,不同工程成本间的工程费用混淆,人为因素较大,影响工程项目的损益。
5、施工企业偷漏税问题严重。外埠的施工企业在工程结束后一走了之,偷逃税款;本地的施工企业纳税意识差,只有在税务检查时,查点补点,能拖则拖;工程项目资金不到位问题严重,建设单位拖欠税款、材料款及其他款项,只有在发包方支付工程进度款时,才缴纳税款,开具发票。
二、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核算的建议
1、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加强工程施工的控制
要想提高施工企业的核算质量,必须抓好项目部数据的准确性,目前由于项目部条件的艰苦性,难以吸引较高素质的核算员,我们可以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法,提高统计员(或核算员)的素质。要教育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会计制度,遵守会计原则,规范会计核算,实事求是的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加强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控制工程造价
为了能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使结算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结算纠纷,可采用委托社会中介咨询机构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查。这样既能维护双方各自的经济利益,又能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价款,控制工程造价。为了把好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关,重点审查施工工程量、材料用量及价差,审查各项费用的计取、审查附属工程的合理性,使工程造价的构成真实,工程成本的入账依据充分。
3、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算工程款
施工企业与建设企业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工程价款的结算,应根据国家有关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结合当地的有关规定具体确定,结算工程款,确认工程结算收入。
4、工程项目完工后的考核,项目完工后,应对工程毛利率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前一个项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员,机构转入另一个项目。完工后,在账目不清,遗留问题不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人员机械转入新项目,几个项目下来,遗留问题一大堆。因此,必须落实项目责任,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
(1)项目工程总收入,应以对建设企业签认的工程价款结算单为准。没有得到建设企业签认的有效凭证,不得以收入入账。在建工程全部列入实际成本,不得留有余额。核对与建设企业的往来,对预收和应收工程款,必须与建设企业核对一致,防止在预收,应收工程款,在建工程等科目中隐藏问题。
(2)各种材料,要求做到工完料清,没有库存。对没有用完的材料,由项目部作价处理,损益列入成本。无法处理的也由项目部承担成本。
(3)分包工程,按合同清算,弄清每个工程合同的完成总价、已收到的结算款、尚未收到的结算款,对超过合同金额的付款必须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对尚未收到的结算款,与建设单位制定结款计划,原则上由项目经理负责结款。
(4)清理各种往来款项。由于资金紧张和市场机制的不规范,在工程款结算、材料购买、机械修理及内部借款等方面相互拖欠情况经常发生,不能借了现金或支票,长时间不报销,不能白条顶库存现金,要及时清理内部单位和人员借款。对于外部单位的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防止坏帐,能清理的要及时清理,不能清理的,落实到责任人员进行清理,防止成本开支不及时入账,在往来等科目中蕴藏的情况发生。
关键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财务核算 问题 对策
此前,我国科研经费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是与其他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差异。因此,我国在科研项目经费上推出了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积极展开研究,促进我国企业得到进一步创新。企业科研项目在财务核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影响着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度、质量。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一、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
在对科研经费进行编制时,由于没有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的一套完整管理体系,导致预算当中问题较多,预算结果不合理,时常出现支出与预算具有差异的情况,另外,某些项目还出现预算计划被决算代替的情况,导致项目完成之后的数额与预算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由于没有对预算支出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还会出现任意调整预算的支出结构的现象。
(二)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薄弱
科研者在研发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实际要求展开工作,立项管理较为薄弱,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不健全,对立项管理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激励与考核制度。由于项目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导致财务部门在科研经费上不能准确进行核算。由于企业对立项管理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企业科研出现经费大量流失,管理不完善,设备使用率低下的情况。
(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科研实际工作中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与配合,未能结合实际需求细化、完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做到共同合作,造成经费使用和管理混乱。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强了对经费管理制度的调整,但是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过于笼统,缺乏自主灵活性,导致可操作性欠佳,可用性不大,执行力度不强,从而造成科研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四)企业研发项目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
当前,在科研项目实践中,一般情况下企业研发项目的过程监控是由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行。但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对研发部门的制约和控制,从而使得相关管理部门对研发项目的监控过程无法得到研发部门以及研发人员的支持与配合,导致整个研发项目部门的监控过程只限于表面上的形式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企业科研项目中财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一)科研项目经费核算体系不规范
由于企业对经费核算体系没有全面的认知,企业科研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制度研究不透彻,认识不足,导致在科研经费核算中漏洞颇多,简单的核算也变得较为复杂化。如此一来,财务部门根本无法正常跟进科研项目,也无法界定经费的支出,只需要提供凭证,即可办理报销。因此,经费使用范围扩大化,造成超标超范围的支出,资金使用效益整体拉低。
(二)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
由于部门之前缺少沟通性,企业研发部门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的范围认识还不够全面,财务人员的认识对研发经费开支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细致的操作。另外,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导致企业科研人员没有参考标准。
(三)企业领导对科研项目财务核算不重视
企业上层领导没有重视其相关问题,目前,从我国趋势来看,研发已成为企业的主体,但是还有很多领导不了解其重要性。部门之间严重缺乏沟通性,相关工作人员在申请经费时,研发部门认为申请经费统计是财务部的事,而财务部只看依据凭证进行核算,研发部没有在相关系统中进行准确核算,又说是研发部门的事。这样一来两者之间不协调,导致经费统计难以实行。
三、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的对策与措施
(一)财务核算方面的改进
第一,完善企业研发项目经费核算的管理制度,更好地认识科研经费的概念,使科研经费得到科学合理的统计与核算。由于科研项目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其他生产项目具有差异性。因此,需要明确科研项目发生的费用,并对其进行正确的核算。促进企业科研项目的展开,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第二,为进一步改进科研核算方法,需要合理有效地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其部门对科研经费支出的范围以及核算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完善的核算方法,使其能单独完成相关工作内容。
第三,为加强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科研部门在科研工作上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最终都要体现在一张原始凭证上。然而,财务部门不懂专业知识,只有依靠科研部门提供的凭证进行归类入账。如果科研部门提供的数据或凭证不准确,就会使得财务部门研发经费核算不准确,无法正确入账。因此,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对接的环节至关重要,不仅要规范,还要能协调运作,让两个部门减少信息沟通的障碍。
第四,企业对研发经费的核算,必须符合财政部、当地财政部门的规定。首先,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并按照研发项目或者承担研发任务的单位,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其次,对技术要求高、投资数额大、单个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研发项目,或者研发力量集中在集团公司、由其统筹管理集团研发活动的,企业可以在所属全资及控股企业范围内集中使用研发费用。再次,企业可以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根据研发计划及资金需求,提前安排资金,确保研发资金的需要。最后,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根据以上规定,进一步加强企业对研发经费的正确核算。
(二)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
第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好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并详细安排各项项目费用的支出,确保经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于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应详细报销设备,并罗列出不同设备的型号、数量、种类,所需材料等,最后再经过采购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相互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费用预算。
第二,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提供科研项目的内容、周期、参与人员以及科研项目所要用到的相关设备、经费预算等,为企业科研项目提供更好的经费预算依据,保证科研项目启动后产生的一系列费用,能正确预算。
第三,企业实施科研项目时,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如要享受税前扣除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国税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以及当地财税部门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是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其目的在于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行为以及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高新企业必需符合科技部财政部国税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可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否则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促使企业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
第四,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如果科研经费预算做出重大的调整,企业相关人员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提交汇报。完善相关制度,让科研工作人员明确经费管理中的责任权利。企业相关人员凡是涉及到资金管理、资金核算等方面的问题,都应当积极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使其得到沟通和协调。另外,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避免浪费情况的出现。这样一来,上级部门既可以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又能进一步的在检查监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在企业研发管理中,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核算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企业应当加强团队意识,强化各职能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预算、成本核算以及经费结算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使科研项目能更进一步规范化,为企业科研工作顺利展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萍.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及财务核算若干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34):152-152.
[2]陈卓.浅谈企业国拨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J].财经界,2013,(4):100-101.
一、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内涵
建筑企业的财务集中核算就是要在集团式的建筑企业内部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中心,由财务核算中心来实现对集团各独立单位的财务核算业务的统一化管理。并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的原则,在建筑企业下属单位独立行使其财务权利主体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分户财务集中核算。而在建筑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这样的核算方式使得下属单位的记账业务被分担,顺势将下属单位的会计与财务分离,并且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得到强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因此,通过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内涵可以看出,现代的财务集中核算机制已经实现了会计执行与决策、审批与监督、存放于形成单位的三者分离的现状。
二、建筑企业财务现状
所谓建筑企业通常就是指以包揽工程,承包建筑业务来获得经济利益的企业。因此,建筑企业的工作客体一般是水泥、钢筋、混凝土等一些不动产,而主要工作内容一般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拆除等有关活动。因此,其独特的工作性质给建筑企业财务造成了一些困扰。
1.市场竞争大
在当前经济不断的发展和刺激下,许多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行业饱和度也随之增长。过高的饱和度使得建筑企业盈利降低,一些建筑企业为了提高利益而使用廉价不达标的材料,降低了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从而导致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2.经营成本过大
建筑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其在作业时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在完工前是无法获得回报的,而一项建筑工程从工程信息的取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历经的时间短则几月,长则数年。所产生的经营成本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3.信誉缺失
对于通过招标方式而取得项目资格的建筑企业来说,信誉是极其重要的,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建筑行业运行环境的变化,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不信任日益加剧,甚至出现了应收帐款、垫付资金无法收回等情况。这种信誉缺失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
4.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的建筑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即使在形式上变成了公司制,并设置了经理、董事会、监事会。表面上形成了三权分立的局面,实际上产权不明、权责不明等现象依旧存在。这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机构权责分配,使得制约机制形同虚设。降低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建筑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
建筑企业为了使得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甚至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保证工程的质量,重视及优化自身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采用财务集中核算。财务集中核算的优点不言而喻,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债权债务变成坏账
建筑企业往往有许多债权债务清理的问题,包括结算款工作滞后、应收帐款回收滞后等。这部分的问题使得企业的资产及损益的真实性下降。部分工程款被记入坏账,也造成了建筑企业资产出现虚增或虚减,影响了建筑企业的资产管理。
2.物资核算与管理脱节
建筑企业的核算中心将物资的使用情况以及剩余物资反映在账面上,但由于物资的实际运用情况以及剩余物资占有分配等情况是属于下属项目部管理,这样的信息不对称,给盘点核算物资的人员带来了不便,很容易造成实际物资数量与帐面物资数量出现脱节的情况。
3.专业财务人员的缺乏
许多建筑企业都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对自身企业的重要性,使得企业对财务方面产生疏忽,没有聘请专业的财务核算人员或者团队进行处理,很容易在财务核算问题上出现纰漏。同时,一些建筑企业虽然有专业的财务核算人员,但由于不够重视,没有定时的对财务核算人员进行针对性以及时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组织财务核算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技能培训,导致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效率也得不到提升。
4.工作内容繁重
如今,建筑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所采取的模式都是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使得企业自身可支配的资金大打折扣,并且每次使用资金都必须上报,繁琐的流程以及较长的审批时间使得下属企业的积极性降低。同时,下属企业任何事情都得上报,上级核算部门对事情都得审核,从而加大了上级核算部门的负担,并且所有的支出与收入都要逐级的上划或下拨,资金在途时间较长,资金流量也较大。
5.财务核算监督漏洞
目前,我国还未能形成一个针对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监督的体系,对建筑企业核算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并不完整。因此,财务核算人员在对建筑企业进行核算时,并没有相对应的具体标准。无法具体全面把关财务人员的工作导致了违纪违法的行为时常发生。
四、改善当前财务集中核算的建议
虽然当前建筑企业实施的财务集中核算模式存在着上述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是,只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用科学的方式加以整改,定能使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的科学管理制度
财务核算工作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一套科学的财务核算制度必不可少,而每个建筑企业所处的环境都是特殊的。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特点来制定相适应的制度。
2.健全成本管控制度
首先,建筑企业在项目工程开始前应做好成本的核算,要求各项目部门制定成本分析表,以便于后期对成本的消耗进行分析,如实际的消耗与预算出现了偏差,应及时上报调整;其次,应不定期检查成本消耗情况,尽量尽早断绝成本偏差的风险;最后,在项目工程竣工后,应对剩余成本进行验收及处理。
3.采用专门的财务核算人员
财务核算人员基本都是财务核算中心指定的,其工作内容就是与项目相关的日常报账及支出,并对经济业务进行监督。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财务核算人员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对财务核算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财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修养。这样有助于提高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纰漏的出现。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所需的资金量大,工程项目很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因此,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很有必要。而预算的编制则要坚持以企业的目标和利润为前提,根据实际情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编制。
5.从核算型会计转向管理型会计
如今的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核算了,还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加强对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及事后的信息反馈工作。因此,会计职能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应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转变成为能够适应当代潮流的管理型会计。
【关键词】工会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核算
一、引言
近年来,基层的管理工作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工会的管理工作不断被细分,也正是在重视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发现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没有被妥善解决,反而会引起其他一系列问题,进而产生蝴蝶效应,影响工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会计预算与核算存在的问题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毕竟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与组织机构内部的裙带关系现象还很普遍。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从内部的制度上入手,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的监管力度。
二、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会计预算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1.预算功能无法发挥
工会的财务预算不仅发挥着控制工会财务收支计划的作用,同时也对工会的工作产生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说,工会管理者可以根据财务预算来掌握工会过去的工作状态,同时对未来的工作状态进行管理与控制。但是在实际的财务预算工作进行中,会计人员往往对这一项工作并不重视,更不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工会财务预算工作,预算工作往往都是为了敷衍管理者而进行的,不仅照抄照搬现象频发,同时也经常出现预算与实际不符的现象,这导致工会的会计预算功能无法有效发挥。
2.核算制度不够严谨
基层工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实际工作中,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对核算工作的要求并不高,虽然有一定的专门针对基层工会内部财务核算的专门制度,但是核算制度并不严谨,尤其是在责任制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导致财务核算过程中经常出现假账、烂账,而且很难找到问题的根源。
3.资金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性
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保证资金与资产安全,但是基层工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安全性却非常欠缺,现金支付形式仍然是财务支付的主要形式,实报实销的过程中,也仍然有许多人员出具的发票与报销内容不符,不仅导致会计审查工作困难重重,非法骗取资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4.会计信息与事实不符
会计信息真实有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但事实上,由于基层工会的财务工作人员一般都是由其他部门的财务人员兼职。因此,实际记账与走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帮助他人刷卡套现的现象,这又为工会的财务会计预算与核算过程中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
三、解决基层工会财务管理会计预算与核算问题的措施
1.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监管
提升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监督,从而保证财务预算功能的有效发挥。财务工作者在对基层工会的财务预算进行估算的过程中,不仅要参考前几年工会财务账务的数据,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一年甚至几年基层工会的财务状况。其次要借鉴整个企业或组织机构的发展战略目标,财务管理者更要加强监督,杜绝敷衍、抄袭现象的发生。
2.完善财务核算机制
首先要确立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基层工会财务核算机制,该机制不仅要遵循基本的会计准则与原则。其次要符合整体财务目标,尤其是在责任机制上要进行进一步完善,真正的做到有奖有罚、奖惩分明,从而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够迅速找到问题根源,进而从根本上杜绝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3.提高资金管理制度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不仅要提升基层工会的资金管理制度的安全性,对于整个工会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预算与核算等多个方面,都要提升其安全性,尽量减少现金支付方式的使用,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如果出现报销内容与发票内容不符的现象,要及时的追根溯源,对相关财务人员工作的疏忽进行惩戒,如果有存在欺诈或以非法途径骗取工会资金或资产的情况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进而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保证资金与资产安全。
4.建立会计信息监管制度
保证基层工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要建立有针对性的会计信息监管制度,除了工会的财务管理者要定期对会计信息进行核实以外,其他相关的财务部门也有权对基层工会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查。另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而负责人员可以民主选举工会内部人员,这样负责人员不仅了解工会工作内容与财务关系,同时也能够最直观的发现会计信息中出现的问题。在人员配置上,也应该减少会计人员兼职的现象,从而将很多会计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总结
事实上,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会计预算与审核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包括本文中所阐述的几点,而且财务预算与审核制度执行力度低、费用支付依据不合理等问题也是主要问题。因此,基层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同样也应该注意提升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会计人员的任命更不能任人唯亲,为解决工会财务问题奠定人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玉婷.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问题和措施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 .
[2]张锋.浅议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
[3]甘志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点和改进对策[J].行政事I资产与财务.2013(20) .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与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促使我国企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为了确保我国企业能够在不断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与竞争实力的同时,在国际上能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就需要给予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以充分重视。而财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能够为提高企业资金运筹能力,确保企业实现协调且稳健的发展。但是,在推行这一模式的过程中,一系列阻碍因素的存在阻碍了该制度模式实施的步伐。
一、企业财务会计中推行集中核算制度所面临的阻碍新因素
(一)现有制度体系不完善,职能划分不合理
从目前集中核算模式推行的现状看,由于践行时间较短,现有制度体系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致使无法实现该项工作内容的妥善落实。现有制度并未针对财务会计管理与职能分工的落实进行具体安排,进而导致相应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极大的障碍,同时,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致使相应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凸显,整个集中核算工作开展的难度与压力较大。与此同时,职能划分存在不合理问题,集中核算模式的推行致使财务核算工作集中于单一的部门,相应工作压力随之加大,加上职责分工划分不明,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分开执行模式下信息沟通效率低,导致资金流通受阻。
(二)监管力度不足,员工积极性不高
这一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得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分属于不同职能部分,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仅承担着出纳报账的职责,虽然部门企业实行了“记账”制度,但是,内部监管力度不足致使难以实现对相应工作实施状态的有效监管,相应财务人员无法明确企业整体账务资金情况,问题丛生。同时,由于很多企业当前尚未对集中核算模式实现充分认识,致使在实际的过程中存在抵触情绪,相应的工作积极性低,对于资金使用合理性问题监控不足,致使无法实现对资金的充分利用。
(三)管理人员能力素质不足且现有技术手段滞后
从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看,相应管理人员现有能力偏低,相应管理意识理念薄弱,在实际落实工作的过程中,将重心完全放在了财务核算上,并为意识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落实完善管理工作对于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落实的重要性;知识能力素质偏低,经验匮乏,无法应用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变化形势,进而致使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在技术手段上,尚未实现信息化处理技术的完善应用,现有的技术软件无法满足当前集中核算模式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落实企业财务会计中集中核算模式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并实现职能的合理划分
为了确保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有效落实,就需要以制度体系的完善建立为基础,为各项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保障。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审批检查工作行为进行明确规定,以实现对相应行为的有效约束,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强化宣传力度,确保相关部门能够实现对制度体系的完善认识。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当前推行集中核算模式下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等问题,就需要合理划分职能,明确落实相应的职责,确保各个岗位都能够具备充分的人力资源,以提升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二)强化监管力度,强化信息沟通
为了最大程度的调动企业领导与员工的积极性,确保相应人员能够积极的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实现对自身行为的有效约束,就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权责利的协调统一来明确相应的负责人,同时,强化对审核的监管,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避免资金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以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在此基础上,要建立相应的双向沟通机制,强化信息的沟通交流,确保能够明确掌握企业资金状况,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为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奠定基础。
(三)提高人员的能力素质并更新技术手段
实现财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完善落实的基本保障便是要具备相应的人才资源,因此,针对当前相应工作人员队伍,要进一步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并落实相应法律制度宣传工作,以全面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财务会计核算质量。同时,要实现相应技术手段的进一步更新,在构建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将先进的软件应用于其中,进而通过网路系统的完善搭建来提升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