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测绘与土地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土地测绘;土地管理;测绘技术;
土地开发管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测绘管理,土地测绘技术成为土地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土地测绘与土地管理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土地测绘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测绘与土地管理的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开发管理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土地开发管理指的是对土地资源进行挖掘并且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资源的概况进行掌握,这就需要使用土地测绘技术。
1、土地测绘
土地测绘指的是应用科学技术对土地以及土地周边的附属物进行考察分析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城镇地籍调查以及耕地动态跟踪方面具体十分广泛的应用。土地测绘工作为土地的开发管理提供了所需的数据,是土地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对土地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土地开发管理
土地开发管理指的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对土地的利用目标以及土地的用途进行确定,并且运用经济、法律以及行政等相关的方法,对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之后进行适当的改造以及治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实现人们的居住环境的优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土地开发及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耕地总量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把由于建设被占用的耕地弥补上,使得土地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利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总量较大,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小,因此土地资源稀缺是当前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解决土地的供需矛盾,需要进行合理的土地开发以及管理,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土地测绘与土地开发管理之间的关系
土地测绘与土地开发管理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其中土地开发管理是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而土地测绘则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以及数据支持,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具体说来,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土地测绘所得到的各种数据资料是土地开发管理的基础。比如在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选址,选址之前需要对规划中的城市、城镇以及村庄等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在选址时各种数据的来源就是土地测绘的结果。第二,土地开发管理是土地测绘的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测绘管理是为了实现对土地的高效管理和利用,土地测绘技术为土地开发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测绘过程也是贯穿于整个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从土地开发管理项目批报到土地项目编制,再到土地勘测以及开发利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土地测绘为其提供实时的数据信息。
二、土地测绘技术的应用
土地开发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开发、土地资源的调查、土地规划与审批等,在这些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土地测绘是提供土地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土地测绘过程中,常用的测绘技术主要有四种。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以及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称为GIS,这种技术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图形以及数据库的技术来对各种地理空间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一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实现将地球表面的一些事物的空间位置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对土地的信息进行直观的显示,从而在建立土地信息系统时,可以对采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
2、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不需要直接与物体和目标进行接触,就能对物体和目标的各种特征信息进行有效掌握的一种的技术。比如电磁波的反射、辐射和发射辐射等,在土地测绘过程中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提取其中比较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为土地的开发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遥感技术的中的遥感有很多种,比如摄影、陆地、卫星导航等。根据波普性质的不同,遥感技术可以被分为很多种,比如电磁波遥感技术、声学遥感技术等。
3、全球定位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土地测绘技术,是对测绘对象进行定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土地的开发管理过程中,绝大部分都要用到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测量,从而实现对具体的测量对象的位置信息的确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还形成了一种实时的动态监控技术,即GPS-RTK技术。在土地测绘过程中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实时监控以及定位,比如出现地质灾害时,导致土地资源数据出现变化,该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的监控,从而为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
4、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将摄影测量与数字影像进行有机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技术、模式识别等多种学科理论以及方法进行测量的一种新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利用专业化的设备对土地资源进行航拍,同时利用专业化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影像的匹配,从而形成数字地图,将工程测绘工作转移到室内,有助于对土地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
土地开发与管理是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详细的掌握,而掌握各种信息的方法则是进行土地测绘。土地测绘工作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使用较多的土地测绘技术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在土地开发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这些测绘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土地开发管理的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娜仁呼.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18).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地籍测量;测绘;区别;特点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土地勘测定界适用的范围为各项目用地和土地规划、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涵盖了国土资源管理领域。土地勘测定界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审批、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及土地监察执法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土地勘测定界是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环节。
一、土地勘测定界与地籍测量的异同
(1)相同之处。两者都是土地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技术工作,都是在土地管理的实践中产生的,都有法律依据,行为结果都具有法律效力。(2)不同之处。a.“地籍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已明确。“土地勘测定界”则是新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有待进一步认识和探讨。b.“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工作上是土地产权产籍确认、登记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其成果直接用于登记发证。“土地勘测定界”在土地管理工作上是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其成果直接用于项目选址和征拨地设计及用地审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同时又是衔接确权登记的权源材料。
二、土地勘测定界与一般测绘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都应用相同的测量技术方法和采用相同的设备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表达。
(二)不同之处。1)行为主体不同:基础测绘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测绘部门,各种专业测绘的行为主体是各部门直属的专业测量队。而土地勘测定界的行为主体应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具有资质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单位根据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具体组织实施的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2)法律依据不同:基础测绘和专业测绘依据的是《测绘管理法》,基础测绘有专门的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各项专业测绘也有专门的技术标准和精度要求。而土地勘测定界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及《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3)知识结构不同:从事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人员与从事一般测绘工作的人员比较,在知识结构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人员不仅应具有一般测绘人员所具有的测绘学知识和测量技能,而且应熟知有关法律法规和用地审批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土地监察制度等,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4)内容和功能不同:a.内容不同:基础测绘的内容主要是地貌、地物的自然状况;各种专业测绘的内容不仅是自然的地物、地貌,更重要的是生产对象;土地勘测定界的内容主要是土地使用范围、界址位置、土地利用现状(即土地的权属、地类)、土地分类面积等。b.功能不同:基础测绘的功能在于提供基本控制网和基本地形图等基础资料,以满足国家和地方建设中一般性的社会需要;各种专业测绘的功能是提供各类专业图和数据等资料,以服务于各项建设或生产管理;土地勘测定界的功能是提供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和勘测定界图等资料,以满足用地审批、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及土地监察执法等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土地勘测定界的功能具有物证技术的性质。
三、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接受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须持有用地单位或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勘测定界委托书方可开展勘测定界工作。2)查阅有关文件。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3)搜集图件及勘测资料。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 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4)现场踏勘、制定技术方案。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控制点成果资料,了解项目用地范围附近的各级控制点的标石完好情况和现场的通视条件,以便制定合理的勘测技术方案。对于线形和大型项目用地还应调查了解交通和地理条件。5)实地调绘。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基本农田界线、已批准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范围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调查核实。6)勘测定界。界标的埋设与测定,测绘界址点的解析坐标。内业计算、编绘勘测定界图、面积量算。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7)提交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成果资料包括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勘测定界图;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观测记录、计算手薄。
四、土地勘测定界的特点
土地勘测定界根据其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综合性: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内容兼有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测绘三者的内容。2)专门性:是一项专门为用地审批服务而衍生出来的特殊性技术工作。3)精确性:土地勘测定界成果直接服务于用地审批工作,同时也服务于土地管理的其它工作,其精确性应与土地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的工作要求相衔接。外业严格按照《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内业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实时自检、互检,从而达到最终成果的精确性。4)及时性:土地勘测定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工程进展速度,这就要求勘测定界人员准确、及时地提交勘测定界成果,提高审批效率。5)现势性:根据《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的要求,勘测定界须“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其反映的项目用地范围内的权属和地类是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6)法律性:“土地勘测定界”的本质特征表现在它的执法性。首先它是一项由法律授权的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审批程序和登记过程中必须履行的职责,其次它的成果资料直接用于项目用地的行政管理,并且也是产权登记中产权取得方式的权源证明材料。
五、结语
土地勘测定界是地籍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确权依据;土地勘测定界是地产评估、土地监察执法的科学依据。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用地和地籍等各业务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实行项目用地的依法报批做好建设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这对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土地审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波.浅谈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J].魅力中国,2009(25).
[2]薛梦烨.浅谈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3).
[3]张菲,金芳芳,黄明宏.影响土地测绘质量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4]胡光海,丁继胜,陈义兰.海洋测量成果的质量控制[J].海岸工程,2006(03).
[5]陈远山.浅谈建筑物竣工测量过程中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0(08).
[6]李瑞华,林华,高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质量控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7]江贻芳.地下管线探查作业的质量控制[J].北京测绘,2006(01).
[8]杨辉山.测绘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1(04).
[9]谷洪彪,宋洋,潘杰.松嫩平原盐碱化形成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0).
[10]李锋,倪跃辉.一井联系测量技术应用的特点[J].知识经济,2011(16).
[11]谷洪彪,迟宝明,姜纪沂.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抽水试验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3(01).
[12]谷洪彪,姜纪沂.土壤盐碱化的灾害学定义及其风险评价体系[J].灾害学,2013(01).
[13]谷洪彪,王子佳,徐贵新,宋洋.防治次生盐碱化的灌区水资源利用研究——以松原灌区为例[J].工程勘察,2011(02).
[14]谷洪彪.松原灌区土壤盐碱灾害风险评价及水盐调控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2(04).
[15]姜纪沂,宋洋,谷洪彪.汶川M_S8.0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分析——以北川县为例[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1).
[16]谷洪彪,姜纪沂,兰双双.汶川地震汉源县烈度异常区地质构造背景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1).
[17]姜纪沂,张宇东,谷洪彪,左兰丽.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06).
[18]潘杰,胡尊乐,谷洪彪,闫浩,邵飞燕.基于SWAT模型的辽西走廊海岸带无观测资料流域地表径流模拟[J].水文,2009(06).
[19]姜纪沂,迟宝明,谷洪彪,宋洋.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震害原因分析[J].地震研究,2009(04).
[20]宋洋,左兰丽,谷洪彪.人类活动影响下衡水市地下水环境演化进程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03).
[21]陈波.浅论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强化土地整理工作[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08).
[22]周衍庆.实施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保障措施[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
[23]林宁,赵培剑,丰爱平.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3).
[24]黄沛,丰爱平,赵锦霞,王晶.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4).
[25]刘建强,马林娜,张永强,胡泽建.港口工程建设对莱州湾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4).
[26]东莎莎.测定海龙中的多种成分及其特征指纹图谱研究[J].中草药,2013(13).
[27]任广波,张杰,马毅,宋平舰.基于半监督学习的遥感影像分类训练样本时空拓展方法[J].国土资源遥感,2013(02).
[28]黄沛.海岸基本功能适宜性分区评价体系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5).
[29]曹宇峰,孙霞,陈瑶,李蔚萍,曾松福.浅谈海洋生态健康与人群身心健康的关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5).
[30]康婧,赵锦霞,丰爱平.海岛旅游功能分区评价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5).
[31]叶攀,罗红霞,刘光鹏,李若愚.基于AJAX和JSF的WebGIS应用研究——以西南大学WebGIS为例[J].测绘科学,2013(01).
[32]杨斌,顾秀梅,张飞,王青.基于ArcGIS的空间数据投影坐标转换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3(01).
[33]刘晓慧,吴信才,刘福江,罗显刚.信息库建设中的数据字典标准化生产[J].测绘科学,2013(01).
[34]刘涛,杨树文,李轶鲲,段焕娥.空间线群目标方向相似度计算模型[J].测绘科学,2013(01).
[35]卓嵩,蔡国林,黄瑞金,蒋红兵.基于WebServices的新农村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13(01).
[36]唐帅,姬光荣,王连波,郑海永.辽河口湿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13(01).
[37]张红月,梁勇,王亮,赵荣.青海西部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分析[J].测绘科学,2013(01).
[38]李志鹏,汪建国,王娜娜.利用RFID技术进行项目现场测绘控制点的管理[J].测绘科学,2013(01).
关键词:浅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土地测量;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land monitoring technology malpractic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global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in land survey,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talk simpl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land surve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2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土地测量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一大关键分支,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作为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土地测量现代化技术,对其实施全方位的研究与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只有不断加强对 GPS 土地测量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不断推动土地测量和整个土地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
1 传统土地监测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弊端
一般来说,简易补测法与平板仪补测法是土地监测在野外环境进行过程中的一般性监测技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遥感技术在土地测量中应用日益广泛。这种土地监测技术对土地测量区域宏观变化呈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但受到遥感技术在成像条件与监测区域地形环境变化不规则等因素的影响,这种遥感监测技术还无法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土地测量作业中得到有效利用。传统的简易补测法在对各项土地实施数据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所掺杂的人为因素过多,只能在较小规模土地测量区域或是测量区域周围有明显地标的测量作业中实施。在土地测量范围较大或是测量区域地质结构极不稳定的情况下,传统土地监测技术仅采用平板仪补测技术对测量作业加以完善,其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下、测量数据稳定性差,是传统监测技术在土地测量中无法全面应用的制约因素。
2 GPS 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GPS 在土地测量作业中的测量作业效率比较高。一般来说,GPS 控制下的设站监测在较为稳定的地形条件下能够完成 5 km 半径范围内的实时数据测量分析,减少了人工测量时消耗极大的劳动力与搬站费用开支;其次,对于GPS应用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支持下的土地测量作业,无论是测量精度、数据真实性还是定位准确性,均对传统的测量技术作出了改进,再加上 RTK 技术极强的适应性,使整个GPS在土地测量中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发生性能改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后,GPS 技术所具备的高度自动化控制系统,使整个土地监测作业受人为因素的干预较少,整个监测过程对辅助测量作业的依赖程度也比较小,进一步提升土地测量数据的测量精度与数据变化稳定性。
3 GPS 在土地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基于 GPS 在土地测量中的优势,要认识到现代化、自动化、高精度化的 GPS 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乃至整个土地管理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土地测量中研究好、利用好这一技术,整个土地测量工作势必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笔者就 GPS 在土地测量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3.1 GPS 土地测量中引入了地籍细部测量系统
地籍细部测量作为对规定测量土地区域内土地权属问题、线状位置、土地形状等问题进行详细测量的技术之一,是构成整个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关键部分之一。国家有关土地测量管理规范性文件明确指出:在地籍细部测量工作中,城镇街坊界址点与街坊内明显界址点之间间距距离的误差应严格控制在 10cm 以内,同时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与村庄内部界址点的间距距离则需要以 15cm 范围内为宜。笔者认为,未来还能够通过地籍细部测量系统技术与解析交会法、图解交会法的测量技术的集合,不断提升整个地籍细部测量系统技术的测量效率,进而实现对 GPS土地测量技术的持续优化与整合。
3.2 GPS 在土地测量中的外业实施系统
合理的测量点选择是外业实施系统的最关键构成方式。一般来说,土地测量在进行监测站点选址过程中有着图形选址与点位选择 2 种方式。而 GPS 技术较好的适应性对各监测站点间的通视条件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点位选择也由此成为 GPS 在土地测量中的最佳测量站点选择方式。与此同时,点位选择下的 GPS 土地测量技术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各个 GPS 监测站点周围高度角 15°范围内不应存在阻挡卫星信号接收与传输的障碍物;测量站点要尽可能避免与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电线建设位置向重合,避免这种大功率无线设备的地磁场对 GPS 信号产生干扰。
从本质上来说,土地测绘是整个土地管理作业下的一大关键分支,它是由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整理以及土地开发利用这几大部分共同构成的。土地管理将土地测量定义为围绕土地权属问题所开展的各项确认并设置界桩的测量工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作用下,一方面城区的高密度建筑类型使得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比较复杂,传统的土地测绘技术无法精确的对各种土地参照因素进行详细测量,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利用受土地权属问题的影响程度比较大,作业区域内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且面积宽广。因此,传统的土地测绘技术也无法较好地满足农村用地土地测绘需求。笔者认为 GPS 作为一种以空中卫星传输为载体,为土地测量工作所提供的各项监测数据均能够得到持续性、实时性、精确性方面的保障,因而在土地测量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聚方,郝亚东,于富全.传统测量技术在黄河灌区规划治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20):10913-10915.
[2] 詹长根,鲍家伟,黄德霖.全站仪棱镜常数未改正引起的测量误差分析[J].北京测绘,2005(3):30-33.
[3] 赵宝锋 ,焦明连.连云港市地籍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 [J].北京测绘 ,2005(4):23-25.
[4] 赵宝锋 ,董春来.房产地籍中房屋面积测算方法及精度分析[J].北京测绘,2006(3):41-43.
[5] 王霞.浅谈 GPS 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J]. 价值工程 ,2011,30(7):156.
[6] 白文杰 ,李红宇.GPS 在国家公益林管护经营中的应用[J].防护林科技,2011(6):118-119..
[7] 叶捍东.浅谈土地地形测量中 GPS 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6):349,351.
【关键词】GPS技术;土地管理;现状;问题;前景
引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引入,土地管理朝着越来越高新的方向发展。GPS在空间信息技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为土地管理带来新的技术与力量。
1、GPS相关概述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如果翻译成汉语是能够用卫星测距和卫星定时来进行导航。GPS具有很多功能:能够进行海陆空全方位的实时定位和实时导航,能够应用于工程机械设计、导航、测量等行业,能提供准确的时间、速度和三维坐标,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
GPS使得电子导航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给测量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导航系统,GPS具有很多优点:保密性较强、应用的功能比较广泛、可以全天候全球的工作、抗干扰的能力较强、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定位的准确度很高、观察的时间比较短。
2、3S的应用与集成
GPS、RS与GIS简称“3S”,“3S”以其各自的技术特点日趋紧密结合,在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与趋势预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以及灾情评估与减灾对策的制定,城市及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开发与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2.1 GPS与GIS的集成与应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作为一种新型的定位数据的采集和更新手段,具有高精度、高效益、全天候、低成本、高灵活性、实时性等特有的优势,因而在GIS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GPS在GIS中的应用常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用GPS技术对GIS的空间数据作实时更新和采集;二是把GPS接收机的实时差分定位技术与GIS的电子地图相结合,组合成各种电子导航系统。
2.2 GPS与RS的集成与应用
RS与GPS的结合应用,将大大减少遥感图像处理所需要的地面控制点,并且可实时获取数据、实时进行处理,使遥感图像的应用信息直接进入GIS系统,为GIS数据的现势性提供新的数据接口,由此可以加速新一代应用技术系统的自动化进程以及作业流程和处理技术的变革。目前,GPS与RS的结合主要应用于对地形的困难地区制图、地质勘探、考古、导航、环境动态监测等。
3、GPS在土地管理的应用现状
在土地管理调查中,GPS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GPS作为一种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的利用变更的信息和采集土地原始的资料比较,这主要是因为,GPS能够及时的提供变更地的精确坐标,能够精确的定位。
3.1 LIS的数据来源之一是GPS数据
GPS测量土地的精确坐标,是一种微观的数据,可以动态监测和调查土地的各种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准确在土地的规划、利用、调查等图纸上准确的定位一个地点,从而可以分析统计各种最基本的信息。GPS和LIS相结合的系统,能够允许GPS数据毫无阻碍的进入这个系统,所以说GPS/LIS系统在土地管理工作上的开发利用有着很大的价值。
3.2 勘测定界建设用地
勘测定界就是对一些建设用地(一般包括:通过出让方式、划拔方式、征用方式获得的土地),测定建设用地界的位置,明确每个建设地所属人的范围,准确的计算用地的大小,从而可以给国土资源部门的报批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能够提高技术和事务工作的效率。目前来说,为了保证一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几乎所有的项目的建设用地都是用GPS来勘测定界的,现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基础建设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了给国土部门提供真实的、准确的数据,提高经济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提高建设部门所获得的服务质量,加强GPS在土地管理中的勘测定界是不争的一个事实。
3.3 土地的变更调查
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比较复杂、最重要、最基础的一个工作就是土地的变更利用,在土地变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以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保证土地变更信息的质量,并且要保证变更的效率。原有的土地调查方法,比较传统,往往所耗时间比较长、所用资金比较大,不能快速的反应、动态的监测。目前各种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3S中的GPS技术。GPS可以及时的定位,并且具有迅速快捷方便的特点,和别的土地管理上的技术相比较,在动态监测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使土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得到发现,最终能够给某些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
3.4 地籍测量
地籍管理工作是土地管理工作中较为基础的部分,它的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获得地籍测绘管理的一些相关信息,目前测绘方法和技术得到应用集成都是由地籍测绘的方法和技术而来的。GPS技术作为地籍测绘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法手段,和其他比较传统的技术相比,有很大的优势:高度的自动化、浪费的人力、物力少、操作比较方便、测量的精确度比较高、可以实时作业。
4、GPS在土地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4.1 GPS在土地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GPS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已经开始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来看出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一些土地管理的基层组织在GPS上的研究还是十分少的,可以说是处于一个空白或起步的阶段;其他技术与GPS技术的融合在土地变更上提高其精确度的研究较少;国家的一些比较低一级的政府部门的土地管理部门,像国土资源部门的一些测量设备不是十分先进;目前GPS在地籍的变更和测量上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GPS在工程建设领域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方法和理论,然而关于土地测量控制网的与土地测量的特点相关的研究理论比较少。
4.2 GPS在土地管理上的应用前景
GPS作为一种有力的技术手段,在土地资源的管理应用中,能够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且使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目前这项技术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具有很大先进性,所以它的应用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在数字国土工程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国土工程需要建立数字国土工程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GPS 技术将在获取土地空间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土资源信息数据库提供历史信息和最新变更信息。GPS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方式,通过与计算机的一定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监测和调查一些土地资源的数据。GPS技术能够及时的提高变更信息,并且能够提高一些相应的历史信息,使得我国的土地管理更加现代化。
结语
空间信息技术的关键之一是GPS,目前,在土地管理的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土地管理的工作只有结合GPS等先进技术,才能使我国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科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广巍,朱春丽.探析GP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民营科技,2010(5).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地籍测量
0引言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与房前屋院用地等。我国农村宅基地分布广、占用面积大,且近年来呈不断增长之势。现今农村宅基地问题是农村土地管理中的一个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建制镇及村庄土地利用现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地籍图件资料已无法满足地籍、地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为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开展村庄地籍调查的要求,满足农村宅基地发证的需要,必须实行新一轮的农村宅基地调查与测量。
1.地籍调查
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是由国家建立和管理的,地籍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土地产权和合理利用土地。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农村宅基地是地籍的一个分类。
农村宅基地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址线、数量、用途、等级等基本信息,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资料。通过农村宅基地调查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该地区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为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
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必须进行地籍调查,即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信息,在实地确认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界址和利用状况后,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精确定位、面积测算等地籍测量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根据调查时间及任务的不同,地籍调查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在地籍调查时,调查的内容应覆盖调查区域的每一块土地,其中土地权属调查是核心。
2.权属调查
农村宅基地的调查与测绘技术要求高,工序繁多、系统性强,涉及面广,除需要对土地管理的统一和作业理解与认识达成一致性外,权属调查实施计划和组织工作的落实将是权属调查的另一重点和难点,权属调查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工作的落实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调查的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也直接影响调查的工作进度,所以必须有切合实际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实施计划和组织工作措施,并对其落实,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具体调查时,要根据调查区域的具体情况,对已发证的地区,采用变更调查方法进行土地权属调查;对有图的地区,采用数字化修补测技术对原有地籍图进行地籍、地形要素的变更采集,编绘新的地籍图;对无地籍调查资料的地区,先进行必要的控制测量和采用全野外数字测量技术采集地籍地形要素,并编制地形图;然后采用初始调查的方法,调查后将土地权属调查成果上图,形成地籍图,并为建立新的地籍数据库作好准备。
3.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具体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3.2 界线测量
界址点的精度是测量成果的最终体现,点位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界址线的准确度,界址线的准确度又影响宗地的面积。所以要求测量员采集界址点数据时,应力求测绘标杆垂直,所有界址点应同标示位置重合。按照要求,双方的户主应同时到现场指界,并进行现场界址点确认,同时需要拍照获取资料进行存档。
3.3. 地籍图测绘
3.3.1、宗地草图的制作
宗地草图是地籍资料中的原始记录,它在地籍调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绘制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在界址点与邻近重要地物之间的相关精度;能确定界址点的位置。图中应有本宗地号和户名,相邻宗地的宗地号等内容。
3.3.2 内业制作
内业的制作主要包括:地籍要素,数字要素和地物要素。地籍要素中权属界线要有明确的分类和标示。界址要素是指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在地籍图上,宗地的界址点应正确反映实地情况,界址点应严格位于中心线上。在地籍图上应表示的数字要素包括;图廓点,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坐标注记,控制点位置及注记,比例尺。地物要素;包括建筑物与构筑物,道路及其附属,水系要绘出其边界等。
3.3.3 宗地图的制作
作为地籍测绘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土地证书和档案的附图,应有以下的详细内容:宗地号,地类号,界址点,点号,界址边及边长,宗地位置,面积,单位名称,四至及其名称,邻宗地的宗地号,界址示意线,相邻的道路、街巷及其名称,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指北针、比例尺、绘制年月、经办人与审核员姓名。
3.3.4 作业检查
对测绘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成果都必须检查。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保证每天一检查,在此基础上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否则会造成后续工作的困难,甚至全部返工。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绘成果的可靠性。
4、结束语
农村宅基地的调查与测绘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技术要求高,政策、法规要求比较强。农村宅基地的调查与测绘成果的取得为科学用地、集约用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1]周荣根,闻卫明 宗地图的标准化制作[J] 现代测绘.2008
[2]《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S]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S]
[4]王侬,廖云焰,地籍测量[M],测绘出版社,2008.
[5]冯仲科,余新晓,3S 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高芳群,刘小涛,付标 农村宅基地测绘项目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关键词] GPS系统;GPS原理;土地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面积较大,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足且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将更加凸现,违法用地的现象大量出现,乱批开发区、滥占耕地的情况加剧。对土地管理工作来说,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现代矿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努力把土地管理建立在高新技术水平上。
随着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GPS作为一种全球共享的信息源,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农业、林业中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为解决土地问题、协调人地关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满足现代土地管理工作的需求,推进土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
1. GPS概述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美国为满足自己在全球军事战略上的需求,从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适用于全球的定位技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近几年来,定位技术在应用基础的研究、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软硬件的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
2. GPS系统的组成
GPS 系统包括三大部分:GPS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GPS 信号接收机。对广大用户来说只要拥有 GPS 信号接收机就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 GPS 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 GPS 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 GPS 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观测站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
2.1空间部分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卫星组成(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它位于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轨道倾角为55°。每颗卫星可覆盖全球38%面积。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 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导航信息,GPS的卫星因为大气摩擦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航精度会逐渐降低[1]。
2.2 地面控制系统
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Monitor Station)、主控制站(Master Monitor Station)、地面天线(Ground Antenna)所组成,主控制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春田市(Colorado. Springfield)。地面控制站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并计算卫星星历、相对距离,大气校正等数据[2]
2.3 用户设备部分
用户设备部分即GPS 信号接收机。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当接收机捕获到跟踪的卫星信号后,就可测量出接收天线至卫星的伪距离和距离的变化率,解调出卫星轨道参数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接收机中的微处理计算机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计算出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
3. GPS定位测量原理
3.1GPS定位测量原理
GPS定位是根据测量中的距离交会定点原理实现的。即利用 GPS 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 3 颗(或 3 颗以上)的 GPS 卫星信号,用户利用这些信息测量出测站点至 3 颗(或 3 颗以上)GPS卫星的距离,并计算出该时刻 GPS卫星的三维坐标,根据距离交会原理解算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然而,由于卫星和接收机的时钟误差,因此,GPS卫星定位测量应至少对 4 颗卫星进行观测来进行定位计算。
3.2 GPS信号
GPS卫星发射两种频率的载波信号,即频率为1575.42 MHz的L1载波和频率为1227.60 HMz的L2载波,它们的频率分别是基本频率10.23 MHz的154倍和120倍,它们的波长分别为19.03 cm和24.42 cm。在L1和L2上又分别调制着多种信号,这些信号主要有:
(1)C/A码又被称为粗捕获码,它被调制在L1载波上,是1 MHz的伪随机噪声码(PRN码),其码长为1023位(周期为1ms)。由于每颗卫星的C/A码都不一样,因此,我们经常用它们的PRN号来区分它们。C/A码是普通用户用以测定测站到卫星间的距离的一种主要的信号。
(2)P码又被称为精码,它被调制在L1和L2载波上,是10 MHz的伪随机噪声码,其周期为七天。在实施AS时,P码与W码进行模二相加生成保密的Y码,此时,一般用户无法利用P码来进行导航定位。
4 GP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4.1地籍测量方面
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地籍管理,地籍测绘是获得地籍管理的重要途径,而地籍测绘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在控制网方面,GPS技术具有全天候、精度均匀等优点,是选点埋石比常规方法更具灵活性,因此在地籍测量中已经广泛应用GPS技术(采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方法)。
4.2 土地调查与测量方面
土地调查与测量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解决地块的空间定位和为地块的面积测算提供基础数据。在20世纪末,GPS技术以其速度快、精度高、效益好等优点,成为建立土地调查的主要技术。
4.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面
随着3S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GPS技术的精确、快速定位特点,对土地利用变化区域进行方便、快捷实时定位,使它在宏观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上具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可以及时地反映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参考文献
[1] 郑跃鹏,和志军,周鸿军.全球定位系统简介及GPS在地学中的应用概述. 矿产与地质,2004,18(101):82-85
[2] 张志诚. GP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林业科技情报,2009 ,41(3):146
关键词 土地规划;测绘技术;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109-01
1 概述
土地规划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
国内外已经将数理统计、运筹学和线性规划以及重力模型等运用到了土地规划当中,可是,这些方法的分析对象仅仅是各个规划要素的属性数据,难以对我们认定的设计对象实施空间分析。这样一来的话,就会造成规划的成果不够完善,也不够直观。
随着时代和技术地迅猛发展,测绘技术更是有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使得测绘所得数据更加准确。在测绘技术当中,又以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缩写为RS)、地理信息系统(Geo-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为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为GPS)最为实用。
2 遥感技术RS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它是指通过间接接触目标物和现象,在远离对象的遥感平台上,使用遥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者是反射的电磁波信号,然后进行记录、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分析判断和野外实地检验、最终服务于用户的全过程。
由于遥感技术具有资源丰富、效率很高、空间分辨率较高等特点,故而,现在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了环境动态监测、气象观测预报等工作中。针对越来越越严峻的资源局势,我国人口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已经形成的矛盾也是越发尖锐,保护以及科学利用仅有的土地资源的任务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为了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并且开发土地资源,就必须有效地掌握到土地的真实、准确和实时的状况。也正是如此,现在,国内外都已经开始运用遥感技术来对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并且准确地掌握到土地变化和它的发展趋势,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土地管理、土地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资料。
3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者“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其他不同方法组成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用来对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建模以及显示,从而解决土地规划等多种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遥感图像的数据、属性数据、图像的数据和空间定位的数据等,快速建立数据库,然后结合空间的图形以及属性的有关数据和信息,描述出你所指定的地点的二维以及三维特征,让你更加清晰地看出该地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而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部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从而来实现对土地的规划与管理。
4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原本是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目的是为海陆空三大领域提供全天候、全球性、实时性的导航服务。它的前身是美国军方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计划又把24颗卫星放置在了互成120°夹角的三个轨道上,最高精度可在10 m左右。它的主要特点为: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三维定位、定时、定速、高效省时、应用范围光、功能多。
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用户设备部分三个组成。其中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它们位于距离地表20200 km的上空,运行周期为12小时。这些卫星的分布使得我们可以观测到全球任何地方,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内得到想要的数据。特别是在对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和地质勘探方面,也是得到了广泛应用。
5 新技术在土地规划当中的作用
土地规划是土地管理当中最重要的,而且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许多的信息,而且每种信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故此对于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上述三种测绘新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先是找到指定地点,对于指定地点的地形地貌进行数据采集,然后遥感技术主要的功能便是对土地的土壤、地质等信息进行获取,最后再准确无误的把信息全部反馈给地理系统,由地理系统对于采集到的各种关于土地的信息、图片、资料进行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分析。三种技术有先有后,各司其责,有效、快速地解决了土地调查中的工作量大而且繁杂、结果出来困难且精度差等一系列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土地测绘的技术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新与发展的,为了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以及测出数据的精度,不光是要在技术上突破,还应该引进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还需要对参加测绘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和高要求的培训,定期开班培训课程和技能操作演练,巩固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让他们可以胜任这样重要而且艰难的工作。不但如此,还要鼓励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得出的结果要进行仔细地分析,如果有误差,需要加以纠正,提高最终结果的精度,努力提高检测水平,为土地规划和管理的数据稳定提供科学依据。
7 结论
随着科技迅猛地发展,测绘作为一门要求非常高的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土地规划当中,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测绘新技术的发现也是做到了许多传统测绘技术所难以办到或者是无法办到的事前,使得土地规划更加成熟,管理起来更加科学、方便。虽然这三种技术在应用领域上并不能说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它们的可用性和实用性还是很不错的,对于提高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精度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茹仙阿依·吐尔逊.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08).
关键词:金属探测;金属矿山;土地测绘技术;矿区测绘;管理
我国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开发、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关键的是矿区土地开发和耕地开发[1]。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看,想要落实良好的土地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土地质量、增多更低面积,而且还要强化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土地结构,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可利用的土地[2]。土地测绘技术作为支持土地开发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土地的合理利用有着积极意义[3]。
1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中的价值
1.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矿区开发管理的作用随着矿区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矿区开发管理中成为一种坚实的技术基础。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水平愈渐提高的前提下,促使矿区测绘技术也逐渐适应了信息化时代,融合了信息化的测绘技术,将其应用到矿区开发管理工作中去,显现出了极大的定量、定位、定性以及可视化的应用特点[4]。
1.2矿区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合理的测土比例尺是测绘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获得高质量工作结果的重要保障。针对大部分地势起伏波动不明显甚至平坦的矿区,较多情况是采用1米做网格测试的方法,这样就能够达到多数部门对矿区测绘工作所提要求。但是对于那些地势气腹较大、地貌相对破碎且通视不畅的少数矿区,需要设置合理的高程网点,且需将测试高层网格间距设置在小于1米。
1.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矿区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1.3.1全球定位系统该项技术是矿区测绘技术于信息化发展进程当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应用优点是快速、精准确定测量点之间的物理坐标,进一步保证了矿区测绘技术的精准程度。且全球定位系统是于静态下进行测量工作的,换句话说,在做高精度的测量工作时,全球定位系统无需借助点、点间具备通视条件便能完成测量,不仅省力、而且省财。如果再能将GPS-RTK这一技术应用到定位系统里,更是能够让我们及时、精准的掌握到定位结果于测绘结果。现阶段,矿区测绘中广泛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这一技术,也促使矿区测绘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由此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不断的丰富测量资源信息,为矿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良好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可见,矿区测绘为开发管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资料,并在技术方面也给与了大力支持,为矿区开发管理的顺利进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矿区开发管理准确度的提高、开发管理科学性的提升,也使得矿区测绘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所以,对矿区的开发管理,只有良好地应用矿区测绘技术,才能实现对矿区权数界限与位置的精准确定,进一步保证矿区测绘精度,满足矿区开发管理的根本需求,促进矿区开发管理效率提高。1.3.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即传感器技术,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提取与应用技术,目标信息的特征分析技术以及测量技术等等。该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丰富化、获取速度快、各时段持续获取等。近些年来,诸多领域中遥感技术都得到广泛应用,因而,也要不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进行改进与完善,将其融入到矿区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管理中去。
2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中的价值
2.1测绘技术信息化对耕地开发管理的作用
耕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能有效提高耕地开发管理的工作效率。为耕地开发管理做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参考,进一步保证耕地开发管理质量,有利于约束耕地管理部门做公开、公正、公平的执法行为。
2.2耕地测绘技术注意问题
关键点的测量是指高层趋势变化点、坎顶、坎脚线的位置与标高,还有窑、沟的面积与比高等信息。在做耕地测绘的工作时,要明确标注上述这几个点的位置。同时,还应于测绘图上显示出居民田地、园地、林地以及沟、渠等各方面信息,相应的把这些地方的使用时间也在测绘图上标注体现出来。另外还有旧城改造区域的园地、林地里的树木种类、树木年龄以及林地面积等内容,都要于测绘图中做详尽的标注。像是居民人口密集度、房屋面积、建筑新旧以及容积率等信息,也是不能忽略的。这些关键点的信息都有助于耕地开发管理工作者进行良好、高质量的管理,便于日后在实际施工工程中具体应用。
2.3信息化测绘技术在耕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
2.3.1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将系统将录入的地理信息数据按照空间分布的方式,完成输入、存储、编辑、管理等一系列数据运行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耕地信息系统建立、耕地开发工作等耕地工程勘测行业地理信息系统所做平台的功能模块包括对耕地的统计、评价、调查和地籍管理。2.3.23S技术3S技术是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相互结合的新型勘探技术,其子最主要的优点是将三种技术的缺陷互相弥补,将三种技术的优点共同方法,能够高效地测量出耕地变化信息,使最终构成的耕地测绘信息集成系统具有动态性、实时性、完整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从而使耕地开发管理的需要数据更加精准。3S技术将这三种技术想结合应用,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有利于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实现我国耕地资源开发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3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发展的潮流中,受到信息化的影响,使矿区测绘技术和耕地测绘技术更为先进、规范,其中矿区测绘技术信息化更明显,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矿区开发管理的有力手段,发挥出其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各类土地测绘技术的信息化,通过提高技术信息化的含量,保证数据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樊海峰.现代测绘技术在程村矿区测量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8):19-19.
[2]刘群,张恒.基于GIS的矿区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地理空间信息,2009,7(2):39-41.
[3]高艳红.数字化技术在矿区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测绘技术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技术;土地规划;土地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clude in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n information mapping technology in the land use investigation, land planning and design, land investigation, land use for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the use of the land law enforcement surveillance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for reference.
Keywords: inform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Land planning; L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以下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以下简称GPS)为代表的信息化测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
1信息化测绘技术及其发展
1.1遥感
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和现象,在远离地物的遥感平台上,使用遥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记录、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分析判读和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于用户的全过程。通常把这接收、传输、处理、分析、判读和应用遥感信息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遥感具有信息丰富、全天候、多光谱特性、信息获取周期短等优势,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综合规划与利用、自然灾害防治、气象观测预报、农作物估产、环境动态监测等工作中。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任务极其繁重。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必须有效地把握真实、准确和实时的土地状况。国内外已经广泛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为做好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1.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和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程,使其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邮电通讯和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GIS技术,可快速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将空间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完整地结合,确保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从而实现对土地利用的数据建库、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成果输出等。目前的主流GIS软件有ArcView、ArcGIS、MapInfo、MapGIS、SuperMap等。
1.3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美国海陆空联合研制的全球性、全天候、具有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地面控制部分(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和通讯辅助系统)、空间部分(21颗实用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等构成。
其主要特点有: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三维定速定时、快速省时高效、应用广泛功能多。GPS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除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和武器的导航定位和制导外,还可用于航天器定位、全球授时、地形测绘、国界测定、海岛与礁石联测、山体测高、测量板块和地壳运动、交通管制和工程建设等。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GPS 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GPS RTK系统通常由3部分组成,即GPS信号接收部分(GPS接收机及天线)、实时数据传输部分(数据链,俗称电台)和实时数据处理部分(GPS控制器及其随机实时数据处理软件)。GPSRTK以实时定位、厘米级定位精度、作业时间短和效率高等优点逐步在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和地质勘探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2.1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指在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现势性较强的卫星和航空摄影影像,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运用最新的国家行政区域勘界成果,采用新土地分类系统,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与影像数据库,达到土地利用的图件、数据、现状一致,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打好基础。
当前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其技术流程如下:采用现代遥感技术获取影像资料,完成正射影像和基础图件制作;通过遥感影像和外业进行实地调查;进行内业处理,完成信息的汇总统计和分析;实现调查数据的管理和更新机制的建设;逐步建立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在该次土地调查中,RS、GIS和GPS等信息化测绘技术为土地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形成对土地更新调查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输出以及更新的完整技术系统:RS快捷、实时、高效地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GPS快速准确采集土地利用变化图斑的空间位置;GIS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数据管理自动化,较好地解决了土地调查中工作量大、工序多、工作效益低、精度底、数据分析难度大、成果输出不方便等问题。
2.2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工作,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土地信息涵盖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及其价值等重要信息。在规划设计前,要做好与土地相关的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等工作。这些信息的处理,不但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更重要的是明确土地性质、质量,从而确定未来发展中可使用用地和不可使用用地;确定保留用地和适宜城市发展的用地,在明确土地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用地的具体范围。
在土地规划设计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在数据收集方面展现了其实时性、准确性的、自动化和高效的特点。通过RS直接获取土地信息,通过遥感的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片及数字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利用GIS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翔实的资料;利用GIS强大的分析和处理功能,可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自动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据库,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远景规划和利用类型预测而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和布局制图;利用GIS的可视化功能,结合规划设计中的各种应用模型,还可以实现对规划设计的结果进行模拟显示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规划设计提供信息。
2.3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土地测绘和编写勘测定界报告。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及归档阶段四个主要阶段。
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无论是外业前端数据采集,还是内业图形数据处理,均可广泛采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工作中,可使用GPSRTK技术进行定位,将基准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数据,并采集GPS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通过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该测量方式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定界精度,并且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内业工作中,采用GIS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和土地征收数据进行管理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能保证从外业到内业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能实现内业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方便数据的查询。
2.4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繁重的工作,其目的是准确而快速的发现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获取变化的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传统方法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利用由用地单位的上报和登记的数据,被动的了解变化,并且获取数据的精度也相对较差。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中,由于遥感解译的矢量数据具有地理坐标,利用GPS的精密定位功能,可以在野外对室内不确定的解译成果进行精确核查,从而提高遥感解译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故采用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可以有效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信息化测绘技术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RS快速主动地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第二,利用GPS准确而快速地获取变化信息的数量和特性,将变化信息与历史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获得新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第三,利用GIS实现土地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与可视化,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实施土地动态变化成果制图。如郑泽忠等利用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数据,在野外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验证并更新解译的数据库,利用GIS提取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建立高精度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库,达到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目的。
2.5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信息化测绘技术可以帮助土地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并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现场,辅助疑似违法用地的巡查、核查、违法违规处罚处理以及结果汇总上报等工作,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执法”,其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与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再利用便携式GPS接收设备和GIS提供的电子地图,快速准确找到疑似违法用地。园区中心,在日常动态巡查中是难以发现的。信息化测绘技术的成功用于土地执法监察,有助于形成“天上有眼睛、地上有巡查”的全方面立体式的监督。
结语
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为土地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许多不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土地规划和管理脱离国情、脱离社会和脱离管理的局面,使得土地规划和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是,信息化测绘技术尤其是三维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的运用才刚刚起步不久,在技术和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作为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崭新而便捷的技术手段,信息化测绘技术必将为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评平,李天和,任国业.“3S”技术在云南省开远市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