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理论学习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论学习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理论学习建设

第1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编者按】理论是旗帜,为实践指明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研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完善。本文刊载于《时事报告》杂志第9期,撷取了学术理论界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观点,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大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媒体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五、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什么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何在

七、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八、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

十、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是什么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央之所以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立论依据是什么?认识这一背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

(一)“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必须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同时由此带来犯罪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是要出事的。

(四)“内外依据论”。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就国内而言,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五个多样化”。这些都对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就国际而言,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愈来愈大。来自国内国际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五)“阶段性特征论”。认为要准确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一定要从我国所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入手。只有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等阶段性特征出发,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

二、什么是“和谐社会”

要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和谐社会。这涉及到另一个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社会”具有广泛的、不同层次的含义,因而对和谐社会也有不同的理解。

(一)大、中、小和谐社会。“大和谐社会”涵盖整个社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中和谐社会”涵盖的范围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的社会生活领域,主要是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小和谐社会”是指社会领域中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是社会阶层关系的和谐,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建设,比如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家庭的和谐。

(二)广义的和谐社会与狭义的和谐社会。广义的和谐社会相当于前面所讲的大和谐社会,狭义的和谐社会则相当于中和谐社会,它涵盖的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对应的社会领域。

(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四)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五)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即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常指的是人口结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职业结构、地区结构、家庭结构,有一个比较匀称、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有多种不同类型。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对和谐社会部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目前理论界的主要看法有:

(一)主张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二)认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三)从社会学角度界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类型和谐社会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特征上。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还有不同角度的论述:

(一)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

(二)认为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这些特点包括:一是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二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三是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协调各方利益;四是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五是法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规范有序。

(三)认为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五个。第一,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第二,改革择时有序,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第三,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得到尊重;第四,确立民主法治,倡导诚信友爱;第五,思想活跃,信仰明确,社会充满活力。

五、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是什么

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研究又引发了一个重要课题,即如何衡量或评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更准确地说,就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社会的指标体系问题。

目前学术理论界已经意识到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但研究还刚刚开始,提出的有价值的观点不多。

一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有三个标志。首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任何阶层特别是具有较高社会位置的阶层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人为地设置障碍,来排斥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进入本阶层,以达到维护本阶层特有利益的目的;其次,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这就必须按照贡献进行分配;再次,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就必须在其相互之间实现互惠互利的公正规则。一个社会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标志,方称得上是一个和谐社会。

第二种观点认为,和谐社会至少要有四个条件:一是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四是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实现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何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摆在突出位置,这就使得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认识,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现在,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在执政55年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即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说它是核心理念,不仅是因为它体现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统一,而且是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

七、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才是社会和谐之道。

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首先表现在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方面,主要是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问题。社会排斥是说在会当中,我们制定游戏规则时,尽量考虑大家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游戏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同时,会有意无意地斥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至于社会剥夺,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城市拆迁和农民失地问题,尤其是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剥夺是最明显的。这种社会剥夺,反映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政策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社会断裂,指的是我们社会当中出现一些障碍,阻碍了阶层间流动,尤其是下层向上层的流动。其次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和谐,中央的很多思想,在地方很难贯彻下去,越到下面越难,甚至会在贯彻的过程中走样。

第二种观点认为,当前社会最不和谐的还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而且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本应该是国家的,但是现在绝大部分却留在了断行业内部,或到个人腰包里了。

第三种观点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我们党的一些主要依靠力量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的问题。农民、产业工人曾经为改革发展承担了相当大份额的成本或代价,应当想方设法予以适当的补偿。

还有学者撰文分析了新形势下社会不和谐因素呈现出来的新特点:一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中的利益性突出;二是社会不和谐因素触及的矛盾涉及面宽,层次加深;三是社会不和谐因素复杂性加大;四是社会不和谐因素中的矛盾对抗性增强;五是社会不和谐因素开始动摇人们对“社会公平”核心价值理念的信心。

八、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来自实践,更要服务实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学术理论界研究和谐社会问题的重点。

不同学者的学科背景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的观点和政策建议的角度和重点也很不相同:

(一)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几个重大课题:一是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整合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三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四是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最迫切的任务是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竭力避免个别的局部利益冲突转化为整体的社会冲突。从社会结构理论来,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和制定恰当的经济社会政策,推进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体制的改革,调整城乡、区域和就业结构,使该缩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逐渐缩小,使该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逐渐扩大。引导培育形成一个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层结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这是我们今后要特别加以重视并做好的任务。

(三)认为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能够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当社会中有不和谐的因素时,这种机制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和谐社会的机制包括以下的内容: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四)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结构,即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具体的条件和机制。就人际关系方面看要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就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就资源配置方面看,主要是通过社会阶层体系这一社会激励机制的建立,在合理的社会差别的基础上,激发社会活力,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尽可能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机制,使社会成员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较低的阶层上升为较高的阶层。就社会结构方面看,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例如,构建现代职业体系,使至今尚游离在现代职业体系之外的农民逐步进入现代职业体系,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五)认为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块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法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公共治理的和谐是最关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都体现在公共治理是否和谐。

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做的工作很多,每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一定要准确把握切入点,也就是要抓最主要矛盾或矛盾的最主要方面。

从目前讨论看,理论界有几种主要观点:

(一)认为要把中央文件中提出的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这四个着力点落到实处。这四个着力点也就是切入点。

(二)认为要把社会公平摆在首位,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公平程度。目前尤其要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认为要把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解决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摆在首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妥善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只有及时化解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各社阶层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

(四)认为切入点是整合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因为社会阶层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要尽力避免因阶层之间的关系不顺尤其是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和谐,甚至转化为社会冲突。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目标,就是要使各个社会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是包括所有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各个社会阶层都应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尽所能”,同时,应该使所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我们社会这大家庭中。

(五)认为切入点就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就是要保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对于发展决不能有任何的动摇。而发展必须体现为要有一定的速度,没有一定的速度是不行的。好,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

十、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一项更长期的战略任务。

因为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也有不同的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有机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标志要求,内在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

第2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如何基于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成为相关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主要针对“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以期通过努力,找到促进高效构建社区教育体系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终身学习;社区教育;构建策略

终身学习是在校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现代化人才也是每个教师想看到的事情。同样,校外的社区教育也要将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作为教学目标,教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优化教学团队,整合教学资源

在我国,社区教育是最小的集体教学单位,它指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居住的居民进行集中教育来提高居民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使居民的文化层次得以提高,能更好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社区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全体社区人员,所以讲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要多注重选择开放性、国际性、关系到国家民生的话题,使得居民在听过讲师所讲的课程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及时思考的过程,随后再将讲师所讲的内容消化吸收,帮助居民更好地在生活中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将社区教育的效率发挥到最好。其次,在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举行具体的主题教育活动来对居民进行教学,所以在讲师的选择上也要格外注意,首先该讲师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相关的教学经验,对国家民生事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最好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得居民能快速消化讲师所教学的内容。例如,讲师可举办艾滋病教育活动,针对艾滋病的产生过程、传播途径等对居民进行系统讲解,使得居民了解最有用的生活知识,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懂得预防,防止艾滋病的产生,拥有幸福健康的生活。

二、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实例来引起居民注意

讲师在进行社区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对居民有用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在课前讲师要仔细查阅资料,将最精确最先进的理念都传授给居民,同时讲师要注重自己讲课时逻辑思维的转化,将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及资料收集方法都教给居民,居民久而久之就会习惯这种思维模式,从而对讲师的学习方法进行模仿,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中就会积极进取,从侧面培养了居民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样,讲师在进行演讲时也要将终身学习的思想传授给居民,列举事例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讲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列举具体的终身学习的人物故事,将其讲给上课的居民,使得居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终身学习能带给他们的好处,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对他们人格和思想水平的升华,这样居民在课下也会积极进行反思,对生活中的事物也会有一种积极探究的动力,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难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走向更好的人生。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构建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使得整个社区都处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大大加强了社区关系中的稳定性,使得社区稳定高效地发展,这样的社区在生产生活中也会取得傲人的成绩。例如,教师在进行讲课时,可介绍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他一生写过非常多著名的文章,他在去世前的两个小时还在看书。通过对名人故事的介绍,使得居民对终身学习的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居民会对终身学习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终身学习的例子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使得居民更好地吸收讲师所教学的知识,更好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

三、注重现代技术的培养,使得居民紧跟时代脚步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也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手机、电脑已走进每个家庭,网络现在已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东西。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如果我们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那我们将会被时代所淘汰,逐渐被社会所边缘化。在社区中有很多五十岁以上的居民,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大潮,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使得这部分居民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变弱,所以他们很容易和时代脱节,被社会所淘汰。在进行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这部分居民进行专门的主题教育,开展老年信息技术学习教学课程,这些知识才是对他们生产生活最有用的知识,在老年居民学习完相关课程后,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在逐步年轻化,赶上了时展的步伐,他们在生活中就会更加乐观,更加积极向上。同时,老年居民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更好更方便地了解国家民生,形成更加宽阔的世界观,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理念下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在现代社会中是很必要的,它能有效提高居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以最小的教学资源针对居民进行最有用的教育,为居民开放另一个了解社会,学习知识的通道,最重要的是,能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有效传达给居民,使得居民在学习中建立起更和谐更稳定的社区。

参考文献:

第3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关键词】医院管理制度 伦理建设 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医疗卫生改革进程的深入,公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的医疗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医院的长足发展。因此,从管理制度上增强医院的伦理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医院管理制度对促进医学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1.1有利于规范医院各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行业仍没有从医学伦理角度来医治病人,具体表现为“以疾病为中心” 的医疗服务模式,未切实构建“病人至上” 的服务观念,所以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内在要求,不能满足如今多元化、多样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医学伦理建设不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长足发展和全院员工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也决定着员工和患者的经济利益,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加上医学伦理建设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建立起来的。所以,医院要通过不同部门和专家的配合,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秉持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仔细研究医疗市场的走向,并组织专业人员全面分析本院的医学伦理建设的实际情况,客观理性的找出不足之处,再针对问题制定今后的医学伦理建设方案,确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考核标准和相关规范,将与医学伦理建设和医院的日常的医疗工作、人事关系、经济增强、后勤事项和科室协作等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医院决策、管理和控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逐步让医院管理走上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服务道路。

1.2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伦理素质和服务质量

医院要紧跟市场的走向制定的伦理建设方案,紧密联系医院文化和医学伦理建设,逐步建立配合新时代要求的医学伦理教育机制,将医院当成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心,结合新时期对医疗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全院职工,结合党的思想及医德培训,撰写专题教育资料,全面发挥院刊、网站、电视和宣传窗口的作用,大力宣传医学的伦理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规范全院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倡爱护病人、尊重同行、共同进步、负责好学的工作要求,逐步规范医疗服务模式。并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为医院的发展改革贡献力量。

2.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及工作方式

2.1规范医院的相关制度并简化工作流程

要严格规范医院各科室和部门的工作行为,提高约束力和激励作用,重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医院管理的重心,侧重品质管理并建立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系统管理机制,突出为病人服务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行院科两级管理制度,构建科室负责人和小组组长共同管理决策的制度,落实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主的诊疗和管理模式,科学合理的排班、定期随访和反馈调查,不断改革医院管理的相关制度。还应该注意规范和简化医疗程序,优化诊治环节充分提升工作效率,构建合作与参与并重的良好医患关系。

2.2建立健全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

培养全院员工以病人为主、以院为家的归属感和责任心,认真按照岗位要求和医疗准则规范日常言行;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去配合患者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建立多样性的人性化服务模式;构建医疗反馈机制,划分责任和权力,提高质量监测,宣扬先进的医风医德,塑造良好的医疗服务的氛围;构建多学科、专业性的医疗协作体系;提高看诊宣传教育和护患沟通水平,充分保证患者的知情权,推广参与式的医疗模式;构建诊治保护机制,真正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保护好患者的隐私权。

2.3大力推广医院的关怀服务

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积极促进医学伦理建设,将“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融入所有员工的思维中,落实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流程。首先应该培养“患者至上”的服务思想,搞好护患关系,强化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其次,建设住院费用查询系统,落实医疗指导和咨询,提高医疗收费的公开度,合理收费和用药,推行药品双调配制、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制、划价和交费一次办理制等改革,优化窗口的服务态度;再次,可以外聘请行风监督调查人员,做好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多举办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充分接受社会的监督,并准备交流沟通场所供开展住院病患的分级管理;最后增设专家门诊、检查项目和接送等预约服务,为患者提供轮椅、开水和就诊须知等资料,设置意见箱和投诉点、开通投诉热线、经常举办医患座谈会,充分采纳患者和家属的建议,全面提高病患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学伦理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掌握医学伦理的重难点,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改革完善医学的伦理建设工作,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医学伦理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苏联珍.患者选择医院中的伦理问题[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67-69

[2]张颖、徐莉.论医院管理与社会认知度[J].医学与社会,2010(15):35-37

[3]陈佩、许善华.现代医院管理伦理的实践与探索[J].医院院长论坛,2012,9(2):26-29

第4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素养;社会文化;现象描述分析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教育学领域,图书馆学领域和商业领域,信息素养已成为热点研究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机构开始重视信息素养,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信息素养研究计划、示范项目及实践。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素养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逐渐朝着标准化、合作化及网络化等成熟的方向发展。信息素养课程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图书馆的相关基础课程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中仍然更受欢迎,但对绝大多数的信息素养课程和研究,仍将信息素养解释为一种技能和能力。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同的信息素养研究视角,尤其关注特定情况下使用信息经验的研究正持续增长。

信息素养要能够反映和提高人们在日益广泛、复杂的环境中使用信息进行学习的经验。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两个关键的研究路线,分别为现象描述分析学和社会文化理论,它们与传统的以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信息素养研究路线形成了对比。在ALJ2000的文章中提出,信息素养没有自己的生命,它与经验化的背景(context)紧密相连的[1]。

笔者在清华同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社会文化”或“实践理论”、“信息素养”以作为关键词,以逻辑“与”的关系检索,并未检索到相关文献。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与“信息素养”作为关键词,以逻辑“与”的关系检索,检索到2篇文献,其中曾庆霞在《现象描述分析学及其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的应用》[2]一文中,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方法从学生角度分析和描述信息素养,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该文将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应用于课程的计划阶段及课程的内容的改进,并没有涉及如何将该方法用于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文献检索结果,以本文所述两种理论视角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在国内还是很新的课题。

1社会与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以Schatzki(2002)的场所本体论为理论基础,说明信息素养是一种社会文化信息实践,该理论认为使具有信息素养及推进信息素养的实践过程的构建将取决于:实践理解(知道如何进行信息检索等操作)、规则(指出事情做法以及重点的明确规定)和目的性成分(与任务相关首要的目标、应对状态和情感)等[3]。信息素养应被视为存在于其他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实践,分析单元不应为信息技术,而是发展信息技术场所的社会文化渊源。社会文化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场所本体论与实践论。

1.1理论概述

1.1.1场所本体论(Site ontology)

本体论是人对于世界现实的认知。场所本体论主要观点认为:社会生活是在一定场所(背景或社会领域)中形成的,实践与安排在其中相互交织、存在演进。背景是由社会生活的空间性、暂时性和目的性特征组成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演变与其所产生的背景相联系;社会生活的中心要素是有组织的人类集体活动,而非个人及其思想状态,社会生活由人的活动安排组成,通过行为与目的性统一,这一统一正是实践的特征。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信息是“能引发变化的任何变化”[3],这种变化可以是思想的、社会的或物质的,也可以是三者的组合。如果信息要引发变化,必须从社会生活背景的视角来理解它。知识不是独立于社会领域之外的,而是被实践(包括信息实践)带入特定社会场所,揭示文化和物质的本质关系,即Barad认为的“知识总是出自某处的一种看法”[3]。

1.1.2实践(practice)理论

场所本体论哲学兴趣在于了解社会生活是如何在实践中产生和演进的。实践不是个人产物,而被视为场所产物。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分散性实践,是某些更广的综合性实践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的集合,分散于如学习、教学或办公等一些综合实践中。信息素养实践以其他实践的表现方式被场所中的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特征所形成,所以不同环境中作为分散性实践的信息素养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

实践理论强调:知识具有相关性,因而需要通过对话、实践或者特定的工具,来构建与获取;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政治的轨迹,形成在时间、空间和背景中;对实践的理解不仅仅要关注内化过程,更要理解具体行为表现的经验性本质[4]。

1.2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

社会文化理论要求人们考虑背景因素,理解信息素养及其相关活动是如何产生的;使人们探索,发现、理解支持这些活动的安排;使人们对实践安排展开更加广阔的探索,理解它对信息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随着关注点从个人转向集体,场所本体论和实践理论有助于发现新的方式,以研究人群、信息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被促进或抑制的。

社会文化理论体现了构建主义理论思路,描述学习被嵌入到社会活动中以及发生在一个学习者与其他人物、物体和事件进行互动的合作环境中。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在信息素养教学阶段的合作与协商,教学内容的语境化及信息的相互作用。Li Wang(2011)将社会文化理论应用于Auckland大学四年制本科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构建,主要是通过教学前的问卷、访谈,信息素养教学实施与评价阶段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来实现的[4]。

2现象描述分析学

现象描述分析学研究、观察人们在他们所处的世界中如何学习和学到什么,以探索学习的过程、加强经验的特性。现象描述分析学是以人们对现象所作出的描述(对周围世界的经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描述进行研究与分类,进而研究人们在经历现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实质性差别的各种观念[2]。

2.1理论概述

现象描述分析学主要有以下观点:(1)世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世界是客观世界;第二层次世界是人类所特有的对第一层次的世界的看法。第一层视角中学习是将特殊主题、已经形成的观念和原则转移至学习者的头脑中,第二层视角中关注于学生如何与他们被教予的内容相联系,如何使用他们已经具有的知识,这个视角中,学习包括学习者与世界关系的经验,反映了人们对学习过程重要方面的解释。(2)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各种描述可以归结为有限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描述之间有质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观念。(3)为了识别观念的描述(现象如何被经验化的、观念化水平)的变化,既要根据描述类型的共同关键特征,又要能根据区别类型的特点(对现象解释的变化)来理解类型。(4)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情境与学习的内容这三者与进行学习的人是不能分离的。

现象描述分析学认为经验是人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侧重于研究人们对信息利用的经验以及反映该经验的观念。Christine Bruce(1997)最早开始现象描述分析学与信息素养关系的研究,强调以学习的视角对信息素养经验的整体评估,而不是评估与信息检索实践相联系的、可度量的属性与技术。Bruce采用Marton的观点定义学习,“人们现实世界观察、体验、理解、观念化方式的质的改变,而不是人们获取知识量的改变[6]。在Bruce提出“信息素养的七张面孔”模型中,Bruce以教育者的视角探讨信息素养的观念,认为“通过人们经验的各种方式即他们的观念来描述信息素养,通过人的观点学习信息素养,是迈向信息素养的相关视野的第一步”[6]。Bruce的研究引发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基础的改变,即从与传统图书馆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评估转变到信息素养相关模型反映方法的应用[7]。

现象描述分析学中的个人与世界关系体现了内在联系的主客体关系,相关的信息素养模型(见表1)将信息作为客体,揭示了主体(人)与信息内在关系的变化,源于该关系的类型的描述反映了主观对信息的感知和对信息素养经验的理解。

Bruce(2006)等人采用现象描述分析学视角设计了信息素养的6个观念框架,对主体与信息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7]。6个框架分别为:内容框架、能力框架、学会学习框架、个人关联框架、社会影响框架、关系框架。其中内容框架、能力框架体现主体和信息之间关系变化是外在――客观形式,该形式将经验化的信息作为外在环境的一部分;其余框架体现主体和信息之间关系变化是主观――内在形式,该形式信息是可以被学习者理解、思考以及内化的。信息素养的6个观念框架在信息素养的背景下探讨了学习者与信息之间的动态关系,其概念可以应用到任何特定主题场景中。

2.2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用

基于现象描述分析学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开发,应侧重于主体的信息观念化,并建立在由Bruce提出以下原则基础之上:(1)学习是观念的变化;(2)学习有内容和过程;(3)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主题之间的一种关系;(4)提升学习就是关于理解学习者的视角[6]。信息素养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并注重学习者信息的观念化、内化及其同利用的关系,要使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可转化到学习者的学术、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其他部分。

Bruce(2008)提出基于信息的学习(informed learning)概念,突出了现象描述分析学对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Carlos Argüelles(2012)应用现象描述分析学于信息素养教学模式设计,提出了由准备、计划、实施与评价4个阶段构成的护理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引入护理课程,并关注于信息观念化,而观念化理解则取决于护士信息利用的经验。该模式是一个从新手专家的连续过程,使学生在复杂的方式下有能力使用和理解信息,并将给他们在其工作环境中(学习情境)中提供学术优势,使他们成为终身的学习者[8]。

3总结

综上所述,现象描述分析学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相同点为都重视学习者所处环境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作用及学习者使用信息经验研究,两种理论不同点在于:现象描述分析学关注于经验的变化,而社会与文化理论关注于对经验的共建,即人们如何将他们的经验的意义达成一致。

目前在一些国家,源于对信息使用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兴趣,信息和信息使用的经验已经成为在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中重要部分,相关研究说明了通过研究信息经验来获得认知和人们参与信息环境的重要性。信息素养教育者需要继续发展对信息经验的理解、构建其理论框架,来推动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Bruce Christine S.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reflections on“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s and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review by Christine Bruce”.2000[J].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11,60(4):334-338.

[2]曾庆霞.现象描述分析学及其在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7):22-25.

[3]Annemaree Lloyd.Fram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information practice:site ontology and practice theory[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10,66(2):245-258.

[4]Reckwitz,A.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practices:a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theorizing.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2002,5(2):243-263.

[5]Li WangAn.information literacy integr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2011,39(4):703-720.

[6]Bruce C.The seven fa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Blackwood,Australia:Auslib,1997.

第5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武装,创新的实践需要创新的理论指挥。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是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在正确理解时代内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广泛吸收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下,用新思想和新语言,对时代的重大问题与挑战所做的新的思考和解答,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及风格的以理论话语体系而建构成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理论方法体系。

创新理论是创新实践的导航仪

创新理论通过分析人工事物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工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基本路径和发展总方向,阐明了创新的本质和方向,是指导创新实践的导航仪。

创新是指创造新的人工事物。人工事物是指由人设计、由人制造、由人操作并直接为人服务的各种人造物体和社会组织机构。创新理论明确指出,人工事物具有功能性、物理性、有害作用以及人工性四个基本性质。这四个基本性质反映了人工事物与人和自然的本质联系,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关系需通过人工事物集中表现出来。人工事物的功能性指人工事物具有满足人和社会某种需求的属性;物理性是指人工事物由一定的物质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属性;有害作用是指人工事物在生成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人和社会有害作用的属性;人工性是指人工事物由人设计制作的属性。按照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人工事物的上述基本性质也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由此构成人工事物的功能性与物理性的基本矛盾,即人工事物的功能性随着人和社会需求的提高而越来越多,而人工事物的物理性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和人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小。人工事物的这一矛盾运动决定了人工事物的发展趋势即人工事物的功能性趋向于无穷大而其物理性和有害性趋向于无穷小,这一发展趋势也决定了人工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工事物的功能性无穷大,而其物理性和有害性为零,即功能俱在,结构消失。

按照创新理论关于事物发展总方向的这一论述,我们就明确了创新活动的现实目标是“功能应有尽有,资源应有尽用”。同时,创新理论通过总结和分析人工事物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揭示了人工事物发展进化的基本路径,即矛盾化、理想化、协调化、动态化、曲线化、分合化、微型化、自动化八条模式。创新理论关于人工事物发展的分析描述,深刻揭示了创新的实质就是解决事物的自身矛盾,推动事物向着功能性趋向无穷大而物理性和有害性趋向零的总方向发展。这就为人们的创新实践指明了方向。由此也形成了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检验创新实践的基本标准,即用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有用功能,或实现既定的动能要求应用最小的资源投入。

创新理论是创新实践的分析仪

创新理论通过分析人工事物的整体属性和对内联系、对外联系,揭示了事物发生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人们在创新实践中认识和分析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是指导创新实践的分析仪。

创造新的人工事物,是指与现有事物相比它有更好的功能和更低的成本。这种期望中的更好和更低是以理想状态出现的,它与事物的现有状态相比必定会有一个距离差。要实现创新目标就必然要消除这个距离差。使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重合。在具体的创新实践中,这个距离差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当创新提出新的目标状态时,问题就立即显现。从这一点分析,创新首先就是一个问题的生成过程。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分析问题,即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在传统的跟踪模仿的方式下,寻找问题的原因是一个在黑暗中大海捞针的过程,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都消耗在了分析问题及归纳总结的过程中,由此我们得到了创新理论分析事物、寻找问题原因的三个基本方法和途径:

第一,按照的基本原理,认识事物首先从认识事物整体的普通属性即事物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开始,只有系统掌握了一个事物的质和量,才能全面而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一个事物。创新理论按照这一基本原理,经过了大量的分析和总结,高度概括了事物普遍具有的质和量的普通属性,即重量、长度、面积、体积、速度、力、应力或压力、形状、稳定性、强度、作用时间、温度、光照度、能量、功率、能量损失、物质损失、信息损失、时间损失、物质的数量、可靠性、测试精度、制造精度、事物外部的有害因素、事物自身产生的有害因素、可制造性、可操作性、可维修性、适应性及多用性、系统的复杂性、监控与测试的难易性、自动化程度、生产率。创新理论关于对人工事物普遍质和量的概括和抽象,具有内容上的普遍性和形式上的无限多样性,是当代在对事物普遍属性认识上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不仅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且也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工具。创造理论认为:事物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从事物整体上分析就是事物的诸属性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冲突。按照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普遍属性之间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其统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其对立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如果说事物的诸多属性在原有状态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话,那么创新就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对立性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这正是事物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事物上述39个普通属性之间的相互冲突构成1521类矛盾类型,这些矛盾类型揭示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个事物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基本原因。掌握了这些矛盾类型就能迅速而准确地分析和判定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真正原因。

第二,按照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事物最基本的联系为对内联系和对外联系,这是事物联系的基本层面和基本形式。创新理论进一步分析认为:事物内部联系的实质是事物内部各种部分,各要素和各环节自下而上的功能支撑,即事物内部各层次之间以下层次给上一层次提供特定功能为核心,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的功能组合构成了事物整体的总功能。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以其提供的特定功能显示自身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然而,根据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各环节所提供的功能与上一层次对其功能的要求之间同样是矛盾的关系。完全适应是相对和有条件的,而非对称则是绝对和无条件的,进一步的分析揭示出在事物内部联系中,这种功能支撑的非对称性表现为四种类型:一为功能缺乏,二为功能不足,三为功能单一,四为功能有害(即在提供正常功能过程中产生了有害作用)。创新理论通过功能原理分析,认为任一功能的实现需要至少两个实体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至少一个作用力,这就是功能的物——场模型。由此模型可看出:事物内部任一部分的功能非对称是因为该部分的结构缺陷,即物——场模型缺陷。创新理论的这一分析揭示了事物发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事物内部某个局部的功能失配。这种对事物内部的功能分析法是科学分析事物,准确查找问题原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第三,事物外部联系分析。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基本联系的第二个方面。任何事物都与外部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信息的相互交换。这种互相交换给事物的正常运动和功能发挥提供了外部条件。这种条件也同样与事物的功能要求保持着质量互变和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条件的变化,从而打破环境条件与事物功能需求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事物发生问题。同时,事物本身的变化也必然引起事物与环境条件原有平衡关系的改变,导致问题的发生。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通过事物整体属性关系分析和事物内部整体与局部的功能匹配关系分析,在确定事物整体属性关系平衡和事物整体与各局部功能匹配的情况下,原则上就可以肯定事物发生问题的原因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外部环境,是事物功能需求与外部条件失衡造成的。外部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地形、海拔、气温、湿度、气压、重力、磁场、光照等自然因素以及各种社会机构和设施等社会性因素。因此,对许多事物存在问题的解决,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改善和调整外部环境和条件。

创新理论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库

创新理论通过总结和归纳人类创新实践的丰富经验,高度概括和抽象了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理以及克服各种矛盾冲突的方式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的发展观,为人们的创新实践提供了丰富高效的模型化手段,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库。

创新理论高度重视方法的重要性。方法就其本质来讲是规律的主体化,即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但方法得当与否则直接决定对规律的正确应用。在规律和人们的实践活动之间,方法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没有正确和系统的方法,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会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出现与人们的初衷完全对立的结果。因此,认为:方法是所有知识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对于方法的寻找与研制,是科学研究试验中和科技创新中投入最大、耗时最多,而成果最少的活动。因此,方法论在创新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创新理论以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为指导,通过分析事物三个层面上的基本联系和矛盾运动,深刻揭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原理;即建立某种联系以获取某种有益作用;切断某种联系以消除某种有害作用;改变某种联系以获取某种有益作用或消除某种有害作用。建立、切断、改变某种联系的有效形式有40种,即分割、抽取、局部质量、非对称、合并、多用性、嵌套、配重、预先反作用、预先作用、预先防范、等势化、逆向作用、曲面化、动态化、弹性化、多维化、振动、周期性作用、有效作用连续性、特事特办、变害为利、反馈、中介物、自服务、复制、替代、机械系统替代、气体或液体结构、柔性化、多空法、颜色法、同质化、抛弃与修复、参数变化、相态变化、热膨胀、强氧化、惰性环境、复合材料。上述40种方法是解决事物问题即矛盾冲突的基本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被实践反复证明的有效性。创新理论关于创新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和对创新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人类知识创新的重大成就,是当代人类智慧的精华。

创新理论是创新实践的正确路线图

创新理论通过分析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深刻揭示了创新过程的本质,科学阐明了创新的过程模型,为创新实践提供了正确的路线图。

第6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1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是指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将现代信息与管理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中, 通过建立教学管理网络系统来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此过程中要考虑到影响教学的各个因素(内因与外因),对这些要素信息进行搜集、传播、储存、维护、加工与使用,以此合理安排与配置全部教学资源,从而确保管理者能够最终实现其教学目的。

2 推进信息化的意义

随着高校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数量与课程设置的增加、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这势必会引起教学管理的危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要求,必须推进信息化管理。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如通过网络平台的信息传递,让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地查找到所需信息,或者短短几秒钟就可以下载相关信息,让各级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递完全没有障碍,确保工作处理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它可以规范化教学管理,通过设定好的管理软件系统,将数据按照标准录入系统,并按照流程操作使用,这样既规范了数据的统一,确保其准确性,又可以通过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与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有序与规范。

3 推进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 培养信息化管理理念

通过开设讲座、播放视频或技术人员亲自讲解、在校师生的亲身体验分享等形式, 将信息化管理对于平时教学管理的积极作用进行推广宣传,让全校师生都懂得什么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它起着什么作用,如何才能有效实施,信息化对师生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本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规章与制度, 来明确与规范科学实施信息化的标准、要求与流程,增强师生的配合度,有利于快速推进信息化管理。

3.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学校应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去进行信息化的推进: ①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立中,如创建良好的网络管理平台,购置先进的管理系统,配备相应的硬件与软件,确保网络的安全与稳定性,这是信息化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②引进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与管理技术, 做好日常的网络维护工作与软硬件系统等技术的更新工作,确保信息提供的准确性与及时性;③加大科研投入,提供资金与设备以鼓励全校师生积极研究与创新,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管理应用软件,既节省购买与更新软件的成本,也增强全校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更有利于信息化的推进。

3.3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是有效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关键, 是理论的执行者,所以是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能够将信息化管理模式很好地运用到教学管理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①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明白信息技术引入的重要作用与目的;②加大专业培训与岗位考核,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与信息处理技能培训,让他们可以快速胜任岗位需求,还要通过考核体系, 加强竞争意识, 激发他们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③大力发展技术与人才的引进,可以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也有助于优秀管理方法的传播与使用。当然, 好的人才还需要相应的保障机制与福利奖励作为依附,这样才能将人才长期的留在学校。

3.4 拓展信息化的应用范围

在软件管理系统中设立足够的模块, 来扩展信息化的应用范围,发挥其最大的管理效用。其主要模块可以涉及:①师生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学生学籍、基本信息、师资信息等管理工作;②教学规划管理,包括课程库、专业培养计划、教学任务、教学计划安排等管理工作;③教学过程执行管理,包括教学资源、排课系统、选课系统、在线考试、试卷库、成绩信息、各考试报名系统等管理工作;④毕业生信息管理,结合之前的历史信息,如基本信息或成绩信息等,建立独立的毕业信息库,以方便毕业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与相关资料打印的需要。

在这些基本模块下, 可以根据本校师生的需求增加其他应用模块。如网上评教模块,增加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对其教学技巧方法的自我提升意识;或者增加实习管理模块,因为作为高等专科学校,实习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所以可以设置这个模块,方便实习学生的管理,教师还可以利用系统,了解以往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单位的情况等, 作为指导实习学生的依据。

第7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系在历时几年摸索积累之后,结合信息系实际需求,开发了自己的学生管理平台,如下图3-1所示。

(一)信息化平台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信息化平台的实施能够为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载体。利用彩信中的信息快讯、短信中的短信群发以及其他形式来举办一些教育专栏的活动,让学生都能够掌握好党的基础理论,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互联网信息平台能够为教育带来更好的发展,使得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也逐渐增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互联网信息平台能够让学生进行思想动态滚动式的调查,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逐个教育和指导。这样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托信息化平台,有效地实施了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学生工作的评价体现了工作的导向性、示范性,以及教育理念的落实情况。操作时要以学生的综合测评为主,提高学生综合测评的质量,改善其测评系统,进而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信息动态进行收集和分析,学生网络测评工作的开展将有利于学校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三)依托信息化平台,有效地整合了系(部)内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高校内为了扩大建设信息化的规模,都开始完善本校的硬件设备和技术强度,加大学校网络覆盖率,扩展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功能。校园网络已经覆盖学生公寓、教师等场所,使学生能在校园内的各场所都可以享受轻松上网,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方便地开展。

二、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到位目前仍有大多数的高校工作人员不是很了解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对其信息化工作理解的偏差将导致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与自动化办公相混淆,只是简单地将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理解成为以上网进行信息收集等,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不利于其快速发展。学生管理各部门的决策者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一致,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参差不同,出现资源浪费、信息失调等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二)学生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参与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这也是重要的不利因素。实施学生管理信息化,不仅需要学生管理者具备较高的学生管理能力,还应具备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过当前仍有部分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还是主要以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没有真正地将其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加上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虽然较多,但是既懂计算机技术又了解学生管理知识的人才却少之又少,这非常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建设信息化的发展。

(三)学生管理信息化实施不规范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都不是非常规范的。首先信息化建设学生管理系统虽然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则和制度,但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管理层次比较混乱;另外,各个层次内的信息规划工作都只是依据自身工作目标为主,不能有效统一,使得信息资源虽然较多,但是却不能得到共享。

(四)安全问题凸显当前在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已经加入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过这些技术都是以网络技术为构造基础,只能在连接Internet的前提下进行工作。另外,正是因为Internet连接进行共享,只有TCP/IP协议却没有相关安全机制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保护,这样一来使得系统在运行时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内容,系统网站收到攻击和侵略的可能性较大,即危险指数较高。

三、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只有对学生管理工作有着较高的重视度才能将其自身的紧迫感转化成一种观念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让互联网技术更加有利于学生管理系统的发展。

(二)组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系统的信息化道路中的关键内容就是提高管理员的素质。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好信息互联网技术和学生管理知识。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管理知识和信息化建设的知识缺一不可。这就使得高校对学生管理方面的人才必须加大培养力度。

(三)完善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道路必须要有先进的制度作为依据,让整个建设过程有章可依,每个层次上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也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使命,要对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和实施过程了解透彻。同时,学生管理互联网工作能够使得整个管理层次的评价体系得以完善,让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参照标准,进而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

(四)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网络安全体系的安全保障需要通过安全的软件系统、网络监控、防火墙、信息审计、通信加密、安全扫描、灾难恢复等多个安全组件共同完成。每一组件都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四、小结

第8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支持服务体系 高校 教师

一、高校“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基础

作为直接和学生进行教学交流的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水平,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而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师提供的服务和支持则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助推力。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教师的主体性,并逐步实现工作理念的转变,做到以下三个结合,实行现代高校管理制度,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的品牌。

1.管理与服务相结合

在高校教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意识与服务意识应实现有机统一。权威的规章制度对于高校教师管理固然十分重要,但同时,“为教师服务”也是时代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更应具有服务意识,注重教师个体发展的具体需要,承认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教师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宽松、开放的工作环境,为教师提供支持。

2.评估与激励相结合

高校不仅要对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严格的评估,更要在树立服务意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教师的激励。激励的方式包括对教学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通过教学评估结果的反馈激励教师改进教学、通过制定各种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和支持等。

3.个体发展与团队发展相结合

目前很多高校实施教学团队制度,教师在一个团队中开展教学交流、经验分享、备课等工作,学校在教师管理的过程中也注重教师团队的管理和服务,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与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以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高校“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

高校“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通过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在高校形成制度支持、资源与技术支持、团队支持三位一体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基础,建立互动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基于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估机制,为高校教师提供优质的资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持续支持与帮助。

三、高校“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结构框架

高校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由“制度支持、资源与技术支持、团队支持”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相对独立,但也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呼应,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最终实现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

*********

*******

*********

1.制度支持

高校教师管理部门应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通过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整合培训资源,调动各部门主动参与,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在方向引领方面,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开展教学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近年来积极组织校级教学改革立项,包括重点课建设、双语课建设、教材讲义建设、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在学校的资金资助下深入到课堂中研究教学,开展教学实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资源与技术支持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教师对网络文献信息检索的能力,直接影响其授课水平,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教师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

(1)了解教师在信息资源方面的需求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深入调查、研究、掌握高校教师信息需求的特点,了解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需求,真正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有特色的、高层次、高质量、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2)为教师提供相关资源及操作技能的培训服务

应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高效地为教师服务,既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也要提供相关的培训,为教师能熟练地检索和运用信息资源(如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提供支持。同时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科优势加快信息资源的电子化进程,建立和开发有特色的数据库,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3)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资源并建设教学资源库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也应鼓励教师开发学习资源,并对有价值的资源下载、刻录、复制、存储为公共资源,在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建设教学资源库,供相关领域的教师分享。鼓励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鼓励教师自行选择和开发教育资源,满足教师教学的多种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工作提供资源支持。

(4)建设技术辅助人员队伍

高校教师承担了较多的教学任务,在备课或教学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资源,学校有必要组建一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的教辅队伍。在技术团队方面,也应配备专兼职技术支持人员,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协助教师使用设备和有效使用资源。

3.团队支持

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其教学质量的保障,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完善教学工作体系,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展了三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团队、校级培育教学团队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层教学组织,形成教师-教学团队-教学系-学院-学校的教育工作体系,教学团队的成员共同制定并实施教学团队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课程(实践环节)建设、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及其他教学条件建设等内容,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变化的新要求。以上制度旨在为教师的授课提供更多的团队支持以及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在学校形成有利于教师广泛参与、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的氛围。

四、高校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原则

1.需求为本原则。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需要为依据,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支持和服务,切实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需求。

2.整合共建原则。积极推动各院系、教务处、人事处、网络中心、图书馆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和资源整合,明确各相关单位在构建高校教师支持服务体系中的职责和分工,优化资源配置。

3.协调发展原则。高校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学校人力资源的建设相协调,与学校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现实条件相协调。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师管理凸显“服务”理念的背景下,教师“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地位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诸多支持,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积极性的提升,最终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优化和改善。

参考文献:

[1]仲梅娟.营造为教师服务的文化生态[J] .江苏教育,2009(10):13-14.

[2]施若,顾宝炎.服务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管理浅谈[J] .当代教育科学,2008(7):35-37.

第9篇:理论学习建设范文

关键词: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构建;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1-221

一、設计学科信息化教育问题的提出

(一)国内设计人才供需现状矛盾突出。

国内设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与设计产业需求脱节,学生专业能力无法满足设计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设计产业需求“一对一”实践教学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国内高校无法满足这种产业需求,行业设计师较少介入本科设计教学领域,对设计教育教学影响甚微。

(二)国内高校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呈现瓶颈状态。

近年来国内高校教学越来越注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实际情况是真正能达到“高水平”的教师少之又少,很多高校都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管理办法在寻找各种方法提高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

(三)国内高校设计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捉襟见肘。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兼顾设计基础理论的同时要具备丰富的设计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教学平台有许多优势,这不仅为提高学生的设计综合能力提供了发展平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突破口。

二、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研究的优势及不足

(一)国内教学研究优势

现有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有线上资源丰富、线下活动频繁、过程评估精准等教学优点,近些年国内学者和教育机构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如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清华大学韩锡斌教授的混合教学研究等,都是从各个角度为国内的混合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国内混合教学研究涉及到的专业学科多以数学、外语和计算机专业为主的理论课教学研究,以设计学着眼点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中国大学MOOC平台共开设设计学课程共计42门,全部以设计史论讲授为主,没有实践设计教学方面的课程,这也是设计学混合教学研究的难点所在。

三、针对现状构建设计学科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及研究框架

(一)设计学本科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

首先明晰混合教学的目标,建立混合教学的途径;其次进行混合教学的教育心理研究,建立混合教学规律;最后构建混合教学理论框架,形成混合教学内容。

(二)设计学本科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实证研究。

首先以设计学本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设计学科混合教学平台;其次通过混合教学平台形成线上和线下教学方法,建立混合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信息反馈,并对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补充和完善理论体系。这样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下的混合教学平台增强师生的教学互动,并为优秀的产业设计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纽带关系。

(三)总体研究框架分为两条主线:一是设计学本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二是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实证研究。

我们可以通过调研、文献研究及教学实践建立设计学科混合教学理论框架,从而逐步研究并确立设计学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以设计学科混合教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产业、科研、教育相结合为研究媒介,利用信息技术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混合教学网络平台。并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为研究媒介,以混合教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产业设计师介入本科教学为研究突破口,以实验性的混合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证教学研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信息反馈,完善混合教学理论体系。力求在混合教学过程中,促进产业设计师、本科学生、高校教师的沟通及互动,促进产业更新、推动教育革新、助力科研创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