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

第1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PPP项目 会计 合作模式

一、PPP的内涵和PPP模式的兴起

(一)PPP的内涵

PPP是指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机构(SPV),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后再移交给政府的公共服务开发运营方式。财政部楼继伟部长指出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二)PPP模式的兴起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西方国家通过将国有企业部分出售、全部出售或关闭等方式变现存量资产,PPP概念最早从英国出现并得到推广,继而沿用至今。

PPP模式在我国从1978年开始引用,已发展成五个阶段:探索阶段、试点阶段、推广阶段、反复阶段、普及阶段。我国最常见的PPP形式是特许经营和BOT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市政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较为多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政府应集中财力建设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要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吸引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有合理回报或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在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方面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2014年11月30日,财政部公布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800亿元;2014年12月4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同日发改委指导意见。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PPP项目开始发展壮大。例如池州市积极探索采取PPP模式运作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项目,该项目被财政部和住建部共同列为首批试点的污水处理类PPP项目,也是第一个签约运营的PPP示范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央视等媒体纷纷报道,被称为“池州模式”。通过此项目,分析我国目前PPP项目中会计的运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地方基础设施PPP项目选择和可持续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二、会计核算在PPP项目中的运用

(一)池州PPP项目的概述

目前,我国PPP运行的主要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在特许期内,授予项目公司投资、建设新建项目以及维护的特许经营权,并签订合同,在特许经营期满终止时,项目公司将设施的所有权、使用权无偿交还政府,政府每年支付服务费。

池州市采用PPP模式运作污水处理及市政排水设施购买服务项目,主要实行“厂网一体”的运营模式,将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项目整合打捆,选择已建污水处理厂2座(10万吨/日)、已建排水管网750km、已建污水泵站7座(10.45万吨/日),项目总资产7.12亿元。新建投资13.42亿元,其中2015年完成管网建设投资3700万元,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期限26年,特许经营期满时,政府收回PPP项目公司的所有权、使用权。财政根据主管部门的考核结果和协议支付污水处理服务费和排水设施服务费,政府购买服务费由污水处理服务费和排水设施服务费构成,其中污水处理服务费的基本污水处理量单价0.81元/立方米,超额处理污水量单价0.486元/立方米,排水设施服务费按照管网总长750公里,每公里收取服务费99,380元。

2014年12月29日由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和池州市水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池州市排水有限公司,从2015年1月1日正式运营。项目正式运营以来,合作双方认真履行《协议》,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合作伙伴池州市排水公司通过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管理质量。特别是去年汛期和今年以来,雨水多于往年,全国很多城市及池州周边城市普遍出现“逢雨必涝”的“海景”现象,而我市迅速完成城市排水管道的检测和疏通、修复,城市排水能力大为增强,社会各界对此赞誉有加,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给予广泛宣传报道。

(二)会计核算在PPP项目中的账务处理

1.项目公司成立阶段的账务处理

实际收到的款项目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J:项目资本

2.项目公司在建设阶段的账务处理

(1)企业预付工程款、备料款时账务处理:

借: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

贷:银行贷款

(2)拨付材料账务处理:

借: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

贷:工程物资

(3)办理工程价款结算账务处理:

借: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4)基建工程发生相关费用账务处理:

借:待摊基建支出

贷:银行存款

(5)基建工程负担税金账务处理:

借:待摊基建支出

贷:应交税金或银行存款

3.项目公司在运营阶段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在运营过程中,污水处理服务费和排水设施服务费相关税务政策变化引起的账务处理:

(1)污水处理劳务税务政策变化

①污水处理劳务免征增值税,每月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池州市财政局

贷:主营业务收入-污水处理收入

②污水处理劳务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即征即退70%,每月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池州市财政局

贷:主营业务收入-污水处理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③缴纳增值税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④收到退税时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退税收入

(2)营改增政策变化后

①按简易计税方法3%缴纳增值税。每月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池州市财政局

贷:主营业务收入-排水设施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②市财政按时将PPP项目季度购买服务费拨付至排水公司每季度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池州市财政局

4.项目公司在目移交阶段的账务处理

由于PPP项目在中国还处于新兴事项,许多政策都在不断完善中,特许经营期限长。池州PPP项目经营期26年,移交阶段的账务处理暂为: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三、PPP项目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2年的发展和培育,PPP项目已在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蓬勃发展,但是每个PPP项目均有不同特点,涉及发起、立项、招标、签署、运营、移交等多个环节,期限长,在 PPP项目核算中也在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政府部门

由于政府部门对PPP项目缺少会计监督审核,而PPP项目涉及到的领域以及子项目又众多,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配套的辅助设施建设都没有被列入政府预算中,无法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从而导致存在一系列的会计核算问题。

(二)PPP项目公司

PPP项目成立运营后,财务处理必须独立核算,专人管理。但部分PPP项目公司财务人员水平参次不齐,内部制度管理不溃缺少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特别是一些新的政策引起的涉税问题,需要PPP项目公司财务人员加强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四、会计核算在PPP项目的几点体会

(一) 正确理解PPP内涵与实质

当下,尽管国务院、财政部等部门多次发文进行指导,但对PPP内涵的阐释并不充分。同时,由于国内对PPP的培训宣传力度仍不足够,很多人因此对PPP的理解相对片面,只认识到其中融资、化债或其他某个单一功能。

就本项目而言,项目前期充分论证,政府内部有共识,合同制定边界条件清晰,资产权属明确,采购程序规范,市场竞争充分;项目落地后项目实施形式多样,池州排水公司运转有序、破难攻坚、内处和谐、稳步发展,政企紧密合作解决相关民生问题、创新融资。皆因池州市领导层和政府部分对PPP内涵理解深刻,才使得本项目没有遇到PPP项目中的“六道坎”。从推广PPP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PPP项目所具备的特征是加强各级政府正确理解PPP内涵与实质的关键。

(二)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

根据相关政策,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采购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PPP 项目会计信息的监督,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财政部门职责应该及时将政府购买服务费列入年度预算,并与中长期财政规划保持一致,确保项目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从而保证PPP 项目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主管部门以及监督机构职责应该要定期对于PPP项目会计进行监督,并将PPP项目会计信息以及审计的结果予以公示。审计监督可以自行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分析解剖原因并加以整改,以保证项目规范有序进行。

(三)转变思想认识提高效率

实行PPP项目无疑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原来由政府直接做的维护管养工作可以交给企业来做,政府专注做好服务和监管。政府部门的经验还停留在偏重建设,做好服务和监管的经验缺乏。政府部门在传统模式下经营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带有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措施,加之技术水平不及专业公司。所以要达到专业公司同样的服务标准,政府所付成本通常要高于由专业公司进行项目运营的成本。由专业人做专业事的角度来看,专业公司做设施维护将提高维护资金使用效益,降低了运营成本,但由于维护水平和考核标准的提高必将提高运营维护费用。这要求我们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适应新的会计核算和处理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加强管理,提高核算水平。

第2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基本建设;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121-02

一、问题提出

目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核算流程是:先预付该工程款,待工程完工后,由税务部门结算各项税费并出具各种完税凭证,施工单位再根据税务部门所提供的各种完税凭证连同工程项目决算书一并结转工程成本和登记固定资产账。这样既可以防止税款的流失,也可以防止超预算支付工程款的问题,但是期间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施工方以工程未验收或工程款没有全部支付为由而长期拖欠或迟迟不缴纳税款,造成施工核算单位无法进行年终决算,且其工程支出账面结余很大,事实上该工程早已完工或已经达到了预计可使用状态,这样就会出现巨额隐形赤字,造成财政年终决算数字失真,由此会产生以下两方面问题:

1.税款拖欠严重。国家税收不能及时入库,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周转及其职能的发挥。

2.会计核算失真。从会计本质的核算与监督职能来看,以预付款的形式列支工程款而不做支出,如果工程工期较长、投资较大,而不按工程实际进度进行结算,在年终就会有大量资金结余到账面,这些数字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额的赤字,容易造成财政年终决算失真。

二、实例分析

通过下面的具体实例我们来探讨以预付款的形式列支工程款而不做支出,对年终财政决算所造成的种种影响。

例如:某单位修建一幢办公大楼,工程预算价为700万元,2008年1月18日一次性拨付专项资金200万元,2008年1月23日支付工程前期费用15万元,2月27日根据工程进度,支付工程进度款200万元,12月31日支付工程款290万元。2009年4月工程完工,并于5月23日根据工程预决算中心审定,最终造价为705万元,支付剩余款项,同时财政代扣税金23.256万元。

按照目前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2008年的账务处理如下:

(1)收到财政部门拨来专项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200

贷:拨入专款 200

(2)支付前期费用:

借:专款支出――办公楼支出 15

贷:银行存款 15

(3)预付工程款时:

借:预付账款――***公司 490

贷:银行存款 490

(4)年终结转:

借:拨入专款 15

贷:专款支出――办公楼支出 15

2009年施工单位缴纳税款索取正式税务发票后账务处理如下:

(1)借:专款支出―办公楼支出 705

贷:银行存款 215

预付账款 ――***公司 490

(2)登记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720

贷:固定基金 720

(3)年终结转:

借:拨入专款 185

贷:专项结余 185

借:专项结余 705

贷:专款支出――办公楼支出705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虽然纳税人最终在2009年缴纳建筑营业税23.256万元,但是在2008年并未及时缴纳税税金。从财政总决算数字来看,2009年当年专项支出15万元,结余专项资金185万元,其实当年实际支出505万元,超支305万元,隐形超支达105万元,如果工程迟迟不决算,一方面导致税款不能及时入库,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利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强化会计核算和及时组织税款入库,以及能够为税收征管和财政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

1.改变税款征收方式。改变目前工程完工后一次纳征收全部税款的做法后,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灵活进行有关税款的预征。如在工程完工70%后,由财政部门协助税务机关根据工程预算书,进行税款的预征和扣缴,等到工程完工决算后,再进行相关税款的补证与退库。这样即可避免由于工程周期长,给单位的账务处理造成极大的不便,又可以防止施工单位长期拖延税款现象的发生。

2.改进会计核算办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流程是:预付工程款时直接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同时,借记“基建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工程完工进度达70%后,根据工程预算书所核征的预缴税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同时借记“基建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待工程完工验收后,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借记“在建工程占用资金”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在各核算期间“在建工程占用资金”和“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就反映了尚未完工的各项在建工程实际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有利于进行会计监督。

运用该核算流程和方法,前例的账务处理应如下:

(1)2008年收到财政部门拨来专项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基建拨款 200

(2)支付前期费用时:

借:在建工程――**工程 15

贷:在建工程占用资金 15

同时:

借:基建支出――前期费用 15

贷:银行存款 15

(3)预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工程款 200

贷:在建工程占用资金 200

同时:

借:基建支出――**工程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4)当预付工程款支付款项达到工程总预算的70%时(预征有关税费:700 x 3.3% = 23.1万元,在账务处理上虽然反映支付工程款,实际上依据税务部门的完税凭证而直接转入国库):

借:在建工程――工程款 290

贷:在建工程占用资金 290

同时:

借:基建支出―― **工程 290

贷:银行存款 290 (含代扣并直接转入国库税费23.1万元)

年终结转:

借:基建拨款 200

贷:结余 200

借:结余 505

贷:基建支出――前期费用 15

――**工程490

2009年有关账务处理:

补证并代扣税款以及支付剩余款项(按照工程决算书审定为705万元,应补交相关税费5×3.3% = 0.165万元)

借:在建工程―― **工程 215

贷:在建工程占用资金 215

借:基建支出―― **工程 215

贷:银行存款 215 (含补证代扣并直接转入国库税费0.165万元)

同时:

借:固定资产 720

贷:在建工程――**工程 720

借:在建工程占用资金 720

贷:固定基金 720

从上述账务处理来看,各核算期间“在建工程占用资金”和“在建工程”科目的余额,能够真实地反应了该项工程的实际支出情况,不仅有利于工程预算资金的核拨和年度财政的科学决算,而且还能及时组织各项税费的及时扣缴与入库,保证了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视同销售”这一术语是由税法提出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其所要达到的结果便是企业应按照税法的规定对相关的经济业务确认其产生的纳税义务,对产生的应纳税额按照税法规定如实入账。这一术语只要求企业确认应纳的税额,至于其他相关会计要素的确认税法的规定并未涉及。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属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应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不同的税种分别对其视同销售行为做了各自的规定,即税种与税种之间的视同销售行为相互区别,但从视同销售行为对企业资产所有权属的影响上,可以将税法上所规定的各种视同销售行为分为两类:资产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和资产所有权属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视同销售行为中,将应税产品用于本企业内部的非应税项目如用于生产非应税产品、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不动产)等情况中,货物在移送使用后仍归本企业所有,其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视同销售行为中,将应税产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外购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捐赠、分配、抵债等情况中,货物在移送使用后,其所有权属由企业转移给了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了改变。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则专指将企业资产用于发放职工福利、个人消费、投资、捐赠、分配、抵债、广告宣传等,均引起资产的所有权属发生改变。

二、以英美为代表的税务会计模式下的处理

英美国家的会计准则与税法几乎完全独立,互不影响。其财务会计的独立性很强,完全不受税法的约束;企业的纳税事宜也不受会计准则的制约,完全依据税法进行处理,即税务会计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这种模式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对同一经济业务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各自进行独立的处理,互不影响,因此二者之间的合理差异允许存在。这便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税务会计模式。

(一)资产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 若资产的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在税法上,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则对企业所得税没有影响,即无需确认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则在税务会计上只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确认其他的应纳税额。

[例1]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公司,主营实木地板的生产与销售,将自产的实木地板用于在建工程(不动产),领用的实木地板的成本为12万元,市价20万元,则税务会计的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164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应交消费税 10000

在财务会计上,根据收入确认条件,该业务中资产的所有权未发生改变,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则无需确认收入,其他要素的核算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其处理与以上税务会计中的处理相同。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当资产的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时,该视同销售行为对期末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没有影响,在税务会计上无须确认收入;在财务会计上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也无须确认收入。此时,两门学科的账务处理是相同的。

(二)资产所有权属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 (1)满足财务会计收入确认条件的视同销售行为 一些视同销售行为,在资产的相关权利发生转移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的流入,且其收入的金额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满足会计准则中收入的确认条件,则在财务会计上应确认收入。在税法中需要为期末企业所得税的核算确认这些行为的应税收入,则税务会计中针对这些行为也需要确认收入。则该种情况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对账务处理相同。

[例2]A公司将例1中的实木地板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则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账务处理均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000

(2)不满足财务会计收入确认条件的视同销售行为。一些视同销售行为,虽然在资产的相关权利发生转移,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不满足会计准则中收入的确认条件,则在财务会计会计上不能针对这些业务确认收入。而在税法中,这些行为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则在税务会计中需要确认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则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这些业务的处理有差异。

[例3]A公司将例1中的实木地板用于广告宣传,免费赠送给客户,则税务会计的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000

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 164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应交消费税 10000

三、以法德为代表的税务会计模式下的处理

法德属于大陆法系国家。这种法律体系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实行这种法系的国家政府往往通过完备的法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法国的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化就受到了诸如公司法典、证券法典和税法典的影响,所以,法德的会计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企业的自受到了很大限制,财务会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税法的影响。因此,便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完全统一的税务会计模式,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对同一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相同,不允许存在差异,。在此模式下,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合为一体,两者不相互独立,账务处理的依据以税法为主。

(一)资产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 若资产的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在税法上,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则对企业所得税没有影响,即无需确认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在以税法为账务处理的依据的情况下,无需对这些业务确认收入。该模式下的会计处理与财税分离模式下例1中的会计处理完全一致。

(二)资产所有权属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 资产所有权属发生改变经济业务,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即在以税法为账务处理的依据的情况下,则需要针对这些业务确认收入,以便于期末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则该模式下例2与例3的账务处理原则相同,都应该根据税法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应税收入,即与财税分离模式下税务会计中的处理完全相同。

四、以日本为代表的税务会计模式下的账务处理

日本的税务会计依据税法规则对财务会计进行协调,是一种没有完整理论框架指导的纳税调整会计方法体系。从税务会计角度来看,由于日本在近代受法德影响,而在现代则更受美国影响,所以日本的税务会计模式介于以财税完全独立为特征的美国税务会计模式和以财税完全统一为特征的法国税务会计模式之间,是财税混合的税务会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为“一套账”,会计记录环节按照会计准则确认各种会计要素,按照税法对应纳税的金额登记入账,然后期末对财务会计利润和税法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以如实反映税法所要求履行的纳税义务。因此该种模式既能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以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又能根据税法如实反映企业的纳税情况。

(一)资产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 若资产的所有权属未发生改变,在税法上,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对应纳税所得额没有影响;在财务会计上,不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则对会计的利润总额也没有影响,即该类业务不产生财税差异,期末无须进行纳税调整。该模式下例1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164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应交消费税 10000

(二)资产所有权属发生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 (1)满足财务会计收入确认条件的视同销售行为。资产的所有权属发生改变且该业务有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则在会计记录环节应确认该类业务的收入;而该收入也正好是企业所得税中所要求确认的应税收入,则会计处理的结果既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又符合税法的规定,即该类业务也不产生财税差异,期末无须进行纳税调整。该模式下例2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000

(2)不满足财务会计收入确认条件的视同销售行为。资产的所有权属发生改变,但不满足收入的确认条件,则在会计处理环节对该类业务不确认收入,而按税法规定需要核算该类业务的应税收入,使得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家存在差异,期末需要为满足纳税目的对该差异进项调整。该模式下例3的账务处理为:

借:销售费用 164000

贷:库存商品 1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应交消费税 10000

因该类业务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期末需要根据该业务进项纳税调整。调整的过程为:根据资产的市价调增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20万,根据资产的成本调增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金额12万,即最终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

因该差异属于永久性差异,若不考虑其他经济业务,按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则期末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的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20000

五、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在我国,由于各种经济和社会原因,税务会计在近些年才被引起关注,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仍不完善,并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理论上尚需继续深入研究,实务中也需要继续不断探索。目前,我国的税务会计模式与日本的类似,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混合为一套账,满足多方需求。财务会计以会计准则为依据,税务会计以税法为依据,又由于我国税法的规定与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于是期末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整。即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对视同销售行为的账务处理与在以日本为代表的财税混合税务会计模式下的处理相同。

参考文献:

[1]盖地:《构建我国税务会计范式与模式探讨》,《现代财经》,2006年第2期。

第4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一)会计模拟实习中手工及电算化结合应用的必要性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能够完成手工做账但未必熟悉电算化的账务处理方式,而能够熟练应用电算化手段进行做账处理也并不代表其能够驾轻就熟地进行手工会计账务处理。因此,在会计知识与电算化操作技术不断更新的环境下,会计人员必须在对两种知识和技能的异同进行透彻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手工和电算化处理进行结合实习,以便于培养自身综合应用的能力。第三,从现有的教学环境来看,多数高校财会专业在进行会计模拟实习的时候,往往采用单一的手工会计模拟实习或者是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的方式,手工与电算化的实习分别开展。而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电算化的普及已经不需要其掌握手工的会计处理知识与技能,因此对手工会计模拟实习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实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分离模拟实习弊端不断显露的状况下,积极推行手工及电算化结合应用的会计模拟实习是尤为必要的。由此来看,要通过会计模拟实习让学生对手工及电算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对相关技能进行灵活运用。财会专业教学中,应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进行融合,通过综合贯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会计业务操作技能。而结合实际来看,这种手工与电算化结合应用的会计模拟实习是否具备切实的可行性呢?

(二)会计模拟实习中手工及电算化结合应用的可行性

结合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以及电算化会计模拟实习的内容与特点来看,两者的结合应用是具备一定可行性的。1.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的基本对象一致,两者都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必要的记录、分析、反映及控制。2.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在内容上大致相同,都主要涉及账务、凭证和报表三部分内容。3.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的基本流程相似,都是以建账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的流程进行处理。4.手工及电算化在管理对象方面也基本相同,都是以工资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往来帐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等为主要管理对象。总之,从理论的角度上来看,会计模拟实习中手工与电算化的结合应用具备较为突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要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开展,还必须从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统筹的规划与考虑。

二、会计模拟实习中手工及电算化结合应用的程序及方法

要在会计模拟实习中对手工及电算化的方式进行结合运用,首先应当进行实习计划的制定,而后则应当在完成材料准备和实习动员的基础上根据实习计划中所确认的实习顺序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习。

(一)制定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的制定需要相关人员对实习的地点、教材、软件等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在确认好实习学生的基础上对实习的时间、进度以及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具体的确认,并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最终确认。需要注意的是,实习的进度需要根据实习的教材、软件及时间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以清晰的表格或流程图进行明确列示。

(二)进行材料准备

实习材料的准备要求相关指导教师对手工实习所需的会计模拟实习的教程进行选择和准备,保证每一名参与实习的人员都持有该教程;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所选择的财会软件的应用要求来进行电算化实习教材的转化或者是编制,为具体的实习提供参考。

(三)开展实习动员

实习前的动员活动是保证会计模拟实习有序推进的必要环节,旨在让学生对实习的整体安排、主要目的、基本要求以及具体措施等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并让学生对自己每一天以及每一周所应完成的实习任务和进度等相关情况进行明确。

(四)根据计划的顺序组织实习

要根据实习计划有序地推进实习活动的开展,我们需要对手工账务处理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结合应用的具体方式和办法进行选择。根据手工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以及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来看,两者的结合应用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将电算化实习安排在手工实习结束之后;其二则是将电算化实习与手工实习进行同步推进。但基于对实习效果的考虑,第二种结合应用的方式较为理想,其能够让学生在操作实习的过程中对会计实务知识及技能进行逐一的比较、理解与掌握。在这种结合应用方式下,会计模拟实习则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组织与推进:1.学生手工开设账户之后,再进行电算化的系统初始化处理。2.学生在手工完成凭证填制和凭证审核之后,随即利用电算化处理方式进行凭证的输入与审核。3.学生根据要求手工进行日记账、辅助账和明细账登记,完成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和总账的登记,并进行账证、账账和账表的核对;完成这些操作之后,则利用电算化的方式对总账、辅助账和明细账进行查看操作,并对账簿、凭证以及报表之间的验证及核对关系进行理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其相互验证的核对关系已经不存在。4.学生手工完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之后,再利用财会系统进行银行对账单的输入,通过系统功能完成自动对账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5.学生手工结账之后,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电算化的结账处理。6.学生手工进行会计报表编制,而后则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会计报表的电算化制作。当然,在按照以上实习流程组织并开展会计模拟实习的过程中,相关辅导教师还必须使学生对手工及电算化两种账务处理的区别进行实践的总结与整理,并对部分注意事项加以重视。比如说电算化处理中,应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必要的检查、核对和控制,保证输入数据与原始凭证一致;而对于部分无法通过自动对账模块进行核销的经济业务,则应当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强制性核销。

三、结论

第5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其一,用乙型号钢材260吨与某公司换水泥,该型钢材的成本价为每吨1430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吨2650元。当企业将乙型钢材换水泥时,会计人员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水泥371800

贷:库存商品-乙型钢材371800.

其二,将自产的甲型号钢材430吨用于在建工程(该型钢材的成本价为每吨1360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吨2350元)。当企业将甲型钢材移送流水线建设时,会计人员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684216

贷:库存商品-乙型钢材584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9416.

注册税务师认为我公司这样处理不合法也不合理,建议我们调账。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因此我想请教贵报,对于以上业务,我公司怎样操作才算既合法又合理呢?

江苏某钢铁公司财务部答:从你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贵公司的该项投资业务在会计操作环节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对于公司用乙型号钢材260吨与某水泥公司交换水泥,属于以物易物行为,应将其视为两项业务分别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806130

贷:主营业务收入689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7130

借:主营业务成本371800

贷:库存商品-乙型钢材371800

借:库存商品-水泥689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7130

贷:应收账款806130.

对于将自产的甲型号钢材430吨用于在建工程,应按视同销售的规定处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分析,根据现行税收政策,有两种方法可供贵公司选择:一是按照《企业执行现行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解答》(财会字[1994]31号)处理,即在会计处理上按成本结转,不作为销售处理;但在移送使用钢材时按销售价格计算缴纳增值税。

应缴增值税为:2350×430×17%=171785(元);

具体的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756585

贷:库存商品5848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1785.

工程竣工,公司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756585

贷:在建工程756585.

年终,公司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等方面时,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其产品的销售价格,应参照同期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没有参照价格的,应按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方法组成计税价格调增计税利润。

因此,贵公司应调增的计税利润为:1010500-756585=253915(元)。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贵公司视同销售业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53915×33%=83791.95(元)。

二是按照正常的销售程序处理,即在发生视同销售业务时,按照正常的销售业务流程记入公司的销售收入。

应缴增值税为:2350×430×17%=171785(元);

账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1182285

贷:产品销售收入1010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1785.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1182285

贷:在建工程1182285.

至于该笔视同销售业务的所得税,此处已经作为正常业务核算。

分析以上两种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发现按方案二进行核算时,固定资产账面价比第一种方法多出了425700元。

如果假设该固定资产使用期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那么,在方案二条件下,企业每年就可比方案一多计提折旧20220.75元。与方案一相比,公司选用方案二每年可以少缴所得税6672.85元(20220.75×33%)。

第6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税务审计;账务调整;调账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23-02

税务审计中查出的大量错漏税问题,多属因账务处理错误而形成的。在查补纠正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的调整问题。如果只办理补(退)税手续,而不将企业错误的账务纠正调整过来,使错误延续下去,势必会导致新的错误和错漏税造成重复补(退)税问题,也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因此为了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防止新的、重复的错误发生,必须做好审计后的账务调整工作,使错账得以真正纠正。

一、调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错账调整根据具体情况虽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调账方法都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以保证调账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正确性。

首先,账务调整应与现行法律规范相一致。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法律规范。凡是违反各种法律、法规的核算,只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调整,才能纠正其错误的核算,反映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才能保证国家税法的贯彻执行。

其次,账务调整应与会计核算原则相符合。会计核算方法是一个严密的、科学的方法体系,运用科目、编制分录都有具体规则,不仅日常的核算要按照其基本原理进行,而且在纠正错误,作出新的账务处理时也必须符合会计核算原理。只有这样,才使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得到正确反映,保持上下期之间核算的连续性、完整性,才能保证调账的科学性、正确性。

第三,账务调整要力求简化。调账所采用的方法既要能纠正差错,又要简便易行。调账不是将原错账连同正确的会计分录全部冲销后再重新记账,应尽量采用综合调账法,在纠正错账的同时一并作出正确的账务处理。对需要调整的相同性质的多笔经济业务,调整时应尽量合并为一笔会计业务。对记录经济活动过程的有差错的会计业务,在检查时该项经济过程已经完成的,调账时应只对其结果作出反映,反映经济活动过程的过渡性会计科目应省略。

二、调账的内容

调账内容是指对检查中发现的错漏账项应调整的会计科目。对错账的调整,应根据错账事项的所属时期、问题性质以及会计科目处理的要求进行确定。现行会计制度对有关企业日后调账所运用的会计科目作了规定,在税务稽查后调账应依据执行。但是税务审计调账中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应灵活掌握。

(一)本期审计的本期纳税差错调账内容的确定

本期审计的本期的纳税差错,应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基本要求,调整本期相关账户。

(二)本期审计的以前年度的纳税差错,调账内容的确定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本年度发生的以前年度的损益的事项,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予以调整,企业由于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影响企业缴纳所得税的,可视为当年损益,按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

(三)对审计查出的增值税的账务调整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增值税审计后的账务调整,应设置“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审计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应结出本科目的余额并对该余额进行如下处理:

1.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项)”科目,贷记本科目。

2.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3.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并大于或等于这个贷方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4.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四)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账项,但未按税收规定进行的纳税调整的调账内容的确定

根据现行税法和会计制度规定,对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账务处理,但未按税法规定调整有关项目而少纳的税款,只作补提税金的账务处理,不调整其他会计账项。

三、调账的基本方法

(一)冲销更正法

冲销更正法,是指对企业原错误的会计分录,先用“红字”编制一套相同内容的分录,或作内容相同方向相反的分录予以冲销,再通过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以反映账务真实情况的一种调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原错账所反映的会计科目对应关系不正确或重复记账的经济事项的账务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如需要调整的错误会计分录的账户是多栏式明细账只能用红字冲销更正法。

(二)补充更正法

补充更正法,是指通过作补充会计分录直接进行更正的一种调账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原错账涉及的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数额有误或分录有遗漏,或发生的经济事项未作账务处理,不需冲销原分录,而用补充分录直接予以更正的一种账务调整方法。

(三)综合更正法

综合更正法,是指将冲销更正法和补充更正法两种方法结合并用进行调账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查出的同一笔错账只是借贷一方科目错误,或者错误问题较多,涉及错误分录较复杂的账务调整。

例如,某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一批按售价计10000元,成本价为8000元,价税合计11700元,收入存入银行。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产成品11700

审计人员审计发现后如果属于本年度事项应作如下调账处理:

借:产品销售成本8000

借:产成品3700

贷:产品销售收入10000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700

如果属于以前年度事项应作如下调账处理:

借:产成品3700

贷:以前年度损溢调整2000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700

补提企业所得税

借:所得税66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

第7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财经管理;物资管理;成本核算

企业科级成本核算系统正式启用多年了,许多企业仍不能全面正常运行。现实背景是:HIS系统仅局限于专项业务,而军财系统仅局限于财务业务,必然造成:

一是,基本数据“抓不到、抓不准”。

二是,清仓盘库“查不完、查不准”。

三是,核算结果“出不来,出不全”。

四是,业务流程“走不通,走不了”。

一、固定资产账务管理系统

(一)固定资产系统操作流程:

1.固定资产增加工作流程

(1)一般设备增加

①各科室、部门在固定资产系统“固定资产增加”窗口填制固定资产增加报告单并打印,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②签字确认过的固定资产增加申请单报物供中心,由物供中心统一报采购中心审核汇总,经财经管理处审核后,报院领导审批。

③院领导审批后,由采购中心采购。

④货到后由物供中心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做入库、出库的账务处理并进行拍照、粘贴二维条形码,通知申请部门领取。

(2)计算机网络设备增加

①各科室、部门在固定资产系统“固定资产增加”窗口填制固定资产增加报告单并打印,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②签字确认的固定资产增加报告单交信息科,由信息科审核签字后送采购中心审核汇总,经财经管理处审核后,报院领导审批。

③院领导批准后,由采购中心采购。

④货到后由物供中心在固定资产系统中做入库、出库的账务处理并进行拍照、粘贴二维条形码,通知申请部门领取。

2.固定资产减少工作流程

(1)科室、部门固定资产减少(报废、转让),需在固定资产系统资产减少申请窗口,按要求填制固定资产信息,填好后打印,由科室、部门负责人签字。

(2)签字后报资产分管部门(医疗设备报医学工程科、一般设备报物供中心、计算机网络设备报信息科)鉴定。

(3)分管部门按审批权限(2仟元以内由分管院领导审批;2仟至2万元由院主官领导审批;2万至5万元由院办公会审批;5万元以上由院党委常委会审批)。

3.固定资产转移工作流程

(1)科室、部门固定资产所属部门发生变化时,如:科室分家、合并、搬家或科室、部门之间调剂,固定资产所属部门应将变动的固定资产的转出部门、转入部门、资产编码、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金额及购入时间列表填写清楚,报资产分管部门(医疗设备报医学工程科、一般设备报物供中心、计算机网络设备报信息科)核准。

(2)资产分管部门核准后报财经管理处进行固定资产转移处理。

4.固定资产处置的工作流程

(1)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由各资产分管部门在固定资产系统资产减少窗口固定资产处置界面下填制“国有资产处置申请审批单”打印并签字确认。

(2)确认后报院领导审批,院领导批准后由各资产分管部门处置,处置后款项交财经管理处,财经管理处开具收款收据于各资产分管部门。

(二)固定资产账务管理

1.固定资产入库挂账操作流程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输机人员(物供中心、医学工程科)必须及时将收到的固定资产送货单及发票信息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产生固定资产入库单并打印。

(2)固定资产输机人员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必须将上月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交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进行入库挂账处理。

(3)物供中心会计进入固定资产帐务系统提取上月入库单,对照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仔细核对固定资产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入库挂账处理并打印出挂帐入库单。

(4)财务会计进入财务记账系统提取上月固定资产入库挂账信息,与审签后的挂账凭证进行核对,无误后将信息转记入财务系统会计账中。

2.固定资产付款操作流程

1.每月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根据付款计划,将已入库挂账拟进行付款的固定资产进行报销准备。

2.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进入固定资产账务系统模块提取已入库挂账信息,根据报销单据进行仔细核对,无误后进行固定资产报销结算处理并打印出固定资产报销记账凭证。

3.物供中心及医学工程科会计于4个工作日内将粘贴好的报销凭证传至财经管理处审签。

4.财务会计进入财务记账系统提取固定资产报销结算信息,与审签后的报销凭证进行核对,无误后将信息转记入财务系统会计账中。

(三)物资供应中心工作制度

1.物资挂账流程

(1)供应商根据企业需要将物资送达物资库房,并将物资送货单、物资检验合格证、发票等相关材料交物资库房保管人员进行验收入库。

(2)物资库房保管人员对照物资送货单、物资检验合格证、发票等相关信息,对送达的物资进行检查、验收,并登记存档,完成物资的验收入库。

(3)物资库房信息录入人员根据当日收到的物资送货单、发票,将物资按类别分别录入物资管理系统中,完成各类物资的信息录入工作,生成物资入库单并打印。

(4)物资信息录入人员每月第二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必须将上月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交物资会计进行物资入库挂账处理。

(5)物资会计进入财务账务处理系统中,提取上月物资入库信息,对照打印出的入库单及发票,仔细核对物资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物资入库挂账处理并打印入库挂账凭证。

(6)物资会计于5个工作日内将粘贴好的入库挂账凭证传至物资供应科进行审核。

(7)物资会计将物资供应科审核后的入库挂账凭证报财经管理处领导审签。

(8)财务科会计将审核后的入库挂账凭证进行挂账转记账处理。

(9)财务会计进入记账系统提取物资挂账信息,与审核后送达的挂账凭证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挂账信息转记入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中,完成物资的入库挂账工作。

2.物资付款流程

(1)每月5日前,物资会计根据物资挂账情况、使用情况,结合企业物资付款制度及规定,编制物资付款计划。在财务账务系统中选取已完成入库挂账,拟进行付款的物资信息,按月份编制付款计划,并打印付款计划单。

(2)物资会计通过系统将计划提交至财务科,财务科按照系统设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核。

(3)财务科将审核后的付款计划报财经管理处领导、院领导审签后,报院办公会研究审批。

(4)物资付款前,由物资会计进入财务账务系统中,提取已审核通过的物资付款计划信息,对照结账报销单据认真核对,无误后进行物资付款账务处理,打印并生成物资付款凭证。

(5)物资会计于5个工作日内将粘贴好的付款凭证传至财务科进行审核。

(6)财务科根据付款计划,将审核后的付款凭证报财经管理处领导和院领导审批,再将付款凭证转至财务会计进行转记账处理。

(7)财务会计进入记账系统提取物资付款信息,与审签后送达的付款凭证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付款信息转记入企业会计核算系统中,完成物资的付款工作。

二、总述

院级核算功能特点:

(1)构建桥梁,规范管理。

(2)解决问题,严格管理。

第8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账表处理;问题;建议

作者参加过几年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发现每年的决算,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行政事业单位的年终决算报表的数据与单位账务处理的数据要相符。但这一要求,相当多以上的单位达不到。经过对几家单位的账务处理做了研究分析后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账表不符:

一、账表不符存在的原因

1.账务处理不规范

(1)不按资金来源分设会计科目。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未严格按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和除财政预算以外的资金分设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时笼统当作财政拨款(补助)资金来核算;而编制决算报表时,会计依据平常记的收支流水账确定收支结余数,致使支出结余账表不符。如某广电局收到自治区广电局拨来的户户通无线覆盖维护经费15万元,用于支付电费6万元。正确的账务处理:①收到上级拨款,借:银行存款15万元;贷:上级补助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15万元。②支付电费时,借: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电费6万元;贷:银行存款6万元。③年终,结转“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贷方余额9万元,借:上级补助收入9万元;贷:事业结余9万元。但大部分单位会计核算支付电费时,却这样写,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6万元;贷:银行存款6万元。年终,“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结转到“财政补助结转”。错误的账务处理使“上级补助收入”没有支出相抵,结转后的事业结余15万元,“财政补助结转”贷方账面余额为负。

(2)视决算为形式。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年终编制的决算报表与平常账务处理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不了解决算报表的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平常会计通过账务处理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完全脱离本单位的账,随心所欲填报相关报表,以致账表严重不符。如《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反映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支出,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支出和其他收入支出的合计,部分单位填报此表时,只填财政拨款形成的支出;《收入支出决算表》反映单位整体的收支结存情况,部分单位填报时,直接以财政部门提供的财政拨款数和其他收入金额,全部以收定支,年初年未结转和结余数都为零。更怪异的是编制《资产负债简表》,单位依据科目余额表确定“银行存款”“财政应返还额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资产基金(非流动资金基金)”“财政结转结余”科目数据,把“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作为调节资产负债表平衡的调码,导致预算执行情况不真实。

(3)收付实现制定义理解不清。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例如:通过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职工预借的差旅费,职工出差归来没有及时报销差旅费,当年没有形成支出,单位会计在编制决算报表时为了与财政结转结余数据相符,虚拟支出,与收入对冲,而会计核算上暂不作支出处理,相关的支出、结转科目与决算报表不符。

(4)基建账并“大账”核算不完整。基建账并“大账”,事业单位自2013年1月1日执行,行政单位自2014年1月1日执行。新制度执行后,应按月根据基建账中相关科目的发生额并入单位的“大账”,在单位“大账”中对基建相关业务进行“双分录”核算。正确会计处理如例:单位按进度支付工程款项时,按实际支付金额作会计处理:借记“经费支出(事业支出)”,贷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同时按工程结算金额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 贷记“资产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但部分单位会计核算时,只在年终对基建账中的科目进行简单归集,只借记“在建工程-基建工程”贷记“资产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一笔就完结了,基建账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对应的支出没有在单位“大账”里核算,导致“大账”核算不完整。

2.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混用,造成账表不符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业务或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而部门决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采用权责发生制,一般是为了反映单位的负债,但如实反映了单位的负债,就无法反映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如:购入不需安装一台价值50万元的固定资产,用财政资金支付47.5万元,扣留质量保证金2.5万元,且取得固定资产全款发票,账务处理如下:借:事业支出50万元,贷:财政补助收入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7.5万元,货:应付账款―某单位2.5万元,同时借:固定资产50f元,货:非流动资金基金―固定资产50万元。编制决算报表,支出里直接剔除本期没有发生的2.5万元质保金,造成账面上的总支出与决算报表的总支出不相符。

3.财政部门的要求导致账表不符

(1)收入账表不符。行政事业单位在填制《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表》时,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以财政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收入账务处理和收入上缴国库的时间不一致,单位的收入金额与财政部门确认的金额不同,造成决算账表不符。

(2)收支账表不符。年终,财政部门为做到收支平衡,人为调节预算进度。上级下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因种种原因项目当年没有完成实施,造成项目资金无法按工程进度拨付,财政部门只能把余款转到单位设立的基本建设账户,同时要求挝辉诘蹦甑木鏊惚ū碇辛惺樟兄В单位会计核算只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政拨款收入或财政补助收入”。致使单位决算报表的财政结转金额小于单位账面财政结转金额,而这影响一直持续到项目资金使用完结。

4.决算报表不允许负结余

行政事业单位向同级部门借款用于日常公用支出或通过签订借款合同向发改委借入项目前期费形成的往来款项,单位收到借到的资金,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某某单位”,实际支出时,为确认与往来单位的债务,不能直接冲“其他应付款-某某单位”科目,只能借记“经费支出-其他资金支出”或“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年终,支出通过“事业结余”结转到“事业基金”,因这部分支出没有收入对应,“事业基金”科目有可能是负数。为符合财政决算报表年末收支结余不得为负的规定,单位在编制决算报表时,这部分资金形成的支出不在决算报表上反映。

二、对账表不一处理的建议

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

(1)鼓励会计人员通过自学的方式提高业务能力

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素质承载一个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进而影响一个县甚至一个地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多渠道激励会计人员加强自学,努力钻研业务,借助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加深对业务的领悟水平。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应激励会计人员以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方式,参加不同层次的职称考试,对考试通过者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二是放宽或取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岗位设置比例,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学习获取更高级别的职称资格。三是对行政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公务人员,工资晋升应与取得同等级别的专业技术职称相挂钩。

(2)激励高层次会计通过帮带的方式带动低层次会计提高业务能力

财政部门应充分发挥本县高层次会计人员的作用,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让高层次的会计人员包干、划片或分类培训,对行政事业单位素质偏低的会计人员,从原始票据的审核、账务的处理、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编制会计财务报表和财务决算报表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实地操作,达到顺利完成工作和提高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2.编制科目余额调节表

事业单位,年终填报决算报表时,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编制合并报表的原理,把事业支出科目按经济分类项目明细过到科目余额调节表,通过分析当年形成支出的“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往来科目,对于当年账面形成支出而实际没有支出经济项目,在科目余额表剔除,对以当年的收入清偿“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往来科目的债务,在对应的经济分类项加上,以此汇总的金额编制决算报表,可以简单做到收支的账表一致。

3.允许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收支不平衡

《收入支出决算表》是全口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一个会计年度内全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报表,年末结转结余=年初结转结余+本年收入一本年支出,其年末结转结余金额的大小、正负取决于年初结转结余、本年收入、本年支出的大小,因此有可能为正、为负或等于零。财政部门应根据行政事业实际情况,力求做到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相统一。

三、结束语

签于以上种种账表不一存因,除去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由单一预算会计体系里两个会计核算方法没有适度融合造成的。2017年1月1日实施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有效避免这一缺陷。《政府会计准则》记录方面主要采用了政府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适度分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同时又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反映政府预算会计要素和财务会计要素。相互衔接以平行记账的方式在同一核算系统中实现预算会计功能和财务会计功能。对涉及现金收支的业务,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不涉及现金收支的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用于编制财务报告,预算会计核算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用于编制决算报告。

参考文献:

[1]王国生、王伶、王璋、孙士霞、许江波、翟洪文《新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教材》;(2014)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9篇:工程会计的账务处理范文

关键词:资产清查;审计;管理

为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本次资产清查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工作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为编制部门预算和建设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同时,针对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需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对于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管理问题,资产盘盈、损失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存在问题,以及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探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资产损益原因分析

(一)资产盘盈原因分析

第一,购置时只列费用支出,未计入固定资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到位,忽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购置后只列费用支出,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大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盈。

第二,政府及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在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长期未入账,这种情况在乡卫生院中尤其突出,乡卫生院多成立于五六十年代,卫生院占用土地多为成立时无偿划拨,多年来未估价入账;上级部门划拨、配置的电脑、打印机、汽车、家具用具、变压器等在收到实物时未做账务处理,未及时计入固定资产账,造成账面未登记而实物已在用。

第三,自行建盖、接受转让的固定资产未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办公楼等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由于未进行决算或未取得发票等原因未计入固定资产。在资产清查审计中还发现有部分事业单位自行建盖的房屋、围墙、伙房等固定资产建盖时未计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工程款长期挂在往来账中,本次资产清查时才发现这些固定资产已被拆除或重建,由此可见其资产管理的混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转让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也未入账。

第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家具及电子设备等在受赠时未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不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二)资产盘亏原因分析

第一,已报废毁损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使用年限较长,已无修复价值或已损坏无法修复的汽车、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及无法使用的软件、仪器仪表、家具用具等资产,长期未进行清理、申报报废并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二,已转让、出售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转让、出售汽车等固定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已入账,固定资产未做减少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三,已被拆除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因鉴定为危房已拆除,或因新建房屋拆除原建筑物,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四,划拔资产及对外捐赠资产未做账务处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划拔给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的资产,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赠送给扶贫点或其他单位的电子产品及家具用具,实物已调走,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第五,其他原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电脑等资产被盗,或人员调动带走电脑,单位未作减少固定资产账面值的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中实际盘点数小于账面数,造成资产盘亏。

二、资产清查中出现的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第一,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有两个事业单位已进行房改的职工宿舍,产权已属于职工所有,固定资产未作减少的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二,固定资产重复入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备、房屋等资产重复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万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第三,历年清仓盘盈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事业单位存货项目出现会计差错,存货清仓盘盈及进销差价多年未作处理,本次清查出现较大金额的存货盘盈;或者历年清仓盘盈挂账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中长期不作处理。以上情况主要出现在乡卫生院

第四,收入长期挂账未进行账务处理。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或房租收入挂账在其他应付款中,长期未进行账务处理。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五,账表不符。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账面上事业结余为负数,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将事业结余反映为零,同时空增其他资产项目,造成账表不符。资产清查审计中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调整。

第六,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未能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例如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计入了“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未按规定计入“借入款项”科目核算。

三、在资产清查审计工作中提出的有关改进建议

第一,鉴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各种资产存续状态的动态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资产的现状掌握的信息滞后,建议每年年末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及时掌握本单位资产的实际情况。

第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漏记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情况,建议在“事业支出”科目中设置“设备购置”明细科目用于专门核算固定资产的购入,便于在年末及时查对账目,避免固定资产出现漏记。

第三,在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办理有关的房产证、土地证,或房产证、土地证不齐全,这种情况在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特别突出,建议单位应及时办理有关土地及房屋的产权证书以便于明晰产权,更好地明确本单位的不动产状况。

第四,对上级配给或外单位捐赠的实物,应建立同时向财务部门报备的机制,及时将此类资产纳入管理;建议在今后对划入划出固定资产,应完备划转手续,根据相关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五,对已完工建设项目及时办理决算手续,对已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及时根据相关结算手续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六,现行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起点标准,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为固定资产。对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列为固定资产管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严格划分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对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

第七,通过本次资产清查以后,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制度,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各科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建议今后对资产进行严格管理控制,该入账、该报损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做到账实、账帐相符。

第八,有些单位往来款项较多,有些款项账龄较长,本次清查审计中未能取得所有往来询证回函,建议今后清理往来款项,对挂账时间较长款项及形成坏账损失的款项及时取得发生损失的相关证据,报财政部门申报损失处理。

第九,对损毁固定资产及时报财政部门作损失处理,建议在今后会计处理中对已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取得报损材料及批复文件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闫向军.从清产核资看行政事业单位的不良资产[J].中国农业会计,2006,(01).

[2]刘国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政与发展,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