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划的基本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合用范围
合用于乡村村级和乡级农资农家店的建立、改扩建及治理。本规范规则了乡村村级农资农家店和乡级农资农家店的规划、运营设备、设备和运营治理基本要求。
经过连锁运营的方法,农资农家店是指设在乡镇或村。向乡村居民首要销售化肥、农药、种子、农地膜、小型农机具、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材料,并供应响应农技服务的乡村零售商号。个中村级农资农家店设在非乡镇人民县政府地点地的村;乡级农资农家店设在乡镇人民县政府地点地的行政村(或街道)
二、村级农资农家店的基本要求
一)规划要求
中西部地域营业面积在20㎡以上。东部地域营业面积在30㎡以上。
二)运营治理基本要求
化肥、农药等2类农资商品的种类配送率在70%以上。1运营化肥、农药、农地膜、种子、小型农机具、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材料在2大类以上。
与房屋分隔,2设在建筑的一层。店堂内通风、亮堂,墙壁和地上便于打扫;店面、店内标示必需是连锁企业的一致字号或形象。
划一美观,3商品按品类划分分歧区域分类、分种类摆放。有与运营商品相匹配的陈列货架或柜台,依据所销售的商品状况,采取自在的售货方法。
并按相关规则按期送检;具有与连锁运营方法相顺应的信息基本设备。4运用检定及格的计量用具。
5有与其运营的农资商品相顺应的仓储设备、安全防护设备、办法。
不得销售冒充伪劣商品。6店内明示对顾客的质量承诺。
优先选择销售名牌产物。7销售的商品宜符合本地的栽种构造。
同一配送及指定供货商的商品由连锁总部坚持商品准入准则,8坚持商品准入和可追溯准则。对证量进行负责。农家店自行收购的商品要对进货渠道及进货商进行注销治理,对销售的商质量量负责。
一切商品明码标价。9执行国家物价治理政策。
无传染性疾病;按期参与连锁总部举行的培训,10从业人员必需身体健康。熟习农资商品的功能和运用办法及相关常识,依法运营,按照连锁运营总部一致治理的规章,老实守信;供应需要的农技服务和市场信息。
三、乡级农资农家店的基本要求
一)规划要求:东部地域营业面积在60㎡以上。
二)运营治理基本要求
化肥、农药等二类农资商品的配送率在80%以上。1化肥、农药及其他农资商品的大类完全;运营化肥、农药、种子、农地膜、小型农机具、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材料在3大类以上。
2符合第二条第二款村级“农资农家店”2-10条的基本要求。
采取柜台面售与开架相结合的售货方法,3依据所销售的商品状况。批零兼营。
能为消费者供应大宗商品送货上门的销售服务;能为村级连锁店供应代购或批发、配送服务。4有需要的运输东西。
关键词:水文地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职业领域广泛,服务于国土资源、环境、建筑、矿山、水利水电等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部门。由于我国的地域差别的存在,使得对于该专业的建设仍缺乏统一性,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要求。建立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已迫在眉睫。
专业基本要求研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师资队伍、教学文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和实践基地建设等。
1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1.1专业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较强的职业技能,能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环境工程与地质环境、水利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建筑以及各种基础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生产一线基础水文地质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2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所谓人才培养规格是指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应根据本专业初始工作岗位、目标工作岗位以及相近的职业岗位及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应该包括基本素质结构要求、基本能力结构要求、职业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能力与技能、知识结构要求几个方面。
2课程体系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为实现学生基础理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构建本专业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以行业就业岗位需求为指导,本着“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本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体系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职业技能课程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大于40%。
整个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教育模块、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技术知识模块和实践实训四个模块组成,其中视具体情况选修相关专业课程。
3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3.1专业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教学团队要求具有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合理、专业结构全面、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到头人应该具备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教学及科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还应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的兼职教师,其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与通过企业锻炼的专任教师组成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2教学设施基本要求
1)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是满足本专业实践技能学习的基本条件。其基本应该包括:水文地质试验室、矿物与岩石鉴定实训室、制图软件实训室、构造地质分析实训室、地质认识实习基地、工程测量实训基地、地质填图实训基地、教学实习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本专业必须建立长期合作的生产单位,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需要。
3.3教材建设基本要求
教材选用必须符合专业规范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课程教材应为正式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应采用正式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没有采用正式出版教材的专业主干课程至少应有符合课程标准的讲义,提倡编制“做、学、教”一体化教材。
4结语
本成果以培养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总结了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阐述了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和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本基本要求的研究能够对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教学起到基本指导作用,并为以后有关院校新增本专业建立一套基本的准入标准。当然,在专业建设中,应该达到本基本要求的要求,同时,各学校还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教高[2000]2号
风景园林设计是我国城市绿化的基础,也是服务于人民生活,建设良好生态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服务,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审美需求,所以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十分重要。如何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是风景园林设计中一直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风景园林中人性化理念的作用、基本要求等分析,浅谈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
风景园林;人性化理念;园林设计
建设风景园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因此,为了设计出符合时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风景园林,就需要在设计中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可以说,这也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所在。在设计规划中,把人性化设计建设理念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主题,将客观景物和人类的主管感情、品质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强调设计中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为人们服务。
一、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基本要求
人性化理念主要指的是把生硬的规划、设计和外在表现形式注入人性的品质、人文理念等,使其具有与人相似的个性、情感等,就是把设计出来的样本赋予其生命,使人类的情感通过实体呈现出来,具体化、形象化。人性化设计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客观存在的事物表达无形的人类精神、品质,这不仅仅是样本设计中人文情怀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人性尊重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体现了对人类精神与情感的一种需求及敬仰。
1.坚持历史与现代的统一
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人性化理念的基本要求就是注重历史性和现代性的结合。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文风俗不同,所以不同地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也各不相同,各具特色。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的文化感设计带动了当地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审美,促进了设计人员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改进园林设计理念,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和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的园林艺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设计不能墨守成规,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审美水平的变化设计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园林景观,所以在设计期间,需要园林设计者坚持历史性和现代性之间的统一性,从而设计出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作品。
2.坚持实用性与观赏性结合
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丰富及满足人类生活审美需求,因此在风景园林规划过程时要从多种角度考虑,使风景园林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品位,同时坚持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人们视觉审美需求的情况下,同时注重了坚持风景园林实用性的基本目的,可以使设计效果与自然风景自然的融入到一起。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考虑到园林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及自然影响因素,还要兼顾与周边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性,使其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的设计,将客观自然因素和人文主观因素巧妙的相融,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能发挥风景园林的基本生态目的,这才是它的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人性化缺失现象
1.绿化规划阶段人性化的缺失
风景园林规划前期,政府对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环境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城市绿化面积大,各地方城市布局不一致等园林,城市绿化牵涉面积广,规划不具体等问题会导致部分地区人性化设计的缺失。城市规划偏重于城市外在形象的建设,而不注重考虑在绿化带,广场小区绿化时物种的选择,不考虑绿化成本和绿化植物的生长习性;不考虑小区居住人群和人群出入街道等客观因素。城市绿化的基本目的改善人们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但在部分风景园林设计中太过于人性化的缺失,实际上并未能达到所想的效果
2.绿化功能缺失
花草是点缀城市绿地的有效手段,但有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不考虑绿色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率,最终导致植物种植成活率低,生长周期短,维护费用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城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节省经济成本,许多绿带采用了片植现象,这种做法违背了植物生长的自然周期,在后续的工程中,导致维护费过高,植物绿化功能下降等问题。这种人性化缺失的设计并不能提高城市的绿化效果和人们的品位。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仅要结合城市本身的自然环境等特点,还要考虑城市实际的需要,充分达到绿化的效果,促进城市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们。
三、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实施
1.把人性化设计作为主题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若要以人性化设计为主题,就要求设计者基于人性视角去设计。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满足美化城市、绿化城市的主要功能,还要提高园林景观的娱乐性及观赏性,同时要兼顾与城市现代化发展节奏相结合。依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文化的不同,规划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当地人欣赏水平的园林。把人性化设计理念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主题,帮助设计者从人性品质及未来发展方面着手,开拓具有人性化的设计空间,实现园林景观和人文精神之间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客观的自然景观创造更有利于人们发展的空间。把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追求和风景园林设计有机的结合,既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推动风景园林不断的发展。
2.从细节上满足人的需求
从设计的角度考虑,越是细微之处越能体现出一个作品的质量及个性,并反映出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地位。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要重视细节,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体现出人性化设计要求。例如在灯光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灯光的照明作用和人们适应灯光强度的范围,采用太阳能照明;在道路绿化带设计上,要考虑到人们出行路段和观赏距离的要素,合理布局;此外,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配置相关体育锻炼设施,人们可以一边娱乐,一边锻炼身体。在这些设计中,要充分注意到细节对整体的决定性作用,要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到园林规划建设中去。
3.设计上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功能单一的园林设计与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已经不能相适应,所以设计者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建设功能多样的园林艺术。例如,把儿童娱乐场所同成人健身场所自然地规避开来,同时要注意远离主要交通路线;把健身场所设在离居民区近的地方,并且避开人流十分密集区域;将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充分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美。总之,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审美风格的变化,做到历史与现代,实用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园林设计中落实,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同时也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设计者要把握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在细微之处提高设计水平,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2]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关键词:土地规划;村镇规划;现状图
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规范健康发展,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先导和基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各地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现状特点,突出发展生产,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综合部署,逐步完善新农村规划的有关内容,建立健全覆盖农村的规划体系,科学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已成为当前各级规划与管理部门面临的核心工作之一。
新农村建设规划是在现状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底图的内容对于规划图的完备性、对比性具有重要影响。以现状图作为规划底图,既可以为各种规划内容在图上转绘提供控制基础,又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规划内容与现状之间的相互联系,能直观地看出何时、何地将进行何种建设,使规划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要测制新农村建设规划所用现状底图,为科学规划提供保障和依据,首先要分析和理清规划的内涵、底图规范等问题。本文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中的土地规划和村镇规划(简称“两规”)为例,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论述。
1 两规的内涵及联系
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土地,使用土地不能没有土地利用规划,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先行进行土地规划;另一方面,通过村镇规划,可以合理制定村镇布局体系,有效控制农村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以更好地节约、集约用地,完善村镇基础设施,积极促进村镇经济和其他的建设合理发展。
1.1 乡镇土地规划
土地规划,又称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措施。按照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又可将土地利用规划相应地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县(县级市)、乡(镇)等五级[1]。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需要,要在做好县级以上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重点安排好耕地和基本农田、村镇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合理安排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依据规划对象的层次和工作深度,通常可将乡镇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划分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总体规划是对乡镇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在总体上的宏观控制和战略安排,具有综合性、长期性、区域性和指导性。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详细规定各类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某一地段、某一土地单位使用的土地作出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也是在土地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下,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2 村镇规划
村镇规划,是为确定村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布署和具体安排。由于我国村镇一般包括村庄(基层村、中心村)和集镇(一般镇、中心镇),因此,在规划体系上,村镇规划通常可相应地区分为村镇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2]。
村镇总体规划是对乡镇域范围内村镇体系及重要建设项目的整体布署,其中村镇体系规划具有“准区域规划”性质。村镇建设规划以村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镇区或村庄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村镇建设规划是在村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镇区或村庄建设进行的具体安排,分为镇区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
两规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二规分属于两种规划体系,在规划的指导思想、主体目标、规划期限、统计方式、管理机构和模式等方面均存在不一致;另一方面,两大规划的编制都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都以土地合理利用布局为核心,规划成果都落实在“地”上,用“图”加以表示,但在用地方式、分类标准、评价系统上又不尽一致。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两规之间脱节甚至矛盾冲突的现象比较普遍,迫切需要统一认识、使二者互相协调、有机衔接、彼此制约和互为补充[3,4]。
2 两规底图规范及要求
为规范规划的编制工作、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规划的质量、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其中对两规现状图的要素构成、成图比例尺等内容提出了基本要求,现概括如下:
2.1 乡镇土地规划底图规范及要求
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底图,要求既能反映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又能显示出项目区地形地貌,以满足土地利用项目规划设计之需要,符合空间直观性、可量测性、概略一览性等基本要求。
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发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5],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由以下三类要素构成:
(1)基础地理要素:包括行政界线、政府驻地、高程特征点、等高线与等深线、其他重要地物等。其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专业要素转绘的骨架;二是指示专业要素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专题要素:包括土地现状用途、大型工矿企业等的范围和名称、乡域及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民用机场、重要港口码头、重要水利设施等。
(3)整饰要素:主要包括注记、图名、图例、比例尺、方位坐标、编图说明、拼接合图表等。其作用是使整幅图要素完备、说明清楚、图示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目前,各地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一般采用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作为规划底图。事实上,这种比例尺的现状图很难准确、清晰、客观地反映出地块的实际变化和规划情况,达不到按图审批用地、画出用地红线的要求,仅为示意图,在规划的实施中较难操作[6]。因此,有必要重新规定乡镇土地规划图底图的比例尺大小。
为了能在图上把实际变更的最小面积清晰地表示出来,在个别地方已经出现了1:1000和1:2000两种比例尺的工作底图。与1:2000比例尺的工作底图相比,1:1000比例尺的图件虽然图面更详细,但同时图面荷载量也大大提高,而且变更修改也更频繁。这不仅使测量工作量大大加重,而且也使财力、物力的负担加重,并影响成图时间。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适宜在我国各乡镇推广。况且就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编制的要求和作用而言,1:2000比例尺的工作底图荷载的详细程度已完全足够。因此,我们建议以1:2000作为乡镇土地利用底图的首选比例尺。
2.2 村镇规划底图规范及要求
为规范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建设部于2000年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该办法在种类、要素构成、比例尺等方面定义和规定了村镇规划现状图的内涵以及有关的绘制技术要求。村镇现状图是用图的形式表示规划范围内村镇建设的现状,分为乡(镇)域现状图、镇区现状图、村庄现状图等三种基本类型:
(1)乡(镇)域现状图:主要包括乡(镇)域行政辖区内农业、水利设施、工矿生产基地、仓储、河湖水系、绿化等土地利用和分布情况;行政区划,各居民点的位置及其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道路交通组织、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的管线、走向,以及客货车站、码头、水源、水厂、变电所、邮政所等的位置;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规模及其服务范围;防洪设施、环保设施的现状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在现状图表示的内容。
(2)镇区现状图:主要包括行政区和建成区界线,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各类建筑的分布和质量分析;道路走向、宽度,对外交通以及客货站、码头等的位置;水厂、给排水系统、水源地位置及保护范围;电力、电讯及其他基础设施;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和规模;固体废弃物、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占地范围;其他对建筑规划有影响的,需要在图纸上表示的内容。
(3)村庄现状图:可参考镇区现状图所应包含的内容,适当简化。乡镇域现状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0,根据规模大小可在1:5000~1:25000之间选择;镇区现状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2000,根据规模大小可在1:1000~1:5000之间选择;村庄现状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根据规模大小可在1:500~1:2000之间选择。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形成统一的规划现状图精度标准。因此,在测制各种规划现状图的实践中,各地要以能满足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参考已有相关国家测量技术规范(如《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等),灵活设置和规定各种比例尺现状图的精度指标[7,8]。
3 结束语
土地规划和村镇规划是统筹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蓝图,而现状图是编制这张蓝图的底图。没有现状图作为底图,规划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快速测制形成高质量的规划现状图,积极发挥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障服务作用,本文尝试论述了规划现状图测制的若干问题。当然,这些内容只是初步的和描述性的,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5):41-44.
[2]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S],2000.
[3]张明锋,鲁成树,费罗成,吕军.土地利用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协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6):517-519.
[4]梁湖清,沈正平,沈山.村镇规划与土地规划的比较及协调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4):67-70.
[5]国土资源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S].2009.
[6]欧海若,吴次芳,高宏伟.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编制的底图规范和成图方法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2):453-456.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化;国际化
在中医药崇尚自然、整体的医疗理念,其临床优势得到了更多的认同的今天,中医药走向世界是必然趋势,中医药人力资源的规范和维护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所以中医高等教育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载体,而在世界范围内中医高等教育的标准化建设又是中医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标准化建设是其实现国际化的关键。
1 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医药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即国际化,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际中医药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除中国内地外,仍需开拓有良好设施和学科支持的中医药教育。(2)国际中医药人才教育目标和知识体系缺乏标准。(3)海外中医药教育机构中师资及学术管理体系有待建立。(4)教育计划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5)国际中医药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中医药学术交流的语言平台尚未建立[1]。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全球中医药教育基本要求和国际标准,通过这些标准,一方面规范中医药实践和人力资源培养,更重要的是按照这些共同的标准来激励海内外中医药教育机构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亦即通过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化建设,使中医药人才培养实现国际化。
2 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可行性
2.1 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标准的建立
在中医药国际教育实践的活动中,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引导和控制中医药国际教育的管理目标、行为标向、教学质量、设备效用和服务方式等统一于所限定的约束范围和应遵循的规范准则,使之定向地获得最佳的运行状态、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的良性转化的过程[2]。核心内容是标准,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标准而组建和构成中医药国际教育的标准化体系。
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标准的建立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国际医学教育界有较大影响的三个国际性组织——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简称WFME)、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简称IIM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简称WHO西太区)分别于1999年10月、2001年6月、2001年7月制定了各自的在校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3],即《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国际标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在校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其后,2007年10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颁布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4],将中医名词进行了国际统一,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推出此类标准,解决了独特的中医概念如何准确定义、翻译这样的一直困扰中医学术国际交流的难题,也为满足现代中医学教育,培训医疗、研究、信息交流的需要制定了统一标准。另外,为规范世界各国的中医学本科教育,解决发展中医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008年11月5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基本要求(草案)》[5]。至此,建立了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标准,使世界各国的中医学本科教育有了规范标准,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化建设,亦即实现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2.2 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实践基础
2.2.1 我国的实践基础
我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已成为全球性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部分。每年来自世界各地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人数有3000余人,居我国自然科学教育界招收留学生人数之首[6]。且目前世界上开办中医学教育的国家已经超过了40个,数量达到了几百所,遍布到了世界各大洲,为普及中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同时,我国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国际医学教育组织推行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和我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教育部试行的《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和《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中医药理论知识与技能基本标准》等国际、国家标准指导下,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贵的实践经验,成为有良好设施和学科支持的中医药教育基地。
2.2.2 他国的经验启示
(1)教育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如2001年日本“大学结构改革方针”。其中包括:①通过调整与优化大学组织结构以加强大学的管理基础建设;②在国立大学实行法人化制度的同时,大胆地引进民营管理机制,在大学内部实行有效的管理体制[7]。(2)教学内容规划的标准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广泛开设国际化课程上。日本大学为培养学生具有能适应国际环境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力争使每门课程尽可能多地容纳国际化内容。(3)教学质量和考核的标准化建设。在欧洲地区为求各国之间的课程设置、学位制度等的统一。29国于1999年发表“博洛尼亚宣言”的推动下,日本财团法人大学基准协会于2002年7月召开了以“与国际接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为题的国际研讨会,通过了“东京宣言”。其中,提出了设立国际性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的必要性与建立国际性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
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标准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教育机构、教育体制、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质量、考核、教育模式、师资力量、教材等多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的中医药国际教育标准化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胡鸿毅,严世芸,尚力,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任务[J].中医教育,2007,26(5):22.
[2]柴可夫,钱俊文.浅谈中医药国际教育的标准化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4,(3):43.
[3]曾诚,万学红,阎正民,等.三套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比较[J].医学教育探索,2002,1(1):55.
[4]中医药术语走向国际化:英译获统一中译用繁体[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7):封3.
[5]环球中医药编辑部.《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背景资料[J].环球中医药,2009,2(1):34.
江安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公众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员参与、共筑共建”的工作机制,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与“和谐社区”、“平安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等建设紧密结合,努力营造社会安定、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广泛宣传,在民众中确立安全社区的理念,营造全面关注、全民参与安全的氛围,贯彻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标准、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以及《南通市安全社区创建基本要求》,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创建活动,逐步提高社区安全促进和伤害预防水平,使全镇各村(社区)公众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环境明显改善,各类安全事故不断减少,公共安全体系作用充分发挥。2014年以联络社区为试点,确保全镇30%以上的社区达到南通市级安全社区创建基本要求,并力争1个以上社区达到国家安全社区的基本要求。
三、实施步骤
安全社区创建是一个系统、长期、持续的过程。我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坚持高标准起步,稳步推进,力争尽早、尽多的社区达到国家级安全社区的要求。具体工作分为动员部署、创建试点、全面推进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4年4月)
一是做好安全社区创建准备工作,制定下发《江安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动员部署;二是学习宣传安全社区理念和创建标准,学习外地安全社区创建经验,对试点社区等各级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宣传动员,促进试点社区尽快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三是调查摸底,了解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研究、协调安全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关系、安全社区建设与平安建设的关系等,摸清相关的人文资源,为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打好基础;四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安全社区创建氛围。
(二)创建试点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2月)
一是选择联络社区先行启动创建安全社区的试点工作;二是建立安全社区创建试点工作指导和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创建工作交流活动,促进试点社区间经验和信息共享;三是加强试点社区基础管理;四是申请验收,对符合安全社区创建基本要求的试点社区,经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合格的;上报南通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验收。
(三)全面推进阶段
2013年起,在总结安全社区创建试点的基础上,在全镇全面推进,逐步达到总体目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强推动和协调,是搞好安区社区建设的组织保证。经研究,成立江安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孙福才镇长任组长;唐晓星副镇长任副组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负责人为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由镇安委办负责牵头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创建工作。各村(社区)要建立安全社区创建领导组织,积极组织指导本地区创建工作,并发动村(社区)内的各方组织、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安全社区创建活动。
(二)完善措施,建立规范高效的安全社区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
安全社区建设具有较强科学性、规范实践性,涉及区域诸多方面,社区与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安全社区建设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安全社区投入机制。各村(社区)应落实安全社区建设专用资金,加大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建立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安全评估机制。根据安全社区建设的规划和阶段性目标,制定实施针对安全社区建设规划和预定项目的考核评估机制。三是要建立安全社区建设咨询服务机制。结合社区内外的人才资源,聘请热心安全社区建设并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建立专家型志愿者队伍,为安全社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和指导,保障安全社区建设在科学指导下拓宽领域、快速发展。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实施时间长,需持续1-2年才能达到评定条件。其中国家安全社区的创建时间更长,一般至少要3年时间。经评定认可后,还需要坚持持续改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在建立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更要注重长效建设,不断改善改进措施,保障运行持续有效。
(三)强化宣传,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和居民的安全素质。
各村(社区)要加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标语,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安全社区创建氛围,逐步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科学素质、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将安全社区的理念渗透到社区单位和居民。
规范发展维权有道
一个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行业管理必须规范化。有了规范化管理,行业的运行才有章可循、持久发展。“在我国,拆船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的产业,中国拆船协会今年刚刚迈入第二十五个春秋,历史虽不长,但正当规范发展之时。”中国拆船协会会长谢德华表示。
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要求拆船业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上规模、上水平”方向发展,2009年,国务院在印发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规范发展拆船业,实行定点拆解”的要求。此次编制《标准拆船合同》正是落实拆船业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20余年来,中国践行绿色拆船理念,为香港国际拆船公约的最终通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推进全球绿色拆船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谢德华认为,此次编制的中国版《标准拆船合同》体现了国际拆船公约的基本要求,融入了废船的绿色交易拆解的内容。对引导废旧船舶绿色交易、环保拆解,推进绿色拆船,必将发挥其先导作用。
同时,我国废船交易的特点也促使了这次《标准拆船合同》的诞生。首先,废船交易涉及国内外废船,数量小、质量大,采买占用资金量较大;其次,受上下游市场周期性波动、汇率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再次,废船交易买卖涉及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如价格博、竞拍交易等。这些都需要一个格式文本合同明确各方利益、经济责任、权利义务,以规避交易风险、履行社会责任。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内拆船企业与国内外航运企业或船东的废船买卖交易依法签订合同,所使用的格式合同文本均是他国或组织编制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院副院长陈波指出,一旦出现纠纷,依照所签订的合同要件,只能到国外应诉、打官司。由于语言障碍、应诉成本高等原因,国内拆船企业常常无奈地选择缺席审理,无法表达诉求和意见,仲裁审理的结果往往只能是败诉。由此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带来企业商誉的损失。
为依法维护国内拆船企业的合法权利,体现我国海事仲裁优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作为不隶属于任何行政机关的仲裁机构,将发挥自身高水准的仲裁员队伍和规范的仲裁规则等优势,以仲裁的方式,独立、公正地解决海事、海商、物流争议以及其他契约性或非契约性争议,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陈波表示,仲裁过程完全可以排除外界干扰,依法独立公正地断案,当事人还可以选择仲裁的语言、仲裁适用的实体法。此次的中国版《标准拆船合同》,把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列为仲裁机构之一,给国内拆船企业维护合法权益多了一个选择。
贴合国情接轨国际
为既满足国内有关法规要求,又与国际规则接轨,此次《标准拆船合同》编制的理论依据主要源自我国《合同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产品责任法》《知识产权法》《对外贸易法》《物权法》《仲裁法》《海商法》《民事诉讼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国务院有关拆船、船舶管理条例和部门法规。同时,参考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效公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和《2009年香港国际安全与无害环境拆船公约》等国际公约或通用规则。
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各招生单位切实做好复试考生的服务工作。为方便考生调剂,4月1日至5月5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yz.chsi.cn)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招生调剂单位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
专业学位名称 A类考生* B类考生* 备注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 340 50 75 330 47 71 审计 150 41 82 140 36 72 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社会工作、警务 315 42 63 305 39 59 *工程照顾专业:
冶金工程[085205]
动力工程[085206]
水利工程[085214]
地质工程[085217]
矿业工程[085218]
船舶与海洋工程[085223]
安全工程[085224]
兵器工程[085225]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085226]
农业工程[085227]
林业工程[085228]
航空工程[085232]
航天工程[085233] 教育、汉语国际教育 300 40 60 290 37 56 应用心理 300 40 120 290 37 111 体育 265 34 102 255 31 93 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 345 52 78 335 49 74 文物与博物馆 285 38 114 275 35 105 建筑学、工程(不含工程照顾专业)、城市规划 290 38 57 280 35 53 农业推广、兽医、风景园林、林业 255 33 50 245 30 45 *临床医学照顾专业:
中医内科学[105118]
中医外科学[105119]
中医骨伤科学[105120]
中医妇科学[105121]
中医儿科学[105122]
中医五官科学[105123]
针灸推拿学[105124]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A类考生* B类考生* 备 注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 290 38 57 280 35 53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