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单元音乐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在,很多地区都实行了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师语音素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措施:
1. 组织小学英语教师语音过关测试。聘请以英语为母语,发音纯正的外籍人士来担当评委。组织以地区为单位的语音测试,并给予具体分数,为其自身今后发展提供方向。
2. 组织教师参加语音知识培训。培训方式可以是集中短期培训并在结束培训时进行测试,也可以是网络培训,并在固定时间进行测试。
3. 对于偏远农村地区教师,可以给予语音知识学习资料。如录音带、光盘,供其自学,并进行跟踪抽测。
二、学生语音现状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知识,而英语语音与汉语语音有很多差异。学生学习英语往往要受到他们已经获得的汉语拼音的严重迁移,会出现多种问题:
1. 英语元音不正确。学生学习英语元音很容易和汉语拼音韵母相混淆。单元音不饱满、不到位,双元音被单元音化,因为现代汉语的双元音基本已经被单元音化,而没有真正的双元音。在朗读单词时,许多学生的元音发音口型不到位。如把双元音发成单元音,把like [laik]读成[lek],now 读成[n u]等。
2. 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 /。汉语没有真正的词尾辅音,几乎都是以韵母结尾,而英语的大多数单词是以辅音结尾。很多学生经常会出现在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 /的错误,这些现象主要发生在以[p]、[b]、[t]、[d]、[g]、[k]等音素结尾的单词上,学生容易在这些单词的尾音后面加上一个音素,这种情况在小学英语单词读音中比较普遍,也最容易被忽视,因此我们应当采用既可行又不失趣味性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3. 重音错误。很多学生都只是模仿教师的发音,分不清重音在哪个音节上。时常会把Canada,interesting等词汇的重音弄错,教师虽然纠正,但还是难以改正。
4. 英语词尾遗漏辅音。在英语教学当中,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例如,在读name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发音的时候遗漏了词尾的[m],这种现象在单词教学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三、学生语音错误原因及改正方法
1. 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语音渗透。多媒体资源在外语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还可以提供大量的视频、音乐等直观语言信息以及动作、表情等辅助语言信息,对促进语言感知和理解具有独特优势。它所提供的规范语音、语调示范以及包含使用场合和对象等语境信息的典型使用示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目的语语言文化的环境,还具备其他资源无法相比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因此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语音素养。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语音教学 策略 技巧
一、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音标”这一根基没有打好,普遍不会拼读单词,基本靠死记硬背。英语的学习处于“鹦鹉学舌”的模式,无法独立学习。但音标是掌握英语各项技能的基础,学习英语必须从语音入手。且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开展音标知识的学习并在长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都有着很大帮助。
二、语音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音标教学比较单调,枯燥的语音符号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那么如何让音标教学生动有趣、简明易懂呢?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削弱音标学习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高对音标学习的认识,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
1.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英语学习的根基,引导学生梳理出从“字母单词短语句篇”的学习过程,了解字母的“名称音”,以及其“在单词中的发音”是英语入门的关键,进而认识音标的重要性及意义。
2.以学生最为熟悉的单词为例,说明一旦掌握英语发音规则,记忆单词将变得轻巧迅速,可做到“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写其形”。
(二)化繁为简,回归字母。
掌握字母的功能与特性是学习音标的基础,应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重新学习相关知识。
1.利用“三位一体”教学法,点明字母、音素、音标的内在联系。三位一体教学法把字母的名称音、音素和音标融为一体,集中教学。特别注重字母、音素、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把讲授26个字母的“名称音”作为学习音素的基础,把掌握音素作为学习音标的前提。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阐释。
(1)结合例子讲解字母、音素、音标的概念。
・Letters字母(名称音):字母是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每个字母都有一个名儿,叫做字母名称音――26个(比如:A[ei])。
・Phonemes(音素):音素是指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音素是音的概念,是靠听觉器官判断的――48个(比如:pig中的字母“p”在单词中不再读[pi:]而是[p])。
・PhoneticAlphabets(音标):音标是音素的书面符号,有一个音素就有一个相对应的音标符号――48个(可结合生活中与之相似的“音乐”与“音符”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
(2)淡化名称音,强化音素,引出音标。中国人学英语,一开始便走入误区,重视名称音,而忽视音素。我经常看到学生读单词时大声朗读出字母名称音,如:“钢笔”一词,读作pen[pi:i:en],pen,不直呼[p],[e],[n],[pen]。由于我们过分地强调了字母名称音,忽视了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导致学生养成了一种用字母名称音代替读音的不良习惯。
2.夯实基础,巩固26个字母标准书写及发音。实际上中职学生普遍无法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需要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共同完成,并且教会学生拼读音标掌握字母的标准发音,而不是模仿他人。
(三)巧用技巧,掌握规律。
1.国际音标中有28个辅音。利用“掐头去尾法”可以迅速掌握大部分辅音。所谓“掐头去尾”,就是将字母“名称音”中的元音音素去掉(去掉第一个音,或去掉最后一个音),余下的辅音音素即是它在单词中的读音。如F(f)这个字母,名称音为[ef],把[e]音素去掉,余下[f]这个辅音音素,即叫“掐头”;P(p)这个字母,名称音为[pi:],把[i:]音素去掉,余下[p]这个辅音音素,即叫“去尾”。在26个字母中有15个辅音字母和一个元音字母及一个半元音字母可用“掐头去尾法”得到它们的辅音音素。
2.元音的学习可以利用“口诀法”。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有7个短音5个长音,双元音共8个。由此可以总结出“五短七长八双”的口诀帮助学生区分和记忆。引导学生通过细心观察探寻一定的规律,对简化音标学习的难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虽然良好的语音基础是培养和提高各项语言技能的第一步,但音标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需要融入长期的教学中,更要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洪媛.中职学校音标教学探讨.魅力中国,2010,33:325.
【关键词】发声原则 科学嗓音 讲话声音 嗓音培育
意大利医生P.M.马腊费奥迪在为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所著书《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中提出七大声乐教育原则:1.嗓音就是语言。2.嗓音是声带用最低限度的张力和最少量的呼吸并通过语言产生,它必须是不受任何限制传送进口腔。3.呼吸是发声中不可缺少的因素。4.共鸣在发声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嗓音强弱和音质优劣完全依赖于共鸣而不是力量。5.讲话和歌唱是同一发声系统功能的声音现象。6.讲话声音的高低明暗决定着歌唱声音的音高和亮度。7.在歌唱声音中,一个正确的发声方法是没有声区的区别的。根据自然规律,所有声音只有一个声区,即一个完整的音域。
本文着重以第1原则、第5原则和第6原则来谈声乐教学中科学嗓音培育的重要性,科学嗓音培育的天然基础——说话声音以及培育学生具备科学嗓音的方法和步骤。
一、科学嗓音培育的重要性
(一)嗓音的误区。一般人认为嗓音是由声带振动,即气流由肺部通过气管和喉咙冲击两根韧带造成振动而产生的。其实声带产生的仅仅是“声”而不是“嗓音”。从音响学来看,“声”是能均衡振动物质的产生物,是一种振动的物理现象。任何发声物体都可产生振动,声带的发声振动其实和乐器是一回事。
(二)不重视嗓音训练的弊端和危害。在声乐教学中,如果一味追求声音的训练,强调声音的力量和爆发力、声音的共鸣和高位置、声音的弹性和控制,却忽略了语言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元音辅音的咬字吐字训练,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讲,最大的弊端和危害将是:
1.听不清演唱者在唱什么,只觉得浓浓的喉音和含混不清的口齿破坏了整首歌曲的美感;
2.僵硬的咬合器官和木讷的面部表情完全不能表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歌者的脖子、下巴、喉咙、舌根甚至肩胸处于紧张、挤压和牵拉的状态,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损害发声器官。
(三)正确树立科学嗓音的概念。健康、正确的声音观念树立对于初学声乐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树立良好的科学嗓音概念有利于声乐学习者获得正确的声音观念。这需要声乐教师具备过硬的声乐专业知识、敏锐的视觉和听觉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心、信念来帮助学生走出这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二、讲话声音的培育是歌唱嗓音培育的天然基础
(一)没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就没有正确的歌唱
常有学生问,为什么在学声乐之前唱得还可以,学之后反而不会唱了?其实,这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根本没重视“嗓音”的开发,也就是没有进行语言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注重“声”的训练。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说话时产生的声音就是我们的“基音”,它是歌唱嗓音培育的基础。歌唱的真正本质,只不过是有音乐节奏的说话。
(二)说话声音的音高和亮度决定着歌唱嗓音的音高和亮度
既然说话和唱歌是建立在同一功能的相同语音活动中,那么它们的音高和音量也必须建立于同样关系的基础上。事实上,说话和歌唱之间基本上没有区别。同样,在其亮度中也是不存在区别的。当我们歌唱时,歌唱调节着我们的心理活动。任何音乐的感情变化、不同色彩的细微差别、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都将奠定歌唱情感和音乐色彩的基础及演唱效果。
(三)意大利文和中文是科学嗓音培育的较佳语言
意大利语中包含A、E、I、O、U这5个易于发音的元音,构成了意大利语的基础语音,饱满而富有旋律美,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利于初学者学习歌唱的语言。中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它不仅有较难发声的“声母”(辅音),也有复杂多变的“韵母”(元音),“韵母”又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鼻韵母”。但是,正是中文的复杂性能进行语言的专项训练,特别是声母训练对于从未有过“嗓音”概念、有喉音、声音含混不清的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将这两种世界上公认最易、最难学的语言组合在一起作为学生的“科学嗓音”培育教材,培育效果将是显而易见的。
三、科学嗓音培育的方法和步骤
(一)呼吸练习
1.长“丝”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初学者吸气的同时常常伴随抬胸、耸肩的动作,那样是吸不进任何气息的。相反,胸部舒展而松弛,两肩打开而平放,仅仅用闻花香时吸气的感觉可将气息吸到小腹。小腹鼓出来气息已经吸进去了,同时横膈膜是松弛膨胀的状态,保持一秒钟,呼气时小腹往里收同时发出“丝”的声音,横膈膜和小腹是相反的方向。小腹往里收,横膈膜却向外扩张。发“丝”时,一定要体会到门齿对气流形成阻力时小腹往里收的力量与横膈膜向外扩张的力量形成对抗的状态,找到了这种力量的对抗,歌唱的呼吸问题就解决了70%。长“丝”练习要求气息平稳、均匀连贯,如果呼气能保持在15秒以上,一般中等长度的演唱乐句对呼吸的要求就算达到了。2.短“丝”练习。吸气和呼气的理论方法同长“丝”,唯一的区别是将绵延不断的长气息换成短促有力并富有弹性的短气息。目的是针对无气息、浅气息的歌唱者训练其横膈膜的力量、控制与弹性。50次一组,每天做3—5组。⑶ 狗哈气练习。模仿夏天的狗吐出舌头哈气的动作,张大嘴,伸出舌头,快速吐气,同时快速吸气,腰的四周明显膨胀和起伏,使气息在身体里快速流动而畅通。1—2分钟为一组,每天做5组。
(二)嗓音辅助练习
1.嘟噜练习。用五度下行音阶练习,从C大调开始,半音上行扩展音域,到降B大调下行。2.哼鸣练习。用五度上行到下行音阶跳音练习,从C大调开始,半音上行扩展音域,到升C大调下行。3.稳定喉头练习。用a母音三度音阶上行到下行音阶断音练习,从C大调开始,半音上行到小字二组D大调下行。打开喉咙主要是努力使喉咙由里向外扩张,并保持住这种状态。用打开喉咙的方式来做这个练习。
(三)声母、韵母练习(主要以绕口令练习为主)
声母练习:
1.双唇练习(双唇音b、p、m)
2.舌尖后音zh、ch、sh、r
韵母练习:
1.也斜辙。此辙发音后,声音应落在“e”上“引腹”,口型不变,直出无收。如在句尾,直接截气息收声。
2.人辰辙。此辙属宽韵,归韵时以舌尖舔抵硬腭前和上牙龈的部位而发出半鼻音“n”,不让气息达到或穿过鼻孔。
总之,科学嗓音的培育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嗓音概念,解决他们在声乐学习中遇到的误区和困惑,更要帮助他们积极练习“科学嗓音培育”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让他们真正学有所得,为未来的声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克瑞,杜丽华.绕口令: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2]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郎毓秀,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英文歌曲 英语教学 意义
外语教育不应仅以教学生背多少个英语单词、掌握一些语法项目和考试能取得高分为目的。教育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重新定位,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摆在英语课程目的的首要位置。唱英文歌曲就是一种能很好地实现各种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
一、音乐与语言及英文歌曲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任何一门语言都可表现为音乐形式。英文歌曲是音乐的一种,它与英语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青少年学生最为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的英文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它与英语语言习得能力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通过学习英文歌曲能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二、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及其作用
2.1英文歌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能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是学习英语最积极、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可见,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前提。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找到能刺激学生并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东西,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英语语法不仅难理解还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语法的时候很容易紧张,失去学习信心。我们就应该在讲解语法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英文歌曲,这样能降低学习的难度。
2.2英文歌曲可以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工程师”。比如Family Love教导孩子要爱自己的家人,爱爸爸妈妈。又如Silent Night这首歌曲向学生展示了圣诞精神的和谐美好,宁静安详,也同样流露出爱的痕迹,因为有爱才有一切。
2.3英文歌曲有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带来快乐与自信。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智力发展水平有高有低,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便感到自卑,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时候如果他们能当着同学的面唱一两首英文歌曲,必然会觉很有成就感,感到满足、自信,尤其是当其它同学都不会的情况下。那么我们把英文歌曲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就能帮助那些成绩较弱的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4英文歌曲教学是一向集体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常常与同学打成一片。而有的学生却非常内向,他们不愿意跟别人交往。把英文歌曲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把英文歌曲运用到教学,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尤其是对于内向的学生。这里我们可以用Come and See My Family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5英文歌曲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了解西方文化。圣诞节是西方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当圣诞来临之际,老师可以通过圣诞歌曲向学生传授圣诞知识,比如Merry Christmas 和When Christmas Come to Town在轻快愉悦的歌声中,学生易于接受。
2.6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可以强化记忆,增加英语词汇。有实验表明:有音乐伴随的教学比没有音乐伴随的记忆效率高达2.17-2.50倍。英文歌曲不仅仅是旋律优美更重要的是它的歌词如诗一般美丽。学生乐在其中,效果肯定不一样。例如学生在学唱On the Way to School 和Ten Little Fingers时就能通过歌词记住有关动词走的不同说法和数字一到十。
2.7通过学唱英文歌曲训练语音的同时来提高听力能力。语音和听力是英语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听力材料有其自身的优势。它能消除学生烦躁的情绪,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比如在英文歌曲Merry had a Little Lamb这首歌,着重出现单元音[] had, lamb都含有[]音,中间又出现so, know双元音[]。
三、结语
英文歌曲作为一种有效的声音语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师应把英文歌曲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消除学生紧张的学习心理,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使英语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1] 丛爱农. 浅谈英文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11).
关键词:英文歌曲 听说 教学
引言:
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并于2007年重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并提高综合文化水平。美国保尔兰德教授的统计表明,人们在实际语言文字的使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听说在语言应用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加强听力训练已成为英语学习的首要环节。目前,大学听说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多是教师领读单词,然后听材料,对答案,重复放音,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英文歌曲可以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纠正学生发音,拓展词汇量,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英文歌曲在听说教学中的作用
1. 英文歌曲能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时,精神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焦虑情绪严重,大大影响了听力教学效果。而英文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感模式,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有效激发听的兴趣。音乐具有开发人类智力和潜能的积极功能。奥地利心理学家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更多的音乐教育的学生,身心发育更好,学习上更有才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英文歌曲可以用于语音练习,纠正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形成的错误发音习惯,并逐步形成标准地道的发音风格。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吉姆逊曾经指出:“不论讲任何一种语言,一个人都必须几乎百分百地了解这种语言的语音,而只需了解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语法知识和百分之一的词汇就够了。”足见语音教学的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在发音方面问题突出。很多学生在读this时读作[zis], 读these时读作[zi:z]; [l]这个音完全不会发;读bed和bad时发音一样,而双元音,如[ai] [ei] [au]等就发的更不标准了。歌词是诗歌般的语言,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唱英语歌曲时讲究发音到位清晰;歌词中还包含很多省音、连读等现象,所以能全面练习语音。其次,音乐中的优美旋律能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学生通过歌曲学习英语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如歌曲《远航》(Sailing)中的单元音、双元音、辅音等丰富而饱满,[flai] 、[fri:]、[sei]、[fa:]、[pa:s]、[nait]、[da:k]等,因此是教学的好材料。
3. 英文歌曲有助于拓展词汇量。目前,学生为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常常拿着词汇书按照词条背诵,记忆的过程花费的时间长还遗忘的快,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实践证明,在上下文中记忆单词不但记得快且记得牢。英文歌曲具有生动感人的情境,学生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词汇的意思并掌握其在上下文中的使用方法,因此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聆听歌曲,学生还可以熟悉一些口语表达,如gonna的意思是going to; wanna的意思是want to; 而 ’cause的意思是because等等,这些在课本的常规学习中接触不到。通过英文歌曲这一教学手段,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增大,大大丰富了英文表达。不同的歌曲使用的语言风格不同,有的偏于正式,有的贴近口语,有效补充了大学综合英语中的较正式的词汇修辞等的不足。尤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歌曲的感官刺激以及听歌曲前后的多种训练,有效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和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可以运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教师在运用英文歌曲进行听说训练时,应使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1.跟唱。跟唱可以使词句在音、形、意在记忆中迅速统一在一起,全面纠正和强化学生发音。由于歌曲所蕴含的情感深切,歌词中往往包含的元音、双元音较多,发音悠长饱满。学生边听边唱,充分投入感情,在忘我中大大改善了语音水平。学生还可以在课下反复听唱,逐渐形成标准的发音。
2.听写。听写结合是听力训练中的又一重要手段,实践意义很强。大学英语四六级中听力考试的最后一项就是听写。教师在此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可逐步展开,循序渐进。起初,可以在给出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单词或短语的听写,然后逐渐过渡到句子。教师还可以把歌词改写成短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听写,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训练综合能力。
3. 讨论。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听歌曲前后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形式进行。听歌曲之前,教师可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歌曲的思想文化背景以及歌手的生平故事或者简介,在听歌曲之前请一个或一组同学讲解;听歌曲之后,安排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带给听众的启示。
4. 复述。复述可以使学生充分调动大脑思维,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效果。歌曲一般都基于一定的思想背景和感情故事,在朗读和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教师可安排学生复述歌曲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让同学之间互相复述,也可请任何一位同学复述。
5.表演。在综合训练一首歌曲内容之后,教师可更深地挖掘学生的语用能力,引导学生把歌曲改写成对话或者改编成故事然后进行分角色表演。表演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际,且生动活泼,因此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结束语:
在应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原则:第一,选择的英文歌曲必须适合学生的水平,尽量选择节奏舒缓,发音标准清晰的歌曲;第二,教师应对歌词的音标以及发音方法进行讲解,然后再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听说的强化训练。第三,教师应注意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其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Hamer, T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z].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胡文仲. 英语学习的教与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关键词: 英文歌曲 大学英语教学 具体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的大学生越来越乐于接受甚至崇尚欧美文化。听的是格莱美(Grammy)的流行音乐,看的是好莱坞(Hollywood)的大片和全美收视率新高的电视剧《绝望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越狱》(Prison Break)、《降世神通》(Avatar),玩的是电脑游戏《红色警戒》(Red Alert),吃的是肯德基(KFC)、披萨(pizza)。时下流行的西方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他们所接触英文的机会也多了很多。其中英文歌曲是英文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从“猫王”(The Hillbilly Cat),到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到辣妹组合(Spice Girls)再到后街男孩(Backstreet)、布兰妮(Britney),英文歌曲从某个角度见证了流行乐坛的发展,也从某个方面见证了英美文化的发展。如果将承载着丰富英语内涵的流行元素跟大学英语教育结合起来,不仅顺应了历史潮流,还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本文从英文歌曲欣赏在大学英语辅助教学中的可行性、课堂上的应用以及选曲原则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英文歌曲欣赏作为大学英语辅助教学的可行性
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广大英语爱好者学好英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物质技术手段。一方面,先进的语言学习设备在各高校中配备、安装和使用,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这使得教师可以以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更为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便捷的电子产品,如mp3、U盘、音乐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迅速将当代的大学生武装起来。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时尚的电子产品下载与英语相关的学习资料、听力材料和英文歌曲,为他们学习英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代的大学生对待英语学习不再是停留在“60分万岁”的时代,他们无论是对英文课堂还是自己运用英语的熟练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英文歌曲以其声情并茂的独特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一节课的思想艺术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优美的旋律中轻松学好英语。当代的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和潮流,对于把“我选择,我喜欢”当作生活原则的大学生来说,一旦他们作出了无论是为学唱英文歌而学好英语还是学好英语为唱好英文歌的决定后,学习英语的热情将会被彻底地激发出来[1]。
二、英文歌曲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理解单词和句型。
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很大,巧妙地使用英文歌曲,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克服“记了很多遍都还是要忘掉”的毛病。
《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三单元词汇表中出现了“seal”,“sealed”,“unsealed”。“seal”作动词的一个基本意思为“封住某物”,歌曲“Sealed With a Kiss”中的“seal”就有此意。这首歌翻译成中文名叫《以吻封缄》,信件不用胶水封,而是用吻来密封,可见其情意浓浓、真情切切。听着男歌手反复吟唱“sealed with a kiss”,少男少女们肯定会为之感动,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鸣,“seal”一词的用法已然心中。第五单元课文“I Never Write Right”最后一段中提到,“I don’t write right,but I’ve beaten the odds.”“odds”作名词时有“difficulties”的意思,但是学生对于“difficulties”的同意思词“odds”印象总不如已经运用自如的初级词汇“difficulties”,就像在学生的口语或作文中“chance”总是比“opportunity”出现的频率要高一样,为了将消极词汇尽快地转变为积极词汇,Phil Collins的成名曲“Against All Odds”在歌名中就出现了这个单词并在歌曲中反复吟唱,前几年Mariah Carey和Westlife又以翻唱此歌在英国和欧洲单曲榜上高居不下,在熟悉的歌曲中记单词简单轻松了不少。第六单元课文“Sam Adams,Industrial Engineer”中出现短语“go on strike”,“strike”一词作为“击,打”的意思以前学过,但除此之外“strike”一词还有很多用法,如“it strike sb.that...”,“strike a bargain/deal”,“strike a match”,“strike the hour”,“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等。当学生听到比吉斯少年组(Bee Gees)在歌曲I.O.I.O中唱到“When the sun first strikes the trees,all the morning birds that sing above.”时,因为台湾当红组合SHE曾翻唱过此歌,大部分学生对此歌的曲调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跟着节拍歌唱,所以他们很乐意去理解英文歌词,去猜测去查找单词“strike”在歌词中的意思。与此同时老师再将以前学过的“strike”的用法复习一遍,学生对这个单词的含义就理解得更深了。
英文歌词中也涉及很多句型结构。为了抒发歌手的情感,一首歌的往往被反复地歌唱,这就给了同一句型反复出现的机会。在课堂上,老师只要稍加引导,便可帮助学生牢固记住所学句型并可以运用自如。男孩地带(Boyzone)史上最畅销的单曲“No Matter What”中一开头就是三个“no matter”加“what”引导的从句:
“no matter what they tell us
no matter what they do
no matter what they teach us
what we believe it’s true.”
“no matter”后面除了接“what”,还可以接“who”,“where”,相当于“whatever”,“whoever”,“wherever”(无论什么、谁、何处)。2007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题不完全翻译:I am going to purchase this course,?摇?摇?摇?摇?摇 ?摇.(无论我要做出什么样的牺牲)。(no matter what sacrifice I am going to make/no matter how much I would sacrifice/whatever sacrifice I will make)学生一看到“无论……”,熟悉的乐曲便在脑中回响,依葫芦画瓢都能将这个句子翻译得清清楚楚。
2.提高听说能力。
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多听多说多练,也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在非英语国家中,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在英语语言环境中练习英语。然而,富含时尚元素和时代气息的英文歌曲容易被接受。每当遇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学生们都会不时地哼唱,模仿歌曲中的语音、语调,以及常见的连读、重读、弱读等语音规则。久而久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听和说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听的能力,学会了地道的口语。
《大学英语听说》课本第一册第三单元中提到了“失去爆破”和“连读”两个语音现象。“失去爆破”,又叫“不完全爆破”,是指在单词或连贯的语句中,一个爆破音后面紧接着有一个爆破音时,前面一个音只按其发音部位形成阻碍,但不发生爆破。对于此语音现象,学生面对一大堆配套练习中单词、句子的实例觉得很枯燥,但如果用“Take Me To Your Heart”这首歌来介绍英语中失去爆破的现象,学生立刻就理解了。“ta(k)e+me”爆破音[k]与鼻辅音[m]相邻时,爆破音[k]失去爆破。此歌是迈克学摇滚(Michael Learns To Rock)在2004年将张学友的《吻别》填上英文歌词,继而将这首亚洲老情歌推向了世界。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唱这首歌,当认识了这一语音现象以后他们更乐于反复去体会、去学习这种发音。这一语音现象在很多英文歌曲中都有体现,当学生在欣赏歌曲过程中遇到的多了,自然就知道哪些地方该失去爆破,自己也会跟着这种习惯去说英语。
“连读”是指在连贯地说话或朗读时,在同一个意群(即短语或从句)中,如果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音素结尾,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就要自然地将辅音和元音相拼构成一个音节。如果你注意听美国人说话,就会发现,要从你听到的一连串声音里面挑出某个词来近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在说话的时候,词汇常常被整个地连贯在一起。比如说,本来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拼读,我们发现词汇里面没有[r]或者没有某个音节的发音,但是在整个句子连贯说出来的时候,这样的现象就产生了。正如男孩地带唱道:“smile,an everlasting smile,a smile can bring you near to me.”这里“everlasting”的第一个元音应该和“an”的最后一个辅音相连,也就是[?nev?藜?la∶sti?耷]应该唱成[??nev?藜,la∶sti?耷][2]。显然,两者的发音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属于连读的语音现象,则极有可能听成演唱者唱的是“an never lasting smile”([??nev?藜,la∶sti?耷,smail]),言下之意是说“笑容很快就会消失”,而这刚好与原意“永恒的微笑”相反。可见英文中的语音现象对学好英语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用英文歌曲来进行反复操练,正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得到飞速的提高。
3.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英文歌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蕴含了丰富的传说、典故和文化习俗。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对音乐都有相当高的敏感度和惊人的接收能力。只是限于语言的障碍和相关文化知识的欠缺,对歌曲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程度。如果在播放原版英文歌的时候讲一些历史文化背景,将歌词的寓意娓娓动听地传达出来,必然会扩宽学生的知识面,点燃学生学习英文的热情。
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被誉为流行音乐之王(King of Pop),是继猫王之后,西方流行乐坛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他拥有世界销量第一的专辑“Thriller”,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面对这样一位乐坛巨星,学生对他的歌曲是很感兴趣的,只是由于时间的间隔,对其专辑发行的顺序、歌曲的制作背景以及当时的轰动效应知之甚少。例如他在“Thriller”中的第三只单曲“Beat It”,因其MV中也有很多年轻人打斗的场景,所以很多学生把它翻译成“打它,击败它”。然而“beat it”在这首歌曲中的真正意思是“远离它”,歌曲旨在劝导青少年不要一味用暴力解决问题,而且Michael Jackson之后将此歌用在不酗酒驾车的宣导影片上,美国总统里根为酬谢他在此次活动中成效卓著,还特邀他至白宫并颁赠了一座人道主义总统奖给他。起源于上世纪末的欧美国家瓜分非洲资源的种族主义至今还影响着欧美国家,这位打破百人猫王记录的黑人歌手同样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媒体甚至报导这位超级巨星,漂白皮肤,背叛种族。其实只要看过Michael音乐录影带的朋友都会发现,这样一位处处提携和宣传黑人艺术者是根本不可能去换掉自己的肤色的。在Black or White的MV中,由印第安人开始,到亚洲的民族,黑种人和白种人的小孩欢快地坐在地球上玩玩具,最后是特效做出的不同肤色、人种、性别、年龄的人们的转换,Michael穿越了战火,站在了自由女神像上高歌“It Don’t Matter If You’re Black Or White”。这些都是Michael通过他的音乐要传达给人们的东西――对世界和平与种族平等的期望。丰富的背景知识与Michael Jackson的独特乐风相结合,学生崇拜的是一位有血有肉的音乐全才,他们会以更大的动力去欣赏和学习这些英文歌曲。因此,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学生会增加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减少因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带来对英文理解的障碍,这不失为一种学习英语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选曲原则
综合以往的教学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英文教学中选用英文歌曲应注意以下几点:
1.曲调优美,歌曲内容健康向上。
孔子言“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好的音乐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所谓“教书育人”,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所以在选曲时应选那些思想内容积极健康、体现向上精神的乐曲,用纯正的音乐来感染激励学生。
2.紧扣教材内容,凸显主题。
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二单元“Sailing Round the World(《环游世界》)”讲的是英国的一位冒险家Francis Chichester在其58岁并患有肺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驾快艇经226天成功环游世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被英国女皇授予爵士爵位的故事。这种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舍生忘死、坚持到底的壮举往往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而歌曲Sailing中满是充满激情的语句“I am sailing.I am flying.To be near you.To be free.”,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课文的主旨,理解这位冒险家为实现其梦想而付出所有的举动。
3.符合学生欣赏水平,提高学习兴趣。
当代大学生标新立异,爱追赶潮流。老师在选曲时尽量选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充满时尚元素的英文歌曲:历年格莱美的获奖歌曲、影视金曲、各大运动赛事的主题曲、被各港台明星所翻唱的曲目等。如电影《音乐之声》中被人们传唱的“Doe-ray-me”(《哆来咪》),“The Lonely Goatherd”(《孤独的牧羊人》),“Edelweiss”(《雪绒花》);法国世界杯足球队开赛歌“I Will Survive”(《我会活下去》);被台湾女歌手张韶涵翻唱成了《寓言》的古老的英格兰颂歌“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被刘德华翻唱为《我恨我痴心》的“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容祖儿《我的骄傲》对应曲目“Proud of You”。一旦学生被某首流行英文歌曲所吸引并下决心要学好这首歌,那么学习热情就会被彻底激发出来,英语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提高。
4.避免歌曲泛滥,切忌喧宾夺主。
歌曲的使用频率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符合教学目的,歌曲的设置要恰到好处,不要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四、结语
所谓“音乐是无国界的”,而英语又被喻为“通往世界的桥梁”,那么艺术性强、时尚新潮英文歌曲必将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构筑起走进英语王国的星光大道。这并不等同于以往在课堂上适当地引用几首英文歌曲来调节气氛,而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老师应该起到引导者的作用,真正将学生引向语言的大舞台,使之体会到学唱英文歌和学好英文离他们并不遥远,并且人人都有可能登上这个舞台,展现自己无限的潜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应用;音乐文化
高职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它的形态和发展趋势也会时刻受到音乐文化的整体制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强调本土音乐文化保护的基础上,传承和借鉴世界存在的一切音乐文化的一种精神教育。在全球交往日益密切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必须要突破自身局限,以全球战略高度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多元文化音乐是全球音乐文化的体现,通过在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音乐是展现高职音乐人文特性和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研究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音乐教育引入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作用
基于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社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学模式,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职音乐教育应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正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背景下,尤其是基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高素质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场所,必须要紧随时展,调整教学策略,以此培养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多远文化的融合,尤其是需要了解与掌握其他地区、国家的音乐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音乐思维的拓展。例如当今音乐家的跨界歌唱就是建立在多元文化音乐的认知基础上。2、高职音乐教学应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的发展。传承、变迁、融合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大学生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长期以来高职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的音乐学习主要是以文化考试内容为主,这样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而基于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社会需求型人才必须要更快更好的适应到工作岗位中,这就需要高职学生要尽可能的了解与学习多元文化音乐,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音乐想象能力与审美意识,以此更好的服务于音乐。3、高职音乐教育引入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可以提高高职教改质量。多元文化音乐为高职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实现了以人文为主题的单元式结构,实现了音乐与文化的融合,从而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教改的质量。例如通过引入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地域背景下的音乐文化,使得学生对丰富的多元文化感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高职音乐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看,有一半的人在做着和自己原本专业不符的工作;对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程度一项有一半人数认为基本结合,认为结合很好的仅14.29%;而选择结合较差的同学比例达到了35.71%。对现任工作的满意程度一项不满意者占到了1/4,其他则为基本满意,在对未来的打算一项中决定做好现任工作的比例为42.85%,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占比次之的则为寻找工作机会或更换工作。音乐文化是社会实践积累与创新的体现,而音乐教育则是传承与创新音乐文化的重要工具,多元文化音乐则是世界音乐发展的积累,传承与创新多元文化音乐是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因此高职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模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然而由于种种因素,我国高职音乐教育中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高职音乐教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认知不合理。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教师过度传授各种音乐演唱技巧,而忽视音乐文化培养的现象,部分教师认为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就是将世界上不同类型的音乐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接触不同的音乐,当然此种现象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是有帮助的,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体系下,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并不是将世界上优秀的音乐融合入到教学中,而是要让学生树立多元化的音乐理念,通过多元文化学习传承与创新音乐;二是高职音乐教育模式的单一性制约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也在积极的朝着素质教育转型升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中所存在的教育模式单一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偏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文精神,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三、高职音乐教育发挥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作用的途径
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高职音乐教学现状以及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融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价值,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大力挖掘与创新本土音乐。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在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否认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我国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而服务地方经济必须要了解本土文化,所以任何音乐教学模式都不能脱离本土音乐文化:首先高职院校要深入本土音乐实践中,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特征,让学生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其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当今世界属于多元化的时代,尤其是基于音乐潮流的发展,高职学生在音乐追求上表现出了盲目性,在挖掘本土音乐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创新,丰富本土音乐,实现本土音乐的时代化发展。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音乐多元文化的发展背景下,高校的音乐教育事业不但要针对教学内容改革,还需要研究探讨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充分肯定和准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之下保证各民族学生的平等教育机会。高校的音乐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跟随教学模式的改革脚步,定期更新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此外,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课堂掌控能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热情,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3、深化课程改革。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必须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加强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提高。将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充分应用到日常的实践教学中,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在完成传统的音乐主修课教学内容同时,增设诸如民歌表演唱、民乐演奏、为民歌演唱伴奏等内容的主修、选修课,以加强实践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在音乐教材的编写方面体现多元文化,现有教材已有一部分教材收录有关多元文化素材,可再进一步编写一些有特色欧美音乐素材作为课堂教材,这些素材也是多元文化的表现题材。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世界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视,将一些世界音乐渗透到教学中,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音乐是多样性的,而且不同地区以及国家之间的音乐也是存在差异性的。4、营造多元音乐文化氛围。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应用到高中音乐教育中必须要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校园是高职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综高职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必须要以环境建设为前提,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对多元文化音乐的宣传,例如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以此拓展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骄傲是也要利用课堂教学对优秀的音乐进行剖析,让学生主动了解其内涵背景;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增强校园音乐文化环境。课外艺术实践是丰富高职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深度高职学生喜爱的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该机会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学生的示范带动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思维。综上所述,多元文化是珀来品,进入我国并适应我们的国情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树立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观念,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这才是根本所在,也是适应我国国情和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梁米娅.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2]王静.将多元音乐文化渗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6(04)
一、培养音乐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也叫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提倡以人为本,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它宣扬人性、人权,鼓吹个性解放、理性知识。如果说,人文精神是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化,那么,音乐人文精神就是以音乐张扬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化。西方音乐注重冲突、逻辑,因此,西方音乐犹如西方绘画的几何式构图思维,强调一个严格的整体调性布局,注重音乐的统一结构力作用,因而有着强烈的主题对比与统一的力度张扬和辩证思维的音乐人文心理特征。中国传统音乐犹如水墨画的长卷构图,自由而松散,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的整体布局,但却错落有致,通过形散而神不散的音乐速度与节奏的疏密变换体现其对音乐的合理组织,由此形成一种象征生命运动的主体文化心理的线性旋律结构范式。它强调自我体验和自我领悟,意在“适情”。这其中的音乐人文精神用“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音乐艺术是一门感情的艺术,鉴赏音乐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的过程,就是鉴赏者的心灵与音乐作品产生撞击和共鸣的过程,是人文信息交流的过程。为了领悟到音乐的真谛,就必须使学生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常识。例如:听一场交响音乐会,从衣着到入场,从欣赏到鼓掌,都是十分讲究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欣赏礼仪。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有一首著名的合唱曲《哈利路亚》,1743年在伦敦演出时,英国国王亲临剧场。当唱到《哈利路亚》时,因歌曲的激昂情绪感人肺腑,英王激动地突然起立,全场听众亦随之站起欣赏这段音乐,其寓意就是:如此圣洁的音乐只能是站着欣赏。直到今天,在国外某些地方仍然保留着听众起立欣赏《哈利路亚》的传统。交响音乐的欣赏礼仪,更加体现了人类的文明与人文精神,把这种包含了浓郁人文精神的欣赏礼仪渗透到“音乐鉴赏”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入角色,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发挥想象,提高思想认识,培养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二、全方位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
新的音乐鉴赏教材,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把握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对美妙音乐的渴望心理和循序渐进的欣赏习惯,分上下两册3个板块5个单元23个人文情景主题,全方位地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
(一)第一板块:培养音乐的耳朵。第一板块包括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和第二单元(音乐的美),共有6个人文情景主题,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逐步进入欣赏音乐的三阶段的前两个阶段:美感阶段、表达阶段。
美感阶段:指无意识地沉浸在音响之中,任随音乐的感染力把人带到一个舒适而愉悦的心情中。
从高中学生的音乐发展心理特征来分析,这个阶段的孩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情感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深刻而稳定,情感情绪体验强烈,音乐感知能力正在逐年提高。音乐作为一种听的艺术,具有特殊的非语义性、非具象性、不确定性。要上好音乐鉴赏课,要从“美感阶段”入手,营造一种音乐美的氛围,引导学生步入音乐圣殿。
表达阶段:指不同的时刻,能体验音乐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表达其中一种情绪或别的情绪。如安详或洋溢的情感,懊悔与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应该是全方位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体验“标题音乐”――能够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到体验“无标题音乐”――自己去心领神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绪。第二单元分别从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角度,详细地阐释音乐的优美和壮美、崇高美和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引导学生在倾听音乐时获得各种美的深层次情感体验。
(二)第二板块:感受音乐的文化特征。第二板块包括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和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共有10个人文情景主题。让学生进入欣赏音乐的纯音乐阶段,指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一方面品评音乐,一方面欣赏音乐。这就需要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东西,对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音乐与时代、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品评”,才能“批评”,才能真正感受音乐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载体的各种特征,真正体验到音乐作为一类艺术既区别于好听的音响、又区别于演奏(唱)技巧的人文本质。
第三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意识;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我国古代、近现代、当代音乐的风格和韵味,体验作为现代西方文明发源地的欧洲,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的音乐的风格韵律和发展历史。
(三)第三板块:体验音乐的博大精深。第三板块主要是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共有7个人文情景主题。这个板块还是跟第二板块一样,让学生进入欣赏音乐的第三个阶段――纯音乐阶段,但是侧重点放在对音乐的表现形式――体裁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除了我们熟悉的器乐之外,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相互交融,衍生了许多奇葩。音乐与诗歌交融,就产生了声乐;音乐和戏剧结合,就产生了歌剧;音乐渗透到舞剧,就成了舞剧的灵魂;音乐和中国传统的文学、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融合,就成了戏曲艺术;音乐和说唱联姻,就诞生了曲艺(说唱)音乐;音乐为影视而创作,就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影视音乐,成为影视这一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在不同民族的市民阶层身上,就产生了不同韵味的通俗(流行)音乐……如此种种,无不展现出音乐艺术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三、“以学生为本”的体验式教学
音乐是以声音物质媒介诉诸于听觉的艺术样式。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坚持“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实施体验式教学,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鉴赏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中国作品科学的发声训练字的安放
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以后传到其他国家,逐渐形成以意、德、法、俄等语言为基础的世界性的歌唱艺术。我国引进美声唱法,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但是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用汉语来演唱美声作品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的训练,中国汉语的发声歌唱同样能够达到美声唱法的艺术规格。
一、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作品的意义
我们在美声唱法的声乐教学中,大多采用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作为演唱的曲目。因为在我国声乐界多年来有一种共识,认为中国歌咬字比外国歌难,甚至认为中国语言不适合歌唱。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习美声唱法的人在演唱中国歌时不如外国歌那么顺,声音没有外国歌那样好听。久而久之,似乎把中国歌难唱当作唱不好中国歌的理由了。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学习美声唱法,不应只局限于用意大利语或其他外语原文演唱外国作品,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用母语演唱好中国作品。固然,我们培养的歌手走向世界歌坛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荣耀,但是唱不好中国作品确实很遗憾。因为我们的根在中国,我们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得到老百姓的共鸣。那么西方人能够用美声唱法演唱好自己本土语言的歌曲,作为中国人就没有理由唱不好自己的母语歌曲。
二、我国声乐界关于咬字的不同提法与存在的问题
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好中国作品,关键在于如何把美声唱法与中国字结合的问题,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应尚能先生提出来的。关于如何咬字的问题,我国声乐界有很多提法。民族唱法提倡“字正腔圆”“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可以说民族唱法是一种注重以字带声、以字传情的唱法,其中咬字是行腔的灵魂,咬字是行腔的手法,特别强调嘴皮子功夫。美声唱法也是强调吐字清楚,即“字正”,但与我国民族唱法的“字正”概念有较大的程度差异及技术差异。它的审美原则是把声音的共鸣形象及艺术规格放在第一位,讲究旋律线条的连贯优美、一气呵成,不为歌词的语言韵律及节奏所限制,讲究以声传情,咬字要服从发声,咬字要服从行腔。在训练上既要咬清中国字,达到“字正”,又要使中国字的咬字发声符合美声唱法的艺术规格,不破坏声音的整体共鸣效果,达到纯正的美声化形象的“腔圆”。多年来,我国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中关于如何咬中国字的问题,更多地套用民族唱法的“以字行腔”的概念。实际上由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语言基础、咬字特点、行腔手法、声音形象及审美标准、艺术规格上都存在很多差异,如果我们一味地、机械地强调中国汉字的发声规律,照搬民族唱法的咬字原则和方法去“行”美声唱法的“腔”,坚持“以字行腔”,结果只能是背离美声唱法。这也正反映出我国现今美声歌坛在演唱中国作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咬字咬得死,声音发紧,共鸣位置低,口腔声重,致使歌唱发声的整体形象与美声唱法的艺术规格有较明显的差距。
三、解决美声演唱中国作品咬字难的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要想演唱好中国作品,应当在追求美声唱法声音形象的前提下,在咬字方法上打破中国的传统手法,从训练上分两步走:首先,严格按照美声唱法的原则和方法,用传统美声的训练手法,采用意大利语种的五个母音,遵循共鸣规律,训练声音的美声形象及共鸣位置;再在声音形象及共鸣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安放中国字。
1.系统的科学发声训练
美声唱法,即美好的歌唱,在发声训练方面历来有它特殊的要求。在呼吸的运用上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声音的位置要求安放在“高位置——面罩共鸣”腔体里;另外要求声区的统一、声音的连贯、能强能弱的音量控制、声音的灵活性和优美的音质等等。所以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常常采用无字练习或哼鸣练习来找声音的位置,以获得高位置的唱法。另外通过大量的发声练习,用意大利语的五个单元音,或加上几个常用的辅音,组成简单的音节,来训练声音的共鸣形象,建立腔的艺术规格。在意大利的五个元音里,应多用u元音进行练习,因为u元音可以强迫内部力量来打开喉咙,u元音的喉位最低,发的声音最通。而且容易建立起u通道,使声音具有“管子声”。
2.中国字的安放
在获得了美声唱法的优美声音之后,再在声音形象及共鸣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安放中国字。我们知道,任何歌唱都离不开语言,无论哪国语言,其文字都是由元音和辅音这两个因素组成的。元音在汉语中称为韵母,在意大利语和其他外语中称为母音;辅音在汉语中称为声母,在意大利语和其他外语中称为子音。所以在咬中国字时,一定要把辅音、母音和声音共鸣位置搞对。那就是把辅音的形成部位放在口腔的前半部,把母音的形成位置放在口腔深处,把声音的共鸣部位放在面罩里,只有这样才能把嘴的前半部分最大限度地解放出来。使唇、齿、舌等部位灵活自如,任其随着字的改变做千变万化的动作都不会影响声音。形成声母时,既要清楚又要敏捷、快速释放,并快速连贯,准确地形成韵母,并保持韵母的腔体共鸣;在行腔时,严格遵循legato(连贯)原则,形成纯正的美声化规格。总之,不采取传统咬字将字头、字腹、字尾夸张支解的方法。而是采用美声唱法的竖咬字、窄咬字、靠后咬字、前嘴后嘴分开的原则。如意大利人所说的“歌唱家的嘴巴在咽部”。在咽部形成母音、形成共鸣是美声唱法的真谛所在。
今天,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如何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作品的问题。在用中文演唱作品时,一要咬字发音符合美声唱法的原则,二要声音形象与艺术规格均达到一定标准。只有这样我们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作品再也不是一件什么难的事情了,而且能使我们的演唱得到大家的喜爱,也能为中国声乐学派的形成与创造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