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初中生品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品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品德教育

第1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如何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一、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老师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班主任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尤其对后进生来说更为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激励。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

二、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

对学生有一份爱,再加上扎实努力的工作,与同学建立起了团结、亲密的师生之谊,那么他们有什么想法、要求就会主动找班主任谈心,寻求帮助,同时班主任也深入到他们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事实证明,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才真正尽了一个班主任应尽的职责。

1、课堂上要多些微笑。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因此班主任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会使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2、遇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那么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欲速不达。班主任要研究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1、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班主任应当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同时,班主任的爱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班主任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班主任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班主任有时在谈话或处理一件小事时,都应小心一点,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一次我在批改午间练习本时,发现班上最好的一位同学居然错了,还有几位同学也错了,在评讲时,我提醒了那位成绩最好的同学,下次要注意了,结果另外一位同学在评价老师时,居然说老师有偏见,不喜欢成绩差的同学。这件小事引起了我的重视,我也找了那位同学的谈话。

2、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一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二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三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四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天气变化了,我提醒学生注意加减衣服。

第2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 生活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 运用探究

1.生活德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变革与发展

2004年国家教育部专门针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改革建议: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做好“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不断提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及感染力,为培养综合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做好良好的思想基础[1]。因此,将生活德育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生活德育作为人们精神层面的教育活动,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离开生活谈思想品德教育,就像鱼儿离开水。生活德育正是让人们更了解生活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让人们找到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根基,这是丰富与夯实思想教育理论基础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1.2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生活实践是人们生存、发展的永恒动力,是人类未终止过的活动。高科技信息时代最缺的就是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关键。然而21世纪新经济时代又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和复杂变化的时代,学生未来面临的困难复杂多变,需要具有战略思想品德判断力和品德觉悟,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2]。针对初中生开展生活德育教育正是增强学生迎接未来时代挑战能力的体现,帮助学生适应时代生活,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将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发展人作为品德教育的前提基础,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场景是学生乐于接受并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

1.3有利于增强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我国针对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已经成为较尖锐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追溯其根本还在于德育教育与生活脱节。真正有效的品德教育应该能够关注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对已有的思想观念进行二次梳理与反思。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内容贯穿品德理论教育,从学生实际生活开展品德教育[4]。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应该以生活为坚实的基础,脱离生活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缺乏实效性的、是徒劳的。生活德育教育能够让教师自身的德育生活化的意识增强,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善于研究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方法,从而找出更切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生活德育要求教师一边实践一边接受培训,在增长自身专业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5]。生活德育贯穿教师的日常工作,能够引导教师积极主动观察每一个学生,全身心投入每一次活动,帮助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让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增强教师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2.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问题

2.1.1德育目标有功利化倾向

当前初中开展生活德育教育目标定位功利化明显,不切实际,认为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通体为善的学生,而忽视人的品德培养是一个艰难而持续发生的过程,忽视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的成长及学生自身的社会需求。在定位德育教育目标时,往往将树立的模范典型人物捧在高高在上、神圣不容侵犯的高度,将模范人物的生活性质掩盖,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与人为善的小事却常常忽视。诚然这些模范典型人物具有不可思议的传奇经历,但是这些事例却与平常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往往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目标是难以落实在具体实践中的,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此外,在德育教育方面出台了品德量化标准,用这个标准给学生的品德行为打分,以此评优评奖,并将其作为升学的参考依据。这样量化的品德评判标准显然带有功利性色彩,脱离初中生个体发展和自身独有的主观意识。这样一来会让学生对道德产生误解,认为做善事就一定要有回报,没有回报的善事不如不做。

2.1.2德育内容有教条倾向

德育教育内容趋于教条是指用看自然万物的眼光对待具有情感性和人文性的思想品德教育,片面地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书本理论知识,就对思想品德有了自我理解。如果在实际思想品德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自然学科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满足于对理论知识的宣讲,却忽视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和情感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对书本理论知识产生厌倦的心态。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呈现知识化、理论化的做法并不能促进学生良好素养和品德的形成,反而会培养一些只懂得讲大道理,却知而不行、言而无信的人。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绝大部分都偏重于德育教育的品德职能及社会职能,将学生的个体意识实现和个体人格健全抛掷脑后,忽视学生的个人现实需求。

2.2原因分析

2.2.1德育方法有待整合

长期以来我们在德育教育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其实一个人的道德形成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更长,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道德形成与塑造至关重要。因此,学生德育教育中要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将德育工作从家庭到学校连贯起来。此外,新时期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要体现生活为中心的特征,采取的方式必须符合平等性、主体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四个原则,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组合而成,每一件事情环环相扣,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和因果,缺少其中一环,即缺少前提条件,都会使程序走不下去。设立的目标和内容要有互为保证的措施,力促事情从上到下地落实、落地、脚踏实地,做到不求快,求稳,持续挺进。

2.2.2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深化

学校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中,虽然逐渐认识到生活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观念上也进行了改变,但是要将生活德育的观念付诸实践是一个难题。在初中德育课堂中,教师虽然意识到德育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认真负责地践行使命、履行义务,但是真正倾注于全部热情在德育活动中少之又少。此外,应试教育制度下升学、考试、教师绩效评估、办学质量评估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在这样的模式下,分数是评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指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

3.结语

思想品德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重归于生活,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阶段,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生活化正是初中生迫切的诉求。初中生的品德教育任重而道远,要彻底解决思政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调整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将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效性和生活化凸现出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要牢牢立足于生活实际,将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上的积极转变,将书本说教化为有形的生活现实事件,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刊,2013(1).

[2]吕丽艳.经验论与唯理论:生活德育的哲学之争――由鲁洁先生“自我质疑”而来的启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

[3]蒋一之.生活化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2(5).

第3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生;教育

“三观”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两个特点:一是叛逆性,突出表现为既向往成熟又偏于幼稚的思想状态;二是可塑性,在叛逆的同时又极度渴望心灵中出现“英雄式”的偶像。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本身任务和初中学生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提升思想品德课教育效果。

一、探寻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导入“三观”

首先,必须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整体有着深刻地把握和了解。纵观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七年级阶段主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养成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世界观初识;八年级阶段学习内容有所深化,逐渐深入到学生人生观的培养和构建;九年级阶段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力求初步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三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基本上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相适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授课的方法和技巧。

二、构建教学模式,健全人格融入“三观”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来设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格培养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可以寓于教学过程之中,也应该是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重点。实践证明,忽视“三观”教育,忽视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可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如果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没有明确的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意识,教学过程的展开也不能突出人格培养的特色,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人格塑造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思想品德课要实现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努力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同学校社会开展的一系列课外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会形成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合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思想品德课教学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就不可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讲究教学方法,品德意识深入“三观”

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教学方式,可以选择形象生动,贴近社会的现实事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给他们广阔的空间,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收集、整理资料。通过接触和了解,让他们谈各自的看法,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辨是非。

采用“直观教学法”,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就要力求避免单纯的抽象论述。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使用多媒体、图片、幻灯、影视、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尤其要注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做人道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着眼于人格教育,点评讲解作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议论,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初中对一名学生来说,是其整个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该时期学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对人生的看法,自身独特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若由于特定原因使学生心理方面存在异常,也许会对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以及校园生活等产生巨大影响,进而成为其终生遗憾。所以,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关键的一项举措。

一、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创设

要重视课堂心理氛围的创设,只有如此才能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激起学生和老师之间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改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较差的情况。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创设主要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有人人平等的意识,也就是要一律平等的对待所有学生,尽可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对那些有严重自卑感以及挫折感的学生,要努力帮助其重树自信。例如我在讲课过程中就会告诉学生:错了重答,不齐全补充,还未想好要认真考虑,不明白的提问,老师存在错误请指出,可以各抒己见。所以,学生就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这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战胜心理障碍,最终以一个健康的心态进行学习。(2)教师以自己健康的心态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情绪是会传染的,设想一位教师如不能平衡自己的心态,不能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健康,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心理也会有些问题。所以说在思品教学中,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在课堂上,教师应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不应把烦恼、愤怒迁移到学生身上,在不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生气、发怒。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渊博的知识,并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微笑地着面对学生,积极的鼓励学生、正确评价学生,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注、理解与尊重;言谈举止中体会到老师的宽容大度、乐观向上等精神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围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

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学中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多种多样,比如七年级主要有这些内容,即怎样在一个新环境中学生适应,学会交朋友,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处理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等。而到了级时,知识面会更加广泛,比如青春期进行的心理调节,升学以及就业等给心理带来的困扰。作为思品教师,要尽量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比如关于《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由于班上部分同学缺乏自信,有严重的自卑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让所有同学都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将自己对某位同学的好感写在纸上,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考虑,热情的写着,在读纸条的过程中,我发现被赞扬的同学眼睛里闪着光芒,脸颊由于过于激动而变得红彤彤的。等到快读完时,我也发现部分同学未得到夸奖,所以我结合平时了解到的情况,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白纸,读着一些表扬他们的话语。等到即将下课时,我注意到所有同学脸上都被幸福所充满。

三、组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初中生因为年龄的原因,乐于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而且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其情绪以及情感就会得到展示,并最终实现升华。目前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家长对其呵护备至,他们想要什么总能无条件的给予,而这些孩子们却并未意识到应该给予别人以同样的爱。

关于《我和父母》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了避免将孝敬父母以及尊敬长辈等方面的话只挂在嘴上,我们教授思想品德课的所有老师与德育处进行联合,于重阳节当天带领全体学生去老年公寓,为这些老人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孩子们认真准备了各种节目,包括相声,歌曲以及舞蹈等,老人们非常高兴。孩子们还为老人准备了礼物,老人们不断的感谢,这让孩子们感到非常快乐。因此,并不是家长们常抱怨的说独生子女不会感恩,而是家长们未给他们提供机会,总是替他们做很多本该孩子们亲自做的事情。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班上部分同学发动其他学生,在节假日时总是去敬老院帮助那里的老年人。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情感上、心理上产生共鸣,以体验、领悟和解决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合作探究法是一种让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往能力;而活动教学法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简而言之,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以及手段,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及引导,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其身心健康。作为教师,要多关心学生,要以一颗宽容而且充满热情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这样,他们才能逐渐成长为一个乐观向上以及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命教育;生命价值

在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重视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爱护生命。但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对生命教育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及时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加强生命教育教学。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在进行生命教育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如,2013年3月底,上海××大学出现投毒事件,同学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就毒死舍友,导致室友失去了生命。这是发生在我国名牌大学的案件,此案件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珍惜与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思想品德教学旨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以引导,确保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感受生命的乐趣,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大量的有关生命教育的素材,如:《笑对生活》《人格不可辱》《对自己一生负责》等等,通过这些资料能够更好地进行生命教育。

学生要亲身去体验、去体会,才会感受生命的珍贵。

二、思想品德教师言传身教进行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要对生活充满热情,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本身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才能带动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也热爱生命。

思想品德教师要做好生命教育,教师要在教材中发现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懂得生命的珍贵。

思想品德教师应倡导生命教育,利用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将课本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生命气息。

思想品德教师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当今社会,在校园出现了不少的自杀、他杀事件,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思想品德教学要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弥补教材中滞后的观念,使学生能够爱上政治课,从而主动学习生命教育,重视生命教育。

思想品德教师要鼓励学生实现生命价值,让学生走出课本,到社会与大自然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诠释生命教育的真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教育至关重要,其能强化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生命价值意识,让学生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活;生本资源;教学方法;课外活动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这本身就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教师采用的是机械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枯燥而呆板地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自然也无法发挥学科功效,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道德。在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要与生活接轨,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更加生动活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与生活接轨呢?

1开发生本课程资源,让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

以往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机械照搬,教材上怎么写的就怎么写,教材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是机械的知识搬运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这样不仅会抹杀学生探究的动力,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情操。走出教材封闭而狭小的空间,以生活为平台,带领学生在更宽广的空间展开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主体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从生活中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学会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能够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将更多的教学资源整合到课程教学中来,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使学生不断在原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将更多教材上的知识点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2运用多样教学方法,让教学形式更加生活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点的数量,因此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讲学生记,学生并没有太多的体验与感受,所得到的只是理论上的说词,而根本无法用于指导生活行为实践。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更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基于自身生活经验与基础知识构建知识,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体验与感受。2.1角色表演。这是一个集娱乐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艺术性活动,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点寓于学生的表演活动之中,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学更具趣味性,激起学生积极的参与热情,同时更能让学生在表演中亲身体验,更加深刻的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亲身表演的机会,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带领学生一起来设计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表演活动,以帮助学生在表演中达成预定的地教学目标;同时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配角色,这样学生的体会更深刻,同时更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为了增加表演效果,我们还可以通过布置场景、设计旁白、运用音乐来增强感染力,这样更能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学习了《学会拒绝》,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设计与表演剧本,这样能够很好地将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快乐学习,更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种不良的行为,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2.2交谈活动。学生是与教师平等的学习主体,成功的教学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式交谈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解,而是要运用留白艺术,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与充分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围绕着熟悉的生活话题来展开积极的互动。如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引入教学,并引导学生就此来展开交谈。这样的活动给予了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来针对生活话题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思考,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积极的交谈者、耐心的倾听者。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当堂创作,以引领更多生成的精彩,实现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要实现学科教学与生活的接轨,不仅要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同时还要回归于生活,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实践中检验与内化,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从直观的事物上升为理性认知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进而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如开展社会调查,调查的主题不仅要与学科内容密切相关,目标明确而具体,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指引学生完成调查。这样的主题调查活动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调查家乡环境问题》的调查活动,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将课本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深化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水平;同时更能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真正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真正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你会惊奇地发现以前爱乱丢垃圾的同学总是会非常细心地扔进垃圾桶;外出就餐时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在生活中非常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一滴水。许多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组建环保小队,走进街道消除路灯以及一些建筑物上的小广告,让街道更干净,为这个城市的建设贡献微薄之力;深入工厂、社区宣传环保等等。

参考文献

[1]谷仕华,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和学生生活实践接轨的研究,《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2)

[2]杨均,初中思想品德课要与生活相联系,《中学教学参考》,2014(12):59-59

第7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如何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学校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一、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班主任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班主任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尤其对后进生来说更为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都希望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激励。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班主任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

二、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

对学生有一份爱,再加上扎实努力的工作,与同学建立起了团结、亲密的师生之谊,那么他们有什么想法、要求就会主动找班主任谈心,寻求帮助,同时班主任也深入到他们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事实证明,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才真正尽了一个班主任应尽的职责。

(1)课堂上要多些微笑。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

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因此班主任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会使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2)遇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那么就需要班主任有耐心,付出较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否则就会欲速不达。班主任要研究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三、激发学生的情感

(1)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班主任应当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同时,班主任的爱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班主任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班主任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班主任有时在谈话或处理一件小事时,都应小心一点,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一次我在批改午间练习本时,发现班上最好的一位同学居然错了,还有几位同学也错了,在评讲时,我提醒了那位成绩最好的同学,下次要注意了,结果另外一位同学在评价老师时,居然说老师有偏见,不喜欢成绩差的同学。这件小事引起了我的重视,我也找了那位同学的谈话。

(2)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一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二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三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四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天气变化了,我提醒学生注意加减衣服。

第8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 生活化 教学策略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2-02

一、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向课本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教材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是指初中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经验为前提,生活常识与书本内容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课本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会生活常识,提高生活经验。另外,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将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在思想方面不断提高,突出教学成果。由于教学形式的改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维等方面有所改变,这就需要深刻研究出新的教学策略并付诸实践。本文深刻剖析了思想品德生活化的内涵,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为教师教学、制定教学策略、实践教学提供依据。

二、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内涵

1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思想的开发启迪。由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性,即更加贴近生活社会,更加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要求教学方式必须更加生活化。新课程改革对思想品德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做出合理的规划和甄选,以提高学生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围绕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生活经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贴近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思想品德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要求教师教学的生活化。

2.教学方法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传授书本知识,答疑解惑,课堂气氛沉闷,只有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生活实践经历对教材知识深刻剖析,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视频中得到启发与感悟,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3.教学实践生活化

生活实践是传统教学缺少的,传统教学拘泥于学校教学而忽视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生活实践内容包括:社区爱心帮扶、社会活动和调查、志愿活动、情景设计与模拟练习等等。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现学生潜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实践,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法律知识生涩难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法律知识讲座、法律课堂模拟等活动,学生亲身经历。这样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了解法律并形成遵守法律的意识,做社会的好公民。

三、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策略规划

1.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教师通过合理规划教学,思想品德生活化可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社会热点的机会。对于许多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很少亲身经历外界事物,生活经验欠缺。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弥补这一不足。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呈现。由于书本具有延时性,书本内容大多是相对过时的知识,只有呆板的理论知识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对于日益更新的新闻、先进的思想、新改革信息等对于学生有用但是学生无法触及的内容,教师应主动填补。教师需要在热点问题中锁定教学内容,将书本和社会热点所反映的本质结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

2.注重教材科学合理

初中生生活经验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容易被繁杂的外部世界牵引而偏离轨道。所以学生接触的书本、教学课件等内容均会对学生的三观产生影响。教师的生活阅历较为丰富,教师需要树立生活化的理念,在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法是要认真对比。教师应对学生的所学知识、所处状态、生活背景等优势了解,并能因材施教。科学化的选择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道德观,需要教师具有发现社会热点和了解学生所学相结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判断网络媒体等信息,将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大量的信息将会对学生心理、身心造成不同的冲击。教师应尽量避免网络负面资源的影响,在选定教材时做到全面及时、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9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思想品德教师有效地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开展初中生的生命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教会学生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生命负责,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知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等三维目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宝贵,尊重善待其他生命;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独特,阐扬自己生命的光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感受生命的美好,善待其他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生命教育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生命。比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荒芜的世界”和“充满生机的世界”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其次通过活动画一画“最具代表生命的事物”。生命是在风中舞动的小花,生命是峭壁上挺立的青松,生命是丛林中欢跳的小鸟,生命是嗷嗷待哺的婴儿,生命是充满朝气的太阳,生命是枝叶茂盛的树木,生命是不屈不挠的小草・・・・・・一幅幅美丽的生命画卷,让学生生感受到生命世界多彩多样;再次通过“哭泣的地球”视频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脆弱,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最终都来自大自然。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命就丧失存在的可能。懂得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

通过如上环节的层层递进,让学生懂得了生命是宝贵的,不仅要学会珍惜生命,更要学会善待生命,要有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眼光。同时明确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生命而精神,从而让学生学会不仅要善待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学会善待其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二、生命因独特而炫丽,了解生命的可贵,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拥有,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每个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正如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首先,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鳃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虽然没有猎豹矫健的步履,人也可以日行千里虽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了解了解过去!虽然生活在现在,人可以放眼未来。人类是不同于生命世界的其他事物,人类更具智慧和力量,让学生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可以创造世界。接着通过举例:周星驰凭着他对演戏的热爱以及天分,并且在他的演艺生涯中不断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努力,成为众人喜爱的戏剧天王。姚明用篮球这个全世界都能读懂的语言,向世界递交了一张充满活力的中国名片。一系列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成功之路不尽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该根据自己的独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每个人成长的轨迹不同,造就了生命的独特性,正因为有了生命的独特性,才使得我们的生命有了独特的价值。了解生命的内涵,让学生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使他们更加的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生命因责任而绽放,体会生命的意义,提升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