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初中升学历的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升学历的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升学历的方式

第1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体现为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教材,如何对待学生,是教学生,还是教教材,这是有明显区别的。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三种方式: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这是一个有趣而且值得讨论的问题。

所谓教教材,就是教师把教材当作唯一且不可改动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材里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材里怎么说的教师就怎么教,严格遵守教材,亦步亦趋,不越雷池一步。但教材不是《圣经》,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我不敢说这书所讲的都是对的,但至少可以断定教材也是有问题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政治教材曾说道:“纸币没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仅隔几页又说:“美元、英镑、日元等纸币有世界货币的职能。”前后自相矛盾,这样一个明显的错误居然用了比较长的时间才纠正过来。由此可见盲目地迷信教材也是错误的。其实教教材的最大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教师目中无人,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只要把教材讲完,教学工作就算完成,至于学生的基础怎样,哪种学习方式最佳,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学的效果如何不闻不问,这种教学不是基于学生的教学,不是为了学生的教学。

所谓教学生,不是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而是学生需要什么才教什么,不是根据教材的结构来选择教学的结构,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结构和行为规则来决定教学的结构和规则,这就是基于学生的教学。美国年度教师肖恩曾说,“在我的课堂上,我不教英语,我教学生”。孩子先于内容。我认同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凡是学生已经懂的,教师只要检查就可以了;凡是学生不懂但学生自己看教材可以搞懂的,教师就让学生看教材,并让学生概括、提炼,在学生概括不到位、提炼不到位的时候,教师帮助他们概括提炼到位;凡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教师就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所谓合作式学习,一定是在个体学习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才展开合作学习;凡是学生个体学习没有解决、合作学习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该教师讲授了,教师的讲解必须言简意赅、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如果教师的讲解能够做到生动有趣,那效果更佳;凡是教师讲了学生仍然不懂,那就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师就要进行活动设计与示范,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正如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所言:“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不同的教材观,不同的学生观,对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这就是所谓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备好课,把教材、教案带进教室,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述教材内容,不排除有些老师经验丰富,理解解读教材的能力很强,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很强,这样教学的效率自然也很高,对付中考、高考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样教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始终处于强势的主导地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不能有丝毫自己的主张,被动地跟着教师走。第二种方式: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像是导游,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教材,去领略教材、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教师不会强势掌控学生,而是基于学生循循善诱,依据学生顺势而为。第三种方式: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是最理想的方式,也是最难以实现的方式,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自主解决不了,则向教师请教,我以为这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这样的学习境界。

案例:“只有一个地球”课例比较

课例之一:

(学习文章第一段后)

师:你们觉得地球美吗?

生齐:美。

师:你们能美美地读一下这一段吗?

生齐:能。

师:谁来读?

生踊跃举手,师指名读。

师:你读得不错。谁能再有感情地读一下呢?

一生读。

师:你读得真有感情。

……

课例之二: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教学情景

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会有什么滋味?

生:甜甜的滋味。

师:哪里让你感受到甜甜的滋味?

生:文章第一段。

师:你能把它甜甜地读出来吗?

生读。

师:你为什么在“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里读得很轻很轻呢?

生:我感觉就像一个母亲看到婴儿,非常喜爱,好像怕吵醒他那样,所以轻轻地读。

师:你的感悟真深啊!谁还能读出自己所理解到的甜甜的滋味? ……

第2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一、有效教学要求建立教学评价观念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实验学习就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有效教学的理念对教师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和量化;要具备反思的意识;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其中要反思首先要知道已有的教学与培养效果如何,学生的困惑在哪里,因此,还必须建立教学评价的意识。

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即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鉴别和选拔,不是为了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也就是说,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拔。它的直接目的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而不是给学生分三六九等。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突破只关注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要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以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要使得评价是一种开放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的也能不断完善。

二、建立多元主体的评价观念

长久以来,学者们对智能的看法各有不同。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1999年,他推出了较精确的智能定义。他认为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会在某种文化情景下被激发,去解决问题或创作该文化所视的产品。他推出的智能包括:语文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在各种活动中人们都会运用到其中的几种智能因素。”1

多元智能的观点运用在教学上,可以改变教师对教学和学生成就的信念。教师会注意到学生的智能专长,看到学生的差异,从而采恰当的方式赞赏学生的不同成就,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育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判断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从教学评价中得到收益,它应该是后继教学、学习活动的一个调整依据。以往我们只注重学生在学习后的结果,而忽略了在培养和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切切实实地当成一个体,考虑他的全面发展。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水平能力的高低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每各人都会拥有多种的不同智能,而且是因人而异。一切的评价,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使他们不至于因某一方面的欠缺而产生自卑的情绪,或是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学生实验能力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

从课程标准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中来看,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是对仪器的使用,同时也要运用多种的智能因素,如用语言进行描述,用图形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多种渠道寻求材料和解决方法等。在同一活动中这些智能的显现度是不一样的,如在实验课堂上肢体动觉智能当然显现得比较突出,而在实验报告或作品说明上语文智能又会显现得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评价,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

(一) 教师的评价

在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的评价活动伙伴,他掌握教学标准,明确每一项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求和目标,同时他还掌握最新的评价方法,他在评价活动中起引导作用。

物理实验能力所包括的范围及表现的形式非常广泛,在每一项活动或技能训练开始前,教师应在对教学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与智能发展因素进行统整分析,并设计出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的评价记录表。在记录表的引领下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使评价中肯、有效。

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为例,这是一节知识与技能要求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独立操作的能力,并从实验操作中总结出规律。通过统整分析,将学生的实验技能评价记录表设计如下表:

利用这个表格,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目的明确地去进行观察、考察,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会更具体细致。

在实验或活动课结束时,教师都应及时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整体或个体的评价。教师的评语要做到严谨、客观、带激励作用,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实验、实践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什么,还欠缺什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能为以后的技能训练做出调整,逐步进行提高。

(二) 学生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中评价主体是多元化的,即评价者应该是参加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这就要求学生从评价的被动地位中解脱出来,主动的参与到评价的活动中,成为评价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对实验过程中的技能评价,也可以是从实验中学生自己得到的感受与体会。

在“学生”这个评价主体中,我们要将其分为个体的自我评价,与个体间的相互评价。它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为我们给出不同的意见。

1. 学生的自我评价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被评价者了解自己,以他(她)的发展为目标。因此我们先来谈一谈学生的自我评价。

对于实验过程中的技能评价,可以利用教师设计的“技能评价表”,如上面的表1。“技能评价表”可在实验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技能目标是什么,集中注意力,针对目标进行自我训练,有利于他们的自我激励。在实验后,学生通过对操作过程中的各项目标的打分,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逐步了解自己所擅长的智能因素。有了这样的结果,学生一方面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在将来的小组或团体活动中,就可以大胆的尝试自己擅长的工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学生也因此了解到自己欠缺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我们用量化的“技能表”对技术性的项目进行评价,但对于感受与体会,还是采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比较好。在这里,我们采用“课堂活动自我反馈表”的形式。它的目的与功能和“技能评价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自我反馈表以语言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在实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描述,使学生能表达自己所关心的技能项目,澄清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认识自己的进步。

2. 小组内的相互评价

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会存在对自己的宽容,不能很尖锐地找到自己的弱点,教师是比学生水平高的人,评价的角度有时也会相对严格。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他们是具有相近智力能力、知识水平的,所以小组内的互评可以让学生看到来自同一水平的评价者的意见。同时,也因为要评价别人,他们会留心去观察,然后用组织语言进行评价,这无疑是在对“自然观察智能”及“语言智能”进行锻炼。在对别人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总结、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学会学习的方法。

(三) 家长的评价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启蒙教师,在学生的求学时期,如果家长也参与到了学生的实验实践活动中,那么他们也就成为了多元评价主体中的一员,他们的意见将是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有力补充。

教师们应该都留意到了:当一个学生在某个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时,他(她)总会在家长会前,不遗余力地提醒你要进行表扬。对于他们来说,在这样的场合得到的表扬,无疑是最有意义的奖品。由此可见,有家长的参于,学生的表现也会更积极、自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益。

在实验能力方面,家长们也是一个的“一对一”家教老师,他们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在家长与学生的单独讨论中,可以简单、迅速地完成对某些实验动手技能的即时评价,使学生能很快的掌握操作技巧,迅速改进。

第3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而兴趣和动机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所以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形成对阅读材料的兴趣,然后产生对材料的阅读动机,并经过一个时期的严格要求和训练。

    1.抓好课前阅读,就是通常所讲的预习

    对于预习,我们绝大多数物理老师都非常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则往往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兴趣和动机而难以坚持。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必须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阅读动机。

    八年级上学期,在给学生布置预习阅读时,我常常是在课要结束的两三分钟内,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授完“我们怎样听见声音”一节课最后,用录音机播放出几段不同而同学们又都很熟悉的声音,问应如何区分这些声音。请同学们于下节物理课之前去阅读第二节,自己试着去找到答案。下节课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时发现,达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八年级下学期,随着同学们预习时阅读动机的稳定,在给学生布置预习时,我常常是对照该节知识内容,拟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去展开阅读,而在下节课检查预习情况时,就尝试让学生先回答这些问题,然后进行新课教学。比如预习“怎样描述运动”这节内容时,我给学生提了以下几个问题指导阅读:①什么叫机械运动?②什么叫参照物?参照物是否可以任意选择?③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阅读效果会进一步提高。

    九年级学生进行预习时,大多数学生已不再需要教师强调或给出阅读提纲之类的了,他们已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兴趣和动机。这时我要求学生对每节课内容预习后,自己提出几个问题来,供课堂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2.辅助课堂阅读

    在课堂上适时安排一段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可以是学生经过探究实验后,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再阅读课文得出结论填写在课本上;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叙述较复杂的段落给予分析解释。例如,“探究浮力的大小”这一节教学内容,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安排学生咬文嚼字地去阅读这一段文字,可以加深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从而真正理解原理的实质。课堂阅读是课前阅读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一种主要途径,也给了学生课堂上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指导课后阅读

    课后阅读是学生上课后复习小结教材内容,查阅其他相关资料,并完成作业的一种阅读形式。从时空范畴来看,课前、课后阅读都属于课外阅读,但它们有目的和效能上的不同,指导课后阅读也往往没有引起物理教师的重视。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时,要求学生一方面重视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另一方面要写阅读笔记,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有益。

    当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前、课堂、课后阅读,循序渐进,学生就会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物理教材中有对现象的描述,也有动手实验活动;有对物理规律的分析概括,还有定量的计算。在表述方面,既有语言描述,又有公式图表,还有插图照片。阅读物理教材,既要读懂文字插图表达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符号和公式的含义,还要弄清图表反映的物理事实和规律。所以,学生阅读物理语言时,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只能事倍功半。

    1.阅读不同物理语言的方法

    物理教材中的文字语言,描述的是物理概念、规律及其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养成推敲文字的习惯,可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关键词。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中“或”字的含义;“不高于36 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电压”中的“不高于”的含义;等等。

    物理教材中的符号语言,是用符号、数值、数学式的推演来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指导阅读时,我要求学生尝试着把符号语言“翻译”成文字语言,从而加深对符号语言的认识。例如:把“”译成“钢的密度比铝大,比铅小”;将“I=U/R”译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把“g=9.8 N/kg”译成“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等等。

    物理教材中的图象图表语言,是形象直观、简单明了地表达物理概念,反映物理规律的一种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意观察图片所反映的物理事实,公式图表所反映出的规律。比如阅读九年级(上册)P11图10-15时,要求学生弄清船只从上游往下游时,阀门的开闭情况和原因。阅读八年级(上册)P87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表,要求学生能从表中找出不同种类物质密度的规律。

    2.写阅读笔记的方法

    “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由此可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要理解记忆,还要做笔记,做了笔记才能加深记忆。写阅读笔记的方法很多,有划线圈点,有眉批注释,有问有答,有归纳小结等等。就物理阅读笔记而言,我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时,直接在课本上划线圈点,眉批注释,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和规律,或其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引起注意;或是把自己还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引起注意;也可把自己对概念或规律的理解进行注释。课堂阅读时,主要是经过探究实验活动后,把归纳得出的结论填入课文相应处,完成问答或填空。课后阅读时,一是要写下对章节的归纳小结,二是记下查阅报刊、浏览网页时获得的物理知识和信息。

    三、引导学生树立自主阅读的信心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进行阅读时,兴趣难以持久,动机易丧失,特别是阅读过程受到挫折时。所以物理教学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阅读的信心。

    1.让学生尝到阅读获得成功的喜悦

    不管是课堂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还是课堂阅读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或是课后阅读以后学生汇报心得体会,教师都要从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多给予引导启发,多给予肯定鼓励。

    2.在布置作业或进行单元训练时千万不要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

    我们老师也不要太吝惜分数,还是要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有自主阅读获取物理知识的动力。

第4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初中 生物学教学 教学方法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190-02

21世纪是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世纪,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社会对人们所提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力量,初中学生在生物科学的学习方面尤为重要,然而,初中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作为中学教师,对于他们的教学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合理的途径,才能让他们尽快的接受新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本文探讨了初中教学的一些方法与要求。

1 教学方法的探究

生物学的教学方法是应该适应初中生学习规律,有利于初中生学习理解,适应其年龄特点的,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动力,更有兴趣,使教师在讲课时更有章法,有激情,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丰富多彩,使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接下来首先谈一下初中教学的几种方法。

1.1 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指出新课程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使初中生能够具有这些本领,我们应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对于问题的探究应采取“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反思讨论”的步骤,教师作为指导者,学生作为实验操作者,加强学生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不妨以济南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例子,这个探究活动可以在实验室里安排同学们分组进行试验,教师前期的任务是准备好实验器材,给学生们讲解必要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做实验,试验期间保证学生的试验安全,在试验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进行实验总结,整个过程根据探究性学习的步骤完成学习。

1.2 合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已经提出许多年,但是很多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还仅仅停留在用演示文稿讲课的程度,生物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学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高效性和动态性[1]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显示出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体,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呢?

多媒体技术多种多样,包括听觉上的多媒体技术,视觉上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视频、声音、图像以及网络资源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生物学知识显示的更加直观。不妨拿生物学教学中血液循环一章的学习为例,这一章是比较枯燥的,而且相对来说较难记忆和理解,尤其是血液在肺部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这一过程较难理解,如果我们利用动画视频进行教学,学生们理解起知识来相对简单一些,而且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们更愿意去听课学习。

1.3 趣味性教学

初中生恰好处在青春期这一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性格有些叛逆,而且恰恰是好动的年龄段,对于一些相对枯燥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学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走神,精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样我们就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吸引其学习,趣味性教学应运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趣的知识,多媒体动画,比拟法等来进行教学,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使他们的精力集中在老师身上,这样学生们就不会精力不集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在教学上也适用,我们不妨举个例子,以血液中不同细胞的作用为例,我们可以将细胞拟人化,然后动画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现出来,不妨可以编为一个故事,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不同细胞的相互作用,这样学生们在记住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血液中不同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等,而且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有兴趣,这样就达到了趣味性教学的目的,教师与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4 实验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因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自主思考能力刻不容缓,生物学是一门知识性实验性的学科,然而现在初中教育却存在着学生对知识理解较好,自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较差的状况,实验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初中进行提高,加强学生们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如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呢?不妨举一例子,例如初中七年级下册中“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实验,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首先应该按照分组让学生坐好,分组的原因是一方面节省器材,另一方面学生们可以讨论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实验之前教师应该做一些必要的指导,如仪器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等,教师进行相应的演示实验,后应实验操作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操作结束应由学生们总结实验结论,后教师进行讲解。总起来说就是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从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1.5 学生中心性学习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师主要任务是讲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课,这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主动思考只被动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等问题,并且学生学习的效果可能不太理想,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中心性学习方法应运而生,何为学生中心性学习?学生中心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就是“教师提前布置预习—课上由学生进行相应章节讲课—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学生问题解答”,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学生中心性学习,首先由老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课上的讲课,如何选择讲课的学生呢?不妨让同学们分组,课前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总结学习的重点难点,上课时由一个小组的一名代表进行讲课,讲课时间控制在一堂课的1/2左右,其他时间为老师补充说明时间,此时间内,老师补充学生的不足和课程的重难点,最后留出五分钟左右来解答学生们对于本课的问题。学生中心性学习使学生们参与其中,学生给学生讲课,更可以解决学生本身的问题,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课的学生对知识的讲解得知学生对本课的疑惑点,从而更好地教学,为解决讲课学生本身对知识理解的不准确,教师可以提前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个指导[2],使讲解学生在重难点处可以更好地把握,这种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被动听课的问题,可以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以上是对初中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总结,是适应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以上方法遵从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生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原则,是适用于现代教学的实用方法。

2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现代中学教育在教育机制改革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趋势下,加之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中学生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掌握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是老师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

2.1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一个让学生们看到就心生厌恶或惧怕的老师给学生讲课时不会达到好的效果的,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地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讨论,使生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

其次应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激发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多进行小组讨论和参加课外活动,相互分享学习成果,实现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最后,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们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们自己去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功和知识的渴望,从而让他们不断探索和进步。

2.2 勇于提出问题

“只有当诱因出现时,需要才能被激活成为内驱力驱使个体趋向实践目标。所谓诱因,就是所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问题提出的诱因,可以使人对外界的新事物和新信息产生一种想要知晓的欲望,并促使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去寻求结果和进行实践,开始创新活动。

怀疑精神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培养学生们的怀疑精神,让他们敢于提出质疑,由质疑寻求答案,另辟蹊径,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思维,为问题的解决不断努力,展开主动思维,实践并解决。

2.3 加强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实验无疑是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生物学实验分为两种,分别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要具有较高的实验能力和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便于学生在观察分析实验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观察实验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只有自己做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要深入认识就要让学生真正的去操作整个实验过程。

2.4 进行实践活动

除了实验上进行相应的学习,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3],比如生物学模型的制作,标本的观察等,学习“花的结构”时我们可以带学生们在花园里对花进行观察,学习人体内部器官时可以让学生们动手做人体内部器官的模型,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很好的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们学以致用,比如学习微生物一章以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制做酸奶的活动,这些都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也是老师的事情,教师务必重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生物学教学,尤其是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必须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适应于新课标的标准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教学任务,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更新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脚步,总结适当的方法,并加以利用,保持信心,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完成新课标下的教学任务,培养出满足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万峰.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10):47-48.

[2] 祝宗华.初中生物教学中互动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8(34):348.

[3] 于艳梅.初中生物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7(17):129.

第5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一、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在武夷山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新课程所倡导就是课程向现实生活的回归,让学生从自己所生活的、熟悉的环境入手来进行学习。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来源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可以将其分类为:

1.学校资源

学校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验室资源、校园植物资源等。

(1)学校实验室资源

按规范化学校要求,我校有生物实验室2间,仪器室1间,配备显微镜、解剖镜、挂图、模型等常用的仪器设备,同时还有必要的药品和低值易耗品,满足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学中许多探究活动都要利用实验室资源。学生可在这里制作馒头,也可做酸菜,还可酿制香甜可口的白米酒。

(2)学校校园植物资源

学校校园中各种生物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地处双世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校园里种植有各种类群的植物(如蕨类、裸子、被子植物),在阴暗的地面苔藓植物也非常多,八年级下册植物类群,可先让学生参观校园,在老师有意识地指引下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至理性认识,课程就比较生动而学生难忘。

2.社区资源

武夷山是双世遗保护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而各具特色;动植物资源丰富,还是乌龙茶――大红袍的原产地,也是小种红茶的发源地。又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标本园”。我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次尝试性课程,教学生识别各种动植物,并给制作完成后的动植物标本分类、命名;全班40多名学生分成植物标本制作小组和摄影、市场行情调查两个考查小组。在两天时间里,学生采集了大量的植物,回校后加工压制成标本进行展示;公开课上,学生一起分享“收获成果”,一起畅谈心得,这成为学生初中学习中一个闪光点。

3.家庭

我校地处大红袍产区,几乎每家从事的职业或多或少都与茶有关。家长丰富的经验,可以作为指导或学习的参与者。另外,许多学生还可参与家庭的茶苗的扦插,岩茶的制作过程等,并撰写生物小论文。通过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让学生近距离探究自己身边的事物发生发展规律,也使家长明确孩子学习生物学的意义,体会生物课的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1.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1)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去观察、去发现,去调查、去分析、去思考。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让合作学习逐步走进他们的学习世界。他们把精心收集的材料带回课堂与大家共同分享,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兴趣和热情高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责任心和劳动观念,能培养学习兴趣和意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并最终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

(2)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由“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由“接受性”转变为“探究性”学习。

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在生物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不断更新”,提高自己业务素质和专业发展,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反省,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更新与课程资源相适应的新的教师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本地的生物与本地的学生生活融入生物教学中来,更新与课程资源相适应的新的教材观。

第6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8-380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耗费教师较多的能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时,会影响其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积极互动,带领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一、课前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限于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师也可以在课前通过一些媒介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时,一定要注意寻找互动点,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上课前,教师可以以课堂内容为切入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作预习任务表。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课前可以为学生寻找与勾股定理视頻、介绍古代勾股定理,介绍其在当下社会中的应用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时,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变强,也会促进其在课堂上的良好表现。

二、课中师生互动

(一)强化师生的互动意识

初中数学课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通过互动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获得数学经验。数学经验包含两个方面:-是活动的经验,二是思考的经验。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进行观察,找到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将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在给出的那些三角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其求知欲活动的经验可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实验、合作交流、推理论证及归纳总结等方式获得,而思考的经验则需要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获得。

(二)在学生认识的瓶颈处提问

学生认识的瓶颈处,就是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存在似是而非的疑惑,学生对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不是很到位。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此处设计有效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找到突破点,进而促使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并且测量各边的长度。之后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条边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以及互相讨论得出结论。通过实际绘画、实际测量,学生就能够牢牢掌握这个知识点。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整个课堂也会处于活跃的互动氛围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变成有趣的课堂活动。

对初中数学来说,问题导学法需要教师以合适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引发与学生的互动,逐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问题中去。因此,合适的问题决定了问题导学法应用的通畅性。素质教育历来都非常重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日常教学之中,我们必须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一些更为鲜活的生活数学问题案例为切入点,进而实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效果。例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如果学生具备了清晰的解题思路,那么学生就能解答出该类型的所有题目,因为很多数学题目都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的。具体例题可以是:参加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66次,问有多少人参加聚会?该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如果有学生在短时间内列出了方程式,并给出了答案。那么教师就要再次展开追问:你列出方程式的依据是什么?或者直接问学生是怎么想的?通过充分肯定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就能解答出足球比赛,两队之间进行比赛,比赛多少场,有多少足球队参加的问题。因为这类题目本质上就是单循环和双循环的问题。

三、课后师生互动

课堂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进行良好的互动。例如,例如,在教学如何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这样一个案例,“用小棒摆成正方形,摆1个正方形需要用4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3个正方形又需要多少根小棒?如果摆1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摆5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如果我们用x表示正方形的个数,摆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一方面给予学生与社会生活接触的机会,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要注意,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主动与其进行有效沟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进行全面的互动交流。

第7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授课方式;学生能力;教学方式改革

一、初中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

1.讲授法

初中数学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称为讲授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其运用广乏,是各种教学方式的鼻祖,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专业的语言对数学内容进行讲解,说明、论证、解释。

2.多媒体授课法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其声音、图像、录像、影视片断等按照设计安排好的规定内容进行授课,在课堂经常被使用,目前已成为初中数学授课的主要教学手段。

3.讨论法

讨论法是根据教材要求,拟定讨论课题,集体研究讨论、切磋琢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一种授课方法。是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师的指导下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基本过程是教师设计讨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内化巩固开拓。

设计讨论的问题贴近课程的精髓,适合学生思考,问题难易,大小简繁适当;组织讨论过程,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应该具有具体的讨论方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手段,来将方案顺利实施.在讨论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营造乐于参与的氛围。

归纳内化,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逻辑思维方法,是知识的梳理,是完成教学的“点睛”之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

巩固开拓,精心选择和设计能突出本节的重点、难点的题目、练习.根据对练习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查遗补漏,同时设计好问题为下节课做准备。

二、不同初中数学教师授课方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

1.讲授法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1)能够提高思维的灵敏性。讲授法在教师的主动性方面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一些概念或问题进行拓展,在黑板上比较容易进行,教师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学与个人魅力,让学生能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使课堂从固定的模式中脱离出来、活跃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2)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在浩瀚的题库中,所有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那么同一个类型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这样学生就不用承受沉浸在题海战术当中的痛苦。因此,抓住问题的本质对于学习数学是很重要的。讲授法在这方面体现了无比的优越性。讲授法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讲解基本上都是按照正确的解题思路来进行的,教师也是这样做的,这样便有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在无形当中就锻炼了学生的敏捷性。

2.多媒体授课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目前,多媒体在初中数学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有课件,虽然课件是人做的,但操作时就像放电影一样,学生能够理解并且记住的知识点特别少。当遇到数学的概念时,教师可能由于环境的限制,只是将含义念一遍,并没有全面加以解释,因此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缺少引起主动思考的机会,数学的概念就只停留在形式上。有了课件,教师备课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这样可能导致一个问题就只有一个解题方法或者一些问题就只给出一个结果,而没有中间的解题步骤。教师也就没有运用到一些基本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的方法,更不能对解题进行演绎,对一些知识点不能进行分类比较,学生就只能根据有限的知识、固定的模式来学习。由于准备的简单了,对学生提出的比较新颖的问题,教师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来,导致时间的浪费。所以说,多媒体授课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讨论法对数学能力的影响

(1)讨论法授课方式对思维能力的影响。初中生在经过了小学的学习,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的能力。在讨论法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更可以到讲台上讲解自己的观点、思路。虽然有些观点可能不全面,讲的很可能是一个点,然后教师综合所有学生的观点,再进行补充,是可以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很有可能是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人在实习时发现,讨论法授课不仅释放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积极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度,更加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讨论法授课方式对运算能力的影响。因为讨论法主要是经过小组讨论和自己独立思考,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解题思路。由于言论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各自踊跃发言。发言的学生多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也就更容易给出。由于时间限制导致竞争的激烈,这就需要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想出更方便快捷的运算方法,所以说讨论法还是可以提高学生运算的灵敏性。

三、三种授课方式之间的联系与改革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很多人看来,初中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存在大量的公式、定理需要去记忆。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的兴致高昂时,学习数学就事半功倍了。如创设数学情境,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这样学生就会有学好数学是非常有用的意识,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主动学习数学。

2.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尊重

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交流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还有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要多关注学生的体验,不要最求强制的统一答案。师生间的交流对课堂的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南国农.能力的结构与培养[N].合肥:西北师大学报,1982 第1期

[2]刘咏梅.数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刘咏梅.数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马思敏,邱曙东,成少厉.浅析多媒体授课方式利弊[J].西北医学教育,2005 第13卷第5期

[5]南国农.能力的结构与培养[N].上海:西北师大学报,1982 第1期

第8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男护生;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14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男性护士走上了工作岗位。很多医学院校也纷纷开始招收男护生,以解决目前国内临床中男护士供不应求的现象[1]。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04年开始招收男护生[2],并逐年增加招生量,男护生所占的比例在护生中越来越大。在实验教学中, 传统的以女生为主的带教方法已不能适应目前护理专业男女并存的特点,男护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女护生没有遇到的问题和压力。为缓解男护生的心理压力,稳定其专业思想,保证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男护生进行实验教学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验教学中男护的带教方法

1.1 发展批判性思维 利用男性思维灵活、逻辑性强、接受新信息快、创造性高, 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辅导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男护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启发式教学、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CBL(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等方法,激发男护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发展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充分认识到护理专业并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喂水喂饭、伺候患者,而是有着本专业的科学性、艺术性、严谨性。

1.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1.2.1 目前大多数男性报考护理专业,并不是因为真正喜欢该专业, 而是存在各方面原因被迫无奈选择护理专业。因此巩固专业思想是保证男性护生认真踏实学习的根本。《基础护理学》实验首次课给全体护生介绍护理专业的历史 、发展以及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等内容[3],以了解护理专业学习特点;为护生播放电影《南丁格尔》,让他们了解护理事业开创者的风采,以及护理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建立对于护理专业的信心和职业荣誉感。

1.2.2 教师在授课辅导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男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优势, 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以强化男护生正确的专业思想和职业信念。

1.3 及时介绍专业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动态了解临床及国内外对男护士的需求, 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男护生的教育,和男护生一起分析男性在护理专业的优势,指出目前护理人才紧缺,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男护士更是供不应求。全国各类医院尤其是综合性大医院都需要男护士。

1.4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性别特点,合理调整教学重点。男护生大部分不喜欢过于琐碎的操作,如铺床、床上洗头、擦浴等,这些内容可以作为一般了解的知识,不过分强调细节的操作;而一些抢救技术、男性患者的护理则是男护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根据男性动手能力强,爱钻研的特点,要求男护生掌握一些设备器械的使用和简单的故障维修。

1.5 合理分组 实验课采用分班分组练习,每班18-20人,每组4-5人,把男生分散在各个练习小组中(1-2人)。这样既可以避免男护生过于相对集中,导致负性情绪聚集和扩散;还利于帮助男护生克服不良心理反应,引导男女护生在练习时互相督促,学习对方优点,营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1.6欣赏教育

1.6.1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保护男护生的自尊,善于发现他们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并给予鼓励、表扬和肯定,激发其自豪感。创造男护生积极展示自我的机会,如增加男护生演示各项操作的机会;引入竞争机制,男护生之间,男女护生之间进行操作技能竞赛等。经过男护生的刻苦练习,男护生每次都能在比赛中有出色表现。

1.6.2对于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任务的男护生,不要盲目的指责和批评,课后加强沟通交流,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进行相应的辅导咨询工作,并帮助其解决思想及学习上的疑惑,在了解其心理状况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和情绪对其加以正面引导。

1.7完善考核体系 指导男护生遵循护理程序,首先对预设的患者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经小组讨论后,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合理准确的实施操作,最后对操作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同时把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仪表态度、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等内容也作为考核项目,对护生从第一次课就开始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考核。这样有利于激发男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男护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男护的带教效果

2009-2010学年中,《基础护理学》实验课考核中,男护生的优秀率(>80分)达到90%;学期结束时,未发生男护生转至其他专业的现象。

3男护带教过程中的反思

本文结合男护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以生为本,以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就业环境为导向,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男护生正确认识本专业,稳固其专业思想,调动操作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多思考,在操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改变以往练习中简单机械的模仿,强调“重原则、轻步骤”,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同一操作中的步骤顺序可以有所不同,有所创新,培养男护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安排上的调整,使男护生认识到护理工作并不是机械性的简单重复,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在护理技术方面可与女同学相提并论,有时甚至比女同学更好,特别是一些设备器械的操作,增强了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

因性别问题,部分男护生在和女教师的沟通上不够坦诚;同时,女教师不能够十分精确地掌握男护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故建议实验室应引进男性护理带教教师,以减轻男护生心理负担,增进练习操作的信心。

护理专业会因为男性的加入而更趋完善、更加合理, 并且有助于护理专业社会地位的提高。在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突出男护生的特色, 培养高素质的男性护理人才, 共同推动护理学专业的 发展 和进步,是需要护理教育系统共同积极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何国喜,毕尚青,何彩霞等.云浮地区医院对男护士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06,6(8):8

第9篇:初中升学历的方式范文

关键词:Photoshop;实例模仿教学;能力;选择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2

Image Processing Ability Traning of Students in photoshop Instances of Imitation Teaching

Ye Yunying

(1.Fuzhou University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Fuzhou350001,China;2.Ning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ingde355000,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selection tools of case-teaching method,the paper indicate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the teaching,arouses the interest and excitement of the students,develops the students’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Photoshop;Instances of imitation teaching;Ability;Tool select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片作为记录信息、传播信息最直观有效的载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途径,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随之产生了许多图像处理软件,其中美国Adobe公司开发的photoshop软件因其强大、完善的图像处理功能,友好的界面而倍受人们喜爱,其广泛用于平面设计、图片处理、动画设计、网页制作等领域。社会对具有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Photoshop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应用范围十分广阔的课程,在高职院校许多专业都有开设。Photoshop平面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不但能够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适应性,而且还将会在毕业后获得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然而目前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实践能力不能真正得到提高,其原因如下: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高;教师知识系统不够完善;课程教材缺乏针对性;考评机制不够完善。由此,笔者以选择抠图工具的使用为例来对如何使用实例模仿教学法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一、实例模仿教学的特点

Photoshop课程属于操作技能型的课程,因此,Photoshop的教学不适宜采用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采用案例教学或实例模仿教学模式。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最佳的选择是实例教学。实例模仿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相同点:教学过程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例模仿教学与案例教学的不同点:案例教学是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实例模仿教学法展示的实例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更可以是理念的。案例教学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实例模仿教学法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模仿――以例总结――以例创新”。实例模仿教学的优点: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例模仿教学的缺点:若教学计划安排不当会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的进度。

二、教师备课

备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选例。课前精心选例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选例:一要典型,二要最实用的知识点与技能,三要结合实际生活。每一节课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知识教学+运用部分教学。基础部分给学生讲解菜单项、工具、快捷键的使用;应用部分从实际应用中抽取典型应用实例把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应用到实例中,并在实例中加入下一节课的部分元素,启发学生去思考。教师在备课时应把教学中所需讲解的知识,实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师还可以把制作的课件上传到专用的教学网站上,以便在讲完课后,学生如果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课件来解惑。例如在讲解选择工具抠图时,基础部分讲解选择工具使用,抠图中最难的是毛发的抠取,在选择实例时就可以选择人物头像的抠图来讲解。而应用部分就可以把本节学习的快速选择工具应用到人物修饰工作区的实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来完成实例模仿。

三、教学过程

采用实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为:展示素材、分析案例、具体操作、讲述相关理论知识及总结实例。

(一)实例展示,课堂上首先把与本节知识内容相关的案例效果图以及相关素材文件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通过素材和效果图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想象能力。实例应当包含最实用的知识点与技能,让学生学习到最常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实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例中要有多种工具、技术的综合性的、创造性的运用的典型实例。

例如选择工具的学习。选择工具在Photoshop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最多是用在抠图,而抠

图中最典型的应该就是毛发的抠取。选择的实例就可以是人物的抠取,由于男女头发不同特点,就可以选择两个实例来讲解,分别讲解男女头发的抠取时不同的处理方式。当然抠图不是只用一个选择工具就可以完成的,不同的情况要与不同的工具搭配使用。选择这两个典型的例子,能在实例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选择工具抠图时跟其他工具的配合使用的不同效果,更好的理解选择工具的作用。

(二)实例示范,在实例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实例进行模块化分析,让学生学习实例如何模仿。首先让分析利用以往的知识可以处理的效果;再分析本次教学内容处理的效果。目的在于温习之前学习的抠图工具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然后教师开始讲解实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把以往的所学工具简单回顾,并着重介绍新知识、技能。

首先让学生分析单独使用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快速选择工具等选择工具抠图的效果。然后对实例采用种不同选择工具进行抠取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不管使用哪种选择工具都不能使头发细节效果很好的展现,单独使用选择工具不能让毛发抠取自然。再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使用选择工具的边缘调整、画笔来使头发抠取尽可能自然真实。让学生明白当要抠取的图像中存在凌乱毛发时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使抠取尽可能的达到最佳效果。然后再讲解一个男性头发的抠取实例,在讲解过程中着重讲解如何使用画笔工具来把抠取的头发边缘修饰、画笔的方向调整等知识点。让学生学习在抠取的图像中存在刺状毛发时如何合理使用多种工具来使抠图效果尽可能自然。(三)模仿实例,让学生有上机实践,留给学生自我探究的空间。在教师示范实例后,让学生有上机实践的时间,让学生有目的的模仿实例,满足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同时巩固实例中所用到的知识点与技能。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所讲解的实例,初步学会使用选择工具与其他工具的搭配来抠取图像。在大部分学生都能模仿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还要给出一个新的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这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使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让有能力的学生帮助弱一点的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可以培养学习的团体协作能力。(四)创新实例,课后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根据本节的知识要点加入自己的创意,完成一个作品。如果只是让学生模仿实例,会造成学生只会做上课的几个实例,而不懂得如何去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创新,这样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最佳。学生只会模仿,不会创新的教学是失败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课后去完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如制作同实例类似的作品,或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来巩固拓展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五)总结实例,在总结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为其他同学讲解自己创新的作品,充当一次教师的角色。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用到知识、技能,还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一些学生好的构思、创意、色彩搭配和工具的使用能很直观的让别的学生观看,学生还可以评价别人的作品。评价别人的作品首先就要能了解作品的制作所使用的工具、技能,判断作品是否合理的使用工具,有没有可能有更好的效果。这样的过程是对学生来说也是再学习的过程,经过不断的训练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反复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技能的平台,学生在准备上台展示之前一定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作品的各方面知识、技能,还可能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知识技能,这对学生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能让学生学习到更系统的知识,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课程,学习Photoshop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的练习、实践。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改进教学手段,合理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师知识体系,改善考评机制,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满足社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仁康,罗辉.课堂教学模式辨析[J].教育技术研究,2000,4

[2]梁平.Photoshop案例教学探讨[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