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城镇环卫一体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环卫一体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镇环卫一体化

第1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收运处理体系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武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十二五”时期,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内,根据“村收集、镇清运、市区处理”的要求,被忽视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问题必须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受到足够的重视,给予足够的关注,这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就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表浅见。

一、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尚未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从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高度进行分析与评价,武汉市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发展显然跟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跟不上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需要,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明显。全市尚未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市垃圾收运处理远未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环卫设施设备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环卫设施运行环境影响问题突出,环卫作业效率不高,建设运营经费不足。

(二)分层实施的市容环卫行政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武汉市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实际,转变垃圾管理思路。首先是重心前移,尽量避免和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最大化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其次是从源头的垃圾投放、中间的垃圾收集和运输、末端的垃圾处理各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根据“村收集、镇清运、市区处理”的要求,当前要以完善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为重点。武汉市城乡将基本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分层实施的市容环卫行政管理体系与有序、有效竞争的作业(服务)市场体系。中心城区垃圾收运处理“十二五”期间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包括:人均垃圾产生量减量比例达到1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50%,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率达到60%等。远城区2011年实现全市农村地区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2009年试点;2010年覆盖率达60%,2011覆盖率达100%);2015年建立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布局合理、机制健全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三)源头分类是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的首选模式。

根据近年来垃圾成分构成和产生量,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参考试点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大类粗分,因地制宜,厨余垃圾可就地处理”的原则,将垃圾按可回收物、纸类或瓶罐、厨余垃圾、可生化有机垃圾、电池(危险废物)、其它垃圾等不同类别,按居住区、单位办公区、公共场、农村地区等区域属性不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类别。2015年,垃圾分类收集目标为分类收集率达到50%,分类收取的可回收垃圾量达到424.35吨,需要设置垃圾分类收集桶、有机垃圾生化处理间、分选回收中心等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主要通过发挥废品回收站和农村社区自治机制的作用来实现。

(四)武汉三镇相对独立的结构及多处垃圾处理设施的现状决定了垃圾收运系统多种方式存在的适宜性。

新老城区、人口分布、道路交通条件的不同,也决定着垃圾收运方式的不同。武汉市垃圾收运系统的发展方向为:(1)垃圾收集方式向分类收集、袋装化、容器化发展;(2)垃圾收集作业向机械化、密闭化发展;(3)垃圾转运站向环保型、压缩化发展,大中型转运站占重要地位;(4)垃圾运输车辆向高吨位、高环保性能方向发展;(5)因地制宜,多种收运方式并存,系统效率高、社会效益显著。首先是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其次是建立中小型转运站与大型分选压缩转运站相结构的垃圾转运系统,满足至2015年需新增中小转运站转运规模为6300吨/天的要求;第三,建立健全远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远城区中心街镇完善垃圾收运系统,按照服务半径1~2公里分散设置中小型封闭式垃圾转运站,逐步淘汰破旧板车等落后垃圾收集车辆,垃圾收集与转运实行密闭式、机械化作业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其他城镇地区居民点、社会单位、道路行人垃圾采用沿路设置垃圾桶综合垃圾收集服务系统,每个城镇集中设置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与转运采用人力交通工具收集、机动车转运的卫生作业方式,实行垃圾收集容器化;建立全覆盖的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和行政村垃圾集中点;第四,完善水上垃圾收捞和清运转运系统。

二、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市原有环卫体制与城市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卫管理体制大多还沿袭了传统模式,管理效率不高。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针对现在武汉市城乡垃圾收运处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一体化,需要一个健全的工作网络。区、镇两级必须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实行区、镇、村三位一体的环卫管理体制,分级负责城乡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打破城乡环卫管理二元结构,走村收集、镇中转、区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实现长效管理。

(二)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要把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各方面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大力宣传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组织文艺宣传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谷易懂的形式,进行巡回演出,引导广大群众克服与现代文明不相适应的行为

习惯和生活习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激发群众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自觉性。

(三)构建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经费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各村委会负责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收集清运,各镇负责辖区内垃圾中转站建设,设备、配套车辆以及生活垃圾运到中转站后的清运、处理等运行、维护经费由区级保障。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城乡一体化工作,对建成村级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经验收合格后,区、镇实行以奖代补。二是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城区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保洁管理责任制。乡镇要以村为单位,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报酬,不留空白。三是督查考核机制。制订城乡一体化考核办法,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四)加快完善环卫基础设施。

统筹考虑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区、镇、村环卫基础设施。要大力提高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收集设施上,逐步淘汰简易垃圾堆放点、露天垃圾桶点,实现垃圾收运的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要继续加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提高垃圾中转能力,大力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设施,提高垃圾收集能力。在处理设施上,加快垃圾焚烧厂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新扩建工程建设。参照国内最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标准,按照“一步到位、分期实施”的原则,解决今后较长时期的垃圾处理问题。

(五)稳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

既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虑环卫事业改革作为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特殊性,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要求,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转移风险”为目标,按照“监督管理与环卫作业”相分离的原则,逐步把环卫作业服务中经营性和竞争性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环卫事业,分阶段有序推进环卫体制改革。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考评奖罚体系,防止出现因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公共利益,使“脏、乱、差”现象反弹。其次是合理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公开招标,以实现环卫保洁的全覆盖。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形成稳定的收入、投入机制,培育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推动城乡环卫保洁工作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计划项目《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研究》(立项号:B201289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对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2):22-23.

第2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总书记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__城正是按照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和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以美化净化城乡环境为核心,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为主线,创新思路,统筹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把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来抓,突出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真正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真正使龙城人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此,__城市政府制定出台了《__城市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实施办法》,以__政发[20__]46号文件印发到各乡镇、街道(开发区),遵照执行。该办法的核心是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模式,以市里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龙头,以乡镇、街道(开发区)建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为和社区中心村建设地埋式垃圾中转站纽带,以户集、村收为基础。

__城市政府在20__年10月30日与福建丰泉环保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垃圾焚烧发电协议,达成了在密州街道王合头村西南,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意向。该项目占地60亩,总投资2.6亿元,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为500吨,年处理量16.7万吨,能够满足全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该项目采用国际成熟的垃圾焚烧炉排炉技术,符合国家政策。能够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烟气排放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的环保控制标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已完成项目用地的场地平整、院墙垒砌、供水供电设施、主厂房和办公楼地槽等工作,项目的可研、环评设计等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项目建成后,可处理城乡所有生活垃圾,使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3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城乡统筹管理为目标,以“四消除、五整顿”为重点,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乡村环境由无意识管理向有意识管理转变、由无序管理向有序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促进城乡管理一体化进程,推动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对象和范围

乡镇所在地含镇所辖村(友谊乡、镇按中心城区提档升级标准另行考核)。

三、考核内容及标准

(一)组织领导及机构设置(8分)。各乡镇要设立小城镇管理办公室,办公室配备两名执法人员,负责小城镇容貌管理和环境卫生保洁管理,乡镇指派一名副职分管此项工作。按乡镇驻地面积配备保洁员和保洁车辆,解决目前乡镇无专业保洁和垃圾清运队伍问题。各乡镇要参照县环卫处管理机制,统一成立乡镇环卫保洁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招聘环卫保洁员),定制度,实现环境卫生全日制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街路容貌管理(24分)。1.平面管理。强化管理手段和措施,加大“五马闹市”治理力度,规范工地文明施工,创造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推动平面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2.立面管理。采取全员责任制和综合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强化管理,建立牌匾广告告知制度,完善广告审批机制,加大对乱贴乱画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立面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3.冬季清雪工作。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冬季清雪力度,推动清雪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环境卫生管理(26分)。1.环卫设施建设。利用县政府“三个延伸”以奖资金,由各乡镇对所辖行政村匹配资金,包括按居住人口密度新建、修建景点式公厕,主次干道两侧修建渗水井,解决如厕难和垃圾污物干稀不分问题。辅设涵管,修建路涵,投放垃圾箱,解决排水不畅,乱扔垃圾问题。2.环卫保洁内容。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定人、定时、定职的三定措施。定人:按照所属地域明确保洁员的卫生保洁责任范围。定时:主次干道、公共场所清扫每日一次,全天候保洁,垃圾箱每日一清理,污水井随满随清。定职:道路保洁做到路面无遗留垃圾、无积水、无积泥、无沙石,道路两边无杂草、无生活及建筑垃圾。

(四)集贸市场管理(5分)。合理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建设农贸、蔬菜批发市场,解决占道经营和地产农副产品经营业户多、无场地经营的问题。

(五)道路管理(27分)。乡村街路整修包括平整路基、清理边沟、修筑树台、砌过路涵,达到道路平整、拱度适宜、砂石铺装、排水通畅。结合实际,采取集中或分散停车的办法,设置停车场,以解决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出租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在乡镇驻地主次干道两侧及休闲广场安装路灯,解决夜间照明问题。

(六)绿化美化及清雪管理(10分)。搞好绿化工程规划,通过春季栽植、雨季补植办法,做好街路行道树的栽植工作,解决缺少行道树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冬季清雪力度,确保人车出行安全。

各乡镇除完成规定的管理事项外,要积极做好“三供两治”(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垃圾治理)工作。要按照省政府关于“三供两治”建设规划要求,认真组织编制本乡镇的垃圾处理项目规划,并完成向上申报工作。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拉动内需所涉环境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的支持。

四、考核办法

(一)组织实施。此项工作的检查考核由县乡镇环境综合整治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全年定期检查12次,平时不定期抽查,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照考核结果,季度打分,下发通报。

(二)评定等次。根据《县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考核评分标准》,对乡镇采取月打分、季评比和年终综合评定的办法,评出一、二、三档乡镇,得90分以上的为一档乡镇,80-89分的为二档乡镇,70-79分的为三档乡镇。

县政府对年终考核排在前3名的乡镇,年底分别奖励10000元、7000元、5000元。考核结果并列的按同级标准授奖。对表现突出的县直有关包扶部门及有功人员予以适当表彰奖励。县政府对年终考核成绩在70分以下的乡镇,环境整治无明显成效的,进行通报批评,以观后效。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县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及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公安局局长)

成员:政府办、城管局、财政局、公安局、农业局、人社

局、法制办、交通局、文广局、住建局、林业局、新农办、工商局、民政局、环保局、发改局、卫生局、规划处、交警大队、运管站等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城管局,办公室主任由吕贵发同志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考核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

(二)资金保障

1.保洁人员工资。小城镇环卫保洁管理,8个乡镇需配备保洁员128人、保洁车辆22台,保洁员月工资700元,保洁车辆年经费1.2万元,共需133.92万元。资金采取以下三个渠道筹集:

(1)向劳动就业局申请公益岗位,共135个,每个岗位每年每人5040元,共计68.04万元;

(2)按乡镇规模自筹30.38万元;

(3)县财政补助35.5万元。

第4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一、“十二五”是城市管治工作快速发展的最佳机遇期

世界水电名城建设和“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各县市提供了机遇。城市是文明程度进化的标志,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高标准规划、建设、管治城市必将有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各地领导高度重视,一是党委政府把城市管治工作当作执政能力来抓,把城市管治工作当作经济发展环境来抓,把城市管治工作当作生产力来抓,把城市管治工作当作民生工程来抓。通过抓城市管治,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二是党委政府大手笔、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建设,为提升城市管治水平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三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市管治长效机制逐步建设。四是城市管治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增长幅度都在两位数以上。

二、各县市城市管治工作经验、亮点

(一)、环卫作业质量不断提升扮靓城市。一是环卫工作实现了人力作业到机械作业的转变。人力清扫转变到高压清洗、清扫,不但提升了环卫作业质量,降低了环卫工人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环卫工人的安全保障,特别是洗扫一体车的推广运用更是让清扫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由过去的两人两车一洗一扫变为一人一车洗扫一体,节省了人力资源、节省了成本;二是机动的机制,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为全市环卫作业提供了成功经验。兴山县在县城搬迁后,环卫工作从清扫、保洁、清运、垃圾填埋场管治到卫生费收取都由中标公司完全负责,成本低、效率高,环卫作业质量好。

(二)、因地制宜特色扮靓城市。一是清江画廊、亲水平台风光旖旎、自然宜人、夜色优美;二是枝江的五柳公园,宜都、当阳、兴山、秭归等县市沿江、沿河的公园、绿地建设,扮靓了城市,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生活环境,也为周边土地带来了更大的升值空间,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了地方城镇化进程。

(三)、大力度建设扮靓城市。随着各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拓展、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当阳等地投入巨资对老城区主干道改造升级,必将对城市管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城市管治工作环境。

(四)、“四位一体”模式扮靓城市。枝江等地在城区拓展中科学规划,将公厕、洗车、修车、小型停车场建成一体化的公共设施,根除城市管治中临街洗车、停车顽症,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形象。

(五)、创新安置拆迁户、限建户扮靓城市。征地拆迁、老城区改造中居民安置是各地的老大难,当阳等地的还建小区“民乐港湾”、限建集中安置小区“农民公寓”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还建小区基础设施由政府规划统一建设,还建户按照统一规划自建住房,大幅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限建小区建成单位楼式农民公寓,集中安置需建房而又被限制不能建房的农民。创新的安置方式,标准了居民建房管治,提高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必将促进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城市文明。

(六)、标准广告管治扮靓城市。广告、门店招牌杂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给城市留下的一道历史印记。但在城市快速发展、提档升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城市形象。兴山新城区广告管治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中心城区限制巨型、屋顶和墙体广告,门店招牌规格统一、协调统一,为美丽兴山又添一道风景。

上述各县市城市管治工作亮点和经验,为我县解放思想,创新思想,提高城市管治工作水平提供了借鉴。

三、强力发展专治,提升城市管治水平。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治工作,始终把城市管治当作重要工作来抓。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楚天杯等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管治工作上水平,明确提出了把“县城当城市管”的城管治念。按照“法制城管、精细城管、和谐城管”的工作要求,城市管治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市民认识度不断提高,基础条件越来越好。

通过学习,今后远安要着力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促进城市管治再上新水平。

(一)、着力发展四项整治,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强力发展违法建设专治。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限建限层政策的出台,受利益驱动,中心城区违法建设层出不穷,管治难度不断增大,集中精干力量,发展拆违专项行动,掀起打击违法建设的,形成查违控违拆违高压态势。二是整治户外广告和“野广告”。启动对鸣凤城区刷黑道路和严管街的广告整治,加大中心城区“野广告”治理力度,适时试点推进市场化管治。三是继续发展占道经营专治。随着城区人口和失地农民的不断增加,“游商游贩”也逐年增长,占道经营是城市管治的顽症之一。按照“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的方针,加大整治力度,逐步标准“游商游贩”经营行为。四是发展车辆停放秩序整治。在城区人行道增划摩托车、自行车停车线。在车行道增设机动车临时停车点,引导车辆有序停放,配合交警对乱停乱靠车辆进行整治。

(二)、着力抓好“门前四包”,提升城市形象。“门前四包”是城市管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公众参与城市管治改善城市环境行之有效的载体,探索四保证治到门店,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引导社会各层参与城市管治。

第5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一、基本情况

县环卫所现有职工354人(含退休职工、临时职工),有各种环卫车辆25辆(其中2014年新增清洗车一辆,压缩站垃圾转运车两辆,侧翻式作业车两辆)。城区有垃圾压缩站2座(田北村和银海压缩站)和中转站7座(商城、房产、建设北路、建设南路、河南农贸市场、东门大队和植保站)。清扫保洁面积193万平方米,日清理垃圾200多吨。

二、主要工作

1、强化内部管理。科学规范的设置了:卫生督查队、卫生收费队、垃圾运输车队、卫生死角突击队、街道清洗队和综合办公室的“五队一室”的内部管理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内部管理格局。

2、加强硬件建设。在原有的硬件建设基础上,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了田北村、泗溪、徐家渡、南港、墨山、田心、汗堂、界埠等乡镇垃圾压缩站、中转站9座;合理配置了垃圾运输车辆,所建城乡收运系统工程,除田北压缩站外,其余全部投入使用。

3、收费制度改革。生活垃圾处理费纳入水费中收取,在去年运作平稳的基础上,收费制度进一步完善,收费的金额稳步增加,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4、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一体化管理。按照县政府的要求,今年8月1日,压缩站投入使用,压缩站11月3日投入使用,乡镇4座压缩站,纳入县环卫所业务管理。

5、建立了环卫工作精细化管理体系。今年以来,按照县政府的要求,接管居住小区的清扫保洁27处,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制定了各岗位日报、月报的工作任务量化考核制度,做到日日有检查,月月有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岗位、班组实行流动红旗竞赛,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全年共评出流动红旗岗位216个,奖励408人次。

6、狠抓垃圾清运的服务工作。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做城区垃圾清运的同时,对入驻工业园区的238家外商企业的垃圾进行了清运,以及各大会议、节假日和大型参观团体的卫生接待工作,今年共接待55次,人员1850余人次。

7、结合“秀美、清洁家园”活动的开展,扎实做好了乡镇4座压缩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全县生活垃圾实行了收运、处置一体化。

8、按照“蓝天碧水”工程的统一部署,在粉尘治理工作中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机扫率,清扫除尘。投入两辆清扫车,清扫车吨位从3吨提高到8吨,清扫范围不断拓宽,机扫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二是增加洒水量,洒水降尘。每天确保两辆洒水车上路洒水,调整洒水次数,冬春季每天3次,夏秋季每天4次。三是组建洗街队,冲洗消尘。针对城区主次干道车多人多的实际,洗街工业时间为每天凌晨1点到5点,主次街道轮流循环冲洗。

第6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环卫垃圾污染统筹建议

随着我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我市在农村已初步建立起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各个县(区)均建立起“一支保洁队伍、一批收集设施、一个运转机制和一个长效制度”的“四个一”垃圾管理机制。但由于我市地处苏北平原,农村人口比例大,各乡镇(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脆弱,用于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费用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垃圾无序管理和随意处置,导致“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在部分村镇还有没得到彻底改变,严重影响和危及农村生态环境及群众生活。虽然我市已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但按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一、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近年来,我市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和环境整治,进行了积极探索,扎实推进环卫城乡统筹工作,通过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一系列活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初步建立。但从全市来看,由于农村底子薄、基础差,加上各地经济条件、发展水平不一,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不容乐观。

(一)农村生活垃圾的构成十分复杂

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次性用品废弃物明显增多,尤其是塑料袋、废电池、光盘、农药瓶等在生活垃圾中的比例逐年增大,另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乱丢医疗垃圾现象,将用过的药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胶管等随意丢在沟渠、塘边,严重污染了环境。

(二)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的基础薄弱

近几年来,我市各县区和城管环卫部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全面清理了沟渠河塘和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前屋后的垃圾,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一定改善,初步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垃圾处理工作城乡二元分化严重,原因在于:

一是认识、宣传不到位。由于长期受“自扫门前雪”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加之缺乏对生活垃圾污染知识的宣传,导致广大农村居民普遍对生活垃圾污染危害性缺乏认识,特别是在以分散居住居多的乡镇,生活垃圾“遍地开花”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人员、设施不落实。由于投入的经费、人员少,首先造成负责生活垃圾收集的部门作业大多只限于集镇、村内主要干道以及村部等区域,不能辐射整个行政区域,造成农村的户外垃圾处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组保洁、村收集”工作的缺失,直接造成垃圾收运体系从源头上断裂。

三是处理方式不达标。由于乡镇经费有限,多数乡镇、村庄缺乏收集、中转设备,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或村虽然能将垃圾收集起来,但处理方式非常简单,往往只是运至一些远离居民和水体的废沟废塘,基本上采用露天堆放,没有任何覆盖、防渗措施。

二、生活垃圾污染带来的危害

(一)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造成各类资源的严重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总量的增加,加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长期进行简易填埋将占用并污染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由于没有防渗处理,垃圾渗沥液直接流入地下水,过去农村清澈见底的小沟小河,现在已变成了臭不可闻的臭水沟。垃圾堆体长期,有机物发酵产生的废气无时无刻污染周围空气。

(二)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势必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先污染、后治理”的办法会给政府带来巨额的成本,更会大大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如一味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搞突击式的经济发展,或者经济发展之后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那么将给新农村建设带来重要障碍,是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的。农村垃圾污染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百姓生活质量不但得不到提高,造成“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

(三)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必然危害人们的健康。

垃圾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使蔬菜、农作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物质通过食物最后被人体吸收;垃圾露天堆放更会造成蚊蝇滋生,老鼠猖狂,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三、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对垃圾污染危害性的认识。

应采取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把道理讲明、原理讲透、方法讲清,让全民认识到垃圾污染的巨大危害,形成人人珍爱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农村环境卫生典型、推广各地经验,用典型教育农民、用典型激励工作,激发他们净化美化家园的热情。

(二)编制专项规划,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列入各级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既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更要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改变领导干部传统的政绩观念,就要树立经济发展是政绩,环境保护同样是政绩的理念,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列入干部考核体系之中,放在同样的地位加以重视。

第7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环卫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 信息化管理概述

常州市环卫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3S、传感器、流媒体以及移动通讯手段等技术手段,建立一个主要服务于常州市区两级环卫行政主管部门、生活垃圾终端处置单位、环卫作业公司及社会公众在内的专业应用系统。

系统将大量的环卫基础数据、运行数据有效组织起来,利用信息适配器技术实现不同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将其有效整合,形成图、文、表、管一体化的,覆盖整个环卫业务信息的综合性管理、分析、决策、服务平台。

2 信息化应用情况

常州市环卫信息化建设于2011年初正式启动,在结合常州市环卫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苏州等地先进的建设经验下,常州市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于2011年9月进入开发建设阶段,2012年3月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2.1 系统整体框架

常州市环卫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一套闭环式的环卫业务管理体系,系统将机扫洒水车辆、垃圾清运车辆、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等垃圾处理终端统一接入到系统,对其作业及运行状况进行全过程监管和在线调度,并可通过移动考核设备对生活垃圾收运处各环节以及作业保洁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实现标准化考核和量化管理。

2.2 系统物理架构

常州市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纯B/S架构,根据常州市生活垃圾调度中心网络现状以及区环卫处共享平台的需要,系统构建了非常灵活的网络体系结构,以提供便捷的平台互联性能。系统支持环卫监控测量仪器以各种连接方式接入,如GPRS、CDMA、PSTN、ADSL等。系统具有良好的硬件扩展性,为以后各种监视测量设备的接入预留了接口,可快速配置完成新设备的网络接入。

2.3 系统功能介绍

常州市环卫信息化建设围绕“生活垃圾在线调度”为核心,以“市场化监管”为亮点,共开发建设了生活垃圾综合调度管理系统、环卫监控管理系统、环卫作业管理系统、环卫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环卫内部管理系统在内的五大业务子系统及一大对外接口系统。

2.3.1 生活垃圾综合调度管理系统

作为江苏省内首个把“物流管理”概念引入城市生活垃圾调度的案例,常州市生活垃圾综合调度管理系统紧紧围绕“区级为主、市级为辅”原则,建成了从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中转―运输―处置的“物流一站式”调度体系。

系统包括市级调度管理、区级调度管理以及应急调度管理三大功能,按照“市级统一指挥、区级资源调配”的原则达到市区两级的紧密配合,并对应急事件进行快速响应。

市级调度:通过在市区所有垃圾车上配备GPS终端设备,转运及处置终端配备身份识别及智能称重设备,实现车辆实时位置、去向、载重信息的动态监测,同时可对车辆跨区作业、超时停车、超速行驶、滴漏洒等违规行为进行在线报警。从而实现全市生活垃圾的及时清运、分流和无害化处置。

区级调度:实时接收市级调度指令,并在线通过短信平台发送调度指令到车载终端或司机手机上,当车辆按照指令到达指定转运站或处置终端时,系统自动完成调度流程并记录结果。同时各区可在线对下属垃圾清运车辆进行垃圾收集清运的调度,从而保证垃圾的“日产日清”。

应急调度:通过建立常州市生活垃圾管理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这包括收运、中转以及处置环节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如焚烧炉检修造成的处理能力不足时的垃圾去向分流,重大安全事故、灾害天气(雨雪冰冻)、重大活动(省运会、领导视察等)的车辆及人员的快速调配和应急作业。

2.3.2 环卫监控管理系统

环卫监控管理系统包括垃圾焚烧监管、废处中心监控、综合厂监控系统三大子系统以及一大视频监控中心共四大功能。

垃圾焚烧监管:主要实现对常州两座垃圾焚烧厂垃圾进场量进行实时监管及统计分析,对焚烧厂炉烟气指标实时监测及超标状况的在线预警。

废处中心监控:通过与废处中心现场的地磅系统对接,实现过磅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汇总统计。

综合厂监控:实现对综合厂自控系统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通过与综合厂自控系统对接,并调用WebService接口把自控系统的关键运行指标上传数据到中心服务器。

视频监控中心:通过建立一套环卫特有的综合视频监控网络,覆盖常州环卫管理关键部位,主要涵盖光大焚烧厂、绿色动力焚烧厂以及废处中心等作业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

2.3.3 环卫作业管理系统

环卫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环卫作业公司、区环卫以及高架的综合监管考核,通过应用数字模型、GIS、工作流以及移动PDA等技术手段,实现监管考核的现场化,并形成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派发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与反馈问题”的高效业务流转机制,从而保证环卫作业考核的科学、公开和公正。

市场化招标管理:建立常州环卫市场化GIS图,可通过作业招标管理模块查询每次标段历史服务企业,并可对投标企业历史作业近况进行快速查询,结合地图形式快速搜索符合市场化招标标段的区域及内容的作业企业,辅助招标管理。

作业质量考核管理:实现了三大层面的考核,分别是对区的考核、高架的考核以及作业公司的考核。系统采取随机抽签与历史检查记录结合的方式生成考核路线,环卫考核人员实地考核利用手持端将考核数据上传,系统根据考核结果生成问题预警消息。

作业定额管理:通过建立常州市环卫作业定额标准,设定每年环卫作业定额指标,进行科学预算,辅助常州环卫作业预算规划、经费核拨等工作。

2.3.4 环卫基础数据管理系统

环卫基础数据管理覆盖了环卫管理的核心数据,具体包括环卫基础设施数据库、环卫管理机构数据库、环卫作业机构数据库、人员档案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供应商数据库六大类。

2.3.5 环卫内部管理系统

环卫内部管理系统涵盖了环卫日常管理一些核心工作,具体包括环卫日常行政审批管理以及道路交接、设施更新、重大活动安排以及行业预算等环卫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系统涵盖了环卫日常管理的其他内容,具体包括OA办公、环卫工程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以及环卫网站,从而实现环卫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2.3.6 对外接口系统

系统建设时主要考虑对上以及对下两级层面的接口,具体包括对上与“常州数字城管”系统的对接,对下与各区、县市环卫处系统的对接以及渣土及餐厨预留模块的对接。

3结论

常州市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十二五”阶段加强生活垃圾监管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2],确保了生活垃圾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及末端无害化处置,大大提高了各区、市场化作业公司及高架的作业达标率,常州市区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提升。

在环卫行业整体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卫市场化、第三方监管等将成为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监管分离”的城市环卫管理模式对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破传统的管理思路,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卫管理”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寻求突破的有效手段,这也是传统环卫迈向“现代环卫”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第8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总体思路:按照“争当中心城市建设主力军、争做中心城市建设主战场”要求,拓展框架,完善功能,克难解旧,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八网八区”建设,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一是加快主干道路建设,拓展城市框架。实现东联、南扩、西拓、北联。即:通过加快铁路场站站前大道、82省道复线建设,推动城区向东联;通过加快劳动路延伸段、二环西线、北院线和沙茅线建设,推动城区向南扩;通过加快82省道延伸线、新黄长复线建设,推动城区向西拓;通过加快铁路场站站前站西大道、橘乡大道延伸段建设,推动城区向北联,以拉大市区框架,促进中心城市融合。

二是加快重点区块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火车场站周边区块,要超前筹划客站和货站路网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招商项目,推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产生革命性变化。委羽山新区,将委羽山道教文化主题公园与规划中的国家级康居住宅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委羽山新区建设成为台州乃至全省最有魅力的现代化新兴功能区之一。商业街区,明年要完成工程量60%以上,凸现商业街作为城市核心商业区的初步建筑形象,完成欣怡家园、锦都家园等4900多套安置房建设。江北片改造,要从加快安置房建设入手,重新启动工程,推动*积累性问题全面彻底破解。同时,启动新前次商业中心建设和王西区块改造,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推进中部扶贫功能园区建设。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加快城市供水、城区截污等重点工程建设。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二期经济适用房建设。启动长塘、新堂等旧村改造工程。完成东路、九峰经联社公寓式住房建设。完成城区内村民点规划编制,逐步把城中村改建成现代文明社区。实施农村低保家庭住房救助,基本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加快市政道路设施建设,完善城区路网,缓解交通拥挤。完善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注重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完成“数字城管”建设并投入运行。推进城区环卫设施提升。全区481个村居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基本完成全覆盖。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70%以上。深化“多城同创”,加强“五小行业”整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完成“三纵四横四连一港一枢纽”区域交通骨架工程。完成北院线七里至仙浦汪工程,启动建设*港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3个2000吨级码头。争取82省道延伸线山头姜至王家店工程项目补助标准由重要县道补助标准调整为省道补助标准。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切实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继续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启动农村公路“联网贯通工程”。抓好农村公路配套工程建设。

四是突出基本要素保障,理性应对调控。按照“规划优化、加大复垦、积极争取”原则,做好8个街道办事处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工作。继续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积极倡导工业企业“亩产论英雄”发展氛围,全面提高亩产出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业项目容积率、投资强度在现行《浙江省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修订)》规定的标准上提高10%。积极探索企业用地的退出机制,构筑企业产权交易平台,盘活存量资产,推动产权流转,促进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农转用报批1500亩,其中工业用地800亩以上。实现已农转用土地供地率达85%以上。全年计划供地2500亩,其中工业用地1300亩。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作。做好在建的上垟象岙、岭脚(区域面积1504亩,可新增耕地264亩)及院桥四联等村(区域面积2088亩,可新增耕地336亩)土地整理项目扫尾验收工作。通过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净增耕地550亩。完成茅畲乡省级基本农田示范乡和宁溪镇市级基本农田建设示范镇创建。做好城镇数字化地籍测量和第二次全国土地普查工作。编制实施*年地质灾害防治预案,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建立土地执法监察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土地执法模范乡镇创建活动

第9篇:城镇环卫一体化范文

(一)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实施

1.我乡于08年启动对*市集镇建设,*市集镇占地71亩,属新*压浸平台项目,规划审批工作已到位,已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了填土平整工程和下水道建设任务,09年计划硬化公路,建好集镇的配套设施,将采用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的模式,对沱市集镇进行整体开发。

2.启动**村农贸大市场建设,***村农贸大市场占地92亩,紧临高乔大道。08年完成了土地审批、规划工作,采用民间资本动作的方式,分两期开发,第一期开发41亩,第二期51亩,将建成一个集农资、粮食和水产品的供应加工聚散地。以活跃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借京珠复线望城互通的建设为契机,在互通周边,高乔大道两侧新规划建立一个集镇,依托**的区位优势,新集镇将作为大众垸内中心镇的标准建设,规划占地400亩,居住人口达2万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0%,人均道路面积12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成为**乃至大众垸内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二)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008年,我乡开展以“和谐**、生态**”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集镇及沱市街道的道路硬化及亮化工程;对新阳线7.9公里路段两侧进行了绿化,植树2500棵;投入160多万元实施“国家安全饮水工程”,将自来水引入**集镇,解决了集镇500多居民饮水困难问题;投入40多万元在**集镇新建垃圾中转站一个,社区垃圾做到了无害化处理。09年,我乡将继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建集镇的配套设施,规划新集镇道路硬化工程,提高集镇自来水供应的普及率,将自来水主管延伸至望城互通周边,确保新集镇自来水供用,对有条件的区域实施绿化工程,逐步实现对城镇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加强**乡城管队管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搞好镇容镇貌管理,治理城镇四乱现象,以提升城镇整体形象。

二、工作建议

(一)小城镇建设项目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的考核办法,为小城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作为湖区乡镇,在小城镇建设方面需要注入更多的资金,如:征拆、土地规划、污水及垃圾处理的成本较高,建议适当提高湖区乡镇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资金,以增强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将我乡的行政中心、派出所、信用社搬迁纳入小城镇建设范畴,争取项目建设配套资金投入。

三、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建设融资难。

近几年,我乡在小城镇建设方面采用政府主导、上级支持的办法筹集资金。吸纳民间资本还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对进一步开发建设小城镇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建议实施项目建设,将农业项目建设放在大众垸内,以促进地方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规范性管理难。

1.基础设施不完善,需完善集镇范围内道路交通设施标示,确保道路畅通及交通安全,配套完善环卫设施,增强环卫管理力度。

2.集镇管理难以到位,一是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强,“三乱”现象严重。二是居民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够,管理上有难度。三是经费不足,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三)小城镇建设规划审批难。

1.在小城镇建设中,规划审批项目成本过高。审批程序繁琐,不利于小城镇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