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

第1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谷氨酰胺;无乳糖配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易产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与足月新生儿对比,早产儿的胃肠动力发育情况、消化系统功能、营养吸收能力等情况均较差,导致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经常发生,这对早产儿身体环境的稳定与正常发育均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肠道喂养困难就会造成肠外营养难以被吸收,而肠内营养不足就会破坏胃肠结构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以上这些情况综合出现,就容易引发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容易出现血源感染及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并使住院时间延长[1]。NEC是早产儿常见而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也是肠穿孔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预防尤为重要。谷氨酰胺(Gln)是小肠结肠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正常和应激状态下,它是维持肠道结构所必需的。同时Gln能提高肠粘膜上皮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性,并与核苷酸协同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分化,参与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形成,维持肠粘膜完整[2]。无乳糖乳制品中存在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婴幼儿主要的能量来源及脑发育的必需物质,它与婴幼儿大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关系。本课题从减少早产儿腹胀的发生、改善肠黏膜细胞能量供应角度,探讨给予早产儿Gln及无乳糖配方乳后对早产儿NEC的预防作用,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240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120例,女婴120例,出生时间都在30d内,纳入标准[1]:出生1d内住院,胎龄≤36w,出生体重≤2300g[2];无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肺部疾病,无窒息,Apgar评分≥8分,无遗传代谢性疾病,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3];肝功能正常,糖与脂肪代谢无异常。

1.2方法 将240例患儿按照不同的喂养方法分成A组、B组、C组、对照组各60例,四组患儿的体重、胎龄、性别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A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B组采用无乳糖配方奶喂养,C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对照组采用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谷氨酰胺采用谷氨酰胺颗粒,0.3g/kg.d,分2次,喂奶前30min用。

1.3观察内容与指标 4组患儿均于生后喂养5d后取静脉血3ml,离心后收集上清液,放入密封ep管中,于20℃冰箱中保存,集中标本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观察到出生后30d,对比分析四组患儿产生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资料用?字2检验,P

2结果

A组、B组、C组、对照组患儿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依次为5.00%、6.67%、3.33%、8.33%,见表1;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依次为3.33%、3.33%、1.66%、5.00%,见表2。

3讨论

谷氨酰胺(Gln)是极性中性氨基酸,为体内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它可以在人体内合成,因此被医学上公认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几乎全部细胞都具备谷氨酰胺合成酶及合成谷氨酰胺的潜能。而Gln的代谢场所在小肠。Gln是小肠结肠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正常和应激状态下,它是维持肠道结构所必需的。Gln是快速增殖细胞的重要“燃料”,小肠上皮细胞的更新率在人体细胞中排第三,需要持续的能量供应,而早产儿肠道Gln的贮存量很少,合成又不足,所以需要外源性Gln[3]。

乳糖是乳制品中存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当人体乳糖酶缺乏时,乳糖无法被水解,继而经肠中的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临床上将此现象叫做乳糖不耐受症[4]。此症不但会导致患儿无法正常饮用乳品,还会因此诱发其他肠道类不良反应,或形成喂养困难;其中腹胀较易导致肠壁供血不足,伴有灌注损伤的情况下就会诱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无乳糖配方奶可解决乳糖不耐受的问题,它是通过在奶粉生产过程中降低牛乳中乳糖含量来避免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本研究从肠内喂养及胃肠粘膜细胞能量的角度探讨新生儿NEC的预防,采取谷氨酰胺联合无乳糖配方乳的喂养方法,能够降低预防患儿腹胀超过两天的概率,同时也能预防NEC,其临床可行性较强,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俞生林,汪健,肖志辉,等.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52-255.

[2]Novak F,Heyland DK,Avenell A, et al.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in serious illnes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J].Crit Care Med,2002,30:2022-2029.

第2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 抚触; 改良方法; 临床应用

Improved Metho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assage Nursing Research Progress/LI Hai-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32):151-15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the relevant techniques and improved methods of newborn massage, but also analyzes its clinical research nurse, through the touch of the newborn, so that the baby feel safe, comfortable, emotional stability, reduce anxiety and irritability.

【Key words】 Newborn; Massage; Improved methods; Clinical appl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Anhui Ma’anshan, Ma’anshan 243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32.05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抚触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关注,为了使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抚触工作,现将抚触的改良方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方法

1.1 抚触的对象 无合并症的早产儿、正常的新生儿及疾病的新生儿,有研究表明,早产低体重儿生后经过1 h观察,对无严重并发症且基本生命体征稳定者进行抚触也是安全的[1]。

1.2 抚触的时间 新生儿从出生后24 h开始进行抚触,每天1~2次,每次15~20 min。

1.3 抚触前的准备

1.3.1 环境准备 室内温暖舒适,温度28~30 ℃,湿度55%~60%,早产儿抚触应在远红外辐射台或在暖箱内进行,抚触的同时播放温馨、轻柔、愉快的音乐,光线柔和,空气新鲜。

1.3.2 抚触者要求 洗手,双手温暖,指甲短于指端,不戴手饰,双手涂以婴儿润肤油,抚触时要充满爱心,面带笑容,与婴儿交谈,有研究表明,在抚触过程中以亲切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及眼神的交流是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良性刺激,给宝宝爱和满足,能安抚宝宝的情绪、减少哭闹、增加睡眠、增进健康[2]。抚触者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人员。

1.3.3 婴儿的准备 一般在婴儿沐浴后,午睡前,或喂奶后1 h,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清醒时进行。预备好毛巾尿布、替换的衣服及婴儿润肤油。

1.4 抚触的步骤 (1)抚触者洗手,温暖双手,将宝宝放置于温暖柔软舒适的卧具中。(2)双手涂以婴儿润肤油,轻轻在宝宝肌肤上滑动,开始时轻轻抚触,然后逐渐增加压力,使宝宝逐渐适应抚触。开始的同时用亲切柔和的语言告诉宝宝开始抚触了。

1.5 抚触的手法

1.5.1 传统的抚触手法 (1)头面部(舒缓面部紧绷):取适量润肤油从前额中心处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画一个微笑状;眉头、人中、下巴同样用双手拇指往外推压,画一个微笑状。头部:一手托头,另一只手食、中、无名指腹从前额发际抚向脑后,最后停在耳后乳突部轻轻按压,换手抚触另半部。(2)胸部(畅通呼吸循环):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右肩,左手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要避开。(3)手部(增加灵活反应):将婴儿双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从上臂到手腕轻轻挤捏,然后用手指抚触手腕,用同样的方法抚触另一只手,双手夹住小手臂上下搓滚,并轻拈婴儿手腕和小手,在确保手部不受伤害的前提下,用拇指从掌心抚触至手指,并搓揉大肌肉群及关节。(4)腹部:腹部的抚触方法有助于其肠胃的活动,其方法是按顺时针进行抚触,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用手指尖在腹部从抚触的方向向右进行抚触。(5)腿部:腿部的抚触主要是为了增强婴儿腿部的协调性,主要的方法是对其大腿、膝部、小腿进行挤捏、搓揉等抚触,在抚触的过程中要注意婴儿的安全。(6)背部:背部的抚慰主要是为了舒缓背部肌肉,主要方法是双手从颈部向下抚触,然后用手指尖轻轻抚触脊柱两侧肌肉,然后再次从颈部向脊柱下端迂回运动。

1.5.2 改进的抚触手法 背部前额下额头部胸部上肢臀部下肢,背部抚触行改进“3-3-3”的方法。背:新生儿俯卧位,双手手掌自脊柱的中央向两侧弧形滑动大按抚,从上到下,共3下,然后从下到上,从中间向两旁用大拇指横行抚触脊柱两侧肌肉,共3下。两手自颈部向尾部方向交替从上到下划圈式滑动,共3下,其他同常规的抚触方法。叶钒等[1]通过结合中医的背部经络学,进行的背部抚触的改进,经临床观察证实,效果显著,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1.6 抚触的

1.6.1 传统的抚触 新生儿先仰卧位抚触头面部、胸腹部、四肢、手足,然后再俯卧位抚触背部。有研究表明,当进行先仰卧位抚触时,新生儿面部、躯体和四肢无着落,有抓空感[1]。

1.6.2 改良的抚触 先俯卧位抚触背部,再仰卧位抚触头面部、胸腹部、四肢、手足。肖雪英等[3]将276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38例新生儿采用先俯卧位后仰卧位的抚触,对照组138例新生儿采用先仰卧位后俯卧位的抚触,结果显示抚触过程中和抚触操作完成后,观察组新生儿更安静、满足,很少出现哭闹不安的情绪。抚触时先俯卧时,新生儿腹部和四肢紧贴在温暖舒适床上,姿势和胎儿宫内的姿势是一样的,感觉更安全,新生儿更愿意接受,更符合新生儿的心理需要,更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有助于稳定情绪,增进健康,为宝宝提供了一个更舒适的抚触空间,给宝宝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感[3]。

1.7 抚触的注意事项 (1)抚触是抚摸和按触,不是按摩,新生儿皮肤娇嫩,动作宜轻柔,力度要适宜、均匀、柔和,切忌用力,以免损伤皮肤。(2)抚触时避开乳腺和脐部。(3)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出现哭闹、肌张力增高、皮肤颜色发生变化应暂停。(4)抚触过程中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和床温的恒定。(5)抚触时注意和新生儿进行目光和语言的交流,抚触过程中手指不得离开新生儿的皮肤,不得与其他人闲聊。(6)抚触时宝宝不宜过饱也不宜太饿,一般进食1 h内不宜进行抚触,以免引起呕吐。(7)新生儿皮肤接种、红肿处不宜进行抚触。(8)有肺出血、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脏器功能衰竭时暂缓抚触[4]。

2 临床应用

2.1 在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中的应用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寒冷和(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皮肤硬肿和低体温,重症可发生多脏器功能损害[5]。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早产儿棕色脂肪少,产热储备张力不足,摄入量不足又导致集体产热少,皮下脂肪易于凝固而变硬,抚触可以刺激早产婴儿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维生素E的吸收,预防新生儿硬肿症[6-7]。范美艳[5]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抚触疗法,先给患儿全身抚触,然后在硬肿部位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由内向外作环形抚触,2次/d,每次10~15 min,直至硬肿变软、消退,抚触时用力适当,结果显示抚触疗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且无不良反应,对新生儿冷伤的配合治疗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郭静等[6]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抚触是一种良好的物理刺激,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结缔组织的营养和代谢,改善硬肿部位的血液供应,使脂肪变软,从而有利于硬肿的消退。

2.2 在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 s,或虽不到15 s,但伴有心率减慢(

2.3 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 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喂养问题日益突出和重要,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在喂养过程中易发生呕吐、胃潴留,腹胀等喂养不耐受,严重影响体质量的回升及早期生长发育。研究表明,接受抚触的患儿进奶量增加,胃潴留量减少,体质量增加,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8]。胃泌素不仅能促进胃蛋白酶和胰酶分泌,还可以促进胃蠕动及肠黏膜的生长,促进食物消化,胃排空加快,减少了胃残留,促进胃肠应激性溃疡的愈合,使胃出血改善,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胰岛素能增强乳糖酶活性,减少乳糖吸收不良的发生,使早产儿增加了对营养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结果显示,抚触可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9]。

2.4 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中的应用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如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已被感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刺激新生儿的胃黏膜,导致胃酸及黏液分泌亢进而引起的呕吐,表现为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呕吐物呈泡沫黏液状,有时呈绿色,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呈咖啡样物。白俊华等[10]采用抚触疗法治疗28例患儿,结果显示抚触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效果明显,无副作用。

2.5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脑瘫的重要原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由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快、可塑性强,及早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患儿愈后有重要的影响。张美英等[11]对47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以抚触疗法,结果表明,抚触疗法可促进新生儿脑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可改善中/重度HIE的预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通过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抚触治疗[12],发现患儿脑瘫发生率明显降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也较对照组早,说明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2.6 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如血清胆红素浓度持续过高,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胆红素脑病而留下后遗症[13]。新生儿胎粪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胎粪排出延迟,积聚在肠道内胆红素会被重新吸收入血,会引起或加重新生儿黄疸。有报道显示,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可明显加快新生儿胎便的排出,能明显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有利于降低病理性黄疸及核黄疸的发生[14-15]。王学刚[16]报道抚触能有效促进新生儿排便和黄疸消退。另外,背部抚触可刺激皮肤神经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加速胎粪的排出[15]。

2.7 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出生后出现呼吸抑制的临床表现,在儿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生儿窒息与脑瘫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密切相关,它对儿童的认知、行为的影响非常大。现NBNA评分已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于,用于判断窒息新生儿的预后[16]。通过对90例患儿进行抚触治疗发现窒息患儿进行新生儿抚触可以增加行为神经评分,降低神经系统的伤残率,提高窒息患儿的生活质量。孙会青等[17]对60例首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NBNA)正常但

总之,抚触是一项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普及性、社会成本低的新护理技术,在21世纪的今天,优生优育的观点逐步加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加大抚触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抚触的认识,使抚触得以普及。

参考文献

[1]叶钒,唐浪娟,程淑华.新生儿抚触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12):91-92.

[2]刘翠莲.抚触过程中外环境因素对新生儿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5):53-54.

[3]肖雪英,王峰.新生儿不通抚触舒适度的临床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2):151-152.

[4]章鑫,王青,刘菁华,等.“鸟巢”及抚触手法在新生儿光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144-145.

[5]范美艳,姜晓磊,张赛赛,等.抚触对新生儿疾病与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24-25.

[6]郭静.新生儿抚触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77.

[7]汪露云.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护理及预防[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2-83.

[8]梁涛.游泳与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184-185.

[9]张丽华.浅谈婴幼儿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8):69-70.

[10]白俊华.双歧杆菌口服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4-115.

[11]张美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7(25):17.

[12]黎彩霞.新生儿抚触应用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80-81.

[13]侯纪湘,李娜.早产儿实施游泳与抚触120例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5):132-133.

[14]韦艳姬.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新生儿病房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5):27.

[15]朴红梅.抚触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581.

[16]王学刚.新生儿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疗,2010,29(15):23.

[17]孙会青,李传行.抚触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08-109.

[18]封维恭.新生儿游泳抚触保健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32.

第3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牙周炎;低体重出生早产儿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225-02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妊娠期妇女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常易罹患牙周疾病,尽管多数疾病只是暂时,但若不给予控制,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1],包括早产、低体重儿。产妇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炎症感染、遗传因素、社会因素、营养状况、流产史、早产史等都可为不良妊娠的危险因素,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他们认为牙周炎等口腔的慢性感染可能使细菌和炎症介质播散至胎盘引起低体重早产儿。

1与低体重早产儿相关的危险因素

正常孕周为40周,孕期小于37周,胎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就被定义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reterm low-birthweight,PLBW)。导致PLBW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产妇的年龄(过高或过低)、体重低、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或饮酒)、社会经济状况不佳、产前护理不完善、潜在基础疾病、习惯性流产等。然而,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PLBW的发生,至今仍有25%―30%的PLBW未能发现传统原因。

在遗传学因素与人类出生体重的关系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约40%的出生体重异常与遗传因素有关,而剩余的60%与环境有关。妇女发生早产后再次妊娠有发生早产的倾向,早产史是以后妊娠的高危因素。

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的因素,如经济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条件差等都可使孕妇长期处于压抑、郁闷、紧张状态,从而激活母体及胎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胎盘、胎膜、蜕膜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CRH又可使这些组织中的PGs升高,导致早产。

应激因素与营养因素,也会导致胎盘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影响胎盘发育、血管生成,使胎盘绒毛与血液之间的营养交换能力降低,胎盘-胎儿物质交换能力下降,还可使绒毛膜羊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发生胎膜早破或使孕妇对感染的易患性增加,从而促进分娩启动,早产产生。

感染因素,越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感染在早产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孕妇的系统性感染,如肺炎、肾盂肾炎、伤寒、疟疾、生殖泌尿系统的感染等。严重的未经治疗的非生殖道感染同样能激活PGs生成,从而引起宫缩诱发早产。Gibbs[2]在其综述中概括了感染与早产的可能存在的联系,提出了感染假说:在亚临床感染期,微生物及其脂多糖在妊娠期从生殖道通过上行感染进入宫腔,或是以血源途径从非生殖器官进入宫腔,导致早产。早在上世纪90年代Offenbacher等[3]就假想口腔感染如牙周炎可作为妊娠期感染和炎症的来源。指出牙周病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感染,可导致菌血症和引发产科并发症。他们对124例孕妇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与牙周健康的孕妇相比,有重症牙周炎孕妇发生早产的相对危险度为7.5和7.9,早产产妇较正常产妇有更多的牙周附着丧失。在控制已知的危险因素后,Offenbacher首次提出牙周炎是PLBW的危险因素。

牙周炎与PLBW关系的相关研究

Offenbacher等[4]为了验证牙周炎可能是发生PLBW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动物(仓鼠)模型研究,证明了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valis)慢性暴露于仓鼠牙龈后15%-18%的胎鼠体重下降,同时羊水中前列腺素E2(PGE2)和TNF-α增高;另一项实验是在仓鼠前诱导牙周炎动物模型,用灌胃法喂养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食物,结果与正常喂养组相比,新生小鼠平均体重减少22.5%。该实验提示低浓度的口腔感染可能会激发母体-胎儿感染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的发生。Offenbacher[5]等对1020名妊娠妇女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在排除其它危险因素后分别对孕妇进行产前和产后的牙周检查,观察产前的牙周疾病情况及发展,并与产后的牙周状况作对比,发现牙周组织健康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几率为11.2%,患有中重度牙周炎的孕妇为28.6%,产前患有中重度牙周病的孕妇自发性早产的几率较高。提示妊娠期的牙周炎能够预测早产这一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Madianos等[6]对约4OO名孕妇的牙周炎与胎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母体牙菌斑中15种常见的牙周致病菌及其血清IgG抗体和胎儿脐带血IgM抗体,发现在早产胎儿脐带血中针对一种或多种牙周致病菌的IgM阳性率为19.9%,约为正常胎儿的2.9倍。对直肠弯曲菌的(Campylobacter rectus,Cr的IgM阳性率的差异尤为显著,认为Cr是引发早产的一种主要牙周致病菌。认为母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这些细菌,以致胎儿被细菌侵袭,是最终导致早产的原因。

3PLBW的发生机制

3.1早产的发生机制:

早产是许多病理妊娠及合并症的共同结局,涉及子宫、胎膜、胎盘和胎儿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四大因素有关:激活母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绒毛膜蜕膜炎症;子宫病理性扩张;蜕膜出血,最终导致子宫收缩、宫颈改变伴有或不伴有胎膜早破的发生。孕激素通常对以上四大促早产因素起到抑制作用,若促早产因素打破孕激素的抑制作用,母胎内源性因素(如母胎界面炎症反应,内分泌环境)和外源性因素(生殖道微生物群,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则可通过以上四条主要途径发生早产。

基于炎症反应时前列腺素以及感染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如TNF-α的释放可促进羊膜与蜕膜表达大量的IL-6,增加PG类化合物的合成。另一方面,由于多形核白细胞或革兰氏阴性细菌来源的磷脂酶A对脂化的花生四烯酸的解离作用,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引起子宫收缩[7]。现已确认前列腺素(PG)不仅能诱发宫缩,还能促进宫颈成熟,对分娩的发动起主导作用[8]。在分娩PLBW的孕妇中绒毛膜羊膜炎的感染率是正常分娩孕妇的4倍[9]。阴道细菌的定植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PLBW的发生率。同时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可引起间接绒毛膜羊膜炎,引起羊膜局部合成PGE2增加。

3.2牙周炎导致PLBW的可能机制:

研究发现在无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胎儿-胎盘也可以发生炎症反应,指出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在没有引起间接绒毛膜羊膜炎前提下,同样导致PLBW的发生。由此推测泌尿生殖道以外的感染如牙周炎也可与PLBW的发生有关[10,11]。牙周炎可增加早产和分娩低体重新生儿的风险,有研究发现牙周炎含有与细菌性阴道病相似的革兰氏阴性菌(G-菌)和厌氧菌,两者主要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均发现有厌氧菌的大量生长。且牙周组织是作为炎症介质的贮存库,细菌及其产物可触发牙周组织中局部免疫炎症介质(如PE2、TNF-α等)的表达和释放。研究表明,每年25万名PLBW中约有18.2%的发生可归因于孕妇的牙周感染[8]。

Yiping等[12]为进一步证明牙周炎致病菌的作用,将其注射到孕鼠静脉中,孕鼠发生了早产、死产或幼鼠在出生后短时间内死亡,并首次在小鼠胎盘血管的上皮细胞中检出了具核酸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说明Fn可先侵入血管内皮细胞,随后定植到外周组织,最后感染羊水,证实了Fn的侵袭性使其能植入并感染妊娠胎盘,说明牙周感染引起的一过性菌血症可以使牙周致病菌通过血源性感染胎盘导致不良的妊娠结局。Hill[13]对早产和胎膜早破产妇的羊水进行培养,也分离出了Fn,其他的致病菌如Pg等在PLBW的母亲牙周袋中检出水平高于正常母亲。

León等[14]采集26例先兆早产的孕妇羊水和龈下菌斑,有8例可同时检出Pg,提出Pg这一牙周致病菌亦有可能侵入羊膜腔导致早产。牙周致病菌一旦进入官腔,细菌可引发单核细胞的炎症前细胞因子反应,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PG),PG是分娩启动的最重要刺激源,PG和细胞因子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早产。

通过建立慢性牙周炎感染的大鼠模型来进行有关慢性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的机制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进入宫腔,可引起PG和细胞因子的增加,并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早产。因此,PG和炎症因子的增加是分娩启动的最重要刺激源。Ananda等[15]认为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水平不仅可以预测不良的妊娠结局,也是PLBW的危险因素。慢性牙周炎有着与细菌性阴道病等比较明确的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的炎症相似特征[16]。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因此,慢性牙周炎在理论上存在着诱发早产的可能机制:包括:(1)感染通过一过性菌血症转移扩散;(2)口腔细菌毒素经循环系统扩散,引起损伤;(3)口腔微生物引起的感染诱发的免疫损伤等;(4)具有侵袭性的牙周致病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组织刺激产生催生因子,导致PLBW的发生;(5)G-厌氧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可提高局部的炎症介质PGE2和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而导致早产[17];(6)细胞因子介导的胎盘、胎儿及系统性的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诱导PLBW发生[9,17-19]。慢性牙周炎导致的菌血症、细菌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在早产发病中可能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慢性牙周炎相关细菌的直接侵袭及其产物可引起低体重儿的发生。

4结语

关于牙周炎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是单一牙周细菌引起的妊娠不良结局,还是多种细菌共同作用,细菌产物在其中的作用有多大都值得关注。慢性牙周炎导致的菌血症、细菌内毒素、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在早产发病中可能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慢性牙周炎相关细菌的直接侵袭及其产物可引起低体重儿的发生[20]。在感染牙周病原菌后.动物模型与人类的情况的一致程度,对患牙周炎的妊娠妇女进行何种治疗比较合适,以及牙周炎与妊娠不良结局是否为双向关系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因此,母体牙周炎和早产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而且,牙周炎越严重,出生体重越低,妊娠时间越短。从以上的研究中不难看出,牙周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全身健康,而且会影响到下一代,通过大量的横向和纵向的临床回顾和前瞻性研究以及动物实验研究,均证实母亲牙周炎与早产低体重儿存在关联,可作为早产低体重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牙菌斑中的致病厌氧菌又是牙周炎的罪魁祸首。因此及时的控制菌斑是预防低体重早产儿的有效途径,或可在孕前或孕后尽快进行牙周检查并得到及时治疗,以减少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风险。

参考文献

[1]Amar S,Chung KM.Influence of hormonal variation on the periodontium in women.Periodontol,2000,1994,6(1):79-87.

[2] Gibbs 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ction and adverse pregnancyoutcomes: an overview [J].Ann Periodontol, 2001,6(1):153-163.

[3] Offenbacher S,Katz V,Fertik G,et al.Periodontal infection as a possible risk factor for preterm low birth weight.J Periodontal,1996,67(10 Suppl):1103-1113.

[4] Offenbacher S,Jared HL,O’Reilly PG, et al.Potential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periodontitis associate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J].Ann Periodontol ,1998,3:233-250.

[5] Offenbacher S,Jared HL,Boggess KA,et al. Progressive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Risk of Very Preterm Delivery [J].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06,107:29-36.

[6] Madianos PN, Lieff S.Murtha AP.et a1.Maternal periodontitis and prematurity.Part II:Maternal infection and fetal exposure.Ann Periodonto1, 2001.6:175-182.

[7] Andrews WW , Goldenberg RL , Hauth J C. Amniotic fluid in terleukin - 6 : correlation with upper genital tract microbial colonization and gestational age in women delivered after spontaneous labor versus indicated delivery[J] . Am J Obstet Gynecol,1995,173(8):606.

[8] Williams CE,Davenport ES,Sterne JA,et a1.Mechanisms of risk in preterm low―birthweight infants.J Periodontol,2000,23(1):142-150.

[9] Mueller Heubach E,Rubenstein DN,Schwarz SS.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and preterm delivery in different patient populations[J] .Obstet Gynecol,1990 ,75(8):622.

[10] Engebretson SP,Lalla E,Lamster IB. Periodontitis and systemic disease[J].N Y State Dent J,1999,65(8):30.

[11] Lopez NJ , Smith PC, Gutierrez J.Higher risk of preterm birth and low birth weight in women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J].J Dent Res,2002,81(1):58.

[12] Yiping WH, Raymond WR,Mei L,et al. Fusobacteriun mucleatum induces premature and term stillbirths in pregnant mice: implication of oral bacteria in preterm birth[J].Infect Immun,2004,72(4):2272-2279.

[13] Hill GB.Preterm birth:associations with genital and possibly oral microflora[J]. Ann Periodontol,1998,3:222-232.

[14] León R,Silva N,Ovalle A,et al. Detection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n the amniotic fluid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 diagnosis of threatened premature labor[J]. J Periodontol,2007,78(7):1249-1255.

[15]Ananda P,Dasanayake,Yi hong Li ,et al . Salivary Actinomyces naes-l undii Genospecies and Lactobacillus casei Levels Predict Pregnancy outcomes[J]. J Periodontol ,2005,76(2):171-177.

[16] Darveau RP,Cunningham MD,Bailey T,et a1.Ability of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to stimulate E-selectin expression and promote neutrophil adhesion.Infect Immun,1995,63(4):1311-1317.

[17] Li X, Kolltveit KM, Tronstad L,et al. Systemic diseases caused by oral infection. Microbiol Rev,2000,13(4):547-558.

[18] Tar I,Martos R.Periodontal disease and general health-literature review.Fogorv Sz,2002,95(2):73-77.

第4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胎膜早破;原因;表现;护理措施

1产妇胎膜早破定义及特征

1.1产妇胎膜早破定义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

1.2产妇胎膜早破特征

孕妇仰卧位可能见到阴道口有液体流出,也可能无任何液体流出;如无液体流出,肛查时上托阴道后穹隆上推胎头按压宫底或孕妇变动可有液体由阴道口流出,注意这些辅助操作后可能仍不见液体流出。所流出的液体通常稀薄,可能混有胎粪或胎脂。急症住院病人可能带内衣卫生巾或卫生纸来医院,应该仔细检查。

2产妇胎膜早破的原因

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一旦发生胎膜早破,是个危险的现象。导致胎膜早破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① 胎膜早破导致宫腔感染,是传统的胎膜早破和感染的因果关系,近些年已经普遍认识到感染和胎膜早破互为因果关系,而且感染是胎膜早破的最重要原因。② 羊膜囊内压力升高,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③ 胎先露部高浮、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膜受压不均匀导致破裂;④ 营养因素,原因很多除胎膜本身因素外,孕早期孕妇维生素C缺乏、铜缺乏和孕妇吸烟等因素与胎膜发育不良有关。⑤宫腔内压力异常,宫腔内压力不均常见于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宫腔内压力过大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剧烈咳嗽和排便困难等。 ⑥ 创伤和机械性刺激,主要分为医源性和非医源性两类。非医源性常见的为妊娠晚期的活动;医源性的包括多次羊膜腔穿刺,多次阴道检查和剥膜引产等。

3产妇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

3.1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当我们在临床护理的时候遇到,产妇胎膜早破的特殊情况时,我们应该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主要包括胎儿监测和母体监测。胎儿监测主要做到密切观察胎心变化,遵医嘱每2h听胎心一次,如胎心>160次/min或<120次/min,应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3~4)L/min,每次30min。其次,胎动监测和羊水监测。正常胎动每小时2 -5 次, 12 h累计胎动20次。如果12h计数<10次, 常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应给予低流量吸氧30min ,以纠正胎儿宫内的缺氧症状。正常羊水为半透明,若羊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或有胎粪污染,则提示胎儿宫内感染,需及时报告医对于母体的监测,我们应该严密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如体温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可用50℃左右的温水擦浴,如果体温继续升高至38℃,予药物降温配合物理降温。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 次, 并注意血象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观察患者会的情况,保持会的清洁,若会被污染,及时会阴消毒。

3.2临床用药的护理

宫缩抑制剂可延长妊娠时间,促进胎儿心肺成熟,从而改善胎膜早破的预后,减少早产儿患病率。硫酸镁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宫缩抑制剂,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呼吸不小于16次/min;膝反射存在;尿量不少于25ml/h。若出现呼吸<16次/min,膝反射消失,尿量<25ml/h,应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推入。初次静脉滴入给药时应根据孕妇的宫缩、血压、心率及羊水流出的量等情况调整静滴的速度,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持输液通畅,因静滴速度缓慢,需长时间持续滴入,建议孕妇使用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因用力活动使针头滑出血管壁以致重新穿刺。

3.3日常的饮食护理

指导孕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孕妇的抵抗力,应多食含纤维较多的蔬菜及水果,避免因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而造成便秘。每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坚持清晨空腹饮1 -2 杯温水或淡盐水,将水做为剂,有软化粪便的作用,刺激肠蠕动,还可增加胎膜早破孕妇的羊水量;多食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使高膳食纤维吸收肠道中的水份,粪便的重量和体积增加,从而加快肠蠕动,促进粪便的排出;蔬菜、水果、粗粮可增加各种维生素的量,特别是维生素B1的摄取量, 因为维生素B1缺乏,可影响神经传导,减慢胃肠的蠕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所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麦麸、粗粮、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可以达到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及粪便排出的目的;应用香蕉、蜂蜜、芝麻、核桃,或每日饮1 -2 杯酸奶,均有助于消化功能,能起到通便作用。

3.4 恰当的心理护理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大多数突然见阴道有大量液体流出,容易心情紧张,担心胎儿宫内缺氧、早产甚至胎儿有生命危险以致情绪低落甚至恐惧,因此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容易增加羊水的流出,加大了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因此,医护人员要特别重视孕妇的心理状态,要理解孕妇的担心和心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首先护士应主动安慰孕妇,减轻其顾虑,稳定情绪,向其解释胎膜虽破,并不意味着早产,可通过注射地塞米松促进胎儿心肺成熟,抑制宫缩,加上预防性的输入抗生素等处理以及当今先进的医疗技术,使保胎成功的机率大大增大,胎儿存活率也大幅度提高。尽量避免一切不良心理因素及环境刺激,医护人员要把病情和处理方案及时告知孕妇和家属,使他们充分了解疾病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孕妇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4结论

胎膜早破是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护理不当可对胎儿及母体造成严重的影响。胎膜早破的患者应特别注意会的护理,保持会的清洁,患者用的会阴垫应严格消毒,及时更换。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减少因护理不当造成的感染。在护理的同时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与变化,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给予安慰与鼓励,让患者认识到保持心情舒畅对治疗的重要性。此外,对于患者多以急诊入院,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力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第5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论文关键词:留置针,静脉穿刺,股静脉护理

在监护治疗中,保证静脉通畅是其主要的医疗护理手段之一,临床上对危重患儿早期常采用禁食从静脉补充各种生命所需物质以及治疗疾病的各种药物。以往常用周围静脉穿刺不易护理,保留时问短,反复穿刺对患儿刺激大,尤其是极低体重儿更难找到穿刺血管,而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上肢静脉置管在新生儿、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上使用,不但操作困难,而且容易发生并发症.我院自2010年3月~2010年11月,在我科开展了股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经过25例患儿的使用,取得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患儿.行外科治疗7例,其中先天性巨结肠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肠套叠3例,其余13例为危重患儿需建互静脉通道,以利于抢救用药和静脉营养的内科治疗病例,年龄8小时3岁,其中小于3天 10例,3~14天 10例,大于14天 5例。体重0.9~3.25kg,其中小于1.5kg 4例股静脉护理,1.5~2.5kg 16例,大于2.5kg 5例。

2材料及方法

2.1 材料 治疗盘,2.5ml空针,BD公司的24GY静脉留置针,3L粘贴手术巾,碘酒,酒精,棉签,无菌纱布。

2.2 方法 选择股静脉进行穿刺,先检查留置针并在留置针上接2 5 ml注射器,同时抽吸1ml0.9%氯化钠注射液,助手双手轻轻按压患儿膝关节及身体,穿刺侧屈膝大腿略往外展外旋,常规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大于8cm),撕开薄膜备用用一清洁纱布块敷盖穿刺部位,拔去保护套,旋转松动外套管,排气并消毒,穿刺者左手食指和中指在股三角内摸到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在股动脉内侧约0.2cm处。右手持留置针及注射器,针头与皮肤成15~30度角与股动脉走向平行进针,边进针边回抽,见回血后即降低角度约5~15度,一手固定针心及注射器,另一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拔出针心,用小纱布块按压穿刺点拨出管芯,用3L薄膜胶贴妥善固定好,接上输液器根据需要输血输液,调妥滴速。

3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22例(88%),二次穿刺成功3例(12%)。留置针留置时间平均10天,其中22例按计划拔除留置针,3例更换薄膜胶贴时套管脱出后,更换另一侧股静脉穿刺继续留置套管,无一例穿刺邵位周围出现红肿、感染、静脉炎、穿刺口液体外渗等现象。

4讨论

4.1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股静脉,解决了危重患儿建立血管通道困难的问题,保证了静脉管道通畅,减少了护理人员反复血管穿刺的麻烦。

4.2 股静脉留置成功,为患儿赢得了抢救时机,使通过静脉通道进行的各种救治措施顺利进行.同时也保护了外周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4.3 股静脉留置针的建立,为手术治疗的成功冀定了基础股静脉护理,便术中输血输液能及时快捷地输入,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保住了患儿的生命。

4.4 为了预防感染和导管脱落,更好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在临床应用及护理中应注意意以下几点:1 预防静脉炎:应作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管脱出部分不能再送人血管内。消毒时消毒液完全干时,才行穿刺;2 减少皮肤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应特别注意新生儿皮肤较嫩,脱碘应彻底,动作应轻柔,并应防止棉签擦伤皮肤;3 防止导管脱出:更换薄膜胶贴时,应小心更换,动作轻柔是防止脱管的关键;4 防止导管堵塞:采取正确的冲管技术,不治疗时用2~5 ml 0.9% 氧化钠注射液冲管,并用正压封管[1],每天使用时应先用注射器回抽检查通畅后才接输液,严禁不回抽直接输液,防止小血栓进入血管内;5 穿刺时误入股动脉,应立即拔除留置针.加压包扎5~10分钟,防止血肿形成;6加强护理观察,注意穿刺邵位有无渗血、渗液或肿胀等现象,同时防止管道扭曲脱节或脱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第6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在妊娠期发现或首次诊断的糖耐量异常的疾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ms, GDM)。发病率因种族和地区差异很大约为为0.15%-12.3%,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妊娠合并糖尿病时最明显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吃、多饮,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同时伴有明显的疲乏无力。大多数GDM患者产后的糖代谢异常能恢复至正常,但以后患糖尿病的机率明显增加;少部分患者维持糖尿病状态[1]。孕妇糖尿病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的危害,应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重视。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易造成巨大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低血钙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7年―2008年收治的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其中初产妇93例;经产妇12例;年龄23-37岁;城镇人口84例;农村人口21例;小学文化程度11例;高中文化程度34例;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60例;分娩孕周

1.2方法

1.2.1妊娠期的观察与护理

1.2.1.1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 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糖尿病病程中可产生心理、精神障碍,反过来,心理障碍、情绪活动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 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糖尿病患者的内环境稳定[2],而焦急的情绪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生长激素、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等)大量分泌,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主要的心理问题有:由于饮食控制,胰岛素药物的应用担心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或使胎儿致畸,患者均出现焦虑和紧张,妊娠期反复进行的血糖监测以及必要的入院检查和治疗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为此我们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系统性的健康宣教。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形式有:①发放妊娠期糖尿病保健手册,糖尿病食谱。②开设妊娠期糖尿病准妈妈,准爸爸课堂,由产科专家讲课。③对文化水平低,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孕妇采取个体辅导。通过系统宣教,使孕妇提高了对妊娠期糖尿病知识水平,并能指导整个孕期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及正确理解维持血糖正常的重要性,使其有良好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并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具有远期的指导意义。系统宣教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提高了服务质量。

1.2.1.2 饮食教育控制饮食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理想的饮食应该是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我们请营养咨询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的营养咨询指导,采用按孕前标准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如孕妇为低体重,总热量为每日167KJ/Kg体重。如为正常体重,总热量为每日126KJ/Kg体重。如孕妇为高体重,总热量为100KJ/Kg体重。孕中晚期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进食量,主食以粗粮为主,宜富含纤维素,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品种以蔬菜、豆制品、瘦肉、水产品、蛋、奶为主,限制甜食。蛋白质每日1.5-2.0g/kg体重,每天进食4-6次,睡前必须进食一次,以保证供给胎儿的需要防止夜间发生低血糖,安排在两餐间,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桔等,除蛋白质以外副食的量以孕期体重每月增加不超过1.55kg为宜,孕前体重正常妇女整个孕期增长控制在10-12kg,孕前体重肥胖妇女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8-10kg。在妊娠后期,胎儿生长迅速,营养需要量增加明显,蛋白质每日较孕前增加25g,主食量可增至400g/d,睡前适量加餐。经常进行血糖和尿酮体的检测,饮食调整不能以尿糖为依据,因妊娠期肾糖阈降低,要勤查血糖,让患者了解常见食物的含糖量,掌握食品交换量,从而制定出一份既能保证母婴健康发育,又能控制血糖的食谱,若血糖控制在5.8-7.28mmol/L,说明饮食疗法有效[9]。

1.2.1.3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体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糖。可以采取的锻炼方式包括步行、慢跑及家务劳动等需氧活动。活动时间为20-40分钟。可逐步延长,每日一次。用胰岛素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人可以适当增加活动次数。在晚期妊娠时应以步行为主,出现腹痛,见红等先兆流产症状时,应避免活动,卧床休息。同时,活动时应预防低血糖,局部损伤等情况。

1.2.1.4正确应用胰岛素指导患者正确抽取胰岛素,选择注射部位等,要让患者了解胰岛素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如低血糖反应:可能出现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需提醒孕妇应立即平卧并随时测量血糖,同时进食糖果,巧克力等食物。胰岛素水肿:应用胰岛素后,孕妇多有水肿加重,应提醒孕妇注意饮水量,尿量,血压变化及心肺功能,中午有适当休息活动,并抬高下肢。既要保证合理控制血糖,又要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护士应教会孕妇自我护理。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我院采用监测五点血糖值的变化以正确调整胰岛素的使用量,使血糖达到理想水平。妊娠期血糖控制标准:空腹3.3-5.6mmol/L;餐后2小时4.4-6.7mmol/L;夜间4.4-6.7mmol/L。

1.2.1.5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 。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有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血管管腔狭窄,易发生妊高征,同时血糖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素增加,促进糖元、脂肪和蛋白质合成,导致巨大胎儿。巨大胎儿可造成头盆不称、宫缩乏力使剖宫率增加。高渗性利尿作用导致胎儿排尿增加,可引起羊水过多,易发生胎膜早破,导致早产。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子宫供血不足,胎盘绒毛缺血缺氧,可引起胎儿窘迫、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等。因此应密切监测胎儿宫内的情况,每四小时听胎心一次,每日进行胎心监护一次。同时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教会孕妇自测胎动,每日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一小时,选在与吸氧同时进行。每小时胎动数不小于3次,若连续2日胎动≤3次/小时,为异常。

1.3分娩期

分娩期由于子宫肌肉的收缩活动,消耗大量糖原,临产后产妇进食减少,易发生盗汗、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此时容易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阴道分娩者进入产程后均建立静脉通路,以便适时给予补液。每4小时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保持血糖不低于5.6mmol/L,以免发生新生儿低血糖[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糖利用不足,能量不够,常伴有产程进展缓慢或子宫收缩不良致产后出血,待产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注意子宫收缩强度,宫口开大情况,避免产程延长。进入第四产程后准确测量宫底高度,观察阴道出血量,及时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产后出血。

每4小时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观察有无心动过速、冷汗、面色苍白、饥饿感、恶心和呕吐等低血糖表现。详细记录产程中饮食入量鼓励病人少量多次进餐,适当增加入量,预防酮症酸中毒。

1.4 妊娠期糖尿病围术期护理

糖尿病孕妇有多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在10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就有98例是行剖宫产结束妊娠的。然而,妊娠末期或临产前孕妇体内产生强烈的抗胰岛素作用,孕妇抗胰岛素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剖宫产前后的进食水,剖宫产过程中的失血、失液,以及产褥期的内分泌改变,都会使血糖产生很大波动。使饮食不易恒定,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剖宫产前后的护理也同样重要。

1.4.1 对于择期手术,尽力缩短手术前进食时间。术前晚餐进半流质饮食,睡前进食一次牛奶,禁饮6小时。并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备皮)。修剪指甲。术前半小时遵医嘱使用术前抗生素,并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

1.4.2 术后护理[4]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分钟床边巡视一次,仔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腹部伤口渗血情况及子宫收缩情况。②血糖监控:手术当天每2小时测血糖一次,平稳后每天监测五点血糖,遵医嘱准确配制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使血糖维持在5.6-6.0mmol/L,一般术后24小时胰岛素用量为原剂量的1/2。应用胰岛素期间严密观察有无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防止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③剖宫产术恢复期,我们主张总热量稍高,1日4餐,因蛋白质的营养与剖宫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每餐必供给鸡蛋等,其余由脂肪、碳水化合物供给,食谱恢复到产前状态。

1.4.3产褥期护理 产后由于胎盘娩出,胎盘分泌的雌性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激素的迅速下降,故产后24小时内胰岛素的需要量约为原用量的一半,加之产后失血,体液丢失,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在产后24小时内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记录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等低血糖的表现。

1.4.4预防感染糖尿病孕妇血糖高,白细胞吞噬能力受抑制,抗感染能力降低,而血糖、尿糖浓度高,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以发生各种感染,如泌尿生殖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尤其是霉菌性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及杀菌作用明显降低,加之尿中多糖,产程中反复的阴道操作,术后保留尿管,使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易患生殖系感染,伤口和口腔,皮肤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产后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术后尿管保留不超过24小时,嘱患者多饮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坚持早晚选用软毛牙刷刷牙,餐后用口洁濑口,每日用0.5%碘伏液抹洗外阴2次,并指导产妇随时更换会阴垫以保持外阴的清洁。并教会产妇正确观察恶露的量及排出物的性状,必要时保留会阴垫检查。如有恶露量多伴臭味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指导产妇保健知识,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并密切观察产妇的体温变化[7,8]。

1.5新生儿护理由于母亲血糖高会给新生儿造成严重影响,从医学的角度,主要表现有[5,6]:巨大胎儿、先天畸形、胎儿宫内营养不良、新生儿低血糖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因此对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主要采取的护理措施有:①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抵抗力低,均应按早产儿护理,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4-27℃防止体温过低增加新生儿耗氧量。所以24小时要严密监测血糖、血钙、血镁,注意有无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症、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发生。生后24小时内每4小时记录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观察新生儿面色,吸吮能力和肌张力。

②孕妇高血糖直接导致胎儿高血糖,引起胎儿高胰岛素症,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中断糖的供给易发生低血糖。为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对脑细胞的损害,生后2-4小时常测血糖,生后2小时开始常规口服10%葡萄糖水每次10-30ml,以后每2-3小时服一次,连续24小时,使新生儿24小时血糖水平达2.7mmol/L,及时静脉补液。生后第二天口服葡萄糖水量逐渐减少,至第三天停止,同时每日监测血糖尿1-2次,连续2天;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发育不理想,因而不能及时排除胆红素,黄疸会非常明显,并逐渐加重,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每日皮测胆红素1次。

1.6出院指导

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帮助其制定自我护理计划及支持系统提供帮助的计划。指导产妇随诊。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在以后发生显性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产后42天应进行葡萄糖耐量的检查。如结果阳性,建议由内分泌科治疗,正常者需每年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

2总结

通过对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体育锻炼指导。并指导其正确使用胰岛素。并在孕期、分娩过程及产褥期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变化。及时发现产妇低血糖表现。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褥期自我保健。对新生儿按早产儿护理。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及围生期死亡。新生儿无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和遗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缺乏运动有关,对胎儿的发育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均有巨大的影响。文献报道[10],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是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10倍,畸胎发生率是非妊娠期糖尿病的4-10倍,围产期死亡率为4%-10%。糖尿病孕妇的受孕率低,流产率高,妊娠期合并症发生率高。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糖尿病的影响有所不同。早孕期孕妇血糖高,可使胎儿畸形率增加,自然流产也增加;中晚期高血糖,可能通过胎盘引起胎儿高血糖,相继发生胎儿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胎儿过度增长,呈现巨大儿增多。这些胎儿出生后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妊娠晚期胎儿宫内缺氧增加,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

本研究对10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严格护理和观察,总结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与烦躁心理,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预防低血糖和感染的发生,坚持监测血糖,使孕妇愉快的度过孕期,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保证了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韦有吉,沈铿.妇产科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3-135.

[2]熊礼会,雷琼.陈供祥.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50-351.

[3]何国平,喻坚.实用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136.

[4]郑怀美.妇产科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55-157.

[5]周晶,王专.现代糖尿病诊治与预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8-175.

[6]胡宇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08,29(7):890.

[7]黄秀美.妊娠期糖尿病的心理及护理[J].福建医学杂志社,2007,29(6):166.

[8]郭凤娥.妊娠期糖尿病早期护理干预[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196.

第7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病;音乐疗法;护理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用音乐调治身心是我国传统的怡情养性及养生之法,西方一些国家也将其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医院、老年疗养院及儿童特殊教育部门。目前,美国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国家注册医师有4 000 人,欧洲有数千人,日本20 世纪80~90 年代从美国学成归国创业的有50 多人[1]。

20 世纪80 年代后,我国医疗工作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医特点,创造了音乐电流疗法、音乐松静功等,许多医疗机构也相继完成了音乐治疗系统的安装使用。我国第一家独立的音乐治疗所于1997 年底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办[1] 。日本心脏血压研究所对47 例进入ICU 室3~5 d 后出现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患者实施音乐疗法,结果提示音乐疗法可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起到缓和交感神经,促进感情、情绪镇静,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及预防ICU 综合征的作用[2]。英国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监护室中17 例躁动的插管早产儿利用录音带播放及模拟子宫内声音和女性歌声,观察音乐疗法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早产儿活动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压力和氧饱和度在播放期间有明显改善,提示音乐环境能改善氧供,增进大脑发育;音乐有益于产前准备和分娩,能帮助产妇放松情绪,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及焦虑[3]。谭孝厚等研究音乐松静疗法对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并用经颅多普勒观察音乐松静疗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以及音乐松静疗法对脑动脉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两种疗法对比的临床研究等一系列工作[4]。综上所述,音乐疗法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根据研究显示,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速度减慢,使人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无病,还必须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的病因占据了重要地位,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协调老人生理活动,消除精神紧张,减轻烦躁不安的情绪,从而使血压下降、心脏供血改善、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因此,音乐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音乐欣赏疗法,观察其血压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音乐欣赏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及价值,为寻找人群高血压防治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水平拓宽思路。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1.2.1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效果。

1.2.2 目标

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音乐疗法,对降压药物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音乐疗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和康复的手段。

1.3 关键词及定义

1.3.1 高血压病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 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 千帕(160 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 千帕(95 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

1.3.2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主要有两种,主动性音乐治疗和被动性音乐治疗。音乐欣赏疗法,即被动性音乐治疗的方法,让患者在感受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因素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而达到治疗作用,它也是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用于精神病和心身疾病的治疗。

1.4 文献回顾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是其他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全国约有一亿高血压病人中绝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在60 岁以上老年人中约占四分之一患有高血压。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成为中西医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①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②老年人高血压易受变动的影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应慎用能引起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1 受体阻滞剂、速尿等。③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④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⑤老年人β 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 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⑥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⑦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⑧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目前,有关高压病病人的康复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运动和饮食3 方面。对于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日本和我国医学专家[5]认为,药物治疗只能暂时降低血压而对高血压病本身没有益处,并且会产生副反应,认为只有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将非药物疗法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尤其是音乐疗法已认为是高血压病康复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

音乐不仅能够表达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陶冶人们的情趣,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从而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音乐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精神,使人兴奋、激动;而旋律优美的乐曲,则能使人情绪安静、轻松愉快。音乐是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于人体的生理功能的,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继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他器官的活动。由于音响有它自己的振动频率、节奏和强度,如果在传人人体之后,与机体内相应的振动频和生理节奏相配合,就能引起极大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为共鸣反应。它能激发人体内所储存的潜能[7.8]。音乐的音响还能直接影响到对调节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9]。因此,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谐调等不同,就可表现出降压、镇静、镇痛作用和情绪调节作用等不同的效果。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而且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0]。高血压属心身性疾病,长期的精神紧张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音乐调节心身紧张的效果十分明显。音乐欣赏疗法是指通过欣赏音乐来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心身疾病的治疗康复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在南开区沱江站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选择出所有无严重合并症的I、Ⅱ 期老年(≥60 岁)高血压病患者,以性别、年龄、血压值、病程为配对条件选取20 对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1:1。然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

2.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患者接受音乐欣赏法治疗,每次30 分钟,每天1 次,30 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每日静卧30 分钟,不听音乐,每天1 次,30 次为一疗程。

2.2.1 基础治疗方法

①饮食调理:减少高脂肪高盐饮食,戒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控制不良情绪。

③增强家庭社会的支持:鼓励病人参加文化娱乐或社交活动(每周不少于3 次)。

④纠正病人认知、应对方式,讲授高血压病知识,讲解情绪、精神、环境、家庭因素等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强调心情开朗、情绪稳定等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学习正确应对不良生活事件的方式及改善负性情绪反应的知识和技巧。

2.2.2 干预方法

家居化的音乐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25 ℃左右),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开始前,向患者介绍音乐治疗的目的及方法,治疗前让病人排空大小便并取舒适的,休息5 min,然后轻轻闭上双眼,身体尽量放松,听放松性音乐30 min,再慢慢睁开双眼,完成一次治疗。听音乐的过程中限制灯光、声音、探访者、电话等,以助于取得最佳效果。音乐选择:让病人自己选择所喜欢的音乐或选择若干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小夜曲、民乐及模拟大自然中的鸟鸣虫叫声等[11]。但各型高血压患者不要听高亢激烈的兴奋性乐曲。对于高血压病人,乐曲也可以进行辨证的选择。① 肝气郁积型[12]:应听明快、兴奋的轻音乐。例如:《花好月圆》《喜洋洋》《鲜花调》《雨打芭蕉》《满庭芳》等民乐。②肝火上亢型:应听轻松、和缓的轻音乐。

例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海顿的《小夜曲》,以及我国民族乐曲《渔舟唱晚》《平湖秋月》《汉宫秋月》等。③ 肝肾阴虚型:可选择《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流水》《醇渔晚唱》《牧歌》《姑苏行》等能醒脑定眩、振奋精神、补益降压的乐曲。④ 阴阳两虚型:可选择《百鸟朝凤》《空山鸟语》《鹧鸪飞》《昕松》《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可调节神经、双补阴阳的古乐[13]。

2.2.3 资料收集

定人(由专人负责40 例病人数据资料的收集) 、定位(平卧位,左臂)、定血压计、定时(1 个疗程30 d,每人每天定时进行)。

2.2.4 评价方法

观察组每天听音乐前后各测量心率、血压1次;对照组每天静卧前后各测量心率、血压1 次。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来判定疗效。

2.2.5 统计学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计量资料用t 检验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血压值和心率

3.2 临床症状

经一疗程的音乐治疗后,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示音乐疗法可能早期对头痛、头晕、失眠、焦虑等症状的改善更有效。结果见表2。

4 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心身疾病,在其发病因素中,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的病因占据了重要地位,如长期的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等[14]。由于老年期多病共存,各脏器功能减退,难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加上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换,易产生自卑、失落、孤寂等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常导致高血压病的病情加重。积极探讨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属当务之急。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人,音乐疗法具有实用价值,它在一定时期内能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无副作用。减少药物的用量和药物的毒副反应,节约药品,降低医疗开支,为一种治疗、康复的好手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有效控制血压,但降压、减慢心率效果两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

5 结论与建议

本市南开区沱江社区卫生服务站已有高血压病患者600 人,且仍保持不断升高的趋势,因此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音乐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副作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且方便易行,便于老年患者在家中治疗,对于I、Ⅱ期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和康复的手段在社区推广,但同时有文献报道,短期音乐治疗引起的降压作用只是暂时的,如能坚持音乐治疗3~9 个月,其降压作用能在停止训练1 年后仍维持[16],所以推广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时,应强调长期性和持续性,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因此,音乐疗法在国内还需要多加宣传和教育,使高血压病病人认识到音乐疗法的作用和好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如何使音乐疗法科学地应用于临床,使之成为可推广应用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手段,如何能快速地引导病人进入音乐意境,使之放松,更好的降低血压。因此笔者建议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刚.音乐治疗尴尬中独行[N].羊城晚报,2000,3:17.

[2] 郭凤琳.ICU 综合征与音乐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3] 程薇.新生儿护理中音乐疗法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3):129.

[4] 谭孝厚,杨放如,庄汉平,等.音乐松静疗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1):45.

[5] 熊卫平.浅谈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701-702.

[6] 陈茜,王大钊.整体护理中广泛应用音乐疗法[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6,6(11):47.

[7] 陈洁.音乐疗法治疗精神病人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探讨[J].甘肃医药,1994,13:280.

[8] 齐彦春.音乐疗法的相关问题及其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3B):473-474.

[9] 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23-225.

[10] 周学富. 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探讨[J].江苏卫生保健,2003,4(5):222-223.

[11] 范臻,蒋雪妹,王一尘.音乐疗法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4A):605-606.

[12] 许怀松,王树金.老年高血压音乐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8(2):128.

[13] 谢英彪. 高血压的自然疗法[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47-448.

[14] 张明艳,黄晓红,杨鸿宴.应用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6):345.

第8篇:早产儿主要的护理问题范文

闹闹一生下来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日里,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带他。因而,闹闹的一切都由爷爷奶奶照顾,吃喝拉撒玩,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闹闹是个早产儿,出生后一直体弱多病,不仅厌食还特挑食。为了让他多吃饭,爷爷奶奶没少动脑筋想办法,每天变着法儿地给他做好吃的。而且,随便什么时候,闹闹只要想吃什么,哪怕是晚上已经睡到了床上,爷爷也是二话不说,赶紧起床做好或是去买。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现在闹闹4岁了,胃口好了,身体也棒了。

自打闹闹出生开始,爷爷奶奶对这个宝贝孙子就爱得含在嘴里都怕化了。两位老人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围着闹闹转,他要什么给什么,任何事情也都由着他的性子来。闹闹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然坏习惯也不少,淘气得更是不着边际。比如闹闹天天都要去巷口的小超市,买这买那,不管有用没用,不买就耍赖,一屁股坐在地上打滚哭闹,爷爷奶奶心一软就只有掏钱了。还有往米桶里倒水、往沙发上洒尿、抽屉里东西翻腾一地、玩具摔得七零八落等等,对这些坏习惯,爷爷奶奶却听之任之,从来都舍不得骂一句、打一下,最多不痛不痒地说一声:“闹闹啊,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反正老两口有的是时间和耐心,也乐意跟在孙子的屁股后面,为他收拾残局。

渐渐地,闹闹的爸爸妈妈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可是,每当他们对闹闹进行批评教育时,奶奶就立刻跑过来阻止:“你们干什么呢,别吓着孩子,闹闹还小呢,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或者说:“你也是我们带大的,你小时候也淘气着呢,现在不是好得很吗?”在老人面前没有道理可说,再说就要不愉快了,而且孩子是老人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花了不少心血。为了不让两位老人家生气,闹闹的爸爸妈妈只得等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教训一下孩子。但是,闹闹鬼精鬼精的,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只要爸爸妈妈在家时,他就比较听话。

现在,闹闹在幼儿园的孩子中自理能力最差,吃饭、穿衣总是落在后面,“搞破坏”他却总是冲在前面,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而且,闹闹非常蛮横霸道,自己喜欢的东西,谁也不能碰;看上了别人的东西,别人不肯给他玩,他马上就会动手抢。所以,小朋友们都不太喜欢和他玩,闹闹也不喜欢上幼儿园。每次走到幼儿园门口,他总是又哭又闹,死搂着爷爷的脖子不放手,有时爷爷心一软,就又抱闹闹回家去了。

于是,闹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不上幼儿园。闹闹的爸爸妈妈说,不上幼儿园可不行。爷爷却说:“不就是去那儿学几首儿歌、数几个数吗?在家一样教,又不是正式上学,我看少去几次也没什么大不了。”或者,爷爷奶奶用闹闹最喜欢吃的“肯德基”作为诱饵:只要坚持上两天幼儿园,就去吃一次肯德基。由于这个方法很灵验,所以爷爷奶奶陪孙子去肯德基自然也是乐此不疲。

专家点评

孩子成长期间,尤其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每一天都是关键期。而在关键期应注重孩子品质的培养,因为错过关键期后,生活中的小毛病就会形成坏习惯,甚至是品质上的欠缺。

批判隔代教育方式的呼声从未停止过。在多项隔代教育的研究结果中都表明: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研究结论主要认为:隔代教育出来的孩子普遍生活能力差、心理安全感低、社交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孩子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他们任性、散漫,缺乏集体荣誉感、自控能力差。闹闹也不例外,由于爷爷奶奶的庞爱,他在生活自理方面非常欠缺,人际关系紧张。这些弱点无疑成为孩子融入集体生活和适应社会的极大障碍。

不可否认,闹闹的爷爷和奶奶对孩子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对孩子身体和生活细心照顾,对孩子情感给予理解和接纳,同时,还能减轻年轻父母的养育负担。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老人对孙子隔代亲的心理和行为使得孩子的情感得到极大满足,这种亲情是年轻父母所不能替代的,并且能让孩子更确定他的自身价值。

那么,老人隔辈亲又是什么心理呢?显而易见的是,孙辈是老人自己的骨血,没法不亲;再有,老人年轻时工作忙,没有很多时间与儿女共处,从而留下许多遗憾,于是他们想在孙子身上去弥补从前的缺憾;还有,老年人退休后时间很宽裕,为孩子付出多一些,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感;此外,孩子充满活力,嘴也甜,而且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陪伴老人,能填补他们晚年的孤独和寂寞。如此说来,隔辈亲使祖孙各自的心理需求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然而,老年人带孩子的代价却也是巨大的。老年人通常都已到了退休赋闲的年龄,社会竞争压力降低,生存危机意识减弱,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教育方法也相对简单。而教育孩子,其实是一个需要付出巨大精力的工作,老年人通常已经无法像年轻父母那样充满活力,在学习、活动、习惯养成,以及心理方面都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如此多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许多重要品质的培养在老人对孩子的千依百顺中,被两代父母忽略了。更重要的是,当孩子重新与父母相处时,他们之间情感和默契的断裂很难弥补,因为孩子难以在长时间与父母隔离后认同父母,而年轻父母人到中年后社会竞争压力更大,情绪非常容易紧张,因此更易把沟通障碍的账算在孩子身上。这就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业和工作中,缺乏指导和安全感;在面临挑战和遇到挫折时感到力不从心;在出现失恋等重大人生转折关口无法承受,甚至会精神崩溃。

专家建议

年轻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不应是借口。你既然生了孩子,就要善待孩子、教育孩子,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现代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已经不是只要有一个好身体,不出安全问题就可以了,而是要求优生优育。孩子需要父母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需要在成长的关键期里不断受到相关刺激;孩子应该受到更有能力的人的热切关注,他们要通过这种关注知道自己的存在意义,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愿意自己懂规则,有好朋友,生活会自理,学习能力强,能够控制情绪,他们不要自己出现各种各样大人接受不了的行为问题。他们这些成长的愿望和需要是老年人很难给予的。

因此我建议年轻的父母,至少在孩子12岁之前,要有一个人做出些牺牲,用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否则,等到孩子长大出现问题时,父母再感到焦虑和痛苦也弥补不了孩子关键期发展的损失。正如不能误农时一样,错过了耕种季节,收成是无法保证的。

实例二

小琪的爸爸妈妈都是地质勘探员,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在野外工作。因此,小琪没满周岁,就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小琪的外公外婆都是退休教师,外公退休后仍被学校返聘,于是,外婆就在家全心全意抚养和教育小琪。

外婆一生教书育人,自然特别注重言传身教。所以,她虽然已经退休了,但还是一直坚持有规律地读书学习,这对小琪的影响很大。在小琪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模仿外婆看书的样子,有时还能一个人坐在那里,自己翻看图画书。

在小琪咿呀学语时,外婆就开始给她讲故事。小琪特别喜欢听故事,只要外婆给她讲故事,她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所以,外婆每天都要给小琪讲好几个故事。并且,不只是单纯地讲,而是每讲完一个故事,还会问小琪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她思考作答。到了小琪两岁半时,外婆又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小琪学讲故事。刚开始,小琪讲的故事丢三落四,可外婆从不批评她,反而经常拉着外公一起坐下来,认真地听小琪讲,还经常录在磁带里,放给小琪自己听,或寄给小琪的爸爸妈妈听。后来,小琪讲故事越讲越好,每天都要在家表演一番,给外公外婆的生活带来不少乐趣。

在小琪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外婆也进行了一些早期培训。从小琪两岁半起,外婆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早晨起床自己拿牙刷,挤牙膏,用杯子接水,自己刷牙;自己拿小脸盆接水,用小毛巾洗脸。小琪三四岁时,外婆又教她吃饭前要把碗筷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从幼儿园回到家里自己换上拖鞋;每天自己穿衣服。外婆真不愧是个老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很有一套,特别懂得鼓励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第一天教不会,第二天再教,仍不会第三天再教......从不责骂孩子。所以,外婆让小琪学什么,小琪都愿意学。

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小琪模仿着外婆的一言一行,因此,她的生活习惯也和外婆一样。平时喜欢安静地呆在家里看书读报,不喜欢出门活动,很少与外界接触,电视、碟片、书籍还有外公外婆就是她的玩伴。而且,外婆还常告诫小琪,外面比较危险,路上汽车很多,出门千万小心;外面骗子也比较多,有许多专门拐卖小孩的坏人,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讲话等。所以,小琪从不单独走出家门,也极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在外公外婆的眼里,小琪是一个聪明懂事、文静可人的“乖乖女”。

上幼儿园期间,小琪明显比同龄小朋友要懂事、乖巧,学什么都认真用心,做什么都完全听老师的。每当听到外人夸奖小琪“人见人爱”时,外婆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可是她辛勤调教的成果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琪上了小学,她的主要精力就放到学习上了。因为外婆认为,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小琪真是争气,一个学期下来,各科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可是,细心的老师发现,在学校里,小琪虽然成绩优异,但性格比较孤僻,不爱讲话;胆子也很小,就是在课堂上也从不主动举手发言;没有要好的同学,总是独来独往。

专家点评

小琪相对于闹闹来说较为幸运,有一个懂得教育的外婆含辛茹苦地在培养她――学到了很多知识,自理能力也不错,人际交往没有冲突。但仔细分析,却不难看出其中的问题:老年人相对更愿意过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而成长中的孩子却充满生机,他们每天都在发育,需要更多的身体活动和交往活动来刺激成长,从而使他们日渐成熟。

如果孩子和年轻父母在一起,就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小琪的身体活动需要和交往活动需要,无疑被外婆忽略了,外婆用自己对社会的体验,妨碍了让小琪自己去体验社会。再加上小琪本身就是一个气质类型较为稳定、动力较弱的女孩子,因此,造成她交往不主动,发言不主动,较为孤僻,胆子比较小,这对她适应社会会有影响。

专家建议

即使是由年轻父母来教育小琪,父母也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反复实践和领悟,并经常请教专家和老师。专家和老师的点拨,对于家庭教育的实践和思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父母之声

1:娇娇妈妈(湖南)

我和我先生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说实话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教养孩子。所以,在有了孩子以后,我们就把婆婆接来同住了。婆婆带孩子非常耐心细致,但是,婆婆的育儿观念很落后,比如小时候给娇娇喂饭时,喜欢把饭菜放在口中嚼过以后再喂给孩子,我觉得这样做很不卫生。虽然我提醒了很多次,婆婆却总也改不掉这个坏习惯。不过不管怎样,婆婆能来为我们带孩子,已经帮了我很大的忙了,尽管心里总是有些担心孩子,但是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

2:欢欢爸爸(天津)

我老婆生完欢欢以后,我们有两年多的时间住在岳父母家。隔代亲嘛,岳父岳母对欢欢溺爱至极,养得格外小心翼翼。比如欢欢七八个月时,非常喜欢爬,我特别鼓励,因为我看到书上说这能促进孩子运动神经的发育,可是,岳母怕她磕着碰着,宁可整天抱着她、用小车推着她,就是不让欢欢爬,搞得孩子将近两岁时才学会了走路。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因为怕与老人发生冲突,所以尽可能按照老人的意愿去养育孩子,可结果是我和老婆都没有了教育孩子的权利。后来想想,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最终我和老婆决定,再辛苦也是自己带比较好,于是我们就和岳父母分开住了。

3:小宇妈妈(上海)

我和丈夫都属于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无奈之下,儿子小宇从2岁开始寄养在公婆家。公公退休前是远洋轮船上的大副,性情豪爽大气,人生经历也很丰富,最主要是他特别乐意接受新鲜事物与观念。在我把孩子交给公婆带之前,我特意为他们订阅了两份科学育儿方面的杂志,还让他们参加了隔代家长的培训班。说真的,现在公公婆婆教育孩子的观念比我还要新呢,比如他们每天带小宇到户外玩耍时,经常故意不紧靠着孩子身边站着,目的是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找小朋友玩,而且让他尽情地玩,每次都要玩到全身出汗才回家,这样既增强了体质又锻炼了胆量。生活中,他们对小宇也不存在溺爱的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放心和满意。

专家简介

鲁杰,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硕士毕业。现于北京工业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参与研究的课题涉及行为问题、创造力培养、智力测评及家教现状调查等方面;创作和翻译早教及儿童心理文章、书籍百万字以上。近年来,在国内幼儿园和学校为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百余场,接待家长咨询几千人次;曾多次出席“CCTV-7东方儿童名家咨询”;是新浪网亲子中心以及中国儿童思维网等多个大型网站的育儿专家。

点击链接

隔代家长的10个资格标准

有心理专家总结了10个条件,作为担当“隔代家长”的“资格标准”,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儿。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人格偏差。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没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4.了解儿童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颇,对孩子有耐心。

6.喜欢户外活动,能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8.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