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应用电子技术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用电子技术培训

第1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目前,汽车信息电子技术化已经被公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信息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信息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的有效手段。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8年,平均每辆车上信息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40%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53个甚至更多,电子产品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信息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中来。

汽车信息电子产品可为两大类:①汽车信息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动力总成控制、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舒适和防盗系统;②车载汽车信息电子装置,包括汽车信息系统(车载电脑)、导航系统、汽车视听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车载网络等。具体汽车电子各分系统的构成如下示意图。

由于汽车上的电子电器装置数量的急剧增多,为了减少连接导线的数量和重量,网络、总线技术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讯线路将各种汽车电子装置连接成为一个网络,通过数据总线发送和接收信息。电子装置除了独立完成各自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为其它控制装置提供数据服务。由于使用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设计思路,简化了布线,减少了电气节点的数量和导线的用量,使装配工作更为简化,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送的可靠性。通过数据总线可以访问任何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读取故障码对其进行故障诊断,使整车维修工作变得更为简单。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电子技术尤其是总线结构的发展。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方向向集中综合控制发展: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和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集成为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PCM);将制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综合在一起进行制动控制;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架、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通过总线进行连接。控制器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子系统进行协调,将车辆行驶性能控制到最佳水平,形成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UCC)。

由以上事实分析可知,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已经大量使用,作为新时代的汽修技术人员,必须掌握新兴的信息电子技术才能在未来的汽车维修领域发挥更大力量。

2对汽修技工进行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汽修技术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不同车型故障不同;同一车型不同时期的故障不同;同一故障在不同的路面上的反映不同。要诊断和排除故障,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汽车的设计,制造是经过很多专家共同研究试制改进到定型制造出厂的,是集体指挥的结晶;而维修时则是一个人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行为。加上维修单位,没有比较先进的检测设备,要在简陋的环境下解决复杂的疑难问题,这就要求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技术相当过硬。针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情况,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新兴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就成为提高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现在就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例,进行信息电子技术培训方案可行性的讨论。

首先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为主的高科技术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多。电控汽车是汽车的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因此,汽修技工必须要掌握电子计算机使用技术,会用电子计算机查找维修资料、检测故障代码、寻找故障排除的手段、网上技术咨询和网上修车等。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新兴信息技术培训。因此信息技术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尤其是结合修车查找资料等网上作业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这样迅速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实际维修效果。比如下载某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相关程序。可见,对汽修技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其次要掌握好较为全面的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都依赖于电子技术培训。

ECU是英文单词组合缩写,意为“电子控制单元”,简要的说就是车载电脑。现在很多轿车发动机大都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其中有一个形似方盒子的控制元件就叫“ECU”,简单地说,ECU由微机和电路组成。而微机就是在一块集成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所以ECU就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发动机管理系统就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把各种检测器或者传感器采集来的各种信号(比如进气量,项位角等)进行相应的模拟/数字技术处理通过总线传送到单片机(或ECU)里,然后在经过相应的程序控制与数据处理,从而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指定执行机构进行相应的操作(加大节气门开度)。

现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发动机上应用ECU,在其它许多设备上都可发现ECU的踪影。例如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4轮驱动模式转换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调节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以及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置有各自的ECU模块对其进行控制。运用修车的现场实例加以指导与讲解,经过事实检验,学习效果相当好。

再次要具有对故障的综合诊断与排除的能力。汽车电控技术设计人员,在进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同时,增加了故障自诊断功能模块。它能够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不断监测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情况,如有异常,根据特定的算法判断出具体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下来,同时起动相应故障运行模块功能,使有故障的汽车能够被驾驶到修理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可以利用汽车故障自诊断功能调出故障码,快速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因此,从安全性和维修便利的角度来看,汽车电控系统都应配备故障自诊断功能。

依据故障自诊断功能配合相应的解码器,方便的查找出故障的原因所在而不在单单依赖原始经验积累。因此,信息电子技术培训可以大大提高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经由邯郸北方汽车维修总校教具模型开发部提供自主研发的BF8系列智能电控汽车模型40套(涵盖欧、美、日各大主流车系),又有完好的汽车整车30余台供学生实践所用,学员的综合诊断与排除能力大大提高。

3追踪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

以汽车安全系统电子技术改进汽车安全性能的发展为例,看看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据StrategyAnalytics公司的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汽车安全系统是汽车电子领域增长最强劲的需求之一,年平均增幅达到25%以上。杜邦汽车最新调查表明,大部分用户认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汽车的安全性,它比汽车性能、车载娱乐和燃油效率都更重要,安全气囊和ABS有望成为标准配置。Visteon的研究也表明:安全性是汽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Renesas对中档轿车的研究揭示:国外1996年就将安全气囊作为标准配置,从2002年起国际上已经将两个乘客测知座椅、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与安全气囊一起作为标准配置,到2006年预紧式安全带和传感器系统将增加到4个,传感器系统更是大幅度增加以提高冲撞检测能力并提高乘车的稳定性,从而有可能构成统一的安全气囊网络。

由此可见,以信息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已经甚至更快的步伐在改变着传统的汽车行业,已经大大提升了汽车的各个方面的性能。

综合以上分析,信息电子技术目前已经在汽车领域大面积推广使用,未来会发展更快,针对汽车维修人员技术含量不高的现实,汽修专业应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以追踪高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为了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为了更好的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整体实力,为了实现更好的个人理想,努力实现顾客、企业、人员的三赢局面都依赖于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因此汽修专业应加强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

参考资料:

[1]天津大学.姚春德.何邦全.《车用发动机气门间隙的确定与调整》.《岩土工程》.2004.6.

[2]杨信.主编.陈鸣雷.主审《汽车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第2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一个专业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向不准确,将无法科学地制定本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也无法高效地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苏州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的指导下,通过走访企业、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对苏州市电子类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确定了本专业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电子产品组装调试维修、PCB板的焊接与维修、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电子产品品质保证和电子产品销售采购技术支持,职业核心能力是电子产品组装调试维修能力、PCB板的焊接与维修能力、电子产品辅助设计能力、电子产品品质保证能力和电子产品营销技术支持能力。通过岗位任务的分析,制订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电子电路设计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电子产品销售与采购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其可胜任电子生产企业中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维修、管理、销售、采购、技术服务等岗位要求。形成“行会协同指导,校企共同育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

二、实施教师“三化”工程,打造高素质“双师”教学团队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师德建设为引领,将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聘任企业专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展国际化视野,让骨干教师参加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培训,参与专业建设,承担课程改革建设,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竞赛、技术培训,主持教科研课题。要定期安排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流动的水,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水。本专业通过提升教师学历,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产品开发和科技攻关,共同申报科研课题,为企业开发产品、解决技术难题等,使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三、搞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通过市场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和次岗及迁移岗位。[2]按照项目化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编写具有职业特色的项目化教材。多课程重新整合,实施课证融合。将考证内容穿插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既节约了考证时间,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进一步完善了“能力核心、项目构架”的课程体系。如将“模拟电路技术”、“数字电路技术”与“电子元器件检验”相结合;“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与“音视频设备检验员”、“无线电调试中级工”相结合。为了全面评价学生,摒弃一卷制的考核方法,构建多元评价机制,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评价标准,使课程尤其是基本技能训练类课程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吻合。

四、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建设实践教学环境

以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重新设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学生校内学习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流程的一致性。[3]实验、实训室建设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模块化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校外实训基地,形成多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切实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企业先进设备、技术专家和企业文化等资源,在生产现场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电子产品品质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生产过程实时传送到课堂,通过企业工程师直接开展专业教学,真正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5S”规范、认真负责、效率观念、静电防护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五、将综合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

第3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证融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勾荣(1977-),女,陕西西安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姜春艳(1974-),女,辽宁大石桥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1年高职教育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1-QN-05)、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12SEW-Z-0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43-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宜过深过多。职业资格标准是岗位能力的体现,“课证通融”就是要在分析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进行设计,将职业资格标准的考核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一一对接,将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进行教学。[1,2]

一、“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条件

“课证融通”是将职业资格标准中规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的,因此,在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时,需要明确课程对应的岗位要求及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或技术等级。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技术应用课程——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对应的专业核心工作岗位是调试岗位。[3]根据调试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可对应进行“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职业资格标准是电子行业特有工种无线电调试工。无线电调试工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几个等级,与课程对接的是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课程结束,学生通过考核,可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学团队应具备“双师”素质及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可通过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相关设备技术培训、下企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指导水平。由于行业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的相对滞后,在进行“课程融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及时调整与更新。

二、“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

进行“课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在分析职业技能要求与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分别从课程标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点、岗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证融通”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知识对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体系等。

1.课证基础知识的对接

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4]对理论基础知识有明确的要求。具体包括机械、电气识图、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基础、电工基础、模拟电路基础、脉冲数字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无线电测量基础、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电子设备基础、安全用电基础知识等理论知识。

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及应用、射频技术及应用等。在前导课程的基础上,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因此,结合前导课程的知识,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和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知识理论部分是完全可以对接的。

2.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无线电调试工(高级)的国家标准[4]规定,调试产品包括功能单元、整机、复杂整机及大型设备。通常,功能单元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电子产品,可以根据电气要求和结构而实现简单功能或复杂功能。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采取项目制教学,并根据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功能单元作为调试载体,设计了四个项目,如表1所示。

3.实践操作技能训练

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在实践操作技能鉴定中,对调试人员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也有明确的要求。调试人员的调试过程通常分为三大步骤:步骤一是调试前的准备工作,要求调试人员要准备好调试工艺文件,并设置好调试的工艺环境;步骤二是从安装质量检查和连线及焊接质量两方面,复检电子产品的装接质量;步骤三是调试部分,包含产品安全检查、产品的功能调试、指标调试及调试结果记录与处理。[4]

因此,在课程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调试流程和步骤,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完成电子产品的调试任务。同时,从熟悉电路原理图、正确使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完成调试与测量的内容、正确记录测试数据、正确完整记录波形图、完成时间、熟练程度、安全无事故等几个主要方面,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4.考核评价体系

每个教学项目完成后,学生都要提交实验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并完成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课程最终的成绩评定考核,采用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鉴定的考试成绩(30%)和平时的项目操作过程考核成绩(70%)相结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表2所示。

三、“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与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相关课程教师团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邀请行业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课程主讲教师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等多种方式,课程教学团队在研究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反复推敲论证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进行了有效的“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4月,课程主讲教师中三人经过培训考核,获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无线电调试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2009年11月以来,通过“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施,课程教学团队先后组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415人,参加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无线电调试工(高级)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证书获取率在96%以上,学生反映良好。

四、结语

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课程的“课证融通”教学实践表明,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标准衔接起来,加强和规范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突出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随着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更新,还要不断地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补充。

参考文献:

[1]陈红秋,石泉彬,蒋风昌.“工学结合、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2,(3):59-60.

[2]胡海.论提高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石——课证融通[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2,(3):185-186.

第4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IT;专业设置;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技术是科技含量高、应用面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学科。由于它广泛渗入社会各个领域,现已成为各工科院校的主干专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技术手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生产技术管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高新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这样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了解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明确应用电子技术类专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深化专业内涵,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类人才。为此我们利用暑假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就调查情况及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设置谈一些设想。

一、职业岗位

我们调查了苏南、苏北等多家单位,其中包含三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就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内涵、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成长途径、生产一线的电子类技术人才的素质、规格及现状进行了调研。由调查可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业岗位主要有:

1.从事生产一线工艺实施(含设备操作、简单维护)。

2.从事设备、仪器仪表维护修理及仪表校验。

3.从事产品质量检验的。

4.从事营销及售后技术服务的。

5.从事产品开发、技术革新、辅助技术开发。

6.其他(含行政管理工作、非电类专业的个体经营、服务性行业的从业人员等)。

二、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1.岗位分析

根据调查材料的汇总与分析,高职电气类人才的岗位(群)有:

电子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维修

电子产品生产现场的工艺实施、仪器仪表的配置、检测、调试与维修

电子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

电子设备的技术改造、技术管理、产品辅助开发

2.培养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要求,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子设备生产的工艺实施、设备运行和维护、技术改造、电子产品营销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电子技术人才,突出以能力为主线是本专业的特点。

3.能力分析

具有电气电子技术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和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具有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辅助设计、管理及控制方面的能力

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方面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大学三级)

具有电气电子产品生产一线的工艺实施和技术管理能力

具有操作、维修、安装、调试及改造电子设备的能力

具有电子产品的部件开发、设计,成熟技术的应用、推广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电子产品的营销能力

三、调查分析

1.用人单位共识

通过与毕业生座谈和与用人单位负责人的交流,他们对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自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等方面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达成了一些共识。

(1)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加强基础理论。调查中有些学生说是:“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创造性、自信心,思维不够开阔、社交能力较差,以及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一句话就是缺少综合能力”。电子知识更新很快,要跟上时代,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近80%正在或已通过一轮自学考试,获得了高一级甚至高两级的文凭。也有一部分人为了提高技术,参加一些技术培训。从一些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几乎都是通过自学来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的。有人说“学电的人很辛苦,永远是学生,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这可以说说中了要害。要继续学习就需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基础知识,调查中几乎100%的学生认为,电路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是所学的众多课程中最有用的,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呼唤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素质教育应放在首位。

(2)扩大专业内涵,明确专业方向,拓宽就业渠道。以前的电专业毕业生主要是瞄准电子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由于近年来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其设备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要求操作、维护人员,生产、销售人员的素质、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岗位也逐年增加。这些岗位对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这样在新的形势下,在实施教学突出以能力为主线,这就是专业的方向,使毕业生有较强的上岗或转岗的适应性,提高专业覆盖面,拓宽就业渠道。

(3)提高专业的技术含量,办出特色。现在的电气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完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从使用的角度要求操作方便、简单、可靠。所以在明确专业方向的同时,提高专业的技术含量,加强成熟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产品的二次开发,办出专业特色。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动手能力。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能培养不出来的,必须经过反复的从理论到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才能有所复合。同样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反复的操作训练,在理论指导下既动手又动脑地反复实践,才能有所提高,增加真刀真枪的训练,才能缩短生产岗位的磨合期。同时我们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一些参观,校际、校企之间的交流,多方面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如假期打工、社会调查等)。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建立教学过程能力控制点,如电子整机装配、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真正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

2.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

根据电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开设和设备的投入应以能力为主线,计算机、外语为工具,电路、电子技术、射频技术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支撑,以专业教材建设为突破口,是专业的发展方向。

实训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实训:电工电子;建设专业实训。

教材建设:加快适应高职教材的改革,基本点是重应用、重实训。

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的特色主要是教师的特色。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能力和产品的二次开发能力,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中去,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结合生产实际,使我们的教师走出校门,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建惠.探究高校研究性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9(3).

[2]商杰;无锡电信IPTV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3]《IT环境的安全复杂性》调研报告出炉[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08).

[4]Hobson,S.M.,& Talbot,D.M.Understanding Student Evaluations-What all faculty should know[J].College Teaching,2002,49(1):26-31.

作者简介:

第5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汽车;维修特征;进展

0.引言

现代汽车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广泛运用,特别是电子技术、液压技术在汽车上应用,使当今的汽车是集各种先进技术的大成,新颖别致的汽车时时翻新。而现代汽车的故障诊断不再是眼看、耳听、手摸,汽车维修也不再是师傅带徒弟的一门手艺,而是利用各种新技术的过程。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与其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不断更新。

1.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

1.1故障诊断特征

现代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

1.2检修工具特征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设备也随之产生了质的变化。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也不再是多以机具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批先进的进口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涌入国门。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及电脑动平衡机等,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要掌握外语和电脑技术,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这种高科技化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使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1.3维修资讯特征

随着资讯、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维修技术人员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而解决这一不足的就是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即INTERNET互联网。

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资讯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时间最全面、最快速地将资讯迅速地传到地球上每一角落。而INTERNET互联网络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得到全面的普及。以美国汽车维修业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维修信息综合管理、专家集体会诊、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解答疑难杂症、网上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网上购买汽车维修资料,已经成为维修行业的基本特征。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以欧亚?笛威汽车维修专业网站为例,从1995年起,即建立了在会员单位内部使用的远程通讯BBS。1996年,开始投入巨资,大规模建立汽车维修INTERNET互联网站。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网站,涵盖欧美亚各车系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以及电气线路图,并实现了在网上答题、网上咨询、网上购物和网上培训等功能。

1.4维修人才培训的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中,维修人员的文化水平、理论基础、外语水平都较低,传统的培训方式大都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很难达到机电一体化、懂电脑、会外语的现代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分析及汽车维修专业INTERNET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此,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维修现代汽车。

国外汽车维修教育界还推出了以多媒体电脑运作的动画及实物教学光碟资料库,可应用在远距离教学和网上教学,并可由教师依学生程度及教学课程,自动编排教学影片播放内容、播放顺序、播放时间,随时调整不同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建立起电脑教学化的启发式和互动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效。这种电脑教学的方式,构成了现代汽车维修培训的新特征。

1.5维修管理的特征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及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修理部门的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 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办事效率,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汽车维修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维修行业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的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能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层次性。

2.现代汽车维修与传统方法比较

现代汽车维修无论从理念、维修制度,还是修理企业的管理及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方面,与传统维修方法相比,均有较大的质的飞跃。

3.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素质

3.1企业素质特点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企业素质要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管理现代化。②企业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③企业技术业务水平。④维修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的使用。⑤维修车辆的质量水平。⑥经营观念和服务意识。⑦企业信誉及服务信誉。⑧企业的经营效益、职工收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⑨维修市场的占(下转第43页)(上接第54页)有量。10企业的社会形象、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企业发展的要素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的量化指标。

第6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汽车维修;特征;进展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汽车修理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而汽车小修是指: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日益呈现出汽车维修的高科技特征,与此同时汽车维修理念也不断更新。

一、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特征

现代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

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不再是以机具类为主。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及电脑动平衡机等,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要掌握外语和电脑技术,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这种高科技化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使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维修技术人员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

INTERNET互联网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得到全面的普及。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网站,涵盖欧美亚各车系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以及电气线路图,并实现了在网上答题、网上咨询、网上购物和网上培训等功能。

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分析及汽车维修专业INTERNET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此,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维修现代汽车。

二、最新汽车维修技术的进展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及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修理部门的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办事效率,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汽车维修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维修行业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的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能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层次性。为了适应售后服务的要求,国外汽车维修业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汽车维修业的介入给中国汽车维修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先进的高效的国际技术环境,对促进国内汽车维修业的更新改造、加速汽车维修业技术进步的进程,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实现汽修业的配件送货及全方位的零库存等。我国汽车维修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多种经营方式已全面展开,如特约维修、维修、现场维修、专项总成维修,也将实现连锁经营维修、定点维修、会员制方式维修及俱乐部方式的维修等。充分体现低成本,以专一保证质量和服务的优越性。

汽车维修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人员的缺乏,需要一批,专业强,素质高的维修人员。汽车维修技术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懂得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掌握一定的电工电子理论和技能知识、汽车电控技术与交通法规、汽车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理论和技能知识,具有一定的公共交际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第7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1.1故障诊断特征

现代汽车已不是简单的机械产品,也不是最初的交通工具,而是由原始汽车进化到一个高科技的结晶体。特别是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汽车的科技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EFIE)、ABS防抱死制动系统、SRS安全气囊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箱系统(AT)、加速滑动调整系统(ASR)、自动空调系统(A/C)、电子悬挂系统(ECS)、动力转向系统、自动巡航系统、中控门锁及防盗系统、TCS动力牵引系统及自我诊断系统等,这些总成均由电控单元件(ECU)全面控制,电控单元具有自诊断功能,能记录出现的故障,并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电控单元存储器中。通过解码器可从电控单元储存器中读出存储的故障码,从而确定故障的部位和提供排除故障的在线帮助[2,3]。

1.2检修工具特征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维修设备也随之产生了质的变化。汽车保修设备的生产,也不再是多以机具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批先进的进口汽车检测设备和仪器涌入国门。四轮定位仪、解码器、汽车专用示波器、汽车专用电表、发动机分析仪、尾气测试仪及电脑动平衡机等,这些昔日人们十分陌生的检测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的必备工具[4]。而这些检测设备,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产品,是电子检测技术、电脑技术的高级集成物。要熟练地操作使用这些检测设备,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

要掌握外语和电脑技术,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检测设备的各项功能。这种高科技化的现代汽车检测设备,使现代汽车维修的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1.3维修资讯特征

随着资讯、信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汽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日趋高科技化,汽车新品牌、新装备、新功能层出不穷。维修技术人员不可能将数千种车型的维修资料、数据、程序记忆在大脑中。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对资讯的全面掌握,越来越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而解决这一不足的就是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即INTERNET互联网[5]。

INTER-NET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资讯传递在空间、时间上的局限,能在第一时间最全面、最快速地将资讯迅速地传到地球上每一角落。而INTERNET互联网络在中国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已崭露头角,从国际汽车维修行业看,维修行业技术资料查询、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培训网络化,已得到全面的普及。以美国汽车维修业为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维修信息综合管理、专家集体会诊、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解答疑难杂症、网上开展技术培训以及网上购买汽车维修资料,已经成为维修行业的基本特征。汽车维修专业互联网络,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以欧亚·笛威汽车维修专业网站为例,从1995年起,即建立了在会员单位内部使用的远程通讯BBS。1996年,开始投入巨资,大规模建立汽车维修INTERNET互联网站[6]。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性最强的网站,涵盖欧美亚各车系发动机、变速箱、空调、悬挂、转向、定速、安全气囊及防盗等各系统的基本保养、检修程序、各类数据、各类元件位置图、机械拆装图以及电气线路图,并实现了在网上答题、网上咨询、网上购物和网上培训等功能。

1.4维修人才培训的特征

在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中,维修人员的文化水平、理论基础、外语水平都较低,传统的培训方式大都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很难达到机电一体化、懂电脑、会外语的现代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随着汽车高科技的发展,从事汽车维修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科技的素质,除了具有坚实的汽车专业理论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使用电脑分析及汽车维修专业INTERNET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对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行分析,达到准确判断、熟练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时、最优质的服务,排除各类汽车故障,使车主满意。此,除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外,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还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借助于各类技术培训,特别是电化教学和网上培训,不断更新维修观念、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维修现代汽车[7]。

国外汽车维修教育界还推出了以多媒体电脑运作的动画及实物教学光碟资料库,可应用在远距离教学和网上教学,并可由教师依学生程度及教学课程,自动编排教学影片播放内容、播放顺序、播放时间,随时调整不同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建立起电脑教学化的启发式和互动式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效。这种电脑教学的方式,构成了现代汽车维修培训的新特征。

1.5维修管理的特征

随着电脑及相关系统的发展,在许多国家,电脑管理已在汽车维修行业中广泛应用,而且这个趋势将持续扩展。在我国,采用电脑化管理还刚起步,对于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而言,谁拥有最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最精确的管理数据分析及最良好完备的服务,谁就能争取最多的客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用电脑化管理,可以对修理部门的业务部、零件部、车间、收银、总经理监控诸方面进行联网操作,综合管理,使经营活动一目了然,克服了以往混乱的管理局面,将管理人员从日常琐碎的事

务中解放出来,提高办事效率,获得客户认同。上层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电脑管理网络系统及时了解汽车维修的动态情况,便于统筹安排。可以使维修行业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让厂长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争取更多的效益。

标准规范的电脑化管理,可自动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及车辆档案,为长期、灵活的客户服务奠定基础,完善的维修跟踪服务功能能增添客户的满意程度。可以消除工作方面的一些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车辆与客户的动态跟踪可以使业务部具体掌握车辆及每一个客户的细节,随时提醒客户进行维修、保养和零件的更换,体现服务的完整性、及时性、层次性。

2现代汽车维修与传统方法比较

现代汽车维修无论从理念、维修制度,还是修理企业的管理及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方面,与传统维修方法相比,均有较大的质的飞跃[8]。

3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素质

3.1企业素质特点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企业素质要素主要包括:

①企业管理现代化。②企业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③企业技术业务水平。④维修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的使用。⑤维修车辆的质量水平。⑥经营观念和服务意识。⑦企业信誉及服务信誉。⑧企业的经营效益、职工收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⑨维修市场的占有量。10企业的社会形象、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企业发展的要素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综合素质的量化指标,其数学表达式为

Q=[F1X1+F2X2+…+FnXn][F1Y1+F2Y2+…+FnYn]=∑FiXi/FiYi(1)

式中Q——企业综合素质指标

Xi——企业已具备的各项素质要素占社会平均统计量的百分比

Yi——企业应当具备的各素质要素,即该要素的社会平均统计量

Fi——分析系数,确定各因素的重要度,主导因素取1,其余取0~1

3.2WTO与汽车维修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维修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适应售后服务的要求,国外汽车维修业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汽车维修业的介入给中国汽车维修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先进的高效的国际技术环境,对促进国内汽车维修业的更新改造、加速汽车维修业技术进步的进程,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8,9]。目前国内汽车维修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在实现汽修业的配件送货及全方位的零库存等。我国汽车维修的经营方式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多种经营方式已全面展开,如特约维修、维修、现场维修、专项总成维修,也将实现连锁经营维修、定点维修、会员制方式维修及俱乐部方式的维修等。充分体现低成本,以专一保证质量

和服务的优越性。

4结束语

传统的汽车维修方式、维修制度以及经营模式必然被现代汽车维修方式所代替。以往的汽车维修往往就维修谈维修,现代汽车维修是汽车销售、零件销售、资讯及售后服务四位一体紧密结合。汽车维修的新趋势是维修对象的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咨询网络化、维修诊断专家化、维修管理电脑化及服务对象的社会化[6,10]。国外汽车维修企业以汽车服务贸易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使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将面临严峻形势,而在汽车维修企业发展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将是:管理、技术、装配和信息。倡导汽车维修行业的服务优质化、品牌化、现代化,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汽车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0-78.

[2]王静文.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90-120.

[3]徐华东.桑塔纳轿车维修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41.

[4]戴冠军.广州本田雅阁发动机的检查与调整[J].汽车技术,2002,(6):36-38.

[5]石磊.车载信息技术及其发展[J].汽车维修,2002,(9):44-46.

[6]张沈生.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J].汽车维修,2002,(6):6-7.

[7]汤子兴.夏利轿车电喷发动机故障自诊系统[J].汽车运用,2002,(1):34-35.

[8]崔吉男.入世与中国轿车业新一轮规模扩张[J].汽车维修,2003,(1):6-8.

[9]刘仲国.现代汽车故障与解码技术[J].汽车维修技师,2000,(6):62-64.

第8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实训基地;综合电信;高等职业教育

根据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的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教育部已明确要求在今后几年内,高等职业教育要进行大的改革,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更加科学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进一步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特别是将多年创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室建设拓展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为实现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走向市场架起了桥梁。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也是学院内涵建设的过程,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较大的收效。本文以电信工程系的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特别是国家级综合电信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与方案,并结合综合电信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对发展我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建设总体目标

为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人才的需求,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人才战略,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建设应以培养信息产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重视综合电信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检测维修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以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为导向,开设与之相适应的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专业方向上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广、职业素质高等特点;突出电信工程系在通信应用技术教育领域的办学特

色,把实训基地办成全国同类专业的示范性窗口。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设计思路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办学思想,综合电信实训基地总体设计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1)以教学体系改革为突破口,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精品通信实训基地。(2)以现代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应用为依托,实现零距离就业。(3)培养学生通信网络的建立、维护和管理的核心能力。(4)实现精维护、重调测、懂施工、会管理、能设计的总体培养目标。

一中心四平台通信专业实训基地设计方案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如上图)包括一个中心和四个平台,即现代通信技术实训中心和通信与电子基础实验实训平台、通信网络施工与系统集成实训平台、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实训平台、通信应用设计与创新实训平台。四个功能平台分别着重对学生理论、工程、维修和设计等能力做强化训练。现代通信技术实训中心采用现代通信技术的新型系统设备,构建了多种典型的通信系统网络,可以实现真实的通信,贴近通信行业各类主流的通信设备和系统,达到了实战训练的目的。这一个中心四个平台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和完善的系统管理,为师生提供了统一的教学平台和资源环境,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通信网络的建立、维护和管理的核心能力,实现精维护、重调测、懂施工、会管理、能设计的总体培养目标。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实训项目

通信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等。

通信技术实训电信综合布线实训、光纤与光缆接续实训、光纤传输实训、光测量实训、VOIP网络组建实训、C&C08数字程控交换实训、数字传输实训、通信系统电源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通信系统故障信号分析与处理实训、通信营运支局运行管理与维护实训等。

职业技能实训移动通信用户终端设备原理与检测维修实训、数码产品检测与维修实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训、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实训等。

技术与创新实训综合电信毕业设计、实验室IC卡管理系统、智能网络考核系统、远程视频教学管理系统、JAVA网络通信应用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教学评估系统设计等。

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实训基地的构建过程,给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电信工程系人才培养模式走向了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推进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手段、实训项目开发、校企合作诸多领域的工作。

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打通了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人才培养模式走上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轨道。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我们把通信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培养电信行业具有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通信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及通信产品的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的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复合型人才。

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综合电信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全面的教学改革。我们在充分学习和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CBE和BTEC)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以行业和企业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体。我们聘请了通信行业、通信企业专家,结合通信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以及职业鉴定标准等,共同完成了通信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全面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教学课时,加大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50%以上,并以职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为核心进行整合,同时新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课程,这类课程以综合实训项目、职业鉴定标准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力图通过系列实训模块包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逐步形成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新开发的课程突出了三个特点,即采用项目教学法、涵盖职业鉴定标准和最新技术及行业规范。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尽快适应通信新技术的发展,适应综合电信实训基地实训项目的教学要求以及新课程体系,教师的新一轮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我们采取两种途径:其一,教师到邮电企业(华为大学、华旗资讯实验室、泰尔实验室、泰亚通信)参加企业技术人员的新技术培训,到产学研合作企业参加实践,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班进修;其二,引进通信行业、企业和社会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建设一支兼职教师队伍。

产学研合作办学产学研合作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的产学研合作办学形式,成就多家企业和我们达成合作办学的共识。到目前为止,我们与华为集团、北京松下彩管公司、泰尔实验室、东方泰亚通信公司、华旗咨询数码实验室、北京邮政管理局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办学。来自上述多家企业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学人员组建成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办学思路与定位,确定实践、实训项目与内容,确定企业对学生应取得的职业证书要求,确定企业顶岗实习安排等等。企业已完全走进学校的大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试图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向企业员工的转化过程。学校无疑为企业人才需求创造了最有效途径和优惠条件。同时,企业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实训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提供的真实的职业环境,也是学校教育自身根本无法解决的。

产学研合作育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型和目标决定了在育人方面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必须通过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方式来解决育人模式问题。该模式要同时满足两个方面要求:一是要突出培养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技能;二是要突出培养学生作为不同职业人所特有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要真正成为“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完成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我们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参与此项工作,并以企业文化为核心,以做一名合格企业员工为内容的系列培训,贯穿在每个学期的专题讲座中。同时,我们将优秀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员工职业培训的部分内容引入相关课程中,使学生不断接受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当学生完成校内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后进入到企业,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践,逐步完成学生到准员工,再到合格员工的转化。

产学研合作就业产学研合作可以使参加合作培养的技能好、敬业的学生实现“预就业”。参加合作项目的学生由于普遍在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方面得到了提高,无形中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目前通信技术专业结合用人单位确定的人才目标,专业方向基本分为通信工程,通信网络施工与维护,手机维修与检测,数码产品生产、检测、维修与销售。此外,在与北京邮政管理局合作的几年来,我们根据企业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结合岗位适度增加和强化岗位技能,每年为北京市城八区邮电局输送100多名经过岗位技能培训、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的合格员工。

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形式。在学习和研究各高职院校产学研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探索,在合作教育领域,企业与学校双方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形成多领域的合作。电信工程系综合电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和企业特色,校企共同制定设计方案,共同开发设计实训项目,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共同开发实训考核软件平台等,实现了校内外实训基地零距离对接。在该系部分院级科研项目中均有企业技术人员参加项目研究,而企业研发项目中也有该系教师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正计划与企业双向挂牌,它也将成为几家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基地。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动了教学改革深层次发展,校企在硬件资源及人力资源上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使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吴岩.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9篇:应用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稽查;常见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工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电能供电可靠性及电能综合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销稽查模式在实时性、可靠性、高效性等方面均不能满足现代电力需求。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构筑完善的电力营销稽查精细化管理系统,在保障电能供电可靠性、高效性基础上,有效提高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管理水平,促进各级电力企业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二、 当前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常见问题

由于受传统电力营销运营管理理念制约,我国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方面没有形成营销稽查管理常态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制度。营销稽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开相应的复查监督工作,杜绝电能经营过程中营销差错发生,提高其电能营销综合服务水平。但由于目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中稽查人员大都是从相关部门抽调出来的兼职营销稽查人员,其综合稽查技能水平不是很高,加上其还进行其它工作,繁重的营销稽查内容,促使很多稽查人员在实际稽查工作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营销稽查管理制度,造成营销稽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2 . 1 稽查切入点不清晰

对大量繁杂的营销数据进行核查分析是电力营销稽查中的一个重要内部,但由于实际工作中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稽查制度,面对大量繁杂的数据信息,很多营销稽查人员显得无从入手,无法找到准确高效的切入点。稽查线索对于整个稽查工作而言极其重要。没有可靠详实的稽查线索,营销稽查工作效率就无从谈起。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传统的业务传票、台账、电度数据表、电费发票等数据信息逐步被计算软电子文件所代替,稽查线索已不再是肉眼可见的大量纸质实物。软电子营销数据信息容易受到攻击被篡改,而且整个修改不留任何痕迹,稽查人员很难发现被篡改项,给整个稽查工作带来巨大阻碍。同时,采用计算机营销系统后,对稽查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和综合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主要以抽查或彻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营销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报表、台账、工作单等进行核查。营销稽查中的抽查工作对稽查人员的经验依赖性非常大,有可能由于稽查人员失误导致营销问题被遗漏,给系统高效稳定发展留下后患;彻查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营销数据进行地毯式排查,整个工作效率不高,不利于营销数据的实时核查。简单计算机营销系统由于受当时基础自动化设施匮乏的影响,营销管理系统中缺乏在线稽查功能,导致系统不能从源头上对营销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堵控,给影响高效运行埋下巨大的隐患。要提高营销综合服务水平,就需要对营销过程中任何环节所发生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进行动态监控,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带入到最后抄表收费环节。

2 . 2 营销稽查闭环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电力营销稽查过程中走形式情况非常严重,营销系统未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模式。在对某些电力部门进行完稽查工作后,并未对或只是简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限定整改,没有对其应该达到的效果进行跟踪复查;同时对稽查工作中发现的多部门、多企业共同存在的普遍问题,没有及时总结并给予系统共享,经过长期稽查所获得的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导致系统内部自检工作开展效率较低;有的电力企业由于没有系统营销工作质量考核制度方案,或在考核过程中惩罚情况落实不到位等,造成营销过程中出现相关营销差错的单位或个人没有得到相应惩罚,以至于同样的差错在营销过程中反复出现,不仅降低了营销综合服务水平,同时还影响到电力企业相关社会效应。

三、完善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的措施

3.1 提高稽查人员的业务技能

首先,加强对稽查人员的业务培训。电力稽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原则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通过不断的钻研与刻苦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为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奠定基础。供电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稽查业务培训,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稽查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例如,稽查人员应熟知电表、互感器的专业知识,掌握电流互感器的校验方法,对日常工作中的异常情况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等。其次,加强防窃电、反窃电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是提高反窃电工作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反窃电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供电企业应积极开展反窃电技术培训,从侦察方法、窃电手法、防治措施、电能计量异常情况判断以及经典防、反窃电的案例等方面着手,对反窃电工作人员进行详细讲解,切实提高其反窃电技能水平。

3.2 优化配置计量装置,强化计量监督管理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一户一表”措施与分时电价政策全面推行与实施,使得供电企业优化配备计量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供电企业应遵循《电能计量管理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准确计量管理的目的。同时,建立详细的客户计量档案,对定期现场试验进行及时提示,并依据试验结果,适当投入改造资金,对其更换新的表计、PT、CT、计量箱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稽查部门对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监督。供电企业应运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使计量装置具备防止职能窃电的基本功能,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

3.3加大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首先,强化对电价电费管理的稽查。供电企业应对营销单位的电费收取、营业报表、日常营业管理、电费账务进行定期检查或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报经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以确保供电营销数据的真实性。

其次,强化营销工作质量监督检查。供电企业的电力稽查工作应重视对供电营销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加大检查力度,从而为实现供电企业的减损增效、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再次,充分利用营销信息系统进行稽查。供电企业营销信息系统应不断改进与完善,实施用电信息集中管理制度,将用电信息进行高度共享,稽查部门应以用电信息为依据,加大对供电营销的监管力度。

3.4建立健全电力营销稽查内部机制管理体系

电力营销稽查内部机制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营销稽查工作的质量以及稽查制度的执行情况,所以,必须引起供电企业的高度重视。

1)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电力稽查工作管理体系,

加强稽查工作自身的制度建设,以推进稽查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

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同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详尽的稽查工作年度、季度、月计划,针对各项稽查专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情况都应编写具体的总结报告,报告中应体现工作落实执行情况、运用的措施以及工作的成果。

2)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在基层设立稽查和用电检查专责岗位。一旦供电企业营销工作质量出现问题,应及时查明问题的原因,并以书面传票的形式通知问题所在单位及营销部门,同时提出具体的整改时限与措施,并应对整改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3)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供电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以促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向管理人员进行反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4) 做好适时稽查与适度稽查、全面稽查与重点稽查。有效的稽查工作应做到适时、超前稽查,既要满足各项组织活动对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要防止重复性的稽查工作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在电力营销稽查的过程中,应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稽查,并应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某一项重点环节进行全面稽查,以发挥稽查的实效性。

四、 加强内部稽查管理建设,完善电力营销稽查机制

4 . 1 加强稽查队伍建设

稽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人员素质的好坏密切相关。从现状看,稽查队伍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一方面业务素质偏低, 如不能一专多能, 特别是对当前的部分客户采取高技能窃电更是无所适从等,从而造成稽查工作的被动。另一方面思想素质偏低,表现为原则性不强,执法过程中仍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要加强对职工的法制教育和职责教育,使他们的守法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得以增强。同时对营销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进行加大,将各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发挥出来,堵塞漏洞。

4 . 2 建立稽查考核制度

电力稽查工作要对整个系统的每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和跟踪检查,制定营销工作岗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在优质服务、精神文明等方面受到客户表扬的行为给予奖励;对查实的工作差错、违反规定的行为、工作超期现象的行为予以相应处罚并下发稽查工作传票限期整改, 促进营销服务水平的提高。

4 . 3 总结稽查管理方案

稽查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供用电秩序、市场稳定及营销目标的顺利实现。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随时审视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提高认识。首先,通过近年来稽查工作的分析,制定、落实持续改进方案,并整合一系列管理规定,完善多个业务的工作流程, 促进营销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 结合供电区域性的用电性质进行营销现状的综合分析,找准营销稽查工作的切入点,使工作避免盲目,少走弯路,从而将问题或损失遏制在萌芽状态, 变被动为主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