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音乐课程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课程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课程培训

第1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地方课程《我与杭州》教学案例评比

第2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课改面临的困境

1.师资是课改的瓶颈。就武汉市新洲区农村学校的音乐师资情况来看,大致呈现这样的分布态势:①专业音乐教师,但少之又少;②有音乐基础,热爱音乐的非专业音乐教师;③兼课教师,就是除上主课外还搭配上音乐课,松闲时就上一上音乐课,每当有考试压力时就改上主课;④音乐教师不愿上音乐课而要求改上文化课,因为文化课受学校、家长的重视;⑤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由此看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奇缺、整体水平低、专业不对口。这样的教师队伍怎么能适应音乐课改的要求?因此,在课改中偏离以音乐为本的音乐课屡屡常见,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教师比比皆是。

2.领导管理理念陈旧。很多学校的领导长期习惯于所谓的“规范化管理”,凡事按部就班,遇事参照惯例,使得追求个性张扬的教师和喜爱标新立异的学生没有发展空间,校园丧失了应有的生气与活力。同时,这种“淡化过程,强调结果”的管理模式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考试要有高分,让学生为考试疲于应付,创新精神和创造激情丧失怠尽。

3.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感到优质课程资源不足,不少学校连最起码的音乐教室、教学用的琴以及一些常用乐器都没有,更不用说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方面,农村学校普遍缺乏可借鉴的校本课程资源。

4.教育评价不能适应课改要求。传统教育评价过分关注分数,致使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围绕考试和分数展开。由于音乐学科非升学考试科目,直接导致音乐课不受重视,所以音乐教师在考评中分数不会很高,学校分配的福利、奖金很低,评职、评优往往只能靠边站。另外,很多学校把参加艺术活动的获奖情况作为教师的教学成绩是不合理的。理由有三:一是学校的艺术活动是课外活动小组组成,不能代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艺术活动成员只是学校中的极少部分,不是面向全体;三是有些艺术节目并非个人完成,还可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或请外校知名教师排练的。所以说学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二、走出农村音乐课改困境的对策

1.丰富活动,营造环境。前不久,武汉市新洲区在全区中小学校中开展了一次红歌传唱活动,旨在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过对全区20%的农村学校、所有班级、30%的班进行了现场抽查,结果发现:校校有音乐、班班有歌声、人人开口唱。这样的氛围在农村学校是难能可贵的,说明领导重视起来了,音乐教师发挥了特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例如,利用课间十分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音乐,从而获得听觉审美体验,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农村经济条件差,我们可以组织“不花钱”的合唱队,组织“花少钱”的笛子队、口琴队等。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音乐氛围,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通过“第二课堂”来“拯救第一课堂”的做法对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改很有实效。

2.务实培训,长效管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培训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一是实施综合内容的培训,这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的培训内容应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要贴近音乐学科的专业特点,既要有扎实的音乐专业技能训练,也要有如何分析教材、如何组织高质量的教学、如何评价教学与学生发展等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二是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这是提高音乐培训效率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培训者讲,受训者听的“一言堂”单向传递方式,采用教和学双方互动与对话的生动培训方式。在观摩课中、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在教师提出问题和困惑时进行培训,是最受教师欢迎,最有意义的培训方式。

在对教师进行有效培训的同时,不妨对学校校长进行艺术修养的熏陶,因为“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个好学校”。校长越是积极支持,课改的力度就越大;校长是整个学校的船长,在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是最先的反应者和发动者。在各级各类的干训中,不妨安排一些音乐鉴赏、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审美素质,从而有效推进音乐课改。

培训不能少,培训后的跟踪与督导管理更重要。在农村学校中,“培了不用,用了未培”,也就是参加了培训后回去不教音乐或是不按培训要求去教,未参加培训的人却担任音乐课的现象很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应设立课程跟踪督导小组和艺术指导小组,分别对各校进行长期的督导和现场指导。

3.城乡联动,共同发展。一方面利用城镇优势资源,采用长期、定期地“送教下乡”、“结对帮护”模式,建立城镇音乐教师到农村支教、扶贫制度。如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城镇骨干教师支教队,利用现场示范或送音乐课远程教育课件下乡等方式,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农村。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就是让农村学校的学生到城市学校参加训练和演出,很多学生在这里学会了演奏乐器,提高了音乐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城里的学生也带着自己的舞蹈和音乐走进农村学校,一方面锻炼了城镇的学生,丰富了他们的表演经验,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也让农村的学生感受到同龄人的多才多艺,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找到自信。

第3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学音乐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08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资源改革是改革中的重点所在,所谓课程资源,就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通过利用这些资源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中学音乐的课程资源来说,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简单的音乐课本教材以外,各个学校还可以根据学校当地的情况与学校自身的特色,开发出具有自身地方色彩的音乐教材。从目前改革的效果来看,在中学音乐的具体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自身的音乐课程资源,这已经成为当下改革的一大趋势。

开发和利用各种音乐课程资源,决定着整个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水平。目前的中学音乐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在编排上都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体现地域特色,因此,结合学校当地的实际特色,大力开发音乐课程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教材的局限,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各种潜在的音乐课程资源符合当前的中学音乐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源开发,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搜集材料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而且,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得好,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中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整个中学音乐的教学活动。

中学音乐的课程资源丰富,开发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结合地方特色来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总结出中学音乐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可以从学校内部资源和学校外部资源这两方面着手。

一、学校内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内部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通常有教材资源、学生自身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等。首先,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在选择相应的教材时,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或是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改编,勇敢的走出教材,根据学校当地的特色突破音乐教材原先的局限性,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自主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材资源。

同时,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规定使用的教材的作用,发挥教师的创新才能,丰富教材资源。而丰富教材资源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孩子们通过现代技术去感受音乐,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避免了教师乏味枯燥的讲解音乐理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提高了音乐教学质量,实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学生为主体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音乐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怀,这些需要学生自己慢慢培养,因此,教师在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对音乐的热爱投入到音乐学习中,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对音乐的爱好程度也不相同,对音乐的感受程度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选用音乐教材时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选取一些符合学生的审美观和心理特点的音乐教材。比如,让游戏动作与音乐相结合,在动作游戏中穿插音乐的知识技能、音乐的节奏感等内容,符合中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感受并理解音乐,这样学生不仅能快乐的学习还能印象深刻,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制作教学所需要的音乐器材,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音乐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让音乐课堂更加生活化,让音乐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融为一体。

最后,对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音乐曲目,弥补教材歌曲的不足。这些歌曲都是学生爱听的,听的次数多了他们熟记于心,可以应用于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去。还有学校应该设立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艺术社团,如音乐、舞蹈、表演等,让这些艺术社团定期进行演出,来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让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度有增无减。还可以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如才艺大比拼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训练自己的音乐技能。上面所说的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以外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流动的校园内就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学校外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外部的音乐资源容易被忽视,因此教师要在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校外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需求。首先,采取各种措施,让音乐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比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师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干巴巴的讲音乐理论,要把音乐中蕴含的人文素养加入到课堂中,这样可以拉近音乐与生活的距离。譬如,教师在进行流行音乐的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一些现在流行的歌曲,这样学生就能把课堂上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间接地参与到了社会生活中去。学校可以让各种音乐社团适时地参与社区的演出,在一些传统节日,还可以到各种福利院、养老院等演出,学生能够在这些实践中得到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各种音乐特长培训班,通过培训班的训练与自己的刻苦练习,进一步发展自己的音乐特长。

第4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一、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教学的突出成绩

(1)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文件和法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局面。

(2)师资人数不断增加,参与新课改培训的队伍逐年壮大。

(3)教学硬件设施在各地区、各校的配备趋于规范化,有效地配合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4)全国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及优势,大力开展一系列生机勃勃的课外校外音乐活动,从而促进了校园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5)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开始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和综合创新式教育模式转变。

但是回顾与反思十几年的课改,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问题。

二、小学音乐学科存在的问题思考

1.音乐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审美体验价值,此外,它还有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2000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的文件,并召开的第一个会议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这些决定、文件、会议的提出,清楚而强烈地表明国家正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国各省市的音乐开课率普遍提高,要求各校每周必须开设1~2节的音乐课,但受重视的程度却不够,表现在:

(1)在小学课程中,语数外是备受重视的所谓的“主科”,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科目,而“音体美”则被称为“小三门”,仅作为培养兴趣爱好,可有可无,是“副科”。

(2)音乐学科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学校领导对音乐课的重视主要在每年重大节日的节目编排上,对其课堂教学方面的听课次数普遍不多,重视程度低。

(3)评价机制不完善。虽然学校目前采用综合等级评价方式,不再以分数评定学生能力的高低,但对于音乐课的考核,有些学校以平时表现来评价,有些学校甚至以学生唱一首歌来评价。

2.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方面缺少衔接点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的人才,但现如今,高校师范课程改革还未开始。

一方面,在培养目标方面,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输送优秀人才,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服务,强调“师范性”,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现如今,我国的师范院校却成了“小型音乐学院”,只注重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培养,而且近年来,各高校都在扩招,生源的整体质量也有所下降,师范专业的除“主修课”以外的“副修课”与“选修课”整体质量也都在下降。

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方面,高校师范课程体系设置目前仍沿用以往的体系,如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配器等,课程内容过于“泛、杂、多、专”,这种设置太分散,缺乏整体性,学生只学到一个个小的知R点,却很难将这些小知识点串起来,形成整体思路,再运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从一定意义上讲,纯粹的理论知识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并不太高,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在于“如何上好课”,因此,在对义务教育音乐教师培训的同时,应同时对高校师范专业的师范生的在校学习内容及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使二者有衔接点。

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阶段,笔者呼吁学校在小学阶段真正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少点分数上的评定,多点综合能力上的提高,让音乐课受到与其他科目同等的重视,这种重视不能仅仅体现在开课率及课外及校外活动上,要更多地体现在课堂教学及音乐课程改革的各方面,使音乐课程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各方面都予以重视,使音乐课程发挥它自身的价值,真正为学生“减负”并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 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第5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所谓教师培训是指帮助教师实现战略目标、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的一种教育培养训练的方式,它包括有形培训和无形培训两种主要形式。

1.有形培训

有形培训是指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和讲师的培训,我们通常讲的培训就是这种有形的培训,主要包括项目体系和支持体系两部分。培训项目体系可以按部门分类规划,也可以按教师管理流程来规划。如果按部门规划,则可以分为教育素养培训、学科技能培训、教学专题培训、学科教学法等等系列,由相应的教育主管或职能部门承担;按教师管理流程来规划,则可以分为入职培训、在职培训、晋升培训等等。培训支持体系包括培训软性支持体系和培训硬性支持体系两部分,其中的软性支持体系主要指培训制度体系,包括派出培训规定、进修管理规定、培训积分细则、培训需求、评估制度等等。

培训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除了一系列培训制度外,还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拥护支持和积极参与,它既要有制度的约束,也要使教师认识到培训不仅是一种权利与福利,更是一种责任与要求。

2.无形培训

无形培训是指业务校长、骨干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对一般教师的指导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指导、培养和影响的方式可以是集体教研活动,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当面交流,还可以是观摩、点评和比赛。在实际工作中,无形培训对提高绩效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成本也更低。要想培训工作产生实效,就必须仔细加以规划,不能任其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

笔者以为,无形培训体系建设的关键,是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开放的、愿意交流指导、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的文化氛围。形成这种文化氛围有多条途径,可以通过正式培训和宣传来形成这种文化氛围,教研部门可以通过内刊、领导讲话、课堂观摩、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来强化这种开放、分享的氛围;可以通过招聘具有开放心态的新教师来促进这种文化的形成,人事部门在招聘新人时,除了考察他们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能力之外,还应考察应聘人的性格和品质,是否具备开放创新的心态;可以通过考核、激励机制来形成这种文化,学校在设计或修订考核制度时,将是否经常指导新教师作为考核管理人员、骨干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指标完成得好的予以奖励,反之予以惩罚。此外,学校内部应该建立知识管理的平台,通过内部网络促进知识的快速保存、分享和传播。

有形培训和无形培训二者承载着共同的培训目标,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许多教师认为只有外出的、集中地点和时间、有专家到场的培训,也就是“有形培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实则“无形培训”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更是一种不能被忽视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学识、专业素养都差不多的教师,因为身处不同层次的学校与环境,多年以后呈现不同的教学水平与风格的重要原因。笔者组织开展的多次调研显示,许多学校包括音乐教师个体对“无形培训”很不重视,不少初、高中学校,一共就几名音乐教师,每人分配一个年级的音乐课,自己计划、自主实施,不和他人讨论,也听不到别人的评价,这样的环境并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其客观性,但如果我们能从思想深处充分认识到“培训是一种责任”“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更多的是通过无形培训完成的”,是否会在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上有所改变呢?

自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帮助广大音乐教师理解和内化新课程理念,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教研部门分层、分级组织和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认知,音乐课堂呈现了关注审美、关注音乐、关注学生等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但是笔者感到,无论是通识培训还是学科专业培训,培训方式都没有从根本上关注音乐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忽视了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致使音乐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产生了很多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端化

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在课程改革上的具体体现,首先表现为“提倡新的,就是彻底否定旧的。”有的人认为应该“强调体验式学习,尊重学生对音乐的独特体验”,就不重视体验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与引领。音乐是一门艺术,是独立的学科,音乐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音乐表达人类情感方式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在引领学生体验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的表现特性,而不应该因为“尊重学生的体验”而采取放任自流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其次表现为“肯定某一观点,就是否定另一观点。”比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型的教育理念,那么传统的讲授法、教师的连锁提问,便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极端化的思维倾向,使我们不能真正沉下心来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理论建构和教学行为,甚至还会以课改之名,行虚假浮泛的教学之实。

2.片面化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断章取义”,截取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部分,而不看整体的主旨。如从“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就得出“凡是学生难以感知、没有兴趣的音乐作品和内容,应该少讲、不讲甚至删除”;从“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就得出“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或者要少一些进行音乐知识的教授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从“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中,得出“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讲解是多余的”等等。理解的片面性倾向,使教师不能把新理念的核心精神真正贯彻于教学实践中。

3.形式化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追求形式甚于追求目标达成。因为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一些教师便认为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学习方式就是进行课程改革。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味追求形式的花哨,致使课堂游离于音乐之外;追求“合作学习”,一节课要搞多次不必要的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缺少讨论价值的问题;音乐作品的欣赏只停留在感官欣赏层次,缺少打动人心灵的力量等等。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表现能力,课程标准、理念革新、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革,选择学习方式,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效益,最大程度地提高“三维”目标的达成率,这才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本质内涵。

1.把握好影响音乐教师培训方式的几个因素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培训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培训目标若为认识或了解一般的知识,那么多媒体教学、讲座、演讲、讨论、个案研读等多种方法均能采用。比如音乐培训过程中的通识培训,包括教育心理学理论、音乐课程标准、开展教研活动的经验等等,均可以采用以上所列举的方式和方法。若培训目标为掌握音乐的某种应用技能或特殊技能,则示范、练习、模拟等方法应为首选,因为音乐学科的技能性和表现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点。但是在历次音乐课程培训中,这些示范、练习和模拟等实践性很强的培训方式却因为诸多主客观因素,并没有更多地纳入我们的培训计划。当然,从学科的特殊性方面来说,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成长,主要还是应该抓住“无形培训”的有利和有效时间,科学规划,认真实施,严格检查和监督。如教育主管和教研部门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展示或者比赛,形成一种制度和常规,对于促进全体音乐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大有裨益。

(2)所需时间。由于各种培训方法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不一样,所以,培训方式的选择还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有的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如多媒体教学、录像课教学、教学片段的分析、教学方法的剖析等等;有的需要较长的实施过程,如音乐理念的内化,即兴伴奏、声乐、钢琴等技能性较强的科目,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学习者以及培训教师和专家个人所能投入的时间来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音乐教师技能科目可以搞集中的“有形培训”,不过要提前发培训通知,让学员准备好技能科目的曲目和内容,以便在集中培训时间得到专家的有效指导。

(3)学员数量。学员人数的多少也影响着培训方式的选择。当学员人数不多时,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将是不错的培训方法,音乐学科技能的个别指导也能有的放矢;但当学员人数众多时,演讲、多媒体教学、举行大型的观摩研讨会可能比较适当。因为学员人数的多少不仅仅影响着培训方式,而且影响着培训的效果。音乐教师的培训因为学科的特点,更要严格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的方式和学员的数量。

(4)学员特质。学习者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多少,也影响着培训方式的选择。例如,当学员毫无键盘弹奏的基础和即兴伴奏的常识时,即兴伴奏的教学培训就无法开展;当学员的教育水准较低时,自我学习和理念内化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当学员大多数分析能力欠佳并不善于表达时,辩论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方式的选择还应考虑到学员自身的知识状况和能力状况,组织培训的部门要在组织培训之前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将学员进行适当的分类后,再安排培训。

(5)相关器材。有的培训方式需要相关的科技知识或技术工具予以支持。如钢琴、即兴伴奏培训需要足够的琴房作为练习场所,音乐欣赏培训需要品质较高的音响系统的支持,影音互动学习至少需要会用电脑和影碟机,多媒体教学则需要更多的声光器材的配置等等。所以,培训单位或组织者能否提供相关的技术、场所和器材,将直接影响培训内容的选择与成效的高低。

2.树立以课标为导向的正确培训理念

所谓以课标为导向,是说培训项目的确定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而不是各级培训相互模仿甚至重复,省级培训怎么搞,市级培训就怎么搞。任何一个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主管部门应该仔细研究,慎重思考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教师的需求程度,对转变教师陈旧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有没有帮助,可以有效地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等等,否则就是资源浪费。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理念,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审美”“核心”“兴趣”“动力”等关键词的要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加以真正的贯彻实施,就应该在考虑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就如何落实、内化这些理念,结合音乐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讨论并示范。当然这就要求培训负责人对音乐课程标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找出音乐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缺陷”,从而确定培训策略。

3.贯彻以教学业务为核心的培训指导思想

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学科教师的核心业务而进行,因为任何一个部门的培训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想培训效果最大化,培训资源必须向学科教师的核心业务倾斜。比如,音乐教师的核心业务是个体的音乐素养,培训工作就应该紧贴这方面而展开,培训方式应切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努力挖掘音乐教师的培训需求,根据这种特点和需求安排培训项目和种类。对于音乐教师接受培训后的检查、考核也应该考虑音乐学科的特点。

第6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幼儿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长期习惯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因此对于许多幼儿园教师来说,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幼儿园教师对音乐新课程观念的理解,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对幼儿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音乐资源的作用以促进幼儿园美育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将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所要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对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研究。

一、幼儿音乐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徐继存,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幼儿音乐课程资源是能够促进幼儿音乐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包括幼儿音乐教材与教辅资料、乐器、音乐教室、学生、家长等。

二、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分类

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由于来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以分为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和校外音乐课程资源。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包括:音乐教育场所资源、环境资源和校内音乐教育技术资源等;校外音乐课程资源包括: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资源、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旅游文化音乐资源、宗教音乐资源、音乐网络资源等。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可开发资源,教师要懂得如何充分开发并分利用这些资源。但是由于幼儿音乐资源具有价值潜在性,既能融入音乐课程,又能联系音乐教学活动的资源,才是有价值的幼儿音乐课程资源。教师正需要这种辨别和选择真正的、有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三、幼儿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同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幼儿园教师对音乐新课程观念的理解,幼儿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音乐艺术是儿童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对于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实施正确的、良好的音乐教育,选择、开发适当的音乐教育资源,不仅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策,也能为幼儿成年后的音乐文化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应当予以重视。

然而,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目前,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幼儿教师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差,缺乏相关知识和开发能力;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主要依靠少数课程专家,缺少广大幼儿教师的积极参与;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目的性不强,理论基础薄弱,经费没有保证;已开发的幼儿音乐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学生不适应,缺乏本土特色。为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技能;构建合理、优化的课程资源结构。

四、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可以融入音乐课程、能够联系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不断探索从而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一)校内音乐资源的开发

1、音乐教育场所资源

幼儿园的多媒体教室、音乐厅、音乐多功能教室、幼儿园区角等场所,都应是幼儿园音乐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这些音乐场所资源的功能,有效利用音乐场所资源,并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等活动。(如:幼儿园走廊环境布置尽量浓缩展现音乐、乐器等的图片,或音乐大师的简介,给幼儿以不一样的风情体验,从而拓宽幼儿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为儿童创设独特的自由的艺术空间,通过各种模拟情境让儿童尽情地享受音乐、享受生活。)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儿童的想法和创造力,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发挥音乐器材的功能,运用不同种类的乐器,充分发挥视听作用,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音乐教育因素资源

音乐教育因素资源可以分为教材资源和教师资源。

在音乐教材资源方面,幼儿园可以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并支持幼儿教师大胆创新,积极开发适用于本园的,有特色的园本教材,设计出符合幼儿的新颖生动的有鲜明特色的音乐教材,引领幼儿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培养。从选取音乐教材的内容讲,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和内容,注重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如:奥尔夫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对象是面对所有的儿童,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材)。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奥尔夫还特地指出:他提供教材的目的仅仅是提供一种“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本性”的思想;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教育园地和班级的教师应按照这种思想为他们所教的特定儿童群体去选择更适合于他们的‘本土化’教材而不应该照搬他的教材。因此,他的音乐教材编制至今仍未结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李思华,幼儿园应重视对我国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文教资料,2010,(13).)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音乐教育材料,然后在材料中寻找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材料进行整合并对幼儿进行教育。

在音乐教师资源上,幼儿园可以积极培训教师,丰富教师的音乐素养,要促进音乐教师形成课程资源观念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和积累科研成果,鼓励教师之间交流分享经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对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和教学能力。

3、校内音乐教育技术资源

发掘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参与教学,对幼儿的形象思维、想象能力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多媒体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剪辑组合技术,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以往静态的、缺乏生动性的情景,创造性地使时空背景得以生动化,使幼儿身临其境,在逼真的情景中发展形象思维。教师在现代音乐教育技术资源开发的同时注意把探索发现作为对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让音乐知识借助现代技术而深化,从而拉近幼儿从直接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距离。

(二)校外音乐资源的开发

1、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

民族、民间丰富多彩的音乐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真实映照,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陈鹤琴先生主张要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儿童音乐教育,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资源,如琵琶、笙、萧、古琴、鼓、磬、钵等。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资源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陈先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挖掘和利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典范。幼儿园是民间音乐得以传承的基础环节,民间音乐能让幼儿体验到生命之美,有利于培养幼儿艺术的创造力及表现力。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把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教材,可以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感染力。(王洁,浅议我国旅游音乐资源的开发[J].文史博览:理论,2009,(2).)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更应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幼儿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也不是培养音乐家为己任,他的首要目标是育人,教师应科学合理地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将优秀资源与幼儿自身特点相结合,让幼儿在参与、互动中,感受博大精深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发掘、弘扬民族文化。不断引导学生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与学生一起不断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使学生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和身心和谐的人。

2、音乐网络资源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运用网络资源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其参与网络资源教学的兴趣。网络资源教学的生动形象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幼儿接受。而且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更生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

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极大程度的方便了教师轻松地收集所需的音乐资源,同时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利用互联网探讨幼儿园音乐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可以使教师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需要充分发掘优秀的音乐网络资源,借助Baidu、搜狐、酷狗等搜索引擎,寻找收集音乐资源信息,将丰富的资源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儿童时期是音乐体验和感受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尽量多的使儿童接触音乐,通过整合丰富的网络音乐资源,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现丰富的音乐资源,使幼儿生活在有优美音乐环绕的情境下,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7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45-1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课程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往往局限于书本教材上,致使大量丰富、有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难以得到及时的加工转化与利用,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始终处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薄弱环节上。因此,要想改善当前初中音乐教育的薄弱状况,促进初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必要加强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加强校本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尽管我们目前所使用的音乐教材经过长期的考察、实践、研究,并联合众多的音乐教育专家编制而成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科学性、针对性。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地增减教材。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之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较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音乐教材。如对于音乐基础强的班级,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高学习要求,从每个单元中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加以掌握,而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班级,教师只需要求他们掌握好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即可。第二,要结合地方实际,适当地变换调整教材。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作品,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因而对于不熟悉该地域特征的学生来说,这些音乐作品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学生的生活层面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变换调整。如可以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戏曲、舞蹈穿插到音乐教材中的单元教学中,或根据特定时节、事件或节日,在音乐作品之间或教学单元之间做一些时间上的调整,这样既可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特色,又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2.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音乐教师作为音乐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音乐课程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主体。音乐教师的思想、行为、观念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课程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音乐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以课程开发者的身份投入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音乐课程资源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努力进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实践,开发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高效优质的音乐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音乐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3.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资源是音乐课程资源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也是音乐课程资源中应用价值最高、开发潜力最大的资源。学生中的每个个体都是音乐课程的建构者,因此在加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时要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音乐教师要正确地对待每位学生,了解学习之间的差异,以便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对音乐喜爱程度也不同,学习音乐的方式也不同,教师只有通过深入地观察和了解,才能对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经验和现有的音乐学习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准备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方面才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进而制定出符合学生音乐学习规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总结出多样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其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尊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开展音乐实践和创造,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二、加强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家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软件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硬件设备资源的投入两方面,软件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家庭音乐文化氛围、家庭生活交往、乐器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硬件设备资源主要指乐器、电脑、电视、录音机等各种播放设备。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艺术,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家庭中的音乐活动资源,鼓励家长将学生的音乐学习融入学生的生活细节中,通过利用家庭的人力资源、音乐设备资源开展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如在家庭中组织小型的演唱会、舞会,或家长带领学生观看文艺演出,与学生一起制作简单的音乐器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艺术视野,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的音乐实践能力。

第8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一是音乐教师奇缺。

尤其是村一级小学,几乎没有正儿八经的音乐老师。一个老师素质决定着一门课程的前途。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年重,很少有老师能胜任音乐教学,会识谱、弹琴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

二是课程意识不强。

从领导到老师,从家长到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不足。音乐课在语文、数学等课程面前,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先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排好后,其他课程就是“填空”。或者课表上写的是“音乐”,但上的内容却是语文或数学。就算是音乐课,往往也被老师改成自习课或其他“主课”。许多农村小学,一年到头也上不了几堂音乐课。

三是课堂质量不高。

老师在音乐课上也就是唱唱歌,更多的唱几首流行歌。学生的认识也是这样的,以为音乐课就是唱唱电视、电影里的流行歌,对于其他内容则是视而不见,更不用说是乐理、乐器、欣赏等课。领导、老师、学生基本上都是这个观点,根本没有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音乐素质。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音乐教学现状,改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们的生活需要音乐,我们的教育需要音乐,我们的学生更不能没有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质疑。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看清这个令人振惊的事实,积极创造条件,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水平。

我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及音乐教学,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工作实践中,我觉得如下方法措施可以缓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脆弱局面。

一、就地取材,加强兼职老师的培训。

面对农村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紧缺的现状,如果只靠分配一两个专职音乐教师,那也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对此就要付出对音乐一无所知的沉痛代价。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现有的教师进行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培训。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基本上是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兼代,不少学校在排课表的时候也考虑到将音乐课排给有一点这方面兴趣爱好和基础的教师,这个做法就很实在,更重要的还要对这些教师进行音乐基本技能的培训。如果每个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这紧缺学科教师的培训,并且想办法去提高教师的素质,我想用不了多久我们的教师中就会涌现不少优秀的专、兼职的音乐教师。

二、以书为本,逐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以教唱几首流行歌曲为目标,那种让流行歌曲牵着鼻子走,追逐“排行榜”、“金曲榜”的做法是极其幼稚的。音乐课堂应该严格按照课本进行,因为它是一套比较科学的、系统的美育教材,其中图文并茂,对学生的智力、兴趣和知识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除此之外,新创作的优秀儿童歌曲、抒情歌曲和影视插曲,只要是适合青少年和儿童的心理、生理和中小学课堂的,也未尝不可,教师应当有所选择。主要应以课本为核心,紧抓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个部分的教学。

唱歌教学中应着重训练学生唱歌的基本技能,即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吐字等,结合歌曲采用导入新课、范唱、简短讨论、学习歌词、学习歌曲、巩固新歌的教学法。只有以教材为本,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三、形象直观,加强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

培养青少年听唱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具有音乐的表现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是必要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关音乐知识。常用的直观教具有:①卡片(音乐知识卡片、单音小插袋等);②挂图(音乐家肖像、唱歌时各韵母口形图等);③运用录音机、录像机、VCD、投影仪等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感知、提高感性认识。此外,还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在教学中制做更多的直观教具(如人物、动物头饰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乐理部分也可以采取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使学生得以掌握和巩固。 四、利用现代工具,把握欣赏教学的内容。

许多老师对欣赏教学这方面的内容认为是无足轻重的,其实它也是音乐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它的基本组织形式可分为课内欣赏和课外欣赏。课内欣赏的方法有:教师演唱、演奏或听录音和唱片,或观看录像。教师通过有表情的演唱或演奏,可以为学生创造直接模仿的条件。还可以即兴设计一些舞蹈动作,师生共同表演,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歌、乐曲的感受和理解。运用唱片或录音、录像进行欣赏,是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电化教学使学生经常欣赏音乐。

五、拓展音乐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目前,在世界上一些较发达的国家,都把课外活动视为正课,记入工作量,称之为学校培养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摇篮”。我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在课外活动方面,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它需要我们音乐教师的辛勤努力,密切配合课堂教学,才能使音乐教学成为一个整体,美育教育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①合唱队;②器乐队;③舞蹈队;④学校中的大型音乐活动。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地理环境,制定课外活动的计划和具体措施。例如:农村的小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组织合唱队,排练和教唱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校园歌曲,在重要节日期间举行文艺晚会、歌咏比赛、作品欣赏会、师生共同联欢会等活动,活跃校园气氛,丰富音乐课堂。

第9篇:音乐课程培训范文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内容是学唱歌曲《小雨沙沙》,由于没有歌曲挂图,老师提前把歌曲抄在了黑板上,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 让学生一起演唱以前唱过的歌曲《找朋友》、《两只老虎》。

2 学习新歌《小雨沙沙》。

①看着黑板上的歌词,老师读一句,学生跟着学一句。

②看着黑板,先听老师唱一遍曲谱。

③听老师演唱一遍歌词。

④老师分句教唱。

⑤再让学生读歌词。

⑥老师再教一遍。

⑦让学生自由练习演唱。

⑧集体演唱几遍。

⑨找个别同学演唱。

终于快到下课时间了,这位年近半百的音乐教师走到我跟前,解释道:“老师,不好意思。我实在不知道音乐课怎么上,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让我教音乐真是‘赶鸭子上架’。我没学过音乐,又不识谱,学校没有教学磁带,我只能这么带学生唱唱……”是的,教师和学生们的音准“似跑非跑”,黑板上的曲谱也写得很不规范。没有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没有悦耳的琴声,没有挂图,没有歌页,但却无法泯灭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兴趣。他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流露出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他们对音乐的领悟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差,有的学生随着节奏晃动着身体,唱得非常的投入。尽管音不准,节奏也不稳,但他们是用心在唱,陶醉其中。

这是我所听的几十节课中的一节。听课活动结束后,翻看一本厚厚的听课记录,那重复而单调的教学过程一个个浮现在我的眼前,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认真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师资缺乏、教师专业素质差、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等。虽然这些问题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全解决的,但是我想通过努力应该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于是,我着手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提出合理建议。

健全师资队伍

“让我们这些人教音乐课,真是‘赶鸭子上架’。”那位老教师说的一点也不错,音乐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不是谁都能胜任的。要想改变农村音乐课堂的这种现状,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是关键。于是,我首先对全区的音乐教师进行了摸底、统计,结果发现:各镇(街)都存在音乐教师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学校音乐教师过剩,被安排教其他学科,而大部分学校音乐教师严重缺乏。原因是老师们都不愿意到偏远的学校去,认为待遇不好,交通不方便。镇(街)的教育干部有时碍于人情和面子也不愿意在这件事上费心思。我把调查的结果及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学现状向教育局的有关领导进行了反映,并谈了自己的想法。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9年寒假开学不久,各镇(街)教育干部对音乐教师进行了合理的调配,使音乐教师严重缺乏这一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也为下一步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集中培训。加强教研。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师资问题缓解后,接着我利用二十多天的时间对全区的各所学校又进行了一次听课活动,这一次听课使我产生了新的想法。这些老师虽然学的是音乐专业,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但―直很少从事音乐教学,缺少教学经验;大部分老师对课改和课标一无所知,许多教师甚至没见过《音乐课程标准》,怎么能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呢。针对这种现象,我先对这些教师进行了理论培训。理论培训主要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集中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标,同时注重新教材和新教法的培训,使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对新的教学理念有所了解。在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我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首先,是我本人为全区教师上示范课,让老师们观摩、研讨其次,让各乡镇中心校的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另外,我们还从城区里选拔业务素质好、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让他们把好课送到每个乡镇。送课下乡活动深受老师们的喜爱。送课下乡送去的不只是一节课,更重要的是新方法、新理念。随着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录像课和拜师课等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在听课、评课、讨论、总结和反思等过程中学到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添置设备,提供场地,

使音乐设施的配备趋于完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强,理论知识丰富,有较高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如果学校不提供应有的教学设备,也很难上出高质量的音乐课。教学磁带、录音机、教学用琴和打击乐器等是最基本的设施。目前大多数学校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状况很糟,有些学校的教学设备几乎为“零”,教师只能靠一副嗓子完成教学任务。为此,2009年2月初,教育局领导专门就此事召开了有关乡镇及学校负责人会议,要求各乡镇在经费投入上倾向音乐设施的配备,特别要提高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在短时间内把常用的设备配足、配齐,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使老师们不再为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的不足而发愁。

农村学校音乐教学薄弱是一个普遍现象,相信只要领导部门转变观念、全力支持,业务人员精心研究并提供决策,全体音乐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共同努力,农村的孩子也一定会徜徉在理想的音乐课堂中,素质教育之花也定会在农村学校绽放。

马秀玲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儿童节奏乐队》

作者:缪天瑞、缪裴言

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3551-I

定价:13.00元

儿童节奏乐队对于训练儿童的节奏感、音乐合奏能力、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等意义重大。本书由“儿童节奏乐队组织法”及“儿童节奏乐队用曲”两部分构成,对乐器、练习法、编曲等作了简明扼要的讲解,是十分实用的教学用书。

《音乐的本质与发展》

作者:何平

出版: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2936-7

定价:18.00元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对数位中外作曲家的代表性体裁作品进行了重点分析、介绍,体现了音乐的专业创作在中西方的发展;同时,还从历史的角度透视了作曲家的创作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