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一体化产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体化产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体化产业分析

第1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比较优势

引言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河北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逐步发生了转移,符合产业演化的一般趋势,也带动了河北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是,与京津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作为东部沿海地区,没有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和环卫渤海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最近两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出现,更使得省内的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借助京津的幅射、扩散作用积极促进河北产业结构的继续整合、调节,带动经济复苏及更快发展。

一、京津冀区域概况

京津两市处于国家的心脏,位于环渤海地区中部,拥有全国最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系统。其中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和国际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公路、铁路的枢纽,拥有全国最大的航空港。天津是老工业基地,轻工业比较发达,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京津在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城市集聚力和扩散力等方面在全国乃是世界都具有相对优势。

京津是同时又是河北的心脏,环抱京津是河北的独特优势。

近几年,河北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但河北与京津区域间差距仍在拉大。从河北省来看,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与京津两市合作共赢的力度不够大,发展现代产业的基础还很薄弱,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因素,省内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数量少并且规模小,城市幅射效应不够,还需要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二、河北产业结构概况及与京津比较分析

近30年时间河北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87年的28.5: 50.5: 21.0到2006年的13.2: 52.8: 34.0,进而到了2008年的12.2:54.3:33.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 16.3个百分点,在近两年比重变动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尤其在近两年里上升的1.5个百分点,涨幅较大。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 12.5 个百分点,但是近两年有所回落。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整体来看取得了很大成效。河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

从满足劳动力转移及就业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大幅度下降,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而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比较低的产业比重吸纳了和二产业几乎等同的劳动力资源,贡献还是很大的。

三大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效果自然是不同,河北仍然是以第二产业强支撑为突出特征的,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的三产支撑趋强型经济,以及天津等地的二产三产双支撑型经济还有很大差距。

河北的经济类型是以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率超过50%,投资增速高于22%、外贸出口依存度在20%以下)为主的,与北京等地的弱均衡增长型经济(三大需求拉动作用相对均衡),以及天津等地的投资出口双拉动型经济(外贸出口依存度超过25%,投资率超过50%)相比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在这样的差距之下,河北要如何谋求发展呢?

必须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在京津地区的经济扩散与辐射之下完成其质的飞跃。

三、河北三大产业与京津比较优势分析

第一产业

河北是农业大国,第一产业产业增加值仍在提高,因为相对于京津等城市来讲,河北省的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是有绝对的比较优势的,然而,它在地区经济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小,也就是它对河北省地区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越来越少,这是符合产业升级的规律的。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然在40%以上,这表明河北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劳动力转移不足,很多劳动力还停留在第一产业中。

其中,农业基本占一半以上,牧业次之,林业、渔业所占比重很小。近二三十年间,河北农、林、牧、渔业产值均呈增长趋势,但农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林业比重基本不变,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河北农业主体地位趋于下降,牧业优势逐渐明显,但渔业很弱,没有充分发挥其环渤海优势,今后发展空间很大。

第一产业仍是河北对比京津的相对优势产业,虽然它不像二三产业带来很高的产值,但是它有效的解决了大批就业,而且它的发展空间还是有的,所以应加强林牧渔等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在增加竞争力强的名优特产品,稳定第一产业的增长率的情况下,尽量扩大出口经济,压缩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

虽然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产值持续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基本稳定,但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十分缓慢,仅占就业人数的30%左右,这说明河北省第二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有效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即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制造业增加值之和为16506.4亿元,占河北工业增加值的75.6%,是采矿业增加值的13.4倍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的11倍,这说明制造业是河北目前无可替代的主导产业,是拉动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08奥运会时,基于环境考虑,北京搬迁出来了一批炼钢、水泥等工业企业,未来看,这些钢铁等制造行业将继续成为河北对京津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所以还要大力发展,并继续拉动河北经济增长,巩固其主力地位。

河北省高度偏向于钢铁行业,并有不断强化的趋势,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发展却十分缓慢,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通信设备等现代制造业等。

这些行业是首都经济战略在新世纪的延伸,是京津地区大力发展的项目。高新产业绝对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他们可观的附加值,带来的高产值,对其他产业的促进拉动作用都让人不可忽视。然而,河北对此没有竞争优势,缺少高科技人才、缺少先进技术、没有龙头产业带动等都是制约它的重要因素,使得这些现代制造业发展缓慢且不均衡,成为制约河北工业结构升级的瓶颈。这也是很多学者认为的“河北毗邻北京是劣势而非优势”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只能通过尽量引进人才,尽量吸收资金,尽量培育龙头产业来加速其发展。另外,加强这些产业的上游企业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还可以对京津地区这些产业因为快速发展、更新换代等而造成的辐射、扩散项目或转移项目及时接收,并与之实现共赢。

综上,对于第二产业,一定要充分利用京津一体化各种优势,抓住到手的产业大力发展,争取高新的产业实现共赢。

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其增加值由1978年的38.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663亿元,按可比价格算,年均增长12.9%。

然而,虽然第三产业总量发展迅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强,但是近两年创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基本持平,说明它的内部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从内部结构来看,第三产业规模分散,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所占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金融保险业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其他服务业发展加快。从整体看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传统商业、服务业比重偏高,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产业发展不足,层次结构较低。而且,传统商业、服务业发展速度已经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某些滞后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比重不断提高,虽成为了未来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仍不占主导地位。

对于京津地区来说,河北的第三产业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只是发展还比较滞后。传统服务业应上接一、二产业的发展,下与网络技术多角度多层次联合合作,比如网购,对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餐饮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甚至能影响第一产业(蔬菜、水果的销售等)、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等)的销售;现代服务业,如保险、旅游等应该作为河北省第三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他们相对于京津地区是绝对的优势产业,只是现在基础有些薄弱,但绝对是投资少,见效快,拉动就业的好方法;另外要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多开发新的产业层次,新的服务类型,带动第三产业增长。

四、借势京津,加快河北经济发展

2011年5月18日,以“首都经济圈,发展新商机”为主题的2011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廊坊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找准各自定位,实现产业对接,在产业及未来发展中寻求链条的节点,在差异化中实现衔接配套、合作互补、错位发展。京津冀区域合作必须着眼首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加快建设以开发区为核心的新型卫星城,以产城融合的模式疏解首都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找准绝对优势产业毫不手软的大力发展。

如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等,相比京津有绝对优势,应大力促进其发展,使其不断增长,并尽量多元化经营,鼓励二次加工,促进出口经济。

(二)找到比较优势产业大力鼓励,与京津错位发展。

如第二产业的工业制造业等,相对京津有比较优势,应与之错位发展,进一步加强其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地位。又比如第三产业的传统服务业,也应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以承接一、二产业对劳动力的转移及缓解经济增长的压力。

(三)关注产业“双向”转移,与京津衔接配套。

要及时承接京津的转移产业,如二产业的高能耗产业;还要努力寻求合作共赢的配套衔接产业。

(四)寻求相对劣势产业的链条节点,与京津合作共赢。

如第二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河北没有发展优势,但可以从上下游产业上寻求发展,与京津合作共赢。

(五)不断创新,寻求新兴产业。

加强创新型产业的开拓,如促进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内部层次建设等。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巨大推动下,河北的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经济发展有目共睹,然而产业结构还有其不尽完善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立新,汤进华,郝万红,河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消费导刊,2007.5

[2]李佳徽,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

第2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优化

1引言

现如今,中国对外发展贸易具有一个现实化的问题,就是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产生,中国的贸易结构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贸易额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全国经济贸易产生了飞快的发展,由经济贸易大国向经济强国进行转变。在全国经济常态背景下,通过对于贸易经济结构的研究,为中国的贸易经济长远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对外贸易产业的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发展现状

有研究学者对于亚洲对欧盟以及美国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进行分析。亚洲大多发展中国家,较主要的部门为机械以及运输业。通过对中国商品贸易出口业进行研究,贸易结构体系中,比重逐渐下降的是农业以及纺织品业,不断增高的是电子业。二十世纪末,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并重点出口劳动集中型工业制品。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正从初级产品转向工业制品,劳动集中型出口转变为资本集中性出口,高科技产品也有递增的趋势。随着中国外贸出口额度的不断提升,出口贸易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半成品的进口额度与日俱增,并且集中型产品的出口规模也在增加,反之进口规模在降低。表明了中国经济贸易结构正在优化以及转变。

3研究理论

3.1传统理论

一个产品若只在该国家进行销售,国籍则为其发展进行了限制,所以对外贸易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益也会进行相应的提升,与国内贸易之间相差了一个等级可以按照国籍价值进行出售。只要没有被生产率高的国家竞争下去,那么国家与国际之间的差价,就为国家所有,产品的价值会通过国际得到提升。一个国家在生产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之下有优势的产品,那么这个国家的利润就会有所增加。若优势较为明显,对外贸易也可以引起国民价值的提升。在就业环境充分的条件下,可以对其劳动力进行节约,对于生产率也得以提高。从而,可以达到花费少量的劳动力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以及产品价值。对外出口可以带动企业对外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由此可见,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展现企业以及产品的优势,还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建设的进步。对于不同的产品,其投入的劳动以及原材料也并不相同。各个国家应使用国家中较为丰富的资源进行生产再进行出口。因此,企业应当调动国家的丰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从中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这种分工的格局将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主动状态,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也水到渠成。

3.2新型理论

贸易结构的传统理论与新型理论之间主要存在着技术的差距、产品使用周期、产业内部的贸易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等问题。若想要改变在于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便应加强对于技术改革的重视。发达国家在于技术上远远超于发展中的国家,技术的研发以及创新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时间以及人才,使得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国家发展起来更为困难,继而,形成死循环。这并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问题,更是国家与政府的之间的问题。技术差距造成国际贸易的影响。因此,国家要想重视经济发展,则要对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依据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的质量,使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相结合。这种经济理论体系对于国家而言极为重要,产业内贸易理论体系说明了产品之间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之中的主要原因。这一理论,对于改善贸易结构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对于经济较强的国家而言,有极大的发展优势。国家的优势也是对于企业以及产品的优势,国家只是根据特定的产业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要对于贸易经济体系进行优化,就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作用,培养国际对其的需求,加快市场的经济建设以及生产的相应要素。形成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国民教育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以及综合国力。

4优化调整

对于当今的贸易产业结构所产生的问题,十分有必要对其做出调整。对于中国在对外贸易优化结构调整方面,开展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及对于环境的利用等方面共同优化。使经济一体化合作,注重运筹规划。加快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对于贸易结构有话的调整。在优化出口商品的道路上,应该合理的进行调整外贸的结构,对于商品出口的竞争力也应得到提升,主要发展对外贸易的服务层面。在对于外贸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之中,应该加大对于中国稀缺资源的调整力度,最大可能鼓励新技术产品进口等方面的问题。

第3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0-1

1 目前运行形势较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盲目扩张规模

本来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储备,对产品市场也不具备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空想着做大做强,带着沉重的债务去购置厂房和设备,结果企业表面上做大了,其实内里完全是空的,造成债务身。一个集团公司,下属很多个子公司,有的子公司只有名目,没有实际。

1.2 产业链条断接

企业没有稳定的生产基地,没有凭借信誉得到基地农民的认可,没有与农民建立良好的互赢利益机制,虽然也签订了所谓的合同,但是合同的内容是片面的,考虑企业自身的利益,没有真正的约束力。今年这里不行,明年再换一个基地。所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结果产品品牌没有保证,产品质量没有保证,市场占位更不可能确立。

1.3 内部管理混乱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家族式企业,工作没有计划,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没有明确的分工,不该管的乱管,该管的不知道管。

2 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企业的决策人不具备相应的素质,缺乏科学规范地管理企业、了解和掌握产品市场动向的能力,盲目上项目。在我了解的一个企业中,购置了一套2005年以前另一个企业淘汰的大米加工联产设备,并当做专利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但是到如今,这个花费高价购买的设备每年生产量非常少,长期处于停产状态,而且生产成本极高,生产的产品也不属于高档产品,销售量更是微乎其微。

二是这类企业还保持几十年前的经营理念,开发新产品能力极弱。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并不是通过自己建立产业链条来开辟新产品和获取效益,而是主要靠普通产品的收购和转卖去获得微薄的利润。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这种转卖方式其实已经成为极其普通而且没有一点市场竞争力的经营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运行的途径。而且产品质量没有保障,效益也不可能达到很高。

三是通过认证的产品得不到很好的维护。由于原料生产基地不稳定,尽管通过了产品认证,但是由于基地更换,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一般不超过几年,产品就被市场管理部门检测不合格,有的被消费者投诉,造成重大的损失。

3 国家宏观政策管理上,应采取如下措施

对企业决策人实行严格审核管理。不具相当文化素质、没有一定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的人不能胜任董事长及总经理;对企业进行严格财务审核。凡外债负担过重,又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企业要严格控制其发展规模;严格履行借贷制度。对金融部门为企业实行借贷业务,要充分对企业状况进行把握,对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企业要严格控制借贷额度。

4 对企业实施产业化运行指导上,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4.1 注重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指导和监督

首先要求企业要按照科学化、正规化管理模式运行。就是说企业要例行董事会制度,要真正做到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避免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和家族式管理。政府部门有关人员可以进驻企业作为指导服务人员,帮助企业加快形成现代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向正规化方向发展。但是进驻企业人员不能作为企业决策人,不能代替企业行使各类职权。当然,派驻的人员要有较高的综合性素质,要由得到企业充分认可和在社会上有公众好评的人来承担。派驻人员不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负担,否则会导致企业领导及职工的不满,也等于政府无故给企业背上包袱。

4.2 推动企业实现规范化的产业链条

在企业与生产基地建立合作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生产基地农民的利益,也要兼顾企业本身的利益。这就要求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在建立合作关系的时候,要通过正规的合同及公证来实施,合同相关的条款要清楚明了,包含的内容要全面细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要明确清晰,相互制约机制要在双方认同的情况下划清责任。达到农民满意,企业认可、双方自愿。在充分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求得企业与农民共赢。

4.3 要加强项目的管理和验收检查

在涉及企业申报项目中,相关审批部门要通过认真考察和详细了解企业的状况、生产能力、生产原料来源、现有生产水平、管理运行情况等,要加强项目的管理和验收检查。在基础条件较好,企业运行及管理相对规范,自有资金比较充足,确有实施项目的能力,生产加工经营上确有发展前景的前提下,给予企业以项目扶持资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过去很多项目投资对于企业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被企业挪用,结果争取到的投资并没有完全用到设备更新改造和开发新产品上。尤其一些企业为了套购国家项目资金,仅仅是为了缓解企业本身流动资金的不足。

4.4 基层政府部门在协调企业与生产基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作用

对企业与农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建立的种植收购合同,要给予公正的认定,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这也是基层政府部门为当地农民服务的一个具体体现。

4.5 农村要加速土地流转进程

第4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 统计指标 存在问题 实施建议

一、文化产业统计的重要意义

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及时掌握和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速度等状况,是规划好“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的需要,是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各级党委宣传部、统计局、省直各有关部门、各文化产业集团要把抓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反映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文化产业和经营活动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分析

1.文化产业分行业的核算指标

文化产业涉及诸多行业,为测算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考核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必须建立以文化产业分行业增加值的总量和构成为主的核算指标,目的是满足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汇总需要,分析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行业构成,比较各行业的发展总体状况。

2.文化产业单位统计分析指标

文化产业单位统计分析指标的建立是为各产业单位提供一个分析比较的统计标准,力图从产业活动的生存、发展和赢利的角度去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单位的发展情形。设置时按经营条件、效益状况、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发展前景等五个方面进行。

3.文化产业单位的基础指标

文化产业单位的基础指标是为满足文化产业行业的核算和统计分析的需要而提供基础数据的指标。考虑现行各文化产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设置时分为三类指标:Ⅰ类(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Ⅱ类(执行商业企业会计制度)、Ⅲ类(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

4.文化产业的相关辅助指标

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状况、便于分析对比、国际比较,为预测决策提供较为翔实的相关基础资料,我们尚需设置以下统计指标。

三、文化产业统计任务和力量矛盾突出

1.加强文化产业统计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各地方统计局加大文化产业统计的组织和协调力度,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定期汇报和研究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对文化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安排和部署。各地方部门和统计局要加强组织协调,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促进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2.依法统计,确保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地方经济普查机构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文化产业统计“不出假数”,数据来源真实、可靠、过程科学、结果可信。要坚持依法普查,履行普查中知悉的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认真做好文化产业单位的排查摸底、等级审核和行业编码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尤其是要做好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附属的文化产业活动单位的登记、准确界定其行业类别,做到单位不重不漏,定性准确。

3.切实抓紧、抓好文化产业单位清查工作

(1)在经济普查单位清查阶段,县、乡普查办科技和文化产业调查组组织相应专业人员。

(2)通过培训后,相关人员直接参加有关文化产业的调查对象登记、编码、审核、确认等工作。

(3)在录入过程中,协助各专业调查人员做好文化产业单位的甄别,全面准确反映开封县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四、加强文化产业统计相关策略分析

1.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家工作重心

完善文化产业统计, 首先是国家统计系统要破除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流程的传统概念, 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系统的总体规划。文化产业统计的主要内容应由国家统计系统完成, 而非主要依赖文化部门提供的信息, 这样, 才能保证文化产业数据资料的完整、及时, 保证统计范围涵盖于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和部门, 保证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貌。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系统工作流程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

2.强化价值指标意识

虽然我国现行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包括了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份额, 但是, “文化产业增加值”指标的知名度还很低, 在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时, 也很少有人使用该指标, 这与我国统计年鉴至今还没有公布单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商品增加值”、“文化服务增加值”不无关系。文化产业增加值作为核心指标,能够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只靠这一个价值量指标不能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层次来动态反映文化产业的变化趋势,不能够全面客观考核文化产业(单位)的运行业绩。为此, 应以文化产业增加值为中心, 设立系列价值量指标。

3.将文化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化、规范化

从长期来看, 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最好由统计部门直接收集, 而非间接使用文化部门提供的数据。原因在于, 由统计部门直接收集, 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文化商品纳入文化产业统计范畴, 如果仅依靠文化部门收集数据, 很可能更多地将文化产业统计落在“文化事业”统计的视角。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一步到位地做到这一点也有一定难度。为了弥补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不足, 可以由统计部门牵头开展文化产业统计专项调查, 以便提供较为全面的文化产业规模、结构、效益等信息资料。

4.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依法统计,是确保文化产业统计“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重要保证,也是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的领导及有关人员要进一步加强法制观念,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各文化基层单位要建立、完善统计台帐、统计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使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各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5.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科学决策都需要质量更高、内容更全面的文化统计数据。文化产业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因此,各级统计部门、各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要把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来抓,加强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具体经办人员,同时还要为文化产业统计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要把这次统计当做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克服一切困难,切实抓紧抓好。

参考文献:

[1]杨绪忠, 张玉玲, 刘冶.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教育, 2005,(9)

第5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国际贸易又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解释贸易的理论都是以阐释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认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其相对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其相对具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表明,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要素价格差异是产品价格差异的根源,各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密集地使用本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二是新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该理论仅解释了要素禀赋具有差异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贸易是发生在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着眼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以边际成本递减作为生产分工与集中的理由,其二是用不完全竞争及其市场细分策略来解释这类贸易与国际分工,说明规模收益只要超过运输成本,生产应有集中化的趋势,并且市场规模越大、“学习曲线”效应越明显的行业,成本就会越低,以此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与选址,不再决定于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而是历史因素与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以上理论出发,分析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流向与产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对分工的影响,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效应:第一,市场规模效应。一体化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降低,因而无论从市场范围还是消费者效应来说,都有效地扩大了市场的规模,相似要素可以更密集地使用,按照一国都趋向于出口在本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产品的原理(克鲁格曼、赫尔普曼,1985),一体化区域将具有增加对区外出口的倾向。第二,市场竞争效应。贸易壁垒降低将导致区内市场竞争激化,减少寡头垄断,降低区内市场细分的程度,可以强制地带来经济效率的调整。第三,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效应。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一些厂商能够从事更多的工厂专业化分工,减少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降低服务成本,增强出口与区域内进口替代的能力。以上三方面都将增加一体化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一体化区域内部分国家的竞争优势,引起区内投资格局的调整与区外对区内投资的增加。

从贸易对分工的影响来看,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产品都是由一国国内的企业生产的;二是贸易保护的对象都是一国的产业、产品及其生产的企业;三是要素在地区间不流动。但如果以跨国公司的跨国一体化经营为分析背景,以上三点结论就需要重新推敲,国内有学者将跨国公司内中间产品的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的融合概括为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张二震、马野青,2002),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我们认为,分析贸易投资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以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各国同类要素的异质性为基础,当跨国公司实行跨国一体化经营时,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以及品牌都可以成为投入的要素,地区经济一体化降低了贸易壁垒,有利于要素与中间产品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依据各国的要素差异进行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的选点布局,一国科技型、管理型以及高素质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价值增值环节大的生产投资与研发机构的建立,低素质低技术的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一般加工型生产环节的建立。贸易投资一体化使产品乃至产业失去了国家的界限,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能再说是由中国制造的,但国际分工仍存在,不过分工不以产品、产业为标志,而以国家之间的要素差异为标志,以要素创造的价值增幅为标志。以这种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结果不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是其差距的扩大,如跨国公司专门将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价值增幅大的生产环节放在本国,而把生产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放在中国,或仅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应用中心,中国将专门成为成熟技术的生产加工基地,长期下去中国的知识型管理型人才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造成人才培养的困难与人才的流失,进而掉入要素低水平成长的贸易陷阱。

对一体化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区域内的市场,降低了区域内同类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增加了同类生产要素尤其是知识型管理型人才的聚集,这都将增加区内的区位优势,提高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层次。但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的生产选址将非常重要,使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落址于本国,通过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实现本国有竞争力要素的持续增长,将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新目的。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要有量,而且还要有质。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国际经济学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析总是以一体化对新贸易格局的影响作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创立,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的理论被植入国际贸易的分析,因而投资效应的分析就以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作为基础,贸易投资一体化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行为主要还是以寡占反映战略为主,在方法上仍属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下面我们以这两个阶段为界分而述之。

二、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地区跨集团的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打破地区封锁抑制排他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当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从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要素寻找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后,国际贸易的作用将是长期的基础性的。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出发点是一体化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与福利的影响,理论基础基于比较利益之上的专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部门间或产业间的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市场规模以及规模经济都成为一体化收益的主要来源,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都可以在专业化分工中收益,从与一体化之外的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变中获益。分析一体化对贸易的影响,主要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考虑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障碍降低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以及价格对贸易商行为的影响。由于影响相对价格的行为因素很多,如政策、收入等,因而不联系具体产业与产品是很难下具体结论的,但总体的分析可以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美国经济学家J·瓦伊纳于1950年提出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这两个基本概念,用以反映贸易对一体化的反应,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转移”与“投资创造”,用以反映外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由此奠定了这一领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金德尔伯格认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表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流向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和流量产生影响,形成投资创造效应与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是由贸易转移引起的,一般而言,关税水平越高的国家,一体化后贸易转移效应越大,该国将从成员国进口成本更高的产品,消费者获得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但国家失去部分甚至全部关税收入。如中日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中国可能以从日本进口汽车来代替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但别国厂商自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厂商也不能面对新格局而束手无策,由此形成的区外非成员国对一体化区域内的直接投资和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为投资创造,区外的跨国公司在一体化内部建立“避税工厂”(Tariff-exemptfactory),并向一体化市场供货,以维护其原来以出口方式占领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使市场扩大与需求增加,为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一体化内外的跨国公司互相竞争以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在区域内的直接投资。

投资转移是由贸易创造引起的扩大了的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创造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成员国的数量,数量越大,表明市场越大;平均关税水平的降低程度,平均关税水平越是降低,同盟越可能趋向贸易创造;成员国经济的竞争程度,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贸易创造的产生来源于规模经济与专业分工,为从一体化经济中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收益,需要进行生产的重组,由此引起区域内直接投资布局的调整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产生投资转移。

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根源于一体化的规模效应与市场统一效应,相对于区外国家而言,一体化内部的总收益无疑是提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工业的偏好,其收益更具有长期意义,但对一体化内不同的国家而言,其收益是不对等的,模型分析表明(PeterRobson,1998),一体化区域内产业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是必然的,甚至存在产业全部向一国偏转的可能,因而认真研究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优势及产业分工趋向,制定适当的补偿机制就成为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内容。

三、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由于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建立在地理意义上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起来,因而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金德尔伯格的二分法就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映战略就成为解释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这种方法着眼于一体化从哪些方面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其分析一般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依据,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的组合:第一,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具有某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需增加的额外成本,一般业主的无形资产与规模经济都可能体现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营销技巧、特殊的组织结构以及进入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便利条件等。第二,内部化优势。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与外部市场相比具有减少交易成本的优越性,根据邓宁的分析,国际市场的失效主要有两类,一是结构性失效,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与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影响外部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二是交易性失效,如交易渠道不畅及国际市场经营风险过高都将提高交易的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促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第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来自东道国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自然资源的禀赋、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政策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等,这些因素不是跨国公司特有的,但跨国公司可以不断适应它,利用它。

将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合理清楚地解释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所有权优势决定了“谁”来生产,内部化优势决定了“怎样”生产,区位优势决定了“在哪里”生产。而一体化从规模性、结构性与交易性三个方面增强了区域内国家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势。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的市场,具有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为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国际经营的学习机会与条件,使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MiraWilkins,1991),一体化最为突出的还在于它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市场的范围,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经济的抗震性,能使经济周期的波幅减少,周期拉长,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体化的小国来说,生产的种类可以减少,规模可以加大,生产的某种地理分工变得更自然,一体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尤其有利于那些在大工厂中应用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某些类型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也成为跨国公司对区内投资的重要原因。

将直接投资的增长与企业的战略对策结合的分析认为主要有四种形式的战略投资对策(Yannoponlos,1990):(1)防御性进口替资,也叫“桥头堡投资”或“跳越关税”的投资,是外部企业对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的一种对策,反映了一个企业为维持在一体化经济中的市场份额从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2)进攻性进口替资,亦称出口导向投资,它以一体化对竞争效率、收入水平、增长和创新的影响为依据,投资的动机在于利用地区一体化所造成的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大的势头,是企业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的一种战略投资;(3)重组投资,又叫合理化投资,即生产经营的布局按一体化后更自然的区位优势重新组织所进行的投资,因为贸易壁垒消除以后,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主要依据,生产活动将向成本较低的地区集中;(4)寡占反映投资,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直接投资的效应,最主要在于强调它对工业效率的影响,这可能是比资源配置效应更为重要的一种收益来源,因为从贸易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在完全竞争的框架内展开的,而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强调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框架,分析一体化对厂商竞争行为的影响。鉴于一体化后兼并与收购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因而如何规范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垄断行为,就成为新的更重要的课题。

四、启示与结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参与经济一体化必将有得有失,但一般总是得大于失,这是双赢、多赢的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体化分工的格局趋向,也是利益分配的重要导向,一国要从一体化中获得有益的分工,就要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竞争性要素的持续增长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从以上贸易与产业组织两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依照传统贸易理论,中国是简单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极其丰富的国家,几乎可以说具有无限供给弹性,因而一体化后,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将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向,依照新贸易理论,生产也有向平均成本低的国家集中的趋向。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向别国开放市场也具有诱人的利益,当中国与东盟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日本不无妒忌地宣称,为了享受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零关税,日本企业可能进一步向中国投资,为了同样的理由,日本可能将已或拟向东盟的投资转向中国(冯昭奎,2002),其实,中国与东盟都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是存在的,但制造业的产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只要一体化内的商品比要素多,要素价格就有均等化的趋向(赫尔普曼、克鲁格曼,1985),如果其生产全向一国集中,则比较优势的天平将向另一面倾倒,况且生产同样的商品对要素的组合方式仍有差异,可以起到平衡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作用,东盟即使生产的种类减少了,但贸易壁垒的降低使中国辽阔无边的市场向他们优惠开放,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运转来看,自由贸易的协定尤其有利于小国,因为他们的增长与繁荣有了更多的空间(ShyamalenduSarkar,2001)。对东盟而言,中国是竞争者,也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空间将主要在制造业、电子、通讯等产业内部的分工与贸易,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最初的生产与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实证分析这些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分工布局将对资源的配置起导向作用。

2.处理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关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体化后的市场将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角逐的场所,其第一阶段的投资将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生产合理化布局的反映,第二阶段的投资则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而兼并和收购当地企业便成为其迅速占领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面临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在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中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在规模经济较显著的行业,如汽车、化工、金融、民用飞机等部门,在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如电子通讯、计算机、药品等部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兼并的国际化倾向也明显,因而应鼓励国内企业实现并购,形成产业组织的集中化,以大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而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处于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标准化、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部门,如纺织、服装等,应以鼓励竞争为主,制定较严格的反垄断管制,这种按产业结构的差异制定垄断管制的双重标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都采用的方法。

3.处理好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养与跨国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关系。在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下,中国既要发挥简单劳动力丰富低廉的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也要发挥中国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既要有生产加工中心,也要有技术中心。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保护本国有竞争力的要素在本国有就业机会,有获取高工资的机会,要力争让跨国公司的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具有核心创造力的研发活动在中国展开,如法国在药品生产行业就规定在当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是外国投资进入法国市场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跨国公司,只要能对中国关键的核心生产要素付高额报酬,都应受到鼓励,这是从根本上获取关键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要素与技术的持续供给能力,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具有“独立于一体化经济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85.

[2]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3).

[4]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冯昭奎.10+3: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6]Kindleberger.c.p.EuropeanIntegrationAndTheInternationalCorporation.

ColumbiaJouralOfWorldBusiness,Vol.1.1996.

[7]PeterRobson.TheEconomicsOfInternationalIntegration.Routledge,1998.

[8]MiraWilkins.TheGrowthOfMultinationals.EdwardElgarPublishingCompany.

1991.

[9]Yannopoulos.G."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EuropeanIntegration".Jounal

OfCommonMarketStudies,Vol.28.1990.

[10]ShyamalenduSarkarAndHongY.Park"ImpactOfTheNorthAmericanFree

第6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从产业同构系数、地区专业化和区位商角度出发,分析了《纲要》实施以来,珠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指出《纲要》实施以来,珠三角产业一体化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指出珠三角产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进珠三角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

《纲要》;珠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2302

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认可和肯定了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纲要》指出珠三角9市力争在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看来,珠三角已经初步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也取得初步成效,但产业一体化进程还任重而道远。

1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历程

珠三角一体化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2-1993年,这一阶段一体化处于起步状态。1982年起,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板块先后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从时间上看,长三角一体化起步较早,环渤海一体化起步较晚。但由于这一时期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主导,行政区划分割现象突出,市场机制作用尚不充分,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和理念等政策层面。第二个阶段为1994-2002年,这一阶段一体化处于比较平稳发展的阶段。由于珠三角9市均为广东一省之内,因此珠三角一体化的政府职能和要素流动相对容易管理,而环渤海地区涉及的省份,其一体化进程较为缓慢。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这一阶段为突破性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出现珠三角、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等多种区域合作方式。《纲要》的正式出台,为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区域合作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但由于产业一体化比较难以协调、均衡,因此各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

2《纲要》实施以来,珠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

所谓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通过建立协同机制,消除贸易壁垒和行政分割等影响,实现资源与要素的最优化配置。由于珠三角地区9市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和产业路径各有不同,形成的优势产业也有所不同。经济一体化越成功的地区,地区间的产业差异性就越大。因此,提高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程度,是珠三角一体化成功与否的标志。本文讲从不同角度对珠三角9市制造业数据进行测算,分析《纲要》实施以来珠三角产业一体化进程。

2.1从产业同构系数来看,地区间的分工程度在上升

本文从地区间产业同构和地区专业化两个系数来分析珠三角产业布局的现状,从中判断珠三角产业分工情况以及两个系数是否一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产业同构是从地区角度出发,而地区专业化则从产业分布的角度来说。联系在于,假设产业分布状况给定,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就给定了。各个产业的地区分工程度越高,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就越大。

从测算的结果来看,2008年,珠三角9市平均产业同构系数为0.6176;此后,珠三角各市平均产业同构系数呈下降趋势,2014年为0.5834,6年间下降了00342,平均每年下降0.006,说明区域内产业同构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具体看,广州的产业同构系数最低,平均同构系数仅为0.4736,可以说是珠三角地区中产业差最有特色的市,而中山产业同构系数最高,平均数为0.6875。从三大经济圈来看,广佛肇一体化最为成功,三市平均产业同构系数仅0.5039。广州近年来以汽车制造业、重大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产业上升较快,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造船等传统优势产业稳健发展,佛山电气机械制造业和陶瓷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依在全省优势较大。肇庆与广州、佛山产业结构明显不同,农业比重高、工业比重低,因此肇庆制造业造业结构与周边城市差异较明显。深莞惠经济圈平均产业同构系数高达08945,同构现象最为严重,三市均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深圳电子信息产业水平较高,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创新,但与周边的东莞、惠州没有形成产业梯度一体化,产业差异化战略实施比较有限。珠中江产业同构系数处于三大经济圈中间,产业同构系数为0.7322,同构系数也较高,珠海、中山、江门三市支柱产业也围绕装备制造业为主,地区产业差异化程度不明显。

2.2从地区专业化系数来看,产业布局正在向特色化、差异化演变

本部分借助克鲁格曼1991年提出的地区间行业分工指数,分析地区间的制造业专业化水平。

总体上看,大部分城市之间的专业化指数都接近1或达到1以上,2008-2014年珠三角的平均行业分工指数为0.8632、0.8714、0.8816、0.8905、0.9050、09130、0.9027。2008年以来珠三角地区间的行业分工指数是上升的,6年间地区专业化指数上升了00395,平均每年上升0.007,这反映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分工程度在上升,与产业同构系数的变化趋势明显一致。具体看,2008-2014年,珠三角9市共有36个地区间行业分工指数中,其中28个地区行业分工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可见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不断提高。

2.3从产业区位的角度看,珠三角产业分工初现端倪

本文计算了2014年珠三角各市制造业41个行业的区位商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珠三角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形成了汽车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珠三角内部形成各自优势产业,广州的汽车制造业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深圳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优势较强,佛山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具有比较优势,惠州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优势产业,江门的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具有比较优势。各地均有各自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利于各地经济稳定较快发展。

3问题与建议

目前,珠三角制造业总体上呈现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广珠江口东岸深圳、东莞、惠州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珠江口西岸珠海、中山、江门、肇庆以电气机械优势传统产业为主,广佛以装备、汽车、电气机械制造业为主,地区间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逐步形成。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目前,珠三角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珠三角9市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经济发展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要素配置效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二是产业布局还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具有产业配套能力的较大规模产业集聚群的趋势,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三是产业集中在价值链的较低端,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能力尚不强。如广东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总体上,珠三角还没有形成产业分工协作为主的区域经济格局,产业分工任重而道远。

(1)应通过产业集群成长来推动产业一体化。通过产业集群成长,推动区域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推动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平台一体化。促进地区之间由竞争关系转变成合作关系,合理进行产业规划,形成“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新局面。

(2)构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互补互促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珠三角地区要建立起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建立互相协作的协调机制,统筹地区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产业差异化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积级推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实施双转移战略,实现产业结构的提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索珠三角城市联盟,构建区域合作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的龙头带动作用,将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圈。大力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积极实施双转移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跃洲,王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J].浙江经济,2006,(16):156158.

[2]周涛.新经济形势下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9):496504.

第7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羽毛球;产业发展;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027-02

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需要明确其发展方程、协调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等多个层面上的内容。通过在其产业中开展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在政府机构为主导下构建羽毛球一体化发展协会。同时,还需要结合自身城市的发展情况构建一套适合于本城市的发展方案,最终完成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

一、羽毛球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结合相关发展理论进行分析,我国羽毛球产业发展更适合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通过这种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可以体现出其产业发展的适度倾斜,能够更好R集不同区域内的资金、资源以及相关技术来促进整个羽毛球产业的发展。同时,以不同省级城市为羽毛球发展中心,带动周边各个区域的羽毛球产业的整体进步,并保持持续长久的发展势态。在此过程中,应该深度挖掘不同区域内所具有的,并结合不同区域中的条件,分析出区域发展差异性。再针对所体现出来的区域差异性,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采取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区域,缓解当前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所出现的瓶颈问题。

二、构建合理化协调机制

在不同城市区域内开展一体化协调发展,会产生多元化的共同利益诉求,同时也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利益矛盾。所以,通过构建合理化的协调机制,是当前羽毛球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与核心。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羽毛球产业物性,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创建羽毛球一体化发展协会,并通过其发展协会来对诸多矛盾与困难进行解决。要实现这种发展模式,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构建以省级体育主管机构及各地区体育主管理部门的联合会议,通过联合会义来对各省及地区的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进行协调与决策。联合会议还应该及时地制定统一、规范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并为各个体育产业提出共同的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规划,定期以联合会议的形式检查各地区对其协调机制的实施。(2)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邀请羽毛球相关企业以及专家,构建本区域内的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协会。政府主管部门需要为其发展协会提供专业的工作指导,发挥出政府职能开展本区域内的羽毛球市场调查。通过收集大量的民众建议以及相关产业的意见,认真分析其羽毛球市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力,通过在发展协会中开展协商的形式实现各个相关产业的共识。(3)对于发展协会主要管理人员,政府部门不需要参与管理,但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对本区域内的羽毛球发展进行共同承诺和签署协议。

三、羽毛球产业发展区位时序的选择

羽毛球产业的发展是否顺利,决定因素主要是区域内羽毛球产业发展时序以及区域资源差异资源。采用非均衡协调发展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羽毛球产业发展的形式,应该认真分析区域内羽毛球产业优势区域,并在优势区域的带动下形成一个羽毛球产业发展辐射区。从整体而言,我国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需要根据不同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应该重点对省级一、二级城市进行优先发展,并通过几个城市所形成的竞争与合作,促进羽毛球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每一个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以及羽毛球产业发展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相应的成长机制。所以,采用优势区域作为羽毛球产业发展重点,应该加强对其相关理论可行性的分析,并从羽毛球行业以及区域发展背景来进行研究与判断。曾经有学者提出,利用一些分析法可以对影响区域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筛选。同时,还可以总结归纳出不能量化的体育文化认同因素、参与相关体育运动的实际人数等。此外,还要针对羽毛球运动在其区域内的发展水平、民众收入水平、羽毛球场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羽毛球产业一体化,需要采用合理的分析法对其区域发展水平进行衡量。并对其区域内的经济、生活、环境以及人口中数量进行筛选,最终实现水平综合得分。通过分析将区域内羽毛球产业发展划分成为多个等级,将人口数量、羽毛球竞技水平、相关服务产业发展条件等作为衡量标准,最终可以明确优先发展的几个城市。

第二步,围绕优势较为明显的几个城市为发展核心,并加大其产业发展的辐射力度。通过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完成对周边区域的羽毛球产业圈。在此过程中,应该综合性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以及羽毛球产业的发展现状,最终明确多个羽毛球产业经济圈。通过对其产业经济圈的大力发展,让其所具有的辐射作用可以延伸到各县市区域。不同区域内的羽毛球产业圈,需要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扩大对周边区域内的所产生的影响力。积极构建一个示范区域,并通过对其开展优先发展产生对周边区域内的影响力,促进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此外,要加强与羽毛球产业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合理化的资源配置完成相应的产业结构。

四、羽毛球产业结构时序的选择

对于体育产业而言,其产业结构需要不同相关产业之间的合作,并能够形成相应的技术经济联系。通过产业结构分析,可以体现出不同用品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在技术层面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以及制约性。同时,还能够体现出不同体育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与分析中,应该加强对体育产业健身、休闲、娱乐等行业的分析。因此,这些体育产业为了我国当前体育产业的主导,从本质上来讲是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关键所在。相关数据显示,羽毛球在我国各城市中受到了民众的喜爱,并为了当前我国健身娱乐的一项重要的运动项目。这也就意味着羽毛球产业与许多产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关联,要完成对羽毛球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依托其他与之关联的产业,比如羽毛球竞赛、羽毛球培训等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羽毛球产业时序选择,应该根据不同区域来进行分工。要结合所在区域中羽毛球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进行分析,选择具有一定优势的区域来开展优先发展。从当前一些区域羽毛球竞赛来分析,其竞赛水平的发展成为了区域核心竞争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发展形势较好的区域,可以增强羽毛球产业的辐射效果,带动周边区域羽毛球产业的发展。这种竞赛形式不仅可以让人们能够欣赏到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还可以让喜欢羽毛球运动的民众得到极高的精神享受。许多城市都持续多年开展羽毛球比赛,这些城市的羽毛球竞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并在许多国级比赛中获取到了较好的成绩。这种氛围让其区域内的民众对羽毛球产生了极高的兴趣,更愿意参与到羽毛球运动项目当中。由于参与人群数量较多,势必会对羽毛球训练场馆、比赛场馆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而且一些高层次的比赛,还可以为其比赛场馆创收一定的经济利益。通过更加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让其区域中羽毛球商业赛事得到了提升,从而为羽毛球产业形成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吸引了诸多羽毛球赛事进入其区域内举办,还能够借助羽毛球比赛开发出许多的附带产业,比如广告收入、羽毛球产品销售等,这也缓解了传统的羽毛球场馆只能够单纯依靠比赛门票的困境。此外,在一些羽毛球竞赛发展较好的区域,其运动项目的培训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在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应该抓住每一个机遇,寻找到与自身区域特色相匹配的体育产业,利用好其相关资源配置,举办不同层次的羽毛球比赛。在这种氛围的引导下,可以带动周边县市对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五、抓住群众基础增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羽毛球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不同区域内的竞技水平有所差异,有的区域无法形成良好的羽毛球文化。这就要求对羽毛球培训产业进行规范化,不断完善培养模式提升培训质量,争取为省级羽毛球运动培养更多的人才。除了以省级为核心的羽毛球培训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在周边县市以羽毛球培训产业为重要发展方向,将与羽毛球健身娱乐产业进行强强联手,增强羽毛球运动在民众心目中的重要性。从诸多区域内羽毛球培训产业进行分析后发现,许多参与了羽毛球培训的民众,都愿意成为羽毛球健身娱乐业的消费者。所以,要实现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应该抓住发展势头,加大宣传力度。为民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羽毛球产业服务,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羽毛球健身运动项目当中。可以以社区为基础,配置相应的羽毛球培训人才,让一些具有一定羽毛球竞赛水平的人员参与到业余教练工作当中。以优先发展区域为核心,加强对周边区域羽毛球运动的竞技人才的培养,搭建人才流动平台,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整个区域内羽毛球运动水不平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则需要在相关部门的主导下,积极引导具有品牌竞争力的羽毛球用品制造企业。让其区域形成羽毛球一体化发展的初级规模,并根据市场发展规律,为其a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导向。比如可以设置羽毛球发展基金,为各区域内羽毛球发展提供相应的资助、贴息贷款,重点为羽毛球技术创新、健身服务、人才培养以及创建品牌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与优惠政策。在区域羽毛球一体化发展协会的协调引导下,认真分析市场需求,规范化市场竞争机制,促进整体区域内羽毛球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六、结语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羽毛球健身消费者观念也在发生了变化。我国羽毛球产业还有许多没有开发的生产要素资源,这就需要寻找到一条能够实现羽毛球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正确模式。同时,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民众的共同参与,为促进我国羽毛球产业发展投入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范旭东,张利丽.长春市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

第8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随着产业生命周期不断演化,汽车产业链的整合方式也不断变化,演化形态也随着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差异。本文通过借鉴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不同阶段产业链整合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产业链整合方式演化与产业生命周期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产业链;博弈论

引言

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产业链构建整合的形态不同。本文立足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研究产业链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整合特征,探讨产业链整合与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述评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始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Gort和Klepper(1982)对46个产品的每种产品的整个或部分生命的销售、价格和产量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产业中的厂商数目(净进入数)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得到:引人、大量进人、稳定、大量退出和成熟等五个阶段。继而Steven Klepper(1996)使用模型描述产业生命周期的概念以及背后的动力机制,进一步将产业(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本文认为产业生命周期包括产业孕育期、产业发展期和产业成熟期。

产业链整合指产业链随着产业生命周期不断演化而发生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进而影响到产业链市场格局。下文将通过博弈论方法,着重探讨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企业对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整合行为的选择。

二、基本假设

产业链整合所涉及到的因素有:文化习俗、行业绩效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产业组织形态的形成和整合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方便重点分析企业区域投资,本了以下假设:

假设1:企业总共经历三个阶段:产业孕育期,产业发展期和产业成熟期。

假设2:企业同质,成本相同。

假设3:企业资源有限,只能在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选择一种。

1.与假设相关的参数

(1)与假设1相关的参数:企业数量,价格,需求,成本

由假设1,设k为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参数,k=1表示企业进入产业孕育期,k=2表示企业进入产业发展期,k=3表示企业进入产业成熟期。其中,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产业特征不同。

k=1时,原创性研发投资较高,行业内企业数量N较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对行业平均价格水平P的影响不大。面向行业的市场需求Q有限。行业内的平均成本AVC也较高。

k=2时,技术改进研发投资较高,行业内企业数量N继续增加,企业规模持续增加,产业集中度较产业孕育期有所提高,企业对行业平均价格水平P的影响仍旧不大。面向行业的市场需求Q快速增加。行业内的平均成本AVC开始降低。

k=3时,产业内技术稳定,行业内兼并重组的现象加剧,企业数量N开始减少,实力较强企业规模持续增加,产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对行业平均价格水平P的影响逐步增强。面向行业的市场需求Q平稳增加。行业内的平均成本AVC更低。

(2)与假设2相关的参数:交易成本

由假设2,企业同质,不仅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相当,而且企业内部交易和生产成本也相当。作此假设,避免企业个体之间的差异影响到企业的产业组织投资策略。设企业的生产成本Ck,其中k表示产业生命周期阶段。

(3)与假设3相关的参数:企业投资效用相当

由假设3,企业均风险中性,因而企业家风险投资效用相当。面对相同的风险,企业家均能做出理性的选择。

三、模型设定

记企业Mi为第i个厂商,Mj为投资到第j个方向,Mij表示第i个企业投资到第j个方向。企业产业组织决策策略集:将企业产业组织投资策略记为Mj=(M1,M2,M3,M4,M5,……Mn)。为了简化模型,将投资环节分为三类:1.投资纵向一体化2.投资横向一体化。因此,企业区域投资策略集可简化为Mj=(M1,M2),其中M1表示投资纵向一体化,M2表示投资横向一体化。

设厂商Si投资i方向的收益函数为TRijk=Pijk*Qijk,其中Pij指厂商Sj在产业生命周期k阶段投资i方向之后提供的价格,Qij指厂商Sj在产业生命周期k阶段投资i环节的销量。

成本函数为TCijk=Qijk*AVCijk+C0jk+Cijk,其中AVCij表示第k阶段的平均可变成本,C0j表示固定投资,Cijk表示第k阶段跨在第i方向投资成本。

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目标方程:

四、参数分析

(一)孕育期(k=1)

1.相关参数分析

1)价格Pij1决定:一方面市场需求有限,另一方面行业内不断有新企业进入,同时不断有在位企业退出,产业内技术形态不稳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平均价格最终由市场共同来决定。

2)销量Qij1决定:企业销量主要由其价格决定。

2.企业博弈行为分析

为便于分析,我们假设行业有两家企业,企业A和企业B。企业A和B进行产业链整合扩张面临两种投资策略:1)投资纵向一体化,加强上下游技术交流,提高技术研发效率,稳定上下游经营关系,节约交易成本;2)投资横向一体化,取得规模经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因而企业A、B面临的需求函数是:

D(PA,PB)=

根据伯川德模型,博弈结果是企业A和企业B均进行产业纵向一体化投资,最后行业的平均价格Pij1=c=AVCij1

在产业孕育期,市场需求有限,企业规模不大,扩大再生产难以获取利润;甲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更容易获取竞争力,因而在产业孕育期,企业主要的投资方向在于投资纵向一体化。

(二)发展期(k=2)

1.相关参数分析

1)价格Pij1决定:一方面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在位企业规模增大;但另一方面行业内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不断吸引有新企业进入,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行业价格最终由市场共同来决定,但产业纵向化企业议价能力相对较高。

2)销量Qij1决定: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扩大产能迅速增加规模,并通过规模经济而实现低成本。

2.企业博弈行为分析

为便于分析,我们假设行业有两家企业,企业A和企业B。企业A和B进行产业组织形态扩张面临两种投资策略:1)投资纵向一体化;2)投资横向一体化。

因而企业A、B面临的需求函数是:

D(PA,PB)=

根据伯川德模型,博弈结果取决于纵向一体化带来的效益与横向一体化带来的效益大小。

五、结论

(一)孕育期内以产业纵向化为主

在产业孕育期内,产品技术不成熟,改善空间较大。因而在产业孕育期内,企业通过产业纵向花,系统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信息沟通,有利于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高技术研发效率,有效降低成本。

(二)发展期内,产业纵向化和产业横向化并重

在产业发展期,企业规模增大、技术改善还存在一定空间。因而企业在产业发展期,一是通过积极扩大生产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通过研发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三)成熟期内以产业横向化为主

在产业成熟期,产业横向化成为主流。一是为扩大销量,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化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二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加强其垄断势力,提高其议价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勤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

[2]龚勤林.论产业链延伸与统筹区域发展[J],理论探讨,2004.3

[3]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4]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

[5]芮明杰等.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工业经济研究,2006.3

[6]潘成云.产业生命周期规律、异化及其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2001.9

[7]盖翊中.产业生命周期中产业发展阶段的变量特征[J],工业技术经济,2006.12

第9篇:一体化产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 区域经济 一体化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京津冀区域经济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河北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潜力巨大,分析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研究制定区域经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均GDP情况分析

GDP是一国或者某个区域的综合经济水平的直接体现,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和综合经济水平。研究分析京津冀地区的人均GDP对于考察当前经济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看,在2004-2013年10年间,河北省地区GDP明显高于北京市和天津市,每年的总量都几乎相当于北京和天津的总和,但就人均情况看(表1),却明显偏弱,北京和天津的年人均GDP都高于全国2-3倍,而河北低于全国平均值。就经济增长速度看,北京市增速在京津冀地区中最快,其次天津,再次河北。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大规模组织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实现程度能直接影响下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该投资涉及国有企业、城乡集体经济单位、其他经济成分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在近几年,京津冀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加,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其投资仍然存在结构不完善的问题。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仍然较小,个人投资的无序化现象还比较严重等等。

(三)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例如北京市以第三产业为主,各种新兴服务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传统制造业工业经济开始陆续退出区域经济。天津产业结构与北京的不同,第二产业是支柱产业,且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比重上十分接近。河北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且成熟程度也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产业。从总体特征来看,三地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完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一)破除行政分割下的经济合作壁垒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阻力就是行政体制上的相互独立而产生的经济合作壁垒。三地行政分割十分明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固定资产投资调配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独立化倾向。这种相互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的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三地之间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为此,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对行政壁垒做出统一的规划处理。可以在行政体制上建立一个协调三地合作发展的统一组织机构,将行政体制上不利于合作发展体制障碍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整顿。

(二)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思想文化环境、硬件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等。首先思想文化环境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软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化认同对于增强彼此间的合作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全面启动,经济发展文化先行成为一种促进合作交流的途径。通过营造和谐、有序的文化氛围,加强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共融性。其次,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如铁路、机场和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对该地区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提升该地域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等。另外政策制度环境是影响一体化进程中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三地政府协调下应当尽快出台产业发展的共同政策,对政府的经济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规范,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政府在促进三地经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三)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是现代经济体综合实力的体现,它的优越程度将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传统工业的重要分布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转型升级的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在推动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应当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始终遵循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原则。

三、结束语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体制的系统化还是在功能的完善性上都与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这两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带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摸索中推进。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