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工电子技术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工电子技术培训

第1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课程建设;师资队伍;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手段

作者简介:郑文(197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运波(1964-),男,辽宁丹东人,长春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吉林 长春 13001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36-02

长春工程学院自成立以来,提出了“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面向基层一线,从事设计、施工、制造、运行等工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在保持本科特色,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领域必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常见的电工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重要基础。目前,该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旨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鼓励年轻教师进一步深造,使年轻教师理论水平及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使任课教师熟悉教学规律、教育心理学及教学相关软件的应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深入生产实际,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利用每年学生参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机会,安排教师深入生产现场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还便于了解当前工业现场的技术应用情况,为教学内容的设计提供依据;及时与实验设备生产厂家联系,选派教师与厂家联合开发实验设备,从实验系统设计、生产直至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跟踪,提高教师对实验系统的开发能力、应用能力和维护能力。

3.安排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

课程组教师通过横向课题、企业服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沟通,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安排教师参加相关产品会和新技术培训班,扩大教师视野,熟悉新产品的应用,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

二、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工作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全面调整电工电子系列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教改成果及新理论、新技术引入教学,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既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又保证了内容的层次性,形成了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教学体系;构建了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分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暂态电路等12个模块以及基本、拓展和应用创新等3个层次组成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体系,满足不同专业对教学内容不同深度和广度的需要。

通过知识模块的确立,教师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按照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交流电气设备”模块,教学中结合实际变压器,将变压器与电动机对比教学,在二者的电磁原理分析过程中找到共性与差别,对交流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更为透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中,按照模块内容所提出的教学目标,系统掌握模块的重点、难点,强化基本理论与分析计算方法,明确实验的目的,便于学生系统归纳知识并加以运用。其中,安排了8学时的新技术专题,将专业领域的电工电子新技术、新方法引进课堂,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通过模块化与层次化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论学习目标与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目的明确,学生可利用模块化教学进一步实现基本、拓展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培养,构建了模块化、层次化的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模式。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统筹考虑学生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需要,构建了由课内实验、集中技能培训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等组成的电工电子实践技能与能力培养体系。

课内实验由操作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实验等五个层次组成,按照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由学习到创新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按照系列课程实验大纲的要求,完成本部分必做及选做实验项目。

集中技能培训是学生在完成电工电子系列课程之后开设的集中技能训练环节,开设了电气类专业《电路实训》、《电子工艺实习》及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实习》及《电子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应用能力。针对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器件选择、产品制作、安装调试等方面训练,熟悉电工、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以及电路的安装、测试和调试方法。

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按照“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依托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相继成立了电工设计、电子设计、电工数学建模以及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开发等团队,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运行中,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课程组制订了《电工电子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运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电工电子第二课堂教育的条件保障、激励政策、管理办法、评价办法等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有效的大学生电工电子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保障体系。

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与教研活动,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实效的目的。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针对教学内容及其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师通过布置学生研究性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结论并进行实验论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在“相序指示器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实验中,教师布置了相序指示器的设计任务,指出所能提供的实验条件,学生大量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电路并进行方案论证,通过不断比较与改进,并及时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正方案,最终在实验室成功搭接电路实现了教学目标。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求实求真,并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快乐,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效采用案例教学法

结合课程工程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将典型工程案例引进课堂,通过剖析工程案例总结工程经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变压器工作原理”的内容时,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变压器,针对其正常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变换关系、典型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等,学生得到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并形成理论共识,课堂效果非常好。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和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例如,在教学中以万用表等典型产品为载体,将各教学模块、各训练项目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产品的制作、调试和实验,了解电路理论的实际应用,掌握电路系统调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有效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多种媒体,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不断丰富网络资源,增加网络功能,形成一个集文字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课件、网上资源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师生互动提供方便条件。同时,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计算机仿真软件,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复杂电路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2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技术型技能人才侧重于设备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服务环节,该类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工程机械属于技术密集型设备,无论是在设备的制造、销售还是使用与服务过程中,都涉及到多个技能型工种的配合。当前,与工程机械技能人才紧密相关的企业其主流依然是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工程施工企业两大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其他如工程机械销售企业、维修企业、公路养护与排障企业也正逐渐占据重要的位置。根据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与兄弟院校进行的工程机械企业联合调查和行业资料查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分工越来越细,而最为主流的新的职业方向为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程机械销售与技术服务、工程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公路养护与排障机械、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等。

1.工程机械产品装配与调试方向。2010年6月6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这一项提到的第一个领域便是装备制造领域,而高级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所有工程类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工程机械产品装配与调试工作者主要在是在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中工作。在受访企业的反馈意见中,从业人员大体存在学历不高、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意识薄弱、业务技术不精熟、责任观念不强等问题。综合部分受访相关企业的调研反馈,在此列出产品装配与调试从业人员的大致情况。(见表1)。

2.工程机械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方向。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是紧密相连的,工程机械作为生产工具的核心价值是不能影响客户的生产活动,因此,在产品质量趋同的情况下,销售模式的关键在于服务水平。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机械产品50%~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能否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销售服务体系,是决定我国机械工业今后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作为工程机械销售与技术服务人员,其工作面覆盖产品销售企业、产品维修企业、公路养护企业和工程施工企业。随着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对降低销售、服务成本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营销类人才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要求此类人员必须既懂技术,又会销售。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粗放式向绿色环保、精细资源模式转变,相关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对企业成本和资源的管理,工程机械的维修和再生技术愈发受到重视。

然而,目前国内开设工程机械行业的营销与技术服务专业的学校非常少,由于没有专业对口人才,很多企业只能无奈地在“市场营销”和“机械制造”两个专业中选择,由此可见,该类人才缺口极大。

3.工程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方向。在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新型机械设备不断产生。特别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的电子化已代表当今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使工程机械逐步实现向全自动、机群控制和远程控制方向发展,各项新技术的应用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应用,侧重于产品的制造企业和维修企业。在调研中,很多企业表示该方向上的技能人才缺失比较严重,部分企业甚至反映其从业人员无法快速有效的完成工作,从业人员的数量、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4.机械化施工技术方向。随着工程建设速度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机器日益复杂、施工技术日益先进,而现有从业人员能力水平低下,早已显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人才的资源层次上,国外的工程机械产品对操作人员的学历要求很高,特别是履带式起重机等大型机械,其学历要求起码是在本科以上。而目前在国内,操作工程机械产品进行实际工作的操作人员大多文化水平很低,以中学文化层次为主。根据我校与兄弟院校进行的联合调查,在东部地区几个省份(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工程机械产品的操作与维修人员中初中文化层次达到35%左右,高中文化层次为45%左右,其余多为从事工程机械产品操作工作多年、学历偏低的从业者,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几乎为零。而在这其中,中级工约占14%、高级工约占8%、技师仅约占2%,其余则多是无技术等级。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数据统计反映了当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产品操作人员的大致状况。

在从业人员的培训上,目前国内在除了挖掘机等部分产品项目上有专门的培训学校,以及部分产品由厂家提供培训外,多数产品的操作手没有任何培训机构予以指导,新手都是由相对有经验的师傅通过传统的“帮传带”模式教育出来。受访企业中,操作手经过正规培训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0%,能够按照规范进行设备正常保养和维护的仅为35%。仅仅依靠工地上的师徒相传,未能进行系统的培训,没有掌握必须的安全规章和操作规范,势必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埋下重大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在相应的工作内容上,目前国内的工程机械产品操作人员仅能进行单一或部分类型产品的操作,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很多操作手大多不会进行简单故障的诊断和排除工作,甚至在遇到故障时,不能感知。即使能感知到故障的发生,多数会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选择不理会或者通知企业售后服务部门来进行处理,影响了机械效能的正常发挥,甚至造成生产资源的极大浪费。

5.公路养护排障机械方向。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长,公路客货运输量也在急剧增加,给公路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公路管养工作也愈来愈显得重要。李盛霖在2011年全国养护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据统计,2011年全国公路养护里程数为398.04万公里,绿化里程数204.45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数的96.9%和49.8%,比上年末分别提高了0.2和1.3个百分点。公路管养工作愈发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公路养护企业也随之不断产生,现有的从业人员无论在数量、质量和能力上,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工程机械行业未来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分析与对策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从2006年起,工程机械保有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底,我国工程机械主要产品保有量为413万~447万台,而到2011年底,国内使用期限内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则跃升为504万~547万台。与此同时,需要的工程机械操作与维修人员远超过400万,装配与调试人员超过30万,其他还有营销人员及售后技术服务人员等。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在600万左右。

从图1可以看出,2011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月持续走高,行业求职者在活跃期集中出现在春节后至年中7月份间,其他月份相对平缓。而图2显示,求职者的增幅无法满足企业招聘需求,工程机械行业人才供给压力依旧存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于2011年7月的“工程机械‘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战略是推进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我国工程机械产业由粗放型、模仿型、数量型向科技创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因此,知识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出现相对较明显的增长,其中对研发骨干、创新力量的需求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幅趋势,创新型应用人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国内研发生产企业的重要培养和争夺目标。

结合目前国内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态势和现有人才结构,以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辅助,加强产教研融合、优化研发环境、提高研发扶持、强调研发培养、重视可持续化发展是保证研发和设计力量合理发展并延续的必经之路。技术型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经济调控、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生产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其总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然而,考虑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转变,技术型人才的结构优化、质量精强、数量提高将势在必行,最主要的需求将集中在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程机械销售与技术服务、工程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公路养护与排障机械、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等前述五个职业方向上,而提高技术型人员的质与量,在于培训和培养的有效开展。

虽然,为了提高工程机械行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构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于2006年9月18日成立了“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程机械行业分中心”,授权开展工程机械行业国家新职业的申报、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和鉴定教材的编制和实施、人员培训等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已经批准了“工程机械修理工”(含操作工)和“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二个新职业的申报,一大批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对于工程机械的制造与使用企业来说,仍远远不够。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大专院校并未开设规范的技术工人培训专业,而在技工学校的专业目录中,仅有筑路机械操作与维修专业。就江苏而言,全省范围内开办筑路(工程)机械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仅有江苏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等3家及少数短期培训单位,上述学校培养能力之和年不足400人,远远不能满足本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培训和培养的范围和深度仍需有效提高。

根据上述分析,进行工程机械(包括筑路机械)专业群建设,大力推进具有实用意义、满足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新职业方向建设,则能有效推动相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效满足工程机械行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当前,国内技工类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乃至高等职业院校均未开展这项工作。

第3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自动化;科研

作者简介:潘玉民(1958-),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全柱(1965-),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16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060206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51-03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为深化高校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而出台的一项重要举措。特色专业建设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是体现自身价值、凝炼培育自身特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办学理念、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凝练特色。目前,“特色”专业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校而异。高校根据自身优势、专业和学科背景、地理环境、科研实力、行业特点等确定特色专业的建设方向,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差异化策略,发现和培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提升专业、学科实力。“特色”是专业建设的生命力,是有别于同类专业独具匠心的同质竞争力,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办出品牌专业的关键,因此必须在突出“特色”和“质量”上下功夫。

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专业,2008年成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尽管本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但由于学校十分重视和着力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自动化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增强专业创新实力,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

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具备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适应行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着力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凸显特色,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树立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结构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体现国家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当展最迅速、应用广泛、最引人瞩目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推动新技术和产业革命、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技术。因此,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与自动化科学特点紧密联系的,自动化科学是控制理论与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最典型的交叉学科。因此,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既通过服务于行业突出专业特色,但又不局限于行业,而是将自动化最新技术、信息科学及发展融入专业建设,以学科发展引领专业建设。

二、依托行业和学校优势,以学科凝炼专业特色,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行业特点建设特色专业犹如“近水楼台”。行业本身就是自然形成的特色,因此,专业特色建设与行业以及学校优势密切结合,将会事半功倍。华北科技学院是隶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唯一直属的行业院校,以安全生产为第一服务方向,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多科性高校。因此,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以“安全科技”为特色是必由之路,通过依托学校的资源与环境优势,打造自动化专业品牌,使专业为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切实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

在特色专业建设的诸多因素中,师资队伍是实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专业形成特色的基石,“教授即大学”的提法体现了高校发展的基本点。近年来,华北科技学院通过各种途径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学科带头人,由教授、博士后、博士为核心形成了较强的学历和科研优势,使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实力不断增强;其次,重视学科建设规划,凝炼学科方向,使之进入特色学科行列,以学科建设作为专业“特色”的重要支撑。

本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10人。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以“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为基础,以“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为科研平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推动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专业教师在电力电子学科方向积累了多年的产品研发经验,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凸显和凝炼专业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以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丰富的专业特色内涵

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发展依托三个平台: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

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是华北科技学院首批成立的教学团队之一,团队负责人由校级教学名师担任,教学团队成员同时也是科研团队的主体。本专业的科研团队由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后、博士及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自动化专业依托华北科技学院河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目前本专业已建成“自动控制原理”省级精品课程。

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示范中心在满足本科基本教学基础上成为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实现创新设计与研究的实践基地,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了优良的软硬件平台。目前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有三个实验、实训平台: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综合实训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其中“安全监控实训基地”为突出专业安全科技特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中心所属“创新实验室”为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搭建了平台,学生在各类创新大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以科研促进教学,科教研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术和学科建设水平

科研是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形成科研、教学的良性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华北科技学院自动化专业有一支实力较强的科研团队,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以此为科研平台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是由自动化专业教师组成的校级科研单位,目前拥有多项前沿核心技术,如DSP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变频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具有为企业研发项目和产品的实力。2007年与华北电网北京新鸿信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项目:MW级风力发电机组DC/AC变流器主电路的研制;2008年与同煤集团联合开发研制采煤机牵引变频器及电控系统维护检修平台;2009年为中国海洋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海洋油田FET-1机械节功能模拟测试验台;2010年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海洋油田FET-1型井下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已走出国门,销往利比里亚、缅甸等国家。2010年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测井马达电机供电电源,已出口到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2010年与外企(日本)松下电工有限公司合作,研发NCT8000功能测试系统,并为国际化“卓越工程师”培养和技术交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等。科研项目的进展为申报“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并通过双赢策略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自动化专业致力于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研项目和产品研发工作,面向安全生产第一线,为煤矿电气技术装备的改造与升级、安全生产信息监测与管理、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等应用领域解决技术问题。如工矿轨道机车牵引传动及其控制、矿井高压电机提升变流器及其控制、井下防爆蓄电池智能充电设备、矿用高压电机参数辨识及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矿井瓦斯涌出量检测与智能预警系统等项研究,以彰显自动化专业安全科技特色。

现代工程教育的实施,建立与企业稳固的合作关系是必要的。[4]企业需求的核心技术是与企业融合的桥梁与纽带,而且高校教师具有理论性强的优势,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与成果转让,因此,这种合作是牢固和持久的。其意义在于:自动化专业理论教学的落脚点在企业的控制设备或系统,通过科研实现教学的彻底改革;共享企业设备资源,弥补高校现场设备的不足;为课程教学提供现场实例;建立在企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面向企业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快速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等。

研究所以科研课题为依托,与行业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服务于企业,取得一系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遵从市场发展原则,通过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依托特色行业,通过产品的销售及核心技术成果的转让积累资金持续创新,形成了滚动发展的态势。

本专业教师开展科研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专业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通过科研促进学科建设,获得教学改革的主动权,将科研实践渗透到教学过程,为专业课程教学注入活力,而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师真正拥有“一桶活水”,从而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研究所在研发过程中,每个项目都吸收本科生积极参与,并以小课题形式制作了各种装置,如:小功率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器的研制、多路开关电源的研制、异步电机输出变量观测器的研制、矿用铅酸蓄电池组状态检测及管理系统的研制等。本科生对科研兴趣浓厚,通过参与科研开阔视野,实践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强化了工程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感触到实际工程技术,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既支持了科研工作又使学生获得了将理论联系实际极好的锻炼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科研能力、适应市场、熟悉企业、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在各类创新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通过与企业的技术合作,一些企业通过研究所招聘毕业生,也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途径。

五、教学改革

本专业教学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培育产学研一体化机制等。

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表明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需要网络、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并举。近年来,学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实践,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如突出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PLC、系统仿真技术等课程,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程教学真正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自动化发展前沿,学会运用MATLAB、Protel等软件进行控制系统辅助分析设计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

1.教学方法的改革侧重多媒体教学改革为主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教师已不再被认为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传授者。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形成海量信息资源的全球环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迅速,可以与教师同步接受新知识,教学时空观已发生变化,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掌握各种信息技术,与时俱进。但不应以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法发展的基石和根本,二者有机结合才会使当代教育升华。

2.多媒体教学使信息技术向学科课程渗透

建立立体化教学模式,使抽象的理论平面化、立体化。针对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以Eda、MATLAB、Protel等更贴近学科课程的软件作为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实现与学科课程的广义“整合”,对当代大学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对自动化学科课程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向前推进一步,即与具体的课程内容相融合。如“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MATLAB或工业组态软件的友好界面使控制原理的根轨迹、频率特性、过程控制系统的状态可以具体测试,采集波形及参数,有助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科课程内容的传授力度和透明度。

3.实践教学改革

利用已完成的《信号与系统EDA仿真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进行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编写了《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实用教程》规划教材,使学生掌握从计算机仿真、电子电路板制作到控制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理论教学与实际系统开发之间以仿真技术作为桥梁,实现无缝过渡。

利用河北省“十一五”教研重点课题“应用型本科强化工程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通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及新的实践平台突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工程训练。该项目通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以及新的实践平台,突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工程训练。整合现有的实验内容,独立开设为专业方向服务的工程训练项目。如单片机控制系设计工程训练、PLC工程实训项目等。以模块化的设计制作为主要方式,配有专门指导教师,从而保证工程训练的效果。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2010年专业教师根据产品研发经验编写了《煤矿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控系统》规划教材,在校内作为安全、电子、自动化、通信等专业“安全监控系统”课程教材使用。

六、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学术交流

建在华北科技学院的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具有煤矿和安全生产两个国家一级培训资质。“培训中心”为自动化专业参与企业技术培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本专业教师通过在厦门、大同等地进行企业技术培训,同时引进了多项科研项目,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既服务于行业又与企业资源共享,依托企业的设备资源、实验室环境进行试验调试,扩大了专业和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提高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学术。本专业把学术研究与交流作为工作重点,推出了“自动化专业学术论坛”,为学术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教师可以介绍自己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学术报告和讲座,促进科教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并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七、结论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需要通过长期的积淀和不断探索、创新。但是,发现和培育自身优势、亮点和闪光点,并以此作为特色发展的契机加以发扬,从系统的观点进行科学规划可以大大缩短特色专业建设周期,提高特色专业建设效率。

参考文献:

[1]隋秀英.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和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3):66-68.

[2]刘岚,论特色专业的“特色”及其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9,

28(5):50-52.

[3]刘传林.适应行业需要 创建特色专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5,

第4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装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160-02

一、引言

平顶山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所属的电气工程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多年来服务于平顶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电气类专业人才。紧紧围绕平顶山市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2013年,平顶山学院下发了《关于学科专业群的建设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电气信息类专业群。电气信息类专业群的发展目标定位:建设服务于智能电力设备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突出的应用型专业群;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平顶山,面向河南,对接智能电力设备行业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4年,学校将电气信息类专业群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3个专业列入首批转型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负责培养智能电力装备的本体及硬件设计开发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气装备方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课程体系的开设是培养人才的基础。目前,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来展开的,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全面掌握学科领域知识,忽视知识的实用性,整个课程体系学术性很强,技能性缺乏。课程设置几届甚至更长时间都固定不变,没有结合当今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只满足于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很少,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技能训练模式。虽然有毕业实习、金工实习、电工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但持续学习时间短,学生未能真正深入进去,专业见习更是走马观花,学生纯粹是看热闹,没有任何实质性学习。因此,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帮助有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这种课程体系无法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为满足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平顶山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开展多维调研与深度探究,积极构建电气装备方向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二、构建电气装备方向课程新体系

通过到国内知名高校和平顶山地区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进行调研以及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到企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从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电气装备方向的新的课程体系。

1.构建理论课程新体系。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理论教学环节设置了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1)通识必修课。通识必修课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德、智、体、美相互渗透,设置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学生通过通识必修课的学习,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与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课程的设置是针对电气信息类专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基础,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基础,使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的知识。设置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3)专业必修课。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立了“电气装备”和“电气控制”两个专业方向,专业必修课是这两个方向必修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术和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设置的课程有: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及PLC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自动检测技术、专业英语。(4)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是针对专业方向的需要安排的课程,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课程的前后逻辑关系,按照“有用、可用、管用”的原则,根据“电气装备”方向的特点,精心设置了“电气装备”方向的课程:电气CAD基础、机械设计基础、高电压技术、电器学、高压电器、电气装备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电器、电气新技术讲座。学生必须完整修完自己专业方向的课程,其他专业方向的课程可作为个性课程选修。另外,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电气新技术讲座,聘请企业教授级高工、知名大学教授开讲座,介绍学科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2.构建实践课程新体系。据行业和企业专家的要求,结合专业群内现有人才培养资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装备方向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和“3+1”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在学校培养,注重人文,强化基础,着重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实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第4年进入合作企业,以企业为主,开展校企联动的工程实践教育,参与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流程、过程管理及业务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此,在实践课程新体系中,设置了独立实验课、集中实践课、第二课堂。(1)独立实验课。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研究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尽可能模拟电气工作的现实环境,在实验中分配给学生一定的工作任务,学生得以找到宝贵的机会将所学知识提前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达到真正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设置的独立实验课程有: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分析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学实验、电器学实验。其中,电路分析实验、电机学实验、电器学实验等利用项目来进行教学,寻求的是以学生在课题和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来自主形成电气专业知识体系,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的态度等。(2)集中实践课。包括校内集中实践和企业实践两部分。校内集中实践强化基于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训练,设置的环节有:军训、金工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测量实训、电机控制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课程设计、电力工程课程设计、PLC课程设计。企业实践,包括企业认知实习、企业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3个环节。①企业认知实习。这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电力工程基础》课程为例,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供配电系统的结构及运行的基本知识,为达到上述要求,首先带领学生到几家不同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线路及设备,让学生总结各企业供配电网络的特点,然后回到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在学校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后,再到企业去参观实习,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改进。②企业专业实习。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生产实际知识及本专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方向;验证、巩固和丰富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参加企业技术培训、担任技术员助理、施工员助理、项目经理助理等。在上述多个岗位中,每个学生侧重1个岗位,实际工作不少于2~3个月,以保证学生对相关岗位有足够的认识和感受,能够了解其中的精髓。③毕业设计。采用校内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企业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作副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主要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提前熟悉工程环境,为培养适合企业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3)第二课堂。学生在大二、大三时通过进一步培训就可以参加AutoCAD绘图竞赛、电机控制竞赛、PLC程序设计竞赛、单片机编程竞赛、MATLAB程序设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等实践;在暑假、寒假期间,安排一些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关企业实习;鼓励学生到我校的供配电实训室和高压智能开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开放实验;请大公司的工程师来做讲座、工程培训,缩短毕业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节省企业培训成本和时间。第二课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还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专业群建设的开端,该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还要依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在校、院两级领导的推动下,实践教学平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已初具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院电气装备方向将会对平顶山乃至全国的电力装备行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伯鸿,李国宁,等.构建铁路特色专业课程新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4):218-219.

[2]刘顺新,黄文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选修[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85-186.

第5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稽查;常见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工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电能供电可靠性及电能综合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销稽查模式在实时性、可靠性、高效性等方面均不能满足现代电力需求。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构筑完善的电力营销稽查精细化管理系统,在保障电能供电可靠性、高效性基础上,有效提高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管理水平,促进各级电力企业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二、 当前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常见问题

由于受传统电力营销运营管理理念制约,我国在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方面没有形成营销稽查管理常态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制度。营销稽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展开相应的复查监督工作,杜绝电能经营过程中营销差错发生,提高其电能营销综合服务水平。但由于目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中稽查人员大都是从相关部门抽调出来的兼职营销稽查人员,其综合稽查技能水平不是很高,加上其还进行其它工作,繁重的营销稽查内容,促使很多稽查人员在实际稽查工作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营销稽查管理制度,造成营销稽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2 . 1 稽查切入点不清晰

对大量繁杂的营销数据进行核查分析是电力营销稽查中的一个重要内部,但由于实际工作中没有一个完善的营销稽查制度,面对大量繁杂的数据信息,很多营销稽查人员显得无从入手,无法找到准确高效的切入点。稽查线索对于整个稽查工作而言极其重要。没有可靠详实的稽查线索,营销稽查工作效率就无从谈起。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传统的业务传票、台账、电度数据表、电费发票等数据信息逐步被计算软电子文件所代替,稽查线索已不再是肉眼可见的大量纸质实物。软电子营销数据信息容易受到攻击被篡改,而且整个修改不留任何痕迹,稽查人员很难发现被篡改项,给整个稽查工作带来巨大阻碍。同时,采用计算机营销系统后,对稽查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和综合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主要以抽查或彻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营销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报表、台账、工作单等进行核查。营销稽查中的抽查工作对稽查人员的经验依赖性非常大,有可能由于稽查人员失误导致营销问题被遗漏,给系统高效稳定发展留下后患;彻查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营销数据进行地毯式排查,整个工作效率不高,不利于营销数据的实时核查。简单计算机营销系统由于受当时基础自动化设施匮乏的影响,营销管理系统中缺乏在线稽查功能,导致系统不能从源头上对营销中出现的失误进行堵控,给影响高效运行埋下巨大的隐患。要提高营销综合服务水平,就需要对营销过程中任何环节所发生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进行动态监控,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带入到最后抄表收费环节。

2 . 2 营销稽查闭环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电力营销稽查过程中走形式情况非常严重,营销系统未形成一个闭环管理模式。在对某些电力部门进行完稽查工作后,并未对或只是简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限定整改,没有对其应该达到的效果进行跟踪复查;同时对稽查工作中发现的多部门、多企业共同存在的普遍问题,没有及时总结并给予系统共享,经过长期稽查所获得的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导致系统内部自检工作开展效率较低;有的电力企业由于没有系统营销工作质量考核制度方案,或在考核过程中惩罚情况落实不到位等,造成营销过程中出现相关营销差错的单位或个人没有得到相应惩罚,以至于同样的差错在营销过程中反复出现,不仅降低了营销综合服务水平,同时还影响到电力企业相关社会效应。

三、完善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的措施

3.1 提高稽查人员的业务技能

首先,加强对稽查人员的业务培训。电力稽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原则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通过不断的钻研与刻苦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为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奠定基础。供电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稽查业务培训,重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稽查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例如,稽查人员应熟知电表、互感器的专业知识,掌握电流互感器的校验方法,对日常工作中的异常情况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等。其次,加强防窃电、反窃电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是提高反窃电工作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反窃电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供电企业应积极开展反窃电技术培训,从侦察方法、窃电手法、防治措施、电能计量异常情况判断以及经典防、反窃电的案例等方面着手,对反窃电工作人员进行详细讲解,切实提高其反窃电技能水平。

3.2 优化配置计量装置,强化计量监督管理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一户一表”措施与分时电价政策全面推行与实施,使得供电企业优化配备计量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供电企业应遵循《电能计量管理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准确计量管理的目的。同时,建立详细的客户计量档案,对定期现场试验进行及时提示,并依据试验结果,适当投入改造资金,对其更换新的表计、PT、CT、计量箱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稽查部门对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监督。供电企业应运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使计量装置具备防止职能窃电的基本功能,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

3.3加大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首先,强化对电价电费管理的稽查。供电企业应对营销单位的电费收取、营业报表、日常营业管理、电费账务进行定期检查或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报经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以确保供电营销数据的真实性。

其次,强化营销工作质量监督检查。供电企业的电力稽查工作应重视对供电营销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加大检查力度,从而为实现供电企业的减损增效、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再次,充分利用营销信息系统进行稽查。供电企业营销信息系统应不断改进与完善,实施用电信息集中管理制度,将用电信息进行高度共享,稽查部门应以用电信息为依据,加大对供电营销的监管力度。

3.4建立健全电力营销稽查内部机制管理体系

电力营销稽查内部机制管理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关系到营销稽查工作的质量以及稽查制度的执行情况,所以,必须引起供电企业的高度重视。

1)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电力稽查工作管理体系,

加强稽查工作自身的制度建设,以推进稽查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

法制化的管理轨道。同时,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详尽的稽查工作年度、季度、月计划,针对各项稽查专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情况都应编写具体的总结报告,报告中应体现工作落实执行情况、运用的措施以及工作的成果。

2)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在基层设立稽查和用电检查专责岗位。一旦供电企业营销工作质量出现问题,应及时查明问题的原因,并以书面传票的形式通知问题所在单位及营销部门,同时提出具体的整改时限与措施,并应对整改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

3) 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供电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以促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向管理人员进行反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4) 做好适时稽查与适度稽查、全面稽查与重点稽查。有效的稽查工作应做到适时、超前稽查,既要满足各项组织活动对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要防止重复性的稽查工作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在电力营销稽查的过程中,应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稽查,并应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某一项重点环节进行全面稽查,以发挥稽查的实效性。

四、 加强内部稽查管理建设,完善电力营销稽查机制

4 . 1 加强稽查队伍建设

稽查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与人员素质的好坏密切相关。从现状看,稽查队伍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一方面业务素质偏低, 如不能一专多能, 特别是对当前的部分客户采取高技能窃电更是无所适从等,从而造成稽查工作的被动。另一方面思想素质偏低,表现为原则性不强,执法过程中仍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要加强对职工的法制教育和职责教育,使他们的守法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得以增强。同时对营销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进行加大,将各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发挥出来,堵塞漏洞。

4 . 2 建立稽查考核制度

电力稽查工作要对整个系统的每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和跟踪检查,制定营销工作岗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对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在优质服务、精神文明等方面受到客户表扬的行为给予奖励;对查实的工作差错、违反规定的行为、工作超期现象的行为予以相应处罚并下发稽查工作传票限期整改, 促进营销服务水平的提高。

4 . 3 总结稽查管理方案

稽查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供用电秩序、市场稳定及营销目标的顺利实现。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随时审视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提高认识。首先,通过近年来稽查工作的分析,制定、落实持续改进方案,并整合一系列管理规定,完善多个业务的工作流程, 促进营销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 结合供电区域性的用电性质进行营销现状的综合分析,找准营销稽查工作的切入点,使工作避免盲目,少走弯路,从而将问题或损失遏制在萌芽状态, 变被动为主动。

第6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电子与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教学形式;评价机制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educational reform content in view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direc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occupatio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training targe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form; evalu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一个岗位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仍是两张皮,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验证,是理论的附属。特别对于电子技术类专业课程,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又缺乏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学科理论的基础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在创建全国示范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过程中,并积极响应教育部进行职业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开始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花大力气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诸多专业实训室。下面就以我所在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一下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方向。

1、中职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

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曾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很好的贯彻这一精神,结合贵州省省情以及经济发展规划,开发能够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是中职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改革的重点、难点。应在广泛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专业职业知识与能力。打破原有学科理论型课程体系,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与实际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全面实现“学做一体化”。我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主要围绕电子设备装接技能、无线电调试技术、维修电工技能和产品电路绘制与设计能力等方面安排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及实训环节,制定针对培养关键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挂钩,全面开展了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技术培训。

1.1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设置六个方向的培养目标

我校把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按岗位技能分为维修电工、电子设备装接工、无线电调试工、家电维修工、PCB绘图员、小型单片机系统开发员六个专门化方向。各专门化方向是六个大模块,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模块又分为许多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的设计主线是学生在今后的岗位上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每个小模块之间又是一个技能递进的过程。以电子设备装接工这个大模块为例,我编排设计出几个小模块分别作为具体的学习项目。最开始是音乐门铃的装接,中间是MF47型万用表的装接,最后是烘手器的装接。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训为主导,由易到难的过程。同时根据不同电路,又可以兼顾理论的学习。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这既突出技能教学的主体地位,又能使理论教学为技能教学服务。与此同时,要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要求嵌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强化。紧紧按照完成各工作任务的需要来组织教学,让整个教学组织过程接近企业的生产制造流程,增强教学评估与岗位技能要求的相关性,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1.2构建新型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应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中职教育教学理念,借助社会行业方面的专家力量,在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从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对电子信息职业工作进行定位,了解电子信息产业链及生产过程管理形态。以此为参照,抽象出电子与信息技术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在职业成长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序化。如此般建立的课程体系才是符合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同时应以知识应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考虑电子信息产业的需求,考虑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我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基本能力模块、电子设备组装的能力模块、电子设备维修能力模块、智能电子设备控制与维修能力模块、智能设备开发与运用能力模块、团队合作能力模块、谋职与就业能力模块七大模块。基本能力模块注重专业综合基础知识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进入后面几个专业技术模块的学习。主要内容见下表:

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工厂参观,让学生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初步认知专业特点;最后进入专业能力实训模块时,综合应用前面模块的专业知识,采取“以项目为引领、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训采用工作过程导向法进行岗位技能实训,教学实施中尽可能模拟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尽量将企业运用到的最新技术、工艺、方法和工作过程引进到教学中来。最后再安排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来强化生产性实践直到毕业。通过这种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企业的要求,毕业后能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中等应用技能型人才。

2、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2.1课程体系变化

打破传统理论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岗位要求构建 “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设置中要做到公共课应体现基础性、人文性、发展性,专业课体现岗位需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应嵌入其中,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互为补充。学生的学习目标应由原来对学科知识理解转向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应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模式实现 “从理论到实践”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转变。

2.2教学形式变革

废除传统的以单一“课堂式”理论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模块的需求采用实践主导、技能培训、电子产品制作、小组合作开发、顶岗实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打破原有按学科型课程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主动课堂及实验与理论分割的教学现状,按项目、任务引领组织教学,形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岗位技能要求来建构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目标,实现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协同进步和发展。

2.3创建特有的过程评价机制

根据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结构,建立以能力评价为中心,注重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实施中不同的课程在评价中考核的内容应不同。基本能力课程应从学习态度、提问、课堂笔记、作业、考试成绩、同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分别评定。而专业能力课程则应从实操秩序、实操时间、技能质量、合作态度、安全生产、社会行为等几个方面分别评定。每一课程的评定应一个项目、一个任务的分别评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训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第7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状况;素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更为重要的是,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生产和消费2009年已突破1000万辆,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与此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开发,汽车技术已步入高科技领域,更为先进和智能化的汽车不断地涌入我国汽车市场,现代汽车已是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已步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也紧跟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现代汽车维修已由传统的凭经验维修转变到靠资料、设备和检测仪器。同时,随着维修管理的不断科学化,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为基本原则,以不解体检测诊断为前提,高质量、快速维修的维修方式已成为汽车维修业的服务准则。面对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汽车,我国急需大量的高技能汽车修理技术人才。

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是汽车维修企业一线从业者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包括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高技能人才状况分析

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调研与分析 在我国汽车维修企业中,从事一线作业的维修人员主要包括维修电工、机修工、钣金工、保修员、汽车技术总监、配件经理、车间主任等。通过调研发现,这些从业人员中,持有汽车维修中级工证书的不足50%,而具有技师以上资格证的不足10%。从业人员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少。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的抽样调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26.2%;在一线工人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38.5%,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为9.3%,经过维修基础培训的为38.7%。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中学毕业生、转岗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到汽车维修企业求职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中专和技校毕业生,这类人员在维修企业中已趋于饱和,而具有中、高级水平的汽车维修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缺少的不是中专、技校培养的汽车“护士”,即普通维修工,而是高校培养的汽车“医生”,即高技能人才。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五部委(教育部、原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联合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报告指出:在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中,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分别为30.4%、43.1%、26.5%,而发达国家分别为15%、50%、35%。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2)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8.5%、51.5%、10%,而发达国家分别为20%、20%、40%。(3)培训不足。由于国内汽车维修企业在人才培训上投入不足,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经过系统技术培训的人员比例极低。即使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由于企业与学校存在差异,也需要接受相关技能培训。因此,我国汽车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4)恶性竞争。竞争导致优胜劣汰,但是,汽车维修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企业为降低维修成本而不重视维修质量,在人员方面大量聘用工薪低的农民工,从而使维修人员的素质全面下降。(5)收入偏低。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偏低,缺乏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技术人才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6)流动性大。高技能人才、维修工甚至企业高管频繁跳槽,这种流动不仅发生在行业内部,也发生在汽修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维修专业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汽车维修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和收入偏低,是导致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流动性大,不仅造成大量汽修专业人才流失,而且影响了汽车维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汽车维修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维修技术的进步。维修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转变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维修”为主。有资料表明,现代汽车维修需要40%的精力查阅资料,30%的精力分析故障,而拆装零件的作业由过去的70%下降到30%以下,“七分诊断、三分修理”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维修对象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人员高素质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管理电脑化、故障诊断专家化,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的发展趋势。这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的汽车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技能汽车维修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基础、汽车运行材料、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汽车排放与控制等。掌握这些知识需要经过在高等院校的系统学习。

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检测设备操作能力等。技能好坏是评价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不仅要求汽车维修人员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以上的资格证书,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能够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对于新的车型和进口车辆,能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另外,应善于通过自主学习或进修,掌握汽车发展的新技术和成果,保持知识不断更新。

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主要包括热爱专业,不断钻研提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诚实、守信、热情等。这也是汽车维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具有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现代汽车是一个高科技的综合产品,汽车维修人员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娴熟的技术和操作能力,现代汽车维修需要整个维修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另外,汽车维修作业需要经常与汽车使用客户打交道,询问汽车的使用情况和故障征兆等,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善于交际并与人融洽相处。

对于汽车维修企业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高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与灵魂。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不仅要靠汽车维修企业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而更主要的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目前,大中专和技校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达不到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具备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同时还要接受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对于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需求,高等院校要针对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承担起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2]魏庆.汽车维修业发展概况和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3]马聪承.汽车维修企业和人员从业环境分析[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5,(7):34-40.

[4]白韶波,倪雅馨.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人才发展问题[j].北京汽车,2009,(4).

[5]王志欣.汽车维修服务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 2010,(32).

第8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摘要】各大中职院校应及时加大对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加快重庆市信息化脚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电子类高技术人才,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笔记本电脑基地落户我市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莫大的机遇和挑战!连日来,包括惠普、富士康在内的企业均向我市各所中职学校抛来“橄榄枝”,与校方洽谈人才培养合作事宜。目前市内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围绕这一巨大的人才需求,开展电子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怎样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怎样设置与之相对接的课程?这些都是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最关注的实际问题。

一、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对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8月,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永微电子园带给重庆的不仅仅是投资数字,更会产生20万人的就业机会。电子类高技能人才将会变得炙手可热,必定会成为香饽饽,成为重庆的“抢手货”。目前我市拥有360所中等职业学校。如果按照每个学校电子类专业每年毕业100人,那么重庆一年将有4万个电子类专业毕业生。随着各个配套企业的进驻,2012年,整个项目将需要20万电子类专业毕业生。重庆的各大中职院校也都已瞄准了这一人才缺口,更加重视对本校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培养。

二、剖析中职院校电子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几年,中职院校比较重视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但设立的电子类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不准,优质课程的资源不够;受师资的影响,缺乏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受实训室环境、规模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知识落后、实践技能不强,岗位适应能力差,使得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产生了较大的错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模式落后

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的三段式。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往往也都是分开的。在教学的评价上,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强化了考试成绩,难以保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和束缚。

(二)师资队伍水平偏低

在中职院校中,既懂得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师比率小。大多数中职院校的理论教师都是从大学校园直接走向讲台的,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先天不足”;个别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技术培训又流于形式,疏于实质,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后天不补”。而部分实习教师文化水平偏低,我们肯定他们的专业知识,但文化基础知识决定着再学习能力。于是,这样的师资队伍就成了培养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蹩脚”。

(三)实训设备匮乏,实训环境差

受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中职院校实训室数量少,规模小,水平较低、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与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实训需要,难于满足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四)适合校企合作特点的教材少

虽然有很多电子类教材,但按照理论层次展开的多,校企合作、强化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以项目和案例驱动的少。教材理论水准定位偏高,重知识的系统性,轻专业需要和知识的应用,很多教材可以说是大学教材的缩影,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给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职校生带来了学习困难。

(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相关技术的课程内容显得较为滞后

在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新电路、新器件、新技术不断涌现,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课程内容显得相对比较陈旧,无法及时满足产业的最新要求,需要更新。

三、要缓解缺乏企业需求的电子类高技能人才的状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才符合电子类专业的教学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就必须有一支既懂得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体化师资队伍。中职院校可将理论教研组、实习教研组合并成一组,理论、实习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备课,共同带班。利用业余时间对理论教师进行电子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创造机会让实习老师多上理论课,增强他们的理论教学能力。并将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校就得到仿真企业的锻炼,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专业竞争力。教师还应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观念中,有效地提高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水平。只有理论实习一体化才符合电子类专业的教学规律。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对理论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培训,最好理论教师可以下到企业基层学习培训,并同时培养或引进专业带头人;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学校应大力鼓励实习教师深造学历,这样便可以进一步优化电子类专业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

(三)建设合理的教学硬件环境

中职院校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开展电子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应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以校企合作保障教学、保障学生的技能实训和项目实习实训的正常开展。通过充实教学、增加实训、加强实习三个阶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培养与上岗的顺利衔接。将学校资源作为主力军,利用政府和企业提供的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融“教、学、做”于一体,采用一体化教学有效改善教学手段。可以开设电工技能训练室、电子技术技能训练室、电子整机维修实习室、单片机应用综合实习室等,作为学生必修实践教学项目。由学校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派出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上课和指导,实现学校与企业需要的接轨。还可以让学生选修实践教学项目,例如:收音机装配与维修实习、电话机维修实习、电热与电动器具维修实习、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习。还可以将部分学生定期派送到企业参加企业生产锻炼、顶岗实习或者深入企业参观,熟悉和掌握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工序,了解企业的一系列情况,为就业打下基础。

(四)加强教材建设,规划、有序,形成系列教材

认真规划电子类专业教材建设,并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完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规划教材建设。需要建设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电子产品检测、电子整机装配工艺等实用技术教程,初步形成电子类技术专业系列教材。

第9篇:电工电子技术培训范文

关键词:农村电网 技术管理 优化

1、前言

我国农村电网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规范农电管理阶段(1978~1998年)、农电“两改一同价”阶段(1998~2005年)、实施“三新”农电发展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特别是在新农电阶段,确立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简称“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建成100个新农村电气化县、100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0000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农电企业规范化管理工程、农电工素质能力提高工程和生物质能发电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电安全生产、队伍素质、供电服务和发展能力达到新水平,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但是,我国农电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加以改进。

2、我国农村电网管理现状

2.1 现状

我国农网的改造是在“两改一同价”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前,农村用电秩序得到了改善;农村用电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三公开是指:电价公开、电费公开、电量公开;四到户是指:收费到户、服务到户、销售到户、抄表到户;五统一是指: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统一考核。)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农村电网电能损耗问题严重。作为农村电网中主要设备的变压器等分布不合理,网络结构粗糙,供电半径超过标准,线损较大;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和偷窃电等现象在一些地方还十分严重。

其次,电力设施保护不到位。电力设施时常遭到破坏。

第三,台区分布不合理。一些地方片面强调规模,遍地开花,“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并不罕见,这对于农电整体效益的提高危害甚大,甚至会滋生腐败等不良现象。

第四,农村电网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

2.2 国外典型农电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农电发展是由私有资本领导的,农电合作社是由一定地域内的农户联合,按照同比例原则集资并向联邦政府申请低息贷款而建立的,公司向合作社成员低价供电,合作社本身只负责设施维护等工作,是非盈利机构。另外,联邦政府正引导各州的电力市场和配电系统完全向市场开放。

日本的农电管理机制比较健全,全国共设九家电力公司,相互竞争,并在公司内部设立配电部,负责电网分布的工作,并下设分公司,各负责一个区域用电的各个环节,分公司下设营业所或者电力所,负责设备维修、线路设计的等具体工作。

由于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农电管理各国的措施也不尽一致。然而,国外实施农村电气化的成功经验却给我国农电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即成功实施农村电气化的国家,都设立了具有较高的自利的机构,通过这个机构进行全国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电气化项目的实施,实际上,设立的这个机构具有明确的职能,能够直接向国家的最高决策层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拥有对农电项目资金使用和分配等资金确定的自。

3、我国农电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我国农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家投入的资金不足,设备老化更新慢,线损严重,人员培训不到位。

第二,我国农村电网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用工不明确。二是产权关系不清晰。三是隶属关系不明确,代管、托管容易造成都不管。

第三,管理水平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和需要。农电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满足不了需要,造成管理滞后,新的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发挥作用受限。

4、提升农电管理水平的技术及管理模式

在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优化管理出发,侧重从技术角度提出了优化农电管理的模式。

第一,优化农村电网配置,完善电网设备。农村电网包括不同电压等级的配送电网,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迅速增加,原有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需要对农网进行升级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优化供电范围、优化网络布局、优化电压等级组合、优化配置主设备。

第二,加强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具体地说,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树立以质量求发展的思想,落实“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理念,规范服务承诺、规范服务行为。在管理上要做到:线损管理到位、需求侧管理到位、安全管理到位。

第三,加强农村电网供电范围的优化。通常情况下,农村地区供电情况复杂,进行供电范围的优化,也就是进行供电半径的优化,基于线路电压损耗在安全范围以及导线截面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电网规划要满足最佳经济性。

第四,提高农村电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将调度系统(SCADA),配电管理系统(DMS)等系统相结合,实现农村电网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农村电网信息化管理中,输电系统,变电系统,配电系统,调度系统等相互联系。配电系统主要规划220kV以下电力设备的建设,运行和维护;调度系统负责电力负荷管理。通过各个信息化系统,及时掌握各设备的负荷情况,运行情况,用电量等实时信息;同时,通过电网接线图信息,工程图信息,地理图信息等将电网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够实时了解电网动态信息,提高农村电网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5、结语

对于我国农电建设,我们要看到问题并正视问题,调动相关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性措施并予以落实,那么对于我国农电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陈中才.深化和完善弄点体制改革[J].四川劳动保障,2005,4:19.

[2]肖慧红.新农电的技术模式和管理模式[J].电力技术经济.2006,18.

[3]程树仁.基于山西农网的电力GIS系统的研究[J].陕西电子技术,2011,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