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科学课程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面向改革开放,面向广大城市和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设计上加强了实践性研究,第一,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要培养新型的小学教师,又要使毕业生切实具有大学本科水平,既不能搞简单的中师“延长”,也不能搞普通高师的“照搬”。在必修课里开设了《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写作》、《普通生理学》等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古代汉语》、《儿童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自然辩证法》、《科技发展简史》等,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第二,我国农村人口多,居住分散,小学校小人少,有的学校还在进行复式教学,因此我们的毕业生的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即“多能一专”型。这样在课程设计中还开设《体育》、《大学音乐教育》、《大学美术教育》、《大学英语》、《计算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必修课,还开设了文化素质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2-3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都有提高,更好地为小学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第三,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教育实践的比例,一、二、三年级各进行一周教育见习,四年级十八周教育实习,包括教育调查与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以往的中师和专科生没有明确要求,只是号召通过教育实习写出心得体会,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论文答辩不通过不能毕业,这充分体现了小教本科学生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强化综合性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对教师有更多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日趋整合。而在小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课程的综合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我们新的课程设置必须面对这种挑战,适应这种要求。第一,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必须从小学教育实际出发,为师范生构建一个较完备的知识系统,建立以语文、数学、教育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如语文学科的构建,本着“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增加课时比重,融文学与写作、教师口语、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书写等课为一体。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从语言文字上说具有工具性,从思想内容上说具有文学性,从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历史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以及语文知识)上说还具有知识性。这些性质是综合在一起的,因此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师范院校的语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以思维增强语感,促进语言的鉴赏、评析和表达能力,使师范生掌握较系统的汉语知识、文学基础理论和写作理论等;同时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选读,了解和把握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以形成语言、文学、写作等有机组合的知识体系。充分融合听话、说话、阅读、文学、写作、书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数学知识方面,在高中学习的基础上,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理性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胜任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指导小学数学竞赛和小学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能力。在形成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专业课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力求科学构建系统的完整的课程结构。第二,在以语文、数学、教育学科为主干的课程体系中,还加大了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比例,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使未来的小学教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还在选修课中开设伦理学、美学概论、社会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为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第三,在高中学习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六大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两门综合性较强的必修课,即《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这两门课程既注意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又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同时要反映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的新进展,使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开阔,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体现灵活性
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安排的较多,选修课和活动课较少,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有自主性和选择性,毕业生在座谈会上也说:“在校时学的课程有些没有用,多开点选修课和活动课有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第一,加大了任意选修课的门类和比重,现设选修课30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去选择性的学习,而且鼓励学生多选课,从评价制度上得以体现。评价制度中有合格加特长的学分,学生选学的课多,他的特长学分也多,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是一个重要内容,这无论对学生的就业和对社会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选修课的门类、内容还可以由学校灵活掌握。第二,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和研究,活动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被高度重视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将活动课分为三大类,即兴趣组与社团活动,军训,劳动教育,而且这些课的开设遵循三个原则即求是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时代性原则。保证活动课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活动课纳入课程方案,就一定加强管理,要有授课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活动课学习成绩档案,进行等级评价和成果汇报,将成绩记入学生学籍。
四、确保发展性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也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是美国诗人惠特曼诗意的表达,我第一次读到它的时候,就想起了学校课程规划,想到了课程的结构化追求。
教育者用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才能留给儿童弥足珍贵的“最初的东西”,并通过这“最初的东西”为儿童健康、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可能性”呢?
我们提出了“原色”课程。这里的“原色”是一种生动的隐喻,意指课程的基础性、稳定性和可能性。
我们学校的“原色”课程由底色课程、主色课程、亮色课程统整而成。其中,“底色课程”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主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的、排进课表、必修的校本课程,而“亮色课程”则是专指不排进课表、供师生双向选择的校本课程。这里的底色即“基础色”,而主色和亮色则构成了课程的“再生色”。
我们希望,“原色”课程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成长的营养。我们也希望,“原色”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
儿童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在我们看来,儿童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当我们在规划课程的过程中,真正地把儿童放在第一位,像斯霞老师那样“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课程就会像一个磁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无限的魔力。阿基米德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如果说儿童是那个“撬起整个地球”的王子,那么“底色课程”“主色课程”“亮色课程”就是那一个个足以“撬起整个地球”的支点。
记得去年9月刚开学时,我的办公室里来了一群二年级的小朋友。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激动地说:“报告闰校长,我们班的黄尹真同学获得全国魔方大赛冠军了!”
我笑了,孩子们是想和我一起分享喜讯呢。“闫校长,能不能开一门魔方课,就让黄尹真教我们吧。”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请求,我从他们的脸上读到了一种学习的热切,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课程效应吗?我笑着答应了,并告诉孩子们:“我们附小的俱乐部课程就是以四个同学的名字命名的,比如――”我话还没说完,几个同学抢着说:“石尔秋科学俱乐部、成懋冉艺术俱乐部、钱裕嘉体育俱乐部、常江体验俱乐部。”
孩子们说完,兴奋得一溜烟跑开了。不久后,
“黄尹真魔方俱乐部”正式开班授课,吸引了一批喜爱魔方的孩子们。
在我们学校,对于儿童来说,课程从来都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创造。
以节日课程为例:从感恩节、运动节、读书节,到力行节、礼仪节、创想节,再到劳动节、明星节,都是孩子们自己商量主题,自己设计活动,自己参与评价,真正实现了“我的节日我做主”。
每个孩子只要有一点爱好、一点特长、一点兴趣,都可以在儿童节上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我。活泼好动的,运动节上夺人眼球;能说会写的,读书节上大显身手;好学深思的,创想节上发明创造;会唱会跳的,明星节上一展歌喉……
儿童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课程、创造着课程,而且让我们的课程更加“鲜活而跳跃”。
抛开学校历史积淀的“推土重来”,是不够严肃和审慎的
在一次南京市小学生校本课程展示会上,我们推出了由语文、美术、音乐三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自主研发的“听读欣赏课”。学生围绕“三国人物”主题连上三节课,与会老师被孩子们的文学底蕴以及艺术天赋所折服。
当时,在一节美术课上,学生激动地描绘着三国人物的外貌特征,“关羽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须长过腹,相貌堂堂;诸葛亮面如冠玉、鼻直口方;张飞豹头环眼、燕额虎须……”而在此之前,孩子们已经上了一节三国人物的语文课,借助故事情节初步了解英雄人物的形象。然后,学生尝试在美术课上制作三国人物面具,在音乐课上用歌声和乐器表现英雄形象,通过艺术的想象与创造让学生体会到古典名著的魅力。
这种整合的校本课程,让不同兴趣的学生,在主题性的交流与对话中视域融通,思维碰撞,这种丰富而多元的影响恰恰是课程最为珍贵的价值所在。
据参与课程设计的李昌亮老师回忆,有一个叫曹笑天的男孩子很内向,遇事爱哭泣,就是因为看三国、讲三国、演三国,被其中的英雄故事所吸引,性格变得开朗多了,不仅敢于大胆表现自己,遇事也坚强了很多。
2015年春,已经被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杜克等几所世界顶级名校录取的凌宇峰同学回到母校看望老师,他不无感慨地说:“正是附小这种充满启迪、灵动活泼的教育,锻炼了我的思维,也培养了我很多有益的兴趣爱好。”
其实,三位老师的“听读欣赏课”,与学校陈树民老校长在上世纪80年代所倡导的“听读欣赏”实验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创造并不是空穴来风。记得几年前,当我们开始课程规划和建设时,先是开始了一场“寻根”之旅。让我们非常惊讶的是,在南师附小的办学历史上,课程规划和建设已显现出自己的特色来:
在一组老照片里,老师们看到了学校读书会、公仆会、园艺、篮球课的生动场景和精彩瞬间,看到了学生做小木匠、做金工(翻砂)的尝试。
在老校长俞子夷的《一个小学十年努力记》里,老师们看到了打破学科界限、以儿童自发活动为中心、混合组织各科教材的活动课程的创新。
从斯霞老师五年制学制改革的实验里,老师们感受到了其“自定大纲、选编教材、改进教法”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斯老师不等、不靠的课程开发意识……
追溯与回眸使我们明白,任何抛开学校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另立门户”“推土重来”,显然是不够严肃和审慎的,所谓的“创新与特色”也将如波得莱尔所说的那样“引人注目地缺乏魅力”。
所以,在学校课程的规划与开发上,我们努力汲取办学历史上的经验,从传承中进行创造。因为我们认为,课程需要坚守,发挥其“用来跑”的承载意义;课程也需要创新,发挥其“跑出来”的创生价值。
要让课程呈现一种“永在的活力”
对于课程规划,我们还想说的是:
要有整体的思考。课程体系建设不是简单机械的叠加。不同课程之间具有相互承接、有机融合的内在关联性,我们要不断追求和努力实现“1+1>2”的整体效益,进而帮助儿童赢取一张张走向未来的“通行证”,并赋予儿童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劲的动力与最丰富的可能。
要有开放的视野。课程建设永远处于一个没有自我设限的开放状态,不论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还是校本特色课程的开设,都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课程结构呈现一种“永在的活力”。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mand of the social transportation tal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from three aspects: curriculum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教学改革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ransportation planning;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249-02
0 引言
交通规划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和交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交通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办法,以期能够为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供建议和对策。
1 课程培养目标改革
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课程,交通规划应该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正确的课程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介于研究性大学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之间。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来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应向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靠齐,而要明显区别于研究性大学。因此,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交通规划课程培养目标要树立“工程应用导向”,加大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
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非常迅速,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交通规划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与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因此,这就要求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不仅要求在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中提出较高的专业技能要求,而且更注重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目标的建立。为此,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的现实需要和改革目标,交通规划课程培养目标要树立“创新导向”,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强化其专业综合素质。
2 教学方法改革
交通规划课程属于理工科范畴,从国内开设交通规划课程的本科院校来看,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学方法单一。其次,师生互动困难。交通规划课程培养的学生规模很大。如果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在现代大学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与学生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改善教学效果[1]。但是,从目前交通规划课程的教学环境来说就难以进行充分的师生交流。最后,在交通规划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就“教学”而“教学”,实践环节偏少,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针对交通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应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1 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规划知识,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一步一步导入规划理论和模型。在这种“充满问题”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想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逐渐就会实现自我激发,在学习上会主动探索新的知识,从而改善教学效果。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成具体的“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驱动学生以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上课学习,这样天长日久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对于交通规划的任课教师来说是比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路径引导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启发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职业高中;教学思路;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51-01
课堂教学是各种教育最主要也是最核心的方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针对职高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来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那就是要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是否对就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是否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甚至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可以有所启示。因此,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需要教师用更加宽阔的教学思路去对待,用更加务实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去理解。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1]。本文拟通过拓宽教学思路来提高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有效性,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促进职高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拓宽教学思路,提高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思路
(一)拓宽教学内容取材
以往不少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认为讲课,就是把课本内容“讲透”即可,但究竟怎么讲透,而且还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职业理想、从业态度、职业修养,这就是一门学问了。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围绕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开展,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的课程,包括社会学、人际交往学、逻辑学、管理学等。所以我们说,职业生涯规划其实是一门边缘学科,而且是一门更多关注学生发展的学科。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学科性质,才迫切需要教师拓宽教学内容、案例、素材的取材思路,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可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未来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以便将来更好地就业和择业[2]。首先教师需要广泛的搜集于学生专业相关的就业资料,调查相关单位中比较成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历程整理成数据可靠的案例,然后还要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开展定向的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同时,教师还要更多的学习相关的就业心理学、社交礼仪、团队理念等方面的知识,融入穿插到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之中,为真正打造“一专多能”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服务。
(二)丰富教学环节构成
常见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准备、导入、主题研究、强化巩固、总结拓展几个方面。为了更好的上好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我们需要在这几个环节中进一步的丰富。首先课前准备上,教师要本着宽松、灵活、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的原则去开展课前准备[3];在课堂导入上,教师要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实际选择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或方式。比如学习“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此内容为主题开展分组讨论,学生们你一眼我一语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教师再正式引入课堂内容;主题研究环节要强调深刻,内容要联系学生专业,多采用本校出去的毕业生为例子,这样学生感觉更加真实;强化巩固和总结拓展环节可以采用分小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在班级展示,或者采用“模拟招聘”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真实的认识到自己规划的可行性。中职生职业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关乎未来的职业选择与定向,还会对学习行为和个人成长有所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融入这种理念,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可以对自己未来的成长轨迹起到促进的作用[2]。
(三)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针对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特点,我们还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要彻底转变过去以卷面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要逐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方式,包括开卷闭卷相结合、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卷面式与开放式考核相结合、学校与企业互评相结合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制作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师一起进行评价,这是一条比较可行,而且对学生学习效果考察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另外,让学生利用假期顶岗实习,由企业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对职业认识的深刻程度以及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也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考核方式。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职高学生为来人生发展规划的可行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未来一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职高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成为广大职高教师必须要正确面对的事情。只有教学人员以深刻的认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我们职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有效性才会真正得到有效的实现,才能更好的促进职高学生能力提高和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浪新闻中心,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EB]。
一、《职业道德》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目前很多的中职学校中,由于学校往往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也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关注的不够密切。由于《职业道德》在课程的学习中不属于专业知识,所以也被很多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1]。而这种重视程度不足也可以从几方面表现出来:首先,以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教材更新的缓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比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2007年的劳动模范。案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对于过了将近10年的事情来说,显得过于遥远,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其次,教学模式的单一也让教师和学生缺乏动力,一味的灌输式教学,加上学校并不过分要求《职业道德》课程的成绩,自然不会受到重视。
(二)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动力
在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来的目的是为了学得一门手艺,所以潜意识的认为《职业道德》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这使得学生在进行《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时缺乏动力。而《职业道德》的内容也只是大面积的遵守职业道德,知识点很多,让人感到枯燥。
二、对中职《职业道德》课程的优化措施
(一)贴近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实际
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可以联系各行企业,增进合作,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其可以早日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以及工作环境,使其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2],通过企业活动感受《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勤劳奉献,责任感等。同时改进《职业道德》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把同专业的在一些领域做出成就的前辈的案例写进去,使其更加贴近学生,让学生们有认同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方法
在中职《职业道德》教育上,应该积极寻求创新。首先,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中,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书中的道理,养成职业道德,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其次,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职业道德信念的教育[3]。可以将一些劳动模范,优秀事迹或者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人或事引入到教学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的氛围,鼓励学生们向他们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三)加强教师学生认识程度
《职业道德》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消极怠工,要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对中职生的重要程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用“硬灌”的方式,而是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情感性,体验性的德育产生认识,以学生的言语出发,总结归纳,让学生们产生兴趣,自主学习。同时,学校一定要重视起来,多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促进中职生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
三、结束语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309-01
1.文化性缺失——数学教育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价值观,特别要了解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教学中文化性的缺失给孩子们造成了什么影响?为此,我们随机抽取了六年级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谈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结果,几乎90%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大用途是用来计算。学生对数学的这种片面认识,反映出目前我们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新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2.数学趣味活动课——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于对数学文化的粗浅认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在体现数学文化的形态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数学趣味活动课成为我校校本课程之一。它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突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
我们的数学趣味活动课在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的同时,更注重课程深层内涵,努力挖掘数学文化的底蕴,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发挥数学文化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数学趣味活动课不失为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中彰显数学文化价值的具体途径与策略:
2.1 充分利用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穿插相关的历史故事,数学背景知识等,定能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 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阿基米德既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地球。”他一生专心研究科学上的体积和浮力问题,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是古时候有一个国王叫金匠打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因为怀疑金匠加了杂物,就请阿基米德鉴定,阿基米德一直在想鉴定的方法,就在他走进浴缸里洗澡的時候,看见满出去的水时,悟出体积的原理,他高兴地跑出浴室,大叫:“我找到了!”一时忘了自己是光着身体呢!
自从同学们听了阿基米德的这个故事,就一直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数学趣味活动课之前,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利用数学趣味活动课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故事比赛。现在的小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特别多,因此故事的内容也相当丰富。通过故事比赛,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更值得肯定的是让他们获得了一种精神动力。例如当学生听说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时,跃跃欲试;当学生知道著名数学家欧拉在双目失明以后,也没有停止对数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时,激动不已;当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了解到欧拉在孩提时代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后来经过努力却成为了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后,信心倍增;……
数学家的故事,既能让学生领略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和浸染,特别是磨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形成经得起成功和失败双重考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努力养成热情、认真、求是、求实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3.反思与展望
数学充满着人性因素,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现代数学教育应充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在文化层面上找回失落的数学教育价值,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职责。
趣味数学活动课仅仅是我们所做的初浅的尝试,我们对数学文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探索更多有效彰显数学文化的途径与策略,合适而巧妙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渗入日常数学教学,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可以相信,在数学文化的洱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心智得以不断的滋养,才干得以不断的升华,人格得以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 《教育文化学》郑金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数学文化学》郑毓信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7
[4] 《数学教育的价值》/ 黄翔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5] 《课程文化发展论》范兆雄著.-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关键词 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案例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34-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ive aspects teaching mode reform on the course of ecological planning from the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means,practice teaching,case teaching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methods,the curriculum of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ode reform on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ecological specialty in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 to solve the shortage of existing course for the teaching mode,through the mathematical reflection,we could improve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means and to deepe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n the course of ecological planning,so as to enable students to closely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e,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The purpose w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cological professional ability,so as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university;ecological specialty;ecological planning;case teaching;teaching mode reform
生态规划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生态学专业必修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生态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规划是以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的规划方法,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生态规划课程是近年来高校生态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通过学习课程,可以让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态规划及其相关学科的起源及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对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剧及我国生态规划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对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也不断地在发展、不断地完善。因此,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高校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生态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21世纪,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以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多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选择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作为基础,为了促进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条最重要的途径为寻求人的活动与自然协调的生态规划。从产生、发展过程,到最后逐渐走向成熟,目前生态规划经历的已经超过了100年,其发展的过程正好反映了在此期间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转变[1]。生态规划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生态学、系统科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综合解决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开展生态建设、全面走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它主要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综合、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为了普及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重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我校生态学专业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了生态规划这门课程,它是生态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生态规划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叶George Marsh,John Powell及Patrick Geddes等为代表的生态学家,规划工作者及其他社会科学家的规划实践与著作。Marsh在其研究中,首次提到,要对人类的活动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其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而不是对自然造成破坏,首次提出合理地规划人类活动,使之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其提出的这点原则,目前是生态规划方面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1]。在生态规划的早期阶段,一般在土地空间结构的布局以及利用等方面有所侧重,之后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其向各个领域渗入的范围也越来约广泛。通过不断地完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之后,生态规划的范围有所扩大,不仅只限于原来的一些布局,而是逐渐向多个方面有所发展,包括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因此,生态学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作为指导的依据,采用多个学科的手段对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生态关系进行辨识、模拟以及设计等,以促进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2],而这正可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和可行途径。生态规划是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深度和广度。它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该课程对生态学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意义非常大,形成的研究方法、理论等均较为独特。
生态学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联系很广泛,对人类实践中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的具体的应用非常重视。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生态系统等。但目前的生态规划教学内容多偏重于生态学相关理论、方法等的介绍,绝大部分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理论知识,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不能很好地将其在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预期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考虑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
2 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1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及多样化教学手段
生态规划课程涉及到许多学科,它是由众多学科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个跨度较大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涵盖很多二级学科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外,还要把这些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综合归纳,并合理运用到生态学专业实践中。这种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更要靠教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精彩的教学,只要这样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动学习的兴趣。在生态规划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课本上设计到许多的生态学原理及生态规划理论,这些原理及理论非常抽象难懂,如果教师只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及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样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直接影响生态规划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化丰富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如采用多媒体教学[3]通过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方式直观生动的展示课程的内容,从而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表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这样使原本难讲难学的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致使教学过程多元化,从而体现出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有的信息量大、知识面宽、直观、易懂、容易接受的特点[4],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课程的多媒体课件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同时还要紧跟教材,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探索在生态规划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探讨式和引导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如采用“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自我思考同学提问分组讨论互相学习演示汇报总结归纳”的教学模式,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带着任务去学习,鼓励学生对各种问题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2.2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生态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生态规划的课程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具体的生产实践教学,将生态规划的设计思路付诸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环节,可以针对一些具体的生态规划建设实例,如生态示范县、生态城镇及生态村的建设等,让学生调查分析目前生态县、生态镇及生态村规划建设的优点及不足,分析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调查分析,如对目前生态农业的结构布局进行生态调查,采用生态规划课程中的生态调查、生态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对现有的规划建设项目及产业布局等进行生态合理性分析,并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同时,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5~6人为一组,针对大学生最熟悉的校园环境进行校园生态系统调查分析,并让学生对调查结果做出一定的思考分析,然后每个组以PPT的形式汇报各组的分析结果,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土壤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特点等进行生态调查,从而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及植被生境状况,为下一步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总之,通过以上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态环境建设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5],这样学生在接触实际生产过程中,除了能深化对课本基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感官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更具有责任心的生态保护意识,并自觉地将生态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态规划建设中。
2.3 增加课堂案例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是美国哈弗商学院倡导,其建议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的讨论中,对学生的互动能力进行培养,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随着该种教学方式的发展,其内容、经验等已经原来约完善[6]。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大大提高,在生态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将案例教学这种方法引入进来。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引入适当的教学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地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将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充分地激发出来。案例教学将是在教学中创建一个特定的环境,引入一些典型的案例,将学生放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运用其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做出相应的判断,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7]。
在生态规划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适当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中。生态规划这门课程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分别为基础理论、分析应用。在基础理论的教学方面,可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分析应用板块,主要选择案例教学方式,适当地辅以必要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针对性地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包括正面案例、反面案列,可明显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在生态规划课程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可先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态规划方面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在合适的实际恰当引入。如该课程案例教学的步骤可以分为3个环节,即案例引入、分组讨论、总结评价,通过3个环节的逐步展开,可以对课程教学的进度进行较好的控制。为了使教学案例正常开展,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之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类似的案例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时,可以保证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规划案例生态分析的案例教学中,课前对学生的要求是对生态分析的步骤、内容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而在开展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前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为收集一些关于生态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优秀作品,保证学生在课堂给定的设计条件下,对给定区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能够有一定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梳理书本所学的知识点,而且可以及时把这些知识进行案例化、实践化。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
考试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是反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信息的有效途径,它主要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的教学考核多是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的考试,而通过这一次的卷面成绩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对于那些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生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考前死记硬背的突击学习就能顺利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压制了学生对课程的自觉性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懈怠心理,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考核,完全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8]。因此,有必要对生态规划课程的成绩评价方法进行改革。在新的考核体系里,生态规划的考核内容应由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30%)和期末成绩(50%)3个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应包括平时作业(10%)、课堂回答问题(5%)及到课率(5%),实践教学成绩包括生态调研报告(10%)、案例讨论分析(10%)及小型的生态规划设计(10%),通过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卷面成绩最后给出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全面而合理的考核体系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考核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及生态规划学科的迅速发展,在生态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时把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生态规划课堂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笔者期望通过教师多元化的“教”与学生多样化的“学”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早早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生态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1995,10(3):203-215.
[2] 刘康.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黄玲芳.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2):44-45.
[4] 杨州.多媒体在生态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3):92-93.
[5] 蒋文伟,金竹秀,胥家辉.《城市生态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4):86-87.
[6] 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职业与教育,2011,20(7):145-146.
1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划分
系统的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成长六个步骤。职业生涯第一阶段为觉知与承诺阶段,一般出现在大学早期,此阶段的指导应集中在对职业生涯的初步介绍上,专业课程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普及时,以案例解读等方式开始培养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感性认知,使其愿意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同时,强调学生应对职业生涯的长期性进行合理预期。对自我的认识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要、基础的部分之一,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是“从内而外”的过程,因此它首先是认识自己的人格特质、个人兴趣、价值取向、个人核心竞争力,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长期过程,且应依靠科学的测评工具和方法,教师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自身特点的意识,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核心专业能力。对外在工作环境的认知也是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要和基础的部分。专业课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对校内校外专业(职业)领域比较熟悉的优势,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工作世界的情况。决策阶段是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和评估的阶段,具体内容包括:综合和评估信息、目标设立与计划等。在这个阶段,专业课程教师一方面可专业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决策,另一方面还要发挥自身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的优势,从人生规划、生活规划的高度帮助学生决策。行动阶段是将全部的探索和思考落实的阶段,学生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设立的目标。这个阶段通常是求职过程。这个阶段,专业课程教师要发挥自身对专业领域熟悉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机会。同时,还要对学生在行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专业角度的指导。而在评估、成长阶段,则指参加工作后,也需要不断进行职业探索,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修正规划。这个阶段通常学生已经离开学校,踏入职场。专业课程教师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一方面充实自己的专业资源,另外,也对他们职业生涯发展持续关注。
2 专业课程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专业教学系统中的地位
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实现是以教学作为手段的。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教师的作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要素。首先,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求,学生才能找到专业学习与职业目标的结合,才能把专业学习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以专业课程学习为载体指导具体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即提高课程设置的专业独特性,可帮助学生更加明确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行动方案,并且使得学生执行起来效果更好。其次,高校专业课程教师在教育中处于主导者地位,在学校的科研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同样起主导作用。他们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和学生接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只有在专业课程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下才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完成个人能力匹配评估,进而进行职业生涯决策。另外,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显著,甚至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兴趣都会受到授课教师的影响。教师对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越了解,学生就越可能从教师那里获得专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增强对职业机会的评估。另外,如果专业课教师还能掌握一定的职业咨询技能,那学生就能从教师那里获得能力匹配评估和职业机会评估的中肯意见,使评估更加准确。
3 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制设计
3.1 专业课程教师与职业生涯规划专职教师的分工与合作提出,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要否定或取代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工作,而是强调分工与协作,各司其职,共同搞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从时间上讲,专职教师是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介入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伴随整个学生涯;专业课程教师一般是从二年级以后才开始介入的,在三、四年级进入高峰期。因此,从时间角度讲,低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以专职教师为主,高年级职业生涯规划应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从指导内容的角度讲,普适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指导应以专职教师为主,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指导应以专业课程教师为主。
3.2 为专业课程教师普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尚的师德,还要求教师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教师技能,做到因材施教,并结合自身丰富的专业领域资源和职业知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辅导。要求专业课程教师积极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就应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专业课程教师普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
3.3 建立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激励机制。专业课程教师具备职业生涯指导的条件和相关知识还只是其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必要条件,要想专业课程教师自觉主动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还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学校应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建立专业课程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辅导的鼓励和保障措施,如设立专业课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绩效基金、核算相应工作量、职业生涯专业课程教师导师津贴制等,充分调动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在正确指导下树立职业目标,把准职业发展方向。
3.4 完善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考核机制。可将专业课程教师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纳入专业课程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内容范围,完善相应考核机制。高校可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增加以下内容:为学生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职业咨询服务;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职业情况;对毕业后的学生进行跟踪指导;把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融入教学内容中等。要将专业课程教师指导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甚至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环节,强化其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意识,规范其参与指导的行为。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比较优势;群体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20-02
高校在科学制定与实施学科建设战略规划时,一方面可以实施优势发展战略,也就是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战略使命与目标选准突破口,优先发展一批学校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以学科特色为先导的学校特色与核心竞争力,以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实施集成发展战略,也就是提倡树立跨学科的合作意识,通过自觉的学科调整和积极组织新型学科群,加强文理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发挥学科综合集成和科研群体集成的优势,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科研水平。
一、优势发展战略
(一)发展优势学科的重要性
几乎没有一所高校能够拥有在所有学科领域都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所必需的充足资源,即使是各项资源相对充足的综合型大学也很难同时建设好所有学科。但是,一所真正优秀的高校必须竭尽全力不断追求卓越,至少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追求卓越的高校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战略使命与目标优先发展一批优势学科,以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把发展优势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如清华大学认为,在发展趋势上具有战略优势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具有条件优势的学科是该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先遣队,因此,在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清华将优先发展信息、生命、能源、新材料、环境、先进制造和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类学科,同时以重大科研项目驱动优势学科的发展;复旦大学也提出根据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求和学校的自身特点,重点建设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药学、法学、经济管理科学、新闻学等学科,使之紧跟世界学术前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发展优势学科的评估、择定及相应措施
高校在选择发展优势学科时,必须立足于本校实际,确定适合发展的领域,同时也要尽可能囊括其他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优势学科,通常应从学校已有的学科中进行选择。评估的标准包括学校已开设的课程质量、学生对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兴趣、国家或地方的需要、学校对相关领域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有许多可行的方法评估现有学科。从长远来看,建立项目评估体系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中期评估则应包括吸引外部经费的情况、毕业生的质量、教师的获奖情况、院系或研究小组在国内外的声誉与影响。另外,对学校不同课程与院系进行评估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如理工科的教师比人文、艺术学科的教师容易获得来自校外的研究资助;同样,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比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或艺术创作更容易发表成果。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
优势学科发展规划公布后,无疑会极大地激励那些入选的院系,也会令未入选的院系失望,学校应采取各种相应措施,尽量减少优势学科发展战略的消极影响,鼓舞学校的士气。
1.必须使各院系认识到,一所高校的优势学科是逐渐形成的,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此外,国家或地方的需要也会因时而异,因此,那些开始并未包括在内的学科可能会进入优先发展的行列,而那些已入选学科则有可能因为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而被取消。
2.优势学科必须跨学科或尽量囊括学校其他学科。许多高校都把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形成特色学科群作为推进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使命。例如,台湾大学将其基础雄厚,且研究范畴符合世界潮流及社会需要重点的纳米科技、基因体医学、信息电子科技、儒学与东亚文明等领域作为推动跨领域研究中心的主体。
3.在优势学科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提高教学辅助系统的办事效率,同时保证相关院系得到所需的资源,并尽量减小来自落选学科的消极影响。
4.必须充分认识到所有院系对学校来说都是宝贵的。虽然只有一部分院系会作为优势学科而得到优先发展,其他院系也应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为满足外系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对包括那些优势学科的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教育,是整个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他们将在其他院系修读课程,而一所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院校必须能够为他们提供优秀的课程,因此,所有院系都是宝贵的。
二、集成发展战略
(一)学科集成发展的重要性
集成发展战略的着眼点有二:一是应对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国际趋势。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是当前国际上教育与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许多新的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产生的。目前,许多学科之间已经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内部各分支领域以及相互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们也越来越多地运用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进行本学科领域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中国高校都开始尝试拓宽专业口径,破除“苏联教育模式”的积弊,当学科之间的分类和界限逐渐被打破和模糊化后,学科的重组就日益显得重要和紧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都已经把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作为“十五”学科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
集成发展战略的第二个着眼点是基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如何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与其他相关资源,是关系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中国高校战略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集成战略就是要“权衡”一切可用的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学校的这些资源,通过跨学科合作、跨院系合作、跨院校合作、甚至跨国合作,优势互补,产生合力,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如何推动学科的集成发展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理解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关系,注意学科的特色与互补性,鼓励跨学科研究与交流,促进学科的综合、交叉和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形成横向联系的学科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已经成为国外高校推动学科的集成发展、实现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的一种重要战略措施。美国哈佛大学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建设为高校推动集成发展战略提供了成功经验。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哈佛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功就在于建立了交叉学科和教师之间(或学院之间)的合作。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有几个跨学科中心过去只从事国家或地区性的学术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些中心所涉及的学术范围有所扩大,具体表现在地域、包含的学科数量和研究问题的种类上,结果促成了亚洲中心的建立,它不仅从已有的文理学院吸纳教师,同时也第一次从专业学院吸收了对亚洲问题有研究兴趣的教师。哈佛的许多研究都采取了这种跨学科的组织形式,例如,关于快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就由来自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经济学系和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道德哲学和宗教研究领域、工程和环境科学领域的教师一起进行。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为了实现学科交叉,成立了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合作平台。学校建立了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论坛,各系教授既是论坛的成员又是院系的教师,生命学科与材料学科的教授可以一起工作。跨学科研究中心基本上是虚拟中心,教授使用不同的设施在不同区域工作,研究中心也没有设立中心领导,所有教授既是研究人员,又是管理人员。
从以上两所世界名校的做法看出,高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应该是一种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而成立的学术联合体,是因研究需要而成立、以跨学科研究为宗旨。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高校通过集成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推进学科创新与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整体学术研究水准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延复,贾金悦.清华园风物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