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物联网技术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物联网,卓越,创新创业,方案
0物联网发展的背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在物品上内嵌电子标签、条形码等能够存储物体信息的标识,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将其即时信息发送到后台信息处理系统,而各大信息系统可互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从而可达到对物品进行实施跟踪、监控等智能化管理的目的。物联网可实现物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它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1卓越计划及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
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决定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是为顺应国际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工业、企业需求;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各类型工程师的重要决策。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力。
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创业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和实施创业项目为载体,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系统教育体系,包括: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高校的特点,创新性的提出采用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以学术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高职高专以技能带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独辟蹊径,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具体包括科学定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多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案。
2物联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2.1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完善,物联网将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工业监测、高效农业、健康护理等诸多领域,且应用不断延伸,未来将成为一个无孔不入的网络,成为一个具有上万亿市场规模的庞大产业。面对规模宏大的产业变革,对从事物联网工程与技术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这些需求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研发和应用两个领域。
在研发领域,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 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因此物联网专业要为社会培养研究型人才,以便在产业链上游形成创新型的研发团队,使我国在新兴产业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掌握主动权。
在应用领域, 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涉及的环节众多, 包括RFID 和传感器网络硬件平台的生产制造者、各种应用平台的开发者、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运营商、终端客户服务等。众多的环节需要大量掌握物联网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2.2人才培养规格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2)具有基本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系统地掌握相关领域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知识更新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具有物联网领域所需要的绘图、运算、实验、测试、表达及工艺设计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2.3物联网卓越人才培养形式
1)本科教育
① 新专业培养:四年制物联网/传感网新专业,基础扎实,培养周期4 年;
② 新方向培养: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新建物联网、传感网专业方向,在大二、大三学生基础上补充特色课程,培养周期2-3 年。
2) 研究生教育成立物联网/传感网研究生新专业,培养人才层次高,培养周期3 年。
3) 社会培训/就业培训针对传统培养的长时间及社会需求的急迫性的矛盾,社会培训在近期内是最好的暂时缓解人才需求的培养方式,电子信息类毕业生通过半年到一年的社会培训,或高校大四学生的就业培训,可以在1 年左右时间实现人才培养。
2.4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基础平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场论与复变函数、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高数和工程数学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必须开足,其中,场论与复变函数是为学习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做铺垫。电路分析及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为电路设计奠定了基础,系统底层设计需要C 语言做支撑。
专业基础平台:数据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Java 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这些课程是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的核心课程。例如计算机专业考研的专业统考科目就有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Java 程序设计则是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网络编程语言等。
方向模块: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传感器技术、RFID 系统应用、嵌入式系统。
3 物联网卓越工程师人才规格培养条件
3.1实验室建设
(1)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通过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实验室建设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
(2) 物联网专业实验室不仅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提供现代技术氛围和最先进的管理软件。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将全程参与沟通,选择使用率高、起点高、能体现物联网应用前景的项目建立实训环境,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地积累到最先进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和开发经验;
(3) 物联网专业实验室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邀请技术公司一线工程师课堂授课,支持骨干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
(4) 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和未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3.2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改革。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以应用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视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采取多媒体授课,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2) 整合资源,逐步形成特色的专业学科群,学科群的建设与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并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在学科群建设过程中,学科建设应注意发展相关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技术渗透为前提,组建跨系、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以科研攻关为任务的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积极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并形成相关学科群的师资队伍与学术团队。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提高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学校应该加强物联网专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程能力,不断更新和拓展物联网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4) 扩大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高校进行物联工程专业建设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中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研究,能在工程及实际应用中从事物联网技术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工作, 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坡,吴彤,匡兴华.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1,(01):18-22.
[2]黄孝斌.物联网应用实践[J].信息化建设.2012:104-120
关键词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280-0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Internet Traceability System in China
SUN Yuan-yuan ZHANG Xin-xin
(College of Management,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Food safety internet traceability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This paper introduced China′s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mainly faces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high operation cost,imperfect operation mechanism,the lack of publicity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internet traceability system of food safety,the standard of the system should be unified,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the propaganda should be strengthened,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improv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safety intemet traceability system in China.
Key words food safety;internet;traceability system;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各界对食品安全的考虑。Wilson等[1]认为互联网是食品生产变革最强大的驱动力之一,通过互联网提供所有生产业务的过程,给予信息提供者完全所有权和控制权,为食品工业提供了行业标准的沟通机制。2016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构建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成为一种新模式。互联网与农业生产有C结合,不断使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流通系统化。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互联网数据资源,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2];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产业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管理,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3]。然而企业在发展和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面临资源、信息、标准、能力、意识等方面的阻碍[4],尤其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所要求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超市参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难度[5]。构建农副产品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要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6]。刘祥[7]则以云南普洱茶追溯体系的建立为例,提出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全部环节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对产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较多,但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研究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对于缓解食品安全现状、保障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传统生产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在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数据分析、感应技术等与无线网络连接融合,记录编码农业生产各环节信息,实现智能化追溯与可视化监管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它利用互联网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间信息互通和共享:生产经营者通过该体系上传数据,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商家资质和信用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利用该体系对生产经营活动实施远程监控,解决消费者投诉等问题。现将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现状总结如下。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及智能农业日渐成熟。随着“互联网+农业”的不断推广,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农田种植、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为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提供了基础。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平台作为一种通信手段,不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制造者,它作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载体和渠道,收集、整理和安全存储农业生产各环节数据,不论是为追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还是第三方参与、信息公开等制度创新,都与互联网存在巨大的关联。因此,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我国国内食品企业良莠不齐,全国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生产、加工、储藏、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避免有害物质污染,因而短期内在全行业实施一个被广泛接受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标准面临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各地互联网追溯体系建立标准不统一、跨区域追溯难度大、缺乏稳定的数据库信息等。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国家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将于2017年上线,会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的省份开展区域试运行,完善不足之处,不断探索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推广模式,扩大实施范围。在实践中,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电商平台、信息技术提供商等已开始围绕追溯体系建设在不同层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如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通则》《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和《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等标准,推行农业生产企业上传经营档案电子台账、产地准出和销地准入等制度,为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存在的问题
2.1 运行成本较高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建立和应用该体系不但需要投入相关技术、平台建设和推广成本,还要投入相关研发、培训、管理等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的成本投入使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和使用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加之我国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素质相对偏低,缺乏技术应用型人才,吸收、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弱,且新技术的投入使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者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使新技术得不到支持与推广。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传统农业生产者和利润不高的食品企业,较多都是风险规避型,在风险与收益未知的情况下让他们投入较高成本使用该体系,显然缺乏建设动力,增加了推广难度。
2.2 运行机制不健全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使监管部门通过后台全面掌握商品经营情况,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利用该体系快速定位销售问题食品所有商家,准确掌握相关数量的问题食品流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监管部门通过后台不定期对终端用户排查食品安全隐患,指导经营者规范生产并正确处理问题食品等。
但由于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建设涉及生产链所有节点,存在制度标准不健全、统筹规划滞后、推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例如,在生产到流通环节,部分生产经营者记录产品追溯信息不及时或不规范,从而影响了下一环节互联网可追溯信息的传递与记录,监管部门对此协调滞后;在流通到消费环节,产品储藏与运输等部门构建的可追溯系统缺乏统一运行机制的引导,影响了信息传递与共享。因此,对于监管者来说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可追溯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传递有效接不足、系统软件不兼容等问题,导致各部门之间难以有效协调。
2.3 缺乏相关配套技术
目前,互联网作为一种平台,网络技术与追踪技术、条码识别技术、信息反馈技术等的有效融合需要相关配套技术。首先,依托互联网进行监管是该体系有效实施的关键,网络稳定成为难以控制的因素,也会影响生产加工企业录入信息的精准度;其次,由于现在农产品流通大多是跨地域流通,单个地方追溯平台解决不了农产品跨地域流通问题,生产链上各结点主体所在地域是否有网络覆盖,决定了这一生产链能否应用该体系,而对于来自西部偏远地区的初级农产品,缺乏相关配套技术,互联网覆盖率与稳定问题都有待加强;再次,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对硬件和软件的配置要求较高,没有相关配套技术作为支撑,其推广难度较大;最后,各个技术的有效衔接也成为该体系推广的难点之一,我国处于探索阶段,各类生产企业的追踪、信息反馈能否与网络数据库同步,相关的配套技术不容忽视。
2.4 缺乏相应宣传和政策扶持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作为一种新模式缺乏有力的宣传与推广,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足,大部分消费者、生产者对此缺乏了解。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推广应用,相关部门忽视了政策宣传与主体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本身思想保守,多数时间耗费在农场种植与看护中,获取新兴技术等相关信息滞后,导致对该体系缺乏了解;加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是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推广,没有足够的宣传、解说与培训,农业生产者很难接受并应用。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农业部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且部分城市已作为试点运行,但推广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仍缺乏相关政策扶持,使该体系的建设与推广缺乏动力和保障,成为阻碍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该体系的重要因素。
3 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规划、充实和完善。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现状,结合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要真正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损害可赔偿的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推动食品安全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监管进程,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统一体系标准,完善政策法规
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涵盖产品范围较广,标准不统一,导致管理环节跨度大、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不同产品分类监管标准和方案,明确对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重点和方式,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针对不同产业链、不同产品建立统一的移动互联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如根据不同产品生产周期的差异,划分生产阶段标准,制定统一数据,采取录入指标体系、编码格式并进行验证反馈;根据不同产品流通环节的差异,制定流通通则以统一相关信息获取、传输、联网、数据库建立及管理等,保证不同主体数据与编码一致,便于互联、兼容和互动操作。
体系标准的实施还需要相关政策法规作为保障,在实现产品及其属性信息有效标识的基础上,细化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做到强制性与激励性相协调:一方面,标准体系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强制执行手段,确保不同产业链上各结点部门严格按照统一标准体系及时准确录入规范化信息,方便消费者追溯;另一方面,标准体系的推广也需要有相关扶持政策作为激励手段,给予相关政策优惠、财政补贴、资金支持以鼓励传统农业生产者、中小生产商大胆尝试,积极采用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
3.2 促进技术融合,加强培训指导
互联网技术与追踪技术、条码识别技术、信息反馈技术等的有效融合缺乏相关配套技术作为保障。一方面,应当完善该体系运行的相关程序设计,制定相关配套技术以实现各结点、各技术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技术的实施需要人力资源,应当着力培养技术专员,及时解决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进行问题反馈与经验交流,确保技术的有效融合与实施。
生产链各主体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加强生产链参与主体的技术培训、素质培养、责任感以及主体意识培养对建立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至关重要。对于不同生产加工企业来说,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存在差异,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对其进行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对该体系的运行机制、生产准则、追溯标准以及管理规范等进行详细解释。可选择通俗语言或可视化流程进行培训,必要时可指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指导,以增强推广力度、降低运用难度。
3.3 健全运行机制,制定惩罚措施
健全运行机制是实现互联网监管与追溯的基础,是推广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的有效保证。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生产记录可查询、产品流向可追踪、生产过程可监管,需要健全运行机制:根据各企业不同特点,统一体系运行机制,促进部门协调发展,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追溯管理工作。随着该体系的不断推广应用,实现食品安全的网上自律管理与监控还需要惩罚措施来规范各主体行为。上游主体应不断地进行进货查验和检验记录管理工作,批发商、零售商应做好食品信息备案工作,如果发现问题产品,则根据危害的原因和程度,设立预警和惩罚制度,对长期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可以强制其退出市场。
3.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主体意识
我国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不论是对于生产加工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有待宣传推广。对于偏h地区的生产者来说,媒体网络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等使农产品从传统农场种植到餐桌要经过繁琐的生产环节,对农产品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认知度很低,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力度。例如,可以派遣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充分了解该体系的便捷、安全等优势,包括互联网追溯可以分析产品供求状况以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在流通环节则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关部门可通过相关讲解(如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或组织消费者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在超市、公交站等场所针对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体系认证产品的生产流程、标识、追责方法等,制作相关宣传海报、视频,使消费者充分了解该体系认证产品的优点,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4 参考文献
[1] WILSON T P,CLARKE W R.Food safety and traceability in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using the internet to deliver traceabilit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8,3(3):127-133.
[2] 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143-147.
[3] 樊正斌.互联网+农产品物流追溯保障体系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6):109-110.
[4] Bosona T,Gebresenbet G.Food traceability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food and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J].Food Control,2013,33(1):32-48.
[5] 陈雨生,房瑞景,尹世久,等.超市参与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12):41-49.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等飞速发展,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并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物联网甚至被称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革命。美国于2008年末由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智慧地球”框架下多个典型智能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推广;欧盟于2009年6月了全球首个国家级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韩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分别提出了“U-Japan”和“U-Korea”信息化战略,其核心内容都是利用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技术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连接,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我国政府于2009年8月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并由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相关研究基地和成立物联网产业联盟。可见物联网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下一个必争的战略制高点。而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专门技术人才,物联网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物联网专业人才还非常紧缺,人才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大批专门人才培养主要依靠高等学校来承担。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下,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在35所高校设立物联网工程和传感网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11年开始招生。另外,全国有将近20所高职高专院校以及独立学院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专业,如何培养出合格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南于物联网本身技术复杂、牵涉面广,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这就必然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建设都需要进行全新的考虑。笔者结合安徽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和实践,对物联网丁程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为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2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研究内容
2.1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概念是1999年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的,最初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现在普遍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对象实现互联互通,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特征的网络。从物联网的定义可以看出要实现物联网需要具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的智能信息传感设备等实现全面感知,借助现有的互联网和电信网来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以及数据的智能处理,进而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信息服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以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划分为4个层次:感知识别层、网络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其中感知层是物联网信息的来源,包括各种类型的传感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以及智能测控设备等;网络层实现数据的传输,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接人层、会聚层和核心交换层;管理服务层实现数据存储、处理的和智能决策服务等,包括中间件、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等;综合应用层实现不同行业的综合应用,包括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医疗等。物联网4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2 物联网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
由物联网的4层体系结构图可以看出:感知层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位于物联网应用的最底层,也是物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重要方面之一。感知层主要涉及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等主要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层与具体的应用领域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设计。物联网网络层的数据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管理服务层涉及的数据存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各种支撑技术都是物联网应用和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和内容。
由于物联网的研究内容比较宽泛而且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高校现有学科基础、专业设置以及研究内容的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案方面会存在的一定的差异。由物联网的4层体系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如电子技术和嵌入式技术基础较好的高校可以侧重于感知层设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基础较好的高校可以侧重于物联网应用层和信息服务层,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较好的高校可以侧重于网络层和管理服务层,还有各相关交叉专业设置较为全面、研究基础较好的高校则可以在物联网的各层都平衡发展。具体设置什么样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各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基础和特点以及高校的行业背景,设置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方案和侧重研究方向。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煤炭行业背景和医学特色的理工类高校,目前设有相关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与仪器、网络信息安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具有较好的相关专业建设基础,尤其是面向煤矿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领域有着较强的优势。因此,基于学校的行业背景和专业基础现状,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侧重点是物联网的感知层设计和应用,兼顾管理服务层的相关技术研究,如中间件等。重点应用领域是矿山物联网以及智能移动医疗,结合现有的网络信息安全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和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3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1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在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物联网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市场需求定位,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联网中信息获取、传输、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电子标签射频识别、信息安全等产品及系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工 作。
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RFID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栈,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原理,无线自组织组网、有线和无线网络拓扑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熟练并系统地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物联网硬件与软件设计、互联网应用等,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物联网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等能力;掌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联网业务的开发、测试、推广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信息网络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熟悉矿山物联网的架构、应用环境和关键技术,并能够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熟悉物联网在智能医疗领域的应用技术,并在现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移动医疗的智能终端、医疗传感设备、中间件、数据存储、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等。此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其他行业和应用领域。
3.2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由于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综合多学科的新兴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不够成熟和稳定,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课程的设置。目前,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在现有较成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与物联网相关的核心课程,但侧重点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结合学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物联网专业课程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模块:(1)公共基础模块;(2)专业必修课程模块:(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4)专业任选课程模块;(5)跨学科课程模块;(6)实践课程模块;(7)素质拓展模块。各模块包含的主要课程如表1所示。
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考虑了物联网专业的核心研究内容和专业特色,同时考虑到物联网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还没有专门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目前基本上都是作为计算机或相关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实现国家统一命题,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能够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无缝对接,使得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轻松实现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基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必修课程模块和核心课程模块中分别开设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相关的课程,同时开设了物联网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原理与应用,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考研深造的需要。为了突出物联网专业知识,在专业任选课程模块中开设了大量与物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联网和计算机相关和当前最为热门的课程,充分体现了该专业方向的知识面宽、技术先进等特点。跨学科课程模块的设置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煤矿行业的生产背景和主要技术装备,为以后从事煤矿物联网和数字矿山建设打下基础。实践课程模块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达到学以致用的主要途径,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内容。素质拓展模块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 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
4.1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高校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优势以及综合其他因素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能够全面反映高校对合格人才的理解和时代需求。安徽理工大学是行业特色鲜明、理工类为主的综合型大学,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煤炭行业特色,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构建多元化、多目标的培养模式,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创业和继续深造等不同要求,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层次清晰、模式多元、制度配套、保障有力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借助现有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和经验,并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特点,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
安徽理工大学是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目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其他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方案制定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核心培养方式是采取的3+X培养模式,主要措施是其中3年时间在学校进行相关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学习,至少1年时间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将企业纳入到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可以进行订单式培养,大大增强学生对企业需求的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真正体现“卓越计划”的3个特点,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物联网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工程类的专门型应用人才,可以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一方面是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的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引入相关企业的参与。目前,我校已与安徽徽斯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科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由参与的公司提供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平台,并且公司有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另外,安徽理工大学与附属医院安徽淮南东方医院集团也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制订数字移动医疗系统方案。移动数字医疗系统的实施可为学校物联网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参与设计和开发的机会,同时也会为学生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实习场所和平台。另外,安徽理工大学与两淮煤矿企业都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双方都在积极准备联合培养矿山物联网建设人才,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为拓展学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如上海、深圳、无锡、芜湖等,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提供深入企业实习机会,为进一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模式的效果已经在学校的一些专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企合作是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较为理想的模式。
4.2 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有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和合适的培养模式之外,还需要有配套的软硬件教学资源的支撑,教学资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一个专业办学水平的高低往往与该专业的师资、实验室、教材、实习场所等建设水平有关。对于物联网专业这样一门新兴专业,面临的专业教学问题更为严重和急迫。学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资源。
(1)物联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所有教学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没有好的师资很难想象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因此,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培养的方式主要是从学院中挑选出一部分对物联网感兴趣而且嵌入式技术以及软件开发能力过硬的教师组建成物联网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通过申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请物联网相关课题展开物联网理论和应用研究,目前已有2项物联网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物联网应用课题,多项企业物联网应用横向课题,通过科研课题工作的深入展开和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师对物联网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应用水平,对推动物联网专业的教学水平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学院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无锡、长沙等地参加“全国高校物联网专业教学和研讨”“高级物联网开发工程师物”等教学和专业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物联网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然后再通过校内的研讨和讲座带动更多教师物联网专业水平的提高。
(2)教材建设也是办好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物联网专业是新建专业,虽然已经出版了一些不错的物联网方面的图书,但适合作为本科教学的好教材还是凤毛麟角,而且大多是技术类或普及类。因此,在教材的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我们根据开设的课程和目前已有教材的现状,挑选出相对较好的基本教材和参考书,通过大家阅读讨论,然后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来确定讲授的内容和学生需要自学的内容,并整理教学讲义和课件,为后续教材建设做好准备。通过这一环节,充分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细节的掌握和理解,也对物联网技术掌握得更为全面。
(3)实验室建设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力保障。为了能够满足物联网实验教学的需求,学院对物联网实验室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实验室采购了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SimpleRFID射频识别实验教学系统,并向安徽福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订制了无线传感网络教学系实验系统。在物联网实验建设过程中,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全程参与整个实验室建设过程,对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都进行全面掌握;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并邀请物联网实验系统开发的T程技术人员给教师做专门的技术培训和讲座,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通过师资、教材和实验窜3个环节的建设,目前学校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物联网专业教学团队和完善的教学配套资源,完全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来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当然,任何一个新的专业的开设,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建设和完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并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及时修正不合理的方面。
5 结语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是所有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水平教学资源建设是办好物联网专业的前提,因此,各个高校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办学基础和行业特点,着眼于市场需求和自身的办学优势,在体现物联网工程专业共同特点的基础上,要突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行业特色,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具有更宽的就业面。
参考文献:
[1]吴功宜,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5.
[2]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6.
[3]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1):26-29.
关键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TN91-4
随着电子信息类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需求,通信网络优秀人才成为了通信行业的宠儿。2013年1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进行了“部级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和“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项技术培训机构”的授权,标志着西南地区首家通信行业技能人才实训培养服务体系正式建立,这是近年来我国对通信人才培养又一次重视的体现。目前多数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1],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实践创新能力比较弱,难以进入通信技术研发人员之列,本科毕业生多从事销售人员和电信运营商。造成通信本科毕业生难以适应本专业工作的原因是实践能力弱,即使在校课程理论掌握得很好,一旦运用到实际,无创新思路,满足不了现在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人才培养,培养通信专业人才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
1 目前通信人才毕业状况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多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研发型,即是到科技研发公司做通信技术研发人员,职业道路上可能会从普通研发人员到研发工程师,好的话会升到高层管理;第二类为到运营商,即到电信运营商做设备管理等,发展出路多中高层管理人员;第三类为销售人员,通常为进到各类公司对各种上游设备以及通讯器材的销售。这三类是目前通信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三大去向,在目前的通信人才培养来说,第一类人才的去向是比较少,特别是本科毕业的,主要是因为理论与实践培养不协调,第二类和第三类是目前通信工程毕业生多去的方向,对于实践能力要求门槛比较低。
2 物联网与移动网络的发展给通信工程人才带来的契机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通信、无线通信与硬件技术相结合的人才需求增大,但目前的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现需求,为此,对于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大方向的改进,小方向的调整,对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体系改革为“理论培养—实验加强—实践巩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华南经济圈的创新对人才的需求,西部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等提供良好的人才需求市场,急需高素质创新人才。一方面是高素质人才的紧缺,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难度,人才供需矛盾出现在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培养学生课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去解决这一矛盾,也能较好地够满足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企业需要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到企业后能够很好地参与企业的建设,迅速的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创造性人才备受青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创造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
3 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目前各高校已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后期没有太多的注重实践培养[2],以此的教学体系造成多数通信工程毕业生或接近毕业的学生,在为工作时多数是出去找培训机构进行其他专业培训,或为努力考各类认证。在体系上为教学实践方面上改革通过大学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在培养方向上,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理解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对近年来国内通信工程毕业生的了解,达到毕业程度的都应具备通信工程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在通信网络领域某一专项问题做深入研究的能力;适应通信类专业的发展,随时迎接挑战,向更大的空间发展,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参与有创造性、综合性的科技活动;关注通信类专业技术前沿动态,保持学习状态并且能够做到终身学习,具有适应信息类行业各岗位的工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流畅地表达观点,这样能够在专业知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进行通信工程设计或从事科学研究;适应知识领域的多样化;认识并理解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重视加强通信与信息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强调通信类科技人才应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团队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自身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体系改革,注重后期实践能力培养。
4 创新人才阶段性能力培养
4.1 基本理论的培养
首阶段打基础,多为理论培养,贯穿着整个培养体系。在现代化人才培养方案中,通信工程人需要掌握的重要理论课程主要有电路分析、电路基础、数电模电、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DSP开发、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光纤通信等。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繁多,理论培养需要由浅入深,由基础引导到深入研究。同类课程相结合,避免纯类发展,电路知识结合单片机培养,进而到深层嵌入式,光纤通信与移动通信方面知识侧重培养[3]。前期理论培养需要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即一些结合课本的引导性实验,目的为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基础性实验可以是小硬件制作,简单路由设置等,一步一步深入,进而到功能性电路设计,中型网络设置等。
4.2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对于市场需求,通信工程人才侧重的还是实践能力。开放性实验强调各学科相互联系与渗透,除了注重日常课程实验的开设,还注重自主实验室的建设。课程实验主要为巩固课程理论,为学生更深入理解,而自主实验室是为了学生的创新。在自主实验室并不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安排,而是由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课题安排,再与学生自己探讨与创新,与教师更深层的交流合作。对于通信工程的学生来说,硬件需要基础,软件需要熟练。对于通信网络方面,更需要去深层了解,对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课题都应进行一次对成果的评判。对于学生的实验室培养,应该放弃放养式,而是有针对的培养。对于这阶段的培养,在体系上侧重实验的重要性,理论只是为实验的基础,对于每个课程实验进行操作培养与考核,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强硬手法。对于自主实验室的实施,进行周期学习成果展,对实验室成员的作品,小到小硬件,大到某系统,进行一次评比奖励。评比周期可为半个月或为一个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强制手段,也需要奖励来鼓励,形成这套体系是培养通信人才的必要手段。
4.3 实践与创新
此类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与创新[4]。通过实验课程与自主实验室的锻炼,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有了自己一定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校级区级项目及各类相应竞赛为引导进行实践。目前广西教育厅已实施“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无疑是给学生的实践创造了更大的机会。为此,就是通过各类有实际的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与创新。积极鼓励学生申请参与项目研究,理论运用于实践。结合创新创业计划,建立以学生项目为主,各类比赛为动力,各类实验室为跳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与发明创造的引导,培养成为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够流畅地表达观点并具有说服力的通信专业人才,这样能够在企业人才竞争中站得稳。
4.4 社会实习锻炼
校企合作在当今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但在多数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来说,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还是有一段距离。造成多数通信工程毕业生难以出现专业行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型人才就需要让学生多与企业接触,多接触社会。这一阶段就是要加强企业联系合作,形成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从而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方积极与通信工程专业对口企业进行洽谈,达成协议,互利共赢。这个阶段对于那些迷茫未给自己定位的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改造。这阶段是社会生存培养,通过企业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校方给企业淘汰指标,以达到学生竞争来锻炼抗压性。企业给校方培养方向,以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5 加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优质人才需要好的导师,加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也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通信工程是一个很大的方向,在培养人才当中学生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在通信工程人才培养中后期需要引导,以上学生更好走向自己追求的方向。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研发工程师,多为硬件、嵌入式方面;二类为网络工程师,以网络配置和设计为主。通信工程的多向性注定了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雄厚的师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上,教师要与学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中后期开始通过专业教师对学生分大类,进行专项培养,以培养更专业的人才。在培养自主创新方面,给学生更好的引导;在校企合作上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指导,以形成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实习方案。教师与企业人员各类人才的研究开发,以培训出优质人才。通过实习的学生可以与企业达成协议,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加上优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整个实践教学才能完善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邱捷,胡增存.国外著名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剖析[J].高等工程教育,2004(6):76-79.
[2]雷万忠,季宝杰.电气信息类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332-335.
[3]戴波潘,渊颖.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0-72.
[4]马从国,倪伟.电气信息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3):88-89.
作者简介:韦江华(1982-),男,广西柳江人,实验师;林川(1979-),男,湖北汉川人,副教授。
一、黄河三角洲(滨州)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将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强化领导,全力推进,建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并实施了由分管市长靠上抓的园区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对园区建设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制度,建立起市政府与各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市政府与园区管委会签订园区建设任务责任书,对园区建设目标、任务和责任进一步细化;园区管委会也确立了“目标管理、倒排工期、落实责任、跟踪问效”的工作倒逼推进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一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去年12月,创业园(位于无棣县西小王乡)基础设施再提高工程全面启动,目前重点修建的24.27km已全部完成清表工作,路基工程已完成近60%,个别路段一开始铺设水泥稳定土,预计今年10月底前全部竣工通车。
二是园区投融资平台和科技引领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为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园区管委会先后成立了“山东黄三角农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滨州中科先导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均为1000万元,下步计划成立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逐步搭建起“园区融资”、“科技引领”和“开发建设”三大平台。目前园区投融资平台已正式运营,正积极筹集园区建设资金。
三是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与市科技局共建的农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内容日益丰富,功能日臻完善,平台不仅担负着基地认定、生产组织、数据管理、产品检测、标准化制定、结算服务等功能,也兼具农业物联网先进技术成果的体验、验证、推广和服务功能。目前已实现与北京国家农业科技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互联互通。
四是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以来,市政府将全市范围内培植的58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扩大到71家,并要求由园区管委会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统一指导、管理,通过项目、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引领各示范园在国家级园区平台上进行提升。为此,园区管委会出台了专门的管理考核办法,突出“高效生态”和“科技领先”,引导和鼓励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各示范园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逐步完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
二、全市71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涌现新亮点
今年,全市 71家纳入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由园区管委会会同市直各部门进行管理与指导,在国家级园区平台上进行提升,建设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涌现出新的工作亮点。
一是土地流转成为示范园建设的新趋势。目前全市71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中进行土地流转工作的已占85%以上,“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越来越得到青睐。如阳信商店镇燕店村的泰丰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将全村1000余亩土地进行合作化模式运作,建设了8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将农民从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村中的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提高近万元。
二是农业物联网成为示范园建设新重点。示范园考核办法中,农业物联网体系建设成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年以来,以农业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在示范园中进一步得到应用。如阳信亿利源高效生态肉牛养殖示范园建设了我市首个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已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肉牛从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及产品安全可追溯,进一步打开了京津沪等高端市场。
三是产销结合成为示范园建设的新选择。从市场做起,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而选择生产的目标和方向,大力完善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并推进以农超对接为代表的产销结合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如邹平县的丰生态大农场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农产品生产、检验、包装、运输和销售体系,通过建设自身的物流运输和销售系统,使产品销售进社区,直接面对消费者,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知名度。
四是循环经济成为示范园建设的新内容。高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循环无公害,循环农业是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的经济模式,既能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能大幅提高经济效益。邹平福康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樱桃谷种鸭养殖为重点,通过种植有机小麦作为养殖饲料,孵化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料用作沼气发电的原料,而所产电力再供给农业生产及周边农村,体现了高度循环的生产理念。
活动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种养业技术水平
滨州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依靠科技振兴农业。通过整合现有农业科技力量,建立现代化水平高科技示范园区,搞好相关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加大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高科技含量,科技贡献率和劳动者的素质,是实现农业超常规、跨越式的重要基础条件。
1.大力实施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战略。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被运用于农业领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和引进农、林、牧、渔新品种;通过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培育高产优质、耐盐碱、抗病虫的作物新品种。伴随“克隆羊”、“克隆牛”的诞生,预示着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实施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战略,加快推广动物胚胎移植、植物脱毒快繁等新技术,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
关键词: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
油田计量管理工作内容非常复杂,涉及原油的动态计量、原油的静态计量;单井计量、混合计量等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传统的油田企业计量工作,就是通过计量工作人员,利用计量器具,根据计量法规和石油行业计量操作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对原油的产量、成分抽检分析等数据进行计量。常用的计量器具有量油尺、温度计、密度计、计量罐(立式金属罐、卧式金属罐、球式金属罐)、计量车、计量船等多种计量器具,对原油的温度、密度、体积、质量等进行全面计量,传统的计量工作方式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效率低下,实效性较差,计量的数据很难实现非常精确,人为误差因素较多,工作管理也比较麻烦。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油田计量管理中的应用,有的油田企业相继引进了一些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中,各个油田计量方法、标准不统一,功能、流程不完善,计量数据不科学全面。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多种油田计量信息系统得到开发应用,比如,计量站SCADA系统、计量站MIS系统、C/S模式、B/S模式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等。
1油田企业开发及应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基于网络安全立法及信息系统网络的安全相对保障,不同的油田企业相继在信息系统运营单位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加强网络安全有效的防护能力,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克服了传统人工操作计量的各种缺陷,比如,个人习惯、技术能力程度、责任心的高低引发的操作失误、标准掌握不一,数据计算的差错等等,实现了计量管理的高效、精准、无人化。提高了信息技术研发、创新及其相关设备制造能力,国外的技术和产品逐渐被替代,有力的提高了计量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水平。
2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历程及技术分析
2.1从C/S模式到B/S模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始应用的为C/S模式,计量系统模式采用的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用户主机加装数据查询的一个客户端软件,用来查询原油的动态量数据和静态量数据,生成计量数据报表。C/S模式计量信息系统的客户端安装工作量大及维护工作量较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客户端软件要求计算机操作使用者业务水平较高,安装环境非常苛刻严格,即便如此,仍然经常出现软件启动错误或者无法启动乃至软件无法登录和数据库连接丢失等问题的发生,主要原因是参数设置错误,致使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维护的工作量急剧增加,相应不断扩大了系统的整体维护压力。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不断开发完善,油田计量站SCADA系统、MIS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软件逐渐升级换代,计量数据查询服务从C/S模式转向B/S模式,就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入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正式被完全取代。用户界面在B/S模式结构中通过浏览器来实现,该系统基于应用层的http协议有的Web服务,以广域网为基础。其工作方式就是石油企业计量管理人员通过网络浏览器的进行查看、使用系统网络数据,不用在主机上加装相应专门的软件,从时间效率、操作环节和技术程度等方面,具有相当多的优势;B/S通过浏览器登录的数据服务器一般为安全专用的,具备满足远程原油计量信息数据的全方位的安全查询服务,从操作层面就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或者共享窗口客户端软件安装的工作量,主机软件维护查询等相关的工作量,并且通过专门的数据浏览器登录实施查询计量数据信息的操作方式、技术培训难度小,不要求计算机操作技术水平太高,对计算机安装环境要求也不太严格,更加适用于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2.2C/S模式与B/S模式各自的优缺点
2.2.1C/S模式的优点该种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企业内网应用为基础,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比较,最突出的优势特点是不需要互联网环境系统就能正常开展计量数据查询及信息处理应用,网络信号的不稳定,或者网线故障一般不影响业务的开展,比如,用户不需要互联网环境,计量业务更为高效方便。数据服务器主机运行的数据服务器平台,相比之下,一般性能更为强劲,尤其是表现在安装数据库软件的功能方面,性能比较有显著的优势。概括起来主要优点有三:其一,响应快速高效,节省时间。C/S模式应用数据服务能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响应快速特点,正常情况下,能够完全通过客户端主机的运算能力,在客户端主机把数据实施处理,直接发送给联网的数据服务器主机,大大节省了数据处理时间,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其二,稳定性和灵活性更强。C/S模式的客户端程序实现了与数据主机有效分离的方式,在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稳定性及灵活性的表现上更为突出。其三,强大的安全性保障。C/S模式的比较适合于局域网的环境,安全性高,更有保障[1]。2.2.2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的缺点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的油田企业计量管理的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过程发现其缺点也逐步明显,概括起来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难以适用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需求。C/S模式开发设计标准限于局域网环境的应用,未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更新换代较快,该系统难以适应网络化数据应用的需求。其二,系统维护工作量大,成本高,安全风险明显。在应用过程中,用户PC主机要安装客户端专用的程序,单井计量还行,对于混合计量工作的开展,用户不断增加,系统维护的工作量日益增加,逐渐庞大。尤其是用户PC平台,如果客户端程序感染病毒木马遭受冲击或者相应发生硬件故障,衍生相关问题,造成系统无法正常使用,需要用户重装平台客户端的程序,这样一来,提高了数据系统的运行成本和大量人力的消耗。其三,客户端程序要求太高。因为客户端程序要求太高,对软件前期开发及后期的系统维护等需要的人员培训成本大大增加。2.2.3B/S模式的优点基于B/S模式的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表现出很多积极的优势,主要有三点:其一,维护和升级简单。该系统用户查看数据基于浏览器,不需要安装相应的专门软件,在应用过程中,操作服务器即可完成系统的自动维护、升级,不用修改客户端。其二,系统的开放性良好。用户借助一般通用的浏览器直接输入数据查询的要求,就能直接访问,与Web平台的表现无关,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能够任意扩展,拓扩展性良好。其三,操作使用更加方便。通过浏览器查询访问,对于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操作方式,大致相同,基本类似,不需要专门的软件技术应用的额外培训。2.2.4B/S模式的缺点任何事物有明显的优势,也存在致命的缺陷,基于B/S模式的的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方面:其一,受网络安全风险影响明显。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浏览器访问方式,登录数据服务器,查询计量数据信息服务,全部业务过程的web服务在网络中完成,企业的计量管理办公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无缝连接,类似金融系统出现的客户存款被盗、研发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机密泄漏等网络恶意攻击,软件感染病毒,侵入木马等在油田企业的基于B/S模式的计量信息系统,同样面临这样的安全风险挑战,管理信息系统、油田动态计量数据、静态计量数据主要在互联网上应用,易受到网络黑客、恶意代码的攻击网络造成安全威胁,易受网络黑客和恶意代码的入侵攻击网络安全性弱。其二,系统用户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登录数据服务器实施查询服务,需要输入用户名与密码口令进行验证,而浏览器是通用的客户端应用载体,企业计量管理人员一旦操作不当或者失误,容易导致账户及密码由于管理维护方面存在不周全的问题而使数据丢失,有的工作人员处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在密码设置过程中,为了记忆方便,输入查询方便,输入过程不易出错等,就简单应付,给外来入侵的黑客,提供了窃取破译密码的可乘之机,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网络安全隐患。其三,主机安全的风险造成的计量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主机未安装或者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或者安装的防恶意代码软件级别较低,主机防护设备及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存在不可抗拒的安全漏洞,同时还有主机外接端口的资源控制不当等,与主机相连接的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其四,用户体验表现不满意。网络环境下,与专用单机软件的区别相比较,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受宽带、网速和基站服务能力的局限,响应速度相对慢,用户体验不是特别好。
3基于B/S模式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策略
3.1强化措施,提高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只要系统借助互联网运行,非法网络入侵、恶意代码、病毒等带来的网络安全隐患就不可能消除,因此,在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过程,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防范。首先,实施物理隔离。管理信息的网络和计量控制网络,设置物理隔离,就能有效抵御黑客、恶意代码病毒等各种恶意破坏、入侵与攻击和造成联网的不良信息的安全威胁。
3.2提高企业计量系统管理能力,减少系统安全隐患
基于B/S模式的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也是由人操作完成业务需求,工作人员及企业相关人员,都需注册账户,进行系统的应用管理,在开发应用中,要注重提高企业计量系统管理能力,减少系统安全隐患。首先,对相关人员在申请用户和设置口令中,提出相应的保密级别的条件要求,满足复杂度条件,定期进行密码修改[2]。开发系统注重用户信息的识别功能完善提高,禁止系统中有相同用户标识出现。对于首次登录的情况,要求即可进行初始口令或者密码的更改完善,达到相应的保密强度需要,满足了对抗不良软件冲击风险的能力,进而实现退出及限制非法登录次数,相比较来说,保密措施和能力相应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3]。
3.3重视主机安全问题
基于B/S模式的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很多安全风险来自主机,因此,开发应用过程重视主机安全问题,规避不利因素,十分有必要。比如:用户名/密码口令,口令长度不能小于8位的字母和数字符号、设置防范恶意代码软件、定期安全漏洞扫描安全修复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油田的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了网络化、现代化、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及信息化装备淘汰了传统的人工操作的器械装置,成为现代油田生产管理设备组成的核心成分,确保了油田生产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稳定运行,提升了油田企业生产管控的信息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巨鹏,何敏跃.油田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3(08):47-49.
[2]吕素芳.油田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7,33(04):45-47.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建筑经济;发展策略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耗阶段,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影响较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为此,建筑业如何承受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成为了重中之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新需求的释放、新供给的创造。为此,在改革中,要落实政策,推进建筑经济转型发展。
1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配置最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在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中,投资、消费与出口是需求侧改革的“三驾马车”,而供给侧的要素更多,如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提升供给质量为出发点,通过改革的途径加快结构调整,对要素配置扭曲现状进行正确矫正,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适应性。进一步提升全要素应用效率,最大限度满足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建筑经济转型路径与制度体系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由供需角度分析,目前,在需求变化方面,建筑业供给结构适应性、灵活性较差,低效底端产能过剩,高品质供给严重不够,究其原因,建筑业供给侧问题不单单体现在建筑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企业产能是否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还表现于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等方面,若制度建设滞后、发展方向不明确,均会影响整个建筑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现代化发展中,路径是其得以实现的方向。新常态经济条件下,找准转型路径对建筑经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目前,针对建筑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学术界提出了很多思路,但问题却不成体系。尤其是在制度体系中,仍存在各层面,即行业、企业、项目等协调性不足的情况,未能协调推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由于供需不均衡及关联产业发展问题,建筑业将会面临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挑战与困境。由整体角度分析,基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给建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转机。为此,从改革上加快建筑经济转型发展,调整建筑供给结构体系,明确转型路径,健全制度保障,创新行业机制,优化市场环境,均能帮助建筑业化解困境,迎风直上。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建筑经济转型发展策略
3.1构建合理的建筑经济转型体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体系的健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建筑经济转型发展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重点。为改善当前建筑业三方协调机制不健全的现状,本文特提出了构建“目标—动力—制度”的建筑经济转型体系。其模型如表1所示。通过打造建筑经济转型模式,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在不同业务板块上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企业之间分工明确,建立合理的协作关系。3.2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正是由正外部性、增量成本等角度出发,实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由技术角度来讲,加大力度推进装配式建筑,需要进一步健全装配式技术标准体系,为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等技术研发攻关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帮助。此外,还应做好装配式技术应用目录编制工作,完善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的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由制度建设角度来讲,首先要实现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做好各种制度的改革工作,如设计费用收取制度、工程计价制度、工业建设合同编制等。其次,要达到产业扶持保障措施明确化,针对装配式建筑建设方,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采取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此外,于消费者而言,同样要做出优惠,即低息贷款等。此外,要加大政府强制推广力度,在政府工程,如保障房等项目中要优先考虑装配式建筑。最后,要构建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充分利用关联产业的资源,做好资源整合、资源共享。3.3大力实施建筑业“互联网+BIM”模式。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建筑经济转型发展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大力实施建筑业“互联网+BIM”模式,有利于转变传统行业监管模式,实现建筑产业升级改造。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要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与各管理、监督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如工商、税务等,做到各方信息及时更新与关联共享,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提升建筑行业整体的监督及管理能力。此外,还要完善电子招投标平台建设,保证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实行透明化办公,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竞争的公平化。在建筑行业发展中,信息平台建设能够为经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是业务标准统一的重要载体,是经济信息资源全面整合的有效工具,是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协作的重要方法。通过数据标准化和管理统一化,可保证建筑经济核心业务系统之间数据的畅通性、连贯性,可为建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能够将准确、客观、真实、有效地数据提供给经济决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想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道路,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BIM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对整个建筑物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的数据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BIM应用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关键,在产业政策上政府单位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对BIM理念与价值大力推广与宣传,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力度,实现技术攻关。此外,还要建立BIM试点项目,发挥激励作用,改变传统的审批与监管模式。此外,要将BIM应用到各个建设环节,达到建筑全寿命的应用效果,充分发挥BIM的优势作用,为建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3.4优化建筑市场环境。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是否有序、合理,对建筑经济转型发展意义重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进建筑经济转型发展,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具备法制、科学、诚信等特点,从而规范市场交易、改进工程质量、提高项目绩效。优化建筑市场环境,要求进一步明确市场化改革原则,将信用信誉机制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有效调节市场交易。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健全全面信用制度,推行“双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以银行保函形式为发包方提供工程担保,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此外,还要与金融机构构建信用共享体系,提高企业自身诚信水平,通过市场的力量,将那些失信企业剔除,并纳入征信黑名单。同时,要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推行电子招投标及平均价中标,确保企业的合理利润。3.5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力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此外,还要求工作人员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理念,杜绝消极的思想,保持乐观的态度,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乐趣。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学习,满足工作需要。同时,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培训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及业务能力,如专业技术培训等,要求定期根据岗位需求组织开展培训,增强职业技能水平。此外,还要做好劳务用工合同管理,为健全职工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97-03
Abstract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farmers′ income,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utilities,farmers′ quality,etc.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for the″Three Rural Issues″.In recent years,Shanxi Province further promotes the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summariz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rur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hanx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Shanxi Province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是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地将有关农业发展的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市场化水平[1]。现如今,实现农业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具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俨然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服务”三农”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渗透到社会变革的各方面,其推动了产业分工的深化与结构调整,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形成了挑战。
1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背景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虽使其很难成为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却孕育了许多特色农产品,是全国知名的小杂粮生产大省,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农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下,山西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折期。如何使山西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高效运行,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是信息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其必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源动力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农村经济逐步面向市场化和知识化,农民、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了解市场供需信息和机会、规避市场风险、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经济效益有直接积极的影响[2]。
2 国家“金农工程”在山西省的实施状况
1994年12月,为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建立国家“金农工程”。此工程在“十五”期间开始谋划,“十一五”期间实施一期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二期延伸工程。
截至目前,山西省“金农工程”一期已经竣工通过验收,依托此工程,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和三个应用平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本框架。“一个数据中心”即山西省农业数据中心,“三个平台”即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12316”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应急视频指挥平台,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作为延伸的二期工程建立了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全省农业应急指挥平台,启动全省农业云计算中心建设,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
3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依托“金农工程”,山西省目前农业信息化基设础施建设卓有成效。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末,山西省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01.24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80.39部,分别比上年增加10.35部和11.92部;拥有计算机31.8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22.66台,分别比上年增加5.76台和4.17台。但不难看出,鉴于使用门槛低的原因,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高于计算机,农村网民对网络科技信息使用相对较浅,这与农村网民学历整体偏低有着密切联系。
4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现状
4.1 涉农网站
农业信息网站被称作整个农业信息网络中间的“节点”,也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有农业政务网、特色农业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除了省农业厅这样的官方网站外,山西省农业科研部门、高校以及不同涉农行业都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相继加入到网站建设中来,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既有综合性的晋农网,还有山西养殖、山西种业等特色专业网站。科研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山西农业科技信息网,其面向全省提供农业资讯、成果技术、专家咨询等服务,并且打造了网上服务平台,同时实现了与国内各农业网站的联网,成为省内农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的代表。2015年8月,山西省首家大型涉农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芯乐”商城在太原上线,这是山西省特色专业的农业营销网,该商城以产地直供为主题,为全省11个地市开设网上主题展馆,展销各地特色农产品,将山西省最具代表的地方特产推向全国。
4.2 农业热线、短信
鉴于山西省农村手机普及率偏高,农业科技部门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在全省开通“12316”助农服务热线、“1259010”农科热线、“12582”农信通、“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养殖、种植、市场、农科、劳务等信息。省气象局开设覆盖全省的声讯服务平台与气象信息电话答讯系统,为致富信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3]。
4.3 农业广播电视
鉴于山西省农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农村并未大面积普及。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在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占据传播渠道的35%)。山西新闻联播面向全市农民传播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市场经济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0月,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省级对农广播,山西农村广播FM(调频)100.9开播启动,播出覆盖全省11个地市,全天节目播出24 h,在太原、晋中的大部、吕梁、阳泉、忻州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双频覆盖。山西农村广播立足于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为城乡听众提供农产品信息、科技知识、经济法律资讯、政策解释等节目,同时提供文艺节目,旨在以大众的视角体察“三农”,以农民的视角观察社会,以新闻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作为节目的根基,努力打造在山西、华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村广播频率形象。
4.4 农业信息化装备
作为“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现代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促进传统农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装备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设施、设备与软件系统,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温室、智能养殖、自动化排灌)、农业GIS、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山西省逐步开展了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山西省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实现了联通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追溯。
4.5 农家书屋的建设
山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局限,大部分地区发展比较封闭落后,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实际问题,山西省从2007年试点建设农家书屋。据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显示,山西的农家书屋信息填报使用率全国第一。“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榆次从2004年开始试点建立农村图书流动点,构建一种新的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络模式:县级图书馆直接服务于乡村的图书流动点,直接管理农家书屋的图书,解决农家书屋的流动问题。晋城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管理途径,每个书屋严格按照市县财政资金4∶3∶5进行足额配套,建立一季一检查的监督机制。目前,《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制订的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将启动实施农村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
4.6 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新绛县是山西省蔬菜生产大县,已有乡级专职管理员和信息员24名,通过农业部认证的农村信息员达到150人,另有1 000余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和遍及全县10个乡镇180个村庄400农户的服务网,构成了县、乡、村、户四级信息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4]。
5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5.1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是省农业厅下属职能部门,负责农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预测、农业信息,为山西省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它承担着全省农业“三电一合”和“12306”“三农”热线建设工作,负责全省“金农工程”的网络推广与技术支持,承担农业厅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5.2 各级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站
目前,山西省11个市都建有市、县(市、区)信息级职能部门,主要职能包括农业信息、建设与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工处理信息、推广信息技术、信息咨询、决策支持等。90%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建有乡镇信息综合服务站。截至2012年,全省有信息员2.923万人,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1种手段可及时将涉农综合信息传递给每一户农户,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切实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有917个乡镇建成综合信息工作站,有1万个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
5.3 其他涉农信息机构
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移动为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营机制,搭建了全国最大的“我爱我村”农村信息商务平台。以省、市、乡、县、村五级架构为基本框架,覆盖山西省全部行政网络门户,设定了信息员渠道、中介机构信息渠道、10086呼叫渠道、地方政府渠道、农村经纪人渠道。开设了直接服务农民的农村供求信息、价格行情、远程教育等栏目[5]。
6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网民规模小,农民家庭电脑拥有率较低,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虽然省内涉农网站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体系,但在农业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基层乡镇农业网站并未普及;不少农业网站普遍存在缺乏实效性、信息更新缓慢的问题。农业热线、短息服务虽然很受农民欢迎,但现有用户规模并不大,其缺乏服务推广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示范阶段,由于设备集成体系的成熟度与农民自身的驾驭能力的局限性,大面积推广的难度很大。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部分书屋存在重建轻管,缺乏实用信息资源,借阅率低的问题。省内基层农业信息员队伍非常不稳定且分布不均,高层信息人才紧缺。总体来看,由于目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和管理等局限,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不足,不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内容难以实现共享,重复建设且依旧缺乏优质农业信息资源。政府部门与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建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健全率与服务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目前缺乏区域协调性发展,经济发达地区90%以上的乡镇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仅为40%[6-8]。
7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山西省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社会机构共同努力。建议今后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需要继续推进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需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加强合作,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惠农补贴措施促进农民购买电脑等信息化终端,提高其普及率,电信运营商也可针对农村用户给予一定的扶持,如降低上网等信息服务的成本。同时,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机构应加强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覆盖与利用。二是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阶段,还未能较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需要,应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加强远程视频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进程。这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教育和信息技能培训,加快对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山西省农民对信息化利用的素养。三是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其对农业信息服务的真实迫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和改进农村信息供给服务。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型的农业信息平台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长效服务机制。政府应当根据山西省信息化发展目标与任务,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与资金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同时鼓励各级涉农机构积极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新格局。
8 参考文献
[1] 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82.
[2] 黄晓斌.农村实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97.
[3] 蔺建霞.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6):54.
[4] 郭恩臣.山西省农业信息化问题初探[J].山西农经,2006(2):62.
[5] 李亮道.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8.
[6] 阮怀军,封文杰,唐研,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4(20):4117-4127.
关键词:媒介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124-05
媒介融合极大地改变了知识的生产形态,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传播方式发生了全新的变革,它型构了一种新型的传受关系。这种新型传受关系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日益受到挑战,一场教育变革正在悄然展开。目前,我们尚难以清晰地预测这场变革的结局,但可以肯定的是变革已在所难免。
一、关于融媒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歧
在过去10年中,几乎每一门学科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特别是那些与信息产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是因此变得焦虑不安,甚至导致对本学科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自我否定。比如传统的新闻学培养体系就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与媒介融合新实践相脱节的“象牙塔新闻学”、“纸上新闻学” [1 ],它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媒介融合的新需求。类似情形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乃至文学等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那么,究竟应该培养怎样的专业人才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呢?对这一问题,学者们在焦虑的同时,似乎又表现得十分自信,宣称自己找到了答案。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1. 媒介融合并不能改变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一观点将新媒体和媒介融合仅仅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认为媒介融合由一系列的设备组合的新渠道,尽管对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并没有改变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显然这种观点给人一种保守的印象。所谓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只不过是媒介融合所提供的新技术和新渠道基础上的延续,新的媒介技术只不过是为传统专业人才锦上添花。即便如此,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较大分歧,主要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
一种是实践取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向学生灌输了太多的空洞的概念和理论,过于强调文史哲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太差。他们认为专业人才培养在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实践技能才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的专业人才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新媒体技术,将难以在新环境中生存。
另一种是人文取向。这种观点认为,无论新媒体技术如何发展,一个专业人才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其根本因素是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因此,无论何种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应该加强诸如文学、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基础课程的设置,而不是片面地教授各种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
2. 媒介融合需要新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持此种观点的人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按照上述实践取向或人文取向的目标体系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其前景并不乐观,因为按照传统的目标和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新要求,而媒介融合需要的是新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这种“高级复合型人才”并非传统意义上基于特定职业分工所定义的专业人才,而是既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又懂经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曾将融媒时代媒体所需的新闻专业人才归纳为两类: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据有研究者描述:第一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他不仅要具备“传媒职业经理人”(如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的经营管理头脑和才干,还必须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实现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二类人才既要掌握扎实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知识,掌握必要的业务技能,尤其是包罗万象的新媒体技术,同时还要通晓人文社科知识,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2 ]。总之,这种高级复合型人才必须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能够身兼数职,多管齐下;同时具有纵深的知识结构,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用专业满足当代受众群的信息需求。基于上述认识,有学者指出,传统专业人才培养专注于单纯的业务环节还远远不够,应该增加相应的管理运营和营销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够适应相关专业领域前端的平台搭建、中端的产品生产和后端的产品营销的所有环节的需要。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种新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观依然较为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然而,人文取向的观点却遭到了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激烈批评。他说:“听到素质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可能你会立刻联想到康德、黑格尔、笛卡尔等哲学家,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以古典文学为代表的文豪;或者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等乐圣,文艺复兴时期和印象派的绘画等;也有可能是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或者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另外还有可能是岛崎藤村、夏目漱石等日本的文豪,或者丸山真男、岩波新书等。”他问道:“可是这些真的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的全部吗?”大前研一的回答是否定的。在他看来,一个人拥有这些素质固然是好的,能够增加与人的谈资、融洽气氛、赢得他人的好感,但是这些并不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只拥有这些素质,已经很难称得上是人才。因为这些素质是“×式教育”的结果,在这种教育下的学生总是被告知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标准答案,无需思考。因此,这种教育使人丧失了思考能力,培养的是“没有思考能力但拥有很多专业知识的人”,是“不会收集和活用信息的低能儿”。大前研一认为,这种传统的人文素质是20世纪工业时代所需要的,已经过时了。而21世纪互联网时代所需的人才,“必须善用网络,正确地利用网络,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充分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智慧”。这种新型人才不需要拥有很多专业知识,但必须具备思考能力,用大前研一的话说,是“拥有思考能力但专业知识不足的人”,是勇于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挑战自我的人,或者“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有所作为的人”。
这种被大前研一称为“奇人”的新型人才,既然无需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科学素养,那么他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呢?大前研一认为,他必须具备“三种神器”,那就是英语、金融和IT。学生在大学时代必须把这三种神器打磨得闪闪发光。一所大学如果不同时具备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那没有存在的意义。此外再附加一种能力,那就是领导力。大前研一的观点可以说是大胆而又具有颠覆性的 [3 ]。
3.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此种观点与前两种观点不同,认为当前无论什么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均越来越多元化,他们并不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或是因为个人的兴趣或需要,或是因为就业困难,而选择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或者毫不相关的领域就业。比如: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不都从事与文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他(她)有可能去做销售、蓝领工人;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工作的也越来越少,有的即使进入媒体也不是做记者、编辑,更多的则是到一些与新闻相关的部门就职,这其中包括去做各类市场的调研人员、节目栏目的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广告公关人员、政府机关的宣传人员以及新媒体的操作及营销人员等等。就业市场的变化要求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不应再按照传统模式强调专,局限于狭窄的领域,应该服从服务于毕业生的多元就业趋向。比如,近年来就有新闻学者提出,新闻教育应逐渐从传统的“记者摇篮”的角色中淡出,逐步与市场接轨,为市场服务 [4 ]。
二、分歧的根源及其可能的影响
有关培养目标的分歧,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它关系到对某些专业学科及其所对应的职业目标性质的理解。培养目标的调整必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
1. 片面强调实践性可能导致技术化偏向
如前所述,认为媒介融合并没有改变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观点存在实践与人文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对某个特定专业所包含的职业性质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前者强调实践性,相应的专业学科应该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专业教育应该是一种职业教育。这种观点反对在课堂上一味教授空洞的概念和僵化的教条理念,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媒介融合的出现,则可能逐渐演变为一种技术决定论。所谓的“全能型人才”只不过是全面而熟练地掌握实践技能的人才。这就具有了浓厚的技术决定论色彩,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因之可能出现走技术化道路的“偏向” [5 ]。此外,实践取向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将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用实践否定理论,没有认识到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持这一观点的人在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对“空洞的”理论多持鄙夷态度,恨不得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把他们赶出课堂。问题是这种观点难以回答为什么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竞争中会败给那些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学科所培养的人才。其实答案不言自明:培养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尽管实践和技能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决定性的。片面强调实践性,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许正是该类专业人才缺乏竞争力的根源所在。
2. “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想象可能导致培养目标的偏离
从对“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市场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人才观念。在传统观念中,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往往意味着他在一个生产或传播链条的某个特定环节、特定岗位做得很出色。比如他可能是一个技术过硬的车工、“一抓准”的售货员、出色的编辑记者或优秀的作家等等。而今天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人才标准似乎已经过时,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经营管理和商业化运作的成功,也就是所谓的职业经理人。举个例子来说,今天一个成功的作家,在许多人眼里,他可能已经不是那种整天对着电脑,呕心沥血、字斟句酌打磨经典作品的人。他或许更像是一个雇佣的文化公司老板。一部作品可能并非他本人所写,他只是作品的署名人。他的任务就是如何通过商业化运作让作品变成畅销书,再进一步将其开发成影视产品,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大前研一的“奇人”,我们都可以从中窥见经济上是否成功在今天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中所占据的排他性强势地位。大前研一之所以不赞同那些认为网络正在使日本变成一个低智商社会、导致整个社会停止思考、学习能力下降等悲观论调,并盛赞“游戏的一代”和“手机一代”,称“他们身上还保留着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应该说是最强的”,“他们能够空想出我们不曾见过或者无法想象的事物”等等。其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正是玩游戏的一代支撑了日本的游戏产业”。他问道:“如果没有那些玩游戏的孩子,现在的日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显然就不会有当今日本发达的游戏产业,日本就失去了网络时代的新的机会,而被以色列、印度和韩国这样的国家所超越。” [3 ]他提醒人们,日本只有改变对网络游戏产业的看法,才能继续维持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地位。为了使日本游戏产业保持领先地位,就连玩游戏的一代都成了值得称赞的人才,至于他们是否具有传统的人文科学素养都已无关紧要。更令人惊讶的是,大前研一毫不费力地就赋予了他们诸多优点,甚至还盛赞他们是拥有“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一代。
下面这段话也具有代表性:“未来传媒生态变迁将趋向渠道商、运营商与内容商的融合,届时,移动、电信部门、金融机构甚至具有渠道优势的生产商都会急需媒体融合人才去设计精准定位的内容和资讯产品,也会需要大量具备媒体融合理念与操作技能的人才。” [2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有人宣称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才已经不再是或者不再主要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教育应该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为了培养这种全能型“职业经理人”,专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造,除了基本的专业课程外,必须增加两类课程,一类是经营管理和营销课程,另一类是全媒体技术课程。大学课堂因之充斥着各种诸如金融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营销学等课程,以及各种媒体技术课程。如果再加上英语课程,就是标准的大前研一所说的“三种神器”了。大学课堂被改造得有些类似于“MBA+技术培训班”,大学因之也被改造成了类似于商学院和技术培训机构的混合物。在电商的冲击下,商学院也已变得茫然无措了。虽然关于“高级复合型人才”的观点也强调人文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但总体上看这种专业教育培养不是针对特定岗位所需的人才,而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商人。问题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应该是培养总经理、总编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营销总监?这样的目标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培养高级职业经理人是不是学界的一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呢?
3. 盲目追随市场可能导致专业教育失去家园
主张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再瞄准某个特定目标,而是服务于学生的多元化就业需求,将导致专业教育放弃自己的阵地、放弃自己的优势,使专业教育迷失在看上去很美的所谓“市场需求”中。按照这种观点,很难想象大学里的某个专业学院会设置什么样的专业,教授什么样的课程。学生的就业趋向实在太广泛,一个专业学院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如果按照这种观点来改造专业教育,那么专业教育将会沦为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的职业教育,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它就会跟风办什么专业;学生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它就会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尽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不考虑市场需求,也有自己的目标市场,但如果盲目追随市场,就会丧失自己的家园,最终沦为四不像。
三、建立与融合文化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实践取向的观点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使专业人才的培养变成了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强调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有可能使专业教育偏离轨道,沦为管理学、营销学与全媒体技术培训的混合物;第三种观点则干脆主张专业人才培养应放弃独特的目标指向,而追随市场需求,但最终可能导致专业教育迷失方向,丧失自己的家园。
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融合文化。因此,所谓适应媒介融合需求的新型人才也并非仅仅是掌握了媒体融合技术的人才,而是指能够适应融合文化,并积极地参与和利用融合文化创造价值的人才。这里所说的价值是多维度的,并非只有经济价值这一个指标。
1. 融合文化的特征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说:“事实上,融合代表了一种文化变迁,因为它鼓励消费者获取新信息,并把分散的媒体内容联系起来。”融合文化与传统的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那就是传统文化往往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区分。信息的传播方向是由传播者流向接受者,而且他的承载媒介则呈现出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的不同形态,但是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这一切都被改变了,新的融合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融合,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媒介的融合。即在一种设备上汇集了多种媒体功能的过程。
其次是参与文化。融合文化已经不再是某个生产者和传播者的专利,它是消费者共同参与创造和生产出来的文化,它融合了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每个人都是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参与文化一词与被动型媒体观看行为的旧概念相对照。与以前把媒体制作人和消费者当做完全分立的两类角色不同,我们被看做是按照一套新规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参与者。
第三,这种融合文化是一种集体智慧。融合的发生并不是依靠媒体设施,且无论这些设施变得如何高度精密复杂。融合发生在每个消费者的头脑中,通过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来实现。“我们当中没有人可以无所不知,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所知;如果我们把各自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把分散于个人的技能结合在一起,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就会更加全面。集体智慧可以被看做是媒体权力的一种非主流源泉。” [6 ]
显然,融合文化打破了媒介间的界限、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界限以及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同时也打破了地域、民族、种族界限,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融合。
2. 融合文化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荷兰传播学者梵・迪克说:“数字化与数字文化已经联系在一起了,数字化越来越倾向于:一种标准化的而又分化的文化;一种碎片化的文化;一种拼贴状的文化;一种加速度的文化;一种直观化的文化;一种海量化的文化。” [7 ]这里的数字文化也就是融合文化。梵・迪克认为,新媒体的互动性和整合性对教育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互动性使得学习比过去更积极和独立。整合会对学生的感知和认知起到积极作用,可以使学生进行认知整合,这种整合将促使教育中最基本的信息转换,即线性学习到组织学习的转变,从而使学习更有效率,不仅仅能将材料粉碎成片,还可以整合重组。但是这似乎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正如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那样,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便捷,使得知识信息的生产呈几何级数的增长,面对海量信息,学习者往往无所适从,难以有效地对知识信息的价值和有效性进行选择和辨析;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使知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呈现出更加碎片化特征,意义的挖掘和信息间的内在联系的建立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新媒体强力的信息推送,让人应接不暇,根本无暇进行系统而有深度的思考,而且思考也会面临着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的困难。因此,思考变成了更加困难的事,需要有更高的综合能力。正因为这样,许多学习者正在变成一个消极的信息垃圾桶,他们被强行塞入大量信息垃圾,患上了严重的消化不良,他们变得麻木,不愿意思考。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变得懒惰了。
可见,新媒体并不必然使得学习者变得更积极主动,也不能必然造就学习者对海量碎片化信息的整合处理能力。所以,融合文化要求专业人才能够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整理。“那就是在得到一些信息后,首先要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其次再和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进行对比,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能有效地进行这个过程,那么就能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个信息框架。”大前研一一再强调,“最重要的是能够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3 ]。简单地说,媒介融合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必须是一架性能良好的信息处理器,他必须掌握这种获取―思考―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技术,而“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则是优秀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概括地说,媒介融合要求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三种能力构成,即信息的获取能力、思考能力和信息的加工整合能力。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告知标准答案,而是培养这种信息处理能力,让专业人才能够在没有标准答案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施展才华。
3. 建构媒介融合所需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媒介融合下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应该围绕三种能力来建构。
(1)首要的是思考能力的培养 笔者并不赞同大前研一“三种神器”加领导力的培养体系,反而认为正是被他视为与20世纪工业时代相适应的、已经过时了那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是培养思考能力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们应该位于整个素质构成的金字塔的底部,无论何种专业人才,都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社科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它们才是思考能力永不枯竭的源泉。在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它们应该占据相当的比例。只有在这个广泛深厚的基础上,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专业教育这块园地里,首要的是培育好人文社科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这个土壤,专业的种子只有播撒在这块土壤里,才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正如新闻学者李希光教授所说:“新闻学院学生的学术家园应在人文学、艺术、历史、语言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科学。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与他在历史、语言、文学、政治、经济、法学等方面的知识的深度息息相关。” [8 ]遗憾的是,虽然有不少学者一再强调这一点,而且全国绝大部分大学的专业学院也开设了一些类似的课程,但总体而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迄今为止尚没有一套与某个专业学生相适应的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性教材便是一个明证。
在进行这种基础性教育的具体操作中,理想的做法是将其分为基础类和专业类。基础类是指文史哲等学科,应作为通识教育设为必修课程,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专业类是指文史哲以外的诸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艺术学、自然科学等专门学科,可以将这些专门学科设为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定位选修一至两门专门学科,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领域工作创造条件。
(2)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信息获取能力应该成为融媒时代各类专业才必备的素质。涵盖新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检索以及英语等课程,它们应该成为大学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部分内容也就是大前研一所说的“三种神器”中的两种,即外语和IT。IT是信息技术和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精通IT的专业人才,才能抓住信息技术和媒介融合的新机遇,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信息的加工整合能力的培养 包括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相关的专业理论。这部分内容可能是当前国内大学专业教育中相对较为缺乏的。由于信息加工整合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时,往往束手无策,感到苦恼。因此,教育需要改变,培养体系需要调整,教会学生分析处理和利用信息。否则,收集再多的信息,也不会有丝毫的价值。
以上三种能力所对应的内容共同构成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教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教育必须是理论、技能和实践三者并重。也就是说,媒介融合需要专业人才具备全新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不只是传统的人文科学素养。
上述笔者勾勒的媒介融合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普遍性的体系,实际上是与融合文化的特征相适应的一种新的通识教育。大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矛盾。早期大学教育基本上是一种通识教育,它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和普遍性特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工业化时代对分工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与之相应的大学教育也变成了狭隘的专业教育,专业设置越来越细,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也越来越专业化,专业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被限制在狭窄的专业领域里。这种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每个专业都对应着工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特定环节,专业人才就是工业生产线上的一个部件。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就对这种狭隘的专业教育提出批评:“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 [9 ]他主张“大学(university)是传授普遍(universal)知识的地方”,大学教育的目的是理智训练和发展人的理性。而狭隘的专业教育则与之背道而驰,其所培养的人才或许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就像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大多数人离开学校时没有一点“真正学问的影子” [10 ]。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工业时代对人才的这种狭隘的专业性要求,催生出一种新型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文化――融合文化,它要求专业人才突破狭隘的专业限制,具备更高层次的综合素质。这就是本文立论的依据。
四、结 语
面对汹涌的融合文化大潮,大学教育应该如何变革,以满足融合文化对人才的新需求,已经成为大学面临的新课题 [11 ]。或许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有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但是不受地域国界限制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将我们拉进了一个全新的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理应引领风气之先,积极探索媒介融合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我国才不会在新媒体时代丧失机遇。
参考文献:
[1]皮传荣.当前新闻学教育的四大误区[J].编辑之友,2007,(5):78-82.
[2]唐筱童.媒体融合:锻造跨媒体新闻人才势在必行[J].新闻窗,2009,(6):24-25.
[3][日]大前研一.低智商社会:如何从低智商社会中跳脱出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陈亚旭.大学新闻教育改革方略探讨[J].大学教育,2012,(1):85-87.
[5]单 波,陆 阳.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J].新闻记者,2010,(3):71-73.
[6][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荷]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第二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8]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1-32.
[9][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