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第1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摘 要: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其中中职学生面临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这要求在中职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中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尤其是人文教育影响深远,能够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教育;思想政治;人文素质

中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两者都是以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表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给中职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动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文教育,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校顺利完成教育目标,同时也能够延伸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教育的内涵,保证中职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教育

中职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设计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学生人文知识以及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人文素质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一旦学生毕业踏入社会,可能在工作中会力不从心,无法与人有效交流,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思想观念以及掌握的知识技能跟不上市场发展节奏,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有被淘汰的危险。所以,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素质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在中职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有着与其他学科完全不同的特点,其能够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疏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做人,在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掘教育资源,发挥人文认识功能,彰显人文精神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关键

1.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从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上了来看,它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一类的课程,学校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点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文知识能力的培养,包括近现代史学、伦理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等重要课程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院校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教学的基础性与重要性作为主导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3.尊重学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格。中职院校的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认可,也希望生活在一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教育环境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待学生态度谦和,作风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与学生实现平等互动、双向交流。例如,教师可以 鼓励引导学生多参加校园调查实践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如义务劳动、辩论赛等,使学生在活动、辩论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了解国家大事及政策方针,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学会明辨是非。

中职院校的学生起点较低,综合素质水平较低,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其将来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合理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挖掘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加强学习的目的性与方向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在中职院校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应弘扬人文精神,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思想政治以及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是促进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使中职院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工作生涯,对学生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他人精华,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世灵.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6):108-109.

第2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地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用生动的言语、丰富的表情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材中的感性知识,善于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设疑、诱导等教学手段,把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学,让学生敢于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求知。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人的思维往往是在实际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的智慧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现和发展。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现疑点,解释矛盾,要比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难题更为可贵。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

3.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进行辩论,相互交流看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形成一个相互讨论、互相促进的良好环境和气氛。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二、恰当地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可采用讨论法、实例法等,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分析某些案例、时事热点问题时,教师可运用挂图、幻灯、视频、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增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趣味教学能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形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它要求教师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格局,多方入手,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变“人—机”对话的教学模式为“人—人”对话、“人—材”活动。趣味教学正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目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式。游戏教学法也是思想政治课的好形式,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竞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知识竞赛和行为竞赛。有些教学内容非常重要,但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采用竞赛方式,效果很好。课前要先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一系列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分几个小组进行竞赛,采用小组编题、互答积分和趣味辨析改错等竞赛活动,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4.创设动手、动脑环境,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素质教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多动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手、耳、眼、脑协调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动手、动脑的环境。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出题、改错题等方法,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加强思维训练。在思想政治课中,要经过“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分散思维”多次的循环,才能完成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进行全面、辩证的思考。

三、理论教学与时政教育密切结合

第3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齐贵云,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山东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210―03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流和趋势。大学生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是基本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主导,是构成人的全面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被“技术化”或“价值中立化”,文化性的缺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呆板、实效性低下。在大力倡导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切实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不同的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以解决人的思想和精神为本质的一种社会实践,其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两课”教学。“两课”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当代中国化的,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属于最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课,但又与一般的文化素质选修课不同,“两课”的内容体现着支配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素养。教育部在1998年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虽有质的区别,但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二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打破文理学科界限,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举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倡导都是针对教育失衡提出的,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2.二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在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为大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提供条件,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和灵魂,主导着其他素质的发展。对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缺一不可。文化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确立的基础,但是又必须以理论为指导。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说服力是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只有对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才能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学生对中国化的作出正确的理解。

3.二者在内容上具有交叉互补性。人文素质教育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必然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容。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些主题,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则体现为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二者在内容上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互补关系。

4.二者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是相通的。就目前来说,两者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进行的,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都很难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而必须渗透进一切教学中,必须依靠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参与。另外,还要紧密配合各种隐性课程的建设,如举办学术讲座和专题讲座,开辟第二课堂,组织社团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和班风,潜移默化地促素质与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经改革和调整,表面上看虽然轰轰烈烈,但实际上缺乏改革的力度和深度,甚至存在着层层弱化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分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忽视人文知识的依托,照本宣科,分析问题只是政治理论单调的循环求证,解答问题也只限于从政治理论到政治理论的枯燥阐释;而一些文化素质选修课的开设缺乏理论的指导,追求时尚,流于形式,“教书”与“育人”相脱离。

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的全球化、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为西方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文化形态在中国的渗透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日趋成熟,由于实习的需要,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较多,其价值世界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刷与洗礼,容易失去精神上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的能力,造成价值观念上的混乱。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但不可否认,也有部分学生无力抵御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在物质利益面前,一些人容易发生价值观、人生观偏离,道德观念扭曲,爱国主义情感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

我国高校倡导文化素质教育已有十来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至今仍未真正引起所有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重视。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着误区,没有把文化素质教育当作贯穿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原则和教育理念,似乎文化素质教育只是文化基础课或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任务,没有看成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学校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急功近利,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另外,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大多实行的是三年学制,但由于学生的实习实训往往是在校外进行的,因而

在学校的时间较短,这就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时间上也难以保证。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状况令人担忧,不少学生只重视英语、计算机等对就业有利的课程的学习,轻视公共课的学习,缺少人文精神的陶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对自然的关心。

三、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构想和措施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也很难收到实效。传统教育的目标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而考试分数的高低则是衡量学业好坏的主要标准。这种教育思想必然形成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根本缺陷: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东西,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重视了功利的东西,忽视了情感和理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人才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其实质是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

2.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由于“两课”与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上的相关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调整“两课”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相适应的课程门数,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开出的有效率,可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导向性,将“两课”融入到文化科学知识之内,会相得益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改进“两课”教学既是本身的需要,又是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为了提高“两课”的教学实效性,除了通过教学计划内显性课程的实施外,还要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如开展“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都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很好的形式。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法,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获取最新的资讯,加强同学生的交流、互动、合作,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 思想品德 改革与建议

在现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外,同时还必须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同时,教师还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德育教师能够比较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的取得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只有这样,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才算是真正的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1、点拨思路,在探索中闪烁智慧火花

学习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思路”的影响,良好的思路就像架起一座引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到教材中去,通过教师科学点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校正路线,使学生立即抓住“课眼”,循序渐进。良好的点拨引导会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而且会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辐射延展,形成发散式思维走势,多角度、多渠道的去思考、分析问题。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在启发思考,妙在适时点拨,巧在点拨中导思,把学生引向深处思考。点拨要“点”得适时,“拨”得及时,在学生思维“愤悱”之际,在思维最佳处突破,才能拨动心灵之弦,启迪智慧之火花。

2、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过去的课堂教学多是教师拿着课本进行教授,这就使理论居多的思想品德课听起来抽象枯燥。而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满足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方式的需求。例如,在教授“生活的多姿多彩,生命的宝贵”相关知识时,为了展现出生命在生活中的精彩与珍贵,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多媒体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精彩,生活的绚丽。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每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和授课目标都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张弛有度,让学生的精力得到调节,从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3、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兴趣小组

新课改环境下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品性教育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的授课内容决定了它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此教师必须随时保持对每位学生的关心,着眼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举止,保证每位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都走在社会前列。

初中生正处在性格相对冲动、叛逆的青春期,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这决定了校方必须开设思想品德教育这一课程,对学生们思想方面存在的误区和错误观点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改进。这一必须性与学生的年龄、性格息息相关,但也充分说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多是性格冲动的产物,而非学生品质上存在的问题。是以,对于那些存在思想偏激现象或对相关问题怀有困惑的学生,以及那些学习能力不高,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必须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4、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展的步伐

在教学实践中,要敢于探索和打破常规的教育方式,走出一条与时代相接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调动学生的趣味性,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不迷信权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努力开拓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规律。

5、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情景教学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旧习,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巧设疑问,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师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6、呵护学生

要耐心辅导,逐步提高,充分考虑到差生的接受能力,以易到难,循序渐进。课堂45分钟很重要,但课外也很重要,平时自己要多花时间。在课外,要组织差生给予耐心辅导,特别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学生基础差,只有耐心辅导,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经常利用早晚自己等课余时间进行辅导,主要是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多启发、多引导、鼓励他们。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差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总结:

在现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的限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入现代教学思想,同r教师必须要注意,现代教学思想必须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的找到其运用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通过实践找到运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保证现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教学法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提高21世纪青少年品德素质,是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了《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大胆设计了“读、想、议、讲、演”教学法,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整体素质全面发展。

一、优化课堂教学。师生都“备课”,课堂巧安排

钻细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是完成品德课教学的关键。在备课上,我力求从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素质出发,认真分析教材,力求做到明确教材任务,弄懂教材内容设置(如插图内容,文字内容),掌握社会信息,不但要自己吃透教材,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素材”,做好接受教育的思想准备。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先安排学生“备课”,这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收效。

二、读、思、议、讲、演素质处处观

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尊重、相信学生,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特别是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灵活地使用教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达到教育效果。

我在尝试“读、思、议、讲、演”教学法时,巧导入题细读文,恰当选择切入口。巧导体现在巧设悬念法、以奇激情法、创设情境法等。强调读文,培养学生理解、观察能力。以“读”引“思”,以“趣”促“思”,激发学生思维进入最佳活跃状态。我用鼓励性的设问,常常引发学生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或联想,于是我适时点拨“议一议”,学生思维进入,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自然要搜集一大堆学校、社会现象加以论证。经过议,观点明确了,是非分清了,美丑辨明了。教师及时小结“讲一讲”,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为了强化课堂教学目标,我常常采用“演一演”的手法,让学生进入“角色”,学生学习情绪再次出现。优美文雅的语言,高尚的情操,耐人寻味的结局,着实使人激动不已。

第6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一、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课写道:“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很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都安排有时政播报时间。这一安排,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最近发生的重大时政,让学生尝试着解读其发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结果或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的措施等。由于学生对时政的分析能力有限,也许会出现许多幼稚的观点,此时教师应该以“言之有理即可”作为评价标准。如以“2008年有民众提议北京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长期限行”为背景,让学生分析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学生讨论热烈,有的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认为这种做法可行并坚决支持。有的从交通堵塞的角度出发,认为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可以偶尔实行。有的则认为,如果单双号长期限行,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很多单位或个人为了出行方便增加车的数量,并通过某种手段将车号分别定为单号和双号,这样就可以每天出行。从长远看,这样不仅起不到控制车辆出行的目的,还会使车的数量激增,带来更严重的交通堵塞。因此,这种做法是坚决不可行的。显然,最后一位同学的分析更全面、更有道理。但是,教师不可以否定前两位学生,他们的回答都“言之有理”,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参与到讨论、探究中来,积极关注社会生活,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形式多样的课下作业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布置书面作业,也可以布置形式多样的课下作业。

1.布置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是教师为学生布置的探究性任务,这种任务主要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布置探究性作业能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扩展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防患于未然”一框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网络搜索、查阅有关法规等方式进行探究,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些犯罪行为会受到刑事制裁。通过探究,学生不仅对本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行为。

2.布置调查性作业。

所谓调查性作业,主要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分析调查所得数据和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感受社会,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教师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并要求学生把这些调查实践的东西写下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思维能力。例如:在讲九年级第四课“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的现状”的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人口分布年龄状况、河流、耕地、树木的覆盖率、企业资源利用率等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结论。有了亲身实践,学生对课本知识就产生了感性认识,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3.布置家务劳动、社区活动、义务劳动。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媒体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做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

忽视劳动教育,会使孩子不尊重劳动,甚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理解父母,不爱护公共财物。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让他们在劳动中培养实践能力、提升道德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如教师在讲授九年级“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的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作业: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劳动;在社区做一些公益活动;在平时多参加一些义务劳动。这项作业可以不拘泥于课程时间安排,可每周或每月布置一次,通过家长、社区等的反馈意见来进行评价。

三、充满挑战的开卷考试

考试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改革以来,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考查的方式也灵活多样。近几年来,河南一直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试题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如下题:

材料一: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4月30日晚隆重开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齐聚黄浦江畔,共同见证这一难忘时刻。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也是在世博会159年历史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河南馆以“国之中,城之源”为主题,其标志取名为“龙城”,以印、龙为主要元素,以篆书体“豫”为主体形象,神似人物或一个场景(劳作、唱豫剧),给人以无限遐想。吻合河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理念。世博会河南活动周定于7月13日至17日举办,届时将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宣传河南、展示河南。

“看世博,知世界”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谈谈我国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2)请推荐两种独具我省特色的展品或项目参加河南活动周。

(友情提示:可从历史文化类、土特产类、民俗类、知名品牌类等方面入手)

(3)如果有幸参观世博会,你将如何向世人展示中国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第7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67-02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应该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在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中,同样应该如此。而在当前的中学政治教学中,老师注重的仅仅是知识点的突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围绕着这样一个目的展开,即“考试的分数”。学生为了学而学,老师为了教而教,教学依然是围绕着“应试教育”而展开。那么我们如何实施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素质教育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对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大有必要。

二、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需要。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当然,学生的学不仅包括了学习知识,还要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限是一定的,而需要学习的知识却是无限的,当今社会我们提倡终身学习,而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终身教育也就成为空谈,无法实现。所以说,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从它的名称看,思想政治课指向的是人的思想这个复杂的对象,它要解决学生当前的思想现状与统治阶级所要求达到的思想要求之间的矛盾,它解决的是思想问题,而思想问题往往比其他问题都难以解决,对于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中学生处于人生中叛逆的年龄段,处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激变期”,他们渴望学习知识,却又缺乏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他们积极上进,却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思想政治课对他们来说显得异常重要。鉴于思想政治课对中学生的重要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直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总是通过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进行的,因此,我国学校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今天,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依然是以老师的教为主,侧重于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一味的给学生划重点,强调死记硬背,这样习得的知识考试一过全都无影无踪,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把握,就别说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动了。这样的政治课变得索然无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大而空的理论丝毫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加上这门课也不是主干课程,而是选考科目,学生几乎不会重视这门课。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亟待提上议程,这门课的重要性大家皆知,而要改变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严峻局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是关键的环节。

2.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思想政治课既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希望,初中的学生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学校老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不仅在智力上得到很好的发展,还要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如果说其他功课主要是让学生习得知识,那思想政治课就应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体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更侧重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给人的感觉是一门政治性、原则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往往觉得这门课的严肃性高于它的灵活性,而要在这门看似政治性、原则性、严肃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三、中学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思考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于一体。在初中,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上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学思想政治课要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观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老师如何实施教学很重要。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老师在政治课的教学中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政治课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的兴趣不佳,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而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观念依然在作怪。传统的观念使得政治老师认为,中学政治课并非主干课程,尤其是在初一、初二,该课程的地位遭到严峻挑战,老师的地位被边缘化,不被重视,很多老师甚至觉得自己投错了胎,人生走错了方向,老师的这种微妙的情绪会在课程中无意识的传给学生,从而给学生一种暗示,那就是这门课程真的不重要。其实老师的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应该说我国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中学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丝毫不应懈怠。因此,政治老师上课应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挺直腰杆子,理直气壮,只有老师重视了这门课程,学生才会重视。

2.提升教师素质。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老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中学思想政治课要实施素质教育,老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老师的素质不仅包括老师自身的知识文化素质,还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一个老师如果具备良好的知识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就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学生自身的素质,必然会受到学生的尊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8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老师讲解时间占据整个课堂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等方式,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维能力。这与传统而又死板的应试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应试教育培养出很大一部分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填鸭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试卷分数,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自身道德精神与素质教育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意义就在于,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新技术、新世界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一台考试机器。

(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而将素质教育渗透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起到更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不谋而合,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也在冲击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念。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丰富多彩的,如何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保持自我,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最正面的引导,让学生的根基打得足够稳,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二、如何将素质教育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完美结合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结合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制定课堂教学内容。而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施方法可以使用“任务法”“讨论法”“竞技法”等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实施步骤为: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上先将学生分组,然后提出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相关问题。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也提出新的问题由别组同学回答,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预习、理解、归纳来掌握课堂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引导作用。

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这样教学方法的课堂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配合,表达自己观点,同时在与他组的竞技中踊跃表现,为团队争光。教师把握住课堂的节奏,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接近答案,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小组合作的竞技方式,更让学生有了团队合作的概念。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思考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二)加强指导初中生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教师要做的,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健康有效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在课上通过讨论、联系、实践等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而针对重点难点教师要多加案例进行精讲,同时让同学们对重难点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巩固学生们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也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这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第9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 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77-01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笔者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心境和氛围,他们才会消除自卑心理,解除师生之间的障碍,敢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我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老师与学生、优生与差生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知识构成和认识上的差异,褒奖优生、鼓励差生,允许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当场向老师提问;允许学生在提问或回答时出错;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在课堂开展广泛的民主讨论,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所收获和发展。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既当导演又唱主角,学生充其量仅仅是一群好观众。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教师当好导演,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抓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始终,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统一。如:我在讲授《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一框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楷体引言故事,获得发现青霉素的有关信息。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发现青霉素是一件偶然的事吗?学生对这一问题思考与简单的讨论后切入正题:“前节课我们学习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一原理呢”?有的同学回答:“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有的同学说:“外因也要重视”。我又启发:“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啊”!学生马上回答出“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再进一步引导:“我们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怎样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如何把内外因结合起来?”这时,有的同学进行思考;有的同学开始阅读课本寻求答案。在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具体方法。最后,在课堂练习中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列出西部大开发的内因、外因,并回答出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

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从内外因的关系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启迪、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首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时政热点、重点,分析学生比较关注的现实问题。如玉树地震、中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下岗再就业问题、我国扩大内需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等。使同学们确实感到学了思想政治课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有很大的使用性。其次,我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喜悦和快乐。如:引导同学们自己对知识对比、分析,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知识,使他们感受发现的喜悦;鼓励、表扬在课堂中问题提得巧、新颖、见解独到的同学,让他们的求胜心理得到满足;启发学生找出事物的规律和认知技巧、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快乐;讲授留有余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学生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勇于打破常规,去扩展认识、深化认识、发展认识;才能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我首先教育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要勇于探索,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怕失败。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辩论和小创作。如:学习了高一商品的概念后,让学生在课堂中辩论哪些劳动产品是商品,哪些不属于商品;学习了高二哲学后,让学生创作哲理格言;在高三总复习时自编高考模拟题等。给学生提供示展才华的机会。

以上四个方面的做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坚持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原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四个方面的内容贯串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

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个人认为:

1. 加强自学

政治课教学不同于理科教学,理科教学的一些知识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讲解下才能明了,并通过大量训练才能准确把握。而政治教材内容学生一般都能看得懂,真正难懂的地方只是少部分,这便是教师讲课的重点。而其他更多的内容则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学,并通过自学,涉猎新的领域,扩充知识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既可安排课本内容,也可适当选择相关的课外知识介入,读一些政治理论性报刊杂志和教学参考书。如《半月谈》、《时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等。如引导初二的学生涉猎与教材联系密切的法律知识书籍。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忌求大好空。在自学中要给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组织他们相互讨论学习心得,激发学习政治的兴趣。引导得好,一定会有收获。

2. 重视预习

对学生的预习,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上课时随便布置一下,便让学生自行处理,这样会流于形式。而正确的做法是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题,要学生做,最好是要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预习本,把相关问题做好。上课前要交给老师检查,检查时,注重学生的难点、疑点,以便讲课时心里有数。教学中,这也是一种好的办法,素质教育也能得到一定的效果。

3. 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