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java的精品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教育的改革,各个学科相应的精品课程也相继发展起来。本文将网络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制作精品课程网站,选用了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编程技术作为主要的实现手段。本文简要的说明了精品课程网站的功能和意义,分析了网站的整体系统构架。
关键词:精品课程;;功能模块;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2-747-03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Quality Courses Websit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ZHANG Feng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Network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quality education construction site in the network as a key link; also plays a role can not be ignored.
Along with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various disciplines corresponding quality courses have also developed. This articl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combined production of quality sites, more popular choice of the current network programming as a major means of achieving. This paper briefly explains the fine course site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ite's overall system architecture.
Key words: Excellent Courses; ; Module; Database
1 引言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传播,现代教育已经开始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向网络教育方向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教学改革工程,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精品课程建设正是适应这一形式而提出的,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牵动其它课程建设,促进课程整体水平的提高;通过每门精品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尽快完成本科教学中坚力量的新老交替,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之中重要和关键的一环,是精品课程外在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直接反映和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2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2.1 精品课程网站的现状
目前多数精品网站按照“三级管理”的模式建设自己的开放式课程资源共享网站。教育部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中强调要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但国内部分网站建设的统一性、规范性和可适用性不强,同时由于资源数量的有限还不能很大程度上的满足同学需要。大部分网站没有设置“搜索查询”功能,没有进行课程的详细分类。
2.2 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意义
随着网络教育的开展,人们正逐渐的接受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互联网速度大幅度提高,网上教学的实时交互已经很容易实现。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院校也逐步认识到学生群体的特点,积累了很多经验。再者,大家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认识到资源已不在是静态的,它发展到了立体化,综合性阶段。
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立精品课程网站,成为高等教育社会化、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2.3 精品课程系统的功能
精品课程网站作为一个课程教育系统,必须体现它的学习性和动态性,所以根据系统可建立如下几种功能:课程信息功能、教材资料功能、教师信息功能、在线留言功能、管理员登陆功能、网站管理功能。此外为了帮助用户提高学习效率和浏览速度,分别实现了搜索功能和导航功能。在学习的同时,为了方便用户了解新闻实事和校园动态,还应实现新闻动态功能。
因此网站主要可由9个功能模块:
1)搜索功能:利用Google进行信息搜索;
2)导航功能:快速浏览站内信息,链接其他页面;
3)新闻动态功能:显示最新新闻动态,供客户浏览;
4)课程信息功能:介绍相关课程信息供用户浏览;
5)教材资料功能:拥有大量教学资料供用户浏览学习;
6)教师信息功能:显示课程教师信息;
7)在线留言功能:提供用户交流平台;
8)管理员登陆功能:用于验证管理员身份;
9)网站管理功能:管理员可通过此功能对网站数据进行修改、删除、维护等,实现对网站的管理。
3 开发工具
动态网站的开发工具有很多,通过系统分析和查阅资料,建议选择和SQL Server2000来进行网站的建设,数据访问接口则可采用ODBC。
3.1
在开发平台上,用Web窗体控件,HTML控件和修改它们的属性、事件及C#来制作页面框架和部分内容。.NET框架提供将C++强大的功能、VB的开发效率、java的跨平台性和Delphi的易操作性综合于一身的C#编程语言。采用Visual Studio 2005编程技术,Visual Studio 2005代码编辑器比2003版本前进了一大步,最重要的新“特征”在于,新的编辑器不会自动地“打乱”代码格式,除非重新格式化文档,而且在新的HTML编辑器中引入了智能感知技术并且出现在每一处位置。利用Dreamweaver结合对页面进行布局,Dreamweaver具有最佳的制作效率、网站管理、无可比拟的控制能力等优点。
3.2 数据库及数据库访问接口
本系统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它能创建、维护、修改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安全,数据出现错误时也便于恢复。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的缩写,它的中文意思是结构化查询语言。它是定义和访问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SQL Server 2000 具有非凡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SQL Server 2000 带有交互式调节和调试查询、从任何数据源快速移动和转化数据、以及按 Transact-SQL 方式定义和使用函数等功能,还可以从任意 Visual Studio 工具以可视化方式设计和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
数据访问接口采用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连)。ODBC是 Microsoft Windows Open Standards Architecture (WOSA, Windows开放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icrosoft公司于1991年底,短短几年已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它建立了一组规范,提供了一套分层(随着层的扩展,数据服务能力不断的增强)的标准API(支持SQL),它解决了嵌入式SQL接口的非规范核心,数据应用系统用它来访问任何提供了ODBC驱动程序(一组DLL)的数据库,结束了过去针对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开发须掌握相应数据访问API的时代.目前ODBC驱动已经提供了对大多数常见类型数据库的支持,包括dBase、Access、SQL Server和Oracle等,也包括了对其他类型的数据库的支持,如文本、Excel电子表格等。
3.3 开发语言
3.3.1 HTML语言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制作网页的最基本语言,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出各种新技术产品,例如JavaScript、VBScript、ASP等,但它们依然是基于HTML之上的,并没有舍弃现有的HTML,它是踏入网页制作领域所必需的。
3.3.2 C# 语言
C#是.NET的代表语言。微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ve Ballrner把.NET定义为:.NET代表一个集合,一个环境,它可以作为平台支持下一代Internet的可编程结构。
C#的特点:
1)完全面向对象。
2)支持分布式。
3)跟Java类似,C#代码经过编译后,成为了一种IL(中间语言)。
4)健壮,C#在检查程序错误和编译与运行时错误一点也不逊于Java,C#也用了自动管理内存机制。
5)C#不像Java那样完全摒弃了指针和手动内存管理。C#默认情况下是不能使用指针的,程
序员在有必要时可以打开指针来使用。这样可以保证编程的灵活性。
6)安全性:C#的安全性是有.NET平台来提供的。
7)可移植性:由于C#使用类似Java的中间语言机制。使得C#也跟Java类似,可以很方便
的移植到其他系统。
8)解释性:C#也是一种特殊的解释性语言。
9)高性能:C#把代码编译成中间语言后,可以高效的执行程序。
10)多线程:与Java类似,可以由一个主进程分出多个执行小任务的多线程。
11)组件模式:C#很适合组件开发。
C#是在Java流行起来后所诞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如果单纯从技术上来讲,C#在网络编程上可以与Java匹敌。而由于微软在操作系统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在以往的开发中累积了不少经验,所以C#在Windows方面可以说比Java具有更大的优势。
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采用了B/S(Browser/Server)三层体系结构,即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库服务层,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使用IIS架设Web站点;通过访问数据库。
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均在Web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Web服务器并运行程序。
5 系统功能实现构架
系统功能构架如图2所示:
■
图2 系统构架图
6 结束语
在制作网页过程中,可采用统一的CSS结构对网页进行了美观修改,以保证网站统一的界面风格。通过样式表(CSS)来进行控制,样式表可以从网上下载。通过查看网页源代码的方式,查找到该网页样式表的URL地址,然后进行下载,再应用到自己的编写的页面中。为了使网页具有合理、清晰的版面设计,可通过表格的方式对页面的内容进行编排。在脚本代码方面基本仿效了参考资料以及网上的实例经典。
精品课程网站作为网络教育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成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重要的教学信息化建设示范作用,可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活动的创新提供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蒋理. 动态网页设计实用教程[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华章. 网络系统开发实用教程[M].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 赵杰等.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设计与实现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74.
[4] 金旭亮. .NET技术大系:编程的奥秘.NET软件技术学习与实践[J].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网站建设;精品课程;总体设计
1.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启动的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建立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网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增强学生和学校的互动性,加强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教与学交流、共享资源的平台。
2.精品课程网站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的开发是基于B/S结构,采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及MySQL数据库进行开发,是符合当今教学模式的高效合理地精品课程网站系统,实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实时考试监督学习效果,并进行合理地评分,将评分结果随时反映给学生,做到有效地监督,借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网络教学的正常高效的运行。通过论坛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提出有效地意见并加以改进,来完善学习评估系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联系,实时沟通,帮助老师掌握学生动态。
2.1 系统的性能要求
2.1.1 磁盘容量要求
本系统属于B/S模式构架,因此存储容量较小,数据库系统也不是很大,系统文件估计占30M的磁盘空间,数据库文件占用空间也不是很大。不过该教学网站的在线教学模块会占很大的空间。一些教师的教学视频在文件中将会占有很大的空间。
2.1.2 安全性要求
本系统有着权限的设置,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普通游客不可以进行学生的操作,学生也不能操作老师的页面,同时老师也不能进行管理员的操作。同时对于非法用户,不能够根据用户的相对网址来访问网站,和对网站进行任何操作。必须进行登录才可以访问操作。
2.1.3 适应性要求
网站界面友好,菜单清楚,学生和老师都能很快熟悉网站。对于信息、课件的要求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本系统可以作为一般学校的网络学堂;也可以作为教学网站来完成一些课程的学习任务。
2.2.1 功能划分
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分层情况,将整个系统划分为6个模块,它们分别是:
(1)登陆:1)自动记录用户名,无需每次都输入。2)不同用户登陆后权限不同,登陆界面不同。3)用户注册账号的功能。4)用户忘记密码,密码找回功能。
(2)课程信息:其中包含精品课程设计队伍的具体信息和精品课程的具体材料。
(3)课程指南:如何学习课程。
(4)在线学习:视频学习、视频下载、查看资料、下载资料等。
(5)在线考试:实现在网上学生考试,教师判卷,学生查询成绩的功能;包含题库,成绩系统。
(6)网上交流、论坛:显示当前帖子总数、帖子点击总数。帖子功能:1)显示帖子发表日期,点击数,回复帖子数。2)设定帖子内容最大允许的字节数。3)管理员功能:管理员登录之后可以进入管理菜单,管理论坛版面、精华区域,帖子查询,编辑版面说明等功能。4)查询功能:论坛系统具有帖子查询功能,可以快速获得信息。
其中在线考试功能模块包括三部分,分别是:
(1)教师部分
上传题库模块,考试评分模块,成绩录入查询模块。
(2)学生部分
在线考试模块,成绩查询模块。
(3)题库部分
选择题模块,判断题模块,填空题模块,简答题模块,程序题模块。
2.2.2 权限划分
系统分为三类权限:管理员,普通用户(教师用户,学生用户),游客。
管理员:对普通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修改课程信息、课程指南,添加删除项目案例、学生实训、在线学习。对论坛的管理权限。对普通用户中教师用户的申请有审核的权限。
教师用户:修改密码,找回密码,对课程信息、项目案例、学生实训、在线学习有上传的权限。对论坛有上传,留言的权限。可以上传题库,评分,在线考试。
学生用户:具备独有的考试权限(仅学生才可以考试),同时可以浏览网页、下载课件、视频材料,登陆后可以考试、查询成绩、论坛回复等权限。
游客:只具有浏览的权限。
2.2.3 数据库中表的设计
数据库的内容以及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开发的系统的质量,好的设计可以达到方便易用的功能。根据系统的要求,本系统应用的是MySQL数据库,数据库中建有10个表,具体信息如下:
管理员表jp_gl,存有管理员的信息,包括ID号,姓名,密码,有效证件号。
教师表jp_tea,存有教师的信息,包括ID号,姓名,密码,教师号,班级,有效证件号。
学生表jp_stu,存有学生的信息,包括ID号,姓名,密码,学号,班级有效证件号。
题库表jp_tk,存有题库的信息,包括ID号,题目编号,题目类型,答案。
题库补充表jp_tcon,存有补充题库的信息,包括ID号,部分编号,题目内容,部分内容。
考生答案表jp_answer,存有考生的答案信息。
资料表jp_ziliao,视频表jp_shipin,存有上传的一些文件。
帖子jp_tz,回复表jp_hf,存有关于论坛的信息。
3.系统功能实现
系统平台设计时,采用的是Myeclipse为开发工具,利用JSP技术,MySql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以WEB服务采用TOMCAT实现。系统页面主要采用动态页面,利用JSP与数据库结合的技术建立数据库查询管理系统,采用交互式的动态的web画面来实现课件、文章、用户等远程浏览及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资源管理,以便有效地管理用户们上传的资源,构建适合的课程资源库。系统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用户通过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上。客户机无需安装软件,只需在服务器上进行简单的设置,数据的请求和返回结果均以网页形式完成,方便系统的管理,适合管理员的使用习惯。
采用上述思路,设计出的精品课程网站基本可满足不同课程申报、评审和教学的需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图3.1是实现上述功能的数据结构课程网站首页截图。图3.2是实现在线考试功能首页截图。
4.结束语
学校作为一个以传播知识为主要职能的机构,建立一个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是十分必要的事情,这不仅能使更多的人享用宝贵的教育资料源,同时对于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精品课程的评审、验收过程中,精品课程网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勇,魏红.高校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
[2]卜炟.21天学通JavaWeb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王占中,崔志刚.java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
[4]沈中林.基于B/S模式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4(05).
[5]范次猛.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廊坊师范学报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B/S模式的高校精品课程通用型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项目编号:吉教合字2012第438号)。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TN911-34;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8-0077-02
Development Scheme of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High-quality Courses
WANG Zhen-hu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an Fan-yi University, Xi’an 71010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reporting, evaluation, demon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high-quality course management platform is analyzed, researched and improved. JSP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build B/S three-tier structure and develop a high-quality course management website in combination with MVC pattern.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has three types of users: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nager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ourse website,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s expanded and the platform only for demonstration is improved into a secondary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The cross-platform feature provides a larger range of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The universal-oriented design idea makes it a resource sharing integration platform of network teaching and resource management.Keywords: high-quality course; management platform; Web-based instruction; MVC
0 引 言
精品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 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自从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逐年增多,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推动了高校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1]。目前已开发的精品课程多是以课程为单位,每门课程一个网站,缺乏通用性、移植和扩展功能较差,无法形成系统的专业设计,不能突出本专业的特点,开发平台、技术、工具不统一,造成重复建设,费时费力。此外大部分精品课程教师缺乏网站开发知识和网络课件制作经验。即便他们有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情,也无能为力,有的不得不花钱去聘请网站开发人员代为开发课程网站和网络课件,迫使自己无法在线随时对网站内容进行修改、更新,同时网站开发人员又不了解课程教学过程、课程特点和业务需求,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开发出表达清晰、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简单明了,能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成功作品。
精品课程管理平台是集精品课程申报、审批、展示与快速开发的统一平台。教学部门使用该管理平台能对精品课程进行统一管理,教师使用该平台开发出基于网络教学模式,既适应本专业教学要求,又富于特色的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2]使得构建精品课程管理平台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设计思想
精品课程管理平台的建设要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到各类用户的需求。由于精品课程平台的主要用户是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学生,例如:教师利用平台开发、申报精品课程;教学管理人员利用平台评审精品课程,并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学生使用该网站进行某门课程的学习和资源下载,所以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精品课程管理平台功能结构图
该系统约定教学管理人员中包括默认的系统管理者都可以对用户和课程进行维护,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口令。如果用户未注册,则只能以游客身份访问,该平台只提供已有的精品课程信息和评审结果。
2 系统结构
在构建以B/S为基础的精品课程管理平台为结构模型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和技术的成熟性,同时根据使用者的角色与任务区分功能点[3]。采用目前为主流的B/S软件体系时,为了实现系统跨平台应用,使得系统能够在不同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中运行,应用基于JSP技术的动态网站构建技术,将整个管理平台分为逻辑┤层,如图2 所示。
图2 B/S三层系统结构图
第一层为表示层。它是用户与系统的接口,用于为不同权限的用户提供不同的页面,主要功能包括数据提交及结果信息的显示。
第二层为业务层。该层处于表示层与数据层之间,是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接收和获取用户请求,并根据业务逻辑从数据层获取相应的数据对请求进行处理,之后将汇总后的结果发送到表示层。
第三层为数据层。该层负责管理数据及响应不同的数据请求。主要包括:
(1) 用户信息库。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如:用户身份、口令及权限。
(2) 课程模板库。为方便用户构建精品课程网站的框架结构,系统的平台模板库为用户提供不同风格的网页设计模板供用户选择,以搭建出富有专业特色的框架结构。
(3) 教学资源库。该库放置的是教学内容及相关资源,如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课件、网上练习等。
(4) 课程库。课程库保存各门课程的基本信息、申报数据及评审结果。
(5) 新闻库。新闻库用于保存网站辅助信息,如网站的新闻及用户的反馈等。
3 技术路线
精品课程管理平台的技术路线主要关注两个部分:┮皇仟网站开发技术;二是数据存储技术。为了使该平台具有良好的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在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平台无关性强的开发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3.1 网站开发技术
为了实现跨平台的体系结构,精品课程管理平台基于Java技术,使用经典MVC模式,用Servlet负责业务逻辑处理;用JavaBean负责操作数据库和存储用户请求;用JSP页面格式化并显示给用户。三个部分各司其职、配合紧密,可以有效提高软件的复用性和易维护性。图3为系统开发技术图示。
图3 系统开发技术层次图
3.2 后台数据库技术
精品课程管理平台除了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还有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前者主要要求功能完善,界面友好,易使用;对于后者则要求能够保证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经过分析,利用Oracle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平台数据。
Oracle是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并提供广泛的国际语言支持。Oracle不仅可以实现事务型系统快速存取数据的要求,也可以满足数据挖掘对大量数据查询、统计的要求,所以能够满足精品课程管理平台对数据存储和日常管理的需求。
4 结 语
精品课程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减少教师进行精品课程构建工作量和技术“瓶颈”,使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从沉重的技术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精品课程内容的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使精品课程的建设真正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MVC模式和B/S三层结构构建精品课程管理平台,该技术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和通用性,能够实现精品课程申报、审批、展示的管理。由于是通用管理平台对专业、课程的差异性考虑过少,同时精品课程管理平台有多类用户使用,其安全性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学农,陈庆.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策略及创建思路[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5):389-391.
[2]赵从英,秦毅,姜达维,等.构建基于 的精品课程平台[C]//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2007:46-48.
[3]邱寄帆,王海春.基于Internet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构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5,21(3):24-27.
[4]陕晋军.基于的精品课程网站安全防护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6):47-48.
[5]刘金,王大庆,贾继山.开发精品课程网站管理系统,为一线教师搭建课程建设平台[J].中国校外教育,2009(6):165.
[6]朱丽莉,刘跟萍.精品课程网络通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212,214.
[7]马凤霞,张展.精品课程网络管理与开发平台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26-28.
>>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浅谈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社会需求的信管专业JAVA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研究 面向计算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论《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方案 基于BOOPPS模型的《面向对象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多核程序设计》概述 《Java程序设计》教学初探 浅析Java语言程序设计 JAVA程序设计教学探索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思考 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思考 浅议Java多线程程序设计 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与实践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研究① 面向应用的“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研究 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训设计 《Java程序设计》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6.
[7] ZHANG GUOPING,WAN ZHONGBAO,LIU GAOYUAN.Spring AOP frame in J2EE application[J]。Microcomputer Information,200736.
[8] 倪友聪,应时,张琳琳,等.一种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中的编织机制研究[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0, 47(4)
[9] 张琳琳,应时,倪友聪,等.一种软件体系结构关注点分析方法[J]. 计算机学报, 2009, 32(9).
关键词:高职单招; 程序设计;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109-02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主要采用单独招生或注册制[1]。随着招生方式的改变,生源构成出现了多样性,同一班级的学生既有三职生,也有普高生,既有理科生,也有文科生,既有学管理的,也有学幼师的,生源构成十分复杂。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数学基础相对较弱,且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及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对智力型语言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1]。随着生源的变化,现有高职程序设计类教材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形式和内容展现方式等需要重新研究和设计[2]。
1 高职程序设计类教材现状分析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及《JSP应用程序设计》等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高职教材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断档及重复,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来自中职毕业生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1]。
2)程序设计类课程之间教材内容衔接有断档、有重复。《C语言程序设计》和《Java程序设计》教材中程序设计基础部分重复较多;多线程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等5部分内容是《JSP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但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基本没有讲授,教材内容的断档给学生的自学造成了较大的困难[4]。
3)有些高职语言类教材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教材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的完整性,未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忽略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
4)有些高职语言类教材在编写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数学领域,在例题和习题的配置上过于数学化,有些数学问题对单招的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学生难以适应[5]。
2 教材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根据单招生源的知识结构和特征,结合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对计算机各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进行整合,重新修订教学内容、编写新的教材。教材建设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如下:
1)降低标准,制定满足企业要求、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2)根据程序员岗位,整合教学内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3)根据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组织形式,编写教材提纲;
4)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研究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展现形式;
5)根据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研究立体化教材建设。
3 教学内容整合重组
根据Java程序员岗位技能定义,高职计算机类各专业一般都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及《JSP应用程序设计》3门课程。C语言是一门专业知识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方法、技术,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Java语言是岗位能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能力;JSP是技能拓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Web应用程序设计能力,先行课为Java语言。课程内容一般设置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C与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都包含了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语句、数组等,其内容基本相同,在课程分散式教学中,这些内容都会进行重复讲授,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也无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领会该语言的精髓,没有一门精通,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Java语言高级编程部分因课时有限,大部分学校只讲部分内容,也会影响后继JSP课程的学习及应用。
经过充分的调研分析,对原有3门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将类似知识点集中在一门课程中透彻讲解,按照Java程序员岗位技能递进原则,提出了394教材建设方案(3个教学阶段、9个教学模块、4本教材)。对以上三门课程整合教学安排见表2。
说明:
1)在中职阶段已经开设过C语言的五年制高职,模块1教学内容只考核,不讲解;
2)根据单招生源的基础,可以选择学习模块3、5、7、9教学内容。
由表2可以看到,教学内容经过整合重组之后,优化了教学过程,学时数至少减少了36个,讲授的课程由3门变为4门 ,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断档问题,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对于单招生源的高职语言类课程的整合,不但加强了学生系统地掌握程序设计的核心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提高竞争和自主创业的能力。这种探索和实践对于其他专业或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睿. 五年一贯制高职C语言教材建设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33(5):107-110.
[2] 余丽霞.基于项目课程开发的高职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30(5):131-132.
[3] 赵睿. C语言程序设计[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1-299.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基地;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007年,教育部“关于组织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6号)明确提出,在高等学校设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008年,各省级教学主管部门陆续了建立省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学团队建设已作为一项基本建设被提到高职院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2006年,笔者所在的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后文简称“学院”)以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项目为依托,建立了“国家计算机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后文简称“本团队”)。近几年来,在中央财政340万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学院紧密围绕实训基地项目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已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职称、学历、年龄及梯队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在团队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初步显现。
1团队设置特色
(1) 国家级项目支撑:依托实训基地组建团队
本教学团队以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项目为依托,以项目实施为龙头,以课题研究(主持省级教学研究课题10项)为切入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主持省级精品课程3门)为重点,以特色教材建设(出版专著1部,编著教材20部)为载体,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22家IT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主要途径,已基本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本教学团队现有成员20人,其中专职教师14人,来自行业和企业的兼职教师6人。从职称结构看,本团队共有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程序员、高级工程师11人,讲师5人,助理讲师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6人;从学历结构看,有博士2人,硕士13人,本科、学士5人;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的3人,40~50岁的4人,30~40岁的10人,30岁以下的3人。整个团队呈现专业方向优势互补、梯队合理的“双师”结构。
(2) 发展目标明确:围绕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团队
本教学团队建设旨在实施荆州“工业兴市”战略,服务“大三峡”社会经济发展,立足江汉平原,辐射“两湖”区域,将实训基地建成主要服务“中部崛起地区”的示范性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和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职业鉴定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本教学团队建设成在湖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行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团队,为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3) 教学理念先进:以先进的职教理论指导团队
本教学团队以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研究员“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和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为指导,依据计算机主要职业岗位群和应用领域建立计算机专业群,以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网络技术实训中心、软件技术实训中心为支撑,建立了由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三个专业方向组成的,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优势互补的实训教学团队。
(4) 合作机制良好:校企优势互补做强团队
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引进国有民营机制,以董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形式,密切与企业、行业组织的联系,鼓励并吸收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以参股、合资、合作办学的形式广泛参与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实现管理模式由科层本位转为效能本位、人事制度由身份制转为全员聘任制、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分配制度由结构工资制转为岗位工资制“四大”转型,健全了“合作、竞争、公平、效益”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双赢互利,良性发展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2专业建设特色
(1) 以“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为指导,建立实训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以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为指导,坚持“面向市场建专业,瞄准职业定目标,按照能力开课程,对准岗位学技能,依据工种考证书”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引入嵌入式等校企紧密合作教育,以工学结合、实境教学为基本途径,建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特点的实训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2) 围绕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链,主抓专业群建设
以校企合作软件技术特色专业为龙头,带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搭建并打通专业公共技术平台,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和企业,共享重点专业建设的优质资源和建设成果,集聚相近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的数量和结构优势,形成专业群主动适应市场的优势,形成实践教学低成本优势,形成高职特色和品牌优势。
(3) 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改革步伐
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改革课题立项,建立计算机实验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实践研究,计算机类专业基本建立了“人、机,教室、实训室”统一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做”合一、“校企互动,实境育人”的教学模式。在工学结合方面,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专业与联想、华为、神州、荆鹏等大型IT企业合作,以“1+0.5+1+0.5”分段组合式模式为主,做到三年与企业结合不断线;软件技术专业与软件教育知名企业北大青鸟举行嵌入式紧密合作办学,主打软件教育特色牌。在2007年的办学水平评估中,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的肯定。
3课程建设特色
(1)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为指导,开发实训主导型课程和教材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本教学团队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行动为导向推进实训主导型课程改革,对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在课程开发中,本教学团队彻底摒弃了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和内容编排上的“平行结构”,采用了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和内容编排上的“串行结构”,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过程性知识。目前,我们正在对已经出版的20部计算机专业教材进行彻底“改造”,其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主导型教材已出版,编写即将完成的《JAVA编程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也收到多家出版社的稿约。
(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推进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
本教学团队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本教学团队主持的3门计算机类省级精品课程,正在按照工学结合的新要求进行颠覆式改革与重构,即将“完工”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正向国家精品课程冲击。
(3) 发挥团队信息技术优势,开发虚拟实验、实训软件
本团队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力开展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与二次开发。通过研究职业特点和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工作现场为依据,从知识、能力、素质多方位入手,精选、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尝试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和虚拟实验等辅助教学软件,先后制作多媒体虚拟实训课件20余件(套),其中“计算机网络实训”、“计算机组装维护与实训”2套课件分别获得全国高校计算机课件大赛一、二等奖。
4实践教学特色
本教学团队以姜大源教授“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和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为指导,改革实践教学,跳出过去“围绕理论开展实践教学”的窠臼,构建以“七位一体”循序渐进式为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七位一体”指的是由课内实验、校内仿真实训、课程设计、技能认证、顶岗实习、专业竞赛、假期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整体。“循序渐进”指的是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行动导向理论,实践教学的展开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到综合、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四个阶梯循序渐进的过程,即:认识实习、单项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习实训。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感性认识基本原理认知基本技能掌握职业技能强化训练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顺序进行。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占到总学时的50%以上。
5青年教师培养特色
依托计算机实训基地,本教学团队立足荆州、面向社会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读书活动、师德培训、专业引领、案例研究、教师论坛、集体备课、典型引路、校际交流、参观考察、自我反思、课题带动、课程开发、技术培训、顶岗实践等形式和措施,加快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并总结出“专业定位指路子、实践锻炼厚底子、竞赛比武搭台子、拜师学艺结对子、项目开发建梯子、定期考核压担子”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几年来,本教学团队先后为本院、周边学校和县市职业教育中心培养、培训青年教师30余人次,受到一致好评。
本团队建立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表明,以项目或专业为依托组建教学团队是团队建设的基础,以先进的职教理论为指导是团队建设的灵魂,树立明确的建设目标是团队建设的动力,强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是团队建设的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团队建设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 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1.
论文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课程;多媒体教学手段;利与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学院综合能力的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多媒体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被逐步使用。这种教学手段以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各种优势为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院自2001年开始,依托完善的校园网络,尝试在全院开展多媒体教学,目前我院的多媒体教学已经遍及所有的学科,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体会,分析这种教学手段的利与弊。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改善课堂环境,提高授课效率,增加教学信息量。多媒体教学重新定义了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显示、重放,也可以利用仿真动画技术,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观察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的显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理解知识的最终目的。
(一)教师”甩”粉笔,能为师生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要把课堂要讲述的提纲和重点内容一一列举书写在黑板上,而黑板的面积有限,因此就要求教师要书写全面而且整齐,书写量很大,在教师进行较大篇幅书写的时候,很难做到边写边讲述,使得学生处于等待状态,因此浪费了部分课堂时间;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把提纲和重点内容通过幻灯片等播放出来,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有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思维,进而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育要面向学生的理念。
(二)信息能被长期存储,方便”温故而知新”和资源共享
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板书速度和语音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去之后,不能在重新回到学生的头脑中,当~堂课的信息过多的时候,难免遗忘,而对于没有课后复习习惯和不善于在教材文字中寻找知识点的学生来说,无疑存在”猴子掰苞米”的现象。
而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教学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需要时候回放和重播,并且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课堂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中信息长期存储,可使优秀的教学资源长期的保存,使教学资源在师生、专业或年级间共享,结合网络手段,达到院校间共享。
(三)感性直观,形式灵活,表现力丰富
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电视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数据库技术》这门课为例,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在板书上书写理论,画表的结构,但是没有办法呈现”建表”的操作过程,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在课件中通过幻灯片文字,图片的方式表现不同的知识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强调重点和呈现动态操作过程的演示,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在实际的系统软件演示操作过。
(四)课堂信息量大,方便进行教学互动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承载更大的信息量,是课堂内容丰富。在教学环节中,可以恰当的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方便的实现教学互动。以《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为例,在讲述循环这节时,设置两个不同的循环实例,让两组同学分别实现,小组内讨论,最终派代表在计算机中实现。
(五)为一体化教学课程提供必要的实施保障
今年来,学院教学大力提倡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并把成功的改革案例向本专业其他课程中推广。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基本的条件就是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JAVA》省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省级精品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院级精品课程的一体化改革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了必要的实施保障。
显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使用,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并大大促进我院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它并不是”放之四海皆高效”的手段,在盲目的使用于有的课程后或课堂上过分强调依赖此手段时,也后带来很多弊端。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容易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它不应该也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过分的依赖这种教学模式,就会使高职教学的变成电大风格,丧失高职特色。这样的结果将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了各种技能的训练。人是感情动物,在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师生的感情交流,学生整节课面对毫无感情的屏幕说教,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另外,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现成答案,而缺乏对细致过程的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简单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三)容易产生过分依赖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在短时间中呈现大量的信息,但是这种快速的”放映”过程,容易使学生忽略了笔记,依赖于课件信息的回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日益普及带来了学生的越来越”懒惰”,全部或者部分的丧失了记笔记的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数据结构;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2-0222-02
0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与计算机各门主课都有密切联系,具有独特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同时,《数据结构》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基本课,其内容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更新。《数据结构》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①理论性强,学生理解难;②单一的教学手段,限制课堂教学效果;③理论教学与实用脱节,给学生造成误解。
笔者最近几年搜集了国内有关《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资料,很多研究者提出要改革教学手段、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另外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观点对推动数据结构教改有积极意义,但这些研究大多数只研究单一的教学手段。“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情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在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笔者在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下,对《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1教学思路和方法
笔者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到《数据结构》教学中,积极探索和研究计算机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的课程——《数据结构》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在教学中既考虑到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考虑到当代高校大学生实际需要,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消除“知难而退”的情绪。《数据结构》课程内容比较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强,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教师除了讲授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外,还要注意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畏难情绪,多鼓励学生,少批评学生。
(2)在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下,综合采用多种手段、教学策略,尽量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数据结构》课程内容较多且比较抽象,单一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是不适合的。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算法设计时,配合多媒体,再加上一些板书,讲解得会更详尽、更清楚,学生也更加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3)引入工学结合理念,利用项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做项目的亲身经历中掌握数据结构中的多个概念,让学生对数据结构有直接的感性认识。
《数据结构》课程内容较多且比较抽象,而这些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但是目前的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时普遍不足。并且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验证性实验内容占大多数,缺乏对应用问题的解决,学生通常在实验课之后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认为《数据结构》课程的应用价值不大,从而采用消极的态度学习这门课程。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项目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验课中感受到真正学到了知识,切实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4)把竞争协作机制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对全班同学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分组,形成组内协作、组间竞争+协作的学习氛围。每次实验课结束后,每个小组都要上交一份实验跟踪表,这样做可以让老师更清楚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只有学生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主动学习。
(5)综合采用各种方式考核学生的知识理论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整个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卷面成绩三部分组成,比例为2∶3∶5,适当提高了实验课的比重。如果学生的实验成绩不及格,整个课程的成绩就直接记录为不合格。平时成绩主要考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对于提出问题较多、参与讨论较多的同学,平时成绩加分。
2研究成果
目前,笔者所在的研究组已创建了相应的教学网站和试题库,建成了装备优良的科研基地,建成了相关实验室。尤其是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显著提高。在教学中采用的实训项目均来自企业的工程实际,通过产学研横向科研项目为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平台。
研究组对于该课程的研究得到了校科研处、教务处、教学院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氛围。《数据结构》课程于2007年被学校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得到了学校的有力支持,研究组已开发出《数据结构》精品课程网站。
为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数据结构》精品课程网站满足了网络资源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可更新性等要求。网站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站系统查看教学队伍情况、课程概况、教学资源等内容。
(1)教学队伍介绍模块:学生可以从该模块中了解到整个教师队伍情况,包括人员构成、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老师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情况以及师资培养情况。
(2)课程描述模块:学生从该模块中可以了解到本课程的发展历史沿革、 理论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效果方面的内容。
(3)教学资源模块:该模块是学生获得教学资源的主要信息源,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教学大纲、 授课教案 、教学课件、 课堂录像、 实验指导、 作业习题、 参考资料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环境。
(4)自我评价模块:该模块主要供教师队伍使用,教师和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该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课程地位、 目前存在的不足、 课程建设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并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常用的动态网页语言有多种,其中JSP(Java Server Pages)的应用范围广泛,性能突出,应用前景较好,并且使用JSP技术将内容的生成和显示进行分离比较容易。基于JSP技术的优势,《数据结构》精品课程网站系统采用JSP技术进行开发。
把研究性学习理论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讨论式、参与式、协作式等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并有相应的精品课程网站辅助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3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教学观对大学教学意义重大,能引导课程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具体体现在:
(1)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从而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不仅可以达到使学生获得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当前知识创新的要求。
(2)研究性学习促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如观察教学法、调查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教授法。
(3)研究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由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所决定的,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4)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而不再是老师。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教师抽出更多时间改进教学,关注自身发展,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请教老师。学生和老师处于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这样做有利于重建教师的威信和建立新时代的师生关系。
4结语
研究性学习教学观对大学教学意义重大,能引导课程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笔者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到《数据结构》教学中,积极探索和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不仅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对同等类型的其它专业的理工科学生都有着指导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既遵循了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规律,又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实际需要。
(一)设计原则
1.以问题为中心
在进行软件开发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明白学习了之后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达成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交流模块中增加相应的教学活动。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2.以微视频、微动画的方式呈现
视频资源较文本资源更加直观、生动,能够形象地对知识进行表述,但根据移动设备屏幕小的特点,更应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视频资源。视频教程部分进行分知识点、技能点的讲座,从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学习的持续性、可接受的信息量、学习环境和移动设备的特点等方面考虑,视频教程采用微视频或者微动画,每个视频或者动画片段一般在5分钟左右。视频镜头一般是制作过程的特写镜头,少用全景。微动画是具体操作的动画演示。
(二)组成模块
1.问题解决模块
问题解决模块中列出各个章节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学习完图文教程和视频教程后,就浏览问题解决模块。如果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模块中的常见问题,就说明这一章节的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数据库中的常见问题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更新,并将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置顶。
2.图文教程模块
图文教程模块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示新知识。在图文教程中,将《多媒体技术》课程共10章的题目作为一级目录,每章中的知识点、技能点作为二级目录,当点击一级目录时,二级目录会显示出来,再次点击就会隐藏;点击二级目录时,系统会打开该知识点、技能点所对应的教程内容,开启一个新的页面。
3.视频教程模块
视频教程部分和图文教程部分的显示方式相同,也是按照目录的形式显示的。按照《多媒体技术》课程章节内容的安排,进入相应的章节应对应相应的视频片段,视频采用MP4格式或者微动画SWF格式,使用了listview组件,用来展示视频文件的标题等。当点击打开新页面播放该视频时,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视频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更新。
4.课程交流模块
教师通过课程交流模块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可以在课程交流模块中对教学活动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融汇贯通。基于手机交流的方便性,每次交流模块中信息的更新会在手机软件安装的图标上进行提示,表示有新的信息。
5.系统设置模块
系统设置模块可以对软件的显示效果进行设置,如注销登录、修改登录设置、对本软件提出改进建议等。
二、首要教学原理下《多媒体技术》课程APP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平台
Android平台是基于Linux开放性内核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为JAVA语言。Android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开源性,许多软件功能均可以在Android系统实现。本课程采用Android系统下的eclipse+AndroidSDK开发平台,使用“中国移动统一开发环境”,该环境为集成环境。本课程系统分为服务器端软件和客户端软件,服务器端软件放在php服务器的根目录下,客户端软件放在《多媒体技术》课程网站上供学生下载。
(二)开发语言
本课程系统使用java语言开发,采用b/s架构,使用安卓客户端+php+mysql技术。安卓客户端发送post请求到php服务器端,php收到post请求后进行识别和处理,将请求的内容分析后发送给mysql数据库,查询到所要的数据信息后返回到php服务器,此时客户端再将php服务端的数据接收过来,然后将数据显示到手机客户端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交互,达到网络数据库与客户端通信的效果。
(三)显示方式
图文教程和常见问题是采用列表的方式排列的,利用简单的listView组件作为显示。将10章的标题放到一个list中,按照章节排列,当点击其中一个时,系统打开另一个java文件,此文件再次使用ExpandableListView组件,实现对每个章节的展示。一级标题为目录,二级标题存放目录中的具体内容,这样的显示可以克服手机屏幕、分辨率差异带来的不同显示效果。
(四)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