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故宫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故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故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故宫

第1篇: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故宫范文

想当年,秦始皇不顾天怒人怨,力排众议,果断修筑万里长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工程,留给后世一个绝好的观光景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旅游业的角度去看,他的眼光穿越千年,是何等的有远见啊!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长城是一项泽被后世的伟大工程,尽管其军事价值早被尘封于历史了,但其旅游价值却越来越大!

秦始皇“投资开发”的“景区”还有令世人更加叹为观止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它与万里长城一起成为中国至今门票收入最高、创外汇最多的两大旅游景区。许多外国元首来中国,必去北京的长城与西安的兵马俑,国内其他景区谁能有此盛誉?秦始皇“开发”的另一大“景区”——绵延三百里的阿房宫,被毫无旅游开发眼光的项羽一把火烧了,这一把火,烧去了包括美钞欧元在内的数以亿计的中国旅游收入啊!

秦始皇陵以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陵,早在1987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始皇陵总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相当于3个澳门,78个故宫。《史记》中记载,秦始皇13岁继承秦国王位时,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园了,直到他死后,陵墓还没有完全竣工,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帝陵墓的修建时间长达38年之久,动用的劳工数量高达72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各重34万斤,立于咸阳。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由于“十二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他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做随葬品葬于陵墓之中。因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技术还跟不上,所以秦陵地宫至今没有开启。秦陵地宫非常之大,藏有大量珍宝,且巧设各种机关。秦陵地宫开启之日,也将是秦始皇“开发”的又一大“旅游景观”现世之时!

第2篇: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故宫范文

[论文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以学生为本”原则,要始终做到既尊重外国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又不断满足他们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这对于激发外国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友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兴起了汉语学习热。在海外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三千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通过不同渠道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突破了4000万人。就国内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世界各国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面对这种源源不断的需求,国内除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如北京语言大学等)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外,其他一些高校也纷纷设立以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国际教育学院(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名称,未统一定名),集中接纳众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这就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课堂逐渐演变成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舞台。面对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好“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是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必须要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笔者看来,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好“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尊重外国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

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如何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学生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和学习特点等,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要求我们必须深人认真地去了解、认识和把握不同国家学生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

1.欧美学生的特点。体现在欧美学生身上的文化特点是多种多样的。就欧洲大陆而言,国家的分布星罗棋布,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点,而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就更是毋庸置疑。以美国学生为例,他们普遍具备了荣誉感强、自主性强、表现欲强等突出特点,这些特点背后有着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支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多元化社会所带来的不同文化理念和不同思维方式;二是充斥在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竞争机制使学生从小就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三是精英教育体制为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是教育工作的服务性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因此,针对欧美学生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来的特点,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热情。

2.亚洲学生的特点。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亚洲学生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东亚(以日本、韩国为主)、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为主)和中亚(泛指亚洲中部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个国家),而西亚的学生相对较少。这里仅以中亚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重听说轻汉字语法”的特点为例来进行阐述。目前,中亚学生汉语学习的这一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一方面,中亚学生之所以只重视汉语的听说技能训练,是由他们的民族性格和学习动机所决定的。中亚学生对自我评价较高,而且性格敏感、活泼开朗、普遍外向,在学习中善于模仿、勇于开口、充满自信。这对于他们的汉语听说学习非常有利。同时,中亚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务实,半数以上都想借助掌握汉语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更加注重日常交际,因此口语水平提高很快。调查表明,中亚学生中62%的人如果没有听懂教师的讲解,会立刻请教师再进行解释;67%的学生会在错误被纠正后主动模仿教师大声重复正确的表达。他们在这样做时表现得自然、大方,没有什么顾虑或心理障碍沪另一方面,中亚学生之所以轻视汉字语法学习,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母语与汉语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在学习汉字语法时产生畏难情绪。在伊莉曼·艾孜买提(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看来,中亚学生的母语多为俄罗斯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这几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无论在词汇、语法,还是文字上,都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母语在他们的汉语学习中形成了很大的干扰,汉字和语法学习就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困难所在。中亚学生的母语在书写上采用拼音文字,字形直接表音,而汉语的文字与语音是分离的,无法根据字形拼读字音。因此,中亚学生在汉字的记忆、书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抽样调查显示,约57%的(中亚)学生并不在意自己说汉语时所犯的(语法)错误产对于中亚学生这种因民族性格和语言差异呈现出来的学习特点,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只有在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势的同时,始终按照语言教学的规律,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消除语言学习中的障碍,全面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能力和水平,才能体现出对他们最大的人本关怀。

3.非洲学生的特点。非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所共知的。仅就语言而言,有通行阿拉伯语的非洲,通行英语的非洲,通行法语的非洲,通行葡萄牙语的非洲,通行西班牙语的非洲,更不用说还有非洲原有的、与欧洲殖民者无关的好几十种语言。3在非洲研究、开发和管理协会创办人和会长,喀麦隆学者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看来,非洲是一个贫穷、集权主义和缺乏社会公正的地方,这是由非洲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态度所决定的。他认为,权力高度集中和垂直的传统;注重过去和现在,而不是注重未来;不抓紧时间;不爱工作;压制个人首创性、成就感和节约(必然带来的是嫉妒别人的成功);信巫术,养成非理性和宿命论等是非洲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些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对于来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一部分非洲学生身上表现出诸如时间观念不强、学习的进取心不够,但又迫切希望通过学好汉语而留在中国做生意,以尽快摆脱现实贫困等的一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重视从民族心理上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恐怕要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显得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出很多国家和地区学生的特点,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二、不断满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知识的强烈愿望

外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的动因和归宿自不必言。只有不断满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知识的强烈愿望,才能确保他们的学习取得成效,也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又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充分运用好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来安排设计教学 内容,同时根据不同国家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原则。

1.以汉字学习为例。汉字认知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一个汉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词汇,就无法完成意义的表达,也不可能应用汉语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只有积累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使语言的学习和表达变得更加通畅。外国学生学习汉语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汉字背景的,如华裔子女和母语书面语中有汉字的(如日语、韩语)学习者;一种是无汉字背景的,主要是使用拼音文字(如英语、法语、德语等)国家的学习者。从美国学生学习汉字的特点来看,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其字形和字音的联系很弱。对于初学汉语的美国学生来说,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联系其实是零。一个汉字的字形和字音的联系,不论用什么方法,都需要花工夫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因此,无论是对有汉字背景的,还是无汉字背景的学生,我们的汉字教学都必须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汉字发展变化的规律,相应采取一些不同于教授中国学生的手段和方法,来给他们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读汉字,书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艾这对于外国学生很快进人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更好、更有兴趣地融人汉语语境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样做的目的也会使他们对学习汉字更加自信、更有成就感。

2.以语音学习为例。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语音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声调的掌控上。通常他们无法读准二、四声,即二声上不去,四声下不来,所以才出现了“洋腔洋调”的问题。学习外国语的内容分成发音、语法跟词汇三个主要的部分,学习的次序当然是也应该按照这三样按步进行。发音的部分最难,也最紧要,因为语言的本身、语言的质地就是发音,发音不对,文法就不对,词汇就不对严所以一旦学生的发音不准、不好,就会影响其对词汇、语法和汉字的掌握,并且影响表达和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多下点工夫,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克服掉“洋腔洋调”的毛病,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三、注重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给学生适时讲授中国文化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必须要跟进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我们没有做到把传播中国文化融人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会偏离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因和目的,就体现不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我看来,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

1.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中华文化种类繁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五千年延续不断的发展态势成为世界文明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标志。因此,笔者认为,让外国学生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把握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文化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即包括汉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化。”因此,只有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把握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才能真正领会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如果能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这三个显著特点给外国学生讲清楚,就能把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灌输到外国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因为这几个体现中华文化思想精髓的显著特征,不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基所在。

2.确定好导入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给学生讲授中国文化永远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旦对此把握不好,就会让他们失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内容确定上,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看法略有不同,但在三个方面基本一致:一是知识文化,即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诸如历史、地理、建筑、园林、服饰、旅游、饮食、绘画、音乐、舞蹈、教育、文字、哲学等。讲授可以有一定的广度,但并不要求有多少深度,只需普通常识而已。二是交际文化,一般包括在问候、称呼、感谢、邀请、婉拒、赞扬、批评、发誓等套话或习惯用语之中。揭示并掌握其中的特殊含义和特殊作用,有助于学生开展正常的思想交流活动。三是习俗文化,主要指在节庆、婚姻、丧葬、生日、生育、开业等事件中的饮食习俗和活动习俗。这对于外国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处理日常生活相当有益和有用。此外,还可以从思维文化(即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欧美人由小到大等)以及体态文化(即伴随语言的体态文化。如用手指着太阳穴旁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而美国人表示发疯;“握手”在中国没什么讲究,但俄罗斯则不允许隔门或跨门槛握手,认为这样是不吉利的)。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总之,不断把文化教学内容融人到语言教学之中,将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种子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外国学生心中,就能使外国学生在掌握好汉语知识的同时,主动去了解并喜欢中华文化。

3.让学生充分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已载入世界人类的文明史册。从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000多年前开始修筑的万里长城到明清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中国已有2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名录。因此,笔者认为,给外国学生充分讲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恐怕是让学生最直观、最简捷、最有效地领悟中国文化的最佳途径。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自身讲解以及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专题片,或许只能给他们一些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如果同时还能借助学校所处地域范围内就有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优越条件,把课堂延伸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体会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效果将会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大胆鼓励并有序引导学生利用在中国学习的有限时间里,充分利用假期和休息日到北京以外的其他文化遗产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对于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和所占的比重,以及现存数量和所处地域的地域文化是十分有益的,而且对于他们进一步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主动帮助外国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第3篇: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故宫范文

奈良虽是一个只有38万人口的城市,但其中却有7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东大寺。该寺始建于公元745年,当时的寺名为总分国寺,由圣武天皇仿照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建造,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造建筑。寺内西松林中的戒坛院,则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授佛法而建的。走遍奈良,到处可见中国唐代的风景和建筑,其中最能说明奈良与大唐密不可分的还要数唐招提寺。该寺由鉴真按唐朝寺院的规划修建,极具盛唐的优雅与宏大气势。据说,日本孝谦女皇还模仿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书写了“唐招提寺”的横额。可惜的是,直到鉴真圆寂时,工程仍未完成。现在,唐招提寺的御影堂内仍供奉着鉴真大师的坐像,被尊为日本的国宝。

平城京:长安城的微缩版本

奈良城是在奈良时代(710年-794年)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作为京城的。那个时候的都城迁徙频繁,奈良之前的都城在藤原京,为什么要迁都呢?据说因为藤原京比较狭窄,交通不便,而日本当时正值律令国家形成的时期,要模仿唐朝的律令,建立法制国家,为了表示皇城非常有权威性,所以想寻找一个地方,于是就到了现在的奈良,当时叫平城京。实际上它建了好几年,正式搬迁是710年。平城京完全是模仿唐朝的长安城,582年隋朝建立了大兴城,唐朝取代隋朝以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建成了长安城。长安城从规模上要比平城京大四倍,在结构上完全是一种棋盘式的格局。长安有什么那边就有什么,直到今天都保存得非常好。比如它最北部是皇城,天皇住的地方,坐北朝南;有左京、右京、朱雀、白虎之类的这些门;皇宫的北边是苑池,南面是各个衙门的所在地,这和长安城是一模一样的。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他们叫做“朝堂苑”的太极殿就完全模仿了大明宫的含元殿;还有一个大学寮,也是完全模仿国子监。可以说,平城京无论从格局上还是建筑上都完全是唐朝的建筑风格。

没有墙的日本城

长安的格局在日本叫条坊制。但是日本的都城只有条,没有坊,也就是只沿着城市的四周建墙壁,城内却没有。所以说中日之间最大的一个差别是城内有没有墙壁,日本虽有城墙,但城墙里面的坊没有墙壁区隔。现在也有这个差异,中国每个住宅区都有墙壁,都有大门和门卫,这让来到中国的日本人感到很吃惊。这样的建筑在日本是没有的,类似的只在弥生时代有(名叫“环壕村落”)。为什么没有墙呢?第一个理由是没有必要,因为那是和平年代。第二从日本人家的构造来看,日本人从古以来都不使用椅子,而是直接坐在地板上,而且家里也根本没有墙壁,只要用屏风等隔开就够了。所以古代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很开放的,根本不需要墙壁这样的东西。这就是平城京和长安城的差别之一。长安城和平城京的第二个差异是,长安城是北面有多余的地方,而平城京是东面有,而东大寺就坐落在这里。

从“唐风”走向“国风”

日本人经常讲他们是丝绸之路东边的终点,就像朝鲜半岛在中日文化之间起到同样的媒介作用一样。通过丝绸之路,罗马、波斯的东西传到中国后,又传到日本,比如说奈良的珍宝馆“正仓院”所收藏的很多东西都体现出罗马和波斯文化的影响。所以谈到奈良时代,我们更多地把它看作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融汇点,当然它受中国的影响比较大。奈良时代是“唐风”文化最突出的时候,到了平安时代,即794年都城从奈良迁到平安京后,日本就开始了向“国风”文化转变的过程。

日本史学大家内藤湖南说过一个极端的话:“在日本,室町时代以前基本是外国的历史,没有日本的历史。”但是日本式的东西在慢慢增长,即便是“唐风”文化,其中也有些日本独特的东西在里面。拿日本的城市没有墙这点来说,其中就有很多原因,比如成本问题、面积问题,因为城本来就小,增加墙比较挤。此外皇宫有墙,不许百姓有墙,这也是日本集团主义的一个特色:不希望跟别人隔离开,大家都在一起。另一方面,“国风”文化也不意味着没有“唐风”的影响,只是一个比例的问题,日本特色慢慢多起来了,中国特色慢慢少起来了。室町时代才算有了日本成型的东西,像现在的二层楼建筑、小拉门、纸糊的门窗,这是到了室町时代才有的。京都的金阁寺、银阁寺就是那时建造的典型日本建筑。

模仿唐朝的日本人

中日之间文化交流是不平衡的。日本人之所以在拼命地、努力地学习中国文化,因为唐朝拥有很悠久的传统,是日本人所拥有的文化远远比不上的。按照《隋书》的说法,日本在6世纪受到佛教影响之前都还没有文字,从7世纪中叶的“大化改新”才开始接受律令制度。平城京是8世纪初期兴建,所以到那时日本才拥有文字150年左右,是远远比不上中国的。在“唐风”文化的时代,日本人的衣服完全模仿唐朝。但是平安时代以后,简单地说日本服饰变成了不利于运动的样式,这是因为,女性特别是贵族女性总是呆在家里,这样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服饰和文学。这可以说是“国风”的因素,这样的特色逐渐多起来了。

“将日本炸回石器时代”

1944年,盟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这次轰炸的源头是硫磺岛战役,这是二战时唯一一场美军伤亡超过日军伤亡的战役。这场战役从战术上讲日本人是成功了,但从战略上讲是失败了,因为美国得到一个教训就是强化空中轰炸。指挥对日轰炸的美国将军李梅外号叫“炸光光”,其口号就是将日本炸回石器时代。美军将重型轰炸机B29的所有防御装备都拆下来,装上燃烧弹。战争末期,几乎所有的日本城市均遭到轰炸,但京都和奈良得以幸免。

日本明治时期已经有了文物保护法,虽然不是很健全。1950年日本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文物保护法》。奈良和京都的古建筑保护得很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京都有意识地划了三个区域:一是一定要保护历史风貌的区域——这是不能动的;二是要新发展的区域,比如卫星城;三是新旧结合的地方。三种区域各有各的法律法规去保护,比如不允许建六层以上的建筑,连颜色都有特定要求,据说麦当劳的黄色都被要求改成橘黄色。

日本修复古建筑的工期很长,先建一个比古建筑更大的房子将其罩起来,然后一点一点拆,每一个拆下来的物品都标上号,将来完全复原。一个古建筑要修好多年,而且每一件物品都复原到原来的位置上。

平安时代以后平城京变成了一般的农村,一直受到藤原家族的寺院“兴福寺”的支配。在江户末期,有一位名为北浦定政的武士开始研究平城京。进入明治后期,建筑史研究家关野贞与历史学者喜田贞吉就平城京的问题展开了辩论,奈良的花匠棚田嘉十郎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保护平城京的活动。1910年日本举行了平城建都1200周年的纪念活动,1922年国家决定保护平城宫遗迹。因为奈良是一片农村,很容易保护,而且如果没有北浦、棚田这样的人物,国家也不会下此决定。这样,平城京可以说是因为偶然的原因而受到保护的。虽然战后日本因京都金阁寺的火灾而颁布了《文物保护法》,但是至今为止,地方的文物保护仍是非常困难的。在日本,文物保护由政府的教育委员会承办,很多教育委员会的考古专家又对保护文物和遗址非常热衷。因为发掘的费用由政府和居民各负担一半,所以像奈良这样全是遗迹的地方,居民们非常讨厌考古学家进入自己的土地。

脱掉和服的日本人

建筑形式的变化和服装、生活习俗的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讲一个事例:日本人什么时候脱掉和服?是在城市化以后。因为有电车或公共汽车后,上班穿和服、木屐非常不方便。所以,“国风”文化和“唐风”文化的区别也有这样一些关系在里面。为什么日本人不太用桌子椅子?是因为建筑高度,增加高度对建筑本身的造价和安全性会有影响,近代有钢筋混凝土以后抗震就没问题了。

一旦形成了某种生活方式,再改变就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大家不太愿意改变这种建筑风格,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更多的人不太希望把过去传统的东西扔掉,后工业社会的人和正处于工业社会的人想法是不一样的。日本正处在后工业社会,很多人希望回到工业化前的景色和人情、邻里关系。

生活方式还影响了日本的建筑,日本建筑物里面庭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因为古代日本的女性一般是不会外出的,因此自然环境都是搬到院子里面。院子里面的树木、花都很多,这些成了日本诗歌的题材,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美学。

“东京不是日本的城市”

奈良是一个保留下来的古代城市,它不是产业地带。作为一个传统的古代城市,奈良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来的风貌。一个城市的定位很重要,先确定了到底要建立文化城市、产业城市还是政治中心,然后才好规划。日本人觉得东京不是日本的城市,它完全是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其传统也保留得不太多。除皇居还能看到一点传统色彩以外,其他地方都已经现代化了。但东京的定位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是政治的、产业的、文化的中心。所以我觉得一个城市要发展首先得定位。奈良的定位就是保存传统、依靠观光,比如奈良每年办一个正仓院文物展,据说要展出70年才能把全部宝物展现出来。

平城京和平安京的规划原来是模仿唐长安城,然而平安京的西面是一片湿地,因此西京在10世纪衰落了。进入武士政权的时代,虽说政权移到关东地域,但是京都仍然是与大阪一样的物资集散之地,因此京都与大阪都是作为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江户(今东京)成为幕府所在地,现在的皇居原来是将军的居所,周边有全国大名的宅第,有商人和平民的房屋。这就是当时一般的城市规划,代表了“幕藩体制”的国家理念。

消失的公共澡堂

自从有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以后,邻里之间的关系立马就变得非常淡薄,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信任都降低了。最初日本有很多公共澡堂,但现在几乎没有了。过去很多日本政治家专门去澡堂赤身给大家搓背,拉选票,很有用。现在人们住在大楼里边,对门是谁根本就不知道,因为相互之间没有来往。日本影片《三丁目的夕阳》描绘的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人们住在大杂院里,一家买个黑白电视,邻居都来看,很高兴。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组织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人们独门独院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将来的社会如何去组织,人与人之间如何去交流,恐怕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个大问题,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日本近代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钟表支配了人们的生活,这是近代以前根本没有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在现代城市生活上的区别在于时间观念,日本人完全受秒针的支配。在日本,坐列车如果晚了一二分钟,列车员马上就要道歉,由此可见日本人被时间支配的程度很严重。

古建筑:博物馆还是日常生活?

日本建筑和中国建筑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中国建筑讲究对称、平衡、稳定,故宫和四合院都比较典型。日本更多地是讲究与自然的协调,它的建筑可以无限制地在一边延伸下去,并形成“借景”这种园林艺术的特色。中国苏州园林也讲究借景,但围墙的形式不太好。日本不讲究围墙,但非常注重园内和外面的景色协调一致。比如中国的颐和园虽然有万寿山、昆明湖等园林景色,但从知春亭往北看,就会发现它讲究的仍然是平衡稳重,隐含了政治艺术和传统的政治原则。

从这两个角度讲,要让古建筑适用于现代生活,较好的规划应该是尊重传统,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还是有一些传统的行为模式:第一,我们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区域,是人类多少年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人类有价值。第二,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全世界都一样,将特色去掉,那就是把人的特殊价值抹掉。因此,应该让古建筑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奈良、京都的旧城区仍然有人生活。日本很多地方都建有历史街道,有意识地在各个地方保持特色,比如说奈良的棋盘式商业区、京都的祗园——艺伎所在的地方,等等。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