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建设现状及其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论商务英语的“双轨”发展模式
2.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
3.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国外商务英语研究进展考察(2002—2012)
4.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
5.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
6.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
7.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域特征多维分析
8.商务英语写作多模态设计的实证研究
9.学生感知需求的调查分析: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重构设想
10.跨学科构建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共同核心——基于北美商务沟通和欧洲商务语篇的跨学科设想
11.商务英语词汇:描述、认定与教学——基于《财富》商务英语词表的数据分析
12.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
13.商务英语学科建设中的教师能力要素研究
14.构建商务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框架
15.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16.论“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学科理论基础
17.论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
18.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体裁分析
19.商务英语学科定位的学理依据:研究目标、主题与本体
20.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思考
21.商务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
22.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研究
23.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
24.商务英语文体特点和英语商务报告写作
25.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运用
26.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理论脉络、特色与实效分析
27.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28.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核心任务的实现
29.“商务英语”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30.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
31.探析商务英语特点及其翻译原则
32.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33.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34.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师发展——基于ESP需求理论分析
35.析几种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及其译例
36.基于隐喻使用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评估
37.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8.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建议
39.商务英语:历史、现状与未来
40.国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现状与分析
41.基于网络连接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及评估
42.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
43.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以西华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44.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
45.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46.商务英语词汇名化的语料库考察及批评分析
47.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
4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49.商务英语语言特点与翻译信息对等
50.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ESP需求分析视角
51.商务英语的界定
52.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若干方向的商务内涵建设构想
53.商务英语谈判:国际研究现状分析及拓展(2004—2013)
54.论商务英语二级学科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55.谈如何加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建设
56.基于国际商务沟通的商务英语理论体系
57.国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论综述
58.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兼谈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59.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征分析
60.商务英语学:学科概念与学科属性
61.《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地方性解读:国标与校标的对照
62.商务英语专业有效实施商务课程全英教学的策略刍议
63.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64.商务英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65.商务英语专业词汇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66.关于编制商务英语立体教材的探讨
67.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
68.从目前的研究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构建
69.教师发展“大师复盘模式”:以商务英语教师发展为例——顾曰国和Evan Frendo访谈录
70.浅谈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71.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72.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词汇比较研究
73.英语专业设立商务英语课程的需求分析
74.商务英语学科理论体系架构思考
75.中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的应用
76.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连贯研究与教学
77.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探讨
78.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原则——“4C”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79.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
80.CBI教学理念融入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81.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体验式商务英语教学探索——以《商务英语》课为例
82.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以合作项目中的商务英语教学为例
83.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
84.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
85.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
86.商务英语用语特点浅析
87.商务英语中的翻译策略
88.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89.浅议商务英语口语课中交际活动的设计
90.二语习得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行为影响因素探究——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实证研究
91.合作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运用
92.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则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考量
93.交际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4.商务英语词汇特征分析及翻译刍议
95.河北省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研究
96.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知识与商务知识的关系
97.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
98.论商务英语谈判中商务文化意识的体现
99.高校机辅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系统的研发
100.商务英语理据和课程设计原则
101.商务英语的汉译原则
102.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3.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调查研究
104.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105.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
106.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
107.探究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模式
108.学科创新与商务英语的复合型特点研究
109.高职高专商务英语项目教学法之我见
110.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技巧
111.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112.从商务英语到英语商务——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模式
113.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之探索与实践
1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学习
115.广西商务英语人才专业能力需求调查与分析
116.论商务英语词汇学
117.商务英语词汇特征及翻译策略
118.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
119.对大学本科商务英语课程的比较研究
120.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121.探析商务英语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
122.国内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综述
123.中西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教学
124.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
125.商务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126.论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课程战略理念与模式构建
127.商务英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
128.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调查——以成都纺织高专为例
129.论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中的文化差异因素
130.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31.商务英语综合能力评价研究
132.商务英语教学视角下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133.论商务英语对汉语的影响
134.论基于商务内容的语言教学——兼论商务英语学科定位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发展现状 发展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71-02
当今社会正处身于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球化加速,国际间、区域间的合作加强,广阔的空间性、快速的时效性成为社会各个方面运转和前行的特点。置身于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从思想道德的修养上、从科学文化知识的储备上、从开拓进取的作为上、从体能和技能上积极提升素质,而学校教育对于一个人的素质修养状况所起到的作用正是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仅就学校的体育教学来说,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所规定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修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事物总是处在不停发展变化中,满足现状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仍需要开拓进取,这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而发展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明确现状、解放思想、积极实践。
一、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进步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观念、模式和方法也经历了不断优化的过程,学校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学校教育所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首先发起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也逐渐进入探索和实践的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所推行的改革,都着力于课程改革并体现为:第一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素质;第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第三,课程内容更加关注学生实践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第四,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课程改革说来,无疑也是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和特征的。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改革进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提起、被明确、被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于打破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将“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育理念聚焦于学校体育,表现为突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的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关注学生的体育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和益处,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心智、体能、勇气、毅力、创新、人际关系、社会认知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学校体育观念的解放,体育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学校体育更加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因而,“以学生为本”的学校体育观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培养体育尖子,不是游戏活动,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循规蹈矩,不是单纯的学校体育,而是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高度负责任。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
其一素质教育打破了学校体育曾经的“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习生活”的狭隘指导思想,发展并明确为“终身体育”的理念。素质教育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引领下,学校体育更加面向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加体现出学校体育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和服务于社会需要的价值。
其二学校体育不再封闭办学,囿于已经形成的教学现状和经验,而是在积极借鉴他人、他地区、他国更加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总结和反思学校体育现状,分析和总结经验,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良性互动,实现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浓厚,体育教学更被重视,学生更乐于接受体育,学校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融合,与社会体育互动,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彰显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活力,对学生健康、科学、文明成长文明生活发挥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四学校体育呈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各个方面对后援人力资源的需要相契合。学校体育理论研讨活跃、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积淀丰富,更加重视对发展未来学校体育理论的探讨,前瞻性研究成果不断推出。
三、学校体育教课程建设的特征
其一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旨。体育教学以赋予学生“三力”为主旨,也即:身体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实践的能力。从教材到教学方案到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为有益于学生“健壮、健美、健康”服务,不断探索学校体育课程群的建设,将学校体育课程构建得更加富有规律性、周延性和科学性,学校体育教学教材推陈出新、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其二体育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一是突出特色,即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各高校培养目标、整体培育方案、地域特点、师资及场地器材等条件相适应;二是分类设置,形式多样,出现了必修、选修、选项、俱乐部制、课内外结合学分制等多种类型的体育课;三是授课时间安排灵活机动。另外,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还较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体和运动基础等实际,给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选择的机会。
其三课程内涵的丰富与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原来的大纲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新的课程标准在结构体系上更加规范,正逐步向发达国家的课程标准靠拢;其次是内容的变化,具体可概括为“两个强化,一个淡化”,即强化了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淡化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安排。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还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要、体育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感受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价值观等,尤其是淡化了竞技体育的传统体系和理念,强调了体育的教育性特征。
四、结语
学校体育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念和能力的教育,中职学校体育作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情况下,无论从中职学校体育学科建设,还是从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来说,都需要认清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所应肩负好和履行好的责任,重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积极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熊勃,魏争光.论学校体育发展趋势及体育教学改革[J].商洛学院学报,2006,04.
关键词: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1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护理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护理英语语言能力及综合素养,且课程结构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突出了以学生为核心、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旨在满足护理专业岗位需求、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规模逐渐壮大,英语护理人员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课程体系研究者们对每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和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及护理专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基本达到岗位要求,其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研究的目的
如今,护理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许多大型医院或诊所在招聘护理人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护士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等等,这可以说是对当代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英语护理教育与护理服务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为英语护理人才成长奠基。由此可见,护理专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英语护理工作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英语语言能力+护理技能。
3 研究的背景
首先,由于高职高专的生源中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有 “3+2”模式的中专生,其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英语成绩更是低于其它科目,英语程度不一的问题尤为显著。近年来,随着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学生数量大幅度上涨,导致英语水平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这就给原有的教学增添了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以学生现有的薄弱基础,他们很难适应较高的英语教学要求,无法与高专英语课程内容接轨。其次,英语教师普遍缺少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护理英语人才的培养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是很难保证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综合英语知识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再次,与护理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护理英语课程起步晚,发展慢,与教学相关的各项规范还处于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中,特别与国际护士学习的教学标准相距甚远。此外,大多数院校都缺乏为学生营造英语护理工作语言环境的意识。许多学者认为,护理英语教学能否取得明显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置身于一个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以真实的情境模式学习运用护理英语。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以普遍的视听学习为主,与针对护理英语的专业化的教材极少,难以保证英语护理情境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很难提高学生英语护理的实践能力。这些问题反映出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4 研究的内容
4.1 护理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
本课程体系从结构上体现了以专业知识和工作岗位结合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与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相结合突出英语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情境下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并注重个人修养及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全部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必修课程是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课程,包括护理英语、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写作、语法等。
选修课程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学有专长的护理人员。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包括英美国家概况及雅思课程等。
实践课程是对学生护理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护理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是英语护理人员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日后从事英语护理行业的学生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医疗护理行业状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巩固专业思想,培养英语护理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护理实践课程一般包括假期国内合资医院护理实习和国外医院护理实习等。此类实践课程由学校自行安排,时间一般不少于2周。
活动课程的开设具有辅助学校教学活动的功能,对于增长学生的护理英语知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言意义重大。本校的活动课程主要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展示为主要表现方式,并结合综合考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
4.2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为重点,根据授课内容设计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恰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大班授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将学生尽可能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不但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控,而且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意识。此外,情境教学也是护理英语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医护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护理英语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医护行业相关的英语电影作为课后学习材料,督促学生在反复观看的同时记录和学习影片中出现的护理英语表达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和英语的思维习惯,并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护理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4.3 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进展
传统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因此基础英语教学几乎占据了英语课程的各个分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既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又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的复合型护理人才,高职高专的护理英语课程中正逐渐增加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及护理专业与语言相结合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阅读英语护理资料的能力及处理与之相关的工作业务的能力。同时也将基础性课程和护理英语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分配及选修课的增设等问题纳入改革过程中。
在教材改革方面,鉴于多年来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种类单一,缺乏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等问题,护理英语教材编写者逐步转变理念,在编写过程中从护理工作及现实生活情境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大听力及口语材料,增加大量可行性较高的课堂练习和语言实践设计,并提供符合学情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水平的的语言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院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模日益壮大,具备高科技的教学设施逐步更新,教师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2.4 课题组师资水平
本校重视教学名师、教师骨干的培养,聘请国内外专家指导教学,加强英语教学团队及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基于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本课题组负责人学识渊博,教学业务水平高,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致力于教育科研,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及科研成果,并不断致力于教学团队文化和作风的建设,以身作则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发展,曾主持过一项省部级课题和一项省级课题且均已结题。本课题组其他成员治学严谨,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具有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意识,均为本校护理专业雅思班授课教师,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及主观条件。
2.5 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条件
本校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5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办学基础设施较先进。有护理实训基地和口腔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项目及150多个实验实训仿真模拟技能训练室。2013年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9443平方米的现代护理实训中心,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护理实训基地,是黑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和专业引领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生命科学馆,完成、形象、真实的反映了人体结构的秘密,为医学基础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场景。实践教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以较为完善的护理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各项护理设备有针对性的完成实训项目。实践教学项目经过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其技能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与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相符,每年获取护士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人数达总数的90%以上。
2.6 招生与就业情况
护理专业近五年连续稳定招生,且招生规模适度,师资占有比率较为合理。新生报到率均在95%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大多数毕业生在护理及相关岗位工作,起薪较高且较稳定,各医院及相关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较好。其中,部分参加本系雅思培训学习的毕业生中,8名学生赴新加坡中央医院实习,5人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留学,15人在办理到新加坡及沙特工作的手续,初步体现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这一教学理念。
2.7 职业资格水平
本专业学生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90%以上,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约为60%。本专业不断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护士职业技能,从理论知识、语言能力、护理操作技能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通过学生护理实习及其他培训学习、完善护理实习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
5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分班试验法、比较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
6 研究现状与对策
随着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逐步发展,为了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完善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并对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估势在必行。
6.1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
6.1.1 师资团队创新及科研能力偏低。本系教师队伍里中青年教师比重较高,平均年龄32岁。基本职业素质良好,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有所欠缺,年均科研数量及科研项目申报数量有限,科技创新迟滞不前。
6.1.2 课程设置缺少实践性。护理英语课程中实践课程比重略低于理论课程,二者之间很难达到恰当的融合。学生在校前期着重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实习时间较少,导致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脱节;而后期一年中主要进行临床实习,又缺乏理论的深入指导。
6.1.3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目前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练习-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解语言知识点为主,忽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难以提高学习效率。
6.1.4 教学设施建设亟待完善。本校已拥有先进护理实习实训基地本,并通过校内外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额护理实践能力,但语音室数量少,设备陈旧,图书馆内相关的护理英语资料短缺,英语音像资料及电子期刊资源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生护理英语水平的提高。
6.2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的改善措施
6.2.1 师资团队建设
(1)教师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标志着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及科研创新理念,加快职业教育的研究脚步,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2)在当前形势下,应完善师资团队建设,吸收大量青年教师,争取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合理分配师资比例。通过岗前培训和导师制使新教师快速了解护理英语教学,提高职业素养,适应教学要求。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国内外培训、在职进修等机会,组织教学研讨会,使全体教师共同交流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不断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并逐步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由本系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申报科研课题,制订年度科研工作规划和目标,合理分配科研任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调研并不断改进量化考核标准及激励措施,促使教师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及教学改革。在课题的参与、逐步展开和阶段性总结直至课题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师资团队建设得以改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6.2.2 课程设置
(1)修改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改善课程设置,将英语语言运用于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尽可能保证理论教学又突出实践教学,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合理设计教学计划,突出英语护理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加强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确保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调控。
(3)开发校本教材,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材料。选材过程中以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导,注重护理工作岗位及现实生活情境,提供大量课堂技能练习和语用实践。同时尝试编写突出实践性的校本教材,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促进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6.2.3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上突出护理英语特色。适当使用英语原版教材进行护理英语授课,注重学生英语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增设国际注册护士课程及涉外护理课程;在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长年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教师应通过在职学习及培训等方式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使“一言堂”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根据学情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如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
6.2.4 教学设施建设
(1)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语音室和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尽可能开拓多种教学资源,增设语音室及先进设备,为学生创设护理英语学习环境。同时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图书、影音及电子期刊资料的数量,为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拓宽视野提供服务并保障教师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专业建设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多在国内合资医院开发实习基地。虽然本校与国外几个医疗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但实习时间和实习费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仍是难以克服的客观问题。在学校做好实践教学基地的考察基础上,于合资医院学生创设英语护理的实习环境,其可行性更高。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英语语用机会,通过不断的运用英语进行护理实践,提升其护理英语水平可谓事半功倍。
【关键词】职业院校 电气专业 实训课程与教学 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编号:SZJ1309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19-02
前言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主体,更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训课程是高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手段。从整体上看,电气类专业的实训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实训课程的开发研究的力度不够,教学的课程化程度低,教学设计粗放,效果不佳;对职业能力的认识比较狭隘,过分强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教育,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素质提升的教育;更多地将目标聚焦在学生的初次就业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1.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由于电气类专业的特殊性,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分为:
(1)根据实训的功能不同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例如电工工具的使用和完整的安装项目。
(2)根据实训目的不同分为:认知实训、技能实训、任务实训,例如高压元件的认知、正确使用高压验电器以及如何用高压验电器进行验电。
(3)根据实训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仿真实训和全真实训,例如实验室高压电气的倒闸与高压变电所的倒闸。
2.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
(1)单项实训多、综合型实训少。实训大多分散在各门课程当中,以单项型实训为主,实训内容单一,例如单一电工工具会使用,但是到实际的安装项目中又不会正确使用,缺乏职业综合能力的专题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训练层次低。
(2)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型实训少。实训多为随堂的理解型实训和技能训练,而按照工作导向的工作型实训少,缺少职业工作的真实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隔离,例如有些高压电气元件只图片、视频是认识,难以有效的学习和掌握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静态的、模拟的实训多,动态的、全真的实训少。由于电气专业属于特种、高危行业,实训最普遍的是在实验室里完成,实训仍停留在纯粹的物化条件层面。
(4)技能训练多,智慧技能、职业态度等多元技能的训练少。目前实训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的传承和具体业务操作方法的掌握层面。对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各项相关智能的训练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的缺失。
3.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改革建议
3.1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实训课程设计
职业院校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终生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构建,改变传统学科方案,针对岗位和市场的需要进行实训课程设置,根据企业生产需要,以实际岗位构建实训教学。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职业素质为本位,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职业基本能力、以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岗位操作技能为导向,以工作过程(流程)为主序,以工作项目(任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
3.1.1实训内容的选择。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背景,选择若干典型岗位,确定实训的业务内容,尤其突出电气类特种作业的要求,选择高压、高危、高空等与实际非常接近的典型工作岗位,体现出特种行业的特殊性的所在。(2)选择一个典型的、综合的、完整的工作过程或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业务环节,将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典型业务工作作为实训内容。例如,以电力线路工(铁路),地方供电企业为送电线路工,模拟真实的施工场景,以着装、工具、施工方法为一个整体体系,从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
3.1.2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的结构可以采用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或者以工作过程(业务流程)驱动为主,辅以项目(任务)两种方式进行设计。例如采用的10kv高压线路横担的安装,熟悉整个工作流程。
3.1.3课程开发的模式由于受现行职业教育环境和体制的限制,实训课程的开发仍将以模拟环境下的实训为主。采用部门/岗位型实训、过程/流程型实训、项目/任务型实训、仿真/博弈型实训。
3.2基于岗位需求构建工学一体化实训教学
根据电气类专业的特点,考虑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职业岗位的任职需求,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按照工学一体化进行教学,以真实的生产过程、真实的职场氛围进行教学,把企业真实的生产引入到实训教学环节中,在真实环境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实现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零距离,使实训教学贴近生产实际。
3.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3.3.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以及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文件,形成具有规范化、系列化的整体性实训基地规章制度,包括设备管理制度、实训教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规范、学生实训过程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实训基地的软件与硬件建设同步,实训基地充分体现职业情境氛围。必须构建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与实训基地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分工。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建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明显高职特色、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满足电气类专业学生相关课程全部技能训练,还能承担维修电工(四级)、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力线路工(铁路/三级)、接触网工(铁路/三级)的培训和考核鉴定,并能为行业、地区提供定向培训。通过实践教学中的合作与分工,可以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电气类专业有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加之新技术不断更新使得一般的院校提供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实训教学远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就应该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训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仿真性和现场性,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按照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与产业的合作,才是科学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是符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创新途径。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生产和实际工作的培训,与校内实训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学生的职业才能也只有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这个课堂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全体教职工应充分认识到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建实训基地的道路,高职院校才能有自身发展的潜力与动力。全体教师才有可能主动深入到企业一线,学习掌握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及管理经验,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上有突破性进展,使学校成为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伙伴,高职院校才能发现机遇抢占先机,才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结论
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普通高等教育最鲜明的特征之一。电气类专业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要的是有职业能力的人才,进行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改革,不断实训课程建设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改革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闵靓,肖圣飞.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探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殷培峰,杨柳春.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3]王琪.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职业教育研究,2013.3.
为了适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教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根据新能源发电行业现状和电气工程对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知识体系的需求,结合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重新构建了新的课程知识体系,加强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之间的联系。根据新能源发电站接入电网的影响不同,将这些新能源技术分为两类:稳定性能源发电技术和间歇性能源发电技术。
一些新能源技术(如生物质能、地热能和常规水电)在接入电力系统方面和常规电力技术一样容易,除了一次能源的形式不同,转换成电能环节基本相同,都采用同步发电机进行发电,对电网的安全和稳定不会造成影响。因此,这部分新能源知识重点讲解各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最新的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动向,及在利用过程中对改善环境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新的能源观念和意识。同时结合电网发展的最近进展,这些发电技术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时,如何规划电网,接入电网对电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讲解,加强与电力系统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受到季节、气象和地域等条件的影响,另一些新能源技术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在接入电力系统方面需要克服更多的挑战,其电力大规模并入常规电网会对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显著影响。这部分内容重点讲解与电力系统相关的技术,涉及到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相关的知识点。在间歇性能源并网过程中,电力储能技术可以补偿负荷波动,解决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式新能源发电直接并网对电网的冲击,调节电能质量,使大规模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能够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随着可再生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储能技术也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所以储能技术也是该课程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
本文提出的课程知识体系目前还没有相关教材,为此,笔者较为系统地构建并编写适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讲义,使之更符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从两学期的试用情况来看,学生认同感增强,明确该课程是本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选修课,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模式改革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内容的不同,授课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应的改进,为此笔者对教学方法也进行了改革,使之与课程知识体系相适应。
1.采用学术专题讲座的教学方式“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知识体系要求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每种新能源发电技术各自成章,自成系统,各部分内容均有很多前沿的技术,仅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科技的进步。因此需要任课教师补充相关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技术,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与课程相关知识点。讲解过程中,以具体的行业问题为背景,采取启发式的讲解方式,层层剖析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电原理、利用方式、开发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及动向。如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都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在讲座过程中,增加学生提问环节,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了强化实践,在每一个专题授课结束后,教师通过布置与该专题相关的设计题目,让学生学以致用。比如让学生设计太阳能热电站,利用波浪能发电原理设计相应的波浪能电站,设计新农村综合利用生物质能的方案,设计垃圾发电站工艺流程等,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时,结合不同能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对该地区新能源开发和电网结构做出合理规划,并给出理由。通过这些综合性设计作业,可以增强大家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传统的讲授方式,可以系统地讲解,课堂容量大。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涉及知识点多,知识点零散,因此需要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其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为此笔者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精讲多练。但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笔者采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提出基于问题的讨论题目;并分析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献,让学生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引导他们学会自己总结知识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而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题,并分小组进行研讨,研讨后,该小组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讨论中,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做交流发言,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做简要汇报。学生互相提问展开讨论,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肯定了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了补充和纠正。为了达到分组讨论学习预期效果,要求每个小组在上交的文献报告中,明确每个学生所做的工作和参加小组讨论的发言内容,督促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学习。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3.改进多媒体教学方式由于该课程设计的专业知识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有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掌握,有些原理较为抽象。如风机的偏航过程、变桨过程、风机的失速原理、斯特林发动机的发电过程等都比较抽象,在没有实物演示的前提下,学生经常不容易理解。因此在讲这些课程内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更快更易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三、考试方法的改革
虽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仍有不少学生选课和学习动机不端正。他们不是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是为了凑满学分,对选修课缺乏足够的重视。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撰写课程论文,成绩只与论文写得好不好有关,有的同学东拼西凑,也能获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这些方式都难以督促学生平常的学习,因此仍需完善课程的考核方式。根据“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特点,笔者对该课程的考试方式做了合理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公正地反映了学生的成绩。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注重对学生平时的考查增加课堂随机考查的次数。通过提问、课堂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在上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防止学生上课“开小差”。回答问题和课堂测验计入平时成绩。
2.增加撰写文献报告和大作业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中,撰写文献报告和小组讨论环节能够有效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撰写论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能够较为科学评价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因此,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中,根据学生在该环节中的贡献不同给学生不同成绩,这样能起到督促学生学习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大作业一般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巩固平时所学的知识,是反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增加大作业和撰写文献报告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也是考查学生平时学习的有效手段。
3.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平时考核成绩权重由原来的30%提高到目前的50%,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时突击学习也能取得不错成绩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经调查表明多数学生都认可这种成绩考核方法较合理、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成绩,受到了多数学生的欢迎。
四、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材 教材建设 立体化教材
专业建设的成功来自于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而课程建设的核心依靠教材建设。教材由信息、符号、媒介构成,是教师组织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的基本材料,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高职教材建设起步晚,至今尚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对高职教材建设的研究,编写适应高职学生需要的特色教材,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目前,众多出版社都瞄准了高职教育出版领域,为了扩大教材销售,出版社“抢时间、拼速度、争效益”,“搭台子,组班子”进行高职教材的开发与编写。但由于我们“双师”素质的教师缺乏,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对高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力不从心,有限的编写时间没能花费在教材内容的创新上,通常实行“拿来主义”:或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或是中职教材的“发面馒头”。编成的教材更多是低水平重复,甚至出现知识点错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迷惑、被动。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也出现了一批项目化的教材,但终其实质,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更有改头换面,将章节以项目的形式照抄照搬之类,伪造项目化教材出版。这些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加之出版社的不当竞争,影响了优质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对高职教材的建设、改革与创新有较大的危害。
(二)课程教材缺乏主线,教学内容取舍不当
优秀的教材不仅结构新颖,还要内容适当。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考虑岗位工作的实际。高职教材课程体系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构建的,由于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差异,造成各门课程标准的差别。许多高职教材在确立编写内容框架时,不能围绕能力培养的主线。其研究范围通常局限于对应课程领域,过分强调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能贯彻“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也较少考虑与相关课程、后续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不能将不同课程之间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知识点交叉重复或侧重方向出现偏差,难以完成能力培养任务。因此,职业教育教材一般要定位在面向应用方面,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能力点是教材设计的核心,基本技能贯穿教学的始终,而基本知识点应根据岗位技能的训练安排,采用广而不深、点到为止的教学方法[1]。
(三)实践教材不能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系统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分量极重,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因此,实践教材建设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实践教材属于各院校的特色项目,处于摸索阶段,差异较大。许多院校专业课程没有适合高职的实践教材,即使有,也是一些沿用传统实验项目编写的,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脱节的实践教材,只能起到巩固教学知识点的作用,不能满足专业技能要求,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形成收效甚微,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极不适应。
(四)教学资源开发薄弱,立体化程度不够
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手段。目前的高职教材仍以纸质教材为主,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的网络学习需要。况且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水平较低,共享型教学资源机制尚未形成,广大教师难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师资普遍年青,课堂教学工作量大,缺乏集体备课活动,他们更需要老教师的“传帮带”,优秀的精品资源库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借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纸质教材和课程标准,音像媒体、网络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及考核系统、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媒介更能指导教师“教学做一体化”。随着教材立体化程度的提高,使现代化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成为传播知识、传授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教育教学资源得以整合,教育要素优化配置,能使广大师生向更多的名师大家学习,逐步培养属于自己院校的大师。
二、高职教材建设的定位
职业教育课程应具有定向性与能力观、应用性与基础观、整体性与过程观三个方面的特点。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应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与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融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不再只是以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为主,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2]。为此,高职教材要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定位。
(一)高职教材目标定位
高职教材目标取决于职业的需要,职业的需要决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决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教材目标。要研究职业能力的获得过程,使编写的高职教材体现能力形成的过程,认真研究“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认识实践过程对能力形成的作用。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要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经验,能够以理实一体化为基本教学模式,将基础理论融入大量的例题中,以例释理[3]。
(二)高职教材内容定位
高职教材内容取决于能力、素质形成的条件和过程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并服务服从于教材目标,反映专业进展情况,做到科学先进、取舍合理。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材,首先要解决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高职教材的理论阐述要限于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要形象化;实践内容要突出操作步骤,要反映生产与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不同教材之间要统筹兼顾,围绕岗位能力的培养,避免内容的重复与交叉,更要具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材,其次要解决课程内容排序标准。高职教材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意味着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没有变化,而是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行动体系中所获取的工作过程知识,是大于学科体系所传授的纯粹的理论知识的,它将知识的理论部分,以一种适合形象思维为主的群体接受知识的排序方式出现。
(三)高职教材结构定位
高职教材结构需要按照学生心理结构进行分步构建。首先,教材结构应体现设趣、激趣、诱趣和扩趣等几个阶段,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起到鼓励学生多思考,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结合学生心理结构,通过操作示范、过程讲解、模拟训练、操作整合、实际操作等教学过程形成操作技能。另外,高职教材应尽量采用模块式编写思路,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体系,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资源浪费。
(四)高职教材教学策略定位
在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高职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4]。
任务驱动法下教材结构应包括设计典型任务、进行任务说明、介绍相关知识、分析任务、跟学任务、独立完成任务和过程评价等。其中跟学任务非常关键,要求详细具体,便于学生跟学。
项目教学法下教材结构应包括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应用等实施步骤。项目教学法要求项目难度适宜,知识覆盖面宽。
案例教学法下教材结构包括案例导入、案例例证、案例讨论、案例总结和案例练习等。案例教学法编写方式比较适合于已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知识积累后的后续课程教材。
三、高职教材建设思路
(一)高职教师要树立新型高职课程教材观
为能更好的推广优秀教材,高职教师要树立新型高职课程教材观念,因为教材的选用权在教师,教材的好坏最终由任教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专心了解任教课程职业发展的现状,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方向,还要潜心与生产实践结合,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不断完善、提升自己。职业教育教学要以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及“高教三十条”、“2011计划”等为指导,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编写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高职教材。
(二)以课题立项方式强化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工作浩繁复杂,通过课题立项方式,能让教师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有了课题建设经费,参与立项的教师、行业专家能展开调研、论证工作,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另外,立项后,就有专门机构对教材建设进行监督和审核。只有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下,群力群策,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特色,研究产业实践经验,仔细思考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高职教材编写体例,才能开发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教材。
(三)产学结合,强化与职业资格有效衔接
职业教育多是根据职业岗位进行的专业设置,各专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和岗位从业证书的“双证融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更是充分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加强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教师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优势,将生产经营管理中活生生的案例再现于教材和课堂,有利于提高教材编写的针对性。围绕职业技能,将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点转化为课程教学的知识点、技能点,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整合资源,提高教材的立体化水平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立体化教材是大势所趋。立体化教材是指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提供而提出的某课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它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统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包括多种教学服务内容的结构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就服务对象而言,应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资料。就内容而言,应考虑主体知识、案例及案例分析、习题试题库及答案、教案、课件、学习软件、自测(考试)软件及其他内容的提供。就外在形式而言,可分为有主教材、辅教材、配套电子资料(电子资料库)、教学网站;或分为纸质教材、音像制品、电子资料、网络出版物等。立体化教材由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和试题库等组成,具体由教师辅导、电子教案、助教课件、素材库、文字教材、助学课件、网络课程、试题库、工具软件、教学支撑环境等部分有机构成。建设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的单一,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发挥优势,形成媒体间的运动,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邓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汪博兴,汪明群.高职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关键词】南非;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58―05
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政府对教育投入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和非洲信息化整体水平最好的国家,南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经验为我国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政策与规划
相关的政策与规划是南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南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航向标。
1 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
南非教育部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1]1998年5月开始,南非在全国中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信息技术调查,2000年,南非教育部公布了调查报告《信息技术调查:计算机在学校》。为了推进南非的教育信息化建设,2001年11月,南非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战略》;2004年,南非教育部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白皮书: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出版了《课程整合指南(校长和教师用书)》,并且前者还形成了相关的法案;2005年,《南非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中小学校长指南》;2006年,为促进开源软件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使用,颁布了《学校使用开源软件指导纲要》,又公布了《南非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草案》;2007年,公布了《教育信息化:交易顾问职权范围》。2005、2007年,南非教育部相继公布《教育部五年战略规划(2005-2009)》、《教育部五年战略规划(2007-2011)》,为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在课程建设的应用,专设“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程实施”战略目标,对学校接入互联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及其培养、信息技术在学校开发利用的标准、开发数字教育内容等按年份进行规划。
2 教育信息化白皮书
2004年9月,南非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白皮书:利用ICT转变教学方式》[2],提出“E-Education”的战略目标,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阐述――主要是e-learning和利用ICT提高教育管理和行政的效能及利用ICT改进评价,对“E-Education”政策框架下的教育公平、软硬件标准规范及策略目标、资金支持进行了论述,并对战略的实施进行了探讨。在这个白皮书的框架下,南非教育信息化按“三步走”展开,第一阶段从2004年7月开始,第二阶段从2007年10月开始,第三阶段从2010至2013年:
第一阶段:为提高ICT在教学、学习和管理的使用建立制度准备
本阶段,南非教育部拟建立一个将ICT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帮助教师和管理人员建立ICT使用信心,让教育者有办法获得电脑供个人使用、备课以及行政管理,并制定一个促进教师ICT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框架,为教育者修订ICT使用和课程整合的规范和标准。同时,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职前师资培训内容应包括ICT基本素养及课程整合的基本技能,教师有机会接受关于ICT与课程整合的在职训练。此外,在各学校里建立专门的ICT机构,并使用高品质的资源数据库,并可访问教育门户网站“Thutong”,50%的学校连接到教育网,所有的学校都享受教育信息服务折扣优惠政策。目前,该阶段目标任务已经初步完成。
第二阶段:ICT系统化整合到教学和学习中
本阶段的预定目标是达到“50%的教师在ICT与教学整合基本技能训练有素,80%的教育机构管理者能将ICT整合到行政管理中去”。为此,要求所有教育机构的ICT装备都有专人管理,并能引领ICT的使用;教育机构通过教育门户网站" Thutong "交流、协作和访问内容资源,学校可访问数字化图书馆,教师开发高品质数字内容并与他人分享;教育机构是互连的,能访问互联网,并能通过电子化手段进行交流,所有教育机构都已连接到安全的、得到有效监控的教育网络;教育机构采用电子方式和各省教育官员进行沟通;教育机构都享受教育信息服务折扣优惠政策。
第三阶段:将ICT整合到教育系统内的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
所有教育部门利用ICT进行无缝规划管理、交流以及监测和评价;所有学生和教师具备基本的ICT能力,在所有学校内,教师均能将ICT整合到教学中;所有教育机构都有为教学而备的联网计算机装备,并且在ICT与教学整合的工作状态下,ICT装备安全、有效;所有教育机构使用高品质的教育软件,并通过教育门户网站,采用“以结果为本”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
二 ICT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南非是非洲大陆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第20大信息和通讯技术市场,其信息化整体水平很高,是非洲各国信息技术的领跑者。[3]
1 互联网普及现状
南非的互联网用户数曾经占到非洲的39%,2000年是非洲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国,但随着尼日利、摩洛哥、埃及等国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到2006年9月,南非互联网用户达510万,有165300宽带用户(2007年9月),是非洲第四大互联网用户国,其普及率排名非洲第八。[5]根据南非2003年的统计数据,南非家庭拥有计算机水平平均为每百户13.6台,能访问互联网家庭平均为每百户9.1台。
2 学校ICT建设情况
南非各省学校的ICT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在E-Education规划实施之前,西开普、豪登、北开普,已经开始了实施全省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项目,成为南非ADSL宽带、WIAX无线网络、3G网络等先进技术使用者和learning等方面的领跑者。因此,这些省份的中小学校的计算机普及较广,其他省份的学校则在E-Education规划实施之后有所起色,详细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南非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差异明显,西开普省、豪登省、北开普省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水平,东开普省、林波波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则为全国最差,自由州省、姆普马兰加省和西北省处于中间水平。
非政府组织(NGO)为南非学校ICT建设和E-Education战略的贯彻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代表性非政府组织有17个,有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也有地方性的,比如南非计算机协会、天天网络协会、网络倡议者、南非学校网络、南非远程教育研究院、豪登学校网络。这些非政府组织为南非中小学提供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日常维护服务,发展与保持有共同兴趣人士的联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提供资源开发和研究咨询。
3 教育资源开发与建设
从2000开始实施的《课程2005》非常重视“以结果为本的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为了支持体现“以结果为本的教育”精神的学习方式――基于资源的学习,南非积极推进开发、建设数字图书馆,要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政府部门相关信息应该数字化、网络化。同时,南非教育部优先开发南非历史、技术、数学、科学和与病毒/艾滋病有关的生物和社会知识等学科数字资源,为学习者、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父母相提供更广泛的课程及相关资源。为此,南非教育部与各省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合作,开发了一个名为“Thutong”的全国性教育门户网站。该网站提供由专家审定通过的教育资源,到2007年3月,有22106个资源,其中包括17601门课程和1539个研究相关资源;有23705个注册用户,其中11603个用户是教师。[7]此外, Mindset也开发了包括200小时的视频内容及其他大量的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以多种平台、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可以通过卫星电视、因特网多媒体和打印等方式获得。
三 ICT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白皮书: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要求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师专业发展中去,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
1 ICT与教师培训
自从推进新课程改革以后,南非教师短缺和不能胜任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南非充分利用其远程教育发达的优势(以南非大学为主,注册学生总数超过22万),对教师进行职前和在职培训。此外,南非商业性组织以及国内外非政府组织(项目)也积极开发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其中职前教师培训以信息技术能力为主,职后培训以课程整合能力为核心。南非还大力发展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并分享他们的成果与思想。
南非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非政府组织相关项目进行教师培训。根据南非SchoolNet统计[8],南非教师发展网络(EDN)已经培训近7000名教师,超过20000名教师通过英特尔教育项目(Intel Teach)获得1000所各类学校帮助者的帮助,并有7882名教师接受微软学习伙伴项目(PiL)的培训。此外,大学也推出一些培训项目,如茨瓦尼技术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和夸祖鲁•纳塔尔大学专为教师而设的教育高级资格证书(信息技术整合)项目。
2 教师培训课程举例
ACE(ICT Integration)由夸祖鲁•纳塔尔大学与南非SchoolNet合作创立,是与南非教育部及SAIDE共同开发完成、基于远程学习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两年内课程修满128个学分则频发信息技术整合高级资格证书,南非学校网络在线提供该课程。一旦注册该课程并付了资格证书费用,学员可获得一张光盘和一个打印的学习指南。该课程包括核心模块和可选模块两大类模块共15个小模块(见表3):
该资格课程没有考试,所有学分均通过提交符合评价要求(邮件讨论、个人反思日志和作业)的档案袋获得。每个模块里,学习者均被安排到包括15人以下的在线学习小组并分配一个在线导师,学习者将通过电子邮件开展学习社区的交流互动活动,每天必须提交反思日志,评价活动或修订学习计划。课程的学生指南里详细罗列了课程评价要求,导师将根据学员提交的作业负责外部评价,此外还要通过访谈或面试的形式进行内部评价。
四 信息技术课程
南非中小学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科目主要三种,分别是《计算机素养》、《计算机研究》和《计算机文字处理》(Computyping)。有条件的学校均有开设《计算机素养》,R-7年级有开设专门课程的,也有作为生活技术课程的一部分开,但作为正式的教学科目,主要在8-12年级中开设。《计算机研究》和《计算机文字处理》主要在10-12年级开设,后者被选作大学入学许可选修科目。就教学内容而言,各省各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不相同,根据南非教育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南非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不同省份、不同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差距较大,具体情况见表4。总体说来,1-3年级主要教授计算机基本技能,4-7年级教授文字处理技术,8-12年级主要教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基础程序设计、程序语言、数据库、多媒体制作、系统分析。
五 结束语
南非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经验。
1 南非政府高度重视从政策和法律途径推进教育信息化
近年来,为了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南非政策出台了很多政策,并且有些政策文件后来发展成为相关的法案,如先后出台了《教育信息化白皮书: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南非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中小学校长指南》、《学校使用开源软件指导纲要》等多项政策文件,《教育信息化白皮书: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等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法案。为了有效贯彻 “E-Education”战略,南非政策专门出台了“中期支出框架”(MTEF),保障教育信息化经费来源。
2 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商业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推进教育信息化。
尽管南非是世界上政府对教育投入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南非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仍不容乐观,教育经费捉襟见肘。为此,南非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如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的“E-School”、商业机构如微软学习伙伴项目(PiL)和Intel教育项目(Intel Teach)、国内非政府组织如SchoolNet SA的教师发展网络(EDN),获得相关设备、软件和资源以及培训帮助等。[11]微软捐赠南非用来支持教师培训的软件,数字伙伴项目提供了188000台翻新电脑和20000台笔记本电脑,SENTEC为500所学校提供电脑实验室和教师发展所用装备,Telkom基金会已经在1300多所学校建立了包括电脑、应用软件、因特网连接、免租金的电话线路的超级中心,并与其战略合作伙伴Thintana一起投入了20亿兰特,用于支持ICT、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教育培训。
3 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南非政府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了教育信息化成本节省战略。一方面通过国际组织(企业)的项目和国内商业性及非盈利组织的捐赠,免费获得合法软件的使用权,或获得相关信息化设备或培训服务帮助。另一方面鼓励中小学优先使用开源软件。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学校使用开源软件指导纲要》。这些政策鼓励中小学在保证软件性能及相关服务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开源软件,节省教育财政、实现所有教育机构均使用合法软件的目标,并将这种政策整合到电子政务和“E-Education”战略中去。
4 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无论是《教育信息化白皮书: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还是《教育部五年战略规划(2005-2009)》、《教育部五年战略规划(2007-2011)》,其核心思想无不强调“Integration”,与学校管理整合,与教育行政管理整合,与课程整合。在教师能力发展过程中,强调的也是整合,与课堂的整合,与教师学习整合,与教师日常工作整合。这种泛“Integration”思想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整个教育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outh Africa). [EB/OL].
[2][11]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outh Africa). White Paper 7 on e-Education: Transform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roug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EB/OL].
[3] Government of South Africa. About sa-communications
[EB/OL].省略.gov.za/aboutsa/communications.htm,2008-3-20.>
[4] Internetworldstats. South Africa Internet Usage, Population, Broadband and Market Report [EB/OL].
[5] Internetworldstats. Africa Internet Usage and Population Statistics[EB/OL].
[6] [7] [8] infoDev / World Bank.Survey of ICT and Education in Africa: South Africa Country Report [EB/OL].省略/en/Publication.429.html,2007-6-1/2008-3-19.>
1.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激增,全球出现了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然而,仅靠专业人员和污染企业实施环境治理,对于日益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来说,这样的保护实在显得势单力薄。时隔二十年,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即人类第二次环境会议进一步提出:环境问题需要全民参与。而全民参与的基础在于教育。所谓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全人类认识、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促使其个人或团体具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预防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在人类第二次环境会议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36章指出:"不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态度使人们具备评价和实践他们可持续发展意愿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对人们获得环境的伦理观、价值观、态度、技能和实施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以及对决策进行有效的公众参与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解决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最基本的有效手段。基于对环境教育上述目的和性质的考虑,著名的关于环境教育的《贝尔格莱德》指出:环境教育应当根据能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和社会职业层次的需求、兴趣和动机的方式,面向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它应当引导广大公众包括儿童、青年和成年人能意识到环境问题,进而又能较好地理解环境问题;它应当向某些职业层的成员如工程师、设计师、建筑师、医生、教师、行政人员和企业家等-他们的活动对环境具有直接的影响-提供相应的准备;最后,它应当培训环境科学的研究者和其他专家。可见,环境教育不只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更应当是一种面向全体公众的通识教育并需要全民的参与。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在迎接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环境教育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必要性。在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的亚洲各国,尽管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但都对环境及环境教育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各国专设组织机构处理环境问题,并在各个层次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亚洲地区环境教育的政策与计划
亚洲地区环境教育的起步较早,在1975年的环境教育贝尔格莱德会议之后不久,1976年11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亚洲第一次环境教育会议,这次会议讨论了地区性的环境教育计划、人员培训、非正规环境教育、教育资料等多方面的内容。1980年9月,来自1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曼谷举行的一个地区性环境教育研讨班,就在亚洲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提出了如下七点建议:①鼓励和加强信息交流,推动各国编制国家级的环境教育计划和组建相应机构;②加强环境教育信息和文件的收集和传播,建议出版环境教育通讯;③筹备和出版各种环境教育原始资料,加强国家级环境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④组织研究、访问、交流,尤其要加强青年领导者之间的交流;⑤为国家级的环境教育学习、研究和实验提供资助;⑥参加或为国家级的环境教育活动提供咨询;⑦建立一个环境教育专家库。至今为止,这些建议对亚洲各国的环境教育发展仍然起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1981~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通过对亚洲各国环境教育的考察,确定了亚洲地区环境教育需优先发展的重点是:大、中、小学教育,教师培训,职业技术教育,成年教育和农村教育。
在确定环境教育的重点和优先项目后,亚洲各国在一些国际组织的参与下,又开始研究制定环境教育的方法。1986年11月,UNEP为推进亚太地区环境教育和环境教育师资培训的行动计划,在曼谷组织了一次地区性专家会议。这次会议推荐了一系列在亚洲地区发展环境教育的方法,如环境教育应自儿童学龄前时便于家庭中进行;在小学,对环境意识的教育应该结合到所有的课程中去,而且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环境和其它具有环境教育意义的地方如公园、动物园进行环境教育;课程应着眼于人类基本需要的食物、居舍、健康与衣着,以培养孩子们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认识。
亚洲在10多年环境教育实践中对环境教育目的的理解日益深化。1989年召开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环境教育培训班将环境教育的目的进一步概括为:环境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①对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变化有一个基本了解;②培养合理的价值观和态度,特别是树立对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的关心和责任感;③获得并加强在判别、评价、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技能;④培养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事务以及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紧迫感。
亚洲各国为了保障环境教育的实施,纷纷在国家法律和政策上,对环境教育作出明确规定。菲律宾的《总统法》规定,国家环保局和其它政府机构必须通过各种宣传激发群众的环境意识,并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马来西亚的《国家环境质量法》和其它法律规定,由国家教育部管理环境教育培训和环境教育课程,要求把环境教育融合到各级教育中去;泰国教育部制定了一项综合的环境教育工作计划,为各级正式或非正式的相关课程提供环境教育指南;尼泊尔的国家资源保护战略(NCS)所制定的国家环境教育计划,加大了对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召开国家环境教育会议,统一意见,促进环境教育经验的交流与总结。
3.学校环境教育
在亚洲各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环境教育已逐渐纳入并融为已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环境教育的教学安排上,亚洲各国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宜把环境课程作为与核心课程并列的一门独立课程来教学,认为这样反而会造成学生孤立地看待环境问题,亚洲各国一般主张把相关的环境概念系统地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里,把环境意识渗透到已有的所有科目中。通过各科的教学,介绍与现实环境问题有关的事例。这种做法强调了环境知识与其它科目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的。例如:文莱从1983年起就开始在小学的自然、地理、历史、卫生保健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斯里兰卡在中学的科学概论、公民学、卫生学、美学等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而且越到高年级,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就越为突出;伊朗则在学校的生态学、生物、地理、社会问题研究等科目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讨论诸如土利利用、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原料、能源等问题。
亚洲地区的大学环境教育通常采取独立设课的形式,从1973年泰国的Mabidol大学在亚洲首先开设环境专业。至今,亚洲已有许多大学开设与环境有关的各类专业。如:亚洲技术研究所在制定大学环境教育计划外还制定了一个跨学科的自然资源发展与管理计划;在菲律宾,许多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不断深化和更新,有些大学还将环境概论课程列入大学的公共基础课计划,印度的大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在本科教育中设立一项环境课程基金,以扶持环境教育课程的建设;斯里兰卡认为有必要把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列入大学学位课程;在韩国,许多大学都设有环境科研中心以培养环境专门人才,一些环境研究所还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为了促进环境课程在大学的广泛发展,许多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为环境课程的发展、环境教育教师的培训设立了赞助基金,例如,香港在1993~1994年间,大约12项有关能源利用、土地填埋等主题的课程受到课程基金的资助。
4.教师培训与教材建设
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能胜任环境教育的师资队伍做保证。亚洲各国在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方面已作了很大的努力,在职培训、在职进修也相当普及,但师范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还比较缺乏。
UNEP负责安排亚洲地区的环境教育师资培训。Unesco--UNEP共同组织的国际环境教育计划(IEEP)制定了一项地区性计划,用来构建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课程建设的示范点和发展环境教育的职前和在职师资培训。Unesco亚太地区办事处在1989~1990年实施了环境教育培训课程和一系列中学理科教师和教学督导参加的有关环境教育的继续教育培训班项目,共培训了250名来自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教育工作者、理科教师和教学督导;印度的环境教育中心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资助下从1994起每年组织一次2-3个月的环境教育培训班,其培训内容相当广泛,从全球环境问题到野生动物保护,从人口问题到妇女在环境事务中的作用,也包括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宣传资料的撰写、游戏和剧本的设计等等,学员还要考察著名的亚洲狮的故乡和海洋保护区,并在环境教育野外中心实地工作,马来西来环境部为在职教师专设了全国环境教育培训中心;巴基斯坦的环境和城市事务部正着手制定一项"环境教育协调计划"用以培训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决策者,从而使整个教育界从上到下都能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确保环境教育的实施。
环境教育的正确实施离不开高质量的、与本地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材料。Unesco亚太地区办事处(PROAP)在1989年出版了《中学教师环境教育原始资料集》,它为环境教育培训者、教育者、课程和教材专家提供了参考。PROAP还于1991-1992年间主持编写出版了《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训指南》、《自然灾害的环境教育指南》、《非正规教育和艺术类的环境教育指南》。菲律宾为教师提供的环境教育信息交流材料包括课本、补充教材、录像带、多媒体等:香港环境运动委员会为小学环境教育制作的教材包括了教师手册、工作卡、短剧剧本、录像带和海报等,香港地球之友也制作了学前儿童环保教育教材指引;印度新德里国家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制作了一套多途径进行师资培训的资料包,其中包括4种录像带:死亡峡谷生态系统、空中楼阁、水荒、城市印象等,这些录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是如何加剧环境恶化的。设在印度艾默德巴(Ahmedabad)的"环境教育银行"则是一项完全创新的模式,这个银行其实是一个环境教育的资料库和培训中心,它储存了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各种资料包括教具、海报、小册子、电影拷贝、录像带、出版物和一个储存有800多个环境概念、2500项活动和600多个研究实例的电脑数据库,可以为环境教育工作者提供各种教学材料以满足不同需要。
由几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联合建立的"超越"(OUTREACH)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教育培训网络。OUTREACH最初在肯尼亚创办了一份叫"辩护乌鸦"的儿童连环画杂志,在此举获得成功后,由"关心"(CARE)国际组织提供资金,印度尼西亚的环境组织于1984年创办了一份类似的刊物;1985年泰国在教育部、CARE等多家组织的资助下,也创办了一份类似的儿童环境教育杂志。
5.非政府组织和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环境非政府组织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与基层民众直接联系,而普通民众有时比由上而下的传统机制更能发挥作用。在亚洲,一些环境非政府组织通过直接与公众联系,更能有效地传播环境现状及其受到的威胁和环境整治的进展等信息;非政府组织还能比较容易地掌握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而且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大大增加了公众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方面的参与。可以说亚洲各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不可磨灭,它们的活动各有特色,有的主要在农村开展宣传活动;有的重视环境焦点问题;有的偏重于自然保护;有的注重环境科学介绍研究:有的着力建立环境教育网络和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创新。如:哈萨克的拯救生态绿色协会,通过提供生态学数据对公众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乌兹别克的和平与团结博物馆举办了多次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展览;印度的环境教育中心在政府林业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支持下,建立了东亚和东南亚环境教育网络(SASEANEE),SASEANEE在促进地区间环境教育的交流、人员培训和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香港的地球之友(FRIENDSOFTHEEARTH,HONGKONG)通过各种调查研究、教育环保运动,致力于改善香港和全球的环境,近年来举办的诸如邀请影视明星上街参与检举汽车冒烟等多种环保活动,推动了香港市民的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在亚洲地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也日益增加。除了在国内建立非政府组织外,亚洲还出现了区域性的非政府组织,如亚太地区环境论坛、亚洲湿地局、亚太地区环境信息网络等。
为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就要使环境教育社会化,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传播和渗透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而大众传播媒介是环境教育社会化的主渠道。由于亚洲一些地区人口识字率很低,印刷媒介对于文化水平低的群众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而广播、电视就克服了这种局限性。近年来,亚洲地区的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制作了大量环境教育节目,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传播环境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印度的法律规定中央电视台每天必须有7分钟的时间用于环境有关的节目;尼泊尔广播电视台有一个每周固定节目用来介绍一般生态学知识和重要森林资源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几乎所有的巴基斯坦电台都设有环境节目专栏;日本由十所大学负责制作环境教育方面的广播电视节目供传媒使用;中国广泛地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介传递国内外的环境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创刊的具有权威性的《中国环境报》(CEN),目前发行超过60万份,它为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它在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500佳;在斯里兰卡,政府要求报界从教育效果的角度来看待环境新闻而不应当只考虑新闻价值,除此之外,各国都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宣传活动、如植树、演讲、辩论、展览、义卖、研讨会等等。新晨
6.亚洲环境教育的新动向──促进参与
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是直接关系到全球能否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它需要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合作,掌握环境知识与技能,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后,环境教育正逐渐从注重知识的传播转向强调实际行动能力的培养。为此,亚洲许多国家发起了各种各样的流行性活动,以引导公众行为来导求环境问题的解决。例如,泰国的反对乱扔垃圾活动,它通过在街头张贴"一双大眼睛"的公益广告,表示市民的行为受到"魔眼"的监督,提醒人们保持城市清洁。与此同时,各类海报、出版物、电视卡通片、广播短剧等也大量进行这方面的宣传,使得整个活动声势浩大、妇孺皆知、效果显著;印度的环境教育中心直接参与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的设计、运行的推广,其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直接在农村地区推动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可以说,亚洲各国的环境教育工作者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通过环境教育指导和影响人们的环境行为的重要性。
7.启示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领导下,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届教指委”)积极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工作,不仅很好地延续和发展了上届教指委在专业发展战略和专业规范研制等方面的成果,而且采用有效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教指委在专业办学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分类培养的基本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并从多方面推进分类培养的办学实践。在深化专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将教指委的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概括起来,这些工作及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借鉴国际先进研究成果,研究并了包括能力培养、实践教学等专业办学的5个指导性文件,推动了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实践。
2)在30个省、市、自治区组织了70余场报告会,广泛宣传了分类培养思想和专业规范,引领广大教师对我国计算机专业办学进行深入的思考。
3)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分类办学试点,不仅促进了有关学校面向社会需求的办学改革,而且增强了我们对专业转型及分类培养实践的认识。
4)充分发挥委员们专业素质高和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参加质量工程建设,推动名师经验、精品教材、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5)通过大力宣传与实践专业认证,引导办学单位积极参加工程教育改革,促进办学思路的调整,使专业办学目标更明确,教学针对性更强。
6)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推进了教指委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提高了教指委在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方面的影响力,部分工作还为其他专业教指委提供了借鉴。
1 指导思想与主要工作
上届教指委提出了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建议和规范,为推进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本届教指委积极开展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这些文件,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人才培养规格分类重要共识的形成,制定了包括规范和认证在内的一系列促进这种理念转入实践的具体方案。
本届教指委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是面向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研究借鉴国际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先进成果,结合我国的办学实践,以推进分类培养战略的实施为主线,在教育部政策支持、行业学会和协会合作、联络员单位的参与和高校计算机院系的配合下,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即广泛的宣传培训、有选择地进行试点和探索讲实效的认证。与此同时,以“战略研究规范制定评估认证战略研究……”的模式,循序渐进地促进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质量的持续提高。
在过去的5年中,本届教指委组织全体委员和大批专家(含250余人的专家工作组组织),联合联络员单位(5个主要的计算机相关教材出版社)等多方有生力量积极开展工作,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及其办学,不断拓展《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内容,组成研究小组,先后完成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第1、2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的研制与出版,共计6本,约
155万字。另外,还进一步开展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规范》的修订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的研究。
作为对上届教指委工作的延续,根据我国计算机专业规模大、发展快等特点,本届教指委努力推进专业改革,不仅完成了《规范》的专家评审与出版,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宣讲,使规格分类的专业改革基本思想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引导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5年中,我们共计组织了70余场次报告,5 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参加,覆盖了中国大陆除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通过网络视频系统,我们与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合作,分10个专题,面向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专业负责人进行培训,进一步扩大了培训范围,为教指委工作的广泛开展示范了一种新的培训途径、形式和组织方法。本届教指委的网站也是广大教师获得《规范》及相关文档的有效途径。
我们积极开展《规范》指导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分类培养试点工作。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以研究课题的形式,组织了分布在1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14个高校开展分类办学的试点研究与实践工作,并为其他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提供咨询和指导。
我们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强化专业认证导向,从教育基本思想、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科学施教、科学管理等方面推进专业教育的改革。起草了完整的认证文件,完成了国家统一框架下的专业补充标准的制定,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的修订、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主导了11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
我们落实人才培养规格分类、按社会需求发展专业的思想,明确了计算机专业可在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5个方向上发展,并响应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协助教育部设置了“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工程”方向和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不仅实现了“分类指导”,还为将计算机专业上升为专业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作好了准备。另外,在推进地方院校计算
机专业的改革、指导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办学上也作出了积极努力。
我们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教育部布置的包括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类优秀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各项评审或推荐任务,还配合国家质量工程的实施,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和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开设了4期培训班,来自30所学校的55名教师接受强化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广泛进行了教师课程培训与优质教学资源的推广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除了强化委员们的使命感外,我们还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高效的组织形式。根据工作需要,以委员为骨干,我们吸收相关专家参与,先后组建了8个研究小组,开展“发展战略”、“公共核心课”、“实践教学体系”、“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信息系统专业方向规范”、“专业能力”、“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规范”、“规范办学试点”等方面的研究,圆满完成了任务。通过加强与联络员单位的合作,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不仅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还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推广利用。同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个250余人的专家组,使本届教指委的工作更加深入和广泛。
作为具有研究和指导双重性质的一个团体,本届教指委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并研究决定未来一年的任务,还召开了7次主任工作会议,就专业建设、分类办学、发展与改革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此外,还召开各类研究小组会议25次,试点工作会议5次。一些研究论文在《教指委通讯》、《中国大学教学》、《计算机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并及时在《教指委通讯》通报有关工作。
2 广泛宣讲专业规范,推动分类培养改革
2.1 《规范》的评审与宣讲
本届教指委延续上届教指委的工作,完成了《规范》的评审,受到教育部组织的以李未院士和李国杰院士牵头的来自科学院、工程院、教指委和高校的高层次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于2006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ISBN:7-04-019133-4)。《规范》出版后已经多次印刷,不仅在计算机专业中产生重大影响,引导计算机专业科学办学思想的确立与实践,而且由高教司理工处推荐给其他理工教指委,作为规范制定的重要参考材料,还被理工处安排在全国理工专业“专业规范”制定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提出的“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的理念和在专业规划制定中进行的实践都得到广泛认可。另外,还受到有关教指委的邀请,介绍制定《规范》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摆脱以往教指委文件制定出来后只进行例行和简单组织教材的模式,本届教指委组织全体委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广泛宣讲活动,向各个学校计算机学院(系或者专业)的负责人和广大教师直接传达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与反馈。为了保证宣讲质量,还统一制作了讲稿(PPT),并作为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重要内容,向委员们示范讲解计算机发展战略报告,讲解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各个专业方向的规范以及计算机专业认证。此项工作按地区分成9个组,覆盖了中国大陆除外的所有省市,组织了共计约70余场次报告,5 000余人次的一线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直接接受了培训,同时还向他们提供了咨询服务。通过全国范围大规模的宣讲和辅导,广泛推进了各办学单位对发展战略和专业规范的理解,成为专业办学和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取得了良好效果。在70所高校中做的抽样调查问卷表明,60%的高校对发展战略表示同意,40%的高校表示基本同意。
2010年9月15-16日,探讨了通过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面向全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专业负责人进行网络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方法,获得了很多经验,为其他专业规范的推广做了有意义的探索。这次培训共用13个小时,历时2天,培训内容包括发展战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规范、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规范、软件工程专业方向规范、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规范、信息系统专业方向规范、公共核心课与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能力培养、专业认证,共10个专题。仅本次集中培训,参加人数就有300人。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我们还与网培中心合作,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对以下5个方面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而
且为了使讨论更深入具体,更具针对性,还由各个省市的分中心组织了本地的讨论。
1) 计算机专业开展“规格分类”的基本思想以及该专业的未来发展,为什么分方向。
2) 教育部要求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分方向培养,二者的关系如何。
3) 结合所在学校的特点,目前进行分类培养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4) 迅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水平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是什么,如何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思路提高教育质量。
5) 所在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适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课程教学的关系。
本届教指委的网站也是广大教师获得《规范》的有效途径。
以《规范》的研制和宣讲为基础的工作在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第六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2 分类培养试点
为了推进分类培养的实践,我们开展了《规范》办学的试点工作。考虑到这是一项具有很强研究性质的活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按照不同的目标,分4个项目组织分布于11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14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试点(教高司函z2008{71号),分别由杨波、孔令富、孟祥旭、吴跃担任项目组组长,并为每个参加试点的专业选派了责任专家。为了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还由杨波(组长)、李晓明、蒋宗礼、孔令富、孟祥旭、吴跃组成试点工作小组,具体领导、协调和研究试点工作。
分类培养试点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载体的一项研究,不仅有许多问题要思考,而且这种思考必须通过办学实践活动来检验和深化。例如,如何实现学生的分类培养?如何有效利用学校的特定环境和已有的基础开展实践活动?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试点目的,各有什么难度?难度有多大?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比较顺利地参照规范进行办学,哪些条件下会有更多的困难?这些困难是否能够被克服?如何克服?在试点的具体做法上,领导小组要求各试点单位采用灵活的方法,无须刻意追求全面照搬规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寻求突破;每个项目组重点解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形式上可以通过召开研讨会,重点研究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同时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在试点中边研究、边推进,不断提高认识。
在试点过程中,本届教指委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07年6月16日,向有关高校计算机院/系发出“关于征询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意向的函”,由高校自行申报,确定参加试点的高校,并在2008年4月28日向各个试点高校和各个试点专业负责人发出了“关于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试点实施计划的函”,由参加试点的高校提交试点任务书,向教育部申请立项并得到批准;2009年1月5日,向14所院校发送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试点”进展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其间先后在北京、济南、银川、武汉召开项目研讨会。经过试点,得到如下一些结果。
1) 各试点院校对计算机专业规格分类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普遍认同,试点工作表明,所设专业方向定位合理,适应计算机专业当前及将来一段时期办学要求,对引导明确培养定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不同类型的学校提出了适合自身定位的特色办学思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形成了共识,认为信息技术方向已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最适合的专业方向。
3) 试点工作引起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关注,一些大型IT企业参与了部分环节,形成了“校企衔接”、“课程置换”、“软件外包”、“企业实训”等不同校企合作方式,探索了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 “分类培养”是一种成功的模式,适应大众化教育时代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应在“十二五”期间结合新专业目录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与此同时,试点工作表明,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升级为一个专业类,按《规范》提出的方向设置本科专业是合理的。
3 丰富拓展《规范》内容,完善能力素质要求
5年中,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就公共核心课
程(专业平台)及其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培养)、专业方向规范等,我们对已有《规范》进行了补充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已经完成,研究成果已经出版,发挥了广泛的指导作用。
3.1 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
作为贯彻《规范》的一种建议,我们提取了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的专业教育核心内容,构成“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并建议用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课程覆盖这些核心内容。
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包括7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构建公共核心课程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公共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第三部分给出公共核心知识体系;第四部分给出程序设计、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公共核心课程的大纲;第五部分是公共核心课程对各个方向核心知识单元的覆盖分析;第六部分给出了基于公共核心课程构建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四个方向的示例性课程体系;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0月(ISBN:978-7-302-16202-5)出版,其修订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0月(ISBN:978-7-302-18708-0)出版,均已多次印刷。
3.2 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是《规范》中关于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建议的一种措施性拓展。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共8章。绪论讨论了在信息社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特征,指出它以技术为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章结合《规范》规格分类的思想,阐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培养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能力不仅是一般的“动手能力”,各种能力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形成。第3章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描述了计算机专业办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描述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没有试图显式地覆盖第2章所提到的所有能力的训练,更多的还是从教学安排的角度所考虑的内容。4~7章分别详细给出了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专业实习的含义和基本要求。由于实践教学的完成需要一些特别的条件支持,第8章提出了对实践环境建设的要求。最后的附录则给出了13门核心课程的具体实验大纲以及9个综合课程设计大纲示例。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10月(ISBN:978-7-302-18642-3)出版,已经多次印刷。
3.3 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为推动分类培养思想的落实,有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解决相关课程教学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计算机专业科学办学进程而研制的。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针对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8门课程,探求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给出的基本课程教学大纲下,如何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关注不同的学科形态、不同的问题空间、不同的根本问题,以知识为载体,瞄准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形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形成较系统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科学型以“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工程型以“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应用型则以“信息技术”专业方向为基本背景。同时,对相应的教材建设提供一个指导性意见(方案),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趋同性、盲目性、孤立性以及不完整、不合理交叉等问题,改变过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忽略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倾向,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够瞄准基本目标,更科学有效地发展进行探索。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7月(ISBN:978-7-04-027812-5)出版,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了参照,完成《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并且即将出版。另外,为促进计算机工程方向特色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嵌入式系统教学实施方案”的研制已进入最后阶段。
3.4 计算机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
《规范》刻画了各个方向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要求,考虑到倡导能力导向教育的需要,《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对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作了全面的论述,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开拓性工作。
全书近20万字,共分5部分。绪论从总体上讨论教育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能力导向的教育,以及重视专业能力培养问题。第二部分论述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要求和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构成。这部分以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和系统4大专业基本能力为基础,给出将4大基本能力分成13个方面、82个能力点的总框架。第三部分给出82个能力点的描述,努力从能力点概念及相关性说明、作用、培养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描述。第四部分以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10门课程为例,示例性地给出课程教学如何为能力培养服务。主要包括该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在专业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知识内容和相关思想方法,课程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时要注意的问题等。第五部分讨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3月(ISBN:978-7-111-29835-9)出版。
3.5 信息系统方向规范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描述具有明显“计算机特色”的信息系统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是对《规范》原有4个方向的扩充。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开办信息系统专业方向的若干思考。第二部分是规范的主体,包括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问题空间和专业能力要求,培养目标和规格,知识结构和相关教学要求(含培养方案总体框架、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办学条件(含师资力量、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本专业规范的主要参考指标(含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第三部分是该方向办学基本问题的问答。附录部分给出了14门示例性必修课程的大纲和5门基本选修课程的大纲。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系统方向规范》由中国铁道出版社于2010年10月(ISBN:978-7-113-11924-9)出版。
3.6 其他补充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规范(修订)》目前正处在统稿阶段,即将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本届教指委还继续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具体就“关于‘分类培养’战略的进一步思考”、“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去向分析”、“国外计算机专业办学情况概览”、“关于‘就业导向’办专业观念的辨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已经进行了调查和数据采集,并完成了初步分析,相应在《中国大学教学》上。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基本要求”的研究,相应报告即将出版。
除了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外,我们还在《教指委通讯》、《中国大学教学》、《计算机教育》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并且在《教指委通讯》上以工作简讯的形式多次及时向大家通报了开展的工作。
4 强化专业认证导向,培养工程应用人才
4.1 专业认证
这项工作被本届教指委看做推进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以陈道蓄、蒋宗礼、李晓明等为主干力量,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并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加深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强化专业认证对教育基本观念的更新、准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办专业、科学施教、科学管理等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在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推进了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们起草了完整的计算机专业认证文件,完成国家统一框架下的专业补充标准的制定。参加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文件的修订工作,并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和全国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先后主导完成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共11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在进一步获得认证经验的同时,也更加细致地研究和掌握了具体单位的专业办学状况。
4.2 专业发展
上届教指委在计算机专业中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并给出相应规范。为进一步落实符合社会需求,分类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战略思想,本届教指委根据专业发展的实际,面向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开展了以下工作。
1) 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建设。
面向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增设了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并给出了相应规范,提供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新途径。该方向鼓励培养具有“计算机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维护和利用人才。
2)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
面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本届教指委按照教育部的指示精神,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成功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给出了该专业的基本描述。
为了督促搞好该专业的建设,2010年8月21日和2010年11月20日,先后在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王志英、陈道蓄、蒋宗礼分别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以傅育熙教授为组长,成立了“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专家组”,正在进行该专业建设的研究工作。
3) 软件外包专业方向。
按照国家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设置面向软件外包的软件工程方向,并将有关办学基本要求纳入计算机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框架中。
4) 提升办学单位和教师对分类办学思想的认识。
随着分类办学思想的不断落实,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的这一发展趋势,而且这一思想已经得到自上而下的支持。除试点学校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始进行(考虑)分方向培养学生,而且还有望在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中得到支持和体现,这将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新起点。
此外,我们还与联络员单位合作,召开各类教学研讨会30余次,以特约报告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改革实践和发展方向,这类报告约40人次,直接受益教师约6 000人次。
5) 推进计算机专业升格为计算机类。
计算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教育计划涵盖整个专业。我们进行的相关工作不仅实现了“分类指导”,而且还为建立计算机专业类,以适应专业和社会需求的发展作好了准备。在目前的框架下,应该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等专业纳入计算机专业类。这一发展建议已经得到自上而下的广泛认同。
4.3 分类培养指导
本届教指委通过《规范》的广泛宣讲与不断的研究补充、专业认证的推进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展、规范办学试点工作的推进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计算机专业分类办学的试点和指导。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还面对分类培养指导的需要,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力导向的基本特点,深入到具体核心课程的教学上。我们不仅动员有关专家开展课程教学培训,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52名优秀专家,面向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研制出本专业7门公共核心课程和“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引导本专业教师更理性地开展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在广大教师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4.4 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改革
在理工处的直接领导下,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重点面向地方建设的需要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战略要求,落实本委员会提出的规格分类的专业发展思想,我们在推进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转型、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等方面达成共识,参考《规范》等,研究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评价标准(草案)》,确定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以及面向服务外包的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要求,体现了教育部关于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思想和原则,也为推进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转型与改革提供支持。
我们积极参与教育部、商务部、浙江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在浙江省和江苏省开展的转型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工作指导专家组的主要成员,实现对这项试点工作的指导。
4.5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指导
为了促进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办学水平的提高,积极支持独立学院的办学研讨,李晓明、陈道蓄、王志英、蒋宗礼分别参加了第一、第二届独立学院系主任论坛,并作了特邀报告。通过这4个报告的演讲,更集中指导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办学。
在李晓明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成立的专家工作组,由专家工作组成员张钢教授牵头开展了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的研制,教指委委员房鼎益和王命延作为骨干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为了搞好这项研究工作,还在独立学院中进行了专业办学状况的调查。
5 配合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专业教育水平
5.1 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
积极参与质量工程建设,高质量地完成了教育部安排的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各类优秀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等的评审和推荐工作。
例如,作为本科生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部分,委员们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自2008年开始至2010年,连续3年评选并向国家推荐精品课程。2008年共接收申请13门课程,向国家推荐5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2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4门;2009年共接收申请9门课程,向国家推荐4门课程(含教育部―Intel精品建设课程1门),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1门;2010年共接收申请22门课程,向国家推荐3门课程,其中入选国家精品课程3门。总入选率达到66.7%,远远超出平均水平,表明推荐过程公平公正,推荐质量高。
此外,我们还受教育部的委托,参加“教育部―Intel”、“教育部―微软”、“教育部―IBM”等精品课程的遴选与验收工作,起到了联系企业,保障质量的作用。
5.2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根据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需要和《规范》精神,为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举办了“全国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软件工程设计开发高级研修班”,并委托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第一期培训班于2010年1月25日至2月5日开办。到目前为止,已经办了4期培训班,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选的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海外归国IT专业技术人士在北京中关村创办成立的留学生企业,是教育部最早批准建立的“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工信部“全国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质量,本届教指委多次与北京亚思晟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研究,明确培训班的各项内容,并设计了关于研修班学院结业时的调查问卷,以便不断提高研修班的办学水平。
培训班设置4门课程,每期上课10天,每天授课6小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实践,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5.3 教师培训与优质资源的推广
我们与联络员单位实现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联络员单位除了支持本委员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外,还积极组织开展广泛的《规范》与专业教学与改革思想的宣传和相关经验的交流活动,对专业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还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精品)教材建设,聘请了大量知名教授,针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广泛的教学研讨与教师培训工作。5年来,约开展此类活动70次,聘请各类专家200余人次,直接受益教师约7 000余人次。
5.4 推进优质教材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落实《规范》,除了进行试点之外,我们还根据《规范》开展了相应的优质教材建设工作。
很多出版社根据《规范》组织了优秀教材,约200余本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促进了我国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建设。这样一种新的机制也使得《规范》的宣讲和推广应用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6 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发挥指导作用
创新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为这些成果的取得提供了保障。
6.1 强化使命感
本届教指委特别强调委员们的使命感。大家深深感到,我国的计算机专业是最大的理工专业,时时牢记该专业有几十万在校生,该专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骨干成员,发挥了重要的核心带头作用,保证“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6.2 和谐一致的工作组织
我们采取的“大会定原则,主任会议定任务,面向实际问题,日常组织实施”,以及“目标驱动,深入研究,广泛讨论,自由争鸣,追求实效”的有效工作模式,保证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年来,我们共召开全体会议5次,主任会议7次,研究小组会议25次,试点工作会议5次。每次会议都准备充分,紧凑高效,富有成果。
6.3 努力扩大影响
本届教指委创新性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规范》培训,建立了教指委网站,提供信息的共享,努力使研究成果及时与广大一线教师见面,及时获取相关反馈,使研究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不断得到完善。
6.4 组织专家工作组
根据工作的需要,本届教指委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257名热心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组。为保证专家工作组的正常运行,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按照区域分成19个小组开展工作,每组都由教指委的委员出任组长,这种组织形式有效提高了教指委的工作效率,并使得工作更加深入广泛。
作为一个志愿者组织,专家工作组构成一个专家网络,实现教指委与办学单位以及一线教师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使教指委的精神能够更好地传播。同时,在相应地区形成一个凝聚力量,结合本地区专业办学的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更好地落实教指委的专业办学基本要求,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
6.5 开展专业办学调查研究
虽然委员们本身就来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对该专业的办学状况比较了解,但我们还是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制定专业发展战略,指导专业办学实践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办学状况的调查研究是充分利用组织起来的专家工作组开展的。既发挥了专家工作组的作用,又提高了调研的质量。为了使调查更具针对性,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然后根据该目的精心设计了调查表。调查表共有7个方面的3个表格和37个问题,包括基本信息(2个表格),教学管理(4个问题),教师的个人提高与发展(3个问题),教学工作(9个问题),教学条件(10个问题),学生状态(1个表格、2个问题),教学改革(9个问题)。目前已经完成了调研数据的基本分析。
6.6 加强与联络员的合作
建立了与联络员单位恰当的合作机制,实施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联络员单位在教指委的研究结果出版、经费支持、宣讲活动组织和试点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联络员单位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动员教学名师和知名专家积极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省市级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专业办学经验等的推广和建设示范工作。
各联络员单位根据《规范》和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出版教材,为我国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提供了有效支持。
7 思考与建议
面对规模大、构成复杂、基础比较薄弱、对应学科领域发展迅速的计算机专业,本届教指委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大范围地接触来自各类学校的一线教师,不仅总体上促进了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更好地反映计算学科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与变化,还使本届教指委的工作与一线专业教学更好地融为一体,树立了教指委工作的新风范,扩大了教指委在广大教师中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专业办学、专业发展、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我们充分认识到,今天的计算学科已经不是10年前的计算学科,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今天的社会需求与10年前也有了很大差别。我们以规格分类为指导思想,以深入认识学科领域为基础,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的,研制和的各种指导性文件,对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专业的发展将是深远和持久的。
我们希望教育部能够抓住这次专业目录调整的机遇,设置计算机专业大类,并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作为此类的部分专业,以利于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结构的调整,引导和督促各个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明确办学定位,实现规格分类的专业教育,促进我国计算机专业完成新形势下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