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急诊急救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功能与任务
开展院前现场紧急救治和危重患者的途中监护转送;做好与院前急救机构和综合医院急诊科之间的衔接关系,建立通畅的绿色通道,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治;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作为临时紧急医疗救治场所或转运站;建立居民基本信息库,高危因素居民专案管理;担负对社区居民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任务。
建设的构想
社区医疗急救网络的建设必须依据其功能任务的定位来进行,使之能在各项能力上适应和保证其特殊任务的完成。
社区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尚好,但对突发危重急症的处理和各类传染病、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防护和治疗欠缺。重点需要提高其基础生命支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危重急症的应急处置,提高对传染病、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急性中毒等伤害的自我防护与急救的能力,扭转不做现场急救或不敢做现场急救的局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在熟练掌握基础生命支持的技能后,再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的技能培训,直到熟练。
社区医疗急救装备的建设: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所使用的医疗设备相对较少,而又能够在现场抢救伤病员的医疗设备非常少,甚至没有。配备以现场救治危重急患者为主的相关医疗设备,如出诊箱、氧气袋、便携式自动除颤仪(有心电图)等。
社区医疗急救制度的建设:社区医疗急救也要突出“快”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出诊制度和各项医疗急救流程,制定急救半径与急救反应时间的标准,紧急绿色通道机制,院前急救衔接对口医院,制定社区医疗急救统一的急救设备、急救车、应急通讯设施的标准。
社区医疗急救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医疗急救信息平台是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120”院前急救信息系统联网,该平台主要是由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和医疗救治信息系统系统所组成。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主要是接收“120”院前急救信息系统下达的出诊命令、紧急事件通知和其他信息。医疗救治信息系统主要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情况,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情况,设施设备情况,应急药品情况,应急出诊危重急症患者救治情况,高危险因素患病人群情况,还有应急预案库、危重症救治库、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治库、中毒救治库等。
临时紧急医疗救治场所或转运站的建设:利用靠近大型工厂、重要交通枢纽、交通干线、大型公共场所等或距离医院较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临时紧急医疗救治场所或转运站,在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所处位置特点,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医疗设备和药品。当发生突发事件或灾害事故时,可以将伤员先离开危险现场转移到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检伤分类,初步治疗,分诊转送,不同伤情的伤员分流到相应的医院。
社区急救科普基地建设: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还承担着对广大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的任务,要提高院前急救服务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第一目击者”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报警呼救、自救互救、自我防护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社区小广播、社区网站、社区板报和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传播急救知识;也可以请专业院前急救培训机构进社区,开展急救专家讲座,邀请居民参与模拟操作、模拟演练;使这些宣传形式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讨 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服务人群密度高,开展院前急救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救半径小、反应时间短、对所属区域熟悉的特点;接到急救服务呼救,“120”急救指挥中心出诊命令先派到社区,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急救,再派专业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增援并转送医院的模式,大大缩短了急救反应时间,提高了对危重急症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
社区医疗急救工作是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和院前急救服务的交汇点,社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应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岛形分布,建立院前急救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密切合作,形成信息、资源共享,使“120”院前急救网络更加完善,加大了院前急救网络覆盖的密度,急救进社区是今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萍芬,陈志.论城市院外急救网络社区化.中国急救医学,2001,10(21):619-620.
2 陈志,杨萍芬,蒋小燕、城市院前急救网络中社区的作用与展望(附322413例院前急救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6):428-429
3 刘全,杨勇,汤彦.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995-997.
4 陶丽丽,陈开红.急救服务网络社区化建设研究进展.中国全科医学,2008,4(11):694-696.
【关键词】院前急救;链式急救系统;急性冠脉综合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33-02
Before the court of first aid in the internet community and saved the role of the emergency
Fang Yuan Liu Yiping Qian Aimin et al.
【Abstract】Retrospective 2009 on shanghai’s hongkou area of these three areas of the grade a comprehensive area hospital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before the court of first aid network system for the operation,and referredto success to save acute coronarysyndrome (acs) cases.Review before the court of first aid to the network chain first aid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an emergency rescue community important guarantee,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was built before the court of first aid network of major platform.Up before the court of first aid network run of experience, must be solved urgently problem,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Before the court of first aid;Chain first aid system;Acutecoronarysyndrome;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三级医疗机构网络中的“网底”作用不断强化,承担着重要的社区首诊和慢性病随访管理的基本医疗服务,然而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由于社区居民长期的就医惯性思维,导致一些原本应该直接在三级综合性医院治疗的心血管急症也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病例中,本文将结合本中心自2009年建立的院前急救网络运行模式和急救转诊抢救成功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病例实例,分析完善社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对于提高心血管急症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的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自2009年开始,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领衔组织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与区属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网格化的心血管急症转诊网络体系,建立了转诊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联络和应急联系的通讯系统,制定各类心血管急症院前急救的标准化临床培训教材,由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循环培训,并组织开展操作演练。
1.2 病例资料:男性46岁,2011年3月因“胸闷不适,头晕数日”在中心门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左侧上肢麻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烦躁。即刻查体:BP 40/20 mmHg,R32次/分,HR85次/分,对答不切题,两肺呼吸音急促,未闻及干湿罗音,压眶反射存在。立刻启动院前急救预案,急救小组医护人员到位,即刻予以更换生理盐水快速扩容,多巴胺、阿拉明静脉滴注升压,平卧吸氧,床边急诊心电图连续监测,初期心电图胸前导联显示窦性心律为主的偶发房室分离,ST段无变化,5分钟后Ⅱ、Ⅲ、aVF导联ST段出现抬高,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实施连续性的维持生命体征的急救同时,急救小组成员已拨通120急救中心电话请求紧急转送上级医院,并且通知上级接诊医院启动转诊绿色通道。15分钟后病人被送入上级医院的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予以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由于转送及时,初期急救措施得当,在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时,注入造影剂的压力将堵塞在冠状动脉中的新鲜血栓冲开,未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第三天即转入普通病房观察治疗,顺利康复。
2 讨论
2.1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人群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快速增长,据统计,每年全世界估计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2002年我国有70余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人群死因构成中的第一位死因,由于心血管病的本身病理生理特点,因心血管病致死中又大多数是在短时间内直接致命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等[1]。由于心血管急症最重要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危重、猝不及防,如果判断不准确、抢救不及时,发生猝死机率极高。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经常接诊到一些心血管急症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病例,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又分为ST段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病死率极高。据国外资料,AMI的死亡大约30%~50%发生于院外,而院外死亡的50%又集中在发病后的1 h内,多由于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颤所致[2]。因此,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早期救治目标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有效“时间窗”内完成最必要的紧急救治,譬如针对急性冠脉综合症在有效“时间窗”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重建血管是挽救生命,最大限度提高生存预后的重要保障[3]。
2.2 随着当今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院外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与院内急救趋向于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生命绿色通道”中各环节间无缝衔接的重点。建立包括院前急救、途中救护、院内急救和重症监护4个环节组成的链式急救系统,是患者第一时间获取抢救的关键,而其中院前急救网络的有效组建,则是整个链式急救系统中的控制难点。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与社区居民最近距离接触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然成为建立院前急救网络的主要平台[4]。自2009年起,由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组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技术支撑,区属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实施平台,建立了以心血管急症转诊为核心的网格化院前急救体系。通过连续三年的良性运作,已经成功转诊抢救了十几例重症心血管急症,本文所回顾的病例即是其中抢救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
2.3 通过回顾三年来院前急救网络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1)提高心血管急症第一目击者与社区全科医师的急救协作联动性:组建覆盖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固定的院前急救医护队伍和以居委干部、小区楼组长为志愿者的社区基层急救网络系统,并对志愿者开展以各类心血管急症简单识别的培训,增强第一目击者对心血管急症的识别能力;(2)组织一体化模式的标准化培训:制定各类心血管急症院前急救的标准化临床培训教材,抽取骨干医护人员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科进行社区―院前―院内急诊三位一体模式的急救技能培训,并定期复训和组织演练;(3)重点加强对心血管急症的临床鉴别能力培养:通过培训不断强化各类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肩周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肋间神经痛、牙髓炎等常见病与心血管急症的鉴别诊断要点的识别能力;(4)重点加强各类心血管急症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动态心电图采样检查和各类心电图形识别能力培训:根据文献报道,动态采样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诊断中的对比分析研究显示,动态采样心电图表现与CAG结果对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6%和82%[5]。同时,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的心电图表现具有多样性,包括ST段抬高,ST段压低及非诊断性ST段和T波异常[6],因此提高心电图波形的识别能力培训和动态心电图采样显得尤为重要;(5)重点培训心血管急症的规范性院前急救措施:特别要提高心血管急症快速致死原因如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的规范急救措施,强调以针对性的镇静、吸氧、缓解疼痛,扩张冠状动脉,抗凝,维持血压及抗心律失常等治疗为基础的生命体征维持措施为主;(6)及时开启上级接收医院的绿色通道,有效抢救“时间窗”内适时转诊:严格执行生命体征初步好转和上级医院绿色通道开启方可转诊的原则,在最佳后续抢救“时间窗”内连续监护治疗情况下转诊,确保无缝隙链式急救的实现。
2.4 在整个院前急救网络的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亟待改进,譬如:如何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网络与120急救中心救护车呼叫系统无缝隙衔接,确保途中救护和有效“时间窗”内转送的急救关键目标得以实现,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总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建立心血管急症院前急救网络,是提高社区心血管急症抢救成功率,挽救重症心血管急症病人生命,减少重症心血管急症并发症,改善疾病预后的有效途径,可以预见,随着3G网络和光纤图像远程传输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原有社区院前急救网络基础上探索利用3G网络系统、光纤图像远程传输技术,建立心电图波形和超声心动图远程传输补充模式,将对上级医院心血管急症后续急救措施提前介入院前急救程序,进一步提高急救效率和成功率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庆东.急诊心血管事件的防范及对策[J]. 临床急诊杂志,2010,11(3):187-189
[2] 宋莉,胡大一.急性心肌梗死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J].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7):594-596
[3] 沈洪. 心血管急症早期目标性救治[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2):69-70
[4] 宋美娟,张迎福.社区医院院前急救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620-621
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全县各卫生医疗机构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国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医中药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升我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我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西医结合运用能力,在全县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全面推广普及中医药、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运用、中医药技术管理慢病,充分体现中医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廉简便捷”的特色,保障人民健康。
(二)具体目标
在全县各中心(乡、镇、地名)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普及推广应用省中医药管理局已认定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全县农村和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达到100%。
三、推广内容
以省《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乡村医生中推广适应我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见病、中医急诊急救知识、中医健康保健知识及中医药慢病管理知识。
四、推广方式
以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县中医医院为本实施方案执行单位,采取集中培训,专家巡回指导、讲座、查房和自学等多种形式推广,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确保培训与推广效果。
五、开展时间
基层推广应用和专家巡回指导(包括义诊、查房、讲座)集中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4月和9月—10月,县级师资培训集中在每年11月,组织考核验收时间为每年12月。
六、管理与考核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要成立以本机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中医科人员为成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小组,并上报县卫生局。主要职责为:1、组织本辖区内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学习;2、在本辖区内组织巡回义诊、开展中医药干预和慢病管理、健康讲座;3、负责本辖区内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4、负责本单位中医工作自评及辖区内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工作的督导考核。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开展中医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普及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医院健康教育专栏,中医药适宜技术健康处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宣传册等载体,大力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急诊急救的简便有效方法,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优秀文化,以中医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和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巩固我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成果。
关键词 全科医疗 社区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危急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前的前的一些医疗救治,社区院前急救是发生在社区中的,由全科医生进行的一种现场紧急救护。
社区院前急救的重要作用
社区院前急救同主要的“120”的院前急救之间存在共同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现场判断和在救护手段上有着极其相似之处;其根本不同在于社区院前急救的执行者主要是非急救专业的全科医生,而“120”的院前急救是经过正规培训或学习过的专职急救人员,这两中急救无论在急救装备上还是在急救技能都是有很多差别的,不过社区院前急救是最贴近社区,它也较容易为居民所找到,这样就可以较快请到救护人员,因此非急救专业全科医生一般是先到现场的,全科医生是否可以正确地急性施救,对于患者的生死存亡关系重大,所以社区院前急救技术的好坏,会对救治的结果造成直接影响,但是全科医生职业所限,他们也较难胜任困难的救治工作。全科医生的优势是他们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比较了解,因此,在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针对性,这也可以争取一定的时间和抢救机会。从患者发病到“120”到来之前,这个时间段往往是生命能付获救的最关键的时期,倘若处理得当,就可以给“120”的院前抢救和院内抢救赢取更多的宝贵时间,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另外,还需要全科医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在于急救现场时才可以有镇定自若的自信姿态或言语,而避免慌乱情绪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得到安慰。
社区院前急救的全科医疗特点
社区院前急救和“120”院前急救相似的地方较多,不过它仍是全科医疗的范畴,全科医师所面对的问题是危急重症,处理手段可以在进行紧急救护时遵循全科医疗的一些理念,以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的最佳利益为准则,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让患者和其家属感受到温馨、亲切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综合性、协调性及连续性的救助是要被体现出来的,除了一些亲切的语言和安慰外,应当让在场人员的积极性获得最大限度地调动,指导他们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使社区院前急救有序而不慌乱的进行。全科医生除了对病人进行积极救治外,还需要预见在场的家属及其他人员因情绪,防止过于激动或紧张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尤其是年事已高或有异常症状的,立即协助将其劝离,同时给予一定的的心理疏导和支持疗法等,预防其他一些意外的发生;在“120”急救医护人员到来时,对他们清晰、简明扼要介绍病史以及抢救过程,配合“120”急救医护人员做好院前急救工作,事后适时地对病人住院期间的治疗情况、出院后情况进行了解,使全科医疗的双向转诊工作合理的融入社区院前急救工作。
社区院前急救中存在的问题
协作问题:主要体现在相邻的全科医疗站间、全科医生和途中 “120”急救医护人员间,这之间需要一种团队精神。当急危症状出现时,社区里的全科医生若觉得情况复杂,自己并不能独立应对时,需要其他的帮助,就要主动的同尚途中的急救人员进行及时的联系,若双方在这段时间内能通过电话保持良好沟通交流,随时接受专业人员的临时指导,这样就会使社区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思想问题:一些全科医生思想仍然保守,把危重病抢救工作看做是“120”和急诊科的事情,一遇危急重症只想让患者“转”走,延误抢救时机。另外,思想上不能“以人为本”,把利益看得较重,明知自身抢救力度不足,却不转院。因此,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设备及药物问题:目前社区的医疗设备都不完善,设备单一、陈旧,一些全科医疗站连三大常规、血糖都无法进行检测,有的只有心电图机,但仍是较落后的设备,因此相应的临床应急能力较差。另外,适当的抢救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药物或不是一线抢救的药物也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能问题:在社区急救中,普遍阻碍社区院前急救工作开展的是全科医生的现场急救技术的好坏。目前为止,社区门诊中的全科医生大多学历较低,他们有些都没有经过一定的全科培训,因此他们的业务技能水平低,甚至有的连基本的急救措施像心肺复苏都无法及时准确完成,这样的话胜任院前急救的重任就很难承担。这就对社区的全科医生提出了要求,全科医生需要在全科理论培训的基础上,使自身各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得到加强,不断让自己的社区院前急救技术水平获得提升。
社区院前急救的发展方向
社区院前急救是全科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该为院前急救领域的开拓和全科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可能。①“社区医疗急救站”的建立【sup】[1]【/sup】,将社区的全科医疗服务与“120”的院前急救有机地结合起来。急救站的人员调配和后勤保障将由“120”统一管理;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信息资源,实施工作是由社区门诊的相关全科医生执行,并不断的让其发展构成网络化【sup】[2]【/sup】。“120”的社区急救医护人员应和非专业的全科医生之间进行密切的联系合作,他们之间进行资源互补和信息的共享,能够做到对各种急症危险因素随时的监测,能做到在针对可能发生的急救问题时进行急救资源及力量合理安排。②对院前急救的医疗模式进行改善,使其适应社区卫生服务,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人性化”全科医疗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地震灾害 急救医疗 运作 体会
医院完善的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
在“5.1”地震灾难发生后我院立即启动了《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有序地安排各项工作。我院的应急预案涵盖了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在预案中规定了应急状况下我院的组织体系、工作流程、运行机制、应急保障、后期评估等多方面。根据预案地震发生后我院立即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领导 副院级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地震应急指挥机构 负责研究决定、部署和推动全院地震应急管理工作。医院办公室和医务科是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履行应急信息汇总、接受和办理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的紧急事项发挥运转枢纽作用;承办医院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督促落实有关决定事项;并负责相关科室的协调与信息通报 向全院职工地震信息。急诊科具体负责地震伤员的检伤和外地地震伤员检伤分流并安排抗震性能最佳的急诊病房接受余震发生时各科危重病人的安置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两个由专家成员组成的医疗救护队为地震伤员提供医疗救助并为医院应急管理决策提供建议还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医院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
职能部门医务科、护理部等是地震灾害工作决议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医疗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接受社会捐助和志愿者安排等小组明确的分工很利于医院对人员的合理组织与调配。地震发生后医院各部门立刻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从事急诊急救部门的急诊科进入h待命各部门根据应急预案有条不紊的工作。
合理安排与调配:在向灾区派出应急医疗救护队的同时急诊科人员为成员的“医疗救护队”承担着本地地震伤员和外地来院地震伤员的急救医疗处置工作也在顺利开展。我院常态下就建立了以急诊科人员为主的灾害事故救援小组承担着各种灾害事故的医学救援任务在必要时再抽调相关科室医生、护士及相关人员组成急救医疗组协助完成急救医疗服务。
急诊急救工作:地震灾害的发生考验着医院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即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三环相扣相互衔接考验捍卫着人民群众健康的急救生命链是否能无缝连接和高效运转。灾害发生时医院安排了急诊科人员小时待命、医院辅助科室和临床科室双人值班等措施以便随时接收本地地震伤员和外地地震伤员在抗震性能最佳的急诊病房安排接受余震发生时各科的危重病人安置管理工作投入大量急救器材、设备设施如呼吸机、床旁ECG、心电监护仪等充分保障了“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与高效运转。
病人安置:在大地震发生及短期内余震不断时医院在安全措施有保障的三处空旷地带搭建防震帐篷分区安置普通病人便于集中管理和治疗保障了治疗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后勤保障:后勤物质、药品、急救器材等及时供给保障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高率运转。地震发生后后勤保障部门组织相关的专家对医院业务用房进行安全检查、鉴定加固或维修因地震毁损的而不达危房标准的建筑或器材保障业务使用。
讨 论
重视不够:急诊医学专业是世纪8年代中期才独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医学学科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医院领导对其认识不足、不够重视总认为急诊科只是“分诊”所以对其专业人员配备人才培养、设备配置相对临床科室滞后使急诊专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临床科室。医院领导应加强知识更新使急诊置于应有地位、加强领导。
工作模式落后:现有的医学救援模式是“多应急处理、少应急管理”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医学救援时需要临时成立救援指挥机构医院且各自为政不能统一的指挥调度致使运作的随机性大、效益低、有限急救资源浪费。同一地区应建立可持续运行机制和常设机构在突发灾害需医学救援时统一调度指挥本地区的急诊急救资源。
不能实现联勤联动:医学救援信息渠道不畅通涉及到需医学救援的如公安“11”、消防“119”、交通“1”等不能实现联勤联动监控报告信息不能及时报告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
急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急诊医学是多学科、跨专业的临床一级学科急诊医学是通科的综合急诊急救专业知识和抢救能力要求较高。发展急诊急救关键在于人才培养人才是发展的根本。1要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急诊正确的诊断是采取有效的治疗前提正确的诊断源于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对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熟练运用掌握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有良好的医德、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反应灵敏、动作敏捷。总之就是要着力建设一支既有内外科基本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有急诊危重医学所需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专业队伍。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卫生保障制度等原因存在严重的科室差别、城乡差别、阶层差别而急诊急救责任重、风险大、工作苦多数宁干专科不干急诊再加上从事急诊急救的医护人员待遇差更使思想波动、队伍不稳尤其是基层医院的急诊科。
投入不足:由于医学救援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设备设施配备的落后现有急诊急救设备陈旧落后、缺乏无法达到稳、准、快和“时间就是生命”的要求。医院应在条件允许范围内优先考虑急诊急救器材装备齐全抢救设备才能使急救得心应手缩短救治时间造福于人民。
【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94-01
院前行急救性气管插管是院前心肺复苏术(CPR)中的重要急救措施之一,是建立有效通气的最确切保障,这就意谓着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这一技术,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救治心跳骤停患者。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护人员的我们和市急救中心自2008年以来,经培训全科医护人员尤其是医生基本掌握了气管插管术,在整理急救中心院前抢救548例急、危重症患者中,行气管插管96例,插管率占17.5%,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开展院前气管插管抢救心搏骤停患者96例,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5~82岁,平均52.6岁。心搏呼吸骤停时间4~25min,平均(19±8)min;心性猝死34例,急性重度中毒17例(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有机磷等混配农药4例,海洛因中毒2例,抗精神病药中毒4例,安眠药中毒1例),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性损伤39例,溺水和电击伤3例,不明原因呼吸心搏骤停3例。
1.2 急救性气管插管的指征〔1〕 ①呼吸、心搏停止;②急性呼衰;③大量呼吸道分泌物需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④中枢性或周围性呼衰。
1.3 复苏方法96例心搏骤停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选择适宜的气管导管,在喉镜引导下循序进入会厌窝挑起会厌,暴露声门,直视下置入气管导管,确认导管置入气管后放置牙垫并固实,球囊接气管导管辅助呼吸,同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复苏药物复苏等急救措施。
2 结果
插管一次性成功88例,插管时间均
3 讨论
气管插管同样是心肺复苏术中重要的急救措施之一,对急、危重症患者或呼吸心搏骤停者,及时有效的恢复通气是抢救成败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心脏停搏后4min内开始基础生命支持,8min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存活率达43%;而8~16min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存活率仅为10%〔2、3〕,由此可见,CPR中尽早行气管插管通气是极为重要的,且利于吸氧、吸痰。
不断提高社区医生和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气管插管技术水平,以确保院前急救性插管一次性成功;社区医生和120急救医生是第一个到达患者身边的专业人员,这就要求社区医生和120急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只有这样才能在第一时间内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有效的复苏;气管插管后人工通气较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面罩球囊人工辅助通气安全有效〔4〕。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8年以来通过对全体医护人员尤其医生进行规范化系统培训后,基本能够在2min内完成气管插管,和市急救中心在应用气管插管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中插管成功率达到了97.5%,为院前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汪红.气管插管术在急救病人中的应用[J],成都医药,2002,28(2):107.
[2] 庄心良等.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
那么,什么样的医生可以做家庭医生呢?一个6年制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在毕业后转科实习1年,再考入为期3年的家庭医生训练,并通过内、外、妇、儿、急诊以及精神病科的各项考核之后,就功德圆满了,由此可见,一个家庭医生是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以打造出来的。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是同一个概念,家庭医生是北美医学界的称呼,而全科医生多是欧盟国家的叫法。
在意大利,一个全科医生被训练出来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马上开业,国家规定每个全科医生将最多管理1500个年龄在7岁以上的市民,所以政府会根据每年退休的全科医生数量和城市居民数量来培训新的全科医生。因此,一个刚刚拿到全科文凭的医生会立即去大区的卫生署登记,并且在大区全科医生积分榜上排出自己的名次,这个排名是受医学院毕业时总分数以及毕业论文分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积分多的、名次靠前的医生可以尽快获得大区授予的国家全科医生开业许可,拿到开业许可的全科医生才可以正式在大区指定的地区开业,这些开业的医生将被列为国家公务员,工资由大区卫生署直接签发,每个医生工资的多少将受这个医生所管理的居民数量、年龄以及每月家访出诊次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拿到大区开业许可证的全科医生一般会去卫生部授权的正规大药店附近找诊所,有时药店本身就会给医生廉价出租自己药店内多余的房间,一般是3~5个医生在一起成立一个“联合诊所”。由于病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家庭全科医生,所以,这里的家庭医生看病大都十分专心,尤其是刚刚开业的全科医生更是小心翼翼地工作,主要是为了赢得好的口碑。
家庭医生的日常工作是:提供卫生常识,提供健康咨询,组织预防医学教育,诊断并且治疗各科常见疾病,检查并且提早发现各种大病(如早期癌症),紧急诊断并处理各种急症(比如心肌梗死的院前处理)。家庭医生有权利使用国家医保制度为病人服务,可以在国家医疗开支规划范围之内对真正有需要的病人启动100%国家免费医疗(比如癌症和各种危重疾病、慢性疾病等),家庭医生还可以根据专科医生的方案开药、治疗并随访病人,与此同时也监督专科医生的治疗效果,建议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等。
急救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各种急危重患者,充分利用区域卫生资源,建立区域急救体系。最大限度的满足病员的抢救需要,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国内地级以上城市,急救网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促进或制约城市急救事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因此,如何客观分析急救网络发展现状,调整组织管理和监督运行机制,如何依据资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实力整合急救资源、合理设置资金保障机制,以及如何促进资阳市八个城区急救事业的均衡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急救网络布局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依据国内外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的现状,积极研究和探讨资阳市急救网络运行机制,实现急救"行政分级管理科学化、院前急救网络运行规范化、院前院内救治系统一体化、急救技术标准国际化"的最终目标。作者结合国内外急救网络的现状,对当前二级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问题探讨如下。
1 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现状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作为整个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其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都与本国的医疗制度相适应,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介绍,发达国家都已建立起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急救管理由政府最高卫生行政部门、最高长官直接负责,因此,急救管理网络体系层次分明、监督有力、资金到位,指挥调动的权限有保障。在具体急救过程管理中,求救电话按照区域由电信部门直接划转到相应的急救指挥中心,能及时统筹调用区域急救医疗资源,并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指派中心急救车辆、转运车辆、或私人急救车辆和红十字急救车辆等,也能直接指派相应的急救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接受急救患者,或指派私人医生前往患者身边。如美国,其急救体系按照划区负责和区间合作协调的原则,全国划分成303个急救医疗服务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接受急救服务公司的拨款。发达国家急救体系的运行以政府为主体,消防、交通等各支救援力量相互补充、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红十字会、志愿者和私人诊所的救援力量,建立资金运行的管理和监督组织,最大程度地节约国家资金。如欧盟国家,其急救系统的运行经费均由国家政府承担。非国家公职人员承担的急救任务,如私人或红十字急救站等采取协议形式付费,其费用由政府按协议购买服务。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资金支持大部分来自当地(城市和州)政府和联邦医疗保险,每年将近数十亿美元。在日本,急救医疗服务是完全公共资金支持的服务,患者个体不需要支付救护车费用[1]。
2 国内其他城市院前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现状
国内各城市在经过2003年SARS后,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尤其是院前急救事业的重视,也加快了院前急救事业建设的步伐,院前急救工作得到了很大力度的支持,且大部分城市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政府全额拨款单位。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看,国内一些城市的院前急救体系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目前院前急救管理模式主要分为6种:独立型的北京模式,院前型的上海模式,行政型的广州模式,依托型的重庆模式,与消防相结合的香港模式,联动型的苏州模式。广州为独立指挥调度型,他们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急救通讯指挥中心,院前从业人员和救护车辆不隶属于中心。上海、杭州急救中心目前的模式一样,设有一个急救中心,各县、区建有分站,一般分站设在协作医院内或附近,协作医院大多是区、县中心医院。重庆是以大中城市内的一所综合性的大医院为依托建立的急救中心,它隶属于医院,由120 报警中心、院前救护系统、急诊科、服务部和病区专科治疗组成绿色通道。苏州调度指挥中心隶属于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可缩短突发事件的急救反应时间,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
3 资阳市院前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现状
院前急救业务除了来自120指挥平台的调配外,还有来自各医院、卫生院另外设的急救电话呼叫业务。院前急救由通讯、运输和医疗三大要素组成。每个单位从事院前急救业务的医务人员则各由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兼任,各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院前急救经验高低不一。
3.1 存在的问题
(1)各医院均从事院前急救业务,病人家属往往因求医心切,除拨打120电话外,还同时拨打各医院的急救电话,这容易造成一个院前急救业务有两台或两台以上救护车,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急救人员同时赶赴现场,而病人最终选择一家医院,这造成院急前救资源浪费。(2)除市区医院外,乡镇级医院的救护车内配置缺少铲式担架、心电图机、简易呼吸机、电动吸引器等必需的设备。乡镇急救网站发展不平衡,致使服务半径过大,院前出诊反应时间过长,难达到院前急救要求。(3)存在多个院前急救系统(EMS),每个医院各做各的,院前急救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调配,122和有的医院由于利益的驱使联盟,经常造成一个车祸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急救人员同时赶赴现场,而病人最终选择一家医院,这造成院急前救资源浪费。(4)单一时段内出现突发意外灾害事故,由单一医院完成某一区域的院前急救业务同时将病人收住院处理,这会人为地导致该医院这一时段内急诊科、病房各科工作、资源较大的压力。由于资阳市的院前急救现状,无法进行指挥接近求救现场的医院进行就近救助,也无法根据各医院的专科特长、各医院某一时段病床使用情况等进行统一、科学、高效地分流病人。(5)市120调度室切入电话机少。有2个呼入电话,呼出只有1个电话。受理呼叫电话后还需要通知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再呼叫医生、护士、司机出诊,耽误不少宝贵时间,影响出诊速度及救治质量。(6)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无规范,医疗风险加大。目前,乡镇级医院院前医务人员转运患者到市级医院,只是与院内医生口头交接患者的病情,双方没有统一的书面交接记录材料。(7)对于危重患者的急救,目前,缺乏院前提前告知院内患者的病情,院内提前做好接诊准备的相关职责规定。加上利益的驱使,部分急救单位转运不规范,使急救医疗风险加大、患者生命风险加大。
4 思考和展望
4.1 建立、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该因地制宜、广泛动员、政府重视、全民参与,发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院前急救系统。缩小管理幅度、落实管理责任,减少二次调度。从整个急救网络的发展来说,如何减少二次调度的时间耽搁,缩短呼叫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同时与辖区应急指挥系统有效衔接,适应各区急救、救援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
4.2 加强网络的组织领导,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院前急救网络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急”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就是命令。如何去赢得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网络的运转效率,围绕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重点。不断强化网络内单位的急救意识,提高院前病人救治反应速度和保障力,在积极开展急诊医疗服务的同时,不断强化急救意识,确保在遇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做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快,治得好”。
4.3 建立并完善各种预案
在急救工作实践中,根据区域性急救网络必须具备快速机动能力的要求,制订各类网络单位各种抢救程序及预案和急救人员的职责,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方案,使之更加符合急救网络运行的要求,定期演练和实践,在制度上保证了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完善急救通讯网络
急救网络通讯必须现代化。现代急救医疗已把通讯、运输、技术称为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通讯是其中重要的最先的一环[2]。院前急救时现代通讯系统是院前急救的中枢神经。应设置呼救受理平台,使用专用数字化电话,装备无线电对讲系统,车内配备GPS定位系统。呼叫电话数字录音,呼叫信息电脑记录。实现了调度网络化,中心调度室、救护车、急救现场三者形成一个动态网络,保持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为院前急救提供了信息保障[3]。急救中心与现场医疗进行数据、图象传递,实时监控。中心与现场医务人员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处理病人。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安全可靠的指挥调度系统
4.5 强化急救通讯指挥调度功能
急救通讯指挥调度系统是日常院前急救的反应中枢。它不但是急救医疗调度、指挥与协调的工具,而且还担负着急救信息的接受、存储、传递和整理的任务,是急救中心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4,5]。形成了科学、合理、快速、有效的急救调度方式。院前急救的目的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发病初期给予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并快速护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急救调度,网络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准确记录急救资料信息。显示急救地点数字地理图形,急救车位置及动态。并自动生成科学急救派车单。做到国际上普遍规定的受理呼救电话后一分钟内出车。
4.6 完善急救车内配置和驾驶员的管理
急救车既是运输患者的工具,也是现场。运送途中的抢救场所。因此急救车内必须配备齐必须的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如氧气、吸痰装置、心电监护、除颤仪、心电图机等。需要专人定时检查,补充、维修、保养。由于资阳地处丘陵地带,急救半径长,路况较差。要求驾驶员不仅技术过硬,并加强救护车的维护和保养。随时保证急救车的良好状况,以保证接到呼救后及时到达急救现场。
4.7 完善急救网络监督管理机制
4.7.1 首先建立统一指挥全市院前急救三级网络
无论是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国内地级以上的城市,急救网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促进或制约城市急救事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1]。资阳市必须建立和完善一个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卫生局主管的120指挥调度系统和通讯网络。同时将乡镇医院作为二级急救网纳入市级急救网络,接受市级平台指挥运行,将整个城乡建成一张功能齐全、行动统一的急救网。市、镇二级急救网建立后发挥各自优势,大大缩短抢救半径。无论是平时还是突发灾难事故发生时都能迅速反应,及时有效抢救急、危、重病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急救医疗需求。现代救援医学已不是传统的单一的医疗专业工作,它包括许多社会性、协调性、组织性等工作,所涉及的部门也是多方面的。急诊医学不单是卫生部门的事,需要消防、公安、航空、航海、通讯、气象、保险等部门的参与,将110、120、119、122组成社会联合行动体系,实施联动机制,一方面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另一方面医院解除了患者拖欠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明显下降[6]。四警合一将是我市院前急救网络的建设方向。任何一个紧急救援中心必须建立健全可覆盖全体人群的急救网络。原则上城市各网点半径不超过2~3公里。调度指挥除接收政府信息做出反应外,还要接受其它的各种信息(如院外危重病人呼叫),科学合理的做出适当反应,为使反应准确、合理、有效,就要求调度人员必须训练有素,具备医学知识。
4.7.2 缩短院前伤员送院平均应急反应时间,加快院前急救
严重创伤后的“黄金60min”[7]尤其是伤后最初10min即展开的现场急救措施,对伤员救治的成功和成功率和预后有决定性的作用,若在“白金10min”时间内将必要的救命治疗前伸至现场。对伤员的致命伤或并发症如窒息等被处置和预防。则可能避免伤者的早期死亡。发达国家院前“平均应急反应时间”大多在5~7min,我国现阶段大多在10min分钟以上,由于受到通讯、值班车辆和布局、急救人员的素质、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达到大现场的时间还会明显延长[8]。
资阳市的院前急救多面临广大农村地区,地广路险,医疗资源匮乏,急救半径大,若单一依靠市急救网络医院的救护力量会延误疾病救治及一些重大灾害事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导致事态扩散,故应将各级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作为急救分站)纳入急救网络,定期组织培训各级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若遇到偏远地区的呼救或重大灾害事故可先通知当地急救分站赶赴现场处理并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县急救中心出动救护力量,这样能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减少伤残和死亡。
4.7.3 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大势所趋
信息化的急救通讯指挥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全市卫生系统内部联动和医疗急救资源共享,来解决突发、灾难性、重大事故的院前急救抢救[9]。为创建基本现代化急救中心,市级120应为市全额拨款的市级卫生事业单位,下设区级120属市120的二级指挥平台,人员应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急救中心具体工作应是负责院前初步处理、抢救、运送病人,根据各医院专科特长、距离现场远近、病床使用情况、病人家属的意见等综合分析,科学分流到各医院内,再由各医院进一步的院内抢救、诊疗。除日常院外危重症的救治外,更要强调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强化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训练:①人员组织;②通讯联络;③现场指挥;④现场救治;⑤灾难种类的医疗技术救援水平。
4.7.4 合理规划院前急救网络布局
目前资阳市的日常院前急救任务由加入120急救网络单位的四家医院共同承担,120中心挂在一家医院,由于急救半径规划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利用急救资源。在站点建设方面缺乏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规划,造成急救资源的浪费与不足并存。同时,有的医疗机构的急救站的运行目的存在自身利益的驱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院前急救的有序运行。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对现有急救网络站点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规划,采用以距离定半径、以社区定半径,或以时间定半径的形式,合理布局,保证每一个网络站点充分发挥急救功能,避免资源浪费。
4.7.5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急救培训计划
市急救中心要承担全市院前急救行业的管理,负责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及各种关系的协调。目前中国院前急救主要问题不是模式之争,而是急救网络及急救专业化队伍建设问题。各片区医院在“三基”培训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如基础生命支持、创伤急救、中毒处理、早期心肺复苏培训和各种抢救操作(气管插管术、环甲膜穿术、各种穿刺术以及除颤仪、呼吸机等使用技术)。以病人为中心,以时间为标尺,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以及时、有效、全面的救治,从真正意义上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陈开红,关金宝,陶丽丽.对北京院前急救网络运行的思考[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53.
[2]丁涵章,马骏,陈沽,等.现代医院管理全书[M].杭州:杭州出版社,1999.86~87.
[3]徐芳.网络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提高城市院前急救功能[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0),695~69.
[4]陈明玉.现代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及其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3,(3):42~45.
[5]陈明玉,刘林成,唐剑星.院前急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
[6]吕旺盛,刘婷婕,张克明,等.联动机制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临床急救效果的评估[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80~382.
[7]Lemer EB,Moscati RM.The golden hour:scientific fact or medical “urban legend” [J].Acad Emerg Med,2001,8(7):758~760.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嘉兴、湖州、丽水、台州、衢州与舟山共11个地级市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地市分别随机选取一个地市主城区街道(社区)、一个县/县级市城区街道(社区)与一个县级农村。每个街道(社区/农村)以居民户为调查单元,分别选取50户,每户选取一位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地市分别有150名居民参加调查,合计1650人。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自主设计《浙江省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调查表》,并在杭州城区进行小范围预调查,根据回馈结果优化调查表。完成调查表设计后每个地市选取2名,共22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员。调查前对所有调查员集中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的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调查上岗证。按照上述人群分层方法,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分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两部分,院前急救服务内容包括:120急救反应时间、调度员服务、医务人员技术与态度、急救服务收费、患者转送原则的执行等。急救需求内容包括:居民急救技术掌握情况及获取途径、心理辅导需求、急救人员职称需求、急救收费要求等。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完成后,根据被调查者的信息资料以5%的比例进行随机电话回访,核实调查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剔除不合格调查问卷。所有数据输入Excel表,并纳入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650份,回收合格问卷1542份,有效率为93.5%。全省居民一般情况、掌握急救技术的总体情况以及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如下:全省居民的一般情况,见表1。全省居民掌握急救技术的总体情况,见表2。全省居民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见表3。
表1 全省居民的一般情况(%)
表2 全省居民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表3 浙江省院前急救服务现状与需求的总体情况(%)
3 讨论
对普通民众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某些发达国家,一个家庭就有一人可以完成自救互救。美国每4个人中有1人具备基础急救知识,而西雅图每3人就有1名急救员[1]。浙江省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虽然院前急救事业比较发达,但居民掌握急救知识与技术的比例与国外发达地区仍相距甚远。调查中,1542位调查者中有699人次均未掌握心肺复苏、包扎止血、中暑溺水急救、骨折固定等常规急救技术。“知道心肺复苏”的比例仅27.4%,而可以进行独立施救的比例仅10.6%。然而居民对心肺复苏技术的需求度较高,但不同地域居民工作生活、教育背景、经济水平不同,其对院前急救服务需求也不同[2]。因此有待在全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常态化培训。同时,培训需因材施教。目前常用的培训方法有医务人员公益讲座、付费短期培训、广播媒体等,而医务人员公益讲座为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居民认为的最佳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急救服务的疾病谱也在不断改变,只有详实掌握现阶段的疾病谱,才能针对性地提供优质急救服务。调查显示“创伤”患者已成为大部分地市最主要服务对象,而道路交通伤与工程事故伤为导致“创伤”的主要原因[3]。“创伤”比例高的地市急救部门不但需要完善救护车上长骨夹板、止血带、脊柱板、铲式担架等创伤急救器材的配备,同时需加大120医务人员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ATLS)技术与流程的培训力度,同时通过各类科普教育提高群众的创伤防范意识。虽然目前我国尚无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等级创伤中心的建制[4],但急救中心可效仿与本地区具有不同创伤救治能力的不同级别医院建立起高效合作机制,根据伤员现场伤情评分[5]来决定转送不同级别医院,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
居民是否愿意选择院前急救服务是评判一个地区院前急救工作成效直接有效的指标。调查显示大部分地市居民首选120救护车作为急救工具,但仍有不少地市居民更愿意选择出租车/自备车作为交通工具,而不愿意选择120救护车居民中,62.7%是因为“120救护车很久才能到达现场”,而不是急救技术、急救收费等其他原因,且大部分地市120急救反应时间[6]大于5 min,在10~20 min占37.6%,占首位,而大于30 min的比例高达12.7%,这与美国西雅图平均4.9 min的水平相距甚远。同时,投诉120的原因中,48.1%的居民是因为“120救护车到达现场太慢而延误治疗”。因此,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仍是完善院前急救服务的首要任务,可大力通过完善急救网点布控、军队化管理急救队伍、强化培训急救人员应急反应能力、改善交通状况等途径来逐步实现目标。各地可结合当地道路现况与交管部门合作,效仿公交车专用通道的做法设立120专用通道。有条件的城市可开展直升机空中救护[7-8]来提高急救效率。另外,采用可视化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使院前与院内急诊实现无缝对接,有力提高了危重症患者,尤其是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9-1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浙江省居民中包含较多边远山区居民,为减小调查数据的偏倚,本调查中农村居民并未包含山区居民。
院前急救调度员在电话中在线指导群众进行自救及告知注意事项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改善患者预后,尤其在院外心脏骤停的现场心肺复苏中起到了积极作用[11]。但不同地域调度员服务参差不齐,并且有相当多地区调度员未提供在线指导服务。因此,加强调度员培训与职责监管,有效提高调度员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前优化院前急救服务工作中另一项重要的任务。
目前中国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从业不稳定,中途转岗、改行时有发生,医务人员抱怨职业辛苦、医疗纠纷多的现象较多,较大程度地影响了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本次调查发现65.8%的居民希望120医务人员应该具有 “经过培训合格的救护员”,而并非主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而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中,大部分为正规医学院校本科或大专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有些甚至为副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他们经常把自己的职业与大医院的专业医生比较,从而造成了抱怨、不敬岗爱业等消极情绪,影响了院前急救的效率与质量。中国院前急救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应从符合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一支专业救护员队伍,并且在招募、培训、上岗、考核与晋升方面应有其单独的系统与相应的要求,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同时可借鉴美国paramedic的管理办法[12]。
参考文献
[1] 何忠杰,马俊勋.建立社区急救体系,提高猝死抢救成功率[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20): 1659-1662.
[2]Romn MI,Miguel AG,Garrido PC,et al.Epidemiologic intervention framework of a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J].Prehos Emerg Care, 2005,9(3):344-354.
[3]Soreide K.Epidemiology of major trauma[J].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09,96(7):697-698.
[4]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ommittee on trauma(ACSCOT). Resources for optimal care of the injuried patient: 1999[R]. Am Coll Surg, 1999.
[5]Baker SP, O’Neill B, Haddon W, et al.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 a method for describing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ies and evaluating emergency care[J].J Trauma,1974,14(3):187-196.
[6]Blanchard IE, Doig CJ, Hagel BE, et al.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ponse time and mortality in an urban setting[J].Prehospital Emerg Care,2012,16(1):142-151.
[7]Kroner C, Meller R, Schreiber T, et al. Entrapped motorists and air rescue services: analysis of tactical rescue approach, rescue techniques, and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illustrated by a 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J]. Der Unfallchirurg, 2008, 111(3):155-161.
[8]Mukherjee D, Nuno M, Patil CG. Helicopter vs ground transpor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J]. JAMA,2012,308(6):564-565.
[9]李子龙,黄淳君,章军辉. 可视化信息技术在县级城市院前急救医疗中的探索和应用实践[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 22(3):318-320.
[10] 降建新,王瑛,季晟超,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无缝对接中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 20(8):887-889.
[11]Castren M,Kvam AM, Bovim E, et al. Reporting of data from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has to involve emergency medical dispatching-Taking the recommendations on reporting OHCA the Utstein style a step further[J].Resuscitation,2011,82(12): 149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