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公路建设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路建设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路建设现状

第1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公路建设;机械设备;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0.引言

机械设备管理除了把好管、用、养、修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记录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监督、奖惩分明,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并注重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使用、维护、保养严格按规程办事。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施工生产服务。

1.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地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等级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现代化、专业化、配套化的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参与工程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也是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保障。正是由于机械设备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工程施工对机械设备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公路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已成为公路施工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当前,大部分公路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是上级主管单位统一规划、选型、购置、建档,施工企业负责使用、日常维护和维修,报废和更新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由于采购选型和使用单位的分离,存在着选型失误,配置不合理,维护代价高等缺陷。另外,有些机械设备是由于施工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多渠道筹资购置的,机械设备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各投资主体对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存在意见分歧,促使设备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管理方法难以适应现在设备管理的变化。

2.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构不健全

一个施工企业要想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必需有适当的管理机构。而现实中有的企业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有的人员结构臃肿。在施工过程中,有的工程项目较多,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往往点多线长,设备、机械人员调动频繁,而这时管理人员往往不足,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工作效率低下。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的企业没有设备台账,技术资料等记录;有的企业没有台班表,使结算无依据;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设备台账,技术资料档案也很不完善;这样使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2.3机械设备更新不合理

由于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现有的设备已达不到施工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式,施工企业的确需要购置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有些企业未能充分考虑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定机械设备发展计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购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使用率低,有的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4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与使用相脱节

在保养方面,很多企业保养不到位或根本不保养。有的企业为节省开支,尽可能少的使用操作人员,甚至运用新手操作,其结果不仅达不到保养的目的,而且影响了机械设备使用的时效性。

在维修方面,很多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是进行“事后维修”,即损害后不能继续工作时再维修,这样的结果不仅耗费较大,而且影响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方面,有的项目负责人对机械设备使用性能了解不够,甚至有时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不惜拼设备,使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甚至违章操作,这样下去机械设备磨损老化加速,使用寿命严重缩短。

2.5公路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不配套

工程中标后组建项目部,从各项目部抽调的机械设备大多是技术状况较差,而一些公路工程所需大型或特殊的设备不到位,设备不配套,投入到新的公路工程使用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6公路工程项目部设备管理短期行为严重

项目部所追求的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效益。因而出现了“重工程、轻机械”,“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对机械的使用自然是越快越好,但由于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加班加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重工程,重使用的行为直接影响机械的技术状态和使用寿命,也导致机械发生轻微故障得不到及时维修,大大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性能,增加了工程的费用开支,同时也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2.7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的矛盾

项目部主要以公路技术人员组成,机械管理人员往往不在项目部或不是项目部重要组成人员,而生产管理人员作为机械使用管理者,对机械的正确使用、技术性能、用途、工效及定期保养等知识不近其然,而操作手对施工技术所知甚少,往往处于施工被动或受支配地位,这样机械管理被大大削弱。因而不能够有效充分地利用机械的使用率,不能够对工程机械有效地调控,延误了工程进度,促使工程成本的增加。

3.合理配置施工机械的原则

公路建设采用机械化施工,目地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工程能耗。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采用机械应遵循以下原则:

3.1适应性

施工机械与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相适应,即施工机械要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和作业内容。尽量避免因施工机械的作业能力不足而延误工期,或因作业能力过大而使施工机械利用率降低。

3.2先进性

新型的工程施工机械具有高效低耗、性能稳定、工作安全、质量优良等优点,产品价格虽然高一些,但其性价比也高,更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

3.3经济性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经济性选择的基础是施工单价,它主要与施工机械的固定资产消耗及运行费用等因素有关。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时,必须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这是影响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3.4安全性

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保证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机械的安全可靠性,如行驶稳定、有翻车或落体保护装置、防尘隔音、危险施工项目可遥控操作等。此外,在保证施工人员、设备安全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及已有的建筑设施,不致因所采用的施工机械及其作业而受到破坏。

4.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4.1积极作好设备的组织工作

项目部成立时应立即建立项目设备组织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的大小做好组织计划,并设置相应的机械设备的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业管理员。确定机械种类,数量和做好进出场计划和机械总量控制,并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性能、用途、工效和一般使用常识,设备使用必须执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的原则,主要机械实行专机,专人制,为公路工程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下转第222页)

(上接第202页)4.2做好所有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调试修理工作

①做好预防性检查维修,对所有到场的运行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组织机械手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以及各级检查检修。对于存在问题的机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做好合理的检修计划,认真做好机械的维护修理工作。②新购机械要选拔素质较高、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熟识保养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协同厂方做好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对机械手实行岗前培训,掌握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技术后方可上机正常工作。

第2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F54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不仅在城市大举兴建,也在广大农村地区迅速开展起来,交通便利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近些年,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喜人,但是从大的范围看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状况及收支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变,公路建设也从以前的国家财政全权包干向多元化资金筹集方向转变,现在农村公路建设的筹资渠道非常多元化,有国家拨款、社会集资、企业注资等等。而渠道多元化也带来了财务管理和收支方面的混乱问题,许多部门对于资金的管理认识不够全面,只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而没有全局意识,整个资金的收支情况缺乏一个统一部分进行协调管理,从而造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财务状况和收支状况混乱问题十分严重。

(二)管理监督问题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步骤一般是先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批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和申报材料,然后由交通管理部门对公路的实际建设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公路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建设业主一般都是公路项目的所在地政府,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对设计施工的具体事务进行负责。虽然从环节运作方面看来,比较有调理,部门内部都做到了权责分工,但是就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而言,还是缺乏统一部门进行领导疏通,从而比较容易出现在环节衔接方面的问题,引起沟通不畅,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材料保管问题对相关人员材料、项目资料的管理保存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属于基层建设,建设业主也基本是由各乡镇领导和村委会成员组成,加之几层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公路建设相关业务较不熟练,而且在思想认识方面也存在缺陷,并且几层领导及人员的调动也比较频繁。以上种种原因就造成了材料保管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如项目资料无故遗失、人事档案无法查实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考

(一)科学规划设计、宣传、资金筹集

1、把握科学规划的原则

1.1实事求是的涉及公路建设方案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加快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方面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在设计建造公路时,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质和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1.2注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不可喧宾夺主在建设公路时,要充分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的保护,不可未建公路先搞破坏,这样不但起不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当地人民的反感情绪,对工程建造造成消极影响。

1.3申报和建设,要讲实际,权轻重在制定规划建设方案的时候,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而不顾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能改建的地方,绝对不重复建设,要重视质量而不可把外观看得太过重要。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经久耐用、安全畅通、利于环保”等原则。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要抓主要问题,不可一窝蜂的上。要根据实际条件而定,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可对农民群众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公路建设要讲实际、重重点,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

2、认证做好农民群众的动员工作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也是公路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公路,首先要把农民群众的工作做通。要广泛积极的进行宣传,从而调动起广大群众的修路积极性。同时要把政府修路的决心落实在宣传当中,要让群众相信政府的建设力度和决心,也让广大群众了解用实际行动改变生活条件的重要性。

3、坚持筹资筹劳的多样性

3.1解放思想,发挥多元化筹资体制的优越性通过国家投资、地方积极筹资、社会广泛集资、银行贷款融资等方式,来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

3.2积极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再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方面,必须坚持自愿、公开、量力而行的原则。切不可因为修路而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要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发动群众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

3.3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修路公路建设可以带来无限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公路修建过程中,也可以放开思路,用公路建成后的经济利益吸引广大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修建当中来。比如公路两边的绿化权和路边资源开发权等等,都是吸引投资的好点子。这样,不仅为修路筹集到了足够资金,也同时为建成后的经济开发提前铺好了路子。

(二)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力度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和管理力度尤为重要,各县、乡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并且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与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研究解决方法。对筹集的资金要排专人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和及时调度。质量管理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落实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查管理。确保建设的快速高效,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树立建设优秀典型,并做好大力宣传。(三)积极建立公路建设质量检查制度

1、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建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的四级保证制度。在竣工时应实行“项目法人初验和交通部门竣工验收”的验收方法。2、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管理方式将科学的公路建设管理方法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让质监站、建设办、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严格监督。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处理,限期整改或返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把好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把质量监管落实到位,认真消除质量通病。

3、严格控制进场原料质量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进场材料的质量。加强质量监督更要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管理。要做好对水泥、石灰、沥青等购进材料的合格检测。要做好对工程各项目如路面压实度、石灰含量等方面的质量指标检测和控制。

参考文献:

[1]熊昌华.城市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2010.(5).

第3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论文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而公路建设事业也逐渐从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十一五以来,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技术也在不断扩大、改进和完善,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以及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一些新思路新想法,以供参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不仅在城市大举兴建,也在广大农村地区迅速开展起来,交通便利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能够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近些年,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喜人,但是从大的范围看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状况及收支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变,公路建设也从以前的国家财政全权包干向多元化资金筹集方向转变,现在农村公路建设的筹资渠道非常多元化,有国家拨款、社会集资、企业注资等等。而渠道多元化也带来了财务管理和收支方面的混乱问题,许多部门对于资金的管理认识不够全面,只对自己的资金负责而没有全局意识,整个资金的收支情况缺乏一个统一部分进行协调管理,从而造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财务状况和收支状况混乱问题十分严重。

(二)管理监督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步骤一般是先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审批建设项目的建设计划和申报材料,然后由交通管理部门对公路的实际建设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公路建设作为政府行为,建设业主一般都是公路项目的所在地政府,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对设计施工的具体事务进行负责。虽然从环节运作方面看来,比较有调理,部门内部都做到了权责分工,但是就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而言,还是缺乏统一部门进行领导疏通,从而比较容易出现在环节衔接方面的问题,引起沟通不畅,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三)材料保管问题

对相关人员材料、项目资料的管理保存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属于基层建设,建设业主也基本是由各乡镇领导和村委会成员组成,加之几层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公路建设相关业务较不熟练,而且在思想认识方面也存在缺陷,并且几层领导及人员的调动也比较频繁。以上种种原因就造成了材料保管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如项目资料无故遗失、人事档案无法查实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新思考

(一)科学规划设计、宣传、资金筹集

1、把握科学规划的原则

1.1实事求是的涉及公路建设方案

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加快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方面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在设计建造公路时,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质和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1.2注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不可喧宾夺主

在建设公路时,要充分注意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古迹的保护,不可未建公路先搞破坏,这样不但起不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反而会造成当地人民的反感情绪,对工程建造造成消极影响。

1.3申报和建设,要讲实际,权轻重

在制定规划建设方案的时候,不能只搞形象工程而不顾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能改建的地方,绝对不重复建设,要重视质量而不可把外观看得太过重要。在设计时,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经久耐用、安全畅通、利于环保”等原则。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要抓主要问题,不可一窝蜂的上。要根据实际条件而定,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可对农民群众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公路建设要讲实际、重重点,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

2、认证做好农民群众的动员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也是公路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公路,首先要把农民群众的工作做通。要广泛积极的进行宣传,从而调动起广大群众的修路积极性。同时要把政府修路的决心落实在宣传当中,要让群众相信政府的建设力度和决心,也让广大群众了解用实际行动改变生活条件的重要性。

3、坚持筹资筹劳的多样性

3.1解放思想,发挥多元化筹资体制的优越性

通过国家投资、地方积极筹资、社会广泛集资、银行贷款融资等方式,来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现象。

3.2积极发动群众投资投劳

再发动群众投资投劳方面,必须坚持自愿、公开、量力而行的原则。切不可因为修路而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要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发动群众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

3.3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修路

公路建设可以带来无限的经济发展空间,在公路修建过程中,也可以放开思路,用公路建成后的经济利益吸引广大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修建当中来。比如公路两边的绿化权和路边资源开发权等等,都是吸引投资的好点子。这样,不仅为修路筹集到了足够资金,也同时为建成后的经济开发提前铺好了路子。

(二)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力度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组织和管理力度尤为重要,各县、乡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并且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与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研究解决方法。对筹集的资金要排专人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调度和及时调度。质量管理方面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落实工程建设的质量检查管理。确保建设的快速高效,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树立建设优秀典型,并做好大力宣传。

(三)积极建立公路建设质量检查制度

1、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

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的最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建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的四级保证制度。在竣工时应实行“项目法人初验和交通部门竣工验收”的验收方法。

2、建立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管理方式

将科学的公路建设管理方法引进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建立监督管理体系。让质监站、建设办、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严格监督。对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认真处理,限期整改或返工。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把好材料进入关、施工工序关、工程监督关、现场管理关和工程检测关等“五个关口”,把质量监管落实到位,认真消除质量通病。

3、严格控制进场原料质量

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就是进场材料的质量。加强质量监督更要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管理。要做好对水泥、石灰、沥青等购进材料的合格检测。要做好对工程各项目如路面压实度、石灰含量等方面的质量指标检测和控制。

结束语

农村地区要发展当地经济,离不开公路建设,公路建设要发挥应有效用,就离不开加强公路建设管理,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公路建设管理还存在着许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相信通过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必然能够找到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真正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和管理方法,从而真正发挥公路建设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家整体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昌华.城市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2010.(5).

第4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公路;施工设备;管理;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背景下,高等级公路迅猛发展。一方面公路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高质量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的发展,给设备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着力调整和改组国有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就是要求把设备作为其生产经营、创造效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资产。机械设备作为公路施工企业承包工程任务的主要物质基础和进行机械化施工的主要物质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好,组织好施工机械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公路施工中的设备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施工企业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上,忽略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施工过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多数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还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只要施工设备能够进行工作基本上不对其进行养护与管理。这也造成公路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对设备操作管理也不严格。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现代施工设备管理理念指导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改进与实施

1.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因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以减少由于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存放、养护、操作以及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通过对涉及施工设备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保障设备的完好,促进其在公路施工中作用的发挥。以此为基础,现代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有效保障公路施工设备的完善性,促进公路工程施工。

2.以科学的选型促进工程的施工

不同的公路工程对设备的需求也不相同,这也使得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公路与高速公路施工宽度决定了其摊铺机设备的宽度与压路机碾压压力的不同。而不同的设备在进行管理时其养护周期、成本也存在差异。作为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的选型是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设备型号,促进公路工程的科学开展。

3.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养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是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点。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以工程场地规划、工程规划为基础,对施工设备的存放进行规划。以此使施工过程中减少设备存放地点与施工地点的行使成本。另外,存放管理还应针对设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 如: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小型设备或易受雨水影响的设备,应在每天的工程结束后运送至制定地点进行存放,以此避免夜间降雨对设备的影响,避免小型设备在施工现场的丢失。而对于大型压路机、摊铺机,其受雨水影响较小,可以存放在施工现场的制定地点,由专人进行管理即可。通过科学的存放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存放过程中设备的丢失,减少降水对影响运行状态的影响。同时通过存放场地的科学规划还能够有效降低设备存放场地与施工现场间二次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公路施工设备的养护管理

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的养护管理应在工程开工前及开始进行科学的计划与规划。根据施工进度、设备养护周期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养护时间,以此确保施工设备使用处于完好状态,避免设备运行状态不良对公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影响。同时,施工企业的现场设备养护部门还应加大对施工常用设备的熟悉与分析,对其常见易损部件进行储备,根据每天设备运行的情况判断设备状态,及时对易损部件进行更换,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5.公路施工设备的操作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操作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其对施工质量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公路施工企业应加强公路施工设备操作管理的执行控制,严格执行设备操作人员定岗定员制度、严格执行设备岗位操作规程。严禁非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机械故障、质量隐患。通过严格的设备操作管理保障施工过程的操作安全与施工安全。

三、临时设备的租赁管理

由于公路施工企业自有设备不可能适用于各种公路工程,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设备的租赁。对于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公路施工企业也应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与租赁方制定严密的合同,规定双方管理或养护职责,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以此保障施工过程中设备的完好、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避免在出现设备故障或操作问题时,由于合同制定不严密造成的推诿现象。通过制定科学的、严密的临时设备租赁管理体系,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有效保障临时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操作管理质量,为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5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多数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还仅停留在设备能源控制、设备维修层面。只要施工设备能够进行工作基本上不对其进行养护与管理。这也造成公路施工过程中设备经常出现故障,或隐性故障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实际的施工中,对设备操作管理也不严格。常会出现非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质量隐患及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重新认识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现代施工设备管理理念指导企业施工设备的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因构建完善的施工设备管理体系,以此使企业施工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以减少由于设备管理不当对施工过程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公路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设备的选型、存放、养护、操作以及针对临时租赁设备的管理。通过对涉及施工设备各个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保障设备的完好,促进其在公路施工中作用的发挥。以此为基础,现代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设备养护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工程开工前以科学的规划制定养护计划,有效保障公路施工设备的完善性,促进公路工程施工。

    以科学的选型促进工程的施工  不同的公路工程对设备的需求也不相同,这也使得施工设备管理工作也存在差异。例如:城乡公路与高速公路施工宽度决定了其摊铺机设备的宽度与压路机碾压压力的不同。而不同的设备在进行管理时其养护周期、成本也存在差异。作为现代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设备的选型是公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设备型号,促进公路工程的科学开展。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  公路施工设备的存放管理对设备的使用、养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是现代 公路施工设备管理的重点。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开工前以工程场地规划、工程规划为基础,对施工设备的存放进行规划。以此使施工过程中减少设备存放地点与施工地点的行使成本。另外,存放管理还应针对设备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

第6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工艺分析、机床、刀具、夹具、加工路线

一、零件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图分析。零件属于短轴类,总长为107mm,从右到左依次为:半径为10mm的圆弧面;长13.55mm的锥度;长20mm公称直径为30mm的普通螺纹;长6mm的圆柱面;长19mm半径为46mm的圆弧面;长8mm的圆柱面;长32mm的圆柱面;长20mm及5mm的内孔。该零件视图正确、标注齐全合理。(2)技术要求分析。所有表面粗糙度Ra均为3.2μm;尺寸公差等级在IT7~IT10之间;标注倒角为C2,未注倒角为C1。(3)零件的材料分析。毛坯材料为45#,力学性能、切削性能、热处理性能等较好,便于加工,能够满足使用性能。毛坯下料为φ40mm×110mm。(4)确定加工方法。分析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确定加工方法为:A外圆表面:粗车-精车;B内孔表面:粗车-精车;C外螺纹:在精车的外圆表面分数次进给加工。(5)工艺设备的选择。一是机床的选择。机床选择原则: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工费用)。根据毛坯的材料和类型、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等要求,选用GSK980TD数控车床。二是量具及辅助用具的选择。加工过程中所需量具有:钢直尺、游标卡尺、千分尺。辅助用具有:铜片、铜锤、加力竿、卡盘扳手等。三是零件的安装。在数控机床上安装零件要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方法,为提高数控机床效率,确定定位基准与夹紧方法时应注意: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基准重合原则);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部待加工表面(基准统一原则);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效能。四是夹具选择。数控加工对夹具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保证夹具的坐标方向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是要协调零件和机床坐标系的尺寸关系。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选择三爪自定心卡盘,它可以自动定心,夹持范围大,适用于截面为圆形、三角形、六边形的轴类和盘类中小型零件。五是刀具选择。刀片材质的选择主要依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被加工表面的精度、表面质量要求、切削载荷的大小以及切削过程有无冲击和振动,故加工此零件选择硬质合金刀片。根据零件的外形结构,加工需要如下刀具:硬质合金端面车刀、菱形外圆车刀、外螺纹刀、30°外圆尖刀、盲孔镗刀。(6)切削用量的选择。数控编程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保证合理的刀具寿命,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一是主轴转速的确定。车外圆时主轴转速,主轴转速应根据允许的切削速度和工件(或刀具)直径来选择。其计算公式为n=1000v/πd,其中v-切削速度(m/min),由刀具寿命决定;n-主轴转速(r/min);d-工件直径或刀具直径(mm)。车螺纹时主轴的转速:车削螺纹时车床的主轴转速受到螺纹的螺距P(或导程)大小、驱动电机的升降频率特性,以及螺纹插补运算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于不同的数控系统,推荐不同的主轴转速选择范围。大多数经济型数控车床推荐车螺纹时的主轴转速n(r/min)为:n≤(1200/P)-k,式中P-被加工螺纹螺距,;k-保险系数,一般取为80。主轴转速n最后要根据上述计算值、机床说明书而定,选取机床有的或较接近计算值的转速。二是进给速度的确定。进给速度主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刀具、工件的材料性质选取。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系统的性能限制。确定进给速度的原则是:当工件的质量要求能得到保证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可选择较高的进给速度。一般在100~200mm/min范围内选取。在切断、加工深孔或用高速钢刀具加工时,宜选择较低的进给速度,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当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进给速度应选小一些,一般在20~50mm/min范围内选取。当刀具空行程,特别是远距离“回零”时,可以设定该机床数控系统设定的最高进给速度。三是背吃刀量的确定。背吃刀量根据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来决定,在刚度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合理的背吃刀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为了保证加工表面质量,可以留0.2~0.5mm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能否充分发挥机床潜力与刀具的切削性能,实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安全操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粗车时,首先选择一个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一个较大的进给量,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精车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加工余量不大且均匀,因此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7)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工件装夹方式确定后,即可通过确定工件原点来确定工件坐标系。如果要运行这一程序来加工工件,必须确定刀具在工件坐标系开始运动的起点。程序起始点或起刀点一般通过对刀来确定,所以,该点又称为对刀点。在编制程序时,要正确选择对刀点的位置。对刀点设置原则是:便于数值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易于找正并在加工过程中便于查找;引起的加工误差小。对刀点可以设置在加工零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夹具或机床上,尽可能设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换刀点是指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刀具的相对位置点。换刀点往往设在工件的外部,以能顺利的换刀、不碰撞工件和其他部件为准。(8)工序与工步的划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比较集中,一次装夹应尽可能完成全部工序。常用工序划分原则有:一是保证精度原则。数控加工要求工序应尽可能集中,通常粗、精加工在一次装夹下完成,为减少热变形和切削力变形对工件的形状、位置、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应将粗、精加工分开进行。此时可用不同的机床或刀具进行加工。对轴类或盘类零件,将待加工面先粗加工,留少量余量再精加工,以保证表面质量要求。对轴上有孔、螺纹加工的工件,应先加工表面而后加工孔、螺纹。二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则。为减少换刀次数,节省换刀时间,应尽可能用同一把刀加工完全部的加工部位;当用同一把刀加工工件的多个部位时,应以最短的路线到达各加工部位并尽量减少空行程。综合本零件的工艺特性,装夹一次为一道工序,换一次刀为一个工步。加工此零件划分两道工序:加工左端为第一道工序,有4个工步;调头后加工为第二道工序,有3个工步。

三、加工路线的确定

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称为加工路线。即刀具从对刀点开始运动起至结束,加工程序所经过的路径。(1)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且效率高;尽量缩短加工路线,既可以减少程序段,又可以减少刀具空程时间;应数值计算简单尽量减少编程工作量。(2)确定加工路线。工序一:夹φ40mm毛坯,平端面;粗精车工件左端外圆轮廓至尺寸;用φ19mm钻花钻深25mm的底孔;粗精车工件左端内孔轮廓至尺寸。工序二:调头夹φ32mm圆柱面,夹铜皮,用百分表校正,保证工件总长;粗精车工件右端外圆轮廓至尺寸;车M24×2螺纹。

参考文献

第7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田水利;小型工程;基础设施;规划;骨干工程;自流引水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我国一直将水利工程视为农业生产的命脉,建国以后不断地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某县,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从20 世纪70—80 年代,先后修建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成的各类大、小自流引水渠首,以及干、支、斗三级渠道等水利工程,为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是由于当时的建设标准比较低,配套设施也较差,自然环境保持的不到位,导致水利设施损坏和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总体来讲,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主要存在以下4 个方面的问题:

1.1 建设标准低

某县灌区经运行多年,塑膜防渗渠道芦苇穿透破坏严重,干砌石灌浆渠道砌石中砂浆已基本脱落,不能满足全灌区农业灌溉的要求。其余斗渠为土渠,修建时间久远,渠道及渠系建筑物配套不完善,经冲刷和冻胀破坏严重,渗漏损失较大。

渠道建设标准低,加上灌溉技术落后,灌区内渗漏较为严重,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也影响了农田水利的工程效益发挥。

1.2 规划落实不到位

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时未按规范实施,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意识较差。

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部门之间未能严格按照行业部门的规划分步实施,导致农田水利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以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不能考虑全面。

在水利工程规划时,虽然有工程规划来作为指导,但在农田水利、国土整治以及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等方面,却存在各自规划,各自为营的现象,缺少统一的布署和安排。

各部门对于项目实施的要求也不统一,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出现了重复建设和半拉子工程的问题,致使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难以达到。

1.3 管理粗放

除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低以外,建成后管理粗放、农民节水意识不强,也是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尤其是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甚至没有落实管理单位,导致部分水利设施损坏严重,造成工程效益无法实现。部分地区由于当地的农民受传统的灌溉方式影响较深,对节约用水认识不足,灌溉用水的浪费严重,存在大水漫灌、串灌的现象。

1.4 水利设施规划设计不合理

大多数渠道建设的时间较早,属于边设计、边施工,所以存在着干、支、斗、农、等水利设施安排不配套的问题。

以某县为例,其灌区属于纯灌溉农业区,蒸发强烈,土中含有一定的盐分。因为灌、排关系不协调,造成土壤中的盐份不断积累,使农作物减产现象严重。排渠缺乏统一规划,田间斗、农排不完善,不配套在灌区内普遍存在着,主要表现在田间斗、农排缺乏或布置不合理,斗、农排间距过大等,达不到田间的排水要求,对当地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

2 小型农田水利的规划思路

小型农田水利的规划思路包括以下3 个方面:

2.1 规划的保障措施

面对目前小型农田水利规划中存在问题,我们应该调整规划思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完善建设程序。

首先应该进行严谨的规划审批,然后再进行建设施工。在交付使用期间进行广泛的节水宣传,落实科学的管理机制。以保障地区农业生产、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进行统一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

在某县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规划时,制定并实行了“两级核算、三级管理”的管理制度,实行集中水权、统一调度、计划用水、按方收费、限额供水、水量包干的水管方针。

另外,某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引导下,组织群众自主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建立“民主谋水利、民众干水利”的良好运行机制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不但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节约了用水量,降低了灌溉成本,也提高了农民用水的保证率和水费的回收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规划的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是农田基本建设的总体安排,也是指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对小型农田水利进行规划时,除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外,我们还应该遵循以下3 项原则:

2.2.1 因地制定的原则

规划时,应该全面考虑到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实行总量控制。对各行业的用水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控制定从最为合理的规划方案。

在某县的小型农田水利规划中,我们应该以节水灌溉技术为主要原则,结合用水量的分析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各类科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进行合理应用。

2.2.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规划时,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以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制定出科学规划建设目标和有效的规划措施。

某县为纯农业灌溉区,其经济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农业,近年业粮食、棉花、工业番茄、甜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在明确这一点以后,对农田水利进行规划时,我们就会突出产业的重点,对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的重点产业进行合理规划。

2.2.3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应该具备基本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应该本着保持地方自然生态的原则,尽量做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并行。

某县水草丰美,县域拥有丰富的水产、芦苇、旅游、特色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以对其进行水利资源规划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还应该全面考虑到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

2.3 规划的内容

小型农田水利进行规划时,主要规划的内容有:

(1)高效的节水灌溉,其中包括喷灌、滴灌、渠道防渗工程等。

(2)雨水的集蓄利用,它包括了各类蓄水池、塘坝、引水渠等。

(3)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其中包括小型灌区的渠系、小型农田灌溉、排水泵站等。

(4)灌区的渠系,其中包括对大中型灌区内的主干渠进行修建,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的修建等。

第8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乡镇公路;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0-0124-02

引言

乡镇公路作为全国公路网的有机M成部分,是关系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发展,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统筹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乡镇公路建设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村通公路建设也卓有成效。然而为有效推动我国城乡统筹战略进一步发展,就还需加强乡镇公路建设质量、养护力度,要深入探究乡镇公路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有的放矢的制定科学策略,矫治乡镇公路建设弊病,为城乡统筹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乡镇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技术水准低

目前我国乡镇公路的建设标准一般以3、4级公路为准,然而据实际而言,诸多乡镇公路的技术水准却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尤其是部分偏远贫困乡镇的公路更是缺桥少涵,防护工程也严重不足。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在于部分乡镇经济水平落后,车流量也相对有限,这就导致了在建路过程中对路面宽度、曲线半径、路线纵坡等技术指标放宽了要求。此外,部门乡镇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队伍技术水平有限,也是导致我国乡镇公路建设技术水准难以得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乡镇公路建设技术水准低、公路质量差等问题,也将掣肘乡镇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这对于我国城乡统筹建设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1.2 资金缺口大

公路建设工程量大、物资消耗多、劳动力需求大等因素决定了其资金层面的大体量。诚然,乡镇公路建设所消耗资金数量自然也十分巨大。但据实际而言,多数乡镇经济水平是相对有限的,自身财政收入不足以做好公路建设。然而仅靠国家补助资金来推动乡镇公路建设,时常又显得鞭长莫及。因此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乡镇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甚大,这就严重影响了乡镇公路建设工程的发展。

1.3 乡镇公路建设情况不平衡

我国自实施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战略以来,乡镇公路建设情况得到了巨大的支持与发展。然而正如上文所言,公路建设的关键要素则是资金筹措问题。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为保障,那么乡镇公路建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天方夜谭。然而乡镇公路建设资金是否充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财政的实际情况,以及上级单位专项资金的补助力度。那么在东西部经济发展失衡的现状下,则自然就会突显出乡镇公路建设情况的失衡。譬如说西北部分省份的GDP相对有限,那么在乡镇公路上的资金投入就必然也相对有限,相对的东南方向的沿海城市经济发达、财政宽裕,其对乡镇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也较大。长此以往,就难免会打破乡镇公路建设情况的平衡局面,甚至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水平。

1.4 乡镇公路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财务管理工作是保障公路建设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乡镇公路建设资金来之不易,因此更加应该“精打细算”,合理分配资源,从而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然而诸多乡镇公路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却不容乐观,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是工程款、材料费等经费支持计划不周,尤其是预付款的占比过高,从而影响公路建设资金效能的正常发挥。第二,建设管理费用超支,诸多乡镇公路建设工程由于其施工单位水平较低,导致其在施工管理上存在延误、滞后、缺漏等情况,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施工时间及增大了管理成本。第三是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会计核算是项目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乡镇公路建设工程中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时常出现以下问题,其一是有的建设单位未按照基本建设会计科目的有关规定核算,会计科目运用不正确;其二部分项目会计业务不规范,如原始凭证不齐,支出无发票以收据列支,甚至白条列支,摘要不清楚。总而言之,诸多乡镇公路建设工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这一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镇公路的建设水平。

1.5 建设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从整体上讲,我国多数乡镇公路建设技术要求是相对较低的。然而在低技术要求情境下,部分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也放松了对建设质量的把关,在管理过程中时常显示出随意性与盲目性。譬如在建设工程中,为了盲目的追赶工期,从而采取不合技术规范的方法赶工期,如在尚不具备开工条件情况下,就匆匆要求施工队伍提前入场建设,有的建设管理人员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干扰监理工作。如此一来,乡镇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自然也难以得到保障。

1.6 公路养护工作缺失

公路养护工作既是延长公路使用期限增强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保障道路安全的必要途径。乡镇公路建设中,我们既需要加大力度搞建设,同时也不能忽略养护工作的落实。然而诸多乡镇存在重建轻养的现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第一,养护资金缺失,导致多数乡村公路长期缺修、缺养;第二,警示标志不健全,在狭窄、急弯、连续下坡等道路旁没有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行政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随着干线公路治超行政管理工作的深入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载货车超载现象,对干线公路的养护也大有助益。然而正是因为干线治超力度的加强,也就逐渐出现了一些超载车辆,从乡镇公路绕行的情况,这就使得原本技术水准相对较低的乡镇公路超出自身负荷,加之现行《公路法》对乡镇公路的养护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此也就造成了诸多地方政府对乡镇公路行政管理上的懈怠,最终也就导致了乡镇公路因养护力度不足而提前损坏。

2 我国乡镇公路建设对策思考

正如上文所言,我国乡镇公路在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而上述问题也直接影响着乡镇公路建设的质量以及乡镇的长足发展。因此在建设实际中,我们就应该立足问题,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从而保证我国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2.1 健全制度,加强技术力量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乡镇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打通乡镇公路无疑是推动乡镇发展重要的基础保障,那么在乡镇公路建设实际中,就必须树立百年大计科学意识,要秉持“质量第一”重要原则。要想实现上述要求,就需要加强乡镇公路建设技术支持,此外还需要健全建设制度,如建立起全面清查、严格控制、职责明晰的质检岗位责任制度;再建立起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按时排查质量巡查制度等,以此全面提升乡镇公路建设质量。

2.2 增加融资力度,解决资金缺口

乡镇公路建设过程中,落实资金问题是推动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保证建设质量的必要基础。然而为获取足够的建设资金,不能过度依赖于国家的专项资金,要深刻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并克服融资困难,要完善“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融资措施,从而形成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以此解决乡镇公路建设资金缺口,从而为乡镇公路建设质量的提升奠定必要基础。

2.3 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公路建设资金投入

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有效克服贫富差距拉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就应该全面推动全国平衡发展。那么在乡镇公路建设上,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贫困地区财政收入的局限性,从而在专项资金划拨上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公路建设资金投入。

2.4 加强公路建设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乡镇公路建设资金来之不易,在资金配置上就应该保证效益。要想实现上述要求,那么就应该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亩有效提高乡镇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在采取管理上要建立科学的资金划拨制度,即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建设资金划拨,并坚持按基本建设程序拨款、按预算拨款、按工程进度拨款。其次是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即根据乡镇公路设计草图及施工方案进行资金预算工作、施工阶段实施进度管理措施并有效核算资金配置情况、工程收尾要做好预算工作。最后则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2.5 加强乡镇公路养护工作

对于乡镇公路的有效养护,是增加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在养护工作实际开展中,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加强乡镇公路的养护效率。第一是,完善农村公路各类标志,确保安全畅通,交警部门要在乡镇公路的岔道口、弯道、陡坡等特殊地段设放安全标志;第二是,全面加强公路沿线的环境综合治理,对公路两侧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因素(如山岩滑坡地段、废旧房屋)以及影响公路环境的违章建筑等进行全面摸排处理;第三是,各级政府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镇公路建设已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各相关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增强对乡镇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乡镇公路建设的管理水平,将乡镇公路建设得更多、更好。

参考文献:

[1]俞树存.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发展,2013(3):71.

[2]郑朝培.乡镇公路存在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讨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第9篇:公路建设现状范文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对策

一、引言

公路建设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等级的公路建设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伴随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是依法治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如何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之试图从分析江西省的环境特点、遵循预防为主方针,探讨公路建设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二、环境状况和评价

(一)自然环境状况

l、地形、地貌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唐代属江南西道管辖,得名“江西”。又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地处东经113º35′至118º29′,北纬24º29′至30º50′之间。面积166947km2,南北长约650km,东西宽约500km。

江西省境东、南、西三面环山,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峰峦重迭,山势峻拔,其中东南边的武夷山脉中的黄岗山高2157米,是江西最高峰。中南部间有丘陵、盆地;北部地面开阔,地势平坦,河湖交织。全省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宛如盆地。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大小河流2400余条,总长18400km,汇流于鄱阳湖然后注人长江。全省中山占总面积13.73%、中低山占13.49%、低山占8.84%、丘陵占42.14%、岗地占13.14%、平原(含水域)占8.66%。

2、地质

江西地层发育齐全,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3、地震

江西东邻西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属华南地震区的一部分,自公元304年开始,已有1600多年的地震记录史,有记录的破坏性地震有19次,震级在6级以下,1987年8月2日发生在寻乌县的M3=5.5级地震,是1949年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4、气候特征

江西气候属中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型,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太阳辐射:年总辐射量96.9~114.5千卡/平方厘米。

日照:日照时数为1473~2078小时。

气温:年平均气温16.2℃~19.7℃,北部极限最低气温-12.4℃,中部最高气温40℃,最高记录达44.9℃。

风力:全年平均风速为1.0~3.8m/s,鄱阳湖边星子县最大风速34m/s,大部分地区风向为偏北风。

雨量:一般为1400~1900mm,周边山地为高值区,其中心区可达2000mm,中部盆地及湖滨为1400mm左右。最大降雨期为4~6月,最大24小时降雨多年平均值在赣东北高值区在100~140mm间,庐山155.2mm为最大。

5、水文特征:江西是一个基本完整的鄱阳湖水系流域,全省不属鄱阳湖水系流域仅占全省面积的6%。地表水约为250亿立方米,地下水约为8.8亿立方米。河流及城市地表水质量基本在Ⅲ级标准内。

鄱阳湖水位受五大河系和长江水交互影响,汛期时间较长,一般为4~8月间,洪水均由暴雨径流形成。

(二)生态环境现状

1、植被概况

江西森本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复绿阔叶林、竹林、暖性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山顶矮林7个基本类型,有木本植物2000多种,主要树种有:樟、楠、檫、檀、柏、杉、马尾松、毛竹、油菜、油桐等。草地占土地总面积26.6%。

2、野生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精油植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马尾松、深山含笑、樟树等13种,油脂植物达400余种,淀粉植物有6个属,63种;纤维植物有数百种之多;药材植物1500种左右;高等植物有5000余种;全省分布有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0余种(含部分引种栽培的)如桫楞(Alsophilaspinulosa(Wall.exHook.)Tryon、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kaempfzevihindlGord、银杏GinkgobilobaL.等。

3、野生动物资源

有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69种,其中兽类20种,鸟类45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1种、鱼类1种。动物主要分布在周边山区。

4、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

江西以红壤(64.8%)、水稻土(14.8%)为主。土地资源丰富并且有开发经营的多宜性,全省土地面积为25000万亩,其中耕地16%,园地1%、林地4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5%、交通用地约2.5%、水域10%、未利用土地21%。水田约占耕地的69%,以种水稻为主,旱地占21%,作物为小麦、薯类、棉花、花生、芝麻、黄红麻、甘蔗等为主,城郊旱地以种植蔬菜为主。由于江西雨水多,暴雨时强度大,造成土壤溅蚀、冲蚀、加上四季温差大的影响,秋季干旱少雨日照,易使植被枯萎,表土,造成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5、自然保护区

1981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井岗山、官山、武夷山、九连山、桃红岭和庐山六个省级名山,1983年国务院批准鄱阳湖候鸟保护区,1988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婺源灵岩洞森林公园和景德镇枫树山森林公园,之后还建立了一批保护自然地带及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景观、资源管理、山地水源的保护区。

(三)社会环境现状

1、人口及分布

江西现有人口约4000万人,万人以上居民地114处,平均人口密度239人/平方公里,最密区人口密度超过600人/平方公里。劳动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小部分在城市。城镇居民地232个有231个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域。农村居民地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村庄,其分布形式多为分散式。

2、经济结构及人民生活质量

农业是江西的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近年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工农业产值比例约为1:3,人民生活有显著提高,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条件基本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要。

3、主要基础设施

近年电力、邮电通信、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发展并逐步完善,交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形成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到1998年全省公路总里程36867公里,有等级路24589公里,并进入了以构筑“十”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国省道分级构网覆盖全省,1895个乡(镇)100%通公路、全省20815个村已有19523个通公路,占总村庄数的93.8%,尚有1292个村未通公路,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周边山区。

三、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现状

1996年以来,江西公路建设年投资在30~40亿人民币元间,1998年新增公路1633公里,说明政府对公路建设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发展政策,公路建设区域沿线的民众对建设公路的热情十分高涨,形成了公建民助的建设局面,公路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在高速发展公路建设过程,环境保护得到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成效:

(一)环保成效

1、高等级公路建设环保现状

1990年以来,已建成的南昌至九江(138km)、南昌至樟树(70km),南昌昌北乐化新机场公路(4km)、温家圳至厚田(38km)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建的九江至景德镇(134km)、胡家坊至昌傅(35km)高速公路项目和南城至瑞金(224km)一级公路建设项目,认真执行了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规定,项目业主委托具备资格的环境研究或咨询机构编制各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使各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并降低到最小程度,达到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2、二级以下公路建设环保现状

江西

二、

三、四级公路建设以改建扩建、提高局部线型和路面等级为主。当前,主要二级公路的环保重点是做好森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和沿线水环境保护,二级公路改(扩)建项目制定了水土保持方案,在施工过程落实,严格控制红线范围砍伐森林植被,努力完善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区土建和绿化工程,公路绿化里程由1990年3925公里增加到1998年的8400公里,主要

二、三级公路基本建成绿化通道。

(二)公路建设环保制约因素

制约公路建设环保工作效果的因素很多,可概括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方面。自然因素包括公路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生态环境等,对其了解程度的深浅,直接影响环保措施,某些因素变化的危害,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难以抗力,直接制约环保成效,甚至造成灾害。社会因素涉及面更广,主要有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深度与普及,重视程度,部门之间的理解与合作,管理措施,地区经济实力,技术手段等,其中经济实力是关键因素之一,江西经济尚不发达,公路建设往往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制约必要的与环保相关的大型防护工程的设置,二级以下公路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较为突出。

四、环保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环保法规教育与研究

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将环境保护列人国家的根本大法,截止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已逐步趋于完善,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母法,各种单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国家和地方法规体系,我国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法律中也有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同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些法规使环境保护可依法管理,同时,公民、法人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有法律保障,造成环境损害者必将承担赔偿等法律责任。这说明公路建设依法搞好环保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建设行为之一,是应尽的义务。因此,公路建设从业单位骨干人员需认真研究相关法规和环保措施,一般人员也需知法守法,提高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新晨

(二)明了公路建设环保工作程序

按已有法规、公路建设环保工作主要程序和要点如下表。

(三)江西公路建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1、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跨越水系时桥梁地震设防不小于6级,桥两端高填方路基宜在洪水位标高线以上设边坡砌石防护工程,怀玉山、武夷山、九岭山、罗霄山降雨量高值区应充分考虑最大24小时暴雨时水系畅通的过水面设计余量,路堑、路基防护工程应考虑安全因素。汇水面大而集中的涵洞宜作硬化涵底设计。

——高等级公路路面及二级公路弯道内侧宜采用集中排水方式,江西降雨量大,公路施工扰动土壤地段均应重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2、施工阶段

——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

——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

——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作为施工档案资料,以备今后查证。

3、工程验收阶段

——编制环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和竣工图表。

——按规定向具备权限环保主管机构申请验收,为减少工作环节,宜与公路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可组织环保工程检验组参与现场检验。环保工程验收后的图表资料应按规定移交存档。

五、结语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水平有限,本文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交通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