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 本文对北京体育大学2009级至2011级本科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现状与专项训练中的体能训练部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校男子篮球运动员对体能理论知识理解十分缺乏,并分析了影响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针对篮球专项的特点提出了加强体能理论知识学习与改进体能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男子篮球 体能训练
一、前言
作为全国高等体育学府之一,北京体育大学在体能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将“体能训练”的理念融入到本科学生的篮球专项训练当中。本文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2009-2011级本科男子篮球运动员对体能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专项体能训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体能理论学习及专项体能训练的优缺点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体能理论知识学习及体能训练的建设性的改进方法和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员体能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得出,竞技体育学院中只有16.67%的运动员对“体能”的概念完全理解,教育学院为10.00%,综合理解正确率仅为13.33%,少数运动员理解比较完全但不完整,绝大多数运动员理解是片面的,而完全不理解或理解错误的也只有一例,出现在教育学院的运动员中。这说明我校男子篮球运动员对体能理论知识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单一的运动素质的理解上,即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而很少把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理解为“体能”的一部分。
(二)体能训练的内容
通过表2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学院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以力量练习为主,其次是耐力训练、速度和柔韧练习,再次是协调练习,最后是灵敏练习;而教育学院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依然以力量练习为主,其次是耐力和柔韧练习,再次协调练习,随后依次是速度练习和灵敏练习。综合来看,力量练习在体能训练中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耐力练习,柔韧练习位居第三,随后是协调练习、速度练习和灵敏练习。我校男子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内容客观地反应出体能训练主要以力量练习为主,相对不注重其它身体素质的提高,这不利于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各项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同时为运动损伤的产生埋下隐患。
(三)影响体能训练效果的因素
1.体能训练状态监控情况
北京体育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竞技体育学院中有50%的运动员依靠自我主观感觉监控训练状态,另外33.3%的运动员听从教练安排,16.7%的运动员参考专业书籍;教育学院中有53.3%。教育学院中有53.3.%的运动员依靠自我主观感觉监控训练状态,36.7%的运动员听从教练安排,其它10%参考专业书籍。可以看出,在北京体育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教练对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监控力度不够。运动员训练盲目,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原因之一。
2.参加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北京体育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对体能训练比较迷茫的问题比较突显,占所有问题的36.0%,感觉体能提高缓慢占28.0%,感觉训练手段单调、训练过程枯燥无味的占25.6%,而感觉大训练量后恢复缓慢的占10.4%。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很多,大多因为教练的训练计划安排不合理,而本文最开始讨论的运动员对体能理论知识的缺乏也是影响运动员参与体能训练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北京体育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对体能理论知识的了解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数通过课堂知识,很少结合亲身训练经验进行再次理解与学习。
2.北京体育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强调力量练习,相对不注重其它身体素质的提高,这不利于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各项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同时为运动损伤的产生埋下隐患
3.由于每个运动队的教练员数量有限,使北京体育大学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缺乏监控;一部分学生对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积累了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影响了训练效果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二)建议
1.加强运动训练理论课的学习,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增强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信心,确定训练目标,进而加快训练水平的提高。
2.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与专项需要的优先发展素质与全面性素质相结合,并针对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激发其参加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合理利用课时时间及训练场地和设施,完善目前训练计划,提高体能训练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博姆帕,著.马铁,郭小艳,等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23.
[2] 列巴.马特维耶夫,著.姚颂平译.竞技体育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67.
[论文关键词]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政治、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教体结合是把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系统来完成的新鲜模式。教育部门担负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体育普适教育功能,培养学习成绩和竞技能力俱佳的学生运动员。然而,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作深入探讨,没能构建切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模式,其结果是,使得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协调难度增加,教体结合模式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出发,笔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策略,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教体结合的三个运行模式
教体结合模式即学校与当地省市体育系统合作办队,双方共同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入校、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训练比赛。运动员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参加有关比赛,也可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比赛[②]。教体结合是一种共创双赢、优势互补的结合,既吻合了运动员夺标的普遍愿望又满足了成才的需求,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最佳模式之一。目前,教体结合有以下三种成功的运行模式:
1.三集中制。高等院校按其招生政策的要求,招收或特招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对于招收进来的运动员集中学习、住宿和训练。从招生选拔到训练、比赛和毕业、就业等实行一条龙管理,由招生学校全面负责为运动员开设文化课,选派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练员负责运动训练,同时配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此训练体制确立了学校训练和教学的双重责任,利于统筹安排,突出学校办队的特色。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办少年班,招收优秀小学毕业生运动员入校,在附中设篮球班,从大学部选派教练,进行竞技训练,形成一条龙训练体制。
2.高校主导制。以高校为主导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安置中、小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附近就读,统一进行学习文化课,是一种集中住宿、分开训练的运行体制。与三集中体制不同的是,它是散开在各自学校进行训练,高校主导的训练体制能达到以小促大、以大带小、共同促进与提高的目的。体育资源被更加充分使用,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愈加显著,又可抑制学校与体育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使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输送变得更加流畅。清华附中建立的马约翰运动学校,是这一体制的成功代表。
3.分工协作制。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作为学生运动员,由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在高校学生运动员修完应该的学分学可拿到文凭,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运动员具有两种身份。此训练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可能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二、教体结合的困境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矛盾未能真正解决。虽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教体结合,但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并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决定竞技体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和全面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即“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运动员训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因有三:第一,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第二,竞技体育具有的高竞争性及对运动训练规律的片面肤浅理解。片面理解运动训练就是苦练,就是延长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次数,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出现较高的运动伤病率,运动员几乎没有精力与时间学习文化课及其他活动。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担负一生,仅有高水平运动成绩而文化素质低下,运动员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进行职业转换。竞技体育的耽误太多文化学习时间和较低的成才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这一充满风险的道路,而上大学无疑是一种风险更小、回报更高的选择。第二,退役再安置的问题。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原有的“一条龙”训练体制使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面临重重困难,部分退役运动员由于缺少基本劳动就业技能,使得就业时竞争力不足,安置难度加大,致使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时间无法得到安置,滞留运动队,新运动员入队不及时,影响了后备运动员的更替。以上困惑使得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竞技体育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
3.缺少切实可行的训练模式。在教体结合过程中,一些教育部门常常死搬硬套训练队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及相关人员没有对学训结合的深层次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进行深入详尽的探究,教育部门也缺少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构建。其结果是,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未能充分得以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缺乏科学的引导,竞训计划与学习进度缺乏合理的匹配,使得学生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的处置难度增加,比赛期间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考试期间学生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亦会遭到破坏。
4.体育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协调不佳。在分工协作体制下,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此运行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出现不统一的状况。
三、完善我国教体结合的策略
1.多种运行模式结合。无论是分工协作制、高校主导制还是三集中的运行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目前,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应是三者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依据现实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 转贴于
2.依据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性质和学训结合的特点,在训练的时间上学生运动员相比专业运动员差距很大,学生运动员难以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训练,学训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于学校竞技体育中。将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地运用于训练实践,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主观性,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客观性,提高训练效率,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目前在教体结合过程中照搬专业队训练模式的情况,建议教练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人员加强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研究,教育与体育部门应协调匹配,分工具体、明确,切实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保障机制及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
3.利用体育专业院校优势,推行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体育专业院校表现出特别的优势,构建适应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发展需要的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建立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的办学体系,以全面教育促进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牵引,以运动训练为媒介,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过程中,检测教学成效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真伪。竞技体育与进入学校体育,也使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夺标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对普通学生的素质培养。
4.成立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学生运动员从小学阶段开始选入竞技体校,一直到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都在一个体育专业院校学习和训练,这一体制的优势性体现在:(1)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统一性和连续性。(2)可以较好地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和文凭问题。(3)运动员在培养过程,有固定教练指导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克服运动员分级训练培养体制中互相不适应,而且还有益于教练员制订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另外,学生运动员还可与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使较低水平运动员可以亲眼目睹高水平运动员高超的运动竞技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培养过程,提高了训练和成才的效率。
5.文化学习途径的解决。在文化学习上,低水平运动员强调综合、全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在全面学习基础学科知识之上,加强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根据其训练、竞赛、地点的异同,分为借读(学生在训练地点附近选择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借读)、队读(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到在训练地授课)、校读(学生在学校集中授课)、自读(按教学大纲自读)等。
6.树立综合发展、育人唯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其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升到育人的境界,没有在教育视角下实施运动训练,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统筹到终身教育的界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看做一个专门的职业,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充分挖掘人体机能能力的极限是片面的,不应忽略人是统一的完整体,人体的竞技能力是一种综合表现能力,需要各子能力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全面拥有各子能力,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工作内容及任务
体育事业的主要业务和工作内容包括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属于体育的两个不同层面。
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其各自拥有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都在发展和变化。从学者们对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研究出来的结果和其显现的事实来看,大众性、民族性的群众体育与职业性的国际性竞技体育并列存在,当代体育开始从内部开始分化。虽然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共同点,但是不同的特点和走向已经出现,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普及与提高”、“塔基与塔尖”这种最基本的关系已在发展的长河中消失不见。
群众性体育失去了长期的系统化训练和科学选材,竞技体育人才就不可能从中选拔。“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口号已不能适应当代体育的思想,“更高、更快、更强”成为当代体育的目标。“普及与提高”既不能阐释现实发展成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新关系,又不能贴合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形。当代群众体育的特点为大众化、民族化以及广泛参与性;竞技体育的基本趋势为国际化、职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在奥运会高水准的竞技体育中,更能体现国际化、职业化,群众体育更多的显现民族化和大众化。竞技体育要求遵照国际竞技的规则和法制并按照国际的行事方式进行,群众体育更加注重锻炼形式,手法。想要精准的用科学化方法实行体育实践,就要认识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已经向平行线发展。将各自的优势体现,融合当代体育运动的现状,才能归纳出一条新出路。
二、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奥运会是最典型的当代体育发展产物,新时期的奥运会不只是体育运动的竞技场,还是超大型的社会活动。这样的新形态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肯定,经历历史的晕染和润色,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形态。
1.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
竞技体育是运用个人和集体力量,在竞赛规则严苛的约束下,将竞赛锦标作为目的的体育运动。主要包含以下两个部分: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当代竞技体育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化
要保证竞技运动员的系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所有的基本条件,而竞技运动员需要两种社会条件支撑。一种是国家会在各方面的保证中给予一定的补助;另一种就是在经济条件较低的国家,确保运动员依靠国家投资,有接受长年系统化训练的条件。竞技体育系统化保证了运动员的出色成绩,成为国际竞技体育的主要措施和必要规律的同时也加强对运动员的要求。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员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才能训练成一位杰出的运动员,需要更多技巧的运动则需更长时间的训练,而球类和需要耐力、力量的运动要晚一些。总地来说,运动员要把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投入到运动事业中,科学系统化的训练则是他们获得、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利器。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会根据训练阶段和应达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营养套餐”,使运动员在磨练中积累经验。
(2)科学化
随着科学化在当代训练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多种科学技术被普遍应用到运动训练当中。各种关于力学的物理知识被广泛应用到训练中,电脑以及摄像机成为训练进行的重要工具,整个过程都会随时有医学伴随来保证突发的运动伤害可以快速得到处理,最大程度将运动员的损害降到最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各种运动装备的更新,这些高科技开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比赛结果。现代化信息由人造卫星和各种现代化通讯技术传入,这些通讯方式成就了高质量的国际竞技体育。
(3)商业化
竞技体育利用层出不穷的比赛方式来达到其商业效果,从而加大其对观众和赞助商的吸引力,使更多企业投资体育竞赛。如系列赛、分站赛。为了便于商业运作和保持系列赛、分站赛的高竞技水准,一些世界单项运动协会将比赛成绩作为“积分”,以此当作奥运会的敲门砖。这使得许多优秀的国家运动员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转而投进各种系列赛、大奖赛中,根据这些来判定你是否可以参加一些运动竞赛和调整运动计划。体育竞赛进行方法的改变是高水准体育商业化的产物,它改变了旧时的比赛规则和比赛节奏,使经济在竞技体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的运动员想要在奥运会和其他重要的国际竞技体育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训练手段,做出新的训练和竞赛计划。商业化的竞技体育解决了传统训练手段具有周期性这一特点,高强度、高密度和多样化的竞技体育成为体育训练的主导趋势。
2.竞技体育的规律与特点
要想在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以一般规律和特点为前提,融合各个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实行本项目的训练和竞技。所以竞技体育的普遍性原则就是其一般规律与特点。
(1)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客观社会条件已经成为竞技体育这门行业的必要保证,专业的竞技体育管理队伍,高科技的器材设备,体育竞赛的运作经费,能够确保平时的训练和比赛正常运行。而该房子就需要一个坚实的地基,也就是一个适应国家基本经济国情的竞技体育体制。将有天赋的运动人才选,加以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这所有的元素成就出来的人才就有可能在国际竞技体育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所以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首先就是要反映这所有方面要具备的一般社会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必须要从人、财、物等基本条件来研究当代竞技体育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另外,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思想政治的工作优势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
当代体育竞技是社会多种因素作用,并且是青少年运动员在极其差的条件下“以人为本”的活动,必会接收到社会上的各种思想。要想高效进行系统化运动训练,使运动员始终保持饱满的激情,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2)竞技体育的特殊规律与特点
不同的竞技项目都有竞技体育特殊规律与特点的分布。乒乓球就凭靠快、准、狠、变、转的特别技术,成就了一条适用于中国乒乓球队的战术,中国乒乓球在乒坛上无人能出其右。而闻名世界的中国女排则把握“全、高、快、变”四项制胜因素将当代女子对排球的特殊理解发挥的淋漓尽致。女子体操“难、新、美、稳”的基本致胜因素将女子体操所要达到的目标诠释的通透有致。另外,花样滑冰的主体联系由跳跃、旋转、步伐、舞蹈、音乐和表演等部分组成,比赛的胜负则由动作难度、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来评定。球类项目中也都有其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和特点。例如篮球和排球,一种是无屏障对抗,一种是隔网对抗,训练手法不同,不同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大道速滑与短道速滑也有其各自特点,一个比的是运动员之间的绝对速度,另一个比的是相对速度。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众多运动项目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每一个运动项目都对应一个运动规律和特点。
三、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规律与特点
1.大众化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和身体上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们根据自己的所求自愿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②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政府主管体育的部门举办了各式各样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在丰富市民日常生活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交流感情的目的。体育活动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使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中显现出其作用和意义的重要性。
2.科学化
在现代,人们都自觉运用科学的方式来辅导自身的体育活动,人们会评估自身的条件制定科学的方法将科学化进行到底。现在,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运动处方这个新新名词进入人们的视线,医师会因不同的身体机制制定不同的体育康复形式。依据年龄和身体健康的不同来安排体育运动也表现了体育科学化。当代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就是运用体育的科学化使群众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得到最好的锻炼。
四、结束语
要想做好体育工作,就要做好探究掌握和钻研体育运动发展的基础走向,基本规律以及发展特点。从体育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看,其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是必然趋势。我们要保留发展体育中固有的那些东西,保持体育本身的相对稳定的规律和特点。实际中正确采用,理论上尽力掌握,用它们的真正效用服务于体育事业,使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大做强,在世界体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科版),2003,25(5):62—73
[2]王雅林.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2):102—107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体育的核心竞争力,当代体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体育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国家竞技体育人才队伍的基础,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根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国家竞技体育的长期稳定。所以,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扎扎实实地搞好后备人才的培养。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国家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视。我们要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状况
从检索的文献资料中发现我国体育人才资源储备和开发数量不足,人才梯队基础建设薄弱,没有形成合理的后备人才梯队,缺乏优势群体。学校是发现和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和必经的教育途径,是竞技运动发展的源头。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质量与输送状况
“成才率”是反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指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就竞技运动而言,其人才质量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数量的概念。因此,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成才问题,是目前全国及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研究焦点问题。在国内我们通常以输送人才的概率作为衡定培养单位教学训练水平的定量指标。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金字塔”的比例失衡,竞技体育的成材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10%,而二线向一线的输送率仅为1.96%。低成材率造成一些家长不支持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使部分体育后备人才流失。
(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状况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因过分强调竞技体育的某些功能而造成发展失衡,因只顾眼前利益脱离可持续发展目标而造成缺乏发展动力和活力的自欺欺人现象,提出的一种发展竞技体育的科学思想。
建国后,我国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以“三级训练网”为标志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体委系统自上而下贯彻“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方针。这种体制的特点是由国家包办、包管,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群众实际,存在明显的封闭性和依附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这种体制给竞技体育本身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使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上层出现了运动员退役安置出路不畅的严重局面,一些退役运动员由于缺乏基本的劳动就业技能,就业时竞争能力不足,安置难度越来越大,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滞留于运动队,占据人事工资指标,致使新运动员不能及时入队,直接影响了优秀运动队的人员更新。有的虽已安置但很快又下岗、失业,安置效果很差,进而影响到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中间和底层出现了招生困难,导致青少年后备力量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
二、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消弱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而基层体育训练是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由于训练经费短缺,没有保证,生源受限,招生困难大,教练员自身素质等一系列问题使基层训练体系受到冲击和削弱,严重影响了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管理体制单一
我国的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尽管在这一体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正处于一种转轨时期,“举国体制”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现有的发展情况下暴露出了其本身的局限性。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竞技体育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组织机构类型繁多、体育的法制化进程较为缓慢、社会化程度较低等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模式陈旧
“学、训”矛盾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是长期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学习与训练矛盾突出;后备人才文化科学知识明显欠缺;从事专业面窄,发展空间有限;后备人才培养理念落后,自我培养自我提高意识差。另外,该模式将竞技体育从教育体系中强行剥离出来,使后备人才的选材面大大减少,大量的竞技天才可能被埋没。
(四)独生子女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影响
1.独生子女数量对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影响。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独生子女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学需要重点,它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竞技体育的战略发展,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我国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口数量迅速升高,客观上我国青少年人数正在不断减少,由此造成了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短缺。随着竞技体育人才数量减少,新一代独生子女生源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的基础环节,是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塔基。
2.独生子女家长态度对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有很多家长无论层次、地位和籍贯如何,对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发展的第一选择为高考,由于竞技体育容易受伤,退役后无法安置,淘汰率高,不容易出成绩等,从而大多数家长都反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使后备人才数量减少。即使一部分同意孩子从事体育的家长,对体育的认识也具有趋利性,如认为哪个项目能够获得高额收入就让其子女从事哪个项目,而忽略了子女的兴趣和特长,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和项目人口的分布不均衡。
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议
(一)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退役运动员的安置
体育人才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更为重要。因此应对运动员建立运动伤残制度、运动医疗保险制度等,同时要走“竞教结合”、“竞训结合”的培养之路。使运动员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退役后也能有一技之长,为安置减轻负担,从而解除家长对孩子从事竞技运动的担心。
(二)改革我国训练管理体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特点是把过去的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结合的培养体系,这种多轨制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利于调动全社会来发展竞技体育。各级领导部门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不要死抱着局部地区利益不放而贻误人才。要实行人才开放、人才交流政策,加强横向联系,努力创造一个团结信任和宽松和谐的人才培养环境。
(三)走“体教结合”的路子,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
体教结合是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加大体教结合的力度,争取政府、教育部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以教育为依托,挖掘、开发、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业余训练的社会化程度也会不断扩大,体教结合将呈现出大中小学课余训练一条龙模式与体育俱乐部社会化模式并存的局面。
(四)提高运动员选材和训练的科学性
合理、科学的选材和训练是运动员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应该从运动员和教练员两方面抓起。一方面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关的各学科理论,促进运动员技战术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教练员的教研能力,采用最科学、最适宜的训练方法指导运动员,提高成材率,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五)提高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率
我国原有的以体校为基础三级训练网的培养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人才选择范围窄、培养模式单一、投入资金大、优秀运动员输送率低、国家负担重等弊端逐渐表露出来。因此可以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网络化运动员培养体制,调动全社会来发展竞技体育,拓宽优秀运动员输送渠道,同时应对较差项目予以经济扶持,以国家投入为主,扩大其项目人口和训练人口,协调各项目均衡发展,转变独生子女家长对竞技体育的态度,从而扩大后备人才的数量。
(六)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一直在困扰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和培养。由于业余训练是作为向专业培养的过渡阶段,在这中间,大多数青少年不可能成为优秀运动员,即使成为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也面临着走向社会再就业的问题。如果他们文化素质低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受训人员将来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从而打消家长们对自己孩子以后出路的顾虑,鼓励更多的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 【参考文献】
[1]徐开春,梁金娜.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2-0069-03
Abstract:Competitive spor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petition of a country, and talented reserves’ is basis of competitive sports. Now, talented reserves’ training system has many questions in China, as follow: the level of study is very low; lacking of scientific training; the faction of competitive system is a little. In this case, we should better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ed reserves’ training system; found a mechanism that culture is combination with training; establish scientific training system; perfect athletic social security; better competitive system.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Talented Reserves; Training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1 前言
竞技体育是一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而竞技体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可以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按计划经济模式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如何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竞技体育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体育工作者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的是国家集中管理的体制,从业余体校到省、市体工队,再到国家队的“一条龙”的训练和管理体制。在这种机制下,运动员从进入业余体校开始就成为国家的正式职工,退役后的工作也由政府统一安排。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也相应的采取了应对措施。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培养体制采用的主要是“四级训练”体制,它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在塔的最尖端是国家队;其次为省、市、自治区专业队;再次为各类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最底端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普通业余体校等。
在这个目标培养体制中,最底端和第二层主要是以各类学校的培养为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为学校争取荣誉的高水平运动队,毕业后一部分学生流向高校,一部分输送到省、市体工队以及国家队。
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四级训练”体制,这种体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竞技体育改革的产物。它的指导思想是:即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竞技体育新体制[1]。它的目标是将原来由国家“包办”的形式逐步部分地“分解”到学校、企业、社会团体,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逐步学校化、社会化。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绝大部分还依赖国家,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
3.1 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各省、市、自治区全运战略的实施,为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间越来越长,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普通学生全身心的学习尚不能保证优异的成绩,更别说花了三分之二时间在训练上的专业运动员,再加上一部分运动员主观缺乏对文化学习的兴趣,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教学方法、手段没有针对性等,造成绝大多数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低下,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狭窄。
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运动员的文化提高了,智力才能得到开发,才能使竞技体育更好的与科学有机的结合,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2 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
3.2.1 选材方面
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以科学测试和预测方法,从众多运动员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方面均较优秀的运动人才,这一过程在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训练成绩的取得[2]。我国目前大多数教练员为退役运动员,对选材的科学性把握不够,特别是基层的运动员选拔很少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选材,出现“有苗就收,有苗就养”的现象。选材的这种目的性不强,使得一些有潜力的苗子不能入选,而一些没有潜力的运动员又出不了成绩,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给国家、社会、家长和运动员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3.2.2 训练出现“时间战”、“消耗战”的情况
我国竞技体校、运动学校的队员一般都是每天早操训练加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候的训练,这种训练体制是造成“时间战”、“消耗战”很重要的原因。相比之下,美国全国高校体育协会就明文规定,其大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六天,周训练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2]。“铁榔头”平曾回忆道“我26岁那年就退役了,主要是因为我的膝伤再也承受不了那样的训练了,一跳膝关节就积水、肿得老高。现在国外选手每天只训练2-3小时,但她们到36岁也还照样能跳。我们练10年的运动量可能是人家练20年的运动量,但我们10年就耗尽了”。这种情形不仅让运动员感到身心疲惫,而且也让教练员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总结自己。有人曾提及到,国内教练员在训练场上的时间多于法国教练员,法国教练员在训练场外用于专业的精力和时间多于国内教练员,他们必须查资料、看录像、观看其他队的比赛、分析数据,以数据来指导训练[3]。 “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
3.3 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现行的竞赛管理体制是以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为主,发挥体育总会、单项体协、行业体协等社会体育组织的辅助管理作用,实行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结合型管理体制[4]。它是以奥运战略、全运会战略为主要目标的多元化竞赛体制。这种体制有利于调动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易于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拓宽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其中,与我国后备人才有关的竞赛有两大系列:一是由教育部门及其领导下的中学生体协、大学生体协主办的各类竞赛或教育部门与体育局等政府部门联合主办的各类竞赛;二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及下设的各项目管理中心、地方体育部门主办的各类竞赛。
这种运作方式对我国的体育后备人才来说,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竞赛机会,增强了他们的比赛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出现以下的弊端:一是全国综合性的运动会的体制有缺陷,面对各类的运动会,一部分运动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改变身份参加各种比赛,造成不管什么类型比赛,经常参加比赛的就是那些人。这种现象,对那些还在基础训练阶段的选手来说,频繁的参加各种比赛,容易造成早期训练专项化,不利于竞技能力的长远发展。二是对于不同的项目观众的态度冷热不均。很多项目的竞赛资金来源单一,竞赛质量与社会效益不高,竞赛招标还没有很好的与市场接轨,造成经费严重不足,竞赛市场规模狭小,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对策
4.1 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
在培养体制的完善中,应该推进体制的创新,把过去的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调动全社会都来发展竞技体育,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改变过去业余体校的单一培养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运行机制;实行良好的人才开放、人才交流政策,各级部门要有整体的观念,不要因为局部地区利益而贻误人才,努力创造团结、和谐的训练大环境。
4.2 建立文化素质学习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使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的观念。不仅注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还应注重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其次,要加强管理及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运动员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搞好基础训练体系的建设。争取每个市都有有一所体育中学和体育小学,最好争取政府的支持,让体育部门办教育,掌握基础训练的主动权。
4.3 建立科学化的训练模式
由于教练员多来自于运动员,属“经验型人才”,因此,在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之外,还应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定期组织集中培训、外出进修与交流等继续教育活动;改革和完善训练激励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等。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练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竞赛、科学管理的水平。
4.4 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竞技体育的行列。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5]。我们应在每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不断完善。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得到运动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竞技体育贮备更多、更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5 完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
现行的竞赛体制调动了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了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同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了较多的竞赛机会,增强了他们的比赛经验。但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让我们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首先,应完善运动员的注册制度和比赛身份的核实制度,组织专家研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度和核实制度;其次,加强现行竞赛体制的宏观管理,各项竞赛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同类竞赛体系内的衔接,又要考虑到不同竞赛体系间的连接,使各项竞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金玉等.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6,(9).
[2] 钟秉枢. 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1).
[3] 祝娅, 唐吉平. 湖南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 2005,(4).
关键词:我国 竞技体育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119-03
1 竞技体育发展的现状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为参赛国家提供了一个盛大的国际交流平台,相对而言,一个国家的竞技发展水平也是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不同文化、不同制度的大融合、大繁荣。
从1984年体育健儿首次全面重返洛杉矶奥运会,取得了首枚奥运金牌,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跻身于奥运三强,最终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以51枚金牌跃居金牌榜首,实现了“赶俄超美”这一历史性战略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的体育热情,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举国体制的强力支持下实现了奥运梦想,竞技体育率先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这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随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举国体制的弊端却日益显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非均衡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个省份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不同,最终造成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各个省份运动项目分布的不均衡性;中西部运动成绩表现的不均衡性;运动队组建以及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均衡性;以及奥运项目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项目发展的非均衡性,严重制约我国我国竞技水平发展速度。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大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增强不同地区居民体育意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发展不同地区的运动项目,使各个地区项目分布趋向均衡;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获得金牌的省市中东部地区最多,其次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究其原因可能跟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理,良好的经济水平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坚实后盾,居民才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来开展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带动不同地区体育项目均衡发展;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后备人才匮乏,应不断完善和扩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从而保证充足的后背人才资源;改革开放后为了优先发展竞技体育,各种资源都流向竞技体育,严重阻扰了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然而,相对滞后的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发展又极易动摇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国家应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2.2 片面推崇金牌高于一切的理念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对“金牌”议论纷纷,中国应不应该拿这么多金牌、运动员应不应该享受这么高的奖赏、产生奖牌成本与方式、教练员研究规则与制胜逻辑(为了获得奥运积分不惜打假球)、为了荣誉,最终竞技体育绑架了体育,金牌要与老百姓的捧杀相等同。在利益的冲击下,不少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暴力事件、假球、吹黑哨等丑恶现象有增无减。损害了运动员的身心、人格和精神健康,破坏了体育公平竞争原则。有学者计算,平均一块金牌的培养成本为6.2―7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值得吗?是不是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体育强国”。
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打上时代的烙印。伦敦奥运会孙杨和叶诗文因创造中国游泳的历史,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外媒体对此进行了片面的解读和质疑,当众让两位奥运冠军宣誓,训练过程中没有服用过任何的兴奋剂。这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西方传统把中国定义为“暴发户”的形象,这是一种傲慢也是一种偏见。对于金牌是否等于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这个问题,我们仍需深刻反思,通过完善学术机制,涌现更多优秀的体育学者来推动我国的体育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时中国体育需要摆脱功利性的角色,积极向群众体育靠拢,充分享受比赛的全过程。
2.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相对单一(即:三级管理体制国家队、省队、地方业余训练队)。这种下一级向上一级人才输送机制,一味的追求运动成绩,再加运动队管理机制和选拔机制不够健全,选拔门槛低,选拔过程把关不严,成材率低,最终呈现出体育后备人才的断层现象。
美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竞技强国,同时也是体育强国。美国的竞技体育的特点是以学校体育为主,学校体育肩负起培养和输送国家后备人才的重任。美国在大学的招生计划中除考察学业成绩外,还特别重视学生体育特长,优秀的体育苗子可以优先进入大学,申请奖学金,从而有机会参加专业化的训练或走上职业道路。在奥运会上夺金后,还可以获得奥委会发放的奖金、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运动员勤于苦练,实现奥运金牌的梦想。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教训,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完善体育人才输送的奖励政策,倡导高校联办运动队,通过比赛将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与国家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衔接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发放运动员奖学金,来激励运动员不断攀登竞技水平巅峰。
2.4 教练员与运动员角色的偏移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除了相应的竞技因素外,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的定位是决定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最终决定运动员所能达到的运动水平。在训练与竞赛过程中教练员与运动员角色定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存体。运动队、学校、家庭、社会时代赋予了教练员特殊的社会角色,教练员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扮演着不同社会角色和地位。个别教练员趋于眼前的利益,急于求成,期望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从中谋取自己相应的利益。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违规使用兴奋剂,最终造成运动员运动寿命缩短。二是师徒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是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中心,运动员仅仅是被动装载训练内容的容器,只能被动的听命于教练员,训练过程中严格按照教练员的要求进行训练,缺乏相应的沟通,难以提高训练成绩。
基于上述两种情况,我们要明确教练员正确的角色定位,即技艺的传授者、战略部署的决策者。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交流。所谓主体间交流,就是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是主体,运动员也是主体,在训练与竞赛中充分考虑双方的主体性,通过对话交流、相互尊重、在平等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2.5 中国体育形象在西方社会的再塑造
西方拟态中的中国形象,不一样的北京奥运国。西方学者就从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的社会效益出发,认为中国的北京奥运会糟糕之际(从境外火炬的传递到奥运会开幕式的造假、体操年龄风波等)。西方媒体对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显示,37%的内容是负面报道;32%保持中立;11%的积极正面报道。面对国人津津乐道的北京奥运会,西方媒体却认为糟糕至极,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的不同、体制的不同。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塑造需政治、经济、文化、媒体、官方、学界的共同努力。在我国,体育学者的声音相当微弱,没有起到阐释政策的功能;官方机构虽然拥有相当稳固的话语权地位,但缺乏与国际社会和民众沟通与接轨,我们需要改变这一局面。肩负起相应的职责,塑造中国体育形象。当西方媒体用有色眼镜来看中国时,我们必须积极地予以回应,原因很简单,媒体对有关事件的放大与缩小直接影响中国体育形象的再塑造;中国体育的认同、中国体育形象的再塑造,不仅仅通过金牌的多少来展示,还可以培养出世界巨星(姚明、李娜、丁俊晖等等)予以彰显,努力提高其世界影响力,促进整个项目整体实力的提升,与西方媒体互动,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体育发展现状,带动中国体育形象的塑造。
2.6 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日益突出
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培养弊端日益凸显,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竞技体育的特征就是竞争性,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一味强调眼前成绩,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看待运动员的培养问题,造成运动员没有掌握相应的生活技能,再加运动员、教练员平时只关注运动成绩的提高,以及运动员受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等着相应的政府部门安排工作,运动员所处的被动地位与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形成强烈的差距,严重阻碍了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
任何运动项目在训练、参赛过程中都存在运动风险,运动损伤在所难免。有人提出对退役伤残运动进行免费的伤残医疗保障,对这一观点人们提出不同的质疑,指出这一举措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就个人而言,不论哪种观点都不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安置的最好方法。通过相应的政策,充分挖掘退役运动员的优势,利用其扎实的技术动作,丰富的比赛经验进行教练员岗位培训,发挥其特长,为我国体育事业服务;国家还可根据运动员的运动年限、运动成绩、一次性的发放“退役安置费”,退役运动员可通过这一笔费用作为创业资金,国家通过对创业基金项目进行扶持,进一步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缓解其就业压力。
2.7 体育科研投资力度相对薄弱
当代世界的竞争是科技与综合国力的竞争,随着国际竞技体育竞争的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渗透日益明显。运动训练科学化已成为当前竞技体育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科研含量较低,科研体制及运行机制不健全,训练没有科研的辅助,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以促使科技成为实现奥运夺金的梦想的有利杠杆,必须建立相应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监督调控(主要是运动量与强度,防止运动损伤,缩短运动寿命),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经费,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理念,运用科学的训练监控手段,为科学的训练保驾护航。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建议与要求
3.1 体育强国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要求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使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沉侵在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的氛围中,暂时失去奋斗目标和方向,至此,党和国家立足我国国情,继续推进“举国体制”实现我国由“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转变的奋斗目标。
3.2 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要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的均衡性,处理好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通过科学的训练计划和监控手段,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利用优越地理条件、资金投入,减少项目的分布差异,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使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实现均衡发展。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1-0119-03
The Building of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ons of Professional Athletes
LIANG Jianping, DONG Delong, FAN Anhu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bei 400715, Chongqing China)
Abstract:This text regards professional athlete's performance in competitio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athlete's personality as the structural factor. The essay thenproposes personality theory ofthree key elements, ethics, wisdom, and will. The paper help established the content system on building of personality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theory of sport training.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thletes;performance in competitions;building of personality
针对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及人格进行理论研究,是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也反映出了在21世纪的今天,现代人类对竞技场上文明理念的呼声,2008年“人文奥运”的提出也正体现了这一点。运动员竞技表现所追求的应是一种“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和谐境界,也只有在这样的和谐环境下,人类本身才能为这个世界不断创造出令人振奋的佳绩,并通过现代竞技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目前对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的研究主要以菜睿(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博士毕业论文的出版为标志,提出并确立了竞技表现的概念,即竞技表现是运动员在与对手竞技的过程中竞技能力各要素在主导竞技能力上的综合体现,其构成要素的基本分解元素是体能、技能、心智能力等[1]。在这方面主要集中于某些项目或从科学工具主义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研究。在人格方面,我国对人格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将其引入竞技体育领域对运动员这一群体进行探讨主要集中于某一项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调查及体育对人格的作用等方面。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以竞技表现为起点,分析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特点、人格魅力,塑造运动员人格,以期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推动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和人格理念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本文的主体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更好的给予论证,又采用《运动员状态自信心量表》及《高级运动员意志量表》对重庆体工队15名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进行问卷测评并统计得分情况,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关于竞技表现研究现状
直接将竞技表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几乎难以寻觅。目前蔡睿的博
士论文(2003)的出版主要是针对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的相关研究。其它研究主要分布在田径、游泳、举重、技巧、体操、排球等项目上。
从目前整理的文献资料来看,竞技表现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极限、条件极值与理想条件极值问题。在竞技体育中这些条件可以是对手的某种技战术风格,以及自己的各种技战术优势、特长或缺陷、不足等。在这些条件约束下所求得的极值为条件极值。换言之,竞技表现的条件极值即是集合,通过不同的条件组合,将竞技双方的各种主要技术环节的优劣在竞赛现场的竞技表现信息注入模型,得到在某种特定约束条件下可达到的竞技水平极值。理想条件极值问题是指在理想的条件下竞技表现的极值问题,是指诸多条件组合里可使竞技表现最佳的组合条件及其竞技结果[1]。
在分析竞技表现相关研究综述的各部分内容之后,可以了解,前人在竞技能力构成因素、模型建立、评价系统等领域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在个别项目的现场技术统计分析方面也有所涉猎。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竞技表现在竞技能力概念集合中刚刚起步,主要针对于具体数据建立条件极值,而未能注重竞技表现的社会文化价值。
2) 人格作为竞技表现中的结构性要素研究尚少,主要是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实施人体控制。
3) 竞技表现的价值主体――人格魅力还并未得到系统的解释,缺少对竞技表现的结构性分析。
3 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人格塑造
3.1竞技表现的真正价值实现人格魅力竞技表现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对运动员而言,是其竞技实力的最佳发挥,表现出来的是体能与技能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是对社会而言,表现的不仅仅是体能与技能的完美结合,竞技场上的种种表现给人们留下心灵呼唤的不仅仅是那些胜利者。那些意志顽强,勇于拼搏,敢于向人类极限挑战的优秀运动员给人们展现更多的是人格魅力。基于文献资料及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人格魅力应首先具备三个条件(图1)。
图1竞技表现人格魅力结构
3.1.1自信加负责自信加负责是人格魅力表现的前题,自信心作为心理因素的一种成份,是比赛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程黎菊(2001)试论情感因素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作用一文[2],提出了自信心强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较易形成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有利于成绩的发挥,善于排除一切干扰保持心理稳定。为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及论证,笔者根据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中的《运动状态自信心量表》对重庆体工队15名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进行了运动自信心的调查(见表1),结果表明:自信心得分明显较高,存在完成动作时较果断,能取得较好的动作效应,并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他们的自信心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能力确信无疑,有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和争取比赛胜利的强烈愿望。
运动员的自信心是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的。运动员自己的能力包括运动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等等。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强,在比赛中就能够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能够正确处理比赛中的突况。如果解决困难的能力强,则有利于成绩的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在双方比分逐渐拉大可能失败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不放弃,并分析原因,研究战术,努力转变比赛局面等[3]。
3.1.2道德加操守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尤其是在体育走向职业化的过程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要想在竞争中独占鳌头,就必须具有优良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技艺,良好的竞技状态,超人的胆识和不畏强手的顽强作风,这些都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必要条件,也可以说是达到竞技体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社会文化活动[4]。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很重要,这些手段必须适应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益人体身心健康,且必须还是社会所认可的,而道德情操是运动员竞技表现中人格魅力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5]。运动员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克服艰苦性,无怨无悔,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训练中。
3.1.3牺牲加奉献奉献,从词义上看,即恭敬地交付、呈献。它是人们自觉地、主动地、诚挚地、无私地交付和呈献。奉献就是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奉献的具体体现主要是:爱心、付出和牺牲。奉献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它特殊就特殊在是精神力量、道义力量,而且是产生精神力量、道义力量的力量,是产生物质财富的催化剂、转化力;同时,它本身往往就是物质财富,而且是产生更大更新物质财富的基因和母体[6],孙有平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牺牲精神及道德价值一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有力的说明.对运动员来说,赛场上更多的需要运动员们的集体协作精神,需要运动员们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团队获得最终的胜利,才能最佳的展示集体的表现力。
3.2高水平运动员人格三要素说如同马斯诺在强调人的自我实现一样,优秀运动员的最佳竞技表现可视为个体的自我实现,而这一个体的自我实现,主要取决与他的人格三要素[7](图2)。所谓人格三要素是指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这三种人格力量具有特定的含义。
3.2.1智慧力量的含义智慧力量是指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6]。根据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现象可将智慧力量分为工具性智慧力量和艺术性智慧力量。目前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浪潮中,非智力素质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在人的活动中其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但非智力素质仍然没有摆脱“智力中心论”,智力中心论的背景是受竞技体育功利主义和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造成的。
3.2.2道德力量的含义所谓道德力量,是个体对于自己、他人、人类、自然、以及存在本身的真诚态度,以及关于这种真诚态度的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8]。在人格三要素中,人们往往只重视智慧力量,意志力量次之,最不重视的是道德力量,这也是造成现代竞技体育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水平运动员的道德力量的重要功能在协调,个人通过道德力量的调解,可以减少内耗。最佳竞技表现的实质就在于使内耗尽量减少,趋近于零,将自己调整到合适的状态。
3.2.3意志力量的含义意志就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且支持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9]。意志品质通常分为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对优秀运动员而言,更表现出了竞争性,是指在比赛或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特性,它意味着个体不甘落后,或者保持原有的态度,而是知难而进。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采用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中的《高级运动员意志量表》对重庆体工队的15名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进行了测量(表2),结果表明:除个别运动员外,在坚韧性、顽强性、果断性、自控力、目标清晰度、自信心等六个维度方面得分普遍较高。
3.3高水平运动员人格塑造的基点
3.3.1确立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地位这里重申人类竞技体育实践是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是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竞技体育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的手段与方法;竞技体育的文化属性是改造自身精神状态的手段和方法[10]。因此,竞技体育便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和内在精神的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竞技体育教育应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着眼于塑造良好发展的理想人格,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和自觉,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激励个性与民主发挥等,使体育在人的良好发展中,体现对人健康成长的关怀,成为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以达到人类自我实现的崇高目标。
因此,人文精神教育思想应该成为竞技体育实践的基础,如果背离了人文精神思想必然走向异化和极端[11]。要培养有理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的人,竞技体育有其特定的意义,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一旦忽视了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他们的灵魂,竞技体育的灵魂也就泯灭了。
3.3.2关注运动员道德建设运动员的道德意识不仅已成为制约其自身竞技水平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12],道德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范畴,表现为体育领域中不断完善的准则和具有善恶价值的实践。21世纪,体育运动事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其间伴随着的体育道德问题将日益增多,人们的体育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也在变化,运动员道德呈现出复杂而矛盾的现象。分析和探讨21世纪高水平运动员道德建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3运动员意志品质建设运动训练实践证明,培养运动员达到优异的运动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意志和理论训练的统一。意志训练是这个统一体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意志训练,要在运动上取得成功是不可思议的。
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是在训练和比赛中得到锻炼的,它需要经过多年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意志品质的培养应成为训练过程中的固定内容,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觉努力的目标。
3.3.4发展智慧力量的非智力因素实践证明:高水平的比赛,已不仅仅是运动员身体与技战术水平的较量,更重要的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周明认为:高水平运动员应具有高水平的心理品质和高水平的身体素质与技能;宋纪新提出了运动水平发展的冰川学说,强调了冰川底层的基础动力性作用等的思想理念[13]。虽然目前比较注重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但看似反映比赛心理状态的问题,其实反映了全年训练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训练质量问题。如在训练中如何摆脱自己的位置,对胜负的承受力如何,如何在错综复杂激烈紧张的训练比赛中保持心态平衡,以及在严酷的竞技体育竟争规则下学会做人等,这些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群其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3]。具体训练实践当中应根据项群的不同,把非智力因素作为一种运动员的能量物质开发出来。把对运动员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体能的开发摆到同样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青少年的运动训练中,生理发育速度远远超过心理发育的速度,运动员的心理方面显的非常薄弱,应该把它作为训练内容的一部分加以重视,这不是在赛前通过一般心理训练所能完成的,它应该贯穿于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4结论
1) 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表现不仅是运动成绩的取得,更应注重社会文化价值的体现,也就是人格魅力的展现。
2) 运动员人格可以调控运动员的心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创造力,激发动机和斗志,尽管不同项群的人格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就其整体而言,人格是竞技表现的基础动力,运动员最终成绩的提高也有待于其人格的发展层次。
3) 运动员竞技表现在注重科学工具主义的同时,更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运动员毕竟不是训练的机器,他有其主体能动性,并受多种非智力因素的推动作用,人格的塑造是竞技表现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程黎菊.试论情感因素在竞技运动中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9-110.
[3] 荣敦国,刘一民等.非智力因素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 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黄希廷.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孙有平.我国竞技体育的牺牲精神及道德价值[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
[7] 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8] 燕国材.关于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2).
[9] 尹秀华.论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J].安徽体育科技,1999(4).
[10] 金英爱.论竞技的人文性[J].延边大学学报,2004(2).
[11] 卢元镇.竞技体育的强化、异化与软化[J].文化视点,2001(6):19-20.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 问题 研究
构建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的体育事业窗口作用必将更为突出,社会大众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期望将不断提升,竞技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对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城镇,打造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人民推崇竞技体育的升国旗、杨国威,欣赏竞技体育的“高、难、精、美”技艺,用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在竞技体育的巨大感染下亲身参与体育锻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竞技体育的社会、政治、经济、娱乐、教育和文化等功能在体育强国的打造过程中将发挥更为核心的积极作用。但是,竞技体育自身也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1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水平不协调
1.1夏季与冬季奥运会成绩不协调
1984年,我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夏季奥运会,就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获得15枚金牌,取得金牌榜第4位;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于金牌榜第一和奖牌榜的第二。相比之下,我国1980年起参加冬季奥运会,到2002年第冬季奥运会,取得了2金、2银、4铜的成绩,奖牌榜列13位,中国代表团整整花了22年才实现冬季奥运会“零”的突破,比夏季奥运会获得金牌晚了18年。可见,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上的成绩相差甚远是不言而喻的。
1.2金牌过于依赖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六个传统优势项目
尽管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不断扩大,第28届达到了13项,第29届达到了15项,都超过了两位数,但是我们获得的金牌还是主要集中于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射击、羽毛球传统优势项目,这种状况没有改变。七届夏季奥运会,六大传统优势项目共获得金牌125枚,占了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76.7%;而柔道、游泳、田径、跆拳道四个项目共获得金牌2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14.7%;摔跤、排球、击剑、皮划艇、拳击、射箭、赛艇、帆船、网球九个项目共获金牌14枚,占获得夏季奥运会金牌总数的8.6%。
1.3职业体育项目水平不高
职业体育项目,特别是集体球类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备受世人的关注,而我国集体球类项目(除女排外),特别是男子项目,争夺奖牌的实力差。以足球、篮球、排球为例,女足获得过1次银牌,女篮获得过1次银牌、1次铜牌,最好的女排获得过2金、2银、3铜的好成绩,而男子集体项目从未获得过金牌,中国男篮取得过第8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排仅获得过两次奥运会参赛资格,取得过一次4家并列第5名的奥运会最好成绩,中国男足更是能取得奥运会、世界杯的参赛资格都十分困难。[1]
2传统“举国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一种工作方式,是为了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实现奥运战略目标,国家确定的体育政策和一系列实际具体的工作方法”[2]。“举国体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综合国力,集最有效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大限度地推动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疑,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突出的表现为:政府以行政手段管理竞技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在管理、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国一体化,管理以各级体委为中心、训练以专业运动队为中心、国内竞赛以全运会为中心,凭借这一体制的实施,我国的竞技体育实现了腾飞。
然而,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举国体制”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很好地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的改革需要,“举国体制”对计划经济的依赖性与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故有矛盾,使得这一体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足和冲突。主要表现为:竞技体育主体利益冲突,利于整合机制不足,中央与地方、体育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及社团之间,运动员、教练员与集体和国家之间,奥运会与全运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权力过于集中,政事管办难分;竞技体育市场化困难,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竞技体育社会化动力不足,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没能调动;企业资金、社会和民间资金缺乏,竞技体育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竞技体育发展资金不足;运动员保障机制不健全,出口不畅,原有训练体系生源萎缩;人才缺乏合理流动,造成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等。所有这些问题、不足和矛盾都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原有“举国体制”得以解决。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困难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项目,甚至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势项目,可供训练的运动员十分有限,难以支撑运动项目巩固和保持原有竞技体育的高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人才培养体系萎缩、运动员生源不足和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艰难,以及教练员素质所限运动员成才率不高等原因。
我国的奥运冠军有90%来自业余体校,主要走一条“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3]的培养模式,然而,这条单一的成才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面临严重的挑战,难以继续往日的辉煌。计划经济条件下,运动员退役由国家统包统分,运动员再就业相对容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计划分配的方式受到根本的改变,这使得运动员安置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许多家长不愿意送子女从事竞技体育训练,造成后备人才生源不足,训练根基萎缩。此外,业余训练经费严重不足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我国业余训练体系的教练员大多是退役运动员转变过来,与国外教练员相比无论是训练理念和管理手段方法相对落后,导致运动员成材率难以提高。尽管我国教练员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竞技体育强国战略对高层次教练员的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教练员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水平快速提高的“瓶颈”。可见,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已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田美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
【关键词】竞技体育 高校 管理机制 资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1-02
竞技体育是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基础进行发展的,符合了现在时代需求,对于我国运动员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竞技体育不仅给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时也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竞技体育必将为我国运动员的培养方式。因此,对于竞技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发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竞技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竞技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竞技体育性质和目标定位的现状分析。目前很多人对于高校竞技体育的性质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竞技体育可以促进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现在有46.7%的人认为高校竞技体育只是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并没有其他的作用,23.3%人认为高校竞技运动纯粹是一项体育运动。从这可以看出,现在人们对于竞技体育教学的认识和定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另一个方面,竞技体制现状分析。目前,对于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是由国家教育和体育两个相关部门共同进行的,这种多个部门的管理严重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现在高校竞技体育体制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
二、竞技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练员技能水平不高
教练员技能水平不重阻碍了竞技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学校对于竞技体育方面没有足够的认识,同时没有采取相关的政策来提高教练员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教练员本身缺乏提升技能意识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教练员没有认识其中的重要性,因此不会主动的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目前只有15.4%的教练员会一年参加三次培训活动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这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教练员技能水平需进一步的提高。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中,竞技体育发展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合理安排学习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一面要进行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一面还要参加体育训练。而很多学生无法合理分配这两者之间时间比例,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现在很多的学生在参加竞技体育时,需要考虑自身的学业以及未来就业问题。因此,这就造成了理论文化知识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矛盾。另外,对于教练员来说,许多教练员在参加体育训练时还要兼顾文化教学,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精力无法集中,从而影响竞技体育的训练。
(三)投入资金不足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现在竞技体育在高校发展中还遇到的问题就是资金来源匮乏。很多院校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局面,特别是几个队伍同时参加比赛时。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现在高校竞技体育的资金渠道来源单一,不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由于近几年学校的扩招和扩建,学校的在资金方面也是非常紧缺,很多都是依靠银行贷款来维持资金的周转。因此,这给只靠学校扶持的竞技体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竞技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中发展对策
(一)加强教练员培训训练
要加强教练员培训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学校要足够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思想上认识竞技体育对于我国运动员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行动中,可以制定全面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定时的给教练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也可以多举办竞技体育重要性的宣传活动,从教练员思想上强化竞技体育的重要性。其次,教练员自身方面。教练员需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积极的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也可以进行网上查阅书籍等渠道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增加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采取合适管理机制
高校要协调好学业和体育训练两者的关系,首先就要完善管理机制。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具体的措施可以引进新的体育训练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来提升训练效果,从而做到用最短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就能充分解决学业和体育训练上的矛盾,最大限度协调好学业和体育训练的关系。同时,学校可以采用集中小班办学的训练方式,这样就能充分提高体育训练的效果,避免过多的时间浪费,从而避免学习和训练的冲突。此外,还可以聘用专门的教练员进行教学,实行主教练责任管理制度。
(三)增加资金的投入
为了解决竞技体育资金紧张的问题,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资金项目,同时向国家部门进行部分资金申请,保证竞技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另一个方面,学校可以举办高质量的体育竞赛,通过门票的售出来赚取资金,还可以利用拉赞助方式来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创立一个知名的运动俱乐部,这样既可以为企业进行宣传,还能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从而保证竞技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
四、结论
近几年,随着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竞技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为了提高竞技体育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可以采取相应的培训活动进行教练员训练,从而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技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可以采取合适的管理机制来协调学业和体育训练的关系,尽量降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此外高校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积极推进高校竞赛市场的开发和运作,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从而保证竞技体育训练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朱桂林,董众鸣,何志林.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竞赛体系的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6):111-114+99.
[2]阿拉木斯,吴红宇. 试论高校竞技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