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项目总投资44550万元,资金筹措来源为:自有资本金14550万元,向农业发展银行融资30000万元。旅游区管委会要确保项目资金的及时投入和工程的顺利完工。
三、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用、开发费用及其它费用以及贷款利息等费用纳入项目可出让土地的土地储备开发成本,项目整理出的土地储备开发成本全部返还旅游区管委会,用于平衡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并作为贷款偿还的资金来源,不得挪作他用。
四、根据《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征地1400亩,其中可出让土地规划700亩(住宅用地280亩,商服用地420亩)。为确保项目还本付息,同意将以上700亩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旅游区管委会用于偿还农业发展银行30000万元贷款的还款第一来源,在贷款期内不得向第三方提供抵质押担保。同意将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门票收入作为还款第二来源。
五、财政局要切实做好该项目的资金拨付工作,将700亩土地出让收入中土地储备开发成本及时返还至旅游区管委会在农业发展银行开立的土地出让金归集账户。
六、为增强旅游区管委会融资能力,同意以旅游区管委会国有土地使用权为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
七、同意旅游区管委会制定的项目土地年度出让计划,国土局及旅游区管委会负责协调分年度对整理出的具备条件的地块合理安排招拍挂。
八、旅游区管委会对建设资金要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和使用,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招投标和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九、为保证项目资金合理合规使用,由财政局、贷款银行、旅游区管委会签订《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协议》,明确项目建设资金的具体管理方法。
前言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认为社区参与作为检验生态旅游的重要标准之一。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专项旅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教育,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作为生态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利益群体,湿地农户高质量的旅游参与对湿地旅游业的成功开发、促进环境保护和带动农户发家致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了保障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能协调发展,本研究对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涉及的社区进行了调研,对社区参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与具体的保障体系。
一、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分析
目前,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为湿地生态观光游客的接待与湿地生态观光农业生产,在参与生态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
(一)社区参与人数少、类型单一
目前参与湿地旅游社区居民较少,主要是为游客提供餐饮接待和住宿;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尚未开展,湿地提供的社区参与岗位较少,主要是湿地的生产管理。
(二)社区居民有较高的社区参与热情、但参与能力较弱
社区居民对于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一定的了解,积极支持并渴望参与大庆市湿地的建设和开发,期盼通过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带动他们发家致富,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目前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能力整体较弱,有社区参与的意愿,但总体社区参与的意识比较薄弱,参与技能较差,满足不了未来湿地生态旅游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求。
(三)社区居民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社区居民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
大部分社区居民收入来源为务工、种植业和养殖业。但养殖规模较小、技术条件都很有限等原因,大多数社区具名收入较低,缺乏开展旅游经营所需的启动资金。
(四)社区受益面较窄
大庆市湿地建设使周边部分社区居民获得了租地收益,由于大庆市湿地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属于发展的初期,社区参与的渠道较少,受益面较为狭窄。
(五)社区参与管理滞后
社区内部尚无专业的社区管理组织和人员;大庆市相关旅游公司尚未采取有效措施去鼓励和引导社区参与湿地生态旅游;政府层面上也没有具体的保障社区参与的计划与规章制度,随意性比较强。
二、大庆市湿地社区参与的发展策略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
大庆市湿地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和湿地生态观光农业有非常好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等现代集约产业,既能起到保护湿地的作用,还能使湿地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启动社区旅游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提升社区农户参与能力策略
启动社区旅游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聘请旅游教育机构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对社区农户进行现代湿地的生产技术、湿地科学知识、农家乐管理技能、湿地生态农业耕作技能、湿地游乐设施使用技能、游客接待技巧、传统旅游商品的再创新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社区农户能顺利参与湿地旅游和湿地生态农业。
大庆市湿地社区居民经济与社区参与能力差异较大,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允S各社区居民参与的差异,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让社区居民选择与自己家庭和能力相适应的社区参与方式。
(三)重点扶持部分社区精英策略
对于那些眼界开阔观念新,受过现代产业化训练,拥有一技之长,有切实可行的参与计划的社区精英,政府可以投入引导资金、给予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支持,使他们能起到较好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效应。
(四)建设完善社区旅游基础设施策略
一是完善社区内的旅游交通条件,打通内部旅游交通支线,发展特色便捷的旅游交通工具;二是完善各村旅游住宿与餐饮设施,特别是靠近湿地,观光位置好的地段可以发展特色旅游接待设施;三是完善各村旅游用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社区旅游能够正常运转;四是修建旅游服务点,让游客能方便的得到各种旅游信息。
(五)建立合理的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策略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大庆市湿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庆市湿地社区内,不少社区居民社区参与意识模糊,旅游发展的基础尚未建立,因此,在利益分配机制的设计上,应当变“输血”为“造血”,鼓励社区居民通过自身观念的调整和合法权益的获取,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参与,也为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三、结语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势头。实践证明,这种分行业、分区域的研究,突出重点抓落实的工作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为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月15日,省委、省政府在驻马店召开了加快黄淮四市发展工作会议。从5月16日起,我和李克、大卫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用两天时间,再次深入信阳、南阳、洛阳等市,实地考察信阳南湾湖、内乡宝天曼、西峡老界岭、栾川龙峪湾、嵩县白云山等景区,察看旅游交通项目、景区建设等情况。今天,我们在栾川专门召开座谈会,主要是检查去年安排项目的执行情况,安排今年的项目,强力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刚才听取了省旅游局、交通厅、洛阳市、南阳市和有关县市关于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况汇报,李克、大卫同志结合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看还不尽合理,主要是产业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下降,去年仅为2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与先进省份相比差距更大。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我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强力打造“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加快南太行山水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推动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全省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去年旅游总收入10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信心。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壮大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努力做大做强,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将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市场、消费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旅游消费需求也将大幅度提升。大家知道,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既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又能带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为其他服务行业拓展市场。据有关部门测算,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产值就会增加4至5元;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间接增加5个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互相渗透和共同发展。同时,旅游业还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旅游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成本低,一般不会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直接的硬消耗,有利于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形成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实践表明,历史文化厚重的人文景观和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一旦形成知名的旅游品牌,不仅收益颇丰,而且惠及子孙后代。像云台山、少林寺、龙门石窟这些景点,旅游异常火爆,去年仅门票收入就分别达到15亿元、13亿元和8500万元。可见,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我们要充分认识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抓住关键环节,强力实施突破,全面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二、生态旅游具有无限吸引力和广阔市场
生态旅游是一种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去年8月份,国家旅游局、环保总局、建设部在九寨沟召开了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总结、交流生态旅游工作经验,推动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好的贫困地区,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发展途径,当地群众为了生存,往往会出现砍伐林木、过度开垦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但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既可以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对保护当地珍贵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作用。如西峡县为了发展生态旅游,去年在全县境内全面禁伐天然林,封山育林40万亩,植树造林57万亩,同时利用外调菌材发展香菇,实现了原料和产品两头在外,从根本上化解了林菌矛盾,有效地保护了山体植被和生态环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生态旅游的世纪,全球旅游总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旅游者要走进森林参与生态旅游,其人数将高达4亿~5亿人。在今后的20年里,我国生态旅游人数将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生态旅游年收入可达3000亿~4000亿元,占全国旅游市场的50%~60%。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改善旅游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我省“三点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古建筑、人文景观众多。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这一旅游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全面整治景区环境,推动了我省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旅游观念的变化和旅游产品的扩大,单一的文化旅游已不能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日益火爆的生态旅游,便是一种深度体验型的旅游方式,可以改善目前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体的局面,提高旅游的科学含量,提升旅游的消费水平,优化旅游的产品结构。如焦作的云台山景区,已成为全国的一个亮点,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很好典范。伏牛山区作为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我省平均海拔最高、森林面积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具有生物多样性和山水独特性。在继续打造“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路的同时,充分发挥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打响生态旅游品牌,有利于实现我省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培育我省旅游业新的增长极,使之与“三点一线”文化旅游交相辉映,形成和旅游资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产业格局。发展生态旅游可以增加群众收入,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发展城市经济、抓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投入的精力多,研究农村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不够。从全省范围看,伏牛山及其周边地区集中了我省240多万贫困人口,是我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地处伏牛山区的一些县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加快了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如西峡县双龙镇华山村,过去是个贫困村,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积极发展农家宾馆,现在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办起了家庭宾馆,日接待能力3000多人,年综合收入达500多万元,去年该村人均现金收入6000元,其中85%来自旅游业。昨天我们参观的中原第一漂集团有限公司,总共吸纳3000多人就业,员工月收入达800多元。可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而且有利于转移贫困山区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三、整体推进,打响品牌,促进伏牛山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去年8月4日,省政府召开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意见,全面启动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会后,省直有关部门和伏牛山区各市县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及山道安保工程建设进度。去年安排的13个项目,除宝天曼隧道外,其余12个项目均在去年年底前开工,所有的道路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前可以完成;4个安保工程已完成3个,剩余的1个也可以在今年5月底前完工。此外,旅游交通标识设置已全部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发展生态旅游的思想认识高度一致,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形成了整体开发建设热潮,尤其是西峡、栾川等县,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发展途径,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省里投入伏牛山旅游开发的9700万元,共吸引市县政府和社会资金136亿元,投入伏牛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宣传推介。今年“五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2925万人次,其中伏牛山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占全省游客总量的394%。可以说,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开局良好,为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部分景区规划滞后,精品意识不强,特色不突出,同质化倾向明显;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进度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存在依赖思想;个别景区对资源环境保护不力,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影响着伏牛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尽快改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创新体制,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配套服务设施体系为重点,坚持区域整体规划,统一品牌形象,着力把伏牛山生态旅游打造成知名品牌。
要创新体制机制。现在,不少兄弟省市都非常关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我省发展旅游业创造了一些成功经验,探索了一些发展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这得益于我们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最近,国家旅游局将在我省举办全国旅游局局长培训班,这就是对我省旅游工作的充分肯定。各市县地要借鉴焦作、登封、栾川、西峡等地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取长补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按照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这方面,西峡做得就非常好,鹳河漂流、老界岭开发、恐龙遗址园等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都在几千万元,又都是社会融资,既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又激活了景区的体制机制。还有,南湾湖景区理顺了管理体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新修了143公里的环湖公路和17公里通往景区的道路及其桥梁,引入民间资金新增了2艘大型游船,规划论证了一批市场潜力大的旅游项目,有效地提升了景区整体服务水平。石人山生态旅游在我省起步较早,曾经红火了一阵,但由于体制问题,一度出现了萧条,经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景区恢复性建设开始起步,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要加强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环线建设,构建旅游快速通道,是开发伏牛山生态旅游的基础和条件。要加快连接伏牛山各景区的道路建设,改善景区通达条件,满足游客安全、舒适、快捷的出行要求。去年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凡未完成的,要抓住当前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加强施工管理,合理排兵布阵,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抢天夺时,加班加点,迅速掀起施工,争取早日完工。今年的旅游建设项目要早安排、早部署、早开工。项目资金要优先保证景区道路建设,打通连接各景区的“卡脖子”路段;规划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要早日启动,尽快有实质性进展;要完善停车场、标志牌等相关配套设施,搞好公路及其两侧的环境整治。修路不可能不动土,修山路不可能不挖山,也不可避免地要砍一些树,但是,在设计和施工中,要做到精心设计、文明施工,尽量少挖山、少砍树、少破坏植被,要有集中的弃土弃料场,有些地方要恢复植被,真正把旅游道路打造成一条景观亮丽的风景线。
要严格规划管理。省里制定的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规划,对沿线各景区已有明确定位,必须严格遵循,切实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现在,大家都在搞专项具体规划,但决不能把省里的规划搁在一边,必须在省里总规划的前提下,搞各景区的详细规划。如果出现景区规划各自为政,盲目开发,我们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当然,省里的规划也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科学性、合理性,做到保护与发展相统筹。当前,受西峡鹳河漂流热的影响,一些地方纷纷规划建设漂流项目。对此,一定要慎重决策。漂流项目过多,不仅需要搞水坝工程,影响环境,而且会导致无序竞争,破坏旅游业发展秩序。在这方面,我省的教训可谓比较深刻。伏牛山所在市县都要严格按照省里的整体规划,制定实施区域规划和景区景点专项规划,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基础设施,严禁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尤其要合理控制索道和漂流项目建设,避免雷同化和一般化。
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旅游有多重功能目标,经济性、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都很强,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系统的独特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提高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过去我们缺乏这种意识,现在来看一些景区的建筑过于密集了。景区项目建设一定要适度,建筑物要合理布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过于密集、破坏景观。昨天看了老界岭旅游休闲地小木屋建设,原料是东北的,由人家工匠来组装,基本上不动土石。尽管一次性造价较高,但与周围植被、环境相和谐,品位很高,而且在景区开发中,建筑物点缀得非常好,对生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此外,景区景点所有项目都要配套建设环卫设施,严防垃圾、污水污染环境。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美丽的“世界橙乡”、“”——,隆重举办旅游暨果业产业招商推介会,这不仅是一次畅叙情谊、增进交流的隆重聚会,更是一次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洽谈盛会。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位来宾朋友重点介绍13个“建设条件好、发展前景广、投资回报大”的项目,热切期待各位企业家选择合适的项目与我们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1、温泉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温泉生态旅游区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风光秀美,拥有形似“天台”的灵石寨,“小桂林之称”的青龙河,江南名窟“”等众多自然景观,还有优美的客家田园风光。景区内的磷石背温泉温度达70度,日流量达3800吨,是省目前探明流量最大的温泉,且温泉中含有丰富的偏硅酸、钾、锶、锰、硫、硒等矿物质元素,具有养生、健身之功效。加上温泉景区距离206国道和济广高速公路出口仅3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区位十分优越。该项目适合建设集自然探险、温泉休闲度假、客家风情体验等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吸引大量闽粤赣等地的游客来此观光休闲和养生度假。项目投资价值高,效益可观。
2、县红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核心全红县之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保存完好,大部分景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12个遗址旧居、4个纪念设施和“调查”、前夕“罗塘谈判”、红四军“罗福嶂会议”等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等,红色革命标语近2000条,遍及全县各乡镇、村落,特别是1930年5月,同志在写下了《调查》、《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论著,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国家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家将加大中央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和对红色革命旧居旧址的保护力度,该项目拟整合全县的红色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开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河角生态温泉度假村建设项目。河角温泉度假村项目位于县南部的晨光镇河角村,距离县城19公里,这里有古朴的客家村落,森林茂密,古树参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目前已探明开发的温泉日流量达1800吨,水温高达70摄氏度,富含偏硅酸、钾、锶、锰、硫、硒等20多种矿物质,极富养生、健身之功效。加上该项目距仙人寨森林公园仅2公里,可以形成连片观光休闲景区,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项目前景十分看好。
4、源桠髻钵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是县,位于我县三标乡境内的桠髻钵山,是和同胞的重要饮用水源地。源桠髻钵山海拔1101米,放眼远望,重岳叠峰,气势雄浑,南北陡峭,东西狭长,形似一张椭圆形的座椅,让你“一脚踏三县、一眼望两江”的美丽景象尽收眼底。这里空气清新,生物资源堪称赣南第一,仅乔木树种就多达340多种,灌木树种240余种,厥类植物无数,还有600多种野生动物。我县已将桠髻钵山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随着对源宣传力度的加大,桠髻钵山知名度不断提高,将吸引大批来自粤、港、澳等流域经济发达城市的探源者,是游客投身自然、沐浴自然、享受自然的绝佳去处。项目拟按省级以上公园标准进行建设,并与安远的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定南九曲旅游度假村形成探源度假游线路,开发前景良好。
5、项山甑休闲度假旅游区开发项目。项山甑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的县项山乡,海拔1529.8米,是赣南的第二高峰,县第一高峰,具有“高、奇、险”三大特点:“高”是指项山甑素有“一眼观三省”之说,举目望去,山峦叠嶂、绵延云海、奇峰突兀、飞瀑流泉、风光诱人;“奇”是指项山甑的花岗岩石地形地貌是赣、闽、粤独一无二的;“险”是指项山甑万丈悬崖,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一个胜地秀。登上项山甑之巅,令人心旷神怡,山下生态村庄星星点点,牛羊成群结队,悠闲自在。项山甑的美,在于那独特的自然风景,一切是如此古朴清静,如此安详仁慈。该项目拟在项山半山腰修建一个四星级度假村,融合自然景观、修建观光设施,点缀山间犹如仙境,景区已通四级水泥路,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6、云盖岽景区建设项目。云盖岽景区位于县城以北10公里的乡东团村,景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山顶海拔1077.6米。这里山高云布,变幻莫测,森林茂密,泉水长流,山势高昂雄伟,常为云雾覆盖,故名云盖岽,是“八景”之一。整个云盖岽古朴清静,景物宜人。山上有蜈蚣吐珠、灵龟听经、莲花托果、玉屏锦障、盐鱼重生、悟道仙岩、猛虎点头、茶树红花等景点。这里还有闻名赣、闽、粤三省的千年古刹——浩然寺,每年都有近10万香客前来烧香拜佛,开发潜力巨大。
7、风景区建设项目。风景区位于县镇,面积4.6平方公里,这里巨石盘亘,神奇僻静,峭壁耸立,景色优美,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上有建于康熙年间的古塔和古寺庙,几百年来香火不断,古人云:“遥望盘龙神仙境,环视山峦留圣人”,有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美誉,是“八景”之一。蜿蜒曲折的河从山下缓缓通过,百年文昌祠屹立在三面环水的绿洲上,恰似一幅优美的山水风景画展现在眼前。加上这里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开发条件优越。
8、周田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周田古村是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村里有明、清时代连通赣、粤、闽三省“盐上米下”的古驿道,给周田带来了明、清500多年的繁荣,培养了大批客家富商,村里留有远近闻名的28座(现存完好的有15座)古代客家方形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它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高超建筑艺术。周田古村周围环境优美,奇石、秀峰、古树等自然景观点缀其中,仙人桥、吊子石、万安禅院等多处景点散布周边。周田古村的开发将以客家古代建筑为基础,形成集江南水乡秀美和客家特色风情为一体的特色客家风情游景区,以其悠久的文化历史、江南水乡的秀美、古朴的客家风情将吸引各方游客前来观光。
9、源仙人寨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源仙人寨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南约5公里,规划总面积5.94平方公里,景区内森林风景资源丰富,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独特,观赏、科研、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区域代表性,区域环境和开发利用条件良好。目前,我县已向省林业厅申报建设该项目,已经建成普济山景区、沙山里景区、仙人寨景区和五里滩景区等,交通十分方便,客源市场充足,开发条件十分优越,是发展生态旅游理想景区。
10、百里脐橙观光带建设项目。种植柑橘历史已30多年,目前种植蜜桔、脐橙等果业面积达50万亩,果品年产量达60万吨,是久负盛名的“中国蜜桔之乡”和“中国脐橙之乡”,是赣南果业产业的核心区和果品流通重要集散地。该项目位于县乡、镇和镇,拟在穿越全县南北60余公里的206国道两侧建立一条百里脐橙观光带,建成一个集休闲农业、旅游度假、种植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景区项目,形成国内独特的生态农业观光带,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她的核心景段“客乡橙园”,就是让游客亲身体验客家风情,观赏橙园美景,品尝橙果美食,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尽享山乡气息,仿佛进入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将吸引大批来自沿海地区休闲度假的游客。
11、天然脐橙粉(奶茶)生产项目。奶茶以其风味时尚的特色,受到青年朋友们的追棒,正成为世界上一种全新的饮料消费趋势,相关产业发展强劲。项目依托作为世界脐橙的主产区的优势,采用先进的技术开发的脐橙奶茶饮品,具有纯天然、健康营养、风味独特的特点,产品能迅速地打开广阔的市场,取得较好投资收益。
12、纯天然脐橙果汁生产项目。纯天然脐橙果汁作为一种天然化、低脂肪、高纤维、低盐分的纯绿色营养饮料产品,逐渐成为了饮料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量迅猛增长。我县脐橙种植面积25万多亩,年产量达30万吨,其中残次果发生率占产量的8%左右。项目利用县及周边县市充足的脐橙残次果资源为生产原料,企业生产成本低,投资回报大。
13、纯天然脐橙膨化颗粒生产项目。发达国家对食品的需求正趋向天然化、低脂肪、高纤维、低盐分的方向发展,脐橙膨化产品则适应了这一潮流。据统计,国际市场对膨化(水果)食品的年需求量从2002年的8万吨上升至目前的30万吨,绝大部分来自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销售价格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全国所有脐橙主产区只有进行脐橙膨化食品生产,项目利用及周边县市低价脐橙残次果资源进行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乘着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今日的到处生机勃勃,商机无限,潜力巨大。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开明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胸襟,诚邀四方宾朋,共谋发展大业。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多来观光考察,热忱欢迎你们关注、垂青、投资!我相信,这次推介会,不仅是我们增进了解与友谊的新纽带,更是我们推进交流与合作的新起点,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一、林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区域布局
一)指导思想。全林业产业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开发,推进绿色繁荣;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依照“生态立”要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依照“产业兴”要求,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实现生态增量、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打造木本药材、生物质能源、林木竹木、林副产品加工、野生动植物繁育和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依照“开放活”要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来开发林业资源,促进全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2015年。新增8家。其中过2亿元的企业2家,过1亿元的企业6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12家。全林业企业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
三)区域布局。依照我地形、气候、土壤类型的不同分布和林农的激进栽培习惯。因地制宜,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则,安排区域布局。
---市重点发展油茶、紫油厚朴、生态旅游、速生丰产用材林。
---建始县重点发展以山地杨和日本落叶松为主的速生丰产材林、紫油厚朴和鄂建1号核桃。
---县重点发展核桃、板栗、银杏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开展产品加工,发展生态旅游。
---市重点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核桃。企业发展上侧重木材、核桃的精深加工和生态旅游业。
---县重点发展以紫油厚朴、木瓜为主的木本药材和以白柚、油茶为主的林果基地。
---县重点发展油茶、厚朴、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生态旅游。
---县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和油茶产业。
---县重点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厚朴、油茶及森林食品。
三、建设重点
一)产业基地建设。2015年。面积332万亩。
1速生用材林和楠竹基地。建始、等县市及318国道崔坝至南坪。省道利咸线、恩鹤线和当阳坪至太平沿线,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新发展日本落叶松30万亩,海拔750米以上地区新发展山地杨30万亩。和等县市新发展楠竹20万亩。
2生物质能源基地。等县市新发展油桐100万亩以上。
3木本药材基地。建始等县市及当阳坪至太平沿线。
4特色林副产品基地。全八县市发展(改造)油茶基地50万亩。以建始、等3县市为主发展核桃基地20万亩,全改造板栗基地30万亩。
5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基地。等五县市建立以野猪、七彩山鸡、蛙类、药用蛇类为主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100个(户)全建立珍贵植物繁育及花卉基地1万亩。
二)林产品加工业建设。立足本现有资源办企业。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林产品生产以扩大规模、创名牌、增效益为重点,实现资源增值。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情况,规划在全建设六大林业产业。
1林木竹木加工产业。加强对现有木、竹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一批有资金、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林产业加工行业,培育一批新兴的林产业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对我速生丰产用材林进行综合精深加工利用。培植1家产值过2亿元、5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2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支持武汉凯迪公司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3木本药材产业。重点建设厚朴酚、喜树碱、银杏等中间体提取项目。推进木瓜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对有较好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企业的扶持,加强招商引资引进重大项目。全重点培植1家产值过3亿元、3家产值过1亿元、6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逐步建成骨干企业集群,综合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
4林副产品加工产业。加快我山茶油、核桃、板栗和箬叶、香菇等林副产品建设。扶持宜恒植物油厂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建成年产1万吨的茶油加工能力,支持建始天然果品公司开展核桃、板栗等林果的精深加工,巩固湖北长友公司在箬叶生产加工方面的龙头地位,逐步形成林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5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产业。充分利用野生动物观赏、食用、药用等价值。大力开展野猪、七彩山鸡、蛙类、药用蛇类的驯养繁殖工作,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的经营体系。2015年,野生动物繁育企业达到100家,重点培植4家龙头企业,规模达到1.2万头(条、只)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加大对珙桐、红豆杉、楠木、木莲、兰草等珍贵植物的培育力度,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
6生态旅游产业。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利用森林风景资源为中心。进一步加快森林公园和景观林建设,逐步形成以坪坝营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以小神龙架、巴山、长岭岗、穿洞子、铜盆水、甘溪山、福宝山、坪坝营、雪落寨、分水岭、木林子、七姊妹山等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旅游链。城镇开展森林乡村和绿化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绿化、美化县城和乡集镇。结合基地建设,利用我丰富、独特的植物资源,建设一批以杜鹃、珙桐为主的观赏林,完善森林林相,调整与四季相适宜森林景观,达到四季景不同,时时处处有看点的格局。2015年全重点建成以自然维护区、森林公园为主的12个森林生态旅游点,年接待游客达到50万人次,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林业产业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成立由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林业、农业、环保、经委、商务、国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将林业产业建设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并列入对县市的年度考核内容,实行政府和部门的双线”目标责任制,年终考评,兑现奖惩。各县市根据全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本地实际,编制林业产业规划,研究制订和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各级林业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林业产业发展的重任,采取得力措施,组织实施好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落实配套措施,积极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二)落实政策。保证林业发展基本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项目以及国土资源整理、水土坚持、扶贫等涉农资金要重点用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发改部门国债资金、财政资金要加大对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用于种苗基地建设、优良品种的选育、引种及栽培试验。各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发展信贷规模,支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森林资源维护。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继续实施天然林维护工程,使1725万亩天然林得到有效维护;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发展后续产业,巩固建设效果;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弥补工程,依照森林分类区划,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弥补;实施低产林改造,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维护和自然维护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积极防治森林病虫害,维护森林资源平安。
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抓住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关键环节,如核桃、板栗等主要干果业的丰产栽培、加工、保鲜、包装、贮藏、运输等,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科技攻关。农业领导小组每年从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林业科研。建立专家咨询顾问团,对林产品、原料基地发展进行咨询服务。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因地制宜引进和推广早熟、优质、丰产、高效的优良品种。加大林业技术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各级林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在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加强林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效果项目和相关林农培训计划,每个村培训5名以上过硬的林业技术员,培养和引进林业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新技术人才,提高林业产业化建设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五)大力招商引资。明确重点招商项目,并确定工作专班,明确具体责任人,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建立林业产业项目库。根据国家实施拉动内需,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的政策,结合我实际,分析、研究、选择一批具有较大优势的林业产业建设项目,拟定项目情况简介予以储藏。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将大峡谷、坪坝营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纳入重点建设范围,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采取走进来请进来的方法,向国内外企业推介林业资源状况和项目建设意向,引进规模大、效益好、见效快的林业产业项目,引进有实力、有能力的投资者,加快我林业产业建设步伐。
六)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核桃鄂建1号、紫油厚朴、贡水白柚、建杨1号等产品的开发力度,塑造优势品牌。要通过优化结构,抓好木本药材、经济林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龙头企业,开发具有我特色的新的品牌。要通过宣传,扩大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吸引省内外游客领略我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为加快我区旅游项目建设,我局及时传达并学习了区委、区政府“发展抓项目、凉州大行动”动员大会精神,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和梳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我局2005年开展“项目建设效益年”活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讨论制定了凉州区旅游局《“发展抓项目、凉州大行动”项目建设实施意见》,同时,根据国家、省有关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的规定,草拟出《凉州区旅游景区项目建设规范管理办法》,进一步引导全局干部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总体目标,以项目建设为工作重点,狠抓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工作,努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步伐。
二、项目争取及开发建设情况
1、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一是充分利用旅游网站这一宣传平台,加大凉州旅游的宣传力度,增强凉州旅游开发建设投资吸引力。同时利用互联网在其他相关网站了有关凉州旅游资源、投资环境、旅游项目信息,进一步扩大凉州的知名度;二是组织人员对《凉州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以此为蓝本编制了《凉州区旅游“十一五”发展规划》,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凉州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三是编制了“中国西路武威战斗遗址旅游景区保护开发”等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政策的旅游项目,并积极申报立项和招商引资;四是加强了同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向上争取旅游项目投资。今年向国家旅游局申请的旅游发展补助资金80万元用于白塔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五是汇编整理全区具有投资优势的旅游项目13个,建立了旅游项目库,协助争取项目资金并对外推介。
2、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取得了新的进展
今年以来,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实际投资达380多万元,其中:停车场完成土石方20多万方,平整场地面积2.6万平方米;完成景区3.8公里的供电线路架设及30KW变电工作;1.4公里景区石砌道路已修建500多米,两旁种植松柏600多棵,成活近400棵,其余已换植。另外,通往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的4.6公里的乡村公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工,年内可望铺油。
3.指导旅游景区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在我局精心指导下,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共投资289万元,先后开挖了2公里长的沙漠人工湖,修建了80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有关设施,栽种各种树木20000多棵,面积达100多亩;海藏公园投资110万元进行海藏南湖开发;沙漠公园投资72万元进行园区绿化;西郊公园投资60万元进行景区绿化美化工作。
4、旅游景区扩规提升工作稳步进行
一是精心指导推荐天梯山石窟风景区、西郊公园、沙漠公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等景区(点)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西凉大酒店、人民饭店、黄羊宾馆为二星级旅游饭店,积极帮助其改造提升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止6月底,黄羊宾馆荣获甘肃省绿色宾馆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国家级二星级旅游饭店,西凉大酒店被评为国家级三星级旅游饭店.二是协助有关乡镇、旅游景区开展“农家乐”项目编制、图纸设计、庭院建设等工作,并对其服务质量进行指导和规范,为下一步规范我区“农家乐”项目的建设及服务奠定了基础。目前,农家乐项目建设喜人,沿二环路、凉古路新建农家乐餐饮接待点达21家,直接投资近300万元,丰富了凉州的旅游市场。
5、协助西营温矿泉度假村招商引资工作正在进行,目前已与投资客商洽谈并实地进行了考察,初步达成投资开发意向。
三、存在的问题
在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中,由我局牵头的主要项目是莲花山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存在几个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问题:一是项目规划在实施中未有序逐步进行,建设工程遍地开花,没有把有限的资金很好的运用到项目建设上,致使各项工程均因资金问题中途停工;二是项目单位在建设资金运用上没有形成完善的投融资体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旅游项目建设速度缓慢,致使项目单位在资金运作、筹资融资等方面出现了多种不良行为,使工程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现基本处于停工状态。
四、对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1、为了加快旅游产业建设步伐,希望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在旅游规划期间,区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开发项目贷款贴息及补助、旅游规划编制及产业发展研究、旅游宣传促销及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
2、积极探索多渠道投融资发展旅游产业的措施和办法。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市场融资。同时,选择条件较成熟的部分旅游景区,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省内外资金参与凉州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项目名称
玉山镇梅岭旅游开发建设项目
二、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玉山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充分利用303省道通车的有利契机,主动溶入大武夷旅游开发体系,发挥省道303线东接白水洋、北接武夷山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建瓯市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城市相衔接,着力打造大高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今后玉山将成为闽东北旅游线路上一个新亮点。岭口村境内大部分为山林地,地势略为东北低,西南高。地面高程在610米至860米之间,最高点为莲花林岗海拔1160米,最低点为马腰自然村海拔610米, 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光照充足,有霜期较短,平均气温15℃年,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60小时, 一年四季,晨昏阴晴,雨雾霜雪,如琪花,似盆景,风景秀丽,风情万种,是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观光、养生、探险、避暑、考察、科普胜地。著名的三龙寺便坐落于玉山镇岭口村,建成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今结合的名寺。寺庙坐落于两座山之间,四周山势平缓,起伏不大,布局紧凑、规模宏大、用材考究、装饰高档、设施齐全,山上毛竹林立,翠流,寺庙屋顶琉璃的红色与山上毛竹的翠绿交相辉映,甚是好看,是人们休身养性的好去处。
三.拟建地点
建瓯市玉山镇岭口村
四.项目负责单位:
建瓯梅岭人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新建玉山镇梅岭人家游客接待中心建筑面积3500㎡、星级宾馆一座建筑面积6800㎡、民宿和木屋50间建筑面积13400㎡、旅游商品购物中心4200㎡、梅岭公园5540㎡、停车场5200㎡、景区观赏步道4.25km;新建500亩高标准高山农业体验园,硬化机耕路3.86km;配套建设景区路标、路灯、公共厕所和安保等公共服务设施。
六、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约10150万元,由企业自筹解决。
七、项目建设期
2020年5月-2021年11月
八、效益预测
玉山镇梅岭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将推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全面发展,为建瓯市的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集绿色生态、休闲观光、为影视拍摄一体的文化旅游场所,并将极大地推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预计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
九、策划方式及策划深度
策划方式:建瓯梅岭人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策划深度:项目建议书
十、项目策划前期费用(估算)
前期策划费用200万元
十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姓名:吴云生 电话:
1、大小洞。三亚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处的南山山麓,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是中国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自古因其奇特秀丽的海景、山景、石景与洞景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现已发展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三亚大小洞天自古留下了众多名人胜迹。唐代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曾于第五次漂流至南山大小洞天海岸登岸,留下千古史话;宋末元初我国棉纺技术革新家黄道婆在这一带采棉纺织,并从这里登船离岸,把崖州的植棉技术和棉纺技术传播海内外;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和传法布道,使大小洞天从此与道家有了渊源……
2、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古称“鳌山”,位于中国海南岛的南端,山高约500米,形似巨鳖。1200年前,中国唐代著名的大和尚鉴真法师,在他第五次东渡日本遇险后漂流到南山,在南山居住一年半之久,在此间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它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滨城市三亚市的西部,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统筹规划,美国经济咨询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项目内容策划分别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完成。该项目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并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的空白,进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态旅游优势,为中国旅游增光添彩。
3、亚龙湾。亚龙湾是中国最南端的滨海旅游度假区,与“天涯海角”齐名,并享有“天下第一湾”之美誉。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唯一具有热带风情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亚龙湾属低纠度热带季候风海洋性气候,全年长夏无冬,阳光充足,冬可避寒,夏可消暑。集休闲旅游五大要素:海洋、沙滩、空气、阳光和绿色于一体。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分析;生态旅游;旅游开发;环境保护
清远地处广东省的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的多方面原因,是个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清远凭借本地得天独厚的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相邻珠三角的区域优势,极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清远的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大力打造生态旅游强市,旅游的经济已经本地区的支柱产业。
一、清远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清远地处粤北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地理环境赋予了清远大力开发各类旅游产品的资源的优越条件。独特洁净的山地生态自然旅游环境,多样的山水景观组合,造就着丰富多彩的山水自然旅游资源。清远连南瑶族的民族风情文化独具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底蕴深厚。2000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为清远的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一)目前清远旅游发展状况。
近年来,清远市在“中华文化游”为主题的推动下,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旅游消费,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清远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目前,清远市多项旅游项目已启动建设,据了解,这些旅游项目的投资500多亿元。比如:佛冈聚龙湾天然温泉旅游度假村、英德仙湖温泉度假村双双列入广东省现代服务业500强重点建设项目。英德广晟生态旅游世界、英德金海湾生态旅游度假区已列入广东省重大旅游项目。清新温矿泉扩建、佛冈观音山旅游度假区、连州湟川三峡旅游度假区、连山壮瑶生态旅游度假区、连南瑶族舞曲大型实景演出、阳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之中。清远国际大酒店、狮子湖喜来登酒店、美林湖度假酒店、清新恒大度假酒店、佛冈碧桂园假日酒店已经开张营业。英德宝晶宫度假酒店、阳山碧桂园度假酒店、英德仙湖乡村度假酒店正在加紧建设中。清远市政府建立旅游品牌奖励机制,确实增强清远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政府部门重视,大力宣传清远旅游。
1、对清远旅游的宣传先是“请进来”。作为2010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暨中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分会场之一,市旅游局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开展各类宣传促销活动。分别与市体育局、连州市政府、清城区政府、英德市政府共同举办“2010清远市文化旅游体育节”和“清远漂流开漂仪式”、“首届清远奇情溶洞旅游文化节”、“首届清远鸡美食嘉年华”、“2010广东清远(英德)温泉旅游文化节”等活动。配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举办了第五届清城区野生禾雀花观赏节、广东(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节暨壮瑶民族民间艺术节、第三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第六届中国(阳山)四驱越野车节、第六届中国(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首届中国(佛冈)健康养生旅游文化节、首届中国(英德)英石文化节、首届清新乌鬃鹅美食嘉年华等活动。举办这些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肯定,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媒体、广大游客和旅游界同行的高度关注,吸引了各方的眼球,有力地提升了清远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2、让清远的旅游“走出去”。清远市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慢慢提高,清远市旅游主管部门和各旅游部门的全力宣传,让外界知道清远、了解清远、到清远观光度假。清远市各级政府、旅游部门和各旅游企业,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广泛宣传该市旅游。 围绕“中华文化游”开展宣传促销,也积极拓展港澳台和国内外旅游市场。重点拓展港澳台、高铁沿线、华东沿海市场,加大旅游宣传的推介力度,策划各类推介、交流活动。去年出去宣传推介的足迹遍布了10多个城市,市旅游局、各县旅游局和各旅游企业负责人等40多人,组成联合促销队伍,沿着高铁沿线到西安、洛阳、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开展旅游考察、推介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旅游交易会”、在重庆举办的“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香港举办的“2010年香港国际旅游展览会”、在武汉举办的第五届“华中旅游博览会”、组队参加“2010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在“2010广东国际旅游展销会”上,组织各县市区和旅游企业联合参展,接待境内外宾客7余万人次,派发旅游宣传资料超过10万份,现场促销额同比增加超过50%,还荣获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优秀展位奖”等称号。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客源明显增多。随着两岸旅游交流活动愈加频繁,清远市也注意到了台湾市场。清远市旅游局还组织全市旅游企业代表赴台,参加“台湾?广东周”和举办“台湾?清远周”活动,市旅游协会、市中旅、聚龙湾温泉与台湾高雄产业观光协会、台湾安迪旅行社、台湾麒麟峰温泉分别签订了台湾、清远两地旅游合作协议,吸引了更多台湾同胞到我市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三)打造主题,创立品牌项目。
清远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山区意味着山多水多,所以清远有“漂流之乡”“温泉之乡”的美誉。这几年清远的这两个品牌已经打响,省内外许多人都慕名而来。品牌提升知名度,清远市在注重本地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创建更多的知名的旅游品牌。多年来,清远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清远旅游品牌战略建设,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调动积极性,鼓励各县(市、区)和各旅游企业广泛参与清远的旅游品牌战略建设。养生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发展潮流,已成为热点和亮点。以佛冈县为例,目前,该县已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国际(中国?佛冈)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启动一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明显。举办了国际(中国?佛冈)健康养生论坛和养生旅游文化节,吸引国内外专家、全省各地级以上市旅游局领导和旅游界代表130多人参加,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广大游客的高度关注和高度评价。
二、清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旅游交通短板明显,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项目建设,坚持交通先行。清远的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较边远的山区,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跟不上,公共服务设体系不够健全,导致旅游目的地尚未真正形成,过境游、接待游、出差游等现象突出。尤其景区公路等级低,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路况较差、路面狭窄,有些路年久失修。政府对旅游的财政投入力度应加强,许多景区的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食、住、娱、行、购、游的配套水平相对较低。
(二)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
清远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完善有序,存在行业分割、地域分割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合作,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旅游市场无序竞争形势严峻;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建立;缺乏资源深度开发,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项目旅游功能还是充当主角,对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创新不够。清远市可以充分挖掘本地的福地文化、民俗文化、峡江文化、壮瑶民族文化内涵,深入发掘韩愈、刘禹锡以及连州进士团队、朱汝珍、冯达飞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品牌效应,打造福地文化之旅等一批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另外,"生态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潮的旅游时尚,正吸引着都市的人们逐渐远离那些传统的旅游,回归大自然。清远市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面临良好机遇,清远本地要多形成和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拉动生态旅游需求的。
(三)引进开发技术,拓宽投资平台。
清远的旅游开发只停滞在低技术含量的层面上,总体开发的深度还是不够,管理部门在宣传旅游观光的同时也应多推荐旅游的投资优势,多引进旅游开发投资公司,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实力的投资公司,资金较为雄厚,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有利于提高整合清远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能力,有利于统筹清远的旅游资源开发,引进先进的技术,强化资本运作、强化品牌效应。
(四)改变服务观念,引进人才。
清远的旅游业与经济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清远旅游行业的服务与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的是不同步的。据调查,很多顾客对清远旅游方面的投诉大部门是服务的投诉。人的观念的更新和改变是要一个过程的,而从人的素质和教育培训方面都是一个比较慢有成效的,旅游优秀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欠缺的。所以管理部门要鼓励旅游企业引进人才,建立清远旅游人才库,加强旅游人才管理,提高旅游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鼓励校企合作,加强与清远的职校合作,做好农村劳动力双转移培训和导游职业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人才,为清远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保障。
(五)确保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兼胜。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可持续发展也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开发和发展的载体和承受者,它也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过度开发发造成的。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必须满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结合中国旅游业现状,借广东打造旅游强省的千载难逢机遇,清远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规划与开发旅游,努力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项目,引进技术和资金,改变服务观念,加大生态旅游业发展力度,加强宣传,加强校企合作,以实现绿色旅游发展、带动清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泽国,《广清同城化清远旅游迎来新时代---对话清远市旅游局局长雷玉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