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受生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天,我在水里抓住一条鱼。只要我用手稍微一握,但他挣扎着,极力地在我手抖动。我感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在我中跃动。我非常可怜这条鱼,于是,我把它放生了。
有一次,我还没起床。我突然听到公鸡的听声,我马上起来。原来是近那家养鸡的其中一只公鸡的叫声。公鸡这种“一叫千门万户开”的精神令我震惊。一只小公鸡的声音居然如此洪亮。
我不光从这些感受到生命,我从极力鼓动双翅的蝴蝶、茁壮生夭的小草、拼命挣扎的小蜜蜂等生物感受生命的存在。
中国德育:丁局长,您好!在《常州市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中指出,该行动计划是基于常州市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价值追求而制定的,能否谈一下常州市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丁伟明:感谢您对常州德育工作的关注,我市德育工作的价值追求是以学生为本,牢固确立儿童立场。学生是具有活力的生命体,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教育的主体。德育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怦然心动”,然而,现实中的德育往往重形式、轻实效,重外在、轻内化,重灌输、轻参与,恰恰把学生排斥在德育之外,把学生完全当作德育的客体。因此,以学生为本是德育出发点和落脚点。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人,而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前提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内心敞亮、个性鲜明、求真求实的人。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公平、人道的社会价值诉求。公民社会是未来国家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参与意识、法治意识、人本意识、公平意识的个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能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中,体验到社会公平与人道,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进而把自己融入社会之中。中国德育:在走访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听到很多“生命教育”的声音,请问常州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生命教育?
丁伟明:从根本上讲,实施生命教育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的需要。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却忽视了这一根本任务,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当作考试的工具。实施生命教育正是为了摒弃教育功利主义,使教育正本清源。同时,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竞争压力不断加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临严峻挑战,对学生生命的关爱被提上教育日程,由此,我们于2005年率先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工作。
为了让常州市的生命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我们实施了生命教育本地化的方案,致力于打造生命教育活动品牌。
一是生命教育周活动。自2007年起,我们将每年三月第二周定为全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周”。每年的“生命教育周”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例如,2011年以“关注心理健康,构建和谐教育”为主题,开展《知心姐姐》公益报告会、67个菜单式生命教育系列公益讲座、禁毒教育宣传展;2012年以“生命成长,责任担当”为主题,开展生命教育课堂观摩活动、十四岁青春仪式观摩等活动。“生命教育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
二是“青春巡礼”仪式教育活动。十四、十八岁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我们设计了以十四岁青春仪式和十八岁成人仪式为代表的“青春巡礼”仪式教育活动。“青春巡礼”活动旨在提高青少年自我成长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健康地步入成人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是生命成长体验营活动。每年暑期我们都会组织“七彩夏日,快乐成长”大型生命成长体验营,通过内容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的生命质量在快乐中得到提升。2007年我们开展了持续一个星期的体验营活动,围绕“阳光体育”“国防拓展”“与运动相伴,让健康同行”等主题展开,全市有一千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同时,我们还在全市开展“生命探索、生命挑战、生命互助、生命活力”等内容的布点式夏令营,几十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拓展训练、行军拉练、野外生存训练、文艺展示、趣味体育等活动。
四是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起,常州市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感动中国年度十大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开展“感动校园,感动你我”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感动校园,感动你我”征文活动、“风采学子”“感动校园之星”“感动校园故事”等评选表彰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阳光、人性的美好,让学生更加关注生命、关注校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尊重生命历程、学会真诚回报。近年来,我们还开展了“美德少年”“杰出学生”海选活动。2011年起开展的“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海选活动,吸引了全市四百多所学校、一万多名班主任、四十多万名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在活动中加深了沟通与理解,共同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中国德育:我们注意到《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近年来,常州市也非常重视公民教育,请问常州市是如何推进公民教育的?
丁伟明:我市公民教育主要以项目形式进行推进,首先我们会选取实验学校进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实验学校的范围和数量,使公民教育逐步走向深入,逐步向全市中小学校辐射。2005年7月,经申报,我市成为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的试点城市。同年9月,我市确定了17所实验学校,共有42个班级、45名项目老师、2200 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我所扮演的尚云霄是一位革命先驱,大革命时期的先进知识妇女代表。她积极投身革命,为革命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她通情达理,面对丈夫的名义上的妻子紫英,宽容大度,并且鼓励紫英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一切以大局为重,知道丈夫会死,还是忍痛面对接下来的事情;她爱自己的孩子,临终前给女儿做好三双鞋,虽然只是三双鞋,但其中却包含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她是新时代的女性,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她那种冲破封建思想,追求新生活,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
尚云霄,首先教会我的是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她受到最新的革命教育,主张女子追求自己的自由,坚决反对一夫二妻,认为男女平等。其次,她教会了我勇敢地去坚守自己的梦想。她热爱革命事业,从她决定加入革命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定誓死捍卫革命的尊严,哪怕是丈夫离去,哪怕是丢下自己的孩子,都要保护革命事业。因为她知道,这是她一生的事业,因为她知道,牺牲自己的幸福,可以拯救千千万万人的幸福。她的这种精神着实让我敬佩,也让我今后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最后,她对于爱情的态度,我也非常的欣赏和佩服。她爱自己的丈夫,与丈夫情投意合,面对家中安排的名义妻子,她也没有表示不满,而是给予丈夫理解与支持。
我非常感谢《紫英》这部现代京剧给了我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和精彩。我是一个喜欢不断挑战自己的人,喜欢不断尝试新的东西。在剧中后半段,我要扮演一位即将离开自己孩子的母亲,这对于还没有为人母的我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不过,我也很高兴。这让我能够进一步发掘我自身的潜能。所以,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私底下我反复琢磨剧本,生活中也随时注意母子之间的点滴细节,于是对照着镜子练习表情、模仿动作等等。通过努力,我终于成功出演了这个角色并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与肯定。
之所以说这是一节有心流动的课,是因为这节课自始至终饱含温情,散发着智慧,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课从“苏州出美女”,是“古代出状元”“现代出科学家和院士最多的地方”开启,既体现了授课教师对地方历史与文化的了解与亲近,又渗透了社交礼仪教育。深藏其中的,是授课教师宽厚的人文情怀和超越学科教学的育人理念。随后,教师请学生“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老师,说说老师“哪一处地方长得最有特点”。这样的切入极其智慧,它既结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多数初中生私底下都会谈论老师的外貌,又有效地利用了借班上课背景下的现有资源――教师以自己为资源,“矮化”自己,让学生说一说老师身上哪一处地方长得最有特点,瞬间拉近了师生关系,课堂由此变得自由、轻松、安全,进而充满温情。
再看本节课的本体选择:向老师的肚子、脖子、眼睛和柳条。“肚子、脖子、眼睛”乃课堂之生成,而“柳条”则是教师预先设定。柳条,春天江南常见之物。这样的选择是留心生活,从生活中来,从最为常见之物开始,为着更温情、更诗意的生活而教,而学。
这堂课上,向老师说的话不多,他更多地是在充当组织者和学习者角色。作为组织者,他引出教学主题,提供语料(所有的例句均引自《围城》),借此激发和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充分利用学生现场生成的比喻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归纳、总结、运用比喻写作规则,进行喻体选择陌生化、比喻写作圆润化和多感官博喻连珠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品读、思考、领悟、写作、表达、倾听与沉思的过程中感受语言学习的快乐与惊喜。作为学习者,他和学生一道写比喻句,描写班里一位女生的眼神。由此,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经历学习之旅、体验智慧生长和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这堂课上,向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安静地思考与写作:喻体选择陌生化环节,他留出了3分钟;比喻写作圆润化环节,他给了学生5分钟;多感官博喻连珠环节,他更是留出了8分钟,层层推进。不仅如此,向老师还邀请学生分享交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分享、表达时,向老师认真倾听、及时回应,既风趣幽默,又温和敏锐。
向浩老师的这堂课,照亮的不只是一个课堂,还有所有在场者,包括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精神世界。它通过对一个教学内容的深度探究,让参与者体验和感受到“知(knowing)”的原初快乐和作为人的生命的惊起,也让在场的观察者看到和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惊起!我相信,凡是体验过“知”的原初快乐和感受过生命惊起的人,其生命将变得更加厚重,他也格外珍视这种精神愉悦。并且,长时间体验这种“知”的原初快乐的人,他的内心将更加安静、从容、淡定;他的生活,也更平凡而富足。
初唐诗人陈子昂有一首著名的咏史怀古之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的。诗人在朝中言论切直,但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作者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他怀才不遇,呼唤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而不可得,此诗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那么。如何学习这一类诗歌呢?
一、打通文史,使学生从文学中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文化背景
我一般在学生刚接触咏史怀古诗时,就会给他们上节简单的历史课,比如把历朝历代歌诀抄到黑板上,使他们记下来: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
方便记住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而在所有的咏史怀古诗中吟咏多是那些较为动荡的朝代,如吴国、南北朝、隋代、晚唐安史之乱、南唐后蜀、北宋南宋等。我便将这几个朝代的历史大致给学生们介绍一下,让他们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
二、以咏怀的时代和地点分类教学,强化鉴赏,使学生通过类比鉴赏强化诗意理解
像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韦庄的《台城》刘禹锡的《乌衣巷》、杜牧的《泊秦淮》等都是由金陵怀六朝的,咏叹三国时代的有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杜甫的《蜀相》、《八阵图》、《谒先主庙》、《武侯庙》,杜牧《赤壁》等等,学习时可以类比鉴赏。
单拿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的六朝来说,金陵是六朝古都,分别为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初中高中就学过不少歌咏六朝历史的诗歌,例如初中学过的唐人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便是歌咏六朝灭亡之其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是一名句,“花”是指陈后主曾做一首《玉树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这首诗被认为是亡国之音、不祥之兆。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本是歌妓出身,她发长七尺,光可鉴人,陈后主对她一见钟情,据说朝堂之上,还常将其放在膝上共商国事。当时杨坚正积蓄兵力,有夺取天下之心,而陈后主并不在意,还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陈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自居临春阁,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妃同住望仙阁,整日只做饮酒赋诗之事。
由于陈后主昏无道,使张贵妃与孔贵嫔的权势很大,气焰威逼朝廷。朝廷中文官武将,也不得不顺从她们的意向。而那些个宦官以及靠阿臾奉承度日之人,更是内外勾结,公开行贿受贿,奖赏与处罚也没有什么标准。结果国家的政纪、法纪全乱套了。 国家灭亡,所以“花”比喻历代帝王败国亡家的预兆(先兆),故此曲被喻为“亡国之音”。而此时杜牧听到歌女在唱“花”,他对国家的命运有了隐忧,这首诗是一位正直忠心的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声音。
杜牧的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萎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诗,鞭挞唐朝末年权贵的荒,深刻犀利。
另外中学还学过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几首诗都是晚唐诗人对六朝历史的感喟,对晚唐历史命运的担忧。还有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像乌衣巷、石头城、凤凰台、台城、秦淮,这些事物都是和六朝古都金陵有关的,所以学习时,比较鉴赏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了解诗人,体会诗人写诗心境,使学生从古人身上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
大部分咏史怀古诗不单单咏史,一般都是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比如晚唐杜牧一生不得志,写有《赤壁》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其中有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叹、有对英雄的揶揄,其实更是对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感伤。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不仅在咏叹吴国灭亡的迅速,更是在为晚唐统治者敲警钟,是在为国家的命运担忧,是忧国忧民的表现。
再例如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他有胸怀大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所以在学习他的《登金陵凤凰台》时,就可以让学生感悟李白的怀才不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诗人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诗人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希望能替国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做为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禄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
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为长安城忧伤。
这个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
刘方正
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可以丢掉金钱,但绝不可以丢掉性命。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有一次,妈妈在集市上买来了一条大草鱼。正当妈妈把它的肚子剖开时,血一刹那流了出来。但它依旧顽强地在地板上跳动。妈妈立刻把它放进锅中,但它还在扑腾,溅了我和妈妈一身的油。我不但没有责怪它,还被它那种渴望生活,不轻易放弃生命的精神感动了。既然鱼都在努力地追求,有活着的希望,更何况我们人呢?
生活,文明,文明是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文明无处不在,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会使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和谐。
一个星期天,我出去玩。突然看到一个摩托车司机咳嗽了一声,顺口往地上吐了一口痰,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却不以为然,依旧和其他人有说有笑。朋友,你吐在地的是一口痰,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的丑陋。
一些值日生值日时总是大吵大闹,拿着扫把玩乐。不久新买来的扫把就遍体鳞伤。当有人指责时,他们会说:“不就是一把扫把吗?有什么大不了,我赔了。”“一粒沙子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把扫把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当代中学生灵魂的一面镜子——文明的缺失。
文明,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的也就是这两个字。2008年,我们将迎接五湖四海的宾客,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是仅凭先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名声,不足以撑起这面奥运大旗。一个人如果不在乎文明,大的会影响国家荣誉,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清朝时,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其实想要成为一名文明之人并不难,关键是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中央电视台曾播过一则广告:一个晨练的少年,一边跑步,还把路边的垃圾扔进垃圾箱里,还帮助一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满意了自己。只要你肯低下头、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只要你不从小草上走过,只要你吐痰时拿出一张纸,只要你不说脏话……你就是一个文明之人了。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偶然化的存在,我们活在世间的人的选择都不能保证其必然,所以每一次选择无非只是更深的痛苦。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请您阅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1突来的寒潮让气温陡降不少,在冷风中裹紧外套,走在人影稀疏的街道,一丝桂花的余香偶尔在鼻中荡漾。回到家中,在冷冽的月光下,又翻起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最熟接触到书名,就让我深感兴趣,何以理解“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中的物质若不能承受,又为何形容成“轻”?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
米兰——昆德拉在书中提出了:“轻”与“重”,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变的似真非真。书中的托马斯大夫是一个特立独行,不愿意被任何事物束缚的人,当他感到家庭的重担和责任让他快要窒息的时候,他离开了他的妻子,回到了单身汉的生活,原以为他重新找到了自由的天堂,可是没过多久,他又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原来他仍然需要家庭责任的那份沉重,看似自由的”轻“让他更加抑郁,更加纠结,让他不能承受,一生都处在矛盾当中。
这个故事这让我思考着,领悟着,体会到作者所谓的”轻“就是生命在最原始的时候带给我们的可以享受的一切,比如:自由、爱情,友情等,而”重“就是人身在社会当中所产生的、必须面对的责任、欲望、困难、灾难等等。”轻“、和”重“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不能被忽视,客观存在的。就像书中主人公那样当两者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一直向往的东西,这就是”轻“,以为”轻“便是他的追求,但随后又发现其实生命中不能缺少令他沉重的东西,这就是”重“,但生命只有一次,他已不能重来。
是啊!生命只有一次,仅有的一次生命不能预先彩排他的内容,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些,却又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其实,”轻“和”重“在某种环境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我们怎样选择。
我认为,选择一个有实质的人生就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每个人的追求不尽相同,所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只要选择了你的初衷并付诸了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肯定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有实质且精彩无限的。不必要去抱怨你的人生被什么所累,只需要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坚定信念的走下去,享受生命的过程,也许当你突然回首时,就会发现,原来我的人生同样积累了某个领域的很多东西,我的人生色彩同样斑斓!那么”轻“与”重“永远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也不会出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2深夜,我反复翻阅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太过深奥,轻与重的意义,也在生命的概念里同空气一样难觅其形。昆德拉在这本小说中不仅勾画了西方社会的人生百态,更是折射出人生的虚无与空幻,细品之下,犹如回响。
书中外科医生托马斯以六个巧合的机遇使他结识了后来成为妻子的特丽莎,并且成为走进他内心深处的第一个女人,也融入进他剩余的生命中,但一切并没有童话中那么美好,相反,书中的他只感到了忧郁与迷茫.正如“永劫回归”的人生太过沉重一样,充满巧合机遇的人生又显太过轻飘和荒诞,难以把握的同时,也难以承受。而事实上,我们在一边不满于这偶然性的人生时,却一边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命正是由这一个个轻浮虚幻的巧合所组成的特殊事件而堆积组成的(或许,你的梦想本当一位艺术家,作家;可最后,却因种种巧合成为了我的阅卷老师。)也许只有死亡,才是必然的。而我又想到了金圣叹批《西厢记》:几万万年月皆如水逝,云卷风驰电挚,而疾去也。”笔锋一转,写道“既然天地偶然生我。”,那么“未生已前非我,既去已后又非我也,然则今虽犹尚暂在,实非我也”。于是,“以非我之日月,误而任我之唐突可也,以非我者之才情,而供我之挥霍可也。”是了,人不再是中心,生命不过是宇宙运转几万万年月的偶然产物罢了,这生命实质之轻溢于言表。在面对生命的重大选择时,芸芸众生不过是被环境、利益等等的外界因素推着向前罢了,有多少人有着贝多芬式“非如此不可”的信念呢?
我相信这种信念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赋予我们的使命。正如昆德拉在书中这样写道:“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我’,”时刻隐藏在人不可猜想的部分。我们所能想像的,只是什么是人的共同之处,这各自的‘我’正是与这种一般估计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它不可猜测亦不可计算,它必须被揭示,被暴露,被征服。但在我们这个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又有多少人对自己的认识仅限于镜子中的自己呢?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下,又有多少人想要一歌成名,“马上有钱”呢?又有多少人可以停下来,听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呐喊呢?在这媚俗的社会下,你的生命可以承受么?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些,他知道这性的人生,决不能随波逐流,可他却没有像居里夫妇一样找到自己的使命感,而是以放下负担的方式,拒绝媚俗的社会。可没有负担的他变的太过轻飘,反而难以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因为他努力去感受凡夫俗子所享受的轻松,而承受着‘轻’的痛苦。这种轻松的实质却是人生的虚幻。但事实上,这样的生活也绝非他想要的,他时常沉思于一句德国谚语:“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活过。”只有一次的人生,用于享受也无法通过经验对比得知对错,毕竟追求不平凡往往是平凡的,反之,追求平凡就显得那么不平凡了。然而这种平凡并非是托马斯那样的放纵享受。如果想要生命不朽,就必须创造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果在此同时又不愿被世间的媚俗所感染,那就要向尼采说的一样:“个体必须始终在社会中挣扎求生,才能使自己不致幻灭”。那么这种超脱于媚俗的平凡就是像杨绛先生一样“无名无位自在”的平凡,超脱于世俗之外,又有着贝多芬式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平凡的,淡然的心态,也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所想要的。相信他们的平凡,他们的执着,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会让他们在这宇宙的小小一角奏响生命的凯歌。
这轻飘的生命,充满了偶然与虚幻,回不到过去看不见未来,刚刚看破滚滚红尘,却也难逃岁月的流沙,想要生命不朽,只有释放自己灵魂的真善美,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超然于世俗,点亮自己的人生。这并非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全部意义,但却是我感同身受的哲学内涵。
窗外,疾行的车流从一个未知,驶向另一个未知……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别让我感触良多: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后来,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作者要传达的爱情观。然而,我不懂爱情。我以为,爱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你必须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4《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断断续续听到不少人的推荐和高评价,一直想看但是拿起来很多次都看了一点点就看不动了,可能因为工作太累,也可能年龄阅历不够,总之一直没看进去。这段时间辞职了,那天坐长途汽车,拿起来看了几页就被镇住了。借用周杰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实在是“太屌了!”作为一个喜欢看书的人,长这么大看的书不少,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给我这么大的心灵震动和共鸣。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这绝对是一本哲学和心理学的伟大著作。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应这本书的就是“字字珠玑”,小说中几乎每句话都包含深刻的哲学思考。在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灵与肉,忠诚和背叛,事业和爱情,理想和现实等等逃不开的人生意义问题上都有入木三分的思考和诠释。
何为生命之轻?生命不管是长或者短,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没走的那条路会讲你带向何方,人生如果是作一幅画,那么“生活就是一张没有什么意义的草图,最终也不会成为一幅图画”,“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生命”,这就是生命之最轻;生命失去独立性,一不小心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到了别人的口水里或者成为别人生命无意义的延续那么生命就成为无意义的轻。
同时,生命也是沉重的。无法逃避的责任、纠缠不清的感情、永不满足的欲望、“必须如此”的执念、潜藏深处的同情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沉重。
“但是沉重是真的悲惨,而轻松就真的快乐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坍塌了,但是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命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真切和实在”。反之生命之轻呢,如果抛开了所有的欲望和责任,人将变得比大气还轻,轻到了天国之上,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看似是到了天堂,其实也同时进了地狱。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一样,无法承受。
心理学案例
特丽莎拥有一个索取型的母亲,母亲一直认为是因为特丽莎而失去一切(而不是自己的无知或者什么)。过去的一切无法改变,所以作为女儿的特丽莎便拥有了无法弥补改变的原罪(负罪感),她做一切事情来讨得母亲的欢心,迎合她母亲“看不见灵魂”“肉体集中营”的世界。但是人毕竟是有灵魂的,一直追求上进的特丽莎遇到了自己的爱人托马斯,这句话印象深刻“托马斯的声音把她那怯懦的灵魂从她的身体深处呼唤了出来”。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无法逆转的,特丽莎逃离了母亲的世界,但是一直在梦中充满恐惧。
书中关于女画家萨宾那和其情人弗兰茨的“误解小词典”,也很有意思。弗兰茨的经历让他认为“忠诚”是自己最看重也是自己所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而对于萨宾那来说,小时候严格的按部就班的家庭让其心灵深处最大的需求是“独立”,也就是意味着抛开所有旧秩序的“背叛”对萨宾那最有吸引力。其实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就那几种,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人身上重复着几种模式而已,如同萨芬娜一生一直在实践各种形式的“背叛”一样。
不想再写了,这本书是大师之作,我的诠释再多再好也不如读原著来的好。何况如果只是读哲学的理论那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作者借助小说的题材传递了众多的哲学思考,所以,去读原著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5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2011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走进淇滨小学,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并担任六(7)班的班主任。刚开始,我认真备课、进行反馈和练习……每一项工作都投入了极大的心思。但是,课堂效率并不高,学生并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课,有时候教室外的一点变化都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我提出一个问题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我很是苦恼,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上的积极性这么低呢?
后来,我接触到一个新名词――生命课堂。什么是生命课堂?如何打造生命课堂?这成了我一直思考并努力寻找答案的问题。
我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一位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向我展示了一节节鲜活的课。那种课堂给人的感觉是真切而充实的,是灵动而活跃的,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和谐。
我印象深刻的是姬丽萍老师的《五彩池》一课,整节课书声琅琅,构成了课堂上最美丽的旋律。最为出彩的是课堂反馈环节,练习题的设置很新颖:“这么美丽的五彩池你们喜欢吗?你们该如何表达这种喜爱之情呢?有感情地朗读,还是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还是为五彩池设计一则导游词或广告词?还是……小组讨论,自由选择。”之后分类反馈。她的方法灵活,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怎么会不高呢?!原来,高效的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于是,我在备课时更加用心,抓住每个孩子的特点来备课,课堂效率就高多了。比如,有几个上课爱说话的孩子喜欢听故事,那么就在课堂上补充课外知识等;有几个学生不喜欢做作业,那么就布置多样化的作业,让他们自主选择,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一样能享受学习快乐!
后来,我的课堂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我校引进了现代教育技术,我参加了培训,并学习运用白板资源,把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起来。在语文课上,可以导入视频,也可以导入字典、声音、图片……孩子们天生拥有好奇的心灵,运用白板时,他们睁大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听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