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示范校建设 哈萨克医药学 精品课程建设

我们要传承哈医药文化瑰宝,提高办学水平,承担哈萨克族医学专门人才培养重任,创建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哈萨克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哈萨克族医药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实施“走出去”面向中亚发展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实施民生工程、促进新疆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继承和发扬哈萨克医学、填补国家哈萨克族医学发展的空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办学资源提升办学层次及办学效益、促进哈萨克医学教育的发展、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哈医药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需求论证

1.哈萨克医药专业产业背景

哈萨克民族在全世界有1600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土耳其等国。我国哈萨克民族有14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阿勒泰、伊犁、塔城等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哈萨克医药专业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全疆共有县级及县级以下哈萨克医医院(包括中医民族医医院哈医科)8所、床位425张;全疆已取得哈萨克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155人。2010年我校经过自治区批准成为全疆唯一规模化培养哈医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需要加快建设与投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担负哈医药文化传承重任。根据阿勒泰地区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目前我区哈医药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哈医专家年龄偏大,数量不足,严重影响到哈萨克民族医学医疗与继承工作的协调发展,影响到我区民族医学医疗质量的提高。

2.阿勒泰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急需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技能人才

阿勒泰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阿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0年起,经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批准在地区卫生学校开设了两个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中专班,现共招收了500名学生。阿勒泰地委、行署也加大了对哈萨克医学的普及力度,全地区6县1市辖属的52个乡(镇)、500多个村范围内,鼓励和支持设立哈医科室,条件相对成熟的各县(市)正在设立哈萨克医医院,每个县(市)还确定了一个条件相对成熟的乡(镇)卫生院,将其改造成哈萨克医卫生院,每个村设立哈萨克医卫生室。阿勒泰地委、行署也加大了对哈萨克医学的普及力度,初步人才需求调研情况如下表所示:

3.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急需哈萨克医疗与哈萨克药专业技能人才

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对哈医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也不断增加,大力开展哈医药专业建设,对应开展哈萨克医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积极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办医、办学和开展科学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出访讲学、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哈医特色诊疗技术研讨、科研成果交流加快我区哈医药对外宣传与交流,扩大国际影响的同时还可以积极学习、吸收、运用国际先进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增强哈医药的创新发展能力,真正使哈医药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里绽放得更艳丽。

二、专业定位

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哈萨克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综合素质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

三、专业建设基础

1.学校高度重视哈萨克医药专业建设

学校把哈萨克医药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障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优先发展哈萨克医药专业引领学校其它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制定了可行的哈萨克医药专业建设规划及详细的实施方案,在干部配置、教师引进、骨干教师培训、设备增加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和支持,哈萨克医药专业教育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本专业开办于2010年,2013年自治区教育正在认定为示范专业,每年招生100人。2013年本专业毕业100人,就业率为90%,专业对口就业情况较好。学校哈萨克医药专业学历教育毕业生取得学历证书比例在100%;参加自治区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100%;2014年,哈萨克医药专业被正式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2.专业课程建设已基本建立,教学内容创新

自2010年以来,学校重视精品课程申报工作,并在《哈医基础理论》、《哈医诊断学》、《哈医皮肤病学》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确定《哈萨克药物学》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申报工作正在筹备当中。

第2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课程 建设 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209-01

1 课程现状

《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针对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中核心岗位职业―― 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程序员、数控工艺员要求而开设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目前,根据《数控机床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对应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内容选取上,普遍实行的是通才教育模式,即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都要进行学习,使得每位学生对于三种机床操作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然而使得学生在毕业后不能直接胜任职业岗位,往往还要在企业培训或师傅的带领下才能胜任岗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该课程在《工程图学》、《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等课程之后实施教学,同时也是《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实训》、《数控中级认证强化实训》等课程的前导课程,该课程建设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系《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校内精品课程网站已成功上线,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然而在课程资源、教学实施手段等方面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上还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将继续推进对该课程建设。

2 建设目标与建设项目

为了切实推行机电工程专业群建设和学院的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水平,将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保证课程建设持续发展。以省级精品课程为标准,在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充分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地教学效果。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化考证和行业认证为主的专业考核体系和以用人单位反馈为主的能力素质考评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和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见表1)。

3 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在规划期内将我校《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标准要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坚持每期期初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会,研究部署课程建设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期末进行检查总结。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让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当好参谋,唱好主角。要严格落实工作制度,确保项目建设在制度的规范下实施。建立项目建设监督机制。要实行领导监督,群众监督,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监督;要坚持全程监督,全面监督,让课程建设在监督机制的制约下进行,确保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建立奖惩机制,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纳入相关责任人年度考核内容,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实行奖惩;确保项目经费能确保按时足额到位,课程建设专项经费要具有严格的计划性、监控性,不仅能投入到位,还能产生良好的效益。

第3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 精品课程; 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实践条件

我校的《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精品课程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几大方面来进行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此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呈现以此,以供同仁参考和雅正。

1 课程设置

(1)课程教学模式:本课程的教学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别进行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的教学和辅导,让学生有充足的实践操作时间。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国家汽修专业设置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将课程总教学时数设置为56学时,分成8个项目:安全用电、汽车常用工具量具、汽车电路常识、汽车电子半导体元器件、交流电路与发电机、磁路与电磁器件、直流电动机、汽车电路图识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8个学习项目中分别设置了23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中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

(3)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材: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职业技能要求为标准,汽修组专门编写了《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教材,教材采用项目化、任务化的编排模式,该教材由从事汽修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和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编写。

教学设计方案:具体包括教学目标的选取、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的设计,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学情分析、学习情境的描述,教学环境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安排以及考核方法等。

学案:在每一情景实施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技能、与人沟通等能力、分析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PPT课件:每一课时的教学PPT课件,可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材料。

学习任务单(任务工作单):在每一个任务中都设置有任务工作单,工单的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注重和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操作工艺等的一致性,用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习题集:每一个项目设置项目习题,用于检测学生项目的学习效果,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同时配备有教材的复习题、技能考工练习题等,供学生的学习。

资源库:资源库中配有汽车维修电工手册、汽车维修电工学习指导手册、汽车电路大全、汽车电气维修短片、汽车仿真教学软件等资源,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课外与课内学习。

实训指导书:主要对学生的实训目的、实训注意事项、实训操作要领与步骤、实训效果评价等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作为实训教师的教学指导材料。

2 教学团队

(1)本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分别是从课程负责人、课程主讲教师、课程实训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4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

(2)本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专业课程,我们积极从汽车维修企业中吸收一部分能工巧匠加入到该课程的师资队伍中,让企业培训学生和教师的同时,我校汽修专业也对这些企业人员进行了教学教法的指导和培训,让他们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 课程实践条件

(1)校内现有条件:根据教学要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配备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仿真实训室等。

(2)《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课程依托专业,先后与省内外多家汽车服务与维修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实践和进步。

4 课程管理

在本课程的管理上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分别是学校教学督导组管理、专业部管理、学科组管理的模式,对课程的教育和教学进行多方位的管理模式,达到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多方面的监控。

5 特色与创新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建设课程:我校汽修专业与多家汽修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根据企业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根据岗位需求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标准、教学计划。

(2)构建突出实践教学的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本课程教学学时为56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时,保证了教学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3)任务引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辅以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学习法、项目教学法等,充分发挥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的评价体系: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主体:由校内老师、校外企业人员、学生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以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集平时考核、期末考核、校内外实训考核的考核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 乌仁图亚.关于高校如何建设精品课程的理解和感悟.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07年

[2] 孔七一.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

[3] 侯治富、金祥雷.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

第4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基础化学;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孙立平(1977-),女,山东德州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王腾(1982-),男,山东济宁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讲师。(山东 泰安 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基于PBL的临床医学专业化学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GG17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00-02

所谓精品课程是指能够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鲜明性特色,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质量优秀课程。[1]泰山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基础化学课程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历经几代新老教师的共同努力,基础化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规模、教学质量及教学层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4年,“基础化学”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和完善网络教学环境等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鲜明的课程特色,并于2012年与其他四门课程联合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群。

一、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高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为了实现“一流队伍”的建设目标,[2]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基础化学课程现有以教授和博士为主的专任教师12人,所有教师组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

基础化学课程建设中通过采取“内培外引”措施,提高了课程组的师资水平。五年来共引进博士2名,2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另有2名教师先后被选派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该课程教学团队中,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75%。过去的几年中,课程组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注重优化师资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科的协调发展。首先,坚持以“老”带“新”制度,采取“老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的形式,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观摩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安排青年教师给老教师助课和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其次,建立理论课试讲、实验课预试制度。要求新教师正式上课前对理论课进行试讲,实验课进行预试,合格后才能独立开始授课。最后,加强师德建设。吸纳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基础化学的课程教学,不断提升教师素质。要求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教师要以自己终身学习的实践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追求“业精德馨,诲人不倦”的精神。通过以上措施课程组先后有3名教师获得泰山医学院“教学能手”称号,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

二、教学方法建设

在基础化学的教学中,该课程组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为目的”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方法建设体现教与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的总设计师。基础化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大纲式教学法、归纳法、演绎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讲授“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内容时,采用大纲式教学法,先以大纲形式给学生提供知识体系和要求,让学生全面了解要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分享资料,这样学生就知道要怎样预习,要听哪些,要问哪些,喜欢哪些,学生就会真正掌握主动权。这种学生易于自学的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多读书、多思考、多提问,使学生处于高涨的学习状态,营造出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这个过程就是过渡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学方法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备课开始,不能再敷衍,要准备一个有个性的“演讲”,要大量地查阅资料,将内容反复斟酌: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过渡,怎样深入,要以一种搞科研的态度去讲课,讲思路、讲方法、讲体会。灵活多样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教书育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论教育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讲授化学的哲学内涵和典型的思想,并结合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实例加以讨论,阐明科学思想的共通性,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与人生观,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把传授知识与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如通过讲授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强调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本课程重大问题研究中成功与失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从中认识科学的精神及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小课堂制度,发挥学生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留出相对简单的内容(如:化学反应速率部分内容)让学生尝试当一次老师,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并在课堂上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搞好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优良素质的有利手段,是提高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化学课程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模式多样,切实保障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1.实验教材建设

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本课程组自主编写了《基础化学实验》教材,本教材既包括验证性实验,又包括综合性和专题设计性实验。在教材建设中树立精品意识,注重立体化教材建设,形成集文字教材、习题集、学习指导、电子教案、网络学习系统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模式多样

实验教学采取单元式教学,即按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原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并配有部分多媒体模拟实验课件供学生课前使用。在教学中以“水总硬度的测定”实验为例,[3]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给学生提供课程设计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出合理详细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了很多关于配位滴定和水硬度的相关知识,如水硬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水硬度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还有哪些,配位滴定还有哪些应用。这些与本次实验相关的一些问题由学生提出后,通过小组内讨论得到比较全面的解答。

课题组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开放实验。由于教学资源有限,结合我校实际,目前开放实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开放实验。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好实验方案,向实验室提交申请,由指定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核,给出修改意见,完善合格后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如我校很多同学申请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课题都是以开放实验的形式完成的。二是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教师的部分科学研究,让学生感受科研氛围,开拓眼界,学习知识。

四、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学校配有优秀的网络教学环境和条件,建立了基础化学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具有网上教学、资源下载、课程问卷、课程通知、答疑讨论、研究性教学、在线测试、教学管理、在线试题库等多项功能。目前,教师的所有教学资料已经全部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登陆后可下载使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

精品课程建设的征途是漫长没有止境的,先进而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雄厚的学科专业和科研背景是本课程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下一阶段,笔者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在保持现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始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将“基础化学”课程建设成本科院校同类课程中各方面都具有领先地位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崔占全,赵品,景勤.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1):53-57.

第5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模式 精品课程建设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

一、引言

1、国际上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在19 世纪初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1810年柏林大学成立后,科研开始被引入大学教学体系,建立了研究型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德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使得德国迎来科技与经济空前发展,继而成为法国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先驱。20世纪初,美国开始效仿德国,将强化大学的科研职能作为重点,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直到上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国内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

与国外大学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力度与效果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瞄准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卓越人才计划”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重视研究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正悄然改变,而引领潮头的当属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2001年起就启动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取得了瞩目的教研成果。李艳梅,冯婉玲(2003)指出清华大学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注意的七个问题,即要有正确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要有明确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要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定位,要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要有科学和合理的整体架构,要处理好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要解决好相应的管理机制问题。孙宏斌、孙元章等(2006)对清华大学本科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运用了课内研究型的授课方式(历史溯源法、类比教学法、故意出错法等)和课外自选研究专题的方式进行教学,强调“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形成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系统化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课程的通识性、研究性和趣味性,建成了高水平的电力系统数字化实验平台,并在多所大学推广应用;建成了《电力系统分析》国家级精品课程。阎绍泽,申永胜(2009)指出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决于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讲授、讨论、作业、实践、考核和教材,并运用于机械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之中,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率和效果均有了显著提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奖励。

其他高等院校也对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环境浸润”的教学思想、 “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发现法和问题教学法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研究型题目的设计与实现引入理论课课堂、研究型教学的“双主模式”等,对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3、武汉理工大学《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典型的金融学与电子商务学科、管理学、信息科学的前沿进展交叉融合的创新课程,主要体现电子商务的“资金流”运动规律和知识体系,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活跃的热点领域之一。

武汉理工大学杨琦峰教授负责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目前已通过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考核,申请获得湖北省省级精品课,该课程教学队伍保持前沿研究的活力,以持续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精品课程建设,将科研主攻方向和该门课程建设方向统一起来,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为载体,经历了“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以研带本”实施阶段,实现科研成果向教研、教学成果的转化,形成“科研、教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态势,在国内同类课程建设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优势。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在线支付)领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2项,是该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持续支持较多的团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在2010年2月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2011年度被评为湖北省高等院校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一直面临着如何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的关系。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三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上,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分析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由于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授课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高水平的教学效果往往过分依赖课程负责人。教研成果及教学资源集中在课程负责人手中,其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性差,导致优秀的教研成果很难得到推广和延续,课程质量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适应课程教学需求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陈旧是多数大学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知识体系完备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教材。针对《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国内同类教材主要有“电子支付与结算”类和“网络金融”类。“电子支付与结算”类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周虹副教授(2009)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东北财经大学李洪心、马刚(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结算”及李洪心(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结算”;西南财大帅青红(2010)主编的“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李蔚田、杨雪、杨丽娜(2009)主编的“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祝凌曦(2010)主编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类主要有:陈进、崔金红(2010)主编的“电子金融服务”;张劲松(2010)主编的“网络金融”;岳意定、吴庆田、李明清(2010)的“网络金融”。已有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材并不能涵盖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材内容更新慢,教学内容不能体现当前课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没有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需求。教材的编写没有体现处处为使用者考虑、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教材内容取舍、结构布局、板式风格、配套资源等方面与国外优秀的立体化教材存在较大距离;教材辅助教学系统欠缺,与之配套的音频、视频等电子化教学资源不足。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传统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授课方式过度依赖于纸质教材,教学方法单一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方式上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从而难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缺乏音频、视频等电子形式的教学资源,也导致教学方法的局限,难以将知识生动、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因此,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迫切需要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为课程定制最合理的教学手段及配套的教育技术。

第四,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目前我国精品课程主要是针对评审的要求而建设,而评审的要求并不能直接的反应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教学监管机制,优秀的课程在入选之后,会缺乏与教学的再次交互,在课程建设上停滞不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失去其原有的优势。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

第一,在教学效果方面,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案例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教学服务系统、数字化开发试验平台系统。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在保留教学内容中经典部分的前提下,进行知识体系重构,及时地将课程领域内最新最前沿的发展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将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及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以解决课程教学的先进性和规范性问题,保证一流的教学内容。着重开发与课程配套的立体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纲领,以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为辅,开发适应该课程教学需求的一流的立体化教材。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提出 “科研、教研与教学”协同互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现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力求改变传统教学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局面。

第四,精品课程建设是长期坚持的过程,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此,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1、《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第一,实现《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研究型教学理念变革,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中。课程建设应与人才培养协调一致,课程内容上应涵盖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批判态度。为此,必须形成课内的研究型授课方法、课外的自选研究专题、综合设计性实验等,针对理论课、实验课和实验平台三大方面加强课程的研究性。

第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针对教育部精品课程的“五个一流”定位,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内涵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少精宽新”,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研究型特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

第三,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强化科研、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联动与协同发展,建成《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可共享、可迁移,将课程组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课程资源优势和课程教学优势,建成“精品+特色”课程。

2、《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理念

高水平的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整体设计和持续建设的系统工程。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使课程建设能发生实质性变化。

所谓研究型教学理念,就是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卓越人才为核心,强调“四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并重;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使学生提高基本素质、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要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要有浓烈的研究气氛。

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材形式、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3、《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以“五个一流”为主要内容的“一流性”,成为精品课程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特征。因此,以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教学队伍”五个方面探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如图1所示。

(1)教学内容建设。在课程知识体系重构方面,应处理好先进性与规范性问题。力求使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更加明晰,体现“少精宽新”的特点,并重点补充近十年来本专业的前沿科研成果。改革后的新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在讲授深度和信息量上不逊色于著名的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科课程。采用“分类梳理、模式匹配”在对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全面梳理现有的国内外教材和文献,归纳整理,在形成教材的基本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和“项目驱动”方法获取前沿理论知识和实现前沿问题的探究。根据国家教指委关于《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类课程知识能力体系及其局限性分析,展开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知识能力体系研究,逐步进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的重构。

(2)教学方法建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基于Seminar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项目训练模式等典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采取以问题驱动的知识讲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归纳出知识、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驱动 “以研带本”模式,以项目/实验为依托,以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在项目/实验中提升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科研能力,使本科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学素养。将“科学假说驱动法”、“综述研究法”、“科学查新法”、“演绎法”、“比较法”、“实证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导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研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性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3)教材建设。立体化教材是指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纲领,以学科课程为中心,辅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

(4)教学管理建设。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检验,开展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建设动态评价研究,指导项目研究成果的优化。建立项目研究成果的动态优化、更新与维护机制,促进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外创新训练项目的团队指导方案与激励机制。另外,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软硬件,将教学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5)教学团队建设。在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解决讲授高水平、高质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效果过分依赖于课程负责人的局限性;解决成果的可共享、可迁移、可移植和可推广问题。同时应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整合。

4、《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构建

教育部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和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构建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库是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及教学改革的基础。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性教学资源库,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的提高。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框架,如图2所示。

(1)案例库。根据前沿领域的科学问题,形成系列专题、案例用以支持“Seminar”模式,用以开展问题驱动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初步形成以下前沿研究专题: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在线支付服务体系、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无纸贸易在线支付集成、城市一卡通支付模式、校园一卡通支付结算模式等。

(2)项目库。依托课程组承担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教育部项目,探索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成果的实施方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创新项目、教育部国家级项目等的项目成果以及项目中引申、内涵的专题纳入项目库中。探索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案例库相比,项目库偏重于理论基础的创新研究,针对更高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拔尖人才。

(3)教学资源库。进行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现有《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教学资源梳理与探究性方法匹配研究,构建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库。对相对稳定的固化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电子支付知识模块。如现代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上支付与结算、在线支付协同监管等;二是网络金融知识模块。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进行全面梳理,采用“Seminar”模式、“案例设计”和“问题溯源”等启发教学方式进行整体考虑和系统设计。

(4)试题库。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配套试题库和网络资源链接指引,相应的,还可以在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在线答疑、课程论坛和动态测试等辅助网络教学服务系统。

(5)开放性实验平台。建成满足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数字化开放性实验式平台。首先通过理论知识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应用的实训式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将创新的基础理论在前沿领域的应用形成小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项目式实验训练学生应用支付的技术和原理开发小型支付系统,如低碳交易系统、未支付电子商务系统等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知识原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所谓开放性,一是指实验内容是开放性的,学生在实验项目要求的框架内可以进行全程自主创新;二是指实验内容对于实验室资源的依赖性低,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调研、设计、编程开发,突破实验课学时的约束,使学生整个学期都能参与实验;三是指实验内容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进行增删改,并可与其他高校实现实验资源共享。

(6)立体化教材。根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特点开发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教材,即立体化教材。它包括纸质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演示教材。纸质教材是以书面形式印刷的教材,除了包括传统纸质教材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其他模态的内容,如图画、图表等,以及对其他模态内容的提示,如在什么时候需要插入视频、音频,到什么地方(如精品课程网站对应模块的网站链接)才能找到这些内容等。电子教材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教材,可储存在光盘、移动硬盘等电子设备中。电子教材不仅包括纸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还包括其他所有与其匹配的多模态学习材料,包括课件、电子教案和录音等,还可附有相关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的链接,甚至还可能包括练习答案等。演示教材是用PPT或者其他软件编写的教材,可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用于教学,或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层次、特点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后用于教学。演示教材应该是只提供给教师的,它不仅仅是电子教案,而且可以直接用于教学,所以它应该包括纸质和电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也包括一些教学内容的链接和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多模态材料。其中电子教材和演示教材统称为数字化教材,置于精品课程网站上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课程建设向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发展。

四、总结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精品课程建设,改变了过去以评估为主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为面向教学,旨在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的课程建设,实现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将研究型教学理念引入《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已在武汉理工大学培养了五届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本课程组正在开发《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的立体化教材,该教材已经列入了武汉理工大学规划教材。

通过将教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武汉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和相关专业的《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课程,进一步力争将该课程建成能够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示范性课程;推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营造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学氛围,建成富有特色、辐射性强和影响力大的课程,促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3095,71073122);教育部社科基金(07JA630028,08JA630064);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在线支付协同管理模式及支付结算类相关课程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毛雅娟、郑丽霞、钟惠霞:《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J].财会通讯,2010(13).

[2] 李艳梅、冯婉玲: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3(8).

[3]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优化理论课程 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4] 孙宏斌、孙元章、陈永亭、姜齐荣、童陆园: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 阎绍泽、申永胜:研究型大学机械类精品课程教学的六个基本要素[J].中国大学教学,2009(9).

[6] 吴於人、于明章、鲍鸿吉、顾牡、毛骏健:踏踏实实创建现代探究型大学物理精品课程体系[J].物理与工程,2005(6).

[7] 门、崔永梅:“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8] 王淑娟、齐明: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0).

[9] 蔡冬梅、刘丰文:开放式学习环境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基础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

[10] 赵姝、杨晓露:精品课程探究型学习环境的构建及实现――以国家精品课程“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3).

[11] 邓杰、白解红、邓颖玲:“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2).

第6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高职院校肩负着高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核心课程的建设,因为核心课程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国家示范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宠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对高技术技能型宠物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一直按照学院的课程建设规划,开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课程建设基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于2006年最早开设了宠物类专业,于2008年针对宠物医学专业开设了《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并编写了校本特色教材,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2年行校合作编写了《小动物影像技术》项目化教材,2013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之一,2014年该教材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优秀教材”项目资助。该课程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3人,以校内实训基地宠物医院为实训场地,开展实训教学,积累了大量的影像资源。

二、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对课程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本课程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影像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2.《小?游镉跋窦际酢房纬探ㄉ枰?综合师资队伍、教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做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3.《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要重点体现先进、适用、够用,即内容紧跟现代宠物影像技术发展,知识与技能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并在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早日申报建设成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建设成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三、课程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将《小动物影像技术》建设成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课程特点,体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示范性课程。

具体计划:在2010年院级《小动物影像技术》精品课程与2012―2013建设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基础上,于2015―2017年在宠物医学专业开展《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网络辅助创新教学实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并于2017―2019年申报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并按要求建设。

四、课程建设内容

《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并在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申报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中,注重以下六方面的内涵建设。

1.教师队伍方面:打造课程团队,逐步形成一支以课程带头人负责的,教学水平高,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教师团队在现有3名教师的基础上增加了2人,并按一定比例配备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知名宠物医院影像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并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

预期目标:课程教师团队成员7人,校内教师5人,校外2人。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名,兼职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2.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与适用性,保证够用、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增加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成果,紧跟宠物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适时增加彩超、CT、MRI等影像技术的教学内容。

预期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涵盖普通X线技术、CR技术、DR技术、CT诊断技术、MRI技术、B超技术、彩超技术等符合企业单位需求的影像技术。

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应尽可能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相关的课程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资源、实验指导书、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参考文献目录、X线图片资源、B超声像图病例资源等全部上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并完全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预期目标:建设资源丰富的《小动物影像技术》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并以此开展信息化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

4.教材建设方面:由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校企合作编写的国家示范建设成果《小动物影像技术》教材,经过几年的使用基本上能够满足宠物医学专业宠物影像技术学习的需求,但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宠物医院引进了CT、MRI等影像技术,因此教材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心超、CT、MRI等相关技术的内容。

预期建设目标:2017―2019年申报并立项建成农业部“十三五”立体化教材,建设后的教材涵盖X线、超声、CT与MRI四大影像技术。

5.教学设施与实训场地方面:高度重视校内X线实训室、B超实训室、校教学宠物医院MRI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从而体现影像技术课程的特色和水平。

预期目标:2017―2019年在学校所在市区建设校外实训基地2个,校内X线实训基地1个,校内B超实训基地1个,校内MRI诊断中心1个。建成后的X线实训室拥有移动式X线机1台,动物DR1台;B超实训室拥有彩超1台,黑白B超5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宠物医院拥有宠物核磁共振仪(MRI)1台,总投入计250万元。

6.教学管理方面: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通过《小动物影像技术》核心课程建设,优化现有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学督导、同行专家对课程的教与学过程的评价机制与制度,促使《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不断深入的向前发展。

预期目标:形成完备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制度与机制文件。

五、课程建设实施

1.实施保障措施。成立《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建设小组,制订《小动物影像技术》课程整体建设实施方案。分解实施任务,责任到人,并制定奖惩措施,调动相关教师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2.实施效果评价。组建由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用人单位组成的评价小组,制定细化评价内容,对照课程建设规划内容及成效进行评价,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建设完毕后,预期评价结果要达到优、良等级。

第7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逐步进行的,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总结该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搭建“中药博物馆”网站专栏

中药的鉴定首先要建立在对药材(饮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谈课程之前并未接触过中药。由于该课程需要掌握的药材数量较多但课程相对学时较少,学生对学习过的中药无法产生相应的实物识别映像,学习中存在印象不深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药材的识别技术难以加强和巩固,对药材容易混淆,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了加深学生对药材的感性认识,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药材真实彩色图片分类制作成精美的PPT课件在授课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药材的整体、细微特征和鉴别要点,避免了单一教材黑白插图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药材图片讲解鉴定要点,解决了贵重、稀缺药材标本因价格昂贵、资源有限而难以获得的困难。

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现有“药用植物园”中的药材资源,结合昆嵛山野外采药实训的机会拍摄了大量药用植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多年的积累,多途径搜集资料,分类整理出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三千余幅,视频资料百余个。

基于此,在学院网站上开设了“中医药博物馆”栏目(网站地址见文末)。栏目共包括“中医药名家”、“药用植物图集”、“中药材图集”和“中药饮片图集”四个学习板块,除上述视频、图片资料外,还包括两万多字的相关文字材料。通过搭建此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共享教学资源;不仅充实了课余生活,更弥补了课时相对不足的缺陷。

二、构建项目化课程学习网站

项目化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实践性和职业性,这既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课程组结合自身条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尝试,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完成了课程整体方案和单元方案的设计。为了在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体现职业性,校企双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教学团队人员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假期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录制了大量中药鉴定岗位工作相关的视频,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将课堂知识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更清楚将来从事的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结合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教学素材,构建了该课程的学习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网站共有“课程简介”、“教学方案”、“学习任务”、“教学资源”、“习题库”和“在线交流”六大学习板块,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项目设计方案、任务实施方案、参考教案、多媒体课件、中药图片集、习题集、在线答疑等内容。该学习网站是对课程改革的全面展示,同时也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一次全面整理。

在课程网站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完成了大量的文本编辑、ppt课件制作、图片编辑处理以及视频录制、编辑、剪辑工作,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得到切实提高。

三、集成省级精品课程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学习网站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项目化设计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情况,充实课下教学资源,课程组摄制了教改后的课程录像,并上传至学习网站。

中药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图片为中药的来源鉴定和性状鉴定提供了直观地学习资源,相比之下中药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学习内容更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为了直观地展示中药的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现象,课程组利用显微摄像技术拍摄了50余种中药的显微结构图片,以及典型药物的水试、火试现象视频及典型中药理化鉴别实际操作和鉴别结果的视频,一并上传至学习网站。另外,考虑到毕业生和社会上本行业从业人员进修或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在学习网站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拓展资源”和“职业资格”两个学习栏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学习网站,经过三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为了更全面地阐述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说明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课程组按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完成了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网站地址见文末)的建设。申报网站全面阐述了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等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该课程最终被评为2013年度山东省精品课程。

综上所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实际的教学难题,促使校企之间更深入地合作,提高了教师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丰富了 教学资源,促进了课程的全面建设。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利用Flash动画、三维动画等技术,更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蔡中齐.中药鉴定技术实训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

第8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建设;实践

近年来,随着企业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是高职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高职教育与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它终究还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训练。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提高。在高职课程的价值取向上,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超越技术生成与精神建构二者的对峙,是高职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主要目标,这对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但由于高职一味地迎合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色各样的需求,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就在于对现实世界的适应。在这一观念支配下,课程被当作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只注重如何用手段达到目的,至于目的本身的价值是否为人类理想的终极价值则在所不论,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存在重客观轻个体、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重理论轻实践、课程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模式

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情境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框架也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进行构架如图1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特色

(一)教学内容选取基于经验和策略,以过程性知识为主

教学内容的选取以获取自我建构的过程性知识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为主。以实际存在的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和“为什么”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基于行动,是工作过程的归纳、抽象和整合

课程内容组织按照工作过程来串行组织,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在适度、够用的陈述性知识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归纳、抽象和整合让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方式发生了变化。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三)“教”法基于尝试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实现“互动”的“传授”

教师传授学习内容的学习组织措施以“互动”的“传授”为主,通过思考直面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再对解决问题的原则予以阐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予以评价,再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类似情境中予以应用,让学生能在社会技术学的层面,主动参与技术的设计,从而整体地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结果。

(四)“学”法基于学习技术进行自学技术、交流技术和创新技术培养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掌握自主性地获取信息、生成性地加工信息、指向性地阐释信息的技术,形成与别人沟通、合作的技术,掌握设计导向、催化导向和方案导向的创新技术。实现本体主动、自我调节以及实践关联的内涵学习,支持多种联想、理解反思与自我生成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五)教学环境是基于实际职业情境不经过加工而直接移植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真实再现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课程,关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它涉及同一范畴的多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这些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是在遵循“比较—鉴别—异同—范畴—迁移”的逻辑顺序下展开的,也就是说,学生从凸显实践的学习情境的载体学习中获得感悟,再经过同一范畴的学习情境的载体学习而辨明异同,形成非完全符号的“类”概念,进而有能力应对新的情境。这样,从开始的相对简单的情境教学“手把手”,逐渐进入后续的相对复杂的情境教学“放开手”,从而完成从经验学习到策略学习的跃迁的全过程。伴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有利于其在新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基于工作过程高职课程建设与实践成果

从职业出发,在理论上构建社会职业——教育职业(专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一步一步细化,关注于生产或工作的流程,并按这样的流程,对高职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七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7门校级精品课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进行了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建设的内容注重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二是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在课程内容选取上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取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二是选取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课程内容的排序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如《动态网站开发与设计》课程内容选择以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流程中每个节点(设计任务)要使用的技术为依据,以真实电子商务平台管理开发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训为实现途径,将课程内容划分为iis服务器创建、html及javascript、c#技术、asp.net技术、身份验证技术、ado.net、adrotatorweb服务器控件应用等七个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工作流程为学习任务,进行教学组织。

(二)教学方法建设

教学应本着能力本位、素质基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教学模式。开展以行动为导向,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校、企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每项任务的实施按照任务提出——资讯相关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实施方案——教师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完善——按设计方案完成工作任务——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巡回检查、监督、指导、验收——学生撰写任务报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和评价——学生按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报告。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职业性的要求。如《动态网站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宏观上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本教学团队开发的实际课题“甘肃林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实例项目,以它的实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本系统分解为独立的任务单元,以完成各任务单元作为目的,结合“情景教学法”,采用印度软件车间模式,小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设计,以此掌握动态网站开发的全过程。在微观教学设计上,始终以“甘肃林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中的模块作为问题牵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在每个任务单元里分析出开发“甘肃林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各个知识点,积累实用、够用的理论知识。通过在每个任务单元中要解决问题的延伸、拓展,在前后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多重循环,巩固和加深学生从应用角度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平台。完成各任务单元的过程,就是以层层递进、模块组装方式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环境建设

教学环境建设按照“校站联动、共建共享”的原则,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与行业深度融合,建立集学生就业、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教师顶岗锻炼、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五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尽可能在实训现场、生产一线,以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现场授课,学生边做边学,学做结合。教学设计和实施突出课程的职业性(教学场所、授课方式、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实践教学环节多样化(课堂实训、课堂小论文、综合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可拓展性、可延续性和可更新性)。借助情景或情境构成学习的时空,使学生能够在客观与客体的“景”或“境”中探求知识,并通过主观与主体的“情”的加工升华为能力,在新的环境中可以有目的地调用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为主,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这符合高职课程建设的目的、原则。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行动导向、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教学体系,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能做会学,以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能力本位、知识保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任务载体、实训保障的办学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武文.基于“工作过程”还是“能力本位”--对高职人才培养借鉴国外模式的几点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2):46-49.

[2]胡成明,胡承武.浅析高职设计教育改革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发[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3):12-15.

[3]廖福英.高职院校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观践行障碍及其对策[j].理论博览,2009,(6):51-52.

[4]鞠红霞.“工作分析"在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6(17):104-105.

[5]孙可,金鸿,陈羽.基于工作过程的光电子技术精品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09,(4):106-107.

[6]于丽.论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之间的必然联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17):14-15.

第9篇: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2003年以来,教育部不断努力推动高校的课程建设。其目的是推动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程,倡导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内容包含建材建设、队伍建设、教材内容建设、实训建设等诸多方面,核心是课程内容建设。毕竟,教学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就必须在强调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之外,强调授课内容的不断更新,努力将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迅速、准确、正确地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目前的验收标准,更多集中在课程网站,即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课程网络平台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也就是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用,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

但目前的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共享与应用”的问题,不能使课堂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一体化,不能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平台来为教学实践服务,不能发挥课程建设的真正功能和最大效能,从而使课程建设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而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无论是重点课程,还是精品课程,无论层次高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国家级精品课程,亦然。某重点大学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网站很漂亮,内容也还丰富,但浏览量却只有区区几千人次!

2011年,我们将中国现代文学申报成了校级重点课程。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在三四年的时间里将之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并逐步完善,力求在几年之后建设为省级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于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如何发挥课程网络平台的最大效能——进行了思考。我们认为,要真正建设好课程,让课程建设发挥作用,实现效能最大化,就必须把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使之一体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动态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现代文学重点课程真正走进课堂,助力于教师的常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教学中运用课程网络平台而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来不断充实、完善课程建设。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利于调动和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进而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从实质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服务于教学实践。因此,使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紧密结合,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平台建设的一体化,是运用课程资源提高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唯一正确途径。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该课程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正在建设中的校级重点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的网络平台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建设过程中。既然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应用,是服务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来服务现代文学课的常规教学,以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体化,使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就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健扎实的逐步推进过程。为此,我们在课程建设工作伊始,就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案。

我们准备在三年内分两个阶段逐步完成课程建设目标。第一阶段贯穿2011-2012、2012-2013两个学年,计划在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现代文学课程的课堂讲授、课外延伸阅读、作业布置与解答、在线答疑、论文指导等融为一体,初步完成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体化,使学生可以无间隙地学习——无论何时何地,所有学生,只要愿意学习,都能利用课程网络平台取得学习资料,得到学习指导,检验学习效果,并能将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信息与老师、同学及时分享。

第二个阶段在2013-2014学年完成,完全实现两者的一体化目标。计划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予以改进,使课程网络平台的资源、技术、版面等得到明显的优化,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较为明显的提高,实现课程网络平台的效能最大化。

仅有具体目标是不行的。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我们还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第一阶段内的首要工作是课程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整合课程资源,每个人负责自己相对熟悉的章节,梳理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并在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供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典型例题等优质资源,展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最新的科研、教改成果,搭建起全校共享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支撑系统。

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将已搭建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络资源逐渐落实到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中,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常规教学和课程建设逐步融合在一起。作为授课教师,课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熟悉整个课程网络平台的内容与形式,并能将之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使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发挥最大效益,实现效能最大化。作为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充分认识,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程网络平台,提高学习效果。

完成这两项任务后就进入了计划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我们将建立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与网络课程平台的具体联系,也就是将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网络平台的某一个或几个模块中,从而建立两者间科学合理的链接点,使之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血肉不分的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高校——无论是研究型、研究教学型,还是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专业型——办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不断修订,教学时数不断减少,课堂教学内容自然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改进。与此相适应,网络课程资源就必须及时充实、完善和优化,使之始终能够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最新的科研成果,以确保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的一体化,也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在此前提下,要逐步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建设理念。任何课程建设,归根结底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同时,要牢记“文科教育是标准的、统一的教育,更是多样的、个性化的教育。”因此无论是精品课程,还是重点课程建设,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并尽最大努力满足之,同时顾及到不同个体学生的口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才是这一平台的真正主人。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口味,就必须先激励学生热情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甚至把一些工作交给他们去完成。为此,在网络平台建设之前,我们就征求了学生关于课程网络平台建设的意见,在开始使用后,又鼓励学生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并努力把他们的建议和需求转化为网络课程平台的现实内容。在使用课程建设平台,引导学生向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迈进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使学生认识到,课程建设平台是他们学习不可多得的好助手,从而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注重选用高质量教材。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我们确定的教材选用原则是,尽可能选用教育部推荐的21世纪优秀教材,或重点大学编写的重点教材。之前我们一直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先生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该教材专业性强,是我国北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通用的教材,但我们从学校侧重应用性,以及教学时数减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总时数经历了从144,到90,再到72的变化,十几年来,包括我校在内的许多高校,都是如此)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该教材已经不甚符合教学要求。于是,在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细致分析后,我们近年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及配套的作品选本。此外,我们还利用为数不多的课程建设资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购买了一部分的电子书,和一部分该学科专家的讲座视频。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在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开拓学术视野的基础上,自主编写出实用性更强的教材。

第三,发挥课程团队的作用,不断充实网络建设平台内容。任何优秀的课程都不可能靠单个人的力量完成,而必须由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来支撑。课程建设也是如此,课程组成员都能积极投入,教学与科研并重,并能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完成。在这方面,我们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知道,完全不搞科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人云亦云,在课程建设中自然也只能是东拼西凑。在这方面,我们经常集体讨论,相互砥砺,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研究项目各一项,省文化厅、教育厅项目和学校科研基金项目各三项,出版专著三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同时,我们特别注意教学与科研的一致性,倡导课程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开设选修课、做学术报告,在重视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内容的同时,注重把现代文学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不断充实到课程建设平台和常规教学中。近年来,我们开设了《网络文学叙事研究》《现代编辑学》《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研究》等专业选修课,还做了五次学术报告,都颇受学生的欢迎。

第四,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推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和主要方式的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但研究性学了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以外,还要求内容的开放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料、能够相对方便地上网查找资料等等。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一般普通本科院校,都能基本具备这些条件。我校的图书馆藏书150多万册,刊物2400余种,国内外数据库7个,具有查阅纸质与网络资料的便利条件,有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讨论,我们形成了“指导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的理念,争做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运用课程网络平台资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的兴趣。

把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和课堂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一体化。这是一项琐碎而繁重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我们这个课程建设团队的六位老师不仅职称、学历、年龄搭配合理,有副教授四人,讲师二人,博士一人,硕士五人,四十岁上下的各三人,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时间,六位教师平均十五年,最短的也已经八个年头了。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行的时代,我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能潜心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且都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完成这一教改课题的坚实基础和关键。

就像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必须走向开放一样,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也不可能关起门来进行,而必须像鲁迅先生所说,实行“拿来主义”。任何一所高校的任何一门课程建设都是如此。我们在努力实现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的实践中,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向其他高校相同学科的专家学习,也借鉴、吸收其它学科这方面的成功做法。2010年以来,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方面的专家来校交流五次,做学术报告五次,参加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年会八人次。同时,我们结合本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和创新,并将取得的成果及时体现在课程网络平台上,渗透、运用于教与学的每个环节,从而使课程建设真正起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并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并发表实践性、理论性兼备的教研论文,从而为课程网络平台效能最大化,也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为滨州学院课程建设项目“现代文学”、滨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建设与常规教学的一体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勇,李春雨.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

[2]钱少武.常规教学与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3)

[3]陈娇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多重主体性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4]宋扬.研究型教学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